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调研报告2024热门12篇》
服装调研报告2024(通用12篇)
服装调研报告2024 篇1
自20xx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跌宕起伏,贸易保护主义和反区域一体化的逐步抬头,实体经济面临错综复杂的环境,世界经济前景难以乐观,我国经济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除成本、资金等因素外,我们面临的压力有3方面:一是项目重复建设、扎堆上马;二是需求萎缩、市场低迷;三是国际竞争对手的打压。面对严峻形势,我国必须实现经济转型升级。
另外,中国尽管成功地避开了金融危机,但是中国过去三十年经济持续增长严重依赖的“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发展中积累的一些问题开始凸显:产业低端化、环境压力大、通货膨胀、贫富差距拉大等等。在这种情况下,要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转型升级。
转型升级不仅势在必行,而且是恰逢其时。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外需拉动经济增长的因素正逐渐减弱,国内经济增速因此逐渐放缓。此外,随着材料、劳动力成本增长,资源、环境对经济增长的约束力正在增强,这些都直接影响到了传统企业的生存发展。要顺利渡过这一瓶颈阶段,企业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我国企业转型升级面临巨大的压力,但同时也拥有巨大的机会和空间。目前国内消费市场正处于加速扩展时期,蕴藏在民间的巨大消费潜力,将转化为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将进一步创造出新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此外,科技创新能力和人力资本投入的提升,也将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此时此刻,推动企业技术、管理的创新升级恰逢其时。
当前各个行业及省市都在抓紧制定转型升级战略,服装行业也应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培育和健全企业创新机制。同时,加大研发投入和人才储备,提升创新能力,重点突破制约产业价值链提升的关键环节,加快发展研发、设计、标准、物流、营销等生产性服务环节,促进生产服务化和服务知识化。同时,通过“创造性破坏”,建立新的技术和生产体系,以生产效率的提升抵消、对冲成本上升带来的压力。
未来五年,我国服装行业发展的着力点不在于追求更高的增速,而在于正确处理好增长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环境保护等的重大关系,改善和提升产业整体素质,着力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20xx年1月,国务院正式发布了《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xx-20xx年)》(以下简称《规划》)。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个把整个工业作为规划对象,并且由国务院发布实施的综合性中长期规划,指导未来五年我国工业发展方式转变方向。
本研究咨询报告由企业管理公司领衔撰写,主要依据国家统计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发改委、国家商务部、中国海关总署、行业相关协会、深圳市企业管理咨询公司、国内外相关刊物的基础信息以及服装行业研究单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资料,结合深入的市场调查资料,立足于当前经济转型升级整体发展形势,对新形势下中国服装行业的发展情况、经济运行数据、主要细分市场、进出口、竞争格局、重点企业等进行了分析及预测,并对20xx-20xx年服装行业在当前经济转型升级下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和研判,最后在前面大量分析、预测的基础上,研究了服装行业今后转型升级下的发展与投资策略,为服装行业生产、贸易、经销等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洞察先机,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为战略投资者选择恰当的投资时机和公司领导层做战略规划提供了准确的市场情报信息及科学的决策依据,同时对银行信贷部门也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大学生调研报告范文市场调研报告范文
服装调研报告2024 篇2
中国商业联合会副秘书长、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副主任王耀分析,20__年商场促销力度不断加大,女装时尚化趋势明显,品牌集中度有所提高,更多的香港品牌进入国内市场,但国内仍缺乏领军品牌。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统计,20__年1-9月全国100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服装类商品销售总额达224亿元,同比增长23.4%;销量为1.2亿件,同比增长15%,增幅均高于去年。所监测的十余种服装商品销量大多比去年有所增长,其中女装销量增长21%。从销售结构上看,女装销量所占的比重达23.85%,位居第一。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__年1-9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增长4.1%,9月份衣着类商品价格比上月上涨0.4%,其中女装价格上涨0.4%。
一、女装市场销售特点
女装在服装类商品中销售最为活跃。全国重点大商场的数据表明,20__年女装和20__年女装销量占服装销量的26%,20__年前三季度女装销量上升达29%。20__年度女装销量增幅与20__年相比基本持平,20__年女装销量增幅已经降到9.6%,反映了女装市场向品牌化转折的预示;今年前三季度的销量递增,表明商场促销力度不断加大。
1、打折返券促销盛行
今年各商家的打折促销纷纷以服装引领潮头。和往年相比,服装类商品打折时间长,降价幅度大,有的品牌商品甚至刚一上市就打折。另外,返券促销形式业很普及,但是由于返券在消费时受到很大限制,打折已成为商家促销方式的首选,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市场竞争。一些知名品牌在不参加打折的基础上,销售仍然保持良好势头。
2、职业女装崇尚时尚化
越来越多的品牌从前几年纯粹的职业套装,发展到如今的休闲化、时尚化的高级职业女装,渗透着服装设计者的敏锐触觉和时尚理念。灵活、大胆的运用色彩,局部的变化和搭配,使女装渗透着高雅的气质和时尚的风格,款式新颖。
3、健康就是时尚。
经过20__年的非典时期,健康概念深入人心,特别是女士贴身穿的内衣、羊毛羊绒制品等,对健康、安全的需求更加强烈。
4、中老年服装仍短缺
从市场情况来看,年轻、时尚化引领国内服装市场潮流,特别是30岁以下的年轻女性服装,市场货源较为充裕,但适合45岁以上中老年女性的服装货源少,款式、规格型号少,选购空间小。目前大型百货零售商场和服装专卖店几乎没有卖中老年女性服装的柜台,即使有,其规模小,所售服装样式陈旧,难以满足需求。
二、女装市场品牌发展状况
尽管目前女装还没有驰名商标,但许多女装品牌已经深入人心,如:“白领”、“斯尔丽”、“华鑫”等。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外一些知名品牌已经进入我国市场,有的已经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如:ESPRIT、ETAM等。总结目前女装市场品牌发展状况,主要有以下特点:
1、服装消费从产品消费走向品牌消费
今年的服装市场品牌优势更加突出,消费者的选择向知名品牌集中,竞争非常激烈。根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的监测,女装服装市场销量前十位品牌基本都是知名品牌,和去年相比,相对稳定和集中。
2、品牌消费市场集中度有所提高
女装品牌化发展日趋成熟,品牌消费集中度逐渐提高,20__年女装前十位品牌消费集中度仅有12.25%,20__年14.52%,20__年增长到15.06%。20__年与20__年只有一名市场综合占有率超过2%,20__年前两名的市场综合占有率都超过2%。20__年排名第一的品牌市场综合占有率已经超过3%。
3、更多的香港品牌进入国内市场
根据对哈尔滨、沈阳、天津、宁波等城市服装市场的深入了解,内地消费者喜爱香港的时装设计及裁剪,对价格有所认同,对新品牌尤其感兴趣。内地零售商看好香港的服装品牌,热衷引进。同时,越来越多的香港品牌看好内地女装市场,香港服装品牌鳄鱼恤改变以往着力发展男装系列的做法,今年推出女装系列,主攻内地市场。
4、国产女装缺乏领军品牌
国内女装品牌带有强烈的区域色彩,还没有一个能在全国形成规模和影响。例如以前发展起来的“汉派”服装,之后在广东虎门、深圳、上海、杭州等地迅速崛起的服装,不管哪个派,经过几年的发展,都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区域特征依然非常明显。
第二部分、调查目的、范围、时间的安排
调查目的:真实了解市场,为决策层提供决策依据!
调查范围:
1、 哈尔滨:红博广场商圈、中央大街商圈、远大松雷商圈。
2、北京:“西单君太商圈”“王府井商圈”、“燕莎国贸赛特商圈”
3、 上海:七浦路商圈、南京路商圈、徐家汇商圈、陆家嘴商圈;
4、 温州:五马街商圈;
5、 杭州:武林广场商圈、延安路商圈;
6、 成都:春熙路商圈、盐市口商圈、
时间安排:略
具体行程:略
第四部分、各地的商圈、经销商、消费习惯等详细阐述。
服装调研报告2024 篇3
宁波的服装工业历史悠久,尤其是以“红帮裁缝”名闻遐迩。目前,宁波服装产业特色明显、实力雄厚,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服装生产、加工和出口基地。XX年,全市拥有各类服装生产企业3000余家,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13.16万人,年生产服装能力近15亿件(套)。其中:规模以上服装生产企业437家,完成工业总产值206.47亿元,同比增长36.63%;工业销售产值200.84亿元,产销率达97.27%;新产品产值2.52亿元,同比增长30.57%;完成出口交货值111.32亿元,同比增长65.85%;实现工业增加值51.61亿元;实现利税总额33.47亿元,其中税金总额20.13亿元,同比增长11.53%,利润总额13.34亿元。各项效益增幅比去年有较大提高,服装行业经济运行稳健发展。
一、宁波市服装产业的特点
宁波是中国10XX年前“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在中国海外交通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且历来是我国纺织服装的重要生产基地。宁波诞生了中国第一个近代服装流派-“红帮裁缝”。宁波“红帮裁缝”创造了中国“第一套西装”、“第一件中山装”、“第一家西服店”“、第一部西装裁剪书”、“第一部服装理论著作”。因此宁波堪称是中国近代服装的发祥地,而今的“东方商埠.服装之都”。具有历史的传统优势和深厚的服饰文化底蕴。
现代宁波服装产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乘改革开放之东风,汲服装之乡之灵气,不断抢抓机遇,创新进取,经过二十多年特别是近十年的迅猛发展,宁波服装已从红帮裁缝的手工业作坊生产转向机械化大工业生产。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由于国际服装加工业的转移以及国内服装市场的繁荣,宁波服装加工业初步兴起。进入90年代,宁波服装进入辉煌的创名牌时期,崛起了一批知名的服装企业和著名品牌,如杉杉、雅戈尔、罗蒙等,形成了国内少见的服装名牌群星璀璨的局面,在中国服装工业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宁波“服装大市”的美称也日益响亮。已具备了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并构建了鲜明的产业和比较优势。
二、宁波市服装产业的发展特点和优势
(一)产品门类趋向齐全
截止目前,宁波服装产业已形成了以西服、衬衫、西裤、女装、休闲装、职业装、童装、内衣、工艺服装、皮草等门类齐全的多系列服装产品及领带等服饰产品;形成了较全面地涵盖梭织、针织、家纺、羊毛羊绒等多种纺织服装的产业集群。从XX年-XX年,我市规模以上服装企业累计完成服装产量(件)逐年提高(见下表),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17%、22%、24%、16%、5%、17%。XX年,我市规模以上服装企业累计完成服装产量11.63亿件,其中梭织服装2亿件,针织服装9.22亿件,分别占全国规模以上服装企业完成服装产量的6.84%、2.47%、10.40%。西服、衬衫以及牛仔装、职业装、内衣等产品快速发展;服装用纺织品的开发取得突破性的进展;部分高档衬衫色织面料和高档里料已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品牌服装销售量稳中有升。据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男西服男衬衫销售品牌统计显示,宁波男装销售市场综合占有率傲立群雄、保持绝对优势,每月位居第一,服装业中国男装品牌“领头羊”的地位更为巩固。
(二)结构调整初见成效
近几年来,我市服装产品结构调整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一些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高的企业,依据自愿互补的原则,通过联合、兼并、参股、收购等多种形式,完成了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和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很多名牌产品企业,在不放弃制造优势的同时,越来越注重服装设计、研发、营销及服装展览、教育和品牌塑造等高附加值环节。很多企业依托自身的品牌优势,走“一牌多品”、“系列化、多层次”和“多品牌”发展道路,逐步实现产品的多样化和系列化。服装产品在品种、档次上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同时,服装行业在数量上保持较高增长速度和增加出口的基础上,由于更重视技术创新和质量的提高,因此,不仅西服、衬衫继续引领潮流,而且时装、休闲装、女装、t恤、牛仔、职业装、内衣以及皮鞋、皮带、皮包、其他服饰等产品也得到了延伸,改写了男装一统天下的格局,尤其是重点男装品牌上表现得尤其明显。产品多样化,面料高档化,产业链建设逐步完善。面对国内大众衣着消费向高品质、个性化发展的流行趋势,宁波服装企业成功地实现了正装休闲化、面料高档化的目标。
(三)品牌经济逐渐显现
我市服装产业正在挖掘原创内涵,依托新型工业化,率先推进产业创新,创造品牌经济。我市服装行业已从追求数量型发展逐步向品牌经营跨越,企业自主创新强劲,品牌意识和依托品牌获取效益的意识十分高涨。截止XX年末,宁波服装行业共拥有“中国驰名商标”6个(雅戈尔、杉杉、罗蒙、唐狮、太平乌、洛兹)。雅戈尔、杉杉、罗蒙、培罗成进入“中国最有价值商标500强”排行榜,占我市进入500强商标品牌的44.5%,其中“雅戈尔”商标以42.53亿元价值位居“中国最有价值商标男装西服行业”第一名(500强中国最有价值商标平均价值为19.73亿元)。雅戈尔、杉杉、罗蒙、洛兹4个品牌进入了首批“中国最具市场竞争力品牌”行列,占全国入选服装品牌的六分之一。罗蒙当选为我国西服行业标志性品牌,雅戈尔当选为我国衬衫行业标志性品牌,分别成为本行业品牌最高荣誉的获得者。全市拥有服装类“中国名牌”产品13个,占全市“中国名牌”产品总数的28.9%,为XX年我市再次获得“中国品牌之都”称号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品牌正在全面向女装、休闲装等产品拓展和延伸,品牌经营的业绩娇人。“名牌兴企”已成服装企业共识。同时表明我市的纺织服装产业已成功走上“品牌经济”的道路。
(五)外向开拓步伐加快
加快服装企业外向开拓步伐,鼓励有实力、有潜力的企业走出去,是我市服装行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战略举措。宁波装进军国际市场已多年。为提高企业国际化自主营销的能力和水平,境外设营销点是服装企业的重要选项。如雅戈尔、爱伊美等品牌专卖店已进入欧美等发达国家并且取得了良好的销售业绩。最近,宁波装又登上世界顶级时尚发布舞台-20家甬企代表中国服装界在德国国际著名品牌时尚发布会上举行三天共六场时尚发布,亮出“ningbo”牌,轰动欧美客商,成为宁波装创建国际品牌的一个新的重要起点;也为提升中国服装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应对国际品牌的挑战迈出了重要一步。宁波服装企业的外向度较高。XX年,服装工业完成出口交货值111.32亿元,同比增长65.85%,占服装工业销售产值总额的55.43%。产品主要出口欧盟、美国、日本、韩国、东南亚、中东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产品大多数是针织品,以加工贸易为主,主要是定牌加工的产品,多为中低档产品。同时,我市“红帮裁缝”质量效益型出口格局逐步显现。据宁波检验检疫局统计,XX年1至11月,该局共检验检疫宁波产出口西服986批、160万套,总价达7463万美元,分别比XX年同期增长17%、12%和40%。西服平均出口单价上涨14.5美元,大衣、衬衫等主要服装产品价格也纷纷走高。宁波“红帮裁缝”外贸出口已从数量创汇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主要表现为高附加值西服占出口西服比重增强。如奉化爱伊美公司高附加值西服占出口西服的总量已超过90%,该公司出口西服的平均单价从过去的25美元提升到45美元,最高单价达65美元。近几年来,宁波纺织服装业出口和创利税指标一直保持在全国同行业首位。
最近几年,宁波纺织服装企业向我国中西部及境外开拓的步伐明显加快。雅戈尔集团把工业园区建于重庆;博洋集团兼并宿州纺织厂并投资数亿元扩建10万纱绽的项目;维科集团全面收购武汉的湖北省龙头企业一棉集团。除大企业挺进中西部外,更多的宁波中等纺织服装企业也正在将工厂迁往安徽、重庆、新疆、镇江、淮北等中西部地区,纷纷建起了自己的针织原料基地,形成了企业产业链。东部纺织服装业向中西部转移,有利于东西优势互补,有利于我国实现从纺织服装大国向纺织服装强国的转变。申洲集团、巨鹰集团分别在柬埔寨投巨资建设针织服装制衣新项目,实践境外投资领跑国内纺织服装业,同时成功绕过欧盟对我纺织服装设置的贸易壁垒。
(六)技改投入不断增加
引进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已经成为宁波广大服装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XX年,全市服装业累计完成限额以上(500万元以上)工业投资2.16亿元,同比增长5.9%,占全市限额以上工业投资总额的2.81%。通过多年来的技改投入,大中型骨干企业的主要装备水平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增强了产品的后加工和深加工能力,提高了智能化、信息化及产品附加值。雅戈尔、杉杉、罗蒙、爱伊美、太平鸟、洛兹、培罗成等服装企业都已应用高科技面料,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先进适用装备和现代化管理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了产品质量,而且提升了企业形象和员工素质,为推进我市服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七)宁波服装节凸显宁波形象
1997年10月宁波举办第一届国际服装节,将宁波服装业推到了国际交流的前沿,为宁波服装企业提供了展示实力的舞台,“服装节”开始成为宁波的一张响当当的城市名片。作为核心商贸活动的服装博览会,首届亮相就以450个展位的规模跻身中国5强专业服装展,开始凸显宁波形象。自此以后,宁波每年定期举行,至XX年,已举办了十届。十年间,宁波国际服装节沿着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品牌化的道路,在业界脱颖而出。宁波服装节托起的是自主品牌的t台,它为宁波乃至中国服装品牌注入了激情和活力,服装产业是宁波国际服装节的直接受益者。XX年,随着服装博览会转型为服装服饰交易会,展会内容更加贴近服装市场的需求,展会的主要功能定位转移到“交易”上,从注重男装向涵盖服装服饰全行业产品转变,展位也随之增加到2200个。有关数据显示,连续举办了十届的宁波国际服装节,累计吸引了来自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上万宾客参会,国内买家和业内人士近20万人次。宁波服装节的成功,除了硬件设施的配套建设,还因为宁波会展业成功的市场化运作,使该节日益凸显会展经济的魅力,成为全国乃至国际服装服饰产业的重要国际贸易平台。自XX年以来,宁波国际服装博览会又先后被商务部和中国贸促会等单位授予全国37个“a级展会”之一;入围“中国10大知名品牌展会”;“ifea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十大节庆活动”;“最具行业影响力专业展会”等殊荣。
三、宁波市服装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宁波服装产业面临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激烈竞争
国内,如温州的男装,已形成夏蒙、报喜鸟、庄吉等众多国内知名品牌;温州政府制定的“穿在温州,建设中国服装名城”的目标正在实现中。又如杭州和东莞虎门女装以及佛山的针织等均显竞争优势。服装业的国际竞争优势取决于设计,品牌和营销等高端环节。但在国际市场上,我市服装产业的竞争优势还基本停留在制造-这一低端环节上;我市大多数服装企业,在国际服装设计-制造-销售大环节中扮演的是纯生产加工型的角色。我市服装的全国知名品牌多集中在几个男装(西服、衬衫)上,尚无世界品牌。
(二)集群内综合竞争能力有待进一步整合
随着产业集群的加速形成,集群内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缺乏风险预警机制,服装产业的抗风险能力不足。产业集群间联系比较松散,相互之间协作配套不紧密,交流与合作不够,甚至还存在相互替代性竞争。主要表现:区块分割,各自为政;发展战略和规划各自独立,自成一体;产业结构低层次重复,缺乏优势互补;重复建设浪费资源;市尝技术等信息缺少沟通和共享。
(三)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众多的中小服装生产企业产品品种单一或来样仿制,产业以跟进型为基础,专业化程度不高,简单重复多,这是我市多数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型服装企业普遍存在的不足。不少企业过分依赖于核心企业或主导产品,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和牵制。中小企业与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服装龙头企业之间还没有形成合理的分工协作关系,缺乏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
(四)产业政策扶持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近几年来,宁波市政府制定了工业结构调整“1+7”系列政策文件,其中“优化财政扶持资金使用方向”等7个配套子文件,进一步明确了重点培育5大临港支柱产业和10大重点优势行业的方向,这在国内是走在前列的。但对服装产业而言,尤其是从服装产业的地位和创建“服装名城”的目标来说,需要出台专题政策,明确进一步加强对服装产业的政策性扶持力度。
(五)高层次人才资源短缺现状有待进一步改变
新世纪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人才资源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宁波现有服装人才队伍还相对薄弱,特别是服装研发、设计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及外贸人才等高层次人才资源严重缺乏,极大地制约着宁波服装企业和产品的提升,影响到走向国际市场,参于国际竞争。
(六)产业文化的氛围有待进一步提高
创建“服装名城”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繁荣的服装市场,多样的服饰文化,定期的规模化国际化的专业交流活动,繁荣的商业环境等方面构筑的文化氛围。目前,宁波已拥有较强大的服装产业规模,但自古以商业闻名的宁波,服装产业的文化气息还不浓。相比绍兴、温州,宁波服装专业批发市场的发展相对落后,无论规模、档次还是基础配套设施都无法与他们相比。除专卖店外,宁波的服装专业市场与生产基地联系也并不紧密。另外,宁波人每年在服装消费上的支出不算多,即与居民人均收入排全国前列的位次不相称。
四、宁波市服装产业发展的战略定位和目标
我市服装业发展战略定位可为:坚持领先发展,推进自主创新;确立品牌经济、新兴都市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三大主题;加强国际营销,以市场为导向,国际化为方向;以企业为主体,品牌为引领,专业为基础,全面推进先进制造规模化、品牌运营商务化、产业延伸时尚化、专业技术科技化、行业运行社会化、企业发展协调化。打造宁波服装产业高地和品牌高地,为宁波经济转型和中国服装业提升作出新贡献。
我市服装业发展目标为:通过结构调整和能级提升,构建产业结构合理,主业突出、特色明显、产品多元、规模适度、集群优势突出、综合竞争力强的高度专业化、多元化、国际化和复合化的时尚产业制造中心。在时尚品牌运营、设计、研发、时尚信息、贸易流通、加工制造等方面,继续引领中国服装产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为世界服装时尚采购与供应中心;同时开拓新的产业领域和市场领域,为提升宁波市就业率、gdp增长、促进社会稳定发展做出贡献,带动宁波经济可持续发展。
五、宁波服装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加快结构优化升级,推进产业重组步伐
要加大对企业技术改造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对重点服装企业,特别是产品附加值高、项目质量好、市场前景广、竞争力强,但资金缺乏的高成长性服装企业的扶持力度。要创新运营模式,提高活力,丰富产品构成和竞争多样性。针织和梭织服装构成宁波服装的两分天下,企业在加强各自专业性和特点的同时,加强产业关联、产业互补、资源共享、品牌共荣。要增强企业间横向和纵向的经济关系,积极培育和组建一批新的大集团、大公司,进一步加大扶优抚强力度,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实力的大企业集团,从整体上提高我市服装产业的竞争力。
(二)推进服装产业创新,构建时尚产业体系
要加快服装产业和服装企业的原创科技化步伐,以重点大型品牌企业为主,率先实现设计开发、科技创新为龙头的产业发展和经营,逐渐改变以制造加工为主的局面,提高科技开发能力和技术运行能力。要加快推进产、学、研联合,同时要对服装企业技术中心、研发中心和新产品开发方面,在政策上予以重点倾斜,以加快提升企业的技术自主创新能力。要进一步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使企业从研发、制造、物流、营销全过程实现基本信息化。建立服装产业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应变能力。要推进服装产业与时尚科技、时尚文化、时尚展会、时装媒体产业结合,大力发展围绕时尚,依托服饰的新兴都市产业,进而提升服装业的规模化、社会化和都市化程度。
(三)继续促进国际贸易,积极开展国际化经营
面对国际经济格局变化和国际贸易的挑战,我市服装业要切实增强利用国际市场和资源的能力,熟悉和运用国际经济和国际贸易规则,有效提高对外经济的效率和效益。要继续鼓励和扶持具有比较优势的重点企业走出去,进行更广泛、更深层次的以设计研发合作和国际品牌为重点的国际合作和竞争。要积极引导企业进一步调整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坚持以质取胜;在全力巩固传统市场的同时,多元拓展新兴的国际市常有条件的企业要瞄准国际著名服装企业和品牌,投资收购国外服饰机构和一线大品牌,从事国际品牌经营。要继续发展国际oem业务,建设一批上规模、标准化的oem生产基地企业。
(四)推进服装商业商务建设,创新服装业发展的支撑体系
要以“品牌经济、时尚产业、都市经济”和“品牌商务、都市商业”概念,规划并形成宁波品牌与商业互动,建立商场与服装企业之间的良好商务平台。政府要给予技术投入大、研发能力强、产品附加值高的企业以技术投入奖励。要出台鼓励中小服装企业创新的支持政策,设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基金,鼓励中小企业创建品牌,对中小企业中的明星企业及最具潜质的企业给予资金支持。要营造产业氛围,培育都市服饰文化,继续办好宁波国际服装节,强化服装节专业化、国际化、时尚化的特点,使服装节成为宁波服装产业发展的良好平台。要办好宁波服装博物馆,力争成功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博物馆建设成为宁波旅游新景点、市民吸取服饰文化知识的良好场所。
(五)继续推进品牌建设,全面构建服装品牌高地
要深化实施和完善品牌提升战略,保持宁波服装业品牌领先的优势。要从品牌数量到品牌质量,从产品品牌到企业品牌,从行业品牌到区域(城市)品牌,从单一品牌到综合品牌,从有形品牌到无形品牌,实行整体培育和提升,走品牌集群的道路。要以企业为主体,产品(服务)为核心,市场为导向,面向现代化、专业化和国际化,全面构建宁波服装品牌高地。要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创新品牌,大力提高我市服装企业以科技和专业创造培育自主品牌的能力。要在服装产品的生产制造、设计研发、市场营销、商务服务,配套辅助、推广传播等方面,提出倡导品牌化标准。积极推进宁波“中国品牌之都”、服装品牌强市的建设。
(六)努力培育人才队伍,增强产业持续创新后劲
人才资源是实现企业复兴和壮大的根本。要走人才集群的道路,广招英才,大力引进高能级的服装人才。重点是引进国内外知名的高级服装设计师、高层次的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资深服装教育家等。在具体政策上,政府应对引进的高素质人才进一步加大鼓励力度,建立畅通的“绿色通道”。要提升造血功能,加强服装业人才的教育培训。重点是加强对教育和培训的投入,广泛开展多层次的服装学历教育和依托高校的资源或利用社会的力量,开展多种灵活形式的服装职业培训。要完善人才激励机制,营造宁波是优秀服装人才创业乐园的氛围,最大限度地调动企业科技人员的创新潜能和积极性。
服装调研报告2024 篇4
服装行业既是我县的一大经济支柱产业,也是我县出口创汇的主导产业,20xx年x县服装行业实现产值27亿元左右:20xx年可望达到34亿元,增幅达30%。20xx年服装行业创两税(增值税和消费税7500万元,占全县国税的24%。加上地税,整个行业的税收占全县财政总收入四分之一左右。到今年7月份止,我县服装行业已超额完成了年初下达的20xx年全年税金任务的各项指标。这一行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我国加入wto,服装行业的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宽,这一行业对我县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就在江苏省x开发区,就有“欣华”、“斯威尔”、“春雁”等三家在我县服装产业中有着重要影响的企业,它们的年创产值均超过20xx万元以上,每年创税在200万元,甚至在400万元以上。
作为一员,我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家乡,也深深地敬爱着这个为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的行业。为了走近它、了解它,也为了能够对它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我走出校园,在各服装行业领导的帮助下,用一个多月的时间,深入全县三家有代表性的服装企业,以及县外贸局、国税局等部门进行调研。
调查过程
7月6日至8月10日,我先后采访了欣华服饰有限公司公司,春雁羽绒服装公司等几家企业,我也采访了县外贸局、县国税局等部门。每到一处,我们都受到了热情的接待。
在欣华服饰有限公司,张副总经理亲自带我参观了生产车间和样品陈列室。陈列室里各式各样的样品举不胜举。各季服装、睡衣、羽绒服,令我赞叹不已。在会客厅里,我就企业的生产规模、资金、纳税等情况,采访了张总。张总认真仔细地逐一作了解答。张总还跟我们推心置腹地讲了没有高科技含量的难处,希望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为将来出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7月12日,我们采访了春雁羽绒服装公司。在整洁的会议室里,我们问了吴总经理许多问题。包括该厂的一些概况、加入wto之后对该厂的一些影响等。吴总一一作了答复。“春雁”创办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生产值超亿元。主要生产羽绒服装、毛巾睡衣等。吴总认为,中国加入wto对该厂没有任何影响。而他觉得发展服装行业的不利因素正不断增加。
随后,在有关负责人的陪同下,我们又参观了陈列室和制作车间。陈列室里,琳琅满目的服装令人应接不暇。紧接着,我们又来到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繁忙地工作着。首先是裁剪车间,再是缝纫车间、熨烫车间,最后是包装车间。每一道程序都井然有序地进行着。原来,我们在陈列室里所看到的五花八门的服装就是这么制成的。
一星期后,我们又相继采访了外贸局和国税局。
服装行业发展现状
服装行业是最有活力和基础的行业。它萌芽于改革开放初期,进入90年代特别是南巡讲话之后,个体私营服装企业如雨后春笋、异军突起,并迅速成为服装行业中的主力军。据统计,到20xx年底止,全县注册的工艺企业将近140家,而就地理位置分布情况看。
服装最初以棉布衣服为主,经过30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以羽绒为主,毛巾睡衣、各季服装、拖鞋等15大类上万个品种。这些服装深受海内外消费青睐,其产品远销北美、南美、非洲、东南亚、韩国、日本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统计表明,20xx年x县服装行业,在国际形势不利的情况下,仍实现产值近17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40%,实现增值税亿元,占整个工业增值税入库数的,出口交货值9亿元,占全社会出口交货值的76%。全县服装行业入库税收10万元以上企业51家,约占全县入库税收1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的一半,50万元以上的17家,100万元以上6家。据2家年销售额200万元以上的企业统计,服装企业家数和产值,在全市服装行业中所占比重分别为、10%,年生产总量名列全省前茅。
一眨眼,服装行业已经走过了30个春秋,经过这些年来的磨练和发展已成为支撑财政的一大重要支柱,不仅使大批劳动力有了就业机会,同时也培养造就了一支优秀的企业家队伍,并且逐步完善了一条外贸出口通道,为适应加入wto后的新形势,更稳步地走向世界,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制约服装行业发展壮大的因素
尽管服装行业发展速度之快令人瞩目,但是目前这一行业确实还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服装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尽快予以解决。问题表现在政府与企业两个方面。
一、政府方面的因素
1、投资环境有待改善。与周边一些地区的优惠政策相比,服装缺乏专门的行业优惠政策。如在,企业用地价格偏高,手续繁琐,耗时太长。政府在制定政策时,考虑国有企业的多,考虑个私企业的少,考虑工业园区的多,考虑乡下的少,导致这些乡镇发展企业的积极性不高。与其他地区相比,税收重、贷款难、检查多。由于所得税返还率比别的地区低,因而税收偏重。某些部门运用政策欠灵活,检查过多,有些企业一年要受到各类检查多达十余次,企业忙于接待应付,影响了生产。而金融企业怕冒风险,对中小型企业支持力度不够大,因而服装这类中小型企业贷款很难。
2、办事效率欠高,服务欠到位。尽管县委、县政府提出“聚精会神抓经济、重中之中抓工业”的口号,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有些部门执行起来不是打折扣,就是不执行,也有的是因为部门利益驱动,导致政令不通,有禁不止,有令不行。有些事关企业的问题久拖未决,决而难行。企业办事,审批手续繁琐,七签字八盖章,部门办事机械,使问题无法在最短时间内得到解决。城区以外的乡镇没有设立为企业服务的代办点和专门的代办人员,企业办事更难。
另外,园区建设缓慢,配套措施滞后。工业园区是全县唯一的一个园区,但是这一园区起点不高,配套设施没有跟上。
3、宏观调控力度不够。政府的主要职能就是在加强宏观管理的前提下,尽量为企业搞好服务,引导企业向更高层次、更大规模发展,引导全县人民关心、支持企业的发展。但是,直至目前,服装行业还没有一个较为完整、清晰、可操作的行业规划,连起码的行业协会也没有建立,行业仍处于自生自灭、发展到哪里算哪里的无规划状态。有些部门不同程度存在“吃、拿、卡、要”现象。服装市场的氛围也不浓厚,全县没有一家销售本地生产的服装的专卖店,也没有一处服装展销厅或展销馆,到过或路过人,根本感觉不到服装市场的浓厚氛围。
服装调研报告2024 篇5
1、性别细分
女装市场分析:女装市场一直是服装市场的大头,其一直引领着时尚和潮流,是时尚、个性的代表。女性购买服装的频率和金额是所有服装消费群体中最多的,有得女装者得天下一说。因此众多企业和资源混战在女装市场里,女装品牌众多,各品牌之间差距不大。据统计,排在前十位的品牌之间市场综合占有率的差距并
不大,总和也只在15%左右。国内女装品牌带有强烈的区域色彩,还没有一个能在全国形成规模和影响,例如颜色鲜艳、色块较大、结合时尚流行款式的“汉派”服装,带有江南文化气息的杭州女装产业和具有港澳风格的深圳、广东虎门女装产业。众多国内女装品牌其定位基本是定位在中低档市场,在中高档市场上还没几家知名品牌。
同时随着国内消费者消费观念的成熟和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世界女装大牌也纷纷进军中国,国内市场越来越成为世界女装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外女装品牌纷纷进住国内的一线城市,或专店或专柜。虽说其目前渠道较少,价格定位较高,但其对女装高档市场的影响和对国内女装时尚趋势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基本占椐了高档市场。同时国外品牌为了开拓更广阔的内地市场和占椐中高档女装市场,与国内品牌合作的步伐越来越快,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男装市场分析:根据国家统计局20xx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中国男性人口数量为65355万人,占总人口的51.63%,比女性的比例略高,由此可见,中国的男装消费者构成了一个容量不容忽视的市场。目前我国男装业的发展已具有相当的基础:男装企业拥有现代化生产设备,产品市场定位相对明确,质量比较稳定。继20xx年11家衬衫品牌荣获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评价的“中国名牌”后,20xx年又有12家男西服品牌荣获“中国名牌”称号,我国男装产品实物质量的发展已达到一定的水准;品牌集中度较高、产业集群化发展速度较快;企业生产经营向系列化、休闲化、国际化、多品牌、多元化方向发展,企业投资领域不断扩大,企业间资源整合周期缩短;企业注重利用品牌效应,建立产品跨地区、跨国市场营销网络。由于中国男装市场品牌发展起步较早,相较于其它服装成熟,但由于各地新品牌层出不穷,因此竞争仍异常激烈。前十名品牌占据全国几乎50%的市场,前三名:雅戈尔、杉杉和罗蒙市场地位相对稳定,其中雅戈尔市场优势明显,市场综合占有率超过10%,其他品牌的市场综合占有率较低,大多在1%和2%左右徘徊,且相互之间较为接近。
2、年龄段细分
国内成年服装年龄段分类基本为:18?30,30?45,45?65,65?。
18-30:该年龄段的消费群体是服装消费的最主要的群体,是消费群体中服装购买频率最多,总体购买金额较多的群体,该年龄段人口在1.8亿左右,其中女性人口略多于男性,与中国总体人口男女比例相反。该群体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很强的购买欲望,时尚,追求流行、个性,敢于尝试新事物,容易接受各种新品牌。该群体中很大一部分容易冲动购物。是目前服装品牌最多,竞争最激烈的细分市场。
30-45:该年龄段的消费群体是服装消费的主要群体,是消费群体中购买单件服装价值最高的群体,该年龄段人口在3.3亿左右。该群体是消费群体种经济基础最为雄厚的群体,有较强的购买欲望。但该群体大多数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已相对成熟,因此对风格、对时尚有自己的喜好,其中相当部分人已有自己喜好的品牌,对新品牌的接受程度较低,购物理性居多。有相当部分品牌定位于此细分市场。
45-65:该年龄段的人口在2.7亿左右。该年龄段的消费群体事业有成,服装购买欲望一般,但对服装有一定的高阶需求(即品牌需求)。
市场上适合该年龄段的服装品牌较少,往往是有购买欲望时,却找不到适合的服装品牌,特别是满足该年龄段的女性服装品牌严重缺失,市场机会较大。 65-:该年龄段人口在1亿左右,购买欲望较低,对服装的需求不是很强。对于该年龄段的服装品牌基本为空缺。
3、产品属类细分
我们将现有市场中主要服装产品的属类进行划分,他们包括:
商务正装系列
商务正装系列包括在正式商务活动及高级商务会晤期间所穿着的商务服装,包括如西装(套装)、燕尾服(宴会装)等类型的服装系列。此类服装代表着经典、非凡与高尚,被誉为“衣着贵族”。此类服装的市场需求量一定,价值较高。 高级时装系列
高级时装也被人称之为“明星服装”,因为这类服装往往价格高昂,诸如各类时尚晚宴及高级典礼之中进行穿着。此系列服装以奢侈、豪华为设计特点,大多以纯个性化(即个人订制)订购为经营模式。
周末休闲系列
在周末休闲的服装系列中,还可进行细分,以现今市场中所出现的休闲类型大致可分为:大众休闲(如佐丹奴、班尼路等)、运动休闲(如国际的耐克、阿迪达斯、李宁的专业运动休闲、Lacoste的网球休闲、Wolsey的高尔夫休闲等)、时尚休闲(如ONLY、VEROMODA 等)、户外休闲(如Paul Shark的海洋休闲、JEEP的野外休闲等)等。虽然休闲品牌领域的竞争者越来越多,各个品
牌开始将原有品牌的着装领域进行延伸,并将一些具体的生活或娱乐概念符之其上,使之更为形象也更加容易被消费者所接受。
“新正装”系列
随着“知识精英族群”日益成为都市社会的主流人群,品味休闲、人本与自然的双重追求成为时尚,大量生活化正装、休闲化正装、时尚化正装、商务休闲装的出现,跳脱了传统正装或休闲装的领域,这些都可以统成为“新正装”系列。正装休闲化已经成为了近年国际服装市场的一大流行趋势,“新正装”概念正是近年来在这一潮流趋势下应运而生,其定位于“知识精英族群”的社会主流人群,着力营造出一种品位休闲、人本与自然的双重追求时尚,为男/女士提供了一种8小时以外同样可以展示自己魅力的选择。尤其是商务休闲系列是近几年国际消费市场中越来越推崇的着装方式,即能够在一般的商务场合进行着装,也可以在八小时外着装,可以更加放松的享受工作和生活,因此,也越来越受到多数白领和成功人士的喜爱。由于“新正装”继承了正装和休闲装的双重元素,已经成长为一种独立的衣着文化, “新正装”的主导消费群体都是各行业的青年才俊,包括技术型、知识型艺术型等知识精英族群,而且这个消费群体正在迅速的扩大。
服装调研报告2024 篇6
纺织服装产业调研报告 纺织服装业是我市的传统产业、民生产业,也是我市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同时又是市政府十二五规划的千亿级产业。近几年来,该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发展态势强劲,成为拉动宿迁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现状
宿迁市纺织服装业起步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经过近几年的加快建设和发展,已形成棉纺、毛纺、化纤纺、丝纺、麻纺、织布、织绸、针织、服装、服饰、家纺、印染等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项目的集中度、企业的集聚度、产业的集群度名列华东地区乃至全国前列。
(一)产业规模迅速扩张。全市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近320户,其中棉纺企业69户,毛纺企业17户,混纺企业30户,丝纺企业39户,服装企业155户。20xx年,全市纺织服装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8.73亿元、销售收入112.18亿元、税收2.93亿元、利润3.96亿元,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量的14.61%、15.25%、9.11%和8.21%;从业人员6.22万人。各类技术人员3000人,资产总额近300亿元,全市共有棉纺(化纤)150万锭,毛纺8万锭,绢纺3.5万锭,自动缫3.2万绪。
(二)产业门类逐步齐全。纺织服装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原料加工、印染、家纺等企业相继落户,基本上涵盖了产业的所有门类。20xx年,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实现纱产量14.44万吨,增长25.13%;布4935万米,增长4.22%;印染布10377万米,增长579.57%;生丝4878吨,增长15.55%;蚕丝及其交织品2241万米,增长14.13%;服装5893万件,增长35.13%。
(三)技术水平明显提升。纺织服装业共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件,省级名牌产品12只,专利28件。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快速提升,恒力工业园等招商引资企业设备大部分为进口设备,箭鹿集团等本土企业进口设备比例逐步提高。产品档次明显提升,由最初的低支纱、普通面料等发展到高支纱、精纺面料、品牌服装,棉纱的支数最高达到120支,毛纺支数最高达150支,绢纺支数最高达300支。
(四)发展后劲不断增强。通过承接南北产业转移,投资45亿元的翔盛粘胶、投资40亿元的恒力工业园、投资16.5亿元的海欣申禾、投资15亿元的晨风服饰二期、分别投资10亿元的阿吉兰集团、波司登服饰等一批龙头型纺织服装企业相继建成投产。投资亿元以上的三鼎织带、新康辉实业、宝娜斯针织等一大批纺织项目逐步投产达效。同时,以箭鹿集团、泗绢集团等为代表的本土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提升了纺织服装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五)出口总额快速增长。20xx年,全市纺织服装企业出口总额为1.35亿美元,同比增长50.52%,位居全市行业出口总额的第一位。出口市场已由单一的亚洲市场扩展到欧美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初步形成多元化市场格局
(六)产业集聚初具规模。我市纺织服装产业基础坚实,特别是泗阳县纺织服装产业更为明显。全县共有纺织服装企业144户,纱锭总规模达150万锭,泗绢集团绢丝出口量占全国总量的二分之一。初步形成了以华威棉纺、华泰棉纺等为企业为龙头的颇具影响的棉纺产业集群。另外,宿城区的毛纺、宿迁经济开发区的织带基地都具备了产业集群的基本特征。
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宿迁市纺织服装业近年来实现了长足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非常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前纺大而不强,后纺弱且不优,中间环节印染及后整理发展滞后,产业链条不完整,产品仍仍以中低档为主,结构比较单一,缺少高附加值、功能性、差异性的产品。
二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质量意识差,品牌建设滞后。大部分企业没有专门的研发机构,没有国家认可的实验室和合格的检验人员,技术人才严重缺乏。自主科研开发的能力薄弱,对产品认证、质量管理、著名品牌、著名商标的培育重视不够。
三是大型骨干带动能力较弱。纺织服装企业点多面广,规模较小,大部分企业还处于创业阶段,纺纱企业达10万锭以上的企业廖廖无几,大型服装企业更是屈指可数。
四是企业发展环境有待改善。劳动力培训不到位。劳动技能培训部门流于形式,员工的技能培训主要落在企业身上,增加了企业成本。
五是作为我市一个千亿级产业,缺乏专门的公共服务平台和机构,从事信息搜集,产品研发,质量控制,原料及成品检测、鉴定,生产和经营存在很大的盲目性。
加快发展纺织服装产业的措施
宿迁市初步确立了“十二五”的产业目标模式,其中纺织服装产业将形成千亿级规模。为了确保这一奋斗目标的实现,当前及“十二五”期间,要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导企业尤其是有影响力的龙头骨干企业做好各自战略发展规划,形成区域规划与企业规划之间的良性互动。设立发展基金。从市新型工业化资金中切块,设立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专项基金,主要用于扶持龙头骨干企业、特色工业园区建设,用于重大技术改造项目和招商引资项目的奖励和补贴(贴息),用于新产品开发项目的奖励和贴息,用于创名牌的奖励,用于引进人才的奖励,用于出口奖励。落实国家对纺织服装业的信贷政策,进一步创新信贷产品,允许纺织服装企业以自有不动产、动产以及注册商标等无形资产进行抵押贷款,不断加大对纺织服装企业的信贷支持,逐年增加对纺织服装业信用贷款、担保贷款的额度。积极争取国家、省关于扶持纺织服装业发展的专项资金,优化资金投向,每年包装一批有发展潜力的重点项目,确保向上争取资金逐年增长。
(二)实施大企业培育、大项目推进战略。选择部分规模大、效益高、成长性好的企业,整合各方面资源,推动企业扩大规模,着力打造纺织服装“领头雁”。进一步加大对国内外知名纺织服装企业的攻坚力度,力争每年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作用强的旗舰型项目落户宿迁,提升纺织服装企业的整体水平。建立大项目跟踪服务机制,为项目建设提供全方位帮办服务,加快推进项目的建设步伐。引导和激励龙头企业加快资本经营步伐,制定上市目标,通过加大扶持力度、强化激励机制,争取实现上市。
(三)加快推进技术进步。鼓励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用足用好省产业升级引导资金、市新型工业化专项资金等扶持资金,鼓励引导企业抓住机遇扩大生产,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引进国际先进技术与设备,加大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研究的投入。加大技术开发力度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速度,提高创新水平,提高单位纤维制品的附加值
,提高科技对纺织染整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广泛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纺织业,以信息化带动传统的生产流程的改造,带动营销过程、管理方式的改革,推进企业流程的重组和再造。支持企业专业化ERP开发应用及行业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提高企业对全球市场的应变能力和对市场的细分能力,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鼓励纺织服装行业优势骨干企业对困难企业进行兼并重组,对实施兼并重组企业符合条件的技术改造项目给予优先支持。鼓励企业实施品牌战略。鼓励龙头企业走出传统的接单经营模式,打造强势品牌,实现服装产品品牌经营;服装行业的龙头企业应在品牌创立、品牌管理与品牌延伸等方面进行战略规划,企业整体规划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与服务等各个环节应符合品牌战略要求。
(四)搭建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支持面向全行业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技术服务、产品鉴定、检测、质量控制、品牌建设、产业研发、信息等公共服务体系,推进纺织企业园区化、集群化发展;加大对纺织应用基础研究及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在政策咨询服务、投融资服务、专业市场服务、商务中介服务、管理创新服务、进出口服务等方面,加快构筑公共服务平台,以满足纺织服装企业对信息、技术、开发、设计等需要。
(五)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加大对产业发展的协调力度,加强对产业发展扶持资金使用情况和项目实施情况的跟踪督查,确保产业发展和振兴目标的实现。定期召开银企洽谈会,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缓解企业融资矛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培养和引进产业劳动力和高层次产业技术和管理人才,为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储备。大力整合现有技术学校等职业教育和培训资源,采取多种培训模式,为企业“定制人才”。
服装调研报告2024 篇7
经过两天的实地走访,通过对虎门镇政府、虎门服装服饰协会及虎门富民、百家、黄河、香港时装城、名店、百老汇、连卡佛、金百利、名店、新时代、龙泉、裕体、新浪潮、新百汇等十三家典型服装批发市场的调研,行程数十公里,访谈了物业管理处、行业协会、店铺业主、外来客户,获得了大量详实一手资料,对海城项目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关于虎门服装。
虎门,不仅以其南派服装第一镇而著称,更是以其先进的管理,庞大的规模,潮流的先导而傲视中国服装批发市场,服装产业已成为虎门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形象代表,目前全镇拥有上规模的制衣厂超过800家,150人以下的制衣厂超过4000家,外商厂300多家,另有织布、定型、漂染、拉链、刺绣等配套厂50多家,年产服装1亿件(套),它不仅拥有基础坚实的生产基地,并且拥有配套齐备的近一平方公里的庞大服装批发市场,其中有17个著名批发市场,经营服装的商铺超过8500多间,整个虎门服装以女装为主,经营方式以批发为主,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及欧美、东南亚和港澳地区,年内销售额超过100亿元,其中出口创汇4亿美元。
全镇拥有板房300多家,服装生产定位以中、低档为主,从事服装制造业人员近几年万人,服装销售人员8万多人,从事与服装相关产业的从业人员近40万人,虎门服装34%出口,11%为来料加工,55%为国内分镇。面料70%靠进口,国内外著名面料厂家在虎门设立生产、销售点达800余家。
虎门服装行业际少数或规模的生产工厂外,大部分是采取前店后厂的经营方式,没有集中的服装加工区,全镇批发市场的营业时间为上午8点至下午5点半,大批量货靠提前预订,批发市场内基本没有仓库,每天以交易高峰在上午8点至于10点之间,批发市场外停车运输的空间较小。
虎门的17个大型批发市场,其中富民、百家为政府报资、管理,其余均为企业或个体报资兴建。整个批发市场形成了以富民批发市场为龙头的集中片区,并且定位不同,相对来讲的中低档为主的批发市场,效益要好一些。
虎门服装批发市场的特色之一是它的板房。全镇多家批发市场一、二、三层为批发商铺,四层以上多为板房,主要从事设计、订货,也是他们的办公区域,板房集中,装饰漂亮,承租率很高。这种形式对于中小从事本文服装生意的业主来讲,既避免了大量无目标产品的生产造成积压,同时又对客房的需求,信息的掌握能随时把握,板房开僻,很受业主的欢迎。
变到虎门服装市场的形成,不能不提一下它的历史源远。虎门服装市场的雏形在1976年就已形成,它由早期的渔船出海通过与港澳的产品交换,出现剩余自用不完,然后外卖而逐渐形成。经过二十年的发展,虎门服装是先有市场,然后才有政府的规划管理,尢其是近几年来,由于政府的管理控制,注重品牌的形成,虎门服装已成为南派服装的重要代表。
虎门服装市场已由“三来一补”,从加工基地转变到服装重镇和服装名城,它的服装市场为载体,前店后厂,相互依存,形成产业群体,也带动了虎门整个经济的发展。面对未来,虎门服装的建设有“十个一”的目标:开僻一个千亩的服装工业园;办好一个服装市场;办好一间时间学校;出版一本服装刊物;组建一支时装模特队;办好一个时装网站;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壮大一个服装协会;办好一个大型国际服装交易会;每年举办一次高规模的服装学术研讨会。
二、关于富民时装批发市场。
富民时装批发市场堪称中国第一号乡镇时装批发商。富民的整体设计合理实用。1993年11月建成,总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楼高九层,共有铺位1400个,内设电梯11台,扶手电梯6台,并采用旋转式上落通道,运货小车可直抵各层铺位,非常方便,做为虎门服装批发市场的代表,富民时装批发市场有很多特点:
1、以经营中低档服装为主,分为时装区、内衣区、睡衣区、牛仔区、手袋区、箱包区等。
2、有自己的大型商务网站“富民时装网”电子商务运做,通过网站下车订货、咨询。
3、有自己的品牌设计推广室,有自己的足球俱乐部。
4、推行全国首批iso9000质量认证。
5、工商、税务、托运、信息系统完善。
6、有自己的时装模特队。
7、出版有自己的刊物。
8、租户转让或转铺面,富民管理委员收取费用,根据铺面不同收取价格不等的费用。
9、有自己的布料批发市场。
10、每个商铺基本上都是前店后厂形式或厂商合一或几家厂同时为一家商铺供货。
11、没有仓库。
三、关于税务、管理服务费、租金等。(以黄河香港时装城为例)
虎门的商铺多以定税制,应该说税金较少,税金为1.28元/平方米/月,管理费为15元至此25元/平方米/月(包括中央空调、保安、卫生、水电、宣传、广告等);租金为55元/平方米至88元/平方米,尚可打折。
四、综述
虎门服装批发市场的发展是与其历史文化和推行科学管理分不开的,并且虎门服装注重品牌推广,形成了产、供、销一整体体系。由虎门镇政府的“十个一”目标可以看出虎门服装批发市场的未来趋势,从建设上,虎门的面料、辅料市场也是由于服装市场的形成而带动起来。没有大型的仓储基地,从某种程度上也节省了人力、财力、加速了货物的运转,避免了规程;前店后厂的形式,更有其灵活性,而虎门服装协会对于整个虎门服装的品牌打造与管理,更加出色。
当然,前店后厂的形式的形成有其历史原因,同时也有其弊病,但目前对于虎门服装业来说,也是一种较好的形式,其关键在于政府的引导、管理、通过信息流来控制物流、人流、资金流。
五、对海城项目的指导意义:
1、板房的集中建立,(涉及到海城加工区的重点定位)。
2、主题服装批发市场的定位。
3、建立以发展自身优势为主以发展范围与目标。
4、关于电子商务的推广。
5、数化服装工业的发展。
6、对业主的引导与管理。
7、自身品牌的创塑与发展。
服装调研报告2024 篇8
内容提要:
为了针对提高中国休闲服装品牌的核心竞争力提出合理化建议,我们对休闲服饰的目标消费者18~30岁的年轻群体进行休闲服装市场调查。运用了问卷调查法。发现我国现在休闲服装品牌同质化现象严重,个别品牌设计方面存在抄袭,且服装样式单一,不能满足广大消费群体的需求,这是我国服装市场目前的通病,若休闲品牌能不断推陈出新,大胆设计,求同存异,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将会获得休闲服装市场更多的市场份额,是品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地位。
关键词:休闲、服装、营销、发展
一、市场现状/产业现状
如今,崇尚自由、追求个性的文化理念,以及在都市生活的快节奏和紧张工作的压力下,人们渴望放松的心态使休闲服装成为一种新兴服装产业。“崇尚自然”的风潮不仅成为国际时尚的重要流派,而且也引导了中国市场的服装消费,休闲服装成为热点商品和服装的主流趋势。从20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休闲服装逐渐进入我国。休闲服装的发展给享有世界衣冠王国之称的中国服装产业带来了重大影响。休闲服装专卖店遍布各大城市,改变了人们的着装观念和审美情趣。
我国消费者对于休闲时尚越来越强烈追求,使休闲服装在国内服装市场备受推崇,休闲服装成为服装市场的一个亮点,发展势头良好,销售大幅增长。休闲服装的款式更趋国际化,种类更趋多样化,消费更趋品牌化、个性化。
1、休闲服装生产方兴未艾。需求决定市场,与以前众多服装品牌一窝蜂都做职业装截然不同,现在很多厂家都已经或多或少地增加了休闲服装产品的比例,有的主导产品已完全转为休闲服装,也有的品牌以另外注册一个副牌的形式介入休闲服领域。近两年,以职业西服为主导产品的温州服装业,开始大批转向高级商务休闲服饰的生产经营;以职业女装为看家产品的武汉服装厂商,在今年发布的春秋两季流行产品中,职业休闲服装已占80%以上。
2、休闲服装销售保持增长势头。随着休闲服装在国内市场的迅速升温,各地经销商纷纷看好这个市场,各大商场在服装经营上向休闲服装倾斜,休闲服装比例明显大于其他服装,除了大量引进休闲品牌外,更有专门开辟“少女休闲馆”、“休闲服装厅”以示特色。
3、中、青年和大、中学生是休闲服装的主要消费群体。据有关机构调查,目前20到40岁的中、青年是我国服装消费的主导群体,占服装消费总量的50%,40岁以上的占19%。中、青年是追求生活休闲和个性化的主导群体,不同的消费群体对服装的消费层次各不相同。高档价位的休闲服装在中青年和收入较高的消费者中比较流行,而一些中档价位的休闲服装更适合工薪阶层和大众消费者。
4、休闲服装成为服装发展的主导潮流。休闲风格逐渐融入传统服装。传统的正装突破以往的限制,开始融入休闲的设计理念,不论色彩、样式,及与其他服饰的搭配都越来越体现休闲化。比如样式不再严谨而走向宽松,搭配趋于自由等,均说明休闲服装正在成为服装行业发展的主导潮流。
5、休闲服装产品更加丰富多彩。随着休闲服装行业的迅速发展,休闲服装产品更加丰富多彩。休闲服装在品类上日益增多,趋于系列化;款式多种多样,有长款,也有短款;有素色,也有条、格等多种花色,并在款式上广泛延伸,产品结构上不断细分。有充满时代气息的“青春休闲类”、具有粗犷风格的“牛仔休闲类”、洋溢着青春活力的“运动休闲类”、随意而不失规范的“职业休闲类”、庄重中蕴藏着变化的“正装休闲类”等 。
二.调查目的
本文对休闲服装进行了详细的市场调查,分析了休闲服装市场的特点和问题,以及目前营销策略上的不足,针对这些不足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三.调查方法
网络问卷调查,随机抽样调查
四.调查问卷
1、调查问卷的内容
2、调查问卷的实施过程
五、调查分析
1,休闲服饰的市场状况分析
近些年,“崇尚自然”的风潮不仅成为国际时尚的重要流派,而且也引导了中国市场的服装消费,休闲服装成为热点商品和服装的主流趋势。国内休闲服装品牌多达20xx多种,休闲服装已在我国服装产业中渐居主导地位。根据调查,休闲服装市场有以下几种特点:
(1)中、青年和大、中学生是休闲服装的主要消费群体。据调查,目前16-35的中、青年是休闲服装消费的主导群体,占服装消费总量的82%,40岁以上的占7.2%。中、青年是追求生活休闲和个性化的主导群体,不同的消费群体对服装的消费层次各不相同。
(2)休闲服装成为服装发展的主导潮流。休闲风格逐渐融入传统服装。传统的正装突破以往的限制,据调查结果显示,58%都是因为生活需要而购买休闲服饰,12%是用于送礼,12%是因为一时冲动而购买,15%是追求潮流。
(3)休闲服装产品风格多样化。如今消费者对休闲服装的种类、风格的要求是各有所异。其中要求凸显个性的占24%,要求清新自然的占22%,钟情传统雅致的占16%,时尚动感的占20%。 2、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
(1)购买休闲服饰的原因
根据调查我们得到因生活需求购买服装的比例最大,占了58%,从这里可以看出人们的消费日趋于理性化,不再是以前的盲目消费。其他购买服装的原因及比例如下:一时冲动12%,追求潮流15% ,赠送礼品12% ,其他3%。
(2)消费者购买服装的主要时机分析
在调查中,占最大部分的人是在换季的时候去购买服饰,因为这个时候正是人们需求最大的时候,要根据不同的季节来购买不同的服饰以达到保暖或美观的功效。其次的是在新款上市的时候,占了29%,因为现代的人越来越注重自己的品位、追求时尚,他们都希望自己能引领潮流,成为别人羡慕的对象,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再者,打折也是吸引消费者的一种很好的方式,因为在众多人中,理性消费的也是占有一大部分的,这些人不会盲目的消费而在打折、减价的时候去购买,这样同样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3)消费者选择休闲服饰重视因素分析
消费者选择自己喜欢的休闲服饰品牌的原因上也大致相同,分别是款式、舒适度、面料、价格等等。其中款式占24% ,舒适度占22%,面料占21%,价格占14%,品牌效应占10%,时尚潮流占9%。
(4)购买服装的频率分析
消费者购买服饰没有一个固定的时间,大概占25%,不过大多数是一个月购买一次,占50%。平均一季度购买一次的较少,占15%,而一年购买一次的极少,仅5%。由此可见,休闲服饰的价位还是可以达到大多数人的消费水平的。
(5)购买的信息来源分析
在购买服饰的时候,消费者的信息来源主要是通过亲友的介绍或者是以前使用过的经验,通过现场人员的介绍而达成交易的也有很大一部分,但是通过媒介广告宣传或者是网络资料却还不是很多,因为现在的网络虽然很发达,但是可信度还不是很高,一些非法份子会利用网络来谋取利益,所以大部分的人还不信任网上购物,使用的也只是一小部分的人,他们敢于尝试新的事物。而且一些网络资料也太多太复杂以至于消费者不会相信这些内容更不会去购买,只有少部人会在一些正规的网站上购买。
3、消费者的需求分析
(1)喜欢运动休闲服饰的设计风格
重视个性的、合适的服装才是消费者首选的标准。对于各种流行潮流,人们不再像以往那样的盲从和追捧,相比较而言,消费者的服装消费正在呈现出个性化,尤其在年轻的新生代中,他们更善于接受新事物,也乐于大胆尝试。所以他们最喜欢的还是能够凸显他们个性的服饰,占了24%。而时尚动感服饰也是大部消费者的最爱,因为该类服饰能充分体现了他们的个性与时尚。所以也占了很大的比例,有20%。再者,就是清新自然类服饰了,现在的白领阶级工作非常忙 碌,所以很渴望在休息时间能够去野外放松放松,所以清新自然类服饰自然就成为他们的首选。占22%。
(2)能够接受的价格
人们消费水平的高低与消费倾向呈正相关关系。当人们的收入水平达到一定的程度时,人们会增加对一些高档产品的购买,也就是说此时消费者所考虑的不仅仅是商品的用途和质量,以及该种商品所能带来的使用价值,更重要的往往是从商品中所获得的一定心理满足程度。仅就服装而言,高收入阶层所考虑的当然不仅仅是御寒蔽体,而是款式、质地、档次、品牌,甚至只是一种感觉。因此,追求时尚,追求品牌消费必将成为高收入群体的必然选择。而且这部分人首先拥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具备了追求和消费品牌的前提。
4、竞争现状的调查:
(1)品牌竞争
通过对比目前市场上比较流行的休闲服饰品牌,如ADIDAS,真维斯,NIKE,李宁,森马,美邦等等。根据调查结果,他们的市场份额分别为13.6%,9.8%,11.2%,19.8%,14.4%,17.8%.由于目前休闲服饰市场的主要消费者是年轻一代的8090后,追求心理满足感和消费水平的限制使他们特别注重服饰品牌和价格。
(2)促销方式的竞争
根据调查,消费者最钟情于折扣促销,仅这一项就占了52%。由于折扣促销由于给消费者以较明显的价格优惠,刺激消费者的消费欲望,鼓励消费者大批量购买商品,创造出薄利多销的市场获利机制。赠品促销是利用消费者占小便宜心理的一种常见促销方式,在节假日使用非常有效。该部分占10%。特价促销折扣促销往往用于尾货、死货的处理。所以大多数注重服饰新颖的并不乐意接受,仅占8%。累计消费反现和贵宾卡促销大多只适合具有品牌忠诚度的顾客,所以效果不会很明显,占8%。
(3)服装品牌的宣传
90%的被调查者可以接受服装店有代言人,代言人是品牌推广的利剑,品牌可以搭乘代言人的名气、形象、亲和力和影响力的便车而声名远扬并深入人心,迅速打开市场或维持产品销量。其中分别有25%的消费者希望代言人为影星和歌星。分别有15%的希望是球星和模特,只有10%的希望是成功人士。这正迎合了时下年轻人的口味和特点。总之,代言人一定要符合品牌新的内涵和诉求,知名度和影响力要高。
(4)不同的销售场所的主要特点
相对于一般街道的临街店铺,百货商店,服装批发市场,中心商业街的专卖店是最受亲睐的占70%。因为其人口流动性大、交通方便。为消费者减少了不少麻烦的同时更有质量和品牌的保证,让顾客非常放心。
六、总结
目前,在中国休闲服行业特点是一方面——体量大,4560亿元;增长快,年14%,20xx年内1.7万亿元。另一方面占有率低——目前排名第一的美邦市场占有率只是1/000。在这样的形势下,成功的关键因素:必须找到一个正确的细分市场!一方面足以分到一块肥美的蛋糕,另一方面这块蛋糕可以随着整个行业日益壮大!这一细分市场最好用明确的品类做区隔,其次就用品牌语言进行描述。 休闲服饰的卖点都会很多,消费者对此的买点也会很多,最关键的是要通过专业的消费者需求市场调研,找到产品利益点与该类产品的目标消费群体需求之间的最佳连接点,作为该产品的核心利益点,才能让消费者记住你的品牌和产品。
首先,各休闲服饰品牌不约而同地开始了品牌升级,向高端扩张。一方面,进一步确定其产品所针对的目标消费人群,其中多数品牌将产品定位在较为成熟和懂得消费的顾客群,进一步细分到年龄在18-35岁之间的都市时尚女性。另一方面,在设计风格上,简约、优雅、时尚、个性是各品牌的精髓,并且各品牌还根据自己品牌针对的消费群体,在风格设计上进一步细致化。最后,除去在产品定位和设计风格上有所变化外,在销售渠道上也注重量和质的提升,在增长销售店铺数量的同时,在店铺陈列、装饰方面独树一帜,突出品牌特点。
其次,产品设计细分化,功能性服装受欢迎。品牌升级,向高端扩张已经反映出目前休闲服装市场呈现出的差异化竞争态势;产品设计方面,细分化和差异化也已经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市场中防水、防风、透气、延展性强、环保等各类功能性服装备受消费者青睐。
提升品牌集中度,提高迎合当前消费设计的时尚休闲服装产品在消费者当中的认可度。近年来,随着消费者生活方式和品质的多样化,以及年轻群体消费能力的增长和肥胖人群的扩大,消费者对于服装舒适性和个性化的要求越来越高,更倾向于购买方便舒适惬意的时尚休闲装。
对休闲服饰行业的建议:
1、在年轻一代引领休闲潮流的世态下,厂家应该多注意收集资料,生产适合年轻人的“叛逆”、“时尚”等性格的服装,风格各异的服装能获得很大一部分消费者的亲赖。
2、在选购服饰时消费者看重的不仅是款式、面料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销售人员的服务质量,所以商店应该打造一流的品牌服务,提高品牌竞争力,增强消费者的忠实度,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3、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服装市场,企业间的竞争已演变为品牌的竞争,要树立牢固的品牌优势,既要在宣传上下功夫还要不断完善服装质量,更要设计出适合不同个性年轻人需求的服装。
其实按照最”正常“也”正确“的品牌塑造方法来运作:明确目标消费群、找创意点、产品设计、画面表现等等。并不要求创造独特品牌,而只是按照品牌塑造的常规方法一步步做,因为产品等各方面都不错,自然而然的取得好成绩。
在产品同质化趋势越来越严重的今天,谁能领先科技做出与众不同的、替消费者个性需求着想的产品,谁将得到消费者的青睐。并且,休闲服装厂商要在提高服装专业性能的同时,围绕消费者休闲需求,通过降低成本为消费者提供物美价廉的服装产品。只要能抓住最广阔的中国市场,稳步推进国际化战略,中国休闲品牌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的作为,将没有什么不可能。
服装调研报告2024 篇9
一、 以纯的相关介绍:
1. 以纯公司介绍
“以纯”是东越公司旗下的休闲品牌之一,以其紧贴时尚、角逐流行、简洁大气的设计,短短几年迅速成为国内休闲服装知名品牌之一。受到现在中国多区域、多元素、多文化生活方式的影响,“以纯”提倡把“爱”当作自我发展的重要力量源泉。以“爱”的名义,把时尚、活力、自由的精神逐渐融入到“以纯”的设计当中,逐渐演变成中国时尚都市风格的年轻化代表。依托高质量的产品、先进的cad生产系统和日臻完善的营销体系,在全国已发展“以纯yishion”专卖店千余家,销售点遍布全国28省、市、自治区。
公司成立于1997年,集合设计、采购、生产及销售,为顾客呈奉物超所值的优质时尚服装。刚刚铺货时仅在各大服装批发市场内经销,时至今日,以纯已聘用超过XX0位员工,分享同一信念,在中国及世界各地超过3000家专卖店。该公司位于“中国时装之都”东莞市虎门镇,在中国获颁“中国名牌”及“中国驰名商标”的荣誉。
2.标志释义
“以纯”源于青年一族追求返以纯真的心境,准确地体现了品牌的市场定位。英文则是yi(以纯的以的拼音)和fashion(时尚)的有机组合,发音近似粤语“以纯”。标志亮点圆弧虚线和圆点为抽象的网络与鼠标,整体的“e”形状揭示了品牌紧贴电子商业时尚的特色。
3.人群定位
以纯专卖店的服装无论男装女装似乎都只适合16~23岁的学生和少男少女。在以纯的公司网站上,可以清楚地看到以纯将18~30岁的人都列入自己的目标消费人群,但在产品开发上,以纯的产品明显年轻化了,25~30岁有足够购买力的消费群在以纯找不到适合自己的产品。对以纯而言,这是一个极大的浪费。
二、 以纯在清远的市场:
(1)人口环境分析:
1、 性别细分
l 女装市场分析:女装市场一直是服装市场的大头,其一直引领着时尚和潮流,是时尚、个性的代表。女性购买服装的频率和金额是所有服装消费群体中最多的,有“得女装者得天下”一说。
l 男装市场分析:根据国家统计局XX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中国男性人口数量为65355万人,占总人口的51.63%,比女性的比例略高,由此可见,中国的男装消费者构成了一个容量不可忽视的市场。
2、 年龄段细分
中国成年服装年龄段分类基本为:18-30,30-45,45-65,65- 。
l 18-30年龄段的消费群体是服装消费的最主要群体,是消费群体中服装购买频率最多,总体购买金额较多的群体,该年龄段人口在1.8亿左右,其中女性人口略多于男性,与中国总体人口男女比例相反。该群体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很强的购买欲望,时尚、个性,敢于尝试新事物,容易接受各种新品牌。
l 30-45年龄段的消费群体是服装消费的主要群体,是消费群体中购买单件服装价值最高的群体,该年龄段人口在3.3亿左右。该群体是消费群体中经济基础最为雄厚的群体,有较强的购买欲望。
服装调研报告2024 篇10
为充分了解大学生在服装消费方面的想法与选择,同时了解学校附近服装市场的销售情况,产品特征、定价 、质量,销售网络以及广告手段等,我们团队在国庆节期间进行了一番调研,下面是相关情况
一. 调研前期讨论和准备
1. 确定主题项目。经过几次的小组讨论,以及考察相关资料,我们最终把主题锁定在市场服装销售及大学生在服装方面消费观的项目上来,这也是我们在第一堂gyb课上小组头脑风暴讨论分析过的项目。
2. 讨论调研方式。经过分析,决定采用问卷调查及实地店铺采访相结合的方式,其中问卷调查又分为身边纸质问卷调查和网上调查两种方式。
二. 调研过程
1. 纸质问卷调查每人负责十份,共发放80份,主要针对身边同学进行调查。网上调查方面,通过qq平台发送问卷调查。
2. 小组分成两部分进行实地店铺采访,每小组又分配不同任务地点,小组内部成员再细分任务,分别完成照相,记录,采访等任务,并采取任务轮流制,让每个人体验不同的任务执行,拥有相同的锻炼机会。
3. 对问卷调查结果及实地店铺采访情况进行总结交流,互相学习,并综合分析原始数据,得出相关结论。
三. 调研内容分析
1.此次我们共发放了80份调查问卷。其中有效问卷60份。我们统计了受访问者的一些基本个人信息,得到的数据如下:
性别:男性35人,占被调查者的50%。
女性25人,占被调查者的50%。被调查者男女比例大概为1:1。
(1) 现代大学生在服装类型的选择上,更追求服装的舒适度,并非只注重潮流。其中有63.04%的男生和65.59%的女生都偏好运动休闲型,而追求流行时尚型服装的男、女生分别只占16.3%和21.51%。
(2) 就购买服装的场所而言,58.06%的女生和47.37%的男生选择在专卖店购买。而具体在学校外面店铺及黄兴步行街,均有超过半数的男、女生选择到步行街选购服装,也有少部分同学选择在街头地摊上选购。
(3)价格是购买服装的又一重要影响因素。有超过半数的购买者只愿接受50-100元/的服装价位。可见,攀比之风在校园里逐步蔓延,但大部分青年学生并未随波逐流。
(4) 以款式为购买服装的首选因素的男、女生各占33.59%和43.12%。质量因素以29.58%位列其次,而品牌因素则以7.5%居于最后。因此厂商应在款式的设计上注重新奇,以迎合现代大学生着衣的不同品位与风格。
(5) 从促使萌生购买新衣欲望的因素来看,绝大多数同学是当自己确实缺少衣物时才选择购新衣,也有部分同学看到促销活动后去凑热闹的,整体上看,大学生衣物消费方面尚算理智。
(6)对旧衣的处理方面,74%同学是直接丢掉的,只有少数选择捐给贫困地区或留给自己弟弟妹妹,所以旧衣后处理方面还是空白。
2.实地店铺采访方面,我们分成两支队伍分头行事,最后汇总情况。我们共
走访了18个店铺,其中包括品牌专卖店,大型服装超市,小型服装店等。
(1)从服装档次看,为迎合大学生消费能力,多为中低档衣服,一般价格在50——200之间,品牌方面主要集中在温克,德尔惠,吉盟等中低品牌。
(2)促销广告方面,60%以上店铺采用节假日打折促销的方式,少数选择买一送一的促销方式,店主普遍反应定期的促销活动对销量很有帮助,这说明商家的些许让利会赢得消费者的青睐,从而增强竞争力。
(3)店主反应,在选购衣服时60%顾客会注重款式,30%顾客倾向于质量,说明新款衣服将会带来抢购热潮,这也反应了现代大学生比较注重衣服给他们带来的视觉享受,以及有注意形象的新颖的偏向。
四.调查的心得体会
在这次市场调查实践中,我们小组发扬了团结合作的精神,在各方面都做得比较认真,所以在各个环节的中都进行的比较顺利,做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我们还根据各个成员的所长安排任务,对小小的人力资料也做了合理的安排,这也是我们调查活动得到顺利进行并按质完成任务的关键。
在调查活动结束后,我们小组还互相交流了体会,每个人都收获了不少,无论是在对服装销售方面的认识上,还是在社会经验上。我们由此懂得了做一个市场调查具体所需要的流程;懂得了一份调查问卷设计所具备的最基本要求,并能自己设计一份合适的问卷。在深入市场调查那个环节,我们从三个渠道入手:校外、网络、学生。主要是校外的调查,并且获得的信息最多也是最丰富的。同时体会感受也是最深的。例如如何让路人接受你的调查访问;在遭到拒绝的时候如何尽快的调整心态;如何应对特发的事件等等。这些都是涉足社会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我们在体会和交流不断地得到了提升。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们在各个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发展,理论知道得到了巩固的同时,增加了对社会的感性认识。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同时也为我们毕业进入社会打下了思想基础。
服装调研报告2024 篇11
摘 要:在社会生活中,大学生是个很特殊的群体,我们有着相对独立的生活状态,但多数情况下却缺乏独立的个人社会收入来源,大多数未脱离家庭,某种意义上说是作为一个消费载体而存在着的。大学生的审美导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整个服装产业的发展方向。在对时尚流行的感知与追求上,大学生与新富群体有明显的传递性与较强的一致性,他们普遍对流行时尚的元素有着较高的敏感度。关注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引导其正确消费,使之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已经是整个社会所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 服装消费
一、调查目的
通过对大学生服装消费特征的探讨,可以了解从中折射出的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以及行为准则,然后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对大学生消费文化进行导向,从而取得对他们的价值观、思想观念以及行为习惯产生积极影响的效果。通过此次调查我们还要了解当代大学生在目前的消费情况,并且熟悉其消费结构,以挖掘潜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有效的改善措施,从而帮助现在的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力图寻找促进大学生消费健康发展的途径。
二、调查
对象是各高校的大学生,采用问卷调查法和邮件调查法相结合的调查方法。抽样方法为分层抽样。
三、调查结果分析
1.大学生的服装消费观念
通过样本的分析得到如下的结果:51%的大学生会选择适合自己的服装,27%的学生会追求潮流的影响,10%的学生是无所谓的态度,另有12%的学生选择标新立异。
从调查结果来看,在消费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大学生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
2.影响大学生服装消费的因素
在研究大学生服装消费因素里,重点谈到有五个因素:款式美观、价格合理、质量好、产品品牌、其他原因。通过样本分析,得出结论,大学生在购买服装的适合更多的是考虑产品的价格和产品的质量。
3.大学生购买服装的时间选择
通过样本的调查,200个人会选择换季打折的适合购买,这一比例是最高的,。由此可见,适应季节变化是大学生购衣的主要原因,另外,出于经济原因,大学生往往会选择换季时候的打折产品。其次是促销打折,可以看出换季打折和促销打折对大学生的服装消费是很有诱惑力的促销手段。
4.大学生购买服装的场所
大学生在购买服装时,偏向选择大型商场,表明大学生在购买服装的同时,同样追求商品的品质和购物环境,大学生消费观已向高层次发展。
5.大学生经济来源
大学生的消费经济来源绝大多数来自于家庭,出自父母,而依靠打工消费等其他渠道支持的只是占有很少的比例。家庭供给一直都是大学生消费的主要经济来源。
6.大学生的消费水平
大学生的消费水平同国民整体的消费水平呈现出同一变化规律,即是逐渐提升,差距也日益拉大。大学生在服装上的消费主要集中在50-200元和200-500元之间,其比例分别为33%和37%,服装消费在说明了大学生服装消费水平不断的提高。
7.性别与服装消费水平关系分析
通过分析得到,大学生在服装消费上女性的消费明显高于男性。这也符合现实生活中商家尤其是做服装这一行的为什么会抓住女性的购物心理,以及在服装的设计和服装的款式上更多的是考虑女性的需求,从而达到盈利的目的。
四、调查结论总述
根据上述分析,由于家庭情况不同,大学生在服装消费上的表现也不相同。有少数家庭条件优越的同学服装消费追逐名牌,且购买服装的周期很短,花费很高。大部分的学生消费观中感性和理性所占比重相当,对于流行于时尚的适度追求是公道的,能够根据自己的身份选择合适自己的服装。对品牌的追捧也并不那么热切,购衣时机也往往在换季之时,购买服装的周期较长,多为一个季度,且花费中等。还有一小部分同学,由于家庭贫困,服装消费的水平很低。但其中有部分同学的消费观念不是十分的理性,爱慕虚荣喜欢攀比,在服装上的消费颇高。除此之外,同学们多由于季节变化而带动对服装的消费需求,同时也比较看重价格、款式,对那些打折的品牌服装比较青睐。
大学生的服装消费层次差别较大,两极化现象也较为突出,但从整体上来说,大学生的服装消费比较理性。
五、对服装消费以及生产的建议
1.对大学生服装消费的建议
首先,树立一个良好的消费观。作为大学生,应该树立自力更生独立自主的理念,立节约消费和适度消费的观念,避免和克服虚荣心、攀比心理,自觉抵制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消极主义的影响,不奢侈浪费。在日常生活中,大学生应对自己的每项开支做出预算和记录,经常反思自己的开支是否公道。
其次,定制一个公道的消费计划,尽大部分的大学生已是成年人,具有较高的知识和能力。定制一个公道的消费计划,可以正确规划自己的支出,为以后建立一个良好的理财观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良好的规划习惯
最后,对于服装品牌的题目,大部分同学并不是太注重服装的品牌,更注重的服装的舒适度与质量。而在这两方面做的比较好的也往往是那些有名的品牌,一些批发市场上也确实买不到什么好质量的服装。但是,在同学们购买品牌服装时一定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从自己的经济水平出发。
2.对服装生产厂家和销售商的建议
建议服装生产厂家应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生产规模和营销策略:
第一,大学生无经济来源,多数是靠父母提供,基于此,厂家生产的服装定价不宜过高,要让大学生得以接受。诚然不同地区的生活水平是不同的,厂家也可以对所要进进市场所在的地区进行调研,了解一下当地的消费水平,进而进行定价销售。
第二,大学生正值双十年华,内心本来就喜欢休闲时尚类型的服装,所以厂家可以在服装的款式、面料以及做工等方面进手,进行一下更深层次的市场调研来了解大学生更喜欢的服装类型的特点。
第三,在换季之时,也正是大学生购衣高峰期,应加大营销力度,采取种种优惠活动,捉住大学生的购衣需求时机,进行打折、赠予等促销活动。
参考文献:
张干群.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研究,20xx,05
服装调研报告2024 篇12
服装行业既是我县的一大经济支柱产业,也是我县出口创汇的主导产业,20xx年**县服装行业实现产值27亿元左右:20xx年可望达到34亿元,增幅达30%。20xx年服装行业创两税(增值税和消费税7500万元,占全县国税的24%。加上地税,整个行业的税收占全县财政总收入四分之一左右。到今年7月份止,我县服装行业已超额完成了年初下达的20xx年全年税金任务的各项指标。这一行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我国加入WTO,服装行业的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宽,这一行业对我县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就在江苏省**开发区,就有“欣华”、“斯威尔”、“春雁”等三家在我县服装产业中有着重要影响的企业,它们的年创产值均超过20xx万元以上,每年创税在200万元,甚至在400万元以上。
作为一员,我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家乡,也深深地敬爱着这个为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的行业。为了走近它、了解它,也为了能够对它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我走出校园,在各服装行业领导的帮助下,用一个多月的时间,深入全县三家有代表性的服装企业,以及县外贸局、国税局等部门进行调研。
调研过程
7月6日至8月10日,我先后采访了欣华服饰有限公司公司,春雁羽绒服装公司等几家企业,我也采访了县外贸局、县国税局等部门。每到一处,我们都受到了热情的接待。
在欣华服饰有限公司,张副总经理亲自带我参观了生产车间和样品陈列室。陈列室里各式各样的样品举不胜举。各季服装、睡衣、羽绒服,令我赞叹不已。在会客厅里,我就企业的生产规模、资金、纳税等情况,采访了张总。张总认真仔细地逐一作了解答。张总还跟我们推心置腹地讲了没有高科技含量的难处,希望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为将来出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7月12日,我们采访了春雁羽绒服装公司。在整洁的会议室里,我们问了吴总经理许多问题。包括该厂的一些概况、加入WTO之后对该厂的一些影响等。吴总一一作了答复。“春雁”创办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生产值超亿元。主要生产羽绒服装、毛巾睡衣等。吴总认为,中国加入WTO对该厂没有任何影响。而他觉得发展服装行业的不利因素正不断增加。
随后,在有关负责人的陪同下,我们又参观了陈列室和制作车间。陈列室里,琳琅满目的服装令人应接不暇。紧接着,我们又来到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繁忙地工作着。首先是裁剪车间,再是缝纫车间、熨烫车间,最后是包装车间。每一道程序都井然有序地进行着。原来,我们在陈列室里所看到的五花八门的服装就是这么制成的。
一星期后,我们又相继采访了外贸局和国税局。
服装行业发展现状
服装行业是最有活力和基础的行业。它萌芽于改革开放初期,进入90年代特别是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个体私营服装企业如雨后春笋、异军突起,并迅速成为服装行业中的主力军。据统计,到20xx年底止,全县注册的工艺企业将近140家,而就地理位置分布情况看。
服装最初以棉布衣服为主,经过30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以羽绒为主,毛巾睡衣、各季服装、拖鞋等15大类上万个品种。这些服装深受海内外消费青睐,其产品远销北美、南美、非洲、东南亚、韩国、日本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统计表明,20xx年**县服装行业,在国际形势不利的情况下,仍实现产值近17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40%,实现增值税0.75亿元,占整个工业增值税入库数的47.7%,出口交货值9亿元,占全社会出口交货值的76%。全县服装行业入库税收10万元以上企业51家,约占全县入库税收1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的一半,50万元以上的17家,100万元以上6家。据2家年销售额200万元以上的企业统计,服装企业家数和产值,在全市服装行业中所占比重分别为12.9%、10%,年生产总量名列全省前茅。
一眨眼,服装行业已经走过了30个春秋,经过这些年来的磨练和发展已成为支撑财政的一大重要支柱,不仅使大批劳动力有了就业机会,同时也培养造就了一支优秀的企业家队伍,并且逐步完善了一条外贸出口通道,为适应加入WTO后的新形势,更稳步地走向世界,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制约服装行业发展壮大的因素
尽管服装行业发展速度之快令人瞩目,但是目前这一行业确实还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服装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尽快予以解决。问题表现在政府与企业两个方面。
一、政府方面的因素
1、投资环境有待改善。与周边一些地区的优惠政策相比,服装缺乏专门的行业优惠政策。如在,企业用地价格偏高,手续繁琐,耗时太长。政府在制定政策时,考虑国有企业的多,考虑个私企业的少,考虑工业园区的多,考虑乡下的少,导致这些乡镇发展企业的积极性不高。与其他地区相比,税收重、贷款难、检查多。由于所得税返还率比别的地区低,因而税收偏重。某些部门运用政策欠灵活,检查过多,有些企业一年要受到各类检查多达十余次,企业忙于接待应付,影响了生产。而金融企业怕冒风险,对中小型企业支持力度不够大,因而服装这类中小型企业贷款很难。
2、办事效率欠高,服务欠到位。尽管县委、县政府提出“聚精会神抓经济、重中之中抓工业”的口号,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有些部门执行起来不是打折扣,就是不执行,也有的是因为部门利益驱动,导致政令不通,有禁不止,有令不行。有些事关企业的问题久拖未决,决而难行。企业办事,审批手续繁琐,七签字八盖章,部门办事机械,使问题无法在最短时间内得到解决。城区以外的乡镇没有设立为企业服务的代办点和专门的代办人员,企业办事更难。
另外,园区建设缓慢,配套措施滞后。工业园区是全县唯一的一个园区,但是这一园区起点不高,配套设施没有跟上。
3、宏观调控力度不够。政府的主要职能就是在加强宏观管理的前提下,尽量为企业搞好服务,引导企业向更高层次、更大规模发展,引导全县人民关心、支持企业的发展。但是,直至目前,服装行业还没有一个较为完整、清晰、可操作的行业规划,连起码的行业协会也没有建立,行业仍处于自生自灭、发展到哪里算哪里的无规划状态。有些部门不同程度存在“吃、拿、卡、要”现象。服装市场的氛围也不浓厚,全县没有一家销售本地生产的服装的专卖店,也没有一处服装展销厅或展销馆,到过或路过人,根本感觉不到服装市场的浓厚氛围。
(二)企业自身方面的因素
1、无序竞争。不少企业存在小农意识,为了眼前利益竞相压价,导致无序竞争,相互残杀。
2、产品档次低。美观、实用、科技含量高的产品最畅销,也最有发展前景,而我县目前生产的服装往往档次不高。不仅科技含量低,外观粗陋,有的甚至原料味浓烈,让人厌而远之。
3、规模偏小。“求全不求大”许多服装厂是从外加工作坊转变来的,规模小、设备简陋,缺乏竞争力。
另外,企业方面的问题还表现在:国内外销售市场没有建立或健全;品牌、名牌意识没有真正树立;科学、规范的行业管理模式没有形成;小富即安,安于现状的思想框框没有冲破。
不过,我们认为,上述这些问题,表现在企业,根源在政府。政府方面的问题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发展壮大服装行业的建议和对策
针对上述这些制约我县服装行业发展壮大的主要因素,我们建议:
一、尽快制定出台服装行业的特殊优惠政策
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针对服装行业这一特殊性,从更加有利于服装行业的发展壮大出发,积极向上争取特殊行业的优惠政策,建立服装行业的激励和奖励机制,至少要在以下四个方面有带动和促进作用。一是服装重点企业的龙头带动效应,延伸行业链;二是促进新兴服装企业的发展效应,扩大行业面;三是有利于企业联合兼并,形成规模化、规范化、集团化的集聚效应;四是对外商、外贸的吸纳效应。政府要尽快制定一个符合实际和当前形势的行业规划,引导企业尽快适应中国加入WTO后的新形势。二、尽快建立行业协会,实行行业自治
行业协会是当今社会任何一种有国际商贸往来的行业势必要成立的一个社会团体,是与国际接轨的必然要求,它能起到政府机构和企业自身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它可以在国际贸易出现纠纷时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可以有效制止行业内的无序竞争现象;可以代表本行业与政府及有关部门协调,向政府提出有关本行业发展的经济技术、政策方面的建议,成为政府与企业之间沟通的桥梁;可以出面组织培训企业主、技术员工,提高行业的整体素质;还可以为会员企业开展其他服务,如组织本行业产品展览展销,推荐行业内的高新技术产品、名牌产品、组织行业技术成果的鉴定和推广应用,收集和发布行业信息,开展咨询服务,发展行业公益事业等等。
行业协会尽管是行业企业内部的事情,但针对目前的客观实际情况,应该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办法,由政府主要领导牵头,成立“服装行业协筹领导小组”,落实责任,统一龙头企业的思想认识。根据温州地区几个成功的行业协会组建而少点干预,政府和部门领导尽量不要在协会中兼任职务;二是不要把行业协会变成政府的一个部门或机构。
三、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改善投资环境
首先要确保县委、县政府制定的政策能不折不扣地顺利执行,这就要求政府在机构改革中,要砍掉目前已不适应新形势或没有存在必要的单位和部门,彻底转变职能,保证政令畅通,有关职能部门不能只着眼于部门利益,而要把服务企业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为企业服务。其次要提高办事效率,减少审批环节,简化手续。
同时我们建议,服装企业的管理者要心胸开阔,放眼未来,消除小农意识,从大局出发;不断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扩大生产规模(可走联合兼并之路),提高产品档次;冲破小富即安,安于现状的思想框框,不断开拓,勇于创新,与时俱进。
只要找准企业发展的症结所在,对症下药,服装行业就不仅能够在国内外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而且还能抓住有利时机,趋利避害,进一步发展壮大服装行业。
人才使用的调查
在各服装企业调查期间,我了解了各企业的人才使用情况:吴天虹,女,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1996年毕业,现就任华服饰有限公司生产部经理,月薪3500元。张伟华,男,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1998年毕业,现就任欣华服饰有限公司财务部副经理,月薪20xx元。杨洋,男,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20xx年毕业,现就任春雁羽绒服装公司生产部副经理,年薪20xx元。王平,女,1996年工商管理专业专科生,20xx年参加自修同专业本科毕业,现任春雁公司生产部经理,年薪6万元。张太明,男,20xx年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现任斯威尔服装公司总经理助理,月薪20xx元。
在调查中他们表示,以前在学校觉得知识好象和实际没有什么联系,放松了一些课程的学习,但真正的到了工作岗位,顿时觉得,书本上的很多知识点自己没有能够很好的掌握,现在每天都要在工作之余,学习一些新的管理知识。
他们在谈到现在学校专业的开设上说,现在高等学校普遍开设的课程虽然有了很大的改进,但真正的离先进管理水平还有很大距离,而且,现在学校的学生虽然能很快适应市场、工作要求,但知识面狭窄是一个普遍的问题。同时,也不能脚踏实地的从基层做起,一工作就想要很高的回报。
在问到他们对大四学生有什么要说的时,他们说“希望你们先就业,再择业,最终创业,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完的完从学校到社会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