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范文大全 >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赏析题及答案最新7篇正文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赏析题及答案最新7篇》

时间: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许多人都需要跟阅读答案打交道,阅读答案是我们解答阅读题的金钥匙。那么问题来了,一份好的阅读答案是什么样的呢?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赏析题及答案最新7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送东阳马生序 阅读附答案 篇1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后面的题。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13分)

①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②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

(2)主人日再食( )

(3)腰白玉之环( )

(4)媵人持汤沃灌( )

小题2: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译文:

小题3:第①段叙述了作者勤苦求学的哪两件事?(2分)

小题4:第②段对同舍生的穿戴作了详细的描写,其作用是什么?(2分)

小题5:作者虽愚,卒获有所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向 两次 腰上佩戴 热水

小题2:以为心中有足以让他感觉快乐的享,所以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

小题3:借书之难;求师之艰。

小题4:反衬我求学的艰辛与刻苦。

小题5:苦耐劳,虚心求教,勤奋刻苦。启示:略。

送东阳马生序 阅读附答案 篇2

阅读《送东阳马生序》选段,完成1~3小题。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 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 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縕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字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至舍同舍生皆被绮绣

B.烨然若神人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C.戴朱缨宝饰之帽 腰白玉之环

D.以衾拥覆以中有足乐者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1)略无慕艳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自己的话说说,本段中末句提到的“勤且艰”的“艰”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2.(1)(我)毫无羡慕的意思。或:(我)一点也不羡慕。

(2)(我)不觉得(或:不认为)吃的穿的不如人。

3.答案要点:“艰”表现在:我从师求学的时候,①冒着严寒(恶劣的天气);②行走在深山巨谷中(长途跋涉);③足肤冻裂了,四肢冻僵了(身体受冻);④每天只能吃两顿饭,而且吃的不好(饮食差、吃不饱),穿着破旧的衣服(衣服破旧)。(意近即可)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 篇3

两段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12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宋濂尝与客饮,帝①密使人侦视。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②欺。”间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帝问其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选自《明史·宋濂传》)

注释:①帝:指明太祖朱元璋。②朕:皇帝自称。

【小题1】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标两处)(2分)

录 毕 走 送 之 不 敢 稍 逾 约

【小题2】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4分)

(1)余幼时即嗜学 ( )(2)弗之怠 ( )

(3)宋濂尝与客饮 ( )(4)间问群臣臧否 ( )

【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2)诚然,卿不朕欺。

【小题4】【甲】文段在读书方面给我们的启示是;【乙】文段在做人方面给我们的启示是。(2分)

答案

【小题1】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共2分。每对一处得1分)

【小题1】(1)爱好(2)不(3)曾经(4)善,好(共4分。每空1分)

【小题1】(1)因此人家大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够看到许多(各种各样的)书。

(2)真是(确实是)这样,你没有欺骗我。

【小题1】读书方面围绕“勤奋刻苦”“博览群书”,做人方面围绕“正直”“坦诚待人”“与品德优秀的人交友”“背后不说人坏话”等要点回答即可。(共2分。每空1分,答出其中一点,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小题1】学生应了解文言的句读知识,学会根据句子的含义划分节奏。

【小题1】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更要培养课内向课外迁移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强调重点词语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

【小题1】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省略句 篇4

1、以是人多以书假(于)余。

2、余则缊袍敝衣处(于)其间。

3、撰长书以(之)为挚。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 篇5

古诗文阅读(共14分)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4~17题。(共10分)

【甲】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亭林①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出门则以一骡二马捆书自随。遇边塞亭障②,呼老兵诣道边酒垆③,对坐痛饮。咨其风土,考其区域。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马上无事,辄据鞍默诵诸经注疏。遇故友若不相识,或颠坠崖谷,亦无悔也。精勤至此,宜所诣渊涵博大,莫与抗衡与。

(节选自《清朝艺苑》)

【注】①亭林,即顾炎武。②亭障:边塞岗亭、堡垒。③垆:酒家的代称。

14、用“/”给乙文画线语句断句,划两处。(2分)

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

15、解释下列加粗的字。(4分)

①父母岁有裘葛之_____________

②手不书_____________

他人之过哉_____________

一骡二马_____________

1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1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

②遇故友若不相识,或颠坠崖谷,亦无悔也。(1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

17、结合甲、乙两文,说说你受到怎样的启发。(2分)

答案:

14、答案: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一是注意文言句子中常用字词和短语结构,比如“者”“也”“……者也”之后要停顿;“则”“乃”之前一般要停顿。二是理解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判断停顿。三是了解句子的成分,主谓之间要停顿,长句子中谓语与宾语之间要停顿。

“若与平生所闻不合”的意思是“如果和自己平时知道的不同”,是第一层意思;“发书详正”的意思是“(就)翻开书详细地订正”,是第二层意思;“必无所疑乃已”的意思是“一定到没有任何疑惑的程度为止”,是第三层意思。根据句子的含意断句: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

15、答案:给予,赠送放下难道用

解析:注意词语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意思以及词语古今意义的变化。①“遗”是“给予,赠送”的意思。②根据成语“爱不释手”可知“释”是“放下”的意思。③联系《富贵不能淫》中的“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可知“岂”是“难道”的意思。④联系《狼》中的“以刀劈狼首”以及句子意思,可知句中的“以”解释为“用”。

16、答案:①他们如果还有学业不精通、品德没有养成的,不是天资低下,而是用心不像我那样专一罢了。

②遇到亲朋好友就好像不认识,有的时候因为太专注而摔到山谷中,也不后悔。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①句中的“卑”解释为“低下”,“非”要翻译成“不是”,“专”解释为“专一”。注意语气词“耳”要翻译出来。②句中的“若”解释为“好像”,“颠坠”解释为“摔落”。

【参考译文】

【乙】顾炎武先生从小到老手都没放下过书,出门就随身带一两匹驮着书的骡子或马。遇到边塞岗亭,就叫老兵到路边的小酒店一起对坐畅饮,询问当地的风土人情,考察当地的地理。如果和自己平时知道的不同,就翻开书详细地订正,一定到没有任何疑惑的程度为止。坐在马上空闲的时候,就跨着马鞍默默地背四书五经等经典和它们的注释文。遇到亲朋好友就好像不认识,有的时候因为太专注而摔到山谷中,也不后悔。认真勤奋到这个程度,他的学问博大精深,没有能与他相比的。

17、答案:我们青少年要珍惜学习的机会。学习时,要专心致志,一丝不苟,不能心有杂念,也不能和别人在生活方面攀比。这样才能学有所获,学有所成。

解析:本题考查感悟启示。甲文通过自已求学时的处境跟现在的学生学习条件的对比,劝诫马生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乙文“自少至老手不释书”说明顾炎武读书勤奋;“咨其风土……必无所疑乃已”说明顾炎武治学严谨;“遇故友若不相识,或颠坠崖谷,亦无悔也”说明顾炎武读书非常专注。甲乙两文内容合在一起就可以得到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 篇6

阅读第一段,回答问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曲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勤且艰若此。

1.本文作者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浙江金华人。明初散文家,本文是一篇赠序,赠序是指临别送别性质的文字,内容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面加粗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余幼时即嗜学( )

(2)无从致书以观( )

(3)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

(4)弗之怠( )

(5)走送之( )

(6)不敢稍逾约( )

(7)既加冠( )

(8)无硕师名人与游( )

(9)尝趋百里外( )

(10)门人弟子填其室( )

(11)未尝稍将辞色( )

(12)援疑质理( )

(13)或遇其叱咄( )

(14)俟其欣悦( )

(15)负箧曳屣( )

(16)持汤沃灌( )

(17)以衾拥覆( )

(18)寓逆旅主人( )

(19)腰白玉之环( )

(20)烨然若神人( )

(21)緼袍敝衣( )

(22)略无慕艳意( )

3.找出本文中的两个通假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要求默写:

(1)揭示作者小时侯学习就很勤奋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能表现作者抄书之苦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明作者尝趋百里外求学原因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太学生中的其他人烨然若神人作者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一段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从哪些方面叙述作者青少年时期求学的艰难?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者写自己求学经历艰难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章开头的嗜学一词,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作者幼时借书抄书来读,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加冠一词是什么意思?你还能从古代汉语中找出类似的用法吗?试举一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本文通过典型事例全面的叙述了作者艰苦勤奋的学习生活,这与他的功成名就有什么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从文中找出几处形象描写的例句,并写出从什么角度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作者成人后求师的艰难,包括哪三种情况?(高度概括回答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作者虽愚,卒获有所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作者真的愚笨吗?他为什么这样说?此处和文中哪句话照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作者緼袍敝衣处在披绮绣烨然若神人的同学之间,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对此你有何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作者在叙述青年求学经历时插入同舍生优越的条件有何用意?从中你得到哪些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作者写此文,意在勉励马生刻苦学习。在《三国演义》中有那么一段,孙权通过自身体会劝说手下一员大将读书的故事,后来这员大将设奇计袭荆州,大败关羽为东吴建下奇功。那么这员大将叫什么名字?从他身上你能获得哪些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作者并不因衣食住行的条件比同舍生差而稍有自卑,足见其内心充实,志存高远。请结合他的生活补充出所缺下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勉励,推崇,赞许

2.(1)爱好,喜爱(2)取得,买到(3)借(4)懈怠,放松(5)跑(6)超过(7)指成人(8)才学渊博的老师(9)快步走(10)充满(11)语言和脸色(12)提出;询问(13)训斥,呵责(14)等到(15)书箱;鞋(16)热水(17)被子(18)旅社(19)挂在腰间(20)光彩照耀(21)旧絮;破(22)羡慕;欣赏

3.(1)四支僵劲不能动通肢肢体(2)同舍生皆被绮绣通披,穿着

4.(1)余幼时即嗜学(2)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曲伸(3)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4)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5.叙述自己青少年时期的求学之难和用心之艰。

6.幼时求学的艰难;成年后求师的叩问之难,旅途之艰,生活之苦。或四个方面:家境贫寒,无书可读;无师求教难;远道求学,备受艰苦;艰苦的求学生活。或读书难,要借书,抄书;拜师难,冒严寒顶风雪,到外地寻师;求教难,常遭叱咄;生活难,日再食,穿緼袍敝衣。

7.目的是劝勉马生不要辜负良好的学习条件,要刻苦读书,以期有所成就。

8.统领全文,为全文定下基调。

9.是嗜学与家贫之间的矛盾来决定的。

10.(1)古时男子20岁时行冠礼,戴上成人帽子,后来常已冠或加冠,表示男子已成年。(2)及笄女子满15岁把头发绾起来,戴上簪子,表示已成年。

11.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勤奋艰苦的学习生活,正是以一种坚忍不拔的毅力,为求知而甘愿付出一切,不断的克服重重障碍,最后才功成名就的。

12.叩问之难: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旅途之艰: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生活之苦,与同舍生的对比: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13.叩问之难;旅途之艰;生活之苦。

14.他有强烈的求知欲,为获得知识,学问,他不辞辛苦,不怕困难,非常虚心虔诚的求教。

15.不愚笨,是作者自谦的说法;旨在说明,即使愚笨,努力学习也是会有收获的。和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相照应。

16.他以学得知识,获得学问为乐,不羡慕别人的衣食之忧,专心向学,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17.与同舍生对比,表现自己并不羡慕别人的优越条件,而是以学得知识,获得学问为乐,这种刻苦学习,专心向学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的。

18.启示:后天学习很重要;勤能补拙,学能治愚;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19.负箧曳屣求师苦;俯身倾耳读书勤。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答案 篇7

阅读《送东阳马生序》一文选段,完成问题。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下列句子而字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 )

A.足肤皲裂而不知

B.执策而临之

C.学而不思则罔

D.出淤泥而不染

2.下列加粗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烨然若神人 判若两人

B.腰白玉之环 腰缠万贯

C.右备容臭 臭气相投

D.主人日再食 再接再厉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表述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略无慕艳意、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表现作者在艰苦的环境中一心向学的精神。

B.描写富家子弟的豪华,是为了突出对自己穷酸生活的遗憾。

C.作者以勤且艰的求学经历,勉励马生勤奋学习。

D.文段内容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精神上的富足,能够战胜物质上的贫困。

5.请从语文积累中找出表现古人好学的两个成语:①________ ②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A

3.①到了住所(客舍),四肢(冻得)僵硬不能动弹。

②我(求学时)勤奋和艰苦大概就是这样。(意对即可)

4.B

5.示例:凿壁偷光 囊萤映雪 头悬梁,锥刺骨 闻鸡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