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设置悬念(精选4篇)》
设置作文悬念的开头 篇1
作文开头很巧妙地设置悬念,制造某种气氛,会使文章引人入胜,波澜起伏,使读者产生急切期待的心理和极为关注的感情,收到良好的效果。
下面介绍几种开头设置悬念的方法:
一、倒叙法。采用倒叙手法,把全文中的结局放在开头说,让读者一开头就陷入疑问之中,有了疑问,就有急于读下去解开谜团的欲望。如:《同志的信任》就是一个极好的范例。文章一开始写鲁迅先生与一个陌生的女青年会面,女青年将一个纸包和一封信交给鲁迅先生。读罢开头读者自然要问:这个纸包里面藏的什么?这封信写的什么内容?有了这么多的疑问迫使读者产生追究起源的想法,情不自禁地、迫不及待地读下去,这样的文章,读者想不说好也难,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二、对比法。这种方法往往先写人们已经认定定势的东西,然后提出与之相反的看法。因为任何事物都有正与反、肯定与否定两个方面。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只承认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如果我们抓住“这另一方面”大做文章就会使人感到突兀的同时体会到主题的新颖别致。曾经有一位学生在一篇作文的开头这样写道:“愚公,早已被称为艰苦创业、持之以恒的楷模,但我却认为愚公确实是愚。”读了这样的开头,读者会产生疑虑,因此就必须读下去。
三、行为反常法。文章一开始以人物的反常行为开头,引人发思,产生疑问。初中语文《小小说两篇》就是一例。这种开头好就好在它能调动读者的思想:这个小鞋匠每天在路口张望的这个高大的身影是谁?为何张望他?其妙处就是利用小鞋匠的反常行为。
四、回忆法。其
一、文章开头写作者事后对事或人的看法、评价。《一件小事》就是用了这种方法。其
二、文章的开头触目伤怀、睹物思人。
例如有一篇学生作文开头这样写道:每当打开那像集,看到那张熟悉的面孔,我的思绪便回到那孩提时代。于是读者的思绪也被带到作者的孩提时代。
五、引用寓言法。
如:河水对河道说:“你为什么要阻碍我自由前行呢?”河道说:“没有我的限制,你早枯涸了,你不会见到蔚蓝的大海。”
小草对野火说:“你为什么要阻碍我顺利的成长?”野火说:“没有我的烧烤,你早枯萎了,你不会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
唐僧对佛祖说:“你让我取经,为什么又让我经历九九八十一难。”佛祖说:“没有这些妖魔鬼怪的阻碍,你那几个劣徒早就作乌兽散了,你不会取得真经。”
以寓言开头,以引起读者对要说明的的道理或事物的兴趣。以上用三小段寓言故事引出所要讲的道理,这种方法多用于议论文的开头,能使文章发端新颖,增强文章的吸引力和表达效果。
总之,“文无定法”具体运用那种方法要根据文章的内容而定。但是给文章开头设置悬念应注意:一是开头悬念的设置要简明扼要,不能啰嗦,与悬念关系不大的内容不写,悬念的点要集中。二是要围绕悬念一步一步地解开谜底,一层一层地解除悬念,慢慢地完成,直到结尾时才让人恍然大悟,这样,既符合读者的阅读思路,又可以使文章曲折多姿,前后呼应。
学会设置悬念 篇2
记叙文的写作手法——设置悬念
一、 小故事导入:
明朝的时候,有一位富贵人家的老太太做寿,她的子孙请来当时有名的才子唐伯虎,酒席间大家请唐伯虎即兴为老太太题一首祝寿诗。全家大小及亲朋好友争着来看。唐伯虎挥笔写下:
这个婆娘不是人,举座皆惊
九天仙女下凡尘。
喝 彩
儿孙个个都是贼,惊
怒
偷得蟠桃献至亲。
拍手叫好 同学们看这首写得好不好,好在哪里呢?
(1) 有创新,不同于传统的祝寿诗 (2) 有悬念,一波三折,引人入胜。
同学们说的很对,那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记叙文的写作手法——设置悬念。
二、 什么是悬念?
所谓“悬念”,即读者、观众、听众对文艺作品中人物命运的遭遇,情节的发展变化所持的一种急切期待的心情。“悬念”是小说、戏曲、影视等作品的一种表现技法,是吸引广大群众兴趣的重要艺术手段。
我们再来看几则小例子:
世界文学史上的最短
1、 最短的言情小说:他死的那天,孩子出生了。
2、
3、
4、 最短的武侠小说:高手被豆腐砸死了。 最短的恐怖小说:惊醒,身边躺着自己的尸体。 最短的科幻小说:最后一个地球人坐在家里,突然响起了敲门声。
5、 最短的荒诞小说:有一个面包走在路上,他觉得自己很饿,就把自己吃了。
三、文学创作中的悬念:
虽然说悬念应用于各个艺术门类,但其实根源还是在于文学,因为电影、戏剧都在有剧本,所以可以说有时悬念是文学创作的灵魂所在。
古人常说:“文似看山不喜平”,意思就是人们读文章就像观看山景一样,不喜欢看平的山,因为那样就没什么意思了,总需“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才好。写文章就是这样,如果你在写一件事时一味交代,叙述,而不讲究手法技巧,那别人读起来肯定是索然无味的,所以适当的设置些悬念,就会让情节波澜起伏,紧紧抓住读者的心,让他们有迫切读下去的欲望。
在我们从小学到初中所学过的很多课文当中,有很多文章都适如其分地运用了设置悬念的手法,我们试看几例:
(一)课内课文举例:
1、《草船借箭》 此文中精心设计了一系列悬念。
立状设悬念: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这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完成的,诸葛亮却立下了三天完成的军令状,难道他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了吗?这是不是伸着脖子等着挨宰?这是第一个悬念。
借船设悬念:诸葛亮立下军令状,鲁肃可着急了。他于是趁机提出借二十条船,按他的要求装备好,并叮嘱鲁肃保守机密。这些小船能变出箭来吗?鲁肃一旦向周瑜报告了,诸葛亮岂不是全完了?这是第二个悬念。
取箭设悬念:军令状立了,小船借了,可就是不见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分,才趁着漫天大雾逼近曹军水寨,并且叫军士擂鼓呐喊。鲁肃固然吓得面如土色,读者也要捏一把汗,如果曹军大举出击,诸葛亮不是要成为俘虏吗?这是第三个悬念。
三个悬念,三层理解,诸葛亮聪敏机智,胆略过人,真是“神机妙算”哪!
2、《我的叔叔于勒》
故事一开始,作者抓住几件琐细的小事,渲染了菲利普拮据的家境后,立刻引出“父亲总要说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为什么“父亲”急切地盼望于勒归来?于勒归来会改变他们家的境况吗?于勒现在在哪里?他是干什么的?这一连串的问号,就是作者设下的一个个悬念,它让读者怀着迫切的心情急于看下文。
3、《最后一课》
小说的开篇写小弗郎士上学路上的见闻,又写上课前教室里与以往不同的气氛,这些内容都是在设置悬念,使读者产生了浓厚的阅读兴趣。
(二)课外举例:
接下来,我们在来读一篇小短文,来进一步感受悬念的魅力。
20美金的价值
一天,爸爸下班回到家很晚了,他很累并有点烦,发现他五岁的儿子靠在门旁等他。“爸,我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
“什么问题?”“爸,你一小时可以赚多少钱?”“这与你无关,你为什么问这个问题?”父亲生气地问。
“我只是想知道,请告诉我,你一小时赚多少钱?”小孩哀求。“假如你一定要知道的话,我一小时赚20美金。”
“哦,”小孩低下了头,接着又说,“爸,可以借我10美金吗?”父亲发怒了:“如果你只是要借钱去买毫无意义的玩具的话,给我回到你的房间并上床。好好想想为什么你会那么自私。我每天长时间辛苦工作着,没时间和你玩小孩子的游戏。” 小孩安静地回到自己的房间并关上门。
父亲坐下来还生气。后来,他平静下来了。开始想他可能对孩子太凶了--或许孩子真的很想买什么东西,再说他平时很少要过钱。
父亲走进小孩的房:“你睡了吗,孩子?”“爸,还没,我还醒着。”小孩回答。 “我刚刚可能对你太凶了,”父亲说,“我将今天的气都爆发出来了--这是你要的 10美金。”“爸,谢谢你。”小孩欢叫着从枕头下拿出一些被弄皱的钞票,慢慢地数着。
“为什么你已经有钱了还要?”父亲生气地问。
“因为这之前不够,但我现在足够了。”小孩回答,“爸,我现在有20美金了,我可以向你买一个小时的时间吗?明天请早一点回家--我想和你一起吃晚餐。”
(唐继柳 编译。选自《深圳青年》) 【点拨鉴赏】:
巧设悬念可以引起读者的急切期待,吸引读者去寻求谜底,从而有效的增强文章的吸引力;利用误会可以使文章生波澜,有起伏,多跌宕,吸引人。本文综合运用巧设悬念法和误会兴波法。
五岁的儿子为什么要问爸爸一小时可以赚多少钱?在得知爸爸一小时赚20美金后为什么要向爸爸借10美金?当爸爸给他10美金以后,儿子欢叫着从枕头下拿出一些被弄皱的钞票,慢慢地数着,他想干什么?这一个又一个的悬念强烈的吸引着读者。爸爸以为儿子借钱是要去买玩具,发怒了;爸爸见儿子已经有钱还要借钱,生气了。爸爸不知道儿子借钱的真实意图,产生了一个又一个误会。直到结尾才揭开了谜底--“爸,我现在有20美金了,我可以向你买一个小时的时间吗?明天请早一点回家--我想和你一起吃晚餐。”原来如此!文章产生了震撼人心、感人至深的力量。现代生活快节奏、高速度,人们紧紧张张忙忙碌碌,往往忽视了许多宝贵的东西。
“爸爸下班回到家很晚了”,“他五岁的儿子靠在门旁等他”,所以儿子的言行便显得合理;爸爸“很累并有点烦”,所以他对儿子“发怒”、“生气”也可以理解;文章前后照应,结构紧密。
四、 我们的作文如何制造悬念?
设置悬念方法多种多样,不一而足。写作中应该结合文章内容的需要,合理运用;必须符合生活的真实,绝不是闭门造“文”,瞎编乱诌。它应该既出人意料,又合情合理。
设置悬念,实际上就是平时所说的“故弄玄虚”,特指把故事的内容(人物的活动、事件的经过)写得曲折起伏,能引发读者的好奇和关注,满怀浓厚兴趣随着你的“笔踪”去寻“玄”探“虚”。设置悬念是使文章波澜起伏、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那么,怎样设置悬念呢?设置悬念的方法多种多样,这里只简单地介绍五种:倒叙法、疑问法、误会法、巧合法、省略法。
1、倒叙法
利用倒叙法设置悬念,就是把故事的结局先写出来,给读者以强烈鲜明的印象,让人们带着悬念去阅读下文。
例如原人教版教材中有一篇文章叫《羚羊木雕》,该文讲述的是子女和父母之间发生的一场小矛盾。“我”把羚羊木雕送给了最要好的朋友万芳,父母发觉了,逼“我”去要回来,“我”被逼无奈,只得硬着头皮开口,让万芳把羚羊还“我”。万芳不但不生“我”的气,还安慰“我”,让“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因为“我”对朋友反悔了。
这篇文章开篇从故事的后半段写起:
“那只羚羊哪儿去啦?”妈妈突然问我。
妈妈说的羚羊是一件用黑色硬木雕成的工艺品。那是爸爸从非洲带回来给我的。它一直放在我桌子〈WWW.BAIHUAWEN.〉角上。这会儿,我的心怦怦地跳了起来,因为昨天我已经把它送给我的好朋友万芳了。
这就是运用了倒叙的手法,先写妈妈的质问,后交代羚羊木雕的由来,以及去向,开成一个矛盾情节——妈妈很重视羚羊木雕,而我却送给了万芳。这样的开头足够吸引人,让读者迫切地读下去,以了解事件的原委。
2、疑问法 在叙述故事的过程中,故意地设置一些疑问,以引起读者的深思,是形成悬念的好方法。
例如《绝品》:常先生卖给刘三爷的画到底是不是假的?这一悬念一直贯穿小说的始终,最后才交代出来。很好地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深化了小说的主题,避免了行文的平淡。
3、误会法
就是利用作品人物之间的猜疑或误解来激化矛盾,掀起波澜,不断推动情节的发展变化,最终释疑解扣。
如《三国演义》写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不厌其烦地运用了误会法。在没有见到孔明之前,却先后将孔明的朋友崔州平、孟光威、石广元以及弟弟诸葛均、岳父黄承彦等误当作诸葛亮。这一次次的误会便构成了一个个悬念:这诸葛亮究竟是个什么人?故事波澜起伏,曲折跌宕,读来趣味横生。
4、巧合法
俗话说“无巧不成书”。生活中有许多巧合,正是这些巧合的事情,使生活充满了情趣。写记叙性的文章,就是要利用生活中的这些巧合,去构思故事,兴起波澜,取得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
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前言中说:“偶然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家,要想文思不竭,只要研究偶然就行了。”的确,在编述故事的时候,巧合是一种黏合剂,它能把本来各不相关的人物联系起来,把互不相连的事件贯穿起来,从而使故事呈现为完整统一的艺术整体。巧合是一种过滤器,它能把时代生活中的杂质加以过滤,从而集中地反映生活中的矛盾冲突,快速地展开动人心弦的故事。巧合还是一种催化剂,它能在一连串的奇遇、误会等意外事件中,促使人物性格、情节产生突发性的转变,从而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深化作品的主题。
巧合的方式五花八门,而主要的有两种:不约而同的巧合与不期而遇的巧合。
例如欧·亨利的名作《麦琪的礼物》,写一对贫苦夫妻,丈夫有一只金表却没有相称的表链;妻子有一头美丽的长发,却没有相配的发梳来装饰。于是圣诞节之前,丈夫卖掉金表给妻子买了精美的发梳,而妻子卖掉长发给丈夫买了金表链。两人同时为对方考虑,各自干出了动人心魄的“壮举”,使得双方的愿望都落了空。作品以意料之外而又在情理之中的结局收尾,凸显了夫妻之间感情的诚笃、深挚,读来催人泪下。像这种不同的人物,做出相同(或相似)的事情的巧合就属于“不约而同”的巧合。
有篇中学生习作《没想到竟是这样》写了这样的情节:内向、文静的女生梅子,以“木梅”为名,在网络聊天室里“结识”了一个叫“木瓜”的boy。由于上课时想着“木瓜”,梅子走神了,并被年轻的班主任狠狠批评了一通。当天放学后,梅子与“木瓜”相约各拿一张卡通画在公园见面。两人一相见,“木瓜”一脸窘相,而梅子“过了好一会儿”,“终于喊出一声:„老师好!‟”该文以巧合造成情节的戏剧性,增加了波折,读来饶有趣味。这种巧合就属于“不期而遇”的巧合。
5、省略法
叙述故事时,故意地省略一些内容,让读者一时难以琢磨,引起他们的种种猜疑和推想,也是设置悬念的方法之一。
例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小二夫妇见陆谦等人行为鬼祟,言谈诡秘,又提到“林冲”的名字,觉得事情蹊跷,顿起疑心;隔墙偷听却只听得只言片语和“高太尉”三字,其它都因听不清楚略而不写。这就形成悬念:他们是谁?要干什么?为什么言谈举止那样诡秘?是不是要加害林冲?读者读到这里也不免要为林冲的处境和命运担忧,从而产生了强烈的阅读欲望。
设置悬念方法多种多样,不一而足。写作中应该结合文章内容的需要,合理运用;必须符合生活的真实,绝不是闭门造“文”,瞎编乱诌。它应该既出人意料,又合情合理。
五、课堂练笔:
为下面两个作文设计开头,试计出悬念。 《迟到》、《老师今天没来》
六、作
业
自拟题目或从下边的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作文,不少于800字。要求叙事有一定的起伏变化,能见出一定的波澜。
1、使我__(难忘、气愤、惊异)的一件事
2、出人意料的一件事
希区柯克电影中的悬念设置 篇3
希区柯克电影中的悬念设置
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在电影悬念设置方面对世界影坛有着突出的贡献,作为悬念片的鼻祖,其得到了各国电影节的普遍认可,在世界影史中占有着重要的一席。本文旨在通过对电影大师希区柯克电影中的悬念观及悬念机制做较为全面的理论分析,希望对以后关于学习希区柯克电影悬念设置理论学科和学习希区柯克电影悬念设置运用技巧起到积极的帮助作用。
毕业生论文
前言
观众为什么如此喜爱希区柯克的电影,到底他以何取胜?其影片中的悬念又是如何产生的?有多少是我们还不知道,或者说是知之甚少的东西呢?通过对希区柯克电影中的悬念设置的分析,来最终揭示希区柯克电影的取胜之道。
一
希区柯克悬念观的形成
希区柯克导演的影片的成功秘诀,就在于他能娴熟地驾驭和把握悬念这一构成情节的重要元素,而且运用得非常技巧,不落俗套。同时,他在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中悟出了一些有关运用悬念的规律和经验,从而形成了他自己的悬念观。
希区柯克的悬念观说来并不玄秘,用他自己的话解释就是:“悬念在于给观众提供一些剧中人所不知道的信息。剧中人对许多事情不知道,观众却知道,因此每当观众猜测结局如何时,戏剧效果的张力便产生了”①。很多悬念片的导演热衷于给观众意想不到的结局,让观众产生“原来如此” 之感。但希区柯克却着力于把故事的线索提前告诉观众,在这种情况下,观众的心情甚至比当事人还要紧张和急躁不安。观众融入了情节并参与了剧情,这样的悬念效果带动了观众的激情,使观众能够保持长时间的期待和紧张。希区柯克的这种悬念观的形成,有着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着重探讨其中的三个因素:即希区柯克的童年经历、戏剧滋养和商业动机。
1.1悬念观的形成之童年经历
注:①王心语:《希区柯克与悬念》,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第17页
毕业生论文
尼采曾经说过:“艺术家本来就已经是一种停滞的生灵,因为他停留在少年及儿童时代的游戏之中”①。“ 一方面,童年经验对于一个人的一生的成长都是不可缺少的起点”②,艺术家终其一生都会从中获得创作的灵感;另一方面,“葆有一颗童心,保持对社会人生的童真体验,乃是进入艺术创造的一个绝佳的途径”③。因而从某种意义而言,童年经验甚至可以说是艺术家创作活力的一个不竭源泉。
希区柯克小的时候,有一次考试未能及格,他非常害怕爸爸打他。结果父亲没有打他,只是写了张字条让他送给爷爷。这张字条搞得他一路上惴惴不安,心神不定,直到他把字条交给爷爷,才知道爸爸是叫爷爷打他。可能是这件事的悬念效应太强烈了,以至使他终生不忘,并启发他在影片中设置悬念时应如何运用这一机制。比如他在拍摄影片《迷魂记》时,希区柯克就做出了与原著不同的改变,当剧中与已经自杀的玛德琳很像的朱迪出现之后,他立即让观众知道,朱迪不只是一个很像玛德琳的女人,而正是玛德琳本人,只有剧中男主角斯科特还被蒙在鼓里,不得而知。希区柯克在影片中的这种改变,其产生的效应和原著相比是大不一样的。原著小说在最后才给读者和男主角一起知道事情的真相,带给读者的是惊奇,而影片给予观众的则是悬念。惊奇只能维持短暂的兴奋作用,使人感到震惊!“怎么朱迪和玛德琳竟会是一个人?”而悬念则能保持长时间的期待与担心。“为什么斯科特还不知道?他知道后会怎么办?”二者带给受众的心理影响区别之大是显而易见的。而其另一部影片《妙龄少女》,我们依旧可以看到 注:①施旭升:《艺术创造动力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第255页 ②施旭升:《艺术创造动力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第253页 ③施旭升:《艺术创造动力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第254页
毕业生论文
运用以上原理展开的悬念设置。在影片结尾处,女主角要在参加舞会的众多人群中找到一个患有眼病的真正凶手出来,这对于当事人和观众来说都有一种大海捞针的感觉。但导演希区柯克在此把摄影机移到了大厅的最高点,靠近天花板,放 在升降机上,摄影机摇过整个舞厅,从一对对跳舞的人中间穿过去,推至乐座,那上面有几名黑人乐师在演奏,然后镜头对准其中一名乐手,他站在打击乐器后面,镜头推至这名鼓手的特写,直至推到他两只眼睛占满整个画面为止,正在此刻,这两只眼睛的眼皮都抽动了一下:这是典型的眼神经抽搐症状。导演希区柯克用一个长镜头将上述一切一气呵成,借助一个全知的镜头,明确把凶手就在此处的信息传达给了观众,因而引发了观众的期待感,期望当事人能迅速发现和捉住凶手,大大增强了影片的悬念效应。 1.2悬念观的形成之戏剧滋养
早在电影艺术诞生之前,戏剧艺术就已经发展得几近完善,在吸引观众的悬念技巧方面更是高明。西方戏剧理论家一致认为;“悬念是戏剧中抓住观众的最大的魔力”①。狄德罗在《论戏剧艺术》中也明确指出:“对观众来说,一切应当明白。让他们作剧中人的心腹,让他们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正在发生什么事情,在更多的时候,最好把将要发生的事情也向他们明白交代”②。希区柯克正是这样做的,他本人也曾说过“悬念源于预告”,而这种方法恰恰正是希区柯克最为擅长并始终坚持的悬念观。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希氏电影”悬念观的形成得益于他对戏剧悬念理论日积月累的研究和借鉴。
所以,我们说希区柯克在电影艺术上取得的成就离不开戏剧对他的滋养。希
注:①《内蒙古艺术》,第65页,1998年第2期
②《内蒙古艺术》,第65页,1998年第2期
毕业生论文
区柯克是个地地道道的戏迷,他不仅对电影怀有浓厚的兴趣,对戏剧亦十分喜爱。在接受特吕弗访问时他曾说:“我对电影和戏剧怀有极大的兴趣。晚上我一个人常常出去观看新片首映或新戏首演”①。不可否认,希区柯克在戏剧方面长期积累起来的丰富养分,成为其后来悬念创作道路上的奠基石。因为,他的悬念片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由戏剧改编而成,尤其是他早期的电影,可以明显地看出戏剧对他的深远影响,即在希区柯克做助理导演时的五部作品:《女人对女人》、《白色的影子》、《热情的冒险》、《恶棍》、《普鲁特的堕落》都是由戏剧改编而成的。而其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希氏电影”——《房客》也仍然是根据戏剧《他是谁?》改编而成的,甚至该片男主角的扮演者艾弗诺·维洛也是当时英国戏剧坛上的名角,享有盛誉。而也正是由于这一部开创了惊险拍摄模式的影片——《房客》,让希区柯克引起了世界电影界的广泛关注。 1.3悬念观的形成之商业动机
福特曾经说过,“对导演来说,那些商业准则是必须遵守的。在我们这个行业中,一次艺术上的失败微不足道,而一次商业上的失败就是一个死刑判决。诀窍在于制作既能取悦于大众,又能展现导演自身个性的电影”②。
谈及希区柯克电影的商业动机,自然要提到一个关键的因素,那就是有着“梦工厂”之称的好莱坞,1939年,40岁的希区柯克在著名制片人大卫·塞尔兹尼克的邀请下,举家迁往美国,开始了在好莱坞的电影生涯。众所周知,好莱坞电影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以商业和票房为目的的大众文化产业,而要想获得经济效益,就必须最大限度地迎合观众,取悦观众。用希区柯克自己的话来说:“拍一部影
注:①【法】弗朗索瓦·特吕弗:《希区柯克论电影》,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3页
②《世界电影》,第13页,2000年第3期
毕业生论文
片不再是两者(导演+他的影片)玩的游戏,而是三者(导演+他的影片+观众)玩的游戏”①。希区柯克电影的伟大之处,正在于他重视观众,了解观众心理,能够有效地邀请观众参与到电影文本的再创作当中,并最终完成它。因此好莱坞时期的希区柯克自觉地坚持“悬念源于预告”的悬念观创作,这样的悬念效果在观众的心理上产生了出乎意料之外,但在情理之中的作用。突破了观众的思维定势,能够超越观众的想象力,令人拍案叫绝,让人耳目一新,带动了观众的激情,吸引了观众长时间的期待和关注,为希区柯克赢得了世界上众多观众的青睐:以他的影片为例,1944年拍摄的《爱德华大夫》成本为150万美元,竟赢得了7倍之多的利润;1945年拍摄的《美人计》,成本为200万美元,而净利润超过其8倍;1960年拍摄的《精神病患者》投资仅为80万美元,却净赚1300万美元,超过成本16倍之多。
希区柯克从来不讳言自己的真实意图,宣称:“他对悬念类型的开掘是商业动机使然”②,赚钱绝对是其乐此不疲于悬念类型的原因之一。故而,不难看出,商业动机是其长久坚持其悬念观的原因之一。
二
希区柯克电影中的悬念机制
悬念作为构成剧作的元素来说,是一个统一体,但其内部机制又是多样的。悬念大师希区柯克最擅长运用各种悬念机制让观众知道剧中主要角色不知道的事情,以及他将要遇到的麻烦和危险,从而产生悬念效应,达到吸引观众的目的。 2.1跌宕起伏:悬念的情节设置
注:①《世界电影》,第8页,2000年第3期
②《世界电影》,第8页,2000年第3期
毕业生论文
以情节元素作为悬念机制在悬念类型的影片中运用,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而且久用不衰,永不过时。只是希区柯克把它上升为一种艺术原理,归纳为一种规律,并形成了他的一种观念。希区柯克在运用此种悬念机制时,更加巧妙而富于变化,能够营造出非同寻常的更具其特性的复杂情境,所以悬念效应更为强烈。
例如希区柯克导演的《电话谋杀案》中,男主角汤姆萌生了杀妻谋财的念头。经过周密的策划,他雇用杀手执行他的杀妻计划,并将执行过程中的细节对杀手作了详细交代。这一切观众都一清二楚,而妻子却没有丝毫察觉,更无戒备。这时,观众必然要为妻子的安全担心,希望他能避开这场灾祸,能够摆脱死神的袭击。
阴谋按照事先的策划照常进行,已到了约定时间,但桌上的电话仍然不响,时间已过,杀手开始着急。杀手疑惑不解,观众却因杀手即将离去暂时松了口气。但当杀手刚刚走到门前握住把手正欲开门时,桌上的电话铃突然响了起来。镜头至此切断,杀手是否走掉,还是返身回来,则不得而知,这里有意叠加一个小悬念,令观众产生悬疑感。这时,妻子起身从里间走到外屋来接电话,像她平时接电话的习惯一样,背对窗户拿起话筒,此时杀手从窗帘后潜出,用丝巾勒住妻子的脖子,这一切都和事先设计的程序一样,毫无差错;气氛开始变得异常紧张,观众看到此处几乎透不过气来,眼看阴谋就要得逞之时,突然出现了意外情况,妻子在垂死挣扎中,忽然从桌上摸到了一把剪刀,她使劲向凶手扎去,这是事先未曾预料到的,凶手猝不及防,反而送掉了性命。情势逆转,局面大变,杀人者反而被杀,被杀者变成了杀人者,不仅出乎观众的意料之外,同时也出乎阴谋策划者——丈夫的意料之外。
至此,悬念顿时消解,观众对妻子的担心尽释,同时转化为对丈夫的期待, 毕业生论文
看他如何应付突然事变,收拾残局。一个悬念刚被解除,又一个悬念立即产生,仿佛计算机的汇编程序出了问题,导致后面接二连三地出现程序错乱。可以说悬念迭起,情节越来越吸引观众,导演把气氛收紧、放松、再收紧,使戏越来越精彩。当然这种以情节元素作为悬念机制的运用不仅仅只体现在《电话谋杀案》中,在希区柯克的许多影片中都有所表现,比如影片《爱德华大夫》中,观众已知派克饰演的爱德华患有精神病,在爱德华和彼得森在艾力克家的那个晚上,爱德华拿着剃须刀阴森森的一步步走下楼梯,恍惚中杀机暗藏,而此刻艾力克还毫无防范地递给爱德华一杯牛奶,透过牛奶爱德华看到混浊中艾力克的血,观众的心一定被提了起来:难道艾力克被爱德华杀掉了;接着就是第二天早上,彼得森发现爱德华不在床上,艾力克歪倒在沙发上,此时观众的心更是紧张到了极点,夜晚的恐惧在这时乍现:难道艾力克真的死了;不过还好,最后证明观众只是虚惊一场,那天夜晚的爱德华只是被梦魇所擒获而已,从紧张再到紧张,一个悬念接着一个悬念,这又是一种情节的跌宕。由此可以看出希区柯克运用这类悬念机制,以及把握悬念的火候和分寸,已经娴熟之至,挥洒自如。 2.2压缩与延伸:悬念时间的设置
在惊险样式的悬念类型片中,常常会运用到时间元素作为悬念机制,因为悬念片必须以引起观众的悬疑、猜测、期待为起点,而以破解为终点。对于导演来说,最为重要的就是缩短或拖延从悬疑到破解之间的时间。因为在此期间观众的期待心情最为紧张,他们急欲知道期待的结果,这结果是否符合他们的猜测和期望,所以压缩和延伸悬疑时间就成为悬念机制的有效手段,而希区柯克正是一位善于运用时间元素,并认识到时间对构建和展示悬念具有特殊重要性的导演。
又如,在他拍摄的《电话谋杀案》中,希区柯克在构置悬念时,也运用了拖
毕业生论文
延时间这一原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影片中丈夫安排谋杀妻子的计划,可以说设计得非常周密,几乎是天衣无缝。丈夫与杀手约定晚上11点往家里打电话,杀手即可趁此时机将妻子勒死。为了强调这一特定的约定时间,凶手曾经看过两次手表:一次是在他进入屋门前看过一次手表,时针指向10点53分,距约定时间尚有7分钟;第二次是在他潜入室内,躲到窗帘背后,又看了一次手表,时针指着10点58分,距约定时间越来越近,尚有2分钟。此时观众的情绪则随着时间的临近越来越紧张,对人物命运的担心与期待感也越来越强烈,心跳加快,兴奋点骤增。
然而,身在俱乐部正和朋友们聚会的丈夫,也看了两次表:一次手表上显示为10点40分,距约定时间尚有20分钟,故神情显得非常从容,和友人谈笑自若;当他第二次再看表时,表面指针仍然显示为10点40分,他立即感到表停了,时间出了差错。他必须赶紧往家里打电话。这时,他周密的谋杀计划出现了第一个误差。悬念的气氛开始紧张。而当他到达电话间前时,偏偏又遇到里面有人在打电话。时间在拖延,使他焦急万分,心急如火,动作受到阻碍,这时观众的心情也为之着急。这正是因为时间的延宕,加剧了悬念的效应。
再比如在影片《群鸟》中,以女主角米兰妮去学校把鸟袭击人的事告诉女老师这场戏为例,整个段落用了19个镜头,其中鸟的镜头共8个,而且是以鸟的数量递增出现的。由此表现了时间的延伸,使米兰妮的等待时间拖长了,又由于鸟的数量不断增加,对米兰妮的安全愈来愈构成威胁。起初米兰妮并不知道背后铁架上已落满了鸟群,而观众已经看到,所以观众对女主人公的安全受到威胁愈来愈担心,期待她尽快发现,离开危险境地。由此产生了悬念效应,而由于此处运用的拖延时间的手法,使得悬念效果更为紧张和强烈。
毕业生论文
还有在影片《精神病患者》中的那个诺曼为了消赃灭尸的沉车段落,当汽车沉到仅露出汽车顶盖时,突然停住不再下沉了,这意外情况使诺曼和观众都惊呆了,紧张气氛立即提升。如果按照一般处理手法,在汽车下滑到河中,逐渐下沉时,即可将镜头在此处切断转场,然而希区柯克却利用汽车下沉的时间,插入了一个停顿,这个停顿看上去仿佛有些意外,却又不失情理,最为重要的是导演利用这个停顿,拖延了时间,制造了悬念效应。
由以上例证可以看出,拖延时间,为人物的行为设置障碍,制造困难,打乱他的预谋计划,对于增大悬念的张力,强化气氛的紧张度,促进规定情况的尖锐性,都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2.3不可或缺:悬念中的视觉语言
电影需要运用视觉语言,借助影像造型,以及声音效果,来构建和表现悬念。而在悬念片中,凶杀和作案场面同样也是不可或缺的构成元素,对这些场面的处理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对悬念构建的成败。希区柯克可谓是一位运用视觉语言悬念机制的天才,他既不模仿别人,又不重复自己,把凶杀的暴力场面显示出的丑行,通过视觉语言转化为具有审美魅力的高超技艺。
我们可以通过希区柯克的影片《精神病患者》来了解他是如何通过视觉语言来表现凶杀场面的。在这场戏中,刀子实际上并没有接触到人体,但是经由各个角度拍摄后,通过蒙太奇剪接技巧的快速剪接,给人一种乱刀毙命的效果,营造出一种触目惊心的紧张气氛。然而,这场戏的意义还远不止是希区柯克对剪辑巧妙的把握。为了达到特定的艺术目的,导演特意强化了某些物象的含义,这些物象被置于一个统一的脉络之中,它们共同作用,形成了强大的视觉冲力和影像的内在张力。比如,玛里恩的入浴,就被希区柯克以高调摄影赋予了涤罪的意义, 毕业生论文
淋浴暗示了重生;把玛里恩与外界隔开的浴帘,在这里带来的只不过是一种虚假的安全感;刀子挥动的弧线,呼应了整部电影由高潮往下坠的剧情发展方向,还呼应着玛里恩身体的倒落等等„„而且,在这场淋浴戏中,女主角身上的禁区,观众一点也看不到,希区柯克作为一位严肃的艺术家,有意避开了利用色相刺激观众感官的做法。只是让观众看到这个场面后感到恐怖、可怕,为主人公的命运担心,从而达到悬念片的审美效应。
剧中女主角玛里恩在浴室被杀的这场戏可谓是全片最摄人心魄的暴力场面,希区柯克为了拍摄这场戏,不同寻常的花了7天的时间,把摄影机的方位变换了60次,剪辑出了44个镜头,得到了45秒长的胶片。这场戏的时间之短、镜头之多、拍摄期之长、构思之精密、艺术感觉之准确,都是非同寻常的。而从镜头比例上来看,女主角玛里恩的镜头最多,从景别大小来看,完全由近景和特写组成。因此可以说镜头长度非常短,多数不超过1秒。所以速度快、节奏高、冲击力大,造成了凶杀场面的恐怖感和刺激性,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值得注意的是,这场戏里没有对话,只靠动作,运用电影语言在荧幕上表述出来。它所以令人惊骇、恐惧、刺激,完全是由画面形象的张力和信息传递给观众的。
在《狂凶记》???中也是一样,影片中的一次凶杀场面,从凶手解下领带勒在女人脖子上,直至女人被勒死,全长14分钟,希区柯克将凶杀过程以及罪犯的狰狞面目和残忍手段,透过视觉形象充分展示在观众面前。在这场戏中,导演运用了一系列短镜头,以快节奏造成紧张恐怖的气氛和视觉冲击力。而当罪犯离开作案现场,女秘书从一侧走来,进入大门后,希区柯克却依旧将摄影机保持不动,等了一会,又从摄影机前过了两行人,我们才听到一声本该早就发出的女秘书的尖叫声。此处,我们明显感觉到希区柯克在有意诱导观众,看看观众能承受
毕业生论文
多大的耐心。这里的镜头固定不动,画面并无多大变化,也没有语言,依靠场面调度让观众的视觉感受越来越紧张,期待感也越来越强烈,仿佛空气已经窒息和凝固那样让观众的心理承受巨大的压力,感到忐忑不安。而引起的这些观赏效果完全是通过视觉语言引发出来的。
三
希区柯克电影悬念设置的影响思考
希区柯克的悬念片曾对世界电影产生了巨大而持久的影响,在美国,他那些招牌式的悬念拍摄手法和令人回味无穷的戏剧张力被许多后辈导演争相模仿,一时间我们在无数电影当中都能发现他那熟悉的电影悬念元素;在欧洲,他的作品处于一种被研究的地位,因为其作品虽然是商业化的产物,却从来不失艺术上的价值,这与许多作者论电影完全是背道而驰的。而且,其在电影悬念技巧设置、电影悬念审美效应等方面都做出过很大程度的革新;在更多的国家,希区柯克的电影作品则是引发了大批惊悚悬疑片的创作,并启迪了许多优秀的惊悚悬疑片的产生,比如著名波兰裔导演罗曼·波兰斯基的《九重门》和大卫·林奇的《蓝丝绒》等等。
而今天“希区柯克”已不再是一个普通的名字,他已成为一种电影手法的精神,已成为悬念惊悚的代名词。因为希区柯克创造出了他那个时代最具特色和最易识别的电影类型——悬念片。这位悬念大师,留给观众的是部部充满悬念的电影作品。这些影片不仅获得广大影迷的喜爱,而且受到电影评论界的高度评价。希区柯克电影的真正意义,在于它通过悬念设置表现影片中人物的犯罪心理、精神变态等多方面的内容,深刻地揭示出人类心灵深处最阴暗、最险恶的一面。观众们从精彩曲折的悬念设置中获得欣赏的愉悦,评论家们则从其深刻的内涵和寓意中获得启迪。因而,每当我们提起希区柯克,必然会想到他制作的影片中那些
毕业生论文
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魅力无穷、让人惊叹不已的悬念设置;而每当我们研究和探讨电影中的重要构成元素——悬念设置时,也不能不想到希区柯克,想到他对悬念设置的巧妙构思和运用,想到他对电影艺术的执着追求和贡献。
总而言之,希区柯克这位在国际影叱咤风云五十年的电影大师为世界电影史书写下了完美的一页。
参考文献:
1、斯拉沃热·齐泽克主编 穆青译,《不敢问希区柯克的,就问拉康吧》,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2、王心语主编,《希区柯克与悬念》,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9年
3、 【法】弗朗索瓦·特吕弗主编 郑克鲁译,《希区柯克与特吕弗对话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4、【英】J.E.斯隆主编 顾峨 戴莹莹译,《希区柯克研究导读》,世界电影,2000年
5、【英】约翰·泰勒主编,《希区柯克生平和创作》,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年 6.【美】劳拉·穆尔维主编,《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
7、王迪主编,《通向电影圣殿》,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年
8、赵卫东 张桂清主编,《世界电影精品鉴赏:希区柯克特辑》,南方出版社2004年,
9、 高大勇主编,《希区柯克悬念故事经典》,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年 10. 胡克 游飞主编,《美国电影分析》,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
毕业生论文
11、樊卫锋编,《为希区柯克尖叫》,作家出版社2002年
12、施旭升编,《艺术创造动力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 13.《内蒙古艺术》,第65页,1998年第2期 14.《世界电影》,第13页,2000年第3期 15.《世界电影》,第8页,2000年第3期
作文如何设置悬念和伏笔 篇4
学会设置悬念
学会设置悬念,就是文章中令人好奇而又不能马上知道底细的情景。念,就是文章中令人好奇而又不能马上知道底细的情景。念,它可以是一个场面、一段情节,可以是贯穿全文的一个具体事物、人物某一时刻的神态描写等。
悬念的主要作用是抓住读者的心,引起读者对事情的发展、变化、结果,对人物或事物的处境、结局产生关切的心理,使文章情节发展更具有吸引读者关切、引人入胜的魅力。怎样设置悬念呢?设置悬念的位置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篇首设置悬念。这种设置悬念的形式运用很广泛,它有助于创设氛围、环境,展开矛盾,引出下文。另一种是在篇中设置悬念。这种设置形式有助于承上启下,推动情节的发展。设置悬念的具体方法常见有如下几种:
①以人物某一时刻的神态描写为悬念。如《渡船》开篇写:
“年轻的妈妈坐在船舷上,愁眉不展,眼睛里还嘀着泪水,船一摇晃,泪珠便直滚下来。在她的怀里,孩子沉沉地睡着。孩子全身都裹在被子里,看不出什么样子,尽管这样,妈妈
还是把他贴在胸口,生怕被江风吹着,被水花溅着。”
这是怎么回事呢?文章自然引起了读者的注意。
②以人物某一时刻的言行心理描写为悬念。如《三人行》开头便写:
“„一定要走到那棵小树跟前再休息!‟指导员王吉文望着前面四五百米处一棵小树,又暗暗地下了一次决心。… …在王吉文看来,它似乎比实际距离要远一些。”王吉文为什么“又暗暗地下了一次决心”?为什么望着只有四五百米,走起来却“似乎比实际距离要远一些”呢?这些心理描写既紧紧地抓住读者,也自然展开了情节,为后文埋下了伏笔。③以环境描写为悬念。如《卖火柴的小女孩》落笔就交代:
“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在街上走着。”
这个小女孩是干什么的?天冷又下着雪,她为什么还光头赤脚?天快黑了,又是大年夜,她为什么不赶快回家?她的命运、结尾如何?文章一开头,就把人物放在这样一个典型环境中,于是便紧紧地扣住了读者的心弦,引起读者急切想知道事情底细的心理。
④以记叙场面或一段情节为悬念。如《草船借箭》一文中记叙了这样一个场面:周瑜施毒计,要诸葛亮 10天造好 10万枝箭;诸葛亮说只用 3天,还立下了军令状。诸葛亮不知
对方是在陷害自己吗?只用 3天能造好10万枝箭吗?诸葛亮又是怎样造箭的?这自然引起读者浓烈的兴趣。
⑤以贯穿全文的一个事物为悬念。如《小木船》这篇习作,开头就写:“每当我看见藏在抽屉里的那只精致的小木船,我就想起陈明来。”这只小木船是怎么来的?为什么“我”要把它藏在抽屉里?为什么看见它就想起陈明来?全文以这只小木船为线索、悬念,层层展开,引人细读。
设置悬念要强调的是:设置悬念不能滥用,要力求合情合理,不牵强、生硬。所设悬念要简明、干净利落,不能枝蔓横生、故弄玄虚,以致使读者眼花缭乱,甚至厌烦,从而失去悬念应有的作用。
作文如何设置悬念和伏笔
【思考练习】
1、什么叫悬念?怎样设置悬念?要注意什么?
2、以《神秘的》为题,写一篇短文,要求写前先列提纲,练习正确使用悬念手法。
学会巧设伏笔
伏笔,指的就是文章前段为后段埋伏的线索。伏笔不同于悬念,它的主要作用是对文章情节的发展,做事先的说明、铺垫,以使后来发生的事情不至于让读者感到突然或不理解,避免“前文没有交代,后文冒出来”的现象。
怎样设置伏笔呢?伏笔的位置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在篇首设置伏笔,二是在篇中设置伏笔。设置伏笔的方法灵活多样,具体可以因文、因材料的特点而定。
①通过描写环境设置伏笔。
这是运用得最多的一种方法。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在介绍志愿军潜伏部队周围的环境时写道:
“前面六十多米就是敌人的前沿阵地,不但可以看见铁丝网和胸墙,还可以看见地堡和火力点,甚至连敌人讲话都听得见。敌人居高临下,当然更容易看见我们。我们趴在地上必须纹丝不动,咳嗽一声或者蜷一下腿,都可能被敌人发觉。”
这就为故事向高潮推进作了铺垫,为“我”为什么看到亲爱的战友被烈火整个儿包住想救而不能救,邱少云为什么“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埋下了伏笔。
②通过描写人物外貌设置伏笔。如《夜莺之歌》一文,开头写小夜莺“光着头,穿着一件颜色和树叶差不多的绿上衣”。这就为下文小夜莺把敌人引入游击队包围圈后顺利摆脱敌人埋下了伏笔―正因为他的衣服是绿色的,跟树叶差不多,所以钻进树林就不易被发现,便于隐蔽。
③通过描写人物言行设置伏笔。如《狼牙山五壮士》一文,写五壮士完成掩护任务之后,“为了保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莲花瓣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这就告诉我们:五壮士将面临后有追敌,前是悬崖的绝境,暗示故事结局将是五壮士英勇跳崖,壮烈牺牲。
④通过描写人物心理设置伏笔。如《穷人》一文,开篇讲渔夫的妻子桑娜焦急等待出海捕鱼的丈夫归来时,写道:
“桑娜沉思着: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可是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桑娜倾听着风暴的声音,„他现在在哪儿?上帝啊,保佑他,救救他,开开恩吧!‟她一面自言自语,一面划着十字。”
这段心理描写,既讲了桑娜一家家境穷困,又讲了她对丈夫十分疼爱。这就为她收留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时,所产生的忐忑不安的矛盾心理,作了很好的铺垫。
设置伏笔需要注意的是:设置的伏笔要与文章主要内容有密切的联系,是文章重要的组成部分——或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或埋设事情发展过程的“诱因”、“条件”,或暗示事件结局、为人物安排后路,等等,总之不能节外生枝。
【思考练习】
1、什么是“伏笔”,主要作用是什么?如何巧妙地设置伏笔?
2、以《我亲身经历的一件事》为题,写一篇短文,要求写前先列提纲,练习使用设置伏笔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