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毕业论文 > 论文摘要 > 环境保护论文(优秀2篇)正文

《环境保护论文(优秀2篇)》

时间:

在学习、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学术界进行成果交流的工具。你所见过的论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环境保护论文(优秀2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环境保护论文 篇1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农业经济快速增长,农业种植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秸秆的综合利用问题开始显现出来。当前大多数农民并没有认识到秸秆的利用价值,秸秆还田机械化作业效率低下,在处理秸秆的过程中,通常采用焚烧的方式,产生了大量的浓烟,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此外,多数农民认为焚烧秸秆能够增加土壤中的有机物质,再通过施加化肥农药,促进农作物生长,然而化肥农药会残留在土壤中、河流中,严重污染生态环境,同时农作物中的有害物质残留超标,影响食用者的身体健康。为此,文章针对秸秆综合利用进行了分析,探讨如何将秸秆变废为宝,避免污染农业生态环境。

1、秸秆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作物的种类越来越多,农业生产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强化农作物品质,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每年丰收之后产生了大量的秸秆,如果不能采取科学的措施处理秸秆,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但是当前我国大多数地区的农民没有认识到秸秆综合利用的意义,没有让秸秆变废为宝,具体表现如下:

1.1没有认识到秸秆开发利用的意义

当前农业生产在对秸秆进行综合处理的过程中,并没有意识到秸秆商品化利用的意义,在处理过程中,采用较为粗糙的方法和技术,秸秆综合利用的设备也不够先进,与国外相比我国的秸秆开发利用技术比较落后,同时大多数农民缺乏对秸秆综合利用的认识,在开发和利用秸秆的技术上全部依赖政府推广,没有获得良好的效果。农民在种植农作物的过程中,希望种植的成本可以更低,种植效率可以更高,因此多数农民在处理秸秆时,选择了焚烧处理,这样既省时又省力,如果进行埋茬、灭茬,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同时也增加耕种成本。除此之外,多数农民认为灭茬还田对土壤有好处,能够使土壤中的有机物质增加,有利于下一茬农作物的生长,为了降低种植成本,通常选择对土地施加化肥,增强土壤的肥力,促进农作物快速生长。当前农业生产中还出现一种现象,就是如果当地政府严抓秸秆焚烧问题,农民便会实施秸秆埋茬工作,如果政府看管松懈下来,农民依旧会选择焚烧秸秆,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1.2秸秆还田机械化作业效率低下

当前我国的秸秆利用机具还不够先进,机具缺乏稳定的性能,与推广标准还有很大差距,而且十分高昂的价格使农民望而却步,因此在秸秆还田过程中,由于需要处理的土地面积非常庞大,缺乏机具设备,造成秸秆还田机械化作业效率降低。当前大多数地区的农民在农作物收割时应用收割机,因此在农作物收割之后,残茬的高度参差不齐,当残茬高度大于10厘米时,会影响下一次耕种,同时也不利于农作物生长,因此,在农作物种植之前,农民必须将土地中的残茬处理掉,通常利用机器抛撒、粉碎残茬,一些农民为了节省时间和精力,选择焚烧残茬。

1.3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少

当前我国秸秆产业和秸秆还田项目还不够成熟,给农民带来了困扰,农民不能焚烧秸秆,也找不到合理的处理方式,因此多数农民选择在河道中抛晒秸秆,秸秆在水中浸泡会发生腐烂,对水体产生严重的污染,同时秸秆也会沉入水中,导致河床升高,当雨季来临时,对防洪排涝工作造成严重影响。

1.4政府对秸秆综合利用的资金投入不足

秸秆开发和利用需要使用机械设备,但是机械设备的价格昂贵,给农民造成经济负担,故而很少有农民购买机械设备,加之政府对秸秆综合利用的资金投入不足,投入机制不稳定,无法调动秸秆产业和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秸秆综合利用的宣传和推广力度不足,农民看不到秸秆综合利用的价值,仍旧选择焚烧秸秆。

2有效进行秸秆综合利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2.1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新技术

政府应加大化学技术、微生物菌剂、机械化秸秆全量还田的推广力度,通过应用这些新技术,能够使秸秆快速被腐熟,起到良好的处理效果。同时,各地区应该加快建设秸秆机械化覆盖还田、直接还田示范点,起到模范作用,进而有效促使农民对秸秆机械化还田有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加强秸秆还田新技术的应用,从而增强土壤的肥力,促进农作物高产,同时也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

2.2材料工业

秸秆具备一定的实用价值,水泥、秸秆纤维和添加剂混合可以制成特种植物纤维水泥复合板;利用秸秆可以制成人造纤维浆粕,玻璃纸和纤维制品的原料通常会采用人造纤维浆粕;通过将树脂与秸秆纤维进行混合,能够制造出低密度的板材。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外科研人员还研发出了麦秸生产人造板,生产工艺共有两种,其一是刨花板生产工艺,其二是中度纤维板工艺,比较成熟的是刨花板生产,在我国也被广泛应用,同时秸秆还具备多种用途,例如生产酒精、木糖、包装用品、一次性餐具、提取淀粉、用于编织等。

2.3秸秆发电

秸秆是清洁可再生能源,在燃烧的过程中,平均含硫量只有0.38%,约是煤炭燃烧含硫量的1/3,燃烧1吨煤炭与燃烧2吨秸秆产生的热值相同,利用秸秆发电相比煤炭来讲,硫排放量会减少一半以上,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为0,可见利用秸秆发电能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4秸秆栽培食用菌

农作物秸秆中包含大量的木质素和纤维素,因此可以有效利用秸秆生产食用菌,例如银耳、木耳、金针菇、香菇、平菇、蘑菇等。利用秸秆栽培食用菌,可以利用其培养基生产菌体蛋白饲料,同时也是非常绿色环保的有机肥料,其中的有机物含量要远超过于农家肥料。通过利用秸秆栽培食用菌,不但为农民创造了经济利益,也能有效保护生态环境。

2.5形成秸秆和养殖废物的饲料—粪—沼—肥生态模式

此生态模式主要是通过微贮、青贮工艺和厌氧发酵技术,将秸秆中的木质纤维转化为糖类,有机酸发酵菌会将糖类转化为挥发性脂肪酸和乳酸,产生可以长期保存的有机饲料。通过这种生态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废物资源的利用率,并能通过技术手段生产出天然肥料,有效减少了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促进农作物高产,提高农作物品质,同时也减少了化学农药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总之,农业生产应重视秸秆综合利用,当地政府要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新技术,同时也要对秸秆的价值进行研究,通过秸秆综合利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保护生态环境。

环境保护论文 篇2

前言:

农药是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生产资料,又是具有毒物属性的有害化学物质,不合理使用将导致对人体键康和生态环境的危害。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人们对环境质量和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当前的农药污染状况不容乐观,某些地方还相当严重。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防治农药污染越来越重要。

1.农药的发展概况

农药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即天然药物时代(约19世纪7O年代以前)、无机合成农药时代(约19世纪7O年代至2O世纪4O年代中期)和有机合成农药时代。

2. 我国化学农药污染的现状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药使用品种多、用量人,其中70%~80%的农药直接渗透到环境中,对十壤、地表水、地下水和农产品造成污染,并进一步进入生物链,对所有环境生物和人类健康都具有严重的、长期的和潜在的危害性。

我国“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确立以来,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水平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也存在化学农药用量过大,一些地区单纯依赖化学农药治虫防病等突出问题。我国白1983年始限制了有机氯的生产和使用,有机氯对环境的污染状况有了极大的改善,但在原有机氯重污染区,还将出现局部的、间歇性污染。

我国化学农药生产企业的规模、设备和技术力量比较落后,化学农药品质还不能令人()满意。近十儿年来,化学农约品种虽然发生了较火的变化,开发了不少新品种,但整体上还是以老的传统品种为主体,各类化学农药品种比例不合理、产品显老化、剂型单调。

在我国,杀虫剂1 化学农药的70%以上,而其中高毒害杀虫剂有机磷又占70%以上;原约产量达万吨以上的品种有l2个,其中杀虫剂l1个,除草剂1个。农约剂 的开发与国外相比尚有很人的差距,在美国,原约与制剂之比为1:36,也就是说一种农药往往有36种制剂,日本为l:30,而我国仅为l:5,开发的余地很大。

3.农药的危害

3.1 农药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农药既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又是对生物体有害作用的化学物质,即具有毒物的属性。农药可经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三条途径进入人体而引起中毒,其中包括急性中毒、慢性中毒等。由于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有误服、误食、食用不卫生的水果,蔬菜和不注重个人的清洁卫生的情况而引起药物性中毒,而有些农药能溶解在人体的脂肪和汗液中,特别是有机磷农药,可以通过皮肤进入人体,危_害人体的健康。

急性中毒多发生于高效农药,尤其是高毒有机磷农药和氨基甲酸农药。这两种农药急性中毒都引起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多汗且无力等:严重则昏迷、抽搐、吐沫、肺水肿、呼吸极度困难、大小便失禁、甚至死亡。慢性中毒是经常连续、吸入或皮肤接触较小量农药;使毒物进入人体后逐渐发生病变和中毒症状。此过程一般发病缓慢,病程较长,症状难于鉴别,也往往被人们忽略。我国除农药研制,生产人员外,因运输、贮藏和使用接触农药的人数达几百万之多,是一个相当庞大的群体。又因农药使用人员的自我保护设施和自我保护意识较差等原因,引起药物中毒,危害生命。

3.2 农药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在科学发展的今天,农药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尤为严重。这是为什么呢?其中就包括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即可从本底值标准和农药卫生标准或生物标准两方面来理解农药污染。如果污染物的含量超过本底值,并达到一定数值就称为污染。污染物浓度超过卫生标准或生物标准,一般称之为污染或严重污染。这些都危害着人体健康,危害着生物和环境。

3.2 .1农药对水环境的污染

3.2.1.1 水体中农药的来源途径

水体中农药的来源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向水体直接施用农药;含农药的雨水落入水体;植物或土壤粘附的农药,经水冲刷或溶解进入水体;生产农药的工业废水或含有农药的生活污水等都时刻危害着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质,不利于水生生物的生存,甚至破坏水生态环境的平衡。

3.2.1.2 农药污染对水环境的危害

在有机农药大量使用期,世界一些著名河流,如密西西比河、莱茵河等的河水中都检测到严重超标的六六六和滴滴滴。有时为防治蚊子幼虫施敌敌畏,***和其他杀虫剂于水面;为消灭渠道、水库和湖泊中的杂草而使用水生型除草剂等造成水中的农药浓度过高,大量的鱼和虾类的水生动物死亡。还在一些农药药夜配制点有不少药瓶和其他包装物,降雨后会产生径流污染,施药工具的随意清洁也造成水质污染。

3.2.2 农药对土壤的污染

3.2.2.1 土壤中农药的来源途径

农药进入土壤的途径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农药直接进入土壤包括施用的一些除草剂,防治地下害虫的杀虫剂和拌种剂,后者为了防治线虫和苗期病害与种子一起施入土壤,按此途径这些农药基本上全部进入土壤;第二种是防治病虫害喷撒农田的各类农药。它们的直接目标是虫、草,目的是保护作物,但有相当部分农药落于土壤表面或落于稻田水面而间接进入土壤。第三种是随着大气沉降,灌溉水和植物残体。

3.2.2.2 土壤农药对农作物和土壤生物的影响

土壤农药对农作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和农作物从土壤中吸收农药而降低农产品质量。农作物吸收土壤农药主要看农药的种类,一般水溶性的农药植物容易吸收,而脂溶性的被土壤强烈吸附的农药植物不易吸收。

在前苏联的实验资料中显示水溶性农药乐果很易被莴苣,燕麦和萝f、等作物吸收,作物与土壤中农药浓度之比为5.3—4.8。植物对乐果的吸收系数是很高的农作物还易从砂质土中吸收农药,而从粘土和有机质中吸收比较困难。蚯蚓是土壤中最重要的无脊椎动物,它对保持土壤的良好结构和提高土壤肥力有着重要意义。但有些高毒农药,比如毒石畏、对硫磷、地虫磷等能在短时期内杀死它。

除此之外,农药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是人们关心的又一个农药对微生物总数的影响,对硝化作用、氨化作用、呼吸作用的影响。而对土壤微生物影响较大的是杀菌剂,它们不仅杀灭或仰制了病原微生物,同时也危害了一些有益微生物,如硝化细菌和氨化细菌。随着单位耕地面积农药用量的减少,除草剂和杀虫剂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进一步地消弱,而杀菌剂对土壤微生物的负面作用将会更加地成为我们关注的对象。

3.2.3 农药对大气的污染

由于农药污染的地理位置和空间距离的不同,空气中农药的量分布为三个带。第一带是导致农药进入空气的药源带。在这一带的空气中农药的浓度最高,之后由于空气流动,使空气中农药逐渐发生扩散和稀释,并迁离使用带。此外,由于蒸发和挥发作用被处理目标上的和土壤中的农药向空气中扩散。由于这些作用,在与农药施用区相邻的地区形成了第二个空气污染带。在此带中,因扩散作用和空气对流,农药浓度一般低于

第一带。但是,在一定气象条件下,气团不能完全混合时局部地区空气中农药浓度亦可偏高。第三带是大气中农药迁移最宽和农药浓度最低的地带。因气象条件和施药方式的不同,此带距离可扩散到离药源数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远。

农药对大气污染的程度还与农药品种、农药剂型和气象条件等因素有关。易挥发性农药,气雾剂和粉剂污染相当严重,长残留农药在大气中的持续时间长。在其他条件相同时,风速起着重大作用,高风速增加农药扩散带的距离和进入其中的农药量。

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不但造成了土壤、大气和水资源的污染,同时,在动、植物体产生了化学农药的残留、富集和致死效应,已经成为破坏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农业持续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应当给予充分的重视。而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笔者认为,在农业生产中,应该充分发挥农田生态系统中业已存在的害虫自然控制机制,综合运用农业防治、物理机械防治、生物防治和其他有效的生态防治手段,尽可能地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4.农药污染的特点

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是毒化大气、水系和土壤,造成对自然的污染,影响生活在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 引起生物相的改变,敏感种的减少与消失,污染种的增多与加强。

4.1 化学农药对生物的直接毒害

化学农药人致分为三类,即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杀虫剂是非特效毒药,不是只对一种目标害虫,而是对所有的生命都有毒性,对人类的危害最大。现在全世界每年冈杀虫剂中毒者近百万人、死亡者数万人。有一些化学农药虽然急性毒性较低,但在施用后对环境具有严重的潜在危害,有较高的慢性或“三致”毒性, 即最终可能导致动物的致畸、致癌,甚至还可能损害生物体的遗传机制,引起基冈突变。

4.2 化学农药的“3R”问题

一是农药的不断使用,导致害虫抗药性增强,化学农药的使用逐渐失去了它正常的防治效果,从而只有通过不断加大农药的使用量和使用次数来达到除害的目的,这就加剧了化学农药对环境的影响:二是由于目前使用的杀虫剂,大多数还缺乏选择性,在杀死害虫的同时往往也将它们的天敌杀死或杀伤,因而造成害虫再猖獗为害及次要害虫上升为害;三是化学农药使用后会以各种形式残留在农作物和其它环境要素(土壤、农产品、地下水等)中,有了残留,也就有了生物富集问题。由于生物富集和食物链传递,积少成多,积低毒成高毒,从而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的潜在威胁。

5 实施持续植保,控制农药污染

尽管我国实施“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来,在病虫害防治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控制化学农药对环境污染的任务仍相当艰巨,我们必需实施持续植保,使植保 作的功能兼顾持续增产、人畜安全、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等多方面的要求,针对整个农田生态系统,研究生态种群动态和相关联的环境,采 L}j尽可能相互协调的有效防治措施,充分发挥白然抑制因素的作用,将有害生物种群控制在经济损害水平下,使防治措施对农田生态系统的不良影响减少剑最低限度,以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flI社会效益。

5.1 建立有害生物防治新思想体系

生物防治是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利用生物防治作用物(天敌昆虫和昆虫病原微生物)来调节有害生物的种群密度,通过生物防治维持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 以生物多样性来保护生物,使虫口密度能持续地保持在经济所允许的受害水平以下。传统有害生物控制主要是通过抗病、虫品种植物检疫,耕作栽培制度以及物理化学防治等措施。

从持续农业观念看,有害生物防治应在更高一级水平上实现,其中包括转抗病、虫基因植物的利川,病、虫、草害生态控制,生物抗药性的利用等。将克隆到的抗病、虫基因通过生物 [程手段转移至优良品种基因组内以获得高抗病、虫优良新品种的_J:作是近二十年来各国学者抗病、虫育种的热点,目前已取得重大突破。如通过转移苏云金芽孢杆菌的Bt基因已成功地获得高效抗虫棉,抗虫水稻和抗虫大白菜,其中抗虫棉已在生产上推陈出新广泛应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成功地将Bt基因转移至杨树中,获得的抗虫杨树已进入大田试验阶段。农作物、有害生物和环境是一个相互依赖、相互竞争的统一体,通过改善生态环境,比如轮作休闲、作物布局、耕作制度、栽培管理等都可以调=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控制有害生物发生危害。近几年来,转抗除草剂基因作物的培育和利用已成为育种和植保作的重点之一,目前已获得抗草甘膦、草胺膦的玉米、大豆、油菜、棉花以及抗草胺膦烟草 1水稻等多种抗除草剂作物,使得一些选择性不高的除草剂得以广泛使用,有效地控制杂草群落的演替。

5.2 大力发展植物源农药

. 植物源农药具有在环境中生物降解快,对人畜及非靶标生物毒性低,虫害不易产生抗性,成本低,易得等优点,尤其是热带植物中含有极具应用前景的植物源害虫防治剂活性成分尚待开发,现已发现楝科中至少有l0个属的植物对 虫有杀灭活性,因此是潜在的化学合成农药的替代物。在克服害虫的抗约性及减少环境污染方面,植物源农药具有独特的优势,近几年来国内植物性农药产品的开发发展很快,先后有鱼藤精、硫酸烟碱、油酸烟碱、苦参素、川I楝制剂等小规模工业化生产。

5.3 研究开发有害生物监测新技术

要在植物病原体常规监测方法中的孢子捕捉、诱饵植株利用、血清学鉴定基础上开展病原物分子监测技术的研究,采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监测病原物的种、小种的遗传组成的消长变化规律,为病害长期、超长期预测提供基础资料。对害虫的监测也可利用现代遗传标记技术(RFLP’RAPD等)监测害虫种群迁移规律。对于杂草应充分考虑到杂草群落演替规律,分析农作物—— 杂草、杂草——杂草间的竞争关系,另外还应考虑使用选择性除草剂给杂草群落造成的影响,对杂草的生态控制进行研究。

5.4 建立有害生物的超长期预测和宏观控制

为适应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预测、预报应对有害生物的消长变化作出科学的判断,也就是要对有害生物消长动态实施数年乃至十年的超长期预测。要在更人的时空尺度内进行,其理论依据不单单只是与有害生物种群消长密切相关的气候因子,亦包括种植结构、环保要求、植保政策以及国家为实现农业生产持久稳定发展所制定的政策措施。

5.5 建立控制有害生物的长期性和反复性思想

自有人类栽培农作物历史以来,植物病、虫、草害无时无刻不制约着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而品种抗病性的丧失、有害生物抗药性的产生、有害生物演替规律难以预料, 以及病虫防治要求作物遗传多样化和生产栽培、商贸加 要求的品种单一化的矛盾等技术问题一直未能解决,同时一部分已被控制的有害生物在放松防治或环境条件改变后又会回升,如大豆灰斑病从20世纪60,-~90年代的四次大流行,60年代火面积发生的小麦腥黑穗病,90年代又造成巨大危害,80年代初期狷獗一时的草地螟,在1998年和1999年春夏季再度发生。交替变化的趋势的事实都说明了植物病、虫、草害防治:[作的长期性和反复性,因此植保工作要适应农业生产条件、生态环境、环保要求等的改变而变化,要树立持续的思想,在新形势下控制有害生物的危害。同时逐步建立科学完善的与持续农业发展方向相适应的植保技术支持体系和稳定的植保科技队伍,为在更高水平上保证农业生产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