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和》教学设计(优秀4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下是勤劳的小编帮助大家分享的《将相和》教学设计(优秀4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课时 篇1
一、默读《负荆请罪》故事,结合上两个故事思考:廉颇为什么不服气?
句段一:这就是完璧归赵的故事。蔺相如立了功,赵王封他做上大夫。
句段二:蔺相如在渑池会上又立了功。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
句段三: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
二、品读蔺相如的有关语句,体会蔺相如形象(注意在人物的语言中体会“顾全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 )
三、从廉颇的语言和动作中体会廉颇的性格特点
(知错能改、热爱祖国)
四、回顾全文,了解三个故事间的联系
每个故事都有矛盾的发生、发展和结果,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又紧密联系,第二个故事是第一个故事的发展,前两个故事的结果,又是第三个故事的起因,合起来构成“将相和”这一完整曲折的故事。
附板书:18、将相和
将 相
完璧归赵
渑池之会
负荆请罪
廉颇 蔺相如
和
《将相和》教学设计 篇2
教材分析:
《将相和》这篇课文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主线,通过三个相对独立而又紧密联系的故事,写出了将相之间由失和到和好的过程,文中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因果关系错综复杂。
学情分析:
《将相和》这篇课文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组成。因年代久远,内在联系复杂,教学前可布置学生查阅有关资料,初步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人物的情况,为学习课文作好铺垫。教学中抓住“骗”、“逼”、“避”三个字引导学生体会人物性格,理解三个故事的因果和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读“璧、蔺”等生字,会写“赵、拒”等生字。
(2)理解“完壁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的主要内容。
(3)能抓住人物特点,理清各段之间的联系及各段与整篇的关系,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务求理解的读书习惯。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把握各段之间的联系及各段与整篇的关系,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表演加深对人物形象的认识与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蔺相如的机智勇敢、识大局和大将军廉颇知错认错等优秀品质。
(2)懂得遇事要从国家利益出发,顾大局,识大体,讲团结。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完壁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的主要内容,理清各段之间的联系及各段与整篇的关系。
2、感受人物形象,概括人物特点。
教学方法:
自渎感悟,讨论交流。
教学目的: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读通、读熟课文,理清文脉。
3、学习第一个故事“完璧归赵”。
教学重、难点:
1、本文的重点是理清“完璧归赵”这一故事的层次,知道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2、本文的难点是通过文中对人物语言和行动的描写,感受人物形象,概括人物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审清题目。
同学们,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国家还没有统一,处在战国七雄时期(出示战国形势图),七国有秦、楚、齐、燕、赵、魏、韩,其中秦国的势力最强大,经常欺负其他国家,与他相邻的赵国是一个弱国,经常遭到秦国的威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发生在这两个国家之间的故事——《将相和》。(板书课题)
1、读课题
学习3个多音字
2、质疑
(1)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预设:文中的将是指谁?相是指谁?和是什么意思?通过预设,使学生知道文中的主要人物是谁以及人物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从题目来看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 预设:生这篇课文讲的是廉颇和蔺相如从不和到和好的故事。)
(3)师追问:他们因什么事不和?后来又为什么和好了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课文。
二、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1、听录音朗读,扫除障碍。
2、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学生学习字词情况。
三、设疑激趣、理清文脉。
1、再读课文,理清脉络,概括段意。
2、通过阅读,我们知道了文中的“将”、“相”分别指谁?“和”是什么意思?(预设:“将”指大将军廉颇,“相”指上卿蔺相如,“和”是和好、团结的意思。)
3、本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本文主要讲了廉颇和蔺相如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故事。)
4、理清脉络,概括段意。
(1)本文讲了几个小故事?找出每个故事的起止,并用一个合适的小标题概括每个小故事的内容。
(2)讨论交流:
本文讲了三个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1—10)完璧归赵。
第二个故事(11—15)渑池之会。
第三个故事(16-18)负荆请罪。
四、抓住“骗”字教学“完璧归赵”。
1、学习第一个小故事,理清层次,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归纳整理:(起因:秦王企图骗取赵国的和氏璧。经过:蔺相如机智勇敢斗秦王。结果:蔺相如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大夫。)
2、秦王凭借什么来骗璧?从哪些词可以看出?
3、赵王接到信后是什么反应?此时大臣们是怎么想的?
4、就在大家都束手无策时,他们想到了谁?(蔺相如)为什么说他能解决这个难题?(勇敢机智)从哪里可以看出他勇敢机智?
5、讨论、交流、整理:
用“—”画出描写蔺相如语言的句子,用“~~”画出描写蔺相如行动的句子。
语言:
(1)“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勇敢)从两个如果说明了蔺相如已经做好了应对秦王的几套方案,从中可看出蔺相如还是位深谋远虑、智慧过人的人
(2)“这块璧有点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机智)
(3)“我看你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撞碎在这柱子上!”(不畏强暴、机智勇敢。)(指导朗读:读得理直气壮,语气坚定、态度坚决)
行动:
(1)当满朝文武为难时,蔺相如挺身而出。(表现出蔺相如的勇敢。)
(2)当蔺相如觉察到秦王没有诚意换璧时,就上前一步,故意指点璧上有毛病,把和氏璧要回手中。(机智)
(3)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不畏强暴、机智勇敢。)
6、秦王作出让步后,蔺相如又提出了什么要求呢?目的是什么?秦王为什么不杀蔺相如呢?
7、小结:秦王企图骗取赵国的和氏璧,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前往秦国,利用秦王说的以城换璧的话,随机应变,揭穿了秦王的骗局,巧妙地要回和氏璧,机智勇敢地和秦王斗争,做到了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大夫。
8、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个故事。
五、总结、扩展
1、总结学习第一个故事的方法:
(1)读课文,理清层次,找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掌握故事的主要内容。
(2)画出描写人物言行的句子,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扩展:蔺相如不畏强暴、机智勇敢、做到了完璧归赵,为赵国立下大功,被赵王封为上大夫,他在渑池会上又是怎样为赵国再立大功、被封为上卿的呢?下节课我们再学习第二个故事“渑池之会”。
六、课堂练习
简要复述“完璧归赵”的故事。
七、板书设计:
18、将相和
第一个故事(1—10)完璧归赵
第二个故事(11—15)渑池之会
第三个故事(16-18)负荆请罪
起因:(1-2)秦王企图骗璧
完璧归赵 经过:(3-9)蔺相如勇斗秦王
结果:(10)蔺相如完璧归赵
语言:深谋远虑 智慧过人
蔺相如
行动:勇敢无畏 不畏强暴
《将相和》教学设计 篇3
教材分析:
《将相和》这篇课文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主线,通过三个相对独立而又紧密联系的故事,写出了将相之间由失和到和好的过程,文中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因果关系错综复杂。
学情分析:
《将相和》这篇课文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组成。因年代久远,内在联系复杂,教学前可布置学生查阅有关资料,初步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人物的情况,为学习课文作好铺垫。教学中抓住"撞"、"逼"、"避"三个字引导学生体会人物性格,理解三个故事的因果和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教学要求: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读通、读熟课文,理清文脉。
3、理解课文内容,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体会人物的个性特点,从人物的好品质中受到启示和教育。
4、复述三个故事中的一个,并自由组合进行排练,在班上演一演。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读通、读熟课文,理清文脉。
3、学习第一个故事"完璧归赵"。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导语解题
2、板书课题:11 将相和
二、检查预习
(一)交流本课的资料,并相机评价。
预设:
1、和氏璧的资料。引出无价之宝一词。
2、春秋战国时期的资料,了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3、课文的出处。
4、蔺相如的资料。提醒大家注意蔺的写法等。
(二)、文章主要讲了那几个小故事,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概括出来的。
三、学习完璧归赵
1、指导璧的写法
2、探究蔺相如为什么能完璧归赵
(1)自由读文思考
(2)小组交流讨论
(3)小组代表发言
(4)自由发言
(5)学习重点句子"他理直气壮的说……"
(6)指导朗读
(7)总结人物个性
四、课时总结:
蔺相如在赵王危难之时,群臣无策之际挺身而出,面对强大的敌人毫无惧色,由被动为主动与秦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从中我们体会到了他的机智勇敢的性格。
《将相和》教学设计 篇4
【教材分析】
课文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记叙了“完璧归赵”、“渑池会见”、“负荆请罪”三则故事,着力描绘了蔺相如机智勇敢的形象,讴歌了他忠于国家、大义凛然的高贵品质。如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从多角度去发现、领略蔺相如的形象与品质,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文中三个故事的因果关系。
2、通过自学研讨“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两个故事,从多角度理解并感受蔺相如的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品质。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语句。
【教具准备】
“完璧归赵”故事的连贯图片、课文磁带、幻灯片一张。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提出问题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将相和》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三个小故事,(学生齐读板书)我们还学习了第三个故事,明白了蔺相如是一个顾全大局,胸怀宽广的人,所以负荆请罪的结果是──将相和好了,既然有和,说明他们曾经不和,为什么不和呢?(指名读第16自然段,明白廉颇认为蔺相如就凭一张嘴升了官,他很不服气。)
2、讨论“嘴”指什么?(板书:嘴)
(廉颇看不起蔺相如,认为他只是靠嘴巴说说,没有其他本领)
3、推出研究问题:蔺相如是不是只凭一张嘴,没有其他能耐呢?
二、深入阅读,研讨材料(完璧归赵)
1、录音播放2~10自然段内容,实物投影展示2~10段画面:
思考:你从哪里发现蔺相如还具有什么品质?听好后与你的学伴讨论讨论,谈谈自己的发现。
2、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⑴理解第六自然段“如果……就……,如果……一定……”
①没去秦国之前,蔺相如已想好两个对策,可见这人做事——
② “一定”说明什么?
③谁愿意做一回自信的蔺相如,读一读这段话。
出示撞柱画面,体会蔺相如心情。
⑵思考:如果秦王没有劝阻,蔺相如会不会与玉同碎?
①鼓励学生做多种设想,并且说出根据;
②什么叫“理直气壮”?
③对于秦王的欺骗,蔺相如有充分的理由不把玉交给秦王,谁能理直气壮地读一读这几句话?
(以上是直接描写蔺相如言行的语句,学生比较容易找到,在此基础上再渗透多角度思考的意识,请学生找一找,能不能从别人的言行中看出蔺相如机智勇敢。)
⑶品味“只好”、“只得”:
①理解“只好”、“只得”的意思。
②找到并读读“只好”、“只得”所在句子,明白“只好”、“只得”的前因后果,谈谈自己的体会。
③朗读所找句子。
你们说得很好,我相信你能把赵王的没办法(或秦王的无可奈何)读的很好?
⑷小结:
①在完璧归赵中,蔺相如凭的是什么?(板书)若是“就凭一张嘴”是不可能“完璧归赵”的。“完璧归赵”中处处显示出他的聪明才智和勇敢无畏,难怪赵王封他做了上大夫。
②齐读2~10自然段。
③方法小结:
在完璧归赵中,我们通过对个别词语、句子或段落的研究,证明了蔺相如不是凭一张嘴的。这种学习方法很好,我们就用这种方法自学第二个故事。
三、继续阅读(渑池会见),深入发现
1、自学“渑池会见”,边看边思考,蔺相如还有什么可贵的品质,完成练习纸:
研究词句,研究发现。
2、学生汇报:
⑴着重指导:
出示句子:
“蔺相如说:你跟我只有五步之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
①蔺相如为什么要和秦王“拼了”?
②为了维护国家的尊严,蔺相如不惜以死相逼迫秦王为赵王击缶,这是多大的勇气啊!谁有勇气读好这句话?
③能给这句话加个提示语,读一读吗?(如:怒气冲冲)
指导学生朗读,理解第11自然段的“才”。
秦王约赵王去渑池会见,赵王有什么顾虑?是谁“才”让他决定动身去渑池?这说明了什么?(侧面反应了蔺相如做事果断)
⑵渑池会上秦、赵两国外交之战是谁胜利了?(估计:赵国胜;秦、赵打平。)
①把学生分成两部分,从课文中找到理由证明自己的观点。
②教师提示:秦国是一个强大的国家;秦王是一个大国的王,蔺相如是个小国的臣。帮助学生分析总结,得出是赵国胜了的结论。
⑶此时,你心目中的蔺相如是一个怎样的人?
⑷根据蔺相如在渑池会上立了功,给第二个故事改题目(板书:“渑池会见”改成“渑池立功”)
四、回归开头,了解起因
1、蔺相如在两次立功中都是与谁较量?(秦国)秦王为什么与赵国过不去呢?
2、齐读第一小节。
3、强大的秦国是一个虎狼之国,它早对自己的邻邦──赵国虎视眈眈,无论是换璧,还是渑池会面都是一种挑衅行为,想找借口吞并赵国,蔺相如在这种严峻的时刻,接受任务以自己过人的机智和胆识挫败了秦王的阴谋,从一介平民升为上卿,你说他的官该不该升?
五、把握层次,分清因果
蔺相如的官越当越大,导致了将相的不和,经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了,那三个故事间存在什么联系呢?
幻灯片出示:
⑴词语搭配:
总因秦王骗璧
故事一起因想占赵国的便宜
故事二起因秦国最强大
故事三起因职位比廉颇高
⑵根据三个故事之间联系填空:
第二个故事是第一个的——,前两个故事的——又是第三个故事的——,三个故事构成了——这一有名的历史故事。
六、课外延伸,开放课堂
课外阅读有关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开一个故事会或人物辩论会。
【板书】
将相和
完璧归赵
渑池会见
负荆请罪顾全大局胸怀宽广
让学生参与板书的完成,学生根据自己对人物品质的体会进行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