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学研究论文优秀15篇》
以下是细心的小编帮大家收集的教育科学研究论文优秀15篇,欢迎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研究教育论文 篇1
个性教育作为20世纪末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界研究的热门话题,每年有不少文章见诸报刊,其中不乏观点新颖的佳作,但综观研究现状不难发现关于个性的定义,个性与主体性的关系,个性教育与主体性教育的关系,我国个性教育发展的现状及其要求,个性教育未来发展的趋势这些问题被有意无意忽视或一笔带过。笔者试图根据自己的理解着重探讨这几个方面。
一、个性的界定
对个性一词的定义是解释个性教育整个理论大厦的根基,但在今天的教育领域中个性、主体性、个性教育和主体性教育混淆使用的频率非常之高,因此有必要对这两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
(一)什么是“个性”?英国学者大卫·丰塔纳在《教学与个性》一书中指出:“在我们对个性下定义时,脑子里出现的第一个问题是:个性似乎是一个捉摸不透可望而不可即的术语。我们原以为懂得了这一术语的含义,可是当我们试图以一种能为人们接受的形式表达它的意义时,却又往往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确,个性是一个多角度多视野的概念。哲学范畴的个性与共性相对,指A事物区别于B事物的特性哲学意义上的个性与共性相对;社会学意义上的个性通常用语形容个体的行为处世与约定成俗的社会规范不一致,有标新立异的含义;而心理学视野的个性正如朱智贤先生主编的《心理学大词典》所界定的:“个性(personality)也可称人格。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结构是多层次,多侧面的,由复杂的心理特征的独特结构构成的整体。”
教育学领域的个性应该区别于其它学科,具有自己的学科特色。在当前个性教育研究中,关于个性内涵构成的学说观点纷呈。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欧美流派主张个性包括:(1)个人区别于动物性、工具性的人性;(2)个人在生理、心理和社会各方面的和谐发展;(3)每个人先天或后天的,潜在的或现实的特殊倾向、志趣。日本在当前的教育改革中认为个性包括三个层次:(1)每个人的尊严和完善的人格;(2)每个人在生理心理等方面的独特性;(3)每个人的独立主张及创造性思维和能力。我国的教育学者通常将个性理解为与共性相对的概念,包括人的独特性、主体性、创造性,更有人把社会性也包括其中。观点虽然各异,独特性和主体性却为大家所公认。
(二)何谓主体性?主体一词源于哲学,认识论意义上的主体指有目的有意识地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以满足其需要的现实的人,主体性作为人的本质属性,具有丰富的内涵,至于主体性的本质内涵究竟包括些什么,学术界对此有不尽相同的看法。我们不难发现几乎所有论者在谈到主体性的内涵时,比较一致地认为;主体性的内涵包括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有学者将个性分为两种类型:整体主体性和个体主体性,整体主体性是“人类通过漫长的历史实践全面地建立起来的一套区别于自然界而又可以作用于自然界的超大型生物族类的主体性,它为个体主体性的存在奠定了人类学的基础”(1);个体主体性主要是“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所要求的和所凸现的”(2),个体主体性的内在规定性为自主性、能动性和超越性。“主体在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之中表现出自主性;主体在对象性活动中,即与客观物质世界的关系中,表现出能动性;主体在自我关系中表现出超越性。”(3)
在笔者看来,许多学者对主体性内涵的理解基本上是在整体主体性层面的理解,过分重视整体主体性而忽视个体主体性。过分重视整体主体性而忽视个体主体性,就有可能削减个人的责任意识和责任能力,使得个人变的懦弱、缺乏独立人格以及不负责任,因此从个体主体性的角度去把握更有意义。
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均是主体性的表现,其中创造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的最高表现,它使人永不满足当下的现实状况,不断向着更高层次的未来状态迈进。所以从这一意义上看创造性与主体性并不是同一层次的概念,将创造性或自主性、能动性与主体性并列的说法是不科学的。
那么,主体性与个性是什么关系呢?笔者认为,独特性和主体性作为个性内涵的两个方面,主体性是个性的核心,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是基于主体性的个性的内在规定性,而独特性则是个性的外在表现形式。各种力量要对个体发生作用归根到底取决主体性,而独特性则指明个性可能的发展方向对各种力量起引导的作用,因此两者无法在严格意义上区别开来,我们探讨的个性教育包括了这两方面的含义。
二、个性教育与主体性教育
教育的英文“educate”,“e”意即out,出来的意思,“ducate”指引出,顾名思义教育意味着根据受教育者的身心素质和个体差异进行有目的的引导,它以人的发展和完善为宗旨。个性教育和主体性教育在教育的终极追求目标上是一致的。但在实施过程中各有侧重点。
在前面将个性规定为个体的整个精神世界,其内在本质为主体性,独特性为其外在的表现。我们强调个性教育,就是基于对独特性的尊重,为什么要强调独特性呢?首先,每个人生来原本就是独一无二的,正如我们每一个人的指纹是独一无二的一样,这也是每一个人的生命之所以值得无比珍视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我们要求用一种模式去限制原来是丰富多彩、各具特征的个人的发展,就意味着我们对某些个体的不公正。其次,“每一个人的独特性是人类文化多姿多彩的重要源泉,因而是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重要源泉”(4);每个人的独特性构成我们之间的差异性,而差异既使得合作成为必要,也使得合作成为可能;人类文化进步的动力就蕴藏在个人的独特性之中。独特性不单单是个性的外在表现形式,而且是个性得以确立的表征,是个体内在天赋显现的确证。建基于主体性的独特性是个体个性发展程度的标尺,也就是说,越是具有以主体性为底蕴的独特性,个体的发展程度就越高,个体自我实现的程度就越高。
什么是主体性教育呢?近年来由于主体性教育研究范围的不断扩大,由微观层面将教育活动看成师生之间的特殊交往活动,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为研究重点,进一步扩大为中观层面将教育管理者、教育理论和实践者视为主体,关注学校自扩大及教育管理和教材编排等活动,再扩大为将教育看作与政治经济并列的活动,研究如何保持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按其自身的规律发展,适应并超越社会的实践活动。从而进一步混淆了“主体性教育”和“教育的主体性”等相关概念,其实根据语法分析,主体性教育就是指以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为目标导向和价值追求的教育;而教育的主体性则是指教育活动自身的独立性、能动性和超越性;不能将二者混为一谈。至于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原则就更是另一个层次的问题了。概括地说,主体性教育就是指以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为目标导向和价值追求的教育。
综上所论,个性教育更多地着眼于个体独特的内在潜能和资质的唤醒和发展,而主体性教育其着力点在于学生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培养。个性教育的实施是建立在主体性教育的基础之上,而主体性教育需要以个性教育为向导,两者在实践中表现为同一教育过程的两个方面。
三、我国个性教育的现状及其要求
纵观教育历史不难发现个性教育这股思潮并非空穴来风,它同人类历史上曾有过的自然主义教育观,儿童中心主义教育观一脉相承均体现了对人的终极关怀,教育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其中之一就是教育必须适应人的发展,每个人由于受家庭,环境,性格等因素的影响,本身存在着个体差异且人本身具有主观能动性,因此依据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对教育的要求就是个性化。个性化的产生还有其现实性,具体包括:(1)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总体上是重共性轻个性,像工业流水线上生产机器一样批量生产学生,压抑创造性泯灭个性;而当前世界正加快向多极化发展,经济结构和社会分工日趋复杂化,这对人才培养提出多样化,个性化的要求;(2)下世纪我国的在校学生将基本上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本身具有较强个性,应该对他们的教育必须适合他们的特点来进行。当前现代教育技术日新月异:教学电影,录像机,电脑网络的广泛应用为受教育个性发展提供便利,而五天工作制的实施使人们有更多的闲暇时间来发展兴趣和爱好。
个性化教育在我国虽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却已涌现了大批教育改革思潮,如:整体化教育,愉快教育,情境教育,主体性教育,创新教育,口号虽异实质与目的却是一致:以人为本,将生命的活动引入课堂。总体上我们在个性教育的理论和实验研究上基本停留在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个性。学生个性的培养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又十分艰难的话题,在实践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教学教研论文 篇2
所谓数学活动是指把数学教学的积极性概念作为具有一定结构的思维活动的形式和发展来理解的。按这种解释,数学活动教学所关心的不是活动的结果,而是活动的过程,让不同思维水平的儿童去研究不同水平的问题,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开发智力。
那么,要想使数学教学成为数学活动的教学主要应考虑哪几个问题呢?下面谈谈笔者一些想法。
一、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
知识和思维是互相联系的,在进行某种思维活动的教学之前,首先要考虑学生的现有知识结构。
什么是知识结构?一般人们认为:在数学中,包括定义、公理、定理、公式、方法等,它们之间存在的联系以及人们从一定角度出发,用某种观点去描述这种联系和作用,总结规律,归纳为一个系统,这就是知识结构。在教学中只有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才能进一步了解思维水平,考虑教新知识基础是否够用,用什么样的教法来完成数学活动的教学。
例如:在讲解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时,讨论它的解,须用到配方法,或因式分解法等等,那么上课前教师要清楚这些方法学生是否掌握,掌握程度如何,这样,活动教学才能顺利进行。
二、考虑学生的思维结构
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进行数学教学时自然应考虑学生现有的思维活动水平。
心理学早已证明,思维能力及智力品质都随着青少年年龄的递增而发展,学生的思维水平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上是不相同的。斯托利亚尔在《数学教育学》中介绍了儿童在学习几何、代数时的五种不同水平,在这五个阶段上,学生掌握知识,思考方式、方法,思维水平都有明显差异。因此,要使数学教学成为数学活动的教学必须了解学生的思维水平。下面谈谈与学生思维水平有关的两个问题。
1.中学生思维能力之特点
我们知道,中学生的运算思维能力处于逻辑抽象思维阶段,尽管思维能力的几个方面的发展有所先后,但总的趋势是一致的。初一学生的运算能力与小学四、五年级有类似之处,处于形象抽象思维水平;初二与初三学生的运算能力是属于经验型的抽象逻辑思维;高一与高二学生的运算能力的抽象思维,处在由经验型水平向理论型水平的急剧转化的时期。从概括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命题能力和推理能力四项指标来看,初二年级是逻辑抽象思维的新的起步,是中学阶段运算思维的质变时期,是这个阶段的关键时期。高一年级是逻辑抽象思维阶段中趋于初步定型的时期,高中之后,学生的运算思维走向成熟。总的来说,中学生思维有如下特点。
首先,整个中学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迅速发展,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处于优势地位,但初中学生的思维和高中学生的思维是不同的。初中学生的思维,抽象逻辑思维虽然开始占优势,可是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他们的逻辑思维需要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而高中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则属于理论型的,他们已经能够用理论作指导来分析、综合各种事实材料,从而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也只有在高中学生那里,才开始有可能初步了解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规律。
其次,初中二年级是中学阶段思维发展的关键期。从初中二年级开始,中学生抽象逻辑思维开始由经验型水平向理论型水平转化,到高中一、二年级,这种转化初步完成,这意味着他们的思维趋向成熟。这就要求教师,要适应他们思维发展的飞跃时期来进行适当的思维训练,使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
2.学习数学的几种思维形式
(1)逆向思维。与由条件推知结论的思维过程相反,先给出某个结论或答案,要求使之成立各种条件。比如说,给一个浓度问题,我们列出一个方程来;反过来,给一个方程,就能编出一个浓度方面的题目。后者就属于逆向型思维。
(2)造例型思维。某些条件或结论常常要用例子说明它的合理性,也常常要用反例证明其不合理性。根据要求构造例子,往往是由抽象回到具体,综合运用各种知识的思考过程。例如:试求其反函数等于自身的函数。
(3)归纳型思维。通过观察,试验,在若干个例子中提出一般规律。
(4)开放型思维。即只给出研究问题的对象或某些条件,至于由此可推知的问题或结论,由学生自己去探索。比如让学生观察y=sinx的图象,说出它的主要性质,并逐一加以说明。
了解了学生的思维特点和数学思维的几种主要形式,在教学中,结合教材的特点,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思维活动的教学定能收到良好效果。
三、考虑教材的逻辑结构
我们现有的中学数学教材内容有的是按直线式排列,有的是按螺旋式排列。
如果进行数学活动的教学,教材的逻辑结构就应有相应的变化。比方说,指数、对数、开方三种不同形式都可表示为:a、b、N之间的关系a的b次幂等于N,是否可以把它们安排在一起学习。再比方说,关于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中学课本里有浓度问题、行程问题、工程问题、等积问题,在讲解时,可用一个方程表示不同问题,使他们得到统一,只是问题形式不同而已,其方程形式没有什么本质差异,可一次讲完几个问题。而现有中学教材把它们分开,使学生觉得似乎几种问题毫不相干。因为这些问题具体不同的思维形式,要受小学、初中和高中学生各阶段思维发展不同特点的制约。
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就是要尽量克服这些制约,使学生在短期内高质量获取知识,大幅度提高思维能力,完成学习任务。
在考虑教材逻辑结构时,还应明确的一个问题是教材内容的特点,即初等数学有些什么特点,对它应有一个总的认识。
1.初等数学是相对于抽象程度来说的,其内容方法都比较直观具体,研究的对象大多可以看得见、摸得着,抽象程度不深,离开现实不远,几乎直接同人们的经验相联系。
2.初等数学是一门综合性数学,它数形并举,内容多种多样,方法应有尽有,自然分成几个部分,各部分又相互渗透,相互为用。
3.初等数学处于基础地位。因为无论数学多么高深,总离不开四则运算,总要应用等式、不等式和基本图形分析。初等数学又是整个数学的土壤和源泉,各专业数学领域几乎都是在这块土壤中发育成长起来的。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斯托利亚尔在他所著的《数学教育学》一书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思维活动的教学)
本篇论文是由3COME文档频道的网友为您在网络上收集整理饼投稿至本站的,论文版权属原作者,请不要用于商业用途或者抄袭,仅供参考学习之用,否者后果自负,如果此文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4.初等数学的普通教育价值。对中小学生来说,它的智能训练价值远远超过了它的实用价值。
5.与高等数学相互渗透,相互为用。一方面,由于实践中某些问题的出现,使初等方法被深入研究和发展成专门的数学分支,另一方面是高等数学中许多专题的初等化、通俗化。
初等数学具有这样的特点,不仅为编写教材提供了依据,同时对数学活动教学的模式来说也是恰到好处的。比方说,特点1,对于经验材料的数学化有得天独厚的帮助;特点2、3,对数学标准的逻辑组织化也很适宜;特点4、5,是对理论的应用。由此看来,数学活动教学对于初等数学再合适不过了。
数学活动教学,不仅考虑初等数学之特点、教材的逻辑结构,而且具体的某段知识也要仔细研究,不同性质的内容用不同方法去处理,这就是下面要谈的积极的教学方法问题。
四、考虑积极的教学方法
目前关于教学方法的研究呈现出一派兴旺的局面,种类之多、提法之广是历史上少见的。如目前使用的自学辅导法、读读议议讲讲练练教学法、六单元教学法、五课型教学法、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启发诱导效果回授教学法、研究法、发现法等等。可以把这些方法归结为一句话,那就是:积极的教学法。其宗旨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重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它们的特点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独立解决一些问题,注意能力的培养。从实践效果看,这些方法在某个阶段,对某部分学生,结合某部分内容确实有事半功倍功能,但这些方法哪个都不是万能的,不是教学通法。因为教法要受学生水平的差异,兴趣的不同,教材内容的变化,教师素质不平衡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
我们主张,采用积极的教学法,因课、因人、因时、因地而异。比方说,对于教材内容多数是逻辑上分散的数学定义和公理等采用自学辅导法较为适宜;对于教材中的一般公式、定理等采用问题探索法较好;对于教材中理论性较强的难点,一般采用讲解法较好。教师要灵活掌握。
数学活动的教学实质上是积极性思维活动的教学,因此,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积极性极为重要。一般来说,教学内容的生动性,方法的直观性、趣味性,教师和家长的良好评价,学习成绩的好坏,都可以推动学生的学习,提高积极性。另外,如课外活动,参观工厂、机房,介绍数学在各行中的应用,尤其是数学应用在各领域取得重大成果时,能够促进青少年扩大视野,丰富知识,增进技能,从而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提高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也可讲一点数学史方面的知识,比如我国古代科学家的重大贡献及在世界上的影响,也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另外,从学习方法上看,随着学科多样化和深刻化,中学生的学习方法比小学生更自觉,更具有独立性和主动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就要注意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究竟怎样启发学生去积极思维呢?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比方说,创设问题情境,正确提供直观材料让学生从具体转到抽象,也可运用已有知识学习新知识,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还可以把语言和思维结合起来,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从上面几个方面来比较,数学活动教学的核心是教学方法,因此教学方法的采用,直接影响活动教学的效果。
为使数学活动教学收到良好效果,目前没有一个成熟的模式,具体做法也少见。南通市十二中李庚南在总结过去经验基础上,提出几种有效的方法。
首先,重视结论的探求过程。数学中的结论教师一般不直接给出,而是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实验、练习、归纳等方法发现命题,尔后深入研究探求的过程和论证的方法,进而剖析结论的内容,举实例将结论内容具体化。
其次,是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她认为:数学有着严密的体系,学生揭示数学知识之间纵横交错的内在联系,是学生主动思维活动的过程,可引导学生按知识的发生、发展、变化关系或逻辑关系整理出一个单元的知识结构和基本的研究方法,进行知识的引申、串变,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育研究论文 篇3
[论文摘要]通过坚定期望信念,设置形式多样的光荣榜,帮学生重塑辉煌,充分发挥善意与善辞的力量,电话传递进步等方法,重塑学生健康自信,发现和发挥学生的长处和潜能,使其最终走向成功。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对我的启发颇大。一个小学生因学习成绩差且特别调皮,被老师安排在教室第一排靠门的特殊位置上,该学生从此更加自卑和厌学,后来换来一个教数学的新班主任,这个老师与众不同,他对这个众人不屑一顾的小毛头特别关爱,每次上课总喜欢摸摸这个学生的头。这一摸对老师讲也许是不经意,不过对这孩子来讲带来的却是极大的兴奋和满足。从此,这个学生每天都盼望这个老师来上课,听课也极其认真,且逐渐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这个学生成了举世闻名的大数学家。功成名就的他在谈到成功的秘诀时,无不深情地怀念老师那温柔的手和欣赏和目光,因为那手、那目光带着对他的鼓励和赞许,成为他找回自我的无穷力量。从这个故事中不难看出,这个老师把这顽童带进神秘的数学殿堂的法宝,不是他把数学课讲得多么完美,而是不怀成见地对学生的鼓励和赞赏。可见,老师对学生的关爱具有多么大的魔力。各种形式的表扬是对学的特殊关爱,我认为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教师必须引进新的观念,新的方法来教育学生,以适应当代教育的需要。要改变这种现状,利用赏识教育往往就能事半功倍,达到转化差生的目的。因为人性中最本质的追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欣赏。日本心理学家永多湖辉曾说:“在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潜力。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宇宙的潜能隐藏在每个孩子心中。”而赏识教育的奥秘就在于时时、处处、事事在心灵深处坚信孩子行,宽容地承认差异,允许失败。让这些“弱差生”重新得到“行”的滋润,让他们时时感到自己是好孩子。只要他们在成长中觉醒了,巨大的潜能就会像火山爆发一样排山倒海、势不可挡。在这方面我的具体做法是:
一、坚定期望信念
我们大多数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往往批评多于鼓励,甚至经常用一些刺激性的语言,以引起学生的重视。例:“这么简单的题目都要做错,怎么去考大学。”“讲了几遍的题还不会,真是对牛弹琴。”“以你的成绩表现,将来多半是下岗工人的料,迟早会被社会淘汰。”“跟你讲了多少遍,还改不了这个毛病,真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本来教师想通过揭学生的痛处,来唤醒学生,这种心情可以理解,殊不知这样做严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效果恰恰适得其反。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在小学1-6年级随机抽取20%的学生,对他们进行了“未来发展的测试”;然后向老师宣布说:“这些学生有很大的学生潜力”。预示他们可能比其他学生会有更好的成绩。八个月后,老师获得如期的结果。一年后,再一次测试,这些学生的成绩仍在提高。期望是一种看不见,但确实存的常识教育信念,对教育起着重要作用,积极的期望是成功教育的第一要素。承认每个学生有发展的潜能,有成功的愿望和需要,并以适当的表达方式传递给学生,使学生易于接受,转化为内在需要和自觉追求,从而调动学生积极性。
二、设置形式多样的光荣榜
为呵护每个学生的自尊心,我把考试成绩看成是学生的一种隐私,只给学生一个“优秀榜”、“进步榜”和“强科榜”。前两种比较普遍,但对成绩下滑和待优生少了些重视和关注。为此,我把这部分学生的最强科成绩写在强科榜上,时时刻刻激励他们,使他们对前途充满信心。
在学生身上,存在着不可估量的潜在能力,只要抛弃错误的教育方法,赏识他们的每一点进步,让他们永远充满自信,则无论什么样的学生,其能力的幼芽都能茁壮起来。如学生学写作文的时候,许多老师都让学生读范文,赏佳作,拿他们的作文和范文相比,结果越比学生越没信心,对作文也就越没兴趣,一写到作文就头疼。其实,一篇文章即使再差,也总有一些成功的地方,教师只要善于抓住星星之火,适当夸张,一定会收到一想不到的效果。当学生有了信心,学习上的动力也就有了,这种潜力如果爆发出来,不止是自己喜欢的,所有的事都会以一种积极向上,充满信心的态度去对待,而不会对什么事都失去希望。
三、帮学生重塑辉煌
现在大部分学生都是父母的心肝宝贝,心理承受能力差,遇到挫折时,悲观失望。此时,我就想尽办法找他们的优点,帮助他们找回曾经拥有的成功的喜悦感,重新树立自信心,记得我带过的一届学生,初一每次考试各科成绩一直不错,到初二第一学期其中考试时各科出现低谷,有的同学急得找我反映;“老师,您快给同学鼓鼓劲吧,他们都学不下去了。”经过思考,我对初一四次统考成绩比较分析,找出每个学生考得最好的一次,在班上公开宣布,并且作为下次考试目标。结果,同学们积极性大增,期末考试取得优秀成绩。四、充分发挥善意与善辞的力量
我发现班上有一个男生抄袭别人的作业。放学后,我说到他们那儿有点事,让他和我一道走,他于是高兴地在校门口等我,我俩一边走一边闲聊,适当时机我说:“你平时聪明伶俐,我们老师都很喜欢你,可就是你有一个毛病我们都觉得很遗憾,你知道吗”?他说:“我成绩不好”。我又说:“不是!是你不相信自己,而相信别人,凭你的能力,你是完全可以独立完成作业的,你说是吗?”他说:“老师,我再也不会抄作业了”!时间不长,说着聊着到了该生家,我及时说道:“我要回家了”。该生问道:“老师,你不是有事要办吗”我说道“我的事办完了”。从此后,他再也没抄作业,并且成绩明显地上升,后来高中毕业后考了师范院校,在一个教师节寄给我的贺卡上写道:李老师,你那次对我的谆谆教导,使我自信、自强,我也要像你一样用自己的全身心去唤起我的学生的自信与自强。
五、电话传递进步
学校家庭同步开展赏识教育,能使教育效果事半功倍。现实生活中,许多家长对孩子学习成绩十分关注。我们常常发现,家长们聚在一起,总爱把彼此的孩子进行比较,并会因自己的孩子在某些方面不如别人家的孩子,觉得自己“不会教孩子”而感到愧疚。但是,他们对影响学习成绩的因素、学习成绩提高的背景乃至孩子的心理需求注意得不够。据了解,许多失败的家长都是由于家教观念陈腐,没有用赏识的目的凝视自己的孩子。
今年秋天,我听了一个案例。有一位班主任给家长打电话,刚说了一句夸奖孩子的话,就听到电话里传来哭泣声。原来这位家长以前接的老师电话,全是批评孩子,指责家长的。老师们:随着时代的进步,电话已成为老师和家长共同教育孩子的方便渠道。但大部分电活内容是训斥孩子的缺点,让学生恐惧、紧张。经过反思,我把报告中这位老师的做法用在了实际工作中,用电话把孩子的优点及时传递给家长,尝试了几次,效果确实不错。我把近期进步的学生在班上二表扬一番,且公开通知他们的家长给我打电话,让家长多加鼓励。这些学生受到家长、老师、同学的肯定后,从而更加努力。
总之,赏识教育,能重塑学生健康自信,发现和发挥学生的长处和潜能,使其最终走向成功。
[1]顾明远,《国际教育新理念》,海南出版2001(10)
研究教育论文 篇4
【关键词】学校体育教学本质体育教学改革
一、体育的产生
就体育产生的动因而言,除了劳动需要以外,还有适应环境的需要、对付同类袭扰的防卫需要、同疾病作斗争的生存需要、表达和抒发内心各种情感的需要等。
二、不同时期的体育思想研究
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体育思想、体育理论和发展进行研究,从而得出体育本质特征,为体育教学改革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1.先秦时,《吕氏春秋·古乐》记载:“陶唐氏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水道壅塞,不行其原,民气郁阏而滞著,筋骨瑟缩不达,故作舞以宣导之”。阴康氏之始由于阴雨积水,气候潮湿,影响人们气血不活,肌肉肿胀,而采用“舞”的办法,使气血疏导畅通。相传尧的时代,这种以肢体活动来消除病痛锻炼身体的思想已经出现。荀子有“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的学说。
2.西周时有文通武备的思想。《说苑君得》记载:周武王对伯禽说:“有文无武,无以威下,有威无文,民畏不亲,文武俱行,威德乃成”。孔子曾说,“有文事必有武备,有武事必有文备”。这就说明培养人才必须文武兼备,这样才能治国安邦。
3.战国时期崇尚射御。《墨子尚贤》中墨子关于射御之事说:“凡我国能射御之士,我将赏贵之;不能射御之士,我将罚贱之。”
4.秦汉时的道教导引,东汉时期的华佗《五禽之戏》,说明“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
5.明末颜元主张人人能兵知礼乐,“凡礼必射,奏乐必舞,使家有弓矢,人能干戈,成文治之美,而具武治之室”(《习斋言行》)
6.到了近代军国民体育,提出:“军人之知识,军人之精神,军人之本质,不独限之从戌者。凡全国国民,皆亦具有之。”主张全民学军练军具有军人的气质。同时,1903年《奏定学堂章程》制定“各学堂一体练习兵式体操,以肄武事。”
1932年,中央执行委员会制定学生义勇军教育纲领,规定:“各校组织青年义勇军及童子义勇军,实施军事训练,冀达雪耻救国之目的。”
1952年,“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制”。1982年教育部何东昌部长提出“要坚持三个为主,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以普及为主,以经常锻炼为主。”
2007年中共中央7号文件,提出“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广泛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全国高校体育工作座谈会”倡导健康的生活理念,“每天锻炼1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三、体育本质
日本学者前川峰雄说:“体育是通过身体活动(作为手段、媒介)所进行的体育”。美国学者布拟尔认为:“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媒介,在培养身体、精神、情操等方面与社会相适应的公民”。在世界上极有影响的美国《韦氏大辞典》对体育的定义是:“体育是整个教育的一个方面,它采用运动活动和有关经验从心理上、体力上、道德上、精神上和社会上来使个人充分发展,使他成为国家和世界上的一个有用的公民”。前苏联《体育百科全书》也有类似的界定:“体育,整个来说,是教育的一个方面,是体能全面发展,形成和提高人的生活中主要运动技能和本领的有计划过程”。在我国,“体育,一词最贴切的解释就是,身体教育,是增强体质的教育”。体育学院通用教材《体育理论》中,对体育的定义是:“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丰富文化生活为目的的一种社会活动”。我国1995年出版的高等学校教材《体育概论》中对体育作了如下定义:“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媒介,以谋求个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直接目的,并以培养完善的社会公民为终极目标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或教育过程”。刘德佩认为:“体育是人类为促进自己身心发展和满足自身高级需要,而主动采取的以各种身体运动形式为主要表现特征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从体育的理论、思想、发展来看,我认为体育的本质属性,首先是人的肢体活动。没有肢体活动,又何谈身体发育、体格健壮。单纯的脑力活动不应在体育其列,如:各种等。其次,应有一定的强度,只有通过一定的强度练习,才能起到呼气器官、神经系统、骨骼系统等脏器的锻炼效果。另外,通过强度练习,产生的汗液起到排毒的作用。第三,必须有一定的锻炼手段,在体育表现为一定的运动项目,通关对这个项目进行系统的学习,可以达到科学的、系统的、循序渐进的锻炼效果,并且掌握“三基”,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总之,体育以强身健体、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塑造人格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面向全体受教育者,使之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强身健体,终身受益。
四、体育教学改革思路
教育部副部长赵沁平说:“面对当前的高校体育状况,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高等学校体育课程的改革,努力实现高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相对接,让大学生通过体育教育,至少掌握两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在体育锻炼中品味健康向上的高质量生活。”
认为,“体育者自养其生之道也”,运用各种技艺手段,进行“有规则,次序”的目的,“体育之效,至于强筋骨,因而增知识,因而调感情,因而强意志”。在论述体育价值作用时说:“勤体育则强筋骨,强筋骨则体质可变,弱可以转强;身心可以并完。”同时他认为:“坚定在于锻炼,锻炼在于自觉”。
我认为,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必须立足于保持体育本质的基础上去改,可以从项目上改,增加学生感兴趣的体育项目,如瑜伽、跆拳道、体育舞蹈等时尚前卫的体育项目,在增加体育项目时,必须修订好教学大纲,在教学中必须完成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锻炼强度、锻炼方法。不能一味的将体育作为娱乐、游戏、玩耍、百戏等形式,实际是将手段当目的,缺少了体育应有的使命,从而达不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金钦昌。学校体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06.
[2]鲍冠文。体育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03.
[3]体育史教材编写组。体育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06.
[4]乔克勤,关文明。中国体育思想史。甘肃民族出版社,1993,06.
[5]张洪潭。体育之理论结构新解(续一).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7,(3).
[6]亚里士多德(出隆译).形而上学。岩波书店,1962.
[7]周爱光。体育本质的逻辑学思考。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9,2(19).
[8]李力研。体育的哲学宣言/人的自然化。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4,(1).
[9]李桂玲。学校体育本质论[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4).
[10]唐健。现代社会发展与体育本质的确定[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9,(4).
[11]赵立军,韩孝栋。体育本质的人文学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5).
教育研究论文 篇5
1.1一般资料
笔者选取公开发行时间较早的5个具有代表性的杂志社,包括护理研究、护理学杂志、实用护理杂志、中华护理杂志、护士进修杂志等,主要是通过中国学术期刊网(comKI)全文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等互联网途径收集以健康教育为研究目的的护理论文。主要范围锁定在2012年-2014年。
1.2入选标准
应确保研究结果具有数据分析价值,研究过程是否包括健康教育的全部活动,整个项目研究结果的评价标准是否只有健康教育活动。通过筛选、过滤,最终选择了209篇符合研究要求的论文。
1.3研究内容
结合健康教育设计以及结果的基本内涵,本次主要选择研究设计类型、结果评价项目两方面作为研究质量评价的标准。①研究设计类型。主要有实验研究(随机分为实验组以及随机对照组对比研究)、准实验研究(并没有随机在实验组、对照组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后对比分析)、非实验研究(没有进行随机设计实验,也没有专门安排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②结果评价项目。主要包含以下几大模块,健康教育知识需求评价、近期教育效果评价(健康技能掌握率、健康态度、健康知识知晓率等)、中期教育效果评价(健康行为实施率)、效益评价(疾病复发次数减少、生活质量提高、缩短住院时间、改善病情等)。
2结果
2.1健康教育研究的场所及研究设计情况
本次调查研究的资料显示健康教育场所较多的是医院,占到89.5%,健康教育研究设计一般为非实验,占到62.7%。
2.2健康教育研究实施过程评价情况
进行健康教育研究的论文中严格遵循健康教育程序实施,并进行效果评价的论文只有41篇,占到19.6%。
3结论
教育研究论文 篇6
[论文摘要]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从师生现实情况做好准备,利用不同的教学手段,通过领导重视纳入评估内容,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而且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培养他们服从组织、遵守纪律、热爱集体、朝气蓬勃、勇敢顽强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和良好的体育风尚,特别是德育在体育教学中表现具体、触手可及,通过联系实际,学生易于接受,从而防止了简单说教的现象。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观念的更新,教育跨过了应试教育的槛,向新课程标准下的素质教育进发。体育也同样加强了社会、生理、心理等素质教育,注重了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融思想教育、德育教育于体育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而且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培养他们服从组织、遵守纪律、热爱集体、朝气蓬勃、勇敢顽强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和良好的体育风尚,特别是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表现具体,触手可及,学生联系实际,易于接受,从而防止了简单说教的现象。对于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如何体现思想品德教育,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从师生现实情况做好准备
1.学生心理条件的准备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在认识方面有如下表现:感知觉活动的精确性、概括性有了明显的发展,他们已能较为全面深刻地观察事物并剖析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在情感与意志的发展上,他们情感日渐丰富,容易感染和接受影响,其社会情操初步形成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团结友谊等,另外好奇心很强。教师是可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对其情感意志加以培养和锻炼,并对于各方面的缺憾加以纠正调节。
2.教师教材、教法等的准备
(1)备课。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备课前应充分钻研教材,注明在哪样活动中具体表现,并在教案中有所体现,切实把育人的目标落实到每节教学中。
(2)课堂常规。每节体育课都有一定制度化了的教学常规。例如,课前场地器材的布置,教师可充分挖掘学生在教师面前的表现欲和荣誉感,让学生取送器材,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为集体、为他人做好事的好品质,而且锻炼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3)教学过程。根据教案中教材教法的安排和要求,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道德意志品质的培养,例如,小组长带队,整队、分组练习,同学们积极响应,如此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的精神。又如在支撑跳跃着已有一定难度和危险性教学内容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克服畏惧心理,对其动作加以肯定,从而培养了学生不怕困难的勇敢精神。
(4)基础知识课。在基础知识教学时,加强学习目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为振兴祖国的体育事业而学习、而锻炼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责任感。如在教授体育的产生和发展时,阐明体育与军事的关系,加强国防教育。使学生了解体育的强身作用防御作用,从而使学生明白,只有强壮的体魄才能保卫祖国,才能甩掉“东亚病夫”帽子。又如通过“乒乓外交”“五连冠”“亚洲飞人刘翔”等体坛佳话,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品德教育,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操,积极的为祖国而学习,学好知识加强锻炼的意志品质。
二、利用不同的教学手段
1.更新观念,加强素质教育
“思之于行前”只有头脑中有了一个目标、计划,行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不偏离主题。对学生增加素质教育的教材,并对完成效果的评估提高到非应试教育的评估水平上来。
2.利用教师的“光环效应”
教师是德育教育的传播者,也是德育教育的表现者。在师生的双边教学活动过程中,通过生动简明的讲解,正确优美的示范,和良好的品德修养、言谈举止,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使学生有敬佩而信服,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服从教师的领导、指挥,逐步培养遵守纪律尊敬师长的好品质。3.结合体育项目的特点
在体育教材,各项目的要求不同,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也不尽相同。例如,队列队形的教学,就应加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教育,提高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并行成坐、立、行的良好姿态。在篮球等球类项目比赛中,不仅要求队员个人技术良好,而且需要队员的良好配合,才能取得良好成绩,这有助于提高、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集体主义观念。同时,可用反面的打“英雄球”难以取胜,从而对正确的加以肯定,强调发扬集体主义精神的重要性。又如,在长跑、超长跑项目教学中,周期性的重复运动,毫无兴趣可言,可适当讲解“马家军”在训练时,磨掉脚趾甲的事例,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同时鼓励学生坚持下去,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坚毅不拔的意志品质。
4.教学过程中的随机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些不文明、不礼貌的现象。教师应把握契机,随时对学生加以引导教育,以期达到育人的目的。如课上某位同学做错了动作,部分学生起哄嘲笑他,抓住这一事例,向学生讲些同学之间有错时应该当互相鼓励帮助,而不是冷嘲热讽,从而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真诚待人的良好品质。又如,在使用实心球时,某个同学用脚踩球,针对这一点,教师应马上对学生进行爱护公物,保护学校财产,珍惜体育器材爱护公物的教育。
三、领导重视纳入评估内容
研究教育论文 篇7
关键词:赵君陶;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教育思想
赵君陶是著名的革命教育家。她为革命办教育付出了毕生的心血,为中国教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她的教育思想是留给后人的一笔宝贵财富。
一、赵君陶的教育思想来源于实践
赵君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育家,而是革命家和教育家的结合。因为她是革命家办教育,是为革命建设培养人才、储备力量,因此在办教育过程中始终坚持无产阶级革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党的革命路线、革命方针和方法。同时,她在办学校过程中,又以学校为阵地,以教师身份作掩护,积极开展地下工作,掩护地下党人和进步人士;并有意识地团结学校周围四邻,壮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积极发动和组织学生开展抗日救亡运动。1939年,赵君陶来到重庆,在领导下进行抗日救亡工作。鉴于战时保育会是统一战线性质的团体,非常重视保育院的人事安排。为了加强统一战线工作和对战时保育会实施党的领导,也便于党的秘密工作,决定选一些优秀党员到保育院担任领导职务,因此选中了赵君陶。在发动高潮中,赵君陶坚持执行党的隐蔽政策,保护了一大批同志,并坚持办保育院达7年之久,培养了近800名“难童”,不但救了“难童”的性命,而且把他们培养成为革命者、建设者。革命造就了赵君陶这个无产阶级的教育家。
只有紧紧抓住她既是革命家又是教育家这一显著特点,才能科学地研究赵君陶的教育思想,才能真正认识和把握赵君陶教育思想的核心、实质和灵魂,才能正确评价赵君陶教育思想的理论价值。赵君陶教育思想之精深,教育理论之深刻,不经过深入的研究是不能把握的。赵君陶丰富的教育思想来源于她崇高的思想境界和深厚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赵君陶教育思想不是沿袭过去旧的教育思想,而是在办无产阶级的教育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在长期办学中不断总结出来的。同时,也吸收了过去一切有价值的教育思想。因此,赵君陶无产阶级的教育思想是新颖的、珍贵的,它为中国共产党办教育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从赵君陶办革命教育的实践过程中认识她的教育思想
赵君陶办教育贯穿了她的一生,经历了中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两个时期,长达几十年之久。赵君陶办学形式多种多样、办学经验丰富多彩,是党的教育思想的成功实践者。研究赵君陶的教育思想必须坚持实践的观点,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去认识和总结。
1、创办幼保特殊教育
赵君陶在重庆远郊土主镇任第三保育院院长。保育生是抗战时期从日本帝国主义炮火中抢救出来的,小的二、三岁,大的十几岁,男多女少。由于失去父母和家庭,心灵受到很大创伤,正如他们自己所说:“我们离开了爸爸”,“离开了妈妈”,“我们失去了土地”,“我们失去了老家”。这种孤独生活造成了他们特殊的心理。面对这种情况,保育院不仅仅要教而且要养,不仅管学习,还要管生活,因此保育院既是学校又是家,教师既是老师,又是妈妈。这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极其特殊的办学形式。赵君陶根据客观实际尖锐地指出:必须不断改革传统的旧教育制度,推行“生活教育”、“社会教育”和民主办院的方针,努力把孩子们培养成手脑并用的小工人、追求真理的小学生、自觉教人的小先生,反抗日本侵略的小战士,即“四小”学生。赵君陶在了解了孩子的情况后认为:保育院的孩子有资质优秀的,也有愚劣的,出身背景亦不相同。但实践证明:教育的力量使他们都进步着、改变着。战时保育院已经开展了有教无类的神圣教育事业。“我们和孩子们生活在一起,注意了解他们特殊的本质、心理和兴趣,寻找培养他们的方法,知道他们不仅需要深厚的同情,周密的关切,而且需要知识。我们的任务不能择人而教,必须因人施教,必须从培养习惯入手。”这些观点充分体现了赵君陶崭新的教育。
2、创办工农速成中学,促进工农干部知识化
中国革命胜利了,进入了国民经济恢复和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需要大量的知识分子。党中央作出了培养干部的决定。1950年1月中共中央发出了工农速成中学暂行实施办法,决定以速成的办法培养经过革命战争和各项实际锻炼的先进人物。中南教育部成立了中南实验工农速成中学领导小组,赵君陶任副组长(当时她是中南教育部中小学教育处处长)。赵君陶认为:办好学校最重要的是选好领导和教师,她为了组建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亲自到中南三省一市选教师。她还十分重视教材,她在中南教育部中小学教育处抽调许多高水平的教师,组织起来编写教材。她注重改进教法,主张教师互相观摩、交流,相得益彰。她积极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具体困难,保证他们用心学习。因为工农学员的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多,于是把原来定的三年毕业改为三年至四年毕业,体现了赵君陶实事求是的精神。她教育学生要尊重教师。她还风趣地说:他们把知识交给你们,这就是工农分子知识化,知识分子的工农化了。
1953年,赵君陶调到工作。为了适应全国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急需各项人才,特别是技术人才,为了迅速提高工农干部的素质,全国各地兴起了创办工农速成中学的热潮,专门培养工农干部。赵君陶被调到南开大学速成中学任职。南开大学和速成中学师生知道要调来一位老革命、老教育工作者,非常欢迎。
赵君陶的教育很有特色。她针对不同学生因材施教。速成中学既有普通中学的特点,又有其自身特点,既要速成,又要系统扎实地掌握知识。她认为若不扎实,谈不上速成。因此,这对教师的要求就更高了。针对这种情况,赵君陶和教师、学生注意共同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赵君陶采取老师指导,老师学生共同讲,老师总结的办法,以老师为主,启发了学生的思想,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赵君陶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还建立了集体备课制度,主张通过讨论共同提高,在此基础上成立了教育研究会。
赵君陶特别注意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她组织教师到中国人民大学、速成中学观摩学习、跟班听课和老师一起备课、上课、辅导、实验、修改作业。从整个教学过程中学习和掌握速成中学教学方法的特点。她要求青年教师在搞好教学的同时,要注重专业知识的研究。她特别重视知识分子、关心知识分子,是知识分子的贴心人。
3、创建北京化工学院,培养高科技人才
根据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和化工事业未来发展的需要,陆定一指出:现在国务院只有化工部和轻工部两个部没有自己的大学,希望尽快办起来。赵君陶被调到化工学院工作。当时建立学院是三无:一无宿舍、二无师资、三无物资。但经过赵君陶的努力,终于办起了北京化工学院。她长期办学,既坚持正确的教育方针又坚持师资队伍的建设。她亲自抓师资队伍建设,要求教师思想政治品德好、业务水平高、热爱教育事业,通过努力,培养了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深受好评。群众评价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好领导。
三、赵君陶教育思想的特点:改革、开拓、创新
赵君陶出生在20世纪初——一个时代大变动、中国社会大变动、家庭大变迁的时代。从小就受到变革思想的影响。她的父亲赵登之从内地和外地的商业活动中觉察到时代在发展,认为若自己的女儿不上学识字,将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她二哥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使她受到革命思想的影响,特别是五哥赵世炎去法国勤工俭学后经常来信鼓励她跟上时代的步伐。赵君陶在时代、社会、家庭的影响下,到上海、北京求学,立志要学好知识,当一个好教师,为改造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为她后来参加革命、办教育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赵君陶一生为革命办教育。她的教育思想就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改革开放、大胆创新。
1、不断改革传统的旧的教育制度,实行民主办学方针
抗战时期赵君陶在重庆办保育院的教育可以说是一种新的类型。赵君陶为了把孩子们培养成无产阶级革命的接班人,大胆地提出了要不断改革传统的教育制度,不分阶级,不分贵贱,不分男女,实行有教无类的教育,实行爱的教育。她坚持用无产阶级教育思想培养无产阶级接班人。她十分重视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坚持走群众路线,提倡共同提高、共同进步。
2、建立科学管理制度
管理是一门科学。管理出效益,管理就是用最少的投入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赵君陶在管理并不为人们所重视、既无相关理论指导又无实践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在保育院建立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包括行政、总务、教学、社教、改进大纲等,经济由院长统一管理。当时保育院经费来源主要靠社会募捐,来之不易,一分一厘都要节约使用。但必须让孩子们吃饱、穿暖。赵君陶特别重视研究伙食营养问题,对体弱有病的孩子特殊照顾。最先大家是吃饱,后来是吃好。保育院的孩子个个茁壮成长。
管理也是一种教育。过去我们对行政事务工作只注意他本身的作用,而认为与教育无关。其实管理也是一种教育,如对教职员工的职务分配、工作考察、严肃的工作作风等是对儿童最实际、最优良的活教材。是儿童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和教育,对此,赵君陶提出让学生参加管理。这是对传统教育的一种大胆突破,是群众观点在管理中的体现。
3、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办学的关键
赵君陶认为办教育最关键的是选好领导,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名师出高徒,师高弟子强。为此她对教师首次提出了三个条件:一是思想政治品德好;二是业务水平高;三是热爱教育事业。为了建立一支优秀教师队伍,她不仅亲自到各地进行选择,而且还把教师送出去培养,并在教学实践不断积累经验,提高师资水平。
4、首倡成立教职员教育研究会
为了满足大家集体反省,互相砥砺,改正彼此错误的需要,赵君陶在第三保育院成立了教职员教育研究会。在集会中定下了互相观摩、互相批评、提出问题共同讨论等原则。在这些原则下,教职员工达到了互相学习、互相批评的目的,提出的困难问题也就在会上及时解决了,从而达到了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目的。
综上所述,赵君陶的教育思想是新颖的、丰富多彩的。其核心和灵魂是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胆开拓、大胆创新,为共产党办教育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历史经验和历史借鉴。赵君陶的教育思想是无价之宝,我们后人要百般珍惜。
参考文献:
[1]慈母般的爱--赵君陶同志和战时儿童保育院[M].中国妇女出版社,1991.7.
教育研究论文 篇8
全纳教育思想提出的初衷是为在身心方面有残疾的学生提供更完善的教育,将残疾学生吸纳到普通教育体制中,使之接受与普通学生一样的教育,从而获得在未来社会主流群体——普通人群中共存的技能;而对于普通学生而言,在全纳教育体制中,也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合作。但随着全纳教育的发展,其概念内涵也在发展和变化着。首先从教育对象上看,全纳教育的对象从“残疾学生”到“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学生”再到“所有学生”,教育对象的扩大体现了全纳教育更具人性化,更追求民主与平等。其次从教育内涵上看,全纳教育的内涵从“残疾人教育”到“特殊需求教育”,再到“全纳教育”。如用一句话概括,全纳教育就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过程,它容纳所有学生,反对歧视排斥,促进积极参与,注重集体合作,满足不同需求。
根据全纳教育的思想,学校教育应反对任何歧视与排斥,给所有学生以公平公正的教育。但在现实中,我们可以看到,仅因性别不同,在各个教育阶段,男生或女生都会受到“区别对待”,被视为另类,被打入另册。本文试图用全纳教育思想分析学校性别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全纳的性别教育观”。
二、学校中的性别反全纳现象
1.性别排斥现象
(1)在幼儿园和小学,被罚站、被“隔离”的多数是“调皮捣蛋”的男孩儿。他们不仅被排斥于正常的教学活动之外,而且也少有机会成为“值日生”或“班干部”,其在群体中的声望与影响大受影响。甚至有调查显示,幼儿园中男孩的独立性总体水平低于女孩,并达到极其显著水平。
(2)在学校教育中,男教师被排斥在幼儿园和小学教师队伍之外,而女教师被排斥在学校领导群体之外。虽然时代已进入21世纪,但能够充实到幼儿园和小学的男性教师仍是凤毛麟角,不少学校中70%~80%的教师均为女性。一旦有那么几个男性教师,又很快被提拔到领导岗位,而同等条件下的女教师,则很难得到提拔。在选拔学生干部方面,随着年级的升高,担当班级、少先队、团支部和学生会干部的男生越来越多,而女生却越来越少。这种现象的背后是隐性的性别排斥。
(3)在学校性教育中,异性教师被排斥在任课教师之外。学校在安排性教育教师时,往往是让女教师给女生讲课,男教师给男生上课,也许存在已婚女教师给男女生上课的情况,但极少见男教师(无论婚否)给女生上课的情况。在一些调查研究中,研究者也发现,虽然有大部分的学生对性教育教师的性别上持“无所谓”的态度,但还是有一小部分的学生选择同性教育,却没有学生主动选择异性教师进行性教育。
2.性别歧视现象
(1)尽管男孩儿从小“调皮捣蛋”,学习成绩一般,但人们并不放弃希望,认为男孩智力水平较高,属“大器晚成”型,将来定会“睡狮猛醒”,在中学或者大学赶上并超过学习成绩优秀的女生。他们即使大学成绩也平平,也不影响未来成就一番大事业。而女生如果从小学习成绩一般,那不仅会让师长深感失望,而且还可能被讥为“傻子”、“傻大姐”,使人格受辱,心灵受到伤害。
(2)尽管在中学生中发生“早恋”或者说是“交往过密”现象,都是因为男女生“两性相悦”,但对于男生而言,人们的评价最多是“不务正业”、“鸡娃打鸣”,而对于女生,人们可能会认为她是“作风不正”、“品行不端”。有此经历的男生并不会影响今后的人生道路,而女生的声誉却会多一些瑕疵。
正是因为当前学校教育中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性别排斥与歧视现象,所以,借鉴全纳教育的理念形成新时代的性教育就显得十分必要且紧迫。
3.性别教育隔离现象
有研究表明,我国儿童生理和心理成熟程度较过去有较大提前,女孩月经初潮最早为9~10岁,小学高年级学生间,异性交往过密现象屡见不鲜。这说明性教育的起始阶段应从小学开始。然而在现实中,性教育至少存在三种隔离现象:
(1)学段隔离。多数校长、老师和家长们认为性教育从初中开始即可,对小学生进行性教育不仅没有必要,更有因提前教育而承担唤醒性意识、教唆性行为的风险。
(2)男女隔离。即使在能够进行性教育的学校,目前多数做法仍是男女学生分开授课。
(3)内容隔离。既然性教育的对象是分开的,那么性教育的基本内容也是男女有别的。
上述性别教育的反全纳现象,使得开展正当的性教育阻力重重,科学的性知识难以普及,开明的性别观念难以推广,青少年在性别问题上的“自主探究”难免会不时遭遇各种性陷阱与性危害。故此,笔者提倡实施全纳性别教育,推广普及全纳的性别教育观。
三、性别教育的全纳教育观
性别教育在全纳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应在以下几方面用全纳精神进行性教育:
1.教育对象的全纳
长期以来,性别教育的对象被局限在青年中,人们普遍认为青春发育以前的少年儿童和成年以后的人没有接受性别教育的必要。然而,人的性别身份、性别角色、性生理和心理变化是伴随一生的事情,不同的人生阶段,人们会遇到不同的性问题,因而处在不同年龄阶段的人,都有接受性教育、解决自身性别的问题,从而改善生活质量,满足人生价值的需求。但是根据笔者所理解的“性”及“性别”的概念、内涵,性别教育还应包括对受教育者思想感情的熏陶和性格性情的培养,最终目的是促进受教育者人性的发育和人格的完善。从广义的性别教育和泛义的性别教育的意义来看,在性别教育活动中,不应存在因年龄、性别和身份等因素而阻碍接受性别教育的现象,即性别教育中不应存在任何形式与程度的排斥现象,性别教育的差别只应存在于因年龄而设置的教育内容的不同。
2.教育者的全纳
在任何一个教育阶段,学生需要男女两性教师同时担任教育教学工作。在目前的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阶段,男女教师的性别比严重失衡,女教师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成为影响男生和女生的唯一成人性别楷模,单一性别榜样对有效促进男女生的成长是有缺陷的。从教育生态的角度分析,恰当的“性别比”(群体中男女两性的人数比例)会使两性优势互补、相得益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教育效益的提高。而教师群体中的“性别比”失衡,可能产生不利的教育后果,即由于女性缺乏男性的坚强勇敢、大度豁达和勇于负责的品质,而使男生个性的发展可能会倾向于女性化。另外,性别教育的教师不应只是同性教师,如果说进行性生理、生殖和生育教育为避免尴尬,可以采取男性教师给男生上课、女性教师给女生上课的办法,那么在社会民主、两性公平、两性在历史上的地位与作用、个人完善与社会进步等问题上,教师性别就不会成为学生学习的阻碍,相反不同性别的特色与优势会使教学更具感召力和影响力。
3.性别教育的公平公正
性教育中每个人都应得到公平公正的对待,教育给男女两性的评价和期待都应一样的具有激励性和发展性,不能因性别不同而做出不同的评价,或给予不同的期待。长期以来,社会对男性和女性形成了不同的评价与期待模式,因此,要用现代社会学“女性是被造成的”观点替代传统的“女性是天生的”观点还需要很长的时间。世纪之交的时代转换并不会自动带来人们观念的更新和思想的进步,即使是新世纪的大学毕业生和学士学位获得者,如果思想观念不革新,制度与实践的改革也就无从谈起。
笔者认为,在社会观念与社会实践中,只有一种思想对我们“男女携手,共同进步”有积极意义,那就是“公平公正”。只有抱定公平公正的原则不放松,做全面系统和深入细致的研究,才能正确认识男女的真实面貌,才能得出符合实际情况的结论。也只有公平公正的性教育才能培养出“身异心同”的社会人——无论男女,皆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正常的情感态度、豁达的胸怀、达观的性格和坚毅的意志。教育要做的不是改造性别,也不应刻意强化性别特征,而应将两性中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在相互取长补短的过程中共同向着“人”的本质与真谛迈进。
参考文献:
[1]吴鼎福,诸文蔚。教育生态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
[2]黄志成。全纳教育:21世纪全球教育研究新课题[J].全球教育展望,2001(1).
[3]徐文勇。不同地区的学校性健康教育研究——以北京回民中学和宣威民族中学为例[D]∥新世纪中国大学生(文科学士)毕业论文精选精评。北京:西苑出版社,2002.
[4]黄志成。西方教育思想的轨迹——国际教育思潮纵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525~574
研究教育论文 篇9
1.广告设计教学没有完备的师资力量
当前我国一些院校在广告设计专业方面还没有较为完备的师资力量。一方面,随着社会发展对广告人才的需求增强,很多院校都开设了相关的广告专业,但是师资数量与实际需求相差较大。另一方面,部分教师自身的理论素养不高,而有的教师虽然具有相关的理论素养,但实践经验比较缺乏,在教学观念上也比较守旧。这样就致使广告设计专业的教学质量很难得到有效的提升。
2.广告设计的教育研究脱离生活实际
我国广告设计专业主要是为社会的发展培养出更加具有创造性的人才,这样的人才应当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以及较高的综合素质,这就要求我国广告设计专业的教育研究应当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但是就当前我国广告设计专业的发展状况来看,其教育研究与实际存在脱节的状况。广告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专业学科,而部分高校长期以来所关注的是理论方面的教育,比较忽视在应用领域中广告设计的教育,这种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很难真正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
二、完善广告设计专业的教育研究方法
1.科学设置广告设计专业的课程结构
对于广告设计专业的教育研究者来说,其应当依据教学目标以及人才培养计划,在进行课程设置的时候要进一步创新,因为广告设计是一门交叉性较强的学科,应当和社会学、心理学、影视学、传播学、营销学、经济学等多种学科进行结合,使多门学科相互渗透,继而形成独具特色的课程教育研究体系。这使学科与学科之间的沟壑被填平,增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综合素质。广告设计专业的教育具有综合性和多样性,以往以美术教学为主导方式的教学模式和理念已经与当前的社会发展脱节,教育者应当进一步加强广告设计教学体系和课程设计方面的改革,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我国广告设计专业的教育研究成效。
2.积极打造高素质的广告设计
专业教育队伍任何学科的教育都离不开优秀的师资力量。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对学生的能力提出了要求,同时对教师队伍的建设也有了新的期待。对于广告设计专业来说,教育者应当进一步提升自身的专业研究能力和教学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使自身满足教学的需要。需要注意的是,教师所要丰富的不仅是自身的理论储备,还有实践教学经验,最好是有自己的广告设计作品。另外,高校广告专业还应当注意将多个学科的教师进行有效整合。广告设计教育不仅需要相关的艺术理论方面的教师,还应当有营销、管理以及传播学等多方面的师资,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的广告设计专业人才。
3.与社会生活联系,探索新的广告设计
专业的教育研究方式如上文所述,广告设计专业的实用性以及实践性较强,因此,广告设计专业教育教学及研究应当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对教育方式不断创新,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培养出真正适合时展、满足市场需求的人才。高校广告设计专业应当和一些优秀的广告设计公司密切合作,使学生在公司实践的过程中培养艺术素养,明晰市场的需求及自身的不足,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加满足市场需求的广告设计人才,才能使我国广告设计专业的教育更加具有实际意义。
三、结语
研究教育论文 篇10
[关键词]培育研究;教育经验;教师研究
近些年来,为了引导中小学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提高教育质量,教育研究领域先后出现了行动研究、叙事研究等新形式,但效果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一方面,这些教育研究形式大都从国外引介而来,似乎缺乏我国本土的教育研究根基;另一方面,在研究内容的确定与成果的归宿上,中小学教师的某些权利被剥夺,以致他们的积极性不高。可见,加强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探索适合我国教育研究的原创性的思想与方法异常紧迫。于是,教育中的培育研究应运而生。
一
教育中的培育研究(CultivationResearch,下简称培育研究)是对中小学教师(包括学校)的典型教育经验进行发掘、建模、检验和推广的教师研究。它帮助教师使自己的经验从零散到系统,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一般;它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解力,增强教师的职业本领,改善教师的生活质量,让教师更加幸福。在实质上,它属于教师研究的范畴,既有教师研究的一般特性,如目的性、系统性、公众性、自觉性、伦理性和情境性,又有自身的特殊性。其特殊性主要为:
1.以教师的教育经验为出发点,增强教育研究内容与方法的适切性
与专业研究人员不同,大多数中小学教师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而教育理论储备不足。因此,教师脱离自己的经验从事纯教育理论研究,往往得不偿失。有鉴于此,培育研究从教师的教育经验人手,使之由幼小到壮大,由零星到系统,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一般,使教师直接感悟教育规律性,较快走上学者型教师的道路。不过,教师的教育经验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可尝试分为群体教师经验和个体教师经验、综合性教师经验和单一性教师经验、积极的教师经验和保守的教师经验、道德教育经验和学科教育经验以及教师成长经验和教师工作经验等。因此,培育研究不是不加分地探讨所有的教育经验,而是积极的有推广价值的教育经验。同时,由于教师的教育经验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获得的真切的体验,有时本身还包含着亟待解决的问题,由此人手进行研究,教师自然感觉熟悉、亲切,从而产生解决问题的动机。当然,这里要强调的是,培育研究虽以教师的教育经验为出发点,但不囿于教师的教育经验,而是对之进行发掘与改造,使之成为有普遍意义的研究成果。
2.通过提升教师的经验,发展教师的智慧,让教师获得更多幸福
培育研究引导教师充分认识自身教育经验的正反两方面的价值,提高教育理解力,在教育实践中扬长避短,做出更大的贡献,从而不断获得胜任感与成就感。这就是培育研究之所以能让教师体验到幸福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它让教师成为研究的主人,肯定教师的教育经验是教育研究之源。总之,它确立教师在教育研究中的主体地位,而不像“职业至上”或“职业主义”的教育研究观那样,把教师当作“工具”。这两种不同的教育研究观导致教师对教育研究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前者是主动的,而后者是被动的甚至是抵制的。同时,这两种不同的教育研究观也会引发教师两种不同的敬业方式:“质性敬业”和“量性敬业”。所谓“质性敬业”,是不断提升工作中“情智”(情感与智慧)含量的敬业。由于这种敬业几乎与成就等成正比例关系,因此教师容易获得幸福体验。而“量性敬业”是大量投入“体力”即无限量加班的敬业,往往使教师感到疲惫不堪,难以体验到教育的幸福。由此看来,培育研究促使教师从教育科研中谋求幸福。因此,一旦为教师认识,它就理所当然地受到教师的欢迎。
3.是教师群体自主的研究
从整体上看,培育研究群体尽管由教师、教育理论工作者和教育管理者构成,但他们有不同的职责。真正发挥研究主体作用的是教师。不过教师亦分为两种:作为课题负责人的教师同时是经验主体,即他或她是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教育经验的承载者;作为课题成员的教师又是经验“批评者”,即他们承担着评论课题负责人的教育经验的责任。课题组有完全的自,包括研究工作各个方面的自主,如选择研究课题,分配研究人员,决定研究过程,使用研究经费,确定成果形式和推广研究成果。这从根本上解决了存在于其它教育研究中的研究成果归属上的伦理问题,即“不劳而获,劳者不获”。在培育研究中,教育理论工作者和教育管理工作者的职能非常有限。前者主要提供信息和其它资源,帮助论证教师的研究计划和经验。后者主要支持课题的开展,提供必要的资源,帮助研究者排除困难,协调教师研究者与教育理论工作者之间的关系。总之,他们是帮助者与服务者,在培育研究中处于次要地位。
二
经过近些年的探索和实践,培育研究初步形成了“经验发掘——模型构建——实验检测——成果推广”的研究模式。
1.经验发掘
经验发掘主要包括广度发掘与深度发掘。广度发掘主要从覆盖面上发掘,发掘经验应用的范围,如不同学科教学,学生的不同性别、年龄和特征,不同教学风格的教师等。深度发掘主要从纵向上对经验进行延伸,推演出经验的形成条件、经验的内涵或构成要素与层次、经验的运动机制、经验上升为理论的道路、经验的正反两方面因素的分离等。实际上,经验发掘的两个维度是相互联系互为条件的。总之,从正面讲,经验发掘就是找到经验的发展空间或新的生长点。从反面讲,经验发掘就是发现经验的不足或需要完善的方面。
2.模型建构
在一般意义上,模型(model,也叫模式)是认识主体对事物的实质进行的假定的模拟的表达(如物理模型、语义模型、数学模型)。其假定性意味着,任何模型都是对原型的非真实性说明。如果要证实模型表达的真实性,一定要通过逻辑或实践证明。也就是说,当模型表达的内容被实践证实时,说明这个模型本身是真理,它便不再以模型的形态存在。如语义模型一旦被证实,就成了定律或规律等。其模拟性意味着,模型表达的是事物的实质(个别物理模型除外),由事物的本质因素构成,剔除了非本质的因素。可见,模型不是毫厘不差的原型。
在这种意义上,根据教师经验建构模型,就是将原有的经验进行高度抽象,将其精华与先进的教育理论结合,构建成新的教育实践模型,然后通过实验等检验其有效性。这主要包括如下方面:一是分析原有经验的基本结构,抽象出实质性要素;二是从广度与深度上寻找实质性要素上的不足,包括缺少哪些要素,哪些要素的成熟度不够等;三是从相关的教育理论中寻找可补充的新要素,四是将原有要素与新要素整合,形成模型。
模型具有横向与纵向的表示形式。横向的模型(静态模型)由基本要素及其联系方式构成,在相对静止意义上反映原型的意义。纵向的模型(动态模型)由基本步骤构成,是模型内在机制在时间上的展开。
例如,对出声思考的经验进行发掘,改造构建出其模型(具体分析略):其横向模型由相互作用的“出声思考主体——出声思考手段——出声思考的目标(对象)”构成。其纵向模型是:第一步,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出声思考手段,并接受教师的简单培训。第二步,学生尝试性运用相关手段,并在教师指导下调整手段或相关的东西,注意收集相关资料。第三步,师生共同反思并总结思维发展情况,确定改进措施。第四步,运用改进过的模型,让实践进行检验。如此循环往复。应该说明的是,这只是模型本身的要素及运行机制,并不是完整的研究过程。
3.实验检测
构建模型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建立假设过程,因而不等于研究工作的完成。模型的有效性需要在实验中检验。当实验的结果与假设不符时,就需要对假设或实验手段进行修订和改进,然后再进行实验,直到那些“代表着对问题的可能的解决方案的思想得到检验或‘证明’”。
4.成果推广
在培育研究中,成果的推广由内在走向外在,即首先在研究群体内推广。这是由培育研究的宗旨或特性决定的。因为培育研究实质上就是让教师的经验尤其是名优教师的经验光照他人。同时,培育研究的群体成员是认可课题负责人或他人的经验并愿意为其发扬光大做工作(作为批评者或评判者)的志同道合者。他们“近水楼台先得月”,较早地享用研究成果。
向外推广的主要手段有报告会、发表实验报告或学术文章与专著、发行光盘与示范表演等。其它手段无须细述,在此只说示范表演。示范表演由示范表演队负责,表演队成员大多是课题组成员或较快接受课题成果的教师,他们经过课题组培训,在自己负责的教育或教学范围内演练后进行较大范围的示范表演。示范表演的目的:一是推广经验;二是让经验接受更大范围的检验。因此,示范表演的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表演过程中不断吸收合理建议,不断改进。
三
作为教育研究领域的新成员,培育研究与现实教育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既有共同处又有不同点。这里就其特殊方法作简单描述。
1.帮助者启导法
这里的帮助者主要指教育理论工作者。这个方法的要点在于:帮助者要有极大的耐心,注意自己的角色,既要引导对方,又不越俎代庖;注意问题的准确性和启发性;引导对方将问题逐步具体化,直至集中于要害。这个方法亦可用于批评者或评判者。在过程上,它可用于培育研究的各个阶段。
2.简笔画像法
这是在评判者或帮助者的引导下,教师将自己的思想观念与行动体验简单地记录下来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启发教师思考自己的体验和经验。其要点是:事先拟定一个简单纲要,以便确定画像范围;侧重关键问题,不必面面俱到;与发掘谈法(详述在后)等结合使用。
3.发掘谈法
其要点是:辅助其它方法,如帮助者启导法和简笔画像法;根据其它方法提供的线索进行,主要发掘简单画像法等中出现的零星经验背景与相关因素;注意伦理问题即不要朝个人秘密上发掘。
4.评判引导法
通过评判者对课题负责人的经验的评判和引导,使课题负责人能够更加客观地认识自己的经验,从而达到解决教师的实践智慧怎样转化成指导教师自觉行动的理论智慧的目的。这个方法的要点是:评判准确中肯,同时具有激励性;评判中提出的问题既要指出发掘谈中教师观点的某些不足,又要启发他深入思考。
5.智慧日记法
教育研究论文 篇11
科研的本质——创造,“提供新的,第一次创造的、新颖而具有社会意义的产物的活动。”(曹日昌主……
二、科研的选题
科研首位的是选题。题目选错了,不是达不到目的,如没有研究的条件;就是达到目的而无价值,如别人已经研究过了。科学高度分化与高度结合,以高度综合为主的当代,因题目选择不当,付出巨大的劳动、甚或耗费终生的精力而一事无成的人,不乏其例。选题一般应考虑:
第一、社会价值,即实践、理论意义。
第二、研究的条件。如资料的积累、前期的成果、实验的设备等。
第三、个体的知识结构(或群体的特色)。作为研究个体,他的知识是个积累过程,研究则是个系统工程。作为研究群体(如学校),要考虑自己的历史、特色、持续发展和名牌效应。
三、成果的表述
科研的质量以成果(包括理论、实物)为标准,成果(指理论)的质量以表述为依据。成果的表述(结题报告或论文)大致分为两类:实验、研究。
实验的表述:科学来源于实验,没有实验就没有真正的科学。所以,实验报告要求比较严格、比较规范。它的正文一般有以下几部分:
第一、问题的提出:包括研究的性质、意义、目的等。其中对研究使用的概念要界定,和课题有关的既定成果要评述,理论假设的推理、分析要清晰。
第二、研究的方法:包括研究的对象、材料、程序等。研究的对象要具体,变量要清楚,尤其自变量的处理。教育教学一般都是一果多因,所以,对刺激变量的分析、实验变量的确定、无关变量的控制等要十分明确。
第三、结果与讨论:结果是指实验的原始材料,如事实、数据等;讨论是对材料的分析、说明。这一部分是实验的重点,是结论赖以产生的依据。
第四、研究的结论:是结果、讨论的延续,是实验的结晶。概括出规律或规律性的东西。文字要简洁、准确。
研究的表述:研究的内容、形式具有多样性、多元性,所以,它的表述也没有严格的格式。但,不论内容、形式如何,一般都可以参考实验表述的基本精神,都应是观点明确,依据充分,思路清晰,有一定的有效信息量——理论增值。有效信息量≠科学信息量,“科学而无效”的论文是当前文章的一大通病。
四、创造的水平
参考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格洛佛、布卢宁关于创造水平的划分方法和创造水平“参照系学说”,从我们当前教育科研的实际和有益于教育科研的发展出发,笔者认为,成果(创造)的层面可以尽量宽一些、层次可以尽量多一些。
最高层次——创造——“新的,第一次……”。严格的讲,创造只有第一、没有第二。但创造水平有不同,它可以分许多层面、层次。
第一、概括出规律性的东西。规律具有客观性、重复性、预测性,而规律加个“性”,层次就低了,它既带有规律性的属性、有迁移性,又含有一定的主观(认识)因素,是通过思辩对实践的一种抽象,将无序有序化、混乱规范化、复杂简单化。这是当前社会科学,人文学科较普遍的一种科研形式、科研成果。
第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提出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如上海的“成功教育”,武汉粮道街中学的“希望教育”、育才小学的“和谐教育”,“成功”、“希望”、“和谐”都有约定俗成的界定,但研究者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解释,认为“成功是成功之母”,“希望的核心是希望心理”,“和谐是一个协调、和悦、和美的教育系统”,赋予了它们新的、鲜活的哲理,使“成功”、“希望”、“和谐”成了特定概念,内涵更充实、公允、有生命力。
第三、用理论指导实践,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由实践→理论是飞跃、创造,由理论→实践也是飞跃、创造。心理学称后者为第二级飞跃,而且认为是更难、更高层次的飞跃。所以,应用性(理论→实践)研究≠没有创造性,据统计我国大部分研究成果没有转化为生产力,就是忽视了由理论→实践的研究、创造。如武钢“中小学和企业分离的研究”,解决如何分离问题(“分离”理论是既定成果),武汉鄱阳街小学“小班教学策略研究”,解决小班教学的谋划、策略问题(“小班化教学”是既定成果)等,都是理论→实践的研究、创造。
第四、对已知概念(理论)进行组合、再组合。创造想象以再造想象为基础,从这个角度讲,创造什么也没有创造,而是对已知的概念加以新异的组合、再组合。如,古人将“食物”和“火”组合,发明了“火的应用”;18世纪瑞典博物学家林耐将植物形状的“相同”和“相异”组合,创造了“植物分类”;18世纪达尔文将“生物进化”和“生物环境”组合,构建了“达尔文进化论”……。创造就是组合,科研进化史就是组合、再组合史。武汉情智学校的“情智教育”就是将“情感”和“智慧”加以组合,黄陂路小学的“现代问题教学”就是将“问题教学”和“多媒体”加以组合。
第五、改变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创造问题。改变角度是一种智慧,它是打破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用新观点、新方法看既定的、旧的问题,或将两个、多个既定结论联系起来进行同步思考。如医生的偏分、军事的“偏师”等,就是调换视角,从侧面解决问题;把“中华民族聪明”和“中国人才奇缺”,两个既定结论联系起来同步思考,就会从旧问题中产生新认识。
第六、对既定问题的修改、完善、美化。创造是“第一次”、“开始”,它本身就意味着是有缺陷、不完美,需要一个补充、发展的过程。实践证明,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往往不是它的开始,而是经过一个再创造(也是创造)的过程之后。武汉铭新街小学“小学讨论式教学研究”,讨论式教学是个老问题,而如何进行讨论,尤其在小学中如何具体操作,是一个再认识、再设计,也是对讨论式教学的丰富、充实、活化。
第七、进行选择。选择是智慧。人的智慧主要不是速度、灵巧,计算机、许多动物的速度、灵巧比人强的多,而进行推理、判断、比较,从多种方法中选择最有效的方法、从多种答案中选择最佳的答案,则是它们所望尘莫及的,是人智慧的主要特征。教学理论的研究认为,教学是个创造,也可以说是个选择——每堂课都是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的一种选择,教学进入高层次、个性化之后,教课成了教师的一种体验(课被软化)、境界,不具有重复性,此刻所用的模式是一种高层次的选择——集多种教学模式的优点为一维,创造(选择)的“我的模式”。
第八、对既定结论的否定(否定的否定)。否定既定结论中孕育着新的结论。如,传统的教育学理论强调教学的科学性(教学科学性原则——实质是指教学内容的科学),研究者表示质疑,认为有些教学内容“不科学”(不能用科学、不科学去判断),如神话、童话、寓言等人文学科;科学内容科学、教学效果不一定好,如给小学生讲辩证法,给大学生讲1+1=2,内容是科学的,效果是不好的。在否定既定结论中就萌生着新的结论——教学的效果取决于什么——有效教学理论问世。
第九、对未来的预测。预测是一门科学,不是算命巫师的瞎猜。预测可以激发思考,预测中蕴含着新的认识。如有的学者预测,美国的霸权地位大约还有20年;五年后一般大学的一般专业生源将出现危机,“独木桥”现象将告结束;五年后夸氏(夸美纽斯)教学模式将成为历史,如果我国不加速教学改革,国外将作为历史教学的鉴证,像到中国参观工业革命时期的蒸汽机车一样,到我国来考察夸氏教学。
五、科研的障碍
建国50余年没有诺贝尔奖获得者,大师、大家很少,世界一流科学家也很少,这和一个被世界公认、多次智力测验证实的世界聪明民族,一个拥有12亿人的大国是不相称的。科研——出高层次成果——的主要障碍是什么,从教育教学的角度看:
第一、心理品质的障碍。马克思主义认为,发展是指各个人的全面地、充分地、最随意地发展,它的真谛是人个性的解放。创造(发展——智慧)是个性解放的结果。由此反证,高层次的成果少是个性没有解放使然。
创造即“第一次”。“第一次”就是对以往、现实中“神圣事物”的亵渎、叛逆、否定、超越,是对既定结论、权威人士的挑战,“想别人不敢想的事,说别人不敢说的话,走别人不敢走的路”,发明、创造常常是从“荒诞不经”、“离经叛道”开始,没有异想天开的野性,不以身心极大的解放为依托,是不可想象的。马克思主义把科学的入口处比作地狱的入口处,不无深邃哲理。恩格斯论述的“塞尔维特事件”就是一例。1553年10月27日下午,日内瓦郊外广场竖起一根柱子,40岁的西班牙科学家塞尔维特被绑在柱子上,脚下堆满了干柴。因否定上帝创造一切被活活烧死。据记载,中世纪欧洲各地因其遭迫害者达500万人之多,只西班牙宗教裁判所在1843~1898的55年中,就有11万人受火刑,10万人受迫害。实然,没有科学态度,没有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发明、创造是一句空话。
在此我们反思一下,传统教育追求的什么?“分数+听话”——教学就是提高“分数”,教育就是培养“听话”,天长日久,人的灵性熄灭了、棱角磨平了、千差万别的人变成了一个模样——顺从、驯服、按指示办事,活生生的个性、创造性没有了,相反,形成了一种“平庸优势”,聚造了大大小小的“平庸圈”。
第二、思维定势的障碍。定势(或称顽固)人人都有,它既有积极效应,也有消极效应,从创造进行思考,主要则是消极作用。就此而言,创造就是打破定势。影响创造较普遍的定势:
1、二值思维模式。二值即非此皆彼、非A皆B。它是一种思维模式,也是一种低层的、原始的思维方式,只适用于某些学科、某些问题,把它作为唯一的判断方式,就会局限思考、影响创造。有些事物是非此非彼、亦此亦彼,如神话、童话、寓言等,既不是科学,也不是伪科学。还有一些事物具有不确定性,是一种过渡、无序、中间、可塑的状态,处于一种变化发展的过程之中,如世界上不是绝对的只有黑与白两种颜色、善与恶两种品质、敌与我两种力量、公与母两种属性,事物多质、多义,是复杂的、变化的。认识、判断应打破二值思维模式的束缚,要有边界意识,从实际出发,是什么就是什么,求是才是创造思维的生命。
2、因果思维模式。传统思考强调因果必然、结构严谨、循序渐进,这是一种正常的思路,创造则是“不正常”,是改变正常思维的向度,它往往不是从事物完整的因果、结构、递进中产生,而是从因果不全、无序混乱、跳跃躐进开始,即由因找果(有因无果)或由果找因(有果无因)、从混乱找有序,从躐进找递进。如,哥白尼观察觉得宇宙以地球为中心不协调、不美,创立“日心说”,达尔文看到植物随太阳转动、提出是含有某种物质,魏格纳在观察地图时、猜想出大陆漂移……
3、从众思维模式。从众是中国人传统的文化惯性思维习惯(定势)。其一、求同。①随大流(多数)。创造往往是支流、少数。②追求和别人一样。学生从考场出来首先找别人对答案,看是否一样。“不一样”才是创造。发达国家从小就培养孩子如何同别人不一样。其二、相信他人胜过自我。认识问题,尤其是认识自我,总是以他人褒贬为准,不尊重自我体验,如“旁观者清”、“口碑不错”。实际上,旁观者不一定清,口碑不错也不一定好。以他人评价为转移,看别人的脸色行事就是弱化自信、强化自卑。自信属于理念、信念的范畴,它一旦形成,就会表现出行为的主动性、坚定性和一贯性。自信是成功的潜意识心理暗示,相反,自卑是失败的潜意识心理暗示。综观历史上一代天骄,都是非常自信的人,伟人、名人没有一个不是以自己为中心自负的人,有的给人以谦虚的假像,其实没有一个是谦虚的。如果认为自己一定失败,怎么努力也不可能成功,那么他永远是个失败者。自卑是创造的大敌,自卑意味自毁。
4、“经典”思维模式。“经典”一般是经过实践验证的、智慧的结晶,但它不是不变的。事物都有一个产生、经过、消亡的过程,世上没有绝对不变的真理,科学既有稳定性又有发展性,后者是科学的本质。“经典”认识主要应吸取其观点、方法,伟人、名人的一些言论都有针对性和历史的局限性,如群众所言,马克思没有看过电视,没有见过电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
第三、缺乏批判性思维。批判思维又叫逆向、反证思维。批判是一种思维方法,也是一种思维品质。它是个性充分发展的显示,是自主意识、进攻品质、科学精神的表现,是认识深化、全面、创造的象征。
“批判是科学的生命”,也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知识经济——经济依赖于知识,知识的创造、应用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的当今,知识分子的本质是创造知识,而创造力渊源批判力,故此,发达国家把“知识分子”界定为“具有批判思维能力的人”或“具有个性(批判)和真知灼见(创造)的人”。不乏哲理。
科学精神不是维护、证实既定的真理,而是挑剔、发现既定真理的错误、创造真理。它强调怀疑、批判。
任何事物经不起反证而不能成真理。有许多既定的“真理”(含经典)经不起反证,或者说科学不能承认。
“干了坏事想叫人不知道是不可能的”。——可能……
“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不一定,可能相反……
“不破不立”。——不破也可以立……
“比较才能鉴别”。——不比较也能鉴别……
教学教研论文 篇12
“以人为本”是现代最主要的教育理念。“本”是指事物的根本,在世界万物万事中,“人”才是根本。现代教育强调“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要全面地了解学生,深入地研究学生,有效地服务学生。教师只要落实好“以人为本”教学理念,教学工作才能做实、做好,才能把促进全面学生发展。在宪法学研讨式教学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就是要以人为主、以人为重、以人为先,面对当今越来越多具有独特个性的学生,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而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的“学生观”是停留在“应试教育”的教鞭下,对学生采取同一评价标准和整体划一的评价方式,教师是教书的机器,学生是学习的机器,教师看重的是学生的分数,而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这是传统教学上的失误或失败,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的“学生观”必须得到彻底的改革。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即教师在宪法学研讨式教学中承认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差异,研究差异,从学生的角度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和思考。既关注那些将来可能成为“家”的少数学生,更要关心那些将来成为“匠”的大多数学生,实现教育教学面前无差生,让每一个学生在宪法研讨式教学中都能得到全面发展。在宪法研讨式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具有“服务”意识,宪法研讨式教师不再是唱“独角戏”,教师不再是课堂上高高在上的权威神圣不可挑战。在宪法研讨式教学中,教师必须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要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服务,树立“一切为了学生”和“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服务意识。在宪法研讨式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教学理念,要求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营造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通过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来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因此,教师在宪法研讨式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给学生充分参与学习、讨论、有表现自己才华的机会,另一方面要注意倾听学生的意见,特别是学生的不同意见,教师不要强求课堂上一致的标准答案,而更重要的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点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精神,让学生在宪法研讨式教学中自己来推导出结论,领悟发现、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在宪法研讨式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教学理念,教师必须具备宽容的心态。当今学生个性越来越张扬,也许会在宪法研讨式中出现突发事件,学生提出与当今主流价值观相悖的观点和看法,给宪法研讨式教学带来不利影响。面对突况,教师首先要冷静,不要以言语压制学生,要允许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其次,教师要宽容,换位思考,俯下身子与学生平等对话,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主流价值观思考。教师具备宽容的心态,就具备了教师的爱心。爱和感动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学生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宽容,因为宽容是一种无声而有力的教育,是一种爱和感动的教育,换来的必是教学的双赢。
二、目标层面的教学理念———有效教学
宪法研讨式教学有其教学目标,即实现有效教学。有效教学作为宪法研讨式教学目标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丰富学生知识结构
知识结构是指一个人所储备知识的结构体系,是一个人经过专门学习培训后所拥有的知识体系的构成情况与结合方式。宪法研讨式教学要求学生所达到的目标是既有宪法学专门知识,又有广博的宪法学拓展知识。宪法研讨式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学生将来担任现代社会职业岗位的必要条件,是人才成长的基础。宪法研讨式教学既注重宪法学基础知识的教学,也注重相关知识的介绍,学生在掌握宪法学基础知识基础上,通过讨论或辩论向外延伸和拓展相关知识。学生为了在完成教师布置的研讨式教学的任务,必须查阅相关资料,拓展与宪法学相关的课外知识。因此,宪法研讨式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合理、丰富的知识结构。
(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通过宪法研讨式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提高学生文献检索能力。教师布置宪法学研讨式教学选题后,要求学生通过查找相关资料解决每个选题。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文献检索能力提高了。第二、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宪法研讨式教学要求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了。第三、提高文字表达能力。宪法研讨式教学要求学生对查阅资料,并对每个选题撰写1000字左右的发言稿,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提高了。第四、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宪法学研讨式教学不仅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发言,而且教师还要组织学生对不同的观点进行讨论或辩论,学生的思辨能力提高了。宪法研讨式教学这种民主、和谐、开放式的教学,有助于解放学生的口,让其去问、去说、去讲、去辩,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增长才干;有助于建立“主—主”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无疑会对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产生重要影响。
(三)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人格是指人类心理特征的整合、统一体,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构组织,是一个人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表现出的一种独特的行为模式、思想模式和情绪反映的特征。人格包括两部分:性格与气质。宪法学研讨式教学中学生之间互动、师生之间互动,这种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懂得尊重和合作,懂得如何面对课堂上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有利于学生形成沉稳的性格和良好的气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三、操作层面的教学理念———自主、探究、合作、创新
宪法研讨式教学操作层面的教学理念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创新学习。
(一)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自主学习具有自立性,即学习主体都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人;自主学习具有自为性,即学习主体能够进行自我学习和思考;自主学习具有自律性,即学习主体对自己学习的自我约束性和规范性。宪法学研讨式教学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布置课堂研讨选题后,要求学生根据选题查找相关资料,对选题进行分析、思考。改变传统教学中强调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死记硬背的现状。宪法学研讨式教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是在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猜想或假设,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获得思维发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学习方式。探究学习具有四个方面特点:第一、探究学习的主体是学生;第二、探究学习离不开教师指导;第三、探究学习从问题或任务出发;第四、探究学习必须遵循科学的研究方法。宪法学研讨式教学强调学生探究学习,学生在对教师布置的选题进行深入探究式的研究,即对选题所涉及到的研究现状、观点进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要进行创新研究,在辩证分析基础上提出自己新的观点和看法。通过宪法学研讨式教学的探究学习,学生不仅能获得知识,更重要的还能培养他们的探究和创新能力,增加他们的情感体验。在探究学习中,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获得同样重要。
(三)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目标和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学习。合作学习是一种结构化的、系统的学习策略,通过分组方法,以合作和互助的方式从事学习活动,共同完成学习目标和任务。合作学习是一种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的学习策略。宪法学研讨式教学通过分组讨论对选题形成小组观点,然后在教师组织、引导下进行课堂研讨,通过课堂研讨环节,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宪法学研讨式教学中的分组讨论和课堂研讨都是学生合作学习的方式。宪法学研讨式教学属于问题式合作学习。问题式合作学习是指教师和学生互相提问、互为解答、互作教师、既答疑解难友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一种合作学习形式。这种合作学习模式又可分为生问生答、生问师答、师问生答等方式。在宪法学合作学习中,能够培养学生合作精神、交往能力、竞争意识。
(四)创新学习
教育研究论文 篇13
教师虽有其实践的优势,却也有着明显的弱势,主要是知识储备和理论功底不足。我们知道,科学研究是需要一定的知识含量为背景,以一定的理论涵养为底蕴的。由于知识和理论不足,使得一些教师在开展教科研时往往捉襟见肘,感到困难重重,至少也会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即使勉强开展一些研究,也比较肤浅,难以形成成果,尤其难以形成优秀成果。因此,有志于教科研的一线教师,第一要务是为自己“充电”,致力于做好知识储备和理论储备,最大限度地提高自身的科研素养。要“读书读书再读书”,而且要博览群书。不但要读一些有关科研工作的专门知识书籍,懂得怎样选择和确定课题,怎样进行课题实施和操作,怎样检索文献资料,怎样形成研究成果等等;还要广泛阅读诸如教育学、心理学、哲学、美学、人才学、比较学、信息学、系统论、控制论以及其他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理论著作。对于经典人物的经典著作,不能满足于那种“快餐式”的涉猎,而要做一番研究性阅读,从中有所发现,有所感悟。不读孔夫子就不知道中国教育的渊源,不知道中国文化的根脉;不读蔡元培、陶行知,就不知道中外教育的联系,不知道近代和现代教育的精髓;不读卢梭、苏霍姆林斯基,就不知道什么是自然主义教育,什么是爱的教育,什么是和谐教育。在这个充满物欲和浮躁的时代,人们对经典已经感到陌生。我们教师还是应该要求自己少一点世俗气,多一些书卷气,乐于做一个学习型的教师。
二、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实践方向
科学研究总是以实践为依托,从微观入手,从研究个案开始的。
1.利用实践优势
教师要充分利用自己躬亲实践的优势,立足教育教学第一线,更多地接触、了解和研究自己的教育对象,更多地观察、了解和研究各种教育现象,把研究每一个学生、研究每一堂课和研究教育教学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注重个案的积累,在实践中发现和提炼研究课题。实践是理论之母,一线教师一旦离开实践这块土壤,教科研必将一事无成。
2.增强科研意识
教师要增强科研意识,自觉地为教育教学实践注入科学性和研究性。要带着问题进行实践,把每天的教育教学工作当做科学研究来做,做到工作科研化、问题课题化、实践理论化。这样,当一个教师接受了具体的教育教学任务时,他的研究课题就被“立项”了,学科教学或班级管理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课题或课题的来源。例如,你是一名具有良好阅读习惯的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把教师的阅读习惯转化为学生的阅读习惯?这个问题就很值得研究。其实,庸者只知道做,不知道思考,而智者带着思考的大脑去做。这个“思考”,就是科研意识。可见有没有科研意识是大不一样的。教育科研就如同一片森林,只要你是有心人,只要你愿意为此付出劳动,走进去总是会有所发现、有所收获的。
3.养成科研习惯
教师要养成勤于动脑、动手、动笔的习惯,努力提高自己的思辨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搞科研就要有点科研的样子,要经常动笔写点东西,从班主任写“教育手记”,学科教师写“教后笔记”做起。要随时把比较典型的课堂教学案例写成研究报告,积累个案,作为科研的基础。苏霍姆林斯基一生研究了几千名儿童,记录了几千页的儿童成长笔记,堪称勤于研究又善于研究的典范。要结合自己的日常工作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并舍得下工夫,给自己“加压”,例如要求自己每学期或每年至少写作(是否发表不论)多少篇或多少字数的论文。长此以往,必有所成。
三、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今后前途
1.大胆改造传统,创造先进文化,倡导教师具有教育科学研究的意识
面对飞速发展的社会,可以大胆地预见,在未来社会,小学教师、中学教师和大学教授之间不会有等级差别。为了让人类发展得更充分、更美好,对人类的各个阶段的学习乃至生活进行研究,都显得非常必要。
2.从各个层面做好制度重建工作
如在师范生的课程设置方面,提高教育科研知识在课程设置中的比重,重视教育科研在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中的作用。学校作为教育科研最直接的受益场所,更应为从事教育科研的教师订立公正合理的分配奖惩制度,使我们的中小学借教育科研之东风,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
3.专业教育科研人员要关注教育
专业教育科研人员要更多地关注教育,而不是只关注教育学,要提倡平实质朴的文风,而不是以华丽的词汇来掩盖内容的空虚。如果放下架子,真实地面对教育,真诚地面对教师,二者的沟通就会有效得多。在这里,基层教育科研工作人员有着特殊的作用,他们既比较了解一线教师的鲜活实践,又能够较为从容地进入教育科学话语体系中去,可以较为经常地、有针对性地将二者联系起来,或者将鲜活的实践加以提升,加以推广,或者将先进的理论介绍给急需的一线。
4.弘扬教师的主体性
当今普遍重视弘扬人的主体性,人自身的发展越来越趋向于主体的自我建构。尤其是教育科研,它本身是一项创造性的复杂劳动,没有对主体自身价值的追求,没有自主的觉悟与觉醒,就不会产生巨大的内驱力去支持它完成这一复杂过程。只有对教师这一概念进行时代的重建,才能意识到教师不只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而是升华自我,完善自我,有着丰富创造力和生命活力的职业。教师这一概念绝不应被平庸填塞,而应与高尚、创造、探究为伍。教育的劳动性质不是简单、枯燥、接受,它是复杂、有意义的劳动,充满了发现的喜悦和探究的乐趣。
四、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主要方法
对教育科研中各种方法的分类,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在此,把最常用的方法划分为以下六大类:
1.文献方法
文献方法是通过对有关文献进行查阅、分析整理和归纳总结,以确定有关教育研究的“研究内容”和“价值大小”的一种研究方法。使用这一方法,首先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占有与课题有关的资料。其次是收集资料要全面、系统,具有代表性。
2.实验方法
由于实验方法对自然科学的众多研究的独特作用,这一方法也被引入了教育研究等社会科学中。为了解决某一教育研究的命题,常常根据一定的教育理论提出假设,选出有代表性的样本,依照一定的设计程序进行实验,然后通过对实验效果与传统方式下取得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以达到检验假设的目的。例如,“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实验,“实验、诱导、探究教学法”实验等等,都属于实验研究。
3.问卷法
问卷法是通过书面形式、以严格设计的心理测量项目或问题,向研究对象收集研究资料和数据的一种方法。
此外,还有统计方法、系统科学方法、个案分析法、比较研究法、趋势分析法、评价研究法、模型法、计算机模拟法等方法,在此不一一阐述,都得靠我们教师不断去学习、去领会、去实践。
参考文献:
[1]杨丽珠。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辽宁: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教育研究论文 篇14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教育科研管理求实
以校为本的教育研究是在学校真实的教育情境中,以学校面临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最终实现学校、学生和教育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研究活动。我们柯桥小学在世纪交替的近几年中,面对新世纪的挑战与新课改的呼唤,在校本教育研究的管理上发扬创新精神,想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审时度势,与时俱进,把学校教育科研工作推向了新的层次,积累了系统管理与从实开拓的可行经验。
实践证明,学校管理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焕发教育科研的生命力,与时俱进,才能做到科研不息,发展不止。
一、坚持“以人为本”,强化队伍建设
教师管理是学校诸多管理要素中的第一管理要素,因此,关注教师的成长、关注教师主体需要的满足和生命质量的提升,鼓励每个教师获得充分个性化发展,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鉴于此,学校领导认为,除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学历水平外,在树立“以德立身、以身立教”的良好形象,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教学实践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心理辅导能力等方面,还需要有新的发展和提高。为此,学校采取了“立足学校实际,立足教师实际”,以教推研,以研促教的策略,逐步构建了教研、科研、师训紧密结合,灵活、持久、经济、高效的师资培训活动管理机制。几年来,形成了三种“以校为本”的教师成长和发展的特殊培训方式:
(一)“因人设学”的特殊学习方式。根据我校教师队伍庞大的实际,确立了“全面培训,形式多样;分层要求,面向全体”的培训思路。在实践中逐步构建了“围绕一个中心,确立两个目标,实现三项策略”的继续教育新机制。
“一个中心”就是以新一轮课改理念与现代教育的要求为中心。“两个目标”:其一通过学习,发展和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使之与新课改要求相适应;其二,通过实践,形成符合学校实情的可持续发展的教师教育的管理模式。“三项策略”一是师训工作科研化。以研究课题为载体,开展逐层推进的系列研究,一个课题一个阶段,前后课题内涵紧扣,并呈递进状态,促使师训工作逐层推进。二是学习形式多样化。学习内容从实,培训形式力求多样,适合教师个体的不同要求,在全面实施的基础上分层运作,使不同类型的教师通过培训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三是科研、师训一体化。把校本师训纳入学校《“文化理校”基本理念下,学校管理的创新研究》课题范畴,并与《“校本教研”实践与管理策略的研究》课题的实施紧密结合。
具体说来就是建立了三个“载体”:
1.以“初为人师工程”为载体,把新教师的成长视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生长点,确立了“一年站稳讲台,三年有所成效,五年初成风格”的培训目标,并安排了相应的培训内容。
2.以“而立工程”为载体,着手壮大中坚力量,促使他们冲破高原现象。培训的重点是提高教学实践与教学理论水平与教育教学的研究能力,重心落在实践和行动研究上。
3.以“名师工程”为载体,把34位县、市级教坛新秀、优质课获得者、学科带头人纳入学校“名师工程”,并制订了培养和发展目标。
(二)“关注实践”的特殊行走方式。最有教育研究价值的问题,总是潜藏在具体教育、教学活动之中,离开了真实的教育教学现状,就不能有效地解释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为此,我校确定了具体的关注教学实践的思路。几年来我们制订了《柯桥小学学生素质发展的目标体系》,开展了学科素质教育课堂结构模式的研究,形成了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学生学业评价制度。使素质教育的实施在徘徊中创出了新路,也使学科课堂教学的面貌焕然一新。
现实表明,研究的内容能够体现时代性、前瞻性、针对性,教学研究才会有鲜活的生命力。如新课改把《综合实践活动》列为小学生的必修课程,我校早在2001年就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践探索》和《“小课题进班级”研究性学习的实验研究》两个课题的系统研究,实践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专家组鉴定认为“研究成果居省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
(三)“教学反思”的特殊言说方式。教师是教学实践工作者,每天都在发生着动人的教学故事。讲述并反思这些鲜活的教学事件,写成案例,不仅帮助教师发展了专业能力,提升了教学水平,并逐渐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信仰和教学风格,而且也找到了得心应手、会讲、乐写的言说方式。
倡导教师的叙事反思,一方面我们要求参与“三项工程”的全体教师,加强学习理论,更新观念,反思教学实践生活,勤于动笔,如实叙事。另一方面,组织教师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即将几个重点研究课题再分解成若干个子课题或一个课题分阶段以若干个递进课题的形式开展全方位研究。目的是扩大课题对研究成员的覆盖面,既追求研究的深度,从中探索规律,又充分调动教师参与研究的积极性,为他们创造叙事、反思的机会。
由于找到了符合教师成长特征的教育研究的言说方法,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三年来学校领导和教师在省市级以上教育报刊发表教科研成果(论文)194篇,获奖157项,其中《人民教育》刊载2篇,全国级获奖论文3篇。2003年,教师在县内外执教35节课,外出讲学71次。
“以师为本”的“校本培训”建设优质师资队伍,体现了对教师的人文关怀,为他们完成教书型——教研型——科研型的过渡,开辟了持续发展的通达之路。二、发扬求实精神,追求“实际、实在、实效”
教育科研,其价值在于求真。追溯教育科研历程,我校经历了从无序到有序、从零星到整合、从单一到系列的发展过程。在实践中探索,在研究中发现,在反思中改进,在总结中提升,实践使我们体会到:求真、求实,是学校教育科研的根本,无论是起始、过程与归宿都必须追求与体现“实际、实在、实效”的价值取向。
(一)研究的内容——教育中生成
学校要发展,应该在教育运行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问题是研究解决的起点,它的选择一要紧跟时代步伐,瞄准教改前沿热点。二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与遴选。三要符合学校校情。由于紧贴实际,所以也产生了实效。试举二例:
例一:“综合实践活动”的尝试。学生长期围着学科、课堂转,闭塞了他们的思路,束缚了他们的手脚,所学的知识得不到综合性的应用,抑制了学生学习的活力。于是,我们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起,扩大了第二课堂内涵,开展调查、研究、采访、社区服务等的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的校园生活进一步活跃起来了。在国家第八次课改前后,又相继把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与信息技术教育纳入“综合实践活动”,并列入教学计划。这不仅符合国家的教育指导方针,而且符合了学生的学情:学习领域扩充了,思维活跃了,各类知识有了应用的机会,综合素质发展—了,使学校教育更具生气和活力。
例二:学科教学的突破性探索。素质教育进课堂,改变了课堂教学面貌。但大量的调查表明:对照新《课标》要求尚有较大的差距,其一是:学生学习中那种单一的、他主的、被动的局面尚未从根本上改变,学习的主体性还未得到充分的发挥。针对这一现象,确立了《新课程标准下,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课题研究,引导教师在教学中寻求“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结构与模式,上挂新《课标》,下联教学实际,使教育科研抓到点子上。
(二)研究的管理——在教训中汲取
我校的教科研工作,启动初期,课题数量不多,内容往往随大流,无个性,且管理松散。因而操作不规范,过程不扎实,收效甚微。学校领导开始关注教育科研管理的研究,几年下来,终于柳暗花明,使学校内的教育科研工作从无序走向有序。
其一:强化管理机构。选定有一定研究能力的教师主持教科室工作,聘用了几位有一定经验的老教师参与,并明确工作职责:组织课题研究与管理、提供理论指导、宣传教改信息,并做好校长的教育科研参谋。自此,教育科研进入了有序化管理的新阶段。
其二:构建课题研究网络。我校规模大,立项研究课题多,一些有研究能力的教师往往跨课题参与,负担重,精力难集中,研究缺少力度;同时,课题之间疏于沟通,效率不高。于是,我们提出了“课题研究网络化”的新思路:以“一题为中心,多题作支撑”,把几个相对独立、互有交叉又相互呼应而促进的课题,织成课题研究网络,并明确共同的研究任务,以期实现“顾及共性,突出个性;协同研究,有机整合;成果共享,各取所需”的合力共进的目的(载于《小学教育科研论坛》2003年第5期),实践中收到网络管理与协作实践的双重效果。
其三:组建课题序列。我们从实践中发现有些课题进入研究网络略显牵强的弱点,悟出了一条新的管理思路,即一个总课题分解成多个子课题,总课题的结论来自所属子课题的实践。如《“文化理校”基本理念下,学校管理的创新研究》这一辐射学校全方位工作的课题,分解成8个子课题,内涵虽有交叉,但如此分类便于实施,要求抓住本质属性,各有研究重点,交叉部分,相机协同。这种总分式研究,符合学校实情,分线作战,殊途同归。
(三)过程操作——扎实、踏实、落实
计划是课题研究的第一步。我校凡立项课题均事先制订实施计划,内容遵循“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准则,提出实实在在的目标与扎实的措施保证,并使前后计划,环环扣紧。要实现计划,过程操作踏实是关键。我们提倡在实践中探索,反对搬抄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反对经验式;在探索中提炼,反对无为式。使课题研究过程做到真正落实。
(四)全程监控——审时、及时、准时
教育研究论文 篇15
1.1从养成教育的角度分析,德育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风尚,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单纯的思想教育往往是以教师的说教为主,缺乏与实际的结合,而体育教育则主要是让学生在实际中应用。体育锻炼具有集体性、竞争性、规范性等特点,所以能有效地培养学生互相尊重、礼貌待人的良好人际关系,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应变、协作能力,以及自立自强的开拓进取精神。所以,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融入德育内容,注重对学生理想、信念和思维方式的教育,致力于发现和发展蕴藏在学生身上潜在的品质,激励并促进他们在情感、道德价值、判断能力等诸方面全面发展。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教材内容的讲授或集体运动项目的开展,结合我国体育健儿在国际赛场上为祖国的荣誉拼搏进取的事迹,生动形象地进行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树立全局观念和协作精神,并以此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爱国主义热忱,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1.2意志品质是指一个人的目的性、自觉性、自信心、坚韧性、自制力、勇敢顽强和主动独立等精神。美国心理学家推孟及其合作者通过长期对智力超常儿童的追踪研究发现:成就最大那一组的意志品质明显优于成绩最小的一组。该研究成果说明了坚强的意志品质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意志品质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又是在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培养出来的。体育活动是以克服一定的困难和障碍为特征的,在体育活动中,学生要不断克服主、客观的困难(如:疲劳、场地等),这非常有利于学生培养顽强的意志品质,坚韧不拔的精神,以及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是学生培养意志品质的重要途径。
2.体育教育对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和治疗心理疾病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1心理健康是指人在生活中能保持稳定的情绪、愉悦的心境、敏锐的智力和具有适应自然与社会环境的心理状态。青少年学生正处在良好心理习惯形成和心理逐渐成熟的关键时期,被教育专家称为“第二断乳期”。因此,教师在关怀青少年身体健康的同时,绝不可忽视心理健康的教育与培养。
体育教育能使学生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确立顽强进取的人生态度,提高生命质量。丰富活跃的体育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心理学家伯格的研究表明:有规律地进行中等强度(最大心率的60%—75%)的活动,有利于情绪的改善。同时他发现:用力运动可以减少情绪上的负担,而且运动行为的替代作用可以减轻或消除情绪障碍。
2.2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对青少年提出了更高的标准,现代青少年不仅要有文化知识,而且要敢于创新、敢于挑战,具有较强的身心承受能力。可见,开展针对青少年心理疾病的治疗和调节研究,主动预防青少年心理疾病的发生,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较高的实用价值。
香港大学张小艳博士对北京和香港地区共2009名大学生所作的调查表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心理困扰程度明显低于不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人。而且体育作为调节治疗心理疾病的有效手段,被广泛采用且效果显著。这主要是因为体育疗法有以下特点:(1)患者易接受;(2)见效快;(3)无副作用;(4)便于自我调节和治疗;(5)经济实用。
3.体育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发展个性
3.1现代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教育是什么?教育是教人发明工具、制造工具、运用工具,教育有无创造力,也只需看他能否发明人生新工具或新人生工具。”由此可见,人才的本质特征是创造,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能够有所创造。也只有通过创造,知识和技能才能转化为生产力,才能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创新教育作为当今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有创造学内涵和创造新精神的教育,其预期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体育教学过程中充满了可以创造的元素与机会。结合体育教育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创新素质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多渠道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例如:在进行某项技能教学时,教师可以把课本上列举的部分、学练手段对技能的作用及原理向学生作简要介绍,让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据此可以选择或创造新的适合自己的锻炼方法,只要有效果教师就应该给予鼓励。然后开展诸如“哪些好?哪些差?为什么?”等问题的讨论。随着要求的提高、问题的增多,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都会有相应提高。
3.2个性是指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一个人整体的精神面貌。“自我”是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也正是这个“自我”才能使人形成完整的个性。自我调节对个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人的个性品质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我调节能力的差异。
当今的素质教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个性教育,而体育教育是青少年学生个性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体育教育以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等魅力,将千千万万的青少年吸引到参与者的行列之中,使他们贴近生活、体验生活,从而为个性的建树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于体育教育地位和作用的论述,同志早年就曾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作出了精彩的阐述:“体育是载知识之车,寓道德之舍。不仅可以强筋骨,而且有增知识、调情感、强意志之功效。”“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可见,体育教育的价值不只体现在“体”上,更体现在“育”上。总之,社会越进步、文明,人类的体育生活也越丰富,功能越宽阔,成就也越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