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范文大全 > 文学艺术基础常识优秀5篇正文

《文学艺术基础常识优秀5篇》

时间: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下面是勤劳的小编给大伙儿分享的5篇文学艺术常识的相关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文学艺术常识范文 篇1

关键词:艺术观;真理;本源;形式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5-0085-01

一、艺术本质理论的来源

(一)视觉艺术理论的文化渊源

艺术与文化的发展是统一的,艺术是文化的重要内涵与组成部分,而文化是艺术的渊源与内容。现代通过文化来批评艺术和通过艺术来批评文化成为艺术与文化共同发展的重要表现形式。艺术是民族文化底蕴的反映物,民族的文化又总是为它的艺术所反映出来。

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表现在艺术参与和推动,并体现和反映着人类文化的变化与发展,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而艺术一种文化现象,大多为满足主观与情感的需求,亦文是日常生活进行娱乐的特殊方式。

(二)视觉艺术理论的历史渊源

由于研究者的阶级立场、知识背景、操作手段乃至心情的不同,同样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可以在不同的研究者那里获得不同的结果。我们经常会看到或听到某些自以为是的历史学家对另一些历史学家说:我不同意你的看法。在艺术家和历史学家那里可能塑造出不同乃至相反的形象,这一事实不仅证明了历史学的艺术性,而且强化了研究者的阶级立场、知识背景、审美情趣乃至心情对历史学研究的深刻影响。

二、海德格尔的艺术观

海德格尔关于艺术本源的论述,主要集中在他的《艺术作品的本源》一文。海德格尔认为所谓艺术本源是指使艺术成其为艺术以及如何成其为艺术的东西,即通常所表述的艺的本质。在海德格尔看来,艺术只能在艺术作品中成其本质,也就是说只能通过艺术作品去追问艺术的本质。西方美学和哲学追寻艺术本质的方法有两类,一类从艺术作品特性入手;一类从概念中演绎,但是两类方法都不能真实的反映出艺术本质。他的艺术本质论打开了我们通向艺术本体论的大门。

《艺术作品的本源》中,海德格尔在解决艺术木质的基础上已经提出了语言问题。他认为一切艺术本质上都是诗,并不等于说要把所有艺术都归为诗歌或者诗歌的变化体,实际上诗歌只不过是诗意创造的某种方式。诗具有捐赠、建基和开端的特性。所谓的艺术创造本质上是建基上的创造。作为真理之澄明的一种筹划方式,诗之所以可能,在于语言。但是诗歌作为语言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艺术领域中占有着重要的突出地位。语言不仅仅是种传达思想的工具,如果说没有语言的话,便没有任何的存在者的敞开性。

在《艺术作品的本源》中,他通过现象学的方法,分三步揭示了艺术的本质:一、艺术作品作为物;二、通过还原,艺术作品不是一般的物,而是工具、器物,找到其与一般器物、工具的区分;三,回到艺术作品本身,艺术品是真理的发生地,是世界与大地的抗争,这不同于康德的理性的发生。通过这种方法的分析,海德格尔总结了艺术的本质是,艺术展现真理。

三、形式之美

在这些思维活动之中,概括、精炼、抽象而又富于理性的形式语言就是人类在表述世界的过程中意义最为深远的创造,它不仅是科学家探索外部形态与内在规则的有力工具,也是艺术家抒发感情与精神的有效表达方式。在希腊美学中,就将形式看成是美的纯粹典型的体现,形式规则的运用表达了人们对于敏锐、精确的直感。形式语言在画面上表现出的分寸和比例最终将转化成美,使丰富多样的思想感情统一在精炼抽象的形式美之中。因此用探究形式的方法来探索视觉艺术的美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四、总结

文学艺术常识范文 篇2

一、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意义

素质教育是区别于应试教育的现代的优化的教育理念,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整体素质优化的人才为目标,以促进个性发展、塑造健全人格、各方面知识和能力协调发展为教育宗旨。素质包括很多方面,如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等,而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艺术教育对学生的专业学习有着良好的辅助作用,同时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及世界观、人生价值观的逐步完善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1.艺术教育对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有着很重要的推动作用。[1]艺术教育一改单一的思想政治说教,利用丰富的艺术形式加以形象的说明,使学生能够充分的理解其内涵。如爱国主义教育,这是一个很大的主题,单靠政治课上的理论是很难达到良好的效果的,不妨用多种艺术形式来加以形象概括。如观看爱国主义故事影片,讲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来历,以鉴赏的方式了解中国在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被侵略者掠夺的文化珍宝等。这样可以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让学生充分理解爱国主义思想中的真实故事,这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2.艺术教育对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有很好的辅助作用。[2]科学文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社会生活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主导地位,艺术作为补充也包涵在其中。因为艺术与我们的生活日益密切,在不知不觉中,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便与艺术产生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人们在基本生活水平得到保证的同时,也在生活质量方面提出更高的标准。如在住房、衣着、家居装修、居住环境、饮食等方面越来越讲究艺术品位,也说明人们在逐步意识到提高生活质量包涵着一定的科学文化及艺术的因素。日常生活中,人们的审美意识和能力也在逐步提高,这是基础的文化底蕴和长期的社会生活综合作用的结果。那么,作为学校教育如何更好地去引导人在生活中发现美、认识美、表达美,这是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任何科学的进步都相应地伴随着艺术的发展。如电影、电视的产生和发展,使影视艺术空前繁荣;电子传导使现代化通讯手段突飞猛进。如果说人们用手机互相问候是现代科技完善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那么照相机、摄像机进入家庭,人们开着私家车去旅行,用信用卡到机器前取款,无疑都是现代科学技术带给人们的一种生活化的艺术,也是艺术化的生活。在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适当的艺术熏陶可以放松一下紧张的神经,调节疲惫的大脑,使之得到较好的休息,然后精力充沛地投入新的学习和工作中。

3.艺术教育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很好的作用。现代学校教育主要是培养人的综合素质,这包括书本知识以外的很多方面。有很大一部分是长时间的潜移默化的影响,[3]艺术教育可以使这种潜移默化更具备好的效果,可以面对很多现实问题。如追星族、明星梦、优越感等,这都是学生身心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其中,艺术课是解决这些问题的较好的一种方式,现代艺术教育不仅仅是指传统意义上的美术、音乐,更是一种具备现实意义的综合性的艺术教育,更贴近于现实生活。如在学生中搞即兴演讲,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考察学生的综合基础知识,更重要的就是训练学生的自信自强意识,使学生充分体会到演讲这一艺术的魅力。不同形式的艺术可以多方面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使学生能够全方位地认识自己,客观地评价自己,使学生能够以平和的心理状态来看待世界,以成熟的心理素质来应对现实社会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不盲目崇拜,不盲目乐观。树立顽强拼搏、勇于创新的自我意识,积极地投入到火热的工作和生活中,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作为的人。

二、艺术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现阶段,我国的艺术教育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也有很多不尽人意之处。主要表现就是专业化很强。我国现在的教育领域中存在一种普遍的现象,“专业化”程度很强,而且艺术与自然学科、人文学科互不渗透,缺少学科之间的联系。如理工类学生对艺术方面的一些常识性的美育欣赏基础概念模糊,艺术类学生对一些科普类常识也漠然不知。鉴于此,全国歌手电视大赛也不得不加试一些生活常识和文史常识的测试,以改变专业选手知识的贫乏。

2.功利目的严重。很多院校都设立了艺术类专业,特别是一些理工类院校也是如此,这不是为了提高艺术专业以外的大学生的艺术修养而采取的举措,而是为了扩大招生范围增加学校学费收入。教师能力不足,学生基准不高,社会就业面较窄,从根本上影响了教学质量。

3.很多考生抱着明星梦而不切实际地投考艺术院校,使艺术院校招生空前火爆。这也是非艺术类院校纷纷前来“凑热闹”的原因。

4.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大学生的艺术教育还有待加强。现阶段的高等学校艺术教育似乎可有可无,如果有也以课外活动居多。学生对艺术的认识只是存在于娱乐的水平上。简单地说,中小学有音乐、美术等艺术类的教材,大学的公共课只有政治理论,而艺术类的公共课教材几乎没有。类比来说,艺术同政治一样都是人们生活中永远离不开的话题。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到处都存在艺术的话题和现象,包括我们的日常用品甚至衣食住行。那么为什么就不能有一种完善的学科来引导人们对艺术的真正的认识呢?也许艺术这一领域过于庞大一时很难确定一个标准的尺度来规划大学中的公共课教材。但是现在想一想,将来在大中小学里开设一门新的学科《艺术》会是怎样的结果呢?它所提供的不仅仅是现有的音乐、美术等单纯的艺术门类,应该是更丰富更多样的艺术类的百科全书。

三、如何实施艺术教育

学校艺术教育要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深化课程教材改革为核心,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大力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艺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开发自身的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针对不同教育阶段的学校教育,推出相应的艺术教育目标。

1.中等以下学校艺术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实验推广和实施国家艺术课程标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艺术课程改革,应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倡导探索性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为终身学习储备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高中阶段艺术课程和教材的改革应体现多样性、选择性的特点,使学生在普遍达到艺术课程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对艺术课程的各个学习领域的自主选择,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动手感知能力、创造能力。提高学生艺术方面的认识能力,这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在艺术方面的学习和提高,同时也直接影响学生在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健康发展。因此,艺术理论方面的修养也是相当重要的,这一点在大学教育中显示出重要的地位。现今的各种媒介中的不同艺术作品的展示纷繁复杂,有些作品对学生也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这就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课题,教师要认真引导和培养学生在艺术领域方面的认识和分析能力,正确认识社会生活当中的一些现象。在艺术的熏陶下,培养学生自身良好的道德情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文学艺术常识范文 篇3

根据文化部、国家档案局令第21号《艺术档案管理办法》中指出,艺术档案是指文化艺术单位和艺术工作者在艺术创作、艺术演出、艺术教育、艺术研究、文化交流、社会文化等工作和活动中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实物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对学校日后的艺术教育和文艺活动起着依据和借鉴的作用,是积累教学资料、活动成果、工作经验的重要手段,因此艺术档案的管理和利用显得尤为重要。

1 艺术档案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1 档案意识模糊,艺术档案难以及时、完整归档

高等艺术院校在日常教学、科研、校园活动的过程中均会产生大量艺术档案,其中包括:学校组织各类文艺活动中产生的艺术档案;师生在日常教学、科研、创作、演出、展览等活动中产生的艺术档案;师生参加校内外比赛中产生的艺术档案等。虽然艺术档案数量大,种类多,但是艺术档案的收集、归档工作远不如一般的文书档案那样受重视,学校档案管理人员一方面对艺术档案的产生情况不能有效掌握,另一方面未意识到艺术档案收集的重要性,认为《高等院校档案十大类实施办法》中未对该问题作具体要求,便不重视收集,如学校举行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举办学生设计大赛、毕业生作品展览等,在比赛、展览中产生的艺术档案往往散落在各创作者手中,或长期存放在组织活动的教学部门,未能及时完整地归档到档案管理部门。

1.2 艺术档案归档问题复杂,缺少有力的收集手段

艺术档案中的声像、实物档案的创作者往往认为这些档案归属个人所有,经常会出现不愿意移交学校档案管理部门的现象,尤其是当今社会,人们的商品意识逐渐增强,不少师生认为上交艺术作品会使自己受到经济损失,同时还担心自己的作品存放不当,会成为永不见天的废品,而档案管理人员认为艺术档案收集、保存起来难度大,存在畏难情绪,从而使艺术档案收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这一系列的因素,大大影响了艺术档案的归档工作。

1.3 保管条件较差,艺术档案难以长期保存

艺术档案中的声像、实物档案由于其载体的特殊性,必须具备恒温、恒湿、防虫等保管条件,但很多学校均未能达到该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对艺术档案的重要性认识模糊,造成很多美术作品、设计图纸放在文书柜内与其它档案混存,未能存在专门的库房里,由于保管条件不理想,往往会影响了艺术档案的长期保存,如防潮工作未做好,会使书画作品受潮、起皱、发生霉变,破坏了作品本身的完整性,以致部分艺术档案无法利用。

2 加强艺术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

文学艺术常识范文 篇4

爱因斯坦有言:仅仅运用专业知识进行教育远远不够,因为一个人仅仅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却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而影视艺术教育在培养全面发展这个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技术进步和艺术上的日臻成熟,影视已成为艺术类型中最为普遍的一种形式,对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影响越来越大,甚至达到了一种不可替代的地步,影视艺术也以其视听综合、图文并茂的特点和优势成为新兴的最具活力与吸引力的艺术样式,其发展成熟关乎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发展、进步。在学校教育中,影视教育已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国内外经验表明,优秀的、经典的、高质量的影视艺术作品不仅能够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也能形成良好的社会效益,尤其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国家来说,影视艺术在加强民族思想文化影响力、提升国家在国际社会上的形象具有重要的作用。相反,不良的、低俗的影视对青少年则会产生不容忽视的误导。因此,影视艺术教育具有鲜明的迫切性。但是,我们的学校教育尤其是高校教育,虽然不同程度地开设了影视艺术课程,但大都局限于传统模式的教育上,且往往注重影视技术制作而缺乏文化内涵,更没有把它提升到通识教育的高度,使之面向全体学生,在全校范围内加以开展。鉴于这样一种情况,作为美育重要内容且最富活力的影视艺术教育,应利用自身诸如直观、形象、生动的优势与特点,成为高校通识教育的重要一环,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在传媒文化盛行的当下,影视文化常常借助休闲娱乐的方式对人们施加影响。今天,休闲已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命态势,在各种休闲娱乐中,影视艺术也已成为人们尤其是年轻人重要的审美休闲文化样式。因此,将其作为一种通识教育,以促发他们的审美想象与创造力,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

二、影视艺术通识教育的功能与价值

一般而言,现代艺术教育常常通过情感熏陶和升华精神、理想以达到教育的目的,即促发人们的情感,并使之受到熏陶得到升华;开启心智、启发创造性想象,舒解人们的心灵空间;健全人格和实现完满人生。[1]自1985年教育部颁行《关于高等院校开设电影课程的情况和意见》后,高校影视教育已有近30年的历史。在此期间,影视教育逐渐演化为一种普及性的大众化教育样式,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大教育家孔子曾以“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告知我们,人生修养仰仗于诗、礼、乐三个不同的层级,前两者需依赖后者来完成,即通过艺术来实现。西方美育之父席勒主张完整的人取决于一种和谐能力,只有美的观念才使人成为整体,且艺术教育之目的即在于使人们的感性和精神力量达到尽可能的和谐。[2]从某种程度上看,凡艺术均须诉诸于审美情感,艺术是托尔斯泰意义上的美的灵魂,艺术的目的乃是教育。而相比其他艺术类别,影视以其强劲的视听综合感官冲击力、逼真的形象感知、迅猛的传播力道,深深地攫住了年轻人的心灵。其所具备的综合性特质使其具有多方面的教育功能,能融审美、娱乐、教育、认知于一身。通过审美鉴赏,影视艺术教育可以洗涤身心,陶冶情操,涵养和提升艺术趣味和艺术理念,促发创造精神,丰富人生阅历与文化知识,提炼人性与人格。首先,影视艺术通识教育具有形象感官教育功能。作为大众文化的影视艺术,自出现以来,就以不可抗拒的形象感官性深深地影响人们的思想意识。正是由于具备了形象感官性,所以影视具有天然的教育功能,它不但是一种补充教育,又是一种延伸教育。[3]艺术总是以具体可感的形象来打动人和感染人,影视也不例外,它凭借比其他艺术更为直观形象,图文并茂的声画组合,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加之受到人们追捧的娱乐性和通俗性,为学校素质教育提供了一种辅助方式,并通过其艺术形象性寓教于乐,使人们的精神得到熏陶、心灵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同时,影视又因其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即一种大众所能接触的独特的文本形式,成为便利的教育手段。从这个角度上说,影视艺术表现形式的灵动性和丰富性,赋予了它远比其它艺术更强的感染力和教育功能。优秀的影视艺术作品常常通过健康、积极、向上的故事内容和富有创新性的叙事手段和技巧,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又很好地兼顾了艺术性,观众能从其中辨识真、善、美,认知假、恶、丑,得到启迪,受到感染。其次,能够促发大学生的审美想象力与创造力。影视艺术在提供娱乐和休闲的同时,也促发和生成了大学生们的审美想象力和创造力。众所周知,影视艺术内容丰富、涵盖面广,大学生们通过不同程度的鉴赏与品评,可以认知社会、感受人生,开阔眼界。而通过影视艺术通识教育之后,他们的灵感得到促发,思维得以活跃,想象力和形象思维得到增强和锻炼,能有效地激发起大学生们的创造精神。尤其是在类型片如动画片、科幻片等影视片的赏析中,影片中抽象的科学文化知识通过媒介技术大大地形象化了。于是,科学世界的神秘博大、科学家执着的探索精神、科学成果的应用、造福于人类的功效,纷纷通过具体可感的画面逼真地呈现出来。大学生们从中所获得的认知和审美愉悦通常是抽象的理论解释、逻辑推断等无法达到的。与此同时,影视作品中科幻、奇妙、神秘的世界能够引起大学生们的联想乃至幻想,对未来世界或可能发生的事情进行推测,锻炼了他们的思维和创造力,激发起大学生们对科学的浓烈兴趣和向往,在科学知识与文化审美双向互动中,他们的审美想象与创造力得到了促发。再次,影视艺术通识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与人格。在高校,大学生们思想品德的教育常常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教育的手段或课程来实现的,这已形成了定势。而影视艺术通识教育同样可以起到养成大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作用。对他们来说,影视俨然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文化艺术接受窗口和平台。优秀、经典的影视艺术常常以情感人,寓教于乐,凭借具体可感的形象向大学生们揭示真善美与假恶丑。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影视艺术不以训诫与说教为手段,而是借助影像的视听综合与视听直觉,在内容和形式上赋予思想道德教育生动形象性,从而惩恶扬善、启迪心智,疏瀹五脏、澡雪精神,使大学生们在真善美的宣扬与假恶丑的批判中自觉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涵养诚实守信、正直善良的美好品德,养成健全的审美理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与道德的教化,培育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完满健全的人

三、影视艺术通识教育实施的对策与建议

文学艺术常识范文 篇5

关键词:手工艺;师范美术;现状;价值

1前言

书包范文从广义角度分析来看,人文艺术直接影响国家发展,对促进人类协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人文艺术有利于提升人类协调发展能力,对开发学生想象能力以及创造能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作为艺术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教育覆盖了教育的各个阶段,师范院校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基础美术教育能力,旨在于培养幼儿、小学、初中以及高中等各阶段的教师储备资源,对未来美术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从目前师范美术教育来看,需要重视基础美术教育工作,特别是手工艺教育工作,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动手实践能力,提升师范美术教育教学效率。

2手工艺在师范美术教学中的现状

2.1教学设施限制

与其他美术课程相比,手工艺教学对于教学设施要求相对较高,不仅是软件设施,还包含了硬件设施。在手工艺教学中,对于材料以及场地方面的要求非常高,一部分师范学院可能无法提供较为标准的学习场地,同时手工艺方面的师资也严重不足,使得手工艺教学存在非常严重的边缘化问题,师范美术教育中的手工艺教学面临着巨大的发展困境。

2.2手工艺教学与基础美术教学存在着不匹配

随着多年的尝试以及发展,高等美术教育已经构建了较为全面的教育体系,但是结合实际需求仍然存在一定滞后性。教育部重视中小学美术教学,因此不断更新教学大纲以及实际的教学标准,但是在高等美术教育方面却缺乏针对性的调整,无论是教学标准、教学大纲还是教材方面都存在一定滞后性,忽视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工作,特别是手工艺教育内容,存在非常严重的缺失。

3手工艺在师范美术教育中的价值分析

3.1有利于提升学生动手能力

新课程教育改革日渐发展促使学校更加重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师范院校需要重视美术教育,加强手工艺在美术教育中的比重,转变传统单一化手工艺授课方式,鼓励学生创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以及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职业适应能力,提升师范院校美术教育教学效率。例如,在美术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穿插手工艺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将课堂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有效结合,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创造意识,提高学生美术课程学习的积极性,提升美术教育效率。

3.2有利于构建生态意识

在师范院校美术教育过程中,生态意识非常重要,不仅影响美术教育,还影响社会文化发展。与大工业活动、机械化活动都存在非常大的差异,手工艺充分利用自然材料,通过纯手工方式创作,更加深入发掘生态价值,有利于提升学生环境保护意识以及生态学意识。与其他美术教育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手工艺教学无论是最初的选取材料,还是废旧材料再利用,整个过程中都非常生动地体现出了生态意识,在手工艺教育过程中,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生态意识,还有利于提升学生美术教育的生态意识,有利于培养出更加符合社会需求的美术教师储备人员。

3.3有利于传承发展本土文化

手工艺与历史文化之间具有非常密切的关联,同时与人们实际生活也具有非常密切的关联,实用性非常强。在早期发展过程中,手工艺为人类生活和生产提供了物质服务,手工艺材料大多是因地制宜,体现出非常浓厚的地域性以及本土性元素。因此,手工艺与传统文化之间具有非常密切的关联。通过手工艺教学能够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实现文化的有效发展。手工艺教育并不只是传统的技术传授,实际上关系到传统文化发展以及传承工作,具有非常高的发展价值。

3.4需要与基础美术教育理念相契合

新课程改革要求,基础美术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实践心理品质。从基础教育发展来看,不断提高对手工艺教学重视,在综合科中占有非常高的比重,特别是小学阶段,手工艺课程比重最高,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作为基础美术教育的有效补充,高等师范院校在美术教育过程中,需要结合基础美术教学改革理念以及改革标准,更新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式,更加重视手工艺教学,进而更好适应改革需求,提升学生文化素质以及专业素质,提升学生手工能力以及手工课程传授能力,培养出符合基础美术要求要求的美术教师,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4结语

新课程改革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因此,美术教育更加重要,师范院校需要结合社会发展需要以及课程改革内容,重视基础美术教育改革工作,提升学生动手能力以及创造能力,促进文化传承以及文化发展,构建生态美术教育意识,重视手工艺教育,提升师范美术教育价值以及教育效率。

参考文献

[1]王雍博。浅析手工艺在高等师范美术教育中的现状及价值[J].艺术品鉴,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