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理论学习心得体会(最新8篇)》
在政治学的研究中,政治理论构成政治学研究范围内的一个基本方面。政治理论有时又是政治学的代名词。下面是整理的政治理论学习心得体会(最新8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政治理论学习心得体会 篇1
通过这一段时间的政治理论学习,我深刻认识到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是党中央提出的新要求、人民群众的新期盼、政法战线自我革命的新需要,是推动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现就以下三方面总结近阶段的学习体会:
一、领悟政治理论学习的重要作用
作为一个工作在基层法院的党员,以往常常有重业务学习,轻政治学习的想法。但通过本阶段的学习,我深深感到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十分重要,加强理论学习,是提高政治素质的需要,是保持政治清醒的需要,是适应新形势新的需要,是树立“三观”的需要。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意味着当前加强学习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紧迫性。如果我们不加强学习,就难以应对各种风险的考验,就有被时代进步潮流淘汰的危险。学好政治理论,才能促进思想政治与审判业务能力双提高,特别是在如何依法治国方面,总书记为我们法院的工作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提供了可操作性很强的理论依据。
二、明确当前政治理论学习的学习方向
(一)以史为鉴,深入学_
历史是的教科书,总书记在_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发表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开展_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系统回答了为什么学、学什么、如何学等重要问题,对_学习教育进行全面动员和部署,为开展好_学习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能让我们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改革开放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深刻认识我们党始终坚持的崇高理想和价值追求,以史为镜,知荣知辱,知党知民知国,知任之所在。作为一名法官,要从中汲取前行的力量,筑牢政治忠诚,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司法为民,为人民交出一份完美的司法答卷。
(二)谱写新篇章,深入学习法治思想
新时代的中国,跃上新的起点,也面对新的挑战——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人民群众对法治的期待和要求之高前所未有。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创造性提出了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内涵丰富、科学系统的思想体系,为建设法治中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法治思想,是在新时代波澜壮阔的治国理政实践中应运而生,并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创新发展,日益成熟完备。为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实现美好法治愿景提供根本遵循,注入不竭动力,必将引领法治中国建设在新发展阶段实现更大发展,不断登临新的更高境界。
三、总结政治理论学习方法
(一)突出系统性,正确把握立场、观点、方法,做到融会贯通。系统规划个人理论学习,坚持做到系统地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
(二)充分利用小时间开展学习,实现学习全天候。自觉利用上班间隙、下班业余、周末等碎片化时间,依托“学习强国”等学台,开展学习,有效提升学习时效性。
(三)知行合一,把学习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效。
作为一名基层法官,在下一步工作中,我将进一步切实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同时严格约束自己,积极对标教育整顿提出的要求及时查找和整改自身存在的不足,通过整改不断提高自己、增强自己,在纪律上严格要求自己,真正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政治理论学习心得体会 篇2
在我上学的时候,对中国近代史的了解是非常少的,对于中华民族五千年之源远流长的历史,要我们标出重要的一段段恐怕不是很容易的事情,能记忆到脑海里的只有几个人名字,而且这些名字主要是通过电视电影的方式在脑海中扎下根的,人物是比较鲜活的那种。当然那些人物都是演员们以自己的方式演绎的。我们无法把对这些演员的形象和历史中的原本之人联系到一起,也就是说这些印象是一些伪印象,内心也没有把他认同。但近代的历史不一样了,我们除了看特型演员的逼真模拟展现,还能从一些珍贵的历史影像资料中寻到这些人物的影像。结合他们的理论、思想,和那些轰轰烈烈的历史事件,一个个真正的英雄和伟人的形象凸现在我的眼前。是真实的,从而也是震撼的。
随便选择一个人来说吧:林则徐(1785~1850),福建候官人(今福建福州人),出身于下层士大夫之家。“生而警敏,长不满六尺,英光四射,声若洪钟。”其父林宾日,是一位注重“养其廉耻,使远于其袅,养其天真,庶免于浇薄”,“讨论文字,上下古今”,教导子女“必示以身体力行,近理著己之道”,颇有经世致用风范的人物。林则徐1820xx年中进士,以后历任翰林院编修,盐运使、按察使、布政使、巡抚、总督,***战争时期,以钦差大臣的名义赴广东主持禁烟抗英斗争。1850年,死于前往镇压即将爆发的太平天国起义途中。他是一个靠自我奋斗终为时代做出重要贡献的人物之代表。
同时还有贺长龄、魏源、陶、龚自珍等一大批的经世派人物。这些人物是中国传统“学而优则仕”之提倡的积极入世的代表,怀抱经营家国天下的伟大梦想而进行政治实践的。然而在一个没落的王朝,一个特定的时代,他们的努力结果注定是令人不满意的。到后来的康有为、梁启超等戊戌六君子的慷慨陈辞和英勇革新举动,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政府高级官员的洋务运动。应该客观的评价是,他们都是爱国的人士。在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的情势下,他们都作出了最大的努力去挽救民族危亡,企图力挽狂澜而不倒。虽然我们现在可以看到,他们的努力是有种种的局限性,是无法抵抗历史的潮流的发展,因为封建王朝的败亡是历史的必然。但同时我们要看到,他们在挽救民族危亡时所做的努力。为什么中国没有在被列强肆虐凌辱之后走向被奴役的亡国境地,而是奋起反抗,掀起了波澜壮阔的一波接着一波的起义和反抗,并逐步走向民族独立的结果。我认为这和这些时代的英雄,这些时代的仁人志士的爱国行动是分不开的。我们可以说这些封建官僚的代表为的是维护自己的阶级利益,为维护腐朽的封建统治所的努力和付出是带有明显功利性质的。是值得批判的。但是不要忘了,他们所做的远远不止这些。他们对民族危亡的关注比起关注自己的利益要深重的多,无论他们的出身是怎样的,无论他们的地位是怎么样的,他们在经营家国的过程中,关注自己的利益并不多。相反是为了国家,为了人民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们必须肯定的他们无我的境界。他们的认识局限限制了他们的眼光,使他们无法看到更远,但他们的努力为了后来的继承者开创了必要的前行之路。不要说这些都是历史的作用,在历史发展长河之中,永远无法抹杀的其中杰出人物的闪耀光芒,伟人是历史造就的,也是个人具备这个条件。他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等待者,而相反他在和他同时代同领域的人群之中一定是异常出色的那种。历史是不会选择平庸之辈成为大家的英雄。
英雄也是凡人,林则徐出身并不高贵,身高大概1.5米左右(按古时的尺寸换算,不过的一尺等于现在的七寸左右)。但接受的来自父亲的教育很是高明的,使得他很有自信,声音洪亮(敢说敢言嘛)。二十六岁中进士(不是神童哦),之前他在福建巡抚张师诚家做幕僚,并做了四五年(打工的)。这宗政治历练对其后的发展无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再看康有为等人,也都是出身并不显贵。可以说是生活的困苦和磨练造就了这些后来的叱诧风云人物。他们的历练是丰富和深刻的。对民众生活的困苦和生活底层的情况是有深刻认识的,他们心怀的有万千民众。但他们的政治报复不可能顺利施展。因为利益双方是永恒的矛盾体。阶级利益是冲突的,很难调和的。尤其是在封建专制的社会,天下是君主一人的,要瓜分他的利益和权力是不可能做到了。所以无论是洋务派的努力还是戊戌维新变法的失败都是注定无法变更的。与虎谋皮,只能是悲惨下场。竹篮打水一场空。
失败的命运是注定的,我们要关注的他们留下来的是什么?这其中著名的代表人物有龚自珍,他对社会的批判思想,对封建王朝衰世的预言,经世致用,变法改革的思想,是开创了思想革命的先驱者;林则徐的经世致用与民本主义思想,反侵略的爱国主义思想,开眼看世界的观点;魏源的经世改革主张以及“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口号。带动了中国开始反思奋进的潮流。洋务运动中开创的中国工商业经济实体,工业发展的布局都为后来者打下了基础(我所见的在这一时期创办的如江南制造总局,江南造船厂等企业后来都变成大中型的国家企业,到现在还在运作呢,仔细去查阅一下,很多百年以上历史的企业基本是这个时候由这些洋务运动背景下创办起来的)。康有为托古改制,破旧立新之政治思想,变法维新新纲,“大同”憧憬;梁启超的反专制,兴民权,宪政和法制思想;谭嗣同“冲决网罗”,抨击封建纲常,力主变法,倡扬自立称作晚清思想界的彗星,著有《仁学》;严复,翻译《天演论》,倡导进化观,倡导“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思想。这些民族抗暴图存的前驱者,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闪耀人性光芒的思想遗产,也留下了一定的物质基础。为后来者的继续行动准备了条件。
辛亥革命的成功其实是水到渠成的。武昌起义的义旗一立,天下诸侯纷纷响应,一是个诸侯利益所需,更重要的是民心民智已变。要阻挡民意之滚滚潮流注定是不可能成功的。袁世凯唱出的洪宪丑剧,张勋唱出的复辟闹剧,注定是匆匆上场匆匆下场一幕幕搞笑作品。当然继续要往下看的辛亥革命在推翻封建统治的具有伟大功勋。但要接着反帝就不是很容易做到的了。孙中山是深受民主思想熏陶的革命先行者,但他所受的其实是帝国主义思想的教育,也就是资产阶级思想的教育。要他站起来反抗哺育了他思想的帝国主义,无疑是非常困难的。而且,在中国当时的情况基本是诸侯割据状态,而且这些诸侯基本都有各自的帝国后台,封建的老祖宗赶下了台,台上就没有了其他的东西了。何去何从还是一个问题。老大难的问题一下子消失了,新问题就自然会接着出现。帝国主义在中国扶持的代言人,各路诸侯依然是掌握重兵,各管一方。应该说在推翻帝制的道路上,北伐战争所做出了的贡献是巨大的。这其中国民党的作用是必须核正的。当然我们可以看到国民党其实也代表了一个帝国的利益,它是美国逐步扶持的对象。但在北伐时期,国民党是以解放全中国为己任的。甚至中国共产党的众多干部也是由黄埔军校培训的。第一次国共合作时,共产党的力量是弱小了。共产党只是国民党同时容纳的政党之一,发挥的积极作用也是非常有限的。
在中国近代史上,不得不提到的是发生在其中两次又农民发起的革命起义。一起是天平天国运动,一起是义和团运动。这两次运动是农民阶层为了免于民族危亡自发发起的救亡运动,其付出的代价是惨烈的。甚至于悲壮的。他们以落后的武器抵抗外来的侵略和内部的镇压。他们只是以生命的代价换取一种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他们发对外来侵略,却被帝国的代言政府内部镇压。所以不得不扩大斗争的范围,而最终落于败亡。他们有宗教狂热,是因为他们没有其他的支援,靠的只能是自己的意志。他们欲挽救民族于危亡却被自己人所消灭。没有人承认,也没有人铭记。历史没有给他们公正的评价,在众多人的心目中,他们是一群捣乱者,无知而愚昧的一盘散沙。死亡是必然的。所以我说他们悲壮。
纵览本书,可以总结到对近代中国产生巨大的思想影响的观点主要有四个:其一,进化论。这个源自自然科学的理论概念被梁启超引用到政治发展的理论中。产生的影响是极为巨大的。严复《天演论》兼具救亡警钟和世界观方法论的意义,在社会产生振聋发聩的影响,“天演”“物竞”“天择”“淘汰”在二十世纪初期成人人口头禅。梁启超把生物进化推演到社会进化,提出国家竞争和国民竞争,强调自然淘汰、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使人们惊秫于亡国的危险,不得不奋起图存。其二,民主论。以民主平等思想为旗帜,在颠覆封建专制的历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民族平等,男女平等,人人平等。其三,科学观。以科学观涤荡蒙昧迷信。其四,社会主义学说,尤其是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取代其他学说指导国人走出困境,走向真正的民族独立和民族复兴。
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是一部传统中学与西学、新学与旧学斗争的历史。从总的看,民主与专制反复较量,为了救亡和启蒙而从西方学来的民主思想最终战胜为封建专制服务的没落思想。这个历程是以血与火铺就的。是一个个鲜活的思想政治先驱者的勇敢实践,也是他们爱国之心的拳拳体现。是他们给了后来人改进向前终至成功的机会,所以不要怀疑这些人是否聪明,是否睿智,他们有他们的局限,我们一样有。他们在他们的时代创造的已经突破了能突破的局限,看了更远,而我们站在他们的肩膀之上,是否能看到更远呢?
青年学习心得体会 篇3
昨天听了我们青年教师的讲座,我又一次被老师们的爱感动了。无论是哪一位老师我都感觉对学生付出了太多太多。无论是对学生学习生活上的关心还是在教学方面针对学生的点点改进,都凸显了我校教师对学生的无私的爱。
以前作为学生,因为学习成绩不是很突出,所以感觉老师对自己不够关心,只有文科老师对自己比较好。现在做了老师,也体会到了做老师的不容易,试问哪个老师不喜爱成绩好、乖巧可爱的学生呢?但是我觉得教师无论对哪个学生都要有一颗慈母般的爱心。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像母亲一样,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帮助学生,对差生不嫌弃,不歧视,给他们多一点爱,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在学习上有无穷的力量源泉。很多教师的成功经验都证明了母爱力量的神奇作用。
通过学习,我还学到了我们老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且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知识,做到与时代同步,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挑好肩上这副教书育人的重担。
政治理论学习心得体会 篇4
近来无事,闲暇之余便拜读了国学大师钱穆先生著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书不厚,字数也不多,本以为会像以往看过的史学名著那般枯燥无味。谁知,事实并非如此,读来很是津津有味,书中钱老先生更是高屋建瓴地概括了中国历史与政治的精要大义,点明了近现代国人对传统文化和精神的种种误解。读罢感慨颇多,自觉从中受益匪浅。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是钱穆先生应何敬之邀请,为中国台湾“战略顾问安全委员会”所作专题演讲的合集。后在台中养病,又应约写一部“研究中国历代政治制度”的教材,因截稿期限甚迫,遂以讲稿稍加补充修改,正式以《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为题付梓成书。该书分别就中国汉、唐、宋、明、清五代的政府组织、选举与考试、赋税制度、国防与兵制等政治制度作了提要勾玄式的概观与对照,叙述因革演变,指陈利害得失。要言不烦,论述精辟,不失为一部简明的“中国政治制度史”。
五四以来,中国传统之一切政治与历史皆以“专制黑暗”一语而被抹杀。中国人引进西学,并大力弘扬,而中国传统文化却被无情鞭挞。我们已经习惯于理所当然地认为中国古代政治是不堪回首的往事,尤其在近代经历过黑暗的侵略史后,更全盘否定了古代政治制度的光辉之处。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钱穆先生向大家说明了几千年的中国政治史也有它争奇斗艳的一面,让我们对古代政治有了另外的感悟。
中国过去的政治虽说它专制,但也不得不认为这是一种比较合理的开明专制,它自有制度,自有法律,并不全由皇帝一人的意志决定一切。众所周知,中国古代政治主要是两条线,中央与地方的权力之争,皇权与相权之争,这两股力量的交锋相错最终是中央战胜地方形成中央集权,皇权打败了相权导致丞相被废除。然而我们应该站在当时的现实角度去考虑问题,应该认识到中国领土之大,人口之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难以滋养民主制度的土壤。我们更应该了解古代政治并非真是极端的君主专制,更不是所谓的“专制黑暗”。汉代的中央政府里面三公九卿,唐代的三省分制划分了中央的权力,并且各机构之间互相牵制,就是皇上如果没有充足的理由也不能随意发号施令,如果他真要一意孤行,那么终究是要被历史淘汰的。唐代皇上颁发命令需要先由中书省制定,门下省审批,最后由尚书省执行。再说封建专制严重的清代,也只能说是部族专制,仍非皇帝专制。因为皇帝个人并没有掌握整个主权,皇帝只是代替了宰相的一部分权力。清朝故宫的午门是预备皇帝和民众见面的阳台。这样的古代制度早就已经具备了我们今天民主政治的踪影。正如钱穆先生所言:“我们不该单凭我们当前的时代意见来一笔抹杀历史,认为从有历史以来,便不该有一个皇帝,皇帝总是要不得,一切历史上的政治制度,只要有了一个皇帝,便是坏政治。这正如一个壮年人,不要睡摇篮,便认为睡摇篮是要不得的事。但在婴孩期,让他睡摇篮,未必要不得。” 所以,对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我们不能一言以蔽之,更不能把它批的一无是处,而需要站在理性的角度去认识历史。
书中钱穆先生反复强调的一个观点是:任何一项政治制度,要站在历史的角度去观察,若仅以当前的标准来评价和看待历史,必然有失公允,得出偏激的结论。这恰恰是对当时先生写书的环境反映。那时候的中国仍是弱国,弱国就容易自卑,自卑就容易自我否定。书中,钱穆先生极力反对当时用“专制黑暗”评价中国政治制度的武断言论。想来当时的中国,应该仍有不少五四新文化的遗风,在反思中国落后的原因时,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否定传统,并且是彻底的否定。
“我想讲历史,更可叫人不武断”这话着实在理。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钱穆先生着力陈述制度须合于本国传统,须合于人事。这点是极为重要的,尤其值得我们加以学习、领会。近年来,为数不少的专家、学者舞文弄墨,谈到解决一些中国问题时,张口必称与国际接轨方可解决。疏不知,他国的制度并不一定就适合我国国情,还不如运用先人留下的宝贵遗产。当然,传统文化中肯定是既有精华的,也有糟粕的。可是,不管是好是坏,事实上都在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糟粕固然应该摒弃,可这岂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这也就是说,中国问题要根据中国的国情提出解决办法。当我们跳出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的历史,与中国百年近代史加以比较后发现,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富强中国,而不是仅仅局限于马克思主义本身。
读完此书,一方面受益匪浅,校正了自己的历史观;另一方面也产生了不少疑惑,总觉得钱穆先生对元清两朝颇有微词,很是蔑视,带有很强的感情色彩。尤其是在对清朝的评述上面,虽然我也比较赞成钱穆先生的说法,即清代是部族政权取代了以往历代的士人政权。我们应当认识到,作为少数民族的满族统治者,一方面固然不可避免地需要依赖于本族实行统治,所以部族政权对士人政权的证券就成了必然性;然而另一方面,被包围于汉人及汉文化的汪洋大海当中的他们,更是不可避免地要对中国原有的政治制度加以继承,否则,他们根本不可能进行任何可能的统治。清朝皇帝接受汉化的诚意与速度也是在他们之前的所有少数民族统治者所不能望其项背的,其中汉化速度最快的部分,莫过于政治制度。既然汉唐宋明各朝的政治之失都是情有可原,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可以被人理解的,那么论及到清朝怎么就完全不适用了?所以说先生在对满清的评述可能带有过多的私人感情色彩。
政治理论学习心得体会 篇5
通过参加政治理论学习,使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解放思想、不断学习、更新知识、与时俱进的重要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党员干部也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努力学习、终生学习。自己只有不断学习,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理论知识,才始终是一名合格的党员干部。
一、更新观念,终身学习
学习是提高修养的必要前提。对于机关领导干部来说,学习,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运用理论指导实践,不断提高政治素养的重要形式,是提高政治水平、理论水平、决策水平、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在政治理论学习活动中,结合共青团工作和单位工作实际,坚持以整顿工作作风、树立共青团形象为重点,做到“人人都是一面旗帜,个个都是共青团形象”,明确加强学习、改进作风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学习政治理论,提高思想素质。要深刻领会上级党委政府的有关方针政策,深刻把握重要思想和精神实质,深刻理解各种理论品质,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学习专业知识,提升专业素质。
二、勇于探索,与时俱进
时代的日新月异就是对党员干部的挑战,因此,党员干部要勇于摈弃旧事物、接受新事物,要敏锐地了解新思想,认真地研究新理论,主动地、迫切地学习新知识,开拓进取,更新观念,始终站在时代的潮头,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为党员干部就要深入研究我们要怎样为群众办实事,怎样快速地去实现小康社会,在思想上和行动上要做到知行合一。
为了避免政治理论学习中“空对空”——不着边际地泛泛而谈,避免“照搬照读”宣言式地说教,避免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搞应付等现象,要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确定学习内容,注重突出了“三个结合”。一是注重学习与了解党的知识相结合。二是注重学习与思考相结合。避免学习时带着两只耳朵听,无事一身轻现象。三是注重学习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围绕转变干部作风,创造良好的学习、工作环境,促进了单位工作的有序开展。
三、努力奋斗,实现伟大中国梦
中国梦,是让每一个积极进取的中国人,形成世世代代的信念:只要经过努力不懈的奋斗便能获得更好的生活,人们必须通过自己的勤奋、勇气、创意和决心迈向繁荣。如果没有中国梦,人才会流失,人心会不稳,因为这是引导人积极向上的原动力。党员干部如何作为才能实现“中国梦”呢?首先,要树立高尚的理想信念,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党性修养和对外界的辨别能力。“中国梦”的实现首先需要党员干部自身能力的提高,才能为实现它提供强有力的先锋力量基础。
其次,把个人理想与“中国梦”结合起来,时时刻刻在思想上要有为“中国梦”奋斗终身的准备。“中国梦”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梦想,个人的理想不应与“中国梦”相冲突,而是为“中国梦”服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最后,党员干部必须实事求是,从自身的工作实际出发,踏踏实实工作,发挥好“螺丝钉”的作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梦”会很快得到实现。
总之,党员干部要不断学习。作为基层党员干部,要做好基层群众工作,必须要掌握最新、最有效的群众工作方法。党员干部要时刻保持努力学习,将学习作为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学习中不断的提高自己与群众打交道的能力和综合业务素质,这样才能做到与时俱进,才能始终成为引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有生力量。
青年学习心得体会 篇6
今天是一个普通而不平凡的日子,枞阳县小学数学青年教师第一协作组成立了,它的成立有着重大意义,数学老师从此有了自己温馨的家,在这个家里我们可以一起分享快乐,一起解决困难,共同成长……能够成为其中一员是我最大的荣幸。
首先举行了成立仪式,然后是主题性的活动——研讨活动,我们一同观摩了两位老师的数学课,此次活动让我受益匪浅。
第一位是枞阳县城关小学丁萍老师的《加法交换律》。课的伊始以《朝三暮四》的故事拉近了与孩子们的距离,以聊天的形式进入本节课的学习,很自然。整节课她就像是学生的朋友而并非老师,让学生觉得很亲切。例如:当我们的小朋友回答了问题后,丁老师都会温柔地说句“谢谢!”简单而温馨的两个字,激起了孩子心中的波澜。作为老师是很少用这些简单却暖人心的字,但是它们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第二位是石岭小学的许末香老师的《可能性》,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感染了我。许老师利用设疑、游戏等方式很好地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习兴趣。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许老师很好地抓住这点,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在玩中掌握知识,在说中巩固知识。例如:在教授“一定”时,先通过摸球的游戏让学生感知“一定”,最后采用让学生独立说、集体说等形式说说原因,牢记知识。不同的形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好奇心,使得整节课学生的兴趣保持在高涨的状态。
两位教师的风格迥异,但是她们都用不同的形式让课堂“活”起来了,她们让孩子们都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每位老师的风格不同,但是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使我们的课堂“活”起来。我们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用礼貌性的语言,它犹如“兴奋的剂”调节学生的情绪,驱散学生的疲倦感,点亮学生的注意之灯,活跃课堂气氛。我们也可以利用游戏来教学,趣味游戏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它好比强大的磁场,不仅吸引着更多的喜爱数学的同学们更好的学习数学,而且还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由机械被动学习转变为创造主动学习。
政治理论学习心得体会 篇7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我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入学习党章党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学习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并指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重要讲话。我深刻体会到,认真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要坚持对标对表、有的放矢,按照“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总要求,在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上下功夫,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解决问题为落脚点,达到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作表率。同时,要立足科技创新工作特点,秉持自我革命精神,勇于刀刃向内,紧盯行业科技创新、信息化发展等重点任务开展调查研究,直奔问题进行问题检视,即知即改,立行立改,将学习、调研、检视、整改成果转化为提升工作的思路和举措,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更好地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我区交通运输行业高质量发展。
政治理论学习心得体会 篇8
5月24日下午4点,周南中学高三年级党支部在周南中学党建活动室顺利召开了“两学一做”专题学习会,参加会议的有翁光龙校长、高三党支部全体党员老师。会议由支部书记罗曙老师主持。
会议首先由支部书记罗曙老师就“两学一做”的相关要求作出说明:两学一做活动针对的突出问题;两学一做的具体内容;两学一做活动进程;如何落实两学一做活动。尤其是就如何落实两学一做活动问题,罗老师引用教育局领导的话做出了具体要求:学要用功,关键在自觉;做要用心,关键在形成习惯;改要用力,关键在形成常态。
会议第二项议程是支部书记组织全体党员进行以“讲政治、有信念,做对党忠诚见行动、立德树人有担当的党员”为主要内容的专题讨论,全体党员同志积极发言,尤其是高家红老师、龚暑初老师、杜冽寒老师、吴胜光老师、田建文老师更是结合学习《党章》和关于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三个自信”、实现“中国梦”等方面的论述深入浅出的谈了自己的学习体会,获得了同志们热烈的掌声。很多党员都表示要坚定共产党人的信仰信念,自觉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并且牢记党的宗旨,践行群众路线。
会议第三项由罗曙老师发言,明确了每位党员同志“两学一做”的任务及要求,并指出教师党员要围绕教育教学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要立足岗位做奉献,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即将到来的高考工作中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力争周南中学今年的高考成绩上一个新台阶。
会议最后由翁光龙校长总结发言,翁校长从国内国际形势讲到开展两学一做活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强调两学一做活动是所有党员尤其是广大普通党员的一项政治任务,要不折不扣的按照上级党委的安排完成各项学习任务,通过学习达到提高党性修养、增强党员意识、凝聚共识的目的。翁校长接着从周南中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强调所有党员老师都要以“两学一做”活动为抓手,认真学习,扎实做好本职工作,自觉主动投入到学校发展壮大的伟大事业中来,成就真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