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案大全 > 教学反思 > 幼儿园教学反思【最新10篇】正文

《幼儿园教学反思【最新10篇】》

时间: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在写教学反思的时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失误,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教学反思【最新10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幼儿园教学反思心得 篇1

本次活动是故事《大头鱼和小头鱼》的第二课时。在活动中,我组织孩子们进行识字游戏,让孩子们认识重点字词:躲、嘴巴、花纹、偷偷地、鲨鱼、漩涡。一开始请孩子们跟着我认读字宝宝时,我发现孩子的兴趣不高,有些孩子在下面悄悄地玩,有些孩子在与同伴窃窃私语,注意力不够集中,只有坐在前排的孩子在小声地跟着我读。当我拿出其中的一个字宝宝请孩子们认读时,我发现还有许多孩子不会认读,读错,而且经过几次认读的错误,孩子们越来越没有信心了,都放弃了回答,参与人数寥寥无几。在接下来的环节中,我请孩子们和我一起来玩捕小鱼的识字游戏。请两名孩子牵手做鱼网,其他孩子当小鱼,当小鱼被渔网网住时,必须大声把老师手中字卡上的字读出来才能获救。在游戏中,我发现孩子们的兴趣大大提高了,个个热情高涨,都争着举手参加游戏,而且为了能够让自己获救,孩子们都想尽办法记住字卡上的字宝宝,在正确地把字宝宝读出来时,孩子们很是兴奋,高兴地直叫:“耶,我读对了”。一直到活动结束,孩子们还意犹未尽地对我说:“老师我还想再玩,好好玩哦!”活动结束后,我把字卡放到阅读区识字栏里,我发现在休息的时候,孩子们会主动找到同伴,去外面玩捕小鱼的识字游戏,都沉浸在快乐的识字游戏当中。

通过这次的活动,让我反思到:不厌其烦的带读,很难引起孩子们识字的兴趣。教师必须做到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注意幼儿学习的基本规律,不能把识字看做一种纯粹学习书面语言的活动。识字活动一定要和游戏活动相结合,才能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产生对学习的热情。在识字活动中,要充分注重孩子游戏的参与性,将静态学习和动态学习方式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让孩子主动去识字,有兴趣去学习,才能获取得最佳效果。

另外,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新颖性对引起他们的注意有重要作用。而且小班孩子的有意注意应该在外界环境,特别是在老师的要求下发展。在识字时,应该结合教学内容设计新颖有趣的游戏,帮助幼儿明确注意的目的和任务,提高识字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识字对小班孩子在阅读中的表现会有深远的影响。提高孩子的识字兴趣,他们就会尝到文字世界的无穷乐趣,把识字看成世界上最奇妙、最好玩的东西。在今后教学中,我会不断地反思、实践,利用识字和游戏相结合等多种有效方法,让孩子轻松、快乐地识字!

幼儿园教学反思 篇2

一次观摩活动的内容是小班音乐游戏“摸摸鼻子”。游戏是这样的:地上画有一个大大的圆圈,圆圈上贴有一朵花,叫作幸福花。孩子们依次围着圆圈边唱边走着做动作。歌词是这样的:“摸摸鼻子摸摸鼻子拍拍手……”孩子们连续唱十遍。当歌曲唱完的时候,谁踩在幸福花上,谁就要创编歌词和动作。面对众多前来观摩的同行,作为执教者的我非常希望踩在幸福花上的是班里最能干的孩子,使创编歌词和动作的环节能够顺利进行下去,并能展示班级幼儿良好的音乐能力。可偏偏天不遂人愿,踩在幸福花上的恰恰是我最不希望出现的人选。

第一次游戏结束时,毛毛踩在了幸福花上。毛毛是班里年龄较小的孩子,各方面能力相对较弱,性格内向而且胆子较小。当一百多位客人老师的眼睛一起朝向毛毛时,毛毛脸涨得通红,什么话也说不出,什么动作也做不了,只是低着头,呆呆地站在那里。我一时心里也发怵了,不晓得如何去应对眼前的尴尬局面,但我还是下意识地笑眯眯地走到毛毛身边,弯下腰来,脸几乎贴着她的脸,轻轻地对她说:“摸摸鼻子还可以做做什么呀?”毛毛仍然手足无措,低着头下意识地拉了拉自己的。裙角,我突然注意到,毛毛今天穿的是一条漂亮的短裙子,于是,灵机一动,对着毛毛说:“毛毛,你编的是不是‘摸摸鼻子摸摸鼻子拉拉裙子’呀?”我边说边做了一个拉裙子的舞蹈动作。毛毛居然顺着我的说法轻轻地点了点头,这下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接着,孩子们便唱起了似乎是毛毛编的新歌词:“摸摸鼻子摸摸鼻子拉拉裙子。”还学做拉裙子的舞蹈动作。毛毛也露出高兴的脸色。

我为自己瞬间出现这样的教学智慧而高兴。相信很多教师在教学观摩活动中都遇到过类似的尴尬,有不少教师会因此在活动前进行“彩排”,以排除可能出现的尴尬,也有教师会干脆不让那些发展较迟缓的孩子参加活动。但这次观摩活动让我明白,如果只期待能力强的孩子在活动的关节点上“帮”教师的“忙”是有点一厢情愿的,我们不应该惧怕活动中会出现什么意外,而应该努力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智慧。

幼儿园的教学反思 篇3

管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但在幼儿的生活中孩子们只对吸管这一种管子印象深刻。接着上周孩子们们对小蚂蚁的研究兴趣,认识了蚂蚁的样子,了解了蚂蚁的家以及巢穴的样子,我便选取了小蚂蚁家门前的“小路”,单独和孩子们进行了一次细致的研究,为什么小蚂蚁会选择这样的像“管子”一样的小路来作为洞与洞的连接呢?

我想,只有先让孩子们了解管子的特性,才能与小蚂蚁的生活环境相结合,一起解决这个问题。

我准备了几种不同的管子,有吸管、下水管、藏电线的塑料管以及孩子们建构区的管子玩具。引导孩子们从他们的材质、颜色、样式上发现它们的不同。在相同点的理解上,我选择了让孩子们自由探索的方式,提供给幼儿小米、绿豆、小石子等,让它们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这些不同的管子都是空的,这些小材料全部能从管道中通过。由此来启发幼儿联想到生活中的管子,因为管子是空的,都带来了哪些好处。孩子们说出了“用吸管能喝到饮料”“用大管子可以浇花”等,孩子们的生活经验虽然还很少,但他们却又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在延伸活动中,我请孩子们在自己的家里再来寻找有不同作用的管子,进一步的发现管子是空的这一特征对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好处。

幼儿园教学反思 篇4

来幼儿园当中班老师有三个月了,在这三个月的教学中,我的感触挺多的,记下来以便日后学习参考用。

来到幼儿园首先给我的震撼就是颠覆了我对传统幼儿园的概念,幼儿园里的孩子虽然小,但他们也是有教学任务的,只不过他们的教学任务并不是教孩子认识多少汉子,学会多少数学题,幼儿园的目的是开发孩子的脑细胞突触,增进孩子大脑的发育。比如说,我认识的一个两岁的小孩子,他可能背过三字经,现在却背不出来一句,也可能他还不会做一道算术题,但每一个第一次看见他的人都会惊叹:这个孩子太聪明了。为什么?因为他的眼睛给人的感觉是有灵气的,而且他看一件事情的思维方式比同龄人要强很多,也可以说超出了他这个年龄段孩子该有的思维。也比如我们平时会看到这样一个孩子,他听不懂大人的话,而有的孩子,你跟他说的话他能理解,这就是孩子的差距。

但我要说的并不是什么所谓的天才、神童,这样的孩子很少,不是没有,但大部分孩子出生的时候还是一样的,都是普通的婴儿,至所以会有不一样的成长结果,跟他们的成长经历是分不开的。有的父母比较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但他并不知道如何科学的教育孩子,给孩子真正想要的知识,让孩子自由成长,这样的孩子也可能会是很优秀的,但他们的大脑细胞浪费了很多,影响的他们可能会成为天才的可能。有的父母则干脆是不管不顾,任凭孩子发展,这样的孩子很危险,因为,他们会自发的跟外界学习新知识,而这个新知识有可能是好的,也不排除有坏的信息的传入,以至于孩子有走向歧途的危险。还有一类父母,他们对孩子管理的特别严,让孩子学习很多东西,比如钢琴、小提琴、舞蹈、绘画等等,也不管孩子爱不爱上,这样我个人认为会抹杀了孩子的童真,或者换句话说就是把孩子的童年该有的童趣直接扼杀在摇篮里了。让孩子多学点东西的想法是好的,但要让孩子自主选择。最后一类家长,就是既知道教育的重要性,又懂得如何教育孩子,这样的家长教育出来的孩子,即使先天有缺陷,但他也会不虚此生的。

幼儿园教学反思 篇5

我用引发对童话故事《龟兔赛跑》的回忆,说说兔子为什么会输。这次兔子又要向乌龟发起挑战,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活动中先让幼儿猜测小兔子会怎么跟乌龟说,然后利用课件,让幼儿学习歌词(对面的乌龟看过来,看过来,看过来;虽然上次输给了你,但是我会努力),并体验兔子不服气的心情;乌龟会接受挑战吗?会怎么回答兔子?(我上看、下看、左看、右看,看来看去你都不会得第一;我再想一想,再看一看。哼!我才不会把你放在眼里。)先引起幼儿的猜测,再看课件,幼儿学习的兴趣很高,再加上动作,体验乌龟自信的心情。

活动中请幼儿分别扮演兔子和乌龟,做出不服输和自信的表情和动作,幼儿积极性很高,表演得惟妙惟肖;其次,这首歌曲的旋律是幼儿熟悉的《对面的女孩看过来》,有了前面的铺垫,在后面的边唱边表演的环节特别得顺利,掀起了活动高潮。

总之,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的引入或创设一定的情境色彩、形象生动具体的场景,这样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行为体验,从而帮助学生有效参与,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幼儿园教学反思 篇6

颠倒歌是一首具有民间特色的童谣。童谣是我国民间艺术的文化之一,童谣的特点通俗易懂,活泼有趣,并有韵律感,深受幼儿的喜欢。结合“亮眼看世界”这一主题活动,我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运用日常活动中的内容设计了这一具有民间特色的童谣——《颠倒歌》。整个活动分了三个层次展开教学。

一是引出主题,激发兴趣。我用一句话“这是一首很特别很特别的儿歌,你们要仔细地听才能听出特别在那儿”来吸引幼儿,每个孩子都抱有好奇心认真地听我朗诵《颠倒歌》,培养了幼儿的注意力,锻炼了幼儿的倾听能力。在仔细倾听的基础上,幼儿发现了许多有趣的、不合事理的事情,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小鸡怎么会跳进水里游,他不会游泳会淹死的;麻雀这么小怎么能踩死老母鸡;兔子见狐狸逃都来不及,怎么会叼着个老狐狸。“真滑稽、真奇怪、真好笑、怎么都是颠倒的。”

反思:在幼儿发表自己看法的同时,我只是老师初浅的表面性地回应了幼儿,没有抓住机会让幼儿进一步理解颠倒的含义,当幼儿说到颠倒时,应该抓住“颠倒”两字,让幼儿说出颠倒的意思或句子,当幼儿提到某句时,应逐句讲解此句的含义,让幼儿真正理解颠倒,为创编做好铺垫,而不是直接告诉儿歌的名称。

二是学念儿歌,感受韵律。当我出示图谱边念儿歌边贴出儿歌中相应的事物时,就让幼儿为我拍节奏,目的是让幼儿通过拍节奏感受儿歌的韵律。幼儿学念时采取了多种方式:集体念、分男女念、个别念等,念时边引导有节奏地拍手念歌词。由于能力弱的几位幼儿还没有熟悉儿歌,我就用手指着节奏谱,让幼儿看着图谱念,效果比较好。

反思:让幼儿再次倾听目的是让幼儿感受儿歌韵律和节奏,但由于粘贴时,撕双面胶的速度太慢,念念停停,再加上幼儿不规则的。拍手反而影响了儿歌的完整性,和感受不到儿歌的节奏韵律。以后应改变这种方法,等幼儿熟悉儿歌后再配上节拍效果会更加。

三是尝试创编,感受快乐。首先我让幼儿看儿歌中的省略号,并猜猜是什么意思,由于幼儿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就给幼儿解释这首儿歌还有很多句子没有写进去,请我们小朋友来创编。然后说一些鼓励的话激励幼儿,引导幼儿把某种事物往反的方向想,孩子们的思路开始阔展开来,创编出了很多合乎逻辑的句子,如:老鼠去抓大老鼠;柳树种在花盆里;小鸡抓着个大老鹰。我把幼儿创编出的句子以简笔画的形式记录在黑板上,便于幼儿创编后朗诵。创编中孩子们热情高涨,意犹未尽,个个举起小手“老师、我,老师、我”。我看活动时间差不多了,就引导幼儿把颠倒歌编给其他班级的小朋友听,回去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创编《颠倒歌》结束游戏。

反思:出示了省略号却没有向幼儿介绍名称,又时一大粗心。既然幼儿创编兴趣浓厚,应给予幼儿足够的机会,可以让幼儿两两结伴互相创编,把创编出的句子唱到《颠倒歌》中,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

幼儿园教学反思 篇7

一、活动的优点

1。注重操作和游戏的趣味性

xx认为:智慧发端于动作,活动是联结主客体的桥梁,抽象概念的掌握要从动作开始。学习序数,不是仅仅满足于幼儿掌握了序数词,而应注重让幼儿在积极操作的过程中,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因此,在活动的设计上,我注重通过操作和游戏进行巩固,并尽可能多的考虑趣味性。“小动物排队”、小动物住楼房”、“翻花片”等一些列的操作活动和游戏活动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活动中孩子们思维活跃,积极参与,师幼互动良好。

2。关注序数词的掌握

序数词的掌握是序数教学的重点,活动的第一环节,教师充分抓住幼儿注意力集中的关键时间,结合直观的课件演示,帮助幼儿理解序数的含义,学习使用序数词正确表示物体的排列次序,较好的把握活动重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2。

3。利用标志直观地说明判定物体位置的方向

我们知道,物体所处的位置与判定的方向是有关联的,因起始的方向不同,物体排列的位置也不同。但是,中班幼儿对于“左右”空间方位的判别还比较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注重运用手势、标记或箭头标志等辅助指导语,帮助幼儿直观形象的理解“从左往右“或“从右往左”开始数。在游戏巩固环节,我为幼儿提供了带有标记的操作板,很好的解决了因为幼儿座位方向不同导致左右方向的变化问题。为幼儿的操作和自我检验排除了干扰。

二、不足之处和改进措施

1。要进一步引导幼儿区分基数和序数

在序数教学中要引导幼儿区分基数和序数。我知道要抓住这个要点,但是如何进行教学设计还是比较困惑。经过这次的教学实践,我觉得可以在“翻花片”的游戏环节来突破。可以设计以下几个问题:

请从红旗的标记开始翻出x个红花片,把从右边开始数第二个花片翻过来。

数一数,红花片有几个?(x个)从左边开始数红色花片排第几(第三)?

通过这样的操作和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有几个”是问东西一共有多少?“第几个”是问物体排在第几个位置。

2。要进一步渗透物体排列位置的相对性

序数判定中的相对性:即物体排列的位置不变,但对于其所处位置的判定会因为起始方向的不同而改变。

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

从星星的标记开始数,小狗排哪里?(第二)

从月亮的标记开始数,小狗排哪里?(第四)

为什么小狗一会儿排第二,一会儿排第四?

小结:原来,同一个东西从不同的方向数,它的顺序就不一样。

幼儿园的教学反思 篇8

回顾自己走过的教学之路,欢乐与辛酸同行,收获与遗憾同在。我有几点成长感悟与大家分享:

一、时刻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

教师是一份平静的职业,教师的工作是平平常常的,心态决定教师的素质和教育教学工作业绩。教师要以良好的心态勇敢地面对挑战,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工作中有很多事情需要我们主动去做,这样不但会锻炼自己,也提高了自身的素质,同时也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机会。作为一名教师要有奉献精神,不去计较个人得失。如果什么事情都需要别人来告诉我们,我们就已经很落伍了。任何人都有自己的缺陷,都有自己相对较弱的地方,只要不断学习,去吸收时代的、别人的、科学的、优秀的东西。学会学习,就会成功。

二、懂得感恩是教师成长的必备素质

要想成为一个优秀老师,得有一颗感恩的心,也就是要具有良好的教育心态。因为感恩,你才有爱心,才会爱生活,爱从事的工作;有了爱心,才能长智慧,有了爱心,你才会努力,才会勤奋,才会反思,才会坚持,才会成长……现在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我觉得自己所付出的一切都源于感恩,是在感恩中静心学习,尽心工作,用爱心回报社会。

三、做个有心人,及时的反思教学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说,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是肤浅的知识。因此,他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我们最需要反思的就是自己教学行为,从教材解读与设计、教法与学法的选择、课堂细节的处理等层面去反思。作为日常的教学,近年来我常常用这样的几个问题去反思自己的教学:这节课,我投入激情了吗?对教材的解读,有更恰当的角度吗?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合理可测吗?这节课中最难忘的一个细节是什么?这节课最大的遗憾是什么?如果重新来教这节课,哪个地方最值得改进?反思的深度,决定着教学所能达到的高度。活跃在教坛上的大师们,其实也是反思的高手,也是通过一步步的成长,才成为今日的“明星”。

作为一个老师,我们除了反思教学,还可以反思为人处事,反思一切可以反思的东西。同时,要边反思,边记录,用键盘留下文字,为研究自己的教育教学提供鲜活的案例。

四、有承担才有成长

除了做好本职的工作之外,更要兼顾好领导安排的工作。这个学期我接管少先队工作,我觉得是领导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学习和锻炼的平台。总之,我会尽我所能、用心地做好领导安排给我的这份工作。

五、有爱心、耐心,认真对待每一个孩子

人的智力是不等的,有差距的,也就造成了学习的差异。要想把孩子都达到统一标准是不可能,也就是说教好所有的孩子是不容易的。用统一的眼光看不同的孩子是不对的。要用不同的尺子来量孩子,发现孩子与与众不同的长处。千万不要用一把尺子来量所有的孩子,那样你满眼基本上都是差的孩子。孔子弟子三千,贤者才七十二。爱因斯坦小学呆头呆脑,学校开除;黑格尔大学毕业,辅导员的评价:“此人智力中等,不善长哲学”。没有想到开了个天大的玩笑,黑格尔成为哲学大师。孩子的发展有快有慢,我们怎能凭孩子的一时表现,判断他的一生呢?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知道自己身上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我要说年轻就是我们的资本,我们有着不甘落后的进取心, 我会充满激情地奋斗、开拓、进取,将青春挥洒在自己热爱的教育热土上,我无怨无悔!

幼儿园的教学反思 篇9

本次数学“三优课”赛教活动,全园教师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虽然都来自教材的内容,但大家都能根据班上孩子的实际发展水平适当调整,使内容更生活化。其中大、中、小三个年级组的同课异构活动让大家豁然开朗,原来生活化的数学活动幼儿更愿意学。

例如:马志芳老师的排序活动,就采用生活中的装饰品手链引出话题,既而提出要求需有序化妆好领带、腰带、手链才能参加朋友的舞会,由于内容贴近幼儿生活,且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活动中幼儿不仅乐学,还很主动积极,为了更好达成目标,马老师还采用延时满足:即幼儿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细仔地操作,将各种饰品打扮的有序漂亮才能参加,最后孩子们拿着自己的作品参加舞会的那种高兴劲,让我们听课老师感受到孩子乐学带来的效果;蒋丽君老师的“青青草原运动会”小动物各种不同排队进场模式,使小朋友在游戏中学会了有趣的排序活动,既而引伸到活动中要有序排队遵守公共秩序;还有纪玉辉老师的好吃的水果串和许美琴老师的的蔬菜摆摊等,在生活化的数学中了解事物有序归类的重要性。

另外,大班史玲燕老师设计的认识时钟的整点,结合幼儿一日生活环节上学、户外活动、吃早点、上课、午睡、集体舞、放学等有关时间段的整点;唐蕾老师结合套圈游戏帮助幼儿了解和感知类与子类的关系,由于幼儿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价值老师的精心设计、巧妙构思及层层递进的操作练习,幼儿在愉快地学习氛围中很好地达成了预定目标,这些老师的课更让我领略了数学生活化的魅力—幼儿不仅乐学,还很好的达成预定的目标。

幼儿园教学反思 篇10

金鱼是我们班小朋友的宠物,每天活动前那水晶缸总会吸引住孩子的目光。我时常加入他们的谈话,和他们一起欣赏。

一天,我和孩子们像往常一样欣赏着小鱼,忽然,苏珊向我提了一个问题:“杨老师,小鱼的嘴为什么总是一张一合的呀?”孩子的提问让我惊讶,一个小班的孩子竟一下子问到了事物的本质上。这个问题的答案我是直接告诉她呢,还是鼓励她自己去探索呢?如果直接告诉她,有的幼儿可能表面上认同了,实际上却没真正理解。如果不直接告诉她,那么,小班的孩子能够自己探索吗?

带着疑惑,我试着把“小鱼的嘴为什么总是一张一合的”这个问题向全班的小朋友提了出来。问题刚一提出,马上在全班引起了不小的争论。大多数孩子认为小鱼是在喝水,也有一个微弱的声音说小鱼是在呼吸。哪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呢?

孩子们喝完水,我让他们看一看自己水碗里的水没有了,并引导他们思考:“既然小鱼是在喝水,那鱼缸中怎么还有水呢?”本以为这样一来孩子就会明白的,可没想到孩子却给了我一个意想不到的答案:“因为我很大,杯子很小,所以一下就喝完了。可是鱼很小,水很多,就看不出来了。”孩子们的看法也不无道理,于是我换了一个角度:“你们要是喝水喝多了,肚子就会涨。那小鱼总是这样不停地喝水,肚子还不撑破了?”有的孩子说:“是呀!”可多数孩子还是坚持自己的看法。一旁的玮皓虽然认定“小鱼的嘴一张一合是在呼吸”,但却说不出其中的道理,急得直嚷嚷。看来光靠说是不能让孩子们认可的。

在接下来的活动中,我给孩子们准备了一些大鱼、食物、投影仪和放大镜,让孩子进行更细致的观察。结果,孩子们观察到,鱼把水喝进去,又把水从鱼鳃吐了出来。这时,大多数幼儿的观点倾向了玮皓这一边。最后,我用木偶表演的形式又给孩子们讲解了一遍。

通过这次活动,我认识到,教师在活动中要有深化教育目标的意识,协调好知识与能力的关系,把隐性教育内容显现在孩子的面前,才能与孩子一起获得成长和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