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教学设计【优秀5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长城》教学设计【优秀5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长城》教学设计 篇1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进行一次知识竞赛,看谁知道得多?
生:个个全神贯注,洗耳恭听。
师:你们对祖国名胜知道多少?
生:(抢答)故宫、天坛、西湖、东方明珠、长城……
师:谁游览过长城?谈谈自己的感受。
生:(亮开嗓门,兴奋地讲述)……
【赏析】新课伊始,教师用“祖国名胜知多少”一问,拉开了学生说话的闸门,为新课的学习活动,营造了最佳的情绪背景。
师:是啊,长城雄伟壮观、高大坚固,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世界八大奇观之一。今天,让我们一起去领略长城之风光。(板书:长城)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播放多媒体课件(长城概貌及近景图,并配有课文朗诵)。要求:观长城形,听配乐诵,思筑长城人。
【赏析】教师把形象直观的多媒体课件展现在学生眼前。学生的情感随着画面的变化起伏而推进、延续,与此产生共鸣,充分调动起学生与文本交流的兴趣。
师:看完画面,你们想说点什么?请谈谈自己独特的感受。
生:长城气魄雄伟,我从来没见过那么大的方砖与条石。我多么想站在长城上,与小伙伴们互相呼应,体验一下古代军人打仗时的那种豪气。
生:那么长的长城,劳动人民是怎么建造的呀?得花多少人力、物力、财力呀?
生:古代劳动人民为什么要修筑长城呀?
【赏析】学生通过看、听、想产生了富有个性化的表象、体验与疑问。
师:大家说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现在一定很想知道有关长城的情况,那么就请同学们展示一下自己搜集的有关资料(课前布置过的)。
生:我从课外读物中发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为了互相防御,各在地势险要的地方修筑长城。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中国后,于公元前214年将秦、赵、燕三国的北边长城予以修缮,连贯起来,俗称“万里长城”。到了明代,又前后修筑长城达18次。明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生:我从网上查到,在我国的西北地区,长城沿线的许多地方由于环境恶化,土地沙漠化严重,当地农民找不到可以用来盖房、垒猪圈的黄土,竟然把长城的夯土挪为己用,这样的情况在长城沿线常有发生。我真希望有关部门管一管。
师:走到前几名发言的同学跟前,一一跟他们握手,并夸奖他们说:“你们真行,搜集了不少的资料,使我们弄清了许多问题。请你们再读读课文,看看从文中你又知道了什么?”
生自读自悟,人人专注。
【赏析】课前布置搜集,课中注重展示,这样更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师: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1.谈谈自己读文的收获,把对自己感触较深的段落、语句认真地读一读。
2.谈谈自己的疑惑点,与小组成员探讨、交流。
3.创造性地以“小小导游员”“小小播音员”“小小诗人”“小小歌唱家”“小小书画家”的身份表演课文。(要求:导词精炼、富有激情;歌声清脆、悦耳动听;诗文优美,琅琅上口;绘画简明,几笔构成。)
【赏析】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全员参与,个个兴趣盎然,纷纷谈、读、释,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了全体学生的发展,体现了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的有效交往,实现了教师角色的转变。
师:组织小组展示学习成果。可以选择以上五种形式的两三种,在班上表演。注意:认真倾听、观看他人的展示,并作出评价。
班内小画家首先登台,寥寥几笔,勾勒出长城概貌图与齿形墙图。
著名小歌手,一边唱着《长城谣》,一边走到台前,指挥大家一起唱。(众生微笑着,拍手齐唱。)
图画完啦,歌唱完啦,“语言大师”马上登台,以导游员的身份,将课文内容浓缩,向游人富有激情地介绍长城的历史故事及结构特点。其余学生津津有味地听着,那会意的神态,流露出畅游长城的欢乐。
小小诗人更是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拿起手中的笔,写下了一首奇丽的小诗,放在实物投影仪上与同学们见面:
长城啊,长城!
你像一条巨龙,盘据在崇山峻岭,
你如一座堡垒,为中原大地遮风,
你似一尊丰碑,炎黄子孙血汗凝成。
长城啊,长城!
我为你歌唱!
我为你自豪!
我为你列入“世界八大奇观之一”骄傲!
师走到表演的同学面前,抚摸着他们的头,激动地说:“同学们的精彩表演真让老师感动,你们在自读、自悟、自讲、自唱、自吟、自画等一系列活动中,理解了课文,增长了才干,陶冶了情操,受到了爱我中华的教育。”
下面,让我们跟着美妙的音乐,唱起来,舞起来。播放vcd《长城长》。
学生全体起立,做做深呼吸,情不自禁地跟着音乐唱起来。
《长城》教学设计 篇2
一、激情导入
长城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它和意大利的比塞塔、埃及的金字塔,都是举世闻名的伟大建筑。因此,长城吸引着许多中外游客,大家都想饱览一下长城的壮丽风光,欣赏一下长城的建筑艺术,得到美的熏陶和享受。你们谁游览过长城?想不想去观赏一番?(播放视频)
看后你想说什么?你能用课本中的一句话来评价长城吗?
课件出示句子:这样气魄雄伟的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齐读。你觉得哪些词重要?板书:气魄雄伟 伟大奇迹
抓住关键词再读。你从哪里感受到它“气魄雄伟”?是“伟大的奇迹”?
二、从远看到近看,体会长城特点。
(一)研读远看,体会长城特点
1、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思考:这段话写出了长城的什么特点?
2、作者怎样写长城的“长”?
(1)像一条长龙,比喻句;用形象观察法理解崇山峻岭、蜿蜒盘旋
先观察课文下边的插图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两个词语的意思,感悟长城的气魄雄伟。
(2)联系生活实际体会一万三千多里(13000里除以8里等于150天,要走整整一个学期——长),列数字。
3、指导感情朗读。(多么长、多么气魄雄伟的长城啊!你能用朗读把长城的雄伟气魄表现出来吗?
4、小结过渡:这样长,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其他国家有吗?所以作者这样赞美长城(指向中心句)学生齐读——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二)略读近看,体会长城的特点
1、学生自由阅读第二段,思考:这段话写出了长城的什么特点?(高大坚固)
2、图文对照,了解长城结构。出示长城近景图,让学生指出垛子、瞭望口、射口、城台的位置。
3、从长城的设计巧妙体会劳动人民的智慧。
(1)引读:城墙顶上——————。城墙外沿——————城墙顶上——————。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
(2)引导学生想象:古人是怎样利用长城打仗的?体会劳动人民的智慧。
小结:这么高大坚固的工程,让人不禁为其壮观震撼;这么巧妙的设计,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体现,在世界军事史上都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怎么不让人惊叹!(学生齐读中心句——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三、从单看到多看,体会劳动人民的血汗、智慧
(一)单看条石,体会劳动人民的血汗、智慧
过渡:每个站在长城上的人,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都会情不自禁的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这么伟大的工程是怎样建成的呢?
1、出示句子: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
2、学生默读,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语思考、体会、批注自己的体会。
3、学生交流,紧紧围绕数量多、重量大、设备差、山势陡来体会修筑长城的艰辛,体会劳动人民的血汗、智慧。
4、小结:激情朗读——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二)多看其他,联系一二自然段及课外积累,深入体会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1、过渡;单看是什么意思?(只看、仅看。)刚才,我们只是看了条石就体会到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不容易,如果我们来联系1、2自然段,你还能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修筑长城的不容易?
2、生读书,汇报。(1)高大坚固、十分平整、设计巧妙体现了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2)从长于万里,崇山峻岭体会到工程浩大,艰难——
3、激情引读,深化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及民族自豪感。
师:长城长于万里,工程浩大——生读: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师:长城高大坚固,永远屹立——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师:长城设计巧妙,举世瞩目——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师:从春秋战国到明朝,一代又一代劳动人民用了多少智慧和血汗,才凝结成————生接读: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师:所以说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生接读: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4、总结:同学们,我们这样前后联系,课内外结合阅读思考,深刻地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血汗和智慧,这是阅读课文的好方法,大家今后注意运用这个读书方法。
四、总结全文
师指板书:今天,我们领略了长城的魅力,他那雄伟的气魄,包含的血汗和智慧,都无愧于世界奇迹。马主席说:不到长城非好汉!同学们,有机会一定去亲眼目睹这世界奇观。也可以通过长城网站去更好地了解长城。
《长城》教学设计 篇3
教材依据:
设计思想:
《长城》这篇课文是看图学文,认识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如何让语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有机结合,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从不同观察点观察事物的方法,学习在观察中展开想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从不同观察点观察事物的方法,学习在观察中展开想象。
3、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认识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联系上下文体会作者在联想中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联系上下文体会作者在联想中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准备:
要求学生做好课前预习,上网搜集长城相关图片资料,教师准备长城的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003年,中国首次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从而我们认识了一位英雄,他是谁?你们知道吗?那你们知道杨利伟叔叔在太空中看到的唯一的人工工程是什么?对,是长城!今天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长城》。
二、整体感知,心生赞叹
请同学们看录象(播放长城配乐范读的录象),边听边看边想长城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三、朗读课文,体会特点。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你从哪里体会到了长城的长?(学生抓住长龙,一万三千多里等词语体会)
2、什么是蜿蜒盘旋?请同学们感情朗读第一句,看看你还能体会出什么?(长城的雄伟气势)
3、指导朗读
4、渗透写作方法:作者在这段描写中,分别运用了打比方和例数字的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长城长而壮观的气势,这也是我们今后在习作中需要学习的把事物写具体的写作方法。
5、明确观察点:这是在哪里看长城?(远处)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请同学们有感情的自由读第2自然段,看看长城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高大坚固)
2、长城的`高大坚固体现在哪儿?(建筑材料、垛子、方砖)适时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朗读。
3、长城为什么要修筑得这样高大坚固呢?(意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了解长城是古时候用来防御敌人进攻的城墙)
4、既然是作为防御的城墙,长城除了建的高大坚固,还有什么特点么?(设计有方,设施齐全,在长城上有了望口和射口,垛口,城台,城墙还很宽,便于奔跑)
5、在这段描写中,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6、明确观察点:这是在哪里看长城?(近处)
教师小结:作者按照由远及近,从整体到部分的方法向我们介绍了长城,并详细说明了长城的特点和用途。
7、播放长城近景录象,指名当导游的同学介绍长城。
8、听了他的讲述,大家对长城有了更深的了解。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第三自然段。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作者浮想联翩,谁来读第三自然段?(指名读)
2、作者想到了什么?
3、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的辛苦和智慧?(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并且点名朗读)
(四)学习第4自然段
1、此时此刻,作者不由得发出这样的赞叹,齐读最后一段。
2、为什么说长城是个伟大的奇迹,你理解了么?(学生发表见解)
四、品味长城,升华情感:
长城是那样气势雄伟;长城是那样高大坚固;长城是那样绵延千里:长城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伟大的智慧力量。所以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是中华民族的骄傲。现在我们共同唱起国歌来结束本文吧!
五、板书设计:
长城
远看:气势雄伟长龙一万三千多里
观察
近看:高大坚固垛口了望口射口城台
触景:长险多重难
联想
生情;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赞美:伟大的奇迹
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看图学文的文章,四年级的训练重点是读文章想画面,所以在这篇文章的教学过程中也不能忽略这方面的训练。而这节课欠缺的环节就是有感情地读课文的同时,想象文中所描绘的情景、画面。而把指导有感情朗读,和训练学生读写结合的设计“你还能联想到当时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哪些情景?应该引导学生读文章想画面,让学生能把抽象的文本在脑中形成具体的表象。教师借用资料激情导入,让学生对长城有一定认识,在此基础上研讨课文,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课文内容生成解说词,这样在轻松的氛围中把握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同时又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及组织材料的能力。对照插图读文,让学生对长城的外貌有一个整体印象,并通过抓住"蜿蜒盘旋","像一条长龙"等词语初步从读中悟情。同时也初步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看出,只要教师放权学生,并给予适当指导,学生完全有这个能力的。这部分教师引导学生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抓住细节认识事物的特点。同时学习作者运用准确的语言表述所观察到的具体内容的方法。这样不但训练了学生观察能力,而且将语文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小组合作、探究,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教师再用语言激情去感染,带动学生,学生在文本中感悟激情。最后让学生齐唱国歌,这样学生在歌声中很自然的就感受到长城的伟大,同时也激发了对祖国壮丽河山热爱的情感,情感得到升华。
《长城》教学设计 篇4
【教学设计学科名称】
北师大版课标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二遗迹《长城赞》
【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
我上课的对象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这个班的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活跃,很多学生的语文基础非常不错而思维灵活、语言表达能力很强,课堂上总会出现一些精妙的回答。
【教学内容分析】
《长城赞》是一幅长对对联,叙述了长城悠久的历史,描绘了绵亘万里,雄伟壮丽的风光,赞美了“黎民百工”的聪明才智和坚强毅力。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认识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从不同的观察点抓住事物特点、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按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并在观察中展开联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仔细体会文章字里行间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分析】
1、指导学生掌握观察事物的具体方法和如何在观察的基础上展开联想。
2、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等重点句子的意思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我国有世界闻名的万里长城,有哪些同学去过长城?谁能把自己亲眼见到的长城给大家描绘出来?并说说你在游长城时有什么感受。
好,万里长城的雄伟坚固给我们每一个到过长城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们深深地感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那么,今天让我们通过《长城》这篇课文的学习,再次游览一下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吧!
(二)检查预习。
(三)出示放大的长城彩图或放映幻灯片,播放配乐朗读,让学生边看边听,激发学生对课文学习的兴趣。
交流研讨:对联是从哪几个方面赞美长城的?学生介绍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与大家共享。
指名读课文
1、放映长城的图片,播放歌曲《长城颂》让学生形象感知长城的气势雄伟。
2、精读品味,语言赏析
鼓励学生充分自读,理解大意,了解对联的对仗工整,音韵和谐,体味对中华长城和中华民族的赞美,洋溢着浓厚的民族豪情,注重有感情地朗读和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激发。
(体会作者是如何将观察画面时产生的视觉形象与语言文字相结合,准确描述事物特点的)
(四)作业。
1、复习词语。
2、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从中了解了长城的气势雄伟、高大坚固。现在,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进一步了解作者是怎样在观察中展开联想,表达自己的感受的。
(二)指名朗读课文,边读边想,作者是怎样描述长城的?
1、这一段共有几句话?
2、默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联系上下文说说加粗字的意思。
3、齐读,再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讨论: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提示:因为:①长城是那样气势雄伟;②长城是那样高大坚固;③长城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伟大的智慧力量。所以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五)齐读课文(六)指导背诵。
(背诵方法提示:两个自然段共四句话,按句子背诵,第1句话背熟后,再背第2句,依次背第3句、第4句,然后再串连背诵,边读边思考边记忆。)
(七)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课堂练习】
讨论: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作业安排】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附录(教学资料及资源)】
1、学生课本。
2、多媒体课件。
《长城》教学设计 篇5
【教材简析】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这篇课作为引领学生开始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旅的第一扇窗口,不但表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与雄伟壮观,还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抒了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盘旋、南面百、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为,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4、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体会出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
【教具准备】多媒体、初读长城介绍纪录片、国歌磁带。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导入,初读课文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看看。
2、据1969年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报道:在太空和月球上只能辨识出地球上两项特大工程。一项是中国的长城,一项是荷兰的围海大堤。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象征──长城。
二、再读课文以读字词
1、自由读课文:
圈出生字,认读生字
2、用“”画出不理解的词,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字典理解它们。
3、重点点拨:
⑴字形:
隔砖旋
⑵字义:
垛口瞭望射口
三、练习朗读课文
要求:
1、准确。
2、通顺。
第二课时
一、播放介绍长城的纪录影片,整体感知
老师激导入课题:
长城──中华民族的象征,华夏儿女的骄傲,它以它自身的魅力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国内外游客。简短的纪录影片把我们带到长城脚下,使我们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你能用书中的一句话评价一下长城吗?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板书:
气魄雄伟
17、长城
伟大奇迹
二、精读课文,剖析语言,加深认识
1、出示重点词句、质疑: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针对这个评价,你能提出哪些关键问题供大家学习讨论?
(学生提出问题)
2、再读课文,解决问题:
⑴指名读第1、2自然段,思考第一个问题,发表见解。
(引导学生说出长城的长、高、弯、坚固。引导学生细致读课文,全面考虑问题,并鼓励学生从自备资料中选择相应内容进行补充。)
⑵品读课文,读出理解:
你能通过朗读反这种气势表达出来吗?
⑶再次观察文中插图:
以小导游的身份,指图向大家介绍长城的气魄雄伟。
3、烘托高潮,体会情感:
过渡:
长城仅仅中为它的气魄雄伟就被称为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吗?你能用书上一句话概括出其他原因吗?
(指名说)
⑴出示:
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迈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⑵齐读:
从这句话里你想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赶紧和身边的同学说一说。
(互相交流)
⑶班内交流:
指名谈谈自己的看法、想法。
⑷让我们饱含对劳动人民的敬意,再读这句话。
四、整体把握全文,升华认识
1、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
(指导学生整体认识。)
2、激发自豪之情(播放国歌):
长城,己被写过了国歌之中,融进了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之中,她像一座宝贵的历史丰碑,闪烁着中华民族文明和智慧的光彩,她是中华民族的魂,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是我们炎黄子孙的骄傲。让我们一起来唱响国歌。
3、拓展:
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说的?有什么想写的?
【板书设计】
17、长城
伟大的奇迹气魄雄伟
血汗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