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10篇》
作为父母,应该怎么去教育孩子才更有效呢?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10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指导安排生活秩序 篇1
良好的生活秩序是培养子女良好习惯的有效方法。指导子女安排生活起居,布置好生活环境,教给子女学习安排和利用时间,使之有条不紊。要让孩子自己安排,家长可以在旁指点。
国外教育孩子的方法介绍 篇2
一、如何借鉴国外的教育
外国父母和中国父母在教育上有着很大的不同,虽然中国父母现在也逐渐推行民主教育和自由教育,但是他们还是会被父母爱孩子是天性的说法所累,有的时候看见孩子遇到困难忍不住上前帮助,而外国父母更为推崇让孩子自由成长,鼓励孩子个性释放,在一个自由的国度里规范道德,他们也有着对孩子的惩罚以及教育,只是他们会更加鲜活。
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 篇3
1、以身作则,实现榜样的力量。
孩子的模仿性很强,父母的言行举止很容易成为他们模仿的内容。因此,如果想让自己的孩子能够有好的学习环境,作为父母就应当以身示教,做好榜样的作用,不管是与人交流、跟人协作等,都要注意做好孩子的模范,在父母的正确做法长期影响到孩子后,孩子们自然就会学好了。
2、传递爱心,教导孩子关心别人。
孩子的心思都是比较敏感和细腻的,他们能够从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去学会关爱他人,并从中获得快乐,久而久之,很容易就养成喜欢帮助和关爱他人的好习惯。所以,父母可以在平日里鼓励孩子多参加一些慈善活动或者做一些义工活动等。即便孩子还比较小,对慈善的概念也不太了解,但是他们长期接触下来后,还是会对他们的性格养成等有很大的益处。
3、劳逸结合,不剥夺孩子玩乐的权利。
很多父母都晓得劳逸结合的道理,但是一旦发现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稍有下滑之后,整日就是给孩子提各种要求,或者强制他们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和复习,而剥夺掉他们的玩乐时间。其实孩子也需要一些随性的玩耍时间,这样对他们的健康有益,对学习也更有效率。希望每位家长都能够意识并真正做到这一点。
环境熏陶 篇4
家长要有意识地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使子女受到感染和熏陶。家庭是子女生活的主要场所,家长要组织好生活,处理好成员之间的关系,坚持正确的道德行为为准则,形成团结和睦的家庭气氛,建立井井有条的生活秩序,以陶冶子女的美好情操。
教育孩子的方法和经验交流 篇5
1、父母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不可代替的教育者
0-6岁是孩子品质及良好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儿童生命的最初两年,是与父母建立牢固情感纽带的关键期,是儿童未来心理成长并与他人建立信任和爱的关系的基础。
所有关于生命知识的50%,是在生命的第一年学习的,生命的第二年,学习25%,这里的生命知识主要是指爱的能力和情感的发展。
2、如果想要改变孩子的行为,父母应先改变自己
教育孩子就是教育自己的一个过程,孩子的不良行为,往往是从环境或父母那儿直接传授下来的。树立榜样来教育是发展孩子道德行为的最可靠的办法。
3、培养儿童的灵性品质其重要性远远超过智力开发
灵是树,心智是果;灵是灯,心智是光。人的智力是灵性品质的反射。如果只注重技能的培养(如各种五花八门的早期智力开发兴趣班),而忽视儿童的精神品质的培养,只能是本末倒置,孩子长大成人后,他们的人格就会有缺陷,道德发展受到阻碍。
4、合理的管束
管束孩子是告诉他们行为的标准,即什么样的事情可以去做,什么样的事情不能做。管束要有权威:当孩子可能要犯错误,我们不得不进行管束的时候,一定要有权威性。让孩子知道你是严肃的,而且你们提的要求是将伴随惩罚或奖赏的。合利地限制孩子可以培养孩子的纪律观念,当然,对孩子的管束必须是负责任的。而且要告诉孩子你提出要求的原因。和孩子的爸爸保持一致性:父母在管束孩子时保持一致,这样孩子可以建立统一的行为标准。即使对爸爸的管束有异议,也最好在以后孩子不在场时,再与他进行讨论。这样做,也可以树立起父母双方的权威性。不要惩罚得太多:不可从生理和心理上虐待孩子,要把孩子管好,上策就是对他好的表现进行奖励。
5、用积极鼓励的方法,使孩子建立良好的自我价值观
父母需要主动地将基本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教给孩子。以便于孩子在社会上成长。当然,在这方面,身教胜于言传,我们可以做孩子的好榜样。创建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很重要的。因此,我们不可以让孩子去做我们不愿意的事,也不可以自己做一套,让孩子去做另一套。只有我们以身作则,注重孩子价值观与礼貌的培养,才能教育出品德高尚的下一代。
高自我价值观的人具有三个“能力”:我有能力;我能与周围的人交往;我能随时随地为他人的幸福作出贡献。相信自己有学习和成长的潜能,发展出勇气、信仰、自信、信赖生活和他人等等品质。反之,低自我价值观是一种对自我的消极认识,自责、羞辱、愤怒、憎恨等毁灭性感觉始终伴随一生。
6、设立明确家规,定期召开家庭会议
孩子需要知道界限在哪里,哪些是该做的,哪些是不该做的,没有规则孩子反而没有安全感。家规不超过5条到6条,应适合于家里的特定需要,而且必须用肯定句来陈述,将家规贴出来。如果违反家规应明确相应的处罚措施。一旦建立,就应坚决执行,每隔一段时间,应对家规作调整和修补。定期召开家庭会议,使全家一起分享生命发展的过程,发展民主,相互尊重,享受爱的氛围。
7、在一定范围内给孩子选择权
随着孩子的成长,给他越来越多的自由和控制自己生活的权力是很重要的。必须有意识地要求自己;甚至是克制自己的那种什么事都为孩子做的想法,来给孩子一些自由度。给孩子一定的自由,表明我们信任和尊重孩子,孩子也会因此更加尊重我们,爱我们。
在一定范围内给孩子选择权,通过提供选择,可以避免紧张气氛,给孩子提供做决定的实践机会。如“睡觉时间到了,你是要听昨天的故事呢,还是想听一个新的故事?”“你今天是想穿粉红色的上衣,还是蓝色的T恤?(如孩子两者都不选,父母可问:“是我帮你选,还是你自己选?”)做选择并让孩子负责任都是日常的行为,对于发展孩子的自我价值观是至关重要的。
8、游戏是儿童的主要活动,儿童通过游戏学习
儿童通过接触具体的、仿真的与生活有关的东西学习,需要与同伴、成人和环境互动交流,游戏使儿童放松且发展专注的工作态度。在5岁之前不应过早开始对字母数字等符号的专门练习,这样会限制孩子的思维,因为幼童的心智还没成熟,对抽象的概念还无法理解。
9、正面告诉孩子应该做什么,而不是不该做什么
传统型教育者的居高临下的姿态,总是对孩子说“不准打人,不准在沙发上吃东西”等等,这种负面的口气只会将注意力引向并集中于负面的行为;而孩子仍然不知道好的行为是什么,自己应该做什么。积极的说法是用美德修正孩子的行为,如“你忘记了与人和平相处”或“我们是在餐桌上吃东西的!”
10、每天抽时间跟孩子单独相处,共同做点双方都感兴趣的事情
每个孩子都需要从父母那里得到足够的重视。在每天工作之余,我们要腾出一些时间参加孩子的游戏。要为孩子提供各种各样的经历,尽可能让孩子接触到各类东西。父母作为孩子的倾听者、支持者、精神的陪伴者,当孩子遇到挫折时,应尊重孩子的感受,以超脱且同情的态度陪伴在孩子的身边。
做错事情就要受罚 篇6
孩子从小就要有责任感,即使是无意间犯下的错误,如果给他人造成了困扰就一定要道歉同时承担责任,假如孩子不小心将玻璃打碎了,外国父母也会教育他这是他的错,不能够逃避勇于承担赔偿的责任。
教育孩子的有关误区 篇7
误区1:“迷信”智力测试
智力测验只能了解到孩子某些方面的能力,如果根据这个分数而贴上“笨孩子的标签”,那么就会因此而忽略孩子在其他方面的能力,对这些孩子的成长发展造成伤害。目前很多智力测验已经落后于心理学的发展实际,只能测出孩子的一部分能力,家长一旦知道孩子智力测验的分数低,就容易产生放弃心理,认为自己的孩子就是笨,从而没有给予他们足够的指导和帮助,很可能因此而抹杀了他们在其他能力方面的发展。
教育孩子的方法指导 篇8
家长要教会孩子分享什么
要让孩子学会分享,懂得分享的孩子才会受到欢迎。可是究竟分享什么呢?食物?玩具?成绩?还是情感?各位家长,你们关注到了哪些呢?在引导孩子学会分享的时候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或许爸爸妈妈们都明白要教会孩子分享,比如和小朋友一起玩玩具等等,可是往往结果不尽人意。那么其中感到最大的困惑与障碍是什么呢?
俗话说:“独乐乐,不如与众乐乐”,看到分享,就自然想到了这句话。可是现在的孩子,他们一出生就是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物质虽然也已经极大丰富,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却仍旧是把最好的。都留给孩子,力所能及的去满足孩子。这种“无私”把孩子一步步推向自私、狂妄、不负责任。同时也将孩子推向孤独、蛮横。我们都希望孩子是快乐的,可是,什么才是快乐,物质的应有尽有已经给孩子带不来惊喜快乐,而快乐是要在与人分享食物、分享玩具、分享快乐、分享痛苦等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分享即是共享,蓝天白云,花儿盛开,我们与大自然共享阳光雨露;一块蛋糕,分享了,孩子们才能共享它的甜美;一件玩具分享了,孩子们才会体会到它的乐趣;快乐分享了,孩子们共享了加倍的快乐;痛苦分享了,孩子们却学会了成长。
作为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自私自利,目中无人,所以我们要经常提醒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每次买了东西,都要让孩子知道是大家的,给大家分。当孩子分东西的时候,不管想不想吃,想不想要,都必须接住。这样就为孩子确定了分享的原则,理解了分享的概念,孩子就会享受到分享的快乐。
学会从孩子那里得到回报
既然育儿意味着要做出许多牺牲,好多的家长自然会、而且也应该指望从孩子那里得到一定的回报。这并不是要孩子口头上感谢父母生育抚养之恩,而是要他们体贴、爱戴父母,愿意接受父母提出的要求和目标。家长给孩子提出这些要求,不是自私地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希望孩子长大后同他人一起愉快地合作和生活。
如果家长错误地理解了自我表现的原理,由于天性愿意自我牺牲,或害怕孩子不喜欢自己而在要求孩子通情达理时,表现得过于优柔寡断、举棋不定,就会对孩子随之养成的坏习惯而感到十分厌恶。他们会在内心愈来愈感到怒不可遏,却不知如何才是。这也会使孩子感到烦恼,感到一种内疚感和恐惧感,会使他们变得愈加讨厌,愈加刻薄,要求愈来愈多。
比如说,如果孩子尝到了晚上不睡觉的甜头,而父母又害怕拒绝他们的这种快乐,他们也许会连续几个月变成一个讨厌的小暴君,不断让父母夜里抱着他们来回走上好几小时。父母会因此而讨厌这样的孩子。如果家长态度坚定一点,你就会惊奇地发现孩子会很快地变得和颜悦色,家长也会变得和蔼可亲。
指导课外阅读 篇9
指导子女阅读书报杂志,从中吸取有益的精神营养。家长要掌握子女阅读的内容,和子女一起讨论,引导子女通过阅读增长知识,开扩眼界,受到精神陶冶。
说服教育 篇10
说服教育的具体做法:一是谈话,家长根据子女的思想实际,摆事实,讲道理,使子女明白一定的道理,谈话要有针对性、灵活性,态度要和气,不要板着面孔,居高临下地训斥、挖苦。二是讨论,家长与子女共同讨论。讨论时要尊重孩子,耐心倾听其意见,有不正确的观点,也要耐心地讲道理,使子女明辨是非。家长观点不正确要勇于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