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李成器的野史优秀2篇》
李宪(679-742年1月5日),原名李成器,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人。唐朝宗室,唐睿宗李旦长子,母为肃明皇后刘氏。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关于李成器的野史优秀2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李成器野史 篇1
据史料记载,李宪(679年-741年),原名成器。唐睿宗李旦长子。母为睿宗元配肃明刘皇后。初封永平郡王。文明元年(684年),睿宗为帝,立为太子。祖母武则天称帝,睿宗降为皇嗣,他亦被降为皇孙。长寿二年(693年),降封为寿春郡王。神龙元年(705年),中宗復位,改封蔡王,不受。唐隆元年(710年),进封宋王。同年,弟李隆基发动政变,奉睿宗即位。乃让太子位与李隆基,授太子太师,领雍州牧、扬州大都督。旋为左仆射,进司徒。次年改太子宾客。隆基(玄宗)即位,进司空。开元元年(713年),由进太尉,表让,改开府仪同三司。四年,避昭成皇后尊号改名宪,封宁王。历泽、泾二州刺史。九年,入为太常卿。二十一年再迁太尉。通晓音律,尤善击羯鼓、吹笛。又恭谨自守,不妄交结,不预朝政,为玄宗所信重。二十九年十一月病死,终年六十三岁。被玄宗追谥为“让皇帝”。赐天子衣一付。葬惠陵(在今陕西蒲城西北)。其妃元氏于开元二十九年追谥为恭皇后,附葬惠陵之侧。
这段历史记载得很详细,勾勒了李成器的让太子全过程。其实,李成器的“让”是跟父亲李旦学的。公元690年,武则天把持了朝廷,并把自己的几个儿子杀的杀、贬的贬。到最后,只剩下谨小慎微的李旦在充当大唐帝国的傀儡皇帝。不久,李旦知趣地把皇位让给了母亲武则天。直到武则天快不行的时候,她命人把李旦的哥哥李显从贬谪地房州接了回来。这意思已经很明显,母亲武则天想把江山交给哥哥李显。因而,李旦就再让,请哥哥当了太子。
武则天死后,李显登基,是为唐中宗。为避嫌躲灾,李旦不仅坚决不受唐中宗立他为皇太弟的旨意,甚至辞去了所有职务,过起了与世无争的平民生活。几年后,唐中宗被韦后和安乐公主毒死,韦后也想仿效武则天临朝称帝,被李旦的三儿子李隆基打着“以相王(即李旦)安天下”旗号,率领精兵将其诛灭。李旦不得已只好登基称帝。
李旦重登皇位后,很快就面临立太子的问题。按说,依照立谪长子为太子的传统,本应立李成器。况且李成器16年前就是太子了。但若立李成器,其三弟李隆基不仅平叛有功,且已经握有兵权,弄不好可能出现兄弟间兵戎相见、互相残杀的局面。李旦便左右为难起来。
朝廷大臣也开始议论纷纷,有的认为,该立李成器,符合祖上规矩;有的则说,咱们大唐早已没有规矩(暗指了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和武则天的篡位等事件),只能看谁的功劳大就立谁,当然该立李隆基。两方大臣的论战还没有开始,李成器出场了。他平息这场论战的方式和让父亲摆脱苦恼的方式一样:“让”。
李旦为有一位如此善解人意的大儿子而快意。李成器“让太子”的理由充分得让文武百官五体投地----“太子乃天下之公器,非庸人之所能为也。天下太平时可以按照立长原则,国难之时,该立有功之人。倘若不如此,天下百姓不服,这就不是社稷之福了。儿臣愿以死请求立三弟隆基为储君。”
尽管,李隆基闻知此事后,马上进宫跟李旦说,自己也坚决不做太子。但他给出的理由却是:李成器是长子,按照传统,就应该立他。李旦是“老江湖”,一听李隆基这话,就知道了李隆基并不是真不想做太子,只不过是逢场作戏、表明姿态罢了。这时,既然儿子们已将戏演到如此程度,作为父亲也应该大声叫好才是。三天后,李旦下旨说:立三儿子李隆基为太子;念大儿子如此仁义,特封其为雍州牧、 扬州大都督、太子太师,别加实封二千户,赐物五千段、细马二十匹、奴婢十房、甲第一区、上好的田地三十顷。
“太子之争”就这样在一片平静中结束了,李成器让出了太子之位并离开京城。没过多久,老皇帝李旦也再一次让出了皇帝之位,由太子李隆基登基。实际上,不管怎样让,江山还是在李家手里,只不过是从左手换到了右手而已。可喜的是,这次让位,使得李隆基极为感恩,在右手拿到了想要的东西后,并没有砍掉已无用处的左手。李隆基彻底掌握政权后,将李成器从蒲州接回长安。他握着这位让给他太子之位的长兄手说,从此后,我们就该过上幸福安宁的生活了。
李成器与李隆基的亲密关系,总让后来的诸多皇帝生出嫉妒羡慕之心。李成器是个非常热爱音乐的人,对戏剧也非常有研究。他曾指导过杨玉环音乐,也就是皇帝老婆的老师。他经常与李隆基摆酒设宴,狩猎,打马球和斗鸡作乐。他也喜欢政治,常常写些心得。但他和李隆基之间有着一种很微妙的默契,即他从不与李隆基讨论当前的政务,也不跟任何人拉帮结派。这种弟兄之间的亲密关系是温暖的私交关系,是兄弟情深的最好见证,也是除了兄弟之情没有任何其他感情的单纯关系。
就这样,李成器过了近三十年的幸福安宁生活,有人将这功劳推给了李隆基,说是他的大度与宽厚所致。其实,倘若没有李成器的“不以万乘为贵”和“淡薄名利”,李隆基又如何来显示自己的孝悌之术呢?
公元741年11月,63岁的李成器不幸病故。李隆基闻知后号啕大哭,任谁都劝阻不住。悲痛万分之后,李隆基为纪念已经亡故的李成器,下诏曰:“能以位让人,有上古之高风。生则成全其气节,死当表彰其贤德。按谥法推功善尚曰‘让’,德性宽柔曰‘让’,敬追谥为‘让皇帝’。”其安葬礼仪完全按照王礼安葬,墓称为惠陵。
一般来说,皇权意味着什么,凡人皆知。李成器之所以能“让皇帝”,与他审时度势、认清局面有关,更与他“不以万乘为贵”和“淡薄名利”有关。抛开古代封建朝廷的特殊环境看,他的抉择与做法,还是颇为值得我们深思的。
勇于让贤和嫉贤妒能,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境界、两种行为。尤其是面对高官厚禄的诱惑、面临无上尊贵的考验时,更是极为不易做到做好的。正是因为权力权威权势,能够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好处,能够体验众多大不相同的感受,故才有趋之若鹜的投机者、乐此不疲的钻营者、见风使舵的摇摆者、溜须拍马的跟随者等等,演绎着一幕幕一场场遍及古今中外的“官场现形记”。
我们在李成器身上看到了让贤的惊喜,也看到了让位的收获。若仅就个人得失看,或许让掉了权力地位金钱美色,但从大局全局看,也许“让”来了事业辉煌江山永葆的新面貌新收获。这种让,就是值得敬佩、值得学习的。
李成器历史评价 篇2
李隆基:大哥孝友,近古莫俦,尝号五王,同开邸第。远自童幼,洎乎长成。出则同游,学则同业,事均形影,无不相随。顷以国步艰危,义资克定,先帝御极,日月照临。大哥嫡长,合当储贰,以功见让,爰在薄躬。既嗣守紫宸,万机事总,听朝之暇,得展于怀。十数年间,棣华凋落,谓之手足,唯有大哥。令复沦亡,眇然无对,以兹感慕,何恨如之。然以厥初生人,孰不殂谢?所贵光昭德行,以示崇高,立德立名,斯为不朽。大哥事迹。身殁让存,故册曰让皇帝,神之昭格,当兹宠荣。[11]
刘昫:①夫得天下而治者,其道舒而有变;让天下而退者,其道卷而常存。何者?飞龙在天,舒也;亢龙有悔,变也。让皇帝守无咎于或跃,利终吉于劳谦,其用有光,其闻莫朽。[11] ②谦而受益,让以成贤。唐属之美,宪得其先。长不居震,刚不乘乾。让之大者,胡可比焉。[11]
宋祁:睿宗有圣子,一受命,一追帝,三赠太子,天与之报,福流无穷,盛欤![12]
苏辙:废长而立少,虽圣贤犹难之,宪与玄宗兄弟相安,终身无间言焉,盖古今一人而已乎![13]
何亮基:宫中喋血千秋恨,何如人间作让皇。
张燧:呜呼,让皇帝于是为不可及矣。非让皇帝有太伯、叔齐之贤,则明皇之视诸弟不难于诸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