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截蜡烛》教案精选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案要怎么写呢?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半截蜡烛》教案精选5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半截蜡烛》教案 篇1
《半截蜡烛》教学后记
薛元荣
《半截蜡烛》生动地记叙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的一个普通家庭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和敌人作斗争的事,赞扬了伯诺德夫人及其儿女的机智勇敢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片段一
师:绝密情报终于没有暴露,情报站没有遭到破坏,伯诺德夫人一家也的救了。同学们,是谁保住了秘密,保住了情报站,挽救了一家人?
生:(脱口而出)杰奎琳。
师:有不同的观点吗?
生:(沉思片刻)母亲的贡献最大。是母亲想出了这个绝妙的注意,是母亲巧妙地吹熄半截蜡烛,尽管危机没有过去,是母亲的镇定、机智影响了孩子,才有了杰克和杰奎琳的第二、第三次的化解危机。
生:我觉得是杰奎琳起到了关键作用。
似乎很少有学生说到杰克,我出示这样一段文字:
“孩子是懂事的,他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了。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从容地搬回一捆
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待着。……”
师:读读这段文字,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体会到了厄运即将到来,我为他们一家担心、害怕、难过。
生:我体会到了灾难即将降临。
生:杰克真了不起。他“默默地坐待着”,等待的可是生命危险!他还那么从容,我真佩服他。
师:看来,是一家三口共同化解了危机。
正当我想结束这一片段时,有学生提出来,说,给予杰奎琳机会的是德军少校,因为他说:“当然可以。我家也有一个你这么大的小女儿。”怎么理解德军少校的“仁慈”。
师:德军到伯诺德夫人家干什么?
生:搜查。
师:显然不是来看望杰奎琳的。他们是怎么进来的?进来以后做了些什么?找出有关词句读一读,体会体会。
(学生圈圈划划)
生:“一天晚上,屋里闯进了三个德国军官。”“闯进”足以说明他们的本质——强盗。
生:“中尉快步赶上前,厉声喝道……”对一个孩子是这样的态度,少校也没有制止部下的野蛮言行,少校为什么从容部下肆无忌惮,少校本人不会“仁慈”。
生:“……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这恶狼的眼睛有一双是少校的。
师:那么少校为什么会“仁慈”呢?
生:是假仁慈,因为他绝不会想到杰奎琳在保护绝密情报。
生:一旦少校发现了半截蜡烛的秘密,是绝对不会放过和他的小女儿一样大的杰奎琳的。
生:也许,就在这一刹那,少校动了恻隐之心。一来,或许他也是被迫侵略法国的;二来,看到了杰奎琳,自然想起了自己的女儿。战争使得自己和女儿无法见面,战争使得杰奎琳生活在恐惧之中。
反思:战争给德国、法国人民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是德、法两国人民都不希望发生的。和平是世界人民的愿望。可战争这架机器迫使很多人陷入了流血、逃亡和死亡的泥沼中。少校是“德国强盗”中的一员,是执行者,是战争的奴隶和炮灰,他的“仁慈”未必全部是假仁慈,他也有像杰奎琳这样的一个小女儿,这是他的“父亲情结”闪现,“少校”角色退隐。但是,一旦发现杰奎琳的半截蜡烛的秘密,他的“少校”意识马上复苏,伯诺德夫人一家的厄运难免。战争使得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
片段二:
(总结课文)
师;课文学完了,你想对伯诺德夫人或者杰克或者杰奎琳想说些什么?
生:伯诺德夫人,我想对你说,你真了不起!机智勇敢,并且,您的儿女在您的培养教育下也是勇敢、镇静。您的心里装着法国。
生;我想对杰奎琳说,你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你保住了情报,保住了情报站,你那么镇定,那么聪明,你用你的幼小、合理的要求——上楼睡觉、有“礼貌”地道晚安机智地保住了秘密。
生:杰克,你是男子汉,我佩服你。当我读到“孩子是懂事的,他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了。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待着。”时,我快哭出来了。杰克你真勇敢、机智,你的机智还表现在危机没有化解后的从容。
生:法国人民真伟大,伯诺德夫人一家真伟大。这是了不起的一家,这是了不起的民族。因为你们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国家,所以你们面对厄运即将到来表现得镇定自若。
这时有学生提出,“战争让女人走开”,伯诺德夫人参加情报工作还情有可原,虽然她是家庭妇女,可是让两个幼小的儿女也参加秘密情报的传递工作,是不是有些残忍,因为太危险了。至少“战争让儿童走开”。我让学生们读读第一自然段,体会体会: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有一位家庭妇女,人称伯诺德夫人。她身边只有两个幼小的儿女,为把德国强盗赶出自己的祖国,母子三人都参加了秘密情报的传递工作。”
生:她们是为了把德国强盗赶出自己的祖国,她们的行为是正义的。
生:伯诺德夫人教育孩子要爱自己的祖国。在战争年代怎么爱国,那就是为把德国强盗赶出去做些可以做的事情,比如情报的传递工作。
生:德国法西斯是不会放过任何人的,包括孩子。他们的集中营里也关着很多孩子,他们惨无人道地杀害了很多孩子。
生:今天和平年代的爱国是好好读书,身陷战争泥潭的法国孩子的爱国是为把德国强盗赶出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战争,无法让爱国的孩子走开。
反思:战争与孩子是一个问题。《半截蜡烛》里的战争是真实的战争,孩子是真实的孩子。而我们有些反映抗战的影视里的孩子简直是在玩敌人、玩游戏。过去渲染、激发仇恨,今天暗示孩子的是战争真好玩,侵略者真愚蠢。当侵略者踏上法国的土地时,意味着法国人民的尊严面临挑战;面对侵略,除了拿起武器别无选择,要么做亡国奴。伯诺德夫人和她的孩子都知道这一点:她们别无选择。
片段三:
危机过去了吗?我抛出了一个问题。大多数学生说,危机当然过去了。可是,作者为什么不写下去呢?
生:我们能看懂了,可以不写了。
生:文章要留空白,让读者去回味、思考。
师:我们把空白来填满好吗?
(学生思考,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
生: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杰奎琳不敢惊呆了,随即恢复了镇定,摸黑走进了卧室,点燃了另一枝蜡烛,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德军看看搜查不到什么,灰溜溜地走了。当大门关紧时,伯诺德夫人和杰克冲上楼去,三个人紧紧地拥在了一起,眼里满是泪花。二次大战结束后,半截蜡烛的故事传遍了全法国。
生: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
“怎么回事?”德国少校狐疑地问。
杰奎琳娇声地说:“可能我走得太快了,不小心弄灭了。没关系,还有两步就到卧室了。我能找得着火柴。”危www.baihuawen.com机化解了。
过了一会儿,杰奎琳举着一枝蜡烛问:“先生们,要再亮一点吗?”
生: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伯诺德夫人的心又提到了嗓子眼上,幸好,他们围着杰克生的火正在烤火呢。
反思:虽然也有个别学生认为,熄灭了蜡烛被狡猾的少校发现了问题,伯诺德夫人一家惨遭杀害,但大多数的学生以为不合文章的逻辑,应该不会引起德军的注意。但是,在二战期间,像这样的家庭遭到逮捕乃至杀害的很多。法国人民永远纪念他们。
《半截蜡烛》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在语境中理解“绝妙”“绝密”“厄运”等词语的意思。
2、小组合作学习,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是怎样与德国军官巧妙周旋的,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简洁概括主要事件。
3、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引读,感受母子三人在凶残的侵略者面前表现出的沉着镇定、勇敢机智的品质,学习她们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你们能说说你对战争的看法吗?
2、师:战争是残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出示二战图片)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学习一个发生在二战时期法国沦陷区的一个真实而又惊心动魄的故事。
板书课题:19、半截蜡烛
二、学习第1、2节,了解蜡烛的作用,初步体会主人公的“勇敢机智”。
1、过渡:别小看这半截蜡烛,它的作用可真不小!那么到底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用呢?
2、指名读1、2节,学生思考。(这是藏有绝密情报的半截蜡烛)
3、学生交流,教师随机教学“绝密”。板书:绝密情报
4、有这么一家三口,就参加了传递情报的危险工作,这一家三口子分别是(板书:伯纳德杰克杰奎琳)
4、为了保护绝密情报,谁想出了一个主意?这个主意是什么?这个主意怎么样?直线画出来。(点击出示)
最后,她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然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
“绝妙”是什么意思?谁用拆字法来解释一下这个词语?
5、这个主意妙在哪里?(自由读,体会主意的绝妙)(藏哪里?摆哪里?)
6、朗读指导:正如人们所说,越危险的地方越安全,险中求胜这可真是一个绝妙的主意!让我们为这个出其不意的妙计,更为女主人的勇敢机智而喝彩——(齐读)
三、学习3——7节,体会人物沉着镇定、勇敢机智的品质。
一读:体会保护情报的重要性。
过渡:没想到这不起眼的半截蜡烛躲过了敌人的一次又一次的搜查,然而,一天晚上,屋子里突然闯进了三个德国军官。蜡烛被点燃
1、出示句子。
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
2、自己读读这句话,看看句子中哪个词出现的最多,从中你体会到情况怎么样?(每出现一次,情况就越严重,付出的代价就越惨重)
3、是的,一旦秘密被发现,后果不堪设想,作者连用三个就会强调了情况危急,后果的严重。你能把这么严重的后果读出来吗?自己试一试,谁来读这个句子。轻一点,慢一点,千万别让敌人察觉,这可能,这可能
4、这可能影响到法国的这个战局,一起读。
半截蜡烛教案 篇3
一、复习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半截蜡烛这篇课文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谁来说说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之处?(装有情报)
2、是呀!正是这与众不同的半截蜡烛,引发了一场没有硝烟而又惊心动魄的战斗。请同学浏览课文3-7自然段,完成这道填空:
(在这场战斗中,伯诺德夫人一家与德军的周旋真可谓是 呀!)
指名答:相机板书
二、深入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三自然段
1、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3自然段,说说伯诺德夫人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2、下面,我们来默读课文(出示课件)用曲线画出描写伯诺德夫人心理活动,用直线画出描写她动作神情。
(1)学习读画
(2)交流:
师:当德军点燃蜡烛后,伯诺德夫人是怎样做的?又是怎样说的呢?
1、指名读:怎样才能把这段话读好呢?我们来看看此时伯诺德夫人的内心想法。
2、出示: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
指名读: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体会?带着这样的体会,你再读读。
点出重点词 指名读,还有谁来试试
师:是呀!这小小的半截蜡烛关系着一家三口的性命,更重要的是与国家的利益息息相关!大家一起感受一下吧!
3、带着这样的心理感受,我们再回过来读读刚才画出的那句,指名读,现在你从伯诺德夫人的言行中又体会到什么呢?(镇定机智、从容不迫)
抓住哪些词读好?(急忙,轻轻)
(3)引读过渡: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但轻松的心情并没有持续多久,那位中尉,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此时大儿子杰克再也坐不住了,他又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呢?
请同学们用刚才学习方法学习第5自然段
出示学法指名读:自由读(知情节)
默读(划句子)
品读(说体会)
师:我们在自学时把体会写在句子旁边。
(二)第五自然段
1、学习自学
2、交流:
1)你划的什么句子,读给我们听听
出示:这时候大儿子杰克慢慢地站起来,“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说着伸手端起烛台朝门口走去,屋子里顿时暗了许多。
指名读。你体会到什么?(带着体会读)
把你的体会告诉大家好吗?还有谁想跟他比比的?指名读
师评:你读得真好!好像杰克一样,内心紧张外表镇定!
2、你还划出哪些句子?出示: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从容地搬回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待着。
指名读:从这句你又感受到什么?感受这么深刻,你定会读好的,多么深刻的感受啊!你学得真不错!让我们再次聆听你的朗读,分享你朗读的感受。
坐待什么?(机会、厄运)联系上下文,说说即将到来的厄运是什么呢?指名说
出示、引读: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面对即将到来的厄运小男孩是如此从容 如此镇定,真让人佩服呀!谁再读读这一句?
3、这一段中还有哪些句子让你体会到气氛的紧张?
烛焰摇,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
师叙述:是呀!时间每过去一秒,危险就增大一分,空气中弥漫一股火药味,从微弱的烛光中我们感受到危险迫在眉睫,此时的蜡烛就像是屋子里的一颗***。
谁通过朗读紧张的气氛读出来。
评价:读得真好,仿佛把我们带入那种情境中去了。
大儿子杰克与德军的周旋真是惊心动魄呀!让我们再来细细地体会一番吧,你再来读读,过渡:我们似乎听到了伯诺德夫人砰砰的心跳声,这时候小女儿杰奎琳用她的聪明才智保住这半截蜡烛,保住了情报化验为夷,请同学自由读读6。
4、我们来分角色朗读,同桌上先练练
5、指名分角色
6、评价“娇声”
(娇声读好了有什么作用?)
四、小结:
多么了不起的一个家庭!一家三口怀着对祖国的热爱,在这场战斗中凭着他们的镇定与机智最终战胜了敌人真让人敬佩。
五、作业
《半截蜡烛》教案 篇4
【说教材】
〖教材简析
《半截蜡烛》是九年义务教育小语第十册第12课。课文生动地记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的一个普通家庭的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和敌人作斗争的事,赞扬了伯诺德夫人及其儿女的机智勇敢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课文可分为四段。描绘了一场紧张激烈而又没有硝烟的战斗,人物的心理活动刻画地相当细腻。情节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扣人心玄。
〖教学目标
目标句有激励,导向功能,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及本课的特点和五年级同学学习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5~8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2~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厄运”、“摇曳”、“镇定”等词语。
3、能联系课文内容,通过朗读课文的训练,感受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和镇静,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4、通过合作的形式,续编故事,培养小朋友自主合作的能力,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这些教学目标是在课堂中综合渗透完成的。
〖教学重点、难点
从不脱离教材自身和同学的接受能力考虑,围绕课后练习题,确定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活动等的阅读感悟,感受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和镇静,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课时布置
计划3课时完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说教法、学法】
1、教法:
“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我在教学过程中将主要采用质疑点拨法等自主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根据本课教材特点和同学身心发展特点,遵循“积极指导自学、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教学理念,运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同学主动学习、发明学习、前后联系、读中感悟、角色体验,多渠道接受信息。
2、学法:
引导同学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掌握从读到思的学习方法。在读中抓关键词,体会人物心理,进一步考虑理解,教师适时点拨,同学细细揣测,突破难点。
【说教学程序】
一、揭示课题
1、激趣直接板书课题──半截蜡烛,同学质疑,你会想到什么?是不是会想:为什么会是半截蜡烛?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用呢?然后同学带着问题自读。简炼地概括出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或含结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一家人冷静地和德国军官一次又一次地周旋,维护装有绝密情报的半截蜡烛的事。)
2、简单介绍二次大战:
1939~1945年,是人类历史上至今为止规模最大、伤亡最重、破坏最大的全球性战争。
我认为,任何语文教学的改革都必需遵循母语教学的规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让同学从小了解善恶,了解历史。适当拓展了同学的知识面。
二、自学课文,及时反馈
这是第一课时的重点,培养同学自学能力,读思结合的良好习惯。《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十分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及应用。
1、检查生字词。
2、检查朗读。
指名同学逐段朗读,扫除字词障碍,协助同学理清文章思路,中间采用同学自评和他人评价相结合的方法,鼓励同学体会课文语言的简练和准确。
指导同学抓住人物活动的主要情节,围绕中心来归纳段落大意。
三、紧扣中心,重点体味
教师先提出一个考虑题提纲挈领,伯诺德夫人一家人为了维护这装有绝密情报的半截蜡烛,他们都想了哪些方法在跟敌人周旋?让同学用心地读读课文,画一画,说一说,也可以同桌相互交流。
采用“以述促读”的方式,引导同学深入研读课文语言资料,在主动、积极的思维中,感知思想内容。
教师相机板书:
一吹二端、外静内急
“外静内急”,这不只是伯诺德夫人一家人跟三个德国军官的斗争方式,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整个法国人民的一种特有的斗争方式。
“外静内急”,着急什么?
(“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
文章2、3、4自然段是重点段落,要着重让同学反复朗读,教师要引导同学抓住关键词来领悟伯诺德夫人一家人的机智和勇敢。例如:从哪看出伯诺德夫人的机智冷静?同学通过浏览、默读找出“许多、始终放心不下、绝妙”等词语读出人物当时紧张却不慌乱的心理。
大儿子杰克和小孩子与敌人的周旋以同学的学为主,培养同学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还是通过同学找出表示任务机智和勇敢的关键词来体会心理活动。圈画出动作、神情、语言的有关语句。通过指名读,赛读,齐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的读来加深感受。
板书:
镇定、勇敢、机智
在情况万分危急的情况下,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却一次又一次地与三个德国军官周旋,最后终于保住了那装有绝密情报的半截蜡烛。这三个人你最佩服谁?为什么?请再次用心地读读课文,同桌相互交流。
学会合作,提高课堂实效,交流升华。
四、回归文章,课外延伸
1、小节全文:
本文仅仅是法国人民抗击德国强盗的一个缩影,其实当时的整个法国天天都在发生着像伯诺德夫人一家人所进行的斗争,最终将德国强盗赶出了法国的土地。
师要追问、生疑。引导小朋友再读。
同学对人物的体验超出其对人物的原有认识,更丰满了,更深入了;小朋友对整个二战期间的法国人民的斗争也有了总体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小朋友的个性得到了张扬。当然小朋友也悟到了一些体验的方法,比方联系上下文,结合自身的生活,将自身放入故事的情境等。
2、第三课时可让同学扮演课本剧,课前准备好,加深同学体会。
3、续编故事:
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下面的故事会怎样发展呢? 假如被发现会出现什么情景?假如没有被发现又会出现什么情景?
给同学自由思维的空间,说话的机会,提高同学的口语能力。
4、作业:
将续编的故事写下来。
写的过程,不只仅是训练了小朋友的写作能力,也是小朋友对文本的再次深入解读的过程,也是小朋友个性化体验得到充沛张扬的过程,当然从小朋友的写作中教师也能发现其对文本理解的程度。
【板书设计】
半截蜡烛
镇定
一吹二端
勇敢
外静内急
机智
《半截蜡烛》教案 篇5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说说泊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4、通过朗读课文的训练,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教学难点:
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具准备:光盘、图片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23半截蜡烛
2、读课题,学生质疑:课文为什么用半截蜡烛作为题目?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3、教师质疑:课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通过朗读课文,大家解决了哪些疑问?
3、学生交流。
4、本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要求讲清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大致情况。
三、再次读课文,重点学习字词。
1、明确要求: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顺语句,读通全文;边读边用圈画出不理解的生字新词,并通过联系上下问或查字典解决。
2、检查自学情况。
(1)读准字音。
(2)检查词义掌握情况。
3、讨论主要内容。
4、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第一段(1— 2):伯诺德夫人把装有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
第二段(3):一名德国军官点燃了藏有情报的蜡烛,伯诺德夫人取出一盏油灯,吹灭了蜡烛,暂时避免了一场危机。
第三段(4—5):大儿子杰克想结搬柴生火之际拿走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但没有成功。
第四段(6—7):小女儿杰奎林在万分危急关头借口上漏税缴拿走装有情报的蜡烛,避免了一场危机。
5、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四、课堂练习
1、写字练习。
2、用钢笔描红、临写。
3、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一段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2、学生质疑:绝密、绝妙。
3、教师质疑:伯诺德夫人是怎样对待绝密情报的收藏工作的?为什么这样做?
4、绝密的情报要用绝妙的办法来收藏。伯诺德夫人想到了什么绝妙的主意妙在哪里?
5、出示句子:在你认为重要的句子下面画上着重号。
为了情报的安全,她想了很多办法,但始终放心不下。最后,她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把装有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然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由于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前来搜查的德军。
指名朗读,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二、理清故事情节,引入编排课本剧程序。
1、学生深入读课文,弄清故事情节。
2、指导学生用图画和文字表现故事情节。
3、指导编排课本剧。
三、第一场的编排。
1、默读课文,思考:这场戏的中心人物是谁?应该怎样演好这一角色?
2、找出反映中心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的句子,圈出关键词语,反复朗读。
3、学生交流怎样表演。
4、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四、布置准备工作。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默写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