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品课教学反思(5篇)》
身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对学到的教学新方法,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的小编为您带来的思品课教学反思(5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思品课教学反思 篇1
担任了三年多的思品科教师,给自己一个总结就是:问题太多。或出于学生方面的问题;或出于教师方面的问题。总之,一次次讲着如何为人处事、待人接物,而不文明的行为却屡禁不止。因此,做为从事思品科教学的我确实需要一番反思。
人之初,性本善。这是三字经中的名句,一个人从哇哇落蒂到成为一个懂得思维的学生时代,他们所学的、所想的都在发生着变化。此时,一个正面的引导尤其重要。思品课做为一门教育课程,在整个教育教学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但是,不论是社会上、学校里,不良的行为却在不断地蔓延滋生,做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担任着教书育人的使命,看到这种行为的确叫人叹气,特别是让担任思品科教学的我尤为悲哀。
课堂上,每个例子都能给学生讲得十分透彻,而学生也能轻易分辨出事情的是非好坏,可是,当这样的事情发生在学生中时,他们分辨是非的能力却不见了踪影。“警钟常敲,可曾敲醒你迷失的方向。”我认为一个学生,只要他品行端正,就称得上是一个好学生。让思品课教学早日落实到学生们的实际行为中去,希望在一线上的同行们能帮助我解决这个问题,同时重视思品课在整个教学体系中承担的重要角色。
思品教学反思 篇2
九年来,不管是在以前的浞水中学,还是在此刻的县庆中学,我一向从事初中思想品德的教育教学工作,想想过去,虽无什么成就,但深有体会。因为思想品德科目的特殊地位,所以,要成为一位受学生关注和欢迎的政治老师,并不那么容易。思想政治课包含了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健康教育、法律教育、职责教育、养成教育、理想教育和国情教育等知识,是老师塑造学生完美的心灵、帮忙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辨别真善美、假恶丑、增进学生了解国情、爱我中华情感的-§ 一个重要科目。要很好地实现上述目的,就要求老师务必具备较高而灵活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技巧,为此谈谈教学实践中的点滴,作出反思,以求改善今后之教学。
一、政治老师要具备广博的知识
政治科目的资料最大的特点就是“多”和“浅”。“多”就是政治科目的资料涉及心理健康学、法律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知识;“浅”就是政治科目中涉及的资料在量上比较少。
在教育教学中,要让学生很好地了解“多”和“浅”的知识,老师是最为关键的。所以,政治老师要想上好政治课,就不能满足现状,而务必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我的专业知识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不断扩展自我的知识面来补充教学中的“漏洞”。只有掌握丰富的知识,在教学中才能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得心应手,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将“多”的知识连贯起来,将“浅”的知识储存起来,将自我“立”起来,从而到达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二、政治老师要具备良好的修养
在教育教学中除了要求自身的专业知识要扎实、“业余”知识要丰富以外,政治老师还要注意自我的言行举止和道德素质,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政治老师不但要教给学生专业知识,还要教给学生如何做人的道理,这就需要老师在言行举止上要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做好表率,时时处处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自我首先要做到,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老师自我要首先不做,也就是正人先正己,做好学生的`楷模,对学生构成耳濡目染的作用,让学生由内心深处散发出对老师的尊敬和爱戴之情。
三、政治老师要具备新颖的观念
在传统的师生关系中,师生的地位是不平等的。老师是绝对的权威,错的都是对的;学生是处于被动地位,不能反驳老师、不能质疑老师。这样的师生关系严重影响了师生之间的互信与合作,师生关系就是简单的授受关系,没有情感的交流。
时代在发展,师生关系也要与时俱进。新型的师生关系只有建立在平等、民主、信任和尊重的基础之上,并体此刻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之中,学生才会因为受到老师平等、民主对待,得到老师信任和尊重而很乐意同其进行情感交流并理解老师的教育,做到“亲其师,信其道”。
四、政治老师要具备教学的艺术
思想品德课的主要教学形式仍然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师要怎样组织教学,取得什么样的教学效果,都与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教学艺术有直接的关系。在教学中,杂乱无章不是艺术,目标不明不是艺术,方法单一不是艺术,主次不分不是艺术。那么,怎样才能上好一堂政治课呢?
首先,要理清思路。在备课中务必吃透教材,教学中脱离教材,头脑清晰,条理清楚,注重逻辑,防止陷入到不能自圆其说的杂乱无章的窘境之中。其次,要明确目标。要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贯穿在整个教学的始末,让学生明白“是什么”“为什么”“怎样样”、“记什么”“做什么”“懂什么”,防止出现教学完后学生还在“雾里看花”的败笔。再次,教学方法要多样化。在教学中要坚持启发性原则,以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根据教材资料,结合实际,采取不一样的导入方法,让学生每一节课都有新发现、新感觉。在教学过程中,随时注意学生的反映和情绪,及时调整教学资料、节奏,防止老师在台上“云云”而学生在台下“呼呼”的尴尬情景。最后,主次要分明。“主”就是重难点,为什么是重难点,怎样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要详讲;“次”就是浅显易懂,学生自我能看懂的,要略讲。只有主次分明,才能防止“眉毛胡子一把抓”的错误做法。
以上观点虽出自本人,但并不代表我随时都能做到,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我会努力按自我说的去做,争取做得更好。
思想品德教学反思 篇3
(一)先入为主,引出教学主题。
教师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按照其对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建议,巧妙利用课内课外两种教学资源,先入为主,先声夺人,一炮打响,争取“开门红”。对思想品德课而言,教师必须主动转变传统教学理念,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大胆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重新建构。第一、故事导入,激起学生兴趣;第二、时事导入,唤起学生爱国热情;第三、问题导入,启发学生产生疑问,自主解决问题;第四、名言警句导入,启发学生思考,合作探究。
(二)师生互动,精讲解难答疑。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依据教材文本,精心设计问题,创设情境,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他们主动提问,逐一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和疑难,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问题的提出、分析、解决,是教与学的全过程。我们必须要:第一、深刻把握教材,依据文本设计问题;第二、密切联系实际,认真分析解决。教师必须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学会提问、学会分析、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教师要注意从小处着手,从大处着眼,把学生学习、生活的“小环境”与社会的“大环境”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客观看待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分析原因,探求解决途径和办法,拥有正确的情感态度、人生观、价值观。
(三)理解掌握,及时复习训练。
教师必须将课本读薄,宏观深刻把握文本,还要把课本放入教学的“大环境”——时代背景和“小环境”——教学背景中,把课本读厚,赋予文本以丰富的内涵,让学生充分理解、掌握,获取知识和技能。
课堂上,教师必须做到:第一、深入浅出,引经据典,问题互动,让学生充分理解文本;第二、不失时机,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生活实践,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内化教学内容,深刻领会文本,渎懂文本;第三、及时提供时间、空间,趁热打铁,让学生尽快记忆、背诵,将文本纳入心中。
思想品德教学反思 篇4
一、“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成为一条江”
“打铁先要自身硬”、“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过去有一种说法“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或一缸水”,可是,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及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仅有“一桶水或一缸水”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需求了,教师应当成为一条源源不断的江水”。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身的专业知识要扎实,更新,业务本事要提高;二是教师的言行修养、道德觉悟要提高。要提高素质,必须扎扎实实地做到如下几点。
1.不断学习。随着改革深化和社会发展,政治理论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绝不能满足于学历达标和原有的知识,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给自我“充电”才能使自我的认识适应发展的需要。知识是相关的,互通的。所以,仅有掌握丰富的知识尤其是现实知识,才能做到融会贯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使教学生动风趣、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求知的欲望。可是,应对知识爆炸时代,我们所掌握的知识往往难以跟上形势的发展。所以必须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汲取新知识,丰富其他学科知识,跟上时代的节拍。不断进行教学反思,记取和总结自我的教育教学经验,努力使自我的教育教学少走弯路,让学生乐意理解。有学生对我说过:“教师,我本来对思品课是没兴趣,喜欢你上课,才对思品课产生兴趣”。为了充电,我经常上网,浏览时政要闻,了解思想品德教学的相关知识。尽可能常与学生及社会上不一样层次的人交往,在教学中加以运用。丰富课堂教学,加之我本人的丰富经历,常以我自身的经历说给学生听,也许才有如此效果吧。
2.敢于反思。教师不仅仅要有渊博、深厚的学科知识,更重要的还需勇于反思,敢于应对和改善自我的偏差和错误,才能不断提高自我的业务本事,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结合实际、因材施教、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不断探索和掌握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好方法,有效地推行素质教育。我几乎每上一节课后,都对自我本节课思考几分钟,甚至写上那么几句,并坚持一周一次认真反思,构成反思集。仅有不断反思,时时提醒自我,本节课学生反映情景怎样?学生的每一句话我都会在意。记得有一次,上课时有个学生悄悄地对我说:“教师,您以后能把课堂资料讲得更生动些吗?”原先我上课时,备课的资料较为简略,所找案例较少,关键在于我准备不够充分。我听了这句话后,把这句话写在备课本上时时提醒自我,的确不能再这样了。这本身就是教学要求啊!“吾日三省吾身”,很难做到,但常反省自我还是能够的。
3.以身作则。正人先正已,教师必须以高尚的师德为学生的楷模,用高尚的言行举止带动学生修心立品。这就需要教师做到:
①在言论上,要对国家对社会对学生负责,对社会有不一样看法,也不能在学生中大发言论,误导学生,学生对社会的认识还不成熟。
②在举止上,要时时处处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比如,我的普通话不是很好,语速快,讲课时我就提醒自我注意。当我普通话发音不准或有错别字时,学生能及时指出帮忙我改正,同时,我本人也敢于在学生面前承认自我的不足。这些都是我在教学中的收获。正因为我能正确对待我所犯的错,学生也深受影响。记得一次在初三上课时,有学生在课堂上违犯纪律了,当时我也不能准确明白是谁,但我说了一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犯错误不要紧,只要承认错误并改正,我们大家都会原谅他的。我话刚说完不到半分钟,就有个同学站起来了。当时我真的很欣慰,不是因为明白了哪一个学生犯错,而是我觉得自我没去一个个查,导致可能因查不出而尴尬,却能让学生认识自我的错误,并敢于承认自我的错误。
4.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这恐怕是最重要的一点,通常认为学生尊重教师是应当的,但教师也应当尊重学生的权利,尊重学生的特长、个性和人格就难了。有的教师总是一厢情愿替学生“着想”,认为自我是为学生好,而常常忽略学生的权利。于是,上课经常拖堂,挤占学生的课间活动时间,随便把学生的活动课挪用,作业没完没了,久而久之难免学生厌倦、反感。甚至自我做法欠妥当,也不敢应对。记得上学期,有一次上课时,也许所以刻中考思想品德科是开卷考试,学生不太在乎。一个成绩还比较好的学生觉得听课没兴趣,就抄写英语。我提醒了一次,她仍然我行我素。当时我特生气,将她的笔记本当着同学的面撕成两半。顿时,教室很安静,因为大家明白我一般情景是不会生气的。在一片沉寂中,继续将资料上完。课后我与学生谈话了解她的想法,我给她道歉,学生也承认了她的错。再次上课时,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给这位学生道歉。有学生不理解,说上思想品德课写英语就是不对啊!对此我没多解释,主要说明了教师也会犯错误。记得很清楚,当时班上同学给我鼓了掌。这样,我赢得了学生的信任,很多学生有什么心理话经常找我说,甚至请我为他们出主意。我尊重了学生,学生也尊重我,不管是上课的学生,
还是没上课的学生对我都很亲近。这也许是作为教师比较幸福的事了。
5.教师要坚持乐观心态、豁达的胸怀。仅有教师的简便欢乐教学,才能使学生乐于接近教师乐于理解教育,才能感染学生欢乐情愫。当然,教师也是人,在现实生活中,有种种的烦恼和不如意,要坚持欢乐的心态好难,可有的教师却把情绪带进课堂,加之于学生,细想那是多么的不应当。只要本着以学生为重,以教书育人为重,忘我地工作,努力在应对学生时摒弃懊恼,调节自我的情绪,坚持好心境,把微笑带给学生。“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教师就应有豁达的胸怀,包容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并且常到学生中间看看,关心学生的痛痒,和学生打成一片。一次上课时,教室里闹哄哄的,几分钟都难以安静下来。当时我也很生气,脸沉下来,流露出不高兴的情绪,学生一会儿就安静了。这时有个学生就说,教师请别生气,生气会老的。我乐了,赶紧调节好情绪继续上课,课后我又在自我的本子上划了几笔。总之,我与学生的关系相处是比较融洽的。所以在学期结束时,学生对我满意度打的分,还是挺高的。
二、认真对待课堂45分钟,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思想品德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仍然是课堂教学,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理论知识,必须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改善教法,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的形式是多样的,我根据不一样教学资料,结合学生实际,采用不一样的教学方式,如:“探求式、导读式、讨论式”等。无论采取怎样的方式,总之,要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原则。到达传授知识,提高学生政治理论知识水平,又发挥德育功能,提高学生道德觉悟和政治素质,使知与行统一。所以,每学完一节资料,只要是与学生活学习有关的,我几乎都要学生反省自我的行为,引导他们学着解决遇到的问题。例如,初一年级学生刚进入初中学习,对中学的学习有很多不适应,我在讲完“学习新天地”的资料后,还经常问问学生学习情景,针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引导。帮忙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难题,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三、结合社会实践,把学生带入社会大课堂。
理论联系实际,也就是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是初中思想品德课推行素质教育重要途径。其主要方式就是学到相关知识的时候,让学生结合社会调查采访,联系自身和同学的实际,开阔学生的视野,进一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改革开放推动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分析,写政治小论文。这样,使学习生动活泼,在思想品德课所学的知识得到检验,得到升华,从而激发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和追求,有效地提高学生思想品德学科的理论素质和思想、道德、觉悟水平,获得良好素质教育效果。例如,针对学生厌学,在讲“珍惜受教育权利,履行受教育义务”前,我先布置学生回家访问自我的父母或长辈,听听当年他们上学之艰难。让他们感受以前农村学生尤其山区学生不容易,学习条件不好甚至恶劣,生活环境那么艰苦仍然努力学习,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求知欲。
仅有不断的反思,才有更多的收获;仅有不断的总结,才会使自我不断提高。古语云“亲其师,信其道”。仅有做学生欢迎和喜爱的教师,才会对学生产生一种亲和力,对学生的教育才能事半功倍。欢乐教师就是教育教学的欢乐,就有学生学习生活的欢乐。这就是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所倡导的,对此,我深知自我做得远远不够好,还需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教育理念,提高自我的业务素质和水平。
思想品德教学反思 篇5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政治课教学应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与此同时还应注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不管是学生能力的培养还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都需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积极地把书本及生活中的各种知识吸收掌握并转化为自己的素质,从而从根本上达到新课程标准所设定的预期教学目标。正因为如此,我在对教材处理上适当多安排了一些学生讨论的成分,通过教学实践,基本上能实现预期的目的,使学生在学习中实现知识和能力的双丰收。当然,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也暴露出不少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改进。现总结如下两点:
首先,学生的积极性还不够充分,还有待进一步调动。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平时的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学生主动参与的比较少,学习过程被过分地简化为“教师讲——学生记”的模式,因而要想在某一堂课上就让学生有一个质的改变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这就要求我们政治教师反思一下:为什么政治课的气氛总是活跃不起来;为什么学生对政治课学习的积极性总是不高;政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引导作用有没有充分发挥;如何有效地发挥教师在教学中引导作用?平时我们总是报怨学生对政治课不太重视、没有兴趣,以此作为上不好政治课的理由。但我以为政治课不好上的根本原因还在于我们教师。正因为我们授课的方法、模式太过于单调和程式化,没有真正地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所以学生才会觉得政治课太枯燥、太难学。因此我们要改变以往“想放却又不敢放”的观念,在充分钻研教材内容、找出教材和学生实际的结合点的基础上,大胆放手,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政治学习中,以此来大大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其次,学生的认识和分析具有一定的片面性,有待于加以科学地引导。由于学生自身生活阅历的局限,导致其在很多问题的认识上都会有片面性。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在发动学生讨论分析问题时还要适时地加以引导,使其对社会问题的认识更加全面、合理和科学。当然引导学生思考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因为这不仅需要思维载体、还需要思维方向的一致性。而要让学生的思维总体上趋向某一方向又很困难,因此我们政治教师大都困惑于如何去引导,有时甚至会因不耐烦而让我们放弃引导直接说出答案。虽然这样做表面上是把问题解决了,但这时解决问题的是教师而不是学生,所以,真正的教学目标——学生的参与及学生能力的提高——并没有实现。有位哲人说过:凡事贵在持之以恒。因此在政治课的教学中切忌半途而废。只有我们注意了这点,设定目标后坚持引导,学生才会慢慢地学会思考、才会慢慢地与教师“心有灵犀一点通”,才会在以后的分析问题中注意全面分析、多角度分析、科学地分析。总之,在政治课的教学中,学生同样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如果我们忽视了学生的能动性,那么政治课堂就会一片死寂,人们对于政治课的误解也会日益加深。所以我们政治教师应该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积极实践新课程标准,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充分激发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本着教师自身成长和学生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宗旨,让政治课变成活泼、生动、互动又有深度的探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