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礼仪 > 职场礼仪 > 关于握手的礼仪(合集三篇)正文

《关于握手的礼仪(合集三篇)》

时间:

关于握手的礼仪(精选3篇)

关于握手的礼仪 篇1

握手的标准方式

行至距握手对象1米处,双腿立正,上身略向前倾,伸出右手,四指并拢,拇指张开与对方相握,握手时用力适度,上下稍晃动3、4次,随即松开手,恢复原状。与人握手,神态要专注、热情、友好、自然,面含笑容,目视对方双眼,同时向对方问候。

握手的先后顺序

在 男女之间握手,男方要等女方先伸手后才能握手的,假如女方不伸手,无握手之意,男方可用点头或鞠躬致意;在宾主之间,主人应向客人先伸手,以示欢迎;长幼之间,年幼的要等年长的先伸手;上下级之间,下级要等上级先伸手,以示尊重。多人同时握手切忌交叉,要等别人握完后再伸手。握手时精神要集中,双目注视对方,微笑致意,握手时不要看着第三者,更不能东张西望,这都是不尊重对方的表现。军人戴军帽与对方握手时,应先行举手礼,然后再握手。

握手的力度

握手时为了表示热情友好,应当稍许用些力,但以不握痛对方的手为限度。在一般情况下,握手不必太用力,握一下即可。男子与女子握手不能握得太紧,西方人往往只握一下妇女的手指部分,但老朋友可以例外。

握手时间的长短

握手时间的长短可根据握手双方亲密程度灵活掌握。初次见面者,一般应控制在3秒钟以内,切忌握住异性的手久久不松开。即使握同性的.手,时间也不宜过长,以免对方欲罢不能。但时间过短,会被人认为傲慢冷淡,敷衍了事。

握手的禁忌

不要在握手时戴着手套或者戴着墨镜,另一只手也不能放在口袋里面。只有女士在社交场合可以戴着薄纱手套与人握手。握手时不宜发长大论,点头哈腰,过分客套,这只会让对方不自在,不舒服。与基督教徒交往时,要避免交叉握手。这种形状类似十字架,在基督教信徒眼中,被视为不吉利。与阿拉伯人、印度人打交道,切忌用左手与他人握手,因为他们认为左手是不洁的。除长者或女士,坐着与人握手是不礼貌的,只要有可能,都要起身站立。

关于握手的礼仪 篇2

1、了解握手的次序

在正式场合,握手时伸手的先后次序主要取决于职位、身份。在社交、休闲场合,则主要取决于年纪、性别、婚否。

你应该尊重对方是否愿意与你握手的权利,而不是先伸手强迫对方与你握手,你可以流露出想要握手、想要结识的愿望,却不能莽撞伸手将对方的军。

毕竟有些女士不习惯与男士握手,有些地位高的人不愿意随便与人握手,如果贸然伸手,很可能会给自己制造尴尬——如果对方不回应,这伸出去的手怎么收回来呀?

(1)职业、身份高者与职位、身份低者握手,应由职位、身份高者首先伸出手来。

(2)女士与男士握手,应由女士首先伸出手来。

(3)已婚者与未婚者握手,就由已婚者首先伸出手来。

(4)年长者与年幼者握手,应由年长者首先伸出手来。

(5)长辈与晚辈握手,应由长辈首先伸出手来。

(6)社交场合的先至者与后来者握手,应由先至者首先伸出手来。

(7)主人应先伸出手来,与到访的客人相握。

(8)客人告辞时,应首先伸出手来与主人相握。

提醒您握手时最重要的是要知道应当由谁先伸出手来。

2、注意握手的力度

有些女性与人握手,总是轻轻伸出手指,浅浅一握,甚至整个手掌都是直的,这个动作自以为优雅,其实却是对对方的不尊重。有些男士握手又太用力,看似表达深厚的感情,但很可能已经握疼了对方,而对方又有苦说不出。所以,过重过轻都不好,能够稳妥地握住对方的手就可以了。

3、握手时的姿势

(一)乞讨型握手

掌心向上,既表明此人被动、劣势、软弱、干不成大事的性格,也表明此人谦和,可以支配。

(二)控制型握手

掌心向下,表明此人优势、主动、支配的性格或心态。如丘吉尔的握手就是控制型握手。但这种握手一般用于敌我之间,在社交场合是不礼貌的,特别对待上级或长辈,用这种握手方式易引起反感。而公关人员千万不能用这种握手方式,因为它容易使人对你怀有戒备心理,不利于开展工作。

(三)无力型握手

也叫“死鱼式握手” 。握手的力量很轻,表明此人性格懦弱、优柔寡断,没有气魄,缺乏热情。在生意场上不要用这种握手方式,因为这样容易被人控制。例外情况:手上有关节炎症的人或外科医生、艺术家、音乐家等出于保护手的目的也会伸出软弱无力的手。

(四)力量型握手

握手的力量较重,表明此人性格热情主动,也表明此人有朝气、活力。

(五)抓指尖型握手

是一种不标准的`握手形式,是为了和对方保持一定距离而施行的。纵然态度诚恳,也会给人一种冷淡的感觉,事实上这种人缺乏自信。

(六)施舍型握手

伸出四个手指给对方握,表明此人缺乏修养,傲慢,不平易近人。

4、控制握手的时间

无论见面是多么高兴,或是能够与对方相识感觉多么荣幸,你最好还是要控制一下握手时间,毕竟长时间的握手,再加上心情激动很容易出汗,如果握手之后马上擦去手上的汗水,会使对方误会,但如果不擦,黏湿的手心又会觉得不舒服,所以,握手时间以3秒~5秒为宜,即可以表达心情又不致使对方不便。

5、握手的注意事项

除了这些技巧,还有一些事情也是应该注意的,比如,握手时,另外一只手不要拿着报纸、公文包等东西不放,也不要插在口袋里,而是自然垂放;

女士可以在社交场合戴着薄纱手套与人握手,男士无论何时都不能在握手时戴着手套;除非眼部有疾病或者特殊原因,否则不要握手时戴着墨镜;无论女士还是男士,不要轻易拒绝与他人握手;

与信仰基督教的人不能四人交叉握手,任何类似十字架的形状,对他们而言都是不吉利的;握手时要控制好手部动作和时间,不要把对方的手扯过来、推过去或攥着不放;握手时,不要过分客气,点头哈腰或是唯唯诺诺,要大大方方坦诚地做动作;

握手时不要轻浅傲慢地捏住对方的手指尖,诚恳的握手是要稳妥握住对方手指;尽量不要用很脏的手与他人相握,可以用言语解释一下“对不起,我的手有点脏,就不和您握手了”,这样就不会失礼,但要早一点说,不能对方的手伸出良久才说;不能在与人握手之后,马上擦拭自己的手。

一次令人愉快的握手感觉,应该是坚定的、干爽的、触摸很舒服的,时间持续三五秒钟,它可以良好传达愉快相见的情感,建立彼此的友谊,产生信赖感。如果手心容易出汗,可以在握手前不经意地擦干,并控制好时间。

关于握手的礼仪 篇3

女性握手时礼仪

握手是一种礼仪,一般说来,握手往往表示友好,是一种交流、信任,可以表示一方的尊敬、景仰、祝贺、鼓励,也能传达出一些人的淡漠、敷衍、逢迎、虚假、傲慢。

1、握手的顺序

主人、长辈、上司、女士主动伸出手,客人、晚辈、下属、男士再相迎握手。

2、握手的方法

(1)一定要用右手握手。

(2)要紧握双方的手,时间一般以1~3秒为宜。过紧地握手,或是只用手指部分漫不经心地接触对方的手都是不礼貌的。

(3)被介绍之后,最好不要立即主动伸手。即当年长者、职务高者用点头致意代替握手时,年轻者、职务低者也应随之点头致意。

(4)握手时双目应注视对方,微笑致意或问好,多人同时握手时应顺序进行,切忌交叉握手。

(5)在任何情况拒绝对方主动要求握手的举动都是无礼的,但手上有水或不干净时,应谢绝握手,同时必须解释并致歉。

(6)握手时首先应注意伸手的次序。男士要等女士先伸手之后再握;年轻者一般要等年长者先伸出手再握;下级要等上级先伸出手再趋前握手。

(3)应符合自己的体形。

女性举止礼仪

(1)要塑造良好的交际形象,必须讲究礼貌礼节,为此,就必须注意你的行为举止。

(2)到顾客办公室或家中访问,进门之前先按门铃或轻轻敲门,然后站在门口等候。按门铃或敲门的时间不要过长,无人或未经主人允许,不要擅自进入室内。

女性交谈礼仪

交谈是商务谈判活动的中心活动。而在圆满的交谈活动中,遵守交谈礼仪占十分重要的作用。

1、尊重对方,谅解对方。在交谈活动中,只有尊重对方,理解对方,才能赢得对方感情上的接近,从而获得对方的尊重和信任。

2、及时肯定对方。在谈判过程中,当双方的观点出现类似或基本一致的情况时,谈判者应当迅速抓住时机,用溢美的言词,中肯的肯定这些共同点。赞同、肯定的语言在交谈中常常会产生异乎寻常的积极作用。

3、态度和气,语言得体。交谈时要自然,要充满自信。态度要和气,语言表达要得体。手势不要过多,谈话距离要适当,内容一般不要涉及不愉快的事情。

4、注意语速、语调和音量。在交谈中语速、语调和音量对意思的表达有比较大的影响。交谈中陈述意见要尽量做到平稳中速。

女性会面礼仪

商务交往中,见面时的礼仪是要讲究的,前面讲过首轮效应,第一印象非常重要。

见面礼仪的几个重要细节

1、问候要有顺序,一般来讲专业讲位低的先行,下级首先问候上级、主人先问候客人、男士先问候女士,这是一个社会公德;

2、因场合而异。在国外女士与男士握手女士可以不站起来,这是在国内,在工作场合是男女平等的。社交场合讲女士优先,尊重妇女。

3、内容有别。中国人和外国人、生人和熟人、本地人和外地人不大一样。下面讲两个要点,一是那些称呼是最普遍的适用的,

1、称行政职务;

2、称技术职称;

3、行业称呼;

4、时尚性称呼;先生、小姐、女士等;和外商打交道时,更习惯称呼先生、女士。慎用简称。

与女性握手的礼仪

与女性握手,应等对方首先伸出手,男方只要轻轻的一握即可。如果对方不愿握手,也可微微欠身问好,或用点头,说客气话等代替握手。

在握手之前,男方必须先脱下手套,而女子握手,则不必脱下手套,也不必站起。客人多时,握手不要与他人交叉,让别人握完后再握。按国际惯例,身穿军装的男子可以戴着手套与妇女握手,握手时先行举手礼,然后再握手,这是一种惯例。握手时,应微笑致意,不可目光看别处,或另与第三者谈话。握手后,不要当着对方的面擦手。

与女性握手,最应掌握的是时间和力度。一般来说,握手要轻一些,也不应握着对方的手用劲摇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