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规划【优秀6篇】》
《新型城镇化规划【优秀6篇】》由精心整编,希望在【新型城镇化】的写作上带给您相应的帮助与启发。
新型城镇化范文 篇1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城镇化;被城镇化
2014年3月16日出台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指出,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城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牢牢把握城镇化蕴含的巨大机遇,并妥善应对城镇化面临的风险挑战。城镇化不仅是城镇数量与规模的扩大,同时也伴随着城镇结构和功能的转变。它不仅表现在人的地理位置的转移和职业的改变,以及由此引起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演变,而且表现为城镇人口和城市数量的增加、城镇规模的扩大以及城镇经济社会、现代化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具体来讲,农民城镇化并不等同于单纯地取得城镇户籍,其更深层次的要求,是指农民在取得城镇户籍的基础上,在政治权利、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方面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并在思想观念、社会认同、生活方式等方面逐步融入城市的过程。然而,在目前我国的城镇化过程中,一些地方的城镇化却改变了原有的初衷,侵犯农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进行堂而皇之的大拆大建和圈占土地运动,即大量农民“被自愿”、“被动城市化”的现象。显然,在这样的城镇化过程中,农民作为产权主体、交易主体和分配主体的地位并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
1被城镇化的含义与成因
《规划》提出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理念是实现人的无差别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要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但是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积扩张,而是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其中心归根结底是要解决人的城镇化问题,要让人在城镇中更好地生产生活。然而,当前,我国的城镇化却是以政府为主导,通过推进的方式进行运作,如建立开发区、建设新区新城、城市扩展、旧城改造、建设CBD等。整个过程并没有更多地征求被城镇化者的意愿,加之后者中大多数人文化素质又比较低,受传统观念中以国家、集体等大局利益为重的思想的长期影响,一旦遇到顶着政府、公家为名号的项目建设,即便侵犯到自己的正当权益,他们却也只是忍气吞声,服从开发改造,这就是所谓的被动城镇化。所以,在当前我国的城镇化过程中,主动城镇化的现象并不突出,反而被动城镇化现象却比比皆是。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我国的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长期以来,我国促进城镇化的一种形式,是通过扩大城镇的土地面积和空间将乡村土地和人口纳入到城镇系统中。这种城镇化进程,大多是地方政府推行的单向度行动,是地方官员为彪炳政绩而做的面子工程,整个过程只是单纯地把部分农村居民转化为城镇户口,但他们的生活方式并没有多大改变,甚至在失去了土地后,因为就业问题没有解决,生活状态反而更加恶化,像这样的城镇化过程,城镇化的主体―农民,并没有在其中发挥自主性,这种城镇化方式对农民来说基本上是被动的。
第二,由于征地条件,补偿标准等的不同而出现的被城镇化现象。如在城镇化进程中,假若征地补偿标准较低,农民“农转非”以后经济利益受损、工作没有着落、住房负担不起,他们当然就不愿意“农转非”。但国家实行的是政府干预的土地征收制度,在法律面前,农民不得不牺牲小我,成全国家利益。
第三,目前我国的城市职能是以行政为导向,可以说城市级别越高,得到的资源也就越多。大家都愿意争相涌入大城市,很多中小城市即便放开户籍限制,但由于其基本公共服务条件满足不了公众需求,仍旧吸引不了农民自愿地进行“农转非”。但是又由于大城市加速膨胀的人口速度加剧了竞争入户的激烈程度,这样,很多农民不得不退而求其次,被动地选择中小城镇入户。
2模型构建
目前,尽管城镇化的口号喊得很响,但愿意放弃农村户口而成为市民的农民所占比例依旧不高。据统计,在过去20年中,我国“农转非”比例仅仅增长不到8个百分点(我国非农户籍比例1990年为20%,2012年为27.6%),户籍转变几乎停滞,农村户口成了香饽饽。而这种现象在我国的农村户籍流动人口群体中,表现尤为突出。据国家计生委调查,2012年,我国流动人口达到了2.36亿,约占总人口的1/6,而这其中就有75%的流动人口为农村户籍流动人口,他们中又有七成不愿放弃农村户籍。由此可见,在整个农民群体被城镇化的过程中,农民工的被城镇化现象更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因此,考虑到研究的可行性,下面就以在城镇化过程中农民工的迁移与否为例,揭示农民城镇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E.S.Lee提出了系统的人口迁移理论。由于他把影响迁移的因素划分为“推力”和“拉力”两个方面,因此该理论又称推拉理论。他认为,“推力”因素促使移民离开原居住地,是消极因素;“拉力”因素吸引怀着改善生活愿望的移民迁入新的居住地,是积极因素。根据调查,影响农民工迁移的推拉因素有,(1)农村“推力”因素有:农村收入水平低、没有挣钱机会、农村太穷、生活太苦、农村缺乏更好的发展机会、农村税费过重、受教育机会少、不愿意干农业、家乡封闭保守、村干部作风恶劣;(2)城市“拉力”因素有:城市收入高、出外见世面、别人都出来了、城市生活条件好、精神生活丰富、对孩子成长有利;(3)农村“拉力”因素有:农村户口、承包地流转难、父母等养老之忧、文化程度低、喜欢自己熟悉的农村环境、缺少就业信息等;(4)城市“推力”因素有:进城成本高(疏通关系、距离等)、就业门槛高、子女就学难、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社会歧视重、服务网络少、工作环境差、老了没保障等。为此,根据E.S.Lee影响劳动力迁移的因素,可以将其引申到对农民工迁移影响因素的分析中,并做适当变形,建立的推拉模型如下:
从图中可以看出,由于我国户籍制度形成并巩固的特殊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农民工的迁移决策被置在了“农村拉力+城市推力=农村定居”与“农村推力+城市拉力=城镇就业”这样两个各自封闭的循环圈内。如果我们解开其中任何一个循环圈上的链条,那么就意味着破除了整个封闭的循环圈,也即找到了一个解决长期以来我国农民工“职业转换与住所转换”不同步问题的方法。这里,农民工的定居转移决策可以用一个概率函数来表示:D(r)=P(maxR>r),其中,r:农民工选择“城镇就业+农村定居”模式的经济社会收益,其下限不低于农民工在“农村就业+农村定居”的经济社会收益之和(否则农民就会踏踏实实在家种地,而不会去城镇务工了);maxR:农民工选择“城镇就业+城镇定居”模式的经济社会收益,即迁移后的最大预期收益;D(r):农民工的迁移决策函数。
这样,基于上面的假定可知,最大预期收益maxR是一个支配农民转移决策的综合变量,其模型为:
MaxR=f(F),F≥0
其中F为推拉模型中的合力,即:
F=∑(Lci+TaiCTciCLai)=∑(Lci+Tai)C(Tci+Lai)
式中:i=1,2,3…,n;Lci为城市拉力,Tai为农村推力,Tci为城市推力,Lai农村拉力。
当F>0,即∑(Lci+Tai)>∑(Tci+Lai)时,农民工做出城镇定居的决策。
当F
当前,我国的现状是∑(Lci+Tai)的作用力比较稳定,即图形中上半部分的力量比较稳定,由该模型知,要使农民工做出城镇定居转移的决策,即要使农民工主动参与到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大幅减小∑(Tci+Lai)对农民工的作用力,即大力消除当前各种促使农民工产生农村定居倾向的农村拉力和城市推力因素,才能真正实现农民工职业与住所的和谐统一,实现农民工主动城镇化过程。同理,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政府要想加快农民的城镇化速度,更要做到减少甚至消除那些促进农民乡村定居的因素。特别是对城郊农民,在城市外扩的过程中,若政府能加大补偿标准,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农民的城镇化意愿必然会大大加强。
3结论和建议
长期以来,我国的城镇化建设由于主要依靠廉价的土地、能源投入,其推进过程又只重速度,不重质量,造成了资源严重浪费,对生态环境的的负面影响很大,严重阻碍了城镇化的良性发展。这次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提出,为我们未来六年的城镇化指明了方向。尽管目前我国已经处在人口红利转向刘易斯拐点的关键时期,需要大量的农业转移人口转而变为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工人,但我们也必须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不能急功近利,为了彪炳政绩,而使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相脱节,从而使我国重蹈拉美等国的覆辙,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泥沼。为此,在城镇化过程中具体要做到:
第一,要注重城镇化效率的提升。过去近30年我国的城镇化特点是超规模粗放型的土地城镇化和不完全的人口城镇化。现在所提倡的新型城镇化应该更为关注人口的城镇化。就土地城镇化而言,不应再以扩大规模为单一追求,而应更加强调土地的产出效益与城市化地区的基础设施品质与公共服务品质的提升。对于低效率的城镇建设用地,应探讨再开发的机制。
第二,要严格重视农民被城镇化这一现象,并采取适当的方法积极将其转变为农民的主动城镇化。农民的观念并不是一层不变的,主要取决于城镇化以后自己能否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如果放弃土地、宅基地能够获得巨大的经济补偿,农民当然愿意。反之,如果补偿很低,或者“农转非”后农民还要掏很多钱才能搬新居,多数农民的抵触心理就会比较强烈,所以,主动与被动关键是要看农民城镇化后能否得到经济和社会多方面生活的改善。如果城镇化能够带来富裕稳定的生活,被动则完全可以变为主动。
第三,加强对非户籍常住人口的财政转移支付。新型城镇化的提出正好为城市反哺这部分人口提供了机遇。这部分人口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和牺牲,但他们的工资长期处于低水平状态。因此,提高其工资水平并加大对其转移支付力度是加快城镇化步伐的根本途径。如可以通过加大对他们的保障性住房建设覆盖面,加强其医疗养老等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来解决他们在城市居住的后顾之忧。
总之,城镇化发展的最终结果并不是消灭农村社区和农民群体。因为农民城镇化并不是强加给农民的唯一出路,他们可以有多种选择,如选择进城变成某一城市的稳定居民,或作为农民工,流动于多个城市之间,或运用在城市工作的技能返乡创业等。这样,多种选择不仅有利于农民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特点拓宽发展空间,也有助于劳动力的合理配置。无论农民做何种选择,我们都应该尊重其意愿,把他们束缚在土地上限制其流动本身就是错误的,靠行政命令的手段强迫他们城镇化更是错误的。一个真正的城镇,本身有着它赖以存在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基础。如果违背城镇形成的一般规律,靠行政力量强行加快,结果只能是得不偿失,因为,“被城镇化”的农民,其实质仍然是农民,他们的生活方式并没有根本的改变。所以,在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政府的责任应该是努力创造条件让有意愿的城市农民工顺利拥有城市户口的同时,也要让留在农村的农民有一个幸福美好的生活家园。
参考文献:
[1]新华社。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2]韩兆洲,孔丽娜。城镇化的内涵及影响因素分析[J].南方农村,2005(1)
新型城镇化规划范文 篇2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绿色低碳;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F29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新型城镇化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由之路。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人的城镇化,是对传统城镇化问题的积极回应,有一系列的基本要求。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注重借鉴西方国家城镇化的基本经验教训,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坚持“四化两型”同步推进,不断改革和完善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
一、新型城镇化的本质和基本要求
1、人的无差别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灵魂
实现人的无差别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灵魂,是新型城镇化最本质、最核心和最关键的内容。只有完成人的城镇化、人的无差别发展,新型城镇化发展才名至实归。包括发展理念、方式、政策等都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
2、现代农业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基础
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型城镇化的基础。目前,我国农业发展水平明显滞后于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的发展水平。推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态的现代农业,促进农业经营体系的专业化、组织化、集约化和社会化,加快城市资金、信息、技术和人才等农业生产和发展要素的逆向流动,才能够有效发展现代农业,进而夯实新型城镇化的基础。
3、新型工业化是新型城镇化的动力
新型工业化能够为新型城镇化提供重要的产业支撑,是新型城镇化的动力,是人口城镇化的前提。工业化经济的集中和规模化,不仅能引发生产要素包括资本、劳动力、人口等向一定地域集中,还能为社会化大生产提供就业岗位,最终形成产业集聚和人口集中相适应的格局,支撑城镇的形成和发展。
4、信息化是新型城镇化的牵引
信息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新型城镇化的牵引。通过信息化技术和产业的牵引:首先,能够为城镇经济提供强劲动力;其次,能够提高城镇社会管理效率;三是能够加快市民生活方式的信息化、智慧型城市的建设。通过信息化的强有力的牵引,将大大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
5、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是新型城镇化的保障
城镇化发展有三种模式:首先,放任式模式,即一种完全让市场调节的模式;其次,政府主导式模式;最后,政府引导式模式。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政府既不能越位,也不能缺位,实现“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才是最佳选择,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
6、城乡发展一体化是新型城镇化的目的
实现城乡发展由分割态转为融合态,城乡关系的互补协调、和谐共荣是新型城镇化的根本目的。新型城镇化不仅要实现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优化城乡人口结构,同时也要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和农民增收创设良好的环境,是一种能够发展现代农业、带动农村发展、吸纳农民发展,促进城乡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一体化发展的城镇化道路。
二、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途径
1、改革和完善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
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完善。一是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改革城乡二元制度,剥离户籍的福利属性等;二是完善公共服务体制,加快推进农民市民化进程,切实保障农民工基本利益,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等;三是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切实保护18亿亩耕地红线,积极开展土地综合治理和集约利用等;四是完善财政金融体制,建立健全公共服务能力,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和地方税收体系建设,放宽市场准入,建设多渠道投融资平台;五是加快城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依法调整行政区划,加快形成设置科学、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集约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2、坚持走“四化两型”同步发展的路子
“四化两型”是指:以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为基本途径,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坚持“四化两型”同步发展的路子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其实质就是坚持以“两型”引领“四化”、“四化”带动“两型”,就是要求按照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标准,促进新型工业化、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相互协调发展,同步推进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3、推进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
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恶化和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而且城市越大问题越突出,有些城市已经濒临承载极限。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就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人城镇化建设的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首先,实现既有城市的生态更新,使城市碳排放量逐步降低。争取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文明城市的称号,在此基础上对城市逐步进行改造,逐步使城市的建造、交通、垃圾处理、水处理都能够走上低碳的发展道路。其次,城市的产业也要实现逐步转型,淘汰落后产能,发展一批低能耗、低排放、科技含量高的绿色产业。最后,对于当前存在的环境污染、交通拥堵以及地质灾害等问题,要有非常好的应对措施。
4、城乡统筹、互利双赢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要特别注重城乡统筹发展,在全面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实现城乡互利双赢。一是统筹城乡建设规划。二是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三是统筹城乡土地利用。四是统筹城乡管理制度。五是统筹城乡收入分配。
5、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民族多样,各地资源禀赋不同,社会经济条件各异,文化习俗差异较大,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向也不尽相同。因此,城镇建设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别具一格、各展特色。一是秉持城镇规划的特色。在城镇规划中融入专项特色规划,明确城镇特色主题,挖掘地域要素,提炼历史文化精髓,找准发展方向,突出城市形态特色,避免雷同发展。二是坚持城镇风貌建设的特色。充分突出本地建筑风格,借助地方典型的建筑符号,使用具有地方或民族特色的建筑材料,着力创造出具有时代特点和地域特征的城镇特色风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调统一。三是打造城镇产业的特色。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为依托,培育城镇主导产业,构筑城镇产业集群,做到“一城镇、一特色”,“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四是传承和培育城镇文化的特色。
结束语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各种利益关系。在推进过程中,要注重突破旧的思想意识惯性和体制惯性的内生循环,找准突破口和着力点,坚持转变政府职能,坚持科学规划、不失时机、因地制宜、尽力而为。只有这样,才能释放新型城镇化的“正能量”,让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改革的红利。
参考文献
[1]姚冬琴.城镇化≠土地城镇化[J].中国经济周刊,2013-04-17.
[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推进高质量城镇化”调研组。应高度重视城镇化推进中重速度、轻质量的问题[N].中国经济时报,2013-04-22.
新型城镇化规划范文 篇3
[关键词]新城镇化;城乡规划;转型;大区域规划体系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8.136
[中图分类号]TU9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8-0-02
1 规划设计在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
1.1 城镇化进程中规划设计的地位
在当今社会大背景下,各行各业都在蓬勃发展,经济形势一片大好。虽然城乡发展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一些地方上还是让人担忧。进一步提升经济水平,更高程度地实现人民富裕、生活美满,还需要人们进一步地提高城乡的规划管理水平。在新形式下,城乡规划管理已经成为必须走的一步,也是需要着重进行的工作。在城乡规划的过程中,人们不能盲目地急于求成,必须有一套完整的方案并正确地把握规划管理权力下放和统一的关系。在新城镇化的背景下,城乡规划与管理必须稳扎稳打,做好设计,管理好规划,将规划转型问题做到位。
在进行城乡规划管理建设的过程中,盲目地进行探索必然会走弯路,碰墙壁,而杂乱无章的建设也会适得其反,达不到人们的预期目标。在转型规划中,人们必须结合政府进行合适的规划设计,了解政府的意图,结合城乡的实际发展和开展设计工作,继而进行合理的规划。由此可以看出,结合城乡发展进行规划,是政府建设决策的基础性工作。科学有效、合理有序地进行城乡规划的设计更是城镇协调发展的重要一步,通过合理地开展和实施规划设计工作,对城镇化建设做好宏观调控和针对性的指导,科学、规范的城乡规划设计可以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调整人口布局,并在城乡规划过程中,有效合理地开发当地资源,确保城乡经济一体化的良好发展和循环。
1.2 城镇化进程中规划理念的分析
在新城镇化背景下,要想有效地规划转型就需要人们在建设中遵循合理开发、量力而行的规划准则,在人们合理进行城乡规划的基础目标上,合理布局城市蓝图,有效开展基础性设施项目,设置以服务人民、满足基本需求为理念的城乡布局。在确定建设理念和建设目标之后,需要进行科学的设计和合理的规划,推动城镇化建设健康发展。同时,人们还需要认识到,在推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合理规划和建设城乡能够为城镇化的建设和发展提供良好和充足的经济支持和基础保障。在土地的开发和利用方面,方便地方性产业以及增强政府执行力,进而为城镇化提高有力的保障。
城镇化建设的目标不仅仅是将农村变为城市,也不单单是将农家小居变为高楼大厦,更多的是通过科学合理地规划,帮助传统式农村更好地发展经济。这也就是说在考虑农村合理布局的同时,还需要对当地的产业和基础设施进行合理的规划安排。在城镇化建设成功转型之后,必然会使大量的人口进城,这就需要人们同时解决人口剧增和人口分布的问题,与此同时人们也需要考虑到就业和基本生活保障问题,所以,人们还要对企业有一个合理的评估和规划,必要时还需要引进就业企业,解决人们的就业问题。总之,就是要在结合城镇化建设的需要上同时满足人民的需求进行合理的布局调整,规划出更加符合经济发展和人民需求的新型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实质是在结合自身当下的三农问题的基础上,协调可持续发展,快速有效解决城乡差距较大问题,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打破城乡二元体制。
2 新型城镇背景下城乡规划转型问题研究
在经济快速发展和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影响下,农用机械水平自动化发展、农村土地减少等现象都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地涌入城市,很多农民自愿放弃土地的使用权。在这种情况下,土地规划管理部门为了合理充分利用有效土地,将这些闲置土地进行再开发。不同程度地进行土地征用和拍卖,甚至抬高土地价格,有的只关注经济利益,而忽略了土地合理利用的问题。制定城乡规划政策,就是在合理规划城乡的同时,兼顾当地的经济发展,进行合理的土地管理和规划。由于城乡规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城乡的发展,而土地规划主要是为了实现当地利益的最大化,目的的不同造成了矛盾的产生。
(1)在城乡规划过程中,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建筑用地和公路用地不断增加,而实实在在的耕地面积则在不断地减少。对农业用地和非农业用地的控制不够、规划不足,造成了建筑用地侵蚀耕地、农民没地的情况。
(2)在土地规划过程中,对土地的征用现象普遍存在,但是在土地征用过程中时常会发生补偿款不足或是征用不合理等问题,这些问题引起了农民的极大不满,从而也影响了土地的正常使用和征用工作。在对土地征用的过程中,不规范的现象逐渐增多,土地得不到合理充分地利用,如何解决土地使用问题成了一大难题。
土地规划过程中和城乡规划过程中的这些问题,都是因为两个部门处理原则的不同,导致两个项目矛盾不断。土地管理部门一直以对土地进行合理利用和科学管理从而实现土地的最大利用率为工作重点。而城乡规划则认为,在满足城市化进程的同时兼顾和谐发展才是工作重点。观念不同导致的工作差异制约着整体的发展。
3 完成城乡规划的手段和方法
在多方面考虑城乡发展的现状之后,人们进行合理的总结研究。如果要科学合理地转变新城镇化背景下城乡发展规划,必须抛弃以前的旧思想,在融合当前的不同规划的前提下,总结经验,扩大规划区域,深化规划内容,与经济有效地结合,注重对县级以及镇级办公人员的思想培训和技术培训,有效地运用现代化技术,完善城乡规划体系的流程规范和体系审核管理制度,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发展,逐步完成城乡规划的转型布局。总之,人们需从下面几个方面做起。
3.1 结合当前规划,创建大区域规划体系
本着全面协调发展的政策方针,针对大、中、小城市以及小城镇进行协调发展,将城乡规划进一步完善,改革城乡规划编制办法,规划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发展,统筹考量协调发展。转变当前规划布局中局部思想,有效执行制度创新和快速创建的原则,尽快建立城乡一体化规划管理体制。结合政府政策进行统一管理,统筹规划,逐步完成城乡一体化。
3.2 城乡土地制度配合城乡规划管理
由于土地管理制度不协调导致的诸多问题,都在影响着城乡规划管理进程,所以必须协调创新,合理规划工作流程,避免出现土地利用混乱和浪费土地的现象。针对城乡土地管理制度进行适当的变革和创新,农村土地使用权规划一定要统一标准和目标,并且进行合理的政府监督和管理,在对农村土地开发和使用时,一定要满足城乡规划管理的需求,逐步完成农村土地的合理规划,执行统一管理标准。
3.3 培养专业人士,提高管理能力
大部分的土地管理监督机制并不完善,农用地随意圈占、不合理地开发和使用,土地利用混乱等现象还普遍存在,同时监管工作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不论是城市的规划还是建设都需要当今的信息技术和专业人才,人们应该大量引进先进的设备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加强城镇管理制度,强化人才培养,提高管理执行能力,完善城乡规划管理的智能高科技化动态检测和管理。
4 结 语
新城镇背景下城乡的转型问题是人们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为了走向更好的未来,人们要以认真的态度、严谨的思维做好这个项目,成功实现城乡规划的转型。
主要参考文献
新型城镇化规划范文 篇4
关键字:新型城镇化;小城镇总体规划;栖霞市;桃村镇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从城乡分割的现实出发,从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要求着重发展小城镇,把大城市的工业向县城或者小城市扩散,以从根本上改变工业布局和城市人口的分布。
2012年6月,山东省人民政府了《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百镇建设示范行动”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意见》文件。为此,山东省开展了“百镇建设示范行动”,首先在全省范围内选取100个具有代表性的小城镇进行规划编制。本文从山东省小城镇总体规划的编制体系与主体内容演变过程出发,剖析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而阐述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的创新探索,以期对未来小城镇编制的方向与路径提出有益技术支持。
2、案例与数据
2.1 案例概况
桃村镇地理位置是胶东半岛中部、栖霞市域的东南部、牙山山脉东麓。桃村镇东临牟平区,南靠海阳市,北接福山区,西与栖霞市的庙后、唐家泊两镇接壤,该地属三县(市)交界处(图2-1)。
桃村镇域东西长23公里,南北宽15公里,镇域面积276.22平方公里,辖113个行政村,2012年总人口11.5万人,是烟台市区域面积最大、辖村数量和人口数量第二的中心镇。
2012年全镇社会生产总值32亿元,财政收入673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000元。
2.2 案例综合发展条件分析
对桃村镇发展条件,采取SWOT分析(表2-1)。在规划编制中,考虑抓住政策发展机遇,充分利用其区位交通、产业发展及资源禀赋优势,改善并提升其产业现状弱点,迎接产业发展、土地利用、生态保护等的挑战。
表2-1 桃村镇SWOT分析
优势(S) 劣势(W) 机遇(O) 挑战(T)
区位条件优越 企业规模小,
抗风险能力差 区域发展环境改善 城市发展与土地供给矛盾大
交通条件便利 产品科技含量低 “百镇示范行动”政策机遇 生态环境压力大
多元化产业集群出具雏形 产业链条不完善 区域产业流转机遇 行政空间管理制约
资源禀赋良好 -- -- --
政策优势 -- -- --
3、山东省小城镇规划发展历程及存在问题
3.1 山东省小城镇规划发展历程及编制特点
山东省一直持续对小城镇总体规划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探索和实践,随着上位法的变更,小城镇总体规划的内涵、侧重点发生了一定变化。原有的小城镇总体规划是基于城镇用地布局、空间形态和设施配置等进行统一规划布局,是一种偏向于物质空间形态、缺乏人文关怀的“碎片式”规划编制。而新一轮的小城镇总体规划呈现出以城乡统筹来带动城镇化的“体系式、全覆盖”的编制特征。相比之前的小城镇总体规划,其规划内容呈现出由“单一式”的物质空间规划转向“多元化”规划的特征。
3.2 山东省原有小城镇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
基于以往小城镇总体规划的实施效果上,通过分析若干小城镇总体规划实例,可以看出,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1)总体规划的落地实施问题
小城镇总体规划存在不同程度上的与上位规划(主要是指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脱节的情况,出现了规划“落地难”问题。其根本原因是由于缺乏城镇总体规划实施“落地”的统筹机构和实施机制。这一机制包括统筹资金、政策和管理等方面。
(2)总体规划的用地集约问题
小城镇总体规划与用地集约节约之间存在一定矛盾,普遍存在用地指标超标、用地指标缺口大等问题,且缺乏鼓励小城镇土地整理、集约节约利用的配套政策、周转地块机制等。原有规划普遍已不能适应集约化经营发展战略对城镇用地空间布局整体性的要求。
(3)总体规划的公众参与问题
小城镇总体规划的编制过程中缺乏公众参与机制,从而导致民众意愿与政府规划不能够协调统一。小城镇规划的组织主体为政府,编制主体为设计单位,而是实施主体为民众,与民众切身利益关系不紧密。以往小城镇规划通常是设计单位按照规范编制,未能充分考虑民众意愿,使得规划实施缺乏动力,造成发展诉求超出规划预期。
(4)总体规划的经济发展问题
传统小城镇总体规划往往是对上位规划政策的落实或者是被动解决问题,关注的问题集中在设施、环境等方面问题,缺乏对经济发展项目的有效引导。虽然对城镇环境改善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从发展模式来看,缺乏对“内生型”经济发展项目的挖掘。
(5)总体规划的近期建设规划问题
通常来说,在小城镇总体规划的近远期建设规划中,远期规划内容较全,近期规划相对粗线条,而实际工作中受到政府任期制度的制约,近期规划不能很好的指导当前建设,甚至产生了近期建设与总体规划相违背的现象。这一情况已成为当前小城镇总体规划实施中的冲突问题。
4、山东省“百镇示范建设行动”规划编制的创新探索
4.1 规划落地问题――以“三规合一”统筹小城镇总体规划
“规划落地难”是传统小城镇总体规划的一大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小城镇自身发展远远超出了规划预期。城镇总体规划通过与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协调可以解决传统城镇规划的“落地难”问题。
(1)城镇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协调
具体来说,保证桃村镇总体规划与上位规划(主要指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协调)确定的重点问题(道路、重大市政基础设施、重点功能区规划)相协调。而针对部分上位规划与现实矛盾突出的问题,本轮规划建议近期做相应整治规划,并予以远期微调,实现城镇总体规划与上位规划协调。
(2)城镇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协调
通常来说,城镇总体规划需根据土地利用规划的建设用地范围来进行编制。但这一常规做法,不能满足城镇总体规划的长远发展要求。本次桃村镇总体规划在建设用地总量不变且不涉及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前提下,灵活调整土地利用规划的用地斑块,以期优化城镇建设用地布局。同时,适时调整近远期用地规划,即近期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编制,而远期在确保建设用地总量不变且不涉及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前提下,通过调整用地斑块和用地指标方式,实现城镇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和谐统一。
4.2 集约用地问题――逐步实现“三个集中”
小城镇总体规划通过政府推动、政策支持、市场运作,推动“三个集中”,即产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镇区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努力把城镇培育成为县城成长的新载体,创业发展的新平台、人才聚集的新高地。以桃村镇总体规划为例,“三个集中”具体表现为:一是产业向园区集中,将桃村较为突出的优势产业(包括机械制造业、生物医药业、食品加工业、针织服装业)集中在六个特色业园区中(图4-1);二是人口向镇区集中,由人口稀疏的山地丘陵地居民点向镇区平原地区集中(图4-2);三是居住向社区集中,即加大旧村改造和合村并点力度(图4-3),全面推进住房质量的提升和住宅产业化,同时住宅开发建设集约化,在规划期内城镇建设鼓励以二类居住用地成片开发、集中建设,在社区内完善配套服务设施。
4.3 公众参与问题――建立公众参与机制
小城镇总体规划应先强调“以人为本”、“民主参与”,满足人的需求、生存的需求、发展的需求。基于以上认知,本轮小城镇总体规划在编制过程中,建立起了包括问卷调查、入户走访、民众座谈的“三位一体”的公众参与机制,力图大力拓展民众参与广度、调动其参与积极性,最广泛地听取意见和建议。
(1)前期问卷调查和入户走访。在这一过程中,重点听取桃村镇民众代表对于本次规划的意见和建议,了解桃村的产业发展、公共设施、道路交通、公共空间、环境卫生、绿化景观等现状以及使用情况、使用评价等,充分感受通过本次规划需要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征询民众对于本次规划涉及的各个方面的规划需求和意愿。
(2)编制过程中的民众座谈及意见征询。在编制过程中,民众座谈分为规划解读、规划讨论、规划答疑三个环节。规划解读环节,主要由编制单位的规划技术人员针对总体规划的初步成果,向民众代表进行介绍;规划讨论环节,由民众代表分组讨论,规划技术人员详细记录民众意见;规划答疑环节,由技术人员对民众问题进行汇总,集中答疑。
4.4 小城镇发展问题――经济发展项目实现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
原有小城镇总体规划大多需要依靠政府“输血”,即将规划侧重点放在经济发展项目引进、完善设施、美化环境等方面,需要依靠政府的大量资金投入。“百镇示范建设行动”根据小城镇的区域发展基础和资源优势条件,提出了利用其独特的资源优势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以及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等经济发展模式,并通过制定小城镇近期建设项目库,实现小城镇的“造血式”发展。
(1)利用小城镇独特资源优势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如桃村镇可发挥独特的区位、交通和产业基础优势,以烟台港口、青荣城际铁路的建设为契机,以产业升级和产业聚集为着力点,以招商引资和自主创业为新动力,完善产业发展环境,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体现桃村镇的产业特色,体现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整体思想,达到“高效、环保、节能、新型”的发展目标。具体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桃村镇可依托现有资源以及产业基础,发展以汽车配件为主的制造业,并延长产业链条;二是依托交通优势,发展现代物流业;三是依托现有产业品牌,打造具有国内国际影响力的品牌。
(2)通过土地流转大力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发展
小城镇将部分农户手中的土地集中出租给农业企业,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加快发展果蔬、渔业、畜牧业等特色农业,推进传统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转变。如在桃村镇大力发展以大樱桃、无公害苹果、香椿种植以及特色畜禽养殖为主的城郊型特色农业,使农民既能得到收入,又有就业机会,收入大幅提高。
(3)依托镇驻地设施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如桃村镇依托现有镇驻地设施,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引导支持大中城市的工商企业到桃村镇区开展产业开发、信息咨询、金融保险、商业连锁物资配送、农产品批发等经营活动,提高服务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约占总产值的30%左右,其中商贸物流占总产值的20%),促进城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具体措施包括:一是加快农用物资交易中心、商贸中心、建材装饰材料市场和百佳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的建设、运营和整合步伐;二是利用烟凤疏港公路优势,着力培育五大物流企业,强化引导扶持,使其膨胀规模、滚动发展。
4.5 近期建设规划问题――建立近期建设项目库
以桃村镇总体规划为例,针对近期建设规划实施中出现的若干问题,本轮规划制定了近期建设项目库(图4-4),内容涵盖居住片区项目、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工业和仓储项目、道路与交通设施项目、公用设施项目、绿地与广场设施项目七大类34项。同时,按照规划战略性、空间聚集性、问题导向性、实施带动性原则,确定了各类近期建设项目分别对规模、建设方式、投资估算、投资方式和实施时间,以引领近期建设实施。
5、对小城镇总体规划的建议
(1)实施分类引导的差别化规划方法
在规划方法上,根据各类小城镇在不同区域、不同发展阶段下的发展目标,科学构建发展路径,引导分类规划建设,实施差别化小城镇规划技术模式。改变传统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的“一刀切”模式,综合考虑重点功能区发展、产业发展规划、镇村体系发展布局规划、镇区规划、公用设施及专项规划、城市建设控制标准等因素,从而形成多样化、适应性的城镇格局。
(2)出台编制技术等技术标准
在规划技术上,针对现有国内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方法、方式及技术标准不完善的情况,应尽快出台有关系列补充文件。同时,针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小城镇总体规划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在编制方法和技术标准上给予相应的指导性文件。
(3)实施村庄规划的创新机制
在公众参与上,建议逐步建立镇政府、规划设计单位与民众的沟通桥梁,保证规划编制的现状调研、规划编制、征询意见、方案审议等环节有效衔接。建议实施“四位一体”的公众参与机制,包括问卷调查和民众访谈、规划工作征询、规划公示、民众审议四个环节。通过加强各群体的沟通协调,实现对小城镇总体规划的有效实施和监督。
参考文献
[1]黄淑琳。 总体规划中的城市特色塑造――以烟台、菏泽城市总体规划为例。 理想空间(20).
[2]十二五规划经济建设推进城镇化要解决的三大问题。 城镇化进程研究。 2012(12).
[3]何小娥,殷毅,柳少杰。 论大城市规划区内小城镇总体规划的编制――从规划实施的角度谈起。 城市规划。 2005(10).
[4]郭健。 城乡统筹背景下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方法探析――以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黄各庄镇为例。 城市规划。 2011(9).
[5]曾德水。 小城镇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协调。 山西建筑。 2010(2).
[6]李想。 小城镇总体规划方法研究与探索。 大连理工大学。 2005(6).
新型城镇化范文 篇5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经济转型;辽宁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3)09-0038-03
作为共和国的老工业基地,辽宁经济转型发展的核心在于产业结构升级和需求结构的调整,因此,提高辽宁经济转型绩效的关键在于供求两方面结构的优化发展。当然,这种优化发展不是一个孤立的过程,需要一定的空间格局和发展载体。城镇化是区域经济发展布局调整的一种重要形式,主要表现是人口资源由乡村流向城市。当然这种人口资源的流动不是简单孤立的过程,还伴随着各种资源要素在区域空间内的流动和产业布局的调整。因此城镇化的发展必然会带来经济结构的调整升级。特别是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大中小城镇和城乡之间经济关系更加复杂,城镇化在区域经济转型中扮演的角色也就越来越明显,传统的城镇化路径和方式也越来越不适应新时期转型发展的需要。因此,以新型城镇化为抓手,调整区域空间内要素资源和产业布局,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经济转型发展,也就成为当前辽宁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
一、对新型城镇化的基本认识
新型城镇化的“新”就在于不再简单地追求城镇规模的扩大和空间的扩张,而应着眼于发展质量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改善。这既是新型城镇化区别于传统城镇化的突出特征,也是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原则,更是当前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为了满足经济发展阶段性要求,新型城镇化要求城镇化向现代化和集群化方向发展,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统筹区域内的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市场分工和流通体系、大中小城镇和城乡之间规划协调与联动发展等因素。在这一过程中,新型城镇化可以从需求供给两个方面直接引领区域经济转型发展。在需求方面,总理指出,继续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加快转型是关键;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中国“十二五”发展的主线,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转方式的主攻方向,扩大内需是结构调整的首要任务,城镇化是中国内需最大的潜力所在。辽宁通过新型城镇化而产生的有效需求可以充分刺激供给层面,带动要素投入结构和产业结构等方面的转型。在供给方面,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进一步提出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这也正符合当前辽宁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由此可见,抓住了城镇化也就可以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抓住推进结构转型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因此,有必要以新型城镇化为抓手,通过产城互动和城乡统筹,把新型工业化作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动力,从而在促进辽宁供求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中通过增量调结构,推进辽宁经济发展转型,并提高转型发展绩效水平。
二、辽宁城镇化的基本情况
工业化与城镇化有着密切联系,由于工业化发展较早,随着重工业的建设和矿产资源的开发,辽宁在新中国建立之初城镇化程度就比较高,并长期位居全国前列。然而,由于长期受“左”的错误干扰、产业结构的失衡、经济体制的僵化、城乡二元结构的制约等因素影响,辽宁城镇化曾经出现速度下降、水平停滞等现象,与之相应的是产业不振、需求不旺,经济发展困难重重,以城镇化的转型带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逐渐列入日程。自2003年国家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辽宁加快了中部城市群和沿海城镇带建设,推进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加强新城区和中小城镇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全省城镇化水平呈现快速上升态势。到2011年,辽宁城镇化率达到64.05%,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1.27%)。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中国城镇化的峰值在70%-75%之间,而辽宁作为中国传统工业基地,其城镇化水平无疑具有更大的提升空间。“十二五”时期,省委、省政府提出继续全面推进城镇化,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培育发展县城和中心镇,着力提升县城规划和建设水平,加快一批中等城市和100个中心镇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人口有序向城镇转移,5年内新增400万城镇人口,总量突破3000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70%左右。
然而,辽宁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辽宁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作为城镇化的主要体现,城镇人口的增加不可避免地需要城镇规模在土地空间上的扩张。因此,人口城镇化是核心,土地城镇化是保障。然而辽宁在城镇化过程中虽然在城镇建设方面取得一系列成就,但却未能充分加以利用。到2011年,辽宁全省建城区面积与2006年相比增加了22.4%,征用土地面积是2006年的2.4倍,而人口密度却下降了21%。这一方面体现出城镇建设快速推进的同时却未能充分发挥其效能,另一方面也自然影响了辽宁城镇化发展的质量和结构,而且个别地方的一些领导干部还存在着把城镇化等同于大兴土木的简单化理解,这都不利于辽宁在更高层面上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
新型城镇化范文 篇6
【关键字】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城乡一体化
前言:党的十报告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还强调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新型城镇化建设必将成为十之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略之一。
(一)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所谓城镇化是指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所谓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建设路子。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此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
表现在忽视农民权益保障;城镇化质量较低;城镇建设缺乏整体规划,大城市病;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等。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目标的引领下,要求我们必须结合我国实际,走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道路。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城镇化建设。新型城镇化的"新"就是要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我们的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
(二) 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原则
1、 以人为本原则
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应该明确城镇化的主体是农民,最终是农民获得市民待遇,成为真正的城镇居民。将维护农民权益作为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取向。城镇化过程中的土地流转,城市规划与管理,城市建设和发展等各个方面都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为本"就要保证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的能力和素质的提高。要使进城农民真正融入到城市,就必须通过加强教育、发展文化,培养和锻炼农民掌握适应城市需要的生产知识和业务能力,同时养成与现代先进的城市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生活方式、道德风尚和文化修养。放宽城镇户籍限制,使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真正融入城镇。
2、 协调、可持续发展原则
坚持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也就是由偏重经济发展向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转变,要由原来城镇化过分依赖工业化,改变为同时结合农业现代化、现代服务业等的多力支撑体系。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使在城镇化过程中的住房、就业、城市环境承载力、城市管理等达到动态的平衡,实现城镇化过程中的人口、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3 、集约化发展原则
新型城镇化坚持集约化的发展原则,提高投入使用效率,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城镇化的水平和质量不断得到提高。新型城镇化更强调内在质量的全面提升,也就是要推动城镇化由偏重数量规模增加向注重质量内涵提升转变。把主要依靠中心城市带动,转变为更强调城市群、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配合发展。
(三)、新型城镇化应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从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原则来看,新型城镇化应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1、 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
新型城镇化就是要由偏重城市发展向注重城乡一体化发展转变。由原来的"重城轻乡"、"城乡分治",转变为城乡一体化发展;并且从改革角度讲,要由原来的重单项突破,改变为大力推进户籍、保障、就业等综合配套体制改革。要鼓励城市支持农村发展。积极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组织建设"六个一体化",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提升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水平。新型城镇化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基本公共服务在城乡之间均等享有;工业反哺农业的力度增加,在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方面扶持和支持农业;加强交通网络和产业体系建设,增强城市功能,通过城市群和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到"以城带乡"。充分发挥小城镇在联结城乡、辐射农村、扩大就业中的重要作用。
2、 城镇规模和布局协调发展
城镇规模主要包括城镇的人口规模、用地规模、经济规模等概念。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因地制宜,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合理、协调、健康、有序地发展,完善交通网络体系建设,建设高效的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形成结构良好的城镇体系。
3 、可持续发展的特征
新型城镇化把可持续发展放在突出的位置,土地市场得到进一步完善,切实保护和合理开发节约各种自然资源,提高资源的使用率,实现人口、资源、经济、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和管理体制加强,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功能更加完善,中心城市的集聚和扩散功能得到、生产功能、服务功能、就业功能、创新功能等多项功能得到更好的体现。
(四)对新型城镇化的几点要求
(1)规划起点高。城镇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要使城镇规划化城市建设、发展和管理中始终处于"龙头"地位,从而解决城市建设混乱、小城镇建设散乱差、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等问题。
(2)途径多元化。中国地域辽阔、情况复杂,发展很不平衡,在基本原则的要求下,中国城镇化实现的途径应当是多元的。中国东中西部不一样,山区、平原不一样,不同的发展阶段要求不一样,不同地域特色不一样。不能强调甚至只允许一种方式。
(3)聚集效益佳。城镇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具有聚集功能和规模效益。要在增加城镇数量、适度扩大城镇规模的同时,把城镇做强,不能外强中干,现在有些城市就虚得很。
(4)辐射能力强。利用自身的优势向周边地区和广大的农村地区进行辐射,带动郊区、农村一起发展,这是城镇责无旁贷的义务,它应该做到而且也可以做到,问题是我们要有这种意识、视野、规划和措施。千万不能搞成孤岛式的城镇。
(5)个性特征明。中国的城镇要有自己的个性,每个地方的城镇,每一个城镇都应该有自己的个性,要突出多样性。城和镇都是有生命的,都有自己不同的基础、背景、环境和发展条件,由此孕育出来的城镇也应显示出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
(6)人本气氛浓。我们不能为城镇而城镇,发展城镇的目的是为人服务。所以,城镇的一切应当围绕人来展开,要树立牢固人本思想,创造良好的人本环境,形成良好的人本气氛,产生良好的为人服务的功能。总的来说,就是要使城镇具有人情味,能够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而不是相反。
(7)城镇联动紧。笔者在表述上使用的是"城镇化",而非城市化。其内涵是要把城市的发展和小城镇的发展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考虑,解决好非此即彼或非彼即此或畸轻畸重的问题。600多个大中小城市和两万多个小城镇本来就是一个完整的梯队,不能人为地分割开来。
五、结语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战略选择和艰巨的历史性任务,是我国不断扩大内需的长期动力之源,是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加速器",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迈进的"王牌"引擎。推进新型城镇化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科学发展的客观需要。未来,中国城镇化的发展道路必然将走一条创新驱动的道路,在城镇化的进行中,将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 范恒山,陶良虎。中国城市化进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