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开题报告汇编四篇》
教育研究开题报告(通用4篇)
教育研究开题报告 篇1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时代要求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八次会议中,前教育部部长周济就《国务院关于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的报告》作了重要讲话。《报告》为中职德育教育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加强职业院校德育工作,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必要的文化知识、熟练的职业技能、健康的身心素质,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报告》给中职德育教育工作者,在加强和改进中职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问题上指引了前进的正确方向。特别是在认真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中,更增强我们适时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紧迫性和责任感。中职学生是我国未来劳动力重要的主体部分,中职学校作为加强和改进我国未来劳动力思想道德建设的主战场,我们要义不容辞地承担起这个历史重担。而中职德育创新的研究与实践将有利于为加强和改进中职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提供理论与实践的依据;有利于进一步完善中职德育教育理论,适应新时代的发展。
2、现实要求
德育是中职教育的灵魂,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保证。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当下中职学校在对中职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工作中所表现出的一些现状令人堪忧。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探索德育创新的研究实践,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也是中职教育的神圣使命。
3、校情需要
我校是宁远县唯一一所公办中等职业中专学校,提倡以德立校,以人为本,实行全员育人,在德育方面已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但是学生基本上是双差后进生(思想行为素质差,学习基础差),在教育和管理上都存在很大的难度。学生不听教导,不服从管理,出现经常性违纪违规。教师在教育工作者琐事多,压力大,况且我校又无专职班主任,因此教育教学和管理存在力不从心,常常导致要么因为教育影响教学,要么因为教学影响教育。为研究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时效性、针对性,我校一直在探索多途径、多方式的德育创新教育模式,努力找到提高德育创新教育实用效果的最佳途径,创造和谐、美好校园。
为解决以上问题,我校提出“自我教育、自主管理”课题进行研究。
二、选题的研究价值
理论价值:进一步挖掘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将传统文化中积极、有益的育人思想与当前中职德育教育现状相结合,在理论和实践中去的新的突破点。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积极引导学生步入健康文明和谐的社会生活,正确认识自我价值和他人或社会关系;从而尽可能调整行为,理顺关系,实现对人、对社会的价值,创造性开辟未来。
实践价值:本课题的研究,使我校真正树立起“以人为本”的育人观念,建立起以“自我教育,自主管理”为核心的民主运作机制,评价机制,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德育工作队伍,通过“知行合一”原则,将道德知识和规范内化为受教育者的道德情感和道德信仰,形成稳定的道德习惯,培养一批品德高尚,“和谐发展的人”.
三、研究目标
通过“自我教育、自主管理”课题的研究,提高全体教师德育教育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学校形成一支专兼结合、功能互补、有创新思维和工作能力并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德育工作教师队伍及学生队伍以及全员育人的德育新格局。成就学生,负教师,具体表现在:
1、注意德育活动的实践性和实效性,学生能通过自我教育与自主管理活动的参与和体验,形成感悟与信念,进而把正确的观点内化为思想观念和行动方式,最终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注重德育“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在教育实践中逐渐形成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思想,确立了注重素质教育,涵养人文精神,融知识传授、技能培养与人文素质提高于一体,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培养目标,全面推进人文教育、科学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整合,努力挖掘、优化教育资源,大力推进教育模式、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
3、德育教育工作要认真实践科学发展观,切实体现“与时俱进”理念,立足当前中职学生所具有的心理特征,个性差异,注重德育工作机制方法的创新。工作形式多渠道、灵活化、多样化,方法趋向科学与可行。
4、注重德育教育规律性的探求。在课题进行中,积累第一手原始资料,总结德育教育规律,供其他德育工作者参考。
5、通过课题开展,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创建“和谐文明”校园,有效锻炼学生,成就学生,切实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减负减压。
6、建立以“六个一”工程(编好一本德育校本教材、建好一支德育管理队伍、制定好一套学生评价机制、编印好一份校园德育报纸、建好一个校园德育网站、选定好一批德育实习实训基地)为中心的教育体系,形成德育创新、管理创新和实践创新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
四、研究内容
1、建立科学的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管理体系。研究如何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主管理”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主管理”的力量和效能。
2、研究环境因素对中职学生德育教育的影响,注重潜在课程的育人功能,探索符合中职学校的校园环境、班级管理模式。
3、研究中职学生个性差异,制定一套针对中职学生个性差异的心理辅导对策。
4、研究各文化课程及专业课程的德育教育因素。各专业组任课教师组成学科德育渗透队伍,挖掘各专业学科教学内容内在的德育因素,实现学科德育渗透,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具备优良品质、积极乐观的人生观。
5、研究校园与企业相结合的德育教育模式。
五、研究思路与依据
(一)、研究思路
1、坚持“以人为本”,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
2、贯彻“知行合一”原则,凸显实践育人功能;
3、认真实践科学发展观,切实更新教育观念,教育目标及方法,体现出“与时俱进”思想,强化机制方法创新。
(二)、依据
1、理论依据:
(1)、《中学德育大纲》
(2)、科学发展观理论,“以人为本”思想及“知行合一”思想
(3)、当代心理学、教育学理论2、实践依据:
我们有深厚德育教育的文化底蕴,在当地已有良好的社会声誉。在德育工作战线上,拥有一批优秀、素质过硬的德育教育工作者和班主任,并在工作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果的案例。学校领导十分重视德育科研,坚持以德育教育为首,注重德育教育的时效性,定期开展德育教育心得体会。全体教职员工注重德育理论学习,具备较强的德育科研的素质。
六、研究方法
本课题选择宁远县职业中专学校作为实验学校。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有:
(1)参观学习,调查研究法
(2)文献法
(3)行动研究法
(4)经验总结法
(5)个案研究法
七、课题研究步骤
(一)课题研究时间20xx年10月-20xx年6月
(二)课题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xx年10月-20xx年2月)
对研究课题进行可行性论证,制订课题研究计划,组织教师学习德育现代化理论和实地考察学习,转变观念,确定实验和样榜班,制定方案,做好一切课题的准备。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xx年3月--20xx年3月)
全面展开学校德育活动形式的多样化研究,并查找相关理论,指导课题研究。按照实验计划方案的具体要求,全面细致认真地进行实验,不断反思、总结、深化、提高。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xx年4月--20xx年6)
总结课题,整理实验过程材料,立案归档,撰写研究报告,进行成果推广。
八、课题研究的组织和管理
(一)科研组成员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二)课题管理措施
(1)制度保障:例会制度保障。围绕课题研究的展开,抓好科研队伍,注意点面结合,加强重点难点的攻关力度,使研究活动经常化。建立科研奖励制度,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科研。建立教师理论学习和研讨交流制度。
(2)研究组织保障:由校长担任课题主持人,学校配备行政领导、骨干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健全课题研究的实施网络,全面调控课题研究的运作程序。
(3)时间保障:确保时间落实,每学期进行一次全校性的活动,每个月举行课题汇报活动,不断提高研究者的研究能力和研究水平,抓好课题的过程管理。
(4)经费保障:确保可以研究经费全额到位。
九、研究成果形式
1、课题研究报告,撰写论文。
2、课题研究教师、学生成功案例集。研究有关活动录像、照片、资料集。
3、完成好“六个一”工程:编好一本德育校本教材、建好一支德育管理队伍、制定好一套学生评价机制、编印好一份校园德育报纸、建好一个校园德育网站、选定好一批德育实习实训基地。
4、制作德育教育课件,将科研成果推广。
教育研究开题报告 篇2
1. 课题研究现状及趋势,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有关教育论述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美育,又称美感教育,即通过培养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美育对促进学生的专业发展和健康成长有着重要作用,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地方本科院校学生的英语基础相对薄弱,学习兴趣不高,导致大学英语课程学习效率低下,通过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 使其得到美的熏陶,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应该是多种形式的美有机结合的过程,是全面而和谐地向学生渗透美的基地。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外国语言,了解其文化,掌握其技能的过程中,使学生体验两种不同文化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培养学生发现美、鉴赏美、认识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生态学理论强调要构建生态化的大学英语课堂,体现生态平衡的生态学基本思想。因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具有一定层次性和结构性,其各组成部分相互作用和联系共同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这个整体中,各个教学要素之间不断的进行着信息、能量、物质的输入和输出,与内外环境间保持持续不断的相互作用,进而维持着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平衡和稳定。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英语教学不仅是一个有机整体,它还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把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与生态学统一起来研究,探索如何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渗透美育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网络查询本课题及相关课题的研究现状,国内很多学者对美育的研究给予了大量的关注,也有许多文章探讨了大学英语课堂的生态性,但是将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美育教育与生态学结合起来进行的研究非常鲜见,因此,本课题研究拟创设充满美感的英语生态环境,构建平衡、协调的大学英语生态课堂,让学生以生命存在的自然状态和方法学习英语,实现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为实现“中国梦”助力。
2. 课题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2.1研究内容
本课题将立足于我校大学英语课堂中因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兴趣不高而导致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课堂现状,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分析以教育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将美育教育引入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可行性;找出影响美育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的生态因子,进而提出美育得以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的措施;将建构的教育措施运用到英语教学实践中,利用实验教学来检验教育措施。
2.2研究目标
通过本课题研究,创设充满美感的英语生态环境,构建协调、平衡的大学英语生态课堂,让学生以生命存在的自然状态和方法学习英语,实现学生美育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2.3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探究影响英语美育教学的生态因子;
(2)探索如何构建大学英语美育教学的整体生态平衡,以协调各因子间的关系,创设生命化、生活化的生态氛围。
3.课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及实施计划
3.1研究思路
本课题以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为指导研究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基本研究思路是实践调研,理论分析——对比借鉴,数据分析——总结归纳,提出建议——现实应用,实践检验。首先找出影响英语美育教学的生态因子,为研究提供良好的理论借鉴和参考;再通过对相关本科院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得出大学英语美育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提出相应的方案在教学中实施,通过对反馈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最终得出构建英语美育教学生态化课堂的措施。
3.2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贯穿于本研究的整个过程;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为论文的撰写提供理论支持;
(2)问卷调查法:在选题阶段,通过问卷调查为确定本研究的必要性提供数据支持;
(3)参与观察法:在实践阶段,参与在线活动,并对学生参与活动情况进行实时观察,了解所构建的大学英语生态课堂美育教育渗透的具体实施情况;
(4)个案分析法:在实践阶段,针对一名学生进行整个实践过程的观察,了解其在整个过程中的变化;
(5)访谈法:在实践的过程中,与学生进行及时交流,了解其存在的困难和想法;
(6)行动研究法:通过实验班与对照班的比较,观察效果,并根据反馈的问题,总结经验,优化教学设计方案。
3.3实施计划
(1)准备和初步实施阶段。建立课题小组,收集资料,撰写研究方案;调研相关本科院校目前英语课堂美育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全面实施阶段。内容选取,教学模式、方法的确定,把确定的方案在教学中实施,根据反馈和收集的信息加以分析整理;
(3)推广总结阶段。课题组成员相互交流实施情况,写出阶段性总结报告、教师论文,收集研究资料;
(4)写出结题报告。收集汇编材料、成果汇集、装订成册,为顺利结题作准备。
教育研究开题报告 篇3
课题研究背景:
带班多年发现,班级内的单亲家庭学生越来越多,这样的家庭对孩子们的影响还是挺大的,让我不得不思考这个问题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的婚姻观、家庭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离婚率越来越高,单亲家庭子女日益增多。家庭的破裂、抚养方式的改变、人际关系的变化以及家庭教育的变异,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对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问题的研究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课题研究意义:
据我在班里调查,和各班班主任交流,每个班里这样的孩子还不少呢!所以,就这个问题我想研究一下,看看有什么具体的办法来帮帮这些孩子,实在不忍心他们长大后一无是处或是人格有缺陷。
这些孩子就学,给了社会、学校,乃至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么是这些孩子成为有用的人呢?很多老师发现,班里的这些孩子生理、心理都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很多教师也都逐渐发现了这类学生出现的新问题。例如,一部分学生长期受到家庭的冷落,在学校消极,不参加集体活动,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的态度。性格孤僻、灰暗;还有的学生受到家庭暴力的影响,在情绪控制上较为困难,容易冲动,攻击性强,等等开题报告范文: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研究开题报告范文: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研究。这些情况,对于学校管理、教师的教学目标实现都提出了问题,如何更好的去帮助单亲家庭学生成长,是不可缺少的学校教育组成。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单亲家庭通常指父母离婚的家庭,可是在实际的生活中,单亲家庭的范围应该是更广泛的。孩子他们每个人的情况都是不同的,有父母离婚的、有父母一方或双方死亡的、有父母一方或双方监狱服刑或强制戒毒的、有父母在外地打工常年不在身边的。我本次课题研究的对象主要指小学生中父母离异、父母离世的孩子,他们由于家庭的原因造成了情感、性格等方面的发展有所缺陷,在学校的活动中也表现出了明显的不同于他人,造成了他们有自闭、自卑、叛逆等心理问题表现,本次课题研究的方向就是了解这些单亲家庭的孩子在小学阶段的成长情况,尤其是心理发展方面。了解单亲家庭在孩子们成长中的影响,从而在教学中多关注这些孩子们的成长,给予他们更多的帮助。
教育研究开题报告 篇4
课题的提出
近年来,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存在着一部份后进学生的群体,他们在校内外的不良表现尤为突出。不思学习、任意逃学、欺小凌弱、吵嘴打架、损坏公物、偷窃剐钱、野宿不归家 。虽经老师多次教育帮助,仍屡教屡犯,引起学校和老师的关注。经过深入调查、了解、分析后,知道这些学生中大多数来自于不健全的家庭。据我们对全校1093名小学生家庭调查来看,属于父母离异的家庭学生有60人;在父母中有死亡的家庭学生有28人;父母因违法犯罪被劳改、劳教的家庭学生有6人;母亲被拐卖或失踪的家庭学生有6人;寄养在亲戚家里的学生有3人;共计103人,占全校小学生9.1%。其中,学习差的有33人,表现差的有13人。再从家庭教育看,属放任不管或粗暴型教育的家庭学生就有41人,占单亲家庭学生的40%。看来,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不容忽视,转变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问题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教育家卢梭说: 每一个人的心灵有它自己的形式,必须按它的形式去指导他;必须通过它这种形式而不能通过其他的形式去教育,才能使你对他要费的苦心取得成效。 为此,特提出 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