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教学语文论文通用15篇正文

《教学语文论文通用15篇》

时间: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论文吧,论文可以推广经验,交流认识。你所见过的论文是什么样的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本文是细心的小编帮大伙儿整理的15篇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的相关文章,欢迎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关语文教学论文 篇1

关键词: 胡文仲 文化 跨文化交际

近些年,外语教师开始关注和重视文化与跨文化交际,他们发现外语教学并不是简单地教些语音、语法和词汇,交际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在我国文化与跨文化交际研究方面,胡文仲教授堪称鼻祖。先生从20世纪80年代初就意R到文化对语言教学的重要性,在随后三十多年的研究中,他颇为重视和文化有关的跨文化交际这门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先后在外语类核心期刊上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全面介绍跨文化交际学的发展、研究外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学的关系及如何开展跨文化交际研究。他还主编、编选了数本与跨文化交际相关的著作和文集,如《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超越文化的屏障》、《跨文化交际面面观》、《跨文化交际与英语学习》、《跨文化交际学选读》等。此外,先生还撰写了《英美文化辞典》。这些论文和书籍为我国跨文化交际学的发展与跨文化交际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本文将对先生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几十年的研究进行梳理,粗略划分为三个阶段,并将选取三个阶段中有代表性的论文进行综述。

胡文仲先生1935年生于天津,1951年初入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学习,1954年本科毕业后留校在翻译班及师资班进修。自1957年起先生开始在英语系任教,1979年去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进修,1981年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回国,之后在英语系继续从事英语教学工作,现任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外国文学》主编。

胡文仲教授早期就认识到文化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并提出“跨文化交际教学是文化教学沿革”的观点,认为在“文化真空”中进行英语教学是不可能的。据笔者统计,80年代初至今,先生在国内有影响力的外语期刊上发表和文化与跨文化交际相关的文章共计23篇,现按时间顺序由近及远列表如下:

1. 80年代的研究

80年代先生发表了以《文化差异与外语教学》为代表的5篇论文。在《文化差异与外语教学》这篇文章中,胡先生通过例证法提出“学习英语不能不同时注意中西方文化差异”这一观点。然而,在长期的英语教学中,由于大家对中西文化差异重视不足造成在英语写作或口语中经常犯“语言形式表达无误,而不合乎西方文化情理”的错误。此外,权威机构编撰的英语教材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只重视语言形式而忽视社会意义,即忽视语言在实际场合中的运用。英语学习者对下列几组“对话”似乎都不陌生:

-What’s your name? -My name is Li Hong.

-How old are you? -I’m twenty.

-Where do you come from? -I come from Nanjing...

-Where are you going? -I’m going to the library...

这类对话是英语学习的开端,它们都是“中文思想+英文形式”式的表达,语法自然正确,却忽略了是否适合交际场合这一现实。除了在医院、移民局这类地方外,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少会碰到“What’s your name? How old are you? Where do you come from?”这类私人性的问题。然而,若干年来一直使用的英语教材基本不会注意到这些文化、心理上的差异,学生又喜欢机械模仿,缺乏对语言学习中文化的意识。

如何让英语教育者和学习者注意并重视这个问题呢?胡先生在文章结尾处提出“以社会语言学的观点指导教学”的合理性建议:(1)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外语院系除了设置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文学等课程外,还应该增设社会学、人类学这类课程;(2)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使用一定比例的国外出版的外语教材,在自编的教材中多用一些“真实材料”(authentic material);(3)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文学作品、报刊时多积累文化背景、社会习俗、社会关系等方面的材料;(4)在课堂上,教师不仅应注意语言形式的正确与否,还应该重视语言运用是否得当;(5)充分利用图片、幻灯片、电影、电视等直观媒介;(6)充分利用外教资源,对外语学习者来说,和讲这种语言的本族人接触十分重要,在一定意义上,这种接触是其他方式所无法取代的;(7)开展汉英语言、文化比较研究,将研究成果运用于教学。先生80年代提出的这些建议很具前瞻性,甚至对现在的英语教学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文化差异种种》[1]这篇文章中,胡先生列举了几个较为突出的文化差异的表现,比如中西方在“打招呼,致谢,表示谦虚,礼物的赠予和接受,身势语,观念”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英语教育者在教学中如何做才能不断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呢?胡教授提供了一些好的方法。首先是学生的态度问题。英语学习者应该努力尝试理解外国文化,不能认为异于我国文化的都是荒唐可笑的。其次是英语教育者要有意识地培养和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图片、照片介绍外国的艺术、雕刻、建筑、风俗习惯;可以利用大众传播工具,比如报纸、杂志、电视节目、广告等,选择与文化有关的一些材料让学生读,然后组织讨论;还可以放映介绍外国文化的短片及一般的外国影片;可以组织学生演剧、为某些外国影片配音,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外国文化的细微之处;可以请国外客人来校与学生接触,或做报告,或举行讨论,使学生有比较直观的感受;还可以让学生做翻译练习,引导学生注意那些包含丰富文化内容的词语(culturally-loaded words);引导学生阅读专门论述文化和语言关系的书籍等,小说、剧本及社会学、人类学等方面的书籍。小说和剧本虽然不是为介绍文化而写,却有许多反映文化的生动例证。

在这个时期胡先生发表的其他与文化和跨文化交际相关的论文,有谈及论文化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有谈交际与语言的关系。总体来看,先生在这个阶段发表的文章主要是讨论教师如何将文化差异贯穿于课堂、学生在学习中如何提高文化敏感度。笔者认为,英语教育者和学习者应该把先生提出的那些建议铭记在心,并将之贯穿于语言教学和学习之中。

2. 90年代的研究

和其他时期相比较,胡先生90年表的文章数量较多。纵观这些文章,先生的研究已经不仅仅停留在浅谈文化对英语教学和英语学习重要这个微观层面,他的研究视角开始转向跨文化交际这个更宏观的层面,比如在此期间发表的论文《跨文化交际研究如何起步》[2]、《试论外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研究》[3]、《文化教学与文化研究》[4]。同时,先生开始参与以跨文化交际为主题的国际会议,关注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国际发展动态并发表《跨文化交际学在美国》[5]等相关论文。除此之外,胡先生开始着手文化辞典的编撰,在90年代期间发表了论文《关于编写文化辞典的探讨》[6]。因此,文化教学和跨文化交际开始进入英语教育者和学习者的视野,各大高校也陆续使用了相关教材。他在此期间对一些教材进行了推介和比较,相关文章有《迎接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新局面――评介最近出版的三本跨文化交际学著作》[7]、《介绍一套具有中国特点的交际英语教材》[8]和《一本不可多得的教科书――评〈欧洲文化入门〉》[9]。可以说,90年代先生研究视域的拓展及对一些文化教材的引荐为国内跨文化交际的发展、英语学习的引导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3. 20世纪后的研究

搜索中国知网,先生20世纪后在国内较重要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有6篇:《论跨文化交际的实证研究》[10]、《趋势与特点:跨文化交际研究评述》[11]、《跨文化交际课教学内容与方法之探讨》[12]、《评介英国出版的一部跨文化交际著作》[13]、《从学科建设角度看我国跨文化交际学的现状和未来》[14]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外语教学中如何定位》[15]。从文章名称可以发现,胡先生这个时期对跨文化交际的研究焦点继续关注在国际层面并进一步向实证方面延伸。在《从学科建设角度看我国跨文化交际学的现状和未来》一文中,先生把跨文化交际作为一门学科讨论并总结了我国跨文化交际研究长期以来的一些不足之处,比如研究偏重于外语教学,研究范围不够宽泛,研究视野不够广阔,其他学科的参与较为单一;提出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学科队伍水平参差不齐;学科研究基地建设需要加大投入等。这些问题确实是跨文化交际作为一门学科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值得大家关注并加强的方面。对于一门新兴的学科,胡教授的这些观点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4.结语

本文对胡文仲先生在跨文化交际领域的三个阶段进行了综述,发现三个阶段虽然有相对明显的特征,但前一阶段后期的特征已显示出后一阶段主要特征的萌芽,正可谓承前启后,衔接无p,这恐怕也是历史发展的常态,任何历史分期似乎都难逃“人为干预”之宿命。论从史出,以史为鉴,由于“文化”与“交际”无处不在、无所不包之特征,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30年来的一大局限是:凡是涉及语言与文化差异比较研究成果几乎都可“扔进”跨文化交际研究这一领域,这一表面风光景象提醒我们注意学科边界,因为当一个研究领域无所不包时,势必影响我们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深度。笔者认为,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对象的未来应更加注重学科相关概念的探讨,更加注意文化与交际的相关性研究,同时促成诸如跨文化商务交际一类分支学科的繁荣发展。此外,跨文化(交际)研究应该成为眼下外语专业学科建设的航向标。小而论之,英语专业中英语报刊选读课程最需要跨文化批评,孙有中主表的《跨文化视角》和《跨文化研究前沿》所选辑的大量论文就是明证;大而论之,英语专业任何一门课程几乎都与跨文化(交际)批评相关,有待全国跨文化(交际)研究者合力攻关。

参考文献

[1]胡文仲。文化差异种种[J].教学研究,1985(3):1-6.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研究如何起步[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5(1):2.

[3]胡文仲。试论外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3(1):2-5+10.

[4]胡文仲。文化教学与文化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2):3-9+80.

[5]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在美国[J].外语研究,1994(1):4.

[6]胡文仲。关于编写文化辞典的探讨[J].外语界,1995(4):2.

[7]胡文仲。迎接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新局面――评介最近出版的三本跨文化交际学著作[J].外国语,1998(4):3.

[8]胡文仲。介绍一套具有中国特点的交际英语教材[J].外语界,1991(3):3.

[9]胡文仲。一本不可多得的教科书――评《欧洲文化入门》[J].外语界,1991(3):58-59+60.

[10]胡文仲。论跨文化交际的实证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4).

[11]胡文仲。趋势与特点:跨文化交际研究评述[J].中国外语,2006(3):4-5.

[1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课教学内容与方法之探讨[J].中国外语,2006(4):4-8+37.

[13]胡文仲。评介英国出版的一部跨文化交际著作[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1):69-71.

语文教学论文 篇2

一、新课程改革下上好小学语文课的重要性

现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逐渐发展了自身的大众化特点,在整个教育系统中占有非常独特的重要作用。近些年来,由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沿袭传统的教师教育课程模式,导致了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难以提高,由此可以看出,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学生在语文知识方面上的需求。目前,教育新形势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已经逐步被引入到学校的教育章程之中,基于这种现象,我们不难看出,小学语文课堂的改革在教育新形势的背景下正在展现出其良好的发展前景。

二、新形势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方法

(一)实行人本管理的课堂管理方法

所谓的人本管理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际就是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本”在人本管理中实际有两方面含义,第一方面,目的和中心,也就是指学生本身是管理活动开展的主体,一切管理活动都要以学生为核心来开展,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前提。第二方面是根本的意思,也就是说学生本身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根本。所以,人本管理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中心是让学生得到全面的解放,包括学生的思想、性格等方面,意在以学生为中心,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培养学生。学校在实行人本管理时,首先要确立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继而围绕学生开展一些良性的活动,并且通过这些活动,以较小的消耗获取尽可能多的实际效果,达到完善学生品格、增强学生基本素质的最终目的。

(二)对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想要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首先主要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灵活运用课堂,增添小组讨论形式,运用启发式教学模式,开展小学语文课堂辩论形式,促进学生主动投身于小学语文课堂教育中来。其次,必须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地位,并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以指导学生学习为重点,在教学内容中增加最新的现实生活案例,在教学方式上引领学生学习。同时在课上多注意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灵活地运用教学技巧,充分活跃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氛围,把学生放在教学环节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三)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

要想改变传统单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可以运用多样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对小学语文学习的兴趣,还可以开展热点话题讨论,并组织小学语文小组讨论会,增加团队合作精神。在课堂教学中多选取贴近生活的小学语文内容相关的典型案例,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与此同时还要适当地活跃课堂氛围,改变传统的严谨教学风格,幽默和轻松的氛围更容易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教师要注重多种教学方式的综合,可以运用多媒体数学,例如可以将现实生活中的案例用画图的形式展现出来,进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四)建立适应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评价体系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否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需要有一个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做标准。传统的原有课堂评价体系无论在评价主体上,还是在评价的客观性方面,都相对不科学,无法适应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发展的要求。因此,建立适应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评价体系对于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发展尤为重要。新形势下,小学语文课堂评价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课堂评价体系要符合课程发展的要求。第二,课堂评价体系的参与者既要包括评价体系的研究者、教育管理机构,又要包括一线教师、学生和学生家长。评价体系要和小学课程教学的发展相适应。第三,课堂评价体系要不断地与时俱进,不能一成不变,只有这样,才能为课堂教学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更有效的参考。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主要以提高学生的本身素质为目的,使其具有正确的生活观念和健康的心理,同时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个人素养,从而促进其在身体与心理上的良好发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不仅在客观上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素质的提高,丰富了学生的内心情感,还拓宽了学生在学习知识方面的视野,使学生的日常生活变得多姿多彩,并且对丰富学生文化内涵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全面推进学校各管理工作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打开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教学语文论文 篇3

不容分说,在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科学、合理地设计探讨性教学内容。这些资源包括:非正式的课程、校内图书馆、校园文化建设基地、实验室等等。例如:鼓励大学生养成定期去阅览室、图书馆借阅图书的好习惯,帮助大学生掌握比较正确的读书方式,高效地设计探讨性教学内容,最大程度的拓宽和丰富探讨性教学内容。与此同时,可以在探讨性教学内容中参入趣味的历史故事、社会信息、历史名人,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进一步说,大学语文教师只有督促大学生坚持写读书笔记,定期开展相关方面的读书汇报会,才能真正发现大学生的兴趣所在,大幅度提升大学生掌握和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这里需要明确指出的是,组织探讨性教学以实现素质教育目标,应该引起有关方面领导的极大关注。为了实现素质教育目标,教师应该给课程定位以达到师生教学理念的同步,采用专题研讨形式,打开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独立判断能力;课内讨论与课外阅读相结合,大幅度提升学生的写作、阅读和表达能力。

二、合理使用多媒体,促使多媒体为探讨性教学锦上添花

对于学校教育全部学科来说,大学语文课程是十分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不可否认的是,网络资源和多媒体为大学语文课程探讨性教学锦上添花。在教学实践中,不少大学语文教师注重和强调让大学生自己动手,亲自操作,上网搜寻所需的资料,并且会教授大学生如何制作动感十足、内容深刻的课件。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攀升,相当一部分大学设置了多媒体教室,顺利连接了宽带网,令人兴奋不已。对于大多数大学生来说,只要得知要在多媒体教室上语文课,就表现得很激动,跃跃欲试,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实践表明,多媒体的广泛应用,有利于扩宽大学生的视野,不断丰富大学生的语文知识,有利于大幅度提升大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想象能力、推理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一般来说,语言文字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从目前看来,绝大部分大学生只有拥有丰富的想象力,能够感受和融入相应的情境,才能较好地了解语言文字,不断强化形象思维。正因为如此,只有采用相应的网络技术,将大学语文作品中的形象,灵活、生动地演示出来,才能让大学生对语言文字所描绘的具体形象有着更为深刻的体会和认识。更确切的说,为了对大学语文相关方面的文本空白进行较为全面的补充和完善,大学语文教师应该结合具体的实践状况,大幅度提升网络资源的利用率,注重提高大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促进探讨性教学的良性发展

在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应试教育给大学语文教育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资料显示,大学语文教学评价体系的权威性和科学性,一定程度上受到不少大学过于注重技能和知识评价的制约和影响。事实上,现有的大学语文教学目标评价有着一定的单一性和片面性。从基本上说,相当一部分大学和骨干教师忽略了探索大学生情意领域,往往强调尽可能多的灌输学科理论知识。更为明确的是,“填鸭式”教学模式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这导致大学语文教学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较为保守、落后、单一。从某种程度上说,为了推动大学语文课程的长远发展,建立良好的大学语文课程评价体系势在必行。从目前看来,我们应该把过去绝大部分教师和大学生将考试成绩当成评价标准的单一手段,替换成全新的评价工具。值得肯定的是,将多种的手段与考试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实现大学语文评价形式的多样化。实践证明,采用观察法是十分明智的选择之一。为了能够及时、准确地观察到大学生的成绩取得进步,我们应该结合实践情况,仔细地观察记录表中不同时期的材料,在教师确认无误后,由大学生自己认真填写完毕。另外,形成性评价和自我评价,不容忽视。

四、结束语

语文教学论文 篇4

——刘克语文教学评介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 为目的的基础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场深刻变革,是提高民族素质,培 养跨世纪人材,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实践证明,有效地实施学科领域的素质教育, 是进一步落实、深化素质教育的关键;学科课程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哈尔滨市经纬小学校特级教师刘克,不断更新教学思想,研究教学规律,依据社会发展和学生身心发展的 需要,结合语文学科特点,逐步探索出一条小学语文教学素质教育的路子,为广大语文教师提供了可资借鉴、 学习的宝贵经验。

一、面向每一名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素质教育的基础性、全面性、能动性的原则,要求在教学中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素质生动活泼主 动全面地发展。刘克老师提出:“要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在课 堂教学中,要改变学生为教师服务的偏向,要牢固树立教师为学生服务,为学生素质的全面、主动发展服务的 教学思想。”

1.坚持“差异参与”的教学观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个班级中学生个体之间的智力、非智力因素发展水平是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差异的。现代教学心理学的研 究表明,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不能决定他能否学习要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效果,而只能决定他将要用多少时间 才能掌握该项内容。只要给予足够的学习时间并进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对几乎所有的学习内容都可 以达到掌握的程度。刘老师始终格外关注后进生的学习状态和情绪。她认为,这些学生更需要教师用热心去鼓 励,用诚心去感化,用耐心去帮助。只有这样,才能变课堂教学中少数学生积极学习为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如 学习《琥珀》,刘老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课文围绕琥珀写了哪些内容?”许多学生举手,都急于想回答这 个问题。刘老师并没有立刻指名让举手的学生回答,而是亲切地说:“那些没有举手的同学,你们认为写了哪 些内容?不一定找得很全,你能说多少就说多少,大家可以互相补充。好,再给大家一点儿时间。”这就给了 那些学习较差的学生充裕的阅读感知、理解思考和组织内部语言的时间,非常有利于全体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 主动精神,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刘老师还注意设置有层次的、有差异的学习目标,以适应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如学习《西门豹》, 刘老师出示以下阅读思考题:(1)概括说出西门豹管理邺时首先做了什么工作。(2)西门豹找谁做调查?为 什么找他做调查?(3)西门豹调查了哪几个问题? 从回答中了解到哪些情况?这几个问题难度不同,既有复 述型、理解型提问(适合下、中等学习水平的学生),又有探究型提问(适合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有利于 全体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

2.正确处理“导”与“学”的关系,强化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 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绝不意味着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可以采取放任的态 度,恰恰相反,学生能否成为学习的主体,能在何种程度上成为学习的主体,都取决于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的方 式和效果。

在学生的认识发生偏差、意见出现分歧时,刘老师是如何处理的呢?刘老师总是通过适时适度的点拨、启 发、评价,拓展学生的思考空间,调控学生的思维流程,升华学生的理解认识。如学习《可爱的草塘》第5自然 段,刘老师提问:“这满塘的绿草为什么绿得不一样呢? ”有的学生说:“我认为是光线的问题,光线强的地 方颜色就鲜艳一些,其他地方就暗一些。”有的学生说:“我认为是风吹过草塘,草一起一伏,颜色发生了变 化。”刘老师引导说:“如果按照你们的说法,课文应写成‘有的呈鲜绿色,有的呈翠绿色,有的呈墨绿色’ 。可是,课文中写的是‘近处的呈鲜绿色,远一点儿的呈翠绿色,再远的呈墨绿色’,是有层次的,再想一想 究竟是什么原因。”学生经过思考、讨论认识到,造成近处和远处绿草看起来颜色不同的原因是:近处的草看 得很清楚,每一片叶子的颜色都呈现在眼前;而越远草就越密集,颜色看上去就越深。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刘 老师充当的角色不是居高临下的权威裁判,而是为学生获得正确认识服务的引导者;学生的不同意见(包括不 正确的认识)不是仅仅作为供选择、淘汰的对象,而是作为“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从而发挥了学生认识 事物的主体作用。

正因为刘老师摆正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关系,体现了教师为学生服务的教学思想,从而 唤起了学生的主体意识,达到了使课堂教学成为全体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的目的。

二、扎实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

刘老师在坚持正确的教学思想的同时,特别注意对学生进行扎实全面的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努力提高每 一名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从而将语文学科素质教育真正落到了实处。

1.正音训练严而复严

学生出现语音错误、语音缺陷,是常见的也是正常的。刘老师认为,语音正确标准是一个人具有良好语文 素质的重要表现。因此,她在学生朗读课文、回答问题、师生间语言交际等各个环节,都十分重视正音训练。 如学习《琥珀》有

10名左右的学生将“因为(wei或wèi )”读成了“因为(wéi)”,刘老师都不厌其烦地 逐一纠正。刘老师还注意采取灵活有效的方法强化正音。如学生读课题时将“琥珀(p ò)”读成“琥珀(pè )”,刘老师立即指出“珀”的韵母“o”是圆唇音,并让全班学生再齐读课题以加深印象。再如学习《捞铁牛 》,学生朗读课文时把“潜”读成“qiǎn”,刘老师不但告诉学生“潜”没有“qiǎn”这个音,应该读“qi án”,而且板书了一个“潜”字, 强化了学生的记忆。

2.说话训练字斟句酌

小学生正处于语言习得时期,这是一个人掌握语言的关键阶段。刘老师特别注意学生说话时语脉是否清楚 ,语流是否顺畅,语点和语式是否合乎语法规范和语言习惯,并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用词准确性、说话条理 性训练。比如学习《西门豹》,刘老师让学生按小标题归纳段意:

生:第一段写了“摸清底细”。

师:这是书上给的小标题,归纳段意得把小标题扩展成一句完整的话。

生:这段写了西门豹问老大爷是怎么回事。

师:什么怎么回事?

生:田地荒芜、人烟稀少是怎么回事。

师:请你把话再组织一下,重新说一遍。

生:第一段写西门豹看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就问老大爷这是怎么回事。第二段写的是他把这个迷信给 破除了。

师:“他”指的是谁?

生:西门豹。

师:在段意中如果用“他”,让人不明白到底指谁,请你再说一遍。

生:第二段写的是西门豹破除了河伯娶媳妇这个迷信。

刘老师坚持进行这种严格的说话训练,有助于尽快缩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与交际需要之间的差距,有利于 学生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

3.朗读训练适当到位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之一。刘老师十分注重朗读训练的质量,即在理解课文内容、体会 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基础上,辅以具体、准确、恰录的朗读指导。如学习《琥珀》第3——5自然段,刘老师 首先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再讨论确定朗读每个自然段的感情基调:第3自然段要读得欢快、 轻松,第4自然段要读得悠闲自得,第5自然段要渲染一种紧张的气氛。然后在学生练读过程中,针对学生朗读 中的问题,刘老师随时给予语气、重音、速度等方面的技巧指导。如读第5自然段最后一句,指导学生要读得声 音不要太大, 音调不要太高,速度应慢一些。“离小苍蝇越来越近了”可用虚声来读,在“小苍蝇”、“越来 ”之后稍做停顿,读出既替小苍蝇担心,又怕蜘蛛惊动小苍蝇的语气。

4.词语训练深究细研

师:“推测”是什么意思?

生: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

生:根据琥珀里面的小虫子推测发生在一万年前的事情。

师:哪些是知道的?

生:琥珀的特点是知道的。

师:哪些是不知道的?

生:“一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是不知道的。

生:是根据已经知道的琥珀的特征想象出来的。

这样学生既明白了“推测”的抽象意义,又具体理解了“推测”的语境意义;同时,初步懂得了如何使用 这个词。

5.段篇训练突出联系

6.思维训练重视过程

三、体现“文”与“道”辩证统一,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教育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是素质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语文学科的学科性决定了语文教学 是思想教育和语言文字训练的辩证统一。刘老师从学生年龄特点、思想实际和教材特点出发,选准语文训练与 思想教育的最佳结合点,运用多种切实有效的方法使学生在提高语文素质的同时受到相应的教育。

1.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渗透思想教育

刘老师认为,引导学生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同时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思想感情,是语文教学渗 透思想教育最经常、最基本的方法。如学习《粜米》中农民询问米价、米价大跌这部分内容时,刘老师引导学 生认识到:在农民获得了丰收满怀希望来粜米时,米行老板收米的价格是“糙米五块,谷三块”,是贱买;而 在六月 里青黄不接,农民为糊口买米时,米行老板卖米的价格是十三块甚至十五块,是贵卖。两相对比,学生 很自然地认识到米行老板的唯利是图。此外,通过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引导学生理解“辩论米质的好和坏, 争持斛子的浅和满”和“送进”等语句,明确米行老板不仅大幅度压低米价,而且在收米时又从质量和数量上 进一步盘剥农民,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旧社会以米行老板为代表的资本家剥削农民的残酷。

2.通过朗读训练强化思想教育

3.创设情境自觉进行思想教育

语文教学中,只有教师首先披文动情,进入到课文描绘的情境之中,才能发挥情感“共振器”的作用;只 有学生也随着动情入境,才能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思想教育效果。如学习《十里长街送总理》,刘老师身穿 一套黑色西服,在黑板上方悬挂了一幅披着黑纱的遗像。解题之后,刘老师便播放哀乐,同时用深沉低 缓的语调说道:“1976年1月8日,一颗伟大的心脏停止了跳动,敬爱的与我们永别了!举国上下,一片 悲恸。鞠躬尽瘁,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建设事业贡献了毕生的心血,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全国人民衷心 爱戴。正像当时北京人民xxx旁悬挂的一副挽联写的那样:人民的总理人民爱,人民的总理爱人 民。虽然‘’不允许悼念,但是人民群众无限热爱、深切缅怀的感情是禁止不了的。”随 后,刘老师出示挂图,继续动情地说:“这就是当时首都数十万群众挥泪送总理灵车的悲痛场面。”接着播放 课文录音,哀乐伴随始终。学生在情感的支配下,很快进入到课文描绘的特定情境之中,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 ,很自然地激发出对的怀念、热爱和崇敬之情。

刘克老师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17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她教过的学生语文素质扎实全面,认识问题、 分析问题的能力强,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刘克老师用诚实的劳动,为培养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材,做出 了自己的贡献。尤其可贵的是,在当前,刘克老师以自己的教学实践为小学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探索了一条 可以效仿的新路。刘克老师不愧为小学语文教学素质教育的榜样。

语文教学论文 篇5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教材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在设计语文阅读教学时,应该仔细研读文本教材,正确领会教材编写者的理念和意图,从而保证阅读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文本 阅读教学 有效

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实施,教师不断尝试对教材进行改编、拓展、延伸,结果有些教师由于过度开发教材,本末倒置,忽视了教材的重要作用。

其实,我们应该明白,教材才是实现国家教育规划目标,实施新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是语文课堂教学资源的重要来源,是培养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重要依托。所以说,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教材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围绕教材内容,适度拓展和延伸。

一、研读文本,读准阅读教学的目标

开展阅读教学,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它是一切教学活动的最终归宿,决定着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思维的方向及教学效果的评价方式。目标不明确的课堂教学,必定是随意的、盲目的、无价值的。

文本教材是阅读教学资源的主要来源,其中的文章都是各具特色、表现手法各不相同,文章体裁也是风格各异,语言表达更是个性十足,通过诵读不同的篇目,可以完成不同的教学任务,培养学生语文综合学习能力。所以,我们应该认真研读教材文本,理解每篇文章学习后想要达到的`教学目标。

在一次听课时,有位教师教授课文《猫》,对于本课的教学设计,显然这位教师也是下了一点功夫的。整节课上,教师突出生本教育理念,指导同学们自主阅读,并引导他们把一些描写猫的可爱特征的词句找出并记录下来,以达到词汇积累的目的,不时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词句板书到黑板上。同学们的学习热情高涨,互动效果很好,整个课堂氛围很活跃、很愉快。课后,我总感觉这节课缺少了点什么。首先,教师应该引领学生梳理整篇文章。教师应帮助学生,品评这篇文章的结构安排,让学生从结构上明白,这篇文章是分两部分展开描述的,第一部分描写的是猫的古怪性格,第二部分描写的是刚满月时小猫招人喜爱的特征。其次,忽视了学生对文章构段特点的学习。文中的两部分都是总分段,段落的第一句是总起句。

二、研读文本,读透阅读教学的内容

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师生共同欣赏美文、陶冶情操的过程。教师是整个过程的设计者和引领者,如果教师不能完全把握和领悟文本内涵,就不能使学生在阅读中形成特有的感悟。那么,这样的阅读教学是无效的,怎么可能实现育人的目标呢!课文的绚烂多彩,完全来自教师对文本内容的深刻领悟和拓展。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结构顺序、表达手法,甚至一段优美的话,一个精美的词语都可以成就一个精彩的课堂。

教师应该把精力用在钻研教材上。每当拿起教材,应该首先是读,不管是否熟悉,教过几遍,先读为主。文章的“美”是反复诵读出来的,不是看一眼就能明白的。只有多读,才能明白文章的精髓和主旨。

同时,由于课时限制,课堂教学需要对所学内容适当取舍。这一过程是教师对教材内容的再开发,是对教材的创新改造,它是教师智慧和辛劳的结晶。每节阅读教学课,教师都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进行选择,而这都需要教师提前读透教材文本。

三、研读文本,读出有效教学的策略

教学内容的选择需要研读文本,教学策略的运用同样需要研读文本,只有通过研读文本教材,准确把握其中内涵,才能从中找出有效的教学策略。根据教学内容、学情、教学环境等灵活选用教学策略,完成阅读教学过程。

如在教《可贵的沉默》一课时,在认真研读教材后,我在检查学生的诵读效果时,根据不同的字词,采取不同的策略:1.板书“迅速”、“烦恼”、“勇于”三个词语,挑一些学生来认读,最后齐声读两遍;2.板书“寂然无声”,先让学生齐声诵读,然后我让学生找出词语在文中的位置,结合前后文,想想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然后再给学生准确解释这个词语。这样,学生通过诵读,结合上下文,深刻理解这个词语;3.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句子:沉默了足足一分钟,我悄悄地瞥了一下这些可爱的孩子们——他们的可爱恰恰在那满脸犯了错误似的神色之中。然后让学生诵读,要求学生读准字音,并能流畅地读下来。

教学效果的检验标准就是看学生是否有所进步,有所发展。通过教材内容的研读和开发,在充分发掘、运用教材的基础上,合理开发更多有效学习资源。实现相同内容的多元理解,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同时又不脱离文本的主旨。只有这样的阅读教学才是有效的,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得到提高。

总之,为了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可以从研读教材入手,只有研读通了,研读透了,我们才能做到以教材为中心,通过教材内容的学习和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文素养,实现阅读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守恒。小学语文教学与研究[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能生贵。语文教学实施指南[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语文教学论文 篇6

在这片开阔地带,一切都是如此地平和与舒展,澄明和悠然。这时正好是仲秋,适时的气候给人无论是心理还是生理都带来清爽的惬意。一些在都市里被遗忘的姿势,此时又在这山野中拣回来了。真的,我好久没有利用仰望这个姿势观赏苍天了。

在城市里,我大都用平视或俯视的姿势,外出时是为了躲避往来的车辆和擦肩而过的行人;而在书斋里,则是为了翻读古书。这些往往把我小时候喜欢仰望的姿势冲淡了。那时仰望天空,感到神秘和不可思议;退而仰望自家的果林,笔直的木瓜树上黄澄澄的木瓜,垂于枝头红艳艳的荔枝,仰望时心田流满了口水。只是后来,这个姿势随着我的长大和城市的拥挤,不用似乎也无大碍。

现在,我坐在一堆奇形怪状的木头疙瘩上,仰望天幕,有一大群的鸟正从远方飞来。它们相互应和着掠过,转眼间就消失了。我的心因此快活起来,它们在这个夕阳时分为我所仰望纯属一种偶然,却又因这一偶然使我随缘任意地想。我首先想到晋人,想到以鸟入诗的陶渊明,他喜爱以仰望的姿势来充实清贫且闲逸的生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悠然”二字,就是仰望的灵魂,真是闲雅得很。陶氏笔下多鸟的意象,鸥、鹤、燕、雁不胜枚举,这都不是大气象之鸟,却舒展了诗人紧蹙的眉头:人理应像仰望中的飞鸟才是。晋人似乎对仰望有独特的嗜好,如王羲之《兰亭序》中有“仰观宇宙之大”的佳句,而当时的一些诗中,也多有“肆眺崇阿,寓目高林”的描绘。仰望与俯察可以说是常用的姿势,总是仰望更为提神,也更有超然玄远的意趣。人靠仰望,靠自已的眼神,与浩渺无限的宇宙连为一体。

傍晚时分,天边推出了火烧云。如果你注意了,每一天的火烧云都是一幅绝版的佳作,他们御风而行,时缓时疾,不断地变换着身影。我欣赏的是火烧云那种天然柔和的行迹,在聚散中悄然无痕,在避就时极具宽松,人说“渊默如海”,云海就是如此。我眼前现出唐人怀素,这位酒肉和尚总是来到旷野上,昂首看云,“观夏云随风变化,顿有所悟,遂至绝妙。”比他更早的晋人卫铄,这位奇女子就认为笔画中的“横画”要写得“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这些赤诚的自然之子,通过仰望,使人性通于天性,笔趣融于天趣,终于笔底风云卷舒无碍。这不禁使我深深感佩古人的善解天意,想想吧,这么一种行走的风景总是不间断地从我的头顶掠过,可是我们忽略了上天终日无言的启示,这种不动声色不事张扬的显现,才是真正的大师手笔呀!

夜幕拉开的时候没有月亮就可以仰望到满天的星斗。墨色的穹庐密集的群星,会使人想起热闹和拥挤,这并不大合我的心思。幸好我在这里的几天中,正好是新月升空的时候,淡淡的,如同宣纸上淡墨一撇。在辽阔无垠的天幕上,一弯寒月未免过于孤单了,很自然使人想到清寒和简淡。我庆幸自己来得是时候。唐人也多有望月移情之癖,不少唐诗就沭浴在粼粼的月光里。只是唐人多以写三五月圆为乐事,面对苍茫天庭唏嘘不已。把玩这些月光晚会留下的佳作多了,会觉得感怀世事套路相近,无非是天上圆而地上不圆罢了。在我眼中,还是寒月寻味久远,那种缺失性的体验,会使人深刻一些,形成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独特的审美指向,洞见人生来路的坎坷悲欢,慢慢摒弃一些虚妄和轻浮。再说了,仰观寒月必定对我笔下的韵致有些助益,我总是想,大凡把文章写得热闹了富贵了,不免世俗气升浮。文辞美仑美奂,乘起婉媚流波,圆满得皆大欢喜,心头终归还是贮存不住。寒月一般的笔墨大多有一缕淡淡的忧郁之美,低调潜行,藏露从容,避纤禾农而就清淡。仰观朦胧如梦的寒月,你再看看周遭舒卷飘忽的寒云,幽深寂寞的寒山,森然静立的寒林,再烦燥不宁的心旌也会如同浴过一片清莹。真的,这样的月夜足以洗心。

仰望苍天,仰望那掠过的、飘过的、漫过的种种景致,靠我们有限的眼力和无限的眼神,远距离地与这一浩渺之美交通。人在仰望中测出了自己能量的疆界,内心必然充满起伏的潮汐:造物主赐予我们生命的同时,还教会我们利用各种各样的姿势。每一种姿势的设计都是有所苦心,有所用途,绝非多余。不仅有显见的实用性,还有深邃的精神性。只是有些姿势

语文教学论文 篇7

当汤普生夫人站在五年级学生面前时,她撒了一个谎。像绝大多数老师一样,在第一次面对学生时,总是告诉孩子们,将对他们一视同仁。

但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比如,汤普生夫人就很不喜欢坐在第一排的那个名叫特德的小男孩。汤普生夫人注意到这个孩子很乖张,与其他孩子合不来;他总是穿着一身脏兮兮的衣服,似乎从未洗过澡;他的学习也很不好……每当汤普生夫人的目光落到特德身上,她就会不由自主皱眉头。

一天,校方要求汤普生夫人必须阅读班上每个孩子的档案。她把特德的那份抽了出来,放在了最后。然而,当她读到这个孩子的评语时,她感到前所未有的震撼。

一年级的老师这样写道:“特德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作业整洁而优美,很有礼貌……总是给大家带来欢乐。”二年级的老师写道:“特德很优秀,同学们都很喜欢他。但这孩子很不幸,他妈妈的病已到了晚期。家庭生活对他而言,将是一场考验。”三年级的老师写道:“妈妈的死给他很大打击。虽然他试着尽最大努力,但他的父亲对这些毫不在意。如果不采取措施,那会毁了他的。”四年级的老师写道:“特德对学习不感兴趣,他孤僻内向,没有朋友,有时还在课堂上睡大觉。”

直到这时,汤普生夫人才意识到问题所在,她为自己感到羞愧。圣诞节来临,孩子们都送来了精致、漂亮的礼品,煞是惹人喜爱。特德也送来一份,不过是用一张包装食品的旧褐色包装纸包裹着的。如果在从前,汤普生夫人会不由自主地皱一下眉,而现在,汤普生夫人却感觉心中沉甸甸的。

当汤普生夫人把特德的礼品打开时,她感到一阵心痛。里面是一只缺损了的人造水晶手镯和一只装着小半瓶香水的玻璃瓶。在孩子们的嘲笑声中,汤普生夫人当即把手镯戴上,惊叹道:“多美的手镯呀!”随后,她又把特德送的香水洒在手腕处——汤普生夫人的举动止住了孩子们的笑声,全场鸦雀无声。

那天放学后,特德一反常态待了很久,仅仅为了和汤普生夫人讲一句话。他说:“老师,今天你的样子,和我妈妈一样,她常常像你那样,闻我送她的香水。”

孩子走了以后,汤普生夫人哭了至少一个小时。从这天开始,汤普生夫人的教师工作多了一项内容,用不同的方式鼓励、诱导孩子们。汤普生夫人对特德给予特别的关注。现在,只要和她在一起,他的思维好像就一下活跃起来。她越是鼓励他,他的反应就越敏锐。

学年结束的时候,特德已经成为班上最聪明的孩子中的一员。不过,汤普生夫人“一视同仁”的诺言始终没有兑现——从前,特德是她的“弃儿”,现在则成了她的“宠儿”。一年以后,她在自家的门缝里发现了一封信,是特德写的。在信中,特德告诉她,她是他一生中遇到过的最好的老师。

六年过去了,汤普生夫人收到特德的第二封信。他写道,他已经高中毕业,在班上名列第三。转眼又是四年,汤普生夫人再次收到特德的信。特德说日子很艰难,但他顽强地抗争着,很快他就要以最优秀的毕业生身份离开学校。又过了几年,一封信又不期而至。这一次特德的署名稍稍长了一点,前面冠以医学博士的字样。虽然特德每次来信的内容不尽相同,但每次他在信中都会对汤普生夫人说同样的一句话:你是我一生中遇到的最好的老师。

故事还没有结束。就在那年春天,汤普生夫人又接到一封来信。特德说他遇上了一个好姑娘,并且快要结婚了。他想知道汤普生夫人愿不愿意在他结婚那天,坐在新郎母亲通常坐的那个位置上。当然,汤普生夫人答应了。

就在那一天,汤普生夫人特意戴上那缺损了的人造水晶手镯,喷上那只玻璃瓶里的香水。他们拥抱在一起,特德在汤普生夫人耳边轻轻说道:“谢谢,多谢你的信任,汤普生夫人。是你让我意识到自己很重要,并明了自己的确可以非同一般。”

语文教学论文 篇8

尊敬的校领导:

您好!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垂阅我的自荐材料。从这一刻起,我将呈上我的自信和能力,用我的真诚博得您的共鸣。

我叫苗臣耿,是安徽省淮北煤炭师范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教育20xx年本科毕业生。在学校期间努力提高和完善自我,取得了优异成绩。20xx年8月就职于一所示范高中,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工作。

工作五年来我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一致好评。下面我从教学、教育、教育科研和继续教育四个方面向您介绍一下自己。

一、教学方面

从教以来本着对学生负责,对学校和国家负责,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教学工作多次受到校、县领导的表彰。

20xx年4月,在阜南县教育局教研室组织的20xx年“阜南县高中语文优质课大赛”中,所讲的课《逍遥游》被评为一等奖。

20xx年4月,在阜阳市教学研究室组织的阜阳市20xx年高中语文优质课评比中,所讲的课《项链》荣获三等奖。

20xx年6月我执教的《陈情表》一课被中国语文报刊协会课堂教学分会评定为语文课堂教学优质课,获得一等奖,本人荣获教学能手称号。

所代班级语文单科成绩无论在月考还是高考中都在全校遥遥领先。

辅导的学生作文在各类刊物发表或获奖。刘菲菲同学的《我与高考相差多远》发表在《中学生学习报》第52期。张曼同学的《诗两首》发表在《学习周报》第108期头版。20xx年12月指导学生参加第四届“中华情主题写作”大赛,一人获得银奖,两人获得铜奖。

作为教研组长曾指导语文组教师参加县、市优质课比赛,都荣获一等奖。

二、教育方面

20xx年9月开始担任班主任老师工作,所带班级学习成绩优秀,师生关系融洽。每周一篇周记,学生畅所欲言,班主任老师真情回复,加强了班主任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20xx年3月开展班级自主管理活动,锻炼了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办事水平,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学校和家长的一致称赞。

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各种课外活动。20xx年10月指导学生参加县公路局举办的“交通知识”大赛,荣获个人二等奖。20xx年3月指导学生参加县宣传部举办的“迎奥运,讲文明”演讲比赛,成绩优异。在全校举办的广播体操和歌咏比赛中都获得团体二等奖。

三、教研方面

1.撰写论文。从教以来边从事教学工作,边总结教育、教学方面的经验教训与案例,并写成论文。

20xx年3月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组织的初中优秀课堂教学案例评比大赛中教学案例《济南的冬天》荣获二等奖。

20xx年7月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组织的“主体发展、活动课堂”高峰论坛论文评比中论文《“竞赛制”教学法的运用及反思》荣获三等奖。

20xx年10月在阜南县教育局教研室组织的20xx年中学语文教学教研论文评选中论文《高考作文的生命在三分钟内绽放》荣获一等奖。

20xx年12月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组织的“20xx年度中国中学语文教学论文大赛”活动中论文《“活动式”教学之下的作文评价量规》荣获二等奖。

20xx年8月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组织的“20xx年度中国中学语文教学论文大赛”活动中教学设计《〈项链〉的生成性学习课堂设计》荣获一等奖。

20xx年12月在安徽省教育学会20xx年教育教学论文征集和评选活动中论文《语言连贯题之排序题技法一瞥》荣获三等奖。

20xx年6月在20xx年阜阳市中学语文教学教研论文评选中撰写的论文《五分钟结课使记忆犹新》荣获一等奖。

2.参加课题研究。参加工作以来,积极参加科研课题的研究。

20xx年被聘为安徽省重点课题《作文风暴》的子课题组成员。参加编写校本教材《学生优秀习作选》,受到学生好评。

语文教学论文 篇9

比较文学下高中语文数学实践

【摘要】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不仅仅是教授学生掌握汉语基本知识,例如阅读、理解以及写作等能力,还要求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的良好培养。而这种教学理念和比较文学的理念是不谋而合的。鉴于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就比较文学视野下高中语文教学实践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实践;比较文学

一、比较文学理念与中学语文教学实践

比较文学起源于国外,在经历了引进、介绍以及改造后在国内开始发展起来,并且呈现出日趋完善的趋势。目前在国内比较文学研究方面,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是其两大主要支柱,跨学科研究和阐发研究则是比较文学中十分重要的两种研究方法。目前对于比较文学的定义,较为典型的定义是:所谓比较文学,主要是基于世界性的眼光和胸怀,来对不同国家、不同文明以及不同学科间的跨越式文学进行比较研究,其主要采用的是影响研究、平行研究、跨学科研究以及跨文明研究的方法,对跨越式文学的同源性、类同性、异质性以及互补性等进行详细探究,通过发现文学规律及特性,促进世界文学加强了解和整合,最终全面推动世界文学的进一步发展。近来来,随着比较文学在国内的逐渐发展,将人文精神理念积极融入到比较文学中,进一步彰显人文素养,推动文学理念朝向更高的层次发展,这样充分说明了比较文学的强劲发展势头以及新鲜的学术活力。高中语文教学的理念在于通过文学教育手段,运用综合性和边缘性的学科整合,来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格以及审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重视对人类传统文化的传承,同时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在中学语文新课标中也明确规定了,中学语文教学不仅仅是简单的传授语文基础知识,还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健全的人格,而这种教学理念正和比较文学中“兼容并包”和“和而不同”、“尊重生命”、“新人文精神”等理念不谋而合。可以说,比较文学和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理念是高度契合的。

二、比较文学与中学语文教学实践结合的实施策略

(一)中学语文教学活动的要素和教师的学历构成特点

高中语文教学实践活动的参与主体是教师、学生以及家长等,其中学生的主导地位是无可争议的。然而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导位置往往由教师所代替,对于高中学生来讲,其学习能力还在进一步培养当中,所以这种替代也显得顺理成章。以往研究当中大多忽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引入比较文学教学的重要作用,更多的关注点则放在了教材的编写以及教改方式方面,其实高中教师的主导性作用才应当是多加关注的地方。具体来说,比较文学的理念以及方法是需要教师通过备课、授课以及课外辅导来完成的,而对于学生的要求则是使其学会如何应用比较文学思维和视野来分析文本,提高自身思维,拓展视野。

(二)实施策略

参考文献

[1]李军亮。高中语文新课程教科书文学选文编排比较研究[J].教学与管理,20xx,16:38-40

[2]xxx.论高中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选文现状及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xx,26:41-43

[3]焦娟娟。高中语文中外国文学作品的审美教育内涵探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xx,01:98+4

教育教学论文 篇10

一、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问题与分析

如今,政府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许多有力政策,在如此有利的环境下,我们必将不会错过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契机。如今我国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迅速发展的脚步主要呈以下趋势:1.从功能定位上来讲,以前单向的企业用人正在向整体需求过渡;2.从程度上来讲,曾经分散型的合作正转向密集型的合作方式;3.从合作的形式规模上来说,从以学校为主的合作模式向以群体为主的合作模式转变;4.对于职业教育院校校企合作的内容而言,渐渐由课堂的需求转向满足工作岗位的需求。教育校企合作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这主要是因为在管理模式、法规章程以及合作方式上的改变与创新。但尽管目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势态良好,步伐稳定,但从整体上分析,我们却依然未找到可持续性的合作体制机制,同时也依然处于比较原始的状态,难以持续稳定的发展前行。校企合作的有利条件还有待进一步建立,这主要表现为:一来是还未深刻认识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内部要求;二来是还没有形成有效的系统的宏观管理体制;三来是由于还未建立具有统治地位的合作机制体系;四是有待完善的残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法制;五是得不到充分发挥的行业组织。由上可见,我们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依然不够完善,不论是外部的管理体制还是内部的合作要求,我国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都还有加强修复的必要,还有使其更加进步优化的空间。

二、推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措施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中不变的旋律。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努力完善职业教育合作校企的法规制度,是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途径。我国当前正在不断探索有效的校企合作方式。努力寻找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应我国国情的体制与机制的模式。在整个进程中,我们很容易观察到,当前大多存在着学校热烈而企业漠然的现象。很多职业院校伤透脑筋却找不到能够与企业合作的路径。与此同时也很难培养出符合企业要求,适应企业发展的技能型人才。通过深入的探讨,我们提出以下几点措施:

(一)职业院校应当主动且频繁的与企业单位沟通交流,全方位合作职业院校应当转变观念,建立正确的教学观是校企合作的重要前提;与企业进行主动沟通、积极交流、深入合作,树立为服务企业的意识;深入了解企业文化、企业需求,与其进行全方位的深层次合作;共建管理制度,共设组织机构,构建与完善制度保障体系,使学校文化与企业精神相互融合。

(二)职业院校开设企业及市场有需求的相关专业职业院校开设专业要符合企业人力需求;职业教育学院应当积极邀请企业专家探讨专业设置的开办,适时调整需及时;专业的设置应融入院校的教学特点并融入企业文化。其次职业教育学院还需依靠企业充分有效的培养与聘任院校老师,要求教师进入到企业中实践,到第一线进行技能培训、体验及锻炼,努力建立并扩大“双师型”师资队伍。

(三)通过教学改革和课程调整以适应企业的适时需求及变化院校应注重学生实践性的培养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积极同企业进行深入沟通,有效整合资源,设置具有针对性的课程;及时引入新技术、新知识到课程中。职业院校应当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加强实践学习的品质,职业院校内部则应计划并开办实践、实训课程,职业院校与企业共同创立培训机构。

(四)职业院校需不断创新校企合作的模式,勇于突破传统的合作方式校企合作的模式是校企合作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校企合作的模式归纳起来主要有:定向式人才培养模式、立体式合作教育模式以及学工交替等模式。在长期的实践探索中,各个职业院校又总结出许多其他模式。大多数人认为,校企合作应采取定向式人才培养模式,这样有利于双方共同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专业型人才。它能起到在专业设置和企业需求中的协调作用。学校能根据企业的具体需要来制定专门的培养方案,实现更多毕业生的就业愿望。

三、总结

综上所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想要可持续性发展,达到互惠互利的合作目的,关键在于职业院校要明晰自己在企业中所充当的角色与地位。积极与企业进行沟通交流。要想培养出企业需要的人才,能被企业所接受,被社会所接受,就要让学生投入到实践。一是要紧密专业知识与企业文化的联系,二是要充分利用实习实训的机会深入了解企业文化,三是要开展形式各异的企业文化展示与交流。我们相信,在职业院校与企业共同的努力下,势必会找出一条适合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光明道路。伟大的发过作家司汤达曾经说过“伟大的热情能够战胜一切”。只要我们本着对教育事业的热情,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一定会越来越完善。

作者:张巧云工作单位:山东神舟重工工程机械技工学校

第二篇:职业教育功能分析

一、职业教育的功能

职业教育的功能指其作为一种教育类型的功用与效能,[1]可以笼统归纳为社会发展功能与个体发展功能。基于不同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职业教育的功能内涵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和地区,形成了不同理解。同时,受到社会基础、价值取向、受众认知等条件的影响,呈现出多重性、多元性特征。

(一)经济功能

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互为条件,相互制约。一方面,经济发展依赖于生产者素质。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有效提升人力资源整体水平,进而推动经济发展,既是职业教育自身的责任所在,也是其基础功能。另一方面,一定的经济基础是职业教育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必要前提。从宏观而言,生产力发展水平、科学技术基础、产业结构状况、市场发育程度,是职业教育发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制约其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就个体而言,接受职业教育是一种投资行为,需要支付一定的经济成本、时间成本,并承担一定风险。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历来为各国政府所高度重视。西蒙•马金森在其《澳大利亚教育与公共政策》一书中指出:“支配政府教育政策的还是教育和经济之间的关系。”[2](P1)劳动力再生产是社会再生产的必要条件,职业教育是实现劳动力再生产、提高生产率的必要手段。“复杂的社会分工构成了现代文明社会的复杂结构,职业成为现代社会组织的基本构架”[3]。职业的载体是作为社会个体的人,职业教育为社会个体解决生计问题提供了保障。没有职业教育对各行各业、不同岗位人才的培养,就谈不到经济的正常运行和社会的正常运转。以人才培养为基本途径,职业教育成为国家系统化、规范化开发人力资源的重要手段,成为构建合理的社会人才结构的重要基础。职业教育通过开发人力资源潜质,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进而改进生产方式、推动技术创新、调整和缓解结构性失业、提高个人和社会收益等,以此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科学技术进步,带动整体经济水平提升。

(二)政治功能

所谓政治,是国家上层建筑领域各种权力主体为维护自身利益,而选择实施的特定行为和由此结成的特定关系。西方政治学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利益关系,是对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是人们在安排公共事务中表达个人意志和利益的一种活动。”[4]按照这一理解,所有教育都有其政治目的,即为国家的、民族的、宗教的、社会的某些特定利益集团服务,帮助其在与其他集团竞争时获得优势。这个动机决定了教育机构应选择什么样的内容与科目,采用何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也决定了学习者应该养成怎样的思想习惯。[5]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职业教育在维系社会稳定、推动社会变革、加快民主化进程、促进社会公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教育是国家维护社会统治、维系政治稳定的重要手段。职业教育受众量大而广,主要是社会中下层劳动者。职业教育阶段是受教育者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有助于培养其形成一定政治素质,具备国家所期望的政治理想与信念。更重要的是,它向受教育者传授赖以生存的职业技能,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技能人才,引导其积极参与国家经济社会建设,从而形成稳定的社会政治结构。现代职业教育一定程度上也推动着社会政治的平等与开放,是促进社会变革与进步的重要力量。它通过宏扬职业道德,传播职业理想,引导社会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它张扬政治、思想、道德领域中的积极因素,抵制腐朽、落后的消极因素,为推进社会政治进步服务。教育同时是养成民主意识、观念的重要途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国民文化水平不断提高,是实现社会民主化的重要前提与保证,这一目标的实现有赖于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共同努力。教育公平是社会政治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准。教育机会、教育过程与教育结果公平与否,社会能否公平公正地为每个公民提供合适的教育,是社会学家评判社会公平的重要尺度。职业教育是平民教育,具有基础性、全民性、全纳性、终身性等特征,其功能的合理发挥有益于体现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

(三)文化功能

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认为,教育主要有两大功能,为工业经济输送技术工人,通过文化传递的方式成为社会整合的工具。[6]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职业教育过程本身即是知识、技能与信息的传播过程,通过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施,向受教育者传播积极、先进的产业知识与产业文明,相关的职业技术文化,帮助其认同和接纳先进文化。职业教育的文化传播功能包括:传播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求实与创新精神;传播职业道德与行业规范,提倡尊重技能、尊重人才的社会风尚;传播以现代工业文明为主要标志的产业文明,鼓励以技术技能实现个人价值,为社会创造财富;传播职业文化理念,形成爱岗敬业、务实重行的思想与作风。在更广泛的意义上,职业教育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对那些蕴含在技术知识、职业技能、岗位规范、职业精神与职业观念中的、人类已创造出的文化进行积累、整合与传递,吸收、融合域内域外先进文化,进行文化创新。通过对受教育者进行有关政治、道德、心理、生态文明等方面教育,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从历史发展角度看,我国现代意义的职业教育百余年来起伏跌宕,不断发展、创新,传统观念与现代思潮交流、激荡、吐故纳新,中西方不同文化理念碰撞、渗透、交汇熔融。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过程中,一方面期望借鉴先进职业教育模式甚至将其移植到本土,另一方面不可避免地遭遇传统力量的拒斥。这与不同教育模式深植的文化土壤与历史背景密切相关。学习域外经验的前提,是认识、消化、有选择地接纳其背后的文化理念和生成背景。综上,职业教育的诸项功能是互为因果、相互促进的。这些功能的有效发挥,保证了职业教育在中国特色现代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成为满足现代文明复杂结构与社会进步的先决条件。

二、职业教育的目标

目标是个人、部门或整个组织想要达到的境界、期望的结果、指向的终点。教育的目标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上,它是人们从事教育活动之先,在头脑中预先存在的对结果的期望;狭义上,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对教育提出的总的要求和标准,表明办教育为什么,培养人才要达到什么样的规格。职业教育目标是国家教育目标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具体化,是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的总体要求。从价值取向和已有功能出发,可以将职业教育的目标归纳为功利性目标、人本性目标和文化性目标。

(一)功利性目标

从国家整体发展角度,职业教育通过开发人力资源潜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完善教育结构、人才结构,满足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进而带动国家综合实力提升。这是职业教育的根本目标,也是国家、政府坚持主导、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所在。从个体发展角度,职业是个体谋生的载体。就业,是个体能够立足并生存于社会的最大安全需要。职业教育虽不能直接创造就业机会,但可以帮助受教育个体掌握改善就业机会所需的职业技能,为其生存、发展提供基本保障,并获得在社会阶层间上升流动的可能。这是社会个体认可投入一定成本而选择接受职业教育的原因所在。

(二)人本性目标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应当体现教育公平。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对于占人口大多数的、来自农村和城市低收入家庭等社会中下层群体意义尤为重大。作为社会问题而出现的弱势群体,首先产生于社会结构的不合理和不公平。公平是评价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标准。在当前我国生产力尚未足够发达的现实环境面前,促进公平的意义,首先在于保证每个公民都能够接受教育,让每个社会个体通过接受教育成为自食其力的、平等的社会成员。提升弱势群体的技能水平从而提高其生活能力、生活质量,既是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职业教育的目标所在。从个体发展而言,职业教育又不能阈于仅仅传授技术技能。人的发展是教育的永恒主题,“全面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是教育追求的理想”[1]。不同的社会个体存在智力与体力方面的差异,不同职业、岗位之间也千差万别,个体的才能与优势只有在适合的职业岗位上才能得以发挥,即社会个体与岗位之间存在一定的匹配度。职业教育通过特有的教育手段,充分挖掘学生针对某一职业、岗位的特殊潜能,尽可能发挥其特长;通过有目的、计划性地职业训练与岗位实践,帮助学生强化岗位适应能力,了解岗位与岗位群、职业与职业群之间的关系,形成生涯规划意识,为实现合理的职业流动和转换提供基础。同时,通过职业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职业生涯教育等多种手段,培养社会个体形成主动适应社会、自我设计、自我规划的能力,以促进个性得以充分发展。

(三)文化性目标

美国学者路易斯•拉斯在《价值与教学》中谈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每个人都按他个人的价值观行事。”[7](P83)学校教育的一项根本任务在于紧紧抓住价值观教育,发展学生的道德意识、判断和选择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职业教育“要为年轻人提供全面素质教育和能力准备,帮助他们尽可能获得更好的就业条件、更高的生产率,从而不断提高其生活质量。”“职业教育必须重新定位,才能适应和推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社会发展,职业教育的价值观、态度、政策及实践的基础应该建立在新的发展模式上。”[8]他们强调,为了全球化下更加有效地共同学习工作,价值观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保障,价值和伦理须占据职业教育全部课程的中心,价值观教育应当成为职业教育的特征之一。[9]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文化性目标或使命,是传承和发展职业文化。所谓职业文化,是在长期的职业活动中人们逐步形成并广泛认同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及气质、礼仪和风气,其“核心内容是对职业使命、职业荣誉感、职业规范及职业礼仪的自觉体认和自愿遵从。”[10]它是以现代社会的职业结构为基础的普适文化,体现与职业社会、职业机构相关的制度、习俗与道德规范。长期以来,农业文明在我国占据主导地位,“重学轻术”的传统思想影响巨大。在我国现代意义的职业教育起步较晚,而近现代工业发展历史短暂,相应的职业文化发育迟滞,文化传承薄弱。这种职业文化本身的不完善与非系统化,导致在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过程中,遭遇了很多障碍。对职业教育而言,如何发展和创新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文化体系,不仅是研究课题,也是现实责任,更是发展目标。它需要包括政府、院校、受教育者、行业企业、社会组织等所有利益群体的共同努力,在观念、制度和行为等不同层面,发挥主动性、积极性,提升职业教育自身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积极发挥文化领导力和文化创新力,构建开放、动态的职业文化环境和职业教育生态。

三、从功能到目标

矛盾调和与机制构建研究职业教育的功能与目标,是从根本上解决职业教育发展问题的理论与实践需要。从既有功能发挥到目标实现需要两个条件。

(一)有效调和社会需求与个体需求的矛盾

从本质上讲,职业教育面临着社会需求与个体需求两大需求。前者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出发点,关注经济增长、产业发展、岗位适切,是基于社会学普适意义的价值观、利益观的考量;后者则以个体职业生涯发展为出发点,关注成本效益、就业质量、薪酬待遇与发展预期,是从个人价值观、利益观视角来审视的。受多种因素影响,这两种需求在目标和价值取向上不完全一致,甚至产生冲突。职业教育的功能在于尽可能满足两大需求。当前它以首先满足社会需求为前提,兼顾个体需求。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则是有效调节个人教育机会需求和社会教育产品需求之间的矛盾,实现两种需求的统一、平衡、和谐。它强调以人为本,最终指向个体需求。个体需求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在社会对职业教育产品的需求旺盛,而个体对职业教育机会需求较弱,两者不能同步。调节矛盾的根本思路在于以旺盛的社会需求刺激低迷的个人需求。实现两种需求的统一,是促进职业教育充分发挥各项功能的前提,是促进职业教育自身和谐发展从而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是扭转当前职业教育发展困境,提高社会和公众对职业教育认可度的关键所在。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切实转换观念,从满足个体需要为出发点最终满足社会需要,实现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需要优化技能人才成长环境,保障其经济收益,提高其社会地位;提高职业教育服务质量,增强其吸引力与持续发展能力,才能从根本上实现职业教育科学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和谐进步。

(二)构建利益整合的发展动力机制

从功能发挥到目标实现,需要完善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机制。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现实与理想(或公众期望)之间差距较大,究其原因,与我国职业教育基础相对薄弱、发展内外部环境复杂、参与主体多元且利益诉求相互冲突有关,更重要的问题在于缺乏发展动力。例如,中等职业教育在规模数量快速增长的同时还存在着“四软一险”,即靠行政手段而非市场选择;靠资助拉动而非质量取胜;靠升学吸引而非就业导向;靠成人人群而非适龄人群[11],导致发展根基不稳。为此,有必要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深入探讨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关系,职业教育发展基础和动力因素,研究政府、院校、行业企业、社会组织与受教育者等利益相关者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地位、作用,从教育公平的理念出发,构建符合利益相关者整体利益的动力机制,促成职业教育理想目标的实现。

作者:姚树伟1谷峪2工作单位:1.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2.吉林省职业教育研究中心

第三篇: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影响因素

一、我省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的质量问题分析

当前我省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中的质量问题突出表现在职业教育特色不突出,普教色彩较为浓厚,专业设置盲目,缺少一批高水平的骨干职业学校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中等职业教育特色不鲜明

中等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重要特征是其鲜明的职业岗位针对性,这一点在培养模式上表现得最为明显。而当前的中等职业教育大多模仿普通教育模式,走的是普通教育以理论知识学习为主、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知识讲授为主,没有按照职业岗位要求去开发课程、进行教学。传统教学方式仍占主导地位,部分中等职业学校或一些中等职业学校的部分专业缺少可供操作的实训设备和基地,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就能上课,甚至有些职业学校把职业教育办成了应试教育,眼睛盯着对口升学指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违背职教规律,影响了职业教育的质量。

2.盲目设置专业

相当一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对自身发展缺乏科学长远的规划,自身定位模糊,专业设置较为盲目,过度依赖市场信息,市场需要什么人才立即开设什么专业,专业开设的随意性较大,造成一些所谓的热门专业扎堆开设,区域内职业学校专业设置重复,导致学校之间的恶性竞争。另外,受到学校条件限制,一些对实训场地和设备设施要求低的专业重复开设,如计算机专业和会计专业成为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的必开专业,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据统计,全省中等职业教育中20%的在校生都在学习计算机相关专业,专业重复设置的现象比较突出。就学校而言,一些学校专业设置脱离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专业设置多而全,没有自己的特色,导致学生就业难、学校发展缓慢。

3.缺少一批高水平的骨干职业学校

据统计,2012年,我省中等职业学校有920所,比实施职教攻坚前2007年的1116所已经减少了196所,但我省职业学校弱、小、散的问题仍然突出。据调查,全省中等职业学校中5项办学条件全部达标的仅占17%,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普遍较差。另外,“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环节比较薄弱,导致职业教育办学特色不突出,办学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规模大、质量高、声誉好、特色鲜明、符合职教发展规律的优质中等职业学校还很少。以上问题导致学生和家长对职业教育不满意,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偏低。据一项专门针对职业教育的问卷调查显示,自愿报考职业学校的学生仅占14%,同时有50%的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认为在中等职业学校学不到有用的技能。企业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专业能力也不认可。尽管近年来我省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5%以上,但是很多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就业时专业不对口,就业率虽高,但就业质量不容乐观。

二、制约河南省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高的因素分析

影响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高的因素很多,既有社会认识的问题,也有中等职业学校自身内在的因素,如中等职业学校自身基础问题,学校发展规划和策略问题等,同时还有外在的因素,如职业教育法制建设、政策制度不完善、经费投入不够、校企合作不畅通等。总体来说,可以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1.内在因素

①学校自身基础比较薄弱。部分中等职业学校由原来的教学质量较差的普通高中转制过来,先天条件不足。这些转制而来的学校基础条件差,专业课教师匮乏,学校培养目标定位模糊,缺乏科学的发展规划,对职业教育规律认识不足,导致盲目模仿、照搬其他高职或普通高中。②师资队伍素质不高。现有中等职业学校尤其是农村职业学校的教师大多都是普通院校毕业生,实际操作能力比较欠缺。绝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缺乏足够的“双师型”教师。据统计,2012年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有教职工7.64万人,其中专任教师5.72万人,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只有1.13万人。目前,我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与专任教师比高达30∶1,按照教育部生师比16∶1的标准测算,专任教师缺额5.14万人。③专业、课程、教材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衔接不够。课程开发力度不够,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紧密结合的课程开发不足。教材内容更新速度滞后于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速度,导致中等职业教育培养出的人才社会适应性不强。据统计,2012年,与我省4大传统优势产业、4大战略新兴产业对应的职业院校专业毕业生比例分别只有2.95%、6.59%,当前职业教育还不能很好解决人才需求的结构性矛盾,严重制约了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④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相当一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尤其是农村职业学校办学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实训基地和设备,教学方法和手段还在沿袭普通教育。个别学校领导对改善教学设施缺少紧迫感,专业设施配备无法适应新技术发展的需求,学校实习条件差,不能满足学生实验、实习教学的需要。即使有些中等职业学校具备了一些基础课、专业课的实验条件及实训设备,但远远不能满足实习教学的要求,影响了学生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提高。⑤职业教育科研滞后。当前的职业教育科研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科研机构体系不完善,科研队伍数量不足,科研能力有待提高,科研经费投入不足,职业教育科研还不能很好地和经济、社会、产业、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等紧密结合,研究缺乏战略性、前瞻性和针对性。目前的职业教育科研不能为整个事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指导。

2.外在因素

①社会对发展职业教育缺乏足够的认识,重普通教育、学历教育,轻职业教育、职业培训的倾向仍比较突出,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较低。②职业教育专项政策法规不完善、不健全,或者实施状况不理想。尽管我国已经颁布实施了职业教育法,我省出台了职业教育法实施办法,实施职教攻坚以来,省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但是事业的发展仍缺乏一些操作性强、针对性强、具体可行的专项法律法规。同时,受教育观念、经济发展水平等条件的限制,许多地方并没有认真贯彻落实职业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比如没有按照职业教育法的规定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和支持,致使办学条件改善严重滞后于事业发展的需要。教学实习、实训、图书、体育设施、学生活动场所及食堂配套设施不够,还远远不能满足事业发展需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高。③校企深度合作的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是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根本特征,也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要素。纵观职业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其共同的成功之处就是较好解决了校企合作问题。目前我省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与企业合作开展不够,本质上就是职业院校和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的结合问题没有解决好,还没有建立起校企深度合作的有效机制,这是制约职业教育质量水平提高的主要症结所在。另外,职业教育办学模式还比较封闭,校企合作不够紧密,贴近市场、贴近社会需求办学的意识和能力不强,行业积极指导、校企深度合作的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职业教育办学体制还比较单一,多元办学体制改革需要深化,办学效益有待提高。④没有形成真正符合职业教育需求、符合职业教育特色的招生考试升学制度,特别是“文化知识型”选拔考试方式,不适应也不利于职业教育的发展。技能竞赛制度还未完全建立,对提升职业教育质量造成一定的障碍。以上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于中等职业教育的全过程,影响并制约着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的提高。

三、提高河南省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的对策及建议

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技能型人才培养水平,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职业教育工作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可以说,当前我省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已经走过以规模扩大为核心的时期,进入了以内涵建设和质量提升为核心的新阶段。提高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是当前我省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当务之急。

1.加强内涵建设,实施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

从实施范围来说,质量提升工程既可以是全省范围的,也可以是市、县、区等区域范围的。从实施主体来说,要统筹政府、学校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力量共同推进。各级政府要为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的提升提供稳定有力的政策和制度环境,学校要承担起质量工程实施主体的责任,社会各界要积极参与支持质量工程的实施。从实施内容来说,质量工程要包括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的主要方面,如要加强专业建设,加快调整专业结构,优化专业布局,培育一批品牌示范专业,做强一批特色专业;要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努力建设一批具备教学、生产、培训、鉴定等多功能的生产性实训基地,推动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需求的有效对接;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采取培养、培训、引进、聘用等办法,建设一支满足需要、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要加强课程教材建设,开发一批精品课程和校企合作精品教材,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有效对接;要加强职业教育科研工作,完善科研机构和科研队伍建设,以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引领职业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等等。

2.完善校企合作机制,深入推进校企合作

为促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省政府于2012年专门出台了《河南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成立了由政府、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组成的“河南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委员会”,在此框架下,面向全省支柱产业,以产业和专业为纽带,以紧密型职教集团为基础,成立了全省首批9个行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这一系列重大举措,对促进全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接下来,我省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组织架构,建立政府强力推动、多方广泛参与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要全面实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定岗实习”技能型人才培养新模式,以产业和专业为纽带,实现学校培养培训与区域经济发展及企业需求对接,专业与产业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要发挥企业和学校在校企合作中的主体作用,加快制定和完善校企合作的一系列配套制度,引导、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行业加强双向沟通和对接,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紧密合作新局面。

3.突出技能导向,加快职业教育考试选拔制度改革

考试作为一种主要的评价方式,对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职业教育应加快推进“知识+技能”考试制度改革,改变原来那种用普通教育高招模式来代替职业教育高招模式,考试内容以理论知识为主、忽视技能考核,考试方式主要采用笔试、在卷子上考技能的现象,加大技能考核的比重,改革技能考核的方式。要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技能竞赛制度,力争使技能竞赛覆盖全省每所中等职业学校、每个专业、每位学生和每位教师,实现全员参与,促进“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的制度建设。在技能竞赛全覆盖的基础上,将技能竞赛作为职业教育考试选拔中的一个重要指标。以技能竞赛为抓手,推动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加强实践教学,突出职业教育特色。

4.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政策支持力度,营造职业教育质量提升氛围

质量是中等职业教育的生命线,提高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各级政府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对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以良好的基础条件来保障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的顺利实施。同时要优化政策环境,为职业学校加强改革创新、不断探索新思路提供良好的政策支持。提高质量既是职业学校自身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健康发展的需要,同时还是整个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需要。各中等职业学校要深刻认识提高质量对学校自身发展的重大意义,将提高质量摆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努力营造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良好氛围,提高学校教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吸引行业企业专家参与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推动学校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作者:王会莉工作单位:河南省成人教育教学研究室

第四篇:我国职业教育管理方法

一、职业教育的特性

职业教育是教育的一种,但职业教育相对基础教育又有其自身的特性。概括起来,职业教育的理念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1.以人为本

同志指出:“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因此,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是职业教育的核心内容。以人为本有两层含义,一是要形成以校为家、以教为乐、以师为荣的职业教育氛围,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二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在这一点上,建设学生会等学生自主管理组织以及让学生去担任校长助理、班主任助理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很好体现。

2.因材施教

职业教育培养的是专门性、技术性的人才,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塑造。因材施教就是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防止照抄照搬,杜绝教条主义,要上学生听得懂、学得会、感兴趣以及出门以后用得上的课程,使学生不落入“书呆子”的万丈深渊。

3.服务为先

在新形势下,职业教育是集政府、学校、企业以及行业等多种性质的主体及其多元化需求于一体的综合性教育形式。教育作为一种公益性事业,本身就是一种服务性行业,职业教育位置关键,强化服务意识就势在必行。只有坚持以服务为先的职业教育理念,才能满足不同主体和不同对象的人才需求,才能有效协调矛盾,形成强大的教育力度。

二、职业教育的管理准则

职业教育的管理准则是紧跟时代步伐,在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和最新政策的基础上形成的原则。这一原则既可以推动职业教育管理方法的有效实施,亦可以促进职业教育管理效率的提高,对职业教育管理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1.道路性准则

我国是在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职业教育道路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决定的。这就要求职业教育管理要紧贴国家政策和核心理论,并对全体师生进行思想上的教育管理工作。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努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素质、有文化,有道德的高级职业技术人才。

2.科学性准则

随着网络数字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已进入了一个相对发达的信息化时代。科学发展是全社会的共识,职业教育管理更不能例外。一方面,职业教育管理者要掌握一定的现代化教育科学理念和管理方法,建立科学的而现代的教育管理模式。另一方面,要明细职业教育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范畴,做到有条不紊,分工明确,奖罚分明,进而提高职业教育管理质量。

3.民主性准则

民主是职业教育管理中管理人员之间以及管理人员与学生之间为提升职业教育水平的一个重要手段。在管理人员之间,不时的交流与合作,将大大调动管理者的积极主动性,从而形成良好的职业教育管理科学创新机制。而在管理人员和学生之间的民主相处,将有效彰显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学习进步。

三、职业教育的管理方法

从上面的分析中不难得出,职业教育要想发挥好其应有的社会能量,管理方法的优劣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特别是2012年6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2-2015年)》的,指出期间我国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管理方法的探究迫在眉睫。

1.提高技能课的教学内容

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素养,旨在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服务,培养生产与服务一线急需的技能型人才。因此,相对文化课教学,技能课的教学内容理应占据首要地位。然而,也要清楚地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理论对实践亦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在教育教学中,一方面,要确定以技能培养为主,理论学习为辅的教学模式,既要在课时安排和资源配置上向技能课倾斜,也要适当配设一周4—5节的文化课程。另一方面,要适时编写与技能相应的教材,多开展专业技能竞赛,为专业课教师提供更多培训学习的机会,从而在整体上凸显职业教育的特性与优势。

2.扩大“双师型”师资教育队伍

所谓“双师型”教师,指的是那些既有扎实的理论功底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的教师。这样的教师不仅能为职业教育提供理论上的坚实依靠而且还能为同学们的动手实践提供准确有效的行为帮助。所以,职业院校应该且必须招聘吸纳并培养“双师型”的师资力量。如在实际工作中,鼓励教师了解国家的最新动态,行业最新的专业知识,鼓励他们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再如,吸引企业专业的技术人才到学校来做兼职教师,传授最新的操作方法和工作经验,吸引他们参与学校的科研实验等。

3.增加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投入

如果说上述两个层次还只是学生和教师在职业教育管理中的体现的话,那么对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就非国家机构莫属了。目前,以地方政府投资为主的职业教育仍是我国职业教育投入的主要模式。随着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壮大,其资金需求也越来越高,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不言而喻。那么,如何才能解决职业教育的投入瓶颈呢?一方面,需要国家提高投资职业教育的经费比例,确保职业教育发展得到充足的资金保障。另一方面,要拓宽各种融资渠道,走出单纯依靠政府财政资金投入的单一模式。国家可以制定相关的财政金融政策,鼓励企业和私人投资高等或中等职业教育,从而保障职业教育的正常运转。总而言之,职业教育不同于基础教育,有其自身的教育特性。在教育管理准则方面,职业教育道路明确,科学发展,民主性强,这为职业教育的管理方法提供了依据。首先,要提高技能课的教学内容,充分认识到职业教育是培养实践工作能力的教育。其次,要扩大“双师型”师资教育队伍,为职业教育把好关,铺好路。最后,要增加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保证职业教育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不受资金短缺的拖累。只有这样,我国的职业教育才能又好又快地前进,才能为社会培育出一批高水平高素质的技术人才!

作者:徐德军工作单位:细河职业教育中心

第五篇:职业教育革新方向

一、明确职业教育办学理念

我国职业教育要坚持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以就业为目标导向,结合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明确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技能型人才,满足社会经济日益发展的人才需求,更好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职业教育一定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职业教育的经验一定要从实践中摸索出来,纸上谈兵的职业教育是失败的。要把企业实践结果作为检验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是否符合标准,是否适合经济发展的需要。把课堂移动到工厂去,才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以满足社会对培养专业型人才的需求。要根据产业的结构调整,根据市场的发展需要,有针对性的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才能使职业教育工作落到实处。职业教育进行职业人才培养时,一定要注重强化学生的技能培训,经过这样培养的学生在就业上才能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其待遇得到更好的提高。在培养学生就业技能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与高职业技能同等重要,不可轻视。只有具有职业道德的人才能更好的对企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职业教育课程的设置需要有很好的定位,要选择具有就业优势的,具有可持续性发展的。学校要根据本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特点,制定符合本地市场需求的教学目标,培养出合格的具有就业能力的技术型人才,这是职业教育学校发展的主要方向。我国职业教育学校的现状存在很多问题不容乐观。如师资力量薄弱,实践环境条件较差等,亟待进一步调整与改善。只有改革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职业教育学校自然就具有了强大的竞争力。如果职业教育片面追求知识教育,不重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职业竞争能力,学校发展的空间也将越来越小,教学质量自然也无法提升,至此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综上所述,职业教育的改革已刻不容缓,需要提到工作日程上。目前,我国对职业教育进行革新,这一难题已摆在各职业教育学校的面前。各校如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学校的革新与发展,转变教育理念,已成为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改革后的职业教育学校具有更强的教育特色,能满足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开创出新时期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之路。

二、学习外国有特色的职业教育

在保持我国职业教育的优势基础上,借鉴学习国外职业教育学校的教育方法,也是培养我国职业技术人才的重要手段。我们要学习外国有特色的职业教育,结合我国的传统文化与思想,总结出自己的革新方向与目标。国外的职业教育大多以务实为主,不仅为社会培养出管理者,也能培养出大批的技术型工人。有些职业教育学校从中等教育就开始开办,学生们都要学会实践,让学生在学习中实际动手,学习先进设备的使用和操作。经过实际操作,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才,这样培训的学生毕业后不仅能快速适应企业工作需要,为企业创造效益,还具有较高的创新能力,受到企业的欢迎。例如:瑞典的职业教育就是学校与社会融合在一起,将普通教育课程与专业技术教育融合在一起,打破原有各领域的分工,综合化的教育,被称为北欧教育的典范。国外的职业教育最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实践能力的培养。从上述例证中可以看出,国际教育发展的职业化、技能化、社会化。全面发展的综合人才教育模式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的结构型人才。我国面临经济高速发展,经济调整后,人才结构也随之需要调整后,现在技能型人才短缺的问题十分突出,因而一定要尽快对职业教育进行改革,加大职业教育的研究力度,改变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

三、结语

我国经济的发展,使社会出现了新型专业人才的短缺。我国的职业教育要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形势,满足市场经济发展中各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增强各职业教育学校的竞争力,提高我国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职业教育要具有对未来的培养目标审时度势,合理规划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借鉴国外职业教育的先进教育理念,国内职业教育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也要造就一支高素质职业教育的教师团队,只有高素质的教师团队,才能带领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更好的服务,为职业教育革新,开创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的道路。

作者:孙立峰吕枫工作单位:内蒙古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第六篇:职业教育法律制度研究

1我国职业教育法律制度发展状况

随着社会经济大环境的变革,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面临进退维谷的窘境。从政策导向来说,用人制度、学校就业分配制度的改革,给中等职业教育带来压力;从外部环境来说,传统工业的改革以及新兴工业的兴起,对技术人才的素质提出更高要求,给职业教育带来新的挑战。

2我国职业教育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2.1《职业教育法》立法存在缺陷

2.1.1法条规定过于笼统,缺乏可操作性《职业教育法》于

1996年9月起实施,距今已有十余年。在实施之初,明确提出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力地调动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发展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推动了职业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但作为职业教育体系中最重要的法律,《职业教育法》原则性条款过多,对于法律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没有具体明确的规定,多为指导性、引导性内容,缺乏执行力和可操作性。例如,第二十六条规定:“国家鼓励通过多种渠道依法筹集发展职业教育的资金”,即为倡导性语句[2],具有宏观上的指导性,却缺乏一定的逻辑结构,导致实际适用较为困难。

2.1.2法律责任有关规定不完备,导致《职业教育法》执行不力

《职业教育法》中不少法律条文只有假定条件、行为模式而无法律后果,导致一些法律关系主体虽未履行义务却不必承担法律责任;一些法律条文对适用主体或者违法惩处主体的规定也不明确,导致责任主体之间互相推诿、互不负责,最终使规定的法律条文成为一纸空文。例如,《职业教育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挪用、克扣职业教育的经费。”这条规定只有行为模式并没有涉及法律后果,一旦法律主体触犯此条,如何处理、谁来处理、处理程序均没有法律规定,导致《职业教育法》无任何执行力。

2.1.3法律监督机构执行不力,《职业教育法》缺乏有效的执行监督机制[3]

《职业教育法》包括总则、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实施和职业教育保障条件4部分,缺乏对职业教育执法监督的专门规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职业教育法》的实施与效力。执法监督的主体不明确,导致对职业教育领域的违规操作缺乏权力机关、司法机关、党政机关、人民群众以及新闻媒体的有效监督。职业教育的监督主体主要是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这使得监督主体与被监督者重合,不符合现代法治精神,使职业教育监督体系面临尴尬局面。

2.2《职业教育法》普法力度不够[4]

当今社会,“学历高于技术”的传统观念仍然影响着社会上的大部分人,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较低,很多人认为职业教育是次等教育。《职业教育法》虽然强调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但并没有明确职业教育同高等教育的平等地位,导致很多家长宁愿花高额学费、赞助费让子女去普通高中继续学习也不愿意让其进入职业学校。这与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没有做好职业教育宣传工作有很大关系。职业教育发展得好坏、《职业教育法》能否起作用,与国家和政府部门以外的学校、企业、社团、其他组织,甚至个人的法律意识状况息息相关。

2.3职业教育经费不足,缺乏物质保障

充足的经费是发展职业教育的最基本条件。《职业教育法》对职业教育的经费保障虽有一些原则性的规定,但没有经费投入的强制性标准,缺乏可操作性。职业教育财政现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2.3.1职业教育经费短缺

我国的职业教育一直处在进退维谷的窘境,办学条件差、生源紧张、骨干教师缺乏、毕业生就业难,这些现象归根结底都是因为职业教育办学经费紧张。《职业教育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用于举办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的财政性经费应当逐步增加。”这一条虽然强调了要重视职业教育,加大财政拨款,可是我国各个省份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千差万别,这一原则性规定显然不能有效改变职业教育面临的经费筹措困难问题。众所周知,各地职业教育的教育成本均高于普通高中,但是职业教育的财政拨款却远远不及普通高中,经费相对短缺已经成为阻碍职业教育发展的绊脚石。

2.3.2职业教育经费得不到有效的管理与使用

由于缺乏宏观调控,职业教育的管理与监督未能形成合力,主要责任和权力分属地方,各级地方政府在对职业教育协调统筹时,不按预算划拨教育经费,克扣、挪用现象十分普遍。职业教育经费在短缺的情况下得不到有效利用,直接影响了职业教育资源的整合以及整体优势的发挥。

2.3.3职业教育经费缺乏长效的保障机制

发展职业教育,地方财政拨款固然必不可少,但是企业未与职业教育产生良性互动,造成职业教育与社会脱节。同时由于舆论导向以及国家政策等原因,经济界对技术应用型人才不够重视,导致学生没有去企业实习的机会。这种情况在2005年《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出台之后有了一定程度的好转,该决定第六条与第八条着重强调了依靠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密切结合,多渠道增加经费投入,建立职业教育学生资助制度,并首次以数字形式规定了城市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5]。

3我国职业教育法律制度的完善

3.1加强职业教育法制化建设,完善立法

职业教育立法要立足于社会客观情况和客观需要,及时解决实际问题,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修正补充职业教育相关法律,加强职业教育法制化建设。首先,要完善职业教育法律责任制度。我国《职业教育法》仅在第三十九条有关于法律责任的规定:“在职业教育活动中违反教育法规定的,应当依照教育法的有关规定给予处罚。”但职业教育有其自身特点,教育法的法律责任不能完全适用于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法》修订时,必须考虑增加职业教育法律责任的专门规定,强调法律责任主体,增强《职业教育法》的强制性,推动职业教育的法治化。其次,要加强职业教育法律监督。在修订《职业教育法》时,明确法律监督主体、监督途径以及救济方式。例如,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监督,保证制定法律的程序公正、不与宪法及其上位法冲突,内容公开公正。明确对于违反《职业教育法》的行为的制裁措施,加强司法监督以及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等。

3.2培养公民的职业教育法律意识,提高认识水平

首先,应在《职业教育法》中明确规定,职业教育同普通教育一样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提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其次,地方政府职能部门应将发展职业教育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通过各种途径广泛开展关于职业教育的地位、作用,发展职业教育的目的、意义以及贯彻实施《职业教育法》的宣传教育,重点培养公民的职业教育法律意识,使公民逐步消除对职业教育的偏见。

3.3为职业教育经费的筹集、使用提供法律保障

根据各个省份经济发展速度以及财政状况,职业教育所需经费可以由国家提供一定数量的补贴。为避免资金的浪费以及挪用现象,教育经费的分配下拨权应分别由教育、财政部门掌握,监督权由司法机关掌握,从而有效监督职业教育资金的使用情况。职业教育经费由地方政府负担的部分,虽可以保证经费来源,但由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收入、支出水平与结构不同,势必造成职业教育经费在地区之间的较大差别。所以,教育经费来源以及比例需以法律条款形式明确规定。对于挪用职业教育经费的行为应该比照刑法明确法律责任。加强同企业的合作,使学生、学校、企业之间有更多的交流机会,进而培养出既有理论知识又有熟练操作技能的通用型人才,同时,突出行业企业对职业教育的责任和义务,从而保障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作者:贾银钰工作单位:甘肃省经济贸易学校

第七篇:职业教育体系构建

一、系统思考,顶层设计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必须建立在对产业、行业、职业的结构分析和发展趋势的梳理基础之上,及对职业教育的本质和规律深入研究的基础之上。只有当分析研究具有跨界的视野时,才能审时度势,准确把握体系的层次与布局、重点与难点。加强职业教育科研,尤其是职业教育发展政策的顶层设计研究,是我国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现有科研成果主要是从事职业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缺少对职业教育发展政策、职业培训标准、职业教育需求尤其是产业结构变化下的需求研究,也缺少职业教育专业教学内容、规律与教师培训等方面的研究,无法促进职业教育的有效发展。

1.构建原则

当前,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十分迫切,农村城镇化速度加快,城市产业聚集区建设提速,节能社会、低碳生活、生态文明、精细化生产成为社会发展目标,发展职业教育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稳定、国家发展的需要,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需要,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首先必须明确:职业教育是面向就业的教育,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向;必须加快本科乃至研究生层次的职业教育,完善职业教育层次;强化技能提升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以终身教育为导向,建构技能型人才的继续学习机制。现代职业教育应当“将学生的成才作为办学的逻辑起点”,着眼于人的发展,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2.构建主体

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主体是政府,但要发挥各方面的重要协同作用,如国家的法制化导向作用,政府的投入性拉动作用,高校的创新性引领作用,职院的改革性发展作用,企业的参与性助推作用,公众的支持性给力作用。中国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只有政府才能作为主体。首先,应加强政府对职业教育的统筹管理。健全地方政府统一领导,相关职能部门分工明确、统筹有力、协调运行的领导管理体制,统筹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职业教育内部协调。做优中等职业教育,做强高等职业教育,做好高端职业教育,做大职业培训。其次,要提升职业教育发展重心,健全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最后,要多样化构建体系,由政府为主体,到政府主导,行业为主体;再到政府主导,企业办学。

3.建设目标

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已确立建设总目标———适应需要、有机衔接、多元立交、具有中国特色与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策略包括:要有战略高度,考虑生态文明、地方特色,同时进行国际比较、历史借鉴。

4.体系设计

顶层设计是指自高端开始的总体构想,需要系统的、全局的视角,对体系建设的各方面、各层次、各要素进行统筹考虑。顶层设计注重规划设计与实际需求的紧密结合,强调定位上的准确,结构上的优化,功能上的协调,资源上的整合。做好顶层设计是体系建设的灵魂。职业教育结构指教育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联系与比例关系。主要由专业结构、层次结构、形式结构、布局结构等要素构成。主要体系———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辅助体系———资助投资体系、行业企业参与机制、国家法制体系、科研开发体系。支撑体系———社会环境、人事制度改革、思想观念。从层次上分析,主要是解决以下问题:①基础教育阶段职业启蒙教育不足。②中等职教与高等职教不能有效衔接。③本科以上层次职业教育缺位。从功能上分析,主要是解决以下问题:①服务产业结构调整的能力有限。②技能型人才提高产品质量的效果不明显。③职业教育服务在岗职业人的能力不足。④职业教育服务社区民生的能力欠缺。现代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应用型、技术型的劳动者。根据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结合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思路,我国职业教育应形成以中等职业培训为基础,高等职业教育为骨干,高端职业教育为龙头,各级职业教育相互贯通,逐级分流,职前、职后教育并存的终生教育体系。三个层次的教育形成一个链条,逐层次培养经济领域所需要的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

5.实践策略

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问题,是各地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城市、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战略重点。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职业教育发展将按照集约型、精品化、内涵式的发展思路,做好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探索实践工作。①两大中心相沟通职业教育教学与职业培训实践相沟通。职业教学主要在职业院校,职业培训主要在公共实训中心、行业企业,全面实行工学结合。②四大阶段相衔接职业启蒙教育、职业准备教育、职业实践教育、职业继续教育互相衔接。③建立公共实训中心各学校重复建设相类似的实践基地、实习基地或操作技能室,造成资源浪费。应利用有限的职业教育投资,创建一些特色实训设施,最终作为社会可开放的资源,发挥其更大的作用。④提升一线工作员工的社会地位没有一线员工较高的社会地位,就没有坚实的产业基础。提升其人才价值、社会地位,是决定职业教育发展方向的重要方面。

二、信息沟通,建立平台

以信息论思维统筹规划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的信息沟通、建成后的信息平台,以强化职业教育的有效衔接。

1.信息沟通

职业教育体系的信息沟通,是指职业教育内部的信息共享以及与外部信息的快速链接。目标是内在功能的完全发挥和外在功能的充分展现。特别要表现出适应社会的针对性、服务经济的吻合性、教书育人的时代性。信息沟通的基本框架体系为:职普融合的学分等级体系;职终并轨的社会学院;职前职后结合的教育体系。内部信息沟通主要指中高职招生、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专业建设、实践教学、实训基地等的沟通与衔接,以及初中、普通高中与中职的衔接。而外部信息衔接主要指职业院校之间、校企之间、高职与普通本科、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的沟通与衔接;继续教育与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的沟通与衔接。

2.信息平台

建立职业教育信息平台,是体系构建的重要手段。职业教育层次的梳理与构建,决定了信息平台建立的范围与功能:淡化初等职业教育,稳定中等职业教育,强化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高端职业教育。职业培训体系与技能型人才相对应,与职业教育层次相衔接,在网络平台的支持下,信息共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成的显著标志是职业教育网络系统全国联网,各类数据库管理系统相互衔接。如试点职业教育学分银行,在现有教育部学籍网的基础上,增加专业建设管理系统、实践教学管理系统等,研究、开发、构建职业信息网、产业发展网、人才需求网、技术开发网、科研开发网,并相互沟通与衔接。通过职业教育信息平台,可以快速访问职业教育最新发展信息,如专业建设动态、精品课程实况、实训基地、公共实训中心信息等。行业产业的最新技术攻关、工艺改造、成果转化等信息,也可以在相应模块快速链接。

三、控制评价,稳健发展

用控制论方法,评价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步伐,并进行分类指导,合理推进。探索分类试点是体系建设的重点。

1.客观评价,有序控制

通过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解决培养目标不明晰、师资力量同源、教学手段雷同的问题。同时,研究评价手段,改善评价模式,推进评价功能。采取不同评价手段、不同评价模式,最大可能地彰显职业教育的活力与吸引力。职业技能的培训、考核、评价,应始终贯穿于职业教育的全过程。众所周知,职业工作与生产是重复、熟练、专家化的过程,而职业教育更多的是课程体系的序列化,教学过程的无重复。职业教育要关注职业人从新手、老手、高手到专家的发展过程。只有改革与创新学习与锻炼的方式,才能采用更灵活、科学的评价模式。考查和评价一个学生合格不合格,要从职业院校的考试成绩说了算变为企业说了算,以学生高薪就业为标准,以充分展现职业教育的开放性、技能性、职业性、终身性特点。

2.明确目标,逐步实施

职业教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要稳步推进,长期发展,做到长期有规划、中期有目标、短期有措施。从战略上顶层设计,系统思考;从战术上改革创新,统筹安排。深化校企合作办学是体系建设的关键。笔者认为,需用5年时间进行中高职业教育衔接,用5年时间进行高端职业教育的沟通,用10年时间进行终身职业教育的机制创新。同时,强化法制建设,如修订职业教育法,制订职业资格证书法,制订校企合作法。强化创新机制,如建立技能等级体系,颁布技能等级国家标准,出台第三方考核评价方式等。在全国推进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过程中,要有差别推进。东部发展快速,与国际接轨,引领西部前行。西部发展注重实效,与经济水平同步,和民生需求和谐,与区域规划协调。河南省作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阵地,采取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策略,要重点解决几个关键问题。一是政府要加大对高职学生的生均拨款额度。二是提高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投入资金。三是完善技能人才评价模式,形成有效的技能等级升级制度。四是举办特色高端职业教育。五是创新中高职衔接模式。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以创新观念的形成为标志。主要包括:“大人才”观———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工程人才等,加上技能人才。“大学习”观———学校学习、社会学习、终身学习。“大教育”观———学校教育、成人教育、终身教育。“大职业教育”观———从关注就业的职业教育,到关注人员素质的职业教育(岗位转换、技能提高、素质升华),再到关注生活质量的职业教育(环保、生态、健康、养生)。从解决经济问题的职业教育,到解决社会问题的职业教育,再到解决人生问题的职业教育。

作者:郭文云工作单位:河南省工业设计学校

第八篇:职业教育质量观对比

一、世界职业教育质量观的历史嬗变

二战后,世界职业教育质量观的嬗变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不同的阶段呈现出不同的职业教育思想以及人才培养模式。

(一)知识本位的职业教育质量观(二战后—20世纪70年代)

二战结束后,人们希望迅速恢复经济与社会秩序,同时受到现代化理论、人力资本理论与教育民主化思潮的影响,教育成为当时经济复苏和社会发展最大的指望。这一时期,各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很快,许多发达国家都出现了人力供应严重不足的状况,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扩大职业教育规模成为发达国家缓解劳动力不足的基本国策。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对职业教育质量无法提出应有的要求,学校的着眼点也是规模与人才培养的速度和效率[2]。职业教育以学科为本,以学校教育为主要场所,以教授知识为主,普教色彩很重,课程内容脱离生产岗位的实际需求。因此,这一时期的职业教育质量观被称为知识本位的质量观。

(二)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质量观(20世纪80年代—20世纪90年代末)

20世纪70年代中期爆发的经济危机改变了职业教育的走向,由于经济危机导致大批企业倒闭,工人大规模失业,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即由“人力供不应求”转为“人力供过于求”,学校职业教育也遭遇信任危机。在这样的背景下,原先的知识本位的质量观受到极大的挑战,职业教育质量观也开始转向能力本位。能力本位兴起于欧美国家,经过多年的发展,其影响力巨大。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质量观经历了大致两个发展时期:岗位能力本位时期,即以毕业即上岗为目标;综合职业能力本位时期,强调关键能力、可迁移能力等,以胜任职业群为目标。

1.岗位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质量观。在面临越来越严重的失业问题时,上岗能力自然成为职业教育追求的目标。这一时期出现了就业技能模块(MES)课程和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与培训(CBET)。MES由国际劳工组织开发,其以工作分析为基础,围绕工作体系本身来开发职业教育课程。相对于MES,CBET更受青睐,流传也更为广泛,典型的国家有加拿大和英国[3]。最早实施能力本位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国家是加拿大,加拿大CBET的特点是以任务技能的操作为目标,用任务分析法把岗位分解成若干任务,以量化的标准来评价,采取个别化的学习方式。英国自1979年撒切尔夫人上台后,也积极改革职业教育,对以往毕业生缺乏操作能力的缺陷进行反思,并制定出全国统一的以能力标准为核心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NVQ)及相应的课程[4]。其特点是通过工作分析把岗位能力分解成若干国家能力标准的单元,以不同单位的组合构成课程,对先前的学习予以认定,采取内外结合的评价方式,进行工作现场的能力考核。无论是加拿大的CBET还是英国的NVQ,都强调岗位操作能力,将毕业生对就业岗位的适应能力作为判断职业教育质量的标准。我们将这一时期的职业教育质量观称为岗位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质量观[5]。

2.综合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质量观。岗位能力本位教育实施一段时间之后,无论是加拿大还是英国都发现了其中存在的问题,那就是随着20世纪80年代新科技革命拉开序幕,单一的职业岗位能力已经无法胜任职业的变化,员工很难转岗或适应工作更新及流动,于是原来的岗位能力本位的质量观转向了综合职业能力本位的质量观。岗位能力本位的质量观强调是某一岗位需要的操作技能及知识,较为狭隘,而综合职业能力本位的质量观更加宽泛,将目标扩展到职业群,而不仅仅是针对某一具体的职业。于是,各国开始改进原来的CBET。澳大利亚在对加拿大模式进行改进的基础上,推出了自己的国家职业资格框架(AQF),英国也在1992年改进国家职业资格证书(NVQ)的基础上出台了普通国家职业资格证书(GNVQ)。澳大利亚AQF的特点是以职业能力的整体性为视野,用培训的方式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沟通,并特别提出核心技能的概念,认为他们是有效工作的基础[6]。英国的GNVQ在继承NVQ特色的基础上,以开发广泛职业领域所需要的技能和理解力为宗旨,增加了对关键能力相关内容的培养,成为沟通职业教育与职业资格的桥梁。综合能力本位的质量观更适合新的时代特征,英国和澳大利亚的做法在全球广为流传,成为各国仿效的对象。

(三)素质本位的职业教育质量观(世纪之交至今)

进入21世纪,全球化的趋势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新的时代特征对职业教育毕业生的要求不仅是岗位的胜任力,更注重作为一个优秀职业人必备的职业素质,如认真负责、敬业爱岗、团队合作、人际沟通、时间管理、质量意识、健康人格与创新精神。素质本位的质量观开始兴起。素质本位具体构成主要包括三部分,即基础性素质、职业性素质、创新性素质。基础性素质包括文化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道德、基本职业倾向等,是任何一个人进入社会从事工作所必备的基本素质。职业性素质包括与某个职业密切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方法知识,是某个职业所需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技能,以及必备的职业道德、兴趣爱好及个性特点等。创新性素质主要包括终身学习的能力,适应不断更新变化的职业态度与能力,在专业工作中敢于创业的精神与个性、创造性思维等。这三者既相互依存,又存在层次上依次提升的关系[7]。由能力本位的质量观向素质本位的质量观的转变表现在许多国家的行动之上。21世纪初,美国开始用“STC”(SchooltoCareer)取代“STW”(SchooltoWork),这一更改绝非是一种名称的改变,而是反映出美国乃至世界职业教育质量观的转向———以人为本,更加关注学习者个人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面对全球化与知识经济的挑战,欧洲各国也在欧盟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推出了“质量保障参考框架”(EQARF),欧洲职业教育质量标准内容丰富,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关注学习者终身学习能力的考核以及全面素质的培养[8]。素质本位的质量观是对能力本位的质量观的超越,由能力本位向素质本位的转变是职业教育适应时展需要的必然要求。

二、世界职业教育质量观变迁的规律总结

(一)职业教育质量观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

二战之后,职业教育质量观经历了知识本位的质量观———能力本位的质量观———素质本位的质量观等几个不同阶段的嬗变,从世界职业教育质量观的演进可以看出,职业教育质量观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时代特征与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由于职业教育的高度实践性,知识本位的质量观在存在一段时期之后被迅速淘汰。而能力本位的质量观由于强调受教育者具备某一职业或职业群所需的知识、技能与态度,成为各国在一定时期内的追求目标。然而,随着知识社会和终身学习时代的到来,劳动者经过一段时期的职业教育或培训之后就可在某一行业内稳定就业的传统现象已经不复多见,职业教育更加强调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人格的完善,劳动者不仅应该具有应用的职业知识与技能,而且应该具有健康的职业心理和职业伦理,还要具有积极向上的精神和自主创业的意识,劳动者需要善于利用各种学习机会提高自己的素质,通过学知、学做、学会生存、学会与他人共处的过程中,完善自己的人格。时代特征的变化使世界各国的职业教育质量观开始转向素质本位。

(二)职业教育质量观与职业资格密切相关

从世界职业教育质量观的演变可以看出,世界各国在看待职业教育质量时并非仅仅将其局限在教育体系内部,而是具有明显的职业导向性,职业教育的质量观与职业世界的需求有着紧密的联系。而寻找一定的载体,将教育世界与职业世界进行对接就成为一大重要措施,这种典型做法体现在英国和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中。20世纪70年代之前,英国旧的教育体系提供给青年人的职业资格和产业部门通过培训提供的资格之间有着深深的鸿沟,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之间缺少沟通和联系,职业教育的发展难以紧密结合社会的发展需要。随着英国NVQ(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推行,英国开始构建起国家能力本位的教育与培训体系。英国国家职业资格框架以职业能力为中介,沟通了英国教育质量与职业需求之间的联系,这使得教育部门、劳动部门在进行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时有了明确的质量标准,他们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也参照能力标准选择课程、安排学习活动。澳大利亚也借鉴英国的做法,开发出具有本国特色的培训包(TrainingPackage)和资格框架(AustraliaQualificationFramework,简称AQF)。培训包是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依据,是澳大利亚全国通用的职业技能认证标准,它具体阐述了对职业岗位(群)的实践技能和基本理论要求;资格框架实现了不同学校、不同学科、证书、课程学分的互认和衔接制度[9]。英国和澳大利亚的国家职业资格框架制度有效地沟通了职业教育与职业世界之间的联系,使他们的职业教育质量观有了明确的载体,并能够将产业、经济发展变化带来的质量观的变化有效地在职业教育中迅速体现提出,职业教育有了灵活适应工作世界需求的生命力。

(三)职业教育质量观必须关注学习者的成长

从世界职业教育质量观的演变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很长一段时间内职业教育都缺少对学习者的关注,人被置于“会工作的工具”的境地,这在岗位能力本位的质量观阶段尤其明显。后来的综合能力本位质量观虽然还没有高度关注学习者,但是它也开始提出关注学习者需求的相关措施,比如在澳大利亚国家职业资格框架中坚持的RPL(Recogni-tionforPriorLearning)原则,要求对学员的原有学习经验(无论何时、何地、通过何种途径获得的)给予认可,这就使得学员在选择学习或工作时拥有了更大的余地,为学员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素质本位的职业教育质量观更是进一步高举起人文主义的旗帜,呼唤职业教育不要把学生培养成“生产工具”,而是培养具有生命力的“职业人”,人文精神的抬头是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一大进步。1999年4月在韩国首尔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届世界技术与职业教育大会指出:21世纪对人的素质要求在变化,不仅是知识、技能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能应变、生存、发展。大会同时突出强调几个理念:(1)加强基础文化和基础能力的教学,以增强岗位变化和职业转化的适应性,以及继续学习的可能性;(2)加强非技能性能力的教育,如合作能力、公关能力等;(3)加强社会文化学习和外语学习。在这一倡议下,世界许多国家都对职业教育进行改革。以美国人文主义教育家阿德勒为首的“佩代亚小组”,提出了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融为一体的“佩代亚计划”[10]。根据这个计划,职业教育致力于三个目标:为学生自我发展做准备;为学生将来在民主社会中履行公民责任做准备;为学生将来就业做准备。在职业教育质量观中更加关注学习者的生存问题,工具主义与人文主义相结合成了世界各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11]。

三、对我国职业教育质量观的现实反思

(一)职业教育质量观必须随着现实的变化而不断调整

职业教育质量观是一种“发展性质量观”,质量观是历史的、具体的、有现实针对性的,职业教育质量标准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不存在一个既定的、永恒的质量标准[12]。1949年以来,我国职业教育职业质量观也经历一系列的演变。在前,社会要求职业学校,尤其是“中专”,培养具有专业知识扎实、专业技术过硬的技术人员、生产一线管理者,这种质量观延续到改革开放初期。这一时期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方式以知识传授为主,知识本位的职业教育质量观是主导性的质量观。20世纪90年代开始,受到经济发展、教育体制改革、高等教育扩招、就业形势严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要求发生了改变,职业教育需要培养能够直接上岗的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人,而人们难以扭转原有的知识本位的职业教育质量观,依然坚持知识本位的质量观,职业教育发展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最终导致这一时期职业教育的倒退与萎缩。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调整,我国职业教育逐渐摈弃了原有的知识本位的质量观,提出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这一指导思想的提出改变了人们传统的职业教育质量观,使得职业教育开始关注企业的需求,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也更加紧密。然而,就业导向关注的是培养受教育者具有某一工作岗位所必需的就业素质和能力,它在本质上是一种岗位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质量观。仅仅从就业角度认识职业教育的属性,会导致人们忽视职业教育的根本属性———实现人的全面发展[13]。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后工业社会的来临,我们必须尽快调整职业教育质量观,以素质本位的质量观指导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不仅要培养受教育者的专业技能,同时还要承担起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使命,将就业纳入到学习者个体的整个生涯发展规划之中,并把个体的职业发展看成是动态的、终身的过程,进而实现人的社会性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二)更加关注学习者的需求

对学习者的关注是世界职业教育质量观发展的共同趋势。然而,长期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是没有“人”的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或以知识为本位或以社会为本位,培养的是会工作的“工具”,职业教育中人文精神严重缺失。教育的基本功能在于“育人”,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类型,同样具有这种使命和功能[14]。我国的职业教育质量观需要增强人文精神,给学生以自主的定位,不再将学生视为被训练的对象,而是在学校和教师的帮助下,完成一定阶段上的自我发展与自我实现的个人。调整课程与学制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步骤,我们要增加学校自主设置的课程,将统一课程与校本课程相结合;关注学生多元的生涯发展需求,提供相关的选修课程与服务,同时实行灵活的学制,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实现“弹性学习”,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性,为学生个人价值的实现和生涯发展目标的达成创造条件。

(三)建立国家资格框架

教育教学论文 篇11

学前教育阶段既具有职业道德精神之外,还要有更为深刻的育人理念。这里所说的教育理念主要指的是以幼儿的健康发展为核心,促进每一位幼儿个体都能够优化地成长,这是学前教育最基本的要求。教学时,需要抓住儿童具有吸收力的心灵,通过开始适宜性的课程、教学内容,组织一些丰富的课外活动等,培养孩子们观察、想象以及思维、言表和记忆等方面的能力,此外,也要适当地陪养孩子们在音乐、美术等方面的素养,为每一位幼儿的成长都能够提供较为适宜的发展空间、环境或者一些较为有利条件的支持,让每位孩子都能将自身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让每一位孩子都能够获得最优化的成长,让学前阶段就为他们今后的人生发展做好铺垫。此外,对学前教育专业的理性认识以及理想的追求也是需要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作为依据的,要能够因时空背景的不同有所侧重。

二、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丰富课程内容

在学前教育教学时,也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多媒体课件集多种优势为一体,教学时,借助这种教学手段能够使教学内容更加的直观、形象地呈现在每一位孩子面前。多媒体辅助教学还能够将一些较为复杂的内容简单化,使得抽象的内容更加的形象直观化。此外,由于教学容量比较大、还能节省一些板书的时间,因此,深受大家们的喜爱。在借助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时,要充分将多媒体课件的功能发挥出来,以此来不断地丰富课程的教学内容。首先,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播放flash动漫,以此来适当地调节紧张的学习氛围,使孩子们的神经系统都能够得到休息。其次,需要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选择flash动漫,然后再充分利用这些动漫为教学服务,培养幼儿对学习的兴趣。比如,在探究“幼儿期记忆发展”时,就可以让孩子们去欣赏《小猫钓鱼》的动漫,这样也利于帮助幼儿有效地理解“幼儿注意分散的原因及防止”。最后,借助多媒体课件可以播放一些幼儿歌曲、儿歌等。孩子们听到熟悉的歌曲时,他们也就会情不自禁地跟着唱起来,既能活跃教学气氛,又能丰富课程的教学内容。

三、加强联系,巩固效果

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天就形成的,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从一个较为陌生逐渐到熟练的过程,然后再由熟练到自由化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完成则需要反复进行训练,逐渐强化才能得到。比如,有一些儿童在玩玩具之后,并没有把这些玩具放回到柜子里。这个时候,教师就要有意识地组织儿童进行收拾玩具的意识,经过多次实训练习后,孩子们也就渐渐养成不用教师提醒,在玩耍后都能够自觉及时地将一些玩具放回去的好习惯。此外,为了进一步巩固孩子们的这种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也要及时进行抽查,有不好的行为习惯及时约束他们,渐渐地,幼儿也就慢慢养成了好习惯。教师也可以开展各种各样的小活动,然后再借助各种各样的激励手段,去激励每一位儿童,对一些表现较好的儿童要给予表扬与肯定,并且适当地给予他们一些物质奖励。对于一些较差的,教师也要及时给予帮助,让他们都能够产生强烈的自豪感与荣誉感。

四、尊重个体差异,赏识教学

语文教学论文 篇12

语文积累要有新理念

美国著名课程专家希尔斯(E.D.hirsch,Jr.)教授认为,学生们从学校获得的东西是人们具有的共同的“背景信息”。这些“背景信息”帮助人们拥有普遍的经验,是赋予生活以意义的不可或缺的条件。现代课程论发展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明确基础教育是公民教育。教育要为大众提供必需的语言、知识、价值观的课程,给每一个学生以发展的机会,因此非常强调课程对未来公民的适用性。学生在语文教育中要获得的最基本的东西,首先当然应该是语文积累,语文积累是对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积累,是现代课程论在语文课程理念中的一种折射。这些积累是一个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不具备就谈不上有发展机会。

现代社会的教育文化背景是:网络等大众传媒文化占据了学生的生活空间。不少语文教师指出:现在的孩子可以上英特网、看DVD,他们接受信息的渠道太多了,这使他们对时尚信息总是触角敏锐,不管是足坛“德比之战”、上海申博,还是日剧、“韩流”,都能马上从他们的随笔中得到反映。结合现在的教育文化背景,有必要对语文积累作一番更深入的思考。面对教育对象的变化与时代文化语境的变化,现时的语文教学在注重传承的同时,也应该赋予语文积累以新意,注重联系实际,面向未来,面向世界。要以一种新的认识、新的理念来对待语文积累,要在语文积累的过程中寻找一种文化精神。要尽可能地反映丰富多彩的现代生活,重视现代信息的传输,让学生感受到阅读和表达的愉快,引导他们主动阅读,广泛涉猎,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积累。

一、构建语文积累新理念首先是要从语言中寻找中国文化的精神。

语文积累就不单纯是一种言语的记忆,不单纯是对古今中外名篇的背诵。语文积累是一种文化火种的传承,是一种民族信念的潜移默化,是一置姥Ю砟畹暮狙伞S镂幕?/span>是从语言中寻找中国文化的精神,是从语言的酒窖中发酵出中华思想的芳醇。精凝的语言背后,潜藏的是睿智的心神;不论无意中的妙句还是有意的留白,均透露出无尽的韵思。读一篇文章,就是走进一个时代,走进一个作家的心灵世界。读庄子,是领悟“大道无形”、“遗世独立”的无穷智慧;读苏轼,是领悟他“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情”的豁达。一切精奥的思想都蕴含于语言之中。语言的贫乏实质就是思想的贫乏。先贤留下的文字是一盏盏美妙的明灯,温暖着一代代后来者的眼睛。当我们追溯着时间的河流,与先秦的那些智者们相遇,我们很难分清刻在竹筒上的隽永的语言,哪些是思想哪些是语言。思想之美统一于语言之美中,对于精深微妙的语言,对于听泉眠云,饮露餐菊的智者,尤为如此。陈寅恪先生曾说:“凡中国之韵文,诗赋词曲韵无论矣,即美术性之散文,亦必有适当之声调,若读者不能分平仄,则不能完全欣赏与了解,竟与不读相去无几,遑论仿作与转译。”(《与刘文典教授论国文试题书》)语言与文化的其它项目不同。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方面都需要某种物质形式才能保存,比如乐音离不开笙管笛萧,雕刻离不开泥土金石,物器的流失与毁灭对于文化的损害是很难避免的,惟有语言可以积累,可以口口相传,可以心心相传,被智慧的人们赋予于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力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线索。

当然,我们在强调文化传统的薪火传承的同时,也应该鼓励批判、创新。更重要的是引入鲜活的、具有时代色彩的主流文化;对待名家名篇不过分依赖,批判的吸收。这样的人文教育才利于科学的文化精神、多元文化观念的形成,才能培养出不盲目崇古、崇书、崇尚权威、亦步亦趋的文化创造者。生活积累方面,不仅强调了解、感受、体验生活的必要性,更强调把认识生活与参与生活、改造生活结合起来。不仅看到生活积累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更要看到语文学习又是认识生活、参与生活、改造生活的手段。否则,语文学习岂不仍然是脱离生活的纯工具训练。

二、积累是新的认知结构的积极重建,不是知识的机械累加。

理解文本的具体意义,识别内容的具体特征,了解内容之间、内容与原经验结构之间的具体联系,是有效积累的前提。语言积累不止是对语言博闻强识,它一般要经历理解、感悟、鉴赏、记忆的复杂过程。理解、感悟、鉴赏是积累的基本条件。没有理解、感悟、鉴赏的记忆只能是机械记忆。机械记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言积累。理解、感悟、鉴赏、记忆四个环节不能绝对分割,它们如调色板上的颜料,融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理解中往往有感悟,有鉴赏,也有记忆;记忆中又会有新的理解、感悟、鉴赏。从理解到记忆,积累往往需要循环往复多次,不是一次完成的。要真正比较好的实现以上的这些目标,就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多次运用语言知识,在运用中加深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和感悟,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加强学生记忆的效果。在我们这网络时代,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制作、运用多媒体课件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感悟、鉴赏、记忆,从而达到语文积累的目的。

教学语文论文 篇13

通过学习语文获得的语言交流能力是人们作为日常交流使用的,这种作为交际工具的学科功能是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最根本的区别。在对学生的语言能力进行培养时,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进行。在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时,教师可以通过开放式的题目来让学生进行口头表述,提高他们对语言的运用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用写作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运用能力,促进他们遣词造句的能力。由于语文学科具有的特性,教师在进行启发式教学时,可以用创新的方式来进行,使他们在语文能力获得增长的同时性格品质也能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对学生进行启发时,让他们掌握知识很重要,使他们通过知识的理解获得对人生的感悟更重要。所以,在对学生进行启发时教师要把握好启发的重点。

二、启发式教学对学生素质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需要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同时还要对学生的语文思维进行启发。在对学生进行语文教学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渗透,使他们对语文的学习中不仅能获得对文章的理解能力,还能获得较高的道德品质,促进思维的发展,具体来说就是使他们的素质全面获得提升。在进行启发式教学中,教师要从教法和教学内容方面进行创新,不仅要对中学语文教材进行深入研究,还要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他们对课外阅读的兴趣,使他们的知识含量不断丰富,对知识的见解也不断深刻。

三、启发式教学的具体作法

启发式教学主要是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积极探索的学习行为进行启发,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发展和创新。在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师要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对他们的思维进行点拨。在启发式教学中,单元作为学生的宏观学习方面,每一篇课文作为学生的微观学习方面。启发式教学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1.教师导读激发。在对语文单元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兴趣进行激发,使他们能把自己的主动性投入到学习中,主动对基础知识进行探究。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和激发,能主动地去吸取有用的知识,这在学习效率上大大超过了被动式教学,使学生能不断体会到自己通过努力获得的快乐。在对单元学习时,教师要让学生抓住本单元的主线进行学习,在单元主线的指导下,学生对每一课的课文都能进行深入体会。例如,中学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训练“诗歌朗读”,教师在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究时,可以让他们对诗歌的节奏和韵律进行研究。在让学生进行朗读诗歌时,教师让学生通过阅读来把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提高他们的朗读兴趣。通过朗读,很多课文中的知识能从中感悟出来,这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教师启读、精讲。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时,教师要从正确的阅读方法来对学生进行指导,使他们养成边阅读、边思考的好习惯。对课文中的重点段落和重点语句,教师在进行精讲,使学生通过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教师的讲解进行结合,来达到对文章中思想的深刻把握。学生通过教师的启发,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从表面走向深刻,从对语文的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能深刻把握文章的重点知识,在学习过程中思维获得的发展,语文能力也不断地提高。3.教师评价及学生创造。在学生对所掌握的语文知识进行运用时,教师要对他们的运用成果进行评价,通过评价使学生在学习语文时的自信心获得提高。在知识的实际运用中,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也有了提高,他们看待问题不再是从表面看待,而是能透过现象看到问题的本质。对语文知识的运用可以从语言表达和写作两方面进行,在进行语言表达时,学生通过思考来对文字进行组织,使他们表达更流畅。写作是语文知识运用的要求更高,学生通过写作训练能不断促进语文能力的提高,激发他们语文思维的创造性发展。

四、启发式教学的特点

有关语文教学论文 篇14

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具有良好的素养。

[关键词]

语文知识普通文化教育学科

教师是从事教育工作的专业人员,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具有良好的素养。其中,具备专业知识素养是每一位语文教师所必须的。

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主要包括语文知识素养、普通文化知识素养和教育学科知识素养。

1.语文知识素养

教师的劳动是一个复杂的劳动、创造性的劳动,要成功的完成教学任务,首先要精通所教学科的知识,对自己所教学科的全部内容有深入的了解。“资之深,则左右逢源”。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从传统的知识观来说,有字、词、句、篇、语法、修辞、逻辑、文学常识等;从现代知识观来说,则包括言语知识和言语行为知识。统而言之,语文教师的语文知识素养主要体现在语言学、文字学、文章学、文艺学等方面。

(1)语言学

语言学概论,了解语言的本质、结构及其发展规律,了解语言与社会以及其它学科的关系,了解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及其最新成果,了解语言学的发展趋势;学习现代汉语,掌握现代汉语的系统知识。懂得普通语音学,熟悉汉语的声、韵、调,掌握汉语拼音方案和普通话语音系统;了解语义学和词汇学的基本原理,通悉语义和语境的关系,掌握词的构成和组合规则,明确词的基本意义与引申意义、比喻意义之间的关系,熟知辨析词义的方法,把握词语的感彩,熟悉词汇的发展变化。

学习古代汉语,具有较为系统的古汉语基础知识。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熟悉古今词义的变化了解古汉语的句型结构,熟悉古代重要辞书的查检方法。

(2)文字学

学习文字学,把握文字的性质和作用,熟知文字的起源和发展规律,了解一般文字的基本原理。尤其要学好汉字学。了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掌握汉字的音、形、义的构成,熟悉汉字的笔画,笔顺与各种结构,掌握规范汉字,掌握查检汉字的各种方法,掌握识字法,正字法和写字法。另外,要明确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3)文章学

学习文章学,首先要了解文章学的基本理论,掌握文章本身的构成规律,熟悉文章的主旨、结构、表达方式等要素,了解它的内部联系。学习阅读学,研究文章的阅读、分析和鉴赏。掌握各种实用文章的阅读方法,熟悉各种阅读方式、明确各种阅读方式的目的要求,研究阅读的反应过程和训练方式,懂得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学习写作学,掌握写作的基本理论及常用文体知识,对内容与形式、素材与题材、思想与思路、语言与文风等有深刻的理解,能对中学生的写作起到切实而有效的指导。

(4)文艺学

学习文艺学,了解文艺学的基本理论,掌握文学作品的结构规律,学习中外文学史,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的基本内容,熟悉各个时期主要的作家与作品,涉猎世界文学宝库,对驰名中外的作家作品特色有所了解,熟悉常见的作品。

学习美学,懂得一些美学知识,懂得结合语文教材的特点进行审美的教育。懂得一点文艺和文艺批评的的基本理论,提高对文学作品、艺术作品的分析与鉴赏能力。还应对电影、电视、戏剧、曲艺、音乐、美术知识也有所涉猎。

2.普通文化知识素养

语文教师只有知识面宽,视野开阔,才能厚积而薄发,左右逢源。语文教师只有在“精”于文化科学知识的前提下,“博”于文化科学知识,以丰厚的文化知识为背景,才能在教学工作中游刃有余、使学生学有所得,受益终生。

(1)思维科学

首先,要通晓它的基础理论——思维学,其次,要懂得它的技术理论——科学方法论,再次要熟悉它的应用理论——思维培育学。思维培育学,包括抽象思维的培育、表象思维的培育、直观动作的培育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培育等等。

(2)社会科学

语文课程有着广泛的社会内容,语文教师要具有很强的理解语言的能力外,还必须有丰富的社会科学知识,才能准确地把握思想内容。要学习中国历史,尤其是近代史;经济学、法学、文化学、学习民族习俗、风土人情;学习人际交往等。此外,还要关注哲学、伦理学、地理学、环境学、军事学等的发展。总之,要博览群书,了解社会,体味人生。

(3)自然科学

语文教师虽不直接向学生教授系统的自然科学知识,但无论如何不能是“科盲”。小而言之,要教好语文教材中的有关介绍自然科学的说明文,就必须弄懂文中所介绍的有关科学知识,如宇宙学、气象学、物候学、生物学、生物学、物理学等等;大而言之,我们要培养21世纪在世界上有竞争力的建设者,使他们从小就具有很强的科学意识。如果语文教师对课文涉及数学、物理、化学、地学等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甚至一窍不通,就势必会在教学中出现科学性、常识性的错误。

3.教育学科知识素养

教学工作是一种培养人的专业工作,“仅通晓一门学科并非必然的使他成为该学科的好教师”,“学者未必是良师”。一个教师了要成功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在所教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具有教育学科方面的知识,既知道教什么,又知道怎么教。教育学科知识,主要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1)教育学

语文教师首先应当学习教育的基本理论,比较系统的了解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方针、教育的目的、过程、内容和方式方法;学习比较教育学,了解中外名家教育思想,从中获得借鉴;学习课程与教学论,了解课程的基本理论;学习理论,开阔视野,从中吸取有益的养料。应关注教育和科学的发展,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

(2)心理学

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前提,语文教师要搞好语文教学就必须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了解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差异,了解学生心理品质的形成及发展的规律,了解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的途径,努力用心理科学的规律指导语文教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优良的心理品质。

(3)学科教育学

学习语文教育学,懂得语文学科的性质,掌握语文教学的目的、要求、过程、原则、方法;熟悉语文教育的对象,研究他们的共性与个性,掌握在教学全过程中根据语文训练特点实施德育和美育的规律。学习语文教育史,了解传统语文教育的经验与教训,熟悉现代语文教育的演变与发展,把握语文教育论争的脉络与实质。

至于专业技能素养与专业情意素养,在此我就不再罗嗦了。但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教师个体的整体素质。

参考书目:

1.《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主编高教版

2.《写作》陈家生高教版

教育教学论文 篇15

一、在物理概念、定律、原理的讲授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看问题的方法。

每一个物理概念、定律、原理都是对物理事实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的概括、总结和升华,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作为物理教师,不仅要讲清楚物理学的概念、定律和原理,而且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思考问题的方法,从而学会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尝观点和方法。比如,在上复习课时,教师要善于发掘教材内在的统一性,使纷繁复杂的现象、概念、公式、定律、原理等物理知识,在为数不多的几条基本原理的指挥调度下,组成一个井然有序、简单明了的物理体系讲给学生,促进学生产生认识上的飞跃。通过正确的讲授方法,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逐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

二、在物理学史的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

在物理教学内容中,适当地、有选择地引入我国古代物理学发展史和现代我国物理学家(包括外籍华人)的成就是非常必要的。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在物理学史上有过光辉灿烂的篇章,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需要,选择我国物理学史上一些典型事例和典型人物插入教学内容。如在讲物体重心时,可以先介绍六千年前的半坡氏族所用的“欹器”,“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说明当时我国人民对物体的重心已有认识;在讲力学时,不妨先给学生讲一下公元前四世纪的《墨经》记载的关于小孔成像、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成像的观察研究事实。这样,有助于学生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激励他们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出贡献。

三、在物理实践课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品德。

物理教学应根据需要,安排好实习、实验和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课,这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本知识。而且还担负着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品德和不脱离工农群众的思想作风的任务。在物理实践课中,教师要解决好如下三个问题:一是对学生进行劳动价值观的教育,比如通过物理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探索研究物理原理的过程,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使他们充分认识劳动的伟大意义;二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使学生不仅学会物理基本原理,而且能运用这些原理去解释和解决生产、工作中遇到的物理现象和物理问题;三是培养学生从事经济建设的本领。物理教学活动要紧密联系工农业生产实际,有意识、有目的地安排学生深入工厂、农村进行实习,参加物质生产劳动,使他们掌握一定的从事经济工作的本领和有关的基本操作技能,为将来走向社会、服务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矗(宁夏信息员陈哓东)""物理教学与德育""物理教学与德育在物理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教育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这是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整体素质的重要教育环节。

物理教学的内容涉及到我国的自然环境、能源分布、历史和现代的科学成就、建设新貌等,这些都是爱国主义的好教材,特别是充分利用教材介绍我国科学史上的辉煌成就对世界文化史的巨大贡献,将对学生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例如,讲经典物理学时,结合介绍古代墨翟和沈括在力学和光学力面的贡献;“讲近代物理学时,介绍吴有训、钱三强、王淦昌等物理学家在原子物理学上的贡献,可以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当然也应承认在某些方面由于历史等原因与其他国家也还存在一些羞距,要适时激发学生对祖国前途命运的责任感,使他们能把目前的学习与将来的四化建设密切联系起来。又如,把物理学史和科学家的献身精神结合到物理教学中去,有助于学生学习科学家勤奋严谨的科学态度,也能帮助他们树立为祖国献身的远大理想。再如,钱学森为了报效祖国,多次遭迫害,监禁在孤岛上达五年,在一切书籍被没收的情况下,他把资料强记在脑子里,终于胜利地回到祖国。在我国西部,一大批科学家、青年知识分子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在荒无人烟的大沙漠上奉献一生,终于使我国航天事业的飞跃发展居于世界前列,等等。这些事迹会使学生受到强烈的感染,从而增强爱国主义的崇高感情。

在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方面,物理教材中同样也有不少内容。如邓稼先回国从事国防科研,为了保密的需要,几十年“消声匿迹”,虽然他的贡献极大,但以前却很少有人知道。还有科学家们对待事业,不追求名利,无私无畏的高尚品德,也是德育的好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