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短语口号 > 节日庆典 > 中秋节 > 中秋节的传说【实用10篇】正文

《中秋节的传说【实用10篇】》

时间:

中秋节的传说(精选10篇)

中秋节的传说 篇1

今天是八月十五日——中秋节,中秋节意味着着什么呢?让我想起,杜甫的《月夜》:“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今晚,我能坐在爸爸妈妈身边,享受着这“合家欢乐”的幸福生活,我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呢?

今早,听说姑姑和大伯要从盐津上来和我们一家过中秋节,当时,别提我有多高兴了!我和妈妈一起早早的去了超市,买了好多月饼,回来时,弟弟问妈妈:“妈妈,过中秋节为何我们人人都要吃月饼呀?”妈妈回答道:“傻儿子,你说呢?你看,那园园的月饼,是“合家团圆”的象征呀!我和弟弟眼巴巴地看着妈妈把月饼放在柜里面。

时间过得好慢,终于到了晚上,我们全家人聚在一起吃饭,真热闹,好多人!哥哥说:“要是我们每年都这样,大家在中秋节聚在一起吃饭,那该多好呀!那种感觉就像是在吃年夜。

晚饭过后,我们把桌子,椅子和这园圆的月饼一端在我们的平房上,我看着皎洁的月光,不知不觉的就想起了古老的神话——嫦娥奔月。不知嫦娥现在怎么样啦,嫦娥姐姐今晚还孤单吗?我要是会飞,我就去请她来和我们大家一块儿赏月,吃月饼,那该多好啊!

爸爸又开始讲故事了,“嫦娥奔月”,是说嫦娥经受不住天上生活的诱惑,趁大羿外出狩猎,独自吞食了不死药,嫦娥由于背弃了丈夫,怕天庭诸神嘲笑,就投奔月亮女神常羲,想在月宫暂且安身。可是月宫空无一人,出奇的冷清,她在漫漫长夜中咀嚼孤独、悔恨的滋味,慢慢地变成了月精白蛤蟆,在月宫中终日被罚捣不死药,过着寂寞清苦的生活。过着孤伶的终日,始终不能和后羿团圆,正巧,这一天刚好八月十五,所以,把这天说为是中秋节。嫦娥希望所有的人不要像她一样,孤苦伶仃的一个人在外面,过中秋时,一定要回家和家人团圆呀!

听了这个悲惨而凄凉的故事,我感受到了,做人不应该太自私,应该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是吗?朋友们。

中秋节的传说 篇2

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

中秋传说之一——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让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成仙。

三天后,后羿外出狩猎,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后翼走后,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便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成了神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知道了白天发生的事。痛不欲生,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就向前走三步。

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烛,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鲜果,祭在天上眷恋着自己的嫦娥。

所以中秋节就是怎麽来的。

中秋节的传说 篇3

盼望已久的中秋节终于来临,夜幕降临,天空那么宁静,那么美丽。我们一家怀着喜悦的心情,静静地等待着明月的出现。天空上还不时地闪烁着几颗璀璨的明星,它们就像几颗灿烂的宝石镶在黑天鹅绒般的天空。

“看,月亮出现了!月亮出现了”我看见月亮慢慢出现了。“对啊,月儿真美。”妈妈和爸爸异口同声地说。妈妈拿来月饼,有蛋黄莲蓉的、肉松、五仁的,还有我最爱的椰蓉的。看得我不经嘴馋了起来。“拿一个吃吧。”爸爸说。“好啊,我要椰蓉的“我就知道你喜欢椰蓉的,所以特意为你买的。”“谢谢啦,那么爸爸妈妈要什么味儿的呢?”爸爸说:“我拿个蛋黄莲蓉的吧”“那我要五仁的好了”妈妈说道。

我们边吃,边赏月,月亮美极了,明亮的月亮似一面皎洁的大玉盘挂在空中,柔和的光芒照着大地。我们一家品尝着月饼,欣赏着明月,真是温馨啊!

妈妈还给我讲嫦娥奔月的故事。虽然这故事我已经听了很多遍了,但在中秋听这故事还是别有一番风味。妈妈说,相传,以前曾有十个太阳,它们让百姓苦不堪言。有个叫羿的英雄射死了其他九个太阳。羿的妻子名叫嫦娥,心地善良,大家都非常喜欢她。一个老道人赠给羿一长生不老药,让羿夫妻两成仙。傍晚,找借口去打猎的蓬蒙闯进嫦娥的住所,逼嫦娥交出可以升天药。嫦娥迫不得已,仓促间把包长生不老药,羿有个徒弟叫蓬蒙,是个奸诈小人,一心想偷吃羿的药全部吞下肚里。马上,她便身轻如燕,飘出窗口,直上云霄。由于嫦娥深爱自己的丈夫,最后她就在离地球最近的月亮上停了下来……从此,大家在中秋节就会吃月饼,这是大家对嫦娥的思念。

我听着听着,入迷了,恍如身临其境。

中秋节真是一个美好的日子啊,全家团团圆圆地一起赏月,多么美妙,多么温馨!

中秋节的传说 篇4

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就是中秋节。中秋节又称团圆节,每逢中秋节,身处异乡的亲人都会回到老家,与家人团聚。晚上,家家户户都要吃月饼,赏月亮。月饼又香又甜,月亮又大又圆,人们都高兴极了。

传说在很久以前,天上有十个太阳,十个太阳同时烤,河水干了,大地裂了,人们苦不堪言。玉帝知道了,派后羿下凡,后羿见了十个太阳,张弓拔弩,一下射死了九个太阳。玉帝十分生气,把后羿和他的妻子嫦娥打入人间。西宫娘娘知道了,把长生药给了他们,嫦娥却偷偷把药吃了,一下子飞到了月亮上,后羿十分想念嫦娥,所以做了月饼献给嫦娥。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后羿和嫦娥,所以有了中秋节。

终于放假了。中秋、国庆将至,学校放了八天长假,让我们回老家过中秋节。

第二天是中秋节,我和爸爸、妈妈在回家的路上,赶着要和家人团聚。回到家时已经中午了,妈妈在饭店订了团圆饭,接上爷爷、奶奶一起去,还叫上了姑姑、姑父。看着丰盛的团圆饭,我的馋虫都被勾出来了,津津有味地吃了很多。

晚上,全家人坐在院子里,望着明亮洁白的月亮,吃着香甜可口的月饼,大家谈论着中秋的习俗和趣事,其乐融融。真是一个团圆夜啊!

中秋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是一家人团圆的节日,我一定要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欢乐时光。

中秋节的传说 篇5

中秋节原是丰收的节日。在中国农业社会,农民在丰收的季节里,总是大事庆祝一番。这个节日之所以成为佳节也和“嫦娥奔月”这个美丽的神话有关。

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它们轮流出现,照亮大地和给大地带来温暖,但有一天,十个太阳却一起出现,大地上的农作物都被烤焦了。 这时,有一个叫后羿的神射手,把其中九个太阳射了下来,替万民消除了灾难。人们于是把他拥立为王。后羿当上皇帝后,沉迷酒色,随意杀人,成了暴君。他希望长生不老,跑到昆仑山盗取王母娘娘的不死药, 他的妻子嫦娥怕他长生不老,百姓受苦,把不死之药偷来吃了,于是她自己就轻飘飘地飞上了月宫。 后来,一般妇女每逢中秋拜月,就是向月宫里的嫦娥遥祭。

中秋节的传统食品是月饼,月饼是圆形的,象征团圆,反映了人们对家人团聚的美好愿望。中秋节吃月饼据说始于元代,当时,朱元璋领导汉族人民反抗元朝暴政,约定在八月十五日这一天起义,以互赠月饼的办法把字条夹在月饼中传递消息。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传开来。

后来,朱元璋终于把元朝推翻,成为明朝的第一个皇帝,虽然其后满清人入主中国,但是人们仍旧庆祝这个象征推翻异族统治的节日。

中秋节的传说 篇6

(一)嫦娥奔月

据说远在四千多年前,有穷国的国王后羿,勇武善射,但生性暴戾,不体恤民间疾苦,弄得民不聊生。后羿想长生不老,从崑仑山找来长生之药,准备择日吞药,此事为嫦娥得知,为体恤子民,免售后羿长期统治,乃先将此药吃下,突然身轻如燕,飘飘然向月宫腾空飞去,后羿发现,以箭射嫦娥,嫦娥以进入广寒宫,成了月神,称为「明月之神」或「太阴娘娘。」

(二)月神生日

八月十五日是月神的生日。月神是女性神,相传为日神的配偶神。我国以嫦娥为月神,代表美丽、善良以及一切足以代表女性优美的性格。中秋节为月神生日,中国台湾并没有专祀月神的庙,都配祀在太阳公庙里。台北市内湖太阳公庙,八月十五日信徒们前往祭拜月神,一般民众:有在户外院内设香案供鲜花、水果、月饼、焚香烧金,放炮祭月,全家人在团圆的气氛中一边吃月饼、一边赏月,就是所谓的「拜月」。

(三)土地公生日

八月十五日除了月神生日外,也是土地公生日,土地公庙要演戏酬神,农夫们在田里插「土地公拐杖」,用竹子一根,上端绑以金纸,这种竹杖是给土地公走路时作拐杖用,并祈求明年会存更好的收成。(四)*元朝相传,元末,中原汉民不甘受其统治,爱国之士纷纷抗元,朱洪武的军师刘伯温要属下扮道士到各县卖符,并称:今年天将降灾,要避灾者可于八月十五日悬挂日月旗,旗将藏于大月饼中。到了这天,各地民众都切大月饼,将其中所藏的旗都挂起来,元人看了大吃一惊,朱洪武就一击成功,结束了元朝的统治。后来,这种日月旗就是「明」旗。另外类似的传说是月饼内藏一条纸,内写「八月十五夜杀鞑子」,大家切月饼时看到这一张纸,大家一起把鞑子杀了,元朝就*了。

中秋节的传说 篇7

二零XX年的中秋节,我和妈妈在楼下观月。那天月亮很大很圆,皎洁的月光照耀着大地,好像给地上撒上一层薄薄的霜。我们带着几块月饼,一边吃一边观赏着。

“我觉得,这月饼就像月亮一样,”我对妈妈说。妈妈听了,回答道:“对,我给你讲一个中秋节吃月饼的由来,”我点点头。妈妈清了清嗓子,用洪亮的声音对我说:“元朝,朱元璋发动起义的时候,为了躲过官兵的眼睛,便用面粉做成圆圆的饼子,在饼子里藏入纸条,上面写着‘八月十五夜起义’,发给起义军们,后来他们打赢了仗,为了纪念这件事,以后每年的八月十五,人们便纷纷做月饼。”

我听着,又想起了嫦娥奔月。以前,有个叫后羿的神,射下了九个太阳,立了大功,西王母让他来到人间,为百姓造福。他娶了一个叫嫦娥的姑娘,她不光长得美丽,而且很善良。她经常用丈夫打来的猎物救济乡亲们,乡亲们都夸后羿娶了个好媳妇。一天,一位老道士给后羿一个长生不老的仙丹,后羿舍不得吃,便拿了回去。有一个小人听说了这件事,一天晚上跑到后羿家,逼嫦娥交出仙丹,嫦娥情急之下,吃了仙丹,身轻如燕,飘飘升天。因为不舍得丈夫,她住在离地球最近的月亮上。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嫦娥,就做月饼。

啊,这美丽的传说,这美丽的中秋节!

中秋节的传说 篇8

历真正吃月饼、送月饼习俗是从明祖朱元章时起的。

中秋的传说多是美妙的,但这个“杀鞑子”的故事却渗透了一段不愉快,它与元末农民起义的传说有关。

古代中国社会有:“南蛮北鞑”之说。这是中原汉人的俗称。从华夏历史中,北方与南方的少数民族多次入侵中原地区,汉族区域的人对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区域的人通称“鞑子”,最初称呼是专指鞑靼人,这个称呼其实指的也就是蒙古人和女真人(即满族人)。而汉族区域的人对中国南方的少数民族区域的人通称“蛮子”,其意大概是说这些区域的人没文化,野蛮不讲理。近代,中华56个民族的文化相互渗透,这些诬俗也被淡忘了,汉族也出现新观念,即逐渐认可南方少数民族的始祖蚩尢与黄帝一样都是中华民族的祖先。

在元未,天灾人祸连连,民不聊生,蒙古人对中原汉人的统治也更为严厉。为了奴化汉人,有的地方竟然规定,新娘的初夜权要献给主政当地的蒙古人(鞑子)。当时男人娶媳妇是不敢张扬的,不少男女是“偷婚”,以避免被鞑子知道。为防止汉人造反,还不准民间私藏铁器,十户人家才能有一把菜刀。这些奴化政策,激起了汉人的不满,民间反抗情绪强烈,各地都在酝酿起义,相约“杀鞑子”,*元政权。当时公开聚会是行不通的,为了传递统一行动的信号,保证隐秘,南方的朱元璋,即后来的明太祖,便选择八月十五吃月饼的机会,将写有起义信号的纸条包在月饼里,通过这种传递方式,形成了声势浩大的起义势力。

民间传说,朱元璋,穷苦人出生,受尽鞑人统治之气,立志消灭鞑人,恢复汉人统治天下的雄心壮志。因此还在读书的时候,就每天背着老师偷写:“八月十五杀鞑子”的字条,满满写了一抽屉,后被老师发现,感到很奇怪,便乘朱元璋中午下学的时间,打开朱元璋的课桌抽屉一看,那么多的纸条,全都写的是:“八月十五杀鞑子”,胆小的老师吓坏了,这么大的事,让村里的鞑子头领知道,不用说一个朱元璋,就是自己的脑袋也保不住,情急之下,赶忙把抽屉里的纸条统统倒进了火炉里,谁知火炉发出一声响声,一股青烟,火中的纸条从窗户外四散飞出,不见踪影了。传说,这些纸条飞到民间,人们通过吃的月饼,把纸条放在月饼内,便利亲朋互相传递,由此过通明教组织一传十,十传百,传到全国各地的汉人手里,形成全国统一八月十五杀鞑子这个局面。一夜之间,全国都在杀鞑子,朱元璋领导的明教组织很快打到北京,堆翻了元朝政权,朱元璋成了明代开国皇帝。

其实,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中秋节的传说 篇9

唐明皇游月宫,话说贵为天子的唐明皇对嫦娥非常的迷恋。一天他上了月宫,在月宫里看到了一只玉兔和一群能歌善舞的仙女 。

朱元璋成功推翻蒙古人,建立明朝,在民间的传说中是赖月饼作为通讯工具。朱元璋带头取义,把字条塞在每个月饼馅里,呼唤众人依时起义。

中秋节的起源,其中的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

中秋夜,除了拜祭、还有就是应节的月饼和灯笼。祭拜的当然是在天上的嫦娥,也有人称她为月娘。老人家说,小孩子不可以用手指指月亮,要不然会被割耳朵。

时至今天,中秋的原意也已经没有多少人知道,对于新的一代来说,中秋节最令人记取的是月饼和灯笼。当然,月圆当空的节日,是人们团圆的大好日子。

中秋节的传说 篇10

八月十五,是我国古老传统的节日——中秋节。自古以来,多少文人雅士为中秋佳节写下了千古流传的优美诗篇,在这“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地意境中,抒发感叹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别样情怀。

然而在这,我并不是抒发离别愁绪,也不是感慨悲欢离合,而是要“叹月饼”。

吃月饼一直以来都是中秋节里必不可少的一项。想一想,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香喷喷的月饼,甜滋滋的水果,望着天幕上皎洁的明月有说有笑,那是多么的幸福!然而现在的月饼却吃出了另一番滋味。

以前的中秋节,人们吃的是“意蕴”,而现在的月饼,吃的却是“面子”。

走进超市和商店,眼前的月饼令人大吃一惊:豪华的外包装令人目眩,金光闪闪,镀上了一层“气派”,镀上了一层“面子;再看价格,呵,几百到几千元不等,有些更豪华的,价值过万呢!待拆开一看,一样的质量,一样的味道,相差的却只是那一层层数不清的“纸盒子”。

这等“面子”老百姓可撑不起,倒是给“走后门”和“开后门”的人撑起了一条“捷径”。比如我家对楼的某局局长,他可是收足了“面子”。中秋节这阵子,前来送礼的人络绎不绝,各个都是小心翼翼的弯着腰进去,眉开眼笑地挺着胸出来,而且手中的月饼盒子一个比一个大,一个比一个豪华。也不知这样的月饼还有什么滋味,这样的中秋节还有什么意思?

当然,月饼越做越上档次也是社会进步的一个应证。但中秋节里吃月饼尝的是一家人团圆的喜庆,若把它当成是一种“办事”的“工具”,那这个中秋节还有什么“意蕴”可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