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教师优秀事迹材料(三篇)》
书香教师优秀事迹材料(精选3篇)
书香教师优秀事迹材料 篇1
,女,32岁,中共党员,小学高级教师,房山区骨干教师,十渡小学工作。
1976年12月出生于房山区韩村河镇。1995年7月,毕业于房山师范学校后,主动申请到深山区十渡镇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自参加工作以来,一向战斗在教学第一线,担任班主任工作并承担学科教学工作。工作用心,踏实肯干,扎根山区,无私奉献。
从教13年,担任班主任工作13年,先后送走5个毕业班。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个性注重班群众良好班风和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尤其对后进生及特殊学生倾注了更多的爱。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应对山区的孩子,信息比较闭塞,知识面窄的现状,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做到了学科育人。经常利用课余时光到学生家中进行家访,常常是深夜才回到家中,了解学生的具体状况,指导家长教子方法,努力做到家校协同。20__年到中心小学后,由于离家较远,家中公公、婆婆身体都不好,孩子又小,克服了一切困难,踏实认真地工作。充分利用十渡的'地理环境,结合平西抗日纪念馆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教育。在日常工作中,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善于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坚持以人为本,通过改变教育观念,探索适应时代和学生发展需求的德育方式,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在教学工作中,始终痴迷于“三尺讲台”,始终坚持站在教学一线,始终坚信提高自身素质是一名优秀教师的立身之本。完成了本科的学历进修,坚持长期自费订阅教学资料,先后多次披星戴月(为了学习常常凌晨4点多从家里出来)的参加市区骨干教师、课改培训、教科研等各级各类培训活动。作为区级骨干教师的,不仅仅能自我钻研教法,还能带领本校青年教师研究教育教学新方法。长期担任教研组长,并多次承担国家、市、区级教科研课题研究任务,先后撰写多篇教科研,并多次获奖。
在深山区这片教育沃土上,爱岗敬业,严谨治学,热爱学生,尊重家长,无私奉献,为人师表,在教育教学中取得了比较优异的成绩,参加房山区教学评优活动,获区级录像课一等奖,教学设计区级一等奖。获北京市优秀二等奖,国家级科研三等奖,获国家级科研一等奖,先后获得了房山区优秀青年教师,房山区优秀少先队辅导员,房山区中青年骨干教师,国家级科研工作先进实验教师等荣誉。
书香教师优秀事迹材料 篇2
,在党组织关怀、培养和同志们的帮忙下,在27年的从教生涯中,时时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努力工作、乐于奉献、热爱学习、不断进取、关爱学生、团结同志,在教育教学和承担学校分配的各项工作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热爱教育、教书育人
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认真执行党的教育路线、方针,严格按照党的教育政策、根据教学大纲认真教学,为人师表,全心全意做好教书育人工作,无论在任何岗位担任什么工作,都能以高度的职责感和事业心将全部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
自1981年参加工作以来,一向都是从事一线的教学工作,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教育和教学经验,能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为已任,针对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心理特点,注重与学生沟通交流,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个性是加强后进生的思想转化工作,采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循序渐进的教育方法,与家长联系、配合,共同做好工作并取很成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从端正学生们的学习态度,帮忙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入手,到达树立自信心,激发求知欲和上进心,让学生在寓教于乐中理解教育,从而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提高学业成绩,使之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学生的目的。
在做好日常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各类英语竞赛,并两次获得南平市中学生英语潜力竞赛指导二、三等奖,南平市中小学生英语口语竞赛指导一等奖。
二、业务精湛、成绩显著
努力钻研业务,不断充电,学习掌握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自1994年担任英语教研组长以来至今,带领本组教师钻研业务,探讨新课程改革,改变教育教学理念,认真开展各种教研活动,组织群众备课,写好教案,拟好学案,并大胆地开展教学实践,正确传授知识,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地位,注重学生的情感交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不断创新,积极承担本校区级新课程改革课题组的实验,发挥了学科带头人的作用,热心指导年轻教师,经常听课、评课,给予指点,使他们的教学潜力和教学成绩有明显的提高。本人也获得了区教育局颁发的骨干教师的荣誉称号。
徐玲老师善于总结和运用担任班主任工作。20余年来,在班级管理方面积累了不少行之有效的经验。掌握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开拓进取,适应新课程改革,勇于承担课改任务,是本校的区级课题组主要成员之一,是学校英语学科的带头人,有必须的教学教研水平。论文《英语课堂教学的板书艺术》等在福建教育学院学报上发表、《初中生英语自主学习潜力的培养摭谈》获20__年南平市中学英语优秀教育教学论文一等奖,受到同行教师的好评。
书香教师优秀事迹材料 篇3
在xx街办事处兵站社区兵站路小学家属楼,说起谁最“热心肠”,居民们的答案难得的一致——!作为一名退休教师,76岁的冯老师没事常常在小区转悠,在没有看门人员的时段里,看到天黑小区的灯不亮,天亮灯不关,自己到点就去拉灯,时间一长,得到了小区一片“点赞”,住户们都亲切地称呼他为“冯老”。
兵站路小学的杨校长告诉我们,兵站路小学的家属楼小区以前居住的都是兵站小学的教职工,管理起来很容易,随着时间的推移,外来住户占到全小区三分之二,住户人员的复杂化,再加上住户水平参差不齐,管理起来很不容易。不少住户在小区乱扔垃圾,在大门口栏杆上晒衣服,这些行为在小区时有发生。为了给大家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冯老主动组建一支小区保洁队。他是大家拥护的队长。说起这个,冯老笑呵呵地说:“活动、活动,人活着就要动!我想趁着现在身体还硬朗,多为大家做点服务,所以就自愿当保洁员。”但是,做小区保洁是一件苦差事,所以大家刚开始的积极性并不是很高。除了冯老外,保洁队只有两三个人。考虑到平常工作量较大,冯老就组织小区里年轻的同志们也参加这支保洁队,已经达到了十余人,隔三岔五都有人在小区里搞保洁。
“万事开头难。”冯老坦言,在刚开始保洁的时候,受过很多委屈,平常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多管闲事”“这话搁谁听了都不会好受,但某些人毕竟有些习惯一时半会也改不了。”冯老说、每当这时候他都会耐心地给居民讲道理、作解释。就这样,看见小区有垃圾,他就会随手捡起来;遇到有人往墙上乱涂乱抹,他就去和人家“聊一聊”;碰到有人在小区张贴广告就去“劝一劝”。现在,不少居民都表示,在冯老和保洁队的辛勤付出下,小区的环境“比以前好了很多”。
在冯老的家里,有两把扫帚,一把扫家里,一把扫楼道。院里看到哪里脏了,他就会拿着自己的扫帚出来打扫。不认识他的外来租户甚至把他当成了小区里的聘用的保洁员。他告诉记者,有一次他像往常一样在楼下扫地,一个年轻租户指着路边对他说:“这边很脏,你过来打扫一下。”当时他感到很好笑,但啥都没解释就去扫了。
在冯老的坚持下,小区的居民也渐渐被他的精神所感染。一次冯老因事外出了几天,回家的路上想着这几天没打扫,楼院里一定很脏,准备回去大扫除一番。但让他没想到的是,进小区大门一看,干干净净的。正在他疑惑的时候,正巧碰到一单元张大姐。张大姐的一番话让他欣慰了不少:“以后您不在家,楼院我来打扫。”
看见有人在小区乱贴小广告,冯老会前去制止;看见身体较差的老人拎菜困难,冯老会搭把手……不过,最让小区感动和信服的是,小区东南角有一堆多年堆放的垃圾,平时只有人扔,没人清理,冯老考虑垃圾到了夏天臭气难闻,影响大家健康,他就自己出钱让车把垃圾清理掉,如今垃圾堆变成了花池。小区围墙陈旧脱皮,冯老自己出钱买涂料,并组织保洁员自己动手粉刷墙壁,使小区面貌焕然一新。小区门口只有一盏路灯,为了解决小区照明问题,冯老同几位保洁员自己找线、找灯泡,自己上高爬低安装了三只路灯,晚上小区处处明亮,既便于大家出行,也加强了安全。冯老为了小区安全,同学校杨校长协商,给小区安装了三个摄像头,冯老自己出钱制作了一块“您已进入视频区,请注意您的行为”的广告牌,钉在了大门口,保证了小区住户的安全。为了小区,冯老不仅组织保洁员为小区服务,还自己掏腰包支付五百多元
冯老一不为名,二不为利,他的事迹在我们每个人的眼中感觉微不足道,但他的举动感染了小区的住户,感染了你,我,他……他是小区里的“热心肠”,温暖了小区每一位住户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