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教案【7篇】》
为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通常会被要求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具有内容条理清楚、步骤清晰的特点。怎样写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这里是整理的研究性学习教案【7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研究性学习教案 篇1
(一)基本要素透视
l、对象与目的
学习型案例研究的“原型”来自作为教学工具的案例研究,也即“案例教学”。所谓“案例教学”,是指师生围绕某个取自于真实生活情境、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内含某个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具有专业探讨价值的案例材料展开相互作用,共同对案例情境中包含的疑难问题进行研讨与分析,以求解决疑难问题,做出相应决策的过程。在案例教学中,师生所要研讨的问题往往是那些复杂的、不存在唯一正确答案的开放性问题。有时候,连问题究竟是什么也不清楚,需要学习者在阅读案例材料的过程中,自己去识别、去发现、去界定。案例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判断力,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分析技能”与“决策技能”,其次才是学习和了解特定领域里的具体知识内容。同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相比,案例教学最大的特点是,反对教师把现成的知识与结论直接教给学生,主张把学生置于真实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自主探究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与策略。
2、性质与特点
由于学习型案例研究取自于案例教学,因此,它最大的特点是,为学生提供一种研究性学习的机会。换句话讲,这里所讲的“研究”,并不是一种真正的“研究”,而是一种用来促进“学习”的手段与工具,只不过同常规的听讲学习相比,这里的“学习”具有浓厚的“探究”色彩罢了。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本文把这种基于案例教学的案例研究称作是“学习型案例研究”。除此以外,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学习型案例研究还具有很强的交互性、合作性特点。也就是说,在案例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既表现为自立、自主的学习,同时又表现为合作学习。这里的“合作”主要体现在课堂上的案例讨论与交流中。有人说,案例教学能否取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讨论中参与者吸收、利用他人意见的能力,也取决于参与者对他人做出有益贡献的能力。这一点与常规课堂教学中学生之间要么彼此隔绝,要么相互竞争的学习方式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3、程序与方法
案例教学的开展一般遵循以下三个步骤:(1)课前的案例预研活动。预研的任务包括:熟悉案例材料和案例情境,列出主要的案例事实:借助案例分析,识别案例情境中包含的关键问题;拟订解决关键问题的初步方案或策略。(2)课堂上的案例分析与讨论。讨论的过程一般包括:在小组内或全班同学面前呈现自己对案例问题的理解与分析,给出自己所选择的问题解决方案,并说明选择这一方案的理由与依据。接下来,充分听取同伴的评议意见,并根据同伴的评议意见对原有的问题解决方案进行修订。(3)课后完成的案例作业。案例作业实际上是对前两个阶段案例学习的再思考与再加工。案例作业的内容一般包括三个组成部分:一是识别案例问题,对问题进行明确的界定;二是列出可供选择的问题解决方案或策略;三是对各种备选方案进行评估,在权衡利弊得失的基础之上,确定一个最佳的问题解决方案,并详细说明实施该方案的过程与步骤。
4、优点与缺点
学习型案例研究所具有的优点即是案例教学所具有的优点。它包括:增进学习者对学习的责任,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内在兴趣:在识别和解决案例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运用知识和检验知识:培养学生的判断力,锻炼学生的分析技能与决策技能:缩短真实世界与书本世界之间的差距,籍此加深学生对书本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适应工作世界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表达与交流技能、交往与沟通技能,形成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学习共同体等等。当然,案例教学也有它的局限性。比如,它比较耗时费力,常常给人一种投入大、收效低微的感觉;案例教学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于研讨的案例常常是教师觉得重要而不是学生觉得重要的材料:学生基于少数案例的学习得出的认识很可能是“过度概括化”的认识;由于案例学习的开放性.使得案例学习的评估容易变得较为主观化。还有,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对案例教学感兴趣,也不是所有的学科都适合于案例教学。
(二)应用于教育的两个变式
学习型案例研究应用于教育的变式主要有两个:一是在高校教育学院面向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中,以开设“案例研究课程”的形式加以应用;另一个是在中小学的校本教研活动中加以应用。由于前者与上文所讲的案例教学完全相同,无须再作进…步的展开,这里只对后一种形式的学习型案例研究稍加说明。作为校本教研活动的学习型案例研究,实际上是对应用于法学院、商学院的案例教学课程的一种“效仿”,但这种“效仿”又不是对大学课堂上所搞的案例教学的完全照搬。不同之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用于校内教研活动的案例素材,既可以是反映课堂教学如何开展的“课例”,也可以反映教师如何教育学生、如何与学生打交道的“教例”,还可以是教师在开展行动研究或案例研究中产生的“研例”;既可以是参与教研活动的教师亲身经历和体验过的事例,也可以是发生在其它教师身上的事例;既可以是过去某段时期已经发生过的事例,也可以是目前正在发生的事例:既可以是包含着成功经验的的事例,也可以是包含着失败教训的事例。在大学的案例教学中,被编入教材的案例素材通常不太可能是学员或学生自己亲身经历过和体验过的东西。再说,被编入教材中的案例素材通常记述的是过去所发生的教育现象,而不是当前正在发生的教育现象。
(2)发生在大学课堂中的案例教学往往具有较强的学术色彩。相对来讲,在中小学的校本教研活动中,由于参与者工作重心放在教学实践上,而不是放在专门的研究上,因此,不太可能要求他们按严格的学术标准来开展案例研讨活动。对他们来说,研讨活动的开展可以采取更加灵活自由、更加多样化的形式。时间可长可短,形式不拘一格。只要每个参与者都能够热情地投入进去,真诚地表露自己的想法与看法,只要每个人都能够从中有所“感”、有所“悟”、有所“思”,就达到了研讨的目的。当然,作为校本教研活动的案例研究,并不是随意的“聊天”或“讲故事”。它的有效开展也需要以某种形式加以组织。常见的一种组织方式是以“问题”为中心展开的。比如,教研活动的主持人(如教研组组长)可以向参与者提出以下三类问题,要求他们围绕这些问题展开互动与交流。①分析与解释性的问题。它要求学习者找出案例材料中包含的主要问题、关键问题是什么?这个问题的性质如何,它有什么特点?它是如何产生的?如果问题得不到解决,将会给当事人或有关方面带来怎样的影响?②实践与应用性的问题:假如你是案例材料中的主人公,你会怎么做?如果再给你提供一次机会,你打算怎样处理这件事?你对解决案例中的关键问题有什么好的建议?从案例材料中,我们可以学到些什么?如何把案例素材中提供的经验教训运用到自己的日常实践中去?③评价与反思性的问题:这类问题要求学习者根据特定的价值标准,对事物的合理性或意义作出价值判断。比如,你是否同意或赞成案例材料中有关参与者的行为与做法?为什么?对照案例材料中主人公的做法,你觉得当前自己正在从事的教育实践有何不足?有哪些地方值得改进?
(3)从实施的条件来看,作为中小学校内教研活动的学习型案例研究,有着某些不同于高校案例教学的困难之处。比如,在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以“课例”、“教例”、“研例”为载体的教研活动时,光靠教研组组长发挥带头作用或引领作用是不够的。还必须让更高层次的专家或学者参与进来共同研讨,才能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又比如,开展校内教研活动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体制与机制予以保障才行。就拿“课例”研讨来说,它的开展要求:全员参与,即每个教师都要敞开教室的大门,接受同事的听课与公开评议;其次。被听、被评的课应当是“家常课”,不能是预先经过精心准备和演练过的所谓公开“展示课”;学校必须为各个教研组开展案例研讨活动,预留固定而充足的时间,而且要确保这个时间不被随意侵占或挪用;每次教研活动应当配有主持人、特约嘉宾(或专家评论员)、记录员等;对参与教研活动的教师如何观察课堂、如何评课提供必要的指导等。除此以外,构建一种同事之间相互尊重、相互鼓励、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的友好氛{BAIHUAWEN.com}围:允许教师失败和试错也很重要。
二、研究型案例研究
(一)基本要素透视
1、研究的对象与目的
作为研究工其的“案例研究”(Case study research),研究的对象可以是某个个体、小团体(如某个家庭或教学班)、社会机构(如某个学校、企业或医院)、较大的社群(如某个小镇或村落)等。但案例研究真正的对象是以问题的形成出现的。美国学者罗伯特。K.殷认为,案例研究最适合如下情况:研究的问题类型是“怎么样”(how)和“为什么”(why);研究的对象是目前正在发生的事件;研究者对于当前正在发生的事件不能控制或极少能控制。根据这一点可以把案例研究与其它研究法区别开来。例如,尽管实验法、历史分析法也以“怎么样”和“为什么”这类问题作为研究的对象,但实验法需要对研究的过程进行控制,历史分析法研究的对象并非当前正在发生的事。又如,问卷调查法、档案分析法研究的对象并非“怎么样”和“为什么”这类问题,而是与“什么人”、“什么事”、“在哪里”、“有多少”有关的问题。
作为研究工具的案例研究,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解决实践问题,而是为了“描述”、“理解”和“解释”发生在真实生活背景中的案例事件或现象。美国学者C.M.Charles认为,案例研究的目的主要有三个:一是提供“描述”,运用人类学家所倡导的“深描”(thick description),提供有关特定个案的生动描述;二是提供“解释”,探寻特定个案现象、事件、行为产生的原因,了解某一现象与其它现象之间的联系等:三是提供“评估”,对涉及个案的项目计划、环境状况、行为方式等进行评估。也许有些人会说,人类所有的研究或多或少都具有“描述”、“理解”和“解释,’的功能。那么,案例研究有没有它独特的功能呢?回答是肯定的,比如,案例研究常常把促进“理解”作为自己主要的目的,而其它一些研究往往把作出“因果解释”作为自己主要的目的。芬兰哲学家Georg Henrikvon Wright在《解释与理解(Explanation and Understanding)》(1971)这本著作中指出,人文学科的研究旨在促进“理解”(Understanding),自然科学研究旨在对事物的因果关系作出“解释”(Explanation)。“理解”不同于“解释”的地方在于,“理解”具有心理学的特点,与人类的‘意向性’(intentionalitv)联系在一起,而对客观世界的因果“解释”却没有这种特征。与此相联系,案例研究所追求的“解释”,往往表现为“个人诠释”(personal interpretation),而不是超然的、非个人的客观化解释。Frederick Erickson认为,定性的案例研究中提出的“解释”与其说是一种“发现”(findings),还不如说是一种个人的“观点”或“断言”(assertions,),也即个人的“建构”。
2、研究的性质与特点
案例研究尽管有着不同的类型,但总体上讲,它们都有着某些共同的特性。这些特征包括:(1)案例研究不是一种具体的研究“方法”(method),而足一种研究“策略”(approach)。由于案例研究运用了多种具体的研究方法(如观察、访谈、文献与实物分析等),因此,把它称之为一种研究“策略”更合适。(2)案例研究在不脱离现实生活背景的情境下研究当前正在发生的事件或现象,注重把理论建立在大量的经验材料的基础上。因此,它是一种实证研究。(3)案例研究不遵循“抽样法则”。也就是说,在案例研究中,研究者所选取的“案例”并不是从“总体”中抽取出来的、为了说明总体属性的“样本”,而是根据特定的研究目的或问题挑选出来的。正因为如此,人们常常把案例研究看作是一种“微观研究”(microscopic study),而不是“宏观研究”(macroscopic study)。(4)案例研究重在揭示单个事物存在的特殊性与个别性,而不是用来揭示和反映事物的普遍性与一般性。例如,RobertE.Stake把案例研究定义为针对特定个案的特殊性(particularity)和复杂性(complexity)而进行的研究。他以为,“对案例研究来说,真正重要的是揭示事物的‘特殊性’(particularization),而不是它的‘一般性’(generalization)”。此外,使用多种证据来源收集资料;重视站在参与者的角度,去理解当事人对自身行为的看法:注重对经验材料的整体把握与归纳建构:关注事件发生的“过程”,而不是仅仅关注事件的“结果”,也是案例研究不同于其它类型研究的一些重要特点。
3、研究的程序与方法
(1)确定研究的目的与问题
确定研究的目的,然后根据目的提出所要研究的问题,是案例研究的基础与前提。为了找准问题、阐明问题的焦点,研究者有必要事先对已有的研究文献进行审查和评估,以便了解在此之前其他人是否意识到或研究过这个问题,研究到什么程度,还有哪些问题是他们没有提出或没有能够回答的。然后,将所要调查研究的问题以“怎么样(how~)”或“为什么(why)”的形式表述出来。在这一阶段,有的研究者还会针对研究的问题提出理论假设,并以此来指导研究的设计和资料的收集工作。
转贴于 (2)挑选案例并为资料的收集作准备
案例的选择应根据研究的目的或问题来进行。一般来讲,被用来研究的案例现象必须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独特性或代表性,具有学术探讨的价值或实践上的重要性才行。至于收集资料的方法,主要与证据的来源渠道有关。案例研究的证据来源主要有“文件”、“档案记录”、“访谈”、“直接观察”、“参与性观察”和“实物证据”六种。确定了资料收集的方法后,接下来还要做许多准备工作。比如,对参与研究的调查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制定有关案例研究的计划书;完成一个先导性的、试探性的“预研究”(pilotstudy),以便使调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前得到暴露和排查。
(3)接近案例现场实地搜集资料
在案例研究中,大部分的资料数据都是由研究者本人与个案的近距离接触与联系而直接收集的(必要的时候也可使用测量和问卷的方法)。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研究者要能够提出好的问题,成为一个好的倾听者;要具有足够的灵活性与伸缩性,既要牢牢抓住问题的本质,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偏离最初的研究目的与方向,又要根据预料不到的新情况及时调整和修改原有的研究方案;既要投入自己的主观性,又要尽力克服和摆脱自己的先入之见或偏见对研究的影响。
(4)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和评估
对调查搜集到的资料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至关重要。这里所讲的“分析”是指,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手段,对调研搜集到的原始资料进行分类、排序、汇总和编码;使用“三角互证法”、“反证法”等,对原始资料及结论的真实性、可靠性进行鉴别、分析和评估。所谓“三角互证法”实际上是一种资料比较法,即把来自不同渠道的信息资料放在一起进行比照,看看它们是否能够相互印证;所谓“反证法”是指,在已经收集到的资料证据中,有意识地寻找那些对既有的理论假设构成威胁和挑战的“反例”,如果存在这样的“反例”,就要对原有的理论假设进行修订。
(5)撰写研究报告表达研究的成果
开始撰写研究报告时,最好要考虑一下报告会有哪些读者(如学术界同事、政策制定者、学位论文的评审人、项目资助者等),然后根据读者的需求来决定研究报告应当怎么写。研究报告初稿出来后,还应当把它交给案例事件的参与者和信息提供者加以检查和确认。至于研究报告的结构,常见的安排是:开始陈述研究的目的与问题,说明与研究有关的背景,并对有关的文献资料进行综述;接着研究者陈述自己所使用的研究方法,说明自己是如何进行研究的;最后是报告研究的结果,并对研究的结果进行分析与讨论。
4、研究的优点与缺点
案例研究的优点是十分明显和突出的。概括起来讲,这些优点主要表现在:它能帮助人们整体性地、有深度地理解复杂的问题或事物,不断拓展和加深对人类事务及活动的理解程度:它承认现实的复杂性、多样性与隐蔽性,能揭示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本身所特有的细微差别,能揭示和反映事物存在的个别性与独特性;它还可以被用来证实或挑战某种既有的理论假设或信念,帮助人们不断改进和修订对事物的原有认识。当然,案例研究也有它自身的局限性。在所有对案例研究的指责中,最常见、最猛烈的批评与指责莫过于两点:一是认为案例研究得出的结论往往缺乏普适性和代表性(即“外在效度”),不能提供科学推论的基础;二是认为案例研究缺乏严密性和精确性,研究者常常把自己个人的主观偏见带到研究中,导致研究丧失客观性。此外,人们还常常抱怨说,案例研究的报告篇幅太长,资料往往比较庞杂,难以组织和加工整理;它只适用于在微观层面对事物的个别性、特殊性进行考察,不太适合在宏观层面揭示事物的共性与平均状况等。
上述这些批评从某种意义上讲都是对的。不过,人们对案例研究的批评有时也包含一些误解。比如,人们对案例研究缺乏“代表性”的指责并不总是正确的。如果我们设计的研究属于多案例研究:如果我们挑选的案例本身很有代表性;如果在研究的设计阶段,我们运用某种在先的理论来指导研究的设计,那么,研究的结论就肯定具有某种代表性。更何况,从哲学上讲,对任何特殊个案的深入研究,也会有助于加深人们对事物普遍性的理解。PierreBourdieu评论说,“正如伽利略没有必要不断重复比萨钭塔实验来构造有关物体的自由落体模式,一个构造良好的案例也不再是一个孤立的案例。”我国学者陈向明教授指出,“研究越是能够深入了解一个人或几个人的体验,就越能够在这个人或这几个人的体验中找到与世界上其他人的共通点。对社会现象的理解并不一定需要一个很大的样本,对一个人或几个人深入细致的探究有可能发现大多数人的深层体验。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如果我们希望了解人类体验的深处,就必须从少数个案入手。”至于案例研究缺乏严密性的问题,并不是没有办法加以克服。为了克服主观偏见给案例研究带来的消极影响,提高研究结论的可靠性,罗伯特。K.殷建议,在资料的收集阶段,制订“案例研究计划书”,建立案例研究的数据库,利用多种渠道收集证据;在资料证据的分析阶段,对各种来源的证据进行相互的交叉分析,考虑各种不同的观点或竞争性解释,运用多种视角对同一资料进行解释:在撰写案例研究报告阶段,要求有关参与者或信息提供者对案例研究报告的初稿进行检查和核实。
(二)应用于教育的几个变式
l、描述性案例研究与解释性案例研究
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可以把案例研究划分为“描述性的案例研究”和“解释性的案例研究”。“描述性案例研究”旨在对处于真实生活背景中的特定现象或事件发生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完整而详尽的“描述”;“解释性案例研究”旨在对当前正在发生的、研究者不能控制的现象或事件产生的原因或事物之间潜在的因果联系进行解释或归因分析。
以下是一些侧重于描述的案例研究的适例:如果我们想要了解和评估当前中小学开展教育科研的实际情况,研究人员就可以选择一所或几所中小学开展调查研究。研究的问题包括:在被调查的学校里,是否所有的教师都愿意搞科研,哪些教师愿意搞科研,他们对搞科研是怎么看的:哪些教师不愿搞科研,他们对搞科研又怎么看:在这所学校里,教师所搞的科研是指令性的还是自发性的?他们研究的课题来自哪里?采用的研究方法是什么?课题的开展通常采取什么形式?有没有开题报告和中期评估,如果有的话,是怎样做的;研究成果的表达与结题通常采用什么方式?同专业人员所做的研究相比,他们所做的研究有什么特点?他们对科研项目的申报、评审和评奖有什么看法?在从事教育科研的过程中,他们最大的困惑和苦恼是什么,他们最需要得到的帮助是什么?诸如此类的描述性案例研究还可以举出许多。如果我们想要深入了解信息技术在当前中小学教学中是如何得到运用的;或者当前中小学是如何开展以“教研组”为载体的校内教研活动的;或者不同类型的评课者(如学生、授课者、教研员、教育研究人员等)对同一节课的评价有何不同,都可以通过描述性的案例研究加以回答。
侧重于解释的案例研究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对某些重要的教育现象发生的原因作出解释。例如,在现实中,许多中小幼教师经常抱怨说,做教师越来越累、越来越难,越来越没意思,不少人盼着早点退休。教师对职业生涯的满意度为何如此低迷?为了探明原因,研究人员可以在某个学段(如幼儿园或小学)选择几位流露出上述倾向的教师开展个案式的调查研究。在研究之前,研究者假定“低薪”、“外部环境恶化”(如缺乏来自家长和社区的支持)、“学生越来越难教”(如缺乏纪律和对学习的兴趣)、“教学人员没有地位”等因素,可能是导致上述职业感受的原因。为了弄清上述这些因素中哪个因素起主要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者决定围绕被研究学校所处的外部环境和管理制度、教师的教学负担和工作量、学校的风气和纪律状况、教师在学校的地位和待遇、教师的生活方式与专业发展等展开调查研究。又比如,在我国许多名牌大学,每年总有不少学生试读或退学,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试读或退学?围绕这样的问题所开展的案例研究便是十分典型的解释性案例研究。第二类解释性案例研究主要是,对已知的两个教育变量之间可能存在的因果联系作出解释。例如,某所学校为了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满足少数天才学生特殊的学习需要,决定对这类学生实施天才教育计划。为了查明该计划的实施效果,找出该计划的优点与不足之处,研究人员决定围绕以下这些基本问题展开调查研究:计划是在什么背景下出台的,天才学生是怎样鉴定和选拔的,计划是如何实施的,实施的效果如何,如果效果不尽人意,原因又是什么等。可以说,凡是涉及教育改革过程及其效果的研究,都属于解释性的案例研究。
2、单案例研究与多案例研究
研究性学习教案 篇2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审计教学;教学模式
审计学是一门应用型的经济学科,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操作性,是审计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在专业培养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审计教学的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质量、高素质的现代应用型审计人才。审计教学既要重视理论的探讨,又不能忽视实践的训练。要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独立科研的能力,就不能局限于传统的课堂灌输的教学方式,必须采用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研究性教学方法。研究性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问题并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教学活动。
一、本科审计学教学采用研究性教学的重要意义
审计学作为一门专业的核心课程,与其他学科相比,有着独特的教学规律。审计学采用逆向思维解决“怎么样”以及“为什么”的问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既忽略了教师和学生的充分交流,又严重压缩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导致学生不能尽快适应社会需要。研究性教学强调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探究过程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
1.审计学课程的特点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审计学是一门综合性、专业性都较强的学科,它以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管理学、统计学等多个学科知识为基础。与会计学相比,其主要不同点是:审计学尤其是社会审计部分,由于是注册会计师从业的基本和最为重要的执业指导和规范性学科,因而涉及到的定义、术语、规定、技术等条条框框的东西更多,对初接触者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这客观上在学生那里就形成了对审计学科的枯燥、难懂、学不透的印象。靠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往往是事倍功半。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所学内容,必须将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主动学习、分析学习、实践学习结合起来,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2.传统教学模式存在很多缺陷和局限性
首先,就审计教学的方式来看,当前大学的审计教学基本上局限于课程讲授,老师讲,学生听,教学内容局限于书本,教学方法局限于灌输。审计课程从性质上来看与其他相关课程(如会计)有较大的区别,它是一种逆向思维,它要解决的是“怎么样”(会计信息和其他经济信息是否真实、公允)以及“为什么”(以充分有效的审计证据支持所作的审计结论)。而现行的审计教学方式对学生审计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不利的。[1]
其次,在大学的整个审计学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所缺乏的东西很多,其中缺乏必要的案例是很重要的方面。
最后,就教学内容来看,大学教育中审计学的课程教学教师必须考虑教学大纲、学时(学分)的要求,因为教学内容大多以教材为主,而教材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很难及时随着有关审计法规、准则等的变化而做相应的修改。因此在大学教育阶段很难保证学生所学到的知识与实际工作的需要完全衔接。
3.建立研究性审计教学模式是当代审计发展的需要,也是现代社会对学生能力的要求
现代审计的内容和方法在不断地更新和发展。审计由传统的财务审计不断扩展到经营审计、管理审计、经济效率、效果审计,内容不断丰富;审计方法由传统的详细审计发展到以评价内部控制制度为基础的抽样审计,到现代的风险导向审计。审计的不断发展,要求学生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在大学他们不仅要学到知识,更要学会学习的方法,仅靠课堂讲授远远达不到提高他们学习能力的目的。必须改为研究性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学会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他们在现代社会中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为其将来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本科审计学课程研究性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路
研究性教学起源于美国,早在1916年,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就从理论上论证了科学探究的必要性,并创立了“问题教学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研究性教学已经“成为欧美国家综合性实践类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2]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明确提出“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从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来看,研究性教学注重训练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能力,其实质是将学习与研究相结合,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训练其研究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主要特征:强调“基于问题”,引导学生在对实际的或真实性问题的解决中主动建构知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做“导演”,学生做“演员”;强调学生参与研究,凸显自主探究、“做中学”。[3]
审计学课程研究性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路是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课程目标设计。在准确把握课程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将学习内容设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运用“集中授课”和“小组合作研讨”穿行的教学方法,以案例和实践性项目带动学生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以团队合作的形式共同解决实际的或真实性的问题。在整个课程教学中,教师先将案例展示给学生,同时提出需要其思考的问题,从而引出教学内容。以案例为中心,通过教师启发式教学逐步解决提出的问题,并将解决问题过程中所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进行讲解。随着知识点的展开,要求学生建立正式的学习小组,选择教师设计的案例或实践性项目,通过课上讨论和课后团队学习,逐步完成课程每一阶段的任务,使学生在主动学习、合作学习中建构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本科审计学研究性教学改革的措施
1.明确课程教学目标
审计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应用型高级会计和审计专门人才所需的审计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也就是通过教学要使学生理解审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审计的流程、方法及其在具体审计项目中的实践应用,使学生能把学科理论的学习融入实践的研究和认识之中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审计专业技能和职业判断能力。
2.优化课程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教学的基本依据。教学内容的优化是搞好教学工作的重要前提,应根据教学改革思路和课程教学目标,构建基于研究性教学的审计学课程教学内容框架。课程将教学内容优化为几大模块和若干子模块。每个模块都明确学习目标、内容提要、重点难点、案例选择、小组讨论、实训项目、阅读平台等。不同知识模块的划分为实施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提供了基础。整个教学内容穿插了审计案例,满足了教学引导、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研讨的需要。优秀的审计案例通常是一个矛盾的、复杂的问题情境。选编审计案例、创设问题情境是“问题学习”的重要内容。[4]
3.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
开展研究性教学,教师在教学组织与教学方法上比传统教学可发挥的空间更大,同时,根据课程的特点灵活运用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也变得更为重要。通常可采用“集中讲授与小组合作研讨”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1)启发式的互动教学法。教师在“集中讲授”中,要通过提问、设疑等手段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同时应要求学生做较多的书写和口语表达上的沟通,将思考问题、表达意见的权利交给学生。(2)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的运用主要有三种形式:①引入案例。在“集中讲授”中,教师通过“引入案例”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学习。②相关案例。“相关案例”就是与课程知识点相关的案例。它使知识点和实际问题联系在一起,能增加感性认识,帮助理解课程知识。③综合运用案例。“综合运用案例”适合小组合作研讨。通常在每一学习模块的授课内容结束之后,安排“综合运用案例”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研讨,教师提前公布案例研讨题目,要求学生小组分工合作,查找资料,然后进行课堂讨论和交流沟通,发表不同看法,最后教师负责点评。(3)实践教学法。实践教学有多种形式,如模拟实验、实习、社会调查等。实验教学以综合性、开放性的实验项目为主,并根据审计实务的特点设置若干的“审计陷阱”,让学生综合运用审计方法对“审计陷阱”进行判断、分析讨论,撰写实验报告。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参加审计实习和社会调查,提高专业实践能力。[5]
4.实施综合性评价
传统的教学评价侧重“终结性评价”,学生成绩评定主要以期末闭卷考试的成绩为主。这种评价方式过分强调死记硬背知识,缺乏对学生综合能力和其他素质的客观考核,具有片面和局限性。为了克服“终结性评价”的弊端,必须建立与研究性教学相适应的“综合性评价”机制,把“过程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结合进来,将学生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团队精神、创造能力等均给予评价,以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并激励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
四、审计学研究性教学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避免研究性教学的泛化与神化,设计合适的案例和问题
研究性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其宗旨是培养创造性人才。但不能机械地将研究究性教学理解为整个学习过程必须完全由学生自己去分析研究和解决每一个问题。案例和问题设计是否合适直接影响研究性教学教学效果。设计案例和问题应基于以下原则:首先,设计的案例要来源于审计工作的实际,并具有学习和研究价值;其次,问题必须以课程目标为基础,保证有一定的难度、深度,既能促进学生获取知识,又能发展能力;第三,问题是开放的,即能容纳不同的教学策略和学习风格,便于学生自主活动,注重学生多元智能发展。
2.转变教学理念,提高教师素养
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应用,不仅要求教师要从传统的知识传授与灌输者,转变为学习资源的设计、提供者,以及学习的引导和促进者,而且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综合素养,在整个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具备足够的驾驭能力,善于从学生的观点和结论中发现存在的不足,进行归纳、分析和指导,从而保证课程进展顺利,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以提升。
3.应循序渐进引入研究性教学
实施研究性教学,教师必须实现由传统单纯地传授知识,向创新教育的转变,而学生需要由被动接受知识转为自主学习、创新性学习和独特性学习。因此,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学生,研究性教学都需要一个过程。应有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的过程,先激发兴趣,再追求提高各方面能力。
参考文献:
[1] 孙伟龙。审计学课程研究性教学方法改革研究[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2,(9):89-93.
[2] 徐向真,陈振凤,吴兰飞。我国大学审计学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改革措施〔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3,(1):80-82.
[3] 王丽,王秀萍。信息技术环境下审计学研究性教学的运用研究[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94-99.
研究性学习教案 篇3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3-4289(2014)08-0040-03
一、研究背景与方法
在我国,虽然新课改已进行了多年,但新课程改革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在教学实践中未得到有效实施。“讲授法”教学范式仍然统治着课堂,课堂教学中仍是教师主宰一切,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学习主体性仍严重缺失。同时,教学评价关注学生学习结果与行为表现,忽略了评价的认知与生成功能,造成了学习与评价相分离、学习者与评价者相对立的弊端。为了改变这些现状,一些教育实践者以学案为载体对课堂教与学方式进行了大胆改进和实验,由于缺乏理论指导与引领,出现了学案编写中的随意性、盲目性,有些学校甚至把学案当作了应试教育的“新工具”。
针对以上问题,2008年起我们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以改善学习方式,激发学习主动性与学会学习为目的,设计了“导学讲评式教学方式”(简称DJP教学)在成都市龙泉驿区进行教学改革实验研究。
“基于课堂―高于课堂―回归课堂”是DJP教学研究的基本原则,“课题研究”“课堂教学”和“课改实验”“三课结合”,以科研带动教研,以教研促进科研是该项研究的基本策略,案例研究、行动研究和运用Nvivo视频分析工具对课堂教学进行录像编码分析的定量研究是研究的基本方法,“一个中心”(改善学生的学)、“三条主线”(学什么,怎样学,学得如何)和“三个核心要素”(学案导学,对话性讲解、学习性评价)是该项研究的基本路径,注重理论提升并利用理论指导实践是这项研究的鲜明特色和成功经验。
目前,DJP教学已在四川省和全国许多学校得到推广,并逐渐成为课堂教学的一种新范式。
二、DJP教学的结构体系
(一)DJP教学的基本含义
导学讲评式教学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者根据学案自主学习、对话性讲解、学习性评价,以达到学会学习的教学活动方式。“导学”“讲解”和“评价”是“导学讲评式教学”的核心要素和主要环节,故取“导”“讲”“评”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大写字母,简称“导学讲评式教学”为“DJP教学”。
“导学”是DJP教学的基础和前提。导学的主要工具是学案,主要解决“学什么”的问题。学案将知识的学术形态变为益于学生探究的学习形态,为开展自主、探究、合作及接受等几种形式的学习提供一个有效的活动脚本;同时,学案将学法指导融入其中,把教师对学生的集体指导和帮助,变为对每个学生“面对面”的指导和帮助,提高教师“导”的深度、广度与实效性。
“讲解”是DJP教学的中心环节。这里的讲解是一种对话性讲解,主要解决“怎样学”的问题。对话性讲解是指学生在利用学案自学后用口头讲述的方式对他人表达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疑惑和见解,师生根据讲解的情况进行质疑、评析、补充与拓展的学习活动。DJP教学中的讲解是由师生共同完成的,学生以“学生老师”的身份在展示个人或小组学习经历或思维过程中,启发引导全班同学对话交流、沟通协商,教师则以“教师学生”的身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评价”是DJP教学目标达成的保障。这里的评价是一种学习性评价,主要解决“学得如何”的问题。DJP教学的评价是随着学习活动的展开而生成的,是学生学习的对象和内容,是学生认知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
导学、讲解、评价构成了DJP教学的完整结构,只有当三者都具有和完成后才称得上真正完成了一次DJP教学活动。
(二)DJP教学基本理念与观点
1.基本理念:让知识在对话中多元生成,让学生在互动中和谐发展。
2.知识观:师生均是知识创生的参与者和贡献者,知识是师生合作工作的产物。
3.教学观:教学就是教会学生学,教学的本质是对话,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
4.评价观:评价是学习的一项内容属性,是师生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
(三)DJP教学基本教学原则
1.“三还”原则:把学习的自还给学生,把课堂话语权还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
2.“三少三多”原则:少教多学,以学定教;少告多启,以启促思;少讲多评,以评促(内)化。
(四)DJP教学基本教学模式
DJP教学分引导自学、讲解对话、评析反思三个环节。第一环节学生的任务是明确学习目标,在学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教师的任务是出示学案指导自学;第二环节学生的任务是组内交流,然后其代表在全班讲解,教师则根据学生讲解的情况精讲提升;第三个环节学生的任务是对讲解者进行质疑、评价,自我反思提炼,教师的任务是点评拓展,其教学结构如图1。
(五)DJP教学的基本特点
1.用“参与者知识观”代替“旁观者知识观”。在DJP教学中,学生成为知识创生的参与者与知识意义的贡献者,而不是外在于知识的旁观者;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递者,而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2.用“学案”代替“教案”。从功能上看,教案是“教知识”的工具,主要解决“怎么教”的问题;学案是“学方法”的工具,主要解决“怎么学”的问题。在DJP教学中,以学案代替教案成为了教学活动的载体和脚本,改变了教师的课程观、教材观和知识观,改变了教学的价值观和评价观,特别是改变了课堂学习活动方式。
3.用对话性讲解代替传授式讲解。DJP教学建立了民主平等、互动交往、创造生成的对话性教学关系,改变了那种“教师讲,学生顺从地听”的陈旧的教学方法,课堂由“一言堂”变为“群言堂”。
(六)DJP教学策略
DJP教学有四大实施策略。第一,设计一份高质量的学案;第二,建立有效的学生学习小组并进行学法培训;第三,建立教师学习共同体,共同研发学案与教学;第四,多学科协调,统筹安排学生的学习生活。
三、DJP教学相关理论研究
(一)学案的理论研究
1.学案的基本含义
学案是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把学习的内容、目标、方法以及教师指导等要素有机地融入到学习过程之中而编写的一种引导和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知识、主动发展的方案。学案致力于建立一种“学的课程”,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学什么”与“怎么学”。学案是教师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内容的有效支架,是沟通学与教的桥梁,是教与学的最佳结合点。学案具有整合性、主体性、引导性和开放性等基本特征。
2.学案的基本要素
学案主要含有目标、背景、知识、活动、问题、学法、评价、思想、能力和对话等要素。
3.学案的基本内容
学案的内容为学习课题、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法指导、学习过程(学习准备、学习探究、学习反思)、学习评价与资源连接等。其中,学法指导不作为栏目单独列出而是有机的贯穿到各个部分之中。
(二)知识的学习形态
学习形态的知识构成了学案的知识主体,它具有四个显著特点:经验态、生命态、兴趣化与整体性。知识的学习形态使学生容易地接受,易于介入、易于思考、易于探究、易于遐想,使知识展现了一种生命活动的意义和学习发展的价值。
(三)讲解性理解
“讲解性理解”,是指在教学中以师生讲解对话的方式,通过视域融合实现知识意义的生成、生命意义的建构和意义分享的过程。在讲解性理解的过程中,文本、教师、学生以及同伴形成的是对话关系,文本视域、教师视域、学习者视域与同伴视域在对话中相遇相融而形成一个意义共享的理解网络,四种视域之间构建了多向度的理解关系。
(四)学习内评价
学习内评价是指学习本身所固有的、内在于学习活动之中的、满足学习自身需要的认识性实践活动。它是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是学习的一项基本属性,具有内蕴性、对话性、生成性与反思性等特点。学习内评价不是为了“证明”与“改进”,而是为了创生和认识。
(五)高效教学构成要素
高效教学是由有效知识、有效方式和有效评价所构成的有机活动系统。从教学角度知识的表征有3种形态:学术形态、教育形态与学习形态;从教与学相互作用角度教学活动有3种形式:“以教定学”“以学定教”和“教学对话”;依评价与学习活动关系角度学习性评价有3种方式:对学习的评价、为学习的评价和学习内评价。学习形态的知识、教学对话、学习内评价是构成有效教学的核心要素。
四、实验效果
经过6年的努力,DJP教学改革实验获得了可喜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论成果与获奖情况
在科学出版出版了“DJP教学”学术专著1部,导学教材9部。在《课程・教材・教法》《中国教育学刊》《数学教育学报》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近30余篇。课题2012年获成都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13年获四川省第五届普教教学成果一等奖。著作《数学学案及其设计》获四川省第十五次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
(二)实践成效
1.改变了全区教师的教学观念与教学行为,新课程倡导的教与学方式有了便于操作的抓手和载体;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一大批教师成为教学、科研骨干。
2.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全区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近几年来走在了成都市郊区市县的前列。
3.彻底改变了全区的一所落后学校――龙泉十中。经过3年的实验使其教学成绩和综合评比一举跃入全区前列,成为龙头学校之一。2012年被成都市教育局授予首批“新优质学校”称号。截至2013年底到该校观摩教学的学校达376所,观摩的教师、专家达七千余人。
(三)学术影响
研究性学习教案 篇4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数据结构;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0)04-0914-02
A Discussion on Teaching Mode of Research-based Learning in the Practical Teaching of Data Structure
HOU Xiao-jing, SHI Nian-feng
(Luoy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partment of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Luoyang 471023, China)
absctract: Resarch-based learning is not only a form of learning, but also an important tache of learning development in undergraduate tearching process. Based on analyzing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 of Rearch-based learning, a teaching mode of research-based learning in the practical teaching of data structure is introduced in the article. The key factor which influence the effect of the tearching mode is studied also.
Key words: research-based learning; data structure; teaching mode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它主要研究非数值计算的程序设计问题中计算机的操作对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操作,是操作系统、编译原理等众多专业课程的先行课程,在整个计算机知识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此课程的理解、掌握和拓展,将对学生的数据分析、组织、处理能力和编程能力产生深刻的影响,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传统的课程教学方式中,接受性学习一直占据主导地位。虽然接受式学习有着“短平快”的特点,但由于它忽视了“知识获取的过程”,往往会造成“填鸭式”的后果,不但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难以适应新时代环境下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 。因此,在新一轮教学改革中“研究性学习”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研究性学习于大学本科教学过程而言,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学习发展环节[1]。研究性学习的理念应当贯穿到高等教育的各个阶段和各门课程中去。因此,本文在数据结构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针对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
1 研究性学习理论
1.1 研究性学习的内涵
从广义上讲,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的理念、策略,它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指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对大学本科教育而言,研究性学习不仅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学习发展的基于研究的学习方式,而且是旨在促进学生由学习科学真理的认识过程向发现科学真理的认识过程过渡的学习发展环节,同时也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从接受性学习到自主发现学习的转化环节。
1.2 研究性学习的特征
建构主义理论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理论基础。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认知主体积极建构的。” [2]。研究性学习充分地体现了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它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 自主性和交互性。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强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性。学习不是将结论性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学生通过自己与外部环境的交互作用主动获得知识的过程,是学生通过白己独特的认知方式和生活经验对外在信息的独特理解、感悟、体验和特定情境下的心理加工。构建知识意义的过程,是师生和生生之间在现实的交往互动中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
2) 生成性和过程性。强调知识、技能的应用,问题的生成与解决;关注学习的过程,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探究。而教师则是学习过程的指导者与合作者,帮助形成有助于学生独立探究的氛围,便于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
3) 开放性。打破了封闭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处于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学习是一个动态过程,学习过程是通过学习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实现同化和顺应,实现新的认知平衡。
2 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设计
2.1 教学目标的确定
在数据结构的课程建设中,采用与研究性学习理念相适应的授课方式、讨沦形式、作业类型、实践训练和考核方式,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初步的研究性学习习惯和能力[3]。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是: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性,在教师的指导下,使学生初步具备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如索引资料的查询、阅读和研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更大宽度和深度上实现对数据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理解与应用。
2.2 教学模式的设计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和研究性学习的基本观点,在数据结构课程教学中设计了以下两种主要的研究性学习模式。
2.2.1 案例研究学习模式
教师在教学中选择真正基础的、本质的知识作为案例,通过“案例”内容的研究学习,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热情,协助和指导学生主动建构同一类知识。它的目的就是通过“案例”的基础知识的掌握使学生举一反三,并提高和发展他们的创造能力。
通过案例中用到的知识点来讲解算法,分析过程,得出结论,同时采用配套的示例动画和课件,使教学内容具体、生动、形象,便于理解和记忆。比如,在讲解图中的最小生成树算法时,以一个小区的煤气管道的铺设为案例,引导学生利用最小生成树算法得到一个最短路径,以达到节约费用的目的。教师先讲解案例中涉及到的知识点――构造最小生成树,然后通过CAI课件动态演示最小生成树的构造过程。通过案例研究学习,使学生更深刻、更快地理解算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信心。
需要注意的是,案例的选择要具有典型性与代表性,应为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从而便于引起学生的兴趣。如:讲解拓扑排序算法时用教学中的排课问题为案例,讲解栈和队列时用火车调度为案例。以此为切入点使学生掌握与案例同一类知识的联系和规律性所在,从而由点到面,联系实际,提高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能力。
2.2.2 课题研究学习模式
课题研究学习模式是一种教和学的实践型模式,集中关注于课程的中心概念或原理,旨在把学习者融入有意义的任务完成的过程之中,让学习者积极地进行探究与发现,自主地进行知识的整合与建构,以现实的、学生生成的新知识和提高完成课题任务的能力为主要成就目标。
数据结构课程中课题研究学习模式采取如下的实施步骤:
1) 课题的选择。由教师拟定若干课题供学生选择,也可由师生共同讨论确立。以帖近应用或体现学科前沿研究的案例为优。如:五子棋游戏、停车场管理、学生学籍管理系统、人机博弈问题等。
2) 组织课题小组,每组提交研究方案与计划。一般采取每3人为一小组,以自愿结合为主,可予以适当调整。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感兴趣的课题,并制定出研究的计划。
3) 研究过程。学生独立查阅资料、通过适当的教师指导、讨论交流,分工合作,得出结论。
4 )成果提交。各小组采取适当的方式提交研究结果,可以采取论文、图表、PPT演示、实验报告等形式。
5) 学习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在各阶段中的综合表现给出最终的评价。
在这一教学模式中,可以将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及实践环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在选题上可以将数据结构和其他专业课程相关的内容列为课题,如:编译器中表达式的处理问题(编译原理),学生通讯录管理系统(数据库),堆栈(操作系统)等。学生在研究过程中不但学习了新知识,而且对课程体系中专业课程间的联系有更深一步的理解,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3 影响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实施的主要因素
3.1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研究性学习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因此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保证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教学中,应通过各种形式,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数据结构的课程教学中,我们开发了与课堂教学同步的算法演示器,在课堂理论教学中边演示边讲解。结合多媒体课件教学,增加信息量和直观性。教学中利用图形、图像、动画等多媒体手段,把抽象难懂的教学内容转变为生动形象的动画展现出来。
在研究性学习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注重案例和课题的实用性、趣味性,另一方面也注重与学科前沿相结合,开阔学生的视野。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按照学生的不同能力分层次教学指导。部分学生钻研能力强、自学能力强,推荐其加入系里的科技制作协会进行进一步培养。也可使研究性学习中的课题选择与科技制作的题目相关,使两者相互促进。
3.2 教师的教学指导行为
在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中,教师首先需要从思想意识上进行角色重塑与转换[4]。与接受性教学模式相比较,教师要从文化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从课程教材的实施者转变为课程教材的研究者、开发者;从课堂教学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心理的疏导者;从文化知识的拥有者转变为不断完善自我的学习者。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充分地体现了“教学相长”的过程。
不同的教师角色要求有相应的教学行为,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是否具有正确的教学行为和指导策略,是研究性学习能否有效实施的关键。在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中,教师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予以指导:培养问题意识,指导学生打开思路;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独立查阅文献的能力,对研究问题的方法与过程进行指导;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善于总结,促使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总之,只有教师准确把握了自己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地位,真正走进并有效地指导研究性学习,才能达到课程的教学目标。
4.3 教学资源
研究性学习过程的实现,必须有丰富的教学资源来支撑。在数据结构课程建设中,我们建立了课程学习网站,并不断更新、充实教学资源。网站上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学大纲、授课计划、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教学参考资料、教学录像、测试题库等,方便学生对于课程中的重点与难点内容进行自主学习。网站中还提供了交流板块,供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问题讨论及作业的上传下载,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除了课程教学要求的知识点外,为了提高学生的研究问题能力,教师搜集了大量学科前沿的有关论文,筛选、分类并进行适当的点评,在课程网站中设立专栏,供学生下载阅读,开阔视野。
4 总结
数据结构课程是计算机专业重要的核心课程之一。将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理念融入到数据结构课程建设中是很重要的,它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建林。大学本科教学过程完整性与研究性学习[J].高等教育研究,2005,26(2).
[2] 毕岚。研究性学习理念指导下的理工类精品课程建设初探[D].南京师范大学,2004.
研究性学习教案 篇5
论文摘要:为解决基础教育领域严重缺乏研究性学习指导教师的问题,本文以河北民族师范学校为例结合地方高师院校及学生的特点,对在高师院校教育学课程中开展研究性学习进行了理论的探索和初步的实践。
在我国的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课程体系中,“研究性学习”课程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教师的重视。然而,在研究性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缺乏能够有效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师。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在基础教育师资培养过程中普遍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实践,构建起高师院校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培养出具有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师。《教育学》是高师院校的公共必修课程,选择该课程开展研究性学习,能够影响到更大范围内的师范生,促使各学科专业的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积累经验、掌握方法、培养能力,为将来任教奠定基础。
一、研究性学习概念界定
一般人们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来理解“研究性学习”这一概念。广义上,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狭义上,研究性学习是一种课程形态,是为充分展开“研究性学习方式”所提供的有计划的、相对独立的学习机会。
本研究中,笔者将高师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从广义上来理解: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从学科领域和社会及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去建构知识、应用知识并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
二、地方高师院校教育学课程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程序
(一)研究性学习前期准备
学生们由于长期处于接受式学习的思维定式中,所以在首次接触研究性学习时,很可能会表现出困惑、茫然和无所适从。因此在开展研究性学习之前,教师需要通过讲座等形式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作必要的知识铺垫。
(二)实施过程和方法
第一阶段:成立课题研究小组,进行职责分工。
课题研究组人数一般以4~8人为宜,便于合作与集中。组员在小组中根据自身爱好和特长负责不同的研究任务,此外还要有不同的职责分工,例如,负责记录研究进展和活动情况的“记录员”、负责小组与教师以及其他小组进行联络的“联络员”等等。
第二阶段: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
教师指导学生要注意选择研究课题的科学性、创新性、可行性,这是学生选择既有价值又适合自己的课题的必要条件。
第三阶段: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课题研究方案制订的是否合理决定了课题研究效率的高低。研究方案应包括课题的名称、研究的方法与途径、实施步骤与进度、成果的表达形式、课题组成员的分工。在制订课题研究方案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根据课题内容的不同选择最适合的研究方法。
第四阶段:进行开题报告。
指导教师组成评审小组,所有课题小组参加。第一步由小组汇报:课题的由来、课题的意义、课题研究的可行性、研究的方法、计划进度及人员安排;第二步由评审小组和全班学生对其开题报告提出质疑,小组成员针对问题进行答辩;第三步是评审小组评议,综合各方意见,决定能否开题;第四步是向各组提供修改意见,组织学生丰富和完善其研究方案。
第五阶段:小组实施课题研究。
在本阶段,学生按照课题研究方案开展研究,通过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调整方案,使课题得以完成。在研究过程中,学生进行分工合作,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开展调查、走访专家和有经验的实际工作者等方法收集相关方面的教育信息。之后对信息进行处理--判断信息的真伪,识别信息的价值;将资料整理、归纳,使其条理化、逻辑化;最后综合整理信息进行判断,得出相应的结论。
第六阶段:成果交流,结题报告。
学生将本组的研究成果撰写成课题研究报告发表在网上,指导老师进行初步评审,同时,各组可以在对别组的研究成果进行质疑和评论中进行充分交流。
在成果交流之后,召开结题报告会。由每组汇报人员在限定的时间内简要汇报开题后课题的具体实施过程、小组成员如何分工、取得哪些研究成果以及在研究中的体验与收获。
(三)总结评价
研究性学习评价在研究性学习中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研究性学习能否沿着正确方向发展,关系到研究性学习意图能否实现。对高师院校学生实施教育学研究性学习进行评价应坚持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评价内容多视角化、评价全程性、评价激励性原则,在研究性学习的前、中、后期进行开题评价、中期评价和结题评价。
参考文献
[1]周光礼,朱家德。重建教学:我国“研究性学习”三十年述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2):39-49.
[2]金建生。研究性学习理论及实施模式探索[D].陕西师范大学,2002.
研究性学习教案 篇6
本节课,由于只是准备阶段的第一节课,我将本课的教学内容定位在以酒的研究为载体,让学生自主生成子课题,就子课题分组,并讨论出研究计划。注重学生的小组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研究。总体上注意渗透这样一个意识:研究性学习活动轻结果、重过程。
具体来说,本节课教学目标可以从三个方面来阐述:知识与能力,让学生了解研究计划的基本格式,让学生了解制订研究计划的方法,学会制订合理有效的研究计划,逐步培养学生制订活动计划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引导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初步学会选定课题、制订研究计划;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树立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保持有效的小组合作与分工。
由于学生对于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并不是非常熟悉,所以我在教学前预设(课后也得到了验证),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我定位在两次较长的小组讨论内容:子课题的生成,研究计划的制订。具体教学流程简介如下:
一、导入新课
利用一些带有酒的诗词,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词:酒。
(出示课题题目一幻灯片)
提醒学生“酒”只是本节课的话题,要开展的则是一项活动——研究性学习活动。
二、确定课题
1 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活动过程
准备阶段:确定课题,制订计划。
研究阶段:收集资料,合作探究,撰写研究成果报告。
展示阶段:成果交流,资源共享。
总结阶段:活动评价,拓展延伸。
本节课只是开始第一阶段——准备阶段(确定课题,制订计划)。
2 选课题
原则:①符合自己的心理需求②可行性与开创性兼顾
总课题:酒。
子课题:学生提出,教师筛选。
3 自选课题,建立小组(推选出小组长、记录人和发言人)
学生根据一定的要求,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等自由合成研究小组。
自主推荐组长,完成小组分工。
4 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初步讨论(完成活动记录表)
开始计划如何研究自己的子课题,讨论出研究的基本步骤。
并指出在研究活动中,预期采用的研究方法。
三、教师小结,布置拓展作业,为下一节课作好准备
教师小结本节课内容,布置学生分组完成作业,熟悉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课题选定和研究步骤确定,并在课外完善研究方案。
本节课上完后,受到了与会教师以及全体评委专家的高度好评,特别是评委之一、全国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先进个人、湖北省综合实践学科优秀教师的余向红校长给予本节课极大赞誉,让笔者深受鼓舞。
我自己仔细思考了一下,本节课,如果说得上成功,那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学生的小组研讨活动。一次是学生自己讨论出子课题,另外一次是学生自行制订研究计划。在学生讨论中,我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在布置任务并进行指导时能够“抛去枝节,直奔主题,简明扼要地指点,充分信任学生”(余校长语)。所以最后讨论结果的展示让人由衷地佩服学生,特别是在我给出主课题“酒”之后,进行一两分钟的选题指导后,学生自己讨论课题,我本来想学生自行讨论可能就三五课题,谁知学生居然给出了多个课题,并且大多具有可研究性。这一环节让我在处理时很动了一番脑筋,但最后的确成为本课的亮点。
研究性学习教案 篇7
一、 “应然”与“实然”的背离:传统班主任培训的误区
传统班主任培训活动注重理论学习,重点在于提升一线班主任的各种理论素养,指导思想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基于这样的假设:理论素养低下,理论准备不足,是制约班主任专业水平提升的重要因素。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在班主任的实际工作中,他们常常会面临这样一种困境。尽管他们已经学习并掌握了相当丰富的班级管理理论,熟知班级管理规律和重要原则,通晓常用的班级管理方法,但一旦到真正面临实际的班级冲突情境时,常常感到这些原理与现实反差很大,有无从下手之感。
在一线班主任身上之所以出现理论与实践的巨大脱节,与人们对理论的两个认识误区有关。第一,理论是一种非实践性思想体系,所以有关教育和管理理论的学习过程就仅仅是通过辨别、假设、整理论点、检验假设和论据等程序,找出作为基础的普遍原理,考察这些原理背后的内容。对班级管理和教育理论的这种理解,使理论与当下的班级管理实践完全区分出来,在班主任培训的课堂和许多教育理论书籍中,大量充斥着这种高度漠视班级管理实践活动的深奥、玄之又玄的原则和规律。其实,班级管理和教育理论更应是一种实践性理论,关注的重点不是学科内在逻辑体系的构建和完善,而是鲜活的班级教育实践问题。理论的目的或功能,不仅是提供理性的解释,更应为相关的班级教育实践提供行动准则。这就决定一线班主任的理论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思辨、推理和演绎等层面,更应高度关注与班级管理实践密切相关的知识和信息,切实有效地发挥理论对班级管理实践的指导和迁移作用,增加理论的效度。
第二,掌握相关理论就一定能够解决班级管理的实际问题。毫无疑问,班级管理理论对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实践具有较高的指导作用,提供认识的框架,进而能够指导和完善班级管理实践。但现实却存在这样的情况,有些班主任熟知相关理论,但却是一个蹩脚的班级管理者;相反,一些教师对教育理论知之甚少,但在班主任的管理实践中却能得心应手。这是因为,班级管理和教育活动并不是具有严密体系、完全遵循逻辑法则的理性活动。
可以说,传统班主任培训活动的误区,其根本原因是混淆了“应然”和“实然”的区别。“应然”,是指从理想主义的角度来看待班级组织和班级管理过程,班级应该按事先设定的计划和理性的原则去运行;“实然”,即实际存在的班级组织及其活动过程,不仅具有合理规范、有条不紊的理性,同时包含大量的非理性。班主任面临的实际班级情境,具有模糊、随机和非理性特征,包含大量的相互联系的可变因素,需要班主任针对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多变的决策或调整。因此,像传统班主任培训活动将希望寄托在单纯的理论学习上,指望借助或照搬某些手册或管理宝典所宣扬的原理来解决实际班级管理难题的做法,无疑是幼稚和不切实际的[1]。
从这一角度看,案例研究作为一种质的研究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架起了一座沟通班级教育管理理论与班级管理实践的坚实桥梁。将案例研究作为班主任研修的路径和抓手,能够有效地化解传统培训中“应然”和“实然”的冲突。教育与管理理论揭示了班级教育与管理活动的一般规律,而班级管理实践却可用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来概括。当下不少学校在校本培训中倡导的班级管理案例研究,引导班主任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对基于班级真实事件和情境而创作的学生转化和班级管理案例进行认真研究和分析,通过模拟决策和判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丰富自身的教育体验,精进班级管理的水平。
不难看出,班级管理案例研究将班级管理中真实、典型的问题和冲突展现在班主任面前,要求他们设身处地地做出反应,为他们提供一种不用真正深入实践的条件下能在短期内接触并处理大量的各种各样的班级教育与管理实际问题的机会。在班级管理案例研究中,班主任必须灵活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理论,分析、讨论复杂、不确定和典型的教育问题,把握问题关键,从而做出合理的“决策”。班级管理案例研究架设了跨越理论与实践两者之间鸿沟的桥梁,体现了对不可预期的班级教育事件的一种把握方式,对典型的班级问题的解决方式[2]。
二、 案例研究作为班主任研修路径的价值分析
当下,教师要成为研究者,以教育研究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这已成为常识。但教师如何开展研究,开展怎样的研究,却存在不小的争论。英国教育学者斯坦豪斯认为,中小学教师作为研究者,并非要让他们承担科研人员的研究工作,而是要关注教育实践,反思教育实践,进而不断提升教育实践。因此,让中小学一线班主任完全像专业科研人员一样从事研究,不仅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这种做法既没有真正尊重一线班主任的实践优势和现实可能性,同时也没有尊重教育实践研究的特点,使大多数班主任对教育研究产生不应有的畏惧感,不敢或不愿开展研究。
一线班主任工作的实践性特征,让他们具备开展案例研究的绝佳条件。对他们来说,记录、描写、分析和反思班级焦点事件,是他们熟悉的一种言说方式。班级管理案例与一线教师的日常工作、经验背景高度契合,在记叙和分析案例时,他们能够很容易地进入角色,找到感觉,自然地运用熟悉的思维和表达方式,自如地表达和交流。而且,由于教育案例源于班主任每天的工作,其生活是与一个个精彩的班级故事联系在一起的,因而案例研究更是一线班主任的一种特有的生存方式和成长方式。对他们来说,论文写作不时会有“失语”的窘迫,但进行班级管理案例研究绝对有事可写、有话可说、有感可发。诸多学校的实践表明,引导一线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案例研究,对促进其专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1.容忍模糊,乱中求序
在科学管理理论和科层制管理思想的影响下,学校教育和班级管理逐渐形成追求规范、清晰和有序的价值观,但现实的班级管理过程始终存在着模糊、无序甚至混乱的一面。由于案例是对真实班级教育情境和教育事件的描绘,真实地再现了教育与管理过程的现实性和复杂性。同时,案例研究是一种乱中求序的过程,一线班主任通过班级典型案例研究,能够较为深入地认识和理解班级教育与管理实践的复杂性,提高对模糊和不确定性的容忍度。在案例研究的过程中,班主任必须学会利用案例提供的模糊、有限的信息,进行尽可能“满意”的判断和决策,从而增强对班级管理实际情境中信息不完整性和模糊性的容忍度。
2.增加情境体验,优化知识结构
知识结构是教育观念形成和决策判断的基础。拥有一个合理、多元的知识结构,对一线班主任而言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有学者提出,完整的教师专业知识结构应由三类知识构成,即原理知识、专业的案例知识及运用原理规则于特殊案例的策略知识。和理论学习相比,案例研究的最主要功能体现在它可以为分析者提供一个个逼真的班级教育典型事件和管理冲突情境。班主任可以分享同伴经验,积累反思素材,增加真实班级冲突管理的情境体验,自觉反思班级冲突思路和行为,形成新的教育对策和实际问题管理策略。
显然,案例分析能为学习者提供大量的第二、第三类知识,从而较好地弥补一线班主任在知识结构上的缺陷。同时,案例研究还是教育与管理理论的“故乡”,可以提炼、生发新的理论观点,丰富理论内涵,优化理论品质。
3.培养反思精神,发展批判技能
通过反思提高实际的教育与管理水平,是近年来教师培训理论研究的重要发现。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的“经验+反思=成长”这一教师成长公式已成为共识,其与以下两种理论的支持有关:经验性学习理论和情境性认知理论。经验性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有杜威、勒温和皮亚杰等,主张学习应该从经验特别是个体问题开始,使学习者感到学习的必要性,从而更多地参与到学习中,这样的学习才会更有效,更可能导致行为的持久变化。情境性认知理论会同时考虑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认为学习最好通过积极、社会性和真实性的过程来实现,使学习者极大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学习应在与学习者相关的情境中发生,这才是有效的学习。
班级管理案例研究符合经验性学习理论和情境性认知理论的主张,案例研究行为本身就蕴含着反思实践的方法论因素,因而是一线班主任反思自身班级教育与管理经验的绝佳载体。在实践中常常出现的情况是,虽然某个班级管理的问题被解决了,但班主任对问题解决的真正原因可能并不是十分清晰,仍然停留在经验和自发状态。通过案例研究,可以将这一事件M行记录和梳理,为他们提供进一步发现、思考问题,澄清认识的绝好机会。一旦案例研究形成习惯,必然会极大地推动班主任专业化水平的持续提高。
三、班主任有效开展案例研究的三个关键环节
基于以上认识,近年来笔者与浙江省多所中小学合作开展了基于案例研究的班主任研修活动。在实践中,我们逐渐认识到案例开发、案例分析、案例研讨是一线班主任有效开展案例研究的三个关键环节。在这三个环节中,各校要根据本校校情和班主任的实际水平,抓住关键因素,给予班主任以必要的政策支持和专业引领。
1.树立案例开发意识,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
开展案例研究的前提,是要有足够的文质兼优的好案例。“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没有储备丰富、切实有效的班级管理案例,在校本研修中大力开展案例研究,只能是美好的愿望。优质班级管理案例资源的严重匮乏,已成为制约班主任案例研究的主要瓶颈。要想在班主任研修中大力推行案例研究,学校应在两个层面树立案例开发意识,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
一是重视学校层面的案例收集和知识管理,将班级管理典型事件收集起来,汇编成册,或上传至学校电子资源库,供班主任交流和研讨。这在一定意义上也可将案例开发视作校本培训的校本课程开发,对本校班主任具有特殊的亲和力,会使他们产生极大的认同感,也易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是出台相应激励政策,鼓励班主任开展个人层面的案例开发或案例编写。这是指班主任将日常教育与管理实践中的典型事件作为研究对象,加以记录和提炼,以达到积累感性经验、反思班级管理实践得失的目的。
2.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掌握案例分析技术
案例分析有无深度和创造性,决定了案例研究的质量。对一线班主任来说,收集和撰写班级管理案例并无太大的困难,但在案例分析环节则普遍感到棘手。正如美国著名案例教学专家列恩所言:“由于短短几页的案例常常引发深刻而根本的问题,所以案例分析要比案例本身复杂得多。”[3]这是因为案例分析要求班主任能够综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多门学科的相关原理,利用特定的分析技术,对案例背后蕴藏的深层次问题进行抽丝剥茧的系统探究,发掘真正的问题症结,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一线班主任很难达到这样的要求。学校可以适当聘请校外专家,对班主任进行专项的指导和引领,帮助他们系统学习相关前沿理论,掌握案例分析的具体策略和技术。
比如,近年来笔者在杭州天杭实验学校、余杭区仁和中学、义乌市后宅小学等,邀请相关专家为一线班主任系统开设了“班级管理的心理效应”“人性假设与班级管理”“焦点解决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案例分析的局外人和当事人视角”等专题研修活动。这些专题学习给班主任提供了案例分析急需的思想养分和有力工具,受到各校班主任的热烈欢迎。
3.建立案例研讨制度,打造班主任
专业学习共同体
基于案例研究的班主任研修过程中,学校要建立相应的研讨制度,围绕困扰班主任的焦点和难点事件,定期组织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案例沙龙活动,为他们彼此分享经验、加强沟通提供渠道。长期以来,在我国的传统学校文化中,教师习惯于单打独斗,彼此常常是孤立的。这种“孤独”的教师文化,严重制约了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教师的专业发展。在案例研究中,学校通过建立案例研讨制度,有规律地开展班级管理案例沙龙活动,可以为一线班主任提供相互合作的环境、情感的支持和团队学习的氛围。这一制度有利于打破传统的教师“孤独者”文化,搭建班主任彼此交流和了解的平台,形成班主任专业学习共同体,让个体知识经验有机会为大家所共享,实现传统单打独斗式班主任所无法达成的诸多教育和管理目标[4]。从这一角度看,班级案例研究不仅仅只是班主任个体专业成长的推进器,更应该且必须成为促进学校全体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宽阔平台。
参考文献:
[1]吴志宏。教育行政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96-98.
[2]周俊。学校管理案例分析的技术与策略[J].中小学管理,2006(11).
[3]小劳伦斯・E.列恩。 郗少剑等译。公共管理案例教学指南[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