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课文赏析【精选3篇】》
《荷塘月色》写于一九二七年二月。这时作者正在清华大学国文系任教,他一面教书,一面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而对大革命失败后严酷白色恐怖的血污现实采取逃避的态度,然而又终不能闭目塞听,因此思想上总存有许多矛盾的苦闷。他的这篇著名散文主要是写月夜下荷塘的幽美景象的,其中也反映出他矛盾苦闷心境的一些影子。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荷塘月色》课文赏析【精选3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朱自清《荷塘月色》评价 篇1
《荷塘月色》是现代抒情散文的名篇。文章借对“荷塘月色”的细腻描绘,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 而又不能的复杂的思想感情,为我们留下了旧中国正直知识分子在苦难中徘徊前进的足迹。以下是关于朱自清《荷塘月色》的相关评价,以供参考!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在任教清华大学期间所创作的一篇现代抒情散文,它是一篇优美的、充满文学质感的的文学作品。文章写了荷塘月色美丽的景象,作者心中对自由的向往,对现实的批判感情之强烈,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而又不能的复杂的思想感情。其作品写于1927年,这一年中国接连发生了“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朱自清是一名爱国的民主主义者,无法参加革命或反革命,他最终选择了暂时的逃避,通过文学作品来抒发心中的惆怅,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把情绪寄托在文字之上,由始至终都体现出一种挣扎的心理,为后人留下了旧中国正直知识分子在苦难中徘徊前进的足迹。文章寄托了作者一种向往于未来的政治思想,也表现出作者对荷塘月色的喜爱之情。
在内容上看:文章中运用大量的叠词来描述荷塘月色的美,一粒粒明珠,峭愣愣,阴森森,蓊蓊郁郁,曲曲折折,影影约约,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等,文章里面的荷塘,荷叶,荷花,树木,青雾,月光等景象都运用叠词来进行修饰,给我们展现出一幅美轮美奂的荷塘月色景象。“悄悄地”披了大衫出去,又“轻轻地”推门进去,这两处首尾呼应,“悄悄”与“轻轻”体现作者内心的不平静与烦躁,说明了我的心情并没有多大改变,在走出去看到夜晚的荷塘美景,不想打破这种安静的场景,于是轻轻的推门回家。“曲曲折折”体现了荷塘的宽广,“田田的”为我们生动形象的展现出荷叶的形态,“层层”说明了荷叶的多与深,体现出茂密的荷叶场景。“远远近近”“高高低低”说明了树木生长的茂盛繁荣和错落有致。叠词的使用表示程度的加深,来突出强调事物,使描述的景色或人物更加形象,富有艺术魅力,表达更为丰富的思想感情。文章中还运用大量的比喻,比如“叶子出水很高, 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以“亭亭的舞女的裙”喻叶子自然舒展的形态, 赋予荷叶动态的美, 极为生动, 又极为贴切。“层层的叶子中间, 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 有袅娜地开着的, 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作者用“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和“刚出浴的美人”三个喻体同时去说明荷花的美,明珠惊醒剔透,星星晶莹闪耀,美人窈窕娇媚。不仅写出了荷花的美,更写出来荷花在月色中的特点。文章运用了亭亭、袅娜、羞涩、刚出浴等词语来形容荷花荷叶,使得荷叶自身舒展的形态、荷花的开放和含苞待放的姿容各具情态,把荷花与荷叶描写的栩栩如生。“月光如流水一般, 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泻”字紧扣“月光如流水一般”这个比喻, 写月光照耀, 一泻无余的景象, 再加上“静静地”这个修饰语, 就准确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倾泻, 但又绝无声响的幽静,写出了夜晚中的月色之美。在这篇文章里,还运用了博喻来描绘景色,加强了语意,增添了气势,把事物的特征特征和内涵从不同角度来表现出来,这就增添了文字铺排的气势呈现出一幅多姿多彩的荷塘月色景色。文章中还运用了通感的修辞品格,在描述客观事物中,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转移,使意向更为生动活泼。例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清香是嗅觉感受,可闻而不可听, 可嗅而不可见。作者把淡淡的清香比做渺茫的歌声, 就让读者很形象地体会到这香气是飘渺不定、似有若无的, 非常新颖而又贴切。再如“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 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 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朱自清把树影与月光交织在一起时所构成的黑白相间的优美画面的视觉形象, 转化为听觉形象, 激起读者无穷的遐想。这样写,不但可以促使读者进一步想象荷塘上和谐的画面,宁静的气氛,而且大大丰富了月下荷塘诗一般美的意境。拟人手法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通过把事物人格化,表现出人物特征,生动形象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把事物表现的淋漓尽致,使文章生动活泼。例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袅娜是柔美的样子,用来形容女子美丽优雅的身姿;羞涩形容女子的娇柔,在这里形容白花,感受到荷花呈现出一幅美人般的姿态。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把叶子比作人肩并肩密密的挨着,呈现出一幅荷叶茂密,整齐排列的场景。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杨柳依依,这里被当做是女子稀疏的倩影,把杨柳赋予了人的灵魂,展现出美丽的女子的形态,让人不禁着迷。文章中还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就体现出对比的手法,这种矛盾的写法,通过热闹和冷静、群居和独处的对比,让作者的感情更加鲜明,也突出了作者这种矛盾的心理,增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在结构上看:文章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第1段,交代夜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第二部分为第2~6段,写出了作者夜游荷塘的心绪和见闻。第二部分为文章的主体部分,按照行踪顺序,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2~3段)在写去荷塘的路上,介绍了荷塘周围的环境和作者站在荷塘旁的心情;第二层(4~5段)主要描述了荷塘上的月色,皎洁月光下美丽的荷塘,具体写了荷花、荷叶、荷香、荷波和叶下的流水这几种景物,体现了作者暂得安宁时的喜悦之情,通过对恬淡生活的向往,也曲折的反映出他对当时现实的不满;第三层(6段)写荷塘的四周,主要分为中景、远景。第三部分是最后两段,作者欣赏月色,并且回到家中,抒发不满现实的感慨。本文的景物色调具有朦胧的美、静谧的美的特点,作者内心的苦闷哀愁和对现实的不满,渴望平和自由的生活,现实中只能寻得短暂的宁静和自由,造就了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荷塘月色》开始就写出文章的中心——“这几天心里颇不平静”。通过写小路的“静”、月色朦胧的“静”, 来衬托出作者的“心里颇不宁静”。写荷塘四周蝉声和蛙鸣的“闹”,来衬托出荷塘月色的“静”。通过描写江南采莲的场景:梁元帝的《采莲赋》和《西洲曲》关于采莲的热闹、嬉戏的情景,进一步衬托出夜晚“荷塘月色”的“静”。最后画龙点睛“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委婉地体现出“心里颇不宁静”的缘由。文章的结构脉络清楚,严谨细密,又不露人工斧凿的痕迹,文章达到了“形散神不散”的境界。文章又分为外结构和内结构。外结构是作者出门走过小径到荷塘,又从荷塘回到家中,夜游荷塘月色按照空间顺序来进行描述的。内结构是作者的情感思想从平静、求静、得静到出境。通过内外结构的一致性,恰到好处的为作者展现出一段心理历程。文章首尾相呼应,本文共有三处首尾呼应的地方,开头的“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文章按照这一线索来描写月光下的荷塘月色,并且设置了悬念。结尾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回答这一悬念。另外开头的“妻在屋里拍着闰儿,模模糊糊地哼着眠歌”,与结尾的“妻已睡熟好久了”首尾相呼应。最后是开头的“我悄悄地披了衣衫,带上门出去”与结尾处的“轻轻地推门进去”,开头与结尾首尾呼应尤为明显,“悄悄”与“轻轻”说明了我的心情并没有因为夜游荷塘而发生很大改变。这三处的首尾呼应环环相扣,巧妙地让文章浑然一体,结构紧密。
《荷塘月色》表现出语言美、声韵美、温馨美、朦胧美与和谐之美,文章充分的展现出这几种艺术美感,情感描述细腻而又不失强烈。文字能体现作者的心性与感情,全文按照“静”这一线索来寄托思想感情,作者向往自由而又平静的生活,月光下的荷塘很美,作者有淡淡的哀思,淡淡的惆怅,同时也有淡淡的喜悦,几种感情同时存在,展现了对荷塘月色的喜爱,也抒发出作者心中的想求静、想超脱而又不能的无奈之情。
朱自清《荷塘月色》赏析 篇2
这篇文章写于一九二七年七月。当时,全国一片白色恐怖。朱自清和许许多多知识分子一样,面对血污的现实和迷茫的前途,陷入苦闷彷徨之中。朱自清有着光明磊落的人格和对社会的责任感,他没有颓唐消沉,而是时时泄愤懑于诗文。虽然絮絮低吟不同于震撼人心的呐喊,可同样是战斗,同样是历史的一个回声。
《荷塘月色》,从一个侧面曲折地为我们展示了那个可诅咒的时代,留下了旧中国知识分子苦难历程中一个清晰的足印。
这篇散文选进现行教材时作了删节。现有八个自然段,可分为四个部分。
文章第一段,交代了作者去荷塘的时间和缘由。开头就说出这几天“颇不宁静”的内心状态。“颇”字是对不宁静心情的强调。下文中作者思绪翻飞,神驰万里,或行或止,或喜或愁,都和这“颇不宁静”的心情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一句是作者进行艺术构思的焦点,也是本文的文眼。
“颇不宁静”四个字,似乎言犹未尽,一般来说,继续抒发胸臆才顺理成章,但作者的笔锋却转向了晚上乘凉时的所想、所见、所闻。这样“颇不宁静”的表述,就如同悬念似的抓住了读者的心。
作者先写所想:“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再写所见:“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后写所闻:“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这些仿佛与作者的情绪没有联系的白描,却创造了一种凄楚、孤寂的氛围,是为“颇不宁静”的心情着色,也是为描写皓月清光下的荷塘垫笔。
心有隐忧,能向谁去诉说?荷塘或者可以使自己得到片刻解脱。作者受到情绪的压迫、景色的吸引,终于带上门走向荷塘。这一行为是有着心理活动根据的合乎逻辑的发展。这一段是文章的第一部分。它以强烈的直接抒情开始,将淡淡哀愁流露在字里行间,为全文定下了感情的基调。
第二段写荷塘周遭的环境。先写曲折幽僻的小煤屑路。通过“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的叙述,暗写了在这种气氛环境中作者的一颗寂寞的心。继而实写荷塘四周的林木,虚写没有月光时的阴森气象,虚实相参地,勾勒出此刻荷塘的环境和作者的心境。最后以赞美今夜的淡淡月光作结。平时无意于荷塘的月色,尽管今晚的月光只是淡淡地,仍然觉得很好,这是什么缘故呢?读者带着这种思索转入了下一段。这个结句完成了由写景到抒写作者心情之间的过渡。
这一段里对淡淡月光的描述为正面写荷塘定了基调。淡淡月色是景物的色调,淡淡哀愁是内心的情调,交融在一起,不仅使读者踏进了淡淡月色笼罩下的荷塘,而且也踏进了作者那被淡淡哀愁笼罩着的心灵里。
第三段紧承第二段,披露自己所以中意于今夜荷塘的原委,抒发自己踏月寻幽的万端感慨。
“路上只我一个人”提起了下边关于踽踽独行于荷塘的一番妙论。“背着手踱着”这一细节,微妙地展示了作者此刻稍有宽解的心情。接下去是一段内心剖白:“这一片天地好象是我的;我也象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一种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但是都加了“好象”、“象”这样修饰语,说明这种喜悦之情是建立在虚幻的遐想上的自我慰藉。从以后的行文中可知这当然也只能是不堪现实一击的淡淡地喜悦。尽管如此,由于此时此地能使身心挣脱生活的种种羁绊,偷得片刻安宁,因而才有了“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是个自由人”的感觉。只是这样一种感觉的获得,就能使作者发出:“且受用这无边的荷塘月色”的自足的惬意的心声,足见这样一个小天地对困扰于人事中的作者来说,是多么难求的境界。这句话,细加品位,最能撩人心绪。从作者苦涩的微笑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痛楚的灵魂对现实的反抗。
这二、三段为第二部分,它为四、五、六三个重点段作了足够的铺垫。
第四段写月光下的荷塘。从田田荷叶写起,依次写出荷花,荷香和脉脉流水。符合人物观察景物的顺序。
最先扑入眼帘的是满塘荷叶。“亭亭”一词表现了荷叶的风姿秀丽,“舞女裙”的比喻,恰到好处地写出了荷叶临风摇曳的姿态。在纵观之后,凝神细审,视线移到万绿丛中的点点白花。盛开的袅娜喜人,含苞欲放的流露着勾人情思的娇羞,十分传神地写出了荷花的不同姿态。进而用“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这样的比喻,写出荷花从光色上给人的感受。“明珠”是写近处荷花的玲珑剔透,“碧天里的星星”是写在满塘荷叶衬托和月光的辉映下,远处荷花的闪烁迷离。既看到宜人的花色,也就必然会嗅到沁人的花香。“缕缕清香”,能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是很难的。但作者以歌声设比,用时断时续若有若无的远处的歌声,这样易于体味的听觉感受,唤起读者的嗅觉体验,把两种感觉沟通起来,这种移感修辞手法的运用,实在可以传神。
在这番静态描写之后,又把荷塘的动态捕捉进镜头里。清风徐徐,荷叶的一丝颤动,化为一道碧痕,荡向荷塘那边。这种细致的描摹,真使人宛然若见。
在一连串的比喻描写之后,作者又用“更见风致”概括地写出淡淡月色之下,脉脉流水之上的荷叶的美。怎样“更见风致”呢?由于前边形象描写的具体和逼真,读者完全可以在已获得的内心视象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去想象,作者就不必多说了。
第五段描绘荷塘的月色。月色是单调的,难以着笔,而作者把它和形态不一、色彩有别的景物结合在一起进行描写,就使月色有了光上的变化。他首先从月色的角度写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泄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流水的比喻,把月光写得流动、轻柔,而且突出了它那空灵、明彻的特点。“泄”字化静为动,更加强了月光的流动感。作者写荷塘上水气氤氲,在月色映照下泛起“薄薄的青雾”。这就准确地抓住了月色和水气揉合在一起的那种特殊的色彩。第二句从景物角度写月色。月光笼在花间、叶上,花叶有如“牛乳中洗过一样”。牛乳并非透明的,那就是说,眼前的花叶给人一种终隔一层,不甚分明的感觉,同时也恰恰表现出作者一时朦胧、恍惚的心理状态。此景此情,就象“笼着轻纱的梦”一般,既是写景,也是写情。满月而不能朗照,才使荷塘愈加显得虚空、缥缈,唯有这样的境界,作者一腔愁绪,才得暂忘、暂解。因此作者说:“这恰是到了好处”。这梦幻般的景物,实际上是作者希冀超脱的梦幻般心理的象征。
月光“隔了树照过来”把斑驳的树影映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当然不均匀。淡淡的月色和树影之间有明暗的变化。但明与暗又是溶进溶出,不着痕迹,没有明显的界限,从不均匀的变化之中又透露出某种内在的和谐。这种视觉的感受,怎样使读者体味到呢?作者
用梵婀玲(即小提琴)奏著名曲来比喻,于是这种光与影的和谐便化为耳边悠扬的旋律。
读者可以凭借对优美的乐曲的想象去领略月色之美。这种对月色的描写,可以说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第六段展示出月光下荷塘四周的景象。“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等重迭词语的运用,造成了树木错落有致的层次感。荷塘周遭的树木“乍看象一团烟雾”,这是从面上写树的整体形象。独有杨柳的丰姿能让人辨得出,是点的描写。点与面的结合,也是为了从另一个角度描写月色。然后,视野扩展开来,写了依稀可见的远山。荷塘有了这样一个写意般的幽深的背景,更衬托出月下荷塘的宁静。接着,树缝里一两点灯光闯进作者的视野。无精打彩的灯被比喻为渴睡人的眼,十分别致。这一比喻可能触发读者对于此灯下人们的种种联想。现实的生活步步逼近了,刚才的美妙的幻觉慢慢在消失。曾是听而不闻的蛙叫、蝉鸣,惊扰了荷塘和作者内心的超然心境。作者曾据为己有的别有天地的境界,化为乌有。作者终于发出了“我什么也没有”的恍然若失的慨叹,这就和开头写的“颇不宁静”的心绪照应起来。
以上是文章的第三部分。作者触物兴怀,笔笔是景,笔笔是情。画意浓,情更浓。在这宁静的荷塘景色的描绘中,我们时时感受到作者情感波澜的冲腾。
第七、第八两个自然段是文章的第四部分。进一步表现了作者不满现实,幻想超脱而不能得的复杂心理。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一句,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先写江南采莲,继而以南朝乐府《西洲曲》的诗句来表现古代江南采莲的幽美情景。这由此及彼,抚今追昔的联想,是作者“颇不宁静”的心情在梦境般的荷塘畔没有得到排遣之后的必然去向。抒怀乡之衷情,发怀古之幽思,能否消除心上的郁闷呢?答案是否定的。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的江南,在血雨腥风之中,又怎么会有“采莲南塘”的佳境呢?作者不仅不能摆脱世间事,反而更“惦着江南了”。惦记着什么呢?没有讲出,只是用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破折号,心事浩茫,尽在不言之中。作者产生“颇不宁静”心情的原因在哪里呢?在这儿也给我们含蓄地作了解答。从这里我们可以体会出作者的心情之所以“颇不宁静”,是由于对祖国命运忧心忡忡,而不是基于考虑个人得失的多愁善感。全篇文章至此感情达到了顶点,在这巧妙的点题之中,文章升华到一个新的思想境界。
荷塘漫游也好,怀古思乡也好,幻觉中的自我虽一时能远远地离开现实,关怀时代命运的作者最终仍要回到现实中来。“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文章至此作了看似平淡,却是情味无穷的收束。说明现实是无法逃避的,也是不应逃避的。带门而出,推门而入,首尾呼应,结构十分严整。以上是文章的第四部分。
这篇散文以“我”的游踪为线索,贯串全文。实则是作者“颇不宁静”的心情在牵动着步履,步移而景换。读者似乎追随着作者的行踪,实际上是在作者情感的波澜中浮沉。情感的变化起伏,又都是现实的投影。缘情写景是这篇散文的一大特点。
作者的情感是复杂的、深沉的。正如他自己所说:由于“久而后出,这种情感必尽其层层叠叠,曲折顿挫之致”。(《朱自清文集(一)·短诗与长诗》)因此,在景物描写中能极尽起伏变化之能事,是情感使然,绝对不仅仅是文字技巧问题。这种以情带笔,使笔墨翻澜,意境跌宕,结构严整,又富有变化的写法,是本文的又一特点。
本文语言清新朴实。娓娓谈来,如叙家常,倍觉亲切。其中巧妙的比喻形象,象是一颗颗明星,熠熠照人,使满篇生辉,又不露丝毫雕琢的痕迹,确实是大家手笔。
这篇散文给我们打开了一篇有声有色的画卷。从画卷中隐约可见地向我们走来的是一位志行高洁、注重操守的正直的知识分子形象。综观朱自清曲折艰辛的一生,重读这篇《荷塘月色》,给予我们的启示是深刻的,作品的社会意义也正在于此。
朱自清荷塘月色好词 篇3
好词
幽僻苍茫独处群居弥望点缀
妙处羞涩袅娜风致宛然波痕
朗照参差斑驳脉脉青雾荡着
蓊蓊郁郁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田田
没精打采隐隐约约阴森森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