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范文大全 > 成功人士的故事(精选6篇)正文

《成功人士的故事(精选6篇)》

时间:

成功人士励志故事 篇1

法拉第在电化学方面有杰出贡献,得到欧美各国赠给他的荣誉头衔达九十四个,各国帝王还纷纷颁发奖金给他,真可谓"上马金,下马银"。然而法拉第却说:"我不能说我不珍重这些荣誉,并且承认它很有价值,不过我从来不为追求这些荣誉而工作。'他告诉朋友,在这九十四个荣誉头衔中,只有一个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是他想得而果然得到的,其余全是别人赠送给他的。

每当报童给法拉第送来报纸的时候,法拉第总是站起来道谢。他说:"我永远觉得应该有怜爱这小孩的意思,因为我自己也送过报。"法拉第在七十六岁时逝世,死后留下遗嘱,他的墓前只许立一块最普通的墓碑。

成功人士的故事2:“12”与“21”的奇迹互换 篇2

“12”与“21”,看似是一对普通的数字颠倒,两个数字之间相差9,并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但当与卡梅伦�约翰逊联系起来的时候,却是一个“创业神童”的传奇故事

9岁时,卡梅伦靠妈妈的50美元和一台电脑,做起了人生的第一笔生意,12岁时,有了自己真正意义上的一家“笑与泪印刷公司”,又相隔9年后,21岁的卡梅伦,又成功地创办了12家赢利的公司。

1984年,卡梅伦出生在美国弗吉尼亚州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93年圣诞节,父母为他买了一台全新的康柏电脑和打印机,就是这台康柏电脑和打印机,从此打开了一个“创业神童”的梦。

电脑装好系统后,卡梅伦就迫不及待操作起来,整天就没有离开过,当时这台康柏电脑附带了非常流行的桌面出版软件包PrintShopDeluxe。深夜11点,妈妈走进他的房间,说:“卡梅伦,该上床睡觉了。”他抬起头来对妈妈说:“妈妈,您看,我找了个生意做。”妈妈看他的房间像被龙卷风刮过的印刷厂,四处散落着一页页大小不一、颜色各异的纸张,全是贺卡样和信纸样,还有一份完整的价格目录。

1995年2月,卡梅伦和他“笑与泪公司”的故事登上了《儿童世界杂志》封面故事,《10岁生意人,兴趣在赚钱》的主题文章十分醒目耀人,这是最酷的一件事,卡梅伦兴奋不已,附近的上千个小孩,尤其是那些四五年级的高年级学生都能读到他的故事。他也第一次感受到了媒体免费宣传的效应,订单纷至沓来。

一次偶然的机会,卡梅伦把妹妹价值100美元的豆豆仔玩具拿到eBay上去拍卖,很快卖出了1000美元的高价。每个豆豆仔的批发价大约是2.5美元,而零售价可卖到5~20美元,有时甚至达到50美元。于是,卡梅伦大胆开始了豆豆仔的网上零售生意,并给每一个出售的豆豆仔都赋予了一个足够打动人心的故事。

1998年电子邮件在美国迅猛发展,卡梅伦把赚来的一部分收入再投资,升级电脑、打印机等设备,开始构思一种从未玩过的小游戏,立下了要在这场创业游戏中净赚百万美元的奋斗目标,他一边认真学好高中的所有课程并学以致用,一边努力从身边小细节中找出好点子,他主动引导邮件网站用户到“隔壁的商店”去购物,从中获取收益。18岁那年,他高中毕业了,也果真赚到了人生第一个100万美元,成为当时美国最年轻的百万富翁。

卡梅伦每天都坚持汲取新知识,他把创业当成一种职业,一种生活方式,他为TureLoot确定的“付费请用户看广告”的共赢模式很受青睐,用户可以通过观看电脑屏幕上方的广告轮播来挣点数。2004年9月1日,TureLoot成为美国首家全程直播开张仪式的网站,短短一周,Tru()eLoot网站就吸引了5000名会员。两个月后,卡梅伦又找到了一个小点子,着手创办全新的汽车经销公司,并出任美国魔幻城福特汽车经销公司销售总经理。

21岁时,当许多同龄人大学还没毕业的时候,卡梅伦却已创办了属于自己的12家公司,而且每一家公司都非常成功。特别是在金融危机最糟糕的时期,他创造的商业奇迹,令美国地产大王唐纳德�川普、戴尔电脑创始人迈克尔�戴尔等国际商业领袖赞叹不已,世界500强中的许多公司纷纷邀请他担任战略顾问。

21岁的卡梅伦,用了12年时间,成了一个世界顶级“创业神童”,全球顶级的报纸、杂志和电视台都有过特别报道,他源源不断的创业奇思究竟从何而来?卡梅伦在自传里曾写过这样的一句话:“从小做起,给自己时间成长。”

是的,12与21,本身就是两个很小、很简单的两位数,但能实现奇迹互换,恰恰是“给时间成长”的结果。什么事都得从小事做起,从小处着眼,从小步起步,经过很长时间、无数次地打拼和小成功,才能跨越到令人羡慕的大成功。其实,创业的真正成功就是生活快乐、富足而充实,拥有美好的友谊,以及全身心享受正在做的事!

成功人士的故事3: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 篇3

他们是一双毕业于美国名校的硕士夫妻,她更是在世界一家著名的核物理实验室担任研究员工作,夫妻俩在美国前途无量。然而,最终他们决定回国发展——凭借他们的实力,在国内找份高薪轻松的工作应该不费吹灰之力。

他们的决定得到了亲人的一致反对!果然,回国后,原本对求职抱有很大希望的夫妻俩,遭遇了一系列挫折、打击。既然回来了,就要以实际行动证明自己。不服输、不认输的夫妻俩决定创业,他们成立了一所培训学校。然而,因为没有生源,培训学校很快陷入困境。相信天无绝人之路的夫妻俩,不顾海归的身份,摆地摊、卖电器、做兼职口译……生活没有抛弃这两个热爱生活的年轻人,在他们的努力之下,他们终于走过低谷……

放弃国外毅然回国,

“海归”夫妻求职出乎意料

2008年年底的一天,远在美国的初丽丽将电话打给了父母:“爸妈,我们决定回国发展,最快年前就能回到国内……” “什么,你们在美国条件这么好,干吗要回国啊?”随后,张翼在给父母打电话时也遭遇了同样的局面。

今年28岁的初丽丽是内蒙古包头人。高考时,初丽丽以高分考入南开大学物理专业。大二时,初丽丽和来自辽宁铁岭的同班同学张翼恋爱了。张翼比初丽丽大几个月,机智过人。

感情甚笃,学业有成,就在两人毕业之际,这对恋人均通过考试,以全额奖学金考入美国著名大学纽约州立大学水牛城分校,攻读核物理专业硕士学位。

2006年8月,在亲友的欢送下,他俩飞往美国,开始了人生的新征程。第二年5月初,他们领取了结婚证,成了夫妻。在这中间,张翼申请到另一所大学攻读工业工程专业,但这也为他日后的签证埋下了隐患。

求学期间,夫妻俩一心扑在学业上。两年时间,初丽丽就修完了研究生所需的全部学分。毕业后,凭借扎实的专业修养,初丽丽进入一家著名的核物理实验室担任研究员工作,每月薪水3000多美元,除此之外,还有各种福利及假期。

上班后,他们搬离了学校宿舍,重新租下一套200多平方的别墅,为了便于上下班,还买了汽车。亲友得知后,纷纷对他俩竖起了大拇指,并在电话里说:“很多人干一辈子估计都未必能有你们现在的生活水准,所以,你们一定要珍惜!”

不过,2008年年底,他们最终还是决定回国发展!

原来,张翼在2008年11月也修完了学分,但由于中途转学,他的签证必须重新更换。根据美国当时对签证的管理,像张翼这样的高级人才,要想取得新的签证,只要坚持申请,虽然每年的指标审核有限,但迟早是会成功的。不过,张翼觉得自己耗不起。因为在美国,你要想工作,就必须有工作签证,否则就是非法劳工,一旦被发现,还要接受法律的惩罚。

那段时间,金融危机在美国愈演愈烈,张翼的心情摇摆不定,到底是回国还是留下来。为此,夫妻俩进行了多次沟通,并通过互联网对国内的人力资源等信息进行了查询分析。

一次,夫妻俩又谈论起这个迫在眉睫的话题,初丽丽说:“我们刚毕业,就能住大房子,开私家车,这说明咱俩都是非常能干的。而且在美国这两年,咱俩还攒下了3万多美元。是金子在哪都会发光的,像我们这种凭实力出国的人才,回国求职应该会游刃有余,你觉得呢?”

“好,那我们干脆回国,省得在这为一纸签证操心!我通过网上查询发现,沈阳现在有很多的外资企业。外资企业待遇好,我到时在那找份工作,怎么着每月也能挣个万儿八千的吧!”张翼坚定地说道。

随后,张翼和初丽丽办理了回国的手续,于2009年元月下旬回到了沈阳。他们先是租下一套一室一厅的房屋作为容身之地,然后制作求职简历,在网上和各个人才市场进行投放。谁知,两人奔波多日,却一无所获!

在困难中坚守再坚守,

这对坚强的“海归”夫妻

那段时间,张翼和初丽丽的心情可想而知,放弃国外优越的生活条件,堂堂海归,竟然连工作都找不到。这种落差不仅来自于自身,更多的时候是来自于亲友,经常亲友会打电话关切地问:“怎么样了,工作的事情落实了吗?像你们这样高学历的人才,很多单位肯定都是抢着要……”接到类似的电话多了,张翼和初丽丽只能岔开这个话题,以免尴尬。

好消息终于传来,一个月之后,沈阳一家培训学校看中了初丽丽的留学背景,她成为了该校的英语培训老师。

此后,张翼又投了多份简历,终于接到了一家外企的面试机会。在面试时,负责人说话语气咄咄逼人,一副盛气凌人的模样。虽然张翼很需要这份工作,但为了尊严,他还是放弃了。随后,他将自己的求职方向定位于民营企业。

不久,张翼接到一家民营企业的面试通知。这家企业在行业内也算小有名气,所以前来参加面试的人特别多,走廊、会议室到处都是应聘人员。经过一番交谈后,因为张翼无论本科阶段,还是在海外求学阶段的成绩在求职者中都属佼佼者,他最终得到了这份梦寐以求、来之不易的工作,张翼在心底暗暗发誓,一定要全力以赴,是金子在哪都会发光的。

正式上班后,张翼才发现这份转正后每月6000元薪水的工作有多无聊:他每天在办公室一张报纸一杯茶,没有具体事情可去做。自己是技术人才,天天在这里虚度光阴,照这样下去,专业很快就荒废了。还有一点让张翼也觉得非常郁闷,那就是单位人与人之间不交往,同事之间就像做贼一样防着彼此。

一天中午,办公室一个同事和另一同事聊天,两人说着说着,话题就转到了领导家里的房产上去了。谁知下午上班不久,领导就把其中一同事叫去狠狠训斥了一顿,让他们在办公室少谈论工作以外的事情,不要无事生非。

在办公室干坐着无聊,张翼想出去走走,可单位有严格的考勤制度。最让张翼感觉到气愤的就是一次吃饭经历。那天,张翼因赶时间上班,没吃早餐,所以吃午饭时间还没到,他就去了食堂,没想到打饭的服务员说:“只有领导才能提前吃饭,你又不是领导,所以必须等到下班……”

那天晚上下班时,张翼将在单位的遭遇告诉了初丽丽。听后,初丽丽说:“现在很多单位都是如此,就说我供职的培训学校吧,他们做广告时称培训老师都是留学归来的高材生,我进去后才发现,80%的老师是没有留学经历的。最奇怪的就是,我是靠实力留学的真海归,可校长不仅不重用我,还对我非常警惕!”“现在想出国的学生是越来越多,培训学校的生意如何?”张翼听后问道。“很赚钱,非常好,我感觉会越来越好。咱俩都是全额奖学金的留学生,与其在别人手下打工受气,还不如咱自己创业,开家培训学校!”“我也正有此意,明天我就去单位辞职!”两双手紧紧握在了一起。

辞职后,张翼和初丽丽又联系了一名朋友,邀请他一起创业,朋友在分析后,对这个行业没有兴趣,最终拒绝了。事已至此,夫妻俩四处奔波,最终租下了一处面积160平方米、月租金5000元的房屋作为校址。校址选定后,张翼和初丽丽开始了紧张的装修。2009年4月中旬,沈阳水牛教育咨询培训学校宣告成立。由于无钱招人,张翼和初丽丽既担任培训老师,又是接待员。

众所周知,培训学校的兴旺关键要看生源,而生源靠的是知名度。刚成立的水牛咨询学校毫无知名度,哪来生源?要想迅速提高知名度,就必须在沈阳的媒体上做广告,可不菲的广告费又是夫妻俩所不能承担的。招不来学生,培训学校的房租水电等固定支出每天都在发生,这让张翼和初丽丽一筹莫展。

培训学校门口有家小型印刷厂,张翼和初丽丽商量之后,去印刷了一些宣传广告,然后在培训学校周围的街道上发放。堂堂海归竟然站在街头亲自发广告,夫妻俩心里非常不是滋味。

硬着头皮发完宣传广告后, 3名小学生的家长带着孩子来到了水牛咨询学校,学校总算开张了。张翼和初丽丽虽然感觉到了前途的艰难,但还是非常认真地备课,全力以赴投入到教学中。

然而,仅仅依靠3名小学生,培训学校肯定是入不敷出,是向命运低头还是勇敢地走下去?“生活,你休想打败我!”这是培训学校招生QQ上的签名,无论多困难,跪着也要把路走下去!

2009年7月的沈阳街头,多了两个摆地摊卖服装的年轻人,他们不是别人,正是张翼和初丽丽。原来,头脑活络的初丽丽提出摆地摊卖服装,以此补贴培训学校的策略。夫妻俩顾不上烈日炎炎,每天都要去沈阳的服装批发市场进货,到了夜晚,再去街头摆地摊。

由于摆地摊成本低,再加上他们的服装售价便宜,没过多久,生意便开始好转,每天所赚的钱倒也可以维持住培训学校的固定开支!

走过困境迎来彩虹,

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

那时,张翼和初丽丽的生活非常简单,甚至为了培训学校的未来,他们连肉都很少吃,卖服装的初丽丽更是没舍得为自己添过一件新衣服。

一次,摆地摊归来的张翼对初丽丽说:“咱俩外语水平都非常不错,为何不兼职翻译呢?”张翼的话得到了初丽丽的支持,不久,张翼通过网络找到了份口译兼职工作,有活时,待遇按照每天400元结算。

教学、招生、摆地摊、兼职翻译,日子在夫妻俩的坚持下,一天天滑过。沈阳的天气慢慢转凉,一个朋友又为他俩介绍了份新的赚钱门路——推销新型电暖器,按照业绩提成。

上岗后,张翼经常站在沈阳的各大商场散发新型电暖器传单,然后再等待客户的电话,上门安装。

一次,张翼在给客户安装好电暖器后,客户需要正规发票,否则拒不付钱,张翼只得耐心地和客户套近乎。不过客户根本不吃这一套,最终,张翼还是以培训学校的名义作了担保,客户这才付了钱。

就是靠着这样的毅力,培训学校在逆风中坚持着,手上有了点钱后,张翼又印了新的宣传广告,然后走上街头散发。

一次,在散发培训广告时,初丽丽说:“现在社会上各种培训学校鱼龙混杂,家长也很难分辨,那些不负责任的培训学校不仅坑骗家长,还让孩子白白浪费了学习的机会,我们要想取胜,就必须带着咱们的各种证书,大声向这些家长讲明真相。我相信,这些家长也会有辨别能力的。”

“我咨询了一些培训学校的人,我们不能这么在大街上随便发广告,应该有选择地发放,比如去一些初高中学校门口,比如选择在中高考之前,这样的家长很多都会是我们的准客户!”张翼补充道。夫妻俩你一言,我一语,想了很多特别的点子,通过交流,他们对培训学校的前途更有信心了。

随后,夫妻俩决定去一些学校门口大声“吆喝”生意,可当他们真正站在学校门口,面对那么多的家长时,张翼一时有些不好意思,初丽丽鼓励他说:“要想成功,我们就必须豁出去,不大声吆喝,别人怎么知道水牛培训学校是货真价实的海归办学……”受到鼓励的张翼卸下思想包袱:“我们是真正的海归,水牛咨询培训学校是真正的海归办学,希望家长能擦亮眼睛,别被那些无良的学校所忽悠,这是我们上学取得的各种证书和拍摄的海外照片……”

“那你们对托福、GRE、SAT考试熟悉吗?”一些家长立即问道。“我们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到美国的,所以对出国留学考试都非常熟悉,考试的知识点也了如指掌。你们的孩子如果能到我们学校学习,肯定进步很大!”那天下午,初丽丽和张翼不厌其烦地解答着家长的各种问题。

第二天,培训学校果然来了一些学生家长。他们找到在水牛学校培训的学生家长,反复询问学校的教学情况,这些家长都说:“这个学校虽然没什么名气,但他们的方法很独特,不会为了收费而故意延迟学时,我觉得孩子在这培训后,不仅考试成绩提高了,口语水平也上去了!”

就这样,靠着口碑,水牛培训学校的生源有所扩大。学生有了,能否将这些学生的成绩提高上去,这靠的可是实力。为了不辜负这些学生家长的期望,张翼和初丽丽商量后,将所有的兼职全部停下,全力以赴投入到教学中来。他们先摸清学生的功底,然后再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设计独特的教学方案,真正做到一对一教学。

那段时间,张翼和初丽丽为研究教学方法,经常交流到凌晨才睡觉。时光荏苒,几个月后,水牛培训学校的学生在考试中,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来水牛培训学校学习的学生多了起来。

有了生源,夫妻俩又招来3名老师,同时加大宣传,还开始在网络上发布信息。一些外省的家长看了水牛教育培训的教学视频后,纷纷要求他们开通网络视频班,这样一来,水牛教育学校的生源就更广了。

就是在这样艰难的坚守中,2010年,水牛培训学校终于走过低谷。截至2012年5月,水牛教育培训学校已有学生300多人。随着学生越来越多,培训学校的利润每月都在刷新,他们早已在沈阳有房有车,过上了理想中的生活!

堂堂“海归”,为了梦想,竟然不顾身份摆地摊、推销电器,亲爱的读者朋友,张翼和初丽丽的人生态度、打拼经历,能给正在奋斗的您带来什么启示呢?欢迎来信来电发表您的高见!

猜你喜欢:

成功人士励志故事 篇4

郭德纲21岁那年从外地来到北京拜师学艺,却四处碰壁。不久,他和几个朋友成立一个小俱乐部,靠在街头卖艺混口饭吃。

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别人都早早回到温暖的家,而他仍旧站在空荡荡的舞台上反复练习新学的段子,直到练得嗓子有些嘶哑,舌头不住地打颤才停下来。朋友们看不下去了,私下劝他,不就是为了混口饭吃嘛,至于这么拼命吗?

朋友们的心意他领了,但他仍旧拼命地记录、背诵、练习各种各样的传统段子。整整一年,他没看过一场电影,没逛过一次街,甚至没好好睡上一觉。付出的汗水终究获得了应有的回报。在短短的一年里,他竟然能将600多个传统段子收放自如地表演出来,在朋友圈里小有名气。

可命运似乎总爱和努力的人开玩笑,失败一次次降临,成功成了遥不可及的目标。默默耕耘、无人问津的日子过得异常苦闷。有一次,他仍像平时一样练习到深夜才骑着自行车回家。可刚骑出没多远,自行车坏了。午夜的街道上,公交车已经停运,而且他也没钱打的,第二天下午还有一场重要的演出。他脚一跺,牙一咬,把自行车扔在路边,硬着头皮向郊外的出租屋走去。

正值秋雨绵绵的季节,天色微微发亮的。时候他才回到住处,浑身上下湿漉漉的。头晕目眩的他一头栽倒在床上,发起了高烧,他心里清楚,这样下去非出事不可。于是,勉强支撑起身体,翻箱倒柜地找出一个破传呼机,拿到街上卖了十多块钱,买了两个馒头和几包感冒药,硬是挺了过去。

下午,当面色蜡黄的他赶到演出地点的时候,他的搭档吓了一跳,连忙问他出了什么事。他笑着说了昨晚的遭遇。看着他憔悴的面庞,搭档的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搭档在他肩上轻轻拍了拍,什么也没说,搀扶着他走上了前台。

一无所有的他硬是靠着这股倔劲在竞争激烈的北京站稳了脚跟。几年之后,在一次比赛里,他的自信从容、诙谐幽默引起了著名相声演员侯耀文的注意,侯耀文通过别人婉转地表达了自己想收他为徒的意思。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他让搭档于谦打自己两下。于谦扇了他两耳光,他的眼泪忽地落了下来,两个大男人紧紧抱在一起,孩子一样放声大哭起来。

几年以后,他——郭德纲已经红透了大江南北。有记者把他当年的这些故事挖掘出来,问他为什么能坚持到现在。他微笑着回答:“我小的时候家里穷,那时候在学校一下雨别的孩子就站在教室里等伞。可我知道我家没伞啊,所以我就顶着雨往家跑。没伞的孩子你就得拼命奔跑!像我们这样没背景、没家境、没关系、没金钱的一无所有的人,你还不拼命工作,拼命奔跑,那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成功人士励志故事 篇5

宋朝司马光出生于官宦世家。从小机智过人,勤奋好学。刚满二十岁即考上进士。他为官清廉,公务之余常利用时间读书,立志写一部通志,作为人们的借鉴。

为了把握时间读书,他特意制作一个圆木枕头,枕头的妙用是睡觉时身子只要一翻动,它就会滚动,人也就惊醒了,可以继续研究学问,因此称“警枕”。每当司马光需休息时,便枕着“警枕”,如此学习的结果,终于成为一位学问渊博的人。

成功人士的故事1:鱼丸成吨卖 篇6

25年前,新加坡有一个卖鱼丸的小伙子。因为鱼丸味道好,很受欢迎,没几年,他就有了一笔可观的存款。

多年以前,鱼丸只是为防止鱼肉腐烂而加工成的一种小食品。有几个人看他做的鱼丸好卖,就与他合伙,部分人在家里做,部分人到街上卖。这样一来,生意做大了。

没过多久,这个小伙子说,要向银行贷款15万元去日本买设备。原来,他看到了一则消息,说日本生产出一种高产量的肉类绞磨机。

“你疯了吗?鱼丸手工就能做,根本没必要去买那么贵的设备。”他的合伙人非常不满。“我们要把眼光往远处看,只有做大才能赚得多。”小伙子说。

一颗鱼丸卖两毛钱,只赚七分钱。所有人都认为这是一件没必要做的事,简直是往火坑里跳。“既然这样,我们可不陪着你做傻事。”合伙人见他不听劝说,和他分道扬镳了。

几个月后,小伙子从日本买回那套设备。没多久,人们发现他再也没到街上卖过鱼丸,但是,他的鱼丸在城市的各个角落都看得见。

其他小贩们没想到,自从那个小伙子的鱼丸上市后,他们的鱼丸就卖不动了,因为无论从外形上,还是口感上,小伙子的鱼丸都高出一筹。渐渐地,他们也纷纷开始贩卖小伙子的产品。几年下来,小伙子的鱼丸日产量提高到10吨,还是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二十多年过去,他的鱼丸年产量达到8000吨,营业额已经达到三千多万元。

当初那位小伙子,就是今天新加坡最大的鱼丸制造商、“鱼丸大王”林文才。新加坡《联合早报》对他进行专访时,他说:“其实,我只是在心里把鱼丸换了一个量词,鱼丸是‘一颗颗’的,但在我的心里,它是用‘吨’来计算和销售的。”把“颗”改成“吨”,是一个量词上的升级,更是一个创业目标和人生志向的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