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自查报告(热门6篇)》
临床自查报告(精选6篇)
临床自查报告 篇1
为积极推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切实加强我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和管理工作,有效控制细菌耐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我院进一步贯彻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根据我院临床实际情况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和自查结果汇报如下:
1、编写了《县妇幼保健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目录》,对医务人员进行再培训。对采购抗菌药物严格把关,不采购特殊使用级抗生素。严格执行一品一规,很少重复采购具有相似或相同药理学特征的抗生素。
2、推行《抗菌药物分线使用及分级管理办法》,明确了各级医师的用药权限,限制抗菌药物的每月用量。
3、推行《处方点评管理办法》,对全院及临床科室抗菌药物用量的前十名进行了通报,对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的临床医生进行约谈。
4、限制了门诊医生每张处方值上限,如连续两次处方超上限后,院方将给予警告,严重的取消医生处方权。
5、根据我院实际情况,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加强合理用药、合理检查,促进医院业务收入结构的合理,加强控制药品占比、医技占药比,把药品占比、医技占药比等指数与医生的绩效工资挂钩。
6、每月对用药量分类进行排名公示,对用量居高不下的抗菌药品,药房限制其每月的用量,如果屡教不改的医院停止采购。
7、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医务人员进行“约谈”。
8、存在问题:
基层医务人员和老百姓的习惯及认识上的误区,住院患者和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比率过高,使用强度过大。部分清洁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使用比率过高,医务人员,在使用比例、品种选择、使用时机、使用疗程方面问题较多。不合理联用抗生素,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时间过长。
临床自查报告 篇2
一、工作进展
(1)加强领导,精心安排,做好整改报告:门诊自查报告。为顺利完成我市食品行业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任务,确保我市20xx年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试,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立即召开巩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专题会议,认真研究《国家卫生城市考试命名、监督管理办法》和《国家卫生城市标准》等文件,探讨新的国家卫生城市标准中的食品安全内容。根据全市卫生创建工作规划和我市实际情况,印发了《攀枝花市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专项活动的责任单位、任务和具体目标,强化了工作职责,切实深入开展工作,确保各项创建工作卓有成效,各项整改措施落到实处,逐步建立了一级抓一级的工作机制。
(二)巩固整改成果,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有序进行。为了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将巩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与全市食品安全整治工作相结合,根据年度工作目标,在全市范围内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截至目前,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在“元旦春节”、“五一”、“国庆”、“中秋”、“高考”、“省运会”等关键时期积极组织开展食品安全办公室联合执法检查,并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开展了春夏季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乳制品专项整治、食用油专项整治、食品添加剂滥用专项整治、学校食堂专项整治、校园周边专项整治等11项专项整治工作。整改后,全市食品市场得到有效监管,取得显著成效。今年我市粮油、糕点、餐具、饮用水、肉制品等主要品种监测指标良好,全市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我市食用油安全调查已经开展,确保了食品市场的安全稳定。
(三)强化监管,食品安全指导力度不断加大。一是关注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全年,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受理7起投诉举报,向相关监管部门和县(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移交7起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牵头组织调查联合超市保健品宣传和群众对“地沟油”和“地沟油”的投诉,有效维护了群众利益。二是多次组织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对各县(区)开展的专项整治工作进行监督,加大了对食品安全工作的监督检查和监管力度。三、积极组织市农牧局、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卫生局等部门召开专题会议,认真办理CPPCC七届四次会议第145号《关于整治污油垃圾猪的建议》;242号《关于加强监管,杜绝餐饮业使用废油的建议》;215号《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食品安全体系建设的意见》等提案有效解决了提案中存在的问题,满足了提案成员的要求,让广大人民群众放心。
(四)完善预案,加强网络建设,提高应急响应水平。20xx年,我市遭受了有气象资料记载以来最严重的干旱。将近半年没下雨,旱情严重。干旱地区人畜饮水困难,给食品安全造成很大隐患。为保障干旱地区人民生命安全,消除食品安全隐患,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指导和规范全市抗旱食品安全应急工作,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制定了《攀枝花市抗旱食品安全应急预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干旱地区食品安全监管的通知》。卫生监督部门成立了卫生监督应急小组,做好应急调度的物资和车辆安排,确保及时控制和处理食品和饮用水卫生安全事件。畅通投诉举报渠道,认真处理群众反映的饮食安全问题:一方面,对干旱地区餐饮经营单位进行监督检查,覆盖率达到100%;另一方面,在干旱地区的食堂、饮用水和学校周围的'餐馆开展了专项卫生监督检查工作,监督检查覆盖率达到100%。加强了干旱地区大型集体用餐和农村自办宴席的卫生监督管理,农村大型集体用餐和自办宴席监督检查覆盖率达到100%,克服了高温、干旱、洪涝等不利影响,保障了干旱地区食品安全,全面提高了我市食品安全监管和抵御潜在风险的能力。
(五)资源共享,加强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充分发挥了攀枝花市食品安全网的平台作用,建立了畅通的食品安全信息通报系统,收集、分析、整理、传递和交流全市食品安全整治工作信息,实现了我市食品安全信息资源的共享。过去一年,共编制了17期食品安全工作简报,报告了13份食品安全信息。其中10条已被省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和省食品安全网采纳,共发布了65条来自各县(区)的食品安全信息及相关条目;为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针对夏秋季食物中毒等食源性疾病高发的情况,在全市发布了《夏秋季食品安全预警公告》,既满足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知识的需求,又避免了信息发布矛盾导致的政府威信下降和公众选择困难,努力及早发现、预防、纠正和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六)加强重点地区和场所的整治。农村和城乡结合部是食品安全事故高发区,但农村食品安全一直是所有监管环节的薄弱环节,食品卫生是健康创造的重点和难点。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形势出发,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将城乡食品监管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依托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网络,将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建设纳入地方政府目标管理,建立农村集体用餐监管备案机制,使全市5桌以上家庭宴请监管率达到90%结合实际情况,在仁和区开展了农村食品安全示范县(区)建设,并成功通过验收测试。以此为契机,全市在多个行业建立了食品安全示范点和食品安全监管网点,进一步提高了全市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的整体水平;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12315维权网络体系”、“万村前进市场工程”、“双百市场工程”建设,进一步推进农村、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地区食品安全;截至目前,全市16个街道办事处、43个乡镇、353个行政村共聘用了250名食品安全助理和信息员,覆盖率达到100%,建立了畅通的信息报告渠道,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食品安全信息和渠道不畅的问题,改变了农村市场监管不力的局面。
(七)加强宣传,积极引导。20xx年是实施《食品安全法》的一年。为了使食品安全意识深入人心,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食品安全氛围,市食品安全委员会根据当前食品安全监管的要求,不再将监管理解为市场准入、监督检查、办事、处罚违法行为,而是深刻认识到宣传也是监管,并在宣传方面进行了创新、积极、有益的探索。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制定了《食品安全宣传教育计划》,将每年6月作为食品安全宣传月,将食品安全宣传纳入全年工作重点之一。20xx年6月1日上午,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牵头开展大规模宣传活动,纪念《食品安全法》在攀枝花市颁布实施1周年。市农牧局、市工商局、市商务局、市质监局、市卫生局、市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20多家单位和部分食品企业代表参加了宣传活动。活动围绕“维护食品安全,从你我做起”展开。通过播放《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的录音,我们与企业签署了承诺书,签署了1万人的现场签名活动,并展示了日常检查中从非法商贩那里查获的各种假冒伪劣食品。“三无”食品、过期变质食品、无“QS质量安全”标志等食品,现场受理食品药品安全投诉,发放宣传资料,在这次宣传活动中,各部门发放了15000多份宣传资料和20xx多份食品安全知识手册,现场接待了近500人的咨询。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和相关职能部门也积极开展食品安全“五进”,举办食品安全研讨会,开展食品安全普及等活动,宣传教育公众食品安全知识、法律维权和科普知识,搭建食品安全法内容及时被群众了解的平台,努力营造人人关心食品安全的氛围。
二、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的思路
存在的问题:一是食品安全监管和保障手段不足。总体来看,全市食品安全监管存在人员不足、执法设备落后、检查监控经费不足等问题。食品检验检测手段落后于社会发展的需要,一些隐患无法及时有效地排查。二是农村食品安全问题依然突出。随着城市监管的不断加强,假冒伪劣食品有流向农村的趋势,农村无证经营或“三无”产品的现象无法从根本上消除。农村家庭临时举办自己宴请的场所大多很简单,经营者食品安全意识薄弱,监管力度相对较弱。农村“红白喜宴”已成为夏秋季群体性食品安全事故的重大隐患之一。
下一步工作思路:一是继续深入贯彻《食品安全法》,认真学习,忠实履行职责,切实肩负起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增强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和食品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知识和法律法规意识,提高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和行政能力;针对群众关注的热点,利用广播、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宣传食品养殖、生产、加工和流通等各个方面,定期发布食品质量监督、抽样检验监测、食品安全信息和重大事故调查等报告,继续在全市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月”,增强公众食品安全意识。二是继续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严厉查处食品犯罪,确保处罚到位,坚决取缔无证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建立健全举报奖励制度,增强打击力度和针对性。三是继续加强食品安全信息的管理和发布,实现部门间信息的实时互联和共享;进一步落实《攀枝花食品安全信息报告发布系统》和《攀枝花食品安全预警系统》,首次发布重大节假日、重要时段、重点工作、重大事件等权威信息,提高公众知情权。四是建立和完善以目标责任制、市场监管体系、风险应急救援体系、重大事故处理体系、行政执法网络体系、信息体系和信用体系为主要内容的食品安全综合监管体系。加强政府监管,强化企业自律,推进社会监督,逐步形成诚信社会的良好氛围,促进食品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临床自查报告 篇3
按照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定点医疗机构自查评分标准,进行了详细、认真的自查。自查报告的结果报告如下:
1.证书资格:证书齐全,并在墙上公示。
2.经营场所:经营地址稳定,面积适宜,布局合理,整洁。
3、医疗设备、科室设置:严格按照上级卫生部门的要求设置,科室完全符合医疗要求,诊疗科目、床位有批准文件,诊疗项目和床位符合定点服务要求。
4.从业人员:医护人员配置符合级别设置要求。实习地点在这个医疗机构,技术人员值班,管理人员到位。
5.医疗保险政策执行情况:无医疗违规,按规定执行医疗费用结算规定。
6.上半年为参保人员提供的医疗服务:参保人员对诊疗的满意度较好,处方管理和诊疗常规符合上级要求。
7.收费与支出:药品符合医保要求,按标准收费,价格公开,运行正常,不能维持收支发展。
8.信息网络建设:按照规定及时提供网上结算服务,上传至医保系统的费用信息与医疗机构一致。
9.社会保障体系:掌握和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严格执行卫生、药品价格等法律法规和政策,配合社会保险管理。员工未签订劳动合同,未缴纳社会保险。
10.周边定点情况及其利弊:周边200米内无定点医疗机构,周边参保人员集中,潜在服务人群较多。该机构在资质、技术、设施等方面优势明显,服务独具特色。近两年内,单位或工作人员未获得县级以上奖励或技术成果。
针对自查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门诊及时整改。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审核。
临床自查报告 篇4
兖州市新沂镇高五桥村诊所按照省级诊所建设规定和新沂健康中心的要求,深入扎实地开展了创建工作。几年来,不断改善基础条件,完善服务功能,提升服务能力。经过几年的努力,实现了规范管理、完善功能、保证质量、高效运行、科学创新发展的总体目标,充分满足了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现将当前工作自查的基本情况报告如下:
一、法律法规
1.我们房间的设置符合当地城市卫生标准的要求。
2.按要求接受新一中心健康中心的综合管理。
3.我室医疗机构的标志和标识符合统一规定。
4.我们的房间独立设有诊断室、观察室、治疗室、理疗室、药房和医生值班室。
5.我们房间里都是合格的从业者。
二、基本标准
1.组织和实践:
公司全称“兖州市新沂镇高五桥一村诊所;,位于兖州市新沂镇高五桥一村,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持有兖州市卫生局颁发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执业许可证号为PDYX737088212D,有效期至20xx年12月31日。我所主持人、法定代表人和主要负责人明确,产权清晰,职责明确,运作规范,会计独立,执业合法,管理有序。《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合法有效,按时检查,挂在诊室显著位置,无乡村医生超范围执业。
2.房屋建筑和布局:
村卫生所占地120㎡,营业用房与生活用房严格分隔,药房建筑符合标准要求,药柜规格统一,整洁美观,房屋外观整洁,室内布局规范,墙面洁白平整,光线明亮,窗户明亮,房间整洁,通风干燥。
3.人事管理:
我室配备3名乡村医生,每人每年参加新沂中心医院组织的培训学习2次以上,县级1次,省级2次在职培训,在乡村医院着装,佩戴统一徽章。
4.药品和设备配置:
药品150种,其中急救药品5种,中成药45种,西药100种。配有医疗设备设施: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探视箱、压舌板、身高体重秤、污物桶、换药盘、观察床、诊断台、药柜、数据柜、治疗台、高压锅、输液架、氧气瓶、小器械包、紫外线灯、针灸、拔罐、电脑、电视等。
5.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协助新沂中心卫生院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使健康档案能够归档,有专门的健康档案柜,分门别类放置,标识清楚,便于查阅。村级标准备案率超过省级标准30%以上,掌握国家免疫规划的预防接种目标,及时发布预防接种通知并监督预防接种,并进行登记。开展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宣传,掌握村内孕妇人数、出生人口和围产儿、新生儿数量,并按要求按时上报,协助新沂中心开展妇幼保健系统管理工作。实行传染病登记报告制度,传染病漏报率为零。艾滋病、结核病等传染病防治宣传到位。配合新沂中心卫生院实施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系统化管理,村内系统化管理率达到95%以上,协助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健康教育和健康知识宣传。
6.基本医疗服务:
坚持24小时咨询、首诊负责制,做到随叫随到。医疗登记,开药,转诊记录。做好危重患者的转诊、诊断和治疗工作,掌握常用的抢救原则和安全注射技术,有抗过敏抢救药物,集中放置应急使用。门诊日志、病历、处方等文件必须书写规范,不得涂写、漏项。处方合格率100%,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正确配制和使用消毒剂,规范使用高压消毒锅和紫外线,做好登记工作。建立并实施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正确处理一次性医疗用品和废物。一次性医疗用品和废弃物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密闭收集和运输。包装材料和容器应清楚标明。医疗废物的临时贮存设施应当符合国家要求。医疗废物临时储存和运输登记应当完善,数据应当完整。
7.统一规范管理:
我室建立健全了门诊登记制度、处方制度、消毒制度、传染病登记监测报告制度、药房管理制度、医疗废物处理制度、安全注射工作制度、乡村医生职责、村级卫生工作人员职责、免疫接种操作流程图、儿童免疫接种计划等11项制度,并熟练确保有收费凭证、取药票据、收支账目,严格执行医疗收费价格和药品价格政策,宣传常用药品的收费标准和价格。在门诊建立健康信息管理终端,实施门诊挂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成本核算、传染病病情报告、计划免疫、妇幼保健、慢性病管理等六大信息系统,逐步实现农村综合网络的信息流和信息共享。
三、存在的不足
1.我们村卫生所房屋设备集体投资为零。
2.一些医疗设备不能满足临床需要。
3.医疗文书的书写需要进一步规范。
四.改进措施
1.政府集体应增加住房和设备投资。
2.加大医疗环境改善力度。
3.创造条件,加强乡村医生的专业学习。
4.实施诊所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进一步加强诊所内涵建设,以人为本,服务人民健康。
临床自查报告 篇5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和健康室建设标准,我校对健康室情况进行了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总结如下:
一、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卫生工作。卫生工作列入学校工作日程。卫生工作有长远规划,有具体措施,有检查,有总结。学校配备兼职卫生技术人员,支持其专业培训。将健康教育课纳入教学计划,开班率达到100%,确保有教材、有师资、有教案、有评估。精心制定标准,努力创造条件,加强诊所建设。积极筹集资金,加大经费投入,力争按照原国家教委颁布的《卫生装备器材目录》配备卫生装备,提高卫生装备的质量和利用率。确保卫生专项资金,努力改善卫生基础设施。鼓励卫生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并提供时间和经济上的便利。
第二,诊所的建设和管理。配有专门诊所,办公环境好,桌面、地板、墙面干净,窗户光洁。办公用品齐全、整洁、美观,室内体现了人文精神和健康卫生的特点。办公设备好,新桌椅橱柜70%以上,专用电脑。常用药物有10多种。有过期的戒毒登记簿。规章制度健全且悬挂。所有生长发育的统计数据应及时归档并贴在墙上。健康档案应归档,有专用档案柜,分类放置,标识清楚,便于查阅;有标准化的卫生设备明细账和药品明细账。
第三,疾病控制。做好健康教育,通过多种形式向学生宣传健康和疾病预防知识,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制定学校传染病和群体性食物中毒等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防止疾病传播,消除食物中毒。加强食品卫生监督,按规定按时向餐饮、供水单位办理卫生许可证、检测报告等。,防止食物中毒事故。学生近视有预防措施,定期检查学生视力,严格控制新发。对学生常见疾病如沙眼、龋齿、营养不良、贫血、脊柱弯曲等有预防措施。以健康课程、宣传栏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逐年降低发病率。对于流行性感冒、肝炎、麻疹、风疹、水痘等传染病,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及时做好消毒工作,并采取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建立传染病登记册。
通过自查,我们也发现了存在的问题。由于条件有限,诊所的房间面积不足40平方米,缺少给排水管道和供暖设施。卫生设备不到60种(今年挂失)。没有专职卫生技术人员,现有药品数量达不到规定要求。
我们将努力创造条件,根据各种要求进行整改,努力达到规定的标准,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临床自查报告 篇6
一、我中心在抗菌药药物使用中存在以下不合理现象:
1、抗菌药物使用率过高,联合用药率过高。抗菌药物使用应根据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及药物到达感染部位的浓度来选择合适的药物,致病菌尚未明确或病情危急时,可根据感染的部位及患者的年龄、病史、临床特征等进行经验治疗。经验性的治疗方案是以各种感染常见致病菌的种类及其目前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基础制定的,并非个人经验。单纯的病毒感染、非感染所致的发热不应选用抗菌药物。然而,抗菌药物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使用率过高的现象比比皆是。我中心在相关文件精神指导下,今年对抗菌药物使用进行了严格控制,目前使用率有了明显下降,但仍然达到40%左右,与目前相关要求仍有一定差距。
2、无指征和预防用药过多。临床工作中,都存在抗菌药物应用比例偏高的现象,医师掌握抗菌药物应用的适应证过宽,有的甚至缺乏应用指征,抗菌药物被滥用。有的临床医师一旦发现患者有发热现象,便开始应用抗生素,既不查询发热原因,也不做相应病原检查。事实上,这不但违反临床诊疗常规,也违反了合理用药原则。
3、由于缺乏病原微生物检测,医师选用抗菌药物时,往往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4、给药方式和剂量存在问题。目前我中心抗菌药物给药方式以静脉给药者比例较高为主,这说明抗菌药物给药方式非常不合理。在使用剂量方面,大剂量、超剂量现象屡见不鲜,大剂量、超剂量的使用,不仅造成患者的经济负担,更会给患者身体带来严重的危害。
二、对策
为了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有效地控制感染,避免菌群失调及防止药物的毒副作用,加强抗菌药物的使用规范化,提高医疗质量,降低药品不合理支出费用,必须加强以下工作
1、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将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纳入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监察、处方审核、分级管理及医生使用权限;熟悉选用药物的适应证、抗菌活性、药动学和不良反应;
2、切实加强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宣传教育与知识培训,让医师掌握抗菌药物抗菌谱、适应证、禁忌证、联合使用及预防使用的指征、细菌学、药效学、药动学、药物经济学等相关知识;建立完善的细菌耐药监测系统及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网络;
3、加大媒体宣传力度,让全民意识到滥用抗生素的危害,切实做到抗生素合理应用。
4、结合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切实加强合理用药的考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