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范文大全 > 八大怪(优秀5篇)正文

《八大怪(优秀5篇)》

时间:

各地八大怪风俗 篇1

各地八大怪风俗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在中国这块幅员辽阔的土地上,因受气候、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原因的影响,各地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形成了一些独特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外地人对此十分好奇,提炼出来后,称之为“八大怪”现象。

一、北方地区

1、东北八大怪

第一怪:【窗户纸糊在外】——冬季北方人御寒的一项措施,若糊在里面,容易被窗框所存雨水浸破。

第二怪:【大姑娘叼烟袋】——农村生活单调,大姑娘也争相抽旱烟解闷。

第三怪:【反穿皮袄毛朝外】——东北人喜欢穿动物的皮毛制成的衣服来防寒,关东三宝中的貂皮更是名贵。

第四怪:【养个孩子吊起来】——东北摇篮与南方的“悠车”相似,只不过东北的摇篮吊在房梁上。

第五怪:【草坯房子篱笆寨】——关东百姓把草和泥合在一起,按在固定的模子中,做成一块块一尺长短的土砖,叫“坯"。在阳光下晾干,然后用来垒屋。

第六怪:【狗皮帽子头上戴】——东北在严冬降临的时候,有的狗冻死了,天气又那么冷,汉族人因为不擅打猎不能获取其他动物的皮毛,所以将狗皮做成狗皮帽子。

第七怪:【大缸小缸淹酸菜】——冬天白菜不易储存,东北人发明腌渍法。这是北方大白菜的一种特殊吃法,东北的特色食品。

第八怪:【冬天包豆讲鬼怪】——东北每年进入腊月,就是农民们忙碌着淘米的时候。淘米在这里有特殊含义。.。.。

2、山东青岛八大怪

第一怪:【老区房顶红瓦盖】——青岛有很多外国留下的老式建筑,极具欧陆风情,其建筑多为红瓦顶。

第二怪:【骑车没有走路快】——青岛马路上骑自行车的人特别少,青岛是山地城市,上坡下坡特别多,单行线多,造成了看似很近的路也必须绕很大的弯,车子才能到达。

第三怪:【身穿泳装走在外】——青岛有诸多的海水浴场,人们去洗海水浴的时候,一般是在家中穿好了泳装,然后穿行在大街小巷直奔浴场。

第四怪:【啤酒装进塑料袋】——青岛人在夏季每人每天大约要喝2到3斤啤酒,青岛啤酒集团为了让人们每天都能及时品尝到新鲜的啤酒,因此将啤酒装进了塑料袋,这样即节约原材料,又可以方便大家。

第五怪:【公交站牌乱安排】——青岛的单行线太多了,再加上公交基础设施有待提高,使很多外地人不明白青岛的公交车如何坐。

第六怪:【东西南北分不开】——青岛是山地城市,没有一条路是正南或是正北的,在青岛问路,当地人不会告诉你往东走或是往北走,只会告诉价钱到第几个路口往左拐或往右拐。

第七怪:【管小姑娘叫小嫚】——地方话,意思就像妮子,丫头,闺女一样。

第八怪:【一等美女嫁老外】——青岛是个开放的城市,青岛的美女分三类:一类美女嫁老外,二类美女北京上海,三类美女在家看海。和老外结婚便不是什么稀罕事了。

3、河南八大怪

第一怪:【郑州商场扎堆盖】——郑州别称“商城”。二七广场及其周围,十余座大型商厦肩并肩比拼,众多的中小店铺头碰头叫板,巴掌大的地盘上竟盖着如此多的商厦、店铺,其密集程度在其它城市罕见。

第二怪:【开封古城摞起来】——作为“七朝古都”,开封昔日的繁华已成过眼烟云。“开封”本意是“开拓封疆”,黄河却总是将它“埋”起来。今天的开封城地下叠罗汉似的摞着6座古代城池,令人魂牵梦绕的东京城便静卧其中。

第三怪:【天井窑院地下开】——天井窑院是豫西陕县一带老百姓特有的一种民居形式。黄土高原上的百姓自古以来就有住窑洞的习惯,冬暖夏凉,顺坡一挖,就解决了住的问题。

第四怪:【“中”字说的真不赖】——“中”、“不中”是地道的河南话。外省人学的最多、学的最像的就这三个字,道出了河南人的直率坦诚。

第五怪:【少林太极最叫卖】——中华武术博大精深,源源流长。少林拳起源于黄河以南登封少林寺,一部《少林寺》使得这座嵩山古刹更加出名。

第六怪:【寻根问祖河南拜】——中国人从不忘祖,中原历史文化的“根文化”是中华民族血脉相传的文化纽带与精神维系。

第七怪:【豫剧老少都喜爱】——飒爽英姿的巾帼女英雄花木兰之所以能走进中国人的心中,应当归功于豫剧《花木兰》的传唱。花木兰是河南人的骄傲,豫剧更是河南人的骄傲。

第八怪:【红旗渠水引天外】—周恩来总理曾自豪地说:“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它是世界水利史上最艰巨的工程之一。

4、陕西八大怪

第一怪:【帕帕头上戴】——陕西盛产棉花,当地人把用棉花织成的手帕戴在头上,既可防风防尘防雨防晒,还可以擦汗擦手和用来包东西,经济又实惠。

第二怪:【房子半边盖】——陕西的房子却只是人字的一撇。陕西干旱少雨,这样的房子能让珍贵的雨水全部流到自家的田地里,正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

第三怪:【面条像腰带】——陕西盛产小麦,以面食为主。面条既粗又厚像腰带,吃起来光滑、筋道,很有嚼头。

第四怪:【烙饼赛锅盖】——像锅盖般大小的锅盔,成品大如盾牌,外硬里酥,清香可口,放上十天八天也不会变味。做锅盔,面要和得很硬,硬得用手都揉不动,要借用木杠来压揉,然后放在直径2尺以上的大锅中慢慢烤制而成。

第五怪:【辣子是道菜】——人们都以为湖南人、四川人能吃辣子,可是他们只是把辣子当成一种调料,而在陕西,“油泼辣子”却是一道正经八百的菜肴。

第六怪:【碗盆难分开】——陕西人吃饭,喜欢用一种耀州产的近1尺的白瓷青花大碗,当地人称为“老碗”。这种老碗甚至比小盆还大,所以往往碗盆难分。

第七怪:【唱戏吼起来】——陕西人爱唱秦腔。其特点是高昂激越、强烈急促。尤其是花脸的演唱,更是扯开嗓子大声吼,外地人开玩笑:“唱秦腔,一是舞台要结实,以免震垮了;二是演员身体要好,以免累病了;三是观众胆子要大,以免吓坏了”。

第八怪:【姑娘不对外】——据说关中地区土地肥沃,人们少有为生存而奔波于他乡。所以有“老不出关(潼关),少不下川(四川)”的谚语。久而久之,不仅男人们不外出远行,就连姑娘们也不远嫁他乡。

5、新疆八大怪

第一怪:【神秘湖里出妖怪】——神秘的喀纳斯湖区一直流传着一个湖怪的传说。

第二怪:【男人爱把花帽戴】——[]在新疆,维吾尔族男人大多戴一顶象征和平、期望、生命的绣花帽。

第三怪:【骆驼比车跑的快】——新疆多沙漠,方圆几百公里没有人烟的地方,车辆无法通行。骆驼是进入这里最好的交通工具。

第四怪:【春夏秋冬一天来】——四季分明的新疆,昼夜温差大。正所谓 “早穿棉衣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第五怪:【鞭子底下谈恋爱】——“姑娘追”是哈萨克青年们最喜爱的一种马上体育游戏,也是青年男女相互表白爱情的一种特别方式。

第六怪:【风吹石头砸脑袋】——地处风口的小草湖30里风区,最大风力可达12级。人们形容这里一年就刮一次风:“从春天刮到冬天”。

第七怪:【条条井水连起来】——坎儿井是古代新疆人根据当地的地理条件,创造的地下水利灌溉工程。早在二千年前汉代就已经出现,以后传到中亚和波斯。

第八怪:【鬼哭狼嚎谁作怪】——克拉玛依东北110公里处,方圆10余平方公里的地方,每到夜幕降临时,狂风呼啸,飞沙走石,怪异、凄厉的声音很吓人,被当地人称为“魔鬼城”。

二、南方地区

1、成都八大怪

第一怪:【不泡茶馆把病害】——成都的茶文化独树一帜,成都人在悠闲自得地喝茶中打发着小日子,好不惬意。

第二怪:【到处摆起麻将赛】——也不能天天光往茶馆里跑呀,没事打打小牌,挣点零花钱,关键是图一乐。

第三怪:【成都粉子惹人爱】——天府之国的女生就是可爱,美女如云。

第四怪:【耙耳朵男人美女爱】——耙耳朵的男人就是怕老婆的男人,没想到,四川的女子不光长得好,对付男人也是有一套的。

第五怪:【一日三餐吃泡菜】——物产丰富的成都为何要这么吃呢,真怪!

第六怪:【串串便宜又自在】——成都的麻辣烫那是一绝,好吃不贵,真的实惠。

第七怪:【太阳出来堆倒晒】——成都的雾看样子也不少,要不然人家怎么总唱“太阳出来喜洋洋”嘛。

第八怪:【骑车上班比打的快】——成都也是个繁华的大都市嘛,也不免有些都市病,交通拥堵也是个大问题。

2、云南十八大怪 第一怪:【鸡蛋用草串着买】鸡蛋如此包装不易破碎,而且恰似一件奇特的艺术品。

第二怪:【粑粑饼子叫饵块】捣一捣再烤一烤,抹点酱还特别香,这种携带方便可口的食品叫“饵块”。

第三怪:【三只蚊子炒盘菜】森林里草沟中,枝叶茂盛,养育出的蚊虫个头非同一般。

第四怪:【石头长到云天外】石林风光天下绝景,鬼斧神工令人不可思不可思议。

第五怪:【摘下草帽当锅盖】用草编织而成的帽子当锅盖不仅捂得严,而且还能给食物一种清香。

第六怪:【四季衣服同穿戴】长年温度不变的气候造就了人们衣着的多姿多彩。

第七怪:【种田能手多老太】险峻的高原造就了勤劳勇敢的各族人民,其中妇女尤为能干。

第八怪:【竹筒能做水烟袋】这玩艺颇具科学性,既保持了旱烟的醇香,又用水过滤了其它杂质,而且声音很好听,“咕咚,咕咚”。

第九怪:【袖珍小马有能耐】这里土生土长的牲口个头小,但是能驮能爬山,本事非凡。

第十怪:【蚂蚱能做下酒菜】把蚂蚱做成美味,炸得焦黄,张嘴一咬:“咔嚓——”。

第十一怪:【四季都出好瓜菜】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几乎任何时候都能出产任何蔬菜。

第十二怪:【好烟见抽不见卖】云南人为自己出产的第一流卷烟感到自豪,却也为在自己家门口买不到而感到困惑。

第十三怪:【茅草畅销海内外】山里的东西样样都是宝,改革开放使它们获得了新生。

第十四怪:【火车没有汽车快】山高路险,常常使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有劲使不上。

第十五怪:【娃娃出门男人带】这里的汉子爱妻爱儿成为风尚,“模范丈夫优秀爹”在街头比比皆是。

第十六怪:【山洞能跟仙境赛】近年开发出来的溶洞一个比一个大,一个比一个美。

第十七怪:【过桥米线人人爱】滚烫的鸡汤配之以生肉、生菜和用米浆做成的米线构成了云南最有名的风味:一种“线”,“过桥米线”。

第十八怪:【鲜花四季开不败】呵,美丽的云南,祖国的边疆,永远盛开的鲜花迎接着更灿烂的明天!

3、上海八大怪

第一怪:【去回外滩像到国外】——上海是很早就开了商埠,外国各大商家驻华机构多集中于外滩,建筑多样,素有万国建筑博览会的美称。

第二怪:【吃饭要用小碟来】——上海的小吃种类繁多,但是每道菜的量都不大,这令北方人很不习惯。不过不用担心到那里吃不饱,一天可以吃上四五顿,平时小零食不断。

第三怪:【衣被挑到窗外晒】——到晴天,窗户外面就会挑出一根根杆子,上面挂满了衣服被褥。现在的楼房没地方晾衣服。再加上南方的潮湿,使人们不得不想办法多争取每一寸阳光。

第四怪:【卖房就像卖白菜】——上海楼市火爆。在上海租房很可能房客不变而房东已经变了几个。本来租房想找个好点的房东,谁曾想他们卖起房子比卖白菜还方便。

第五怪:【摩托车在便道开】——每当正在人行的便道上行走突然被擦身而过的摩托车吓一跳时候,都会骂一句讨厌,觉得这些人怎么这样没规矩。

第六怪:【噪音多大都忍耐】——上海每栋楼都被道路包围,上海的司机爱按喇叭。不论你是在户外还是在家里,永远都有不太美妙的声音或叫噪音陪伴着你。

第七怪:【新版地图没人买】——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发展得异常迅猛,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刚出版的地图根本无法及时记录城市的发展。卖地图的生意在上海难做呀。

第八怪:【上海男人没气概】——上海女人很有地位,因为上海的男人都很温柔,而且会过日子,市场里随处可见上海男人为了几角钱和摊主争得不可开交。

4、南京八大怪

第一怪:【老头害怕老太太】——南方男人温柔。吵架凶,吵架赢的多是老太太,或中年以上的妇女。家庭纠纷中男方常成了媒体、党和政府做主的苦主。

第二怪:【家家户户吃野菜】——南京市是一个大城市,城里人都喜爱吃野菜。野菜新鲜,是天然的绿色食品,无污染,加上富含维生素矿物,对人体的健康有益。

第三怪:【有病元宵墙上来】——古时人们爱登城墙。一是登高远眺,二是锻炼身体,三是联络感情。而朱元璋修好明城墙后,不许百姓上城墙,民怨四起,后经众臣建议,正月十六可上城墙踏青。

第四怪:【南京报纸卖的快】——在南京,自产的报纸有几十种,琳琅满目。南京人爱读报,但都是闲来无事消遣时光,只是作为饭后谈思之娱,不求上进。

第五怪:【雨花石头当街卖】——雨花石,四大名石之列,绝对具有收藏价值。但要买到真品却很难,必须要有名师指点才能实现。南京主产雨花石,有人随街大卖。

第六怪:【鸭子比石头卖得快】——南京主产盐水鸭,板鸭。畅销全国。

第七怪:【旅游看墙看坟来】——形象地戏弄南京的风景点就是雨花石、旧城墙、新老坟头(如中山陵、明孝陵、大屠杀纪念馆、雨花台烈士陵园等)。 第八怪:【南京人见怪已不怪】——改朝换代就像小孩子过家家那样随意,不合适,一切可以推翻重来。所以说南京不南不北,兼容性包容性强,他们并不排外。

5、广东八大怪

第一怪:【早晨起床先买菜】——广东人喜欢吃新鲜蔬菜。在广东几乎各个地区,尤其是在乡镇农村,天亮起床后先到市场买菜,然后才回家梳理、刷牙、吃早餐。

第二怪:【消夜吃到凌晨来】——广东的大排挡,主要以做夜宵为主,在凌晨一两点,甚至在三、四点钟,还有人在那里吃消夜,还可以举家并吃,真搞不清楚是吃消夜还是早餐。

第三怪:【麻将桌子街上摆】——在中国的任何一个省市,恐怕没有人敢大鸣大放地把麻将桌子摆放在大街边进行带有赌博性质的玩钱。广东各地没有不在街道两旁摆麻将桌的,没有人去理睬这些事情。

第四怪:【鸡鹅猫狗上阳台】——广东人很爱养小动物,不仅养猫和狗,而且很喜欢养鸡、鹅等宠物。城里地方小,没办法,只好利用阳台这个有限空间。

第五怪:【睡衣拖鞋逛大街】——广东人才不信那个邪,她们穿着飘逸的睡裙和随意的拖鞋招摇过市,而且自然大方,还可以吸引无数眼球。

第六怪:【广播电视听不明白】——惟有广东省属广播电台和电视台中有一半以上的频段使用广州白话。

第七怪:【煲汤煲粥用药材】——广东菜中的煲汤技术早就名扬中外了,几乎每家都会做,每餐必要有汤喝,这些汤的佐料里面基本上都有各种各样的中药材,与内地人常喝的清淡无味的汤截然不同。

第八怪:【摩托充当出租开】——没有任何一个省市人均拥有的摩托车数量能超过广东。当一辆长途班车或者公共汽车经过某站并稍有停顿时,摩托会一窝蜂似的一拥而上横冲直撞。不过随着广东大城市全面禁摩,这种现象得到根治。

6、海南八大怪

第一怪:【三条沙虫一碗菜】——沙虫,又称“海肠子”,是一种高蛋白的补品。海南人喜用三条沙虫加上香菜或生菜进行红烧,味鲜香浓,嫩滑脆爽,带有微辣味,口感甚佳。

第二怪:【树根包在树皮外】——海南的热带雨林(如榕树),其种子被一些动物带到某些植物的树冠上,在那里发出新芽,随后它们长出气根紧紧将寄主围住,伸入地下变为正常根系,结合成网状茎,形成了“树根包在树皮外”的现象。

第三怪:【一条蚂蝗当腰带】——以前海南的山蚂蟥多,在雨季更多,而且体形巨大。而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耕地和林地减少了,山蚂蟥已少见了。

第四怪:【牛头下雨牛尾晒】——海南的天气多变,阴晴不定,时雨时晴。两地相隔不远,气候却截然不同。特别是海南万宁与陵水交界处的牛岭,这种气候现象最为明显。

第五怪:【头上斗笠当锅盖】——越南笠是20世纪80年代从越南传入海南的,它的形状像个漏斗,是用竹条和蓑叶编成的,越南笠轻巧便宜,很快在海南市场上畅销起来。

第六怪:【青石板上煎鸡蛋】——海南终年气温高,日照多而强,盛夏的太阳尤其强烈。把鸡蛋打在灼热的青石板上可煎熟来吃。

第七怪:【火车没有牛车快】——海南多山,地形崎岖,日本人侵略时留下的窄轨铁路速度极慢。如今环岛铁路全线开通运营,彻底改变了“火车没有牛车快”的现象。

第八怪:【老太爬树比猴快】——海南盛产椰子、香蕉,这些果树高大且直。很多海南人从小学会爬树,采摘椰子、香蕉。即使到了六七十岁年纪,还始终保持着这种上下自如,熟练灵巧的爬树本领。

八大怪 篇2

“八大怪”表演项目简介

“八大怪”起源于清朝末期,是流传于河北省隆化县的满族民间水族灯舞,距今已有180多年历史。

据县文史资料记载:清圣祖姑母固纶淑慧公主下嫁蒙古巴林郡王色布腾,每年往来隆化并停留居住,在此修建了一座娘娘庙,于每年农历四月十八日举行娘娘庙会,即“皇会”。后来,隆化镇百姓在正月十三至十六举行活动,喜庆丰收,欢度佳节,祈祷一年风调雨顺,逐渐发展为现在的春节花会。隆化镇满族郝姓人家为避伊逊河闹水患也编创了一套水族灯会参加春节花会活动,因人们习惯称水族动物为水怪,便得名“八大怪”。

郝氏家族历代为商,是隆化当地大户人家,郝志与好友王玉合、郝云祥创办了水族灯会。每年正月十三,“八大怪”要到伊逊河边举行祭河,到娘娘庙、火神庙、药王庙举行“拜庙”等祭祀活动,以保佑当地百姓不遭水患,请“八大怪”开恩,不兴风作浪,保佑百姓平安。康德七年,隆化小汤头沟徐家又办了一档“八大怪”,每逢正月十五聚集到隆化镇与郝家联合立会,从此“八大怪”由原来的八个造型增加到十六个,并编出新的套路,使“八大怪”这档灯会又有了新的发展创新。“八大怪”创始人郝志,生于1805年,卒年不详。其子(继承人)郝锦绵生于1856年,卒于1936年,终年80岁。

“八大怪”以“王八”为首,后随鲇鱼、虾米、螃蟹、蛤蟆、螺、鲤鱼、蚌共八对,由十六人扮演。王八的扮演者,身穿黑色包衣包裤,头戴蛾子,腰扎大带,手持双锤。鲤鱼和蚌为女装打扮,身穿披肩宫衣(如戏剧鱼精打扮),其余五种均穿彩衣彩裤,根据所扮演的动物形象画各种脸谱,手持各种兵器。在夜间表演时,道具中安放自制牛油蜡烛(俗称千凡蜡,不流蜡油,利于表演),蜡烛闪闪发光,影映出各种彩绘的动物模型。表演者表演时,身背“水怪”模型,在潮水般锣鼓声中狂舞,呈现出一片耀眼夺目的流星雨景象,恰以蛟龙闹海,热闹非凡。

“八大怪”的表演形式和动作可以为行进和原地两部分。依照各种动物的不同动作而形成了各自动律特点。王

八、蛤蟆、鲇鱼、鲤鱼的行进动作大体相同,动作的基本要领是:两腿弯曲,身体前倾,右臂夹紧,左臂抬平,一拍一步曲线前行,以肩带腰前后摆动;螃蟹则是横步移动,左右侧身行进;虾米是碎步曲线行进,身体不摆动;蚌要求表演者双手握住贝壳,有节奏一张一合走圆场步。

“八大怪”主要行进队形有:“串黄瓜架”、“套葫芦”、“二龙吐须”、“倒穿靴”、“编

子”等。场地表演(打场)队形有:“圆场”、“二龙出水”、“龙摆尾”、“走大8字”等。打场是“八大怪”的主要表演形式,即王

八、蛤蟆、鲤鱼、蚌同时进入场地表演转、翻身等技巧,王八居中间穴窝,蛤蟆围绕王八跳来跳去,鲇鱼卧地,各种水怪从其身上跃过。最后,各种“水怪”成双成对手挽手旋转,当王八将其脖子一伸一缩时,便示意表演结束。 “八大怪”这种具有鲜明北方民族特色的灯会,在河北省及至全国仅此一档,它不仅依附民间祭祀活动而存在,更是灯、舞表演的有机结合,深受人们的喜爱。

陕西八大怪剪纸资料 篇3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在陕西这块黄土地上,由于气候、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陕西人(关中人)在衣、食、住、行、东等方面,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方式。外地人对此十分好奇,经过汇集称之为“陕西八大怪“

陕西八大怪剪纸资料

一、面条像腰带

“扯面宽得像裤带”。扯面也叫冰冰(读biangbiang,现代汉语字典上没有这个字)面,正宗的关中人所做的冰冰面和通常城里人所吃的扯面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正宗的冰冰面,一根面条宽度可达二三寸,长度则在1米上下,厚度厚时与硬币差不多,薄时却如同蝉翼。一根面条足够一顿饭,而对大饭量的关中人来说,一顿吃8两、1斤也是轻轻松松的。

关中人吃面,喜欢将面和硬揉软、擀厚、切宽。这种面煮熟以后,捞在碗里,无论是浇臊子,还是泼油辣子,吃起来都很光滑、柔软、热火、有筋性。既可口又耐饥。人们脖子一伸一缩,呼噜噜吞进肚里,吃饱吃胀,饱嗝一打,顿时浑身上下都是力气,拉架子车、上山扛石头,五六个小时不吃不喝也不觉得饿。

二、锅盔像锅益

相传在唐代修乾陵时,因服役的军人工匠人数过多,往往为吃饭而耽误施工进度,受到惩罚。于是,有一士兵在焦急之中便把面团放进头盔里,把头盔放到火中去烤,而烙成饼。现在算起来锅盔在陕西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

做锅盔,面要和得很硬,硬得用手都揉不动,要借用木杠来压揉,然后放在直径2尺以上的大锅中慢慢烤制而成。这样,烙成的锅盔外脆晨酥,清香可口,放上十天八天也不会变味。锅盔要数“乾州(今乾县)锅盔”好。

三、辣子是道菜

至于说辣子,一般人都以为是湖南人、四川人能吃辣椒。其实四川人只是把辣子当成一种调料,而在陕西“没泼辣子”却是一道正经八百的菜肴。就连西安城里家家户户前也是挂满一串串喜人的红辣椒。

“油泼辣子”看着红、闻着香、吃着辣,既能用来调面,又能夹馍吃。人们常说“油泼辣子冰冰面吃着燎(好)乍咧!”

四、碗盆难分开

陕西人(老陕)吃饭,喜欢用一种耀州产的近1尺的白瓷青花大碗,当地人称为“老碗”。这种老碗甚至比小盆还大,所以往往碗盆难分。

在关中农村,每到吃饭时,村头、庄前、树下,男人们就端着大老碗(一碗汤饭外加两块馍足有六七两),蹲在一起,津津有味地边吃饭边啦着话,这就是有名的“老碗会”。

在农村,人们劳动强度大,干活出力多,吃饭也多,所以出门用老碗盛一下就够了,不用再回家去盛饭,省了不少麻烦。

五、帕帕头上戴

以前在反映陕西人生活的“西部片”中,经常看到戴羊肚毛巾、身穿对襟夹袄的老汉及老年妇女头上都戴着(顶着)一块黑色或白色的帕帕(手帕)。你如有幸到关中农村,这里的形,和你在电影里看到的的一模一样的。

原来陕西地区盛产棉花,当地人习惯把用棉花织成的手帕戴在头上,它既可防尘防雨防晒,还可以擦汁擦手和用来包东西,真可谓既经济又实惠方便。

六、房子半边盖

无论是在西安城还是陕西农村,都随处可见“一边盖”的房子。何为一边盖?一般的房子房顶为人字形,可是陕西的房子却是人字的一撇。据说因为陕西干早少雨,所以这一边盖的房子能让珍跺的雨水全部流到自家的田地里,正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

又因,在近百年来陕西农业发展缓慢,人口却迅猛增加。农村中原来聚居生活的家庭,因土地面积有限,而人口众多,住宅紧张,于是便形成了房子“半边盖”的历史。

七、姑娘不对外

据说关中地区土地肥沃,所以极少有人为生存而奔波于他乡异地。因而有“老不出关(潼关),少不下川(四川)”的谚语,久而久之,不仅男人们不外出远行,就连姑娘们也不远嫁他乡。

八、唱戏吼起来

唱戏,指秦腔。其特点是高昂激越、强烈急促。尤其是花脸的演唱,更是扯开嗓子大声吼,当地人称之为“挣破头”,外地人开玩笑:“唱秦腔,一是舞台要结实,以免震垮了;二是演员身体要好,以免累病了;三是观众胆子要大,以免吓坏了”。

小升初常识:陕西八大怪 篇4

小升初常识:陕西八大怪

“关中八大怪”,指陕西省的关中地区(秦岭以北,黄土高原以南,大致包括西安、咸阳、渭南、宝鸡、铜川,千阳)出现的八种奇特风俗习惯。由于气候、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关中地区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形成了一些独特的习惯。有着丰厚历史文化积淀的陕西关中地区,沿袭历史民俗,形成了生动有趣的“八大怪”,以其“古风古韵古长安”的独特魅力,成为外地游人探寻的一大热点。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关中八大怪”有时被称作“陕西八大怪”,但这是不完全合理的。实际上“陕西八大怪”中的风俗仅出现在关中一带,在陕西的大部分地区并非如此。陕西省地理纬度跨度极大,从北至南存在陕北(黄土高原为主)、关中(渭河平原为主)、陕南(以秦岭以南的汉水流域为主)三大自然条件、文化差异巨大的区域。以关中一地的风俗概括整个陕西,存在以点概面的概念缺陷,亦多表述为“关中八大怪”以去除歧义。

一怪----板凳不坐蹲起来:

由于蹲起来比坐着更方便(因为关中地区主要是以农业为主,农忙的时节比较多,所以大家在抽空休息的时候就会不自觉的蹲在地上,从而形成了一种独到的习惯,所以人们(指农村)一般不坐板凳,即使有板凳也会蹲在上面。(陕西当地有句话说“蹲着吃饱,站着刚好。” )

二怪----房子半边盖:

关中农村的房屋,如同把双坡形式的房屋从中间一刀切开,背面是从屋顶到地面的一堵高墙。另一面是斜坡的屋面,这名独特的“半边式”建筑在国内其他地方是罕见的。[1]

关中人比较讲究风水,认为“肥水不流外人田”,即使下雨也要把雨水流到自家院里,二则是为了采光的方便,三则关中地方农民闲时比较爱“串门子”(即邻居常走动谝闲传),为了不至于邻居看到自己的物品而盖才成这样;最后就是家家户户的厕所在屋子的最后面,以前没有化粪池,基本是人工把粪便积攒起来用“架子车”拉到地里上肥方便,也为了更好的通风。

三怪----姑娘不对外:

关中地区嫁娶讲究的是“知根知底”,旧俗认为自己的女儿嫁到外面会受欺负,而外面的媳妇娶到家里又怕丢失,所以一般情况下姑娘是不往外嫁的,基本都会在县内,或乡村一级的范围内结婚,这也和当时的娃娃亲有关系(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男子或女子10岁左右就会相亲找对象)

四怪----手帕头上戴:

关中一带的中老年妇女都喜欢头上顶一幅大手帕。手帕前边的两只角打成两个“结儿”用发夹别住,后面的两只角任其飘拂。戴手帕的目的,既可以防止太阳直射头顶,同时也起到了防尘的效果。

夏天戴手帕,为了方便农耕作业,冬天戴手帕主要为了保暖,关中地区妇女没有戴帽子的习惯,二则是因为关中,特别在陕西武功、乾县、兴平、杨凌一带至今还流传着结婚要给小叔子手帕的习惯。

五怪----面条像裤带:

关中地区的面食花样繁多,大多数面条比较粗较宽,其实比腰带要略细些。关中豪爽,爱吃宽面,厚面,比如户县软面,裤带面,澄城手撕面等等。

六怪----锅盔像锅盖:

由于关中人喜欢用秸秆烧火做饭,而秸秆的火恰到好处,比较“文”,且不容易将锅里的食品烧糊,而且喜欢一大家子在一起烧饭吃,避免浪费,从而用的锅基本口径都在80公分以上,烙的锅盔自然就和锅盖一样大了。

七怪----辣子是道菜:

陕西关中地区喜爱吃辣椒,所有的面食中都带辣子,无辣不下饭。

八怪----秦腔不唱吼起来:

秦腔是陕西关中地区的主要地方戏曲,而秦腔的唱法常用“吼”,这样也能体现出陕西人的豪迈。

又有一说是 ----碗盆难分开

陕西人吃饭,喜欢用一种耀州产的直径一尺左右的白瓷青花大碗,当地人称为“老碗”。这种老碗甚至比小盆还大,所以往往碗盆难分。在关中农村,差不多每个村庄都有一个人们聚在一起吃饭的地方,或大槐树下,或村头宅边。每到吃饭时,男人们就端着大老碗,蹲在一起,一边滋滋有味地吃着饭,一边津津乐道地啦着话,什么变换花样的饭菜,大家甚至还要互相品尝一下,这就是有名的“老碗会”。陕西人劳动强度大,干活出力多,吃饭也多,所以出门时用老碗盛一下就够了,不用再回家去盛饭,省了不少麻烦。

历史典故

典故一:《史记》中记载荆轲刺秦王,始皇帝就是席地而坐才无法拔剑,逃避中又忘记拔剑,只好绕拄周旋。

典故二:晋朝有个“身无长物”的典故,说的也是席地而坐的风俗。此风尚的转变应在晋以后,关中地区基本保持了“坐”的本意,只是姿势稍有改变,膝盖不着地了,大腿压在小腿肚子上,就变成为蹲姿,于是乎想蹲就蹲,此风尚也就世袭了下来。

关中“蹲景”

“蹲景”成为关中地区特别是农村最有名的亮点,这一怪独步天下,关中人的“蹲景”是地球上的绝版。有的人蹲半天腿不酸腰不痛,实属一种硬功夫。

蹲是讲功夫的,只有长年累月的历练,才能长蹲而心静气闲,不累不乏。“蹲”的人已经很少了,但偶尔会在西安、咸阳等站牌前看见部分“蹲”下来等车的关中人。

关中人把蹲叫圪蹴[gē cù] ,历史可以追溯到遥远的春秋时期。关中人喜欢蹲是从古文的“坐”演变而来

凳子不坐蹲起来 的。古人“坐”的本意就是跪,将膝盖并直端坐于席上,屁股的重量全压在双脚后跟上。

传统的中国家居一般都是“人”字型结构,关中地区把这种房子叫“安间”房,又叫上房。里面住着主人和老人,结构都是厅房、两边是卧室。 一个院落除了上房还有偏房,在关中叫厦子房,房子的结构是“人”字的一爿,就是半边盖的“怪”房子。

为什么要把房子盖一半?首要因素就是贫穷。原来这种半边盖的房子都是土木结构,能节约大量的木材,实现了关中人少用木头多用土的理念。传统的关中院落进门有一道叫照壁的墙,往里左右都是厦子房,最里面是安间正房。关中有顺口溜“有钱住北房,避风又向阳。”北房是指坐北朝南的房子,一般都是安间房,也有根据院子走向盖的厦子房。这种格局的四合院是关中居民的主流。

关中地区是中华文明的摇篮,文明长大了,摇篮破损了。裸露的黄土地少了绿装,虽有南山秦岭,也无法满足千万居民的家住、厨房、储藏等需求用房。聪明的关中农民因地制宜盖起厦子房,利用黄土垒起三面土墙,朝院子一面留门窗,房顶只需少量的大木头做檩、梁,对做椽子小木头要求也低,三面土墙中还有一面

房子半边盖

利用了围墙,这样就节省院落的空间,解决了用房不足的问题。“房子半边盖”是关中一大景观,也是民生低下的产物,这种房子光线充足,就是通风不畅。农村都盖预制板的房子,建筑材料的革命改变了千年的习惯,半边盖的房子越来越少了。前一阵前往太平峪游玩,在一户农家院落里见到了半边盖的房子,心里居然有个恍如隔世的感觉。

一般人说“房子半边盖”是取肥水不外流之意,这种房檐水都滴进自家院落,可以解决缺水的问题。但是关中人不用窖水,也没收集雨水的风俗,这种说法只是附托之词,不足为信。

姑娘不对外

这一怪很多地区都有,只是在关中地区现象更突显,人情味也更浓郁。

姑娘不嫁外

“两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是关中男人的写照,它的正面意思是关中男人恋家恋婆娘,在“玩龙玩虎不如玩黄土”的小农时代,这种思想也算正统。既然关中男人还不错,那么,这里的姑娘自然爱嫁当地郎了。配合这一观念的还有这里的地理优势,八百里秦川自古都是自给自足的宝地,风调雨顺,物产丰富,缺灾少害。所以,民殷实而安于现状,不思外出谋生。

在关中地面上,“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的观念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关中姑娘们生于此,当然不愿意远嫁他乡了。何况从地理位置讲,四边没有匹敌帝王州的地方。东面出潼关就要过黄河,那边的中原虽然好,但过去是三年一小灾,十年一大灾。河南的人都挑担子往陕西逃荒,这样的地方能嫁吗?关中流传着“少不过潼关”的谚语;往西就是阳关了,西出阳关自古都是苦寒之地,前面有了王昭君哀怨千年的琵琶声咽,后面哪个瓜女子(傻姑娘)会自虐做牧羊人的老婆?南面是横亘八百里的大山秦岭,历史上交通不便,民少治化,饮食习惯迥异,不逃避战祸谁愿意进山啊?“老不入四川”就是陕西人不走唐玄宗的老路;北面更是沟大壑深山秃水缺的陕北,那里的信天游有一句经典的词“咱俩见面容易拉手手难!”是说一对青年男女在黄土高坡上见面,你深情地望着我,我甜蜜地凝视你。情浓意烈时想温柔地拉手,就惨凄凄了。中间一道深沟缺了座鹊桥,到对面翻越土沟需一天时间。这样的环境哪个姑娘喜欢?既然四周都不能去,当然嫁个关中郎好,外面的男人免谈。

帕帕头上戴

在关中风俗中这一怪最好解释了。过去人的生存环境差,黄土高原上风刮尘扬,烈日毒辣,妇女们出门干活串户没个遮蔽可不行,顶块手帕不能算怪吧?

遮阳伞、防晒霜、口罩、墨镜是现代女性的生活必需品,过去的关中女人没这样的条件,她们生活中有一块整端漂亮的布做手帕就不错了。走亲戚,回门子(回娘家),下地干活时这个自制的手帕就发挥出大作用,年轻的妇女把手帕戴出许多花样来,成为风情和装饰。

一般妇女是顶在头上遮阳挡风,下毛毛雨还能顶一阵子。关中妇女的手帕都很大,如果需要还能包裹东西当手袋用,别的用处都可以去想象,最重要的是不能弄脏头发。关中地区虽然号称“八水戏长安”,但地处西北总体缺水,过去没有洗澡设施,除了夏天别的季节都有问题。洗头也不方便,怕头上生虱子,于是,男人们都剃光瓢(光头),留长发的妇女就麻烦了,怕头弄脏了不好拾掇,只好用手帕把头包起来了。

面条像裤带

关中独特的地理构造和自然环境使得关中道成为一个以面食为主的地区,在以米菜为主的地方的人们总是想不通,那关中人天天吃面条没个花样换,怎么就吃不烦呢? 其实,在关中,聪明灵巧的关中婆娘们已经把面食发展到一个很高的境界了。单是一个简单的面条关中人做出的花样达几十种,棍棍面,片片面,晾面,汤面,酸汤面,热碗面、扯面等等。

面条像裤带

说其像那裤带,说的是那面做的宽度和长度,在关中地区的面馆,一碗面只有一根面条,但若要让个弱女子能把这根面条吃完,那也是难事。 其中棍棍面最长。但那是手拉或者搓的,下来的就是说擀面了。关中道的男人娶媳妇,大多都是要看这女人的擀面手艺了。

这做面条的功夫在那揉面的一关,没有揉到的面,见了开水马上就成了块状,再经水一煮,出来就是稀糊糊了。 所以,这个面条的长短也是能看出这个媳妇的手艺和心计的!也是陕西面条长的一个原因。 每到中午吃饭时间,一个村子里家家的男人都端了个大碗出来,聚在一起,用筷子挑了,香香的吸,然后大家一起评说谁家的媳妇手艺好,被夸的男人总是谦虚的说:“算个是甚嘛!”其实心里像蜜样甜,而落了下风的男人回家少不了骂那懒婆娘几句。 陕西的面条以武功、杨凌、乾县、扶风、岐山为最好,由于当地食醋酿造独特,先后有了武功县的长宁醋和岐山醋比较有名,因此面里放醋必不可少,所谓“酸面咸搅团”。

历史由来

传说一:当年有场战争,战争的一方是新疆人,打到陕西的时候,干粮已经没了,只剩下些面粉,没有办法,就把那面粉和水和了,弄成饼状,放在那头盔里用火烙,做好后皮黄里香,而且持久耐放,随即传了开来,那打了胜仗回去后,兵士就让妇人照着做,但没有头盔,就在自家的锅里烙了,就有了锅盔这个名字,也就有了锅盔这个面食的花样了。

传说二:相传唐代修乾陵时,因服役的军人工匠人数过多,往往为吃饭而耽误施工进度,受到惩罚。于是,有一士兵在焦急之中便把面团放进头盔里,把头盔放到火中去烤而烙成饼。。

锅盔的做法

1、将面粉加水,加入发酵粉,活均匀。有时还加入少量精盐和鸡蛋,以保证面质劲道,烙出的锅盔外黄里脆,以长久保存;

2、将活好的面反复搓揉,直至劲道十足为止,并在“活面”器皿中放半天左右,带面体整理发酵好以后,加入胡椒粉、事先背好的(即炒熟的)芝麻,放到案板上反复搓揉,使得面体表面光滑有劲,用擀面杖擀成锅体大小的圆形;

3、在擀好的面体上扎上若干个小眼,已备烙锅盔时里面能够充分熟透;

4、给锅体文火加热,并用菜油反复碴拭锅体表面,待锅体发亮,并有余温时,将擀好的面体入锅,反复文火蒸烙,直到熟透为止

名称由来

由于关中地区以前为了避免浪费,且属于大家庭吃饭的传统,所以,每家每户都有很大的锅做饭,所烙出的大饼和锅底相当,并且由于面体发酵比较好,厚度适中,俗称“锅盔”

油泼辣子一道菜

关中人对于辣子情有独钟,爱吃,而且和别的地方吃法不同,不吃干辣子面,而是油泼

辣子是道菜

辣子。秦椒是很有名的,不但辣味十足,且具有独特的香味。油泼辣子做法很简单,也很有意思,同样是一样的辣子面,可家家的味道不同。常见的做法是辣子罐里的辣子面不能放满,六成即可,放点盐、胡椒或者别的,用原汁的菜籽油烫出来的味道最好,油温很有讲究,高了,辣子面会焦的,烫出来的味道就会发苦;低了,就没有辣子的香味,却是生油味,油温控制在八九成热,边倒边搅,直至油把辣子面埋没了就行了,这时候独特的香味会四处漂浮,满街都能闻见。

当然,油泼辣子还有很多做法,而且每一道做法吃起来味道都不同,小小一碗油泼辣子奥妙无穷呀。

秦腔不唱吼起来

这里的唱戏指的是秦腔表演。其实秦腔也不是真吼起来的,只不过演员表演起来确实很卖力气,开玩笑说是“叫破天”。夏天的时候,西安城墙周围会有很多自发的群众团体在那里唱秦腔,确实不需要扩音器之类的东西,老远就能听到,这种唱腔也许和关中人的语言特征有关,憨厚、耿直、调高。

南岳衡山八大怪导游词 篇5

南岳衡山八大怪导游词。txt生活,是用来经营的,而不是用来计较的。感情,是用来维系的,而不是用来考验的。爱人,是用来疼爱的,而不是用来伤害的。金钱,是用来享受的,而不是用来衡量的。谎言,是用来击破的,而不是用来装饰的。信任,是用来沉淀的,而不是用来挑战的。和尚道士住一块

南岳衡山寺庙林立,宫观遍布。山下的南岳大庙,东边是道教的八个宫观,西边是佛教的八个寺庙,它们开门相见,香火相通,和尚道士们在这里轮流值殿。这种佛道共存一山、同居一庙且共尊共荣、和平共处的奇特景象,堪称中国乃至世界名山一绝。

千里歌舞来朝拜

为了表示虔诚,进香一般都要跪拜,但是,南岳进香除此之外,还要唱香歌,内容丰富,包括起程、途中、朝香、返程四个阶段。朝拜之时,还要不断变换队形,插穿回环,象是跳集体舞,蔚为壮观。进香者“跳舞”与“唱歌”一方面对表菩萨表示虔诚,另一方面便于贯注精神,以期收到“心诚则灵”的良好效果。

赶个八月吃三载

“赶八月”是由祭祀活动演变成的一种“香火经济”,它最早缘于祭祀活动,传说主管南方事务之神祝融即为南岳衡山之神。历朝历代每年在这里举行“庙享”。加之民间盛行祭祀,便形成了定时的香火期。每年农忙后的农历七、八、九月份,四面八方来南岳进香的人如潮水般涌来,其中尤以八月为盛。此时,南岳大街小巷,商贾云集,交易活跃。当地民谚云“南岳人不种田,赶个八月吃三年”。

熟人见面不理睬

长期以来,南岳衡山人十分敬重山神即圣帝,尤其新年之际,认为只有把自己美好的心愿留在菩萨面前讲述,才是最虔诚的。故在去朝拜圣帝的路途中,大家彼此都排除杂念,默不作声、守口如瓶。到了大庙正殿圣帝殿前,向圣帝许下心中的美好心愿后,人们才会与同来的家人或同回的亲戚朋友互相道贺新年。因此,当地有俗谚云“南岳拜年真奇怪,个个嘴巴闭起来。不拜圣帝口不开,拜完圣帝再互拜”。

冬瓜当作扣肉卖

南岳素菜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是为接待前来祭祀的朝廷或地方官员以及前来观光的文人学士们,专门研究烹调出味美而富有营养价值的素菜筵席。其味道清淡爽口,色泽悦目,造型精致,色香味俱全,故而久负盛名,历经千年不衰。其中有一道菜名曰“不可思议”,看上去与扣肉无异,一上桌“肉香”四溢,起筷方知那一片片“肥肉”原来是用冬瓜制作而成的。

儿子结婚爹游街(谐音gai)

走在南岳大街上,不经意间可以看到一出戏剧性的游街表演:一个头戴高帽,涂着大花脸,身穿大红戏袍,背挂写着“扒灰佬”、“子承父业”等字样牌子的公公和新郎新娘在接亲队伍敲锣打鼓簇拥下,围着南岳几条大街绕场一周,不时吸引路人伫足观望。阵阵嬉闹中,游街队伍才到达婚宴现场,举行盛大的结婚典礼。“儿子结婚爹游街”这一南岳民俗在明代以前就有了,数百年来流传至今,充满了丰富的寓意。

群蛙聚会谈“恋爱”

每年惊蛰前后,南岳衡山主峰下面广济寺的水田中,都会上演一幕幕群蛙“集体婚礼”这种奇特景象。一夜之间,成千上万只蛙突然出现在山间田野,并且摞在一起,形成一二尺甚至一米多高的“蛙塔”,非常壮观。这种象是娃类的动物其实是中华大蟾蜍,它们集体聚会,就是为了寻找配偶和繁殖后代。

寿名寿字满山在游览南岳衡山,常常可以看到有关寿的各种书法雕刻,听到有关祈寿求寿的民风民俗,读到有关寿文化的景点介绍。南岳衡山上应二十八宿南方七宿中之轸星,轸星司衡主寿,故名“寿岳”。从古至今,“寿岳”之民对“水甘土美”的南岳所赐予的“寿山福荫”也怀有深厚的感情,对于“寿”的直用和化用,达到了痴迷的程度。据不完全统计,南岳山上与寿有关的石刻达数百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