《包头游导游词范文【三篇】》
包头市作为内蒙古最大的、工业最发达的城市、全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曾打出了“草原钢城”的形象。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包头游导游词范文,觉得不错就分享给好友哦。
篇1:包头导游词范文
草原钢城个形象可以解剖为三个方面:一是“草原”,表示城市建设的基底背景为草原景观和马背文化景观,异域风情特点也有明显表达;二是“钢”,表示包头市国民经济产业体系中钢铁产业的突出地位;三是“城市”,内蒙古高原上主要为草原景观,草原上的城市基本上都是现代发展起来的,在规模上以包头市为最大。三者综合起来表达的理念,在全国独一无二,钢铁工业城市在全国有唐山市、邯郸市、鞍山市等二十几个城市,只有包头市能称作草原钢城。因此,“草原钢城”突出地抓住了包头市的特征,体现了现代草原地区新兴城市的快速成长和建设成就,作为城市形象用来对外交往和宣传也是非常成功的。
很简单,草原钢城就是我国的包头,包头,是蒙古语"包克图"的谐音,汉译"有鹿的地方"。
包头市作为内蒙古最大的、工业最发达的城市、全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曾打出了“草原钢城”的形象。这个形象可以解剖为三个方面:一是“草原”,表示城市建设的基底背景为草原景观和马背文化景观,异域风情特点也有明显表达;二是“钢”,表示包头市国民经济产业体系中钢铁产业的突出地位;三是“城市”,内蒙古高原上主要为草原景观,草原上的城市基本上都是现代发展起来的,在规模上以包头市为最大。
三者综合起来表达的理念,在全国独一无二,钢铁工业城市在全国有唐山市、邯郸市、鞍山市等二十几个城市,只有包头市能称作草原钢城。因此,“草原钢城”突出地抓住了包头市的特征,体现了现代草原地区新兴城市的快速成长和建设成就,作为城市形象用来对外交往和宣传也是非常成功的。
包头地处渤海经济区与黄河上游资源富集区交汇包头处,北部与蒙古国接壤,南临黄河,东西接沃野千里的土默川平原和河套平原,阴山山脉横贯中部。包头地理坐标东经109度50分至111度25分、北纬41度20分至42度40分,面积为27691平方公里。
包头境内有阴山山脉的大青山、乌拉山(以昆都仑河为界),山峰平均海拔2000米,最高峰海拔2324米。全市由中部山岳地带、山北高原草地和山南平原三部分组成,呈中间高,南北低,西高东低的地势。黄河流经包头市境内214公里,公路、铁路两桥并行飞架黄河南北。
包头属半干旱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这里景色宜人,气温适度。据《包头市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年包头市年均气温8.5℃,年最低气温-27.6℃,年最高气温40.4℃,年降水总量262.9毫米,年最大风速11.0米/秒,平均风速1.8米/秒,年日照时数2806小时,年平均相对湿度52%,全年沙尘天气12次。夏秋之时,是包头绝佳季节,清风送爽,花香色艳,瓜果丰盛,蔬菜充足,是理想的避暑胜地。冬春二季,冰封雪飘,银装素裹,别具北国特色。
篇2:包头导游词范文
包头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地处渤海经济区与黄河上游资源富集区交汇处,北部与蒙古国接壤,南临黄河,东西接沃野千里的土默川平原和河套平原,阴山山脉横贯中部。包头的地理座标是东经109�50′11″-111�25′、北纬41�20′-42�40′,面积为27691平方公里,包头城市建成区面积360平方公里,市中心区面积315平方公里,是国务院首批确定的十三个较大城市之一,为中国特大城市。包头地处蒙古高原南部,为半干旱半湿润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均最高气温21℃、最低气温-8℃,春季多风,夏季凉爽。
包头,源于蒙古语“包克图”,蒙古语意为“有鹿的地方”,所以又叫鹿城。地处内蒙古高原的南端,南濒黄河,阴山山脉横贯该市中部,形成北部高原、中部山地、南部平原三个地形区域。居住着蒙古族、汉族、回族、满族、达斡尔、鄂伦春等31个民族。曾经是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交往的前沿,旅蒙晋商互市之地。包头位于华北地区北部,内蒙古中部,地处环渤海经济圈和呼包鄂经济圈的腹地。包头是国务院首批确定的十三个较大城市之一,是中国华北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和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工业城市,是国家重要的基础工业基地和全球轻稀土产业的中心。
篇3:包头游导游词范文
石拐区的古长城石拐区是包头市所辖的一个矿区,位于市区东北,面积600多平方公里,人口约8万,是包头市的主要煤炭、陶瓷原料基地。石拐是蒙古语“什桂图”的音译,意思是“有森林的地方”,石拐区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战国时期,有中国最古老的长城——战国赵长城贯穿全境。清朝以前为蒙古族乌拉特部游牧草原,水草丰美,森林茂密。石拐区的历史与大青山煤田的开发史紧密相连,石拐也伴着地下宝藏的开发而名驰塞北。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创业,大青山煤田已经形成年产500万吨原煤的生产规模,成为包头市重要煤炭能源基地,煤炭税收占该区财政收入的85%以上,为包头的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随着国家煤炭产业政策的调整,近两年,石拐区大力发展工业开发区,形成了以硅系合金、工业硅和粗钢生产新的产业群,年可生产硅系合金100万吨,铜10万吨,形成了世界级工业硅生产基地、中国北方最大的铜生产基地。现在,我们乘坐的汽车离开市区已有20多公里,透过车窗,您可以清楚地看到,在路边的山坡上蜿蜒着一条土筑的长龙,这就是我们要参观的赵长城了。
这段长城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长城,是战国时期赵国君主武灵王为巩固边境、防止北方胡人入侵而筑,距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了。它全长逾500公里,东起河北宣化境内,西入内蒙古乌拉特中旗,迤逦于阴山南麓的群峰丘陵之中,横亘于包头的中部,在包头境内约150公里。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赵武灵王即位后,为了富国强兵,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如大家所熟悉的“胡服骑射”。并且在“北破林胡、楼烦”后“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据历史学家推断,赵武灵王筑长城的时间应当在公元前320年至前320年之间。
赵长城最高的地方高约5米,基座宽5米左右,尽可能取直线进行修筑,主体用土夯成,个别地段用石筑,如果您仔细看,夯筑的层次仍然清晰可见。在城墙上还能辨别出烽火台的痕迹,宽约10米,台间距约1公里。在重要关口,都设有与长城相依的障城,这些障城多为长方形,面积约在800~1000平方米之间,有的还与长城相连,障城的规模、数量往往与该关口的重要程度相关。
在古代,阴山以南、黄河北岸的地区是一片水草丰美的沃野,既是“游牧民族的苑囿”,又是他们进入中原地区的跳板,只要占领了这个地方,就可以进入汾河或黄河河谷,直达中原腹地,汉族要想排除威胁就必须守住阴山峪口。因此,这块地方便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史载“匈奴失阴山之地,过之未尝不哭也”,就是这个原因。可见,古人在这里修筑长城的意义有多么重大。
两千多年来,赵长城作为阴山脚下的一位历史见证者,默默经历着这片土地的沧桑巨变,静静地聆听着历史脚步的远去,记载着多少故事传说,为我们留下了无限的遐想与思考。难怪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翦伯赞在登临了赵长城之后感触颇深,赋诗赞曰:“骑射胡服控北疆,英雄不愧武灵王……”现在,这段长城已被包头市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教育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