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案大全 > 教学设计 >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优秀5篇正文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优秀5篇》

时间:

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下面是整理的螳螂捕蝉教学设计优秀5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螳螂捕蝉》教案 篇1

《螳螂捕蝉》教案

丰台区右安门二小     周 辉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它们在课文中的意思。理解“其”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指代的不同内容。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展开想象,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4、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在考虑问题和处理事情时,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要瞻前顾后,通盘谋划。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文章所蕴涵的道理,展开想象,创造性地进行复述。

三、教学难点:

理解“螳螂捕蝉”和“吴王伐荆”二者之间的必然联系。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8课《螳螂捕蝉》。我们知道这种文章叫文言文,在以前我们都学过哪些文言文呢?

文言文是古人写文章的语言,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今天我们学习的《螳螂捕蝉》这篇课文是一篇短小精悍的故事,但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作者刘向写这个小故事能给人以怎样的启迪呢?我们一起看课文。

二、新授:

(一)读课文:

1、请同学们小声读课文,读不准的字音可以看注音和查字典。

谁愿意第一个把课文读一遍,其他同学认真听,看他读得是否正确、流利,停顿是否合理。

评读,再指读。

2、范读,说说老师与他们读得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老师能读得有感情呢?(老师理解了课文的意思)

(二)理解字词意思:

1、怎样才能读好课文呢?(要先理解课文的意思)

想想我们学过哪些理解文言文的方法?(看注解、查字典、对照译文、读)

多读也是一种非常好的理解文言文的方法,古人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很简单,就是一个字“读”他们认为“熟读百遍,其意自现”。

2、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种理解文言文的方法:结合上下文理解"其"字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

a、 文中这么多的“其”字你们都理解了吗?谁能一边读课文一边说说"其"字在不同句子中分别指的是谁或什么?

b、 理解了这么多"其"的意思,你有什么发现吗?

同样一个“其”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所指代的事物是不同的。在古文中像这样的字或词很多,它需要我们结合上下文才能理解,这是我国古代文学语言艺术的一大特色,同学们以后还会深入的学习。

c、小结:今天我们有学习了一种“结合上下文”的方法理解文章意思。齐读所掌握的五种方法。

3、检查注释中没有的、必须通过查字典才能理解的重点字词的意思。

子(你) 是(这,此) 务(追求) 悲(动听)

4、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1) 自己练习。

(2) 指名讲故事内容。

(3) 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解决提出不懂的问题:

1、 老师把学生所提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

(1) 少孺子为什么讲“螳螂捕蝉”这个故事?

(2) 吴王为什么不杀少孺子反而说“善哉”?

2、 学生小组合作,展开讨论,解决这两个问题。(可结合课外资料谈)

3、 全班交流

第一题:

1、少孺子为什么要讲“螳螂捕蝉”这个故事呢?

2、学生结合当时的形势来说一说。

(1)学生谈。

(2)引导学生找出“螳螂捕蝉”和吴王伐荆这二者最根本的相同点是什么。(找出书上的句子,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患也。”)

(3)老师操作课件,并给予进一步补充:如果吴王为了夺取地盘而攻打楚国,就可能使吴国遭到巨大损失,甚至丢掉整个江山。可见少孺子对当时的形势看得非常清楚。

(4)少孺子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是什么?

(劝阻吴王不要攻打楚国,要考虑周到,通盘谋划。)

(5)既然目的是这个,直接向吴王讲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用讲故事的方式呢?他当时是怎么想的?

(少孺子听了吴王“敢有谏者死!”这个命令后的心理活动,认识到直谏不行,不见又不忍心眼看着自己的国家白白地葬送。所以他才故意地“怀丸操弹,游于后园,”故意地“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就是要引起吴王的注意,趁机讲这个故事。一切的一切都是他精心安排设计的,足见他用心良苦。)

第二题:吴王为什么没有杀少孺子,反而说善哉呢?

1、少孺子的目的达到了吗?读读书上的句子,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意思?(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2、吴王说:“好啊!”他在夸赞什么?

在夸赞少孺子聪明、机智、勇敢、忠心爱国。

3、吴王在夸赞少孺子的同时还在为自己没有攻打楚国而庆幸,为国家有少孺子这样的栋梁之材而自豪。所以他由衷地说了一句“善哉!”(生读)

这样应当重重奖赏的忠臣,能杀吗?(不能!)

三、指导学生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1、 吴王决心伐楚,态度极其坚定时,他是怎么说的?

a学生自读

b、学生体会读。

c、指导学生有语气地读

d、全班体会读

2、指导学生对比朗读吴王的话。

a、指名前后对比读。“敢有谏者死!”—“善哉!”

b、全班对比读。

c、师生合作对比读。

3、学生带着自己的体会与理解自由朗读全文。

四、 学生谈学完这篇课文后的收获或体会。

1、做事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要瞻前顾后,通盘谋划。

2、同样是劝,方法不同,受到的效果也不一样。大臣的方法可能是直接讲道理,少年的方法是巧妙劝说,让吴王自己悟出道理,由此可见这个少年正是聪明智慧。)

五、 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同学们的感受很深,这正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成语一直流传至今的原因,也足见这个故事在语言上、思想上、文化上的生命力和价值,回去以后把它背下来;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和同学一起合作,编排一个课本剧;也可以发挥想象,练习创造性的复述。

现代语文是古代语文的继承和延续,如今大量的古代语言还存在于现代语言中,成语就是最好的证明。要学好语文,一定要学好文言文,积累大量语汇,丰富自己的语言,提高语文素养。

螳螂捕蝉 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4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说出“自由自在、恍然大悟”的意思,并能利用这两个词语造句

4、理解语言借助故事说明道理的表达方式,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5、从少年言行的巧妙,体会少年的机智、勇敢,以及他为国家利益着想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语言文字,熟悉课文内容,理解文中的寓意。

2、凭借课文内容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教学方法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是学生、教师、文本、编者之间对话的过程,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感受。”教学中,我结合本课特点,准备采取以读代讲的形式,通过朗读、默读、浏览、速读等多种形式,再加上想象、课件、图片的展示等手段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分角色读,在读中自读自悟,加深理解文中的寓意,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逐步培养学生创造性阅读和探究性阅读的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10课《螳螂捕蝉》(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这篇课文是一则寓言。寓言就是通过一个浅显易懂的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又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相信聪明的同学们通过学习一定会明白的。

二、了解课文大意

1、通过预习,你知道课文主要讲了怎样的一件事?

2、同桌之间互相说说

3、引导学生直到能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三、精读课文

师:一篇600多字的课文,同学们用一句话就把它的主要内容概括出来了,这叫把书读薄。这一点,对于我们六年级的学生来说非常重要。接下来,我们还要把书读厚。既然课文主要写的是少年,那我们就仔仔细细的读一读,课文是怎样描写他的,你认为这个少年是个什么样的人,并说说理由。老师建议大家默读,边读边划一划,思考一下。(生默读课文。)

5、师说明交流方法:先读一读你找到的句子,再说说少年是个什么样的人,然后说说理由。(生交流。)

6、学生全部交流完后,师:大臣们劝阻不了吴王,而这位少年却劝阻成功了,少年的劝叫什么劝?(生答)少年敢于劝阻,而且是巧劝,妙劝,智劝,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用四个字的词回答。(生答)那么比较而言,大臣们的劝是一种怎样的劝?快速读读前面的内容,说一说。(生答)

7、指名学生回答应该怎样读这段对话。按照自己的体会自由读一读,然后分角色朗读。(课件出示相应的段落)

8、指名学生回答这段对话中哪句是最关键的。蝉、螳螂、黄雀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关系,读读课文中对应的句子。(课件出示相应的句子)然后用简短的话概括一下三者的关系,让学生到黑板上把它们的关系表示出来。

9、引导学生找出螳螂捕蝉时的动作。然后齐读这一部分,体会用词的准确。

10、让学生看板书,把板书内容替换一下,并说说替换后的关系,然后读读相应的课文内容。

11、吴王听了少年的一番话有什么反应?(恍然大悟)恍然大悟是什么意思?(一下子明白了)吴王一下子明白什么了?

12、学生谈学习课文的收获。(学生谈完收获后,出示成语的寓意。)

四、布置作业(课件出示)

小练笔:帮吴王设计一份早朝稿

(友情提示:如果你是吴王,他第二天早朝时将如何面对那些力劝他的大臣们?怎样才能既不失一言九鼎的大王身份,又能为自己的“死命令”自圆其说?语言要符合人物身份,尽量用上文言文哦。)

板书设计:

蝉  ← 螳螂 ← 黄雀

楚国← 吴国  ←诸侯国

只顾眼前利益     身后隐伏祸患

教学背景

由于本班学生平时对古代历史故事成语故事、古代诗文等传统文化较为感兴趣,因此教学前我便布置学生根据老师的提示做好预习作业。学生在预习时遇到不明白或有疑问的地方可以做个记号,上课时勇敢、大胆地质疑。

教学课题《螳螂捕蝉》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位少年以树上的螳螂欲捕蝉,不知身后的黄雀即将啄食的故事,告诫吴王一心想得到眼前利益,顾不得身后隐患是危险的。吴王听后明白过来,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教学反思

《螳螂捕蝉》讲述了一位少年用树上的螳螂欲捕蝉却不知即将被身后的黄雀啄食的故事,来劝诫吴王不要一心只想得到眼前的利益而不顾身后的危险。本文重在要求学生不仅要注意故事的情节,而且也要善于思考其中所含的道理。因为课文内容并不复杂,对成语的理解通过预习就能解决。所以,在教学时,我并没有在这个环节上下太多的功夫。而是把主要精力用在引导学生体会“少年是个怎样的人”这个环节上。对于“少年的聪明”学生很容易体会到,但只是停留在表面文字上,课文的细节描写却体会不到。这就需要教师往深层引导。少年在“谁在劝阻就会有杀头之祸”的情况下仍然劝说,“露水打湿了衣服和鞋子仍毫不在意”,为了等待吴王“连转了三个早晨”,“我在大鸟”……少年的一行一动和不露声色的语言,无不告诉人们这是这位爱国的少年精心策划的计谋,无不体现了少年的足智多谋、智勇双全。学生也感受到了这是智劝、巧劝、妙劝,教师的引导加上学生先前的理解,少年的形象就跃然纸上。

在教学这篇课文之前,我果断地将学习的主动权抛给学生。亲切随和的话语,使学生很快地进入学习的状态。从题目入手既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同时还将以往“教师问,学生答”转变为“学生问,学生答”。我始终认为,开启学生知智慧的大门,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比告诉他们答案更有效。

当时觉得这份设计已近乎完美。但一堂课下来,总是留有些许遗憾。开头揭示课题后,是由我给学生解答什么是寓言的,如果这个环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什么是寓言会更好,在引导学生体会“少年是个怎样的人”时,个别环节处理的不够灵活,在出示《螳螂捕蝉》原文时如果让学生读一读,再找出文中揭示这篇寓言故事的寓意的语句,学生的印象会更深刻,对课文的理解会更加深入。看来,一节好课的标准是无止境的,努力永远不能停止。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能用完整、连贯的语言简明扼要地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注意说清楚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正确听写“螳螂捕蝉”故事中的关键词语,能借助这些关键词语复述寓言的主要内容,感悟句子的特点;理解寓言借助故事来说明事理的表达方式,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的道理。

3、联系上下文理解“恍然大悟”的意思,知道吴王为什么取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4、阅读课文第二部分,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体会少年巧劝吴王的决心、勇气和智谋。

5、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体会古代人民的智慧,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同时也进一步渗透“处处留心皆学问”的大语文学习观。

【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中的第1、2、3点。

【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中的第4点。

【教学准备】

第一课时指导学生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正确朗读课文,理清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教学过程】

一、回忆课文内容

1、上课铃响之前播放动画片《螳螂捕蝉》。

2、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10、螳螂捕蝉》,谁能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注意要说清楚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3、指名回答,教师相机板书。

设计意图:在学生进入多媒体教室后,播放中国水墨画动画片《螳螂捕蝉》,优美的音乐、意境深远的水墨画、想象丰富的故事情节……很自然地将学生带入学习的情境。复习时要求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说清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但是要语言连贯,这样既为后面的学习做了铺垫,又训练了“说”的能力。

二、复述“螳螂捕蝉”

1、过渡:《螳螂捕蝉》是一则寓言故事。寓言就是讲一个小故事来说明一个大道理,这则寓言又讲了什么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大道理呢?先听写四组词语。

2、一组一组地听写:

蝉悠闲自由自在

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

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

少年拿着弹弓瞄准

眼前的利益隐伏着祸患

3、课件出示以上词语

⑴核对听写情况

⑵朗读这些词语

⑶教师说故事的主要内容,学生听

⑷学生借助词语和插图,复述“螳螂捕蝉”这个小故事。(一遍)

⑸学生复述,交流评价。

4、总结:小故事——大道理

设计意图:《螳螂捕蝉》这则是课文的重点,我就把它调整到第一步来完成。为了完成复述的学习目标,我设计了先听写关键词,在听老师复述,最后学生复述的。方法,这样做学生能经历听、说、读、写、看图、思的学习活动,我希望能起到一箭多雕的效果——检查字词、了解寓言内容、体会寓意、复述、感知寓言特点和阅读寓言的方法。

三、理解“恍然大悟”

1、过渡:吴王听了这个故事后,又是怎样呢?(恍然大悟)

2、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⑴理解“恍然大悟”。

“悟”是什么意思?“大悟”呢?吴王明白了什么?

“恍然”什么意思?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吴王的话?试试看。

⑵这一段与前面的那些语句相照应,找出来读一读。

相机理解“处死”、“死命令”、“固执”……体会的吴王的固执,大臣的着急,吴国危险的处境。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我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恍然大悟”组织教学,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个词语的具体所指,并联系有感情地朗读吴王的话。然后,联系全篇,很自然地过渡到课文第一部分的学习。

四、品味少年之“智”

1、过渡:大臣劝阻无用,吴国正处在“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站了出来,成功地劝阻了,挽救了吴国。同学们,你们想过没有,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吴王改变了主意呢?

2、自由读课文第二部分(2—11自然段),找一找描写少年的语句,说一说你的体会。

3、小组交流。

4、全班交流。

⑴“拿着弹弓、转来转去”“三个早晨”说明了什么?“毫不介意”什么呢?少年在意的是什么呢?

⑵“终于”能表现少年怎样的心情?

⑶朗读人物对话,体会人物心理,练习感情朗读。尤其是吴王的心理变化。(关心——好奇——大悟)

⑷探究小结:“螳螂捕蝉”的确是少年三天中看见的趣事吗?(联系时间、地点、弹弓等体会少年的智慧)

设计意图:理解少年的智慧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在学生对课文有了一定的理解之后在来品悟,自然会轻松一些。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抓住第三自然段中的三个词来交流,并用分角色有感情朗读的方法体会,深入吴王和少年的内心,感悟少年规劝的巧妙。

五、积累中华成语

1、总结寓言“螳螂捕蝉”。

2、联系“围魏救赵”从反面理解“螳螂捕蝉”。(魏国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援,齐国任命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采取避实击虚的灵活战术,直接攻打魏国的国都大梁,魏军只好回军救援,解了邯郸之围。)

3、激发谈话:泱泱大中华,上下五千年。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成语就是其中最耀眼的精华!成语大多只有四个字,或记载着一段历史,或蕴含着深刻道理……你知道那些成语呢?说说看。

学生交流后出示成语先说说你听说过那些,是通过什么途径知道的?再齐声朗读。

4、结课,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成语“螳螂捕蝉”,也认识了这么多的中华成语。然而,这些只是冰山一角,只是沧海一粟。同学们,你想学习更多的成语吗?建议大家阅读课外书籍——(出示书籍封面)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属于总结和拓展部分。我有“螳螂捕蝉”讲到“围魏救赵”,再到更多的成语,学生对成语这样的传统文化会越来越向往。此时,向学生推荐课外阅读的作业,自然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 篇4

教学内容:

1、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读顺课文。

2、 整体感知,理清课文脉络,明确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3、 细读课文第一部分。

4、 书写生字新词。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螳螂捕蝉这一故事。

2、明确故事寓意,理解寓言借助故事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式。

3、感受少年的智慧,学习委婉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教学重点:

深刻理解故事寓意,感受少年智慧,学习委婉地阐述自己观点。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第10课《螳螂捕蝉》,学会了生字新词,理清了课文脉络,请一位同学用简单的话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理解故事寓意

1、螳螂捕蝉这一个小小的故事就避免了一场关乎国家存亡的战争,避免了生灵涂炭,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文中哪几段直接写“螳螂捕蝉”。

2、出示第9、11段文字,指名读。其他同学思考故事中有那几个角色。(蝉、螳螂、黄雀、少年)

3、深刻理解寓意。

a.这些角色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蝉,齐读描写蝉的句子:“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

b.读这一句,你仿佛看到什么样的蝉?如果你是这只蝉,心里会想什么?带着这种感受读。

c.让我们把目光投向蝉的身后,你看到了什么?如果你是蝉的同伴,你会怎样?可是蝉却浑然不觉,它——读句子。

d.蝉被什么蒙住了双眼?

同样被眼前的利益蒙住双眼的还有——螳螂、黄雀。

e.出示变换顺序的句子,指名读。

4、 根据提示复述故事。

蝉 悠闲 喝着露水

螳螂 拱着身子 举起前爪

黄雀 伸长脖子 啄食

少年 拿着弹弓 瞄准

三、揣摩文章表达。

少年是怎么运用这个故事达到劝说目的的?

1、默读课文2-12节,用心揣摩少年和吴王的一言一行,把感受深刻的词句划下来,可以写写体会。

2、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3、给文中对话加上提示语,分角色朗读。

四、小结回顾全文。

故事说到这里,吴王什么反应?

理解“恍然大悟”, 积累词语:如梦初醒 茅塞顿开 豁然开朗 幡然醒悟

联系第一段,吴王明白了什么?

出示春秋形势图。

口头填空:吴王出兵攻打楚国,

正如 ;

正如 ;

正如 ;

他只看到眼前的利益,

却不知道

五、质疑深化人物。

1、还有什么问题不明白的?(为什么少年劝说吴王却没被处死?他的劝和大臣的劝有什么不同?少年为什么选择在花园,只有他和吴王两个人?)

2、这是一个怎样的少年?

(一个好主意要想成功,还得选择一个适当的环境,恰当的时机,这就是计谋。)

六、课外拓展延伸。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这则寓言,明白了不能只顾——,不顾————。

2、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为了争强称霸,战争不断,诸侯王的出兵与否往往在一念之间,许多像文中的少年一样有勇有谋的王公大臣甚至平民百姓运用寓言巧妙进谏,阻止了一场场战争,留下了千古佳话,也给我们后人留下了智慧的宝库。课后同学们可以读读相关的书籍如《东周列国志》。

作业:根据所提供背景,写一段话。

感悟少年 篇5

1、听了少年这个故事,吴王明白少年讲的故事所饱含的道理了吗?从哪里看出来的?(出示“恍然大悟”,吴王一下子明白了什么?

A指名说 这么一个故事与吴王攻打楚国有什么联系呢?(它与吴王攻打楚国有着极其相似的地方)(你理解得很透彻,走到吴王的心里去了)

吴王眼前的利益是什么?他身后的隐患又是什么?(完成板书 吴国攻楚,诸侯在后)

(出示春秋形势地图),同学们,你们看,当时的楚国在离吴国很远的地方,吴王要出兵攻打楚国必须千里迢迢、长途跋涉,势必造成后方空虚,周边的邻国就可以乘虚而入,后果真是不堪设想呀!

这不正是课文第一节中大臣劝说吴王的话吗?一起来读读。出示“吴王准备出兵……后果将不堪设想。”

吴国的人民要遭殃了,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吴王的王位也将不保了,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要国破家亡了,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后果这么严重,可当时的吴王听得进大臣们的劝告吗?(继续出示吴王的话)谁来读吴王的话?指名读。

(评读:真是固执呀 真是太霸道了 高高在上,惟我独尊)

可是听了少年这一番话,出示引读最后一节。吴国的黎民百姓就此避免了一场厄运。

B后悔自己的行为,

C感谢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