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工作报告 > 实验报告 > 关于计算机实验报告汇总17篇正文

《关于计算机实验报告汇总17篇》

时间:

关于计算机实验报告(精选17篇)

关于计算机实验报告 篇1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熟悉计算机的拆卸和组装的过程,知道计算机的内部结构以及了解各部分的功能。并掌握计算机拆卸和组装基础技能。

二、试验环境

硬件环境:硬件部件完备的计算机一台,维修工具若干。

三、实验过程

第一:用螺丝刀拧下机箱侧面板的螺丝拆开机箱。第二:把主板上的各种数据线和电源线拔掉(注意记住它们的位置)。

第三:依次把主板上的内存、显卡、网卡、CPU风扇,CPU拆下。

第四:把主板上的螺钉卸了,把主板拆下。第五:把硬盘,光驱,软驱拿下来。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

实验时能够安全并有效的拆装计算机主机,能够迅速发现各个部件之间的联系,并能记清各个部件的位置及拆卸顺序,实验很顺利。

五、心得体会与建议

通过这次的计算机拆装实验,我基本对计算机硬件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与掌握,以前在家里只是把外壳打开吹一吹灰尘,而这次试验让我第一次真正的接触到电脑机箱的内部结构,了解了机箱内部CPU,网卡,插槽,CPU风扇,数据线的各个位置,通过这次自己动手拆卸电脑。也让我明白“实践出真知”、“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这两句话的深刻含义。当然,在这次拆机中我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在拆机时去没有注意到网卡与中央处理下面有卡子。当把这些拆下来后去不认识他是什么部件。最后才逐渐明白过来。

这次试验除了对于知识的掌握,更主要的是锻炼了我实际动手能力,也是我认识了电脑的硬件、软件等方面的知识,当然我也深刻明白我的不足之处,那就是在装机时,有点小麻烦,总是感觉装的位置不对,线路理的也不顺。这方面需要加强啊。

关于计算机实验报告 篇2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运算器的组成结构

2. 掌握运算器的工作原理

3. 深刻理解运算器的控制信号

二、实验设备

PC机一台、TD-CMA实验系统一套

三、实验原理

1. (思考题)运算器的组成包括算数逻辑运算单元ALU(Arithmetic and Logic Unit)、浮点运算单元FPU(Floating Point Unit)、通用寄存器组、专用寄存器组。

① 算术逻辑运算单元ALU(Arithmetic and Logic Unit)

ALU主要完成对二进制数据的定点算术运算(加减乘除)、逻辑运算(与或非异或)以及移位操作。在某些CPU中还有专门用于处理移位操作的移位器。

通常ALU由两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整数单元有时也称为IEU(Integer Execution Unit)。我们通常所说的“CPU是位的”就是指ALU所能处理的数据的位数。

② 浮点运算单元FPU(Floating Point Unit)

FPU主要负责浮点运算和高精度整数运算。有些FPU还具有向量运算的功能,另外一些则有专门的向量处理单元。

③ 通用寄存器组

通用寄存器组是一组最快的存储器,用来保存参加运算的操作数和中间结果。

④ 专用寄存器

专用寄存器通常是一些状态寄存器,不能通过程序改变,由CPU自己控制,表明某种状态。

而运算器内部有三个独立运算部件,分别为算术、逻辑和移位运算部件,逻辑运算部件由逻辑门构成,而后面又有专门的算术运算部件设计实验。

下图为运算器内部原理构造图

2. 运算器的控制信号 实验箱中所有单元的T1、T2、T3、T4都连接至控制总线单元的T1、T2、T3、T4,CLR都连接至CON单元的CLR按钮。T4由时序单元的TS4提供(脉冲信号),其余控制信号均由CON单元的二进制数据开关模拟给出。控制信号中除T4为脉冲信号外,其余均为电平信号,其中ALU_B为低有效,其余为高有效。 下图为ALU和外围电路的连接。图中的小方框代表排针座。

在运算器的工作过程中,S3 S2 S1 S0 和CN为控制信号,FC为进位标志,FZ为运算器零标志。运算器的逻辑功能见下表,表中功能栏的FC、FZ表示当前运算会影响到该标志。

(思考题)运算器功能的选择:

如图在表中,可以通过调整S3 S2 S1 S0和CN的值来改变运算类型,功能如上图所示,不同的S3 S2 S1 S0和CN的值对应不同的运算类型和结果。

CON单元的数据开关控制数据的形成。

(思考题)运算器的数据通路:

以下为数据通路图

(思考题)运算器的各组成部件的控制信号的作用:

LDA和LDB控制存入数据的位置(具体运行方式如上图所示)

SD27到SD20通过开和关两个状态控制输入数据

而S3 S2 S1 S0和Cn控制运算的类型(Cn只用于移位运算)

四、实验内容

(1) 按图1-1-5连接实验电路,并检查无误。图中将用户需要连接的信号用圆圈标明(其它实验相同)。

关于计算机实验报告 篇3

一、实验概述

【目的及要求】

1、了解计算机配置原理和方法

2、掌握计算机拆卸方法和注意要点

3、掌握计算机安装方法和注意要点

4、学会组装电脑

【基本原理】

计算机几个主要部件通过计算机主板上的插槽连接构成一台完整的计算机。

【实施环境】(使用的材料、设备、软件)

计算机完整部件一套、螺丝刀

二、实验内容:

【项目内容】

了解计算机各个主要部件,熟悉主板各个插槽的作用和接线柱的识别,掌握计算机组装技术。

【实验过程】(步骤、记录、数据、程序等)

1.计算机拆卸步骤

第一:首先把机箱后面的各种数据线先拔掉(包括显示器、键盘、鼠标等)。

第二:用螺丝刀拧下机箱侧面板的螺丝拆开机箱。

第三:把主板上的各种数据线和电源线拔掉(注意记住它们的位置)。

第四:依次把主板上的内存、显卡、网卡、CPU风扇,CPU拆下。

第五:把主板上的螺钉卸了,把主板拆下。

第六:把硬盘,光驱,软驱拿下来。

2.拆卸时应注意的几点事项!

一、拆卸可插入主板内硬件。通常包括内存、显卡和PCI扩展卡。

1、内存:在拆卸时请大家注意,一定要把两边的卡子放到底,这样便不会伤害到内存金手指,以及主板内存接口了!(清理时,如发现在金手指处有明显氧化,可用软性橡皮按顺时针方向匀力擦拭,氧化面即可被清洗掉)。

2、显卡:拆卸和清理时的注意事项和内存基本一致。进一步清理。偶用的另一台机器是9550(穷人),在拆下显卡后,发现在散热片和PCB版交接处存在大量积尘,而散热片却找不到一个膨胀螺栓。故此时想到是用硅胶固定。拆卸方法:可用无静电的专业吹风机对散热片加热(家用不可,家用吹风机出风口太大,容易造成显卡PCB板穿孔,切记切记!)或开机运行三型3D游戏、执行3DMARK,使显卡持续高温,迅速关闭计算机后把显卡拆下,用细线把散热器和PCB板分离!

3、PCI扩展卡:其拆卸注意事项和内存、显卡基本相同,只需注意,在清理后,装回主板时,一定要远离显卡,否则造成显卡通风不畅哟。

二、主板插槽拆卸。在主板上存货最多的地方无非就是三点,北桥芯片、处理器托架以及内存插口旁。

1、北桥芯片:其散热量并不亚于显卡、CPU。由于北桥芯片是用两颗塑料的膨胀螺栓进行固定,拆卸时,把主板翻到背面,右手用钳子(最好是尖嘴钳子)轻轻夹住膨胀螺栓,使其合并,左手则轻轻向下提取散热片。注意:用钳子夹住后不要左右晃动!这样会很容易划伤主板!紧记!

2、处理器托架:不要小看这里,在关闭电源的一瞬间,此处收货量是所有散热系统的状元!原理:一般情况下,处理器托架是由4个塑料膨胀螺栓来固定,但其和北桥散热片不同之处在于,该膨胀螺栓是在中间加一个小塑料棍,通过向下挤压,使其膨胀,以起到固定的作用。方法:用小型一字改锥将小棍挤出即可!

3、内存插口:通常是由于离CPU过近,而造成的尘堆积。注意上述拆卸方法后,应能轻松取下!

至此,机箱内所有发热量大户,已被我方全部攻破,下一步进行清理即可。小提示:电源可是超级吸尘器,可打开其外部用气筒进行清理!

4.计算机安装步骤

1)安装机箱电源;

2)安装CPU和CPU散热的风扇;

3)安装内存条;

4)再机箱底板上固定主板;

5)连接电源线、连接机箱面板上的开关和指示灯;

6)安装软驱;

7)安装硬盘;

8)安装光驱;

9)安装显卡;

10)安装声卡;

11)安装内置modem;

12)连接显示器、音箱;

13)连接键盘、鼠标、打印机;

14)通电测试;

15) 整理工作;

16)硬盘分区、格式化;

17)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及硬件驱动和应用软件;

18)进行72小时的烤机,如果硬件有问题,在72小时的烤机中会被发现。

5.安装时应注意的几点事项

㈠.机箱装配及电源安装

主机内部的所有部件都要安装在机箱里面,组装计算机时,首先要进行的工作就是机箱装配和主电源的安装。

⑴机箱装配

①首先准备好机箱装配所需的一些配件,包括螺丝等。

②由于不同主板上的输入输出接口的布局不同,要根据布局情况,将配板上相应的小铁片拆下来,拆下小铁片后,就可以使主板上的输入输出接口,如键盘接口、鼠标接口、串行口和并行口等露出来。

⑵电源安装

由于各种机箱形状不同,为了安装主板方便,往往先将主板安装到机箱内,然后再安装电源。安装电源的步骤如下:

①准备好要安装的ATX电源。

②用螺丝刀拧开机箱后面的所有螺丝。

③拆下机箱盖。由于机箱种类不同,机箱盖的拆装方式也有所不同。

④电源后面的安装位置四周有4个螺丝孔,与机箱后面板上电源位置的4个螺丝孔相对应。把电源放入机箱,对准电源上和机箱上的螺丝孔。

⑤拧上螺丝。先将4个螺丝拧上,不要拧紧。调整一下电源的位置,使之平稳,然后再将所有螺丝拧紧。

㈡.安装主板

安装主板时应首先将CPU、CPU风扇和内存安装到主板上,然后再整体安放到机箱内。

(1)安装CPU ,将主板从包装袋中取出,抚平包装袋,将主板放到包装袋上。观察主板和CPU的防接错结构,找准定位特征点,通常以倒角或圆点标出。将ZIF插座的锁定杆抬起到垂直位置,垂直插入CPU。此时要特别注意使CPU针脚与插座的孔对齐,再将CPU向下插放到位,按下锁定杆至插座卡销处。

(2)安装CPU风扇,首先在CPU的保护壳或核心上涂上一层薄薄的硅脂,它可以使CPU与散热器很好地接触,涂的时候,一定要涂均匀,以确保良好的散热。涂好散热硅胶后,就可以将散热风扇安装到位,有的风扇安装时有方向性,不可随意安装。将散热风扇对正位置放好,卡紧卡销,然后,将风扇电源接好,这样便完成了CPU散热风扇的安装。

(3)安装内存条,观察内存接脚上的缺口和内存插槽上的隔断,对准内存与插槽的安装方向,两端均匀用力地向下按,将内存插到底,同时,插槽两端的卡销自动卡住内存,内存安装完成。安装内存时,应该从靠近CPU处的内存插槽开始,依次安装。

(4)将主板安放到机箱内,卸掉机箱的侧板,把机箱平放在桌子上,将主板上有背板端口的一方对着机箱背板放下。透过主板上的螺钉孔确定要在机箱底板的什么位置安装铜柱。拿出主板,安装好铜柱或塑料柱,将已经安装好CPU及风扇、内存的主板安放到机箱内固定。注意,如果主板需要使用金属螺丝和塑料柱固定,一定要注意在接口一侧使用螺丝(刚性牢固),在远离接口部位处使用塑料柱(柔性活动)。安装螺丝时,先不要拧得太紧,螺丝都装上后,再按对角方向逐一拧紧。

㈢.安装AGP显卡和各种PCI卡

(1)安装AGP显卡时,应注意接脚处缺口对准插槽内的隔断,同时还要注意插槽端头的卡销。把显卡垂直插入插槽内至底,拧紧挡片上的固定螺丝即可。

(2)安装PCI插卡与上述类似,相比之下还要更简单一些,主板上的PCI插槽都是通用的。安装时,应兼顾到其他板卡的安装位置、是否妨碍连接数据线、有利于散热等因素。PCI卡主要有声卡、网卡、视频卡等。对于安装声卡来说,还要正确地连接CD音频线。即用CD音频线将光驱音频接口与声卡上的CD—IN接口正确连接,如果是板载集成声卡,则CD音频线应安装在主板上的CD—IN接口。

㈣.硬盘、软驱及光驱的安装

将硬盘及光驱放进驱动器架,拧紧螺钉即可。需要注意的是:

(1)选用合适的螺钉,安装硬盘的螺钉与安装光驱的螺钉是不一样的,安装硬盘用的螺钉外形稍短、稍粗一些。

(2)安装硬盘和光驱进入驱动器架时的方向不同。安装光驱时应该从机箱前面板外部将光驱塞入驱动器架,安装到位后,光驱面板应与机箱前面板相吻合。

(3)在允许的范围内,硬盘和光驱的安装位置要灵活掌握,距离其他板卡、组件等既不要过近,也不要过远,以免影响数据线的连接。

(4)安装软驱同安装光驱基本相似,只不过是从里往外放入软驱。方法是把软驱对准机箱面板上的软驱槽口相对应的托架上,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在软驱中插入软盘。接着再上好螺丝。软驱固定好后最好拿个软盘来试一下可否顺利地插入、弹出,以确定是否到位。

㈤.连接电源

完成好主板、板卡、硬盘、光驱等的安装工作后,接下来就可以进行电源的连接了。

(1)连接主板电源主板上电源接口较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主要有20孔的主板电源、4针的风扇电源以及Pentium 4 CPU专用的电源接头。它们都有防接错结构,认真看一看结构,在相应处连接上即可。如果是维修老式的AT机型,在连接主板电源时,要特别注意黑线挨着黑线,千万不能接反。

(2)连接硬盘、光驱电源这些电源线的连接很简单,都是带有倒角的四芯电源插头,不会接错,但是要注意一定要安插到底。否则,很可能会毁坏硬盘。

㈥.连接数据线

连接数据线,主要是指连接硬盘、光驱的数据线。连线时应注意检查,硬盘、光驱的主从盘设置是否正确,找准各数据线所对应的接口与方向。

(1)安装硬盘、光驱时,如果用两条独立的数据线连接,则将硬盘和光驱均设置成主盘,如果硬盘和光驱连接在一条数据线上,则将硬盘设置成主盘,而将光驱设置成从盘。建议两个设备均设置成主设备,用两条独立的数据线连接到主板。

(2)将数据线接头处的凸起对准主板上插槽处的缺口,安插入位。通常主板上有两个不同颜色的IDE插槽,一个是Ultra DMA 66/100的插槽,用于连接硬盘,需要使用80芯的IDE排线:另一个是Ultra DMA 33的插槽,用于连接光驱、刻录机、DVD等设备,使用普通的40芯IDE排线即可。

㈦.连接机箱面板信号线

机箱面板连线主要包括:电源开关、复位开关、电源指示灯、硬盘指示灯、前置USB端口连线等。

(1)连接机箱前面板连线时,按照主板说明书的说明,对照实物,将机箱前面板上引出的各种信号灯线、控制线一个一个地接插在主板的相应插针上。主板上一般用色彩或线框标明,相同色彩的插针为一组,有三角或数字标志的插针为正极。

(2)要注意信号灯线极性不能接反,否则灯就不亮了;特别要注意正确连接前置USB连线,因为同组接线中既有数据线又有电源线,如果接错极易出现问题,所以一定要看清说明书再认真连接。

㈧.连接外设

机箱内部的组装工作完成后,就可以连接外设,主要是指连接键盘、鼠标、显示器、音箱等。在机箱背板处,找到与上述设备接头外形相似、颜色相同的插座,一一对应连接,并将显示器的固定螺丝拧紧,即完成了外设连接。

㈨.通电,若自检无误,说明安装正确。关机,整理内部接线,用塑料扎线把机箱内部散乱的线整理绑扎好,并就近固定在机箱上。最后,盖上机盖,结束装配。

6.开机测试步骤

1)确认所有设备连接正确;

2)打开计算机电源开关;

3)启动电脑后,可以听到CPU风扇和主机电源风扇转动的声音,还有硬盘启动时发出的声音,软驱、光驱也开始进行预检;

4)显示器上将显示自检的情况。如:显示器型号、CPU型号、内存容量和系统初始化情况等;

5)在开机测试后,如果没有发生故障,通过运行各种综合测试方法,来考察计算机的稳定性。

如:烤机。

6)如果不能正常启动,请检查各硬件是否安装正确。

7.开机测试的注意事项

在连接主机电源之前,一定要仔细检查各种设备的连接是否正确、接触是否良好,尤其要注意各种电源线是否有接错和接反的情况,以防止以外烧毁机器。

(1)确认给主机电源供电;

(2)确认主板已经供电;

(3)确认CPU安装正确,CPU风扇是否通电;

(4)确认内存安装正确,并且确认内存是好的;

(5)确认显示卡安装正确;

(6)确认主板内的信号连线正确,特别确认是POWER LED安装无误;

(7)确认显示器与显示卡连接正确,并且确认显示器通电。

【结论】(结果、分析)

三、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

关于计算机实验报告 篇4

实验时间:3 月30 日晚6:00-9:00 学号: 姓名:

一、实验目的

1.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实际动手能力;

2.了解计算机的主要部件,理解各部件的功能,了解微型机的各项技术指标和参数。

3.能掌握现代计算机组成结构、内部部件的连接和装机步骤

4.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装技巧。

二、实验内容

1、了解计算机主要器件、外部设备的种类和发展情况;

2、掌握计算机主要器件、外部设备的主要性能指标;

3、知道如何选购计算机的主要器件和外部设备;

4、根据了解的知识,动手实践组装一台微型计算机系统;

5、了解并掌握计算机系统的调试、维护方法。

三、实验步骤

(一)计算机主要器件及外部设备

1、计算机系统硬件组成:微处理器、主板、内存、外存储器、输入系统设备、显示系统设备、机箱与电源。

2、计算机的结构构成和功能

⑴.主板:主板是一块方形的电路板,在其上面分布着众多电子元件和各种设备的插槽等。

⑵.主板的插座:主板上的插座主要是指主板上的CPU 插座和电源插座。

⑶. 主板的插槽

⑷. 主板的芯片组:主板的芯片组是整个主板的核心,主板上各个部件的运行都是通过主板芯片组来控制的。

⑸.CPU:CPU 由控制器和运算器这两个主要部件组成。控制器是整个计算机系统的指挥中心。控制器的指挥控制下,运算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等部件协同工作,构成了一台完整的通用计算机。运算器是计算机中用于实现数据加工处理等功能的部件,它接受控制器的命令,负责完成对操作数据的加工处理任务,其核心部件是算术逻辑单元。

⑹.内存:内存主要由内存颗粒、PCB 电路板、金手指等部分组成。

内存的作用是和CPU 进行数据交换的,用于直接提供CPU 要处理的数据,同时内存容量有限,它需要不断的从外存调入当前操作需要的数据以备CPU 使用。

3.计算机的拆装

工具︰螺丝刀

⑴ .拆卸部件操作步骤: 关闭电源,用螺丝刀拆下螺丝,拆卸机箱。

观察主机各部件的连接线(电源和信号线),各部件的固定位置和方式(固定点、螺钉类型),并登记。拆除电源和信号线、板卡、内存、硬盘和软驱。(不要拆除CPU、风扇、主板)

⑵.安装计算机部件的操作步骤:

1.安装内存:先掰开主板上内存插槽两边的把手,把内存条上的缺口对齐主板内存插槽缺口,垂直压下内存,插槽两侧的固定夹自动跳起夹紧内存并发出“咔”的一声,此时内存已被锁紧。

2.安装硬盘:首先把硬盘用螺丝固定在机箱上。接下来插上电源线,并在硬盘上联上数据线,把数据线的另一端和主板接口连接。

3.安装光驱:安装方法同硬盘。数据线的尾部端口和主板的光驱接口连接,数据线的1 线对准接口的第一脚。将电源的小四孔插头插入光驱的电源插头。

4.安装显卡:将显卡对准主板上的插槽插下,用螺丝把显卡固定在机箱上。

5.安装声卡:找到一个插槽,将声卡的接口朝机箱后部,插入插槽,将声卡固定在机箱上。

6.连接机箱内部连线

7.连接主板电源线

8.整理内部连线

4.组装的计算机的硬件配置

CPU :Celeron TM 11.7V,QO49A275-0935 SL4P7

内存 ﹕ Ram axel 32M×64 DDR RME340H28C5T-266 256M PC2100-2533

硬盘 :Seagate Model ST 360021A 60Gbytes +5v 0.85A~+12v 0.75A

显卡 :Grdering-code_pv-t02A-BRIB V9.5 W02103 TNI2 M64 32MB SDR FAGP VGA

软驱:Panasonic Model No.ju-256A907PC RED.M

光驱:CD-ROM DRIVE MODEL D-48×6D DC==5V 1.0A DC==12V 1.5A

四、实验小结

1.计算机是由各个部件组成的,缺一不可。

2.拆计算机时必须先拔除电源线,不然会对计算机内部组件造成一定影响。

3.计算机数据线的孔数不同,对应不同的接口。

关于计算机实验报告 篇5

实验一 基本运算器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运算器的组成结构

2. 掌握运算器的工作原理

3. 深刻理解运算器的控制信号

二、实验设备

PC机一台、TD-CMA实验系统一套

三、实验原理

1. (思考题)运算器的组成包括算数逻辑运算单元ALU(Arithmetic and Logic Unit)、浮点运算单元FPU(Floating Point Unit)、通用寄存器组、专用寄存器组。

① 算术逻辑运算单元ALU(Arithmetic and Logic Unit)

ALU主要完成对二进制数据的定点算术运算(加减乘除)、逻辑运算(与或非异或)以及移位操作。在某些CPU中还有专门用于处理移位操作的移位器。

通常ALU由两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整数单元有时也称为IEU(Integer Execution Unit)。我们通常所说的“CPU是位的”就是指ALU所能处理的数据的位数。

② 浮点运算单元FPU(Floating Point Unit)

FPU主要负责浮点运算和高精度整数运算。有些FPU还具有向量运算的功能,另外一些则有专门的向量处理单元。

③ 通用寄存器组

通用寄存器组是一组最快的存储器,用来保存参加运算的操作数和中间结果。

④ 专用寄存器

专用寄存器通常是一些状态寄存器,不能通过程序改变,由CPU自己控制,表明某种状态。

而运算器内部有三个独立运算部件,分别为算术、逻辑和移位运算部件,逻辑运算部件由逻辑门构成,而后面又有专门的算术运算部件设计实验。

下图为运算器内部原理构造图

2. 运算器的控制信号 实验箱中所有单元的T1、T2、T3、T4都连接至控制总线单元的T1、T2、T3、T4,CLR都连接至CON单元的CLR按钮。T4由时序单元的TS4提供(脉冲信号),其余控制信号均由CON单元的二进制数据开关模拟给出。控制信号中除T4为脉冲信号外,其余均为电平信号,其中ALU_B为低有效,其余为高有效。 下图为ALU和外围电路的连接。图中的小方框代表排针座。

在运算器的工作过程中,S3 S2 S1 S0 和CN为控制信号,FC为进位标志,FZ为运算器零标志。运算器的逻辑功能见下表,表中功能栏的FC、FZ表示当前运算会影响到该标志。

(思考题)运算器功能的选择:

如图在表中,可以通过调整S3 S2 S1 S0和CN的值来改变运算类型,功能如上图所示,不同的S3 S2 S1 S0和CN的值对应不同的运算类型和结果。

CON单元的数据开关控制数据的形成。

(思考题)运算器的数据通路:

以下为数据通路图

(思考题)运算器的各组成部件的控制信号的作用:

LDA和LDB控制存入数据的位置(具体运行方式如上图所示)

SD27到SD20通过开和关两个状态控制输入数据

而S3 S2 S1 S0和Cn控制运算的类型(Cn只用于移位运算)

四、实验内容

(1) 按图1-1-5连接实验电路,并检查无误。图中将用户需要连接的信号用圆圈标明(其它实验相同)。

关于计算机实验报告 篇6

一、 实验名称:

Cisco 系列路由器配置基础

二、 实验目的:

(1) 掌握Cisco 系列路由器操作系统软件IOS(Internetwork Operating System)的应用;

(2) 理解Cisco 系列路由器(5种)基本配置方法;

(3) 掌握Cisco 系列路由器用户命令状态,特权命令状态,全局设置状态,局部设置状态,设置对话状态;

(4) 掌握Cisco 系列路由器常用命令:任务命令,显示命令,拷贝命令,网络命令, 掌握Cisco 系列路由器相关(全局,局部,…….)参数配置方法;

三、 实验环境:

Cisco 2600 Series Routers,模拟软件“RouterSim-CCNA2。

四、 实验内容及步骤:

使用模拟软件“RouterSim-CCNA2”进行。

路由器基本配置方法:一般来说,可以用5种方式来设置路由器,其中包括Console 口接终端或运行终端仿真软件的微机; AUX口接MODEM,通过电话线与远方的终端或运行终端仿真软件的微机相连;通过以太网上的TFTP服务器;通过以太网上的TELNET程序;通过以太网上的SNMP网管工作站。第一次设置必须通过上述第一种方式进行。

(1)命令状态

1)router>

路由器处于普通用户命令状态。这时用户可以看到路由器的连接状态,访问其它网络和主机,但不能看到和更改路由器的设置内容。

2)router#

在router>提示符下键入enable路由器进入超级用户命令状态router#,这时不但可以执行所有的用户命令,还可以看到和更改路由器的设置内容。

3)router(config)#

在route提示符下键入configureterminal,出现提示符router(config)#,此时路由器处于全局设置状态,这时可以设置路由器的全局参数。

4)router(config-if)#;router(config-line)#;router(config-router)#……

路由器处于局部设置的状态,这时可以设置路由器某个局部的参数。

5)设置对话状态

这是一台新路由器开机时自动进入的状态,在特权命令状态使用SETUP命令也可以进入此状态,这时可以通过对话方式对路由器进行设置。

(2)常用命令

1)改变状态命令

进入特权命令状态 enable

退出特权命令状态 disable

进入设置对话状态 setup

进入全局设置状态 config terminal

退出全局设置状态 end

进入端口设置状态 interface type slot/number

进入子端口设状态 interface type numeber.subinterface[point-to-point|multipoint]

进入线路设置状态 line type slot/number

进入路由设置状态 outer protocol

退出局部设置状态 exit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网络拓扑结构图如下

2)用模拟软件“RouterSim-CCNA2”进行配置的部分配置过程

对RouterA进行配置

对RouterB进行配置

3)路由表配置的部分过程

RouterA的路由表配置

RouterC的路由表配置

五、 实验结果:

从RouterA ping RouterB

从HostA ping HostB

从Host A1 ping Host B1

从Host C ping Host B1

从2621 ping RouterB

六、 实验心得

本次实验中主要是通过老师的讲解,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的。但是在实验的过程中还是遇到了许多问题。首先,路由器、交换机、PC机连接图的设置中,路由器与路由器的连接时本来正确的结果应该是黑色的连线,但是因为前面端口及设置的错误得到的是红色的连线。另外,PC机的IP配置是最容易的,但是在配置过程中应该仔细,稍稍一点粗心的错误便可能使得IP配置不成功。最后,最难的是路由器的配置。路由器的配置要严格按照思路步骤进行,分清楚普通模式,特权模式,区别如何进入全局模式与局部模式,以及在局部模式下配置s0端口与e0端口。大多数问题通过问老师和同学都得以解决,但是在配置模式下设置静态路由还是不清楚,还有一些命令也不太熟悉。

关于计算机实验报告 篇7

一、 实验目的:

(1) 理解时序产生器的原理,了解时钟和时序信号的波形。

(2) 掌握微程序控制器的功能、组成知识。

(3) 掌握微指令格式和各字段功能。

(4) 掌握微指令的编制、写入、观察微程序的运行

二、 实验设备

PC机一台,TD—CM3+实验系统一套。

三、 实验内容及要求:

(一) 实验原理:

微程序控制电路与微指令格式 (A) 微程序控制电路

微程序控制器的组成见图10,其中控制存储器采用3片2816的EPROM,具有掉电保护功能,微命令寄存器18位,用两片8D触发器(74273)和一片4D(74175)触发器组成。微地址寄存器6位,用三片正沿触发的双D触发器(7474)组成,它们带有清“0”端和预置端。在不判别测试的情况下,T2时刻打入微地址寄存器的内容即为下一条微指令地址。当T4时刻进行测试判别时,转移逻辑满足条件后输出的负脉冲通过强置端将某一触发器置为“1”状态,完成地址修改。

在该实验电路中设有一个编程开关(位于实验板右上方),它具有三种状态:PROM (编程)、READ(校验)、RUN(运行)。当处于“编程状态”时,实验者可根据微地址和微指令格式将微指令二进制代码写入到控制存储器2816中。当处于“校验状态”时,可以对写入控制存储器中的二进制代码进行验证,从而可以判断写入的二进制代码是否正确。当处于“运行状态”时,只要给出微程序的入口微地址,则可根据微程序流程图自动执行微程序。图中微地址寄存器输出端增加了一组三态门,目的是隔离触发器的输出,增加抗干扰能力,并用来驱动微地址显示灯。

(B) 微指令格式

微指令字长共24位,其控制位顺序如图所示。

图11 微指令格式

A字段 B字段

C字段

MA5--MA0

为6位的后续微地址,A,B,C为三个译码字段,分别由三个控制位译码出多个微命令。C字段中的P(1)是测试字位。其功能是根据机器指令及相应微代码进行译码,使微程序转入相应的微地址入口,从而实现微程序的顺序、分支、循环运行,。图中I7一I2为指令寄存器的第7--2位输出,SE5—SE0为微程序控制器单元微地址锁存器的强置端输出。

(C)二进制代码表

二进制微代码表

将全部微程序按照指令格式变成二进制微代码 可得上表

(二) 实验内容

1.按照实验接线图连接好实验线路,并且检查线路,确保无误。

2. 对微控器的读写操作

(1)手动读写

(2)联机读写

3.运行微程序

(1)本机运行。

(2)联机运行

这次实验安排了四条机器指令,分别为 ADD(0000 0000)、IN(0010 0000)、OUT(0011 0000)和 HLT(0101 0000),括号中为各指令的二进制代码,指令格式如下:

助记符 机器指令 说明 R0

HLT 01010000 停机

实验中机器指令由 CON 单元的二进制开关手动给出,其余单元的控制信号均由微控制器自动产生,为此可以设计出相应的数据通路图,见图 3-2-8 所示。 几条机器指令对应的参考微程序流程图如图 3-2-9 所示。图中一个矩形方框表示一条微指令,方框中的内容为该指令执行的微操作,右上角的数字是该条指令的微地址,右下角的数字是该条指令的后续微地址,所有微地址均用 16 进制表示。向下的箭头指出了下一条要执行的指令。P<1>为测试字,根据条件使微程序产生分支。

先手动将微指令输入到CM中,然后利用存储好的微程序验证00100011(23)自加,并输出结果。思考题:设计并修改电路,编写用微程序实现存储器中两个单字节十六进制数的加法运算,结果输出至OUT单元。 要求:操作数由IN单元MEM ALU 结果 OUT单元输出。

(三) 实验要求

(1) 按照实验步骤连接好电路,按照要求内容进行实验

(2) 记录本次实验的所有运行结果,故障现象及排除过程

(3) 在要求实验的基础上试解决思考题的问题

(4) 记录本次实验的收获和想法

四、 实验步骤、观察与思考:

(一)几条机器指令对应的参考微程序流程图如下

1. 连接实验线路:

仔细查线无误后接通电源。如果有‘滴’报警声,说明总线有竞争现象,应关闭电源,检查接线,直到错误排除。

2.对微控器进行读写操作,分两种情况:手动读写和联机读写。

关于计算机实验报告 篇8

一、需求分析

建设一个以办公自动化、计算机辅助教学、现代计算机校园文化为核心,以现代网络技术为依托,技术先进、扩展性强、能覆盖全校主要楼宇的校园主干网络,将学校的各种pc机、工作站、终端设备和局域网连接起来,并与有关广域网相连,在网上宣传自己和获取Internet网上的教育资源。形成结构合理,内外沟通的校园计算机系统,在此基础上建立满足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需要的软硬件环境,开发各类信息库和应用系统,为学校各类人员提供充分的网络信息服务。系统总体设计将本着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充分体现系统的技术先进性、高度的安全可靠性,同时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可扩展性、冗余性。本着为学校着想,合理使用建设资金,使系统经济可行。

具体包括下以几个方面:

1、内网络能够高速访问FTP服务器现在或上传文件实现资源共享功能,实现对不同类型的用户划分不同的权限,限制不同类型的用户只能访问特定的服务资源。可以下载和上传资料文件,访问速度可以对指定的用户进行级别的划分。

2、建设Web服务器对外实现信息发布,对内实现教学教务管理。网站发布学校新闻、通知、学校的活动等相关内容。实现学生能够在网上进行成绩查询、网上报名、网上评教等功能;以及教师的信息查询、教学数据上传等。

3、建设邮件服务器以满足校园内部之间和内、外网这间的大量邮件传输的需求。

4、实现内网划分多个VLAN,实现校园内不同校区,不同楼宇,不同楼层的多客户接入。

5、内部实现PC间实现高速互访,同时可以访问互联网。网络内同一IP段内的PC机可以通过网上邻居实现高速互访,传送资料文件等,解决不同楼宇,不同楼层之间通过移动存储设备传送数据费时、费力的问题。

6、内部用户的QoS管理,实现用户的分级管理功能,对用户下载和上传做相应的带宽限制。对校园网络中的流量实现有效控制,对校园内的重要数据量可靠、稳定的传输如:语音、视频会议等的延迟和阻塞的敏感。

应用服务:

电子邮件服务(E-mail):内部E-mail系统

文件传输服务(FTP)、远程登录服务(TELNET):提供资源共享 电子公告板牌服务(BBS):信息发布

Internet WWW信息服务:学校网站 域名服务DNS:提供域名解析 数据库服务器:数据存储

二、网络规划

核心层考虑到核心层应该具有数据快速转发、路由等主要功能,采用Cisco 6500系列三层交换机,配置第三层路由功能模块。核心层节点间可通过若干千兆端口以Channel方式互联,每个核心层节点通过千兆端口与所有汇聚层Cisco Catalyst 3750三层千兆以太网交换机互联,组成星形结构,有助于获得安全保障,同时可提高带宽,以便为用户提供安全高速的数据传输通道。

区域汇聚层采用Cisco Catalyst 3750三层全千兆以太网交换机,区域汇

聚交换机以双千兆光纤与核心交换机相连,实现接入层与核心层之间的高速、高效中继,提高校园网系统的结构化层次和可管理性;

接入层 接入层直接面对用户,可在汇接层交换机下采用若干支持802.1q或ISL VLAN功能的二层交换机,在二层交换机上延伸汇接层交换机的VLAN,从而将用户划分在不同的子网里,防止IP地址欺骗,一方面为了安全,一方面便于计费。

固定安装的线速快速以太网桌面交换机Cisco Catalyst 2950系列,可以为局域网(LAN)提供极佳的性能和功能。这些独立的、10/100自适应交换机能够提供增强的服务质量(QoS)和组播管理特性,所有的这些都由易用、基于Web的Cisco集群管理套件(CMS)和集成Cisco IOS软件来进行管理。带有10/100/1000 BaseT上行链路的Cisco Catalyst 2950 铜线千兆位,能够利用现有的5类铜线从快速以太网升级到更高性能的千兆位以太网主干。

以线速性能将终端工作站连接到LAN。

校园网VLAN的划分和IP地址规划

核心层设备端口分配表:

设备型号:核心层cisco6509交换

连接设备:

路由器cisco3745 (一个) 分配端口:1-4端口; 教学区cisco3750 (两个) 分配端口:5-12端口;

行政区cisco3750 (两个) 分配端口:13-20端口; 学生宿舍cisco3750(两个) 分配端口:21-30端口; 实验区cisco3750 (两个) 分配端口:31-38端口; 服务器群cisco3750(两个) 分配端口:39-46端口; 核心层cisco6509之间 (两个) 分配端口:47-54端口。 汇聚层设备端口分配表:

设备型号:教学区汇聚层cisco3750交换机 连接设备:

第一教学楼cisco2950(四层) 分配端口:1-8 VLAN:40 第二教学楼cisco2950(四层) 分配端口:9-16VLAN:41 第三教学楼cisco2950(四层) 分配端口:17-24 VLAN:42 第四教学楼cisco2950(四层) 分配端口:25-32 VLAN:43 第五教学楼cisco2950(四层) 分配端口:33-40 VLAN:44 核心层交换机6509(两个)分配端口:41-46汇聚层交换机cisco 3750之间 分配端口:47-48 设备型号:行政区汇聚层cisco3750交换机 连接设备:

行政楼cisco2950(五层) 分配端口:1-10VLAN:30 图书馆cisco2950(五层) 分配端口:11-20 VLAN:31 电子阅览室cisco2950 (五层) 分配端口:21-30 VLAN:32 信息大楼cisco2950 (五层) 分配端口:31-40 VLAN:33 核心层交换机6509(两个) 分配端口:41-44 汇聚层交换机cisco 3750之间 分配端口:45-48 设备型号:学生宿舍汇聚层cisco3750交换机

宿舍楼1 cisco2950 (48端口两层一个)分配端口:1-3 VLAN:10 宿舍楼2 cisco2950 (48端口两层一个)分配端口:4-6 VLAN:11. . .. . .. . .

宿舍楼14 cisco2950 (48端口两层一个)分配端口:40-42 VLAN:24 核心层交换机6509(两个)分配端口:43-46 汇聚层交换机cisco 3750之间 分配端口:47-48 设备型号:实验汇聚层cisco3750交换机 连接设备:

实验楼1 cisco2950(五层) 分配端口:1-15VLAN:51 实验楼2 cisco2950(五层) 分配端口:16-30 VLAN:52 实验楼3 cisco2950(五层) 分配端口:31-42 VLAN:53 核心层交换机6509(两个)分配端口:43-46 汇聚层交换机cisco 3750之间 分配端口:47-48

IP地址规划

1、各楼层IP地址具体分配如下:

第一教学楼1-4层 IP地址: 10.20.1.0/24 第二教学楼1-4层 IP地址: 10.20.2.0/24 第三教学楼1-4层 IP地址: 10.20.3.0/24 第四教学楼1-4层 IP地址: 10.20.4.0/24 第五教学楼1-4层 IP地址: 10.20.5.0/24 行政楼 1-5层 IP地址: 10.30.1.0/24 信息大楼 1-5层 IP地址: 10.30.2.0/24 图书馆 1-5层 IP地址: 10.30.3.0/24 电子阅览室1-5层 IP地址: 10.30.4.0/24 宿舍楼1 1-6层 IP地址: 10.1.0.0/16 宿舍楼2 1-6层 IP地址: 10.2.0.0/16 宿舍楼3 1-6层 IP地址: 10.3.0.0/16 宿舍楼4 1-6层 IP地址: 10.4.0.0/16 宿舍楼5 1-6层 IP地址: 10.5.0.0/16 宿舍楼6 1-6层 IP地址: 10.6.0.0/16 宿舍楼7 1-6层 IP地址: 10.7.0.0/16 宿舍楼8 1-6层 IP地址: 10.8.0.0/16 宿舍楼9 1-6层 IP地址: 10.9.0.0/16 宿舍楼10 1-6层 IP地址: 10.10.0.0/16 宿舍楼11 1-6层 IP地址: 10.11.0.0/16 宿舍楼12 1-6层 IP地址: 10.12.0.0/16 宿舍楼13 1-6层 IP地址: 10.13.0.0/16 宿舍楼14 1-6层 IP地址: 10.14.0.0/16实验楼1 1-5层 IP地址: 10.40.1.0/24 实验楼2 1-5层 IP地址: 10.40.2.0/24 实验楼3 1-5层 IP地址: 10.40.3.0/24 内部服务器 IP地址: 10.50.1.0/24

2、核心层与汇聚层IP地址规划:

核心层两台Cisco 6509之间路由IP为:10.1.1.1/30和10.1.1.2/30;

网段10.1.3.0/29:

核心层cisco 6509(1):10.1.3.1/29 核心层cisco 6509(2):10.1.3.2/29

防火墙CISCO PIX-525-UR-BUN: 10.1.3.3/29 10.1.3.4/29 网段10.1.4.0/30

Cisco 3745路由器:10.1.4.1/30

防火墙CISCO PIX-525-UR-BUN:10.1.4.1/30 4、各楼层管理设备地址:

表3.5

路由协议:

校园网设计中将采用OSPF协议,其中核心层两台路由交换机cisco6509为骨干区域;教学区、行政区、学生宿舍和实训实验区汇聚层路由交换机cisco3750为普通区域。每个建筑物内的域边界路由交换机向位于校园骨干网上的其它建筑物的域边界路由交换机广播本域的概要信息。

关于计算机实验报告 篇9

学院

专业

班级

学号

一、 实验名称:

Cisco 系列路由器配置基础

二、 实验目的:

(1) 掌握Cisco 系列路由器操作系统软件IOS(Internetwork Operating System)的应用;

(2) 理解Cisco 系列路由器(5种)基本配置方法;

(3) 掌握Cisco 系列路由器用户命令状态,特权命令状态,全局设置状态,局部设置状态,设置对话状态;

(4) 掌握Cisco 系列路由器常用命令:任务命令,显示命令,拷贝命令,网络命令, 掌握Cisco 系列路由器相关(全局,局部,…….)参数配置方法;

三、 实验环境:

Cisco 2600 Series Routers,模拟软件“RouterSim-CCNA2。

四、 实验内容及步骤:

使用模拟软件“RouterSim-CCNA2”进行。

路由器基本配置方法:一般来说,可以用5种方式来设置路由器,其中包括Console 口接终端或运行终端仿真软件的微机; AUX口接MODEM,通过电话线与远方的终端或运行终端仿真软件的微机相连;通过以太网上的TFTP服务器;通过以太网上的TELNET程序;通过以太网上的SNMP网管工作站。第一次设置必须通过上述第一种方式进行。

(1)命令状态

1)router>

路由器处于普通用户命令状态。这时用户可以看到路由器的连接状态,访问其它网络和主机,但不能看到和更改路由器的设置内容。

2)router#

在router>提示符下键入enable路由器进入超级用户命令状态router#,这时不但可以执行所有的用户命令,还可以看到和更改路由器的设置内容。

3)router(config)#

在route提示符下键入configureterminal,出现提示符router(config)#,此时路由器处于全局设置状态,这时可以设置路由器的全局参数。

4)router(config-if)#;router(config-line)#;router(config-router)#……

路由器处于局部设置的状态,这时可以设置路由器某个局部的参数。

5)设置对话状态

这是一台新路由器开机时自动进入的状态,在特权命令状态使用SETUP命令也可以进入此状态,这时可以通过对话方式对路由器进行设置。

(2)常用命令

1)改变状态命令

进入特权命令状态 enable

退出特权命令状态 disable

进入设置对话状态 setup

进入全局设置状态 config terminal

退出全局设置状态 end

进入端口设置状态 interface type slot/number

进入子端口设状态 interface type numeber.subinterface[point-to-point|multipoint]

进入线路设置状态 line type slot/number

进入路由设置状态 outer protocol

退出局部设置状态 exit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网络拓扑结构图如下

2)用模拟软件“RouterSim-CCNA2”进行配置的部分配置过程

对RouterA进行配置

对RouterB进行配置

3)路由表配置的部分过程

RouterA的路由表配置

RouterC的路由表配置

五、 实验结果:

从RouterA ping RouterB

从HostA ping HostB

从Host A1 ping Host B1

从Host C ping Host B1

从2621 ping RouterB

六、 实验心得

本次实验中主要是通过老师的讲解,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的。但是在实验的过程中还是遇到了许多问题。首先,路由器、交换机、PC机连接图的设置中,路由器与路由器的连接时本来正确的结果应该是黑色的连线,但是因为前面端口及设置的错误得到的是红色的连线。另外,PC机的IP配置是最容易的,但是在配置过程中应该仔细,稍稍一点粗心的错误便可能使得IP配置不成功。最后,最难的是路由器的配置。路由器的配置要严格按照思路步骤进行,分清楚普通模式,特权模式,区别如何进入全局模式与局部模式,以及在局部模式下配置s0端口与e0端口。大多数问题通过问老师和同学都得以解决,但是在配置模式下设置静态路由还是不清楚,还有一些命令也不太熟悉。

关于计算机实验报告 篇10

实 验 目 的:

1、熟悉并学习使用C++程序编译平台VC++ 6.0;

2、掌握如何在编译平台下编辑、编译、连接和运行一个简单的C++程序;

实 验 环 境: Visual C++ 6.0

实 验 内 容 及 过 程:

1:新建一个C++源程序的方法:

(1) 在Visual C++主窗口的主菜单栏中选择File(文件)命令,然后选择New(新建)命令.这时,展幕上出现一个New(新建)对话框,单击此对话框的上方的Files(文件)属性页,在列表中选择“C++ Source File”项,表示要建立新的C++源程序文件,然后在对话框右半部分的Location(目录)文本框中输入准备编辑的源程序文件的存储路径.后点击OK 按钮后,回到Visual C++主窗口,且会在窗口的标题栏中显示出你所设定的文件名。后你可以看到光标在程序编辑窗口闪烁,表示程序编辑窗口已激活,可以输入编辑源程序了。

(2) 输入程序。检查无误后,则将源程序保存在前面指定的文件中,方法是:在主菜单栏中选择File(文件)命令,并在其下拉菜单中选择Save(保存)命令。也可以用快捷键Ctrl+S 来保存文件。

2:程序的编译:

(1) 在编辑和保存了源文件以后,需要对该源文件进行编译。单击主菜单栏中的Build(编译),在其下菜单中选择Compile 命令

(2) 在选择“编译”命令后,屏幕上出现一个对话框,内容是“This build command repuires

(3) an active project workspace.Would you like to creat a default project workspace?”(此编译命令要求一个有效的项目工作区。你是否同意建立一个默认的项目工作区)。单击Yes(是)按钮,表示同意由系统建立默认的项目工作区,然后开始编译。也可以不用选择菜单的方法,而用Ctrl+F7 或小图标 来完成编译。

(4) 在进行编译时,编译系统检查源程序中有无语法错误,然后在主窗口下部的调试信息窗口输出编译的信息,如果有错,就会指出错误的位置和性质

3:程序的连接

在得到目标程序后,就可以对程序进行连接了。此时应选择Build(构建)→Build命令,表示要求连接并建立一个可执行文件。在执行连接后,在调试输出窗口显示连接时的信息,说明没有发现错误,生成了一个可执行文件。

4:程序的执行

在得到可执行文件 后,就可以直接执行了。选择Build→!Execute test.exe(执行)命令。在选择“!Execute test.exe”命令后,即开始执行.exe文件。也可以不通过选择菜单命令,而且Ctrl+F5 来实现程序的执行。程序执行后,屏幕切换到输出结果的窗口,显示出运行结果,

可以看到,在输出结果的窗口中的头几行是程序的输出结果,最后一行“Press any key to continue”并非程序所指定的输出,而是Visual C++在输出完运行结果后由Visual V++6.0 系统自动加上的一行信息,通知用户“按任何一键以便继续”。当你按下任何一键后,输出窗口消失,回到Visual C++的主窗口,你可以继续对源程序进行修改补充或进行其他工作。

如果已完成对一个程序的操作,不再对它进行其他处理,应当选择File(文件)→CloseWorkspace(关闭窗口)命令,以结束对该程序的操作。

关于计算机实验报告 篇11

1.实验目的和要求:

本次实验的要求是通过自学VB语言编写一个两人对弈的象棋游戏,程序编写思路清晰且能运行。实验旨在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开发一个完整程序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学能力和上机动手能力。

2.实验内容:

1.编程前的准备:网上查找一些合适的棋盘和棋子,再找一些相关的图片已备实验所需。网上下载一个单机象棋小游戏,熟悉游戏的界面以及游戏的规则 ,初步形成编程的流程图。网上查找一些用VB编好的象棋游戏的源代码作为参照,了解编程的过程和一些编程技巧。

2.编程时的注意事项:插入图片时要规范,所有棋子的大小以及位置都要一致,上下左右都要对齐,这样在写程序代码时处理数据更方便。棋子的位置在编写程序中很重要,所以处理图片时记录所有棋子的位置以备编写程序所需,且棋子的位置最好数据简单无小数点,这样误差更小,程序运行更不容易出错。开始编的时候功能不需太繁琐,先编成一个可以运行可以判输赢的初步程序,再继续加功能是可行的好办法,这样在检查程序出错的问题所在时更方便。

3.编程后的补充:认真对照实验要求的功能,分析出程序还未达到的功能,添加功能,形成一个符合要求的象棋游戏,完善程序。

3.软件概要设计说明,功能模块及流程和工作原理:

象棋游戏主要是注重游戏规则,每个棋子有自己游戏规则,比如马走日字,相(象)走田字等,编程的重点也是约束各个棋子的下棋规则。本软件通过坐标形式来限制棋子的规则。坐标的确定方式是棋子离棋盘最上方和最左方的长度,即top和left来确定各个棋子的坐标,坐标形成一个二维数组,来规范各个棋子的行动范围。本软件设计的另一重点是判胜利方,有三个判定方法,一个就是黑方的将或红方的帅被吃,另一个是黑方除将外的子全被吃或红方除帅外的子全被吃,最后一个是利用时钟判定,哪方的累计思考时间超过规定的时间则判输。本软件一个可取之处是设计简单,容易理解,没有复杂的算法。通过直接的方式规定游戏规则,通过直接的方式判别优胜方,虽然处理数据的过程繁琐,但功能算齐全,程序运行时不容易出错。

功能模块:可以通过键盘或鼠标选中棋子,可以通过键盘或鼠标移动棋子。可以吃子,可以求和,可以弃权,可以重新游戏。

流程:按游戏中的开始,开始对局游戏,在对局时,由执红棋的一方先走,双方轮流各走一着,直至分出胜负或走成和棋为止。

工作原理:游戏的界面过程就类似与一张坐标纸,每个棋子就像坐标纸上相应的点,通过限制每个点的活动范围来构成每个棋子的游戏规则。游戏的执行过程类似于坐标的重新定位以及运算。

4.软件详细设计、关键技术与难点、测试数据

软件详细设计:1.将准备好的棋盘以image方式插入,将准备好的棋子以数组方式插入,数组从棋盘左上到棋盘右下方依次为0至89。初始化时要摆放旗子的位置以image方式插入相应棋子的图片,不需摆放棋子的位置也以image方式插入图片,插入的图片为空。这样这个棋盘上的各个位置棋子都可达。插入图片时,要注意各个图片在棋盘上的规范性,每张图片的height和width属性应该相同,且对应棋子的坐标要规范,top和left属性也要相对应。将棋盘上的位置处理完后,还要处理被吃棋子的位置,被吃棋子最多为双方都只剩下黑将和红帅。所以被吃棋子对多有30个,这30个图片定义为棋子的数组中,标号为90至119,这些图片也是以image方式插入图片,插入的图片为空。

2.插入时钟控制信号,黑方插入Timer1,红方插入Timer2。整个Form1的界面设计完成。

3.开始Form1的代码编写,开始棋子位置初始化,被吃棋子位置初始化,根据各个棋子的坐标来控制各个棋子的位置,时钟控制信号初始化。当点击游戏界面的菜单栏的开始时,也进行所有的初始化。

4.通过控制坐标规定各个棋子的游戏规则。将所有类型的棋子的坐标限制都列出来,通过语句来规范棋子的下棋规则。棋子的下棋规则规范后,再规定哪些子属于红方,哪些子属于黑方,当红方的子碰到黑方的子,或是黑方的子碰到红方的子则属于吃子,如果黑方碰到黑方或是红方碰到红方则不能走。

5.判定优胜方,在对局时,由执红棋的一方先走,双方轮流各走一着,直至分出胜负或走成和棋为止。判定优胜方有3种方法,一种就是黑方的将或红方的帅被吃,另一种是黑方除将外的子全被吃或红方除帅外的子全被吃,最后一种是利用时钟判定,哪方的累计思考时间超过规定的时间则判输。

6.象棋的基本功能完善后,对照试验的要求完善附加功能。

关键技术与难点:关键技术是通过二维数组完成整个程序的控制,棋子通过一维数组来控制每种棋子的下棋规则,通过时钟控制来作为另一种判优胜的条件。难点是设计擂台赛,自学VB的过程中,没有关注擂台赛的设计过程,所以设计擂台赛时不能想到一个可行的办法记录最高分。

测试数据:各个棋子由top和left构成的坐标,以及各个快捷键。

5.软件使用说明:

按run键或F2键开始游戏,由执红棋的一方先走。

选择棋子: 1.键盘操作:用方向键←、→、↓、↑移动光标,Enter键选中棋子。

2.鼠标操作:移动鼠标,按鼠标左键,选中棋子。

移动棋子: 1.键盘操作:用方向键←、→、↓、↑移动光标,Enter键选落子。空格键:放弃。

2.鼠标操作:鼠标左键按下时移动鼠标,放开鼠标左键击落子,右键放弃。

落子后,检测:如果不符合游戏走子规则,则重新操作。否则,棋子落定,并按游戏规则吃子。

6.实习的收获、心得、问题、困难和建议:

这次的实习上课时间很少,上课学到的东西也少,可是课外学习的时间比较多,可能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同学之间的差距比较大。自觉的人很早就已经把实验完成了,不自觉的人硬是等到最后一周开始拼命编程,我觉得两者都有利弊,而我就属于折中的。我并没有开始就兴趣盎然地开始编,我这个人实践能力不是很强,经常实验前都会把书好好啃一遍,啃完觉得差不多才会开始编程,因为这样我就吃过不少苦头。就拿这次实验来说,象棋的编程思想并不复杂,只是数据处理很繁琐,我把书看过一遍后并没有立马就想出利用坐标top和left的属性来编写程序,这个想法是经别人提醒才恍然大悟的,所以我比别人晚很久才开始思路清晰起来,后面就等到最后一周才开始编,所以程序编得有些仓促,很多功能还不够完善,书上学得东西也没有用到实践当中,多浪费了时间在课本上,只剩下少许的时间来实践,编出来的程序可想而知毛病很多,比别人的程序也没有多大差别和优势,所以有点感觉就是输在了起跑线上。不过通过这次实习能认识到这一点我觉得还是难能可贵的,所以这实习最大的收获就是认识到实践比理论更重要,实践并不一定需要太充足的理论,但是理论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的。虽然这些话很多人会认为不太正确,但是对我还是挺适用的,很多东西都是因人而异的。

这次的认识实习目的很明确,实验的目的和要求也很明确,但我还是碰到了很多问题,刚拿到实验题目,就被象棋那两个字给吓到了,感觉平时下象棋的时候感觉都挺困难的,更别说是编程序了,象棋很多规则都感觉很难控制,以至于刚开始就走进了一个误区,妄想通过像高级程序设计语言那样通过太直观的方式编好程序,可是又想不出用什么样的语句来控制,所以纠结了很久才从误区中走出。还有碰到的一个问题是开始摆放棋子是没有太注意top和left的值,虽然每个棋子都放入相应的位置,且对齐地很规范,但是每个棋子的top和left的属性值都含有多个小数点,象棋处理数据的过程本来就很复杂,这样小数点一多,处理起来就更复杂,所以我不得不重新定位各个棋子,又重新将各个棋子的top和left属性记录下来,这个工程挺浩大的,浪费了我很多时间,也浪费了我很多精力,所以硬是休息了两天才开始继续完成程序的编写。所以干很多事情都要前后照应,在开始就要想好各个重要的因素,免得做无用功。

这次的实习用VB语言实施,我觉得还是挺不错的,因为VB简单,可以让我们在短短的3周熟悉并且学以致用,虽然VB的可用度不高,但是重要的不是掌握好这门语言,主要的是熟悉实验的整个流程,了解软件开发所要思考的问题。对于本次实验我觉得不足之处就是老师没有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上课时间都安排在第一周,第一周往往很多人都还没做好准备,待到准备充足后,自然课程也已经结束,所以上课时间没有起到很大的作用。我建议将上课时间押后至第二周或第三周,上课时间不要太拥挤,不要一个礼拜就将所有的课程匆匆结束,这样没有效果反而让学生更懒散。其实我认为学习的另一个弊端是实验的难易程度不同,造成很多同学不认真也可以编出好程序,很多同学因为程序难很认真也编不出可以运行的程序,所以建议老师实习过程以更小的小组为单位实施,小组可以3到5个人,每组的编写游戏可以再大型点,每个小组组员自己分配任务,这样实习过程不枯燥,还可以体现团队的力量,实验中的收获也就会更多。

关于计算机实验报告 篇12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利用多媒体教室进行一节课的专业教学,教学对象为中学生,教学内容自选,学习内容适合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2、以Authorware或Flash为开发平台。课件有片头和片尾,片头展示教学主题、片尾呈现作者信息等内容,用flash等相关软件实现动画。

3、课件主控界面:以按钮或热区或下拉式菜单实现,有随时可开关的背景音乐(按钮或菜单都可以),有自定义类型的退出按钮。

4、教学内容:呈现课件的具体教学内容、过程和环节.要有页面导航系统、AW的3种以上交互技术、2种以上动画技术。用户能够很方便地操作你所设计出来的课件。

5、课件整体评价:设计美观、实用,运行稳定、信息量要充分,知识介绍准确;多媒体素材使用尽可能要全面。

二、课件的整体设计思想

首先,我先用了一个移动片头告诉同学们我今天所要学的内容,

并告诉他们我的个人信息。接着,我用一张大自然的图片引入新课,并引起他们的思考(热对象)。让他们讨论后,才告诉他们答案(热区域)。揭晓谜底之后,我会让他们看一组探究性实验(插入视频)。让学生们充分了解实验原理、实验现象、实验装置图,最终得出实验结论(超文本链接)!接着,我会就实验里的相关问题对学生们提问,让他们主动去思考!等到讨论出结果后,再告诉学生们答案,并作出总结(按钮交互)。然后,我让同学们一起做一个探究相同目的的实验!做实验不仅有助于勾起同学们的兴趣,上课会更认真;而且,还有助于让学生们对这个知识点记忆得更加深刻。接着,根据实验结果,我会提出相关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去总结!我会做出一些实验建议!然后,我们就这个实验区探讨,交流(超文本链接)!最后,我会让学生们做几道课后习题(按钮交互)以巩固这堂课所学到的知识!片尾用了和片头一样的手法(移动)!

三、实验步骤

1.课件片头:采用Authorware的动画形式,加上特效,展现课程主题,并注明作者信息。

2.课件内容:主要采用“超文本链接”、“热对象”、“热区域”、“按钮”来控制整个课件。

第一,通过片头介绍课件内容。用“热对象”的交互方式,用图片引起学生的思考。熟练使用函数Goto(iconID@""),使课件进行的更流畅。

第二,用“热对象 ”、“热区域”、“按钮“引出一些跟空气成分、实验有关的内容。

第三,在回答完课后习题后,假如学生回答得好,我会点击“掌声”的按钮,鼓励鼓励他们!

第四,课件的图片选择性的用上了特效,使课件效果更加好同时也用了等待,擦除使动画更完美的进行。

关于计算机实验报告 篇13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几种常用的网络命令,通过使用这些命令能检测常见网络故障

2. 理解各命令的含义,并能解释其显示内容的意义

二、实验内容

1. 运行 Windows 常用的网络命令,ipconfig、ping、netstat、nbtstat、arp、route、 net、tracert

2. 利用子网掩码、实现子网的划分

3. 了解 VRP 的各种视图及各视图下的常用命令

三、实验原理、方法、手段

该实验通过执行一些常用的网络命令,来了解网络的状况、性能,并对一些网络协议能 更好的理解。下面介绍一下实验中用到的网络命令:

1. ipconfig 命令

该命令显示IP 协议的具体配置信息,命令可以显示网络适配器的物理地址、主机的IP 地址、子网掩码以及默认网关等,还可以查看主机名、DNS 服务器、节点类型等相关信 息。

2. ping 命令

该命令用于测试网络联接状况以及信息发送和接收状况。

3. netstat 命令

该命令用于检验网络连接情况,它可以显示当前正在活动的网络连接的详细信息。

4. nbtstat 命令

该命令用于查看本地计算机或远程计算机上的NetBIOS 的统计数据,显示协议统计情况 以及当前TCP/IP 的连接所使用NETBIOS 情况,运用NETBIOS,可以查看本地计算机或 远程计算机上的NETBIOS 名字列表。

5. arp 命令

使用ARP 命令,你能够查看本地计算机或另一台计算机的ARP 高速缓存中的当前内容,也可以用人工方式输入静态的网卡物理地址/IP 地址对,使用这种方式为缺省网关和本地服务器等常用主机进行这项操作,有助于减少网络上的信息量。

6. route 命令

ROUTE 命令用于显示、人工添加和修改路由表项目。

7. net 命令

net 命令是WIN 系列里面最有用的网络方面的命令之一,它不是一个命令,而是一组 命令。

8. tracert 命令

Tracert 使用很简单,只需要在tracert 后面跟一个IP 地址或URL,tracert 会在进 行相应的域名转换的。Tracert 一般用来检测故障的位置,可以用tracert IP 在哪个

环节上出了问题。

四、实验步骤

1. 执行 ipconfig,获取计算机网络参数。

2. 执行 ping,测试到其它计算机的连通性。

3. 执行 netstat,查看当前正在活动的网络连接的详细信息。

4. 执行 nbtstat,查看使用NBT 的协议统计信息,以及当前使用NBT 的TCP/IP 连接。

5. 执行 arp,查看当前记录的IP 地址与MAC 地址映射。

6. 执行 route,查看计算机路由信息。

7. 执行 net,查看域列表、计算机列表、共享资源列表等信息。

8. 执行 tracert,查看到达某网络结点的路径信息。

9. 设置计算机的 IP 地址、子网掩码等参数。

关于计算机实验报告 篇14

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 班级 : 学号: 姓名:

组别: 同组者姓名: 仪器编号: 实验日期:

实验 windows 20xx 操作

[实验目的]

1. 掌握windows 20xx的启动和退出。熟悉windows 20xx的桌面环境,掌握“回收站”、任务栏、帮助菜单的使用。

2. 掌握windows 20xx的窗口、菜单以及对话框的操作。掌握“资源管理器”和“我的电脑”的使用。

3. 掌握文件与文件夹的创建、移动、复制等基本操作。

4. 掌握应用程序的安装与删除、移动与退出,快捷方式的创建与删除。

5. 掌握windows 20xx系统的设置,了解windows20xx 附件的使用。

[实验环境]

硬件:pentium 以上的计算机。

软件:windows20xx 操作系统。

[实验内容]

见附件

[实验结果]

1.建立了如下图所示目录树:D: USER NEW1.COD

A USER2

B BBB

NEW2.DOC

BBB

2.完成了“计算机”快捷方式的创建。

3.完成了控制面板中显示、区域选项等属性的设置。

实验指导教师(签名) 实验成绩 实验报告批改日期:

实验内容:

1.启动资源管理器 选中D盘 在右窗格空白处单击鼠标右键选择“新建/文件夹” 命名为UESR 双击打开该文件夹(在当前目录下重复上面的操作,分别创建USER、A、B、C、USER2文件夹) 双击打开USER1文件夹 右击空白处选择“新建/WORD文档” 命名为“OLD1.DOC”,重复该操作在相应的文件夹内分别创建“OLD2.DOC”,“TOM.DOC”。

2.(1)打开B文件夹 选中BBB 单击右键后选择“复制”命令 打开USER文件夹 在空白处单击右键后选择“粘贴”命令。

(2)打开USER文件夹 选中B 单击右键后选择“剪切”命令 打开A文件夹 在空白处单击右键后选择“粘贴”命令。

(3)打开USER文件夹 选中C 单击右键后选择“删除”命令。

(4)打开USER1文件夹 选中OLD2.DOC 单击右键后选择“重命名”命令 命名为NEW1.DOC,重复该操作将相应的文件夹内的OLD2.DOC改名为NEW2.DOC。

3.(1)单击“开始”按钮后选择“搜索/文件或文件夹”命令 在搜索对话框的文件名栏中输入“Calc.exe” 单击“搜索”按钮 选中找到的程序 单击右键选择“发送到桌面快捷方式”。

(2)选中桌面上的“Calc.exe”快捷图标 右键单击后选择“重命名” 输入“计算器”。

(3)选中桌面“计算器”快捷图标 按鼠标左键拖动到“开始”菜单的“程序”选项中。

(4)选中桌面上的“计算器”快捷图标 按鼠标左键拖动到“回收站”图标上 在确认对话框中单击“是”。

4.(1)打开“控制面板”窗口 双击显示器图标 单击“屏幕保护程序”选项卡 在“屏幕保护程序”下拉列表框中选择“滚动字幕” 单击设置按钮 出现的对话框分别做相应的设置 单击“应用”按钮 单击“确定”按钮。

(2)打开“控制面板”窗口 双击显示器图标 单击“图案”按钮 在图案列表框中选择“Clouds” 在“显示图片”列表框中选择“居中” 单击“应用” 单击“确定”。

(3)打开“控制面板”窗口 双击“区域选项”图标 单击“货币”选项卡 在“货币符号”下拉列表框中选择“$” 在“货币正数格式”下拉列表框中选择“¥1.1” 在“货币负数格式”下拉列表框中选择“-¥1.1” 单击“应用”按钮 单击“确定”按钮。

(4)打开“控制面板”窗口 双击“区域选项”图标 单击“数字”选项卡 在“小数点后面的位数”下拉列表框中选择“2” 在“数字分组符号”下拉列表框中选择“,” 在“组中数字个数”下拉列表框中选择“123,456,789” 单击“应用”按钮 单击“确定”按钮。

(5)打开“控制面板”窗口 双击“区域选项”图标 单击“日期”选项卡 在“短日期格式”下拉列表框中选择“yy-mm-dd” 单击“应用”按钮 单击“确定”按钮。

(6) 单击“时间”选项卡 在“时间格式”下拉列表框中选择“HH:mm:ss” 在“上午格式”下拉列表框中选择“AM” 在“下午格式”下拉列表框中选择“PM” 单击“应用”按钮 单击“确定”按钮。

(7)打开“控制面板”窗口 双击“任务栏和开始菜单”图标 在“自动隐藏任务栏”单选按钮前打钩 去掉“显示时钟”单选按钮前的钩 单击“应用”按钮 单击“确定”按钮。

5.(1)单击“开始”菜单 选择“程序/附件/画图”打开画图程序 按要求画一副风景图。

(2)在“画图”窗口中单击“A”按钮 输入文字“这是我的家”

(3)单击“文件/保存”菜单 在“文件名”文本框中输入“我的家 ”存盘

(4)打开一副图片 按[ALT]+[Print Screen] 打开“画图”程序 单击“文件/新建”菜单 在图纸的空白出单击右键选择“粘贴” 单击“文件/保存”菜单 在“文件名”文本框中输入“截图 ”存盘。

关于计算机实验报告 篇15

一、实验目的

考察学生综合应用Excel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

1. Excel工作簿的建立、保存、打开;

2.各类数据的输入和编辑;

3.工作表的各种基本操作;

4.工作表的格式化设置;

5.利用公式和函数进行数据的计算;

6.综合应用各种数据管理操作,如排序、筛选、汇总、统计等;

7.图表的创建和编辑。

二、实验设备

硬件:Pentium 4以上的微型计算机。软件:Windows XP、Excel 20xx或以上的版本

三、实验步骤

1、打开“Excel综合实验格式.xls”文件,在“期末与总评成绩”与“平时成绩”工作表中拆分“姓名”一列,将准备好的学生姓名复制粘贴上去。

2、在两个工作表中分别拆分“平时成绩”一列,在“平时成绩”工作表中,点击单元格E2,输入公式:=C2*40%+D2*60%,再往下拉至单元格E22,计算出平时成绩。再通过外部引用方式把平时成绩复制到“期末与总评成绩”工作表中的平时成绩一列。

3、在“期末与总评”工作表中拆分“总评”一列,点击单元格F3,输入公式:=D3*30%+E3*70%,往下拉至F22,计算出总评成绩。

4、拆分“绩点”一列,点击单元格G3,输入公式:=IF(F3=60,1,IF(F3>60,1+(F3-60)*0.1,0)),往下拉至G22,计算出各个学生的绩点。

5、拆分“奖学金等级”一列,单击单元格H3,输入公式:=IF(G3>=4,"一等",IF(G3>=3.5,"二等",IF(G3>=3,"三等","无"))),往下拉至H22,计算出奖学金等级。

6、拆分“名次”一列,单击单元格I3,输入排名函数:=RANK(F3,$F$3:$F$22),往下拉至I22,计算出名次排名。

7、在“期末与总评”工作表中选中“总评”一行,选择“格式”→“条件格式”,选择“单元格数值”和“小于”,在第三个方框中输入60,再单击“格式”,选择“加粗”,“红色”字体,将总评不及格的分数用红色加粗字体标示。

8、在“期末与总评”工作表中A24:K26的区域中输入总评分数区间数据,合并好相应单元格,单击B26,输入公式:=DCOUNT($A$2:$I$22,,B$24:C$25),向右拉至K26,统计出各分数区间的人数。

9、将统计出来的各分数区间人数输入“考试成绩统计表”中,单击单元格H30,输入公式:=AVERAGE(F3:F22),计算出平均分;单击I30,输入公式:=(B30+C30+D30+E30)/20,计算出合格率;单击B31,输入公式:=B30/$G$30*100%,拉至F31,计算出各区间人数的百分比。

10、在“期末与总评”工作表中选中A29:F30的区域,单击“制图”图标,选择“饼图”,在“图标选项”中,标题输入“考试成绩人数统计图”,数据标志勾上“类别名称”和“值”,单击确定,再调整图表大小和位置。

11、在“期末与总评”工作表的A40:C43区域中输入相应数据,选择“数据”→“筛选”→“高级筛选”,选中“将筛选结果复制到其他位置”,“列表区域”选择为A2:I22,“条件区域”选择为A40:C43,“复制到”选择为A45。单击“确定”按钮。

12、适当调整“期末与总评”工作表中各数据的大小和位置,使之能在一张A4纸上打印出来。

13、在“期末与总评”和“平时成绩”工作表中分别选择“视图”→“页眉与页脚”,自定义页眉和页脚分别为“12新闻1班蔡晓童”和“第1/2页,共2页”。

14、最后对工作表进行适当的格式化设置。

四、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如下页所示。

五、实验分析与体会

通过这次实验我发现要熟练地运用好Excel这个软件,必须多多练习,在掌握好课本上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多多上机实践,这样才能更好地运用它,同时在函数的输入过程中要注意绝对地址、相对地址和混合地址的不同应用场合。这样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重复输入。

关于计算机实验报告 篇16

一、实训的目的

本学期我们专业开设了计算机审计实训的课程,在这之前我们有先学习了审计这门以理论为主的专业。在有了一定的审计的基础知识后,再来学习计算机审计也更有利于我们对系统的了解与掌握。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审计人员正面临着如何审查电子数据和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及数据分析能力等多重压力,审计人员只有熟练掌握了计算机辅助审计理论的方法才能适应信息化发展的需要。而今社会,掌握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已经成为每个审计人员必须具备的能力。学习计算机辅助审计不仅仅教会了我们如何将数据更好的分析和检查,使我们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更是为我们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二、实训的内容和过程

首次操作令我感到审计软件的方便、快捷。以往我们查询凭证,还要手工逐个的查找,而在计算机的帮助下,只要输入查询条件,瞬间便可一览查询结果。审计软件强大的功能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第一次课杨老师引领我们入门,开始了审计过程的准备阶段。大家一起新建自己的用户名、新建项目、进行相关的初始化设置,然后进行数据转换并数据平衡检测。在审计实施阶段我们主要学习了一下内容,内控测评分为内控调查和内控测试两部分,包括测试目标和测试指引(方法),操作结果自动汇总评价,并能生成相应底稿。内控调查是用于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并指引审计人员下一步的审计工作性质,即是否需要进行内控测试还是直接进行详细的实质性测试,或者二者均做,并确定哪个轻哪个重。系统提供调查内容的平台并内嵌相应不同审计情况的内控调查模板,另外审计人员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和审计经验可增减调查内容,模板可自由维护。并进行审前调查了解综合模型预警、分录模型预警、账户模型预警。在审计实施阶段做好各项账证查询工作如科目余额表查询、明细账查询、辅助账查询以及凭证查询。同时进行科目的趋势、结构、对比分析和对方科目分析与摘要分析等。再在每次工作后做好审计底稿分析审计结果。生成审计报告。“账证查询”菜单包括: ““账证查询”菜单包括: “科目余额表”、“分类明细账”、科目余额表”、“分类明细账”、“现金日记账”、 “银行日记账”、“多栏账”、“辅助账”、“账龄”、“询证函”、“凭证快速查询”、“凭证高级查询”、“凭证多年查询”、“余额表查询”、“综合查询”、“银行对账”、“科目树”。 科目余额表用于查询统计各级科目的本期发生额、累计发生额和余额等。它可以输出某月或某几个月的所有总账科目或明细科目的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累计发生额、期末余额,在实行计算机记账后,余额表已经代替了总账。这其中要注意的地方有很多,综合查询主要是弄清楚条件的或和且的关系,再就是高级查询了,这是一个组合分录的查询,首先增加借方条件,然后再增加贷方条件。

审计预警功能设置了三类审计模型:分录检查模型、账户分析模型和综合查询模型。审计模型的意义在于一方面可以复用已有的经验与方法,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另一方面,也可不断的审计经验积累、复用、共享,提高审计团队的整体水平。审计人员在开始审计时,可以全部或部分调用相应的审计模型执行,对被审计单位的数据进行自动审计预警,并可通过设置将自动审计预警发现的疑点发送至审计疑点库中。

如综合查询模型预警可将用户日常运用的综合查询方法存储为模型,执行时,可将符合条件的数据筛选出来,筛选结果常表现为审计重点或疑点,起到预警作用。如图所示:

科目趋势分析:可展示选定科目在年度期间内的数据变化情况,根据会计科目的类别,设置数据分析选项,可以是“期末余额”、“发生额”、“累计发生额”。趋势分析以两种形式展现,一为直观的图表形式,趋势分析多用线形图展示,也可设置其他类别图形;二为数据表形式,列示出选定科目在年度内各月份的数据及增减率情况。科目结构分析(纵向分析)对选定科目在指定年度月份区间内的明细项目构成情况进行分析。科目多单位分析(横向分析):对多个一级科目或明细科目的某一年度中的某一个月份各个科目所占比重的分析。如果当前审计项目中有多家被审计单位,可对多家单位的同一会计科目进行分析,查看各家单位所占比例大小。科目对比分析:根据业务的账务处理原理,一般而言,某会计科目常与另一会计科目的变动存在规律性,比如存在变动的趋同性,我们称两个科目存在关联性。科目对比分析即用作关联科目间的比率情况进行分析。对方科目分析:对方科目分析可对选定科目的对方科目构成情况进行分析,根据对方科目的构成情况,分析与选定科目相关账务处理情况,可进一步分析出各类业务的发生情况,起到突出审计重点,节约审计时间,提高审计效率的作用,其为审计分析的一个重要工具。它们有个共同点主要是对科目进行分析,分析一年中这个科目的特点,以及某一月份比较突出,从而分析影响这一科目的主导因素,下面以主营业务收入的科目趋势分析为例,主要分析这一年中收入的增减趋势,以及增减的原因,还有这些收入存在的真实性,这一点很好与我们所学的理论知识相结合了,充分运用了销售循环审计的知识。

报表结构分析功能主要是分析财务报表的结构比,通过对资产负债表的年初数和期末数结构分析,反映资产负债表的组成状况。通过对利润及利润分配表的本期数和累计数进行分析,反映了利润构成情况。此为审计人员全面了解被审计单位情况提供了依据,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审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再也不用人工编制财务报表以及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

审计日记是审计人员以人为单位按时间顺序反映其每日实施审计全过程的书面记录。它强调以人员为单位,以时间为顺序,以实施审计过程为内容,是现场审计的“黑匣子”。它不仅是增强审计人员责任意识和保护审计人员的有效措施,也是审计组组长检查审计方案执行情况、控制审计质量的重要依据和手段和审计机关考核审计人员工作业绩,落实审计质量责任制的重要途径。审计人员在审计作业过程中,可以利用审易软件提供的审计日记模板(完全根据审计署6号令制作),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疑点等问题随时进行记录,描述,也可以打印输出给被审计单位签字盖章,进行确认,它综合的反应了我们审计的内容,同时也反应了我们审计的成果,为我们撰写审计报告提供了依据。

三、实训总结及体会

这是一门很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在这堂课上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除了课本知识外,同时我们也学会很多为人出事的道理,老师我非常喜欢您认真负责的态度,你虽然对我们很严厉,希望我们认真对待我们所做的事情,尽力把事情做到最好,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我们知道您多我们的期望很高,您是希望我们以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为今后的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老师感谢您这一段时间对我们的帮助。我原本对审计这门课程很感兴趣,加之审计软件的强大功能,与以前的手工操作相比,大大提高了审计人员工作效率,审计人员再不用向以前那样日日夜夜加班了,使之我对这门课程更感兴趣了,通过实际的操作确实让我感受到了审计软件给我们带来的方便。这个软件有一点不足之处就是没有一个公司的实际资料,有些东西我们不能实际操作,只能够演示一下软件。这次的计算机辅助实训的学习是学校给我们的一次机会,让我们能在进入社会之前能提前接触审计工作软件从而让我们在以后工作中能够更好地明白审计的方法及原理使我们不至于手忙脚乱更不至于因为不会软件而受阻。也我们今后的工作奠下了良好的基础。计算机辅助审计的时间虽然不是很多,但通过老师详细认真的讲解也让我们切实了解到审计的重要性,也让我们深刻了解到现实的会计工作中想要弄虚作假并不是那么的容易。我们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一定要有认真的态度。

实训是为了让我们对平常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在理论和实训根底上进一步巩固已学根本理论及使用学问并加以分析进步,学会将学问使用于实际的办法进步分析和处理成绩的能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自身实践,重新过滤了一遍所学知识,让我学到了很多在基础课本上根本不会体验到的知识。并且,经过自己的研究和老师的指导后,也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收获颇丰。同时对于一向都比较粗心的我来说,也更深刻的认识到要做一个合格的会计工作者并非我以前想的那么容易,最重要的还是细致严谨。在这次的审计实训中让我深有体会,原以为学到了一些书本知识就可以了,就可以很好地把它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来。其实我们在学校所学到的书本知识,只是理论知识,我们只有通过实训,使我们的理论指导实践,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与以后的会计工作接轨。同时经过这次实训也让我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在此次操作中当老师提到理论知识的时候,我却忘的一干二净了,这说明我以前所学的基础知识不够牢固。审计学这门课是在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等学科的基础上开设的。由于在过去的日子里,有些基础知识还是不够牢固的,因此给现在的审计学这门课程带来有些不便。但是,亡羊补牢,为期不晚。通过这次的实训,我发现了不足之处,给予及时的复习巩固。

关于计算机实验报告 篇17

程序控制器实验

一、 实验目的:

(1) 理解时序产生器的原理,了解时钟和时序信号的波形。 (2) 掌握微程序控制器的功能、组成知识。 (3) 掌握微指令格式和各字段功能。

(4) 掌握微指令的编制、写入、观察微程序的运行

二、 实验设备

PC机一台,TD—CM3+实验系统一套。

三、 实验内容及要求:

(一) 实验原理:

微程序控制电路与微指令格式 (A) 微程序控制电路

微程序控制器的组成见图10,其中控制存储器采用3片2816的EPROM,具有掉电保

2

护功能,微命令寄存器18位,用两片8D触发器(74273)和一片4D(74175)触发器组成。微地址寄存器6位,用三片正沿触发的双D触发器(7474)组成,它们带有清“0”端和预置端。在不判别测试的情况下,T2时刻打入微地址寄存器的内容即为下一条微指令地址。当T4时刻进行测试判别时,转移逻辑满足条件后输出的负脉冲通过强置端将某一触发器置为“1”状态,完成地址修改。

在该实验电路中设有一个编程开关(位于实验板右上方),它具有三种状态:PROM (编程)、READ(校验)、RUN(运行)。当处于“编程状态”时,实验者可根据微地址和微指令格式将微指令二进制代码写入到控制存储器2816中。当处于“校验状态”时,可以对写入控制存储器中的二进制代码进行验证,从而可以判断写入的二进制代码是否正确。当处于“运行状态”时,只要给出微程序的入口微地址,则可根据微程序流程图自动执行微程序。图中微地址寄存器输出端增加了一组三态门,目的是隔离触发器的输出,增加抗干扰能力,并用来驱动微地址显示灯。

微程序控制器原理图 图10

(B) 微指令格式

微指令字长共24位,其控制位顺序如图所示。

图11 微指令格式

A字段 B字段

C字段

MA5--MA0

为6位的后续微地址,A,B,C为三个译码字段,分别由三个控制位译码出多个微命令。C字段中的P(1)是测试字位。其功能是根据机器指令及相应微代码进行译码,使微程序转入相应的微地址入口,从而实现微程序的顺序、分支、循环运行,。图中I7一I2为指令寄存器的第7--2位输出,SE5—SE0为微程序控制器单元微地址锁存器的强置端输出。

(C)二进制代码表

二进制微代码表

将全部微程序按照指令格式变成二进制微代码 可得上表

(二) 实验内容

1. 按照实验接线图连接好实验线路,并且检查线路,确保无误。 2. 对微控器的读写操作(1)手动读写 (2)联机读写 3.运行微程序(1)本机运行 (2)联机运行

这次实验安排了四条机器指令,分别为 ADD(0000 0000)、IN(0010 0000)、OUT(0011 0000)和 HLT(0101 0000),括号中为各指令的二进制代码,指令格式如下:

助记符 机器指令 说明 R0

HLT 01010000 停机

实验中机器指令由 CON 单元的二进制开关手动给出,其余单元的控制信号均由微控制器自动产生,为此可以设计出相应的数据通路图,见图 3-2-8 所示。 几条机器指令对应的参考微程序流程图如图 3-2-9 所示。图中一个矩形方框表示一条微指令,方框中的内容为该指令执行的微操作,右上角的数字是该条指令的微地址,右下角的数字是该条指令的后续微地址,所有微地址均用 16 进制表示。向下的箭头指出了下一条要执行的指令。P为测试字,根据条件使微程序产生分支。

先手动将微指令输入到CM中,然后利用存储好的微程序验证00100011(23)

自加,并输出结果。思考题:设计并修改电路,编写用微程序实现存储器中两个单字节十六进制数的加法运算,结果输出至OUT单元。 要求:操作数由IN单元

MEM

ALU 结果 OUT单元输出

(三) 实验要求

(1) 按照实验步骤连接好电路,按照要求内容进行实验 (2) 记录本次实验的所有运行结果,故障现象及排除过程 (3) 在要求实验的基础上试解决思考题的问题 (4) 记录本次实验的收获和想法

四、 实验步骤、观察与思考:

(一)几条机器指令对应的参考微程序流程图如下

1. 连接实验线路:

仔细查线无误后接通电源。如果有‘滴’报警声,说明总线有竞争现象,应关闭电源,检查接线,直到错误排除。

2.对微控器进行读写操作,分两种情况:手动读写和联机读写。

1) 手动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