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文秘知识 > 新闻报道 > 《平均分》评课稿汇总三篇正文

《《平均分》评课稿汇总三篇》

时间:

《平均分》评课稿(通用3篇)

《平均分》评课稿 篇1

今天听了吕老师的《平均分》一课,觉得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现在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大家交流一下。

1、开课教师通过颁发奖品的活动,不经意地引出实际问题———分得不公平,渗透平均分的概念,做到了铺垫的作用。

2、在情景图的引出部分,利用学生自己观察图,引导学生观察得出食品分得数量同样多,初步建立了平均分的现象,概括出了平均分的概念。

3、在通过操作分糖果、分面包、分矿泉水、分桔子活动,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多次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建立和形成平均分的表象,进一步理解了平均分的概念,这就为学生认识除法打下好的基础。

4、在练习题的处理上,利用比赛的形式,激发了学生积极性,并且利用图的形式直观的使学生对平均分进一步的得到巩固。

5、在学生的动手分12个学具时,学生实际操作时出错了,教师及时就给予了纠正,在这里是否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错误,更能起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平均分》评课稿 篇2

学习“平均分”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学好“平均分”对学习除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周老师对本课教材的领会是深刻的,教学方法把握得当,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周老师踏上工作岗位虽然只有短短的两个月,但她能深入钻研教材,正确理解编者意图,依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教学具准备充分,多媒体课件制作精巧,有效辅助教学,学生愿学、乐学。

2、尊重学生的知识体验,找准学生新知的“最近发展区”。

平均分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的,如何将这一全新的知识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知识,找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是重要的。数学学习是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一种自主建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周老师从学生熟悉的“分成”入手,先让学生思考“可以怎么分”,进而引导学生思考“这么分公平吗”,逐步引导学生明确“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3、注重开展自主学习,提供充分的探索空间。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周老师摒弃了“师生问答”的传统教学模式,组织、引导、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摆一摆、比一比、说一说,并让学生上台展示。尊重了学生的意见,发扬了学生的个性,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实现了由单一被动式接受学习向自主探究式学习的转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群体的积极性。

4、精心设计巩固练习,有效提升学生思维。

本节课的练习设计具有及时性、针对性、基础性、多样性和开放性等特点,特别是能做到讲练结合,并注重学生说理能力的培养,有效地巩固了新知,提升了能力。

商榷之处:

1、周老师的教学语言需要进一步修炼。

对于低年级学生,教师的语言应该儿童化且尽量具有启发性,同时还要追求准确性和精炼性。特别是不能出现低年级学生还不能理解的一些用语(如课堂中出现的:你有无异议等)。

2、教学过程中设计的合作操作环节,应该建立在学生明确要求的基础上再进行,不能直接放手,无形中大大降低了合作的效果。

《平均分》评课稿 篇3

听了潘老师执教《平均分》一课,感受很深。认识平均分是浙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认识除法里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也是今后学习除法的基础,它是较难理解的数学概念。而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要突破除法学习的难点,关键是理解“分”,尤其是“平均分”。因此本节教学的“平均分”是除法学习的基础,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地位。

潘老师这节课的教学,有以下几点感受:

1、层次性突出。教学时从生活入手,层层推进,理解平均分,让学生从小动物分萝卜、分桃子入手,学生兴趣浓厚。在例题中再次唤醒已有知识,进行无序的分;在认识了平均分后,在试一试里加强动手操作,强调平均分,此时关注结果,只要符合定义就行;在后面教学中深化平均分含义,重点教学每几个一份的平均分,层层推进,使学生认识不断深入。另外,在教学环节上,层次性也比较突出:创设情境,感知平均分;实际操作,学好平均分;应用拓展,理解平均分;体验成功,回味平均分;全课总结,拓展平均分。

2、数学教学离不开生活。为了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导入从学生熟悉的分东西场景入手,再到小棒操作平均分,最后再回到生活中找平均分,无疑增强了学生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其实,例题教学平均分的知识,都在现实的问题情境里进行,练习题几乎都是生活中常见的实际问题。这样编排,无疑也增强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重视了操作。平均分的本质内涵是每份分得同样多,所以,操作显得尤为重要。在平时的课堂中,动手操作一直是老师比较头疼的问题,因为孩子天生好动,组织教学会浪费大量的时间。潘老师组织学生操作的有序性很好。本课全班统一操作小棒有4次之多,操作的有效性得到了很好的保证,这样的操作有效的让学生抓住平均分的本质。

4、这几课有些方面我觉得可以更好地教学。进行“平均分”这个概念的教学有点过快,学生在比较平均分和不平均分时让学生说的、比的不够充分,什么叫平均分总结的过快,至于一小部分孩子理解消化的并不是很好,从后面个别孩子汇报的语言可以看出来,在这里,要充分铺垫,让概念的引出达到呼之欲出的程度,从而才能让所有孩子接受。表扬的激励手段必不可少。孩子到二年级了,对于一些物质性的奖励会淡却,尽管课堂对孩子的精神性表扬有过几次,但是从实际效果来看,孩子还是比较小,对于各种形式的表扬还是很需要,对于表扬手段还是很需求的。或许,这样的表扬更能在后半节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校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