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经典说课稿【优秀4篇】》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化学经典说课稿【优秀4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高中化学说课稿 篇1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一)教材分析
【课标要求】
1、认识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2、学习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一)知识框架
高中化学说课稿:《离子反应》说课稿模板
(二)新教材特点:新教材较旧教材相比,一其知识的衍变关系更具逻辑性,简洁明了;二是新引入了离子反应实质的实验探究分析过程,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三是在离子方程式书写的教学过程安排上,较传统教学有新的、本质上的突破。
(二)学情分析
1、知识储备
2、学习特征
3、预测困难
二、教学目标与重、难点的确定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含义;
2、掌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并能准确书写常见的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及相互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稀硫酸与Ba(OH)2溶液反应实质的探究,使学生学会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验研究方法。
2、在离子反应知识学习中,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3、通过“质疑”、“猜测”、“归纳”等活动,提高学生分析、联想、类比、迁移以及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以“联想·质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以“迁移·应用”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感、能通过“交流·研讨”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能借助“知识点击”让学习有余力的同学感受化学学习的无穷魅力。
2、通过对电解质知识框架中各知识点有序的衍变分析、推导,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学习中的逻辑美。
3、通过“身边的化学”,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其实离我们不远,它就在我们的身边,让学生关注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
(二)、重点、难点
重点:离子反应、常见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及简单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对策:学生的分组实验、分层次练习与小游戏相结合。
难点: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选择解决问题的思维路径
对策:应用实验探究和实际问题的解决类突破。
三、教学思路与教学过程
环节一:呈现科学史话,创设情境,提出问题。(3分钟)
科学史话“哑泉致哑”、“安乐泉解毒”话说三国时期,诸葛亮带领蜀军平定南方之时,蜀军由于误饮哑泉水、个个不能言语,生命危在旦夕,巧遇老叟,指点迷津——饮用万安溪安乐泉之水、终于转危为安,渡过难关,哑泉水为何能致哑,万安溪安乐泉水又是什么灵丹妙药?
[实验探究]
步骤
现象
原因
加入H2SO4溶液
加入Ba(OH)2溶液
将Ba(OH)2溶液和H2SO4溶液混合
环节二:学生分组实验探究和交流总结(15分钟)
【活动●探究】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1、2mLNa2SO4与2mLBaCl2混合
2、2mLNa2CO3,滴加2mL盐酸
3、2mLNaOH,滴入几滴酚酞,再滴入稀盐酸
4、2mLCuSO4,滴加溶液NaOH
有沉淀生成有气体生成有水生成
2。离子方程式
环节三:设置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小游戏(5分钟)
小游戏——比比谁的“反应”快
派到卡片的同学扮演卡片上的离子,没有卡片的同学扮演水分子,全班同学组成一种“溶液”。
手中离子能与“云朵”中的离子或物质发生反应的,请迅速举起卡片,比比谁的反应速度快!
卡片上的离子:
K+、H+、Ba2+、Na+、Ca2+、Cu2+、Mg2+、CO32—、NO3—、Cl—、SO42—、OH—、
环节四:螺旋上升的练习与应用,提升学习的空间。(10分钟)
练习1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向醋酸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2)向氯化铵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总结:生成弱电解质的离子反应
(3)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4)铁与氯化铁溶液反应
总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反应
练习3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NaHCO3分别与少量、等量、过量的Ba(OH)2反应
关键:将少量的反应物系数定为1
(2)Ca(HCO3)2分别与少量、等量、过量的NaOH反应
实践◆应用
西江沿岸某工厂排放的污水中含有Ag+、Ba2+、Fe3+、NO3—,与它相邻一家工厂的污水中含有Na+、Cl—、SO42—、OH—,若单独排放都会对西江造成严重的污染。如果你是工厂的领导,为了保护西江清澈的河水不受污染,你有好的解决方案吗?说说看!
参考方案:
将两个工厂做横向联合,把两个工厂的污水按适当的比例混合,使会造成河水污染的Ag+、Ba2+、Fe3+、OH—分别生成AgCl、BaSO4、Fe(OH)3沉淀,待检测达标后再排放,以防污染。
“哑泉致哑”、“安乐泉解毒”
话说三国时期,诸葛亮带领蜀军平定南方之时,蜀军由于误饮哑泉水、个个不能言语,生命危在旦夕,巧遇智者,指点迷津——饮用万安溪安乐泉之水、终于转危为安,渡过难关,哑泉水为何能致哑,万安溪安乐泉水又是什么灵丹妙药?
原来哑泉水中含有较多的硫酸铜,人喝了含铜盐较多的水就会中毒,致哑、呕吐、腹泻、最后虚脱、痉挛致死。而万安溪安乐泉水中含有较多的碱(一般味苦),在人体误食硫酸铜后大量饮用此泉水,其中的碱不仅中和胃酸,然后又会在肠胃中与硫酸铜发生
离子反应:Cu2++2OH—=Cu(OH)2↓
致使原来会被人体吸收的可溶性铜盐变成不溶性的Cu(OH)2沉淀
而被排出,因此有解毒作用。
四、教学反思
1、教学预案与对策:
(1)多媒体教学无法实施;
对策:利用课本图片和实验实施正常教学。
(2)学生层次有差别;
对策:低层次的学生多引导,高层次的学生加强提升空间。
(3)课堂突发事件的处理;
对策:自然的依据事件的大小逐级上报分级处理;人为的合理的肯定,不合理的重于引导。
2、学生主体的发挥和能力的培养;
3、教学效果的体现;
高中化学说课稿 篇2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说课的内容是离子键,位于高一化学必修2第一章第三节《化学键》的第一课时。接下来我将从教材,教法,教学过程三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离子键是高一化学必修2第一章第三节《化学键》的第一课时。
初中化学中已经介绍了离子的概念,学生也已经知道Na+和Cl-由于静电作用结合成化合物NaCl,又知道物质是由原子、分子和离子三种微粒构成的,但并没有涉及离子键的相关概念。
本节的离子键内容,是在学习了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后在原子结构的基础上对分子结构知识的学习,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对物质结构理论有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从而揭示化学反应的实质,也为今后更深层次的学习化学奠定基础。
2、教学目标的确立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并结合《新课标》的内容标准,我确定了以下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离子键的概念。
2、掌握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和形成条件,并能熟练地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 合物的形成过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会用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
2、学生能掌握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方法;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探究化学反应的本质的好奇心;
2、通过离子键的形成过程的分析,学生可以获得怀疑、求实、创新的精神。
3、 教学重难点分析
根据知识本身的难易程度再结合学生的理解水平和我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难点。
教学难点 ①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的概念。
②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 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二、说教法
本节教材涉及的化学基本概念较多,内容抽象。根据高一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虽具有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还是易于接受感性认识。
根据教材内容我将运用实验演绎法,归纳总结法,提问引导法来实施教学。 我将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使用讨论总结,板书演绎,习题巩固的学习方法来学习,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说过程
(根据本节的教学目标,我对具体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1、新课引入:
引入问题,请同学思考:
①为什么物质的种类远远多于元素的种类?
②分子、原子、离子是怎么构成物质的?这些微粒之间到底存在怎样的相互作用?
通过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
2、新课教学:演示金属钠与***的反应的实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所以我会给学生演示金属钠与***的反应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以下两个问题:①这个反应的微观过程是怎么样的?②产物NaCl是怎么形成的?通过实验演示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接着由我来引导学生运用核外电子排布知识解释NaCl的形成,并引出离子键的概念,分析其成键本质,相互作用等。
由于离子键的概念比较抽象,用电脑演示离子键形成的过程并设计成动画,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离子键的形成及概念。
3、组织讨论
从产物NaCl和其他常见的离子化合物中元素所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来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构成离子键的物质。之后,由小组派代表发表小组讨论的结果,最后由我来评价总结。通过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学生不仅能互相沟通、增进友谊、交流观点、合作性学习,而且其归纳总结能力也将得以锻炼。同时也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4、过渡并设问引出电子式:
在了解完离子键的概念之后,我将提出以下两个问题:
①如何形象地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
②如何用较为形象直观的方法表示物质的形成过程?
来引出电子式并激发学生继续深入探究问题的好奇心。
讲解电子式的概念并带领学生了解原子,阴、阳离子的表示方法。尽量用较为形象的记忆方法进行讲解。化学教学过程中的课堂提问是师生交流过程中的重要形式,是突破重难点的重要手段,是老师点拔的重要途径,所以我会设置思考题判断电子式的正确性,采取提问的方法让学生订正,巩固新学的知识点。 从错误中归纳总结出书写原子和阴阳离子的要点,同时,因为电子似的书写,尤其是阴离子的书写学生较容易犯错,故以习题巩固归纳其要点加深学生印象。
5、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书写及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这是本节的课重难点,在学习中,学生最易犯的是眼高手低的毛病。为了加深学生对错误的认识,课堂上我会先用电子式表示出三种类型的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说出书写重点,然后让学生根据出写出一些常见的三种类型的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并让学生在黑板上板书。之后再指出错误所在,得出书写时的注意事项。这样,学生听起课来十分专心,印象也深。
6、课堂小结:
我会带着学生一起回顾这节课所讲的内容,列出本节课的知识框架,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并留给学生的思考问题:这节课我们了解了金属和非金属之间的相互作用,那么非金属单质及化合物之间存在什么作用?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四、板书设计
化学键
一、离子键
Na+Cl2===2NaCl
1、定义: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相互作用称为离子键。
成键本质:静电作用
成键微粒:阴、阳离子
相互作用:静电作用
形成条件: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化合。
存在物质:离子化合物
二、电子式
1、定义:在元素符号周围用小黑点(或×)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的式子叫电子式。
a 原子
b 离子(阴、阳离子)
2、用电子式表示物质形成过程:
离子化合物(AB,A2B,AB2型)
AB型离子化合物:
AB2型离子化合物:
A2B型离子化合物:
注意:
1、离子须标明电荷。
2、相同的原子可以合并写,相同的离子要单个写。
3、阴离子要用方括号括起来。
??”写成“====”。 4.不能把“?
5、用箭头标明电子转移方向(也可不标)。
高中化学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有机物结构和性质。烃作为一切有机物的母体,而甲烷又是最简单的有机物,学生对甲烷的理解将直接影响到今后对各种有机物的理解。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希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有机学习方法。
2、 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理念和新教材特点,结合高中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确定了一下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自然界中甲烷的存在及储量情况
②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深刻认识甲烷的结构特点
③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并掌握甲烷的取代反应原理
④通过对甲烷结构和性质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建立从结构角度学习有机物性质的有机化学学习模式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探究实验、模型、图片、动画等,培养学生关心科学,研究科学和探索科学的精神
②通过讲授、讨论、自学、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和比较,类比等科学方法与逻辑方法,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③培养学生设计实验,观察实验,并根据实验现象得出可能的规律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引导学生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②通过甲烷的结构和性质的探索,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3、教学重点和难点
甲烷分子的结构和甲烷的取代反应
二、说教法
本节课采用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自主,相互合作,探究实验的方法进行教学。
三、说学法
和教法相呼应,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学习、相互讨论、及时对比、和实验探究等学习方法来完成学习任务。
四、说教学过程
采用板块教学,分为四个学习板块。即:板块一:甲烷的结构探究;板块二:甲烷的物理性质;板块三:甲烷的氧化反应;板块四:甲烷的取代反应。在活动中相互交流、相互评价,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并帮助学生形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体现用途”的认知关系。具体的教学流程:
【引入】随着“西气东输”工程的顺利实施,越来越多的家庭使用上了天然气,请问天然气的成分是什么?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它作为能源有哪些优点?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教材第一段并思考以上问题。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教材,并思考回答
【投影】“西气东输”工程全线分布图;“西气东输”工程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开采和使用天然气造成的事故图片
【过渡】天然气好比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作为一种很好的能源,另一方面在开采和使用的同时上演了一幕幕人间悲剧,为了防止悲剧再次上演,为了更好地利用天然气,刚才我们已经知道,它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我们有必要进一步了解甲烷的相关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和学习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设计思路:通过自主学习获取天然气成分,存在及作为能源优点等相关信息;展示“西气东输”工程全线分布图;“西气东输”工程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的图片;开采和使用天然气造成的事故图片,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学习让学生了解甲烷的存在和储量境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获取信息的能力。通过对西气东输工程的了解,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激发学习兴趣,并引出《甲烷》课题。
【师】首先我们来讨论甲烷的结构。初中我们就学习过甲烷的分子式CH4 ,你能根据前面学习过的价键知识,写出甲烷的电子式,结构式吗?
【学生活动】一学生演板,其余学生在草稿纸上完成
【讲授并板书】1、甲烷的分子结构
①化学式:CH4
H
??
电子式:H:C:H
??
H
H
|
结构式:H?C?H
|
H
【师】从结构式中我们可以知道,C与4个H形成4个C-H共价键,且已知4个C-H的长度及夹角完全相等,据此,你能推测CH4分子中的原子在空间是如何分布的呢?有几种可能?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讨论,得出两种可能:平面正方形或正四面体
【展示】甲烷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
【师】经过科学研究证明,CH4是正四面体型,其中C位于正四面体的体心,4个H分别位于正四面体的4个顶点,C-H键夹角为109。28,
【板书】②空间构型:正四面体
设计思路:学生自主学习并完成甲烷的分子式、电子式和结构简式的书写。老师评价后提出问题甲烷究竟有着怎样的结构,学生开始猜想。然后老师展示模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甲烷空间结构。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甲烷结构的研究,学会科学的质疑和能根据科学信息进行有效的实践活动,同时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表象能力。通过对甲烷的模型观察,正确认识了甲烷的分子结构,为甲烷的性质学习打下了基础。
【过渡】我们都知道,结构决定性质,CH4 的这种结构决定了CH4 有哪些性质呢?首先来学习CH4 的物理性质。
【投影】池沼中的沼气图片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图片中体现了CH4 的哪些物理性质
【讲授并板书】2、甲烷的性质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溶于水,比空气轻
设计思路: 展示池沼中的沼气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其中蕴含的物理性质。
设计意图:探究甲烷的物理性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也为甲烷完整性质的建立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同时通过生活中的例子,更加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过渡】那甲烷又有哪些化学性质呢?比如它和强氧化剂酸性高锰酸钾反不反应呢?
【投影视频实验】甲烷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师】是的,在通常情况下,甲烷性质比较稳定,一般不与强酸强碱强氧化剂反应,但在特定条件下甲烷也能发生某些反应,比如甲烷可以燃烧
【投影视频实验】甲烷燃烧
【学生活动】观察甲烷燃烧现象;并书写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点评】在甲烷的燃烧方程式中,不用等号而用箭头,主要是因为有机反应往往教复杂,多有副反应,故不用等号
【板书】化学性质:(1)可燃性:
CH4+2O2 CO2+2H2O 点燃
【过渡】如果点燃甲烷与空气的混合物,它立即就会发生爆炸,为什么呢?阅读课本P61资料卡片
【学生活动】自主阅读
【师】原来空气中的甲烷含量在5%-15.4%时,遇火花立即发生爆炸。煤矿中的瓦斯爆炸多数就是甲烷气体爆炸引发的,假如你是一名煤矿工人,当你在矿井采矿时,为预防瓦斯爆炸,你会采取哪些措施?
【学生活动】思考回答:通风,严禁烟火
【师】所以在进行甲烷的燃烧实验时,必须先检验其纯度
设计思路:先将甲烷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甲烷的性质在通常情况下稳定,但在点燃条件下就会燃烧,指导学生完成甲烷燃烧的相关知识,并通过资料卡片和矿难图片进行安全教育。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用实验方法研究甲烷的性质,体验了结构决定性质这一有机思想,并提高安全意识,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化学物质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利与弊。
【过渡】甲烷还有哪些化学反应呢?
【投影实验视频】甲烷的取代反应
【学生活动】观察现象:混合气体的黄绿色变浅,量筒壁上出现油滴,量筒内的液面上升。
【追问】上述实验中所观察到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学生活动】讨论思考
色变浅------说明量筒内的混合气体在光照的条件下发生了化学反应。
出油滴-------说明反应中生成了新的油状物质,且不溶于水。
水上升,有白雾------说明随着反应的进行,生成了一种极易溶于水的气体,造成量筒内的气压减小
【投影】甲烷与***反应的原理
【讲解并板书】
CH4 + CI2 CH3CI + HCI 光
【师】上述反应中,甲烷中的氢原子被氯原子,生成了取代产物一氯甲烷。像这种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叫取代反应。
【师】其实生成的一氯甲烷还可以继续和***进一步反应,依次又生成二氯甲烷,***和四氯甲烷
【学生活动】书写甲烷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板书】
CH3CI + CI2 2CI2 + HCI 光 CH2CI2 + CI2 光 光 CHCI3 + HCI CHCI3 + CI2 4 + HCI
【师】甲烷与***能生成四种取代产物,均不溶于水,其中,在常温下,一氯甲烷是气体,其他三种都是液体,***和四氯甲烷是最重要的有机溶剂。
【思考】若1moL甲烷中的氢原子完全被氯原子取代,消耗***的物质的量是多少呢?
【师】原来了解事物要一分为二,甲烷的稳定性是相对的,点燃时甲烷可以燃烧,在光照条件下,甲烷可以和***发生取代反应。
设计思路:组织学生观看甲烷的取代反应的实验视频,并观察现象,通过对现象的分析推断取代反应的条件,产物,并及时投影甲烷与***反应的原理,帮助学生从化学键的角度了解取代反应的本质,完成方程式书写,老师再分析和评价
设计意图:使学生了解学习和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思维方法,形成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从物质的微粒观来分析化学反应的本质过程,透过现象看本质,明白实验手段是检验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并从中体验探究性学习的过程。
【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应该知道了甲烷的结构和化学性质,感受到了学习有机物的一般方法:结构决定性质,以及认识事物的科学态度:以理论为指导,以实验事实为依据
设计思路:然后学生通过简洁工整,知识层次清晰的板书设计,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和总结。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归纳、总结,并对甲烷的结构和性质有个清晰的知识脉络。
五、板书设计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1、甲烷的分子结构
①化学式:CH4
H
??
电子式:H:C:H
??
H
H
|
结构式:H?C?H
|
H
②空间构型:正四面体
2、甲烷的性质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溶于水,比空气轻
化学性质:
(1)可燃性:
(2)取代反应:
光 CH4 + CI2 CH4+2O2 CO2+2H2O 点燃 CH3CI + HCI 光 CH3CI + CI2 2CI2 + HCI 光 CH2CI2 + CI2 光 CHCI3 + HCI
六、教学评价 CHCI3 + CI2 4 + HCI
对于本节课的重点甲烷的结构和甲烷的性质都是由老师提出了问题,然后学生的观点发生碰撞,然后师生一起分析提升,老师再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以促成学生认识的转变和产生情感的共鸣,最终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
但因为是参加公开课,就没有办法课前布置用硬纸板制作甲烷的模型(课本上实践活动),而只能展示模型,所以在甲烷的分子结构学习部分,学生的参与和积极性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学会了用生活的眼光看化学,用化学的知识走进生活。
高中化学说课稿 篇4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2)初步认识物质结构学习中的模型方法。
2、过程与方法
了解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历程,理解模型化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树立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
(2)了解人类对原子结构的探索。
二、教学重难点
知道原子的结构,建立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
三、预学设计
在预习的基础上对下列问题进行思考并形成自己的观点:
(1)以"我想象中的原子结构"为题,提出自己的假设。
(2)预习"联想与启示",试着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
四、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物质的原子重新组合生成新的物质的过程。那么不同的原子(如氢原子和氧原子)有什么差异呢?上述问题的答案要从原子的内部去寻找,这就涉及到又一个新的问题:微粒—原子能不能分成更小的微粒?以"我想象中的原子结构"为题,提出你的假设。
思考 假设:我想:原子是一个实心球。原子象一个乒乓球。 原子象一个气球。原子是一个空心球。
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对原子结构的求知欲讲述:在大家心目中的原子是一个没有内部结构的圆球。但是,经过20世纪整整一个世纪的努力,科学家们不但打开了原子的大门,而且发现小小的原子内部结构复杂,构成原子的基本粒子已经发现了很多种,至今仍然在探索中。人类对原子内部结构的认识是一部壮丽的史诗——1897年汤姆生发现电子,说明原子并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1911年卢瑟福发现原子核。结合联想和启示,播放α粒子轰击金箔的动画。你能试着对上述实验现象进行解释吗?
交流讨论:大多数的α粒子能穿透金箔,说明金原子内部有很大的空间,α粒子一穿而过。一小部分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线,发生了偏转。说明原子内部有带正电荷的粒子存在。有极少部分粒子反弹回去,说明运动中遇到了坚硬的不可穿透的质点,这说明原子中有一个很小的核,因为核很小,所以只有极少数α粒子被反弹回去。 了解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历程,理解模型化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提问:金属是否带电? 构成金属的原子是否带电? 为什么原子不带电呢?
思考回答 阅读:P67—P68及拓展视野 多媒体演示:原子内部结构
交流讨论: 原子的结构结论: 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利用模型学习物质结构总结:
盘点收获回忆、总结、发言形成原子的结构练习: 看屏幕,做练习 学以致用
五、反思
本节内容比较抽象,为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原子的构成,我主要采用了:阅读前人的实验现象——发现问题——分析——提出假设——验证的方法,通过课堂的表现来看,这种方法还是可行的。学生的积极性较高,并且大多数学生能投入思考,提出自己的假设。但也看出部分学生探究意识还不够,仅停留在面上,未作深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