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范文大全 > 工业互联网【精选4篇】正文

《工业互联网【精选4篇】》

时间:

《工业互联网【精选4篇】》由精心整编,希望在【工业互联网】的写作上带给您相应的帮助与启发。

工业互联网 篇1

互联网企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互联网企业是指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利用网络平台提供服务并因此获得收入的企业。广义的互联网企业可以分为:基础层互联网企业、服务层互联网企业、终端层互联网企业。狭义的互联网企业是指在互联网上注册域名,建立网站,利用互联网进行各种商务活动的企业,也即为广义互联网企业中的——终端层互联网企业。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互联网企业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保障互联网企业的良性发展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舆论导向的正确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互联网企业开展党建工作,有助于党组织在互联网企业内发挥政治引领和政治核心作用,有助于引导互联网行业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有助于团结凝聚互联网先进分子,促进网络空间良性发展。

但是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石狮市互联网企业的发展比较晚,党建工作也处于比较不成熟的阶段。对此,石狮市工业信息化和科技局专门成立课题组,采取实地走访、座谈了解、查阅资料、统计分析等办法开展专题调研,认真研究石狮互联网企业的发展现状及党建工作存在问题,以期探索出一条适合石狮互联网企业党建的可行性之路,切实推动石狮互联网企业良性健康发展。

二、石狮互联网企业发展现状

调研小组在前期调研工作的基础上,筛选和确定了石狮市一批比较有代表性的互联网企业和机构,通过走访和座谈的方式对这些企业进行深入的了解,基本掌握了石狮市互联网企业发展的基本情况。本次调研所选取的互联网企业涵盖了石狮本地的电商服务平台、信息技术公司,网络平台公司和软件研发公司。从调研的结果来看,石狮市互联网企业发展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企业规模小,综合竞争力较弱

1.企业整体规模较小

石狮的产业集群和产业分布主要以服装产业为主,在石狮地区的互联网企业基本上都是中小型的民营企业。这些企业的规模基本在10-200人之间,年营业收入也基本是在2亿元人民币以内(不包含未统计的各类电商企业)。

2. 产品和服务竞争力较弱

石狮的互联网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服务和技术服务种类相对较少,在行业内的影响力也较弱。同时由于地理位置和产业环境的限制,也往往会受到大城市先进技术和理念的冲击。

3. 政府支持力度不够

访谈过程中大部分的互联网企业有提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市政府往往对于比较大型的企业关注比较多,政策倾斜也比较多,而对于互联网企业的关注度和政策扶持力度还有待提高。

(二)信息化基础薄弱,难以留住人才

1.信息化基础设施薄弱

石狮市是以传统的服装生产和贸易为基础的产业集群地区,其在信息化建设和推广方面存在着比较滞后的现象。加上传统服装产业的升级和转型的速度偏慢,导致整个石狮地区相比于其他沿海产业集群城市而言存在着信息化基础较为薄弱的现象。

2.难以留住人才

信息交互和信息化的氛围是互联网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然而石狮地区不仅没有规模比较大的信息化的龙头企业,也没有大范围的信息化集聚地区,整个地区的信息化氛围比较落后。因此,很多互联网相关专业的人才不愿意选择留在石狮,即使是当地企业到外地去招聘也很难吸引到合适的人才。

(三)企业管理成本和运营成本过高

1.从企业的部门结构上来看,互联网企业的部门主要以线上运营和软件研发团队为主,搭配一些基本的职能部门。但是由于石狮市的信息化建设比较落后,对专业人才的吸引力不足,大部分的互联网企业来说,就不得不在广州、深圳、厦门等地区设立负责互联网业务及运营分部甚至是总部。这种双线异地运营的方式虽然不影响业务的开展,但是对于中小型的互联网企业来说也会增加不少运营的成本。

2.很多互联网企业表示即使是公司的专业人才愿意留在石狮工作,其服务年限也是偏短的。这对于企业来说无形当中增加了许多的管理成本成本,人才的频繁流动不仅会影响到企业的经营战略,也不利于当地经济的持续发展。

二、石狮互联网企业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党组织覆盖率偏低

从调研的结果来看,石狮市的许多互联网企业的党组织覆盖率是偏低的。主要原因是:

一是互联网企业小而散,效益不好,“开关”频繁,缺乏持续经营的基础。

二是企业党员人数少。许多互联网企业的党员人数较少,无法成立党支部,甚至有些企业没有党员。

三是业主的意愿。不少公司的领导认为党建对公司的经济效益作用不大,所以对待党建工作比较消极。

(二)思想认识仍有偏差

1.上级党组织思想重视不够

上级党组织在具体业务的指导和党建引导方面的重心往往更偏向于大型企业,对于互联网企业的领导和指导力度不大。

2. 互联网企业党组织缺乏党建方面的引导

互联网企业自身的党组织对在企业开展党建活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信心不足,甚至开展工作往往是迎合业主的需要,看业主的脸色行事,党组织缺乏原则性、独立性,久而久之,企业党组织就成了可有可无的附属物。

(三)党员发展教育管理缺乏有效手段

1.缺乏有效的教育和引导

由于互联网企业的生产工作要求的特殊性及自身党组织的缺位,有些互联网企业对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缺乏有效的教育引导,导致员工普遍政治热情不高。

2. 党员先进性教育滞后,先锋模范作用无法体现。

即使有党组织的互联网企业,对于党员的先进性教育也缺乏针对性,方法单一。甚至还出现部分党员长期不参加组织生活,先进性意识淡薄,思想理想信念动摇,这种情况下就很难体现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对于其他非党员员工甚至可能产生负面的影响。

3. 互联网企业党组织管理松散,“隐身”党员多。

有些互联网企业的党组管理比较松散,党员岗位变动频繁,存有临时观念。有的党员同志党性观念薄弱,该转组织关系的不转,转了的也很少参与组织生活,最终成为了“口袋”党员或者“档案”党员。

(四)公司领导对党建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

调查发现,部分互联网公司的领导对于党建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这会不同程度地制约党建工作的开展。企业管理者担心的问题主要有:

一是担心分权,担心党组织发挥作用会削弱自己的权力;

二是怕争权,担心党组织联合员工与企业的经营理念出现冲突;

三是怕开展党建工作会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益;

四是怕开展党建工作会增加不必要的开支。

三、促进石狮市互联网企业党建工作的对策与思考

目前,国内经济发达地区(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武汉等)的党委及政府部门在经过多年的积极努力下,对于当地互联网企业党建工作的支持和引导已经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和成熟的经验。此外,国内一些知名的互联网企业(如京东、58同城等)也在不断的积极尝试把企业党建工作和企业的实际经营有效地结合起来,最终也探索出了一些比较有效的党建工作模式。

调研组通过对这些先进地区和优秀企业的党建工作的相关资料进行收集、分析和借鉴,结合当前石狮市互联网企业的经营现状及其党建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从政府层面和互联网企业层面上分别提出一些适合推动互联网企业有效开展党建工作的对策和思考:

(一)政府层面对互联网企业党建工作引导的思考和建议

政府部门对于互联网企业的支持和引导主要就是要为企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因此,市委市政府不仅要强化对互联网企业的党建工作引导,也要探索党建工作与企业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

1.深化思想认识,完善对互联网企业党建的领导工作机制

(1)工信局党委要进一步引导互联网企业对党建工作的认识水平,完善领导工作机制。加强对互联网企业党建工作和业务发展情况的调查研究,实现调查研究与政策引导的同步。

(2)要坚持“因企制宜,一企一策”的原则,切实做到根据本市互联网企业的党建基础水平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和教育。

(3)根据互联网企业业务发展的特点规范企业党建工作的流程,引导企业探索适合自身业务发展的党建工作模式。

(4)运用行业的典型案例对本市互联网企业进行宣传教育,发挥典型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以点带面,推动全市互联网企业党建工作走向成熟。

(5)要重点抓好本市规模较大的互联网企业的党建工作,然后形成经验向行业进行推广,实现扩大互联网企业党组织覆盖率的目的。

(6)引导互联网企业积极开展党组织生活,在企业日常经营中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让企业切实感受到“党建工作抓实了也是生产力”。

2.与时俱进,坚持发展、教育和管理并重

(1)针对互联网企业党员人数少的问题,首要的措施就是壮大党员队伍。工信局党委要继续引导和鼓励互联网企业开展党员发展工作。通过引导互联网企业的员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及时把那些符合条件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

(2)针对互联网企业党员少而散、工作时间不固定等特点,工信局党委要积极探索党组织设置和党员教育活动双线管理的办法,以乡镇、街道、开发区为单位,设立党员教育活动中心,根据互联网企业的党建工作基础和企业规模定期举办党务培训班。

(3)针对党员流动性大、“隐身”党员多的问题,要求各级党委严格加强对互联网企业党员的身份管理。要完善互联网企业党员组织关系的接转机制,优化企业党员开展组织生活的方式。

(4)针对互联网企业的组织形式和工作特点,工信局党委要鼓励互联网企业积极探索和推广“互联网+党建”模式,取突破时采间、空间限制,建立类似“网上党支部”、“网上党员之家”等方式,依托网络阵地开展党组织生活,在党的制度建设创新的基础上进一步适应信息网络时展的需要,充分发挥“制度+技术”的优势,使互联网企业的党建工作实现线上线下虚实融合的形式。

3.完善和落实人才引进政策,建立政、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机制

党建工作的基础是党员。因此,互联网企业想要做好党建工作首先就是要留住人才,然后从员工队伍当中发展和吸收优秀的人才入党。要解决留住人才的问题,就需要政府、企业以及高校等多方的努力,立足本地实际,从本地挖掘和吸引人才。

调研组通过本次调研,设计了一个政校企协同育人的合作机制,整体框架是由政府部门牵头,联合本地的优秀企业和本地的高等院校——如闽南理工学院等,共同探索和建立本地互联网企业人才的培养和就业引导机制。具体做法是:

(1)政府部门负责牵线搭桥,将互联网企业和本地高校对接起来,然后进入高校向在校大学生宣传本市的优秀企业以及对大学生有吸引力的激励机制(如:积分政策,人才公寓,创业就业补贴等);

(2)学校根据本地企业需求有针对性的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将相关互联网企业引进课堂教学和实践实习环节,建立起企业与学生互动的渠道;

(3)互联网企业主要负责提前介入在校生的学习和实践,对特定专业的学生进行技能培训并提供相应的社会实践基地。

通过政、校、企三方提前介入在校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训练以及就业引导的模式,能够让在校学生清楚石狮市的人才引进政策,也让学生能够对石狮市的优秀企业有较为清晰的了解,以便引导学生在择业的时候选择留在石狮工作。这种合作机制是需要政校企三方长期投入和跟进的方式,因此需要各方提前达成共识,然后根据合作框架有序进行,才能最终实现多赢的局面。

4.加快推动产业升级,为互联网企业的发展创造基础

(1)石狮市政府应该积极鼓励和支持本地传统的鞋服产业结合自身的实际进行产业升级,解决产业发展模式和技术发展的滞后问题。

(2)石狮市政府应继续建立和完善本市高新技术产业所需的基础设施,然后在条件成熟的基础上推动服装产业的转型发展。

(3)石狮市政府通过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引导传统产业改善经营模式和思路,从而为本市的互联网企业提供技术创新和服务升级的导向,为本地互联网企业的发展创造基础。

(二)互联网企业层面的党建工作改进建议

互联网企业党建工作的精要就是结合自身发展的新特点,集中展现企业党建工作的优秀成果,彰显企业文化的引导力量,最终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因此,从互联网企业自身来看,要将党建工作和企业的实际经营结合起来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坚持党的领导,加快建立健全具有企业特色的党建工作机制

(1)坚持党的领导,做好党员发展工作

党建工作的核心就是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互联网企业要严格按照党章和企业的发展需求,积极稳妥地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使互联网企业中党员队伍不断壮大,质量不断提高。

(2)加强对外交流与共享

互联网企业党建要在党员之间、党组织之间、党组织与公司群团组织和其他部门之间,以及外部合作单位之间形成互动,要着力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成果共享、经验共享。

(3)积极探索党建共建新机制

企业要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政治引领作用,积极探索党建共建新机制,不断加强对党员教育管理,以党建聚人心,以党建谋发展,将党建打造成公司稳健发展、创新发展、健康发展的红色引擎。

(4)坚持“支部建在线上,行动落到线下”的工作理念

互联网企业要充分利用自身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党组织活动由线下向线上延伸,增强党员的身份意识、党性观念和责任意识,有效破解互联网企业党员身份意识薄弱、管理难度大等问题。

2. 强化良性联动,将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紧密结合

(1)将企业经营和党建工作有效融合

互联网企业要根据自身特点,把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党建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广泛开展党员责任区活动,根据党员的水平高低和能力大小,合理划分党员先锋模范岗位,明确具体责任,并定期进行考核,实现对党员的全方位、全过程管理。

(2)搭建适合企业的党建工作平台

通过建立适合企业的党建工作平台,使党组织真正成企业良性发展的重要支撑。党建工作平台的建立能够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履行企业党组织的社会责任,切实发挥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和政治引领作用。

(3)把党建优势转化成企业文化优势

互联网企业应该努力把党的组织和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发展优势和文化优势,创造出了富有企业特色的党建工作品牌,助力企业行稳致远。

(4)党企互动,激发企业活力

互联网企业要积极探索党组织和企业组织互动发工作机制,积极开展党企共同培养人才,有针对性地开展行业党建共建,实现党建工作有活力、企业发展有潜力、员工成长有动力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3.改变人才引进思路,由直接招聘向精准培养转变

面对人才难以引进的客观问题,石狮市的互联网企业应该积极的调整人才引进的思路,改从外地招聘为从本地本科高校闽南理工学院等进行挖掘。

一是由政府层面牵线搭桥的政校企联动人才培养机制。

二是企业与高校相关专业建立深入的校企合作关系,通过校企合作关系来提前介入学生的技能训练和实习实践环节。

这两种方式对于企业而言都是可行的办法,而政校企联动的的人才培养机制是更为有效、合理和可持续,是可以尝试推广的一种模式。

课题指导:

课题负责:

工业互联网 篇2

似乎在意料之中,传统工业受到互联网影响所反应出的变化,不是在某一项标准中的微调,而是显而易见的、甚至关乎生命的变化。甚至有人将互联网带给工业的这种改变,称之为当之无愧的又一次工业革命。与此同时,互联网本身也经历着从未有过的工业化变革似的思考和更多想象不到的变化。无法像金融、汽车、移动那样将互联网与工业的融合作出合适的概括,这不是简单的“1+1=2”似的叠加,而是更多挑战机遇并存的大势。

从工业的角度来说,两化融合代表着工业与信息化相互影响的高度概括,而互联网与工业的融合让各种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成为两化深度融合最活跃最具代表性的新方向。一些积极拥抱互联网的装备企业正向服务型企业转型,消费品、软件、IT等企业正向互联网平台转变,能源企业则可能向大数据信息服务拓展。一些传统工业企业对抓住互联网引发的产业变革机遇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

就像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互联网与工业的融合不仅是实现两化融合的渠道,还能够打破工业信息化的困局,甚至搅动行业布局,产生新的竞争机会和利益焦点。每一阶段的结果,不但代表着工业企业在融合中所遇到的所有变量,同时还代表着竞争中产生的思考,形成的新思路。

工业互联网 篇3

未来三年,GE将斥资15亿美元,投身工业互联网领域

在通用电气(GE)位于美国纽约州斯克内克塔迪市的一家氯化镍电池工厂里,安装着1万多个传感器,如果不是厂门口贴着电池厂标记,很容易被误认是好莱坞电影里的“政府秘密科研基地”。

1万多个传感器的工作,则是替代人工,每时每秒传输电池生产数据,从电池制造过程的温度、到生产车间气压,还有每块电池制造所消耗的能源……管理人员则拿着iPad,借助工厂Wifi网络获取传感器发来的数据,监督生产过程。

未来,GE公司打算将天气预报加入传感器系统,管理人员就能根据厂房周边气压湿度变化,及时修正生产过程的各个设备运转指标,保障电池高品质。

GE能源储存公司制造信息总监Randy T. Rausch说,他从没想到电池可以这样生产。

GE公司董事长兼CEO杰夫。伊梅尔特(Jeff Immelt)却早早预见到这种趋势。他甚至打算给每个电池标注序列号和条形码,以便跟踪每个电池出厂后的使用状况。他还憧憬着将这种跟踪技术延伸到冰箱、洗碗机销售数据统计领域,作为厂方决定增产或检修设备(减产)的商业依据。

1995年,当微软董事长比尔-盖茨出版《未来之路》一书,预测人类世界将迎接信息时代时,伊梅尔特同样在思考一个问题,如果互联网技术开始彻底改变人类消费生活习惯,它就将如何改变工业生产领域的生态圈。

事实上,这家电池工厂,是全球首家集成产业网络的新型工厂,也是伊梅尔特构造“工业互联网”的一块试验田。

在伊梅尔特脑海里,工业互联网将解决工业生产领域曾经无法克服的很多技术性难题——如果停电事故检修时间过长,一套将发电机器、电线杆变压器运营数据集合分析的软件系统,将帮助维修员第一时间找出电网故障;

如果航空公司每年因飞机误点牺牲数百亿美元利润,一套时时传输飞机运行数据的软件系统将第一时间测出飞机存在的各种故障隐患,航空公司便能及早维修降低损失。

如果深海开采石油年均生产损失高达150亿美元,一套集合测量井口、歧管振幅与温度,并收接探测泄漏数据的水下远程监测软件系统,能有效延长钻探设备使用寿命与工作效率。

何为工业互联网

“工业互联网,是一个庞大的物理世界,由机器、设备组、设施和系统网络组成,能够在更深的层面将连接能力、大数据、数字分析完美结合。它是全新的工业革命(Industrial Internet Revolution)。”工业互联网的目标是升级那些关键的工业领域。工业互联网将整合两大革命性转变之优势:其一是工业革命,伴随着工业革命,出现了无数台机器、设备、机组和工作站;其二则是更为强大的网络革命,在其影响之下,计算、信息与通讯系统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

伴随着这样的发展,三种元素逐渐融合,充分体现出工业互联网之精髓:智能机器:以崭新的方法将现实世界中的机器、设备、团队和网络通过先进的传感器、控制器和软件应用程序连接起来。高级分析:使用基于物理的分析法、预测算法、自动化和材料科学,电气工程及其他关键学科的深厚专业知识来理解机器与大型系统的运作方式。工作人员:建立员工之间的实时连接,连接各种工作场所的人员,以支持更为智能的设计、操作、维护以及高质量的服务与安全保障。

将这些元素融合起来,将为企业与经济体提供新的机遇。例如,传统的统计方法采用历史数据收集技术,这种方式通常将数据、分析和决策分隔开来。伴随着先进的系统监控和信息技术成本的下降,工作能力大大提高,实时数据处理的规模得以大大提升,高频率的实时数据为系统操作提供全新视野。机器分析则为分析流程开辟新维度,各种物理方式之结合、行业特定领域的专业知识、信息流的自动化与预测能力相互结合可与现有的整套“大数据”工具联手合作。最终,工业互联网将涵盖传统方式与新的混合方式,通过先进的特定行业分析,充分利用历史与实时数据。

在6月举行的工业互联网领袖论坛上,伊梅尔特毫不掩饰自己的痴迷。

他知道,从简单的电动摩托到高尖端的医疗MRI(核磁共振成像)机器、从发电厂到飞机、从供电网络到铁路系统,只要存在某种网络将所有复杂机械设备集群连接,产生“化学反应”并创造更高生产效率,这场新工业革命降临地球的时间,已是触手可及。

上一轮的工业化浪潮,源于上世纪50年代。当时美国修建纵横全国的高速公路,令工业创新技术通过“高速公路上的贸易链”擦出巨大商业价值,引领一场繁荣工业经济时代。

这一次,“高速公路”则变成虚拟互联网技术。

GE全球副总裁鲁威廉鲁威廉说:如果消费者互联网市场规模达到1万亿美元,未来工业互联网迟早会赶超它。

1%提效==1万亿美元市场

工业互联网真能产生1万亿美元的市场规模?机器学习专家Anil Varma起初心里没底。

有时,Varma会问自己,如果工业互联网仅仅将工业生产效率提高1%,会给世界带来多大的价值?

GE公司发表的《工业互联网:打破智慧与机器的边界》白皮书,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不要忽视1%这个数字,它足以改变全球能源供需关系——全球燃气发电厂生产效率提高1%,价值660亿美元的燃油将被“节约”;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的资本利用率提高1%,每年将减少近900亿美元资本支出。

而在中国,未来15年燃气发电机组能耗降低1%,约80亿美元燃料将被“闲置”;油气勘探开发的资本利用率提高1%,则能省下70亿美元;铁路网络的运输行业运营效率提高1%,又能省下20亿美元燃料成本。

在全球,即使5个行业(铁路、航空、医疗、电力、石油天然气)提效1%,就可在未来15年为世界贡献2760亿美元增长。

“这好比,给工业互联网一个支点,它就能撬动世界。”在美国加州圣拉蒙市的GE软件研发中心,Anil Varma的一项主要工作,正是测试筛选2万台喷气发动机各种细小警报信号,作为发动机维修的前瞻性评估数据。

Varma称,他参与研发的航空智能运营服务系统采用专业计算算法,能够提前一个月预测哪些发动机急需维护修理,准备率达到70%,这套系统的最大价值,正是令飞机误点机率大幅降低。

或许,他不知道,每年航班延误给全球航空公司带来400亿美元的损失,其中10%飞机延误,正是源自飞机发动机等部件突发性维修。而这套智能运营服务系统最大的价值,是时时监控从飞机设备收集的各项数据,在飞机出现故障隐患前做出诊断预测,提供预测性建议优化飞机维护和航班运营计划,最终目标是“将计划外的停飞时间降为零”。

他甚至不清楚,如果一家大中型航空公司(每年1400万人次乘客,85000个航班)实施这项智能运营服务系统,每年可以避免1000次起飞延误和航班取消,帮助逾9万人次乘客准时抵达目的地。

然而,在Varma开始研究航空智能运营服务系统前,GE制造的飞机发动机传感器通常采取被动模式——直到发动机出现故障时,仪表盘才会亮起红灯。至于发动机传感器平时也保留三个平均值——起飞、巡航和降落数据。能提前“汇报”飞机发动机故障隐患的温度、压力和电压数据则极少被保留研究。

他说,如今GE要求每个GEnx飞机发动机都必须保留每次飞行的所有基础数据,一年后,他从飞机发动机收到的数据,或许将超过GE航空业务的所有历史数据。而庞大的数据库信息,则能进一步保障航空智能运营服务系统的“准确性”。

他说,GE航空公司已研发一套航空燃油和碳解决方案(FCS),通过分析飞机传感器传回的各项飞行数据,再对比飞机原有飞行记录与运营航线,可以第一时间优化完善飞机航行计划,令航空公司燃油消耗降低2%。

以全球航空公司年燃油支出1700亿美元测算,这套FCS方案将帮助航空公司降低34亿美元额外燃油开支。而Varma的终极目标,是航空公司能通过这套工业互联网系统设计更合理航班规划,令整个燃油成本降低5%。

事实上,航空公司还会意识到,工业互联网带来的边际效益是递增的。一架双发动机宽体商用喷气式飞机每个飞行小时维护成本是1200美元,2011年飞行5000万小时计算,每年航空公司用机维护的开支达到600亿美元,其中飞机发动机维护开支占到43%,如果航空智能运营服务系统再将飞机发动机维护效率提高1%,航空公司又省下2.5亿美元。

不断递增的边际效益,同样会产生其他工业领域。大秦铁路公司曾尝试引进GE Locotrol DP技术,借助传感器数据传输分析挖掘功能,在多个火车之间实现同步控制,缩短30%刹车距离和22%刹车时间。然而,这项原先旨在提高火车运输安全性的工业互联网尝试,却让大秦铁路公司意外发现,单列火车的最大运量翻了近一倍达到2万吨。

去年大秦线整个年运输量提高至4.26亿吨,过去6年累计提高幅度高达70.4%。

鲁威廉直言,目前工业生产领域已将物理学原理发挥到极致,单靠设备升级已不足以支持生产效率再提高1%,未来提高生产效率的最大驱动力,来自传感器+大数据的工业互联网——在广阔的工业生产领域里,机器、设备、团队和网络可以更深入地与互联网大数据分析“连接”在一起,这正是工业互联网革命的精髓。

这场工业互联网革命带来的,则是三大商业进步:一是有效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并减少能源浪费,二是大幅提高工业系统设备维护修复效率,延长设备寿命与工作效率;三是优化工业领域整体生产运营效率,更多企业人力资源将投入其他开创性创新工作,进一步增加企业商业价值。

生产力革命征途“道阻且长”?

就像理想永远“高于”现实,工业互联网的实践征途,未必如同前景这般广阔美好。

在互联网时代,消费者只需点击鼠标就可以购买几乎一切商品,但企业同样点击鼠标,未必能及时掌握所有设备数据,并操控它以更优化的生产效率运转。

哥伦比亚大学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Venkat Venkatasubramanian指出,对于商业零售公司而言,通过互联网数据分析,找到消费者未来消费动向已经足够。但在工业互联网领域,任何数据分析模型还需要面对的,是同样复杂的设备仪器与物理学工程学原理,如何找到两者的结合点,征途绝不会一帆风顺。

鲁威廉不否认工业互联网的实践难度。在他看来,完整的工业互联网需要具备三大要素:一是收集各项生产数据与操控设备的智能机器,目前GE大量投资安装传感器,就是为了让机器变得“智能化”;二是数据保存与处理分析能力,尤其是面对海量生产数据,管理人员必须找到最关键的核心数据加以分析,这需要以往生产工艺经验与先进互联网技术技能的融合;三是组建数据分析挖掘的人才团队,真正能大幅提高生产效率的决策,往往来自某些不起眼的生产数据挖掘分析所产生的“灵感”。

在加州圣拉蒙市的GE软件研发中心,研究人员正着手做好“第二步骤”——先将传感器收集到的数据“可视化”,再借助地图、模拟场景与社会化网络,让工厂管理人员直观了解,并通过比划手势等手法传递新的生产管理决策。

有时,他们甚至需要借助全球最先进的卫星技术。如GE曾与一家加拿大电力公司合作,利用卫星影像收集分析天气地图、当地停电记录等数据,制定树木修剪地区的电网管理新措施。以往,掉落的树叶一旦遭遇雷电气候,往往导致停电事故频发。

但是,拥有先进的“技术”,并不等于这场工业互联网革命已经到来。

事实上,工业互联网发展面临的一大障碍,是企业自身难以克服的技术与资金瓶颈。首先,工业互联网的“物理基础”——传感器未必能“适用”不同工业企业五花八门的新旧设备仪器;其次,传感器将各项数据传送到某个互联网络,但这个网络会不会被黑客攻击,一些核心生产数据会不会因此落入竞争对手口袋,企业同样心有余悸;最后,往往也是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经济利益,不是每个企业家都有底气相信工业互联网能带来预期的生产效率提升与经营绩效,尤其是他们看到的,仅仅是工业互联网的设计蓝图。

庆幸的是,总有一批愿意吃第一个螃蟹的勇敢者。尽管这些企业试水工业互联网的初衷,仅仅是为了降低人力成本与能耗,延长设备工作寿命。

近期,上海赛科乙烯厂引入GE本特利SYSTEM 1系统,通过监控汽轮机、压缩机、泵、风扇、热交换机等机器的震动、温度、流程、性能、排放等,提前发现机器故障隐患并第一时间维修响应。据赛科乙烯厂内部测算,这项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本特利SYSTEM 1系统每月能挽回超过220万美元的非计划停机生产损失,目前赛科关键设备从投产至今已连续正常运转超过700天。

而一家大型啤酒酿造公司旗下5座工厂安装水处理远程监控和诊断系统,实现全天24小时水质监控,已经节省约48万美元人力成本与化学剂量费用,如果他们将这项系统扩展到全部40座工厂,还能再节约380万美元。

“事实上,工业互联网的核心价值,是数据收集后的分析挖掘,它带来的,是企业整个生产决策的优化,甚至发现以往不曾做过的管理创新。”鲁威廉说。尽管这绝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发挥工业互联网的全部潜力,必须将智能设备、智能系统和智能决策全面融合。

就使用效果而言,它首先必须具备运营高可靠性与安全性,才有数据挖掘分析的前瞻性,最终,一家工厂、甚至一个工业生产领域的工业互联网技术可以被“标准化”,复制给其他同行业公司,提升行业生产管理效率并创造更高附加值。

“未来,企业竞争的未必是产品,还有生产管理效率。”Venkatasubramanian指出。

然而,优先做出管理变革的,却是工业互联网提供商自身。

此前,通用电气(GE)一直以工业系统的解决方案提供商闻名于世,但在不久将来,它可能会成为一家全球知名工业互联网软件服务公司。

鲁威廉说,也许大家很难想象GE在软件方面有这么强大的能力。十年之后当我们回顾历史,大家会发现世界上最伟大的软件公司不是卖软件的。而我们希望能够成为这样一家公司——拥有世界一流的软件,但不卖软件,而是通过提供工业互联网软件服务系统,重塑对工业系统解决方案的定义,重塑工业系统产业。”

工业互联网 篇4

当今世界,网络信息技术加速向实体经济领域渗透融合,深刻改变着各领域的生产理念、生产工具、生产方式。在网络信息技术与工业深度融合的孕育下,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新型工业形态的驱动下,工业互联网蓬勃兴起。近年来,为加快促进本国制造业振兴,繁荣实体经济,争夺未来产业竞争制高点,美、德、日等国纷纷以龙头企业为引领,以产业合作为抓手,加快工业互联网推进,推动全球工业互联网发展驶入快车道。

一、工业互联网对我国经济

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工业互联网作为互联网及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工业深度融合的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为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提供重要依托,为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塑造长期竞争力提供了强大动力。

第一,工业互联网是未来经济持续繁荣的新基石。工业互联网将网络信息技术最新成果充分融入生产制造、流通、运行、服务全过程,通过信息流驱动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物资流,有力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全要素生产率加快提升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工业互联网是新型劳动工具,将人、机器设备、物料、产品、环境、过程等实体生产领域基本要素全面互联,充分盘活工业大数据这一数字经济时代新生产要素,并促进新一代劳动队伍形成,从而大幅提高劳动生产率。工业互联网是新型基础设施,通过构筑制造、能源、电力、交通等经济社会各部门智能化升级必不可少的网络连接和计算处理平台,成为数字化智能化时代像电网、水网、高速公路网一样的通用性基础设施,支撑经济社会全方位发展。世界经济论坛(WEF)2015年报告指出,未来十年工业互联网将为制造、能源、农业、交通及其他产业部门带来革命性变革。工业互联网是构筑产业发展新体系的关键依靠,通过催生大量新技术、新网络、新平台、新应用,促进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的工业发展新体系加速形成,推动专业化、高品质、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不断壮大,并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改造升级传统产业提供支撑。工业互联网是培育新经济形态的重要支撑,通过推动平台经济、分享经济、定制经济等新经济形态加快向生产领域拓展,成为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强大动力。

第二,工业互联网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手段。工业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战场,工业互联网通过激发新动能、改造旧动能,成为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途径。以去库存为例,利用工业互联网实现环节之间、企业内外、供需两侧的互联互通,形成生产企业乃至整个产业资源和能力的全面调度,从而有效化解存量。再如降成本方面,工业互联网不仅可以通过改善企业管理方式、优化资源配置来节约企业管理成本支出,而且可以通过大幅提升设备能效、拓展资源和能力获取渠道等方式,有效降低企业运营费用。

第三,工业互联网是统筹建设“两个强国”的新引擎。在制造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制造强国与网络强国建设彼此相互交织、不可分割。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工业制造深度融合的重要基础设施和发展智能制造的重要基础支撑,成为两个强国建设统筹推进的关键抓手,对我国综合国力提升意义深远。一方面,工业互联网作为实现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基础平台,是落实“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战略要求的关键支撑,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随着网络空间不断向线下拓展,具备融合基因的工业互联网也自然成为网络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为我国开拓5G等下一代移动通信应用空间、推动新型网络基础设施升级、提升网络治理能力都提供了重要契机。

第四,工业互联网是筑牢国家安全防线的新保障。从经济安全和资源安全角度看,一大批国际制造业、信息通信业(ICT)跨国巨头,都积极在全球部署工业互联网平台,在各自高端软硬件产品的垄断优势之上,“知名品牌+高端产品+主导平台”的立体新优势正在形成。这种情况下,国产品牌、产业生态以及作为国家战略资产的海量工业数据掌控都面临严峻挑战,加快发展我国自主可控的工业互联网,是确保工业数据乃至经济安全的重要保障。从科技安全和网络安全角度看,工业互联网引发技术的群体性和裂变式创新,为我国掌握一批支撑未来高端制造的基础技术和前沿技术提供了机遇;同?r,线上线下融合趋势将网络空间、网络安全外延进一步扩大,主动发展工业互联网是我国积极应对新型网络安全的应有之义。从社会安全和生态安全的角度看,工业互联网通过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信息技术,大幅提升设备监控、安全生产等智能化水平,继而有效保障关键生产设施,减少生产安全事故。

二、工业互联网全球发展态势

近年来全球工业互联网发展提速,呈现总体格局日渐明朗、技术产品标准竞争日趋激烈、龙头企业关键平台布局日益强化等突出特点。

第二,以工业互联网平台为核心的生态竞争不断升级。当前,平台作为核心的产业竞争正在工业互联网领域重演。GE、西门子、博世、施耐德、ABB等国际工业巨头纷纷强化全球布局,以既有高端装备、产品为基础,打造可实现工业设备连接、工业大数据分析和工业应用服务等强大功能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形成“云+端”、“制造+服务”、物理与数字融为一体的平台新优势,力图形成对全球生产要素和资源配置的掌控能力。而思科、SAP、微软、IBM、英特尔、AT&T、亚马逊等信息通信业(ICT)巨头凭借在云计算、大数据、新一代网络等方面的?硬件系统及解决方案优势,也纷纷涉足工业互联网领域。

第三,以标准化为战略制高点的前瞻性布局全面提速。标准一直是决定行业主导权的关键因素,对新兴产业的技术路线走向、产业体系设计以及产业化等至关重要。在工业互联网起步阶段,标准化已经成为各国推进的战略重点。美国IIC将推动构建全球统一的工业互联网标准作为战略目标,与全球ISO、IEC等多个国际标准化组织、开源组织和区域标准研制部门建立协作关系,加快具体标准研究。德国工业4.0平台也成立专门的标准化机构(LNI 4.0),推进包括工业互联网在内的制造业网络化、智能化相关标准研究制定。同时,IIC与工业4.0平台将“标准与互操作”作为六大联合工作之一,共同推进标准研制。

此外,安全、测试验证、商业解决方案和生态体系培育等,也都成为各国政府、各大组织、各类企业发展工业互联网关注的重点。

三、我国推进工业互联网的基础与挑战

(一)工业互联网发展基础良好

我国是全球制造大国,网络信息技术产业也形成独特优势。特别是,近年来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不断深化,为工业互联网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一是工业大国地位不断稳固。改革开放以来,借助民营资本、外商资本和原有国有资本的共同作用,我国劳动力优势和市场优势得以充分发挥,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我国具备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举的全部工业门类,联合国公布的500余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220多种产量居世界第一,齐全的工业门类给工业互联网带来了最为丰富的应用场景。除了工业体量大,在部分高端制造领域,我国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工业互联网提供了自主可控的高端智能联网终端。

二是网络信息技术产业基础不断夯实。从基础设施建设角度看,我国4G网络规模全球最大,截至2016年底,我国4G基站263万个,网络覆盖所有城市和主要乡镇,4G网络速率比2G/3G时期提升10倍以上;一批全光网市、全光网省建成,光纤接入用户占固定宽带用户的比例达到76.6%,居世界首位。从技术创新方面看,移动通信、物联网、高性能计算、云计算等关键领域取得群体性突破。5G启动早、基础好,最快于2020年实现商用部署;低功耗、广覆盖的窄带物联网(NB-IoT)成为主要推动者和标准制定者,2017年将实现商用;云计算集群规模、大数据处理能力都显著增强,如以“飞天”自主核心技术为支撑的阿里云服务可承每秒8.6万笔的支付峰值。从产业发展角度,互联网企业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全球市值前十位的互联网企业我国占3家。智能终端企业占据国内市场份额的80%以上,并有三家企业跻身全球前五。

三是融合基础不断深化。近年来,我国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进一步提升,航天、航空、机械、船舶、汽车、轨道交通等行业数字化设计工具普及率超过85%,钢铁、石化、有色、煤炭、纺织、医药等行业关键工艺流程数控化率超过65%、ERP装备率超过70%。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融合不断加深,航天云网、三一重工、徐工集团等企业追赶国际步伐,积极打造工业互联网云平台,尽管影响尚不如国际上先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但也已初具规模,为强化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生态服务能力打下一定基础。

四是政策基础不断完善。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工业互联网发展,在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十三五”规划纲要、《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战略中都明确提出加强工业互联网建设。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持续推进工业互联网重大问题研究,指导成立了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启动了一批试点示范,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进入快车道。一些工业强省(市)也加快工业互联网推进步伐,2016年上海先后制定《上海临港地区工业互联网示范区建设方案》和《工业互联网三年行动计划》,推动临港地区打造为工业互联网部级示范区,将上海市打造为工业互联网示范城市。辽宁出台了《辽宁省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将工业互联网作为振兴老工业基地的重要抓手。

(二)深入推进工业互联网挑战严峻

尽管我国在工业互联网总体研究、技术标准、产业联盟、国际合作等方面步伐加快,逐渐形成先行企业自发探索、产业协同日益紧密、政府推进因势利导的良好势头。但工业互联网本身属于融合性、前瞻性技术产业,且我国工业整体仍处在爬坡过坎的阶段,决定了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必然会面临多重困难和挑战。

一是产业大而不强。工业互联网代表了工业4.0时代工业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基础。而我国工业阶段差异、地区差异、行业差异大,面临2.0、3.0“补课”和4.0“加课”同步推进的任务,难度很大。我国关键系统、软硬件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仍然不足,工业大数据、工业云等工业互联网关键技术、平台和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规模小、功能弱。我国缺乏像GE、西门子等具备整体综合解决方案和全领域覆盖能力的龙头企业,更缺乏具备工业技术与信息技术双重竞争力的领军企业,龙头带动效应不明显,而缺少在细分领域“专精特新”的“隐形冠军”,也制约了我国工业互联网良性生态化发展。同时,尽管近年来企业信息化发展已经取得长足进步,但大部分企业的信息化能力还很薄弱,各类信息系统的集成能力不足,信息系统部署与先进管理组织之间两张皮。

二是跨界合作不足。目前看,我国制造企业与互联网企业合作实践仍不够普遍,且合作内容主要在流通、销售、服务等环节,研发和生产端的合作仍亟待提升。一方面,制造业特别是高端制造通常技术门槛较高,许多领域看似相似却有很大技术差别,如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服务机器人与以控制为核心的工业机器人虽都是机器人,但技术实现大有不同,互联网企业与服务机器人企业的合作模式就难以直接移植到工业机器人方面。而传统制造企业往往受制于重资产拖累,在未见到成熟案例时不敢轻易开展网络化转型与合作。另一方面,不同于高利润或低门槛的生活服务业,制造业往往投入成本高而收益回报期长,且难以达到消费互联网应用动辄千万甚至上亿的用户规模,网络效应难以充分发挥,因此大部分互联网企业不愿涉足。此外,互联网企业能力提供与制造企业业务需求不匹配。互联网企业提供的平台和服务往往是通用性的,但制造业门类众多,行业和企业特性需求庞杂,且越向研发生产端延伸,特性需求越多。出于成本、技术考虑以及自身能力制约,互联网企业整体还难以满足制造企业实际需要。

三是部署实施困难较大。新常态下,结构调整任务艰巨,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凸显,开展工业互联网技术研发与应用部署能力不足。尽管我国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速高于总体工业增速,但是产业规模不够,在整个工业中所占比例不高,增加值占比不到13%,不足以拉动整体工业快速增长。传统行业仍然是我国工业发展的主体,当占比很高的高耗能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的行业出现严重下滑时,整个工业增长的下行压力就?很大,并且制约个体企业的发展。受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企业对各种负担和经营困难的主观感受增强,人工成本攀升、融资难、融资贵、税费负担偏重等是问题突出。大量资金仍然在房地产、金融等领域空转,产业资本“脱实入虚”的压力仍然较大。同时,我国创新要素和高端人才供给不足,研发投入强度仍显著低于欧美发达国家3%左右的水平,研发人员总量占就业人员比重不足发达国家的1/2。

四、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政策建议

当前,全球工业互联网仍处于起步阶段,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面临难得历史机遇。应充分发挥我国市场潜力大、产业体系相对齐全、互联网创新活跃等优势,在发挥市场主导作用的基础上,更好利用政策引导和支持手段,形成合力,深化推进。

一是加快打造产业互联网产业生态体系。工业互联网属于跨界性、前瞻性很强的技术产业领域,特别需要强调整体性和生态性,注重跨界合作、供需对接、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技术产业与人才培育同步推进等,这也是美、德、日等工业强国推进工业互联网过程中的共同焦点。特别是,需要立足我国工业体系全、应用场景丰富、ICT基础设施及产业发展迅速等特点,加强跨界合作和供需对接。一方面,研究制定促进跨界融合的引导政策,做强做实各类制造业创新中心、融合型产业联盟、开源社区等平台,推动制造企业与ICT企业凝聚共识、互通有无,支持企业积极开展竞争前合作,集中突破物联网、工业控制、大数据、人工智能、关键软硬件等核心技术,加快数据接口、网络互联、数据平台、安全防护等重点领域的标准化。另一方面,政府要充分做好服务、搭建桥梁,为解决方案企业与需求企业供需对接建立渠道,以应用为导向、以系统集成和综合服务能力提升为重点,培育一批工业互联网相关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和应用服务商,提升广大制造企业对本土自主品牌的认知度和认可度,带动更多企业开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探索工业互联网应用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