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范文大全 > 2017教育政策法规试题及答案【优秀2篇】正文

《2017教育政策法规试题及答案【优秀2篇】》

时间:

《教育法律法规》试题哪里有,有关教育政策法规试题和答案是什么。这次为您整理了2017教育政策法规试题及答案【优秀2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2017教育政策法规试题及答案 篇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在教育史上,重视实科教育,主张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强调教育为完美生活做准备的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斯宾塞 D.杜威

2、在儿童身心发展存在缟素发展期,某一时期某一方面的发展特别迅速而在其他阶段相对平稳。这一现象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那一阶段?()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个别差别差异性 D.不平衡性

3、明确提出“长善救失” “教学相长” “不陵节而施”“臧息相辅”等重要的思想的文献是( )

A.《论语》 B.《学记》 C.《孟子》 D.《大学》

4、在教育目的价值取向问题上,主张教育是为了使人增长智慧,发展才能,生活更加从充实幸福的观点属于( )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知识本位论 D.能力本位论

5、世界各国的学制存在着差异,但在入学年龄,中小学分段等方面却又较高的一致性。这说明学制的建立主要依据( )。

A.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B.生产力发展水平

C.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 D.民族和文化传统

6、学生在小学教学课程中通过测量或拼图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在中学教学课程中通过证明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这种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是( )。

A.直线式 B.螺旋式 C.纵向式 D.横线式

7、某沿海城市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全面开设海洋教育课程,这种课程属于( )。

A.国家课程 B.地方课程 C.校本课程 D.生本课程

8、李老师在语文课上,按照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的程序进行教学。这体现了哪一类型的课的结构( )

A.单一课 B.综合课 C 。练习课 D.复习课

9、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创立了“产婆术”。它体现的主要教学方法是( )。

A.讲授法 B.讨论法 C.谈话法 D.演示法

10、有同学在班上丢了30元压岁钱,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王老师通过讲“负荆请罪”的故事,教育拿了钱的同学像廉颇将军一样知错能改,不久犯错误的同学把钱偷偷的归还了失主。王老师采用的德育方法是( )。

A.榜样示范法 B.品德评价法 C.实际锻炼法 D.个人修养法

11、班主任陈老师通过生杏的酸涩和熟杏的香甜来教育一位早恋的初三女生,告诉她,谈恋爱和吃杏子是一样的道理。中学生还没有生长成熟,此刻若谈恋爱,就如同吃生杏子一般,只能又苦又涩:只有到成熟后再去品尝,才会香甜可口,无比幸福。从而使这位女生从早恋中走了出来。这体现了德育的那一原则?( )

A.知行统一原则 B.长善救失原则 C.有的放矢原则 D.疏导原则

12、学习游泳之前,小兰通过阅读书籍记住了一些与游泳相关的知识。小兰对游泳知识的记忆是( )。

A.陈诉性记忆 B.程序性记忆 C.瞬时记忆 D.短时记忆

13、小军由于“锐角三角形”知识掌握不好而影响了“钝角三角形”知识的掌握,这种现象属于( )。

A.纵向迁移 B.横向迁移 C.顺应迁移 D.重组迁移

14、小马上课时害怕回答问题,他发现自己坐在教室后排时可减少老师提问的次数,于是,他总坐在教室后排,下列哪种强化方式导致了小马愿意坐在后排?(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延迟强化 D.替代强化

15、小星判断道德问题时,不仅能依据规则,而且能出于同情和关心做出判断,根据皮压杰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小星的道德认知发展处于( )。

A.自我中心阶段 B.权威阶段 C.可逆阶段 D.公正阶段

16、中学生晓楠极端争抢好胜,性格急躁,富有竞争意识,外向,常常处于紧张状态,很难使自己放松,小楠的人格属于( )。

A.A型人格 B.B型人格 C.C型人格 D.D型人格

17、小强期中考试失利,但是他没有气馁,而是认真分析了失败原因,找到了问题,确定了新的方向,小强这种对待挫折的方式是( )。

A.宣泄 B.升华 C.补偿 D.认知重组

18、中学生小艾上学前总是反复检查书包,如果不检查,他就难受,明知该带的文具都带了,就是控制不住,小强这种对待挫折的方式是( )。

A.抑郁症 B.焦虑症 C. 强迫症 D.恐惧症

19、华老师认为课堂管理是教学的一部分,[亿师学整理]课堂管理本身可以教给学生一些行为准则,使学生从他律走向自律,使学生逐步走向成熟,这主要说明课堂管理具有那一项功能( )。

A.维持功能 B.导向功能 C.发展功能 D.调节功能

20、每学期开学前,王老师总是根据自己所教班级人数,课时量以及备课资料知否充分等来安排自己的教学方式与教学进度,根据布勒与布朗的观点,王老师处于教师成长的哪个阶段?( )。

A.关注生存 B.关注情境 C.关注学生 D.关注自我

21、老师经常自觉的对自己的讲课过程进行分析,进行全面深入的归纳和总结,以不断的改善自觉的教学行为,提高自觉的教学水平,李老师的做法基于下列哪种专业发展方式( )

A.教学实施 B.教学研究 C.自我发展 D.教学反思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题,每小题8分,共32分)判断正误,并判断理由。

22、教学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不受社会发展的制约。

23、知识越多,能力越强。

24、接受学习一定是意义学习。

25、根据科尔伯格的观点,道德发展的阶段性是固定的,相同年龄阶段的人都能达到同样的发展水平。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26、简述班主任培养班集体的主要方法?

27、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有哪些?

28、简述短时记忆特点。

29、简述学校心理辅导的原则。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30、材料:

周老师总是认真的给学生写评语,把它作为教育学生的途径,他给班上一名淘气学生写了一首打油诗:“小赵同学有头脑。就是不爱用正道;上课爱做小动作,插 话接舌瞎胡闹;学习态度不大好,学习成绩不大妙;你若聪明应知道,有才不用是草包,劝你来期赶紧改,否则成绩更糟糕。”小赵阅后哈哈大笑,也回老师一打油 诗:“老师写的好,老师写的妙;小赵一定改,决不当草包;不做小动作,头脑用正道;[亿师学提供]若是做不好,随你老师敲!”

小张迷恋 电脑游戏,周老师用心良苦,巧妙把他比喻为电脑,给他的评语是:“该主机硬盘超过80G,内存2G,运行绝大多数游戏非常流畅,反应灵敏;显卡强大,画面 质量甚高;整体配置非常优良,但该机音效设定不良,常常该发声没有声音,要安静时却发出杂音;另外屏保时间设定过短,老师一分钟没动作,就进入休眠状态,修理修理,还是好用的。”后来,小张改掉了迷恋游戏的毛病,对电脑硬件也产生了兴趣。

小黄语文水平高,但有些浮躁,周老师给他的评语如 下:“汝生于书香门第,通达明理,开朗乐观,时有非常之事,亦曾处之泰然,好学善守。然汝时有蹉跎之意,数情烦甚。若不熟读圣贤之书,以致学识浅薄,泯然 众人,岂不哀哉,痛哉!”小黄阅后,心服口服,决心静下来,坚持勤奋读书。

问题:

(1)周老师给学生写的评语体现了那些德育原则?

(2)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31、材料:

小明和小罗今年高三,是一对好朋友。两人在处理问题的认知风格方面有较大差异。小明在学习上遇到问题时,常常利用个人经验独立的对其进行判断,喜欢用概 况与逻辑的方式分析问题,很少受到同学与老师建议的影响。而小罗遇到问题时常常表现与小明相反,他更愿意倾听老师和同学们的建议,并以他们的建议作为分析 问题的依据。另外,他还善于观察言观色,关注社会问题。

问题:

(1)结合材料分析小明和小罗的认知风格差异。

(2)假如你是他们的老师,如何根据认知风格差异展开教学?

教育政策法规 篇2

一、教育法制的有关概念

(一)教育法制——概括来讲,教育法制是指教育法律制度、教育法律制度的运行,以及与之相联系的教育法律意识、教育法学教育和研究等。

(二)依法治教——指在民主的基础上,使教育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应明确以下几点:

1、依法治教的主体:包括各级行政机关、权力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各级各类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公民。

2、依法治教的范围:包括国家机关管理教育、举办学校、学校办学、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等教育十分明显的教育活动,以及教育经费拨款、举办校办产业、捐资助学等有关教育的活动。

3、依法治教的依据:包括专门的教育法律、法规和规章,以及其他与教育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理解“依法治教”这一概念必须与“以法治教”、“以罚治教”相区分。

注意区别“教育法制”与“教育法治”。前者是指与教育法律制度有关的概念,后者则与“依法治教”基本相同。

(三)教育法——是体现统治阶级在教育方面的意志,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教育活动的行为规则的总称。

教育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法与某些教材上使用的“教育法规”内涵、外延基本一致;狭义的教育法专指有关教育的法律。我们一般是从广义上使用教育法的概念。

(四)教育法律规范(简称教育法规)——指通过一定的法律条文表现出来的、具有自由内在逻辑结构的一般行为规则。

二、依法治教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二)受教育机会平等(三)教育活动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四)权利和义务相一致(五)教育法制统一

三、教育法律的功能和作用

(一)教育法律的功能体现为统治功能和社会功能。

(二)教育法的作用是调整有关教育的活动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

“有关教育的活动”,专指有目的、有意识、有组织培养人的教育活动以及与此紧密相关的其它活动。

“社会关系”专指前述教育活动中产生的教育内部及教育外部关系。

第二节 教育法律规范

一、教育法律规范的含义和特征

教育法律规范是由教育法律所确定的人们的行为规范。其特征与一般法律规范的特征基本相同,即具有规范性和概括性。

二、教育法律规范的结构

(一)法定条件——法律规范适用的条件和情况。 (二)行为准则——法律规范中指明的行为规则的基本要求。 (三)法律后果——当某种条件或情况出现时。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做出或没有作出“行为准则”要求的某种行为(作为或不作为)时,应承担的法律后果、法律责任。

三、教育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

(一)宪法中关于教育的条款

(二)教育法律

1、教育基本法律 又称“教育的宪法”或教育法规体系的“母法”。 2、教育单行法律 (三)教育行政法规

1、条例——对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做比较全面、系统规定。 2、规定——对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做部分规定。 3、办法——对某一行政工作作比较具体规定。

(四)地方性教育法规

1、执行法、补充性的地方性教育法规 2、自主性的地方性教育法规

(五)教育规章 按照制定发布机关教育规章可分为两类:

1、部门教育规章 2、政府教育规章

教育法规体系

层 级

形 式

制 定 机 关

第一层次

宪法中关于教育的条款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层次

教育基本法律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会

教育单行法律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会

第三层次

教育行政法规

国务院

第四层次

地方性教育法规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或其会

第五层次

教育规章

部门教育规章

国家教育委员会及国务院部委

政府教育规章

省、直辖市、自治区人民政府

《教育法》的基本内容

《教育法》分十章八十四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我国教育的性质、方针、基本原则 2、教育管理体制 3、教育基本制度 4、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地位、权利和义务 5、教育经费的筹措体制 6、违反《教育法》的法律责任

《教师法》的主要内容

《教师法》是我国一项重要的教育人事法律,是我国第一部专门针对从事某一职业的人制定的单行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2、教师的任用制度 3、教师的培养、培训和考核 4、教师的待遇

5、违反《教师法》的法律责任

另外,《教师法》还对教师的申诉制度作了较为完整的规定。

第三节 教育法律关系

一、教育法律关系的含义及其特征

教育法律关系是指由教育法律规范所确认和调整的、表现为教育法律关系主体之间权利和义务联系的社会关系。

二、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

可以成为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自然人和法人有:教育行政机关,其他国家机关,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者、学生及其他受教育者、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其他公民等。

三、教育法律关系的客体

教育法律关系客体是指教育法律关系的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即教育法律关系客观化的表现形式。

(一)物

1、不动产 包括场地、房屋和其它建筑设施以及场馆等。 2、动产 包括资金、教学仪器设备等。

(二)行为

1、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 2、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行为 3、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教育教学行为

第二讲 教师与法

第一节 教师的法律地位

一、“教师”的法律含义

法律意义上的“教师”是指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可从三个方面加以理解:

(一)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二)教师必须从教于学校或其它教育机构。 (三)教师具有特定的权利和义务。

二、教师的权利

教师的权利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享有的由教育法赋予的权利。是国家对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可以为或不为一定的行为的许可与保障。

(一)教育教学权(二)科学研究权 (三)管理学生权 (与工作有关的权利)

(四)获取报酬待遇权(五)民主管理权 (六)进修培训权 (与自身利益有关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