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案大全 > 死 海 不 死精选11篇正文

《死 海 不 死精选11篇》

时间:

死海,又称盐海,是世界上最低的湖泊,位于巴基斯坦、西岸和约旦之间的大裂谷约旦裂谷,因为死海中含有高浓度的盐分,只是死海里没有生物存活。但是人掉进死海里却死不了,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本页是细心的小编给家人们收集整理的11篇死海不死的相关文章,欢迎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死海不死》教案 篇1

课文解说:

本文是篇介绍地理知识的科学小品,属说明文。它科学介绍了死海的特征和形成过程,全文自始至终围绕死海的“死”与“不死”展开说明,先说死海的“死”——没有鱼虾、水草,寸草不生,再说死海的“不死”——人不会被淹死,且能开发利用,出现生机,最后又说到死海的“死”——终将干涸,重点说“不死”与标题呼应。标题“死海不死”既是文章的内容概括,又是文章的结构线索。本文采用多种说明方法,把科学知识与奇异的现象,神奇的传说结合起来进行介绍,将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融为一体。

素质教育目标:

1、学习本文引用神话传说和数字说明的方法

2、了解死海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教学重点:

体会说明文中语言准确平实的特点

教学难点:

1、引用神话传说的作用

2、关于新颖、巧妙的标题的理解

教学用具:

小黑板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大家喜欢游泳吗?(喜欢的同学是因为你总能浮在水面,自由自在的游来游去,不喜欢的同学那是因为你一下去就沉到河里去了,你说,那哪敢游泳啊。)今天我告诉大家一个游泳的神奇地方,人在水里它能和陆地上一样,可以蹲着站着,可以盘腿而坐,也可以迈开八字步状如鸭行,更有趣的是在水中还能跑步,玩累了,把两手一张在水面上仰天一躺,象一叶扁舟顺利漂荡,宛如睡在凉席上,实在舒服。你们想了解这个神奇的地方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科学小品——死海不死。

2、复习提问

①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对客观事物或事理进行介绍或解说的一种文体,它可分为哪两种?(事物说明文或事理说明文)

②阅读说明文首先要弄清说明的对象,最重要的是抓住说明对象的什么?(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

③说明文中由现象到本质,由结果到原因这都属于什么说明顺序?(逻辑顺序)

④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几种?(九种)

3、正音(出示小黑板)

游弋(yì)谕(yù)告安然无恙(yàng)执迷不悟(wù)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速读全文,说文章大意。

请同学们速读全文,然后要求学生复述全文

明确:在亚洲西部,巴勒斯坦和约旦交界处,有一个“死海”,死海中没有鱼虾、水草,海边也寸草不生,可是人到海里却不会被淹没,这是由于死海的含盐量高、咸度高造成的。死海地处约旦和巴勒斯坦之间南北走向的大裂谷的中段,它的源头主要是约旦河。河水中含有很多盐类,再加之河水不断蒸发,盐类沉淀下来,最终形成了这个咸水湖。死海的过去是荒凉的,现在开发利用后的死海有了许多生气,但是由于蒸发量大于输入量,死海的将来可能干涸。

2、根据以上复述,你知道这篇说明文的对象,特征是什么?死海是如何形成的?

明确:死海、死与不死,咸度高,自然界变化的结果。

3、具体分析,看文章是如何体现以上内容的。

①女生读第1自然段,看它交代了什么?这里的死是什么意思?

明确:死海的地理位置及死海得名的原因。鱼虾小草木不能活。

②男生读第2自然段,它又写了什么呢?

明确:交代了死海的另一特征,不死——人不会被淹死。

③齐读3 – 4自然段思考第3自然段和第4自然段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第3自然段引用传说说明死海不死,第4自然段说明了死海浮力大的原因。

④默读5 – 6自然段回答以下问题

第5段讲述的是不是死海的成因?

明确:不是,这只是神话,是人们无法识认死海形成过程的一种猜测。

死海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明确:是自然界变化的结果,具体来说有3点,首先是深而狭长的大裂谷的

出现,其次是注入了含有很多矿物质的河水,第三是湖水不断蒸发,

沉积的矿物质越积越多。

4、归纳

全文自始至终围绕死海的“死”与“不死”展开说明,先说死海的“死”——没有鱼虾、水草,寸草不生,再说死海的“不死”——人不会被淹死,且能开发利用,出现生机,最后又说到死海的“死”——终将干涸,重点说“不死”与标题呼应。标题“死海不死”既是文章的内容概括,又是文章的结构线索。

三、重点研读,分析写法

1、本文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采用了由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

2、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①举例子:第1~2自然段的举例子是说明死海的表面特征的;第4自然段的举

例子是说明死海的浮力大的原因;

②列数字:第4自然段所列数字说明死海水中含盐多、咸度高,故海水的浮力

大,第6自然段所列数字说明死海的长度、宽度、平均深度;最后

一段所列数字说明了每年海水水面下降的具体数据。

③作比较:这样海水的密度就大于人体的密度。说明人一到海里就漂起来,沉

不下去。

④引用传说:第3自然段所引狄杜处决俘虏、屡淹不死的传说,说明了死海海

水浮力大;第5自然优所引传说,说明了远古时候人们对死海成

因的探索。

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都能使读者从科学角度认识死海淹不死人的原因,从而由浅入深地说明了死海不死的本质特征。

引用传说不仅增强了说明文的趣味性、生动性,还可以使读者知道:死海在远古时代就已经形成了,自古以来人们都在寻求它形成的奥秘,只有到了科学发达的现代,才有可能得到科学解释。这样写反映了人类对死海这一自然现象从不科学到科学的认识过程,富有浪漫色彩,增加了文章的情趣。

3、分组讨论比较下列各组句子,哪个更好,为什么?

这大概就是死海得名的原因吧。

(1)

这就是死海得名的原因。

传说大约两千年前,罗马统帅狄杜进兵耶路撒冷,攻到死海岸边……

(2)

传说两千年前,罗马统帅狄杜进兵耶路撒冷撒冷,攻到死海岸边……

在不久的将来,南部较浅的地方,海水将会消失。

(3)

在将来,南部较浅的地方,海水将会消失。

较深的北部,数百年后也可能干涸。

(4)

较深的北部,数百年后干涸。

以上4组句子都是第1个句子好,“大概”、“大约”、“不久”、“也可能”都不能去掉,因为这些表示估计、猜测的词语,是经过作者仔细考虑选用的。在没有充分的依据或确凿的证据之前,只能用这些词语表示对事物的理解程度,这也是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一种表达手段。

4、读7 – 8段用一个词说明死海的过去、现在、将来。

明确:荒凉、生气、干涸

四、布置作业,赏析语段

那么,死海海水的浮力为什么这样大呢?因为海水的咸度很高。据统计,死海水里含有多种矿物质:有135.46亿吨氯化纳(食盐);有63.7亿吨氯化钙;有20亿吨氯化钾;另外还有溴、锶等。把各种盐类加在一起,占死海全部海水质量的23% ~ 25%。这样,就使海水的密度大于人体的密度,无怪乎人一至海里就自然漂起来,沉不下去。

1、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

2、本段首句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其作用是        。

3、本段文字可分为三层,第一层至           ,第二层至             ,其结构特点是。

4、本段运用的最主要的说明方法是,体现的标志是   。

5、“死海水里含有许多种矿物质”一句后边的冒号的作用是。

6、本段的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其表现形式是(     )

a、由现象到本质b、由原因到结果

c、由概括到具体d、由主要到次要

附:板书设计

死(无生物)

特征 →   不死(淹不死)     海水咸度高

神话1

死海                  神话2:猜测

(对象)       成因 →

今人解释:自然界变化的结果

昨天   荒凉

变迁 →   今天   生气

明天   干涸

死 海 不 死 篇2

预习提示

湖泊、河流、海洋遍布地球。在它们中,有着许多奇妙的现象。阅读课文,看看文中介绍了死海哪些有趣的特点,作者又是怎样以生动的语言进行说明的。

积累下列词语:

游弋 谕告 安然无恙 大惊失色 执迷不悟

在亚洲西部,巴勒斯坦和约旦交界处,有一个“死海”。远远望去,死海的波涛此起彼伏,无边无际。但是,谁能想到,如此浩荡的海水中竟没有鱼虾、水草,甚至连海边也寸草不生?这大概就是“死海”得名的原因吧。

然而,令人惊叹的是,人们在这无鱼无草的海水里,竟能自由游弋;即使是不会游泳的人,也总是浮在水面自读提示上,不用担心会被淹死。真是“死海不死”。

传说大约两千年前,罗马统帅狄杜进兵耶路撒冷,攻到死海岸边,下令处决俘虏来的奴隶。奴隶们被投入死海,并没有沉到水里淹死,却被波浪送回岸边。狄杜勃然大怒,再次下令将俘虏扔进海里,但是奴隶们依旧安然无恙。狄杜大惊失色,以为奴隶们受神灵保佑,屡淹不死,只好下令将他们全部释放。

那么,死海海水的浮力为什么这样大呢?因为海水的咸度很高。据统计,死海水里含有多种矿物质:有13546亿吨氯化钠(食盐);有637亿吨氯化钙;有20亿吨氯化钾;另外还有溴、锶等。把各种盐类加在一起,占死海全部海水质量的23%~25%。这样,就使海水的密度大于人体的密度,无怪乎人一到海里就自然漂起来,沉不下去。

死海是怎样形成的呢?请先听一个古老的传说吧。远古时候,这儿原来是一片大陆。村里男子们有一种恶习,先知鲁特劝他们改邪归正,但他们拒绝悔改。上帝决定惩罚他们,便暗中谕告鲁特,叫他携带家眷在某年某月某日离开村庄,并且告诫他离开村庄以后,不管身后发生多么重大的事故,都不准回过头去看。鲁特按照规定的时间离开了村庄,走了没多远,他的� 哎哟,转瞬之间,好端端的村庄塌陷了,出现在她眼前的是一片汪洋大海,这就是死海。� 虽然经过多少世纪的风雨,她仍然立在死海附近的山坡上,扭着头日日夜夜望着死海。上帝惩罚那些执迷不悟的人们:让他们既没有淡水喝,也没有淡水种庄稼。

这当然是神话,是人们无法认识死海形成过程的一种猜测。其实,死海是一个咸水湖,它的形成是自然界变化的结果。死海地处约旦和巴勒斯坦之间南北走向的大裂谷的中段,它的南北长80公里,东西宽约5至17公里,海水平均深度300米,最深的地方大约有400米。死海的源头主要是约旦河,河水含有很多的盐类。河水流入死海,不断蒸发,盐类沉积下来,经年累月,越积越浓,便形成了今天世界上最咸的咸水湖——死海。

几十年前,死海还是一片荒凉。为了开发利用它的资源,而今死海旁边已出现了一些工厂,同时修建了一些现代化的游泳池、高级旅馆和游乐场所。死海上空艳阳高照,海面空气清新,含氧量高,海水治病的功能不逊于温泉,吸引着许多游客。这样一来,就使它出现了不少生气。

但是,由于死海的蒸发量大于约旦河输入的水量,造成水面日趋下降。据专家统计,最近十年来,每年死海水面下降40~50厘米。长此下去,在不久的将来,南部较浅的地方,海水将会消失;较深的北部,数百年后也可能干涸。那时,死海真的要死了。

练习

一 阅读课文,想一想,死海有什么特点,用自己的话将它们概括出来。

二 下面是《辞海》中有关死海的介绍,将它与课文相比较,说说二者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死海(Dead Sea)西亚著名大咸水湖。位于约旦同巴勒斯坦之间的西亚裂谷中。南北长80公里,东西宽48~177公里,面积1049平方公里。湖面低于地中海海面392米,平均深300米,最深395米,是世界陆地最低处。有约旦河等注入。气候炎热,蒸发强烈,湖水盐度高达300~332,水生植物及鱼类不能生存,沿岸草木也很少,故有“死海”之称。氯化物储量在420亿吨以上,并有溴化镁。可提炼各种盐类,尤以钾盐和溴最有价值。20世纪40年代于西北岸洞穴中,发现二千年前古代书卷,称“死海古卷”,富考古价值。沿湖已建为游览地。

三 利用课余时间,在报刊、图书或网上收集有关死海的资料,了解死海的现状及未来,并在班里交流。

《死海不死》教案 篇3

师:今天要和同学们一起阅读的是一篇说明文。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看一下目录的第一页,这一页共列出两个说明文单元,我们要阅读的说明文就在这两个单元里,同学们还不知道是哪一篇,现在给你们一个条件:这篇文章的标题很能引起人们阅读的兴趣,你们猜是哪一篇,看谁猜得快猜得准。

(学生看书后纷纷举手)

师:看来同学们都知道是哪一篇了,你们真聪明!好,你来说。

生(1):《死海不死》。

师:完全正确!但你能说明一下为什么你猜是这一篇呢?

生(1):这个题目叫“死海不死”,既然是“死海”,可又为什么说它“不死”, 这就在读者心里造成悬念,引起了阅读的兴趣。

师:刚才好多同学都举手了,你们猜的也是这一篇吗?有猜别的课文的吗?

生(众):也是这一篇。

师(指一学生):那你同意刚才那位同学的意见吗?

生(2):同意。我认为这个标题本身包含着一对矛盾:“死海”和“不死”,使读者产生疑问,急于想去读文章,弄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所以这个题目对读者有吸引力。

师:有不同意见的同学请举手(无人举手)。有补充意见的同学请举手(无人举手)。哦,“英雄所见略同”,看来你们一个个都是小英雄!(笑)不过,我还有个问题想考考各位英雄:标题上有两个“死”字,它们的意思是一样的吗?

生(3):前一个“死”字指没有生命,第二个指淹死、死掉。

师:完全正确。你课前有没有看过这篇课文?(生摇头)那你怎么能回答得这样正确?

生(3):我在地理课上学到过。

师:啊,真好!地理课上学到的知识,用到了语文课上,这叫知识的“迁移”(板书“迁移” )。学习中经常注意“迁移”,知识就学得活了。现在请同学把书合拢,暂时不要看课文,大家回忆一下地理课上学到的关于死海的知识,比一比谁的记忆力好。(指一在偷偷看课文的学生)哈,你违规了,不许偷看!

(学生思考、回忆,片刻后陆续举手)

师:为了使回忆有条理,请按照以下几点逐一来说:

板书:1、地理位置;

2、得名原因;

3、海水趣事。

生(1):死海的位置在约旦和巴基斯坦(众插话:巴勒斯坦)巴勒斯坦中间。

师:巴勒斯坦在亚洲西部,巴基斯坦在亚洲南部,和我们中国接壤。这两个国家的中文译名只差一个字,而且都是亚洲国家,很容易记错,建议这位同学课外去找世界地图或亚洲地图查一查,以后就不会再搞错了。谁来说“得名原因”?

生(2):死海的海水含盐量特别高,水里各种动植物都不能生存,所以叫死海。

师:哦,死海的海水含盐量高,这是它的特点,由于有这个特点,就出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谁能说说是什么现象?

生(七嘴八舌):人不会淹死。

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无人举手)

师:我估计同学们都知道,只是暂时还没有找到合适的语言来表达,是吗?(指定一学生)这位同学戴着眼镜,看起来挺有学问,你来给大家说说看。

生(3):人在死海里不会下沉,即使不会游泳的人也淹不死,因为……因为海水含盐量高,所以人不会下沉。

师:为什么海水含盐量高,人就不会下沉?你总得讲出点道理来。

生(3):海水含盐量高,它的质量就大。

师(追问):那如果扔进海水里的是一块铁呢?它会下沉吗?

生(3):我想会下沉的。

师:那么人为什么不下沉?光说海水的质量大,恐怕还不够吧?我知道你心里明白,问题是怎样把心里明白的道理准确地表达出来。

生(3):(思考片刻)海水的质量比人体的质量大。

师:说对了。但表达上还有一点点不足,想一想,在数学里如果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大,是怎样表达的?你这句话如果能用数学的语言来表达,那就更好了。

生(3):海水的质量大于人体的质量。

师:那么铁块为什么会下沉?

生(3):因为海水的质量小于铁块的质量。

师:好!“大于” “小于”的“于”怎么解释? “大于”“小于”一般用在什么情况下?

生(3):“于” 是“比” 的意思,一般在两个数作比较的时候用。

师:说得真好!我说你有学问嘛,果然没看错人!(众笑)

师:关于死海的知识,同学们都已了解;这篇课文属于说明文,关于说明文的知识,估计同学们也已经知道了不少。你们已经知道的东西,如果还要老师重复地教,你们觉得有劲吗?(众:没劲!)是呀,我也觉得没劲。因此,我想我们在决定这篇课文里哪些知识需要老师教之前,先请同学们讨论一下“什么知识可以不教”。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把这篇《死海不死》看一遍,然后根据课文后面练习题的要求想一想:练习题要求我们掌握的知识哪些可以不教?前后左右的同学可以小声议论议论,互相交流。

(学生看课文,小声议论后纷纷举手)

生(1):我认为课文里用到的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可以不用教。

师:说说理由。

生(1):课文里为了使说明更加具体准确,用了一些数字来说明海水含盐量高,如“135.46亿吨氯化纳、63.07亿吨氯化钙、各种盐占死海全部海水的23%-25%”等等,这种说明方法一看就知道,完全可以不教。

生(2):我同意他的意见,但还有点补充。课文在说明海水含盐量高的时候用了很多数据,使用这些数据的作用是使读者对死海海水的含盐量究竟高到什么程度更加明确了。这些道理也很简单,不教也懂。

师:是啊!你们看,“135.46亿吨”、“63.07亿吨”,这简直都是一些天文数字!我在读到这些数字的时候,对死海海水的含盐量的印象就特别强烈。这两位同学说得都有道理,课文里的这些数字说明和它的作用,的确一看就明白。不过如果不教的话,有关的一些知识是不是能够掌握,我还是有些不放心。例如,课后练习中还要我们区别“确数”和“约数”,并且要求知道什么情况下用确数,什么情况下用约数。这些知识不教行吗?

生(1):我认为行。

师:哦,你挺自信,好样的!认为可以不教的同学请举手(绝大多数同学举手)。看来,还有一小部分同学似乎还缺少一点自信。(指一不举手的学生)你是认为还要教的,是吗?

生(3):我想教一教不会有坏处,再说我也不大有把握。

师:确数和约数你能区别吗?(生点头)那你说说看,刚才那位同学从课文里找出的那些数据是确数还是约数?(生答:“确数。”)你能找一个约数的例子吗?

生(2):“传说大约两千年前”、“最深的地方大约有400米”,都是约数。

师:找得很对嘛!约数在表达上都有一些明显的标志,你知道吗?

生(2):一般都用“大约”、“左右”、“上下”这类词。

师:如果不用这些词,能表示约数吗?

生(2):我想也行。

师:请举个例子,最好能造个句子。

生(2):(思考片刻)“这条鱼有七八斤重”。

师:好极了!你关于约数的知识掌握得很好嘛,你应该有充分的自信,是吗?

生(2):是的。

师:刚才有同学说用“确数”可以使说明更加准确,那么用约数是不是说得不准确了呢?

生(3):约数和确数相比,当然不够准确。

生(4):我认为不能这样说,主要看在什么情况下用,有的时候用确数反而不准确。

师:怎么会用确数反而不准确? 能举个例子来说吗?

生(4):(思索片刻)比如要我现在说出您的年龄,我只能说大约六七十岁(笑声),因为我不知道您的实际年龄;如果我肯定地说您65岁,而您实际上不是65岁,那不是反而不准确了吗?

师:言之有理!啊,这位同学举手,有什么意见要发表吗?

生(5):我认为课文里有个地方运用确数和约数有点自相矛盾。46页上有这样两句:“海水平均深度146米,最深的地方大约有400米。” 既然平均深度是个确数,那么最深的地方也应该是确数,否则怎么算得出平均深度呢?如果最深的地方用约数,那么平均深度也只能是约数。因为平均深度是根据从最浅到最深不同的深度计算出来的,根据约数怎么可能计算出确数来?

师:说得真好! 我同意。同学们这样会动脑筋,真让我高兴。我看关于列数据说明的方法,同学们掌握的知识比我预料的还要多,完全可以不必教了。大家再看看,还有哪些知识可以不教?

生:后面练习题中要求区别课文中三个“死” 字的含义,我认为这也很简单,不教也懂。

师:对,标题“死海不死”中两个“死”字,刚才同学们都已说过,不必再重复了。那“死海真的要死了”这句中的后一个“死”字的含义呢?

生:是“干涸(hé)”的意思。

师:完全正确。这个“涸”字很容易念错,可你念对了,很了不起。你是怎么念对的?

生:下边的注解上有注音(笑)。

师:大家别笑,他读书注意看注解,这种好习惯不是每个同学都有的。我再提示一下,看看下面这些词语是不是也可以不教?(板书:游弋、谕告、执迷不悟)

生(1):我认为可以不教。

师:我欣赏你的自信。但你要说出可以不教的理由,因为其中有的词估计同学们语文课里没学到过,比如“游弋” 、“谕告”。

生(1):“游弋” 虽然没学到过,但书上有注解;“谕告” 也没学到过,但回去查一查词典就知道了。

师:说得好说得好,语文课上没有学过的,完全可以查词典自学嘛!同学们课外有没有查词典的习惯?(众:有!)这是个好习惯,一定要坚持下去,让词典成为你们的一位终身老师。那么这些新词我们就不讨论了,再说这篇课文新词也很少,有些词结合上下文也都不难理解,比如“执迷不悟”。

下面是不是让我们换个角度思考一下:�

(学生看书、小声议论)

师:谁先来说说?

(无人举手)

师:(继续启发)你们知道这篇文章是什么文体?

生(1):是说明文。

师:说明文是个大类,包括各种产品说明书、书籍的出版说明和内容提要、词典的释文、影剧内容介绍、除语文以外的各科教科书及讲义、知识小品,等等。凡是以说明事物或事理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本都是说明文。(指一学生)你说说看,这篇课文是说明文中的哪一种?

生(1):是知识小品。

师:(问全班)他说得对不对?同意的请举手。(多数学生举手)你说对了。但什么是知识小品,你知道吗?

生(1):不知道。

师:知识小品有什么特点,知道吗?

生(1):不知道。

师:你都不知道?(生点头)那你怎么知道这篇课文是知识小品呢?

生(1):我是瞎蒙的。(笑声)

师:不,你肯定不是瞎蒙的,你心里肯定有一个关于知识小品应有的“样子”,而这篇课文正好符合你心里的这个“样子”。是这样吗?

生(1):我心里没有样子。(笑声)

师:那你为什不说它是产品说明书或别的什么说明性文体,而偏偏要说它是知识小品呢?你在说的时候心里肯定有过一些选择的,是不是?

生(1):是的。

死 海 不 死 篇4

阅读分析题

这当然是神话,是人们无法认识死海形成过程的一种猜测。其实,死海是一个咸水湖,它的形成是自然界变化的结果。死海地处约旦和巴勒斯坦之间南北走向的大裂谷的中段,它的南北长75公里,东西宽5至16公里,海水平均深度146米,最深的地方大约有400米。死海的源头主要是约旦河,河水含有很多的盐类。河水流入死海,不断蒸发,盐类沉淀下来,经年累月,越积越浓,便形成了今天世界上最咸的咸水湖—死海。

1.第1句中的“这”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深的地方大约有400米”中“大约”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死海形成的原因是( )

A.死海所处的地形特点 B.由于海水蒸发,不断沉淀 C.由于死海的水源中含有很多矿物质 D.以上都是

参考答案

1.指上文中古老的传说。

2.中心句是“其实,死海是一个咸水湖,它的形成是自然界变化的结果。”

3.“大约”表示估计。当没有充分的依据时,用这样的词表明对事物的掌握程度,可见,说明文用语的准确性、真实性。

4.D

死 海 不 死 篇5

教学建议

一、新颖巧妙的标题

标题“死海不死”,新颖、巧妙,引人入胜。“死海不死”中的两个“死”字含义不同,“死”与“不死”互相矛盾,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来揭示死海的特征。全文围绕“死”与“不死”展开说明,先说死海的“死”(没有鱼虾、水草,寸草不生)再说死海的“死”(人不会被淹死,开发利用、出现生气),最后又说到死海的“死”(死海终将干涸),重点说“不死”,与标题呼应。标题“死海不死”既是文章的内容概括,又是文章的结构线索,耐人寻味。这种相反相成的修辞手法,常被人们采用,例如“天空不空”“恒星不恒”“愚公不愚”“孤儿不孤”等等,新奇有趣,发人深思。

二、多种说明方法的综合运用

本文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把科学知识与奇异的现象、神奇的传说结合起来进行介绍,将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融为一体。

1.举例子。举出实例说明比较抽象、复杂的事物或事理,让人信服。举例说明分为列举例子、典型举例、类比举例三类。列举例子,即举出较多的例子来说明事物或事理。如第一段列举海水中没有“鱼虾、水草”,海边“寸草”不生的事例,说明死海的“死”。典型举例,即举出典型的有代表性的例子来说明事物或事理。如第二段,举出即使不会游泳的人,也总是浮在水面上,不会被淹死的典型例子,说明死海的“不死”。

2.列数据。用数字来说明事物的本质特征。如第四段,列举了四个数据,说明死海的浮力为什么这样大。第六段,列举了四个数据,说明死海成因的地形特点。最后一段,列举一个数据,说明死海将来真的要“死”。

3.引用。引用有关资料来作说明的依据或充实说明的内容,引起读者的兴趣。如第三段,弓1用“屡淹不死”的传说,描述死海“不死”的表面特征,带有神奇色彩。第五段,引用死海形成的神话,说明远古时候人们对死海成因的猜测,富有浪漫色彩,增加了文章的情趣。

4.诠释。对事物或事理的某些性质或特点作适当的解释,揭示其部分含义。如第一段,“这大概就是‘死海’得名的原因吧。”这里的“死”指鱼虾草木的死。因为死海咸度很高,生物不能生长,所以叫“死海”。这就部分的揭示了死海的特征。第二段,“真是‘死海不死’!”这里的第二个“死”指人的死,“不死”是说死海浮力大,人不会被淹死。这又部分的揭示了死海的另一特征。最后一段,“那时,死海真的要死了!”这里的第二个“死”指死海的干涸,揭示了死海的未来。

三、运用数字说明

运用数字说明是本文的一个特点。数字分确数(确切的数字)和约数(大约的数字)两类。数字具有科学性和权威性,用得好,比文字说明更简明、概括、具体,更有说服力。为了科学的说明死海的本质特征—“咸度很高”,文章列举了四个数据。前三个数据从大到小依次分别列举了三种主要矿物质的绝对含量之多,后一个数据指出各种盐类和海水的相对比例之大,用的都是确数,说明统计的精确、具体,具有科学的权威性。测量死海的面积和平均深度,用确数;测量死海的最深处和每年水面下降,用约数,这是根据对死海的认识程度和死海的实际变化而确定的,数字用语也都是准确的。

四、引用神话传说的作用

在知识小品中,往往引用一些神话传说,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说明事物。离开了这点,旁征博引,为追求增加文采而随意堆砌材料,滥引趣闻,是不足取的。本文两段传说、神话对说明死海的特征起着不同作用。引罗马统帅狄杜处死俘虏而未得逞的传说,对说明“死海不死”是一个很生动的例证。虽说是传说,却有史实作基础,更主要是符合事物的实际情况:死海浮力大,人投入海中不会下沉,哪怕是戴上脚镣手铐的人(传说中的俘虏是戴镣铐的)。这种引用不悖事理,反能起到把死海的特征说明得更形象更神奇的作用,增加读者的阅读兴味。 同时,也从时间上说明死海存在悠久。

五、语教学建议

《死海不死》一课要求学生在阅读中辨清确数和约数的运用,理解准确数据的作用。分析课文前半篇时,老师设题:“把各种盐分加在一起,占死海全部海水的百分之二十三至二十五。”一句中的数据能否改为24%或者大约24%、24%左右?讨论毕,学生感受颇多:原来这些很容易使自己疏忽而又枯燥乏味的数据,在说明文中却起着这么重要的说明作用。学生阅读文章的欲望增强了,思维积极了。

教课文后半篇时,中国学习联盟胆质疑:“海水平均深度一百四十六米,最深的地方大约有四百米。”这个数据不科学,既然最深的地方是约数,平均深度怎么会是个确数?有的说把“大约”移到“一百四十六米”之前,就通顺了;有的说,科学测定的数据是不能随意变动的,这不是修改病句;更多的学生认为应该根据死海实际情况来修改深度数据,因为说明文的数据具有准确性、科学性。

教学设计示例

第一课时

一、复习提问。

(l)说明文最重要的是什么?(抓事物特征)

(2)说明文中的由现象到本质,由结果到原因这都属于什么说明顺序?(属于逻辑顺序)

(3)说明文从语言上怎样分类?(一般性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也叫

科学小品文。)

二、正音、辨字、辨词。(略)

三、分析作者的。写作思路。

(1)审题:看了这个题目,你知道了什么和想知道什么?

(2)同学们自愿读课文,一人一段。

(3)复述课文,男女同学分为两大组,各出一名同学进行复述比赛。

在亚洲西部,巴勒斯坦和约旦交界处,有一个“死海”,死海中没有鱼虾、水草,海边也寸草不生,可是人到海里却不会被淹死,这是由于死海的含盐量高、咸度高造成的。死海地处约旦和巴勒斯坦之间南北走向的大裂谷的中段,它的源头主要是约旦河。河水中含有很多盐类,再加之河水不断蒸发,盐类沉淀下来,最终形成了这个咸水湖。死海的过去是荒凉的,现在开发利用后的死海有了许多生气,但是由于蒸发量大于输入量,死海的将来可能干涸。

(4)根据上面的复述,你知道了什么?

(说明对象:死海。说明对象的特征:死与不死,本质特征成度高。死海的形成:死海的过去、现在、将来。)

(5)具体分析,看看文章如何来体现以上内容的。读第1自然段,它交代了什么?

(死海的地理位置,死海得名的原因。)“死海”一词中的“死。是什么意思?(鱼虾草木不能存活。)

(6)依照第1自然段的思路,同学们自己说说学第2自然段的所得。(交代死海的另一特征:不死。)

(7)读第3-4自然段,做以下练习。

①第3自然段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主要内容是:引用传说,说明死海浮力之大,既形象,又神奇)。

②第4自然段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主要内容是说明死海浮力大的原因。)

③第4自然段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从结果到原因的逻辑顺序。)

④第4自然段的说明方法有哪些?

(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8)读第5-6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①第5自然段讲述的是不是死海的成因?用原文回答。

(不是,这只是神话,是人们无法认识死海形成过程的一种猜测。)

②死海真正的成因是什么?

(死海的形成是自然界变化的结果。)

③作者是如何具体说明死海的形成的?

(地理位置→长度、宽度、深度→源头→形成。)

④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死海的形成。

(9)读第7-8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①用书上的词语说明死海的过去、现在、将来。(过去:荒凉。现在:生气。将来:干涸。)

②文中是怎样写死海对人体健康有利的?

(死海上空艳阳高照,海面空气清新,含氧量高,对人体健康有利。)

③根据自己的课外知识能否回答海水有何治病功能?

(海水中的盐类、矿物质丰富,具有比温泉更为理想的杀菌作用。)

(10)速读全文,给文章分段,并概括段意。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介绍死海的特征。

第二部分(第5-6自然段):说明死海的成因。

第三部分(第7一8自然段):介绍死海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1)用一段话来概括本课所介绍的对象、特征及说明方法。

(说明对象是死海,其特征是成度高,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引用资料的说明方法。)

(12)讨论以下问题。

①文章结尾写到:“长此下去,在不久的将来,南部较浅的地方,海水将会消失;较深的北部,数百年后也可能干涸。那时,死海真的死了。”如何挽救死海呢?(提示:看课文中所给的图示。)

②死海真的会干涸吗?

(由于蒸发量大于输入量,致使水面下降,随着水面下降,蒸发量也在减少,况且还有约旦河水输入,所以死海不会干涸。)

四、.总结、扩展

这一篇知识小品文,介绍了死海的特征和成因以及现状和未来,采用了由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在说明死海的“死”与“不死”的现象时,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死海的特征时也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另外,为了更好地突出说明对象的特征,作者还采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在说明死海的浮力大的原因时,列举了四个数据;在说明死海成因的地形特点时,列举了四个数据;文章最后一段,列举了一个数据,说明死海将来真的要“死”。

五、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第一题。(死海的海水里无鱼虾水草海边也寸草不生,而人们在其中可以自由游弋不会被淹死,其本质特征就是咸度高。)

死 海 不 死 篇6

教学目的:

一、学习本文说古道今,运用神话故事,传说和数据说明事物的方法。

二、了解死海的特点及其成因,认识准确数据的说明作用。

教学重点:列数据说明。

难点:目的一。

关键:同重点。

教学方法:导读法。

教学时数:一节。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课前预习:

1.解词:

安然无恙: 怙息不悛:

执迷不悟: 谕告:

2.选择“死”的义项:

A.失去生命 B.不顾性命、坚决

C.不活动、不灵活 D.不通的。

E.指“干涸” F.固板

G.没有生物。

①那时,死海真的要死了!(A、E)

②这大概就是“死海”得名的原因吧!(G)

③这大概真是“!”(G、A)。

④这大概受神灵保佑、屡淹不死。(A)

二、审题、导入  新课。

是一篇介绍地理知识的说明文。它以生动活泼的形式说古道今,举实例,引传说,列数据,通俗地向读者介绍了死海的特征和它的形成过程。这个标题看似矛盾,其实正抓住了死海的奇异特征,这就是既“死”又“不死”。全文写得有条不紊,饶有趣味。

三、分析课文。

1.请同学速读课文,然后写出这篇文章的结构提纲和大意。

2.结合课文第一部分,说说文章是怎样从形象的描绘到科学的分析,进而揭示事物特征的。

在第一部分里,文章先介绍死海的地理位置,接着从水中与岸边不存在生命活动推测它“得名的原因”;

这种从形象描绘到科学分析,进而揭示事物特征的方法是说明文常用的方法,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和借鉴。

3.提问:死海是怎样形成的呢?文章又是怎样来说明死海的成因?

4.提问:课文中为什么要引用大量数据?

——知识小品的写作目的是为了传播科学知识,它虽然可以旁征博引,说古道今,但是,归根到底还是要让读者对说明对象有一个科学的认识。

这几个数字对于说明死海海水浮力之大都有说明效果,读到这里,真正明白了文章前面所描绘的死海水中没有鱼虾水草,海边寸草不生人不会被淹死等奇异现象的科学道理。

四、板书设计 :

《死海不死》教案 篇7

广州市第六十九中学  周朝蓉

教学目的

一、学习本文说古道今,运用神话故事、传说和数据说明事物的方法。

二、了解死海的特点及其原因,认识准确数据的说明作用。

教学设想

一、采用“导读法”,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明白事物的发展变化。

二、教学时数:一课时。

【附】有关资料

死海,原来在希伯来语中被称为“盐海”,湖面海拔为-400米,是世界陆地的最低点。死海南北长约82公里,东西最宽18公里,平均深146米,最大深度395米,面积1049平方公里。死海含盐量极高,表层为千分之二百三十一,底层为千分之三百三十二,比一般海水含盐量高5—8倍。死海湖水比重为1172—1227,而人体比重只有1021—1097,比死海湖水比重小,因此人们可以像躺在床上一样仰卧在死海水面上,即使不会游泳的人,也不会淹死。

──摘自《世界地理教学参考书》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出示小黑板):

1、解释词语:

(安然无恙)恙,读yàng,平安无事的样子,没有遭受什么病害或灾祸。

〔怙恶不悛〕怙(hù),依靠,凭借;悛(quān),不读(jùn),改过,悔改;一贯作恶,不肯悔改。

〔执迷不悟〕执,坚持;迷,迷惑;坚持错误而不觉悟。

〔谕告〕告诉,使人知道。

2、下列解释是“死”的义项。请在下列句子中选择与之相应的义项,填在后面的括号里。

A失生去命    B不顾性命、坚决    C不活动、不灵活    D不通的    E指“干涸”    F古板    G没有生物

①那时,死海真的要死了!(A、E)

②这大概就是“死海”得名的原因吧!(G)

③……真是“死海不死。(G、A)

④……受神灵保佑,屡淹不死。(A)

二、审题,导入  新课

《死海不死》是一篇介绍地理知识的说明文。它以生动活泼的形式说古道今,举实例,引传说,列数据,通俗地向读者介绍了死海的特征和它的形成过程。“死海不死”这个标题看似矛盾,其实正抓住了死海的奇异特征,这就是既“死”又“不死”。全文写得有条不紊,饶有趣味。

三、分析课文

1请同学们速读课文,然后写出这篇文章的结构提纲和大意(抽一名学生上黑板板演,教师订正)。

第一部分(1—4段),说明死海的特征:水的咸度很高。

第二部分(5—6段),说明死海的成因:海水含多种矿物质,长期储存沉积,因而形成“死海”。

第三部分(7—8段),介绍死海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2结合课文第一部分,说说文章是怎样从形象的描绘到科学的分析,进而揭示事物特征的。(学生讨论,教师归纳)

在第一部分里,文章先介绍死海的地理位置;接着从水中与岸边不存在生命活动推测它“得名的原因”;继而从另一个角度,通过举例和援引传说,把死海浮力之大说得既形象又神奇;最后,综合“死海”与“死海不死”的特征,作为科学的说明,从而揭示了死海区别于其他海的最显著的特征:海水的咸度很高,所以不适于生物的生存;因为海水的比重大于人体的比重,所以浮力很大,人能自由游弋。这种从形象描绘到科学分析,进而揭示事物特征的方法是说明文常用的方法,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和借鉴。

3提问:死海是怎样形成的呢?文章又是怎样来说明死海的成因?(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小结)

讨论明确:死海水中含有很多矿物质,水分不断蒸发,矿物质沉淀下来,经年累月而成为今天最咸的咸水湖。人类对大自然奇迹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最后依靠科学才揭开了大自然的秘密。文章先引用一个古老的神话传说,反映了远古时代人们对死海成因的探索。接着从正面对死海的成因进行科学的解说。从神话的说明到科学的说明,反映出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过程,读起来也引人入胜。

4提问:引用神话传说,在说明死海中起到什么作用?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在知识小品中,往往引用一些神话传说,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说明事物。离开了这点,旁征博引,为追求增加文采而随意堆砌材料,滥引趣闻,是不足取的。本文两段传说、神话对说明死海的特征起着不同作用。引罗马统帅狄杜处死俘虏而未得逞的传说,对说明“死海不死”是一个很生动的例证。虽说是传说,却有史实作基础,更主要是符合事物的实际情况:死海浮力大,人投入海中不会下沉,哪怕是戴上脚镣手铐的人(传说中的俘虏是戴镣铐的)。这种引用不悖事理,反能起到把死海的特征说明得更形象更神奇的作用,增加读者的阅读兴味,同时,也从时间上说明死海存在悠久。

5提问:课文中为什么要引用大量数据?

讨论归纳:知识小品的写作目的,是为了传播科学知识。它虽然可以旁征博引,说古道今,但是,归根到底还是要让读者对说明对象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如第4自然段,说明死海海水浮力大是因为咸度很高。高到什么程度?文章引用了科学数据。用具体数字表明海水中所含的盐分(钠盐、钙盐、钾盐)之多,再用一个比例数字指名各种盐类在海水中的比重,这样“咸度很高”就得到了确切的说明。最后,再用其比重与人体的比重作比较,从而得出人在水中不会下沉的结论。这几个数字对于说明死海海水浮力之大都有说明效果。读到这里,真正明白了文章前面所描绘的死海水中没有鱼虾水草,海边寸草不生人不会被淹死等奇异现象的科学道理。

板书设计 :

死海  不适应动植物生存

特征         现实  人们自由游七

不死  传说  奴隶屡淹不死

原因  咸度高比重大

死海不死  成因  传说   惩罚执迷不悟的人们

实质   自然界变化的结果

现状与未来  现状  开发利用

未来  可能干涸

听读材料

海水燃烧

在自然界中,可以燃烧的物质很多,然而你听说过海水燃烧吗?水火不容,是人们早巳熟知的自然规律,然而在自然界中确有海水着火的故事。

1973年的某一天,在印度东南部孟加拉湾附近的海域,突然刮起猛烈的飓风,顿时海浪咆哮,刹那间海面上出现了奇迹:高达三四十米的浪峰上竟燃起熊熊大火,红彤彤的火焰与湛蓝的海水交相辉映,照耀着几十公里的海面,景色蔚为壮观,看到者无不目瞪口呆。

令人觉得奇怪的是:这场海上大火从何而起?是油船着火?可是,当时海面上并没有油船,难道海水也能自然?不可能!那到底又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原来这场大火的纵火犯就是飓风。在海洋上形成的飓风,风速有时可高达70米/秒,飓风所到之处,掀起巨浪,由于飓风与海水摩擦,产生了巨大的能量,使海水分解,产生大量易燃、易爆的氢气和能助燃的氧气,所以在某一瞬间引起了氢气的燃烧和爆炸,因而在汪洋大海上,燃起了一场大火。

据科学家测定,这次大火释放的能量相当于200颗***爆炸时产生的能量,难怪其燃烧场面是那样惊心动魄,令人胆寒。在能源紧张的未来,如果人类能征服大自然,充分利用大自然中的风能、水中的化学能以及太阳的光能,那该多好啊!

思考题:1.海水燃烧的原因是什么?

2.文章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说明这一奇怪现象。

答  案:1.第4自然段

2.列数字、作比较

《死海不死》教案 篇8

《死海不死》教案

教学目的

一、学习本文说古道今,运用神话故事、传说和数据说明事物的方法。

二、了解死海的特点及其原因,认识准确数据的说明作用。

教学设想

一、采用“导读法”,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明白事物的发展变化。

二、教学时数:一课时。

【附】有关资料

死海,原来在希伯来语中被称为“盐海”,湖面海拔为-400米,是世界陆地的最低点。死海南北长约82公里,东西最宽18公里,平均深146米,最大深度395米,面积1049平方公里。死海含盐量极高,表层为千分之二百三十一,底层为千分之三百三十二,比一般海水含盐量高5—8倍。死海湖水比重为1172—1227,而人体比重只有1021—1097,比死海湖水比重小,因此人们可以像躺在床上一样仰卧在死海水面上,即使不会游泳的人,也不会淹死。

──摘自《世界地理教学参考书》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出示小黑板):

1、解释词语:

(安然无恙)恙,读yàng,平安无事的样子,没有遭受什么病害或灾祸。

〔怙恶不悛〕怙(hù),依靠,凭借;悛(quān),不读(jùn),改过,悔改;一贯作恶,不肯悔改。

〔执迷不悟〕执,坚持;迷,迷惑;坚持错误而不 觉悟。

〔谕告〕告诉,使人知道。

2、下列解释是“死”的 义项。请在下列句子中选择与之相应的义项,填在后面的括号里。

a失生去命    b不顾性命、坚决    c不活动、不灵活    d不通的    e指“干涸”    f古板    g没有生物

①那时,死海真的要死了!(a、e)

②这大概就是“死海” 得名的原因吧!(g)

③……真是“死海不死。(g、a)

④……受神灵保佑,屡淹不死。(a)

二、审题,导入新课

《死海不死》是一篇介绍地理知识的说明文。它以生动活泼的形式说古道今,举实例,引传说,列数据,通俗地向读者介绍了死海的特征和它的形成过程。 “死海不死”这个标题看似矛盾,其实正抓住了死海的奇异特征,这就是既“死”又“不 死”。全文写得有条不紊,饶有趣味。

三、分析课文

1请同学们速读课文,然后写出这篇文章的结构提纲和大意(抽一名学生上黑板板演,教师订正)。

第一部分(1—4段),说明死海的特征:水的咸度很高。

第二部分(5—6段),说明死海的成因:海水含多种矿物质,长期储存沉积,因而形成“死海”。

第三部分(7—8段),介绍死海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2结合课文第一部分,说说文章是怎样从形象的描绘到科学的分析,进而揭示事物特征的。(学生讨论,教师归纳)

在第一部分里,文章先介绍死海的地理位置;接着从水中与岸边不存在生命活动推测它“得名的原因”;继而从另一个角度,通过举例和援引传说,把死海浮力之大说得既形象又神奇;最后,综合“死海”与“死海不死”的特征,作为科学的说明,从而揭示了死海区别于其他海的最显著的特征:海水的咸度 很高,所以不适于生物的生存;因为海水的比重大于人体的比重,所以浮力很大,人能自由游弋。这种从形象描绘到科学分析,进而揭示事物特征的方法是说明 文常用的方法,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和借鉴。

3提问:死海是怎样形成的呢?文章又是怎样来说明死海的成因?(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小结)

讨论明确:死海水中含有很多矿物质,水分不断蒸发,矿物质沉淀下来,经年累月而成为今天最咸的咸水湖。人类对大自然奇迹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最后依靠科学才揭开了大自然的秘密。文章先引用一个古老的神话传说,反映了远古时代人们对死海成因的探索。接着从正面对死海的成因进行科学的解说。从神话的说明到科学的说明,反映出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过程,读起来也引人入胜。

4提问:引用神话传说,在说明死海中起到什么作用?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在知识小品中,往往引用一些神话传说,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说明事物。离开了这点,旁征博引,为追求增加文采而随意堆砌材料,滥引趣闻,是不足取的。本文两段传说、神话对说明死海的特征起着不同作用。引罗马统帅狄杜处死俘虏而未得逞的传说,对说明“死海不死”是一个很生动的例证。虽说是传说,却有史实作基础,更主要是符合事物的实际情况:死海浮力大,人投入海中不会下沉,哪怕是戴上脚镣手铐的人(传说中的俘虏是戴镣铐的)。这种引用不悖事理,反能起到把死海的特征说明得更形象更神奇的作用,增加读者的阅读兴味,同时,也从时间上说明死海存在悠久。

5提问:课文中为什么要引用大量数据?

讨论归纳:知识小品的写作目的,是为了传播科学知识。它虽然可以旁征博引,说古道今,但是,归根到底还是要让读者对说明对象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如第4自然段,说明死海海水浮力大是因为咸度很高。高到什么程度?文章引用了科学数据。用具体数字表明海水中所含的盐分(钠盐、钙盐、钾盐)之多,再用一个比例数字指名各种盐类在海水中的比重,这样“咸度很高”就得到了确切的说明。最后,再用其比重与人体的比重作比较,从而得出人在水中不会下沉的结论。这几个数字对于说明死海海水浮力之大都有说明效果。读到这里,真正明白了文章前面所描绘的死海水中没有鱼虾水草,海边寸草不生人不会被淹死等奇异现象的科学 道理。

板书设计:                   死海  不适应动植物生存

特征         现实  人们自由游七

不死  传说  奴隶屡淹不死

原因  咸度高比重大

死海不死  成因  传说   惩罚执迷不悟的人们

实质   自然界变化的结果

现状与未来  现状  开发利用

未来  可能干涸

听读材料

海水燃烧

在自然界中,可以燃烧的物质很多,然而你听说过海水燃烧吗?水火不容,是人们早巳熟知的自然规律,然而在自然界中确有海水着火的故事。

1973年的某一天,在印度东南部孟加拉湾附近的海域,突然刮起猛烈的飓风,顿时海浪咆哮,刹那间海面上出现了奇迹:高达三四十米的浪峰上竟燃起熊熊大火,红彤彤的火焰与湛蓝的海水交相辉映,照耀着几十公里的海面,景色蔚为壮观,看到者无不目瞪口呆。

令人觉得奇怪的是:这场海上大火从何而起? 是油船着火?可是, 当时海面上并没有油船, 难道海水也能自然?不可能!那到底又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原来这场大火的纵火犯就是飓风。在海洋上形成 的飓风,风速有时可高达70米/秒,飓风所到之处,掀起巨浪,由于飓风与海水摩擦,产生了巨大的能量,使海水分解,产生大量易燃、易爆的氢气和能助燃的氧气,所以在某一瞬间引起了氢气的燃烧和爆炸,因而在汪洋大海上,燃起了一场大火。

据科学家测定,这次大火释放的能量相当于200颗***爆炸时产生的能量,难怪其燃烧场面是那样惊心动魄,令人胆寒。在能源紧张的未来,如果人类能征服大自然,充分利用大自然中的风能、水中的化学能以及太阳的光能,那该多好啊!

思考题:1.海水燃烧的原因是什么?

2.文章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说明这一奇怪现象。

答  案:1.第4自然段

2.列数字、作比较

《死海不死》教案 篇9

教学目的

一、了解本文是一篇介绍知识的说明文,必须对所介绍的内容有正确的依据。

二、学习本文说明方法:举事例;列数据。

三、学习本文巧妙地运用题目的方法。

教学设想

一、安排一教时。

二、通过预习划分课文为三大部分,查注词语的音、义,了解有的词语在说明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揭示课题,了解题目的运用,教读课文

讲述:本文是一篇介绍海洋知识的说明文。题目新颖,海,怎么有“死”“活”之分?既然是死海,怎么又是“不死”的呢?对这些疑问,课文的第一部分作了说明。提问:课文的第一、二部分怎样划分?明确:第一部分l--4段,第二部分5—6段。指名朗读第一部分,要求思考这一部分的内容及对题目的分析。朗读后,提问:“死海”的“死”指什么?回答,明确:第一段中介绍了死海的位置及得名的原因。说明这个“死”指鱼虾草木的死。用“竟没有”“甚至”说明这“谁能想到”的奇异现象。提问:“不死”指什么?回答,明确:指人即使不会游泳,也总是浮在水上,“不”会海“死”。这种奇异现象,课文怎样形容?回答,明确:“令人惊叹”。提问:为什么人不会淹死呢?课文引用什么材料来说明这一点?回答,明确:引用了古罗马的传说,奴隶们被投入死海却安然无恙,说明死海浮力很大,既形象,又神奇。提问:对这一特异现象,课文用哪个词语来形容?回答,明确:(狄杜)“大惊失色”。

讲述:这三段描述死海不死,说明的是表面特征,。而浮力很大的本质特征又是什么呢?课文第四段用一个设问句领起,揭示浮力大的原因是“海水咸度很高”。接下来引用统计数据作科学说明。提问:列举各种矿物质的绝对含量,数字怎样排列?回答,明确:第四段中的三个数据从大到小依次排列。提问;这段末两行的“这样”代什么?回答,明确:代上面的矿物质的绝对含量与盐类和海水的相对比例这四个数据的作用,而自然得出“无怪乎”人“沉不下去”的结论。小结:第一部分,介绍了死海的特征。(板书)

讲述:第二部分开始用设问句,可见这一部分要说明死海的成因。(板书)指名朗读第二部分,要求说出死海的成因。朗读后提问:课文引用古老的传说,起什么作用?回答,明确:引用神话,反映远古时候“死海”的出现,增添了文章的浪漫情趣。提问:第六段用“这当然是神话”承上启下,再用“其实”~转,指出死海的成因,到底是什么?回答,明确:成因:自然界变化的结果:一是地形特点;二是化学成分,矿物质很多;三是物理变化,蒸发。沉淀。

讲述:作为一篇介绍知识性的说明文,文章结尾,第三部分简介死海的变化:现状和未来。(板书)以引起读者的重视。指名朗读,要求思考:结句“死海真的要死了”的“死”指什么?朗读后,提问:“死”的含意是什么?回答,明确:死海真的要死了:这里的“死”字指死海最终将消失、干涸。

二、小结

本文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把科学知识和神奇的传说结合起来进行介绍,将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融为一体。

1.说明方法(板书)

(一)举事例。举例说明分为列举举例、典型举例、类比举例三类。本文用的是前两种。

①列举举例:举出较多例子来说明。列举海水中没有“鱼虾、水草”;海边“寸草木生”。

②典型举例:举出有代表性的例子来说明。举“人不会被淹死”的例子。

(二)列数据;第四段四个数据,用的是确数,说明统计的精确、具体。测量死海的最深处和每年水面下降,用约数。这是根据对死海的认识程度和实际变化而确定的。如对客观事物的了解还未达到精确的程度,应用约数来说明。约数是一种力求近似的估计和推测,也是建立在科学计算和调查的∩系摹a惺菘捎梅掷嗍⑵骄俜直鹊龋玫煤茫任淖炙得鞲蛎鳎呷ㄍ裕兴捣α?br>

2.本文题目新颖、巧妙,“死”与“不死”看似矛盾,其实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考虑。先悦“死”,再说“不死”,最后又说“死”,重点是“不死”,与题日呼应。题目既是文章的内容概括,又是文章的结构线索。这种相反相成的写作方法,值得学习。

二;课内练习、巩固

l.为加点的字注音,对加“凸”的字注者并解释

沉淀( )干涸( )转瞬( )

不逊( )告诫( )家眷( )

安然无恙好 )(病)执迷不悟( )(坚持)

凸凸

谕告( )(告诉;吩咐)

2.分析下列短语中加“凸”的字,是从什么角度来考虑的。(可先左右议论后举手回答, 教师作结)。

“愚公不愚”:前一个“愚”是愚笨的意思,后一个“愚”从愚公移山具有远见卓识,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发动众人有志者事竟成的角度来考虑。

‘孤儿不孤”:前一个“孤”是无父母的意思,后一个“孤”从祖国处处有亲人,虽无父母却不乏照料,前程仍然远大的角度来考虑。

学习《死海不死》的命题方法,我们可得到启发,开拓思路,这样一篇短小的文章往往就可依此为线索构思而成了。课外可用《愚公不愚》《孤儿不孤》或类似形式的题目来练笔。

四、布置作业

分析下列句子用的是确数还是约数,并指出其语法上的正误。

1.我整整花了一小时左右才把这道题解出。(“一小时左右”是约数,所以用了“整整”互相矛盾。应去掉‘“整整”二字。)

2.原来生产这台机器成本要五千元,采用先进工艺制造降低了二千五百元,成本减少一倍。(是“确数”。但数字增加才用倍数,减少不能说几倍,只能说减少一半。)

3.根据修改后的计划,生产效率提高,产量要超过原生产定额的百分之三十五。(是“确数”。百分数的运用要特别注意,本句应为“百分之一百三十五”,或去掉“的”字,才无语病。)

4石拱桥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江河之上。(是“约数”,无语病。)

5.赵州桥大约建于公元605年左右。(是“约数”,但“大约”与“左右”重复,应去掉一词。)

板书设计

一、课文结构

1.介绍死海的特征

(一)“死”海:竟没有鱼虾、水草,甚至连水边也寸草木生(列举事例)——谁能想到。

(二)死海不“死”:,人不会被淹死。(典型事例)——令人惊叹。

(三)传说:奴隶们投入死海,安然无恙——大惊失色。

(四)海水浮力大的原因:“咸度很高”(列数据)。

2.说明死海的成因

(-)上帝惩罚人,大陆变死海(神话传说)。

(二)死海成因:地形特点;化学成分;物理变化(列数据)。

3.说明死海的变化

(-)现状;吸引游客,治病不逊于温泉。

(二)未来:死海真的要“死”:消失、干涸(列数据)。

二、说明方法

1.引用

2.举事例

3.列数据

死 海 不 死 篇10

导入  新课

说明文中除了运用一定的说明顺序和恰当的说明方法来突出说明对象的特征外,还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科学小品文的语言还有生动形象的特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死海不死》这一课是如何体现语言的准确和生动的。

(一)明确目标

1.学习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数字的准确性,了解确数和约数的不同用法。

2.文中引用神话传说的作用。

(二)整体感知

通读全文,了解全文所用的列数据的说明方法,具体包括确切的数字和大约的数字两类,数字具有科学性和权威性,用得好,比文字说明简明、概括、具体,具有说服力。为了科学说明死海的本质特征——咸度高,文章列举了四个数据,前三个数据从大到小依次分别列举了三种主要矿物质的绝对含量之多,后一个数据指出各种盐类和海水的相对比例之大,用的都是确数,说明统计的精确、具体,具有科学的权威性,测量死海的面积和平均深度,用确数,测量死海的最深处和每年水面下降,用约数,这是根据对死海的认识程度和死海的实际变化确定的,数字用语也是很准确的。

文中除了用数字表现准确外,还用了“大概”“大约”“不久”“也可能”等词语表示对事物的理解程度,这也是说明语言准确性的一种表达手段。

本文的语言不仅准确,而且生动,体现在具体形象的描述和引用神话传说上,前者体现在第1自然段中,描述抓住了死海无鱼虾木草的特征,具体形象,后者则形象地说明了“死海不死”,以及它形成的漫长的历史过程,增强了死海的神奇色彩。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情况

1.复习提问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谁?它有何特征?

说明对象是死海,特征是:死(海里无鱼虾木草)与不死(人不会被淹死),本质特征咸度高。

(2)本文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采用了由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

(3)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①列数字:如:有135.46亿吨氯化钠……

②举例子:如:据统计,死海水里含有多种矿物质,……

③作比较:如:这样,就使海水的密度大于人体的密度……

④引用传说:第3和5自然段。

2.速读课文,完成下列练习。(讨论)

(1)文中所用的说明方法,是用来说明哪些问题的?各起到什么作用?

①举例子:第1~2自然段的举例子是说明死海的表面特征的;第4自然段的举例子是说明死海的浮力大的原因;

②列数字:第4自然段所列数字说明死海水中含盐多、咸度高,故海水的浮力大,第6自然段所列数字说明死海的长度、宽度、平均深度;最后一段所列数字说明了每年海水面下降的具体数据。

③作比较:这样海水的密度就大于人体的密度。说明人一到海里就漂起来,沉不下去。

④引用传说:第3自然段所引狄杜处决俘虏,屡淹不死的传说,说明

了死海海水的浮力大,第5自然段所引传说,说明了远古时候人们对死海成因的探索。

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都能使读者从科学角度认识死海淹不死人的原因,从而由浅入深的说明了死海不死的本质特征。

引传说不仅增强了说明文的趣味性、生动性,还可以使读者知道:死海在远古时代就已经形成了,自古以来人们都在寻求它形成的奥秘,只有到了科学发达的现代,才有可能得到科学解释,这样写反映了人类对死海这一自然现象从不科学到科学的认识过程,富有浪漫色彩,增加了文章的情趣。

3.分组讨论比较下列各组句子,哪个更好,为什么?

(1)这大概就是死海得名的原因吧。

这就是死海得名的原因。

(2)传说大约两千年前,罗马统帅狄杜进兵耶路撒冷,攻到死海岸边……

传说两千年前,罗马统帅狄杜进兵耶路撒冷,攻到死海岸边……

(3)在不久的将来,南部较浅的地方,海水将会消失。

在将来,南部较浅的地方,海水将会消失。

(4)较深的北部,数百年后也可能干涸。

较深的北部,数百年后干涸。

以上4组句子都是第1个句子好,“大概”“大约”“不久”“也可能”都不能去掉,因为这些表示估计、猜测的词语,是经过作者仔细考虑选用的,在没有充分的依据或确凿的证据之前,只能用这些词语表示对事物的理解程度,这也是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一种表达手段。

4.阅练第4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

(1)死海海水的浮力为什么这样大呢?

因为死海海水的咸度很高。

(2)为什么人一到海里就自然漂起来呢?

因为死海海水里含有多种矿物质,其中盐类数量更多,把各种盐类加在一起,占死海全部海水的23%至25%,这样,就使海水的密度大于人体的密度,所以,人一到海里就自然漂起来,而沉不下去。

(3)“把各种盐类加在一起,占死海全部海水的23%至25%”这一句中的“至”能否改成“和”为什么?

不能,因为用“至”说明各种盐类加在一起所占的比例是23%与25%这两个数以及这两个数之间的数,符合事实,而若用“和”就说明这个比例数只是23%、25%这两个数,与事实不符,不能体现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5.把第3和5自然段改编成小故事,讲给大家听。

(四)总结、扩展

今天我们了解位于巴勒斯坦和约旦交界处的咸水湖——死海,知道了造成它“死”与“不死”的根本原因是咸度很高,海水中含盐量多达23%至25%,并且知道了死海的成因是自然界变化的结果,以及它的形成过程,其中两处引用神话,富有浪漫色彩,增加了文章的情趣,结尾一段写了死海的过去、现在、将来,死、不死,互相照应,构成行文的线索,重点在于不死。在文章的结尾处,看到死海即将干涸,不禁痛心,同学们,只要努力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死海的将来就会掌握在我们手中。

(五)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第二题。(《辞海》中有关死海的介绍,是客观的,而我们课文则运用了多种方法,多角度说明,有具体生动的描述,有富有浪漫色彩的神话传说,这些使课文比《辞海》中的有关死海的介绍更生动、具体,更吸引读者。)

2.课下广泛阅读科普知识,丰富自己,多多了解我们的生活空间。

(六)板书设计

死海不死

语言:

2.生动:引用神话传说

六、参考资料

1.海水的治病功能,空气中如水增多了,杂质也增多,空气中的水蒸气气压相对增大,那么空气中的含氧量也就减少,人就会感到气闷不畅。如果空气中的水气少、杂质少,水蒸气气压小,含氧量特别高,对人体健康有利,海水中的盐类,矿物质丰富,具有比温泉更为理想的杀菌作用。

2.关于“盐”,一般来说,就是指酸中的氧原子被金属原子置换所成的化合物,课文中的氯化钙、氯化钾、氯化钠(食盐),都属于盐类。溴、锶不是盐类。

3.大裂谷:由于地壳运动,岩石产生褶皱、断裂,其较大的长的下陷部分叫大裂谷。

4.对课文引用神话传说的不同看法。

(1)游离于文章的主线之外

这一种观点认为:文章里的第二个神话传说游离了文章的主线,而且篇幅过长。理由是:在科学性与趣味性结合上应有明确的指导思想。科普宣传的根本任务是传播科学知识,因此科学性是前提,是灵魂,趣味性必须服从科学性;自然界和自然科学本身奇趣重重,引人入胜,科普作品要依靠科学本身的趣味来吸引读者,揭示科学奥秘。趣味性如不能为科学性服务,就失去了趣味的意义,必然造成文章详略处理不当的弊病。

(2)反映了从不科学到科学的认识过程

神话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丽的幻想,远古时代的人,受低下的生产力的限制,知识水平极低,对于自然界的各种变化,无法进行科学的解释,便归之于神的意志和权力,于是幻想出许多神话故事。上帝惩罚村民这个神话故事,当然是不科学的,但是,作者采用这个神话,除了可以增强说明文的趣味性、生动性以外,还可以使读者知道:死海在远古时代就已经形成了,自古以来人们都在寻求它形成的奥秘,只有到了科学发达的现代,才有可能得到科学的解释;人们对死海成因的认识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因此,神话本身是不科学的,但是这样写,反映了人类对死海这一自,然现象从不科学到科学的认识过程,也是合理的。

5.对死海的几点补充说明

(1)死海的水含盐量比一般海水约高八九倍,是世界上含盐分最多的一个水域。虽然每天平均有四百七十五万吨淡水从北面的约旦河和其他小河流入死海,但死海盆地气候酷热,淡水一到这里就立即蒸发了。

(2)死海附近气候炎热,干旱少雨,当地所分布的沙漠和石灰岩中,含盐量又特别高。水流经这些地区时,盐分大量地溶于水中。这些含有大量盐分的河水进入死海之后,又在死海中进一步受烈日的烘晒,使水分大量蒸发,海水不断浓缩,正如同在锅里熬盐一般,死海水中的含盐量,就越来越高。

(3)据研究,在遥远的地质时期里,死海水面比现在高出200多米。现在虽然北有约旦河注入,东南有阿萨河流进,而死海并无出口,但河流带来的水量都被蒸发掉了,所以并不能使水面上升,这也是死海含盐度特别高的原因。

(4)随着科学迅猛地发展,人们必能找到防止死海干涸的办法。据说,约旦人正在计划开辟一条长运河,想把地中海的水引入死海。由于地中海的水平面高出死海392米,还可以利用这种水位差来发电。一旦这个计划实现,死海不仅不会死,甚至会变得很活。

(以上均选自《中学语文课文研究信息集》,四川教育出版社1987版)

死 海 不 死 篇11

—、素质教育目标

1.学习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死海不死 第一课时。(数字的准确性)

2.复习“抓事物特征说明”的方法。

3.体会在文章中引用神话传说的作用。

4.了解死海的一般知识,懂得自然界的神秘现象是可以认识的道理。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体会说明文中数字说明的作用。

难点:1.文章中引用神话传说的作用。

2.关于新颖、巧妙的标题如何理解。

解决办法:1.利用实验的方法理解死海不死的道理,这样形象直观,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利用讨论比较的方法,加深对说明文语言准确性(数字使用)的理解,和对说明文中引用神话传说的作用的理解。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1.观察实验,并描述实验过程,要求层次清楚、语言简炼、准确。这个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复述课文,语言力求简洁,重点内容突出,无口语中的毛病。

3.分组讨论,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并且能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4.搜集有关死海的资料,了解死海的现状及未来,班上进行信息交流。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观察下面的实验:用一个透明容器(大口)盛水,放入鸡蛋,鸡蛋下沉;再取出鸡蛋,在容器的水中加入大量食盐(按23%~25%计算),再将鸡蛋放入,观察鸡蛋的浮沉情况,请同学们讲述一下这个实验的过程,并用两句话概括一下鸡蛋浮沉的原因,要求语言力求简练、准确,描述层次清楚,顺序得当。

(原因:由于水的密度小于鸡蛋的密度,所以鸡蛋下沉;又由于盐水的密度大于鸡蛋的密度,所以鸡蛋浮在水中,初中二年级语文教案《死海不死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复习“抓特征说明”的方法。

2.了解死海的一般知识,懂得自然界的神秘现象是可以认识的道理。

(二)整体感知

《死海不死》是一篇介绍咸水湖知识的科学小品文,文章紧紧抓住死海的特征,从“死”与“不死”入手,写了死海中没有鱼虾草木存活的“死”,和人不会被死海淹死的“不死”,然后层层分析,指出这是由于咸度高的本质特点决定的,接着指出死海的成因,是自然界变化的结果,具体说明了死海的形成过程,最后说明了死海的过去荒凉(死),现在充满生机(不死),将来将会干涸(死),全文采用了从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揭示了死海的本质特征:咸度高,文中“死”字的不同含义:“死海”,鱼虾草木不能存活,“死海不死”,人在海水中被淹死,“死海真的要死了。”干涸。

题目巧妙的把“死”与“不死”统一起来,新颖、引人入胜,从不同的角度来揭示死海的特征,这样标题既是文章的内容概括,又是文章的结构线索:寸草不生的“死”→人不会被淹死,开发利用、出现生气的“不死”一死海终将干涸的“死”,这种写法耐人寻味。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复习提问。

(1)说明文最重要的是什么?(抓事物特征)

(2)说明文中的由现象到本质,由结果到原因这都属于什么说明顺序?(属于逻辑顺序)

(3)说明文从语言上怎样分类?(一般性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也叫科学小品文。)

2.正音、辨字、辨词。

游弋(yì,不能读作gē):(兵船)巡逻,这里指游来游去。

谕(yù,不能读作yú)告:告诉,使人知道。(旧指上级对下级或长

辈对晚辈。)

安然无恙(yànq):平安无事的样子,没有遭受什么病害或祸害。

大惊失色:形容非常吃惊。

执迷不悟:坚持错误,不知觉悟。

3.分析作者的写作思路。

(1)审题:看了这个题目,你知道了什么和想知道什么?

(2)同学们自愿读课文,一人一段。

(3)复述课文,男女同学分为两大组,各出一名同学进行复述比赛。

在亚洲西部,巴勒斯坦和约旦交界处,有一个“死海”,死海中没有鱼虾、水草,海边也寸草不生,可是人到海里却不会被淹死,这是由于死海的含盐量高,咸度高造成的,死海地处约旦和巴勒斯坦之间南北走向的大裂谷的中段,它的源头主要是约旦河,河水中含有很多盐类,再加之河水不断蒸发,盐类沉淀下来,最终形成了这个咸水湖,死海的过去是荒凉的,现在开发利用后的死海有了许多生气,但是由于蒸发量大于输入量,死海的将来可能干涸。

(4)根据上面的复述,你知道了什么?

(说明对象:死海。

说明对象的特征:死与不死,即咸度高。

死海的形成:死海的过去、现在、将来。)

(5)具体分析,看看文章如何来体现以上内容的,读第1自然段,它交代了什么?(死海的地理位置,死海得名的原因。)“死海”一词中的“死”是什么意思?(鱼虾草木不能存活。)

(6)依照第1自然段的思路,同学们自己说说学第2自然段的所得。

(交代死海的另一特征:不死。)

(7)读第3~4自然段,做以下练习。

①第3自然段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主要内容是:引用传说,说明死海浮力之大,既形象,又神奇)。

②第4自然段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主要内容是说明死海浮力大的原因。)

③第4自然段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从结果到原因的逻辑顺序。)

④第4自然段的说明方法有哪些?

(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8)读第5~6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①第5自然段讲述的是不是死海的成因?用原文回答。

(不是,这只是神话,是人们无法认识死海形成过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