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毕业论文 > 参考文献 > 环境艺术设计论文参考文献【24篇】正文

《环境艺术设计论文参考文献【24篇】》

时间:

作为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环境艺术设计是实用艺术与大众化艺术的结合。

环境艺术专业设计毕业论文 1

浅析中国环境艺术设计发展现状

摘要:本文着重阐述中国环境艺术设计的起源、发展历史和概念,简单介绍国内学者研究环境艺术设计的理论成果,指出环境艺术设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它未来良性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环境设计;教育;发展

环境艺术设计作为一门新兴专业,随着经济、文化、社会的高速发展以及人们对自身生存环境的反思产生了,在国外叫“环境设计”或者包含在“建筑设计”、“城市设计”中,已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但在我国只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生活在经济时代的人们都希望“艺术设计”能够提高自己生存空间的环境品质。因此,了解中国环境艺术设计发展现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历史

1.1 环境艺术设计的起源

环境艺术设计作为一种专业,虽然是在20世纪后半页才渐渐形成的,但人类的环境艺术设计意识与实际意义的改善环境的努力,却由来已久。早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远古时代,人类虽尚无大规模改造环境的活动,但已知道有意识地选择和适应环境。洞穴壁画,巨石“客观上”成为人类早期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1]。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为环境艺术设计起源于远古时代人类有意识地选择和适应环境。另外从环境艺术设计的研究方向来追溯环境艺术设计的历史渊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作为室内设计方向渊源的建筑设计和室内装饰,另一方面是作为景观设计方面渊源的园林设计[2]。

1.2 产生的时代背景

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在英国开始发展,工业革命的到来促动了新材料的开发与新技术的运用。而机械工业的发展使得钢铁在建筑上得到广泛应用。现代新材料的出现导致了现代主义建筑的快速发展。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导致了对历史文化的破坏,忽视了人与环境和自然的和谐关系[3]。随着后现代建筑风格对“现代”设计观念的反思与质疑,大众视觉意识的回归,以及对环境“场所”意识的再认识。环境已� 在这种背景下,人们由“生存意识”进展到“环境意识”,开始领悟恩格斯曾警告过我们的那句话“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人们的这种自我反思意识促使“环境”开始成为人类特别关注的对象,渴望有一种东西或方法能够用来提高生存空间的环境质量。生存需求迫使人类对环境的主动设计现象开始产生。

1.3 中国环境艺术设计的提出和确立

环境艺术设计现象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虽然一直存在,但真正被提出和确立确实很迟的事情,详细见表1。

2 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

鉴于“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新兴学科和交叉(边缘)学科,因此,对这一概念的涵义界定至今尚不能说是十分肯定或完美无缺。这里就借用郑曙阳(中国环境艺术设计领域的代表人物)提出的概念。他曾经在《环境艺术设计辩义》一文中写到:“从广义上讲:环境艺术设计如同一把大伞,涵盖了当代几乎所有的艺术与设计,是一个艺术设计的综合系统。从狭义上讲: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内容主要指以建筑和室内为代表的空间设计。其中以建筑、雕塑、绿化诸要素进行的空间组合设计,称之为外部环境艺术设计;以室内、家具、陈设诸要素进行的空间组合设计,称之为内部环境艺术设计。前者可称为景观设计,后者可称为室内设计[5]。在艺术类考研参考书目《艺术基础知识》中,也是借用的这一概念。

3 理论研究成果代表

自从张绮曼教授1986年从东京艺术大学留学归来后,根据中国建设发展的需要向高教部提出建立中国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申请。1988年获正式批准,在中国高校专业目录中增设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至今,环境艺术设计已走过了25个年头。其中以郑曙阳、鲍诗度等大师为代表,产生了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研究成果,见表2。

4 环境艺术设计教育概况

我国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起源可追溯至20世纪下半叶,蓬勃发展于80年改革开放后期。如今,环境艺术设计在我国虽然只有二十多年的发展历史,但由于它拥有深厚的历史渊源,一出现便红遍中国各大高校,成为美术类中最热门的专业。据2007 年不完全统计,在全国1909 所高校中,有1259 所大学设置有艺术设计类专业,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66%[6]。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艺术设计学科下最重要的专业方向之一,意味着反是开了艺术设计类学科的学校都会设有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方向。即已经形成无环境艺术设计就无艺术设计的教育现象。因此,总结后发现我国目前的环境艺术设计教育一般分布在三类校院:一是综合性大学和其他专业大学中近年成立的艺术设计院(系),其环境艺术设计教育注重专业理论、专业表现和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二是各类职业技术学院总的艺术设计系,其注重专业实践能力和技术能力的培养。三是专业艺术院校如各大美术院校的环境艺术设计方向,其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建立在其自身的审美体验为基础之上,发挥其专业院校的特色,营造一个宽松开放的艺术创作和设计环境。

5 我国环境艺术设计发展过程中凸显的问题

纵观现状,环境艺术设计不仅成为高校中最热门的艺术专业,同时 学生、学校、市场三者相互作用,在促使环境艺术设计快速向前发展的同时,也凸显一些问题:一是美术类考生中真正喜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很少。因此,他们在大学生活中很难为了理想而努力储备以后环境艺术设计实践所需要的相关知识,从而导致艺术修养很低;二是学校中的环境艺术设计教育方法太模式化。通用的公共课+绘画基础课+专业理论课+专业实践课的培养模式,导致学生思维单一,专业自信度弱,无地域个性,在工作中轻易沉迷具有浓郁商业气息的设计市场,不能和谐平衡理想环境设计与商业环境设计中的矛盾;三是市场中的环境艺术设计太过快餐化。现代的人因工作、家庭、经济压力、文化修养差异等因素难得都像古代的文人雅士自己创造雅致的环境,大多数只能出有限的钱请所谓的环境艺术设计公司来打造。快餐式的环境艺术产品就产生了,相互乐此不疲,成为设计行业最普遍的现象;四是有关环境艺术设计的理论研究太少。百家争鸣的学术现象是一个行业良性发展最有效的武器。可观我国的环境艺术设计研究进展,除了张绮曼、郑曙阳、鲍诗度等这几位元老人物的理论成果外,还出现了多少具有强大争议性、影响力的新人和理论实践成果?

6 关于环境艺术设计未来发展的一些建议

鉴于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艺术设计已成为学生、高校、市场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未来发展形势将继续迅猛。因此,为了促进环境艺术设计未来的良性发展,针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笔者有以下一些建议:一是教育者需正确引导美术类考生的择专业观,择就业观。只有当学生是发自内心地喜欢这个专业时,他才会 市场需要优秀、负责的青年设计师,而学校是培养这些人才的重要基地,因此学校有义务结合地域性培养出个性的环境设计师;三是市场中的环境艺术设计者应结合地域文化、生态性、人性化进行最小化的环境设计。设计的最终目的就是创造一种舒适、自然、生态地生活空间,而世上最美的空间就是自然。

7 总结

至今,由外来“环境设计”在我国生活后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艺术设计已成长了25年。中间经历了无数风风雨雨,成了艺术设计学科最佳代名词之一。在学生、学校、市场三方面光鲜地后面,暗藏着一些典型问题。作为希望“稀有的艺术”来创造美丽环境的环境艺术设计者们在选择性继承张绮曼、郑曙阳等大师们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应继来开往,不断避免和解决它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细化环境艺术设计的研究内容,争创百家争鸣的学术现象,共创环境艺术设计的美好明天。

参考文献

[1] 苑军。中外环境艺术设计简史[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26.

[2] 刘秋月,李珠。环境艺术设计发展概况浅析[J].城市建设,2010(1):85.

[3] 王受之。世界现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01.

[4] 代锋。从“环境”到“环境艺术设计”[J].艺术传媒,2009(3):261.

[5] 郑曙阳。环境艺术设计辩义[J].雕塑,1997(3):23-25.

[6] 潘鲁生。教学管理[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7:10.

环境艺术设计求职信 2

环境艺术设计求职信

【环境艺术设计求职信】 尊敬的领导: 您好!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审阅我的求职信。 我叫大学生个人简历网,今年20岁,就读于西安美术学院,建筑环境艺术专业,将于20XX年7月毕业并参加工作。 21世纪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您一定需要充满热情,有能力,有责任心的跨世纪人才。因此,我愿以诚恳和负责的态度把自己推荐给您,并真诚希望成为贵单位的'一员。 作为一名将结束学业步入社会的学生,我有信心接受社会的考验和来自自身的挑战。从一踏入大学校门开始,我就注意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和综合能力的锻炼。我始终坚持“修德、博学、求实、创新”的治学态度,对知识努力钻研,在广博的基础上力求精益求精,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知识结构。同时我还积极锻炼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具有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在学校期间,积极拓展知识面,辅修计算机专业,熟悉计算机操作,掌握了AutoCAD, PhotoShop, 3dmax等制图软件,以及Windows,Office,等其他各种常用软件。在专业上,几年来我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从各门课程的基础知识出发,努力掌握其基本技能技巧,深钻细研,寻求环境艺术设计的精髓,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完整系统的掌握了专业知识理论,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综合素质和能力在自强不息的奋斗中得到了全面的提高。 此外我还注重其他方面的能力培养,在与本专业相关的平面设计领域有过尝试与钻研,对动画制作也有浓厚的兴趣,并创作过动画模型与游戏场景。此外还选修了服装设计,作品参加课业展览,取得老师们的一致好评。我坚持进行社会实践,在各类实习中,不断得到锻炼和提高,使自己拥有了良好的应变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再不断巩固自己专业知识的同时面临社会的选择与考验,满怀热情,自信而坚定的去迎接将要面对的一切。我深知只有脚踏实地,努力工作,才能做出更出色的成绩! 我深知:是为人才,修德为先。感谢您――希望您能给我一个机会,“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我一定会踏踏实实的做好每一份工作,为贵单位事业献上绵薄之力,再次感谢! 最后,谨祝贵单位事业蒸蒸日上! 此致 敬礼!

环境艺术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3

[1]王立雄,王爱英。建筑力学与结构 高校建筑学与城市规划专业教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张季超。建筑设计。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M].2009.

[3]王铁,王舒慧。现代建筑风水学[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9.

[4]栾景阳。建筑节能[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6.

[5]张海峰。住宅庭园设计[M].贵州:贵州科技出版社。2007.

[7]宁绍强,谢杰,卫鹏。建筑设计表现技法[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8]赖德森。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9]张钦楠。建筑设计方法学[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10]克里斯汀、史蒂西。太阳能建筑[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11]张颖,李勇。可持续性景观设计技术[M].武汉: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12]徐卫国。快速建筑设计方法 建筑设计指导丛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13]黎志涛。建筑设计方法入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14]丁文剑。中国家具理念与建筑环境[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7.

[15]罗文媛。建筑设计初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16]林晓东。建筑设计[M].南京:江苏科技技术出版社。2006.

[17]郝赤彪。景观设计原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环境艺术设计个人简历 4

个人概况

姓 名:

出生年月:1985年5月

毕业院校: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

学    历:本科

联系电话:

性 别:女

政治面貌:团员

专 业:绘画,艺术设计

手    机:

电子邮件:

教育经历

09月--06月 于湖北省武汉市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艺术系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09月--月 于河南省驻马店市就读于驻马店市第一高级中学

实践经验

7月初--208月中旬 于武汉市大地艺术设计装饰有限公司实习,主要负责接洽客户、实地测量、出平面图并配合设计师的工作,

环境艺术设计个人简历

7月初--209月中旬 于武汉市大地艺术设计装饰有限公司实习,并担任项目经理助理。实习期间我跟进的工程是位于武昌区徐东商圈的一座***施工。本次实习我大部分时间是在实际工程的现场,基本掌握了真正的科学施工流程;施工图根据现场尺寸的小部分改动如何处理和其他等各种在实际工作中问题的处理。真正实现了书本知识和实际操作的有机结合。实际工程中的经验给了我极大的启发,让我更加热爱我的专业,知道学无止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实践的重要性。

技能水平

有扎实的绘画基础,接受过系统的学科学习。熟练AutoCAD, 3Dmax, Photoshop等绘图软件。办公自动化等办公软件。擅长手绘,专业偏向于做外环境设计方案。对施工图绘制也熟练掌握。

自我评价

我自信,勤奋,认真好学,具有较强的时尚感悟能力、自学能力、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在工作中,有着强烈的责任心,开拓创新意识强,并能保持不断学习,不断进取的精神。

对公司忠诚,工作积极主动、认真负责,具有合作精神,协调能力强,和同事相处融洽。

求职意向

室内外装潢设计,店面/陈列/展览设计,室内外装潢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5

[1] 高椿生:《舞蹈艺术审美讲座》[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7

[2] 刘青弋、贾安林:《中外舞蹈作品赏析第一卷》[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9

[3] 于平:《舞蹈文化与审美》[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3

[4] 孙景琛:《舞蹈艺术浅谈》[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1

[5] 王克芬:《中国古代舞蹈史话》[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3

[6] 戴元光,金冠军:《传播学通论》[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8、120页

[7] 沙莲香:《传播学:以人为主体的图像世界之谜》[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8] 焦福民:《后台时期戏曲传播研究》[D],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4

[9] 于平:风姿流韵:《舞蹈文化与舞蹈审美》[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10] 何群:《试论艺术传播及其方式》[J],齐鲁艺苑,1997.2

[12] 黄秋野:《谈舞蹈演员情感的培养与展现》[J],艺术教育2009. 10

[13] 何娟:《论民族民间舞蹈发展的时空关照》[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7第27卷第三期

[14] 华措:《从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遗存想到的》[J],福建艺术,2008.1

[15] 李韵葳:《沉淀 融合 并存 中国民族舞蹈之我见》[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6

[16] 石裕祖:《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规律及发展趋势》[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5.2

[17] 肖灵:《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与民间舞蹈的教学》[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5.1

[18] 贾凡、王维克:《以影视媒介传承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优势与不足》[J],作家杂志,2008.8

[19] 徐剑:《艺术传播机制及其现代效应探究》[D],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3

[20] 田宓:《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电视生存》[J],舞蹈世界,2006.5,P145

[22] 侯丽蓉:《关于少数民族舞蹈发展的探索》[J],剧作家,2008.6

[23] 李少斌:《略谈民族舞的民族化》[J],舞坛走笔,2005.9

[24] 李龙生、费利君:《论艺术传播的特点与界域》[J],艺教观察,2007.6

[25]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出版社,1999

[26] 刘家亮:《试论艺术传播批评》[J],淄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

[27] 王少青:《文艺传播的特性与发展》[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1998.4

[29] 盘剑:《接受美学与电视剧观众学》[J],电视剧,1999.1

[30] 陈鸣:《试论艺术传播的客体与主体》[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

[31] 朱铮:《论大众审美文化的拆解因素》[J],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

[32] 谢晓滨:《艺术传播与接受美学》[J],江西社会科学,1994.5

环境艺术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6

[1] 李猛。 财政分权与环境污染--对环境库兹涅茨假说的修正[J]. 经济评论。 2009(05)

[2] 张克中,王娟,崔小勇。 财政分权与环境污染:碳排放的视角[J]. 中国工业经济。 2011(10)

[3] 郑周胜,黄慧婷。 地方政府行为与环境污染的空间面板分析[J].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1(10)

[4] 周黎安。 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J]. 经济研究。 2007(07)

[5] 宣伟。 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9

[6] 崔亚飞,刘小川。 中国省级税收竞争与环境污染--基于1998-2006年面板数据的分析[J]. 财经研究。 2010(04)

[7] 李猛。 中国环境破坏事件频发的。成因与对策--基于区域间环境竞争的视角[J]. 财贸经济。 2009(09)

[8] 周权雄。 政府干预、共同代理与企业污染减排激励--基于二氧化硫排放量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J]. 南开经济研究。 2009(04)

[9] Hehui Jin,Yingyi Qian,Barry R. Weingast. Regional decentralization and fiscal incentives: Federalism, Chinese style[J].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 2005 (9)

[10] Tao Zhang,Heng-fu Zou.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public spending,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J].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 1998 (2)

[11] James R. Markusen,Edward R. Morey,Nancy Olewiler. Competition in regional environmental policies when plant locations are endogenous[J].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 1995 (1)

[12] 张克中,王娟,崔小勇。 财政分权与环境污染:碳排放的视角[J]. 中国工业经济。 2011(10)

[13] 陈硕,高琳。 央地关系:财政分权度量及作用机制再评估[J]. 管理世界。 2012(06)

[14] 王海洋。 中国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行为影响研究[D]. 辽宁大学 2012

[15] 刘小勇。 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增长[D]. 山西财经大学 2006

[16] 李晨华。 我国财政分权法律制度研究[D]. 北京交通大学 2009

[17] 聂伟。 基于市场化条件下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 重庆大学 2009

[18] 苗翡。 日本财政分权公平与效率研究[D].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8

[19] 邹昌志。 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财政分权体制改革研究[D]. 吉林大学 2009

环境艺术专业设计毕业论文 7

论环境艺术设计及其个性化

摘要:作为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环境艺术设计是实用艺术与大众化艺术的结合,在改善人们生活环境的同时,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要和理想。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环境艺术设计已逐渐成为我国艺术设计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表现出特有的个性化,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阐述了环境艺术设计理论的内涵,论述了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特征,并针对影响环境艺术设计个性化的因素做出了具体分析。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个性化;特征;影响因素

1 环境艺术设计的内涵

环境艺术是依据环境而存在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将作品融于环境氛围中,通过材质肌理、空间体型、比例尺度等造型来使得艺术得以表现。在环境艺术作品中,强调作品与环境相互依存和融合的关系,以及对于艺术观念的表达。而环境艺术设计的内涵十分广泛,涉及到人们所能耳闻目睹的一切事物,包括地区及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园林、广场等公共空间设计,景观设计、雕塑、壁画等环境艺术作品的设计以及室内设计和设施设计等内容。因此,环境艺术设计是对人类生活方式、行为、生存环境以及社会行为的整体协调设计和引导,是一项蕴含人们生存环境各个系统工程的综合艺术。

从表现意境上分析,环境艺术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人居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自然环境是山川、湖泊、空气、阳光和水等因素构成的自然特定环境。而在人居环境中,经济、商业、休闲娱乐环境由人与环境互动共同创造,是富有生活情趣和活力的空间环境。在人居环境中,人类本身的素质和生活经验、审美观点和情趣、对环境的判断力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为实现人们生理、心理享受需求的满足,需要这三种表现层次能够相互统一。因此,环境艺术的重要作用在于使居住在某一特定环境的人与某一特定的环境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连动、相互感应,从而使得人与环境产生共鸣。在具体应用过程中,环境艺术的媒介作用有利于人与自然的有机结合。

2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特征

区别于其它艺术形式,环境艺术设计是对人类生活环境的改善,也是对审美需求的满足。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具体整体和谐美、动态美、特色美等审美特征,强调个体在整体中不容忽视的地位,重视在不同环境下同一环境艺术作品的不同效果,并要求将环境特色作为环境艺术设计的核心因素。具体分析来看,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人文性与自然性的统一。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是一种实用性的艺术,它本身具备服务性的功能,所以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完成一个作品的过程是一个必须要尊重人的根本利益的过程。

(2)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是积极性与无害性的统一。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积极性是指现代环境艺术作品需要表现出正面的、肯定的以及歌颂的主体。而无害性主要体现为环境艺术设计应当是一种科学的规划以及对审美的创造,它能够实现自然环境与人类之间的和谐,无论对自然还是对人类都是有利无害的。

(3)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是多样性与整体性的统一。现代环境艺术设计需要满足不同对象或者人群的需要,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设计材料将越来越多样化,这也对环境艺术设计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提供了条件。同时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又具有整体性,需要具有统一的、科学合理的设计理念。

(4)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是实用性与审美性的统一。现代环境艺术需要满足人们的生理需要,也需要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它需要通过构造意境或者氛围来给予人们更好的审美体验。

3 环境艺术设计个性化设计问题的概述

环境艺术个性化设计是对环境艺术设计中公式化、概念化,以及存在的照抄、照搬等现象的深入反思,需要设计者在结合多年设计实践和丰富的设计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形成自身的设计特点和风格。由于环境艺术设计中个性化设计是对整体设计构思中整体与局部关系的设想与把握,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对于激发思想解放、摆脱传统羁绊有着重要的文化和艺术形式启迪。

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为了打破大工业生产给社会留下程式化、概念化问题,人们开始对曾经存在的个性化设计进行某种新的认知,从而重新认识个性化设计的意义。对于个性化认知的方式,一是把大自然引到我们所设计的室内或室外人造空间中;二是打破城市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整体大环境与局部环境中呆板的毫无生气的直线条、水平的造型设计,用优美的曲线、丰富的色彩造型艺术来体现我们的环境空间设计。

4 环境艺术个性化设计的影响因素

环境艺术个性化设计是对环境艺术设计风格、形式的创新,主要来源于设计师的主观意识,强调理性设计中人性力量的重要性,对于整个环境艺术设计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在设计的具体实施过程中,环境艺术个性化设计的影响因素多种多样,对于个性化设计活动开展有着较高的要求。针对环境因素个性化设计的影响因素,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1)环境艺术设计中风格化的制约。

个性化设计是设计师对自然界认识过程中一种本能的反映,有条件的把握着自然界的一般规律及特殊规律。在城市和居住空间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往往注意的是城市设计的理念,这是改善城市居住空间的有效方法,使整个城市的规划更加有规律性。环境艺术设计中的风格化是设计家创作个性的发挥,直接制约着个性化设计。

(2)空间使用功能提高的需求。

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要求,必须注意环境质量的提高。环境意识的渗透是环境设计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需要从空间使用功能上对个性化设计做出要求。在实际实施过程中,相同空间不同风格的个性化设计都会提高空间的使用功能。

(3)科学与艺术的统一。

从某种程度上看,环境艺术个性化设计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强调人生活的空间与环境的互动。不同文化艺术的内涵从一开始构思到设计、装饰、陈设,包括每件艺术品的摆设都应是思考元素,优秀的设计师都会很好的把业主的最初想法加以润色,进行艺术处理。

5 结语

作为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环境艺术设计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也这是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现状的必然要求。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需要通过环境因素设计的媒介作用来实现,更需要环境艺术个性化设计来丰富人类的视野,从而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勇。环境艺术设计与美的形式法则[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3).

[2] 彭小青。浅谈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设计表现[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2).

[3] 赵慧宁。建筑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情感意义[J].艺术百家,2007(01).

[4] 樊明辉,陈崇成,池天河。基于克里格法的定点监测数据连续空间化研究与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5(09).

[5] 张敏。略论当代环境艺术设计的人文构想[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7(03).

[6] 刘晓雯。关于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思考[J].当代建设,2003(01).

环境艺术设计的教育论文 8

摘要:本文通过走访调查收集大量的一手原始资料的基础上,对广东地区高校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现状和课程设置进行整理分析,通过对比分析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归纳出广东地区高校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优势和劣势,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革的措施和意见

关键词:高校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现状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069(20xx)02-0094-02

目前,我国高校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内容越来越丰富,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手段越来越先进。然而,各地区高校的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和差异。本文针对广东地区高校的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现状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课程设置的调查,分析出广东地区高校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优势和劣势。

一、广东地区高校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截止到20xx年11月,广东地区共有高校142所,其中,开设与环境艺术设计相关专业的高校有64所,直接命名为“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有20所,分别占广东地区高校数量的45.07%和14.08%。

(1)广东地区高校环境艺术设计教育招生现状调查分析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在我国从兴起到发展不过十几年的时间,但是其发展势头强劲,并朝着更加专业化、制度化和规模化的方向发展。广东地区的环境艺术设计教育也在更多高校得到了开展和设立。在招生规模上,广东地区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及相关专业的招生人数越来越多,这一专业也被更多的人认可。从数据上看,20xx年,广东地区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招生人数约为527人,到了20xx年这一人数增至大约1473人。从下面绘制的(图1)广东地区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招生柱形图可以看出,短短几年,广东地区高校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上的招生人数实现倍增。

(2)广东地区高校环境艺术设计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调查分析人才培养目标是高校教育目的的具体实施方向,是指高校想通过教育培养出什么样的社会人才。广东地区高校环境艺术设计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了解环境艺术范围中的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等基本理论及相关理论,掌握环境艺术设计中美术基础与设计的基本技法、基本知识,以及计算机应用的绘图技法,具备综合文化素养和现代设计的意识及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设计管理能力的专业型人才。现以广美,广大,华农,深大,五邑五所广东省的大学做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调查(表1)。这一分析表明不同的高校针对环境艺术设计及相关专业学生提出的要求不同,但针对的培养目标大致相同。

二、广东地区高校环境艺术设计教育课程设置调查分析

课程设置是指学校对各种课程的选定和安排。高校的课程设置可以分为必修课、选修课、辅修课、实践课等。课程设置主要规定课程类型和课程分类,也包括课程的顺序和可是安排及学分分配。根据各个学校、各个专业的培养目标不同,高校环境艺术教育课程的设置也是不同的。以几所广东高校为例,规定学生毕业的必要修学分条件如(表2)。以广州第二师范学院为例,该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本科)的培养方案中明确规定了专业主要课程(表3)。学制为四年,本科毕业后授予艺术学士学位。规定学生毕业的必要条件是获得修读课程总学分180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47学分、专业必修课73学分;专业选修课30学分,公共选修课8学分;实践教学22学分。

三、广东地区高校环境艺术设计教育改革措施之我见

针对上述广东地区高校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问题,笔者提出如下几点意见:

(1)优化课程设置的结构环境艺术设计的课程设置要符合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时代性是指符合当代社会进� 基础性是指在课程中精选出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基本知识,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选择性是指在保证学生达到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将课程分科、分层次设计多样的、可供不同发展程度学生选择的课程,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同时,专业课、辅修课和实践课必须形成有机的`配合,在有侧重点进行教学的基础上,又要齐头并进。

(2)突出办学特色,根据地域特点教学在办学过程中,突出自身特色才能异军突起,取得成功。高校办学特色应在办学实践中强调差别化的教育思想意识,只有院校间设计教育思想拉开距离、各具特色,多元化的设计艺术教育格局才能形成。高校应该根据市场的需求,有所侧重地进行教学,针对市场紧缺的人才类型,在学生中加以培训。另一方面,学校应该针对地域特点,因地制宜进行教学。比如广东地区经济较发达现代化水平很高,环境优美,因此,在课程教学中,应该重点教授学生现代化的设计感和符合广东人审美的设计教学。

(3)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面对日新月异的市场需求,高校必须针对市场发展和需要,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往的“一个老师,一块黑板”的教学模式已经不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也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因此,学校应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面对实际问题,自主探究,找到解决对策,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动脑,积极寻求解决途径。高校可以和企业合作,参观特色景观的建筑,引进学者、海外的环境艺术设计的建筑大师进行演讲,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悟周围的环境。

结论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专业性强、知识交叉性广的学科,而高校是开展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高等学府,也是培养这个领域中专业人才的重要场所。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艺术设计人才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是,通过本次调查分析可见,只要看到高校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课程设置结构的优化,突出办学特色,根据地域特点教学,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相信通过努力,可以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环境艺术设计人才。

环境艺术设计 9

一、环境艺术设计的内涵

环境艺术是对空间的一种改造,将科学与美感融为一体,

艺术设计以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为载体,通过对比例的重新设定、建筑材质以及结构的选择优化,来实现艺术呈现的目的。

涵盖范围广阔,包括城市园林设计、建筑规划、室内装饰等,都属于环境艺术分类。

回顾我国环境艺术设计的历史进程可以发现,早在1985年这一概念就以被提出,具有时代意义的标志事件是这一年在首都召开了建筑师交流会议,人们第一次将建筑与环境相结合,并确认了可互相影响的关系。

从此以后建筑业优秀设计作品展中无一不将建筑、环境、美学融为一体,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体系。

环境艺术按照人类的感官可从三个方面进行划分,分别是人类居住环境、生态环境、人工改造环境。

生态环境是一个大的系统,包含动植物、自然山川湖泊,在不受外界干扰的情况下共同存在并进步。

人类的生存活动与这些环境因素密不可分,对其进行艺术设计同时具有双重目的。

首先是改善原有环境,为各类生物提供生活所需,其次可更好的为人类服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

人类生存活动的场所众多,随着生活水平的进步,对美的感官要求随之升高,常听到的“自然美”正是这种生活需求的体现。

自然美指的是感官和谐,而并

环境艺术设计英文简历 10

环境艺术设计英文简历

Basic information

Name: Yu Sex: Male Height: 180 Weight: 60

Place of origin: Jiangxi current location: Guangdong

Nationality: Chinese Marital status:

Educational background

Highest level of education: college Putonghua: Good

Foreign Language: English Language: General

Graduate institutions: Higher post-secondary science Jiangxi Xinyu graduated Date: on 2009 -6

Studies by Category: Computer Professional Name: Environmental Art and Design

Education / training experience:

on-year to       years on the school / professional training institutions in the name / subject name of certificate obtained

September 2000 -2003 in Jiujiang City, Jiangxi Province in June Xiushui County Junior High School First School in September 2003 -2006 in Jiujiang City, Jiangxi Province in June of excellence Xiushui County High School in September 2006 school year in June, Jiangxi -2009 Provincial University College xinyu

Intention with the work experience job

Talent type: Graduates Job type: Full-time

I hope the job candidates: Design Technology

Work Experience: 0 Title: No Title

Monthly requirements: Negotiable hope that the working area: Guangdong

Can be reported for duty Date: Guangdong

Personal experience

Three times in school when the use of vacation time to train factory workers! In the training process to a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and active efforts to the completion of their work!

Ability to put themselves forward with a detailed personal

Work takes a positive and serious attitude, a strong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and willingness to work hard is willing to fight; being sincere, careful, optimistic, prudent; good sense of innovation, the spirit of cooperation, and can quickly adapt to working environment, and practical work in learning and constantly improve themselves and do their jobs.

环境艺术设计个人简历 11

求职简历最应该“秀”什么呢?大家敬请参考下文推荐的环境艺术设计个人简历模板。

基本信息个人相片姓 名: 性 别: 女   民 族: 汉族 出生年月: 1987年10月28日 证件号码: 362204198709****** 婚姻状况: 未婚 身 高: 160cm 体 重: 48kg 户 籍: 江西宜春 现所在地: 广西桂林 毕业学校: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学 历: 专科 专业名称: 环境艺术设计 毕业年份: 20 工作年限: 一年以内 职 称: 初级职称求职意向职位性质: 全 职 职位类别: 艺术/设计 职位名称: 设计师 ; 工作地区: 江西南昌 ; 待遇要求: 元/月 可面议 ; 需要提供住房 到职时间: 一个月内   技能专长   语言能力: 英语 一般 ; 普通话 标准

环境艺术设计个人简历 12

姓    名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85年9月 身    高 173cm

籍    贯 武汉市 居住地 武汉市

民    族 汉 政治面貌 团员

毕业院校 湖北教育学院 专    业 绘画,艺术设计

求职类型 应届毕业生

联系方式 移动电话:

家庭电话:

E_Mail:

QQ/MSN:

教育经历 9月至7月 于武汉就读湖北教育学院(普本)

实践经历 4月至208月 于浙江九鼎装饰公司武汉分公司设计部实习208月至年3月 于武汉平安家装饰公司设计部担任设计师 2008年3月至2008年8月 于武汉我乐装饰公司设计部担任设计师 2008年9月至1月 于武汉地王装饰公司设计部担任主任设计师

技能水平熟练操作CAD 3D PS等制图软件

和一些常用办公软件

自我评价 有相关工作经验,专业能力强,

环境艺术设计个人简历范文

善于语言表达,于客户沟通能力强,有亲和力

有激情,热爱本职业工作。

求职意向 所有职业,室内外装饰设计师,主任设计师

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自我鉴定 13

自信、开朗、谦虚、活泼、有团队精神、适应能力强;热爱景观设计事业,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和一定的设计经验。

更多自我鉴定范文,见大学生简历网

环境艺术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14

[1] 林闯,苏文博,孟坤,刘渠,刘卫东。 云计算安全:架构、机制与模型评价[J]. 计算机学报。 2013(09)

[2] 陈康,郑纬民。 云计算:系统实例与研究现状[J]. 软件学报。 2009(05)

[3] 王鹏翩,冯登国,张立武。 一种支持完全细粒度属性撤销的CP-ABE方案[J]. 软件学报。 2012(10)

[4] 杜春来。 无线移动自组网密钥管理关键技术研究[D].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9

[5] 王锦晓,张F,陈勤。 一种高效属性可撤销的属性基加密方案[J]. 计算机应用。 2012(S1)

[6] 罗军舟,金嘉晖,宋爱波,东方。 云计算:体系架构与关键技术[J]. 通信学报。 2011(07)

[7] 刘志宏。 无线传感器网络密钥管理[D].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9

[8] 袁E.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密钥管理和虚假数据过滤机制的研究[D]. 复旦大学 2009

[9] 麻浩,王晓明。 外包数据库的安全访问控制机制[J]. 计算机工程。 2011(09)

[10] 冯登国,张敏,张妍,徐震。 云计算安全研究[J]. 软件学报。 2011(01)

[11] 田胜利。 基于l-多样性的`隐私保护方法研究[D]. 华中科技大学 2014

[12] 付戈。 数据库动态恢复研究[D]. 华中科技大学 2011

[13] 汪志鹏。 私有信息检索技术研究[D]. 华中科技大学 2013

[14] 时杰。 关系数据库细粒度访问控制研究[D]. 华中科技大学 2010

[15] 彭清泉。 无线网络中密钥管理与认证方法及技术研究[D].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0

[16] 郑健,刘广亮,李兆国。 基于椭圆曲线的等级密钥管理方案[J]. 福建电脑。 2010(03)

[17] 黄志宏,巫莉莉,张波。 基于云计算的网络安全威胁及防范[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2(08)

[18] DENG Robert. CCA-secure unidirectional proxy re-encryption in the adaptive corruption model without random oracles[J]. Science China(Information Sciences). 2010(03)

[19] JunbeomHur,ChanilPark,Seong OunHwang. Fine

环境艺术设计的教育论文 15

一、教育理念的创新

(一)凸显地区区域特色

环境艺术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差异,我们应该承认并鼓励不同地区的环境艺术设计教育体现这种差异。我国民族众多,各地环境地貌和发展水平不同,都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所以,我们在环境艺术设计教育中既要保留并体现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又要体现其区域性的典型环境风格,如湘西吊角楼、苏州园林等等。

(二)凸显学校特色

对高校的专业课程来说,特色毫无疑问是一种优势,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尤其要体现高校自己的教育特色和打造独特的学习氛围,从而培养出独具个性的学生。要使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凸显自己的特色,我们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第一,打造属于自己的学校文化。以教育理念为主要内容的学校文化,在长期的坚持中会使高校形成自己的文化品格,也就是“校风”,“校风”对学生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第二,鉴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这一学科的特点,学校要在学校文化的基础上建立相适应的一整套教育思想和方法,用个性化的环境艺术设计教育来凸显学校特色。

二、教育模式的创新

(一)建立多类型的教育模式

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目标不仅是要培养设计人才,还要注意培养熟悉设计文化、经济和管理的复合交叉型人才。在以往的环境艺术设计教育主中由于只注重对实务型人才的培养,导致管理型人才和决策型人才的缺乏。具体来讲,就是首先培养一大批从事环境艺术设计工作的人员,其次培养一批既具有设计能力又具有管理能力的人才,最后培养一批具有开发规划、设计研究并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人才。

(二)建立多层次的教育模式

当下我国的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层次大多分为专科、本科、硕士,开设博士课程的大学很少。由于各个层次的教育内容和要求不同,对于人才的培养也不同。例如,博士课程主要培养能够对设计科学的基础和应用理论进行研究具有学术建树的高级科研人才;硕士课程主要培养能够对设计科学的应用进行研究和开发设计具有创新能力的科研人才;学士课程主要培养能够进行设计、制作、经营具有一专多能的业务水平的人才;专科课程主要培养在第一线进行具体设计与制作具有实践能力的人才。所以,我们应该建立多层次的教育模式,从而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的各种类型的人才。

(三)建立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教育模式

目前我国的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往往注重对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史论和教育理论的研究。学科交叉化是个未来高校教育的趋势,我们应探索建立跨学科教育模式,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设计人才。尤其对于综合性比较强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而言,在实践中能灵活有效的运用各学科知识是一项必备的技能。这种对多个专业的综合运用能力建立在对相关专业的学习和了解的基础上,它是不会凭空产生的。因此,我们在环境艺术设计教育中应该建立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教育模式,为学生日后对相关学科知识的运用打下基础。

(四)建立多元创新与“实验性设计”教育模式

自然和社会的多元性决定了艺术设计的多元性,设计对象不同对设计思维的要求也就不同。所以在环境艺术设计教育中因注重培养学生的多元化思维和眼光,具体来讲就是保护他们的个性和创造力,鼓励他们敢于尝试和想象。为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多元化思维和创新能力,我们可以引入“实验主义设计”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学生设计作品时不需要考虑是否符合当下公众的要求,而只专注于无限制地探索人类想象力的极限。这种颇为大胆的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思考能力等都很有帮助。

三、教学方法的创新

(一)课程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加强教育过程中的操作实践环节,对学生真正理解理论、领悟实质有重要作用。实践教学主要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1.实地教学法。对课堂教学方式不断创新,大量引入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兴趣和自主积极性,如可安排学生进行市场调查,参与创意设计竞赛、实地参观等。2.情景教学法。在基础课教学中融入生动有趣的'建筑设计元素,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对空间的感受力和表现力,为以后的专业设计课程学习打好基础。3.启发式教学法。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注重对具体案例的分析,通过重新演示教会学生举一反三,启发他们进行思考。总之,理论部分的学习我们应该采用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做深层次的探讨。技能部分的培养我们应该采用实地教学法与情境教学法,提高学生技能,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应用能力。

(二)用建构主义原则指导教学

为在环境艺术教育中培养复合交叉型和创新型人才,我们有必要将建构主义原则引入到教学方法中来。具体应用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建构主义教学原则倡导“合作学习”。传统教学大都运用“讲授法”,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建构主义教育原则的“合作”理念则强调学生以及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参与对学习内容的讨论,建立起互相协作的学习群体,共同完成“合作学习”。这种“合作学习”的运用使得每个学生的思维都能被整体所分享,从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2.建构主义提倡学生自主性学习。建构主义教学原则认为,知识的获得是由学生主动建构的,它认为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承认新知识的学习只能通过学生自己而不能由他人代替,教师和外界环境只是起到一个促进的作用。具体来讲,就是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进行结合,教师提出目标和问题,学生自己来理解概念和原理。

(三)综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能为学生创设高质量的教学“情境”,这些“情境”能让学生更加直观、形象、多角度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激发学生思维。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应注意及时掌握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具体来讲,就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动画技术,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性和求知欲。问题情境的创设一定要能吸引学生,能使学生主动去寻找答案,答案最好不要固定,从而培养学生的个性化思维。

总之,环境艺术设计教育既是一个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因此,在教学理念上我们应该凸显民族特色、地域特色、学校特色,为学生的艺术创造力提供动力和源泉;在教学模式上我们应该尝试建立多层次、多类型、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教学模式,为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制造摇篮;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应该转变课堂形式,采用合作式、发现式的教学方法,通过运用多样化的现代教学技术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事物的能力,保护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为我国培养出更多的环境艺术设计人才。

艺术设计类毕业论文 16

随着国家对文化领域的不断改革,文化市场逐渐走向了多元化发展的道路。新的时尚观念也带来了新的图案理念,自由跳跃的画风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观念,有利于学生设计潜力的发挥和培养。

艺术设计类毕业论文范文一:高职艺术设计实训课教探析

【摘要】当下我国所使用的图案实训课程已经脱离了当今高职学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学习和课程需求,在图案实训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削弱了写生的次数和内容,增加了传统纹样的应用内容,

为了培养学生的现代设计理念,充分发挥他们的创新力和创造力,使学生真正意义上掌握现代的设计理念,兵并且通过对设计材料、制作工艺、制作成本的大概估算,

从而丰富学生对图案的应用的相关认识和设计技能以及设计理念。

【关键词】图案;实训;设计

在现在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应该减少图案课程编排中变形方面的比重,在题材的选择和变现方式上更加倾向自由随意的风格。

(1)在课程设计和安排上,应该尽量条理化和清晰化图案设计的设计规律的讲解,教师在课程中就应该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自己发现规律、自己总结规律,这种规律类似于学科知识,

枯燥无味,过于枯燥晦涩的规律往往会限制住学生的跳跃性思维,尤其是处于思维极度发展的青少年,过于规律化的条理性规律会将学生局限在这些规律之中,使学生在思考问题时无法跳出来,

遇见任何事情都习惯用这个规律去解决,从而导致作品生硬呆板,缺乏个性和创意,通过变形,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总结总结自己作品中表现出的规律,从而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图案设计中所存在的规律。

(2)21世纪是一个青春非常,充满个性的时代,较之前相比,每个人的审美理念和时尚观念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崇尚自由民主、思维跳跃的时代,而图案设计作为美化生活的一个有力武器,就更应该灵活多变,体现当代人多变的性格。

也就是这道理,我们不必再将自己局限在之前设定好的条条框框里,我们可以放开自己的思维。

作为授课教师,不要谈“变形”色变,而更应该紧跟现代发展的潮流,充分体现当代设计理念和潮流,不必再跟“几何”等概念牵扯。

新的时尚观念也带来了新的图案理念,自由跳跃的画风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观念,有利于学生设计潜力的发挥和培养。

(3)教师在授课中,要增强教学内容的连贯和互动。

尤其是在实训课中,要贴近艺术,满足艺术设计课程的要求,把之前单独设计的动物、植物、人物、景物等课程融会贯通起来,发展成为多种方面的多方面训练。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选择。

同时教师要注意到不同学生所存在的不同的优势,要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要单独进行辅导,并且要强调在表现手法上不能在过于拘泥,可以把所学过的所有的表现手法进行归纳和选择,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也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和意识。

一、必须对中国传统纹样进行深入的记忆,以及熟悉外国传统纹样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中国越来越融入了世界的潮流,外国文化不断涌入中国,使得中国传统的文化难以得到继承和发挥。

现在的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缺乏已�

在课堂中,由于各种教学工具的使用,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也缺乏重视和激情,在要展开设计时,往往面临的就是没有灵感没有思维,在面对复杂难懂的纹样图案时,往往又表现出了不耐烦和缺乏耐心。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况?究其主要原因,就是学生缺乏对中国传统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所以说,在传统的图案教学活动中,最主要的就是教会学生重视当今传统的图案纹样,为自己铺平设计之路。

让学生试图自己总结传统图案设计的规律。

如何能准备把我住传统纹样设计的精髓,我认为最主要的就是在学习中,把握住每个图案的造型类型、色彩搭配、构图方式等等,并对这些加以总结,只要将这些进行仔细的归纳和分析,我们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把握古人的设计理念和设计精髓。

二、结合传统图案设计理念进行创新

其实仔细研究便可发现,学生在对传统纹样设计进行学习之时,往往存在很多的学习误区。

比如:没有灵感,照搬照抄源设计,要么就是对源设计进行简单的修改,换汤不换药,其所表现的作品枯燥乏味,没有生动性。

何为重塑,就是对传统的作品进行回炉重造,重点体现创新观念。

在课堂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要让学生根据当今流行的时尚设计理念,当今季度所流行的畅销元素,对经典进行重新解释和再造,体现自己的创新理念,表现自己的设计思维和理念。

让自己的作品更多的贴上时代的标签。

赋予它时代意义。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所做的这些,都是为了让学生把握住图案实训课程的精髓所在,提高学生的设计水平。

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对枯燥乏味的课程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实训,让学生体会到图案与时代之间的密切关系,让自己的作品更多的被赋予时代含义。

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的学习和见解视野更加的开阔,就可以进一步的引导和激励学生,使学生朝着正确的设计之路上顺利前行。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采取更加有趣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我们可以将学生已经设计完结的作品进行一些一些小小的改动,可以将这些作品移植在短袖、一次性纸杯、陶瓷杯等实物上,这样的话,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动手参与的热情,还可以增加实训课程的乐趣,活跃课堂氛围,以一种最直观的方式将作品体现在实际生活当中,让学生理解作品设计与单纯的艺术构想方面的差别。

自由这样,学生才会想要动手,才会愿意动手。

动手能力才会得到你最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盘湘龙。《设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探讨[J].文艺生活(艺术中国),,06.

[2]黄尔。模拟公司模式授课制在艺术设计专业的作用[J].资治文摘(管理版),,03.

[3]曾超。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初探[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3.

[4]杨频。动静相宜,教学相长——情景教学在《中医护理》教学中的应用[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9.

[5]葛剑虹。强化实践教育——“光电子学”课程教改探索[A].~教育部高等学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及协作委员会20全体会议论文集[C].2009.

艺术设计类毕业论文范文二:包装艺术设计下地域文化影响研究

摘要:商品包装体现了企业、产品的形象,现代包装艺术设计除了保护产品安全流通之外,还要对产品进行宣传。

在现代包装设计中赋予鲜明的地域文化,可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从而达到营销的目的。

因此,地域文化在现代包装设计中逐渐被广泛运用。

本文简要的探讨了地域文化对现代包装艺术设计的影响。

关键词:地域文化;现代包装艺术设计;影响;消费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产品出现在消费者的面前。

包装作为产品流通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除了要保证产品安全运输销售之外,还要促进产品的营销。

产品包装的成本、环保、吸引力等因素,决定了现代包装艺术设计水平的高低。

如何合理运用地域文化来塑造产品形象,让现代包装成为沟通企业和消费者的重要桥梁,是当下包装设计师应注意的问题。

一、地域文化与现代包装艺术设计

1、地域文化的概念

由于的不同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环境条件的影响,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有其独有的语言、习俗、审美、文化等等,我们将其称之为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是地区发展的过程中文化的积累和沉淀,它是特定区域内人文与环境的结合,对地区的发展有着传承的作用。

2、现代包装艺术设计的概念

现代包装设计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流通、促进产品的�

现代包装主要分为工业包装和商业包装两种,产品的工业包装主要是为确保产品的安全运输,产品的商业包装主要以吸引客户消费为目的。

环境艺术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17

[1] 龙翠翠。 玻璃企业环境监管现状与对策研究[D]. 燕山大学 2014

[2] 常中豪。 论我国环保NGO参与环境保护制度的完善[D]. 福州大学 2010

[3] 李浩。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问题研究[D]. 河北大学 2014

[4] 张秀梅。 论退赃情节法定化[D]. 福州大学 2010

[5] 王画。 论家族企业公司治理中的监事制度[D]. 福州大学 2010

[6] 秘明杰。 环境权利法律确认的`法理分析[D]. 福州大学 2005

[7] 吴丽涵。 生物遗传资源和相关传统知识的保护制度研究[D]. 福州大学 2006

[8] 陈晗霖。 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制度研究[D]. 福州大学 2006

[9] 向桃。 我国工业废水集中处理法律制度研究[D]. 西南大学 2014

[10] 孔谷雨。 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D]. 苏州大学 2014

[11] 俞奇沐。 武陵山区旅游资源开发环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 西北民族大学 2014

[12] 林萌。 我国环保产业法律制度研究[D]. 福州大学 2006

[13] 李全金。 我国西部工业污染的法律对策研究[D]. 西北民族大学 2014

[14] 张宁。 当前我国环保执法阻力分析及对策探究[D]. 燕山大学 2014

[15] 刘克亚。 环境保护经济引导制度研究[D]. 福州大学 2005

[16] 马艳辉。 资源型央企环境监管体制研究[D]. 燕山大学 2014

[17] 陈越。 我国环境治理决策的困境及对策研究[D]. 燕山大学 2014

[18] 张旸。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研究[D]. 西安财经学院 2014

[19] 黄莉敏。 环境行政奖励制度研究[D]. 福州大学 2006

[20] 潘书宏。 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研究[D]. 福州大学 2006

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环境艺术设计工程 18

一、研究的社会背景:

社会的发展带动当代审美价值的变化,从而促使环境艺术地域性的觉醒。

审美价值作为形而上的意识范畴,其发展变化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当代审美价值的发展,越来越呈现出开放的特性。近三十年来,在人们迷乱于物质世界的纸醉金迷的时候,开放的特性使原本就迷失了精神信仰的人们更失去了审美价值的评判标准。与人们关系无比密切的生活、学习、居住环境,在经济全球化的利诱下,各具特色的地域性特征日渐稀少,具有历史感和精神根基作用的居住空间与装饰符号,被所谓国际主义的几何线块或者生硬的欧陆风格取代,导致人们生活环境的冷漠与乏味,几乎泯灭了人们的心理愿望和审美追求。

好在审美价值的发展总是具有轮回的特性。物质的相对富足让人们有时间回头审视精神家园的荒芜。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人们对居住环境开始更加寻求个性化与多样性,新形式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对人们特别是都市人群具备了更强烈的吸引力。

二、研究的动机和意义: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自然特征孕育人文精神的独特性。

四川,具有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千百年来,孕育了独特的巴蜀文化。四川民居,建筑布局灵活,因地制宜,顺应自然,做工考究。特别是川南民居,空间虚实相生,装饰风格独特,简洁雅致,柔美婉约,是当代人居环境内外空间设计与装饰设计可资借鉴的宝库。

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西方强大的物质潮流,随之也带来了外来文化。在西方国际主义设计运动为主流的形式下,为形式而形式的设计思想,给中国的人居环境艺术带来了毁灭性破坏。我们从物质形式上去追赶世界的步伐,但是在文化与传承方面并无创新。

人居文化不是封闭的,而是具有延续性的、开放的系统,就传统民居的可持续发展而言,在新的社会条件下,我们只有从老祖宗给我们留下来的非常宝贵的现实遗产中,不断发掘它对今天发展的积极一面,并且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作为今天设计的源泉。只有这样才能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人居环境艺术设计道路来,才能使幸存的“勉强”空间得到根本的改善,使历史的文脉得以继续发展。

室内外空间设计与传统装饰符号的综合研究开拓了环境艺术设计研究的视野,从空间形态组合形式到心理空间营造,从材料质感到构造技术研究,从装饰符号研究再到色彩、艺术形式与风格研究,其有机结合必将成为促进设计创新的动力。

本文以传统空间形态组合方式和装饰符号的意义及运用为主要的研究方向,其研究范围主要在于探索、利用现代人所理解的传统空间形态组合形式以及装饰符号,来营造现代人心目中的传统感觉的人居环境,而不是仿古,生拉活扯地把人拽回到过去的时代。

三、研究的目的:

本研究尝试以空间设计和装饰符号的结合点入手,以艺术设计学研究为指导,来探讨传统感觉环境艺术设计的研究范围、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学科交叉、设计应用等领域的问题。并通过对“天人合一”思想的讲述,追溯传统人居环境艺术设计方法应用的渊源与发展历程,以启示现代设计。

预期目标:

1、通过对川南传统民居空间组合形式、哲学思想、设计原则、设计程序的研究,总结出指导性的传统人居空间设计的一般方法和规律。

2、通过对传统装饰符号的研究,追溯其含义、制作构造、材料质感、色彩、形式法则等的一般规律,吸取其精华以给予现代人居环境艺术设计以启示。

3、运用以上两个目标的研究成果指导现代人居环境艺术设计的理论、应用及其成果研究,并对其涉及的其他相关学科知识进行梳理,以形成一个空间组合形式与装饰符号有机结合的设计应用体系。

四、基本思路和主要问题:

从艺术设计学角度的探讨――主要目的是希望能够在设计方法论的高度把握传统民居空间设计的一般规律。空间设计是艺术设计学的一个研究方向,只有把握住最基本的理论问题和设计方法论才能在川南民居室内外空间设计的研究中理清思路。

从对传统民居设计研究的意义与其当代审美价值方面进行探讨――通过传统民居室内外空间设计和装饰符号综合研究体现出的优势,说明该研究的意义与价值,并期望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可以�

从当代环境艺术设计角度探讨――通过对川南民居给当代环境艺术设计以启发的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应用范围、表现形式、设计原则、设计成果等一系列课题内部结构的研究,探讨川南传统民居内外空间设计及装饰符号的当代审美价值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及其未来发展方向等。

环境艺术设计的教育论文 19

一、中职美术教育背景下环境艺术设计生态理念本质及内涵

1.环境艺术设计的原则与指标

现代城市环境的整体规划建设与核心设计理念务必体现“整体、持续、协调、循环、节能、绿色、再生”的指导原则,通过将绿色生态观念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实现人类居住环境的和谐与完善,进一步体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与可持续发展,进而提升人们整体居住环境质量与住宅区自然复合系统趋向稳定、平衡、协调、和谐的方向发展。要想全面实现城市环境的生态化规划设计,首先要对传统意义上的设计理念进行革新,在遵循生态发展规律的前提下积极融入现代科学技术,全面推动生态文明城市的发展。

2.环境艺术设计生态理念的内容

生态城市规划应使绿化指标、地面保水指标、节水指标、节能指标、二氧化碳与废物减量指标、污水垃圾处理指标、绿色交通指标等各项指标符合生态规划标准。绿化指标是生态规划建设的一项关键性标准体系,必须使住宅环境内绿地率达到60%以上;应采用具有渗水保水能力的高效建筑基地施工材料,利用自然排水系统以确保雨水及时排出与科学合理渗透,适当减少混凝土覆盖面积;通过完善净水系统与节水系统,强化城市水资源设计,利用省水器与新型水资源对雨水、生活废水污水进行科学处理与循环再利用,确保饮用水符合国家规定标准;开通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建筑材料的使用应以减少二氧化碳排量为关键指标,装修内饰应体现节能绿化环保风格;设计雨水与生活排放污水分流管理系统,突出可持续利用原则;倡导绿色交通工具的普及与使用,从而减少环境污染。此外,城市住宅在经济生态设计规划方面,应突出低能耗的绿色消费观理念,提倡以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能为主的能源利用模式,鼓励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以减少资源的浪费,推动绿色科技生产的发展与普及。

二、中职美术教育背景下生态理念艺术设计方案

1.绿色生态的人性化美感设计理念

设计师要充分结合现代化建筑学基本原理、生态理念价值观、节能减排绿色环保新技术营造适宜的生态居住环境,对能够影响到城市生态平衡与美感的各种环境因素、自然因素以及人文因素进行统一协调与统筹规划设计,使其和谐共融、统一共生,有序而持续地发展。在城市住宅布局整体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对环境空间的生态环境进行充分合理设计,依据南北朝向、最大向阳与通风程度对住宅区进行规划,留出科学合理的通风道口与生态绿色走廊;科学合理规划设计建筑单体、群体的朝阳区与阴影区,使居民可最大限度地享受阳光;应以城市空余地面为基准,强化区内景观园林建设;充分利用城市内外自然山水环境,使之相互统一和谐,通过远山借景、引水入市等方式美化生态景观;保持动植物种类的多样化,为之创建和谐生存环境;扩展区内园林树木种植面积,加强生态气候调节能力,以提升居民生活适宜感与健康指数。为此,可通过科学统筹规划绿地、建筑与景观,形成通透深远富有层次感的景观空间;通过以曲代直的形态布局,美化建筑形态与园林分布空间。

2.积极开发自然可再生资源

创建绿色生态城市要与我国人均资源紧缺这一现状相结合,通过积极扩展利用新能源、新技术减少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节约有限土地资源与能效资源,充分运用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生物能代替污染严重的煤炭能源,推广可再生资源性强,具有降温、保温、隔热性能的家居建筑设计,以达到保护与节约资源的目的。在新能源技术开发利用上,通过将生活垃圾废物回收再利用,推广沼气的。使用普及,利用新能源节约技术全面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与幸福指数,对住宅建筑形体与空间形体进行革新。

3.生态资源的和谐统一性

我国一些城市的环境规划设计缺乏科学合理的统一管理与设计,仅仅是程序化的先建楼后造景,未能充分利用空余土地资源,人工园林景点过于单调古板,未能从生态环境资源根本主旨出发,这种逆自然、影响美感视觉的设计方案不仅不利于生态气候的循环,还对管理费用造成了浪费。因此,应统筹设计植被、生物、动物与人之间的各种生态关系,使各种因素达到和谐统一、共荣共生、持续发展,充分利用植被绿色涵养功能、树木化学降污功能与自然水多样性等功能进行规划设计,以此全面提升城市美化环境标准与居民健康满意指数。

环境艺术设计 20

一、影响环境设计理念与艺术特征的因素

1、影响传统设计理念与艺术特征的因素

在传统的设计理念中,没有高新技术的辅助,人类对自然的认知存在大片的留白,设计理念主要依据自然环境顺势而建,并受到来自生产力与经济基础的多方制约。

首先来自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我们常说“因地制宜”,在生产与技术相对落后的先人时代,人们未有环境设计的概念,但所行所为却是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不谋而合。

古代中国以中原地区为尊,而中原地区处于温带地域,气候温和、适宜人类居住,物产丰富、水源充足、男耕女织、生生不息,在这种温润的外界条件影响下,先人们的思想大多渗透着“和”的理念,即“达自然之性,畅万物之情”,留下了许多渗透着生态理念的佳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先人的诗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和谐优美的画卷,即便在今日,环境设计依然追求这种人与自然共生统一的态度,将人的存在融入山水之中,融入花草树木之间,融入鸟兽虫鸣之中,以自然观念反映人类初心。

其次是来自生产力与经济发展水平的束缚,我国由黄河流域的农耕文明发展而来,在历史的长河中,农业与手工业在经济发展中占据主要地位,农民顺应自然,希望风调雨顺,建筑物选址时也会优选水土肥沃之处,若说军事防建是对自然的征服,那生活之所便是与自然的平等对话,其间渗透着“师法自然”的环境设计理念。

而19世纪以来,伴随着第一次科技革命,工业文明得到了极大发展,人类大踏步进入了机械时代,对自然的开垦力度与强度急剧增加,甚至于追求极致的利润与效率,当人们沉醉于征服自然、成为世界主宰的美梦中时,层出不穷的环境问题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呼唤,给人们敲响了警钟,人们重新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环保理念、生态理念逐渐成为时代的主旋律。

2、时代赋予环境艺术设计的新理念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生产力提高至一定程度后,与时代相契合,环境设计也被赋予了许多新理念。

首先是人性化设计理念,在现代哲学观中,认为人是自由的个体,要求充分尊重人的主观能动性与个性化特征,新世纪是以人为本的时代,是人的个性充分得到彰显的时代,这种转变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居住环境的改变亦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性化设计也从最初简单的功能性绿化与人机工程的形式主义上升为关注人真实需求的观念,尊重生活习俗、社会文化,充分体现人文情怀。

其次是可持续发展理念,20世纪70年代,生态城市建设的战略得到确立,环境设计生态理念受到普遍认可,并作为一项整体的、多样化的系统工程得到广泛推广,依据生态学、环境学、艺术设计学等多学科综合性知识,将人工材料与气候、阳光、动植物、土壤、空气、水源等自然材料有机融合,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环境。

二、当代环境艺术设计的特征与原则

1、当代环境艺术设计的特征

1)多学科性与多层次性

环境艺术设计自发展之初便是一门融合了建筑学、园林设计、城市规划、美术及工程结构设计的交叉学科,随着时代的进步,其内涵得到不断扩充与延伸,向着系统化方向不断迈进。

同时,环境设计又是一门满足人们多方面需求的工程,具有层次特性,其中最底层的便是功能性需求,利用各种自然或人造材料,将环境改造的安全便利、舒适美观,例如卧室与客厅都需要良好的日照和通风,但卧室设计以温馨柔和为主,客厅设计则要整洁大方,设计对象不同的情况下,所选用的设计方法与原材料会有较大差异。

在此基础上,环境设计突出艺术特征与氛围创设,满足人的感官体验与情感需求,我们常常有在外居住不如家里舒适的感觉,这就是情感氛围的重要性,严谨利落的线条让人更多地联想到工作、任务而非家的温馨。

故进行环境设计工作时,应根据实际需求来确定设计风格与材料选择。

此外,环境艺术设计还应力求蕴含一定的文化底蕴,试图在充斥钢筋水泥的冰冷与理性麻木思维的环境中增加一些调剂,丰富人们的视野,环境艺术设计作品是城市形象的代言人,优秀的作品可以使人们心境开阔,感受到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实现自然环境与社会文化的统一。

2)关联性与统一性

有这样一种说法:环境设计本身就是在创造第二自然,其设计对象跨度非常广,从一个房间到一栋高层建筑,从一所园林到一座城市,每一个对象有其独立性,更有着与其他事物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关联。

故环境艺术设计工作中应注重同一空间内建筑的关联特性,运用多种过渡、融合方法实现其有机统一,否则就会出现不和谐的现象,如西湖旁的建筑群普遍体量巨大,严重破坏了其原有风景,造成了文化损失。

3)实用性

如前文所述,环境艺术设计最基本的便是满足一定的使用功能,而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不断提升,使用功能中也要求包含一定的美感,符合人的行为习惯与精神感知,各种机械设备的穿插也应避免出现生硬感,应以流畅的设计实现对人们的积极引导。

2、当代生态性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价值取向

1)追求生态价值

传统的环境设计强调人的利益,但具有片面性,过于强调经济利益而忽视环境效益,为满足人类自身生存发展需求肆意挥霍自然资源、损害自然环境,造成了诸多生态问题,某些问题已经威胁到人类自身,这种片面的理念亟待转变。

高度发展的新时代呼唤生态价值观念,需要人们跳出以人类利益为核心的束缚圈,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实现人与自然的沟通,尽量弱化人类活动对自然的破坏,秉承着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施行环境设计工程,将环境负面效应降至最低限度。

2)强调生态伦理

自工业时代以来,人们过于强化“人定胜天”的理念,环境设计中强调人至高无上的地位,将自然环境视为人类的附属物,认为可以肆意践踏其他生命,

3)符合生态美学

传统设计理念追求的美流于表层,追求富丽堂皇的外观与繁杂多变的设计带来的奢华感,追求以环境设计彰显地位与身份,而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理念则呼唤回归自然,追求简约时尚,

以生态平衡为核心,将人的活动融入自然界客观规律之中,实现自然的人化、人的自然化,既不是征服自然、俯视一切的唯我独尊心态,也不是对自然力的畏惧与妥协,而是人与自然的真正“合一”,是新理念下的生态美。

3、当代生态性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原则

1)整体性原则

环境自身就是一个整体性概念,要求以系统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在设计过程中既要注重细节,又不能舍本逐末,小的方面应当为整体服务并服从系统需求,短期目标必须有长远眼光作为支撑。

将环境看作一个有机整体,就可能呈现一加一大于二、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益。

将无机环境与有机生物、文化传承与自然风光进行合理的安排,构建出运行良好的“二次自然”。

2)地方性原则

即便是在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环境艺术设计仍要以地理�

地方性原则是生态理念于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要求,期望设计者深入实地考察,设计过程以实际生活为导向,符合当地的风俗习惯与人情理念。

真正优秀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具有时尚性与新鲜感,经历了岁月的冲刷之后愈发历久弥新,切合实际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将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3)最小干预最大促进

环境艺术设计既然率属于人类活动,势必给自然环境带来一些影响,而生态理念则希望从设计上弱化这种影响尤其是不良影响,从技术上削弱这种不利因素,尽量维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原有物质循环与能量循环体系,保持当地原有生态格局。

可以4R理念为指导,减少可再生资源的使用量,对原有景观构建进行再利用,并建立回收体系,巧妙利用回收的材料创造新功能。

4)艺术科学发展原则

生态理念下的环境设计要求实现科技美与艺术美的融合而非简单的叠加,不是科学技术的简单运用,而是强调科学为环境艺术服务,是在各种先进技术支持下的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设计过程。

通过高新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创造高质量的现代环境,同时,在每一环节与整体设计中渗透入艺术美感,使其符合人类审美追求与情感体验。

三、环境艺术设计中生态理念的运用方面

相较于传统设计观,生态理念指导下的环境艺术设计重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将生态学原理渗透至技术应用与设计过程中,建立良好的生态格局,使其充分融入到原有自然景观中,同时注重资源的高效利用与回收再循环,实现节能减排的环境友好型设计,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生态设计与生态保护

生态设计将生态学原理直接运用于环境艺术设计工作中的过程,以维护自然生态系统平衡,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保护物种丰富性为目标。

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公众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生态设计的理念已渗透至日常生活中,其设计方法也得到了较大发展。

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巧妙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可尽量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并充分挖掘环境条件的有利因素,维护自然生态平衡。

如先进的主动呼吸式双层幕墙技术,它不仅防尘通风、采光合理、隔声降噪,还能在夜间蓄冷以减少第二天的空调系统工作负荷,科学利用了气候变化因素,节约了能源消耗。

2、生态恢复功能

若是在自然状况下,生态系统拥有着高度的自愈能力,但人类活动对其施加的影响超过其本身所能承受的限度,如废弃耕地、垃圾场等被人类生产活动严重破坏的地区,想要依靠生态系统自身完成恢复是极为困难的,设计师必须采取积极手段对其进行恢复与生态促进工作。

例如美国西雅图煤气厂公园设计时,设计师面对满目的报废设备,没有急于处理,

而是选择将其中能展现工厂历史的设备保存下来供人参观,种植适宜气候环境的树木花草,以鲜艳颜色点缀灰色机器氛围,既实现了系统生态功能的恢复,又有效降低了资金耗费,一举双得。

3、生态补偿功能

经历了漫长的只顾经济效益而忽略环境效益的历程,自然界的非可再生资源已经被大量消耗,资源问题已�

环境艺术设计已然成为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

作者:霍迪 单位:辽宁理工学院

装饰艺术设计毕业论文 21

装饰艺术设计毕业论文

装饰艺术设计是一门范围极广的学科,只有针对目标消费群,进行相应的、有目的的装饰,在不同要求下根据社会需求做出大胆创新,才能适应现在的装饰环境。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自然资源的大量消耗,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导致了一系列的恶果,环境因索成为人类生存利益的主体。

装饰艺术设计毕业论文的代发篇1

浅析装饰艺术设计发展方向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人类社会揭开了发展的新纪元。

传统的装饰艺术设计也面临着一场从感觉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至生存方式的革命,如何,使装饰艺术在新的时代变革中获得更新更好的发展,装饰艺术设计应当向人性化、数字化、绿色生态化、情感化这几个方向发展。

关键词:装饰艺术;设计;发展方向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数字时代的进步,文化的多元化和进一步交融。

人类社会揭开了发展的新纪元。

传统的装饰艺术设计也面临着一场从感觉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至生存方式的革命,如何应对时代的变化,使装饰艺术在新的时代获得更新更好的发展,成为了摆在装饰艺术设计者的面前的问题,重新思考装饰艺术的发展。

综观近年来装饰艺术设计的发展,我认为,装饰艺术设计应当向以下几个方向发展。

一、装饰艺术的概念

装饰艺术的概念具有广义和狭义的两种含义:广义的泛指装饰现象和活动,具有极其普遍和宽泛的适应性,它统和于一切艺术行为或艺术现象之中,规定或制约着其特定的形式结构和意象本质。

狭义的一般指艺术设计中,具体的装饰品类、图案、纹饰等。

装饰艺术也可看着是整体设计中的一部分。

[1]

二、装饰艺术设计的发展方向

(一)人性化

人性化设计一词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就开始为人们所熟悉,近年来,人性化设计更是形成了一股新的设计潮流,现已成为装饰艺术设计一种发展的必然方向。

人性化设计的本质是以人为本,为人而设计,人性化因素对设计形式和功能等方面的注入,人是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并赋予设计物以人性化的品格。

一方面,人性化设计要求人们在生理层面的需求必须满足。

这就要求装饰设计必须建立在人体工程学科学和系统的研究基础上,关注产品使用者的需求动机,追求真实功能的本质,符合使用者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另一方面,科学的人本主义是人性化设计的核心思想。

这就要求人性化设计关注更高层次的人的需求,倡导人人平等和尊重的人文主义。

诸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等,有助于提高和改善人的人性和人格,赋予设计以文化内涵,促进人的社会化,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改善人与人的关系,形成良好的人际环境,满足人们深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在更高层次上反映人文关怀的深层内涵。

体现在设计师的设计中,要在适应机械化大生产的前提下,通过设计的形式要素的变化,力戒虚饰,以少装�

(二)数字化

数字时代兴起于二十世纪中叶的西方,它的出现揭开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新纪元。

科技高度社会化的今天,数字化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不仅给人们带来了新的表达方式和视觉效果,更带来了新的观念及新的欣赏标准。

以数字化为基础,人类正在进行着一场从感觉、思维、行为以至生存方式的革命,数字化对设计领域的影响是深刻而深远的,数字化对装饰艺术的发展方向也进行着巨大的冲击和影响。

数字化的装饰艺术设计,具有可复制性;高纯度、高明度、高清晰度;互动性;流动的光效性;数字化形象;群体性等设计优势和特点。

首先,受数字艺术的影响,传统的装饰艺术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观念等正在发生着一定的变化,改变了人们传统的审美经验方式,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体验。

数字技术的运用使传统装饰艺术的设计发生了改变。

尤其是电脑在装饰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向,发展速度较快。

其次,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数字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更是加速了装饰艺术对人们日常生活的渗透。

数字化为新的艺术手段和传媒形式提供了技术基础,装饰艺术的发展变化研究的可知性和方便性得到了增强,数字化时代对装饰艺术的探索,数字技术与装饰艺术的完美结合冲击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主要体现在观念、技术、形式、表现手段等。

利用数字科技与装饰艺术相结合,构建新的适应时代变革的装饰艺术,创作出许多富有时代特色的数字化装饰艺术设计作品。

最后,随着数字时代的兴起,数字技术为装饰艺术的设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数字化在设计中的运用,扩大了设计的思维空间,给人的思维以新的和不断变化的启示和视觉体验,开拓了人的思维广度和深度,其综合性、多面性、丰富性改变了传统的思维形式和设计方法,使其内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可以说,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是当今艺术设计的突出要求。

(三)绿色生态化

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自然资源的大量消耗,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导致了一系列的恶果,环境因索成为人类生存利益的主体。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随着人们对环境意识的觉醒,现代社会的人们普遍都意识到与自然环境和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装饰设计作为连接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桥梁。

因此,绿色生态化也是装饰设计的应有之义,具体反映在装饰设计活动中,以绿色作为定语的“绿色生态化装饰设计”,其核心是创造符合绿色生态标准的环境良性循环规律的设计系统。

装饰“绿色设计”有以下几种手法,如在表现理念上,追求朴实无华但具有生命力的田园风格;在装饰材料上,应当致力于绿色材料的生产,尽量选择绿色的、生态的材料,

材料的构成物质不存在危害自然环境的成分或者具有能够循环使用再生的性质,促进装饰材料向全面绿色化转变;在表现手法上,要强调自然材质肌理的应用和暗示功能性来强调对自然的感受,

或在装饰中创造出山水绿树等景象,运用有生命的造型艺术,通过它们的使用来牵动人们的情思,使现代城市中的人们回归自然的情绪得到安慰。

材料的环保概念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第一是材料自身

以绿色生态作为定语的“绿色生态设计”,绿色生态设计从本质上来讲是宏观的战略概念,是“人与自然”之间取得平衡的基本标志,其核心概念就是“环境与发展”的均衡创造符合绿色生态环境良性循环规律的设计系统。

人类设计创造活动应符合生态学的要求,要在分析当代科学技术特点的基础上,将绿色设计作为行业发展的最终战略目标,去努力寻找绿色设计的突破点。

我们也要看到,实现绿色生态化的装饰设计需要经过相当长的一个历史阶段的努力,这―人与地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指导下,在战略发展的十字路口,生态设计和研究备受重视。

(四)情感化

情感指人对外界事物的一种反应,是人对生活的体验,它建立在生活实践的基础上,是善、恶、美、丑的体现,它代表人对外在事物做出的心理反应。

了解设计与情感的基本关系,一个完美的装饰设计作品需要设计师将自己对作品的感受的融入,只有融入设计师对生活的情感,形成感官与心灵上的共鸣。

将二者结合并运用于装饰艺术设计创作当中,才能达到一个优秀设计的目的,才能有效地运用于装饰设计实践。

运用情感应从内心出发。

情感在意识形态里是精神的一种表象,人的情感在艺术的海洋里有着极大的魅力。

情感在装饰设计艺术中的运用是较感性的,这种情感从作品中反映出来,并可通过作品来体验这种情感。

可以说,真正的设计作品是设计师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情感去塑造的。

因此,设计师必须在周围的环境和不断的实践中去寻找、去体验,用一双情感的眼睛去看世界,只有在生活中体验到情感才能将其表现在设计中。

情感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可以把民族审美情绪同现代装饰艺术设计的某些因素结合起来,唯有从自己的文化和历史出发,将情感用设计的手法表现在对主题内容的把握上,从而形成独特的装饰艺术设计体系,才能作好装饰艺术设计。

艺术设计类毕业论文 22

浅析艺术设计的审视

摘 要:艺术设计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给予了我们更多生存的空间和幸福的能力。

但与此同时,文化演进与设计服务之间的博弈,又显得设计的担当和责任缺乏凸显,渐显模糊。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正经历着经济飞速发展而带来的。种种可能,太多从前只是存在于脑海的想象,被物化成为现实,造就了许多因急功近利、唯利是图而诱发的头脑风暴,产生了许多按图索骥、以讹传讹的物品,成全了当下无奇不有、光怪陆离的种种流浪设计、克隆设计、无知设计、无礼设计、无情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简历 23

姓 名

性 别

民 族

身 高

176cm

出生年月

1986年5月

政治面貌

无党派人士

毕业学校

湖南环境生物学院

所学专业

环境艺术设计

现所在地

承德

身份证号

工作年限

1年

职业资格

园林设计员 园林施工员 室内设计师  建筑装饰工程项目经理

工作经验

3月-1月在湖南随意居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从事原房质量检测,建筑装饰工程质检以及协调施工方、设计师与客户之间的矛盾等工作,

环境艺术设计简历

自我评价

多年独立的生活和学习经历造就了谦虚谨慎、吃苦耐劳、求知好学的品性,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与职业素质,拥有较强的协调能力与执行能力。乐观向上,大方开朗,热情务实;待人诚恳;工作认真负责;适应能力强;善于不断学习及总结,吸收能力强;有思想、思维敏捷,不墨守成规,有极强的创新意识;本着认认真真做人,踏踏实实工作的原则去生活;拥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广泛的兴趣爱好;注重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观念。

环境艺术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24

[1] 夏凤连。 中国传统装饰纹样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湖南科技大学 2013

[2] 银丁山。 视觉识别系统设计在洪江古商城旅游景区开发中的应用研究[D]. 湖南科技大学 2014

[3] 应吉。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策略研究[D]. 南京工业大学 2012

[4] 王钰。 大型体育设施与城市空间发展研究[D]. 南京工业大学 2012

[5] 谭玲玲。 意象符号转化视域下的红色文化产品设计研究[D]. 湖南科技大学 2014

[6] 彭元。 中国书画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与创新[D]. 湖南科技大学 2013

[7] 王兢。 南京城乡统筹工作的。思考和优化[D]. 南京工业大学 2012

[8] 倪太婷。 城市老商业街地域性色彩景观设计[D]. 南京工业大学 2012

[9] 钱忱。 产权式休闲养老社区设计研究[D]. 南京工业大学 2012

[10] 李婷婷。 大型综合超级市场环境设计研究[D]. 南京工业大学 2013

[11] 应维佳。 高层住宅景观单方造价影响因素研究[D]. 浙江大学 2014

[12] 宋锡祥。 欧盟REACH规则对我国化学产品出口企业的影响与法律对策[J]. 政治与法律。 2009(05)

[13] 乔生。 国外绿色贸易措施动向及我国的对策研究[J]. 国际贸易问题。 2007(10)

[14] 黄桂琴,李慧英。 反思我国环境法制建设,应对“绿色壁垒”[J].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2004(04)

[15] 陈学敏。 绿色壁垒的重新定位[J]. 世界环境。 2004(01)

[16] 李艳芳。 论国际环境保护措施与世贸规则的协调[J]. 法学杂志。 2004(01)

[17] 王丰年,陈强。 我国跨越绿色贸易壁垒的生态学研究[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3(11)

[18] 刘波。 论中国环境标志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J]. 法学论坛。 2005(04)

[19] 陈军,张颖。 我国防止国外污染转移的现状与对策[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5)

[20] 沈木珠。 WTO环境规则与我国环境法律制度的完善及创新思考[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3(04)

[21] 庞玉娴。 我国现行环境资源法律制度的诊断与创新[J].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2(04)

[22] 杨勇。 现代城市公共设施候车亭的情感化设计研究[D]. 湖南科技大学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