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论文(通用8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论文(通用8篇)》由精心整编,希望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论文】的写作上带给您相应的帮助与启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论文 篇1
一内涵与功能研究
有学者专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与功能”进行研究,李斌雄指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教育是基础理论性内容,党的价值观教育是核心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是实质性内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价值观教育是民族性内容,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价值观教育是时代性内容,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行为规范性内容和操作性切入点。赵士兵从政治、信仰、精神和道德层面分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在的逻辑结构,认为以上四个方面都具有层次性。吕振宇详细介绍了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的包括经济、政治和伦理的核心价值的异同,分析了不同文化形态和不同文化形式中的价值体系,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是国际形势发展、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和意识形态建设的必然要求,重点介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目标和任务、基本原则和路径选择。高红艳认为功能视角是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和关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政治稳定功能、经济促动功能、社会整合功能、文化优化功能和道德提升功能。陈留根认为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思想理论、理想信念、道德准则、精神风尚等因素构成的社会价值观念系统,并具有引领社会思潮、引导社会实践、凝聚社会共识、塑造健康人格等四大功能。
二建设与实践研究
目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和实践”研究大多从哲学视角下、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社会工程视域下、全球化背景下、意识形态安全视域下等角度进行阐述。吴福环主编的《新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与实践》论文集中收集了20篇优秀论文,面对新疆多民族多宗教并存的现状和境内外敌对势力的渗透和“分化”影响,新疆的众多学者积极开展理论讨论,在理论和实践方面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万生更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是主体的价值认同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本质力量的过程。龚群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要把“以人为本”的精神贯穿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之中。王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看作是一项社会工程,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工程模式的“社会建构”,实践起点在于对“伦理风险”的科学化管理,履行公共决策主体的伦理使命与责任,在科学化、系统化的社会工程建设中重构伦理共同体。中共重庆市江北区委党校课题组以重庆市江北区为例,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实践研究,提出了深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践的思路及建议。
三思想文化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思想文化的研究”主要是从社会和谐文化的角度进行研究。何颖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和谐文化的建设中占有核心与根本的地位,要树立文化和谐的价值取向、培育和谐的文化精神、倡导和谐的理想和信念、建立与实行和谐的社会道德规划、加强和谐的制度建设、调试和谐心理。杨立英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有效引领网路文化,就必须使其转化为网络受众的自觉信念体系。徐金超从毛泽东思想的人生价值观的角度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黄桂英认为党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领导核心,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任务的提出者、领导者、宣传者、示范者,党的思想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前提和保证。
四高校建设研究
高校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阵地,因此众多学者将研究目光投入到了高校研究领域。这些研究可以从校园文化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教育机制建设、凝聚力建设和道德教育建设这五个方面进行总结。
(一)校园文化建设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颇多,中共云南省委高校工委在2007年编写的《建设和谐文化,建设核心社会:云南省建设和谐社会校园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论文集》就收集了51篇优秀论文。学者李大健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融入到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并且要处理好文化多样性与文化指导思想一元化、文化民族性与文化发展趋势全球化、文化高雅性与文化活动形式大众化的关;廖萍总结了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特征,认为文化机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濡化、涵化和教化的作用,在运用过程中注重生活化、正强化、具象化、情感化和美育化。陈章龙认为高校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加强教育主体队伍建设,要努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校园物质文化、活动文化和社团文化,形成引领校园文化的文化合力。
(二)思想政治教育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在教育,高校大学生是中国先进青年主体力量的代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和未来,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党的优秀传统的重要政治优势。张未知等学者重点分析了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出现的新特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从哲学的、历史的、社会的、文化的和教育的视角出发提出要以创新精神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肖新发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立足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高度确认教育教学的主题,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推进教育教学创新。李杰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辩证关系入手,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坚持“多元并存一元主导”的方法论原则。陈成文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角度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创新,要求建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本质要求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相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体系。张纯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了正确的立场和方法,深入学习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将促进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三)道德教育建设
黄海从高校师德的建设角度论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其主要内容,当前高校加强师德建设的举措主要是要坚定教师的理想信念,开展有效的师德教育活动,建立规范的师德考核和评价制度,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孙晓峰和孙曼娇认为高校德育要进行创新,增强针对性和提高实效性,使当代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入学习者、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王泽应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贯彻到公民道德建设全过程中才能真正担纲社会价值导向和价值培育的职责,成为价值整合和价值凝聚的枢纽和原点。廉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德育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体构建高校德育内容体系,引导大学生自主选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龙静云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道德的价值源泉和精神依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道德建设涉及道德建设机制建立、道德建设理念重构、道德建设规范建构、道德活动展开、不同群体的道德实践和道德建设实效性提升等重大问题。孙强等针对高校德育面临的困境,认为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深化高校德育改革,构建全方位育人的高校德育体系。
(四)教育机制建设
高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机制建设是分不开的。尹彦从心理机制的层面考察了心理机制对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大作用,要在遵循大学生价值观念生成和发挥作用的心理规律的基础上,运用心理机制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蔡晓宇从传播学的角度认为高校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键是要从传播理念和传播渠道着手,运用好互动的传播媒体、群体互动的组织传播媒体、多向互动的大众传播媒体,牢牢把握教学第一课堂、校园文化的第二课堂、校外实践的第三课堂。陈晓文认为高校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机制建设,注重核心价值的灌输教育与大学生的自觉能动性相结合。黄含其和张婵认为学校工会是学校党委联系教职工的桥梁和枢纽,从必要性和影响因素以及提升措施等方面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的高校工会队伍干部建设在促进高校建设,特别是工会建设中不可比拟的优势。
纵观已有研究成果和文献,学术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形成了较为全面的理论框架,特别是学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指导高校建设”这一领域的研究内容广泛。通过以往的文献梳理,发现目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第一、注重理论,实践性不强。当前的相关研究多从理论的角度分析,并没能深入研究实践层面的具体方式方法,缺乏目标明确、效果明显的实践体系,未见特色鲜明、具有推广价值的实证研究。第二、研究不够系统,多为直线或平面性研究,缺乏系统性与立体性研究。鉴于此,笔者建议在借鉴相关理论成果的基础上,从多学科、系统论等角度在实践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探讨。
[1]李斌雄。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内容结构[J].思想理论教育,2007(1):27.
[2]赵士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逻辑结构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1):140.
[3]吕振宇。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
[4]高红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功能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11(1):53.
[5]陈留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特征及功能[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6-11.
[6]吴福环。新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与实践[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7.
[7]万生更。哲学视域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J].理论与改革,2009(3):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论文 篇2
(一)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高校师德建设的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综观当今世界,各种理论思潮、流派纷呈林立,但不容否认,马克思主义仍然处于人类社会思想史的高峰,仍然是指引人类前进的一盏明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高校师德建设中,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来教育和武装高校教师,在师德建设中深入贯彻落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神。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来指导高校师德建设,其思想基础是正确的,那么这条路就不会偏、不会斜。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高校师德建设的目标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动员、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它反映了我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共同愿望和普遍追求。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当成建设高校师德的目标旗帜,可以让高校师德建设不偏离目标导向,不偏离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总体利益。在高校师德建设中,应该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来统一思想、鼓舞人心、凝聚力量,增强教师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使教师能够自觉把个人理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结合起来,同国家、民族命运和教育事业发展结合起来,肩负起教师应当肩负的历史重任,积极地为国家教育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精神支撑和精神动力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支撑,是当代中国人民不断创造崭新业绩的力量源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应是师德建设的主旋律,教师是先进文化的传播者,是培育、建设伟大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先行者。在师德建设中,首先要加强教师的爱国主义精神教育。教师树立了浓厚的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才能教育学生,树立坚定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其自觉坚持和弘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其次,要大力倡导和培养创新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教师只有以自身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引导、示范、感染和带动学生,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高素质人才。
(四)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高校师德建设的基本要求和基本道德规范以“八荣八耻”为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内涵博大精深,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是中国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新发展。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新时期师德建设赋予了新的内涵,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任务。我们要以“八荣八耻”为基本要求建立社会主义新时期新的师德观,将高校师德建设与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相结合,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教师考核的基本前提和重要指标,促进高校教师注重品德修养,追求学术创新,讲究学术道德和节操,坚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为培养高素质人才、传承文明不断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高校师德建设的目标和内容
高校师德建设作为思想道德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要在遵循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要求下进行,又应该体现高校教师的职业特征。充分认识高校师德的内涵和现状,把握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贯彻指导。明确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的目标和内容,将高校建设更好地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一)培养高校教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政治热情高校师德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不断增强教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政治热情。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崇高品质,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最高体现。教师职业特点,“还要求教师要以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去熏陶和教育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报国之志,并将之付诸行动。这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赋予的责任。”要特别注意高校教师的政治意识,只有教师自身具有了坚定不移的政治方向,才能更好地引导大学生坚定社会主义信仰。
(二)培养高校教师敬业奉献精神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是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要求。高校教师应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关心学生,尽善尽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要认真负责地对待和教育每一位学生。高校教师的个人自由空间较大,在授课方式和内容上具有较大的支配权和很强的灵活性。这就要求有科学的教学管理制度来约束,在一定程度上,更需要高校教师的自觉行动来奉献自己。
(三)培养高校教师为人师表的能力教师职业具有很强的示范性。高校教师面对的是二十岁上下的青年大学生,大学时期,正是他们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高校教师在教学和生活中持什么样的态度、表现出什么样的品行,直接影响到大学生价值观念和道德品质的形成。所以,应充分发挥教师在道德行为上的示范性作用,以他们高尚的人格和品质去感染和影响学生,培养出品学兼优、德才兼备求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接班人。
三、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途径
(一)强调高校党建与师德建设的结合高校师德建设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党的先进性中突出师德建设是高校党建的着力点。高校教师中党员的比例较高,党员教师作为学科带头人,在高校的教学科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会直接影响全校范围内的师德建设状况,也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的建立和形成。要把高校党的建设与师德建设有机结合,以党的建设带动师德建设,以师德建设促进党的建设。
(二)完善学生评教及信息反馈制度建设学生评教、教学信息反馈是高校教学质量、师德建设自我监督的重要环节,很多高校都将学生评教、评师作为考察教师业务能力、道德品质的重要手段。“通过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对教师的教学信息进行及时反馈,能够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起到激励的作用,能够增强教师的责任心,使教师在教学中投入更多的精力,能够使教师更加关注学生,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保证教学效果。”
(三)发挥奖惩机制对高校师德建设的重要作用奖惩机制的建立是加强师德建设的一个有效途径。在高校师德建设中,应该对表现出高尚师德行为的教师,从课时酬金、岗位津贴、职称晋升、住房分配等方面给予倾斜,让其获利获惠,增强成就感和荣誉感,从而增加前进向上的动力;对师德失范的教师,一经发现,坚决给予处罚,以起到警示作用。高校应定期评选师德标兵、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予以表彰奖励。要逐步改革高校用人制度,取消教师职业终身制,主动淘汰道德水准都不高的教师,通过不断地清理与纳新,打造一支思想道德素质过硬的高校教师队伍。
(四)建立和完善师德建设的保障机制高校师德建设能否取得成效,高校的领导保障是关键。高校要把师德建设列入学校党政工作的议事日程,制定和完善师德建设管理制度,优化师德建设工作机制,要把学校各基层单位开展师德建设的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工作之中,实行师德建设工作领导问责制,把开展师德建设工作作为领导干部年终述职、业绩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要加强物质保障。在高校中,教师科研项目、学习培训、购置学习资料设备以及师德模范评选表彰等,都离不开经费和物质的支持。高校要设立师德建设专项经费,“努力使恪守师德的教师切身利益得到保障,时刻关注教师的需求和冷暖,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
(五)建立健全师德建设监督机制构建由学校、教师、学生和社会共同参与的师德建设监督体系。把组织监督与大众监督、自我监督相结合,形成外部压力与自身道德约束力的合力,促使高校教师认真地履行高校师德规范,不敢、不能做出有悖师德的行为。同时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价值导向,充分利用新媒体,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师德建设过程中涌现出的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尤其是要大力宣扬高校教师的先进事迹,以进一步弘扬师德建设的正能量。师德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师德建设,通过师德建设,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广大教师的价值观念、人生态度,外化为广大教师的行为准则、自觉行动,贯穿于广大教师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把师德建设置于以德育人首位,常抓不懈,才能真正建成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才能建设出一支高素质的高校师资队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论文 篇3
为此,我们要从理论建设、实际传播、内在管理三方面下功夫,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路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思潮的引领落到实处。笔者参考有关文献,谈谈自己的看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理论建设路径
马克思说过:“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既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本身的理论建设,不断提升引领能力;又要开展对多样化社会思潮的理论研究,深刻把握引领对象。唯有双管齐下,方能提高引领水平。可以说,理论建设路径是实现对社会思潮有效引领的基础路径。
1.要提升理论研究价值。价值即效用、意义、有用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研究的价值就体现在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满足群众需要服务,使理论成为指导群众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强大武器。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思想领域,抽象程度较高,与群众现实生活联系较间接。与此同时,当前具代表性的社会思潮能广为流传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社会思潮增强了对社会、民生问题的关注度,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能做出积极回应,容易满足一部分群众对理论的心理渴求与精神诉求。综上两方面因素,要提升理论研究价值就是要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联系实际的能力。即要深人研究和回答有关社会思潮涉及的、为广大干部群众遍关心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一步增强科学理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论文 篇4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视域,社会思潮,研究范式,影响范式,引领范式,转换方向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4)01-0020-05
〔收稿日期〕 2013-11-05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 12YJC71003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12SSXT108),负责人李亚员。
〔作者简介〕 李亚员(1979-),男,吉林长春人,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博士生、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思潮、思想政治教育。
杨晓慧(1962-),男,吉林四平人,东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思潮研究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大、十八大进一步反复强调了这一个重要的时代命题。这种背景下,社会思潮研究特别是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社会思潮研究受到空前重视,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研究成果激增。同时,我们看到重复研究较多、创新成果较少、实践指导性较低等问题不断凸显。在新的境遇下,到底需要怎样的社会思潮研究?这是当前必须认真对待的重要问题。这个问题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新任务所提出的新问题,也是长期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思潮研究深入发展所能和必须提出的“元”问题。这个问题的有效回应关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研究的创新与实践的效果,关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成败。面对这样的“新”问题和“元”问题,需要对社会思潮的研究范式进行反思,深入思考社会思潮研究范式的创新发展问题,以进一步推进社会思潮及其引领研究与实践的深入发展。
范式是托马斯·库恩在其所著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的一个影响十分深远的概念,指的是相应学术领域中由基本学术旨趣、核心学术概念、主要研究方法、整体话语形态等所构成,且为本学术领域的人们广为认可、遵循、持用的学术研究的范例、模式。〔1 〕范式不是单一的,是多样的,本文所说的范式是指主导的研究范式,即被大多数科学共同体成员所遵循的范式。范式不是先在的,是形成性的,是在一定领域科学研究实际进程中逐步确立的。对范式的研究不仅需要“理论直观”,更需要扎实的实证研究。基于此,我们在对改革开放以来有关研究文献、课题等资料实证分析的基础上,认为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社会思潮研究主要有两种范式:一是“影响范式”,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至今依然存在,影响较大;二是“引领范式”,主要开始形成于2007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十七大、十八大的召开是这一范式得以深入发展的关键推动力,这一范式虽尚处于形成初期,但却是一个更符合时代需求的研究范式。
一、“影响范式”
改革开放后,诸如萨特存在主义思潮、弗洛伊德主义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等大量西方思潮涌入国门,与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极“左”思潮等国内思潮交互作用,对人民生活、社会稳定产生了较大负面影响,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尤其是社会思潮与几次学潮的交织,使得社会思潮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实际社会问题。在实践层面,党和国家普遍关注的是三个问题:一是社会影响较大的思潮有哪些,二是这些思潮对人们的思想、行为以及社会稳定、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三是如何有效应对社会思潮尤其是错误思潮的影响。概而言之,大家关注的是社会思潮的“影响”问题。以这样的现实关切为核心,理论界展开了深入研究,逐渐形成了社会思潮研究的“影响范式”。所谓“影响范式”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以研究社会思潮的“影响”为基本学术旨趣。正是因为社会思潮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才使得社会思潮成为一个重要的实践任务和理论命题。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社会思潮的研究,更大程度上不是理论发展中的自觉呈现,而是实践需求推动下的主动回应。实践所提出的社会思潮的“影响”问题是思潮理论研究的基本起点,也是关键点、核心点。我们从有关社会思潮的研究论文分析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影响”问题一直是大家研究社会思潮时普遍关注的核心问题。截至2013年4月25日,在“中国知网”上以“思潮”为主题可以搜集到多个学科的10658条有关文献,其中很多文献与我们研究的主题无关。我们对这些文献的题目、摘要逐个阅读分析,最终确认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社会思潮研究论文共计1195篇。其中,文章篇名中直接包括“影响”这个主题词的有242篇,占全部文献的20.3%,是所有主要主题词中占比例最高的。其他篇名中没有“影响”的文献中,约55%的文献也是诸如“‘新左派’思潮的三大谬误”、“全球化背景下冲击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西方思潮分析”等直接或间接研究社会思潮“影响”问题的。国家社科基金“马列·科社”等学科所有有关思潮研究的29个课题中,有9个是诸如“社会思潮对干部队伍的影响及对策研究”等重点研究社会思潮“影响”问题的,占总数的31%。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立项中有关思潮的28个课题中,有18个是诸如“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等研究“影响”问题的课题,占总数的64.3%。在国家图书馆收集到的48部直接相关的研究著作中,有29部是诸如“西方思潮与当代中国大学生”、“当代社会思潮对高校师生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等重点研究“影响”问题的,占总数的60.4%。可见,社会思潮“影响”问题是长期以来大家研究社会思潮的一个基本学术旨趣。
(二)围绕“影响-批判”这个基本范畴形成了核心概念系统。对社会思潮“影响”问题的研究,直接引发了以“批判”为核心概念的系列研究。研究“影响”问题是为了找出“有哪些思潮对社会有明显影响”,找出这些思潮的目的是为了“批判”,从而应对影响。对有影响的社会思潮的“批判”是研究社会思潮“影响”问题的核心目标所在。由此,“影响范式”的研究形成了以“影响-批判”为基本范畴的核心概念系统。这一概念系统的逻辑起点是“影响”,落脚点是“批判”。所谓“批判”是指对社会影响较大的社会思潮进行深入批判分析,研究这些思潮的表现、根源、流变、本质、危害,最终目的在于澄明这些思潮的谬误性、危害性,以为人们正确认识和对待社会思潮提供理论依据。当然,“批判”是一个概念群,它具体包括批判、评析、剖析、辨析、探析、解析、分析、评论等一系列概念。这些概念在1195篇有关论文的题目中直接出现的次数共计为253次,占总文章数的21.2%。其他没有在题目中呈现此类概念的,在文章内容中也有60%以上的论文重点讨论了“批判”的问题。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等有关课题中,65%以上的课题都把“批判”作为重点研究内容,75%以上的有关研究专著都重点讨论了“批判”问题。
(三)以“思潮批判”为核心话语体系。出于研究社会思潮“影响”问题的学术旨趣,基于围绕“影响-批判”基本范畴形成的核心概念系统,研究者们形成了“影响来源、影响对象、影响途径、影响状况”四维度统一于“思潮批判”的基本话语体系模式。
话语体系反映了一个领域研究的基本思维方式和逻辑框架。社会思潮研究的“影响范式”下研究者们的话语是关注和围绕四个主要的“影响”问题展开的:第一,关注“影响来自哪里”,即对社会影响较大的社会思潮的确认问题。目前,大家比较普遍公认的需要警惕的社会思潮主要涉及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文化保守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民族主义、新“左”派思潮等。第二,关注“影响了谁”,即主要影响对象的分析问题。大家既把整个社会作为思潮影响的重点对象进行深入分析,也重点分析了大学生和党政干部这两个关键群体的有关“影响”问题。第三,关注“影响何以发生”,主要是研究社会思潮通过哪些渠道产生影响的问题。重点讨论了大众传播、文化交流、群体互动等途径。第四,关注“影响的后果”,主要是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等方式,研究社会思潮对整个社会以及大学生、党政干部等群体的危害程度问题。以上这些研究不是孤立的,也不是自足的,而是相互联系并统一于“思潮批判”这个核心的。可以说,在研究以上社会思潮“影响”问题的四个方面基础上完成对社会思潮的理论批判,是“影响范式”的基本思维和逻辑框架,进而形成了以“思潮批判”为核心的“四位一体”的话语体系。
二、“引领范式”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党和国家以及社会各界对社会思潮有了更深的认识,在有显著影响的社会思潮来源、影响的积极和消极后果、对思潮基本的理论分析批判等方面,形成了更多的共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更加关注的是“到底如何引领”的问题。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战略任务,由此,研究者们也开始高度关注社会思潮的“引领”问题,研究的重点和模式有了新的变化,初步形成了新的研究范式,我们暂且将其称为社会思潮研究的“引领范式”。当然,这一范式还不够成熟,尚处于发展初期,但已显示出超强的生命力。所谓“引领范式”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以研究社会思潮的“引领”问题为基本学术旨趣。实际上,“影响范式”下研究者们也涉及到了“引领”问题。但毫无疑问,当时大家更多地是试图通过对社会思潮的理论批判来实现“引领”,关于“引领”自身的理论与实践体系研究极少。也就是说以往所谓的“引领”基本等同于“思潮批判”,这是狭义的“引领”,或说只是“引领”的一个方面。2006年以后尤其是2007年以来,“引领”成为了社会思潮研究领域的第一主题。在有关的1195篇论文中,有221篇论文题目中直接有“引领”这个主题词,占总数的18.5%,占2007年以后(含2007年)的761篇有关论文的29%。其他篇名中没有“引领”的文献中,约50%以上的文献也是在研究引领问题。国家社科基金“马列·科社”等学科所有有关思潮研究的29个课题中,有14个是诸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研究”等项目名称中直接含有“引领”一词的课题,占总数的48.3%,占2007年以后20个课题的70%。其中,包括了三个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两个重点项目。在48部直接相关的研究著作中,有14部是诸如“用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等重点研究“引领”问题的专著,占总数的29.2%。可见,2006年以后,社会思潮的“引领”问题成为大家研究社会思潮的又一个基本学术旨趣。
(二)围绕“引领-共识”这个基本范畴初步形成核心概念系统。“引领”作为“引领范式”的一个核心概念,是对“影响范式”下“影响-批判”基本范畴的继承与超越。 “引领”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精神旗帜和基本理论依据,以“人”为对象,旨在最大限度形成社会共识的思想整合过程,其根本问题是“对人的引领”,只有实现对人的引领才能真正地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这是与以往更大程度上以“思潮”为对象的注重“思潮批判”的“影响范式”明显不同的。从“引领”自身的内涵看,这个概念包含了批判、引导、整合、吸收、超越、统领等多个方面。从研究层面看,“引领”研究包含了对社会思潮的“影响”及其“理论批判”等问题的研究,同时,更深入地涉及到引领途径、引领机制、引领经验、引领方法、引领规律等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据统计,在篇名中含有“引领”主题词的221篇文章中,同时含有“途径”一词的有34篇,占15.4%;同时含有“机制”一词的有14篇,占6.3%;同时含有“经验”一词的有11篇,占5.0%;同时含有“方法”一词的有6篇,占2.7%。文章篇名中没有以上主题词的文章中,80%以上的也都重点涉及到了以上某个主题词。可见,2007年以后,“引领”已经发展成为社会思潮研究中的一个新的概念系统。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引领”的研究有了更为明确的目标指向,即紧扣“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共识”开展研究。“共识”成为新时期又一个核心概念,这一概念在当前有关文章、著作中出现的概率高达90%以上,亦即2007年以后的文章著作中至少一次提及和讨论“共识”问题。“共识”不仅包括思潮批判层面所致力于实现的“理论共识”,更包括生活实践层面的“价值共识”等多个方面。“共识”与“引领”结合起来形成“引领-共识”这个新的范畴。如果说“影响范式”的研究目的主要在于“思潮批判”,而“引领范式”下的思潮研究则进一步拓展为“社会共识”。“思潮批判”仅是形成“社会共识”的一个方面,这意味着“引领-共识”这一范畴继承并远远超越了“影响-批判”范畴。
(三)以“主体引领”为核心的话语体系。“影响范式”下的社会思潮研究更大程度上是以对思潮的“理论批判”为核心的,有较为明显的“理论或客体偏好”。“引领范式”下的社会思潮研究则更大程度上是以“人的引领”为核心的,有较为明显的“实践或主体偏好”。从而,研究者们在六年多的时间里,形成了“引领旗帜、引领对象、引领目的、引领路径”四维度统一于“主体引领”的基本话语体系模式。
社会思潮研究“引领范式”下研究者们的话语是关注和围绕四个主要的“引领”问题展开的:第一,关注“用什么来引领”,即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引领社会思潮的精神旗帜的研究,研究他自身的内涵结构、引领的能力等问题。第二,关注“引领谁”,即引领对象的研究。大家逐渐突破了把社会思潮作为引领对象的局限,进一步认识到只有实现对人的引领才能真正引领社会思潮,即明确了“人”才是引领的真正对象,初步探讨了人们对社会思潮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接受问题、人的社会心理与思潮引领的关系等主体性较强的问题。第三,关注“引领到哪去”,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准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共识。初步研究了社会共识的内涵、达成共识的机制等问题。第四,关注“通过什么引领”,即引领的途径、机制、方法等问题。这方面研究是当前大家集中关注的重点,有关成果也较为丰富。同样,以上这些研究也不是孤立、自足的,而是相互联系并统一于“主体引领”这个核心的。这些研究都是为“引领人”这个核心目的服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不是目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引领社会思潮引领人。” 〔2 〕社会思潮是存在于人群之中、内化到人们的头脑里的。人们接受和传播社会思潮很大程度上不是因为它正确,而是符合了人们的某些需求。因此,只完成对思潮的理论批判,指出思潮的错误并不足以让人们彻底放弃社会思潮。只有通过多种渠道,在人们的头脑和实际生活等多个层面完成“引领”,才能真正确保人们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真正引领社会思潮。从而,近些年的研究围绕“主体引领”这个核心形成了一套新的话语体系。
三、从“影响”到“引领”是研究范式转换的方向
未来的社会思潮研究要着力实现从“影响”到“引领”的范式转换,不能仅是为了研究思潮而研究,要把研究的侧重点转换到“如何引领社会思潮”问题上来。那么,如何实现转换呢?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要在继承“影响范式”研究成果基础上谋求范式转换。我们强调向“引领范式”转换,并不是对已有社会思潮研究成果的否定,不是对“影响范式”的推倒重来,而是对“影响范式”的继承与超越,是继承基础上的超越。要真正实现向“引领范式”的转换,也必须首先深入研究“影响”问题,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基本点。但“引领范式”下对“影响”问题的研究有新的要求,即必须更为有效地服务于“引领”研究需求,具体而言:一是要从侧重影响来源分析向侧重影响结果研究转换。以往更多地是对有影响的社会思潮的批判,未来应更关注多样社会思潮到底对社会成员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尤其是要深入研究社会思潮对大学生、党政干部、农民、工人等社会各阶层主要群体的影响,为在社会成员中引领思潮奠定认识前提。二是要向侧重影响原因的研究转换。未来“引领范式”下的思潮影响问题研究,应更深入地探讨社会思潮产生影响的内在机理、主要方式、基本特点、接受特征等深层次理论问题,使我们对影响的规律性认识更为深入,这是我们研究如何引领的重要依据。
(二)要紧紧围绕“引领人”这个核心问题推进范式转换。从“影响范式”向“引领范式”的根本转换,本质上是从客体中心向主体中心的转变。“影响范式”下我们的一个理论预设是实现了对社会思潮的理论批判就基本完成了有效应对思潮的任务。实际上,理论上的批判只有有效转化为“人”的自觉意识与行动才能真正实现引领。然而,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 〔3 〕 (P54 )我们现在的问题就是,对社会思潮以及“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研究,更大程度上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把社会思潮及“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当作是与“主体”几乎没有关联的纯“客体”的问题,似乎引领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思潮之间的斗争,是理论与理论、客体与客体、物与物的关系,认为只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理论上更为科学先进并被人们所学习和了解,就能战胜社会思潮。然而,从根本上讲,引领社会思潮是要“引领人”。因此,要实现从“影响范式”向“引领范式”转换,必须把“引领人”作为核心问题,深入研究人们接受思潮影响的机理、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机制、接受引领的规律等与主体密切相关的问题。
(三)要在回应实践问题过程中最终完成范式转换。向“引领范式”转换必须紧扣时代问题进行。社会思潮本身就是一个社会性、现实性、政治性很强的社会意识现象。被称之为社会思潮的都是指那些实际掌握了相当多群众的思想意识。从这个意义上讲,关于社会思潮的研究必然要突出实践性,要注重如何从实践层面应对社会思潮。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这个重大战略任务的提出,使得社会思潮研究有了更为鲜明的实践旨趣。在这个重大战略任务背景下,社会思潮问题从更侧重知识体系转向了更侧重价值体系。价值观是社会思潮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更是“引领”的核心。而价值观从来都是一定时期一定群体的价值观,“任何价值观念都只能是一定主体的价值观念,一切信念、信仰和理想都只能是具体的人的信念、信仰和理想,世界上不存在所谓‘无主体’的、抽象化的、单一化的‘普遍价值’、‘终极价值’” 〔4 〕 (P216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社会生活实践是价值观的基础和源泉,价值观的塑造、引领和改变必然是一个实践问题。因此,新的“引领范式”下的社会思潮研究,在其根本上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实践问题。我们要突破实体主义思维和认知主义范式局限,把社会思潮及其引领问题不是当作单纯的思想观念问题,而是“当作实践去理解”,要从现实的人及其现实的感性活动去理解。这就要求未来的研究必须突出实践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研究为了实践。要找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实践需求,深入研究引领的经验、规律、途径、方法、机制等实践指导性和应用性强的问题。二是研究基于实践。要重视研究社会思潮对社会各阶层影响的实际状况,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现实进程与瓶颈问题研究,为社会思潮引领研究提供扎实的现实基础。三是研究依靠实践。在研究方法上要重视实证研究方法的运用。要通过问卷调查法、量表测评法、模型构建法等实证研究方法来深化有关研究,要注重行动研究、案例研究、实验研究等实践性强的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体系中实现研究的有效突破。
参考文献:
〔1〕沈壮海。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新范式与新形态〔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2).
〔2〕陈秉公。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规律性〔J〕.江汉论坛,2009(1).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论文 篇5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生;学术道德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3-014-02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的兴国之魂,决定着我国社会主义前进的方向,这表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我国文化建设和整个国民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从数量和质量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全球文化多元发展、各种社会思潮跌宕起伏的社会大背景下,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学术道德建设也变得尤为重要。面对这种状况,高校务必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文化和道德建设中的灵魂作用,引领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
一、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表现
研究生学术道德是指研究生在学习、研究过程中所遵循的基本准则和行为规范。近年来,高校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行为屡屡发生,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主要是学术失范和学术不端,具体表现在三方面:一是抄袭、剽窃、侵占他人的研究成果,主要有“剪刀加浆糊”和“揉面团”两种方式,整段复制抄袭别人的论文,组合到自己论文中,进行加工,稍作改造,使之成为自己的成果,还有就是将国外的一些论文翻译成为中文,署上自己姓名,作为个人研究成果;二是伪造、篡改调研数据或实验数据,很多课题和相关项目研究需要外出调研或多次实验,耗费相当大的人力物力,一些研究生为短时间内出研究成果,不付出相应的努力,弄虚作假,伪造、篡改实验数据,以符合自己论证的观点或是得出理想的实验数据;三是雇佣或充当“”论文,部分研究生由于种种原因,临到毕业没有完成学校要求的任务和毕业论文,为了按时毕业,请他人,相应的一些学术功底较为深厚,写作能力较强的研究生充当,论文。四是一稿多投或“搭便车”,有的研究生想多出学术成果,又不愿意多做研究,稍微改动论文题目甚至一字不差的一稿多投,论文中“搭便车”的现象也是常常发生,单向的如研究生搭同学或导师便车,导师搭研究生便车,双向的如互署姓名。
二、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原因分析
(一)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个人因素
个人因素指的是研究生在学习过程和学术科研活动中作出有违学术道德行为的个人意愿。这种个人意愿的产生,和研究生的入学动机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很多学生考研的动机并不是出于对钻研学问,做学术研究的热爱和为科学献身的信念,学习动机不纯,对学术研究没有孜孜不倦的向往和追求,导致学习风气浮躁,科研能力不强,为学术道德失范埋下隐患。很多研究生意识不到学术道德失范问题的严重性,时常怀着投机取巧的和侥幸心理,从平时的课程作业和科研任务到发表学术成果和撰写毕业论文都没有严于律己,忽视学术研究中的自律意识,对学术道德没有深入的认识,最终图一时之便和一己之利,作出缺乏学术诚信的行为。
(二)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学校因素
目前高校的研究生教育中,普遍重视学术科研能力的培养,忽视研究生道德素质的培养,很多高校研究生培养方案中都没有学术道德教育这一项,学校不开设学术规范、学术道德的课程和相关讲座,大部分研究生对学术道德失范的界定模糊。高校中研究生评价指标单一,制度不完善,在教育实践中,学校对研究生的评价往往只看的刊物等级和出版社的档次,注重量化考核,不顾论文质量和研究意义,只看数量;在奖学金评定中,也是以“数量论英雄”,不全面考察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导致一些研究生为了拿到奖学金,不择手段,作出学术不端的行为。还有就是导师指导不力,发挥作用不到位,有些导师没有严格恪守学术道德,自身就有学术不端、学术腐败的行为,有些导师则是忙于教学和自己的科研,无暇顾及学生的学术道德监督和教育,不利于研究生学术品质的培养。
(三)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社会影响
人是社会的动物,这就赋予了人的双重特性,在作为生物学意义上的人之外还是社会的人。个人和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历来公认社会环境是研究生学术道德缺失的重要因素。我国现在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集体焦虑和浮躁蔓延,导致普遍的道德缺失。迪尔凯姆在《自杀论》中说到集体思潮“一开始就具有某种权威,这种权威使他得到个人的承认,并以更大的力量把个人推向他已经由社会的瓦解直接在他身上引起的道德贫困状态使他倾向的方向。”。在社会缺乏诚信、弄虚作假、拜金享乐等不良风气的印象下,相当一部分研究生学习的价值取向也日趋功利化,急功近利、心浮气躁,不能潜心做学问。
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强化学术道德教育
课堂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渠道,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可以考虑先把学术道德纳入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中,学校创造必要的条件,开设有关论文写作,学术道德规范等相关课程,邀请一些著名的专家学者开设相关讲座,把学术道德作为研究生素质的一项必要考核指标。同时把学术道德教育融入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在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过程中,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者和示范者。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规范,完善制度建设
制度是行为的规范,“好的制度能把坏人变成好人,坏的制度能把好人变坏人”。加强完善高校学术制度,是维护学术尊严、净化学术风气、促进学术创新的重要保障。目前很多高校没有科学的学术培养制度、合理的考评制度、健全的学术监管制度、有效的学术惩处机制。研究生学术行为没有约束规范,很容易剑走偏锋,作出违反学术道德的行为。这需要高校坚持以人为本,以培养综合素质高的研究生为主旨,调动研究生各管理部门,各级领导和指导老师的力量,建立健全研究生学术培养机制。借助制度的约束力量,使研究生自觉恪守学术道德。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指导,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教师的人格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基础,高质量的研究生教育成果往往取决于一支充满活力、高素质的专业化导师队伍。高校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中,导师是主体力量,导师的人格魅力、治学态度和学术行为对研究生有着显著的影响,这就需要导师首先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示范者和实践者。具体来说,导师应该加强自身学术规范和职业道德修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做诚信的楷模和学生的榜样,尊重他人劳动成果,自觉恪守学术规范,在文献引用、实验数据分析等每个环节都指导学生如何规范自己的研究行为,培养学术严谨、端正的学术态度。
(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引领,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论文 篇6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学生;核心价值认同;必要性;研究内容;架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下或简称“核心价值体系”或“核心价值”)是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的一个科学命题,其后党的历次重要会议中均有强调。[1]党在十八大中报告明确要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
核心价值作为一种价值取向、理想信念、精神状态、行为规范关乎国家希望、民族未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下或简称“核心价值体系”或“核心价值”) 是中国共产党为加强意识形态工作而树立的一面旗帜,也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指明方向。作为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大学生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群体,加强大学生群体的核心价值教育意义重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提升大学生对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任务和首要目标。
一、研究现状概述
尽管目前关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研究已经成为热点问题(800余篇论文,comKI 2007—2013年)。[3]课题组在对现有相关研究成果梳理的过程中,却发现从大学生认同视角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成果明显不够(40余篇论文,comKI 2007—2013年)[4]且挖掘不深。其主要观点梳理如下:
1、全球化背景下的价值认同与价值观冲突
揭露了西方发达国家采取“超越遏制战略”、用“普世价值”以“引诱认同”的方式将非西方国家纳入西方价值体系的企图(汪信砚),阐述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简称“认同”)“对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邱仁富)、认同的本质体现为以道德认同为核心的政治认同(郭建新)。
2、“认同”状况及影响因素
“政治面貌、父亲文化水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等个人特征、家庭和学校环境对其发挥正向影响(梁英等),而“西方的文化战略渗透、社会政治经济环境负面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偏差”等是造成“认同缺失”的主要原因(吴细玲、刘侠等),存在 “认知认同、情感认同与行为认同不一致”等问题。
3、“认同”的途径
主要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校园文化建设等;根据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结合外部环境因素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例如利用网络资源以及社会实践等(王学风、陆树程等)。
上述研究视角独特,却没有完全实现由教育主体向大学生主体的实质性转换,缺少对“认同”主体反思性体验的关怀;对“认同”状况的评价与分析尚需科学规范的实证性研究,缺少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动态测评,“认同”途径缺少从大学生主体地位出发,缺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目的性研究——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水平的途径与方法。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研究的必要性分析
高校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过程,一方面是党和国家以核心价值引领和濡染大学生思想道德和文化心理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大学生对核心价值理解与认同、接受与内化并自觉指导实践的过程,这两个过程相辅相成。[5]而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东西方文化碰撞,出现利益多样化、价值取向多元化现象,核心价值体系认同遇到巨大的挑战,核心价值教育要真正实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必须积极探索符合当代大学生思想特点和成长规律的方式方法,真正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水平。
1、理论层面的必要性
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理论研究层面,进行“核心价值认同研究”,是对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基础的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范式新的解读,是由教育主体(高校和教师)向接受主体(大学生)的实质性转换,将教学内容立足对大学生群体“认同”状况评价与分析的科学规范的实证性研究和对大学生群体“认同”的特征、动力、规律以及“认同”建构机制等学理性分析。通过对大学生认同规律研究和认同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和可操作性方法的建构,发展并完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理论,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理论,拓展一般认同理论的研究维度。
2、实践层面的必要性
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实践层面,实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任务和终极目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研究以大学生为主体进行研究,实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研究视角的转化。首先,通过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状况的实证调查,有助于发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问题,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其次,通过自我提升、教育提升和借鉴儒家文化普及经验达到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水平目的,拓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路径,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效性。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研究内容架构
由于“认同研究”的目标是实现高校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效果的最大化,使其能激发大学生自身发展需要,提升自身思想道德素质与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的内在自觉的推动力;形成来自于外部良好的教育环境与文化氛围熏陶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导向力;减少来自接受主体内部思维惯性、情感因素和外部环境不良影响的阻滞力。[6]所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研究应包含如下完整体系:
1、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状况调查
认同状况调查将尽可能客观描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状况、分析影响因素及预测未来趋势,为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水平对策研究提供实证依据。
通过问卷的抽样调查,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有针对性的语境转换(对象化、操作定义化)的基础上,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分为四个维度(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每个维度设计具体测量指标体系,对大学生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方面进行定量分析。[7]
2、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状况的因素
根据调查报告,分析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因素及未来趋势,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为提高“认同”提供初步的对策建议。
3、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水平”测量体系的构建
在前两部分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建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水平”模型。其结构由三个维度构成——认知认同水平、情感认同水平、行为认同水平。以此作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评价的基础,作用是评估“是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知、信任、信仰和行为的能力和水平”。
4、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水平对策研究
在前三部分研究的基础上,研究如何做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从大学生自我提升和教育提升两个方面,提出推动、调适、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水平的具体措施和建议。通过教育灌输途径提升认知认同力;典型示范途径增强情感认同力;整合社会资源,从组织的角度提升;从环境角度进行提升,增强实践认同能力。
四、上述研究架构的评析
较之目前国内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研究,以及从认同角度开展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研究,该研究架构的主要特色与创新之处:
1、奠定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基础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是社会与个体发展的共同需要。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根本目标是解决认同、特别是自觉认同的问题,仅从教育者的视角出发强调“引领”、“融入”、“贯穿”不够,必须将其变成大学生内在的、自觉的价值追求。大学生正是通过对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才能真正实现自我认同,从而构建与社会、历史、民族、国家以及他人之间的同一性。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满足了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发展需要,奠定“认同”的基础。从主观与客观两个方面,辩证地回答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前提和依据问题。
2、科学评价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状况
在目前研究中,对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状况缺乏科学严谨的实证性研究,研究结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本课题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细化界定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知、信任、信仰和行为的能力和水平,确认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内部结构是由三个维度(认知认同水平、情感认同水平、行为认同水平)构成的二级量表,为科学认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状况,进一步深入开展“认同水平”提升研究奠定科学方法基础。
3、初步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水平”测量体系
在实证的基础上,结合“认同”的基础理论,从三个维度——认知认同水平、情感认同水平、行为认同水平,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水平进行测评;以此为根据,对大学生个体及特定群体的核心价值认同水平给出定性和定量的测评结果,为大学核心价值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4、从大学生自我提升和教育提升(内外)两个方面,提出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一方面既充分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非意识形态内容的人类基本价值和意识形态内容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实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水平内在的自我提升,在充分继承我国优秀文化传统[5]、不断吸收各国道德文化资源的基础上提炼整合。
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传导路径,利用主阵地、优化认同环境、突出主渠道、构建实践平台实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水平的外在教育提升。
【注 释】
[1]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2011年10月召开的党的第十七届第六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进一步要求“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2]胡锦涛。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C].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9.
[3]仅以笔者的检索方式为据,按发表年度分组:2013年2篇、(至2013年2月)2012年216篇、2011年185篇、2010年184篇、 2009年150篇、2008年108篇、2007年29篇。具体内容参见结题材料中“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认同研究文献目录”。
[4]仅以笔者的检索方式为据,按发表年度分组:2013年1篇、(至2013年2月)2012年13篇、2011年12篇、2010年6篇、 2009年7篇、2008年5篇、2007年1篇。
[5]宋志强,范红雨。 近五年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研究述评[J].思想教育理论导刊,2012(8)121-125.
[6]郭维平。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程度与接受心理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1(8)72-75.
[7]钱晓萍 李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调查与简析[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12(5)94-98.
【作者简介】
李 敏(1965-)女,上海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论文 篇7
1.有利因素
(1)网络的普及有利于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网络以其快速、便捷的优势成为学生了解信息的主要方式,学校里网络技术发达,无线上网普及。学生可以通过查阅信息资料、网络交流聊天等方式随时随地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关内容。
(2)网络的交互性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者引导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学习。在网络环境中,双向互动是最基本的信息传播模式。教师可以利用这一优势,通过留言回复等,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激发大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潜在主动性。
(3)网络表现方式丰富多样,增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为基本内容,制作微视频,通过微博传播,将抽象变为具体,广泛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种多种形式的表达方式,生动逼真,更易于被大学生接受,增强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和认同。
2.不利因素
(1)多种文化冲击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体系教育。在当前网络环境中,传统与现代、国内与国外差异文化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近年来,国外影片、动漫等文化形式深受大学生的欢迎。大学生更容易接受新鲜的事物,对于欧美风、韩流等外来的风格和形式有一定的偏爱。这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对这些文化形式背后价值取向的多元选择。这给我们在大学生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带来了冲击和干扰。
(2)网络信息开放性与共享性有
碍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深刻变革时期,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贫富差距的存在、贪污腐败现象披露等信息集中在网络上,大学生经常看到社会发展中的挫折和失误,不免影响他们的理想信念。在面对现实社会时,大学生很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与现实连接起来。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网络建设有机结合
在网络环境下对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机遇和挑战并存。高校应从大学生的实际特点出发,不断创新方式方法,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深入人心。
1.重视高校网络的硬件条件
网络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阵地,各高校无论是思想政治教育者还是高校领导都必须有充分的认识。要加强校园网络的硬件建设,保证学校有硬件过硬的计算机教室、多功能教室,无线网络覆盖区,使校园网络进入到办公室、图书馆、宿舍等,为学生从网上获取知识和信息提供良好的硬件环境。
2.利用网络特点,完善校园网络的软件建设
一是要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的特点,创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工作方法与手段。面对网络上各种复杂信息,要完善校园网络的建设,加大网络正面宣传力度,传播正面信息,加强对学生网络道德和网络信息辨别等方面的引导和教育。二是要注重教育软件的开发,既有教育性又有趣味性,便于大学生接受,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校园主流文化。三是要培养政治觉悟高,有一定网络技术水平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有较高的网络文化素养,较为熟练地运用网络,只有这样,才能及时获取重要信息,与学生平等交流,才能在大学生群体中有效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3.用科学的网络舆论引领
用科学的校园网络舆论引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占领校园网络。首先,要建设技术性较强的监管队伍,注重教师队伍的舆论高度,注重学生骨干分子在基层的舆论引导,及时发现大学生中存在的思想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其次,根据学生最关注的问题,积极主动地给出正面回答,引发学生的理性思考,避免在大学生中出现造谣、传谣等现象;最后,要开展相关知识讲座,采用大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如论坛、聊天室等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与沟通,把主流价值观灌输和渗透到大学生的头脑中去。
4.发挥网络文化教育功能
发挥网络文化的教育功能,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其功能主要体现在对大学生进行如礼仪、规范、伦理道德等方面的教育。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网络文化是一种特殊社会意识形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构建网络主流意识形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占领网络文化阵地。高校要积极主动跟上时代潮流,运用网络优势,利用各种形式,鼓励、支持大学生参与网上对话和讨论,由传统的“灌输式”转变为“渗透式”教育,发挥网络文化“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5.发挥网络传承功能
发挥网络的传承功能,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引领大学生。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支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网络无国界,高校的网络建设既要容纳国内外多种思想,又要坚持中华民族传统精神,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民族精神和时代特色的网络教育基础。总之,在网络环境中开展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既要尊重和满足大学生个性需要,又要鼓励和引导他们的理想信念,让他们学会在多元文化氛围中扬长避短。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网络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这是思想政治工作者重要的工作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论文 篇8
为此,我们要从理论建设、实际传播、内在管理三方面下功夫,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路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思潮的引领落到实处。笔者参考有关文献,谈谈自己的看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理论建设路径
马克思说过:“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既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本身的理论建设,不断提升引领能力;又要开展对多样化社会思潮的理论研究,深刻把握引领对象。唯有双管齐下,方能提高引领水平。可以说,理论建设路径是实现对社会思潮有效引领的基础路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论文 篇9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企业文化国有企业
近年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作用的具体化研究方兴未艾,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因此,通过梳理前人研究成果,厘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国有企业文化的关系以及如何引领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问题,使其条理清晰化,对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企业文化建设的研究,推动和促进其理论体系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现就国内外学者和国有企业管理者公开发表的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专著及论文综述如下。
一、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现状
从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命题后,国内专家学者对这一命题做了大量的研究。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来,国内已出版10余部研究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著作,笔者通过中国期刊网检索,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以来到现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题的论文有6652篇。根据目前搜集到的资料,国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的背景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的复杂背景下提出的。吕振宇在《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一书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是国际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必然要求,是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显示要求。
(二)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的意义研究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重大理论创新和重大战略任务。对我国各项工作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龚群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理念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念是对中华民族历史经验和人类历史经验反思的结果,是对我党丰富的政治思想工作经验和执政经验的科学总结,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立足于当前任务、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文化的价值保障。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的研究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把它概括为四个方面,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体系和内容的认定,学术界基本取得了一致意见。但就四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逻辑的理解还存在较多差异。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特征、功能的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诸多方面的特征,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总结和概括。学者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特征和功能的研究发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鲜明的科学性、民族性、时代性、开放性的特征,具有引领、凝聚、整合、创新等功能。在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多元化的今天,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意识则显得的尤为重要。
(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功能的具体化研究
近年来,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功能的具体化研究也比较多,如:湖南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的《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刘川生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谐校园建设》;张敬斌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等。
二、关于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研究现状
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及其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学术界关于企业文化理论作了深刻的讨论,目前已出版了大量的专著和研究论文。它的研究不但得到了广大企业界的认同,也获得了管理学界的认同。一些报刊和杂志都刊登了大量的有关这方面的文章。国内学者对国有企业文化的建设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主要集中在以下4个方面:
(一)关于企业文化概念的研究
关于企业文化的概念,国内外学术界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阐述,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
五因素说。美国的特雷斯・迪尔和阿伦・肯尼迪在《企业文化――现代企业精神支柱》一书中认为,企业文化是由五个因素组成的系统,其中价值观、习俗仪式、文化网络和英雄人物是必要因素,而另一个因素――企业环境则被认为是形成企业文化唯一的而且是最重要的因素。
(二)我国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关于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观点。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有: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社会文化急速分化导致观念多元化;内在动力不足,企业经营者及全体员工的行为取向与企业的根本利益发生背离,约束和激励机制不健全,缺少文化建设的良好内因;认识的偏差;形式主义和功利主义思想倾向。
从我国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存在中存在问题中可以看到,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发展不均衡;对企业文化建设认识存在偏差;企业文化建设表层化,执行不到位;国企文化建设脱离生产经营管理实际;创新不足,缺乏个性魅力等问题是制约我国国企文化建设的主要问题。
(三)我国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发展的制约因素
钟言和认为,制约国有企业文化的因素有:企业战略意识淡薄;企业创新能力缺乏;企业人才观念不足;企业竞争意识不明。
(四)我国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路径研究
纵观我国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发展过程出现的问题,借鉴国内外企业文化建设成功的经验,众多学者提出了自己解决问题的对策。我国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途径有四个方面:要加强企业文化研究;要正确处理好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关系;注重企业环境变化对企业文化发展的影响;必须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宋海龙、张宝东认为,企业文化的构建应注意三个方面:发扬传统,洋为中用;立足实际,强调创新;以人为本,制度为生。
三、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研究现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中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随着学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认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笔者通过中国期刊网检索,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以来到现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建设为主题的论文有421篇。其中关于引领高校文化建设研究的论文颇多。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企业文化建设为主题的论文则很少,相关的论文只有3篇,而作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支柱的国有企业,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其文化建设的文章目前还没有出现。
综上所述,通过阅读文献资料和相关的材料分析,发现前人的研究成果存在以下问题,即大多数文章多从理论内容上加以论述,没有真正深入到国有企业这个环境中来分析企业文化的建设状况,存在着深度不够,特别是重视不够、针对性不强的问题,并缺乏实践方面的佐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同国有企业文化建设联系起来,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国有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研究还很薄弱,针对以上情况,笔者认为在前人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国企文化建设的成果的基础上应进行以下方面的研究,从理论方面,把哲学、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柔和在一起,深入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国有企业文化的关系,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从实践方面,要着力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原则、任务与有效的路径。如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并内化到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中去,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国有企业文化,这是国有企业文化建设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参 考 文 献
[1]吕振宇。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1:127-148
[2]韩震。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3-53
[3]龚群。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理论与实践意义[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0(1)
[4]杨金海。关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几个理论问题[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9)
[5]秋石。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求是,20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