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秀7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里是漂亮的小编给家人们分享的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秀7篇),欢迎借鉴。
苏教国标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篇1
一、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科学小品文,通过川川和磊磊两个孩子与勘探队员的交谈,介绍了许多有关岩石的知识,也表现了两个孩子热爱科学、探求知识的强烈愿望。全文有14个自然段,可以分为3段。
(一)、(1~5)勘探队员告诉两个孩子,山上的石头一层层的,就像一册厚厚的书。
(二)、(6~11)介绍了“石头书”上的字和画。
(三)、(12~14)石头书里的学问真不少,石头书的用处可大了。
二、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和5个二类字,理解有关的词语。
2、通过学习,理解"石头书"的含义,了解有关化石的知识,培养学生对周围感兴趣的事物刨根究底,乐于探究,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教学重难点:
了解有关化石的知识,培养学生对周围感兴趣的事物刨根究底,乐于探究的态度。
四、教学时间:
3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教学目的:初读课文,学习有关的字、词。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书是我们常见的学习用品,从书中我们能汲取营养,获取丰富的知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与书有关,齐读课题:石头书
2、看了课文题目,你有什么想法?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
2、同桌互相读读,做做小老师。
3、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三、弄清课文脉络,出示思考题:
根据下面的意思,对照课文想一想,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说了这些意思。
(1)、勘探队员告诉川川和磊磊,山上的石头一层层的,就像一册厚厚的书。
(2)、勘探队员叔叔介绍了“石头书”上的字和画。
(3)、川川和磊磊很高兴,也想读这本书。
四、学习生字:
1、学生合作、交流学习10个生字的读音和字形、意思。
2、自学、领读二类字
3、检查朗读有关的词语。
五、布置作业:
1、练写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第二教时
教学目的:
理解、品析课文。
一、复习检查:
1、检查复习课后的词语。
2、自由提问:
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课文,看了课题,你想知道哪些问题?
二、学习课文:
学习1~5自然段。
1、朗读课文:
过渡:第1、2自然段告诉我们勘探叔叔趴在一块大石头上聚精会神看着什么,这一不同寻常的举动引起了川川的好奇。
2、你读了课文明白了什么?
3、石头像书吗?说说你的看法
4、指导朗读这两个自然段。
学习6~13自然段。
1、朗读课文:
思考:勘探员叔叔面前明明是一块光秃秃的石头,可他为什么说自己在读书?
(引导学生从石头的外形,石头的字画,及石头的价值和作用这些角度考虑)
2、小组学习,交流;
(1)、你读了课文后,明白了什么?石头上的字指的字是什么?画指的是什么?
(2)、川川和磊磊听了勘探叔叔的话,为什么“不禁笑了起来”,“不禁”是什么意思?
3、分角色朗读课文。
学习课文12~14段:
1、分角色读。
2、理解:
(1)、读第12自然段,联系第8、10自然段,想想勘探队员叔叔是根据什么来判断这里曾经是海洋和密林?
(2)、"刨根问底"是什么意思?这个词说明了什么?这本书究竟有什么用?只是根据什么来推断的?
(3)、川川和磊磊为什么高兴?为什么说石头书里的学问可真多?这里的"读"字应怎样理解?
3、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总结全文:
1、说说"石头书"的含义。
2、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随着作者阅读了"石头书",了解了有关石头里蕴藏了这么多知识。在大自然中,还有许多类似的"石头书"这样的事物,等待我们去探究,去研究。我们现在应努力学习,长大了去揭示哪些奥秘。
四、作业:
练习朗读课文。
第三教时
教学目的:
总结课文,指导实践活动。
一、分角色朗读课文。
1、感受全文的感情线索。
读课文,思考:川川和磊磊的神态和语气在这件事的过程中是在不断变化,请在文中画出有关的词语。
2、分角色朗读
二、总结:
1、学习了课文,你知道到了哪些知识?
2、学习了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三、实践活动:
1、推荐一些你认为好的科普读物,并简单介绍一些内容。
2、交流收集的图片、资料或制作的小报。
3、浏览相关的网站。
语文三年级苏教版上册优秀教案 篇2
《拉萨的天空》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作者对拉萨湛蓝的天空的赞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
教学重难点:学习本课生字,能正确书写。体会作者通过对拉萨天空的赞美来表达对拉萨的无限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挂图;生字卡片;有关拉萨的资料。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有关拉萨的音像资料。
2、拉萨是我国西部一座有名的目光城。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西部,走进拉萨,去欣赏那里别具风情的迷人风光,去仰望那与别处不同的天空。板书课题:7、拉萨的天空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认读生字新词,了解词意。
(1)去掉拼音,读准生字。
(2)给生字找朋友。
(3)读准新词,并再回到文中,读懂新词。
(4)小组交流对词语的理解。
3、先练读课文,再把你喜欢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
4、初步感知课文。读了课文,你想说什么?学生自由表达,教师相机引导。
三、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指名读。
2、识记生字字形。
3、指导书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2、指名朗读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二、精读感悟。
1、轻读第一自然段,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1)拉萨的天空的特点:湛蓝、透亮。
(2)品读比喻句。把“拉萨的天空”比作什么?由此你体会到什么?
2、自读二至四自然段,用笔勾画最能体现拉萨天空特点的语句。
(1)小组交流,并读一读。
(2)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3)全班交流品味,学生读句,谈体会。
(4)图片展示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3
【教学要求】:
1.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读懂例文《山坡上》。
2.引导学生有顺序的观察田野里的迷人秋景,注意抓住主要景物,要有动有静。
3.观察郊外一片田野,有条件的可让学生选其认为最美的几样画下来或拍成照片。指导学生结合图画和照片,按照观察顺序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主要景物的选择(动静结合),观察顺序。
难点:抓住景物的特点,笔下含情,把景物写美。
【课前准备】:
1.课本插图投影片。2.例文录音。
3.带领学生有顺序地观察郊外的稻田,做好记录或拍摄下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在这个凉爽宜人、天高云淡的秋天,我们走出了校园,与大自然亲密接触,那份舒畅的感觉至今是不是还令你们回味呢?今天我们就用手中的笔把美景写下来,作为永久的纪念,乐意吗?
二、读懂例文
1.学生自读、思考:例文中写了什么?用“——”画出来。
2.交流以上问题。
三、再读例文,讨论写法
1.播放例文写草部分的录音,同时投影幻灯片。(山坡上草的图景)
学生边听边观察,思考: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草的?
讨论交流:草——高矮颜色(板书)
2.播放例文写花部分的录音,同时投影幻灯片。(山坡上花的图景)
学生边听边观察,思考: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花的?
讨论交流:花——颜色名字(板书)
3.小结:以上这些景物都是静的,作者是从颜色、高矮等方面写的。
4.过渡:文中除了写这些静的景物,还写了什么?怎样写的?
5.播放例文最后一部分录音,同时出现“我”、蝴蝶、蚂蚱的投影。
学生边听边思考问题。
讨论交流:蝴蝶、蚂蚱(板书)
小结:这些属于动的景物。
6.再次演示投影,揭示观察顺序
作者是按照从整体到部分、由远到近、先动后静的顺序观察的。
7.读读习作指要,总结写法:
(1)抓住主要景物。
(2)写出景物的主要特点。
(3)按照景物的方位远近和观察的先后顺序,把要写的景物恰当的'连接在一起。
四、迁移仿作
1.明确写作要求:下面我们就用刚才学到的方法来写一写我们在秋游时看到的那片美丽田野。
2.习作指导。
(1)交流学生所画的图和拍摄的照片。
(2)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照片和图画予以展示。
(3)创作的同学介绍画的意图、顺序或拍摄的角度,说说为什么画这些、拍这些。
(4)学生评议,说图意。
(5)指导学生写稻田。
A 幻灯投影稻田图片:小朋友,现在老师想请你来介绍这片稻田,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介绍呀?
B 学生自由练说。
C 指名从不同角度说。
D 出示好词语篮和好句子筐:一望无际颗粒饱满
一阵风吹过,金黄色的稻子随风起舞,像一片金色的海洋,一浪推过一浪,非常壮观。
那颗粒饱满的稻穗仰起脸骄傲的向人们炫耀自己的强壮!
(6)写好图上其它的景物,丰富习作。
小朋友,你看在稻田中,谁在那儿蹦蹦跳跳地忙碌呀?
那快活地飞来飞去的又是谁呢?他们在说些什么呢?
还有那弯着腰,挥舞镰刀的人们呢?他们的表情如何?那轰隆隆响着的应该是收割机吧!我们也把它们搬进我们的作文簿里好吗?
(7)学生练说习作,要求把景物连起来说。
(8)指名说,评议。
(9)学生写草稿,师生评议。
(10)学生誊写习作,自主展示绘画、摄影作品和习作。
板书设计
写一处秋天的景色
草——高矮颜色
野花——颜色名字
蝴蝶、蚂蚱——动作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学用字词句、写好钢笔字、读读背背、口语交际、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点】
口语交际和写字
【教学时数】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学用字词句
1、第一部分。
(1)四人小组自由朗读六个词语。
(2)不认识的字可以在小组内请教同学或老师,也可以查字典。
(3)连读词语,想象画面,了解词义。
小组学习:首先观察题中的画面,想象情境,感知词义的优美意境。然后凭借熟字推想词语的意思和所描绘的情境。
(4)读词语,选一个你喜欢的词语,说说词语所描绘的优美意境。
2、第二部分
(1)观察插图想像情境。
(2)熟读词语,练习与画面连线。
(3)教师指导,巡视纠正。
3、第三部分
(1)看图,想想图中画了些什么。
(2)四人小组练习看图说词语。
(3)小组交流比赛词语。
二、教学第二题:写好钢笔字
1、认识要写得字,想想是什么结构的字。
生:这三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
师:左右结构的字有什么特点?
2、咱们还是看看“小小建议”吧:左部收,右部放,撇要缩,捺要伸。
3、在田字格里观察这三个字,注意间架结构和布局。
4、练写钢笔字,教师提示握笔和坐姿,巡视指导。
展示钢笔字写得好的同学的作品。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三题:读读背背
1、读背词语。
(1)指导学生观察插图,说说图上都画了些什么。
(2)朗读课文《做一片美的叶子》,体会叶子和大树的关系也正如一个人和社会群体的关系,感受其中蕴含的哲理。
(3)多次连续词语,体会词语的整齐美和节奏美。在诵读中了解词语之间的联系和意思。
2、读背古诗《夜书所见》。
(1)带读全诗。
(2)看图,说说两个小孩在干什么,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是深秋的夜晚。
(3)熟读成诵。
二、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同学们,从这学期我们就开始学写毛笔字了,在《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中老师告诉你们写毛笔字有哪些好处?
生:闭气凝神,陶冶情操。
生:热爱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2、同学们说的有道理,我们现在学习“横”。
指导:横有长横和短横之分。
3、教师书写长横和短横。指导运笔方法。
(1)长横:笔画稍长,左低右高,略带斜势,起笔较重,中腰略细。向左上逆锋起笔,旋即转向右下稍按,以中锋向右行笔,至收笔处顿笔回锋,藏锋收笔。
(2)学生练习写长横
(3)短横:起笔轻快,可顺锋入纸,向右行笔,渐行渐按,至收笔处稍顿缩锋收笔。写时略带仰势。
学生练习写短横。
第三课时
一、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课前准备:最近读的书,摘抄书的作者,主要内容和精彩片段。
1、教师谈话:我们在与大家讲话或听别人讲话时,要注意什么?
2、仔细看插图,四人小组讨论。
3、小组交流:组织语言时注意语句通顺,条理清楚,声音响亮,速度适中。听别人发言,要精神集中,注意礼貌。
4、大家特别喜爱读课外书,今天我们就开个“小小读书交流会”。老师想了解一下大家都读过哪些书,请你们上来把你读过的书名写在黑板上好吗?
5、把你们在读书过程中所了解的书的作者、主要内容,摘录的精彩片段,用自己的话说给大家听。
6、同学们开始组织语言,努力讲得语句通顺,条理清楚,声音响亮,速度适中。
例生:我读的书是《十万个为什么》的天文地理卷,作者是石宗宾。它主要介绍了天文和地理方面的知识,如“为什么太阳会发热”“什么是自然界‘蝴蝶’效应吗?
7、教师评价:听别人发言,同学们要精神集中,注意礼貌。你们对她的发言还有什么建议吗?
8、学生评议。
二、学生分小组进行交流,教师巡视。
三、师随机进行总结。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5
【课时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理解生词的意思,能辨别“蕴藏”“储藏”意思的不同。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辨别段落的中心句,感受中心句在段落中的作用。
【课前预学】
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揭题读题
1.出示地球照片,说说蓝色、黄色、白色的部分各是什么。
2.板书课题:地球的两顶“白帽子”,猜猜作者写的是什么。相机板书:两极。
3.作者把它们叫作“白帽子”,给你怎样的'感觉?
4.读题,体会语言的生动形象。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试学:
地球的“白帽子”,究竟有什么特点和作用呢?
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教学生词,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地球 滚烫 泼向 炎热 呼风唤雨 调解气温
免费 适宜 烤鸭 一股股 西伯利亚 生存环境
宝库 蕴藏 丰富 企鹅 居高不下 矿产资源
合作共学:
(1)“烫、境、藏”是后鼻音,“热”是翘舌首。
(2)字形辩析:球和求、烤和考、唤和换、存和在,相机指导识记。
(3)词义理解应采用多种方式,,根据学生现场的反应灵活生成。
3、导学提示:“白帽子”有哪些特点和作用?分别是哪些自然段告诉我们的呢?请同学们再次轻轻地读读课文,画出关键的句子。
(1)指名回答。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请学生分别画出二至五自然段的中心句,并相机板书关键词:
冷
调节气温
自然资源的宝库
有很多动物
(2)谁能用上这些关键词来说一说,地球的这两顶“白帽子”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3)小结:在阅读时,如果我们可以找出中心句,圈出其中的关键词,便可以迅速地提取一段文字的主要内容。让我们一起再把课文的第一、六自然段和二至五自然段的中心句连起来读一读。
三、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这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地球的两顶“白帽子”》这篇课文,学习了生词,抓中心句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下堂课我们将再次走进两极,细细品读,一定能够有更多的收获。
2、作业:练写习字册。
【板书设计】
地球的两顶“白帽子”
冷
调节气温
自然资源的宝库
有很多动物
苏教国标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篇6
教学目的
口语交际——小小读书交流会
教学重难点
能够用通顺的语言将读书的乐趣表达出来。
教学准备
在黑板上用彩色粉笔和图案装饰一个主题黑板报报头。
教学过程
一、读题,揭示审题。
1、这次口语交际的主题是什么?(读书交流)
2、交流什么内容?
3、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书名,作者,主要内容,精彩语句)
4、除了以上几个方面,也可简要地谈谈自己的感受等。
二、揭示目的。
1、质疑:读书交流的目的是什么?
2、介绍书实际上就是在和他人交流,心中要想着把自己的收获告诉别人,这样才能达到吸引别人也来读你介绍的这本书,这是最终目的。
三、指导练说。
1、小组展示自己带来的书,再全面展示。
2、请一位学生介绍,同学评议,教师小结。
3、小组交流,巡视检查。
4、全班交流,尽量以鼓励为主,让学生能大胆表达,相机指导。
四、通过小组及全班的交流,进行读书交流。
五、教师总结。
与他人分享读书的乐趣,你会得到双倍的快乐。今天的“小小读书交流会”是我们同学攀登书籍高峰的开端。多读书,多读好书,多与家人、同学、教师等人交流,你将成为一名知识丰富、充满智慧的人。
三年级语文教案 篇7
《童年的泥巴》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理清课文条理,学会热爱生活,开始感受“一切过去的都会成为美好的回忆”。
2、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3、认识10个字,会写12个生字。
教学难重点:
难点:理解“风一样的日子”的意思。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现在我们来学习一篇回忆童年的课文(板书课题:童年的泥巴。)
2、齐读课题,质疑:看到题目你有哪些问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遇到困难多读几遍。
2、同桌或前后桌互读互听,指出对方的不足。
3、把自己读得最满意的地方读给全班同学听。
4、再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得问题。
三、品读课文,理解内容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
(2)分小组朗读,并派代表在班上读。
(3)班级赛读,评选朗读能手。
2、讨论。
课文中有哪两句话几乎是一样的,动笔画一画,想一想:这是不是重复了,说说你的理解。
四、扩展阅读,培养能力。
你知道哪些名人的童年趣事。
第二课时
一、识写生字。
1、出示字卡,认读生字。
2、引导学生发现田字格里多数生字的构字规律和结构特点。
3、学生当小老师当堂交流。
4、联系写字。
二、积累运用。
1、把自己搜集到的童谣和同学交流。
2、完成课后自选词语。
三、布置作业。
1、课后阅读《阅读》中的相关文章。
2、摘录文中优美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