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减负教育教学论文(精选3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 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
学生减负教育教学论文 篇1
学生减负教育教学论文
一、全面认识“减负”的内涵
1.如何认识“减负”二字?
是不是学生一点负担才是真正的教育?是不是要让学生彻底自由?这样的无负担与彻底自由式的教育还是教育吗?对这些问题的疑问源自对“减负”二字的不全面认识?“减负”问题是基于我国基础教育大背景提出来的特殊问题,这里的“负”有两层含义:一个是“过重”的意思;一个是“多余”的意思。
“过重”问题是指由于应试教育导致教育以强化训练为主,以“最少的时间完成最多的作业,得到最高的分数”这种工厂式的效益观念为指导。教育成为残酷的考试竞争。同时,加上传统“锥刺股、头悬梁”的封建学习观念作怪,吃苦成为学习的标志性条件。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学生成为牺牲品,学习过程是痛苦的,过重的学习负担带来很多心理与身体健康问题。这里的减负是个人道主义问题。
“多余”问题是指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前,传统教育存在着很多多余的、低效的教学活动。低效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多余的教学语言与教学行为,学生沉浸在多余的作业当中,做一些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训练,重复的作业、不适合学生实际的学习任务,对学生未来发展无关的知识等等。这些多余的东西最终导致教育效果的无用功与低效化。我们的减负也要减去这些多余的东西,这里的减负就是提高教育效益的问题。
2.“减负”为何困难重重?
多年来,我们一直谈“减负”,采取了很多方法,减少学习科目与考试科目,加大教育教学规范的督查,不允许布置过多的作业,不许学生晚自习上课,要求中小学不要进行频繁的考试等等,但是真正的'效果一直不理想,原因在哪里呢?
有一个比较形象的比喻:“在一个国家每年一度的田径比赛中,大家都认为5000米的长跑太累了,有点不人道。所以,经过协商后把比赛改成了400米、200米与100米比赛,希望能够减轻运动员的负担。但事实事与愿违,运动员的训练负担一点也没有下降,100米的运动员所经历的辛苦一点都不必马拉松运动员的少,因为竞争的存在,人数更多的短跑运动员遇到的竞争更加激烈,训练的强度更加大。”这样的事实也存在在中小学教育过程中,多年来,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一直是让人痛心疾首的问题,在这种师生共同的痛苦当中,社会与上级部门一直再谈给学生“减负”,但是这种呼声一到学校里面就被化为无形,究其原因还是应试教育评价体系在作怪。
二、科学把握“质量”的方向
什么叫做“努力学习”?在大喊“给学生减负”的过程中,学生还需不需要努力学习?很多班主任在管理中感到非常困惑。其实,这也是对减负问题理解不到位的表现。学校是教育人的地方,教育学生努力学习、认真学习是学校的职责,但是努力学习不等于一定要让学生“负担过重”,不是要让学生“苦不堪言”。这里的关键是如何去学习的问题。
1.传统的努力建立在重负之上
“学生学习”的过程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传统的学习过程是枯燥的、痛苦的、被动消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负担建立在被动承受的基础上,学生不得不学,学生凭着坚强的毅力与不屈不挠的精神,与负担作不懈的斗争,最终取得了胜利。学习生活结束以后,少部分胜利者成功走进了大学的殿堂,大多数同学对学习深恶痛绝。在高考结束的那一刻,所有的学生都在庆祝“中学生活终于结束”。这样的学习与以人为本的教育背道而驰,与终身学习的理念相去甚远,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2.新课程的学习是主动积极的
新课程理念下的学习改变了这种传统的学习观念。新课程要求:学生的学习首先是建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之上的。什么叫做“自主学习”?自主的第一个要求是自愿,学生的学习是有兴趣的,有动力的,是主动的而非老师强压的;第二个要求是自觉,学生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自己自觉安排学习;第三个要求是会学,学生有着自己的学习方法与措施,能够在自我学习中管理好自己。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也许学生为之付出了很多的汗水,但是这是学生自愿自觉的,学生不觉得是个负担,而是一种爱好。同时,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习能力不断提升的,自我学习效率不断提高的必然带来负担的减轻。
所以,在学习上唯有这样理解学习的过程,才能够把努力学习与减轻学生负担的问题结合起来考虑。如果我们一直纠缠于传统的负担观念与学习观念,我们是无力解决“减负”与“努力”之间的矛盾的。
三、正确对待“减与质”矛盾的本质
减负与认真学习之间的矛盾,实际上真正的关键词并不在这两个词上,矛盾的核心在于这样几个词语――以人为本、提高效益。
1.处理好矛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为什么要“减负”?减负的最直接目的就是为了学生的健康快乐,就是要改变应试教育不顾学生的身心健康,不人道地给学生增加课业负担的现象。所以,减负就要把应试教育的地位减下来,在此基础上减少作业量、减少在校的时间,让学生有时间安排自己的业余生活,从事课外活动与社会活动等,让学生的生活快乐起来、身心健康起来。所以,我们一方面要呼吁加强对学校办学行为与应试教育的督查与管理,另一方面在班级管理当中与教学过程当中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把学生的快乐与健康放到工作的首位,对学生充满爱心,真正去关爱学生,我们就不忍心给学生过重的负担,我们的眼里就不会只有那点“分数”。所
2.处理好矛盾必须树立好效益观
怎样去“减负”呢?在面前的背景之下,给学生减负一方面要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要按照国家对学生作业、学习时间等的要求办事,让教学行为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但是,更重要的是通过改变我们的教育教学方法,贯彻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通过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性来减轻学生的多余负担。在具体的工作中,我们要改革班级德育管理工作,加大对学生学习内驱力的教育,让学生真正爱上学习,而不是靠毅力去克服“痛苦”来学习;要通过改善课堂生态环境,改革教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激情与思维火花,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快乐、形成探究的热情,从而学会自主学习、爱上自主学习、能够自主学习。在这样的学习模式下,原来的负担成为快乐的体验,原来的课堂得到了“减肥”,多余的东西被去掉,课堂的效益更高了。所以,效益观指导下的教育,一方面把痛苦的体验变成了自觉的追求,另一方面减少了课堂的多余“脂肪”,学生的负担减轻了。
四、处理好“减负”与“质量”关系的几点建议
1.“减负”后对班主任与老师要求更高
“减负”不等于教师要少做事、少管学生,不等于减轻教师的压力。越是减负,越给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减负对班主任提出了新要求,死管强压的管理方式无法适应学生要求,要加大对学生思想教育以配合负担的减轻以及新课程教学方法的落实,因为在转变的过程中一旦班级管理不到位,将给整个教育改革带来严重危害。同时,对教师提出了效益要求,要求教师改革教法、提高教育教学效益,在较少的时间完成并超过原定目标要求,还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思维火花,让学生愿意学习、快乐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加强教育研究,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改进教学方法。
2.“减负”是有限度的
减轻学生负担,并不是说不要负担,合理的负担是必要的,只是不能够作业负担过重。所以,班主任要在班级管理中把握好这个尺度,对学生形成合理的舆论引导,让学生不要在减负的考号中退步。教师要寻找减负与压力之间的中间点,在教学中要注意练习的设计,做到针对性、代表性、层次性,避免机械重复,枯燥乏味的练习。注意练习中的思维强度,让学生有创新的机会,体验和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这样即使“负担”再“重”,学生也不觉得是“负担”。
3.“减负”不排斥意志和精神
“减负”要适应学生发展的特点,使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无论什么时候,教师都得要培养学生刻苦学习的精神,顽强拼搏的意志,以及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只是不能因为学生能刻苦学习、承受力强,就无限制地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去折磨学生。所以,班主任要在班级管理中,坚定不移地加大对学生进行不怕吃苦的精神教育,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通过各种评价措施等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
4.“减负”需要家长的支持
班主任老师谈减负,但是家长不高兴了。当前升学竞争激烈,不少家长怕孩子在竞争中落伍,忙着给孩子请家教、买资料,强迫孩子做一定量的作业,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因此,要让孩子们肩上的担子不再沉重,家长要转变育人观念,社会各界要统一认识,精心保护孩子的身心健康,而且更要与学校密切配合,积极支持“减负”。所以,班主任要通过各种措施对家长加强教育,通过家访、家长会等让家长认识到不要把工作重点放到加重负担上,而是要放到学生的思想品质的教育上来。
总之,减负背景下的教育教学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教育教学,不仅需要教师提升教育理念,提升教育的人文精神,而且要改革教法,用效益换取负担的减轻。同时,要取得社会与家长的支持,通过家长会等形式教育好家长,形成有利于减负增效的教育氛围。
学生作文教育教学论文 篇2
学生作文教育教学论文
一、明确目的,正确运用语言
1.作文教学的根本目的
积作文教学的经验于一点,就是必须以指导学生正确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和形成中学生的现代写作能力和良好的写作习惯为根本目的。这是作文教学的主心骨,离开了这个根本目的,即使有“千种风情”,也是“良辰好景虚设”。现代作文能力是指学生会写一般文章的能力.只要是社会生活、工作当中所需要的除文学创作以外的书面语言文字,提笔就写,写就能写好,形成扎实的书面表达能力,这就是中学作文教学的目标。
2.积累语言材料
正确运用语言要以积累语言材料为前提,没有语言材料就不能进入写作,犹如建筑一座楼房没有砖瓦灰沙石就不能动工一样。在积累常用汉字的基础上积累词语,要一点一点地积累,积少成多,由字而词。由词而短语(包括成语在内),而句子,而段落,而篇章,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对于祖国语言宝库中那些久经岁月磨炼仍放出夺目光彩的古典诗词、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则尤其要积累。腹中积累了一定数量的语言材料,学生的写作就不会出现词不达意、言不尽意的“语言痛苦”了。
二、开源引流,观察生活和阅读相结合
学生作文内容空泛、“无米下锅”的主要原因是接触生活少、阅读量少,故中学的作文教学应。开源引流”。我国清代著名文学家曹雪芹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世事和人情构成了生活的主要内容。懂得了世事和人情,才能写文章,这揭示了生活是文章的源泉的道理。我国唐代伟大诗人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大量阅读书籍,写起文章来才能运用自如,好像有神来之笔一样。书籍是前人生活的客观反映。阅读书籍.实际上是在间接地认识生活。生活是作文之源,而阅读书籍,吸收营养就是作文之流。因此应指导学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把观察生活和阅读书籍结合起来,实现开源引流。
1.生活是作文之源
语文作为交际工具,同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学习语言从生活入手,增进理解;运用语文,以生活为内容;离开了生活,语言工具的交际功能就不复存在。读、写、听、说是语文能力的表现。读和听,是理解别人对生活的反映;写和说,是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叶圣陶指出: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茂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生活之树常青,生活是作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作文教学的过程,就是指导学生从认识生活、理解生活到表现生活的过程。生活还是作文的原形参照。文章写得是否准确、生动,是否合乎情理,也得靠生活来衡量、检验,脱离了生活也就失去了判断文章优劣的标准。所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理解生活的能力,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必要条件,也是作文教学的出路。
2.阅读是作文之流
书籍是人类文明的仓库,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书籍为人类开创了一个文明的社会。据测定:一个人的知识靠亲身实践得来的仅占20%,而80%的知识是靠阅读得来的。人们通过阅读,能够博古通今,吸取经验,获得知识,还可以帮助人们认识生活,提高观察、分析和理解生活的能力。阅读给学生展开了广阔的智力背景.能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对人的崇拜、对书的'崇拜和对祖国语言的崇拜,理所当然的应该受到重视。如果能指导学生阅读经典书籍中有代表性的作品,学生视野定然开阔,所得甚多,作文也就不会难于上青天了。通过指导学生课外阅� 这既为学生提供了写作材料,又能让学生练笔,一石数鸟,何乐而不为?
三、学生作文的动力:赏识性评语
在作文批改中,教师赏识学生,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长处,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或者一得之见,或者一段优美的文字,甚至一个词、一个字用得准确、恰当等等,老师都给予肯定、鼓励、赞扬、嘉许。那么,在写作文批语时要注意些什么呢?第一、对学生要充满爱心。通过作文评语传达出老师爱学生的诚挚之情、殷殷之意,字里行间寄厚望,一言一语传爱心。注意批语中的移情力量。多一些心理位置互换,使学生心服口服等等。让学生在批语中得到启示和鼓励、信心和力量。第二、要切实指出学生作文的长处和短处,使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评价学生作文,既要顾及全文,也要顾及学生的表现,两者结合,才能写出恰当的恳切的评语。对学生作文的缺点和败笔,不要粗暴地贬损和棒杀,甚至挖苦和讽刺,那有违一个教师起码的师德。第三、要简明扼要,生动有文采,书写工整,给学生以良好的示范和影响。批语的文字字字如金,让学生把握要领;句句珠玑,掷地有声,令学生长久铭记。书写工整,对学生起到示范作用,进行有形的教育、无声的鞭策。
小学教师教学减负论文 篇3
随着国家教育部“减负增效”活动的层层推进,各个学校如火似荼地展开了减负活动,而且“减负”这个词在早就被提出了,可是为什么最终的效果不是很明显呢?主要是我们没有把“减负”和“增效”很好地连接起来,有些教师甚至走入了减负增效的误区,比如认为“减负”就是减少学生课业上的负担,减少学生的学习时间和学习任务。其实,“减负”并不是不要课业负担,而是把过重负担减为适量学习任务,从思想上真正减轻学生的负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如何做才能真正地实现减负增效呢?下面笔者针对这一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希望能够为广大同仁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
一、合理安排教学时间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抓住学生状态最好的时间开展教学,突破教学重难点,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课堂上所学知识。首先,教师要认真备课,做好充足的准备。我们数学教师应该在领会课标精神的基础上,深入钻研教材,做到烂熟于心,这样才能保证课堂教学时能收放自如。更重要的是,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从自己所带班级的学情出发,针对不同年级段的学生创设一些联系生活的、有趣的、有意义的情境来激发他们的兴趣,以一些实际存在的事情和事物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价值。其次,选择一些有创新的课堂教学手段。教师应当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各种功能,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手段,使学生每节课都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但将科技手段运用的教学中并不意味着完全弃用传统的教学手段,而是要将二者相结合,避免学生因眼花缭乱的课件展示而忘记了学习的重点。
二、教师要为学生精选作业练习题
精选数学作业就要求数学教师依据授课内容,以及学生的接受程度,从众多练习题中精心挑选一些作为课后作业,或者教师针对教学内容自己设计一些作业题,使学生通过做练习题达到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那 从某种程度上讲,学生做什么样的数学题,不仅反映了教师的数学教学经验,还映射出他们的数学教育观念。“量”虽然能够体现出多做练习题能够提高数学学习成绩,但是学生投入到“题海”中,重复地做题会增加他们的学习负担,而且用时长收效慢。小学生获得数学知识时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因此作业的布置既要重视“量”,也要重视“质”,这就决定了教师在布置数学作业时要精心挑选,这是实现“减负增效”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手段之一。当然,要从浩瀚、繁复的题海中精选作业,非常考验教师的能力,要使练习题不仅要达到巩固知识、熟练应用的效果,还要使每位学生都能通过做作业有所收获、有所提高。因此,教师每次布置的作业题都要体现一定的层次性,可以根据作业题的构成适当选一些反映概念、灵活解题方法的习题,还可以编写一些错解辨析、悖论质疑及无定解的开放式习题,给学习有余力的学生留下足够发挥的空间,力争使每次作业都能体现出教师的“精挑细选”。
三、教师要做好课后辅导
学习辅导主要是解决学生愿不愿学和会不会学的问题,着重对学生学习技能、学习情绪、学习动机进行辅导。由于学生之间存在个性差异,接受能力有强有弱,学习水平有高有低,教学就可能会产生“吃不饱”和“吃不了”两种情况,因此,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必要补充。对能力较强的学生,要充分激发他们的创造性,为他们设计较高的。目标,使他们学有方向。一个教育学家曾说过:“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没找到能教好学生的方法。”后进生的独立性、自觉性相对较弱,往往今天教会了他们,明天又忘记了,有时一种错误会犯好几次。对这部分学生,教师应充满爱心,满腔热情地关怀他们,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学习潜能,确立合适的学习目标,改进落后学习方法,对他们练习中的错误要及时给予解答。对于中下等学生来说,他们不提问题并不能说明他们没有问题,他们可能问题“多多”,教师要启发他们发现问题,多提问题,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对他们的每一点进步给予鼓舞和激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而减轻他们的课业负担和心理压力。
四、改变传统的判作业的方式
小学生在做数学课后作业时,并不是每道题都会做,都能做对,我们数学教师应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尤其是对于不会做的题,让学生分析自己不会做的原因并写在相应题目的下面,这样教师就能在作业中很清楚地看出哪些题目学生掌握得还不是很好,有待于更一步的讲解。另外,有一部分学生是在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下完成的,教师也应让学生在相应的题目下面写出来,这样既有利于教师对学生作业及时检查,也能真实反映学生的作业情况;最后,在学生做完作业的时候,让他们再写一写用到了哪些知识来完成作业的,对于作业完成情况有什么感受?这样可以使学生对已学知识有一个好的归纳和整理,既实现了减负,又提高了学习的质量。
总之,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够乐学;掌握了恰当的学习方法,才能够会学;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够终生受益,当他们不再把学习当做负担,即使再繁重的知识累积也不能困扰他们。这样,“减负”就不再是一句空话,“增效”也会落到实处,这就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孜孜以求的。
参考文献:
[1]陈国辉。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减负的智慧[J].新课程学习,2011(3).
[2]张恺。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减负增效”[J].教育学文摘,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