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案大全 > 教学反思 > 社戏教学反思范文【最新6篇】正文

《社戏教学反思范文【最新6篇】》

时间:

在当今社会生活中,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反思指回头、反过来思考的意思。如何把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社戏教学反思范文【最新6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社戏教学反思 篇1

1922年10月,作者写作短篇小说《社戏》,作者缅怀“社戏”可谓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戏是令“我”渴慕的,但是戏又是令“我”和其他伙伴失望的,然而,“我”却说那夜是好戏。那么,戏到底好在哪里?我们是否能体会其中的隐语?这应该是解读这篇文章的关键。

当时社会黑暗,农民痛苦,使他自然回忆起心中保留的净土:平桥村。鲁迅对家乡有着浓厚的感情,因为他四处奔波,后半生没有再踏上家乡的土地。更重要的是,他在现实中不断遭受冷箭和挫折,精神上不断受到创伤,孤独彷徨的鲁迅,唯有心中的家乡情结能予以安慰,其表现出来的情绪是借天真无邪的童年往事,恬静明丽的家乡风情来抚慰自己孤寂的心灵。因此,作者怀念社戏、难忘社戏,其实难忘的是农村特有的风光,自由的空气,人与人之间和谐亲密的关系以及人们朴实、善良的性格。对这段生活的回忆也表达了“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可以用这样的几个关键词概括全文:“那夜 、那戏、那豆、那地、那人”,并由此感悟文章的人物美、人情美、景色美。

为此,我进行了如下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⒈理解什么是社戏,感受社戏和江南水乡。

⒉结识水乡里的人物,一群淳朴的人。

⒊领悟作者怀念社戏的情结。

二、教学重点

⒈通过人物的动作、心理、行为的描写,以及侧面衬托的方法体会人物感情和人物性格。

⒉从多角度感受如诗如画的江南水乡美景。

⒊领悟作者怀念社戏的情结。

三、教学要求

感悟社戏之美(人物美、人情美、景色美)。

教师角色定位:教学过程的调控者,教学智慧的归纳者,教育情境的诱发者,教学秩序的维护者,教学流向的引导者。

四、教学过程

⒈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语:

童年对许多人来说,是美好快乐的。在成年后回忆往事,对当时的人和事,更是充满一种浪漫的理想色彩,是一段永生难忘的体验。

同学们,我们的童年都是美好快乐的。哪位同学愿把自己最难忘的经历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鲁迅的小说《社戏》,那又是怎样的一件事,直到现在作者是一种怎样的感受呢?看社戏怀念那夜的好戏 。

情境创设力求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关怀,力求营造一种轻松、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童年生活的回忆中融入课文。

2.合作探究,互动释疑

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感受语文美,在探究中发现语文的思想美,在诵读中体验语文的情感美。

探究一:“我”对看“社戏”有着怎样的感情?依据是什么?

学生1:盼望。因为在平桥村的诸多待遇,如得到优待,免读书,钓虾、放牛等事中,他第一盼望的是到赵庄看戏。

学生2:向往。看社戏前遇到了一些波折,如叫不到船,母亲不准“我”和别人一同去,又怕外祖母担心等,渲染“我”的扫兴,这目的是突出“我” 对社戏的向往。

学生3:向往。“我”不钓虾,东西也少吃来反衬“我” 对社戏向往。

学生4:急切。“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两岸连山向船尾跑去”,足见途中船行速度很快,但“我”还以为船慢,以此突出“我”的急切。

学生5:急切。途中的“松柏林”误认为赵庄,把“渔火”误认为戏台上的灯火。心急才产生了误认。

学生6:喜悦、兴奋。“我们立刻一哄出了门”,“大家跳下船”,“拔”、“点”、“磕”、“架”等动词,不仅看出孩子们动作的麻利,更生动形象的突出我们的喜悦、兴奋心情。

学生7:喜悦、兴奋。“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舒展到说不出的大”, 这一心理描写突出“我”对能看“社戏”的喜悦、兴奋感情。

这一提问紧紧扣住了看社戏前的波折,通过人物的动作、心理、行为的描写,以及侧面衬托的方法体会人物感情,这是本文的一个重点,也自然地引出下一提问,将问题集中在读者对社戏的矛盾认识中。

探究二:在作者笔下,“我”所急切要看到的戏好看吗?为什么?

学生1:不好看。因为想看铁头老生翻跟头,但那老生却没翻 。

摇摇学生2:不好看。因为想看到“蛇精”和“跳老虎”,但等了许久都不见出来。

摇摇学生3:不好看。因为最怕看“老旦”,然而“老旦终于出了台”,并不停地唱着。

摇摇学生4:不好看。因为文中孩子们“喃喃的骂”,“不住的吁气”,“打起呵欠”等,这些孩子的神态描写,也从侧面表现了戏不好看。

这一提问紧紧扣住了在赵庄看社戏的情节,学生对所看到的戏的认识——不好看,自然地引出作者对看戏的对比,戏不好看令“我”和其他伙伴失望,然而“我”却说那夜是好戏。这一提问探究,将矛盾集中在我对社戏前后的矛盾认识中。自然地引出下一提问探究——江南水乡和一群淳朴的人。

探究三:由此,我们想—想,小伙伴们这样热衷于来看戏,“我”说那夜是好戏的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1:对儿童来说,对未知事物或新鲜事物的追求与探索远比得到它更有吸引力。

学生2:小伙伴们更在乎的是在看戏途中彼此可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玩耍。

学生3: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小伙伴们真正感兴趣的不在社戏,而在看戏前后的那种气氛、感觉。

学生4:“我”说那夜是好戏是因为我们去赵庄的途中,感受到了月夜行船时江南水乡的美景。

学生5:“我”说那夜是好戏是因为两岸的豆麦、水草的清香、淡黑起伏的连山、皎洁的月光、闪亮的渔火、宛转悠扬的笛声、孩子们的欢笑声,等给“我”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摇摇学生6:“我”说那夜是好戏是因为社戏在诗情画意,仙境般的景致中呈给“我”,给“我”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学生7:“我”说那夜是好戏,是因为在那看戏的过程中,“我”看到了一群淳朴的人,比如,聪明、热情、机灵、能干的双喜;建议小伙伴们偷摘自家的豆的阿发,他多么纯真无邪,憨厚无私。

学生8:看戏前,当“我”因为看不到戏感到沮丧,人们都叹息地表示同情时,双喜大悟似的提议了:“大船?八叔的航船不是回来了么?”提得恰到好处,很容易得到大家的支持。当外祖母和母亲还有些不放心时,双喜马上表示“写包票”,同时提出了几条有力的根据,使“我”能去看社戏。航船出发了,双喜“拔前篙”,第一个出动,像小伙伴中的领头人。这都表现了他的聪明、热情、机灵、能干。

学生9:双喜认为,多偷阿发家的罗汉豆,阿发的娘若知道了会哭骂的;用了八公公的盐和柴,老头子会骂的。这又表明了双喜考虑周全。

学生10:六一公公只对小伙伴们摘豆“踏坏了不少”表示惋惜,后来他又亲自给“我”送罗汉豆,又表明他的淳朴,好客。

这一提问探究紧紧扣住了我们去赵庄看社戏途中“月下航船”的情节中的环境描写,通过阅读探究,感受到了如诗如画的江南水乡的美景。以及在看戏过程中展现的一群淳朴、善良、热情、好客的农村人的形象。这样,小伙伴们热衷于看戏,“我”却说那夜是好戏的真正的原因也就迎刃而解,以那夜的好戏、好豆衬托那地、那人。即以“我” 说那夜是好豆、好戏衬托作者的写作目的。

3.教师总结、归纳

我用以下结束语结课:

通过阅读,我们不难看出,《社戏》这篇小说并不是专门为了写看戏的,而是通过“我”与农村孩子看戏前后故事的叙述,赞美农民和农家孩子淳朴的品质和聪明的才干,“我”所难忘的是农村特有的风光,自由的空气,人与人之间和谐亲密的关系以及人们朴实、善良的性格。对这段生活的回忆也表达了“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五、教后反思

教师的指导对高效课堂具有决定性意义。从矛盾中切入,优化课堂设计,用“那戏、那豆、衬托那夜 、那地、那人”感悟人物美、人情美、景色美,不仅避免了美文被分析得支离破碎,学生感到课堂枯燥单调,老师认为课堂气氛沉闷等缺点,而且紧扣住了教学目标,突出了教学的重点。教师如同这堂课的线索人物,成为这堂课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在这堂课上的主动性、积极性、探究性被充分激活,三个合作探究,互动释疑的题目:①“我”对看“社戏”有着怎样的感情?依据是什么?②在作者笔下,“我”所急切要看到的戏好看吗?为什么?③由此,我们想—想,小伙伴们这样热衷于来看戏,“我”却说那夜是好戏的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唤醒了学生的感悟能力,学生觉得有与教师交流的必要,有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的荣耀,这一点是成功的。

所以,社戏之美,不在戏本身,而在于看戏的情境,看戏的生活体验,对童年生活的梦幻性的回忆。文章中写到了许多与戏无关的人和事,看似闲笔,实质上正是文章充满理想之美的体现。闲人闲事是文章的前期情绪积累,到最后喷薄而出,通过看戏、偷豆等事沉积下来。至于文章中两处写景,是景由心生,美景美情相得益彰。对《社戏》教学而言,从矛盾中切入,优化课堂设计,教学重点应该是分析“我”遇到的人和事,还他们以生活的色彩,将文章内容立体化。

社戏教学反思 篇2

1.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对课文的自主探究,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和鉴赏作品的能力与水平。

3.初步尝试写作小论文。

本课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一、开篇激趣

(课间由几个美术爱好者创作《月夜水乡图》、《赵庄社戏图》、《归航偷豆图》作为背景。)

1.音乐感染。

播放歌曲《童年》,学生可跟着哼。

2.导语引情。

童年是人生最美好的阶段,在那时可以欢歌、可以笑语,犯一些不大不小的错误也没人追究,真的天真烂漫。甚至可以跑几十里路,只为看一出戏。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鲁迅的《社戏》,相信大家能找回童年。

【解说:人都是艺术家,他们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是希望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去,图画美、音乐美能满足学生的感情需要,为学生创设情感氛围,激发内在的学习动机。】

二、阅读感知,复述课文

1.快速默读,感知课文内容,理顺情节脉络。

2.简要复述课文。

三、自主选题

1.为学生提供探究课题。

投影课题:(1)思路剖析;(2)童趣感受;(3)真情感悟;(4)景物赏析;(5)语言品评;(6)人物鉴赏;(7)社戏考证(看社戏的时间、社戏演出的内容等);(8)反思评价(对本课是否有修改建议);(9)亲身实践(你在生活中是否有过类似主题活动,如果让你写这个主题作文你会怎样来写)。

2.除此之外,同学们也可以另外确定探究课题。

3.探究相同课题的同学分为一组,4~5人为宜。

四、设计方案,合作探究

1.老师简介“文献法”“内容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小组讨论确定开展研究采用哪些方法。

2.老师指导学生搜集一些必要资料。小组若需要可到图书室及网上查阅。可参考的资料有:《越谚・风俗部》、顾铁卿所著《清嘉录・卷三》、周作人的《鲁迅小说的人物・地方戏》、徐金的《鲁迅和绍兴戏》《朝花夕拾》的《小引》、《名作欣赏》中有关《社戏》鉴赏的篇章等。

3.小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4.老师可参与讨论。当学生活动难以进行时,教师适时进行思维方法上的开导。

【解说:学生起步阶段,需要教师帮助搜集资料、查阅文献,以便他们在短时间内找到开展研究的感觉。在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中,老师不能放任自流,要适时适度介入讨论,要发挥“导而弗牵”“开而弗达”的主《·》导作用。】

五、论文写作与评比

1.小组拟出研究性论文提纲,并讨论修正。

2.小组集体写作小论文。

3.写好论文后,小组开展互查、互评、互帮、互学活动。

4.把优秀论文拿到全班交流,并评奖鼓励,最后收集到《班级月刊》里。

【解说:论文的写作、交流、评奖、收入《月刊》等系列举措,能培养写作能力、激发写作兴趣、增强成就感。】

六、反思总结

1.小组自我总结探究过程中的成败得失,也可为别组总结。

2.教师总结。

(1)教师提出学生对本课某些知识理解的偏差,并根据学生探究掌握的情况作适当补充。

(2)对合作探究过程进行总结。

(3)对论文成果的总结。

社戏教学反思 篇3

一、做好知识回顾与整理

在初三语文复习课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基本功,对学生的识字与写字能力,对学生阅读古诗文与现代文的能力,对于学生的写作与口语交际能力等应进行综合性的全面回顾。

(一)掌握学生实际情况,做好针对性复习设计

在进行复习教学时,教师应先对学生语文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再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复习设计。在这个过程中,其教学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一种对文本素材的“语感”。这种以熟悉的课文入手,进而达到提升学生新旧知识衔接能力的复习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知识记忆能力与应用能力。

如在进行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紫藤萝瀑布》这一课的复习课教学时,笔者重点把作者所写的紫藤萝花枝绽放,再把文中插叙十多年前的这紫藤萝枯零落魄,濒临生死边缘的写法挑选出来,问学生,这样的写作重点是在突出花朵的生命力么?学生的回答都是一样的,是作者在借花进行比喻,以达到托物寓意,借花喻人的效果。接下来,笔者又把作者写的“花和人各有各样的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一句点出来,问学生,当你遇到种种困难时,想到这句话,会给你怎么样想法呢?特别是刚刚由于背诵未过关而一直情绪低落的同学,看到这句话,你心里的感受是什么?有一个学生举手回答:看到这句话,对于困难,我会选择坦然面对,因为一切终究都会过去的,而我总会活得好好的。学生这样的回答让班里的气氛活跃了起来,而这些回答正是语文中考阅读题目的思维方法。此时教师再点明,这样的想法正是本文作者最终想让学生自己悟出来的道理,读文章正在于此,要读到文章中作者的未尽之言,要有自己的感情与想法在里面,而这些都是复习课文内容的目标与意义所在。

(二)强调自主思考,师生合作,巩固基础

为了激发学生自主思考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强调学生的独立复习能力。教师通过研究中考复习资料,将每课的重点字词音形义、文言文重点实词虚词进行归纳,特别是非常经典隽永的文章,应对其要点与未尽之言进行提炼,放入教学内容中去。

在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中的现代文,笔者选择了《社戏》和《安塞腰鼓》两文,而文言文《口技》则作为次重点。在《社戏》教学中,笔者以全文脉络为主,通过时间顺序进行串联,并提出一个问题:这文章里写了如此多的趣事,却为何取名叫《社戏》呢?这个问题暗含了整个文章的中心思想与关键点,也是复习的重点。同时,要求学生联系《春》(朱自清)一课来比对两篇文章间对于景物描写方法的差异,并重点要求学生对《社戏》第1至3段景物描写进行圈点。这一要求是对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同时还加入了同形不同式的景物描写训练。而在文言文《口技》教学中,可提问学生,作者是如何凸显口技者“善”口技的?而对于文言文所涉及到的古诗词知识,教学重点是对实词虚词进行筛选,并应用到课堂回顾上。

二、强调知识的反馈与提升

(一)专题向模拟卷过渡,把握重点

从专题向模拟卷的过渡正是把知识转化为综合能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得到综合性的整体训练,逐渐适应了中考考试环境。这意味着,教师可以在模拟卷的评测中,验收学生复习成效,把知识转变为综合应试能力。一方面,其考卷形式相当于平时的检测卷,但其卷子的出题则完全不同。一般来说,模考试题是选择些与中考题型具有最大共通点的试题。学生通过做模考试题,可以提升做中考题的习惯感,提高其做题速度。同时,教师应着力于培养学生适应模考的环境与时间要求,这样可以有效调整学生做题时的生物钟,让学生得以迅速进入状态。另一方面,对于模考内容,其评价与反馈的要求也相应更高,教师在批改之后,都要让学生对照模考卷进行纠正与改错,且对于学生犯错的共性与个性应进行总结,重模考质量,而非数量。但目前还是有大部分教师把模考当成了检测练题,把大量的训练内容放在对基础性知识的查漏补缺方面。在笔者看来,模考是完全不同的设计,对中考而言,模考是一种对中考的提前演习,其重点在于让学生慢慢摸清出题人的意图与考查的重点,应告知学生不能图快、图多,而应先想清楚,此题的出题意图和考点。

(二)点拨为重,强调作文的应试能力

考虑到中考作文的占分比重,对于作文的复习也非常重要。但作文是一项长期积累的项目,教师应把中考作文复习教学重点放在点拨上,提高学生的作文应试能力。首先笔者通过研究近年来的作文出题趋势,归纳出几个主题进行作文复习课的教学内容。如笔者在一次以理想未来为主题的复习课上,先让学生把其手头有的作文资料进行通读,以自身写作能力为基础,让学生来注意文中的关键句,看是否符合主题、素材新颖与否、有否细节描述等等。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优秀作文与一般作文的区别,并自己去反思自己习作中的缺点与亮点。接下来,笔者规定一个时间段,让学生用自己的阅读方式对笔者所提供的范文进行读与记忆。要求学生把学习范文的思路、结构,积累素材等进行重点阅读。然后让学生脱离范文,用自己最大的能力去还原范文。这个过程,不仅是一个输出的过程,更是一个理解与再记忆的过程。最后,定下一个作文题目,让学生去构思,落笔,做好评价与反馈,达到提升学生作文应试能力的目标。

综上所述,中考语文的复习课应重视学生实际情况,强调应试能力,不断研究与探讨中考出题题型与方式,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提高,才能不断提升初三语文复习课的教学效率。

[参 考 文 献]

[1]钱理群,孙绍振,王福仁著。解读语文[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

[2]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8.

社戏教学反思 篇4

一、形成整体阅读的基本思路

整体阅读的基本思路是各类课文整体阅读的基本思维线索,即在各类课文整体阅读过程中思维行进的轨迹。在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整体阅读的基本思路,有助予整体阅读方法在教学中的具体实施,有助于提高学生整体阅读的能力。整体阅读的基本思路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一)未读先思,构想全篇

未读先思,构想全篇是指在阅读新课文时,先根据课文的标题思考,推测全篇的内容、结构,构想全篇的大致轮廓。然后再去阅读课文,边读边与推想的结果对照,研究两者之间的差距,从而加深对课文的初步认识。

比如,学生看到《孔乙已》这一标题,会觉得这是个很怪的人名。为此可以引导他们去推想:孔乙己也许是个知名人士,有独特的生活经历,有辉煌的业绩,文章可能用记叙的方法,介绍他的生平事迹,从时间、地点、人物、环境、事件的前因后果娓娓道来;孔乙己也许是小说中的虚构人物,就像唐吉诃德和桑丘,那么,全文应是着重于对人物性格的刻画与描写。对照原文时学生会发现,自己的有些想法与原文很接近,有些却十分离谱。无论学生的推想是对是错,对于深入理解课文,尤其是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具有重大作用。

(二)读中细想,捕捉初感

经过了依文章标题推想猜测的过程,就进入了正文的阅读。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阅读中的最初感受,以便在后面阅读中研究探讨。

仍以《孔乙己》为例。比如,在初读课文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感到,小说标题是《孔乙已》,而开头却不惜花费大量笔墨去写鲁镇的酒店,那里的掌柜、伙计和酒客,似乎不够开门见山:小说中的主人公从笑声中走来,在笑声中离去,而自己读到这些描写时感到压抑,感到酸楚,甚至还有点想哭,等等。在初读课文中,学生常常会产生诸如上面的一些想法、疑问,有时也许只是头脑中闪过的一个念头,这些就是初读课文中产生的最初感觉或感受。这些初感尽管可能模糊、浅薄、不成系统,却常常触及文章的要害。作为语文教师,要帮助学生及时抓住这些阅读初感,进行深入的思考,将阅读引向深入。

(三)掩卷凝思,深究细想

当学生把课文细细地读过,并有了自己的想法时,可以让他们将书合上,用心去感受作品中那一幅幅活生生的生活图景,体验作品所表达的深刻含义。比如在初读课文中学生已经发现,课文结尾处“我到现在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大约”与“的确”两词似乎相互矛盾。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教师可以引导他们深究细想,等学生理解了“大约”与“的确”两词的深层含义,就不难解释阅读过程中那种压抑、酸楚的心理感觉。尽管课文中几次写到“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读者感到的却是一种无形的压抑。

(四)反复研讨,探求新知

通过前面三个层次的阅读,学生已经对全篇文章有了较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就要引导他们反复研读课文,品味文章字里行间的深刻含义。可以用经验联想、现实想象的方式,把课文中的描写在头脑中形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用心体味这图画中每个细节的意味;也可以用理性思维的方法去分析人物性格的特点及其形成的社会历史根源;还可能两种方法同时并用,从而在更深层次上理解全文。

我们可以用心去感受这样一个场景: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这表明孔乙己是个特殊人物,他一到便引起酒店里各种类型、各个阶层的人的共同注意和兴趣。因为孔乙己的出现,使他们有了嘲笑的对象,从而在他们空虚无聊的生活中增加了一点调味品。“一到”、“所有”两词把酒客们的心理揭示得淋漓尽致,也把孔乙己的特殊身份揭示无遗。

通过反复研读课文,从对小说的众多细节描写的感悟中,学生对全篇有了更深刻、更真切的理解,对孔乙己及其所处的社会也有了更充分、更完整的认识。

二、运用多媒体辅助阅读教学

多媒体辅助阅读,那是一个别样的世界。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如果能充分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从枯燥传统教学到声图并茂、别开生面的电化教学,就能使每堂课的教学信息含量增多,显得生动、活泼,并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用于介绍单元知识要点和背景

如教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可先把“单元目标概说”展现出来:教师的“教”应注意抓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这三个维度的目标。学生的“学”应着眼于名人的崇高品质、奉献精神、良好的习惯、治学的方法等等,并对其语言文字、篇章结构、人文内涵进行揣摩、感悟和积累。这样一来、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学生就一目了然,学习起来也就得心应手了。

(二)用于有效地完成相关练习

比如在教读第三单元的《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一课时,教师可先让学生口头完成这样一个练习:用一句话表述所感知到的环境氛围:“这是一个____的聚会。”再通过多媒体把这道练习题的诸多答案一一展现出来。例如:

这是一个轻松的家庭聚会。

这是一个充满学术气氛的聚会。

这是一个气氛热烈的聚会

这是一个有着浓郁的人文氛围的聚会

这是一个志同道合者的聚会。

通过这样的练习,既让学生自然地进人情境,又使他们感知这个家庭聚会的浓郁的学术人文氛围和艺术生活色彩。

(三)用于强化分析课文内容

如教读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邓稼先》一文。全文采用“板块”拼接的结构,巧立主题式的小标题,将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杰出贡献放在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从多角度多侧面展示人物的性格和优秀品质,使人物形象显得悲壮而豪迈,伟大而崇高,渎来令人仰止。教学中,可通过多媒体一一展现这“六大板块”的画面。

三、设计研究性阅读教学的形式

研究性阅读,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激发学生带着一定的研究课题或问题,收集相关文献资料作研究性质的真实阅读,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特定的成果。并在成果构建过程中提高语文素养的学习形式。它是对传统阅读的大胆革新。它的教学形式设计如下:

(一)借助“模式”教学

“模式”不等同于“一成不变”,它是一种规律的概括,它向上反映着某种教学思想,向下体现出教学步骤与方法。这种“自探共研”型模式的流程图为:

创设情境,诱导深入――放手自学,独立思考――组织讨论,交流成果――质疑问难,评点整合――拓展提高,课外延伸。

l、创设情境,诱导深入:就是将文本信息形象化、情绪化、经验化,以引起学生的体验,在体验中感悟、萌生问题和想法,从而让问题和想法牵引学生向阅读的深处走去。如教第五单元《荒岛余生》一课时,教师创设情境,学生自由想象;假如你与父母出外旅游,在茫茫人海中走失了,你会怎么想,你将怎样做?

2、放手自学,独立思考:放手自学即让学生自由阅读;独立思考即不干扰学生,让其思绪驰骋飞扬,把感悟出的问题和想法叠加、碰撞、搅拌,然后过滤,加工成自己的观念和意向。

3、组织讨论,交流“成果”:研究性阅读要达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境界。它要求在阅读结果的不统一中,发掘阅渎信息和成果的最大蕴藏量。因此组织讨论,发表学生的不同见解、一知半解或一分肯定、一点怀疑、一声感叹,都可能是学生真正的收获。组织讨论,交流成果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让学生交流在阅读过程中所作出的选择、判断,以及在解读文本和阐释义理中的新发现。

4、质疑问难,评点整合:这个阶段是教师和学生群体全员再学习的阶段,是讨论交流成果的继续。此时可能产生激烈的碰撞,质疑问题中可能因持不同主张,学生各执一端,形成争执气氛;可能是全班讨论时的思想冲击波又滋生了新的疑点,需要深入研讨。如学习鲁迅的《社戏》,文章的结尾写道:“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也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社戏并无多大的看头,可文章为什么这样写呢?教师在质疑问难的过程中,通过评点与整合,让学生明白了以下问题:鲁迅笔下的故乡有现实和理想之分;社戏之美不在戏,而在看戏过程中接触的人与物;社戏之美美在精神,故乡永久眷念;人人都有着眷念故乡的情结,人们对童年的追怀会与日俱增。

5、拓展提高,向外延伸:有两层意思,一是运用性延伸,可按梯度安排课外阅读,以巩固学习成果;二是对遗留问题,如少数学生没有完全信服的地方或问题,要继续进行研究,教师可指点迷津,以达到确认为止,如《孔乙己》一文学习后,可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学习过的文章中,有哪些人物形象像孔乙己一样体现着自我性格的矛盾?”学生通过联想与拓展后明白。

(二)运用“策略”阅读

研究性阅读的运作,最终体现在具体的运用策略之中,阅读策略的设计尤为重要。

1、情境与体验策略:要求阅读时做到①尽快地进入阅读状态,形成主客交融,主体与阅读对象“对话”的阅读机制。②能使自己的经验与文本经验交流,达到物我同一。

2、习得与操练策略:习得就是依靠学生在与语言的自然接触中接受语文的熏陶,研究性阅读以习得为主要形式,如佳句佳篇的出口成诵,对相同情绪相同文风和相似主题的文章能归类编码积淀起来等。操练则通过反复的演练而获得稳定技能的一种学习形式。习得和操练在阅读过程中具有特殊功效:它能从“真”――知识的准确性,“善”――知识的有用性,“美”――情与理的高度进行认读和判断,建立稳定的认知结构,从而以这种结构去解决新问题,即在阅读中顺利完成知识的同化和迁移。

3、反思与评价策略:反思是对已经过去的学习历程、学习效果作出的一种重审;评价是对现实学习状况作出的价值分析。反思是一种学习方法,更应成为一种学习习惯;评价则是一种手段。反思和评价都需要正确的阅读理念作为参照,这样,才能把阅读引向“明朗的天”和“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三)利用“专题”阅读

研究性阅读除了可以通过阅读模式统筹课堂中的教与学,以及将“阅读策略”渗透于整个阅读过程外,设计出研究性阅读的专题供学生研究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l、建立问题库和课题目录。

专题研究必须有课题及问题来源,必须是学生兴趣或贴近阅读能力“最近发展区”的问题。因此课题或问题的来源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在学生中产生,也可以由教师根据需要编拟有创意的课题目录,供学生选择。诸如:时尚研究、区域文化研究、历史人物研究、环境问题研究等等。

2、制定研究方案,建立协作组。

凡事预则立,“方案”就是“预”。方案的意义在于将研究思维和思维方式具体化,将成果目标预想下来,将学习进程作阶段性划分。专题研究最好有合作伙伴,结成课题研究小组,以便分工合作,交流切磋,资源共享,在互相讨论,互相启发中形成突破。

3、占有信息,形成见解。

占有信息,指尽可能多地搜集到相关课题的各种资料,包括实物资料、图片资料、文字资料等。形成见解是指能够提供回答专题和问题所需要的“成果”,即形成比较系统的或者不太成熟的“观念”、“诠释”、“体会”和“论文”等。

4、展示成果,交流成果,物化成果。

社戏教学反思 篇5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 学习能力 授之以渔 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3)11-0021-02

作者简介:康爱红(1970―),女,江苏如东人,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江苏南通如东县袁庄镇先民初中语文教师。研究方向:初中语文教学。

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教学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并努力跨越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引领学生进入新的发展区。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根据语文的学科特性与学生的发展水平,通过学习方法与技巧的教授,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帮助学生跨越最近发展区,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同时,新课程改革也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遵循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双边规律,尤其是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由此可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敏感阶段以及抽象思维快速发展的黄金阶段,正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认知发展需求,有效发挥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同时又要明确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培养与提高其学习能力,让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真正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在本文中,笔者以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为研究的主体,就如何真正实现授之以渔,让学生学有所得、学以致用提出如下看法:

一、学会预习方法,打好课前准备之“渔”

所谓“预习”,就是预先学习,它是合理有效的“抢跑”,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帮助学生获得课堂学习的主动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笔者以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语文课程的学科特征进行预习方法的指导,如预习材料以文章为主,知识连续性体现在字、词、语法的运用上;同时,要针对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预习方法的指导,教会学生养成预习的良好习惯,让学生运用注释、标记、工具书、网络资源等信息加工方式初读、细读课文,尝试归纳、理解课文中心,并主动地提出问题。

例如在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社戏》的预习引导中,笔者根据课文的体裁(记叙文)、课文知识背景(作者鲁迅、社戏是祭祀土地神所演的戏等)、学生的学习特点(注意力持续时间不长、抽象概括能力不强)设计了这样的预习任务:首先让学生通读全文,利用词典识记陌生的字、词;利用信息检索工具了解什么是社戏,鲁迅写社戏的背景。这项预习任务的完成既可以解决学生学习课文前的两大问题:字词不识与阅读不畅,背景不熟悉与感悟不精确。接着让学生整理文章中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尾,因为课文是记叙文,要学好、理解好课文,便要熟悉掌握课文的写作要素。最后,让学生标记出文中难以理解的内容、提出自己在课文预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预习的任务是让学生“不打无准备之仗”,它的出发点是促进课堂学习,所以教师在课文预习引导中只要让学生课堂学习时心中有数即可。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敏感时期”,因此,过分花哨和严苛的预习任务,反而会让他们产生厌烦心理,结果适得其反。

二、引导课堂自学,打好课堂学习之“渔”

课堂是学生汲取知识养分、获取学习技能的主阵地。听课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重点环节与关键步骤,它不仅是一门学习知识的艺术,更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有效学习的最佳途径。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一方面教师应考虑学生正处于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在教学引导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假设与推理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的实际需要,重点教会学生掌握“如何学、学什么、怎么学”这三项课堂学习技巧,帮助学生提高课堂自学的热情与能力,为随后的课堂语文实践活动打好基础。

例如在苏教版七年级下《我们家的男子汉》这篇课文的课堂教学中,笔者做了这样的自学引导:笔者首先将学生预习时产生的问题呈现在黑板上,让学生将多个同类问题概括成一个,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整理概括能力。学生自主概括之后,笔者和学生共同敲定了两个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争取将问题在组内解决,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也是这堂课自学引导的重点:这篇课文是王安忆写自己外甥的回忆文章,描法细腻有趣,是记叙文写作优秀的范例。笔者让学生熟悉课文的写作结构,思考课文三个小标题的作用,学习王安忆的表现手法,通过这样的引导,帮助学生习得方法、提高能力。所以,语文课堂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就应该根据课堂资源的不同特点,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有意识地挖掘课堂的潜在资源,有针对性地设计相应的培养对策,并且坚持灵活运用的教学原则,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创设适宜的教学环境与相应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宽松自由、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真正获得学习技巧,成为课堂学习与实践的主人。

三、懂得总结反思,打好课后固基之“渔”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出,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它要求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反复的自省与概括。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反思总结的学习能力,尤其要提高学生归纳、概括的语文学习能力,引导学生正确地对自己学习中的情况进行反思与归因,找出自己在本课学习的短板,充分发挥自己在语文学习上的优势。通过对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巩固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

例如在教完苏教版七年级上《端午日》后,笔者引导学生对课堂学习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总结,总结内容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因为字、词、成语等基础知识未掌握或掌握不牢带来的问题,这类问题只需引导学生回去后对相关知识进行整理、归纳并识记即可;另一类是因为对句子、文段含义的错误解读而产生的问题,对于这类问题就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解读错误?是因为理解不够深入导致解读太过浅薄?还是因为对《端午日》写作背景缺乏了解或不熟悉湘西风俗而出现解读偏差?抑或是因为缺乏对上下文的有机联系,而出现解读不完整等。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这样全面的反思总结,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较快较好地解决学习问题,引导学生养成自我反思、正确归因的良好学习习惯,从而为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尤其是自主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社戏教学反思 篇6

一、真读文本,保证目标可行

文本解读能力是语文教师的核心竞争力,语文教师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对文本解读能力的自我训练,教师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应该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第一步”。面对文本,老师首先要做到“读进去、读出来”。教师要学会“裸读”文本,不看教参,清空头脑,一字一字细读文本。从文本内容、形式、语言等方面读懂课文,在这样“读进去”的情况下,思考引导学生可能读到什么,学生会怎么读,这样才能“读出来”确定好教学目标,老师要根据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确立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对于一篇课文,一节课的时间,教学目标要小一点,教材处理一定要有取舍,不要面面俱到。如执教《为你打开一扇门》一课,这篇文章是作家赵丽宏对文学的自我体验,我们执教对象是初一的学生,而且是开学的第一课。教学的目标不妨小一点,定为在“诵读课文,能感受课文语言的美,能初步体会文学的魅力”,而不能过分拔高,超出学生的认知,更不能从文体知识角度去肢解课文。

二、真练语言,确立学科本位

语文课应该以语言运用为核心,以语文学习活动为主要载体,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为根本目的。那么语文教学就应该以语言训练为核心,这就是语文学科的教学本位。多一点本位,少一点浮华,是我们课改中最应该坚守的底线。那么如何进行语言训练活动呢?教师要创设语言训练的情境。教师能在教学过程中创造一种情境,把对学生的语言“真”训练置于教学的始终,语文所独有的魅力才会在语文课上淋漓尽致地展现。如宁鸿斌老师在执教《皇帝的新装》时,让学生以“一个的皇帝”的句式给课文加一个副标题,让学生开展了基于文本的语言训练;余映潮老师执教《夏》这篇散文时,让学生在文中找出对称的语句进行赏读,让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赏读中体会到了对称语言的美。笔者教学《天净沙・秋思》时让学生进行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将诗歌改写成小散文,这是创造性的语言转化训练活动,比起脱离文本和学生实际,空洞地表达感想要真实有效得多。

三、真设问题,注重课堂生成

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指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段话启示我们:真的语文课课堂教学不可能是教师按照预设的教学方案线性的执行过程,而应是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不断调整的动态发展过程。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他们在课堂上流露的喜怒哀乐,呈现的言行举止,是难能可贵的教学资源。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思想和语言的闪光点,及时把握精彩生成的每一个时机。例如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时,一上课,学生就提出如下的问题:“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这两部分有怎样的关系?能不能调换位置?”“课文穿插美女蛇的故事,有何作用?”于是,教者改变了原来的教学计划,让学生抓住这两个问题深入讨论。学生在深入讨论中,通过对文本反复研读,作者的写作目的也逐步清晰化,课堂上学生的语言和思维都得到前所未有的锻炼和发展,这就是课堂生成的自然之效。动态生成让课堂深刻而有效!

四、真做引导,还原学生主体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满堂灌”式的陈旧课堂的弊端已经不言自明,于是课堂中采用小组合作来“引导”学生学习,成了课改中“包治百病”的“妙方”。纵观现在的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充斥绝大部分课堂。但由于缺乏合作机制和合作策略,大多数合作流于形式。只是把原来“教师对一个班的灌输”演变为“优秀学生对一个小组的灌输”,这样远离文本,缺乏深入思考的“引导”和“强制”有何区别?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课堂上要善于“搭梯子”,保护并帮助学生自己去体会、去欣赏、去鉴别,让学生游走于文本的字里行间,在老师的点拨引导下收获文本深处的珍珠。如《社戏》中有这样的语句:“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夫,也停了艇子看着喝彩起来。”我引导学生这样分析:“大白鱼” 的比喻修辞,形象地写出了航船速度快,也表现孩子们看社戏过后月夜归航的欢快心情,这比喻又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具有童话色彩,给人以美的想象;又写老渔夫的喝彩,从侧面衬托孩子们的摇船本领高;其中的“蹿”字,用得很生动,准确地写出了航船的快速与灵活,并紧扣喻体“大白鱼”来写,传神而形象。这样引导就是要让学生明白可以从修辞、写法以及用词的角度入手,由表及里进行分析,分析要结合文本,回答更要体现层次,这样精准而深刻的“导”比那些看似热闹的“合作”更有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

五、真会反思,激发学生思维

语文课堂中什么最有价值?是学生的思维。思维如同深流的静水,在课堂上,在学生的生命中涌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进行理性反思,让语文教学展现丰富的人文风采。

常规解读《范进中举》,主人公范进基本都被解读为 “被功名利禄扭曲了的读书人”“精神堕落的读书人”。我们反思一下,这究竟是作者的思想,还是读者的观点?我们是盲从教参?还是相信文字?初读课文后,学生还会继续提出疑问:为什么范进作为一个科举考试的成功者,却成了人们讽刺、挖苦的对象?这就需要教师带着学生去反思,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课文的字里行间走一遭、品一回。学生在深入阅读后,发现范进中举前后判若两人,作者塑造这样一个无师自通的“两面人”到底有怎样的目的?再让学生带着疑问去了解一下吴敬梓,去读一读《儒林外史》,学生就会对“范进”,对文章的主题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吴敬梓是一个在20岁中了秀才后就屡考不中的读书人,他才华横溢却科场失意,产生了对科举制度的不满。《儒林外史》就是讽刺当时的科考制度,讽刺挖苦曾经和他一样苦读的读书人,以达到他自己心灵上的快慰。课堂上,当老师打开思维活动的闸门时,学生就会不断产生新的求知欲望,学生在阅读中反思和追问,思维在语文学习中得到锻炼和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