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小学教案 > 五年级教案 > 《神奇的克隆》作业设计(优秀7篇)正文

《《神奇的克隆》作业设计(优秀7篇)》

时间:

“克隆”一词是英语词clone或cloning的音译。我国以前曾将其译为“无性生殖”或“无性繁殖”。下面是整理的《神奇的克隆》作业设计(优秀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神奇的克隆》教学设计 篇1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板书课题,教学课题中的生字“隆”,提醒学生重视“生”上的“一”。问:什么是克隆?请同学们浏览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后回答。

2、不用读全文,你们从课题能知道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讲什么?有什么疑问?(学生质疑)

3、再板书“神奇”,神奇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克隆什么神奇?(自读课文,了解神奇在哪里?)

(设计意图:从课题入手,板书课题时随文识字,指导学生读懂课题:标题的中心词“克隆”,揭示了本文的介绍对象,标题的关键词是“神奇”,揭示了本文的介绍重点。并质疑提高学生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2、讨论课文内容及条理。

3、交流:

(1) 分段指名读课文,适时正音和词义理解,说说每自然段写了什么?

(2) 指名划分段落,理解说明顺序。

把关系比较密切的自然段合并成一段,想一想:本文重点讲了那就几个问题?

第一段(1-2)介绍了什么叫做克隆。

第二段(3-5)分类介绍自然界的克隆现象。

第三段(6-9)神奇的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它诱人的前景。

4、归纳小结: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说明的顺序是怎样的?

5、朗读全文。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三、理解感悟第一段(1、2自然段)。

1、默读第一、二自然段,思考:什么叫克隆?

2、学生边默读边画出写动物的“有性繁殖”“无性繁殖”的句子。问:它们有什么区别?你是怎样理解的?小组交流、汇报。

3、老师归纳说明方法:

(1) 举例子:孙悟空拔一把毫毛能变成一群孙悟空,这就是克隆。

(2) 下定义:克隆就是无性繁殖,不经过两性细胞结合而直接繁衍后代。

4、这段内容告诉我们什么?(概括段意)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要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紧扣说明方法,通过自读了解克隆的定义,理解“举例子”、“下定义”的说明方法。)

四、指导书写生字

1.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

2.引导评价,适当范写。

3.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

板书:

7.神奇的克隆

什么是克隆: 无性繁殖

(1-2)

分类介绍自然界的克隆现象:植物、低等生物、高等动物 神奇

(3-5)

神奇的克隆技术诱人的前景

(6-9)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8课《神奇的克隆》

教材简析:

《神奇的克隆》是一篇有关生命科学的知识短文。标题的中心词“克隆”,揭示了本文的介绍对象,标题的关键词是“神奇”,揭示了本文的介绍重点。全文共九个自然段,第一至四自然段介绍克隆是什么。第一自然段以《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为例,解释克隆的含义。第二自然段以动物的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为例,解释克隆的含义。第四自然段以一些单细胞生物为例,解释克隆的含义。第五自然段介绍1996年人类克隆出克隆羊“多利”及其重大意义。第六至八自然段介绍克隆技术可以造福人类。第九自然段写克隆技术有着诱人的前景。

文章内容浅显,脉络清楚,我们可以在学生在学习生字词之后,指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理解说明性文章的一般特点和说明方法。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识与能力)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知识与能力)

3、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知识与能力),激发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情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过程与方法):学习生字词——反复阅读——感知内容——理解说明方法。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

教学难点:通过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情感。

《神奇的克隆》教学设计 篇2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激发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情操。

教学重难点:

1、体会“克隆”的含义及其奇妙。

2、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激发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

教具准备:挂图、生字卡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通过前两课的学习,我们对科学充满了好奇,对生活充满了幻想,今天我们学习第七课《奇妙的克隆》(板书),也是有关科学奥秘的。看课题,同学们有什么问题?(克隆是什么,奇妙在哪里,克隆有什么作用?)

2、交流有关克隆的资料。

二、初读课文

1、读准宇音,认清生字字形,读顺每句话,把全文读通。

2、画不懂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了解它们的意思,仍然不懂的请做上记号。

3、边读边思考课前提的问题。

三、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课文,帮助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

2、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对学生不懂的词语教师作适当讲解。

四、分段指名读课文

提出学习要求: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按照怎样的顺序介绍克隆的?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五、指导书写生字

1.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

2.引导评价,适当范写。

3.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六、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练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按照怎样的顺序介绍克隆的?

二、精读课文:

学习第一至第四自然段:

1、默读第一自然段:什么是克隆?文中是怎样说明的?

2、怎样读第一自然段,谁来试试?

3、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画出写动物的“有性繁殖”“无性繁殖”的句子,它们有什么区别?你是怎么理解的?小组交流,汇报。

4、教师引读“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部分。

5、植物是如何克隆的呢?自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画出写“植物都有先天克隆的本领”的句子,文中介绍了哪几种植物的克隆?奇妙在哪?(就……就……就……)(注意分号)

6、你读懂了省略号了吗?你能再举些例子吗?

7、你还读懂了什么?根据收集的资料谈谈“压条”和“嫁接”。

学习第五自然段:

1、高等动物可不可以克隆呢?自读第五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2、第一只克隆羊叫什么?名字是怎样得来的?“多利”的诞生有什么意义?

学习第六至第八自然段:

1、克隆技术是怎样造福人类的?你读懂了什么?除书上的,你还了解哪些?(小组讨论交流)

随机引导理解、感情朗读:

从“……可以……也可以……”体会克隆技术在培育优质、高产的粮食、蔬菜新品种,培育品质优良的家畜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从“……还可以……,从而……”体会克隆在保护生态方面的重要意义。

从“……能够……能够……,一旦……就能……”体会克隆技术在医学上的意义。

2、教师引读

学习第九自然段:

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它诱人的前景,那么,它在哪些方面,有什么样诱人的前景呢?请你联系生活实际,发挥想像。(小组讨论交流,再在全班交流)

三、总结课文,了解说明方法

1、齐读全文:课文写了什么,按照什么顺序写的?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2、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师:克隆技术造福于人类,这是科学家们的巨大贡献,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精神。

四、作业:作文《假如我是克隆专家》

板书:        奇妙的克隆

克隆是什么 神话 动物 植物 低等生物

“多利”  诞生 了不起         爱科学

造福人类  食物 畜牧 生态 医学    学科学

诱人前景

《神奇的克隆》教学设计 篇3

年  级

主备人

仇中玲

所在学校

工人子弟

单  元

第二单元

课  题

7、神奇的克隆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精神。

教学准备

1、 搜集有关克隆的知识

2、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读通顺课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流程

通用设计

设计意图

解读、修改

第一课时

一、分步揭示课题,激发阅读兴趣。

(一)、板书克隆。

师:什么叫克隆?请同学们快速阅读第一、二自然段,看谁最先找到答案。

(二)、用彩色粉笔在“克隆”二字前加上“神奇的”三字,问:不用读全文,你们能不能知道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谈克隆的神奇)

(三)、查字典理解“神奇”(稀奇而神秘)

(四)、克隆,神奇在什么地方呢?让我们认真阅读课文来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理解说明顺序。

(一)、默读课文,划出带有生字的词语。

毫毛 例如 马铃薯 收获 家畜 饲养 微生物 效率

(二)、查字典、词典,读准字音,理解词语的意思。

1、多音字:家畜 效率

2除“微生物”外,均由学生自学理解。

(三)、自读课文,练习概括各自然段的意思。

小结:

1、孙悟空快速克隆自己。

2、克隆就是无性繁殖。

3、植物的克隆。

4、低等生物的克隆。

5、高等生物的克隆。

6、克隆技术可以造福人类。

7、克隆技术与其它科技成果结合。

8、克隆技术的其它应用。

9、克隆技术正在展示诱人前景。

(四)、练习归纳要点,理解课文说明顺序。

1、把关系比较密切的自然段合并成一段,想一想:本文的重点讲了哪几个问题?

(1)、什么叫克隆。(第一段--第一、二自然段:不经过两性细胞结合而繁衍后代)

(2)、分类介绍自然界的克隆现象。(第二段—第三至五自然段:植物的克隆、低等生物的克隆和高等动物的克隆)

(3)、神奇的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他的诱人前景。(第三段:第六至九自然段)

(五)、学生讨论后,教者归纳:本文中心突出,专门介绍有关克隆的知识。条理性强,先解释什么叫克隆,然后分类介绍植物、低等生物、高等动物的克隆现象,最后讲神奇的克隆具有诱人的前景。

三、作业。

(一)、朗读课文。

(二)、习字册生字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

(一)、听写生词。

(二)、师述课文主要内容,帮助学生回忆上堂课内容。

二、精读课文,理解说明方法。

(一)、学习第一段。

1默读第一、二自然段,思考:什么叫克隆?

2相互交流。

3讨论后,教者归纳说明方法。

(1)、举例子:孙悟空拔一根毫毛能变成一群孙悟空,这就是克隆。

(2)、下定义:克隆就是无性繁殖,不经过两性细胞结合而直接繁衍后代。

(二)、学习第二段。

1自读第三至五自然段,同座相互讨论:这一段从哪几个方

面讲自然界的克隆?用的是什么方法?

2开展讨论。

3教者归纳说明方法:

(1)、分类别。分植物、低等生物和高等动物三类来介绍。

(2)、举例子。植物的克隆就举了柳树、马铃薯、仙人掌等为例。

(三)、学习第三段。

1各自反复朗读第六至九自然段,想一想:这一段是怎样讲“神奇的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它诱人的前景”的?

2讨论后形成下列板书:

(1)、总说克隆技术可以造福人类。

(2)、可以培育优质、高产的粮食、蔬菜、品质优良的家畜。

(3)、可以挽救濒危物种,培植人体“配件”。

(4)、概括克隆技术展示诱人前景。

3这一段按“总—分—总”的结构来说明问题,显得条理清楚。

三、回顾全文,归纳总结。

(一)、《神奇的克隆》重点向我们介绍了什么知识?采用了哪些说明的方法?

(《神奇的克隆》重点介绍了关于克隆技术方面的知识,采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等。)

(二)、你觉得本文在写作上有哪些值得你学习的地方?

四、练习。

(一)、说说克隆这项技术神奇在哪里,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介绍克隆的。

(二)、关于克隆“可以造福于人类”,你还了解哪些?

(将课外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制作一些知识卡片。)

板书设计

7、神奇的克隆

克隆是什么?    神话

克隆的作用      造福人类

科学小品文本身对学生来说就充满了诱惑,了解了克隆一词的含义后,直接到文本中寻找答案。

理清文本的脉络,学习说明文的条理性

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结合课文,适时的灌输相关知识点,掌握起来比较容易。

再次回顾文本,复习说明方法,巩固知识点。

在学生对克隆有了一定的了解,对克隆充满好奇时,让他们搜集了解相关内容。

教后反思

《神奇的克隆》教学设计 篇4

课 题 7、神奇的克隆

教时  2课时 日期 09年 3月 一、教学目标:

1、能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文中生字新词的意思。

2、能结合文章内容,正确地说出克隆技术“神奇”在哪里。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克隆技术的神奇,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畅想科学、探索科学的思想感情。

二、制定依据:

1、内容分析:说起“克隆”,这可是个近十多年来出现的新名词,指的是不经过两性细胞结合而直接繁衍后代,也就是“无性繁殖”。课文《神奇的克隆》就是一篇介绍这方面知识的科普说明文。课文开头以《西游记》里的孙悟空能快速地“复制”自己为例,形象地告诉我们什么是克隆,接着科学地给克隆下定义,然后从植物的克隆、低等生物的克隆、高等生物的克隆三个方面来介绍,最后介绍克隆技术是怎样造福于人类的。

2、学生实际:本篇课文学生应该很感兴趣。贯穿课堂教学全过程的一条主线应是“什么是克隆?克隆技术的神奇表现在哪里?”原先这课的课题还是《克隆之谜》,现在改成了《神奇的克隆》。我想这不会是一个随便的变动,以找出体现克隆技术“神奇”的句段为一个重要的目标,引领学生去读课文,将会很有效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带领学生品读他们找出来的重点句段,特别是要反复品味其中最能表现克隆技术“神奇”的字词。克隆技术到底“奇妙”在哪里呢?作为语文课文,当然不是从“纯技术”这一角度来探讨,而是用美妙的文字来诠释这个“奇妙”。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能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课文中生字新词的意思。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能在理清文章脉络的基础上初步感知克隆技术。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小积累 克隆技术造福于人类,这是科学家们的巨大贡献,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精神。 听写赏析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你们喜欢看哪些动画片呀?(让学生自由发言,然后引出《西游记》),你们喜欢《西游记》中哪些人物?(自由发言),你们喜欢孙悟空吗?他有哪些本事?孙悟空可真神了,一根毫毛就变出了许多小孙悟空来。这是多么神奇有趣啊!这个神话引发了人类复制自身的幻想,孙悟空能复制自身的本领,就是现代科技领域研究的“克隆”(板书“克隆”)。

2、克隆技术到底是怎样的技术?真的像神话中描绘的那么“神奇”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教师板书课题:神奇的克隆)

3、从课题看,“神奇”是什么意思呀?(非常奇妙)那么克隆技术到底奇妙在哪里?认真阅读课文之后,我们应该能够找到答案。

学生介绍 学生理解课题 初读课文

通文解词  1、教师提出自觉要求:自由轻声朗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读顺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

3、教师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

出示生字新词:

例如:马铃薯 嫁接 细菌 饲养 效率 诱人

a、指读正音 b、理解部分词语 c、用其中的某一个(或几个词语)说一句或几名话。

按要求自读 指名读 学生评价 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课文以奇妙的情节——孙大圣“拨毛变猴子”,由此引出了克隆技术的概念。(第1-2自然段)

2、哪些动植物有先天克隆的本领呀?(第3-4自然段)

3、大自然中许多植物和单细胞微生物都有先天克隆的本领,而高等动物可不可以克隆呢?世界上第一个通过克隆技术诞生的高等动物-多利(第5自然段)

4、课文哪些地方向我们介绍克隆技术的诱人前景呢?(第6-9

学生分段,理思路 交流自然段大意

自然段)

5、朗读课文。

学生朗读

教师小结

我们今天学习了这篇课文,不但能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文中生字新词的意思,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而且还能在理清文章脉络的基础上初步感知克隆技术。其实,古代劳动人民就已经能利用一些植物的先天克隆本领来扩大他们的种植面,如古人在诗中写道:“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无心插入柳条,它能长成一个新生命,而如今,人类终于找到了后天克隆高等动物的路径,并由此开始了一次生命科学的革命。

作业 1、练习册1、2、3

2、继续收集有关克隆技术的有关资料。

第 二 课 时 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激发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

教学过程: 教学环 节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小积累 没有理想,即没有某种美好的愿望,也就永远不会有美好的现实。 心中没有愿望,等于地上没有空气。 听写赏析 复习导入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按照怎样的顺序介绍克隆的?

回忆交流 精读课文   学习第一至第四自然段:

1、默读第一自然段:什么是克隆?文中是怎样说明的?

2、怎样读第一自然段,谁来试试?

3、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画出写动物的“有性繁殖”“无性繁殖”的句子,它们有什么区别?你是怎么理解的?小组交流,汇报。

4、教师引读“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部分。

5、植物是如何克隆的呢?自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画出写“植物都有先天克隆的本领”的句子,文中介绍了哪几种植物的克隆?奇妙在哪?(就……就……就……)(注意“剪下、插进、一株株、活泼可爱”、“切成、种进、许多、新鲜”等一系列词语)

6、你读懂了省略号了吗?你能再举些例子吗?

7、你还读懂了什么?根据收集的资料谈谈“压条”和“嫁接”。

学习第五自然段:

1、高等动物可不可以克隆呢?自读第五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2、第一只克隆羊叫什么?名字是怎样得来的?“多利”的诞生有什么意义?

学习第六至第八自然段:

1、克隆技术是怎样造福人类的?你读懂了什么?除书上的,你还了解哪些?(小组讨论交流)

随机引导理解、感情朗读:

从“…可以…也可以…”体会克隆技术在培育优质、高产的粮食、蔬菜新品种,培育品质优良的家畜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从“…还可以…,从而…”体会克隆在保护生态方面的重要意义。

从“…能够…能够…一旦…就能…”体会克隆技术在医学上意义。

2、教师引读

学习第九自然段:

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它诱人的前景,那么,它在哪些方面,有什么样诱人的前景呢?请你发挥想像,以“如果我会克隆,我最

学生按要求自渎 学生感悟交流 结合资料谈 读后交流自己读懂的信息 练习朗读 发挥想像,练习说话小组讨论交流,再在全班交流

想克隆———”为起句,发挥想象说一说。

总结课文,了解说明方法 1、齐读全文:课文写了什么,按照什么顺序写的?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2、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师:克隆技术造福于人类,这是科学家们的巨大贡献,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精神。

小组交流 大组交流 课堂作业 练习册4、5

家庭作业 小练笔:《假如我是克隆专家》

板书设计

7、神奇的克隆

什么是克隆——无性繁殖——植物、低等生物、高等动物 神奇

造福人类——培育、 拯救、 培植

《神奇的克隆》教学设计 篇5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通过前面两课的学习,我们对科学充满了好奇,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有关科学奥秘的说明文(板书)7.《神奇的克隆》。读了课题,同学们有什么问题?

2、生质疑。

二、初读课文

1、读准宇音,认清生字字形,读顺每句话,把全文读通。

2、画不懂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了解它们的意思,仍然不懂的请做上记号。

3、边读边思考课前面所提的问题。

三、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课文,帮助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

2、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对学生不懂的词语教师作适当讲解或放在学习课文时讲解。

3、指明说说什么是克隆?

4、齐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四、再读课文

1、过渡:课文还介绍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2、生自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

3、师生共同总结

第一段(1-2)介绍了什么叫做克隆。指名说说什么叫做克隆。

第二段(3-5)分类介绍自然界的克隆现象。指名说说自然界中有哪些克隆现象。

第三段(6-9)神奇的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它诱人的前景。指名说说哪些个前景。

五、归纳总结

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克隆的相关知识,下节课我们继续深入学习。

六、作业布置

1、抄写生字词

2、练读课文

3、搜集相关资料做手抄报。(选作)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二、精读课文:

过渡:克隆究竟神起在哪?我们一同细读课文。

1、默读第一自然段:什么是克隆?文中是怎样说明的?

2、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画出写动物的“有性繁殖”“无性繁殖”的句子,它们有什么区别?你是怎么理解的?小组交流,汇报。教师引读“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部分。

3、植物是如何克隆的呢?自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画出写“植物都有先天克隆的本领”的句子,文中介绍了哪几种植物的克隆? 你读懂了省略号了吗?你能再举些例子吗?师相机介绍“压条”和“嫁接”。

4、低等生物也能克隆。生自读了解。

5、高等动物可不可以克隆呢?自读第五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多利”的诞生有什么意义?生交流

6、克隆技术是怎样造福人类的?读第六至第八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除书上的,你还了解哪些?(小组讨论交流收集的资料)

随机引导理解、感情朗读:教师引读

从“……可以……也可以……”体会克隆技术在培育优质、高产的粮食、蔬菜新品种,培育品质优良的家畜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从“……还可以……,从而……”体会克隆在保护生态方面的重要意义。

从“……能够……能够……,一旦……就能……”体会克隆技术在医学上的意义。

7、齐读第九自然段:

8、发散思维:克隆技术会有什么样诱人的前景呢?请你联系生活实际,发挥想像。克隆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小组讨论交流)

三、总结课文

任何一项发明都闪烁着智慧的结晶,只要我们开动脑筋,勤于思考,大胆探索,就能够更多更好的为人类造福。

四、作业设计:

1、朗读课文。

2、把学到的知识讲给家人听。

3、短文练习:《假如我是克隆专家》、《谈谈克隆》(选做)

附板书设计:     神奇的克隆

克隆是什么

自然界中的克隆:动物 植物 低等生物

克隆造福人类  食物 畜牧 生态 医学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 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激发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情操。

教学重难点:

1、体会“克隆”的含义及其奇妙。

2、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激发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

教具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搜集相关资料

教师:收集相关资料,教学图片

教学时间:2课时

《神奇的克隆》教学设计 篇6

教学这一课,孩子们的兴趣点不在于文本所描述的关于克隆的一些知识,而在于人类能否“克隆人”。对于“克隆人”我也没有更多的了解,只是在媒体上看到过一些报道,主要是在伦理道德范畴讨论这新生事物的利弊。既然孩子们感兴趣,我觉得不妨和他们交流一番,于是课堂上有了不同的声音:

生:既然我们人类已经能够克隆高等生物,我想现在一定也能克隆人了吧?(有的认同,有的迷惑)

师:据老师看到的消息,现在还没有诞生克隆人,但是有些国家的科学家在致力于这项科学研究。

生:老师,我觉得有克隆人该多好啊!

生:不好!

(课堂起了纷争)

【有没有必要进行讨论,我快速思考着,主要是讨论的指向,如果讨论没有明确指向,那是浪费时间。对于克隆这样新事物,一旦涉及人类的伦理道德的时候,我们该怎样面对,这就是讨论指向,成人有自己的看法,孩子也可以有。】

师:你们觉得克隆人好不好,说说理由。

生:我觉得好,比如现在许多大明星都很忙,如果能够克隆的话,可以减轻他们的工作压力,也可以让更多的人看到他们。

生:我也觉得好,如果能够克隆人的话,我们现在的许多脏活,危险活都可以让克隆人去干。

生:我也觉得好,如果能够克隆人的话,我们可以克隆出许多科学家帮助我们进行科学研究。

师:按照大家的意见,我们要加快研究克隆人的步伐哦。

生:我觉得不好,如果克隆出一个思想不好的人,那他会给我们社会带来许多麻烦,比如盗窃、抢劫等。

生:我也觉得不好,我们这个地球人本身已经够多了,如果还有那么多克隆人的话,我们的地球还能承受吗?

…………

【孩子们在各自陈述理由的过程中其实已经涉及到了关于克隆的人的利弊问题,或许他们没有评论家那样头头是道,但是他们能够对这样陌生事物提出自己的质疑,至少说明他们能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认识这个世界,这种意识值得培养。】

师:克隆人到底好不好,虽然我们现在没有能够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但是老师想告诉大家,我们看待一样事物,应该有一分为二的眼光。克隆人,当他涉及我们人类的道德传统,涉及我们人类的社会交往,涉及我们人类的饮食起居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慎重考虑,你们说是吗?

《神奇的克隆》教学设计 篇7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   þ小学

2、学科:语文

3、课时:两课时

4、学生课前准备:

(1)预习教材新课《神奇的克隆》

(2)收集与克隆有关的资料和图片

二、教学课题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课《神奇的克隆》。

三、教材分析

《神奇的克隆》一课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和例子说明了“克隆”的奇妙。这样做一是化深奥为浅显,二是化抽象为具体。这篇文章中心突出,条理清楚。按照什么是克隆,分类举例说明克隆的情形,克隆造福人类,前景诱人的顺序铺排展开。克隆是全文的中心,神奇是全文的关键。

教学目标:1、体会“克隆”的含义及其神奇。

2、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

3、激发并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1、体会“克隆”的含义及其奇妙。

2、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激发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

四、教学准备

1、教学之前利用百度搜索与克隆相关的教学材料,了解教学的重难点,确定课堂教学的形式和方法。

2、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利用百度搜索找到有关克隆的图片、文章、视频等,使教学内容形象直观,易于学生理解,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究欲望。

五、教学方法

交流法、讲读法等。激趣促学,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通过学生自查资料和交流、教师适当答疑解惑,认识克隆、了解克隆。激发并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精神。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西游记》里的孙悟空有一个绝招令人拍案叫绝,他与妖魔作战一旦吃紧,便从身上拔一撮毫毛,吹出一大群小猴来参加战斗。这当然是神话,但是今天的科学却能实现类似的“神话”,用咱们今天的一个名词说就是“克隆”。(板书课题)

2、质疑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什么是克隆?神奇在哪里?)

3、出示图片、交流有关克隆的资料。

【百度百科】什么是克隆?

【百度图片】克隆羊多利

【百度图片】克隆马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带着问题去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

2、检查自读情况:出示词语,(薯、率)

三、精读感悟:

(一)学习1、2自然段

1、到底什么是克隆?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你读一读课文1、2自然段。

2、讨论、交流:

谁来读第一自然段?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画出写动物的“有性繁殖”“无性繁殖”的句子,它们有什么区别?你是怎么理解的?小组交流,汇报。

教师引读“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部分。

(二)学习3、4、5自然段

为了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克隆,课文还特意举了几个例子?

1、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阅读第3-5自然段,待会儿请几位同学来为我们介绍。

2、首先,来看植物,谁来为我们介绍一下哪些植物有先天克隆的本领?你读懂省略号了吗?

3、除了文中介绍的这些植物外,你还知道其他先天会克隆的植物吗?

4、那么单细胞微生物又是如何克隆的呢?课文中举了什么例子?

5、植物和单细胞微生物先天具备克隆本领,但是高等动物却不一样,他们的克隆相对更难,科学家们几经研究才有所成就。接下来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指读第5自然段)听完这一自然段的叙述后,你了解了什么?[第一只克隆羊叫什么?名字是怎样得来的?]

(三)感受神奇

1、既然科学家们花费了这么多心血研究克隆,那么克隆到底能为我们人类社会带来什么呢?课文中有一句话很好地概括了,你能找到吗?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了克隆对人类的贡献?自由读。

2、小组交流

随机引导理解、感情朗读:

从“……可以……也可以……”体会克隆技术在培育优质、高产的粮食、蔬菜新品种,培育品质优良的家畜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从“……还可以……,从而……”体会克隆在保护生态方面的重要意义。

从“……能够……能够……,一旦……就能……”体会克隆技术在医学上的意义。

3、教师引读

4、小结:克隆技术造福人类,但任何新生事物都是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你能想到克隆可能会给人类造成哪些灾害?

(四)学习第九自然段:

文中只列举了现在已知的一些克隆技术,但是关于克隆,还有许多未知的领域等着我们去探索,它的魅力是诱人的,它的前景是无限广阔的。一齐读最后一段!

四、总结全文

克隆是一项正在研究和发展的科学,它的神奇面纱还没有被人类完全揭开,最后就让我们天马行空地发挥想象吧!(写一写:假如我是克隆专家,我想--------)

克隆技术造福于人类,这是科学家们的巨大贡献,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精神,我们要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用自己的智慧为人类造福。

七、板书设计

奇妙的克隆

克隆是什么 神话 动物 植物 低等生物

“多利”  诞生 了不起         爱科学

造福人类  食物 畜牧 生态 医学    学科学

诱人前景

八、教学反思

对于《神奇的克隆》这一文的教学,我一开始就思考着:假如将教学重点放在对克隆知识的认识上,则会变成科学课;若放在说明文的学习上,又显得索然无味,所以定教学目标的时候,我根据课文内容以及学生学习实际,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及难点为正确理解克隆的“奇妙”之处,重在感悟文章的语言上。教学中主要注意了如下几个问题:

1.要求学生找出体现克隆“神奇”的生动形象的语言。这一环节我让学生自由回答来完成,学生纷纷找出许多生动形象的词、句、语段等,充分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积累了语感。

2.用好资料,活学活用。不把语文课上成划句号的课,已成为目前大家的一个共识。对此课而言,这个理念尤显重要。如克隆羊的诞生过程中,我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在介绍时,配上图片展示。学生边听边看图片,其乐陶陶。其后我再向学生展示克隆技术下诞生的其它动物品种,大大激发起学生的热情。再如,克隆技术在造福人类方面,远远不止课文所提及的内容,第八节最后的省略号,给读者留下了太多的想象空间,引发读者去想象克隆技术的“诱人的前景”。因此,还引导了学生交流从网络、书籍等地方了解到的克隆技术在造福人类方面的重要意义。

克隆技术从它一问世起就成为了一个涉及到人伦关系的生物科技,所以便备受关注,也因此而引发了一系列的争论,争论的焦点之一,便是克隆到底能不能造福人类。这也是“科学技术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的集中体现。由此,在学生体味了克隆造福人类好处后,我从“真假孙悟空相吵”的画面引出“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的一定是好处吗?”的思考,进而以围绕“克隆技术一定能造福人类吗?”的辩题展开辩论,在辩论过程中引导学生勇敢跳出文本,大胆地辩论,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提高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5.激发思维,大胆想象。在认识到克隆是把“双刃剑”后,让学生天马行空想像,“假如我能克隆,我想克隆……”要求学生做到想法必须对人类有益。此处的设计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课后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在课后可以畅谈自己的想像,以此达到领悟课文语言内涵的目的。这一环节,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发散了学生的思维,更训练了他们语言表达的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乐于交往、合作的精神。

九、教师情况

省份

山东省

学校

昌乐红河镇东皋小学

姓名

陈小梅

电话

18253662695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昌乐县红河镇东皋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