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论文【最新5篇】》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你知道论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项目管理论文【最新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项目管理论文 篇1
一、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统计工作的具体应用
(一)项目施工前,加强组织管理
组织管理,就是指建筑企业在工程项目开始前,应该进行的组织人事工作和制度建设。如工作人员配备、企业内部分工与机构设置、企业管理制度的制定等。这些工作的开展,必须以事先获取与建筑企业、施工项目有关的信息资源为前提,通过调查统计,获取一手的资料和数据,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得出结论,才能为项目管理机制的形成和项目建设的开展提供最基本的数据支持。同时,通过统计工作的开展,全面地将各类信息参数化,运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以有效掌握项目建设整体情况,规避潜在风险。
(二)项目施工中,进行全程控制
在建筑项目具体施工全过程,同样应发挥统计工作的作用。对施工环节各方面的信息进行尽可能完整、实时、详尽的收集之后,将它们形成有机结合的信息链,然后进行科学的分析与处理,得出的结论不仅对当前施工项目,而且对下一期的工程建设项目都起到反馈、指导作用。在招投标中,应当充分利用统计分析指标来开展建筑项目的经济效益评价。运用统计学知识,通过客观规范的信息搜集,运用科学的数理分析方法,对项目的标的、投入、成本、资产、负债、利息、工资等进行量化评估,对建筑项目进行整体经济效益分析。在质量管理环节,质量管理部门应该根据工程的具体需求来制定质量指标、技术参数,?对比在建建筑项目关键点,运用统计分析方法,给出质量水平的具体评价,找出与质量指标、技术参数的差异,确定质量偏差,及时整改。在成本控制环节,通过统计调查与预测,对可能出现的因人工、材料或设备价格上涨等造成的成本超支进行预测,从而有效做出成本控制计划。
(三)工程结束后,综合分析评价
建设项目大多过程复杂,周期长,涉及部门多,相关项目数据庞杂。工程后期,进行项目统计,将各环节的信息进行量化分析与汇总,建成数据化的施工资料档案库,方便后期的财务审计工作。
二、目前我国建筑企业统计应用存在的不足
(一)统计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如上所述,统计工作在建筑项目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部分建筑企业中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很多企业管理者认为统计工作就是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然后用图表展示,企业在统计工作岗位设置、人员配备上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
(二)统计岗位的设置不够明确,业务不专
根据调查发现,我国很多建筑企业中并不存在专职的统计人员,很多部门在设置统计人员都是跟其他岗位进行混设,人兼多职,职责不够明确,并且人员调动频繁;从事统计工作的也非专业人员,他们并不掌握统计知识以及专业技能,难以对项目管理相关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以及提供统计咨询等。
三、加强建筑企业统计工作的具体措施
(一)建立健全统计制度及科学的指标体系,规范统计工作
在建筑企业项目管理中,为了更好地发挥统计工作的重要作用,首先必须保障统计工作部门独立的组织结构和工作权限。统计部门通过统计、审计,对欺瞒行为,一经发现,可以行使一票否决权;统计部门对建筑企业各项目指标进行全面分析统计,形成统计报表后,可以不经由其他部门而直接统计结果上报给领导层,为其提供决策参考。同时,建立完善的统计制度对建筑企业而言也是非常必要的。配备专业化的统计部门和统计工作人员,可以有效解决项目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类统计问题,让计划统计发挥指示器、校正器之功能。另外,企业还需构建一套科学化指标体系,通过指标的形式,规范统计人员的行为。通过采用科学的统计调查技术,系统、真实反映项目进展情况。
(二)引入信息技术,优化统计工作
目前我国正处于信息时代的变革中,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运用。在建筑企业统计工作中的也应该引入信息技术,实现统计工作网络化,在加强企业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的同时,也加速了企业与外界的网络沟通。这样可以让统计工作得以高效开展,也可以让统计分析结果更为便利的呈现给企业其他部门,给出相应的决策参考。
(三)形成部门合力,做好全面统计
项目统计作为建筑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贯穿于整个项目全过程,涉及人事、财务、安全等环节,为了共同做好全面统计工作,各部门需打破传统的部门界限,让权、放权,通力合作,资源共享,以便让统计部门迅速、准确获取所需统计数据和资料。
(四)进行管理培训,提高统计人员的责任感和业务素质
建筑企业在进行统计岗位设置和人员配备时,首先要科学分工,要确保必须是专业的统计技术人员,设专人进行项目统计,并让他们充分了解与项目相关的计划、图纸、资金、财务等信息。其次,加强统计人员管理,统计岗位工作人员应该相对固定,不能随意变动,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强他们的事业心与责任感,避免统计数据乱报、错报与瞒报,另一方面也保证了统计工作的连续性。另外,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项目统计工作难度不断增加。为提高统计工作水平和质量,建筑企业应该组织统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让他们掌握必要的建筑施工、造价知识。
项目管理论文 篇2
摘要:施工企业管理的核心是施工项目的管理,它不仅影响整个项目的施工,还对企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文章分析了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主要内容,结合当前我国施工企业管理的水平,阐述了加强施工项目管理的重要措施,从而更好的规范施工项目管理工作的行为和方法,从而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施工企业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建设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研究;措施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建筑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随之带来了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建筑企业的工程利润也不断的降低。对工程施工项目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目前是广大建筑施工企业增强自己竞争力的重要措施。施工项目管理是属于一次性的特定任务管理,这主要是由建筑工程的特点决定的。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以较高的效率完成项目施工建设,实现项目目标。工作中遵循项目经理管理制度,对施工项目建设过程实施有效的控制和协调,对所有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保证施工项目可以高质量及时的完成,保证企业获得应有的经济利润。下面根据笔者的工作经验,探讨了加强施工项目管理的几项措施。
一、施工项目质量管理
工程质量管理是建筑项目施工阶段的重要工作内容,“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必须立足于工程的施工建设质量开展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以信誉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建筑施工企业必须遵循这条生命线,实行质量效益型的企业发展战略。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施工项目也日益复杂,也增加了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工作难度。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也变得更加复杂。所以,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必须根据新形势不断的进行总结和调整,从而适应质量管理工作的需要。
工程质量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集经济、法律、技术等为一体。要完成好施工质量管理工作需要从施工计划的编制实施、质量控制以及质量保证这三个方面对建筑项目施工过程加强质量的监控,有效的防止施工质量的问题。能否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对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工作有着直接的影响,是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施工企业应该在企业内部牢牢的树立质量意识,让所有的工作人员都认识到施工质量的重要性。在施工的过程中,通过定期的监督检查和服务指导等手段,认真的管理好整个项目施工的全过程,严把质量关,制定有针对性的质量控制措施和管理制度。
保证项目施工质量的重要基础,就是拥有一只高素质的管理队伍。质量管理人员的素质对整个项目施工的质量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是影响工程质量的根本性因素。要想控制施工的质量,必须重视工作人员素质的提高。目前,一些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的技术素质,对与施工中的很多专业问题认识不清,在现场指导施工的过程中完全是乱指挥,这样往往会造成重大的质量问题,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只有提高所有工作人员的素质,才能保证项目施工的质量。
同时,在建筑项目施工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分项保分部、分部保单位工程”的质量管理原则,层层的分解质量管理总目标。根据每个分项工程的不同的施工难度和技术要求,提前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实现职责清楚、目标明确。如果分项工程在施工中涉及到了大量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质量管理人员经验不足,要提前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适当的培训,通过样板工程或者实验,然后再确定施工的内容。
二、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工作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十分的重要。建筑行业是易于出现安全事故的高危行业。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工作中,“安全生产”管理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环节。
施工项目施工过程中完成好安全管理工作,首先必须建立起规范的安全管理工作制度。必须按照规定在施工中设立专职的安全员,负责落实和监督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还有建立完善的项目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体系。这一体系是企业施工现场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建立安全管理工作所必须的组织机构、制定和实施安全管理制度、充分的协调和利用各种资源等。设置的安全管理单位要遵循精干高效的原则。选择的工作人员,要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同时还要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在工作中一定要可以吃苦耐劳。应该尽量的安排具有一定的现场工作经验的人员从事安全管理工作。此外,工作人员还应该具备一定的组织分析能力。不能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而随便的设置一个安全管理机构。
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工作,主抓一个“细”字,强调一个“严”字。必须认识到安全工作应该常抓不懈,不能存在侥幸心理,因为安全事故都有一定的必然性。在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必须要特别的注意,不能出现“以包代管”,或者“只包不管”的情况。安全教育是施工前的必修课,特别要重点对普通的农民工加强安全意识教育,注意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自觉在平时的工作中遵守安全行为准则与建筑安全政策法规,规范日常工作。安全管理部门,应该适时、适地的组织多种形式内容丰富的安全教育培训,做到严密、严肃、严谨、严格和讲求实效。
同时,还应该对安全技术加大投入,在施工前建立安全事故紧急处理预案,当发生安全事故时,最大限度的降低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三、施工项目的成本管理
施工企业中标后,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经济合理和技术可靠的施工组织设计,结合施工项目所在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工程的施工工艺、工期安排和设备选择等实际情况,对工程的施工成本进行合理的预测。要选择最科学的施工设计,有效地保证衔接好各道工序。优先安排关键工序和关键工程,确保工程进度。
整个工程造价中,材料费占了60%以上。材料费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工程项目施工的盈亏。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材料管理不严格,遗失材料以及采购不规范,高价引进材料,质量不合格,采购数量过多,造成闲置浪费等现象。在施工过程中,对于材料的采购和日常管理工作必须十分的重视,严把质量关。此外,人工成本也是工程造价的重要开支,要对人工费签证程序进行规范,杜绝人情工,减少零星雇工,科学控制人工费用。
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做到合理用工。坚持“立足市场、精干高效、运作有序、突出重点”的原则,建立高效精干的项目管理部门,定额用工,按需设岗,按岗聘任。对劳务人员实行规范的工作考勤,避免出现怠工和窝工现象。因为,施工过程涉及的部门众多,对于成本的管理很难协调统一,经常出现互相扯皮的情况。因此,必须建立健全的奖励机制,在工作中严格地落实奖惩办法。要把成本管理与大多数人的工资收入直接挂钩。使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关心成本控制工作,深入的理解自己负责施工部分的预算成本、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时时注意成本管理。
四、施工项目的现场管理
施工项目的施工进度管理工作,也是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内容。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主要依据就是施工进度计划,施工进度计划都是根据施工方案编制的,但施工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会因为各种因素发生变化,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往往会出现偏差。
所以,应该定期的对施工进度进行检查,了解最新的施工情况。
对于施工中影响施工进度各种情况进行仔细的分析,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保证工程施工可以按进度计划完成。从开始进场施工之日,就应该狠抓进度管理,划定各分项的完成时间,调整和控制实际施工的进度。如提前不对工程施工进度综合协调和策划,就很难保证工程的顺利施工。还有可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项目开始施工前,项目管理人员要认真的熟悉合同文件、工程图纸,了解施工场地的实际条件,项目的质量和工期要求等各种信息,还要根据工程项目和本企业的实际,制定一份施工计划,施工的进度要符合企业的施工能力。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对各个环节都要认真落实施工管理,确保工程项目的如期完成。
施工项目管理是建筑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在施工的过程中,运用知识、工具、技能和技术等手段,从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为出发点,在保证质量和工期的基础上,获取最大限度的效益。施工企业应该在项目施工过程中,不断的进行探索,寻求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最佳途径。
参考文献:
[1]秦建国。项目管理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施工企业管理,20xx(07)。
[2]蔡德利。谈加强项目成本管理提高企业经营效益的方法和措施[J]施工企业管理,20xx(07)。
[3]李辉进。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质量成本控制[J]建材世界,20xx(04)。
项目管理论文 篇3
摘要:建筑装饰施工技术在现代建筑中的合理应用,有利于增强现代建筑装饰的设计效果,增强现代建筑的生机和活力,从而达到现代建筑中钢筋、混凝土等现代建筑材料无法达到的建筑装饰效果。同时,加强装饰施工的管理,能够保证装饰施工的各项施工过程更加严格规范,进而保证建筑装饰施工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本文对建筑装饰施工技术管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装饰;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建筑装饰施工技术管理和施工质量息息相关,是施工中一定要注意的一个关键问题,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强弱高低,直接影响到施工的质量与企业的地位,因此,一定要从各个方面增强建筑装饰应用技术管理,提升建筑装饰应用质量、标准建筑装饰市场、提升应用技术水平等一连串措施,并以此来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这对于促进中国生活经济的发展也具有关键的意义。
1加强建筑装饰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意义
1.1提高建筑装饰企业的竞争力
建筑装饰行业是个不断发展的行业,用户的需求已经越来越高,不仅需要满足基本的舒适度,还需要满足建筑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协调与经济效果。传统的建筑装饰施工往往比较杂乱无章,在人员的管理,建筑装修技术的选择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欠缺,导致了装修的质量问题频出。而合理进行建筑装修技术的管理,能够有效对建筑装饰施工企业的人员进行整合,对施工的整体工序进行合理的安排,对于施工的重点部位进行合理的检查,从而保证建筑装修工程的合理完成,这样能够较好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保证建筑装修市场的健康发展。
1.2加强建筑装饰的可控性,提高装饰质量
建筑的装饰需要满足用户的需求,同时做到经济性、美观性以及实用性并重,这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尤其对于现代各建筑结构形式多样,用户的需求也很多,因此,建筑装饰施工的难度也越来越大。进行建筑装修施工技术的管理,能够有效兼顾建筑装饰施工中所需考虑的问题,制定合理的装饰方案,选取经济合理的装饰材料,并在保证建筑结构安全的基础上进行建筑装饰部分的施工。对于装饰的重点部位进行合理的控制,这样能够提高整体建筑装饰的质量,同时提高装饰的可控性和多样性。
2建筑装饰施工技术管理的措施
2.1增强硬件设施的检验与施工材料的检验
对于现场施工中的硬件设施实施严格的检验,包含对部分关键施工材料的合格程度,也要实施严格的检验,确保建筑施工可以在基础性的建设条件下实施有效的施工,这样才可以确保施工质量的完整性。把施工设备的细节实施科学检验,检验是不是真正是过关产品,把其中存在的个别问题呈现出来,引发施工人员的关注,而且发现有问题,一定要及时实施整修,持续提高施工设备的稳定性与完整性。把主要的施工材料实施有效地检验,关键对其实施现场的模拟加工,之后再实施小范围的模拟应用,发现有质量问题,要实施及时的更换或修理,让其可以真正达到施工建筑的要求,帮助员工在实施施工时更好的起到它的最好效果,起到基础性的加固、稳定等结果。
2.2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
(1)线缆敷设施工技术管理。敷设线缆的施工:①要留意规格、型号与设计的核查,保证其有关参数规范跟建筑物设计要求相符,同时铜缆盘和进线口之间的障碍物还要注意清理,从而防止划破、撞击铜缆的。②在穿光缆时要使专人在出入口处托扶,避免光缆碰上。不管是光缆或铜缆,在敷设中一定要平均用力。同时要注意,要凸显出线缆两端的标签号,做到边标记边应用,这对于后期的维护管理也具备相对大的作用。(2)外墙部分的技术管理。外墙部分的技术管理工作第一要重视排砖,这一过程一定要依据建筑装饰施工设计来实施,从而达到横缝、窗台与门脸的水平,同时还要确保恒竖线和窗边、阳角平行,使美观程度尽可能的提高。在铺贴外墙砖时,要严格遵循由下到上的程序,并在下层砖的下皮设置水平校正,保证美观。通常而言,铺贴外墙砖所用的水泥大部分为1:2的水泥砂浆或是泥石灰膏砂混合物,所以其砂浆厚度一定要科学的控制,通常以6~10mm为准。此外,在完成外墙砖铺贴后要加以敲实,并加以调整横竖缝,这样不仅能够防止发生渗水情况,还可以有效的提升美观程度。
2.3积极改造旧技术,积极应用新技术
现代技术中的新型材料,新型工艺与新型设备的持续更新与改造,让新技术持续出选与应用在现代装饰市场上。因此,想要适应现代装饰业的发展,主动改造新技术,积极应用新技术已成了一定的途径。不管是新技术的施工技术,还是新技术的管理技术,或是新型的施工流程,都能够让企业受益匪浅。这能够通过下面3个方面来改造:①网络化管理的深度要进一步增强,并提升计算机的自动化水平。②促进建筑装饰行业向高层次方向发展,就得从积极与干预应用新型的技术方法与新材料等新技术,并掌握运用这些新技术的方法与方式。③应用新技术要具备前瞻性,有些新技术不被使用或认可,只是局限于部分客观因素,但其长远的市场前景无法否认,企业要主动开发探讨,积极改造与研究,推动其应用。
2.4把审批工作与技术交底做好
对于建筑装饰行业而言,他们需要实施相关的审批。因此在实施审批时,应该要及时做好准备,把相关的材料准备好,最后完成企业的审批。同时企业也要把技术交底工作做好,因为建筑装饰有着严密的要求,因此施工单位要在施工交接时依照不一样的环境、技术含量、工期要求和别的条件做好项目装饰管理和技术交底工作,这样能够确保施工技术的一致性,使装饰的不安全原因的存在减少。
3结束语
总之,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追求更多的有意识的创造性空间装饰设计。为了实现装饰设计的艺术效果,只能通过装饰工程。建筑装饰可以使主体结构的建筑保护,通过使用不同的装饰材料,提高建筑使用功能、建筑内外表面,和空间结构。因为使用浓度是一个装饰工程,施工周期短,施工的协调过程中,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流动性的特点,建筑装饰施工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甚至会影响建筑物的结构也将受到影响。
参考文献
[1]何忠跃,陈达凯。现代建筑装饰工程管理的重要性探讨[J]。四川水泥,20xx(01)。
[2]赵剑伟。建筑装饰工程中建筑装饰的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xx(24)。
项目管理论文 篇4
摘要:在我国地质勘查单位的管理中,地质勘查项目成本管理是一项重要内容。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地质勘查企业逐渐向市场化的方向发展与转换。那么,在现有的条件下如何有效降低地质勘查单位的项目施工成本是各地质勘查单位必须正视的问题。本文将就我国地质勘查项目的特点进行分析,并就其具体的改善与实施提出有效对策。
关键词:地质勘查项目;成本管理;问题;措施
在地质工作中,地质勘查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在一定的规范化要求的基础上,通过物探、化探、钻探、槽探、坑探等方式对目标物进行勘察,并探明地下蕴藏的矿产资源的储量、品位等。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地质勘查单位进行了改制重组,根据相关政策的规定,地质勘查单位逐渐向市场化的发展方向迈进。由于地质勘查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涉及到的内容较多,所面临的施工与作业环境较为复杂,因此,对地质勘查项目成本的影响因素较多。加强地质勘查项目的成本管理是各地质勘查单位必须正视的问题。
一、地质勘查项目的特点
1、地质勘查项目的最终目的是探析矿产资源的储量
在地质勘查过程中,通过各种探查手段了解蕴藏在地下的各种矿产资源,并根据勘查项目的成果,通过对各种相关参数的计算得到地下矿产的储量,可见,地质勘查项目与其他工程项目的实施完全不同。地质勘查项目的作业任务需要在野外完成,并且搜集各种资料和信息。只有在全面的、丰富的、正确的信息与资料的支撑下才能得到具有较高可靠性的矿产资源储量成果。
2、地质勘查项目具有复杂性
在漫长的地质演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各种丰富的矿产资源,很多可供人类利用的、有价值的矿产资源都深埋地下。勘查人员在进行项目运行的初期由于对地质目标物的认识并不全面,加之专业知识的差距很可能存在一定的差距和错误。随着地质勘查工作的不断深入,地质勘查专业技术人员的认识与实际地质状况之间存在差距,但是这种差距在随着地质勘查工作的深入而逐渐减小。可见,地质勘查项目的复杂性十分明显。
3、地质勘查项目具有风险性
不同于其他工程项目,地质勘查项目的操作风险较高。例如,当一项地质勘查项目在进行论证时不能得到正确论证,很容易使地质勘查单位在那些资源品位较低的区域,或者是根本就没有资源的区域进行项目探查和施工,结果可想而知,勘察投资将造成巨大损失。再如,在确定了地质勘查项目后,如果出现错误定位和工作部署不正确的问题,将会对地质勘查工作产生误导,必然会使地质勘查工作迷失方向,即使是矿产资源比较丰富,也不会发现这些资源。
4、地质勘查项目具有可变性
近年来,随着我国地质勘查工作的不断前进与发展,人类获得新信息的途径越来愈多,这些新信息的挖掘和发现必将导致地质勘查项目在设计中出现变更的情况,必然导致该项目的终止。因此,地质勘查项目的可变性增加了成本管理的难度。
5、地质勘查项目具有长期性
地质勘查项目工作并不是在短时间内就能够完成的,需要经过一个长期的过程。例如:对于一个固体的矿产普查项目一般需要经过3~5年的时间才能完成。由于地质勘查项目属于综合性、系统性、多学科、多工种联合作业的工程,加之由于地质勘查项目的作业风险高、手段多、成本高,要求各环节必须密切衔接,只要是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必然会给地质勘查单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对地质勘查项目进行投资、成本管理时必须密切关注这些特点。
二、地质勘查项目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成本管理意识不强
由于地质勘查单位项目成本管理中,缺乏对成本管理重要性的认识,特别是在这方面的文化氛围更是淡薄,这就造成地质勘查项目成本管理水平低下。因此,很少有地质勘查单位将成本管理作为一个体系放置在企业管理工作之中,大多数单位只是将成本管理问题交给单位的财务部门去做,由于缺乏明确的职责分工,使地质勘查项目成本管理在实际工作中停留在表面。
2、成本管理方法滞后
由于缺乏完善的成本管理制度,很多地质勘查单位项目成本管理缺乏完善性。有的地勘单位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成本管理制度,但是由于在执行中缺乏监督力度,使制定的制度形同虚设。还有的地勘单位虽然已经意识到项目成本管理的重要性,也只是将成本管理的重点放在了施工过程中,这种错误的成本管理方法严重影响了地质勘查项目成本管理的成效。
3、成本管理人才匮乏
人才是保证技术发展的基本前提,存在于地勘单位中的项目成本管理人员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无法满足地勘单位发展的需求。如果不能及时培养人才,必然会造成财务人员的退步和枯竭。随着各项技术的不断完善与发展,财务人员如果不能及时提高自己的自身业务素养和思想职业道德,必然会被不断前进的市场所淘汰。
三、与时俱进,优化地质勘查项目成本管理的具体措施
1、转变思想,增强地勘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作意识
地质勘查项目成本管理是涉及到本单位所有部门和每一个工作人员。单位的地质勘查项目成本涉及到每个人的利益,因此,必须彻底摒弃那种传统认识上的差异,转变思想。地勘单位可以通过员工培训与讲座的形式对单位的每名员工进行成本管理知识的培训,不仅要尽快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还必须在单位内部营造出项目成本管理的企业文化,在单位内部形成全方位、全过程的成本管理模式,以此来实现对地质勘查项目成本的全程控制,切实提高地质勘查单位的经济效益。
2、完善体系,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实施方法
成本管理工作的完善与否需要地勘单位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切实加强对地质勘查项目每一个环节的管理,制定出完善的成本管理制度,使地质勘查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无论发生什么问题都能够做到有法可依、有据可查,实现对地质勘查项目成本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目标化。另外,必须将地质勘查项目成本管理的思想始终贯穿于整个项目的管理中,从开始准备项目一直到项目的完工验收后,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现问题,因为不论在地质勘查项目施工的哪一个环节中出现问题都会对最终目标的实现造成影响。地勘单位的工作人员还必须对项目的成本进行系统性分析,并实现对项目进行绩效考评,再通过对实际成本和预计成本的比较,及时调整成本差异,在实现项目成本控制目标的同时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
3、加强培训,培养专业化管理人才
就目前我国地质勘查项目成本管理专业人才的发展现状来看,我国地勘单位中,既懂得地勘专业知识,又懂得财务管理和成本管理专业知识的人才十分匮乏。因此,必须加快对这方面人才的培养,提高地勘单位成本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另外,地质勘查单位为了防止人才的流失,还必须建立完善的奖惩分配机制。总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地勘单位也在逐渐走向市场化的发展方向,也在逐渐运行企业化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思想。因此,为了使地勘单位能够更好、更快地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步伐,积极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实现企业经济利润和社会利润的最大化,必须加强对地质勘查项目成本管理工作,树立全新的成本管理理念,建立完善的全过程管理体系,实现全员参与的全成本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刘花。浅谈地质勘察项目成本管理[J]。山东工业技术,20xx(3)。
[2]陈耿。浅谈地质勘查项目的成本管理[J]。广东科技,20xx(3)。
[3]侯拥军。地质勘查项目成本管理探析[J]。现代经济信息,20xx(12)。
项目管理论文 篇5
摘要:项目采购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项目采购资材在投资总价中所占的比重在一半以上,而且类别品种极多、技术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同时对其质量、价格和进度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因此,搞好项目的采购管理,对项目建设顺利建设实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以建筑材料项目为例,论述了在建筑施工中各种原材料采购的各个方面的项目管理理论以及相关经验,并且结合项目实际提供现实方法作为参考。
前言与项目介绍
项目采购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项目采购的、资材在投资总价中所占的比重在一半以上,而且类别品种极多、技术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同时对其质量、价格和进度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因此,搞好项目的采购管理,对项目建设顺利建设实施有着重要的意义。
1.建立好采购管理的组织机构
项目采购管理是为实现项目采购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的计划、组织、指导、控制和协调的工作。一般大中型项目均设立采购经理并组建采购部,集中办公,由采购部来实施工程项目的采购工作。
我资材的企划、采买、催交、检验、运输和交接等工作,全面完成项目计划规定的采购工作的任务目标,对所采购资材的质量、进度、费用全面负责。由于工程项目、资材的费用在整个项目中的比重较大,一般在40%左右,有的甚至达到50%以上,因此,建立好采购管理的组织机构,完善组织体系,提高采购人员素质,以保证项目实施的顺利进行.避免因采购工作失误,而导致项目投资增加、质量不符合设计要求和工程进度拖延的严重影响。
本项目的采购组织图如下,仅做大家学习参考:
其中企划部分负责供应商与供应的管理,采购部分负责下单跟单,而物流关务负责可能的通关与物流运输。这样的组织比较结构清晰,各司其职,直接向项目经理报告,人员来自各个职能部门。这样做的好处是能让项目经理得到授权,能保证职责清楚,不需要向职能部门领导汇报,保证结果的统一,也能保证资材采购的专业性与效率的统一。
2.注意与其它相关部门的沟通工作
2.1注意采购工作与技术工作的沟通
在供应链项目中,采购工作和设计工作是密不可分的。采购工作的
基础是由设计部门在其编制的材料表的基础上编制而成的请购文件,采购部(或称供应链)以此为依据,加上商务文件,汇集成完整的询价文件向供货厂商发出询价。在此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1)要求技术部门提供唯一的接口人员,两个项目组之间的联系一般情况下通过唯一借口进行信息交流。这样做的好处是在出现偏差的时候能明确的知道需要找到什么样的窗口去沟通。但是这样也有弊端的地方,比如有时候会出现反馈不及时或者交流出现偏差等。最好的是灵活的应用这一窗口而避开其弊端,如联系可能通过接口人员,在通过接口人员找到直接对应的人员之后,就可以让双方直接联系,这样便能比较好的规避掉以上所说的那两个缺点。同时经过本项目的尝试使用,证明效果不错,效率也较高。
2)在询价文件发出前,最好能让技术部门能与供应商谈好各种材料的规格,评价供应商所提供的产品是否满足技术需求,如果满足技术需求,需要协调技术部门与供应商签订规格书(SPEC),代表双方的认可,本来在一般的项目管理中,这项工作不是在开始的时候实行,但是对于某些建筑安装材料,这个是必要的。签完了规格书才可以进行下一步的询价工作。因为对于本项目的电子的材料,规格差微微一点,成本会差很多,所以应该让所有的供应商在事前约定好的SPEC的基础上进行报价,以保证得到价格的可信度与可对比度。同时也能保证采购部门所得到的结果是技术部门所承认的,不然要是到达最后的部门再来谈规格,就容易造成结果无效,全做无用功。
3)采购部门收到厂商的报价单后,要及时反馈到相关技术部门,由技术部门对厂商报价的技术部分提出评审意见,排出推荐顺序。供采购部门确定订货厂商用。要注意的是有些时候相关部门不止一个,比如本项目相关部门就包括工艺开发,产品开发,生产技术等多个部门(为了方便以下本文将这三个部门统称为技术部门),所要采购的产品必须要得到多部门的评价。
4)采购部门在组织厂商协调会时,技术部门要派人参加,并负责技术及图纸资料方面的分析与公关谈判,同时也要让他们判断在谈判过程中是否有时候可以对规格进行稍微让步以得到更低的价格。
5)采购部门对技术评审和商务评审的意见加以汇总,进行综合评审,并确定出拟签采购合同的供货厂商清单,该清单需要得到相关技术部门的签字确认后方可开始采购工作。
6)在制造过程中,采购部门要及时与技术部门联系,落实有关设计或技术问题的处理,并要求对制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偏差进行监督。
2.2注意采购工作与施工工作的
沟通关系
采购部门要根据工程项目总进度计划的要求,编制所有、材料运抵现场的时间,并提出分类进度计划方案,经施工部门认可,提交项目总经理批准。当采购进度计划经过领导批准后。采购部门要将、资材的供货进度计划,立即提交给现场项目经理部,明确、资材的到货时间和数量,以及进库的时间和要求等。而现场经理应根据供货计划,做好接货的准备工作。在此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1)资材运抵现场后,采购人员要及时与库房管理人员进行交接,按库房管理要求一起对货物进行开箱检查,并做好详细记录。
2)资材检验后,双方办理验收人库手续。对开箱检验出现的产品质量、缺件、缺资料等问题,应在检验记录中作详细记载,由采购部门负责与供货厂商联系解决。
3)在材料测试过程中,出现与质量有关的问题,采购部门要及时与供货厂商联系,找出原因,采取措施,把问题处理好。
4)项目完工后,现场项目经理部应将剩余的库存物资按照一定手续移交给采购部门。
5)在到货时间上需要与施工方协议好,同时不能答应增加任何额外的费用。在本项目中,曾经出现施工方由于没有按时完成某个工作同时又没有及时沟通,导致货物到达现场后没有办法进厂的情况,施工方更是提出要立即进厂需要要收取在现行情况下运输与卸货而导致的“现场管理费”这样无理的费用,虽然最终本次事件在不断的斡旋与协调下得到圆满的解决,但是这也显示了注意采购工作与施工工作的沟通关系的重要性。
3.选择合格的供应厂商
项目采购工作的核心就是根据合同的要求,以经济合理的价格,获得高质量的、资材。合格供货厂商的评审。主要是按照工程公司规定的评审内容,在同类厂商中,进行横向比较,以确定认可的厂商,因此,应切实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3.1收集供货厂商的有关资料
供货厂商的技术水平、生产能力、业绩、交货周期、质量保证手册、财务状况和商务信誉等内容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实施的进度及提供的质量,所以,在收集供货厂商的有关资料时,应尽量收集完整、齐全,必要时应进行现场考察,为确定合格的供货厂商提供充分的依据。
3.2询价
询价是采购人员在作业流程上的一个必要阶段。
询价的时候必须要特别注意是否有提供供应商足够的资料,来方便其报价作业。为了避免日后在品质认知上的差异,对于询价时所应提供资料的准备上就不能马虎。因为完整及正确的询价文件可帮助供应商在最短的时间提出正确、有效的报价。
3.2报价的初评
厂商报价后,可先对报价进行初评,其目的是筛出报价
过高、交货期过长、报价内容不符合要求或其他方面不能接受的厂商。一般初评的方法是列出初评项目表,对各厂商报价进行逐条审查。初评项目最后一栏为报价的金额,然后按金额递增进行排列。
3.3多次报价与复审
在某些时候,报价可以多轮进行,一般是在项目组对供货的价格不满意的情况下,要求供应商多次同时报价,以确保得到更物美价廉的产品。但是要注意必须在这个过程中注意公平公正,需要每轮报价对各个供应的要求是一致的,时间也是在同一时间段,并且不能泄露任何其他供应商的信息以达到左右结果的目的。
3.4技术评审
通过初评的厂商可以进行技术评审。技术评审由项目设计经理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
技术评审的具体内容是以工程公司制定的各类的技术报价评审规定的内容进行,同时,还应进一步评审每个报价的独特之处,如:效率、优质材料、操作费用、售后服务、机械保证期、设计特点等。
参加技术评审的设计人员.评审后应写出书面评审意见,供采购部进行报价比选。评审结果本项目采用三级评价的方法,会在商务评审中一起陈述。
3.5商务评审
商务评审由项目采购经理负责组织进行。首先核查商务报价书中是否满足询价文件提出的所有要求,并已计算费用。然后审查商务条款,主要内容包括:定金、支付、保证、交货期等。
参加商务评审的人员,一般来说,应得出“优先推荐“、“推荐”、或“不推荐”的评审意见。
但是在本项目中,商务评审与技术评审的评审意见,我采用了三级评价的方式,即技术评审最终得出“技术第一”、“技术第二”与“技术第三”三个级别,同样的商务也包含“商务第一”、“商务第二”与“商务第三”三个级别。三个级别中,“第一”为最优质供应商,各项技术与商务能达到非常好的响应;“第二”则次之;“第三”则表示技术不可用或者商务不可用。每个级别供应商不一定就是一个,但是一旦评审结果为第三,则默认该供应商不合格。
3.6综合评审
综合评审由采购经理负责组织进行,根据技术评宙意见、商务评审意见以及报价比选和推荐意见,决定合格的供货厂商。
本项目用三级评价的方法后,要对每个材料的技术与商务部分分出权重,权重与每个材料的性质有关系。如果材料来自垄断竞争市场,那么面对一家或两家供应商,技术部分权重会多一些,主要关注其是否满足技术需求,商务与价格方面由于均比较相似,所占权重会比较少一些;如果材料来自完全竞争市场,那么在激烈的价格竞争中,商务部分会显得很重要,因为在技术均可用的情况下
,我们往往不需要买价格贵质量优的产品,只需要买技术合格的产品但是价格较低的产品以控制费用。定出权重之后每个级别又有不同个分数,通过相关的计算得出综合分数。综合分数的影响因素大概包括价格,技术评级与商务评级等。但是一定注意这些评审的过程均需要建立体系标准文件作为支持,不然会容易出现暗箱操作的情况,结果不容易让人信服。
3.7要求提供样品与测试
在建筑材料产业中,由于产品的特殊性,在没有完全经过现实实际测试并得出可靠优质的结果之前,一般无法最终证明该产品符合产线的技术要求,所以在合同签订之前需要让其提供样品进行测试,一般需要让供应商以低价格或者免费的方式提供以节约费用。测试部分会在本文后有论述,在此暂不陈述。
3.8厂商协调会及签订合同
经过确定合格供货厂商后,采购部门可以根据需要召开厂商协调会。设计部门和采购部门要编制技术议程和商务议程发给厂商。
在厂商协调会中,主要是全面核实询价文件、核对并落实报价内容等。协调会会议纪要及双方书面确认的事项,应作为订货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过上述程序后,即可与供货厂商签订合同。合同的管理也是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会在本文后半部分有所叙述。
3.9落榜供应商的安抚
对于落榜的供应商,一定要及时通知,及时解释,陈列依据,阳光操作,及时安抚,以维持与供应商的良好关系。因为在某些行业或者某个材料中,供应商的数量及其有限,需要与有限的供应商维系比较好的关系,以期将来有再合作的可能。
4.材料的检验
在一般行业中,为了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台合同规定的要求,避免困质量问题而影响工程建设,必须做好、材料加工制造过程中的监制、检验和验证工作,同时应监督制造厂质量体系的运行情况。检验包括对原材料进货的检验、制造如工、组装、中间产品试验、强度试验、严密性试验、整机试验、性能考核试验、除锈、油漆、包装直至完成出厂检验,并具备装运条件。
建筑行业中,除了以上的部分,还有自己特殊的地方。由于所采购材料是将来会不断持续使用的材料,在正式量产大批量供货之前,必须做好兼容性测试,该测试费时费力费资源,费用很高,所以在测试之前必须做好各项评审工作,最大限度保证兼容性测试的顺利完成。
在检验工作过程中应注意的是:
1)材料的检验组织工作由采购部的检验组指定的人员负责,对于产线兼容性测试则要组织生产技术部门与开发部门联合进行。
2)在通过测试但是批量生产开始之前,要组织召开协调会议与制造厂商确产
品要求、检验内容和方法、时间及各自的义务。
3)在供应商第一批产品生产过程中,根据需要派检验人员进驻现场监督,特别是对于某些规模比较小的供应商,需要严格督促,建筑材料危及人们生命,不能放松监管,但是在以后建立长期供货关系而且一直没有产生供应与质量问题之后,此项便可以慢慢取消,但是一旦出项异常情况,还是需要现场安排人员进驻。
4)供应商产品生产完毕后,检验人员应进行全面的质量验收,并写出检验报告,明确说明被检验的或材料可以验收,有条件地验收,保留铸事颈、或拒收等。
5.材料的运输管理
运输指、材料制造完毕,经检验合格后,从制造厂到施工现场这一过程中的运输、保险等业务。
根据项目采购进度计划的要求,由采购经理组织编制、材料的运输计划,重点提出大型、关键的运输安排,包括运输前的准备,如运输时间、运输方式、人员安排等。
材料在发运时,必须经过严格检查这包括:包装是否符合要求、发收货标记是否清楚、随机资料及包装是否符合要求等
6.项目采购合同的管理
工程公司与供货厂商签订的采购合同是进行合同管理的依据,为认真做好合同管理工作,可以从下几方面进行:
6.1建立文件和资料的管理
在采购合同签订之前,对请购文件的接收、登记转发、询价文件的发出、报价的接受与评标等资料进行有效管理;在采购合同签订之后.对合同以及与供货厂商来往的有关文件,进行有效地管理。
6.2认真组织货物的接收
签采购合同后,除督促供货厂商履行其合同义务外,积极完成买方自身的义务和责任,协同有关部门,组织好货物的接收,并根据合同规定的支付方式,在供货厂商交货时期,协助财务人员及时、安全地支付货款。以保证按时顺利的收到产品。
6.3及时进行索赔
索赔是处理违约的一种常用的重要补救措施,也是订货合同规定的受损方的权利。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如果对方(包括供货广商、保险公司或承运人)违约,发生索赔事件后,采购人员应及时收集、整理有关资料,以合同条件、协议条款等为依据,在合同约定的索赔期限内,进行有效地索赔工作。
7.采购费用与进度的控制
由于材料的费用占整个工程项目的比重很大,所以采购费用的控制显得意义重大。对于费用和进度的控制,我们可采用赢得值原理进行控制。
7.1首先建立检测基准
即在指定时间内按进度计划规定应当完成的任务所需预算费用(BCWS),它是反映项目进度计划执行效果的参数,主要反映按进度计划应完成的工作量,作为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检测的基准。
7.2赢得值的检测—BCWP曲
线的建立
BCWP是指项目实施过程中对计划执行效果进行检测时,对已完成的工作按预算计算的费用值,它主要反映该项任务按合同计划实施的进展情况。
7.3记录实际费用——ACWP曲线的建立
ACWP是指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对执行效果进行检查时,按指定时间内已完成的工作量(包括已全部完成的和部分完成各单项任务)所实际消耗的费用值(或人工时)。
7.4分析和监控
在每次编制进展情况报告期间(如每个周),可对BCWS、BCWP、ACWP进行分析,了解费用偏差CV、进度偏差SV和费用指数CI段进度指数SI。
通过对上述内容的跟踪对比,即可发现采购在哪些具体部分出现了问题。为对费用/进度进行监控,可以确定一个允许的偏差极限。当费用偏差和进度偏差始终保持在容许范围内,则不需采取特殊补救措施;若偏差超过范围,就应找出偏差原因,制定纠正措施,以限制偏差的进一步发展,并使该任务能按原计划继续付诸实施,必要时项目采购经理应写出书面报告提交项目经理批准实施。
7.5甘特图与双代号时标网络图的配合应用
我公司之前在项目计划执行控制等过程中一直使用简单易懂的横道图,项目管理的知识告诉我们,该图拥有简单易画,方便阅读,阅读者需要专业知识不多等特点。但是在应用该方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比如该方法不能直接清晰的表现各个工作之间的联系,特别是工作持续时间不够确定,需要不断评估并调整计划的时候,该图就显得不够方便,而且面对多项目同时进行并且需要协调的时候,就不容易找到调整多项目计划路线而且易错。正如我的这个项目,在附件一的项目特点中已经表明了其是一个某工作的时间经常会出项变动的情况,应用这一方式便会有所不便。
而项目管理的知识也同样告诉我们,双代号时标网络图能清楚的表示各个工作之间的联系,在因某项工作因为客观原因无法按时完成而需要改变与修正项目计划——比如压缩后面的工期——的时候,就显得尤为方便。能让我能轻易找到关键的工作,找到压缩的关键。但是双代号师表网路图的缺点是有时候不够直观与简单,部分人阅读需要经过稍微的培训。
在这个项目中,我变尝试用两种表现方式相结合的方式来保存两者的优势,抵消劣势。具体的管理应用是这样的,可以首先绘制用双代号时间网络图,计算各个工作的六时标,得出关键路线等,再制作横道图作为对外呈现的方式,使得阅读人员容易理解,但是在发生变化的时候,我比较主张在双代号时标网络进行修改比较方便,然后将修改后的结果又转成横道图对外放发布。
8.项目收尾与工作交接
成项目之后,公司职能部门还要在以后的生产中继续采购各种材料,在各个项目成员回到自己的职能部门的时候继续完成自己以后的常规工作,并会以项目资料来确定未来的工作内容,所以交接十分重要,包括各种报价资料,规格,用量,供应商评审报告等,所有文档必须归类,总结成表,将各个材料转发至各个部门,并做好交接记录到档案处备案。
9.及时总结、积累经验
采购管理资料的积累是及其重要的基础性工作,积累的内容应包括“量”(如主要采购量、使用量)和“价”(如出厂价、包装费、运输费等)。当每个采购项目完成以后,采购人员都应按照公公司规定的资料管理制度,全面系统地积累所采购材料的有关资料,并认真总结和分析采购管理中的得失,加强自身的政治思想教育,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业务水平,使得公司的整体水平和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以适应未来市场中更多、更大的机遇和挑战。
结语
本论文结合项目经验,论述了项目采购管理中的一些方面,本人由于工作繁忙,又苦于文笔干涩,自知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还希望各位专家帮助指出。项目管理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要研究一门学问自是不容易的,但是项目管理的知识不管在指导性或者实用性上都是一门很好的学科,本人以后更是要不断的学习,更新项目管理知识,争取成为一个不断开拓进取创新的项目管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