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论文参考文献(精选8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很是熟悉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会计论文参考文献(精选8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会计类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 篇1
[1] 李维安。公司治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31-32.
[2] 王雄元,张士成,高祎。审计委员会特征与会计师事务所变更的经验证据[J]。审计研究,2008(4):87-96.
[3] 何佳,张晓农。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研究研究报告[R]。深圳证券交易所综合研究所,2001 年深圳综字第 0043 号。
[4] 林有志,张雅芬。信息透明度与企业经营绩效的关系[J],会计研究,2007(9):26-34.
[5] 汪炜,蒋高峰。信息披露、透明度与资本成本[J]。经济研究,2004(7):107-114.
[6] 凌江红。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比较研究[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1-105.
[7] 翟华云。审计委员会和盈余质量--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审计研究,2006(6):50-57.
[8] 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上市公司治理评价系统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3(3):4-13.
[9] 于富生,张敏。信息披露质量与债务成本: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7(5):93-96.
[10]郑新源,刘国常。审计委员会有效性研究--基于盈余管理的视角[J]。财会通讯,2008(8):98-118.
[11] Frank M.Burke,Dan M. Guy. Audit Committees:A Guide for Directors,Management and Consultants[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74.
[12]Dhaliwa, Naiker, Navissi. Audit committee financial expertise,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accruals quality: an empirical analysis[R]。[47]Bebchuck, L., and J. Fried. Pay without performance[M]。 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4.
会计类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 篇2
1、邓春华, 《财务会计风险防范》,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1年版。
2、王春峰, 《金融市场风险管理》,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3、王卫东, 《现代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
4、常勋,《财务会计四大难题》,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1月第二版。
5、《金融企业会计制度操作指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3月第一版。
6、罗飞。《成本会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87—201,333—338
7、王立彦,刘志远。《成本管理会计》。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256—276,367—374
8、龚曼君。《管理会计学》。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324—350,459—474
9、马海清,朱光林。《决策会计学》。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420—434
10、Gary M.cokins.《作业成本管理》。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
11、刘仲文著《人力资源会计》,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12、张文贤主编《人力资源会计制度设计》,立信会计出版社
13、中国会计学会主编《人力资源会计专题》,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4、[美] 弗兰霍尔茨著《人力资源管理会计》,上海翻译出版公司
15、[美] 加里·S·贝克尔著《人力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
16、[美]查尔斯·亨格瑞著《成本与管理会计》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7、[加]斯科特著《财务会计理论》, 机械工业出版社
18、[美]马歇尔著《会计信息系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高伟富著《人力资源会计教程》,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刘永泽著《高级财务会计》,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1、李海波著《新编企业会计》, 立信会计出版社
22、赵书和著《会计学》, 南开大学出版社
23、顾爱春著《会计法规》, 科学出版社
24、夏恩著《会计与控制理论》,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5、翟文莹著《试论人力资源会计的几个基本问题》,现代财经,1999.3
26、徐勇、岳欣等《关于我国实施人力资源会计的探讨》,对外经贸会计,1999.12
27、曹世文著《试探人力资源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财会月刊,1999.8
28、徐国君、刘祖明著《人力资源会计研究述评》,财会通讯,1999.11
29、张磊、陈伟著《略谈人力资源会计的几个问题》,财会月刊,1999.8
30、袁晓勇著《人力资源会计研究的若干问题》,财会通讯,1999.11
31、安明硕著《对人力资源会计研究的几点思考》,财会月刊,1999.11
32、 牛莉侠。 高等职业教育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思考[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08,(01)
33、董丽晖。 提高会计电算化实践能力的课堂因素分析[J]。 甘肃农业, 2006,(09)
34、陈兴霞, 曹军, 费淋淇。 浅析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仿真模拟题库建设[J]。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04)
35、杜思晓。 高校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研究[J]。 农村。农业。农民(A版), 2008,(10)
36、刘秋月。 会计电算化专业实验教学模式的构思与实践[J]。 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8,(Z1)
37、王健。 加快林业企业会计电算化进程的建议[J]。 绿色财会, 2006,(09)
38、包准, 程宝华。 做好林业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几点体会[J]。 绿色财会, 2006,(09)
39、高俊杰, 张东红。 种子企业实行会计电算化之我见[J]。 种子科技, 2008,(02)
40、丁丽娜。 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问题研究[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09,(03)
41、芦杰。 关于中专财会和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科设置的构想[J]。 中国林业教育, 2000,(02)
会计论文参考文献 篇3
[1]陈丽蓉,牛艺琳。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对审计意见影响的实证研究[J]。财会月刊,20xx(20):67-70.
[2]董卉娜,朱志雄。审计委员会特征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xx(01):114-124.
[3]林炳华,吴迪。试论我国国有控股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J]。经济与社会发展,20xx,09:109-112.
[4]方红星,刘丹。内部控制质量与审计师变更--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审计与经济研究,20xx(02):16-24.
[5]韩道琴,袁晓宇。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国际比较及启示[J]。税务与经济,20xx(02):60-66.
[6]李补喜,王平心。审计委员会的设立与公司治理--基于审计收费的实证研究[J]。数理统计与管理,20xx(01):87-95.
[7]悦慧萍。审计委员会设立对盈余管理的影响[J]。审计与经济研究,20xx(03):28-32.
[8]彭有桂,杨青。独立董事与审计委员会执行效果研究--来自财务重述的证据[J]。财会通讯(学术版)20xx(12):82-85.
[9]刘焱,姚海鑫。高管权力、审计委员会专业性与内部控制缺陷[J]。南开管理评论,20xx(02):4-12.
[10]苏金香。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现状分析[J]。新会计,20xx,01:9-11.
[11]宋文阁,荣华旭。董事会特征与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财经理论与实践,20xx(05):64-68.
[12]王艺霖,刘玉廷,王爱群。影响上市公司内控缺陷披露的因素及对策研究[J]。经济纵横,20xx(04):91-94.
[13]唐跃军。审计委员会治理与审计意见[J]。金融研究,20xx(01):148-162.
[14]侯增辉,朱颐和。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问题及分析--以深市133家上市公司为例[J]。会计之友,20xx(;08;):46-48.
[15]刘彬。审计委员会特征对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研究--基于投资者保护视角[J]。审计与经济研究,20xx(01):39-47.
[16]刘亚莉,马晓燕,胡志颖。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基于治理特征的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xx(03):35-43.
会计论文参考文献2
参考文献 篇4
[1]吴水澎,陈汉文,邵贤弟。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与启示[J].会计研宄,2000(5):2-8.
[2]林钟高,郑军。基于契约视角的企业内部控制研究[J].会计研宄,2007 (10): 53-60.
[3]杨雄胜。内部控制理论研宄新视野[J].会计研宄,2005(07): 49-54+97.
[4]林斌,饶静。上市公司为什么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一基于信号传递理论的实证研宄[J].会计研究,2009 (2): 45-52.
[5]刘志梧,许良虎。内部控制概念口径分析及内部控制评价指标框架构建[J].财会月刊,2012 (04): 52-53.
[6]池国华。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的'功能定位与系统构建[J].管理世界,2011(06):172-173.
[7]李斌。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9(22): 176-178.
[8]孙志梅,李秀莲,王昕。基于AHP法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财会通讯,2012 (19): 23-25.
[9]蔡吉甫。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实证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宄,2005(02):85-88.
[10]杨有红,毛新述。自愿性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有用性研宄[A].中国会计学会内部控制专业委员会。首届内部控制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会计学会内部控制专业委员会,2009: 13.
[11]黄新銮,梁步腾,姚杰。中美内部控制法律框架的比较与借鉴[J].会计研宄,2008(9): 88-91.
会计论文参考文献 篇5
[1]张俊瑞,赵进文,张建。高级管理层激励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相关性的实证分析[J].会计研宂。2003(9):29-34.
[2]谢德仁,陈运森。业绩型股权激励、行权业绩条件与股东财富增长[J].金融研究。2010(12):99-114.
[3]杜胜利,翟艳玲。总经理年度报酬决定因素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5(9):14-20.
[4]卢锐,魏明海。薪酬制定的管理层权力会计理论进展[J].经济管理。2008(1):90-93.
[5]权小锋,吴世农,文芳。管理层权力、私有收益与薪酬操纵[J].经济研究。2010(11):72_87.
[6]吕长江,赵宇恒。国有企业管理者激励效应研宄一一基于管理者权利的解释[J].管理世界。2008(11):99-109.
[7]赵息,李粮。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结构对费用粘性的影响研宄[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2(4):114-119.
[8]陈修德,梁彤缨。管理层激励约束与企业效率[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13-16.
[9]李增泉。激励机制与企业绩效:一项基于上市公司的实证研宂[J].会计研宄。2000(1):24-30.
[10]魏刚。高级管理者激励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J].经济研宂。2000(3):32-64.
[11]杜兴强,王丽华。高层管理当局薪酬与上市公司业绩的相关性实证研宄[J].会计研究。2007(1):58-65.
[13]卢锐。管理层权力、薪酬与业绩敏感性分析一一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当代财经。2008(7): 107-112.
[13]步丹璐,张晨宇。产权性质、风险业绩和薪酬粘性[J].中国会计评论。2012,10(3):326-346.
会计论文参考文献 篇6
[1] 邓桂清。 走出财务管理、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内容重叠的困惑[J]。 中国集体经济。
[2] 刘明。 试析管理会计学科体系的重构[J]。 科技资讯。
[3] 胡玉明,叶志锋,范海峰。 中国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
[4] 宫昕璐,张媛。 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综述[J]。 财会通讯(学术版
[5] 高晨,汤谷良。 管理控制工具的整合模式:理论分析与中国企业的创新--基于中国国有企业的多案例研究[J]。 会计研究。
[6] 余绪缨。 关于培养高层次管理会计人才的认识与实践[J]。 财会月刊。
[7] 余绪缨。 管理会计学科建设的方向及其相关理论的新认识[J]。 财会通讯(综合版)。
[8] 于增彪,王竞达,袁光华。 中国管理会计的未来发展:研究方法、热点实务和人才培养[J]。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9] 郝桂岩。 对管理会计规范化的几点思考[J]。 财会月刊。
[10] 李艳。 管理会计规范化的本质研究[J]。 特区经济。
[11] 颉茂华。 管理会计理论框架及其要素的构建[J]。 财会通讯(学术版)。
[12] 王斌,高晨。 论管理会计工具整合系统[J]。 会计研究。
[13] 余绪缨。 现代管理会计新发展的主要特点[J]。 财会通讯。
[14] 余绪缨。 现代管理会计研究的新思维[J]。 财务与会计。
[15] 胡玉明。 管理会计发展的历史演进[J]。 财会通讯。
[16] 杜颖,张佳林。 经济增加值在企业业绩评价中的应用[J]。 财经理论与实践。
[17] 《管理会计应用与发展典型案例研究》课题组。 我国集团公司预算管理运行体系的新模式--中原石油勘探局案例研究[J]。 会计研究。
[18] 王斌,李苹莉。 关于企业预算目标确定及其分解的理论分析[J]。 会计研究。
[19] 《管理会计应用与发展的典型案例研究》课题组,林斌,刘运国,谭光明,张玉虎。 作业成本法在我国铁路运输企业应用的案例研究[J]。 会计研究。
[20] 胡玉明。 21世纪管理会计主题的转变--从企业价值增值到企业核心能力培植[J]。 外国经济与管理。
会计论文参考文献 篇7
参考文献一
[1]徐静。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探析[J]。企业导报。20xx(15) :22-25.
[2]张明霞。李云鹏。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xx(20):40-43.
[3] 路秀平。任会来。我国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模式现实选择 [J]。 会计之友 (上旬刊)。20xx(12):89-92.
[4]马海波。英美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特色比较研究[J]。财会学习。20xx(10):18-22.
[5]陈长宏。陈环。张科。论食品质量与食品安全性[J]。现代农业科技。20xx(12):112-114.
[6]黎勇平。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与企业市场价值的相关性研究 [J]。 南华大学20xx:33-34.
[7]刘勇。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研究[D]。西北大学 20xx.
[8]周新颖。我国煤炭行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研究[D]。南华大学 20xx.
[9]刘尚林。公梅。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模式的选择[J]。财会月刊。20xx(36):68-71.
[10]金曼。我国社会责任会计核算体系的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 20xx.
[11]陈锡江。企业社会责任成本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 20xx.
参考文献二
[1]吴水澎,陈汉文,邵贤弟。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与启示[J]。会计研宄,20xx(5):2-8.
[2]林钟高,郑军。基于契约视角的企业内部控制研究[J]。会计研宄,20xx (10): 53-60.
[3]杨雄胜。内部控制理论研宄新视野[J]。会计研宄,20xx(07): 49-54+97.
[4]林斌,饶静。上市公司为什么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一基于信号传递理论的实证研宄[J]。会计研究,20xx (2): 45-52.
[5]刘志梧,许良虎。内部控制概念口径分析及内部控制评价指标框架构建[J]。财会月刊,20xx (04): 52-53.
[6]池国华。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的功能定位与系统构建[J]。管理世界,20xx(06):172-173.
[7]李斌。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研究[J]。统计与决策,20xx(22): 176-178.
[8]孙志梅,李秀莲,王昕。基于AHP法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财会通讯,20xx (19): 23-25.
[9]蔡吉甫。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实证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宄,20xx(02):85-88.
[10]杨有红,毛新述。自愿性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有用性研宄[A]。中国会计学会内部控制专业委员会。首届内部控制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会计学会内部控制专业委员会,20xx: 13.
[11]黄新銮,梁步腾,姚杰。中美内部控制法律框架的比较与借鉴[J]。会计研宄,20xx(9): 88-91.
会计论文参考文献 篇8
[1]牛明艳。财务指标体系应用研究——基于现金流量信息[D].江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12.P1.2
[2]萧维。企业资信评级[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5
[3]袁敏。资信评级的功能检验与质量控制研究[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9
[4]肖舟。中国工商银行信贷制度变迁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5]朱顺泉。中国企业资信评级方法及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10
[6]潘永泉,杨志英,张敬秀。基于人工智能方法的企业资信评级[C].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2004
[7]黄爱华。企业资信等级的熵权评估模型研究阴。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报),2007.10
[8]邵海清,袁春振。对我国企业资信评级指标体系的探析[J].会计理论学刊,2005.10
[9]梁雪春,谢岭南,陈森发,刘艳。企业资信等级的定性定量评估模型研究叨。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9
[10]王一鸣,印为,石勇。基于次序逻辑斯蒂模型的企业贷款信用风险评级研究[R].数学、力学、物学、高新技术研究进展,2008(12)卷
[11]陈志斌。基于价值创造的企业现金流管理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5
[12]陈建煌。现金流量的经验性评估—来自沪深股市的实证证据[D].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0
[13]晏静。现金流量信息功能研究:会计理论分析与实证[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7
[14]陆晓雯。中小企业板块会计盈余与现金流量信息含量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4
[15]张友棠。财务预警系统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3
[16]刘庆华。基于现金流量的'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4
[17]刘格辉。基于现金流的财务风险预警研[D].湖南大学MPAcc学位论文,2007.10
[18]张传明,陈俊。报表收益与现金流量的决策有用性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7.7
[19]曹建新,王春丽。自由现金流量与盈利质量的关系研究[J].粤港澳市场与价格,2008.6
[20]李延喜。基于动态现金流量的企业价值评估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12
[21]史冬元。基于现金流量的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研究[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
[22]朱荣恩编著。资信评级[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