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练习最正确的手型【优秀6篇】》
练习钢琴的同学,首先要从掌握正确的手型开始练习!为大家精心整理了钢琴练习最正确的手型【优秀6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钢琴的声音练习 篇1
不同的重量运用产生不同的音色。
演奏钢琴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表现音乐,而力量的合理运用是良好声音的基础和保证,是钢琴表现音乐的重要手段。
自然重量首先是手臂的重量,进而是身体部分对重量的补充和结合。手指和整个手的重量要根据乐曲力度变化的要求来调整。
重量的调节必然建立在重量能全部自如放下的基础上。我们如能更多地注意让手在自然平稳、几乎保持不动的情况下做到完全放松,使它支持在手指上,就像支持在支撑物上一样,这样弹琴时,掌关节略为拱起,承担手放松时的全部自然重量。这时,掌关节和腕关节之间的肌肉得到发展,因而也就使手指得到可能有的独立性。
正确的触键方法是音色获得的必须保证
良好音色的获得与手指尖的触键方法直接有关。
钢琴的触键方法直接影响着钢琴的弹奏音色,与其相关的因素包括:手的形状、距离键盘的高度和角度、触键的力度与速度等。
其中手的形状应该服从音乐的需要,当为追求特定音色与风格时,除常用的手掌拱起手形外,还要用到手掌平铺的手形。距离键盘的高度和角度、触键的力度与速度是触键方法的主要内容,必须依据乐曲的风格要求不断调整:如果想得到雄厚灿烂的声音,手指应该离键面高些,同时手指立起角度近90度,触键力度强、速度快些。如果想得到微弱柔和的声音,则手指应离键面低些,触键力度小些,速度慢些。
要弹得声音动听,必要的先决条件是从肩部到指尖(包括手臂、手腕和手在内)全部放松,而手指却应当是随时准备好的,如同士兵随时准备出发一样。音色的决定性关键是指尖的触键,而其余的部分:手、手腕、手臂、肩、背部都是“后方”,后方应当很好地组织起来,以便“一切为了前线”。十指是演奏钢琴最直接最敏感的部位。因此,十指的力量、灵敏、速度,千变万化的触键方式,以及控制能力是基础之基础。
弹钢琴的手型教学 篇2
1、手指自然弯曲,同手掌一起构成一个半圆型,呈空握球状。
2、掌关节(通常叫第三关节)及所有手指关节都应凸起,应避免和纠正最易出现的手指第一关节和第三关节(指掌关节)塌陷呈凹状。
3、手指应自然分开,原则上刚好一个指头对准一个琴键。
4、整只手(从整个前臂到手)应以水平位置正摆在琴健上,并应使手指摆正,与琴键排列平行,大指应放在琴键上面。
5、手指触键的基本位置应取在白键与黑键距离的约二分之一处。当触按黑键时,整只手应向黑键位置前挪,黑键应弹在键前端位置。
儿童钢琴入门方法 篇3
中央C的入门方法
中央C的入门方法是在学习五线谱读谱时,从大谱表的中央C开始,高音谱表向上、低音谱表向下,按照二度关系依次介绍相邻的新音符。一般左右手都用1指弹奏中央C,右手的五指和小字一组的c1 d1 e1 f1 g1形成对应关系,左手的五指和中央C及小字组的b a g f形成对应关系。认知音高位置的同时依次学习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和附点二分音符等。节拍由4/4拍开始,之后出现2/4拍和3/4拍。
在当代欧美教材中,《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是中央C入门方法最具代表性的教材。《我和我的钢琴》虽然先分别介绍高音谱表、低音谱表,之后引入大谱表,但它也是以中央C为起点识读乐谱,以中央C为核心展开教学,所以本质上也是中央C的入门方法。
《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在我国钢琴启蒙教学领域传播之广泛,影响之巨大是空前的,我国本土教材的编写不可避免地受到其理念的影响,因而国内教材中以中央C入门方法的教材有许多。如:《幼儿钢琴教程》(李斐岚、董刚锐)、《儿童钢琴初步教程》(盛建颐等)、《中国儿童钢琴教程》(应诗真)、《儿童钢琴趣味教程》(陈福美)、《幼儿钢琴教程》(蔡福华)、《轻松学琴100课》(陈再峰)等。
中央C无论从大谱表上还是钢琴键盘上看,都是儿童最易于识别的音。从这个音循序渐进地展开学习,符合儿童的认知能力。但是,《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等中央C入门的教材,也有许多不足。
如:(1)中央C处于高音谱表下加一线和低音谱表上加一线,当儿童还不清楚线、间关系,不知道为什么要加线时,由于心理学上的视觉认知完形作用,儿童常常把全音符和加线看做是一体的,造成认识上的错乱。大家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孩子在写高音谱表第三线上的do时,还要在符头上添加一条短线。就是这个原因。(2)从中央C入门一课学一个音,逐步向上下推进,这样一方面使幼儿学得扎实,但另一方面也造成很长一个阶段,双手挤在中央C周围较窄音域弹奏的现象,不利于手臂力量通畅地贯通下来。(3)大拇指是最难支撑和站立的手指,从大拇指开始弹奏较困难。(4)由于长期在中央C的手位,形成了手指指法与CDEFG的对应关系,很多孩子在以后的读谱中,看到1指就弹奏do,不管它是不是do,看到2指就弹奏re,不管它是否re;或者看到do就用1指,看到re就用2指,不管这种指法是否合适。
2、界标式的方法
界标式的方法是指在初学阶段就向儿童明确指出一些位置特征鲜明的音作为标兵音,其它音符可参照这些音符来识读。如大谱表上的五个C呈对称关系;高音谱表二线上的G、五线上的F与低音谱表四线上的F、一线上的G呈反向对称关系。
美国钢琴教育家弗朗斯•克拉克编写的《钢琴学生的图书馆》和莱恩、奥尔森编写的《音乐小径》等教材,均使用了界标式的方法学习读谱。在我国的儿童钢琴启蒙教材中,谢耿教授编写的《幼儿钢琴启蒙教程》较多借鉴了这种方法。
不良手型的形成与纠正 篇4
虽然,一只放松的手摆上琴键就八九不离十地符合基本手型形状,但正确手型并非仅指一种静止的外形,它包含了在弹奏过程中,要能够利用正确手型创造的科学合 理的条件来做弹奏动作和运用力量。
它还要求弹奏钢琴的正确手型内部具有必须的手的张力、手指的支撑力和手指正确的挥动动作能力等。这样,运用正确基本手型进行弹奏当然就不会像摆一个手型那么容易了。
幼儿未经训练的柔弱小手在不具备弹奏需要的肌肉能力时,极易形成弹奏手型的不良姿势和不良习惯动作。譬如, 四、五指先天不足,弱小迟钝,缺乏支撑力。一旦触键,手指的第一、三关节极易出现凹陷,还会同时引起其他手指出现牵连动作和多余紧张——相互依靠;大指僵 硬;手指蜷曲或伸直等等。
如果我们的训练和练习不能针对这些自然条件上的弱点采取措施,注意培养正确的基本手型的训练,就会逐渐形成错误的习惯动作,酿成 不良手型。
对不良手型种种,不在此一一例举。概括起来,不良的手型主要表现在两个主要方面:
一是指甲关节(通常称第一关节)和指掌关节塌陷呈凹状,这个问题的主要危 害是影响指力的传导,以至于不能获得正确的发音,并会在将来影响到手指快速跑动;
二是由于弱指的软弱使它们在站立和弹奏时会产生某些手指的多余动作和多余 紧张。它可能表现为某些手指相互依靠,或某些手指伸直、蜷曲等。这种问题所导致的多余动作和紧张会直接影响正常弹奏,造成弹奏的不均匀、僵直生硬和能量的 浪费。
纠正不良手型主要依靠加强手指的独立支撑能力来解决。一个极普通的例子可以说明。凡站立有困难或缺陷的人,走路的姿势必定不正常,出怪像。手指也是一样, 只有当肌肉能力发展到每个手指不依赖其他手指帮助而独立支撑,不牵动其他手指产生多余动作和多余紧张而独立动作时,基本手型就形成和真正得到了巩固。
正确的手型 篇5
正确手型其实没有一个绝对概念。苏联钢琴家伊贡诺夫指出:“几乎任何一种手的姿势都可以说得通,只要是这种姿势合适,符合手的构造,符合音乐组成的高低起 伏,更主要的是不破坏动作的统一。”
客观上,钢琴演奏中没有某种固定不变的手型。每一个新的乐曲都会对手的弹奏姿势产生变化的影响和要求。而不同的钢琴家演奏同一首乐曲时,手的姿势也会是各种各样的,所有这些又都可以认为是正确的。
因此,可以说没有一种绝对的正确手型模式,也没有一种一成不变的固定手型模式。那么,对适应音乐表现需要的任何演奏手型都可以认为是正确的。应该说,这是关于正确手型的具有根本意义的概念。
但是,初学钢琴的孩子,正处在学习钢琴演奏的基础阶段,我们要非常强调培养一种正确的基本手型。这是因为,为适应钢琴琴键的排列结构和弹奏技巧,需要人的 手和手指具有一种有利于弹奏动作和弹奏力的运用与传送的正确状态。这种状态要最合人手的天然长势和手指动作的生理机能。
于是,我们把这样—种手的弹奏状态叫做基本手型。我们在入门和基础阶段强调的所谓正确手型,就是从特定阶段意义上讲的一般概念,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东西。
手型的基本要点 篇6
1、手指自然弯曲,同手掌一起构成一个半圆形,呈空握球状;
2、掌骨关节(通常称第三关节)及所有手指关节都应凸起,应避免和纠正最易出现的手指第一关节和第三关节(指掌关节)塌陷呈凹状;
3、手指应自然分开,原则上刚好一个指头对准一个琴键;
4、整只手(从整个前臂到手)应以水平位置正摆在琴键上,并应使手指摆正,与琴键排列平行,大指应放在琴键上面;
5、手指触键的基本位置应取在白键与黑键距离的约二分之一处。当触按黑键时,整只手应向黑键位置前挪。黑键应弹在键前端位置。
法国著名钢琴家玛格丽特�朗说: “人的手特别理想地适合于弹奏钢琴。”反过来也可以说,这是由于钢琴的设计制作特别适应了人手的自然条件。不是吗?将一只完全放松的手放在琴键上,几乎就是我们上面所叙述的基本手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