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么叫创业?》
什么叫创业?如何才能成功的创业?下文就是小编收集的相关知识,欢迎大家阅读与了解。
在现实中,有的人认为创业就是自己干,的确也是。有的人认为创业就得高大上,感觉而已。
抛开客观与别人的观点,用我的认知来看,除却上面所说的,不管怎么定义都离不开下面几句话:
1、创业无非离不开“解决用户的痛点,满足用户的需求”去卖产品、卖服务、卖广告!
2、再说高档一点类型有:C2C(消费者与消费者)、B2C(商家与消费者)、B2B(商家与商家)几种交易类型。
3、进而规模化又离不开:复杂的东西简单化,简单的东西系统化,系统的流程化,流程的东西规模化。
总之,定一个目标为梦想,然后开始按照上面所说的,活在当下,一步一步去做。有多大能耐做多大事,搞那么复杂干吗?整天胡思乱想有用?
有的人说经验,学识,团队,钱,资源等等没积累够!还是一句话“有多大能耐做多大事”,什么都准备好了,都想明白了,还用得着你做,到时候黄花菜都凉了,看看能做多少,先整合自己已有的资源做着,总比你凭着自己那一点点认知去乱想,想想之后没有科学的分析就给这大大的世界个胡乱下定义好。
人生不就是未知的么,要选择奋斗了也不就是奋斗的么。只能是有个目标,没有了去主动学习,需要了主动去找去积累就ok,规划不了多远,想不了多完美。
同时按事实来讲,没有人是全能的,而且精力是有限的,所以任何时候都必须得学会借力!也没有哪个大企业总裁是预言家,所以创业都得慢慢试错,慢慢走。我们画个创业的饼:想卖产品创业,以后想搞个牛逼点的企业,但团队,钱,资源什么都没有,怎么做?
1、没钱我们先赚钱;没有基本的经营知识先自己学习;没有人找人,网上这类人有资源的没点子,有点子的没资源人很多,去找比去想更有价值。完成基本构架!
2、进行试点经营,之后不断反思,不断进行专业学习,不断完善!
3、重行整合资源!开始系统、流程、规模、成熟化。
4、二、三点不断轮换,不断做大。
这是为了做大,要是单单为了赚多点钱,
其实就三点:
1、学习赚钱的技能
2、整合身边的资源
3、狠狠做就行。要是再省略的话,第一点也不需要,只要别在乎什么面子问题,整合身边资源和能力,大胆做就行。越搞虚的,越一事无成。
对于创业,有些人太看重经验了,那都是虚的,有些经验得有,有些经验纯粹是子虚乌有。我给两个反驳点:
1、你要喜欢经验,中国几千年文化,要经验不去学干吗,光靠自己经历,我们才能活多少年?对很多时候来讲很多经验都是没用的。
2、再者要说经验,谁能给我说说传统企业几十年经验为什么被互联网干翻了?
社会变化太快了,主动学习比被动搞经营要实用的多。
解决经验问题其实很简单:
1、学习,不会就学。2、不会去找会的人。创业拥有自主权,没那么多束缚。
当然,要找工作,经验必须的,因为别人要我们给他直接提供价值,培养一个人多费时间啊!
说到这,就该第二个话题了。在互联网这个社会只要有人,有钱,有能力或者有技术都可以有大的发展,没必要有很多外部性因素,尤其是公司。
对专业的团队来讲,公司代表的是更加信任是企业应该有用,尤其对以后发展有着很重要的角色。可是对于只想赚些钱的人来讲就不可获知了,尤其是没方向的人,很多人其实只为了面子没有实际性意义,现在开公司太简单了,骗骗家乡老一辈同志们还可以,了解行情的都不当回事。而且没有规划仅为了面子的公司很可能赔钱。
你思考的创业问题真是问题吗?
关于创业疑问的伸手党实在太多,几乎80%的问题都是恨不得你直接给出方案。我决定换一个角度。
女朋友(太太)发脾气恐怕是很多人遇到过的问题——平常好好的,偶尔“脾气发作”。然而,发作起来甚是“恐怖”。然后你总在想:“怎么让她不要发作?”一开始,你可能天真的以为她生气是因为你做得不够好;后来也许觉得,其实有可能是觉得你这个人不优秀,不喜欢你;后来你终于醒悟,她只是“自己心情不好”而已。
可是,全错了。你确定她是在发作吗?这就是很多人的盲点。你认为她是在“发作”,但你错了,她生气的时候不是在发作,而是回归正常。因为你一直在想办法找到那个“抑制”发作的手段,所以你永远也找不到。很简单,你不应该去找她发作的原因,反而应该去看她“没发作”的日子,看有什么好的消息、好的事情、好的天气……然后,在平时尽可能让对方更快乐,不就够了吗?
同样的,有很多问题,你思考的方向可能根本就是错的。举个例子,加入你开家夜店,该重视女客人还是男客人?你一定会说要重视女客人,因为夜店满足的是社交需求,这也是Lady's Night让女士免费进场的原因。女客人多了,男性自然会跟着买票进场。但也有人会说为什么不能反过来呢?有很多帅哥的夜店同样也可以吸引很多女性。但要点在哪呢?要点是男性比较容易掏钱出来买酒,而酒是夜店的经济命脉。酒在历史以来,都是一种象征权力的商品,而多数女性并不在意这方面的需求。
举一个和创业相关的例子。很多人问,什么时候开发新产品最合适?我想先问另一个问题:“如果餐厅忽然更改了菜单,你觉得是什么原因?”你楼下的米粉店突然也卖起驴肉火烧,很可能是下面三个理由之一:1.赚更多钱、2.想转型或是多样化经营、3.原来的生意不好做了。如果你去验证一下餐饮店,答案通常是3,少部分是1。如果你觉得是2,那可以思考一下:如果他原本的获利来源足够,只要继续专注在米粉上头就好了,干嘛大费周章卖火烧?推出新产品之后,公司要同时面对两个不同的产品线,一定会开始面临新的`问题,准备不够充分,新产品不够稳定,或是人手忙不过来,接下来,很可能连原本的生意都会不保。因此推出新产品并非时机问题,而是动机问题。
继续下一个,团队意见这么多,该听谁的?老板?客服?市场?错!唯一的答案就是听消费者的。那如果争执的双方都顾到了一部分消费者的需求,该怎办?算算哪一边可以帮公司带来更长远的利润,能接触到更多的消费者。
继续……“我这个项目能挑战行业内的巨头地位。”“不,我认为你没想清楚,这个模式不行。”你们是在逗我?一家公司若号称有十年的完美规划,先看看他的意图,我猜多半都是画大饼唬人的。他们肯定每年都在更改方向。海贼团并不知道下一步要航向哪里,他们刚开始的时候没有航海士,没有船匠,没有航海指针,总是乱开乱闯,总是见拆招,修修补补,存活就是件有难度的事。假设,我们真的掌握关键技术可以挑战产业巨头。那么,我们要挑战领域中的哪部分还是全部?要花多少时间?要建立多大的团队?需要花多少预算?这段时间有没有足够的资金?团队人员要吃多少苦?要领多少薪水?有哪些障碍要跨越?市场格局这种东西都是成功以后的口号而已,刚开始先一步一步走起来吧。
继续……“A公司是这样做的,照着来一定可以成功。”“不,我研究了B公司,他们的做法才是更靠谱的。”通常,这些所谓学习到的东西都是从书本、杂志上学来的,公司呢自然都是星巴克、Google、Facebook、Apple、华为、腾讯、海底捞、三星、优衣库等等。然而,无数的跟风者都无法像本尊一样成功。如果你看过乔布斯传,至少应该发现,绝对不是因为“我们推出了这项商品”就成功了,而且,所有顶级公司都曾推出新商品而失败过,只是我们不知道或者看到了也不记得了而已。一个公司或商品之所以成功至少有四个必要条件:1、时机正确,做了一件正确的事情、2、恰好符合了市场趋势和消费者的喜好、3、用了巧妙的营销方式、4、躲过了竞争者的追杀。众多条件加总在一起才能他们的成功,绝对不只是我们外表看到的那些。只有背后的那些,才是该默默学习的。
继续……“功能多才能取胜。”“便宜才是王道。”环顾家庭或办公室的四周,每一件商品都有无数品牌可以选择。所谓的商品特色区别真的不大,外型、价格、品牌形象、附件、亲友认同等等因素就成了决策关键。创业者常常自己都会觉得很棒,通常也会有一种感染力或说服力,让一些志同道合的伙伴加入团队,但创业成功的关键在于“你解决的问题,是否为真的问题,人们愿意付钱去解决的?”。消费者真正的购买因素,往往不是功能强大或便宜,而是心理价值和实际支付的费用之间达到了平衡。你是否能真正体会并分析真实消费着做决策的心理而不是靠胡乱揣测?
继续……“看市场报告产业空间非常大,是个蓝海啊。”“我认识很多人都在做这行了,一片红海啦。”所谓红海蓝海,有时候取决于竞争对手是否缺乏你优势,从而让你确保竞争者短期内不会追赶上来。每进行一个新决策之前,你都必须重新审视这一点。如果竞争者很多,消费者的选择也很多,那不用怀疑,这是红海生意。要想知道进入的市场到底是什么模样,你的职责应该就是不断找出消费者需求当中的缺口,找到竞争者少,又有市场的那一块。否则,就别在家里看什么产业报告,应该多出去走走,多和人聊聊。
继续……“营销预算太低推不起来呀,需要赶紧融资。”“不是钱的问题,关键是要互联网思维。”谁不希望生意可以快点起来?移动互联网时代最重要的是让媒体和消费者愿意主动帮忙传播。比如你开一家牛肉面,明星开店、学生创业、冠军师傅、创新菜谱、超大海碗、动人故事、贴心服务等等,都能够争取到短暂的曝光机会。然而,是否成功的判定标准,不在于开幕的前两个月有多少人排队,而在于能否持续经营。除了营销和话题性,最终还是回归企业的本质。营销是一门专业的学问,需要很多经验的辅佐,以及许多人比较缺乏的创意沟通层面。成功的品牌总是不断思考:“我们有什么优势?该如何持续优势?和竞品如何创造差异?如何沟通消费者?”当然,良心也是。
误区还远远不止以上这些。比如说“抱歉什么我都不能说,因为这是机密。”老实说,如果很容易模仿,那就不是什么厉害的技术或Idea。网站、APP往往都是十分雷同的功能,现实中的商品,去掉标派消费者可能也感觉不出其中的差别。很多真正厉害的创业者,甚至可以把他生意上的know how都告诉媒体,或是摊在阳光下给竞争看,却没人可以真的学的来。拥有一种“别人难以跨入的关键技术”这是我们的巨大优势,然而,技术是生意成功的一个环节,我们可能还会欠缺经营团队、销售专家、或是市场营销、技术人才、上下游厂商等。事业的发展途中,也总会需要各行各业的合作伙伴或是协助。因此,藏住最最关键的那一点就好(是哪一点?因人而异),其他的想法都可以放开心胸跟朋友讨论,因为大家的专业领域不同、观点不同,跟别人多聊一点,就可能会挖掘出更多好的建议,或是完全颠覆自己的想法。只不过,没必要什么都说,也别逢人就说。
所以,当你遇到觉得需要迫切得到答案的问题时,请先自己思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