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别翡翠好坏的五大指标【优秀10篇】》
翡翠,自古以来就以它深邃晶莹的质地,蕴涵着神秘东方文化的灵秀之气,获得了"东方绿宝石"的美誉。为大家精心整理了辨别翡翠好坏的五大指标【优秀10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翡翠底:种、水、色、度相协调 篇1
翡翠的“底”从好到差,可分以下十余种:玻璃底、糯化底、糯玻底、糯冰底、冰底、润细底、润瓷底、石灰底、灰底及狗屎底等。
玻璃底:透明无杂质,翡翠的结构细腻均匀,隔一厘米厚的翡翠能看清字物。这种底的翡翠种老水好,全由硬玉矿物组成,非常纯净,不含任何杂质,质量最佳。
糯化底(又称蛋清底、芙蓉底):透明至微透明,整体色泽混沌均匀。色泽化得开,糯得均匀,无杂质,老种,质量很好,是次于玻璃底的底。
糯玻底与糯冰底:介于玻璃底与冰底之间的底。
冰底(又称稀饭底、冰糖底):其内分为:A:冰(少)底,冰状物含量小于30%;B:冰(中)底,冰状物含量小于60%;C:冰(多)底,冰状物含量大于60%。透明至半透明,其内可见很多细小冰碴状物。除冰碴状物外,无其他杂质,老种,质量好。
润细底:亚透明至微透明,结构(质地)细润,底白洁净。若带一点翠就俗称为“白底青”。
润瓷底:微透明到不透明,色底如瓷,杂质有多有少,略显呆板。
石灰底:不透明,色如石灰,底发白。结构(质地)粗糙,杂质多,有绿时俗称为干青。
灰底及狗屎底:底很“干”,杂质含量多,底发灰不干净、有杂质时称狗屎底,有绿时才称为干青。
影响翡翠底的因素有:翡翠的种、翡翠内的杂质矿物、翡翠内的裂绺及后期又复合的裂隙多少、翡翠内的绿色部分与无色部分的搭配情况、翡翠的透明度等。
收藏小贴士 篇2
B货翡翠的特点:
1、颜色鲜艳,绿色大多没有色根,色与地对比强烈,不自然;
2、光泽较弱,呈树脂光泽和蜡状光泽,A货则是玻璃光泽;
3、结构较松散,放大可见晶体颗粒被错开、位移;
4、用宝石放大镜可观察到表面有橘皮般凹坑麻点;
5、密度和折射率通常均相对低于A货翡翠;
6、若注胶,则在紫外线荧光灯下呈粉蓝色或黄绿色荧光;
7、轻轻敲击B 货翡翠手镯,其声音发闷,而A货翡翠手镯的声音清脆悦耳。
做饭时不宜佩戴防高温炙烤 篇3
翡翠是一种含有一定水分的珍贵石头。在翡翠加工的最后一道工序中,会进行浸蜡抛光处理,让表面附着一层蜡质物质,保持翡翠内部水分。这可以掩盖翡翠表面的微细裂纹,也增加了翡翠的透明度。
因此,佩戴时要避免阳光暴晒或者高温炙烤,这会使翡翠失去水分或表面的蜡质挥发而出现干裂。去日照强烈的沙滩等地游玩时尽量不要佩戴翡翠首饰;此外,在进桑拿房前也要将翡翠饰物取下。
很多人戴着翡翠手镯直接炒菜做饭,实际上烤灼会使翡翠失去温润的水分,使其种质变干,而其颜色也会变浅。因此对于贵重的翡翠饰品,做饭的时候最好能取下。
不佩戴的时候可以把翡翠饰品放在相对封闭湿润的环境中,如浸泡在清水中,也可涂抹橄榄油或清淡的无色油,再用密封塑料袋进行包装。但不能用浓稠带色的机油,因为机油氧化发黄会直接影响翡翠的颜色。
翡翠A、B、C货特征对比表 篇4
A货:未经任何化学处理的天然翡翠,成分、结构、颜色、透明度均保持自然状态的属性,仅通过机械加工改变形状的翡翠,具有收藏价值;
B货:经强酸处理漂洗的低档翡翠,去除杂质,再用环氧树脂固结,结构已被破坏,一定时间后,其色质均会变差;
C货:经人工添加染料处理后的翡翠,颜色集中分布在裂隙,顾客在透射光暗场环境内,极易观察到颜色呈丝状分布,一定时间后其色质均会变差。
雾里看花辨识翡翠的“新”与“老”
在珠宝店购买过翡翠或对翡翠收藏有兴趣的朋友,多半都会对翡翠“老”和“新”的概念存在含混不清的经历。还记得2005年,笔者曾带几个藏家朋友去香港九龙尖沙咀附近一家经营多年的珠宝翡翠店铺参观选购,极为热情的老板不仅拿出了他的珍藏,还时不时的为笔者一行人介绍讲解。他把一个上好的翡翠戒指递到朋友手里,很神秘地说:“你看,这翡翠蛋面多‘老’,这可是好东西呀!”朋友一听就满头雾水地问:“翡翠‘老’是什么意思?”老板被问愣了,就含糊地回答说:“‘老’就是说这个翡翠蛋面开采的时间久。”当时,身处旁边的笔者并没有多语,但通过这一现象可以看出有关翡翠“老”与“新”的问题,不仅是买家、收藏家存在着困惑,不少行家也是云里雾里、人云亦云。
翡翠的新老究竟是开采时间的远近、翡翠成岩成矿时间的早晚?抑或是其他什么?借今天这个机会,笔者要把有关翡翠“老”和“新”的概念给大家梳理一下,揭开长久以来蒙在“新、老翡翠”头上的神秘面纱,一睹它的真容,让读者明晰到底哪种翡翠才是值得我们收藏的珍品。
有关翡翠“老”和“新”的概念,我们可以把它大致分为三组,即老(坑)种和新(坑)种、老坑和新坑、老工和新工。
这样的种、工、底还算不错的带扣几年前几千的价格不好出手,现在市场几万也难寻 篇5
这样的精工冰地翡翠件,现在也是价格不菲
翡翠是一种有多种颜色的玉石,计有绿、红、紫、青、蓝、白、黄、黑等,以红色和绿色为代表,红色为翡,绿色为翠,统称翡翠。世界上多个国家均出产翡翠,其中以缅甸翡翠质地最优。
据中国史籍记载,远在公元前二世纪,即汉武帝时代,中国商人携带丝绸等名贵特产,经当时中缅的主要水路交通线伊洛瓦底江和萨尔温江到缅甸换回宝石、翡翠等珍品。在当时,翡翠是宫廷宝物,并不为一般老百姓所识,直到宋代,才逐渐增多,一般的`达官贵人也能拥有,翡翠在民间流行,从明末清初起,至今有三百多年了。
翡翠具有迷人的娇艳色泽,质地晶莹,清代的慈禧太后尤为喜爱翡翠,翡翠中的优品被称为“皇家玉”,也为世人留下了许多著名的稀世珍品。
我国的翡翠行业自清朝以来曾经几度沧桑,直到新中国改革开放带来商业繁荣,市场兴旺。所谓“荒年谷,丰年玉”,在历年的拍卖会上,翡翠都创下了骄人的拍卖成绩,一次次刷出翡翠拍卖高价,翡翠又成为市场的“宠儿”。需求的上升和缅甸翡翠的产量下降,翡翠价格逐年攀升,优质翡翠更是水涨船高,尤其是近半年来,翡翠价格成几何倍数增长。翡翠由于现代技术的介入,也有了A、B、C类之分,而普通购买者,很难将其很好地区分开来。于是有经验的收藏家,把目光转向了“老翡翠”。
专业收藏人士,更关注的是老的翡翠艺术品,老翡翠没有A、B、C之分,只要是老翡翠,它一定是天然的A货,因在民间流传仅二百多年,其存世量少,价格目前也相对低廉,这是个还有待开发的具有巨大潜力的收藏品类。近年,许多老翡翠交流会上的火爆场面,也正印证着这一点。
过去二十年中,民间翡翠收藏一直稳中有升,随着民间古翡翠资源的枯竭,预计未来几年,其价值将会突飞猛进,尤其古代精美翡翠,将会用它所涵盖的特有的文化底蕴散发出它迷人的光辉。
翡翠的色彩鉴赏
翡翠的色彩异常丰富,它是评价翡翠优劣和价值极为重要的一个因素。在众多的颜色中以红、绿、紫三色为主,它们都是翡翠中的高档颜色,其中尤其以绿色最为艳丽与名贵。因此,"绿翠"一词几乎成了翡翠的同义词。翡翠绿色的深浅、浓艳、透明度高低、有无瑕疵,常常是判断一件翡翠优劣的最直接的因素。
在传统分色上,人们将翡翠的绿色以"浓"、"阳"、"俏"、"正"、"和"为上,反之则以"淡"、"阴"、"老"、"邪"、"花"为下。所谓" 浓",系指翡翠的颜色表现为深绿青翠而不带黑色,而绿色比较浅微的,则为"淡"。"阳"就是颜色要明亮鲜艳,看上去使眼睛一亮,而阴暗不明亮的则叫" 阴"。"俏",则是指翡翠的绿色要显得晶莹美丽而且可爱,反之则为"老"。"正",颜色要纯正,不带其他杂色,如带有杂色,就显得"邪"了。"和",绿色要均匀一致,如果绿色分布深浅不一,或者呈丝条状者,就被称为"花"了。
由于翡翠的绿色不同,为了区别这些绿翠,珠宝行业中给这些不同的翡翠绿色,冠之以最形象,最恰如其分的名称,我们除了能从这些名称中区别翡翠的品种外,更能看到翡翠内涵的文化性。
翡翠绿色中的上品有四种:宝石绿,为深浓的正绿,不带任何黄色,透明度好,高雅而庄重。因其色似祖母绿,故又称"祖母绿";玻璃绿,系指色艳绿如玻璃般明净通透,鲜艳而明亮,透明度好;秧苗绿,绿色中略呈黄,透明度好,色感活泼有朝气,因其色如翠绿的秧苗,故又有"葱心绿"与"黄阳绿"之名;艳绿,多指不带任何黄色和蓝色的中度深浅的正绿,纯正,透明度高,美丽而大方,有的地方称为"翠绿"。这四种最为名贵,尤以宝石绿为最佳。其它如中品的阳俏绿、鹦哥绿、菠菜绿、浅水绿、浅阳绿、豆青绿、丝瓜绿,至于蛤蟆绿、瓜皮绿、梅花绿、灰绿、蓝绿、油绿、木绿则又等而下之。
翡翠的绿淋漓尽致地体现出了翡翠的迷人魅力,是构成翡翠身价高低的非常重要的因素,更为奇妙的是,这些绿色又呈现不同的形状,如带状的带子绿,大小不等、互不相联的呈块状的团块绿,丝絮状的丝絮绿,另外如丝块绿、均匀绿、靠皮绿,这就使得翡翠绿色更加变幻莫测。另外,专家常常根据绿色的大致的排聚的方向,即绿色的走向,寻找绿色变化的规律,从而正确判断绿色的深浅与厚薄的程度。
翡翠的色彩并非是单纯存在的,它是通过翡翠的质地而呈现的。首先是它的透明度。透明度是鉴定宝石与玉石的主要技术依据。翡翠的透明度,在珠宝行业中,又俗称"水头"或"水",透明度高者,常说成水头足,水头好,水头长。透明度越高越好。通常测试翡翠水头的方法是,如光线能穿越玉料中达到3mm的深度,为一分水,如能达到二分水的翡翠就可以认定为上等质量了。根据水头的差异,将那些水头足,透明或半透明的翡翠,称为"老种"。老种,色彩亮润,色与底融为一体,质地细腻致密,硬度、密度和折射率均较高。而那些不透明,发干、发瓷、水头少、光泽不亮,质量较差的,则称为"新种"。新种虽说也会有鲜嫩的颜色,但因水头差,而显得色调呆板,质感干巴。还有一种介于新、老种之间的便称为"新老种"。
影响翡翠色彩的因素,还有底障。底障又可称地障与地子。它多指翡翠质地的干燥程度,也可以讲地子是没有绿色的翠,而翠又是有色的地子。地子的颜色没有一定的形状特点,常表现为深浅不同的无色,白、灰、藕色以及浅绿色等。
翡翠地子的质地是由其结构的精细程度,水头以及杂质与绺裂多少而决定的。根据它的颜色,水头和净度来形容地子的名称多达数十种。例如玻璃地、蛋清地、清水地、冰地、紫水地、灰水地、无青地、香灰地、藕粉地、湖绿地、油青地、青花地、浑水地、白花地、白沙地、细白地、灰沙地、石灰地、糙白地、狗屎地,以及皮包水等。
常见的如玻璃地,结构细腻,水头足,绿色均匀,呈半透明状态,如玻璃一般;而蛋清地则晶体颜色偏白,犹如蛋清一般,水头足,呈半透明,又称为糯化地;清水地指地子无色或颜色均匀,水头充足,犹如冰般晶莹,故又称"冰地"。其他如油青地、藕粉地、干地、狗屎地等则水头和净度都每况愈下,质量等而下之。
地子是决定翡翠优劣的重要依据,它是挑选与鉴别翡翠的第一个直观感觉,凡收藏者都必须将其来龙去脉弄清。地子,在港台地区称为"种"。
在翡翠的地子与翠色之间,还有一种相互印染层,被称为"照映"。照映对翡翠的色泽起着很大的关连作用。好的照映,就会将翠色衬托得晶莹柔和,地子也会被映得润滑融和;反之则使翠色与地子显得强硬,生板,有种截然隔离的。
翡翠保养的三要点
色差一等,价差十倍 篇6
色是指翡翠的颜色,颜色是光照条件下,翡翠最直观、最醒目、最重要的物理性质。由于受不同矿物质的影响,翡翠颜色丰富多彩,虽然通常有绿、白、红、紫、青等颜色,但其浓、艳、淡、雅、冷、暖、贵、贱、绿、红、橙、黄、蓝、紫、青、灰、黑、白诸色无不包容。前人说:“色差一等,价差十倍”。其实何止十倍百倍,所以,准确判断各种色调,精确认定绿色调的正、邪、浓、淡,是评估翡翠和参与商贸活动的基本技能。
翡翠颜色中有绿、红、紫色三色共生者,民间吉称春带彩,福禄寿,还有绿、黄、红、蓝、紫五色共生者,更尊称为五彩玉。对于彩玉的评价,不仅要求其中颜色都要浓、阳、正,而且要求几种颜色之间过渡要柔和,浓淡相配、色彩相配都要和谐美妙。如果三彩、四彩、五彩的翡翠,既鲜艳亮丽又变幻无穷,那真是价值连城了。
影响翡翠绿色色调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方面:铁及其他杂质金属元素、杂质矿物含量、致色的铬离子含量、翡翠的种、翡翠的水质、翡翠的裂隙情况、翡翠的厚薄及观察者的心理状态等。
水头足,才透亮 篇7
翡翠种和水的关系,就像一块银洋的两面,互相依存,缺一不可。水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种的优劣。水是指翡翠的透明度,即透过光的能力,它是翡翠表面的反光和翡翠内部光折射的效果,它可以烘托出翡翠内在的美感。翡翠之所以楚楚动人,就是因为有透明度,高档翡翠宝光灵动,妩媚滋润,主要靠透明度。
透明度是评价翡翠的重要标准之一。影响翡翠透明度有翡翠的内部结构、晶质类型、颜色、厚度、杂质元素、杂质矿物等六大项因素。
翡翠的透明度各地分法有差异,一般认为可分为;全透明、透明、半透明、微透明及不透明等级别。
影响翡翠透明度的因素有:翡翠的结构、翡翠的构造、翡翠内部含有的杂质元素及包裹体、翡翠内的杂质矿物、翡翠的颜色、翡翠的厚度等。另外,光线强弱也会影响透明度。
影响翡翠透明度的许多因素无法改变或改造,如翡翠的内部晶体结结与构造无法改变,其结晶类型也无法改造。所以改善翡翠透明度的方法,只能采取除去翡翠内部杂质元素、杂质矿物及包裹体的方法进行,或者采用厚度来调节翡翠的透明度。但上述办法必须在不破坏翡翠内部结构构造的情况下进行,消费者才会认可。采用厚度调节翡翠的透明度又受到翡翠绿色形状、内部裂纹多少、杂质分布情况等因素的影响。由于这些条件的限制,尝试改变翡翠透明度要特别慎重。
色泽过于“纯净”的多为经人工处理的翡翠 篇8
翡翠制品毫无疑问是目前艺术品收藏投资领域的一片热土。据行家介绍,翡翠按照其成色划分为三类,即A货、B货和C货。A货,一般是指未经任何人工处理的翡翠,玉质会更加润泽。B货翡翠是指将质量欠佳的天然翡翠用酸液浸泡,使之去脏、去黄,并进行注胶处理后使色泽得到提高。C货翡翠是在原本没有颜色的翡翠上人为注色,属于假货。
一般说来,A货翡翠越戴越润泽,其中的微量元素对人体也有很好的保健作用。而B货翡翠,经强酸浸泡,又注有一定辐射性的硅胶,甚至还会危害人体健康。
市场上某些不良商家以B货充当A货,用强酸浸泡翡翠,并进行注胶,使原本极差的翡翠变得干净通透,但时间长了以后会恢复本来面目,因此也被称为“冲凉翡翠”。翡翠B货的缺点有三个:一是易碎易折,互相轻碰发音短促无清脆声。二是老化褪色;三是优化过程使用“王水”等化学腐蚀剂,佩戴在身有害无益。目前市场上又出现了用水玻璃或有机硅取代环氧树脂做加固充填材料。
据行家介绍,A货翡翠在自然光下或日光灯下,底色中会存在褐、黄、红色的铁或锰等物质。相比之下,B货翡翠非常“纯净”,因为这些杂色都被洗掉了。由于翡翠是多晶质集合体,自然界中的铁、锰等元素非常丰富,雨水或地下水跟它们发生化学反应生成褐、黄、红等颜色的氧化铁、氧化锰,而这些物质会慢慢渗入翡翠的颗粒之间,最终呈现为红色或黄色等漂亮的色调,人们一般称之为“翡”。
无种,老种,新种? 篇9
(一)翡翠种的特征、优劣与成因
翡翠种指翡翠的结构构造,“种”可分老种(亦称老坑、老厂等)、新老种(亦称新老坑、新老厂)和新种(亦称新坑、新厂等)。
翡翠种的好与坏与其成因有关。一般来讲,新种(新厂、新坑)均为翡翠的原生矿床;新老种(新老厂、新老坑)多为翡翠的残积或坡积矿床;但老种(老厂、老坑)则多为翡翠的冲积矿床,从而形成从高到底的翡翠矿床垂直分带现象。一般火成岩生成的矿床,或其他宝玉石矿床都具有这种典型的分带现象,这是压力、温度、地质变化等地质因素引起的。
一般而言,硬玉颗粒粗大或颗粒大小分布不均匀者,其杂质矿物含量多时,成为新种或新老种;而透明度好,硬玉颗粒细小,杂质矿物稀少,颗粒排列方向有序者,一般为老种;翡翠中的玻璃底、糯化底、冰底的都是老种;翡翠中润细底、润瓷底、石灰底、灰底及狗屎底的,大多为新种或新老种,部分为老种;多数情况下,绿色很纯的翡翠为老种,但“豆种”的为新老种,它虽绿色鲜艳,但颗粒粗大疏松。
紫色、紫红色的翡,一般为新老种。行业有“十紫九木”之说,即指它的种新水短,其原因是其紫色可能为光栅致色或多种致色原因所致。
(二)翡翠种的不同理解
翡翠“种”的含意在学术界和商业界比较混乱,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理解:一是只指透明度,例如“有色无种”,“透明度高,则种好”,反之则“种”差;二是指矿床类型,如“老坑种”和“新坑种”;三是指颜色与透明度的关系,如“花青种”、“白底青种”等。
老(坑)种和新(坑)种 篇10
说到翡翠到底分为几种?有的行家认为翡翠就分两种:一种是老种,另一种就是新种。但也有行家就曾感慨道:人有多少种,翡翠就有多少种!此种感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翡翠玉相的变化多端。
要想了解翡翠,就必须先搞清楚“种”——这一基本概念。通常,我们把以往行家口里“种”的概念定义为翡翠的结构,即翡翠结晶颗粒的细腻程度和颗粒集结的紧密程度。结晶颗粒越细,集结的越紧密,翡翠的透明度通常就越高,这时我们称之为“翡翠的种很老”,或者“这翡翠很老”;与之相反,翡翠结晶越粗,颗粒集结的越松散,透明度就会越低,这时我们就会说“翡翠的种很新”。因此,所谓新种翡翠、老种翡翠,其实与其开采时间并无直接关系,也并非成矿时间不同,而是指翡翠本身品质的区别。
老种翡翠也称之为老坑种,新种翡翠也被称之为新坑种。从价值上讲,由于材质差异老种翡翠因其结晶颗粒细腻集结紧密、种质冰透,惹人喜爱,所以价格要远远高于新种翡翠,是大家收藏、佩戴的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