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2.0培训收获及建议【优秀9篇】》
信息技术2.0培训心得体会与反思范文 篇1
我是XX县双柳树高级中学的一名生物老师,有幸参加了“国培计划(202X)”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项目的学习,通过这次国培,收获颇丰、感想颇深、眼界开阔了、思考问题能站在更高的境界,为自己能够参加这样一次国培学习而感到十分高兴。国培收获更多,让我对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有了新的认识,使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应积极主动吸纳当今最新的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现将学习心得总结如下:
一、要与时俱进,更新观念
通过这段时间的网上研修学习,使我进一步了解了信息技术这一门知识。随着计算机、多媒体、现代通讯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社会各个工作领域、每个职业都离不开信息技术。而一个国家至关重要的教育领域,当然更应该首当其冲。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在平时我都停留在基本应用上,然而通过此培训,才真正的认识到自我在信息技术的运用方面还有许多的不足,在今后的业务提升方面还有大量的知识要学习,只有这样随时为自我更新,补充新识,更新观念,从根本上提升专业素养。
二、要运用技术,有效的辅助课堂教学
通过聆听专家老师专题与案例分析的学习,使我充认识到作为一名老师,首先要具备基本的信息素养,掌握信息操作的基本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除此之外还应具备信息收集处理以及表达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深刻的认识到教育信息的重要性,明白什么是教育信息化发的发展情况,真正理解了信息化教学环境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掌握了几种常用的教学模式和软件的基本应用。
本次培训,线下实践要求老师们要把线上学到的信息技术知识与自己的学科相融合开展新形式的教研活动,50%的教师要讲授公开课。教学主任推门听课评课,自己还要把自己的课堂实录、PPT、微课视频上传到工作坊完成平台任务。教师教学基本技能展示、案例研究设计和教学资源的共享,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拨云见日,使我对教育教学的理解更加透彻,为今后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重视实践,审视自我。
“国培”让我认识到:一节好的生物课,新在理念、巧在设计、赢在实践、成在后续。一节好的生物课,要做到三个关注:一是关注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认知需求,关注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是一节成功课堂的必要基础。二是关注生物,抓住生物的本质进行教学,注重生物思维方法的渗透,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实验、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有机会经历生物学的学习过程,使学生真正体验生活中到生物学,乐学、爱学生物;三是关注课堂,关注生物教法、学法,体现生物课的灵魂,而课堂中教师不时的“装糊涂、留空间”也是一种教学的智慧和方法。
四、注重反思,提升教学。
掌握多媒体技术,熟悉多媒体软件的使用,了解多媒体课件制作流程已成为当代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而制作课件既要讲究精美又要讲究实用。制作课件是一个艰苦的创作过程,优秀的课件应融教育性、科学性、艺术性、技术性于一体,这样才能限度地发挥学习者的潜能,强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所以通过此次培训使我学会从网上等多种途径*视频、图片、flash等资源,以及截取网页和视频等,并将它们整合到课件中等技术操作,从而制作出更加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课件,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通过这次国培计划2。0培训学习,我受益匪浅,其感触非一一能言尽。这将在我今后的工作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一定扎实工作,努力学习,把用所学到的教育技术知识更好地应用到现代化的教育教学中,做一名对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对社会负责的优秀教师。我会一如既往的学习各种关于信息技术的专业知识、持之以恒,不懈的努力优化自我的专业技能,更好的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发展需求,培养新时代所需要的具有高信息技能的新兴人才。
信息技术2.0培训心得体会与反思范文 篇2
为了进一步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全面提高教学实效,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5月12日,来自静宁县和泾川县的182名骨干教师齐聚平凉陇东明珠宾馆参加“国培计划(2021)”信息技术2。0省级项目校骨干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创新提升第一期培训。为期五天的学习,让我了解了许多新知识,开阔了视野,转变了思想,获益颇多。
一、专题讲座,余音绕梁,不绝于耳
兰州市教科所调研员苗国宝从理论和实践层面,研究学校信息化建设和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结合兰州十四中的信息化发展历程,从自己的切身经历出发,图文并茂、风趣幽默地介绍了当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现状与趋势。其讲座内容包括教学为本,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信息技术在学科管理中的应用等等。他的讲座,让全我们这些参训学员真正感受到:在“互联网+教育”发展步伐不断加快的今天,课堂教学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的方式,能将传统的教学媒体与现代教学媒体有机地联系起来,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增加教学容量,呈现教学问题情景,优化教学方式,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宁夏大学张玲教授从立德树人出发,讲述了随着世界科技日新月异,网络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学习不断的发展变化,我们义教课程要与时俱进。她还从2022版新课标入手,让我们知道了新课标强化了课程的育人导向、优化了课程。
来自兰州大学的崔向平教授从教育教学的变革、观察与选题的视角、范式与方法、教研论文写作等四个方面和我们分享了信息化环境中的教学研究。崔老师还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为我们展示了多种形式的微课制作。从信息化角度入手,给我们讲解了在信息化环境中如何进行教学研究,如何撰写高质量的论文,促进信息化教学的建设,让我们看到了信息化在实际教学中的可行性。
二、认清不足,不断学习,勇于实践
通过学习,我明白了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能使老师紧跟信息化时代的步伐,节省授课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给学生沉浸式的体验,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加学生的知识容量。
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只是停留在基础应用上,像课件制作、PPT软件、教室里辅助教学的智能平台、钉钉、微信的使用等等。但通过此次培训,我真正地认识到自己在信息技术的运用方面还有许多的不足。如在课件制作上不够熟练,制作的课件不够精美。在双减形势下,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后作业的设计和评价等方面都做得不够好。
信息化2。0的到来,是机遇也是挑战,更是责任。时代在发展、人类在进步,教育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作为新时代的老师,要有全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育技能,才能顺应时代变化的潮流。
今后,我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更新教育观念,提升专业素养。在疫情这一特殊背景下,认真观摩各级各类优质教学视频,学习和借鉴优秀案例,不断反思自我,优化教学方式,以提升自己,真正做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融合。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微能力点解析汇总 篇3
对于[B9自评与互评活动的组织]能力点的理解很多老师存在着一些理解上的偏差:一是只从能力点的名称上去理解,忽视了能力点考核的前提:在信息化环境中或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的自评和互评活动;二是没有理解这个能力点的中心词:组织,也就是很多教师的提交材料中呈现了学生的自评与互评活动,却忽视了这个能力点考核的重点是教师的活动组织能力;三是对评价工具的理解存在问题,实际上测评材料要求的测评工具不是指开展活动的信息技术工具,而是在活动开展中使用的评价工具,如学习契约、量规、档案袋、概念图、评估表、观察记录表等。
测评规范将[B9自评与互评活动的组织]能力点归属于混合学习环境,也意味着课堂活动是围绕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开展和实施的。
整体能力要求为:
在信息化环境中或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自评和互评活动,从而
推动自评和互评活动有序开展;
扩大学生之间相互学习与交流的范围和深度,提升学生参与积极性;
持续跟踪和记录自评和互评的活动过程;
为学生创造自我反思与自我认知的机会,提升学生的评价能力;
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欣赏和学习他人的长处。
完成该能力点测评要关注哪些问题呢?
1、必须提交的测评材料
[B9自评与互评活动的组织]要完成的测评材料有三项:
一、评价工具及说明
提交文件格式不限,建议为图文方式呈现的文本文档,如WORD,PDF等。
二、学生活动案例
提交文件格式为[视频],时长不超过10分钟。
三、教师反思
提交文件格式不限,建议为图文方式呈现的文本文档,如WORD,PDF等。
2、各项测评材料合格标准
材料一:评价工具及说明
提交一份工具及说明,包括:(1)选择/设计的自评或互评工具(结合学习目标、学习环境、学生情况、活动过程等);(2)描述该工具将如何支持学生开展自评或互评。
优秀指标:
工具设计合理,契合学习目标;
工具使用方法明确,规则清晰,简明易懂,符合学生特点,能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工具有助于学生观察与思考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推动学生深化对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的理解;
工具的应用能够帮助学生经历合理的评价过程,掌握科学有绿色作文网效的评价方法;
教师针对实施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做了预案,能够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
评价工具原创性高、操作性强,或应用方式新颖、可迁移可借鉴。
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工具指的是学习契约、量规、档案袋、概念图、评估表、观察记录表等在活动开展中使用的评价工具。
分析到这里,大家已经知道该能力点的要求要比[A11评价量规设计与应用]的要求要高,而且是建立在[A11]能力点之上的。也就是你要开展自评与互评活动的前提是你要设计一个合理的评价量规等工具,当然不只限于评价量规。
材料二:学生活动案例
请用视频方式记录2名学生/一个小组应用该工具开展自评或互评的过程,或由2名学生描述应用评价工具的过程,原则上不超过10分钟。
优秀指标:
案例真实,效果良好;
应用自评或互评工具的过程呈现完整;
对工具要求理解准确,应用工具方法得当;
工具的应用有助于评价活动的展开,依据评价工具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了反思和总结;
视频清晰流畅,画面稳定,音质好,无冗余信息。
要注意的问题:
视频内容为二选一:
A:记录2名学生/一个小组应用该工具开展自评或互评的过程。
B:由2名学生描述应用评价工具的过程
必须依据评价工具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了反思和总结。估计有教师会说材料三不就是反思总结吗?对于这个问题,个人觉得是两个部分的反思和总结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这里反思和总结是自评和互评的过程及结果。
材料三:教师反思
请回顾你所开展的自评或互评活动实施过程,是否出现过一些你意想不到的状况?技术在实施中发挥了什么作用,还存在哪些问题?
前面已经说过这里的反思与材料二的反思侧重点不同,材料三的侧重点在于对信息技术工具运用的反思和总结。
[B9自评与互评活动的组织]微能力点可借助的技术工具比较多,往往都是些学习平台和在线教学社区,当然也可以是学生利用学科工具进行展示等。
一、课中课外的在线学习平台。如:通过在线讨论功能实现师生、生生间的多维互动交流,组织和开展自评活动。
二、社交媒体交流展示工具。如:微信群,QQ群或钉钉群等即时交流工具,构建自评和互评环境,开展自评与互评活动。
信息技术2.0培训收获及建议 篇4
感受到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课堂如虎添翼,有说不出的成长的喜悦,既助力学生,又提升自我。但困惑也随之而来。
“学问是一堆被魔鬼看守着的黄金。”需要我们不能满足于当下所知的皮毛,而是要把这种技能牢牢掌握,与时俱进。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培训与整校推进是统一的,正是有了一个个个体的成长,才有了整校的进展;由于整校搭建了智慧课堂,才有个体的能力提升的平台。
既然如此,那我们学到的教师能力提升工程2。0所使用的权限划定,掌握了不必面面俱到,否则就是处处炫耀。在教学设计中,信息技术支持的资源获取与评价、演示文稿制作评价、数字教育资源管理、微课设计与制作、跨学科学习活动设计和创造真实学习情境等方面,还需要静下心来,尝试-使用-反复琢磨-熟练运用的路子。
在教师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路上,我们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今天是教学设计中的所感所惑。还有学法指导、学业评价等方面。总之,曾子云:“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当下,在政治课堂中融入信息技术的确是千秋大业,任重而道远,为实现此目标而探索的教学点滴,仍在实践中探索,让思政课堂又一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前面有教育现代化在向我们招手,我们跨过真如铁的雄关漫道,而今迈步从头越!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微能力点解析汇总 篇5
[C6应用数据分析模型]能力点的要求极高,归属于智慧学习环境,要求教师掌握数据分析模型的应用和评价方法,要顺利通过测评,存在相当大的难度。本想跳过不写,因为选择这个能力点的教师微乎其微,但有老师在后台留言,直接点名先解读这个能力点。那就结合测评指南和个人理解针对作业的完成和材料的提交注意事项进行相关解读。
首先,要想完成该能力点作业,教师需根据所要分析的数据,选择一种类型的数据模型。要选择模型,那就得先知道有哪些数据分析模型,你分析的数据和分析的目的是什么。例如:闫寒冰教授在解读提升工程2。0方案时,就提到了使用SWOT数据分析模型对学校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然后再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可行的三年方案。
其次,当你选择了一种数据分析模型之后,你就必须要掌握这种分析模型的分析和评价方法。例如:SWOT分析法也叫态势分析法,S是优势、W是劣势,O是机会、T是威胁或风险,因此在分析时就要从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常用的数据分析模型还有描述性统计分析等等,例如:SPSS问卷数据分析。
你若会选择这个能力点,肯定掌握相关的数据模型及其分析方法,故在此不细述这些。我们还是先看下该能力点的[能力描述]:
掌握数据分析模型的应用和评价方法,从而
根据教学情境判断数据评价模型的适用性
丰富教学现象和问题的分析方式
合理、科学地解释教育教学现象和数据
提升对数据的分析与解释能力
这里提出了两个达标的基本要求:一是会判断数据评价模型的适用性,二是合理、科学地解释教育教学现象和数据。
1、必须提交的测评材料
[C6应用数据分析模型]要完成的测评材料有两项:
一、模型介绍
提交文件不限,建议为图文方式的文本文档。如WORD、PDF等。
二、应用案例分析
提交文件格式为[视频],需要出现教师个人形象,时长不超过10分钟。
2、各项测评材料合格标准
材料一:模型介绍
选择一种数据分析模型,介绍其模型产生的背景、来源、功能、适用环境、适用对象,以及应用方法等,建议结合图文进行呈现。
优秀指标:
介绍详细完整,清晰地说明了模型的基本功能;
结合教育教学实践对模型的适用环境和适用对象做了归纳和提炼;
总结了模型的应用方法和策略,具有学习和借鉴价值;
客观评价了模型的优缺点;
图文并茂,可读性强。
材料二:应用案例分析
展示一个上述模型的应用案例,需要呈现模型应用过程以及模型应用结果,并结合教育教学实践对结果进行分析。以视频形式提交,需出现教师个人形象,时间原则上不超过10分钟。
优秀指标:
是模型的真实应用案例;
结合具体情景和对象清晰地呈现了模型应用过程、应用方法;
结合应用情景对模型应用结果进行了详细分析,分析过程有助于理解教育教学问题和现象;
模型在采集数据以及分析数据的过程中较为自动化,结果导出与应用便捷。
注意:是模型的真实应用案例哦。
3、可借助的技术工具
[C6应用数据分析模型]微能力点可借助的技术工具大体上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模型工具:如认知风格测量模型、学习风格自测问卷表、创新能力测评模型、职业兴趣测试量表、批判性思维测量量表等。
一类是数据采集和分析工具:如相关平台或相关计算机软件EXCEL等,还可借助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如Python等进行数据分析。
信息技术2.0培训心得体会与反思范文 篇6
10月14日-18日,我有幸参加了XX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专项培训——骨干教师“双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项目(第二批)学习,经过短短五天的学习,受益匪浅,感受颇深。虽然时间不长,但是每一天紧张有序的培训都使我在观念上有一个更新,在平时教学工作中都停留在基本应用上,然而通过这次培训,才真正认识到我在专业方面还有许多不足,需要不断提升自己。
通过聆听专家们对“能力提升工程2。0政策理解与实施思路梳理”解读,了解了“2。0政策的要点”、“能力提升工程2。0总体发展目标”、“广东省能力提升工程2。0有关实施文件”,同时还理解了2。0要我干什么?明白如何把2。0为我所用、2。0工程有哪三个好处?校本研修怎么样做?为什么身边要有团队?2。0各级主体职责是什么?2。0工程实施路径、2。0怎样考核个人?怎样考核学校?通过学习还知道广东省2。0两种模式,其中一种是多技术融合,另一种是智慧课堂,多技术融合的五个维度是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学业评价、融合创新,等等一系列的有关内容。在学习的过程中,专家们还跟我们学习了未来的3。0更加强调什么?这次培训还有一个最大的收获是学习到了怎样录制精品课,下一步我要尝试自己录制精品课。
本次培训中,专家教授们都注重细节上的教学渗透,他们通过专题讲座与案例分析和演示操作的方式教给我们能力工程2。0的有关知识,更在无形中用他们自己的语言来引导大家,在一些细节的讲解上,十分细致到位,恰当的渗透了一些学科的知识,使不同程度的老师都能得到提升,真正学有所获。
培训是短暂的,效果是明显的,这次培训使我耳目一新,通过深入学习知道了作为一名教师,必须不断地提高自己,充实自己,具有丰富的知识含量,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才能适应社会、适应学生,这次培训,我感觉增强了自身学习的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只有不断进行教学观念更新,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信息技术2.0培训心得体会与反思范文 篇7
当今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技术正飞速的发展,改变我们的学习方式,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应用的能力将作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的标志。特别是对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现在已不只停留在课本知识课件的制作上。作为一名教师应积极主动吸纳当今最新的技术,并把它们应用于教学活动之中,在这几个月的培训中我深深的体会到:
一、理念上应更新
1、这次教育信息化能力提升培训,我真正的认识到活到老学到老,只有更新观念,不断学习新知,从根本上提升专业素养,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本次学习了A1-技术支持下的学情分析和A3-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研修两个微能力及系统规定必学的通识教育。通过课程学习、活动实践及作业提交一系列项目中,能真正将课程中的内容应用到活动中,也给自身今后的教育工作有一定的启发和影响。
2、作为一名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终生学习、不断完善自我的需要。还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加工、组织、运用,这些素质的养成就要求我们不断地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信息化素养成了终生学习的必备素质之一。
二、专业知识方面
1、作为老师,要具备基本的信息化素养,掌握信息操作的基本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还应具备信息收集处理以及表达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同时,认识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了解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情况,信息化教学环境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几种常用的教学模式和软件的基本应用。
2、教育的实质是通过传播、交流信息,有目的的影响他人的活动,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五大感官对信息的获取,并按一定的目的要求,选择一定的合适的信息内容,通过有效的载体把经验,知识,方法传给学生。发挥信息传递视角的六大功能,方可创造情境,变静为动,变可见为不可见,变抽象为直观,模拟场景,转化信息,课堂教学效率才会不断提高。
3、利用现代技术,解决传统教学手段传统信息技术教学目的的那些关键性的教学因素和教学环节。有效达成教学目标的困难点和影响有效达成教学目标的那些关键性的教学因素和教学环节是整合点的不同定义。正确运用整合点的诊断方法,才能在现代教学设计中,找准有效达成教学目标的困难点。把握整合的三项原则:紧扣学习目标;适合用啥就用啥;先用传统信息技术后用现代信息技术。
4、学习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效整合的八大基本模式:优化新课堂教学设计;掌握信息技术“潜在”的教育教学功能;理解整合的实质;明确整合的目标;准确诊断确定“整合点”;优化“整合点”内容的资源设计;物化“整合点”资源设计的成果,将其转化为媒体资源,工具软件,智能软件等;恰当有效的应用整合资源达成有效的教学目标。
5、要“以人为本,育人为本,发展为本。”作为教师要尊重终身教育观,做好解析者,示范者,组织者,启迪者,指导者,给渔者,促进者。学生终身学习、发展观。做到主动参与,自主,探究,交互,合作,会学习,会活用。要以优质的数字化学习环境为支撑创新,因材施教。处理好尊重鼓励,民主平等,学会合作的师生关系。
总之,培训时间虽然短暂,但我受益匪浅。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努力把所学到的教育信息化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去,使之真正为教育教学服务。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微能力点解析汇总 篇8
[C5基于数据的个别化指导]能力点强调在学生自主学习环境中,理解和尊重每一位学生的问题、需求以及兴趣,基于多元的学生信息数据和学习数据,为学生提供不同的指导方案,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成长。
基于数据的个别化指导强调以数据为基础、以数据为依据,同时基于数据做出客观的分析和评估。
一般的实施过程包括了:确认困难/需求、提出问题、采集数据、解读数据、设计指导方案、对结果进行评价。当然,实践中也可能是从数据采集和分析开始,从数据中发现问题或需求。教师依据数据得出结论之后,可以从资源、路径、评价等多个角度实施指导方案。
整体能力要求为:
利用信息技术采集和分析数据,针对问题/需求/兴趣实施针对性、差异化的指导,从而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习需要
跟踪学生的学习进程,适应学生的发展变化,灵活调整指导方案
增加自主学习机会,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充分的发展
结合指导方案分析个别化指导结果,并提出改进计划
注意:这里强调的是针对问题/需求/兴趣实施针对性、差异化的指导。
完成该能力点测评要关注哪些问题呢?
1、必须提交的测评材料
[C5基于数据的个别化指导]要完成的测评材料有三项:
一、情景描述
提交文件格式不限,建议为图文方式呈现的文本文档,如WORD,PDF等。
二、案例展示
提交文件格式为[视频],需出现教师个人形象,时长不超过10分钟。
三、学生体会
提交文件格式为[音频]或[视频],要求2位学生,时长不超过2分钟。
2、各项测评材料合格标准
材料一:情景描述
简要描述基于数据的个别化指导活动发生的情景,包括对象、硬件环境、软件设施、活动设计等。对象可为个体也可以针对某个特定学生群体。
材料二:案例展示
基于上述情境,请描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实施个别化指导等过程及成效反思。以视频形式提交,需出现教师个人形象,时间不超过10分钟。
优秀指标:
清晰、完整地呈现了从发现问题到实施指导的整个过程;
围绕问题和假设从多个渠道收集了多种数据,数据来源可靠、合理;
基于学生个体表现及其他相关数据对学生学习进行综合评价和详细分析,考虑到了可能影响的多种因素;
个别化指导方案是基于数据分析产生的结果,导出过程科学合理,方案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学习价值;
结合实施成效,客观、全面地分析了活动过程,总结提炼了个别化指导的实施方法和策略,对改进实践具有启发意义。
注意问题:
一是情境要基于材料一的情境;
二是视频内容要包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实施个别化指导等过程及成效反思几个层面。
材料三:学生体会
请两位学生回顾上述学习过程和学习体会。以音频或视频方式提交,时间不超于2分钟。
3、可借助的技术工具
[C5基于数据的个别化指导]微能力点[学情分析]维度和学业评价中的[A11][A12][A13]的基础之上的,所以关于学情分析和[A11][A12][A13]所使用的相关工具,在该能力点均可借助使用。前文已作了相关介绍,在此就不再赘述了。
基于数据的个别化指导实施过程,如上图所示。
至此,30个微能力除[A9]和[C7]没有解读之外,28个能力点已经全部解读完毕。[A9]与[A8]在提交作业材料时,本质上是相同的,就内容不同而已。至于[C7]是基于数据和问题进行分析模型的建立,难度相当大。
信息技术2.0培训收获及建议 篇9
学无止境终身学习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很荣能够幸参加此次信息技术培训,和霍老师以及其他学校的50余名老师一起学习一起交流,共同成长。
在此次培训过程中,我不仅学习到了很多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还学习到了比较新的观点以及来自其他老师分享的经验,而这些东西正好可以解决我目前在实际工作面临的一些问题。
那下面就给大家分享一下我这三天来学习的收获。
一、新的理念
当今世界以及在今后的世界,数字化信息化必将成为时代发展的主题,万物互联已经出现雏形,因此教育信息化也是势在必行。那作为一线的年轻教师,我们有责任做好信息化路上的领跑人。
作为一名数学老师,在讲解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时,如果借助信息化的技术支持,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必将事半功倍。当然通过信息技术还可以创新学习情景、加强家校交流沟通、促进教育公平、科学评价学生等。
二、演示文稿的设计与制作
在我们教师日常工作中或者课堂上应用信息最多的形式就是用课件进行教学,而很多老师或者很多时候我们用的课件要么从网站上下载要么就是在淘宝等店铺购买,这些课件用起来就不是那么得心应手了,不能完全符合自己的教学设计或者自己班学生的特点,那我们就需要自己拥有一定的课件设计和开发的能力。
对于这部分内容,霍老师通过生动形象的案例讲解,和动手操作,把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转化为一件有趣的事情,学员们都听得非常认真。比如霍老师就通过一只小白兔从远方一蹦一跳的走过来,把路径动画知识直观的讲给我们。另外,PPT课件制作的原则、技巧也都让我受益匪浅。
三、微能力点的解读
去年的河北省全员培训,到现在许多老师一提起来就满脸愁容,倍感头大。原因就是很多微能力点根本就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而在这次培训课程中一个最大的亮点就是霍老师给我们逐一讲解每个微能力点它的意义以及它所需要的技术支持。
通过学习,不光对微能力有了更深的理解,还接触到了很多的平台。比如,可以通过牛片网给微课配音;用群里有事儿微信小程序可以更好的管理班级群。
四、用喀秋莎录屏以及剪辑视频
第二课堂或者在线课堂相信我们都不陌生了,尤其是去年疫情期间全国学生在家上网课,让我们老师都感觉到没两把刷子还真不能算得上是一个现代化的教师,微课设计与制作就是老师在信息化的今天要有的一把刷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那么喀秋莎就是我们老师制作微课当之无愧的法宝。从喀秋的功能介绍到软件安装,从软件界面解说到各个工具的应用,从录屏到对视频的剪辑以及最后的导出保存,霍老师以几个案例给大家做了很好的说明,而我们通过学习都有了做微课的想法和基本能力。
再接再厉
龙吟曾未听,凤曲吹应好。短短三天的培训,所学所思所悟绝不仅仅是几十页的笔记就能记得完的,这里面有霍老师讲授的理论知识、实用技巧,也有其他一线教师在工作中真实而精彩的经验分享。
书到用时方恨少,之前在教学工作中遇到了很多难题,而这次培训将让我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轻松更加科学,信息技术的应用也会让我的课堂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