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枫叶如丹》教学设计优秀3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 枫叶如丹》教学设计优秀3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读《枫叶如丹》有感 篇1
教学目标:理解关键句子在文章结构中起到的作用;学会如何领悟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
教学重点:借物喻理的写作手法;秋天的文化含义与品读。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秋天的意蕴。
教学准备:远程教育下载课件、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物华天宝,斗转星移,转眼已是秋天。秋天是萧瑟的季节,也是丰收的季节;是成熟的季节,也是获取的季节。
2.唐代诗人杜牧有首关于秋天枫叶的古诗,谁能背诵?请看这首诗:(略)这首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夕阳夕照,枫叶流丹,层林尽染的秋天美景。秋之霜叶经历了夏秋连两季风霜的锤打考验,因而它的生命力更加饱满而茁壮,所以才比二月花红。
3、陈毅元帅诗云:“西山红叶好,霜重色欲浓。”(由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下载) 漫山遍野皆是红叶,在风霜洗礼下红色更鲜艳了。在秋日,枫叶如丹。(板书课题“枫叶如丹”)这“丹”究竟指什么?(明确:一种红色,在“丹”字下板书“红色”)红色给人以什么样的感觉?(强烈,鲜明,有活力)
二、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1.学习第一部分。
(1)在枫叶如丹之前,它曾经是一抹嫩绿。(播放远程教育下载课件展示“绿的世界”)朗读关于“绿的世界”的文字。
(2)“于是,凉风起了,秋天到了。”引读“万山红遍,枫叶如丹。丹是成熟的颜色,是果实的颜色,是收获者的颜色,又是孕育着新的生命的颜色。”(播放远程教育下载课件展示“丹的天地”)
(3)春去秋来,自然界也由绿的世界变为丹的天地,这需要一个过程,自然界万物都要经历这个过程,它是(学生接着说)撒种、发芽、吐叶、开花、结实。(播放远程教育下载关于植物生长的课件)
(4)枫叶如丹,由最初的嫩绿到后来的嫣红,不知经过了多少暴雨的袭打,不知经历了多少风霜的洗礼。这“丹”仅仅是普普通通的红色吗?“丹”是一种蕴含了什么意义的颜色?(让学生再读 “丹是成熟的颜色,是果实的颜色,是收获者的颜色,又是孕育着新的生命的颜色。”)
(5)自然界植物都要经历“撒种、发芽、吐叶、开花、结实”的过程。那么我们人呢?(播放远程教育下载关于人的发育的课件)
(6)自然界植物要“撒种、发芽、吐叶、开花、结实”,人生也如此,它要经历(学生接着说)孕育、诞生、长大、挫折、成熟。
(7)所以天地万物、人间万事,(引导学生齐读第一部分最后一段:天地万物,人间万事,无一不贯穿这个共同的过程。而且,自然与人世处处相通。)
(8)时间就像一位魔法师,以绿叶为底料,加上狂风、暴雨和寒霜为佐料,精心酿制出了一坛颜色深红香气扑鼻的葡萄酒,酿出的是枫叶如丹般的色泽。枫叶如丹,这“丹”代表了一种颜色,更蕴含了一个过程。枫叶如丹的历程是一种怎样的历程?谁给我们读读?(个别读后再引导学生齐读“孕育、诞生、长大、挫折、成熟”)
2.学习第二部分。
(1)自然界的变化是枫叶如丹的历程,人世间的变化是否也是这样?自然与人世,真的处处相通吗?下面我们带着好奇一起看看第二部分。看看作者亲身经历了一件什么事,从中他体会到了什么。快速默读课文,思考两个问题(课件出示自读提示):①第二部分叙述了一件什么事?(写照相的经过)②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内容有何不同?如何衔接起来?(过渡段衔接抒情与叙事)
(2)讨论:作者对r先生家的枫树的印象,有几次变化?(指导朗读)课件出示:①红艳艳的枫叶,挂满一树,铺满一地。②再望望那株枫树,竟如一位凄苦的老人在晨风中垂头无语。
(3)作者为什么要用一位凄苦的老人来比喻枫树呢?(学生讨论交流)
①老人的心态是孤独、凄凉的,这株枫树与老人的相似之处是一样的孤独寂寞。作者将枫树比做老人,是将枫树人格化。自古以来中国文人有“悲秋”的传统,战国时楚国诗人宋玉的《九辩》开创文人悲秋之先河。“悲哉,秋之为气也!”曹丕在《燕歌行》中咏叹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此资料出自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
②秋天可谓悲悲切切、冷冷清清、凄凄惨惨凄凄。景色如泣如诉,观者如痴如醉。就在作者觉得“ 树树秋声,山山寒色”之时,在感到“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之际,“刹那间,小木门开了……”(引读关于小女孩出现的文字,指导朗读)
(4)莉贝卡“蹦”、“跑”、 “跳跃”、“哼”。一段文字中,既有动作又有声音,真是绘声绘色啊!充满活力的莉贝卡的出现为这幅寂寥的秋日图景补充了什么色彩?(莉贝卡的出现打破了画面清冷的状况,使画面有了动感。这个八九岁的小女孩就像一片初生的绿叶,她一出现,一股鲜活的生命的气息扑面而来,作者的心灵深处斗然一震,灵感如泉水般汩汩涌出,所以迅速按下快门,拍下一张很具艺术气息的照片,并命名为“秋之生命”。)
(5)于是,就在“刹那间,我按下快门……”(引读关于作者照相和为之命名的文字)
(6)秋季是个无比美好的季节,在秋季我们有着丰富多采的活动,去郊外采摘红彤彤的苹果,在校园里拾起金黄的落叶,与同学结伴去秋游……你们就像莉贝卡一样,为秋天注入了无限的生命活力。请用下面的句式说说你喜欢的秋季活动:秋天真是美好,天空是那么蓝,我喜欢( )。
(7)你们是秋天中最鲜活的生命,你们的跳跃是秋天里最动人的风景,你们的笑脸是秋天里最美丽的果实。因为有了生命的跳动,秋天不再萧瑟,不再冷清,不再寂寥,而是积蓄了生命的内在力量、喷薄欲出。
(8)当作者看到如同你们一样鲜活的生命——莉贝卡时,在那一刹那间,作者到底恍然明白了什么?(引读“枫叶如丹,也许由于有跳跃的、欢乐的生命,也许它本身正是有丰富内涵的生命,才更使人感到真、善、美,感到它的真正价值,而且感受得那么真切”。)
(9)枫叶如丹,这“丹”是热烈的红色,是血液的颜色,是生命的颜色。我们的血管里不再流淌着如丹的血液,当我们的一片丹心停止了跳动,生命也就走到了尽头。枫叶如丹,“丹”即是什么?(秋天的生命,跳跃的、欢乐的生命,有丰富内涵的生命)(板书“生命”)
(10)“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些如丹的枫叶,有天秋风会带走它们,使它们悄然飘落在泥土里。它们在土壤里静静地为来年孕育了新的生命。它们的生命是不死的,等到春天,他们又开始“发芽吐叶”,又探上枝头向我们绽开笑颜。年年岁岁,周而复始,始而复周。生命就在这四季的轮回中繁衍不息,我们人类也在历史的长河中代代相传。枫叶如丹,它所显示的生命活力是短暂脆弱的吗?是昙花一现的吗?(待学生回答“不是”)那么枫叶如丹显示的是一种怎样的生命力啊?(引读:枫叶如丹,显示着长久的生命力。“霜叶红于二月花”,经历了这个境界,才是真正的成熟,真正的美。)(在“生命”二字前板书“长久”
(11)齐读最后一段(配乐朗读,此音乐由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远程下载)。
三、畅谈收获、举例感悟
四、课外延伸
关于秋天的树叶,有一本著名的关于生命的童话书,叫做《一片叶子落下来》。可以找来读读。
枫叶如丹 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至理名言、心旷神怡、绚烂、静憩”等重点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作者照照片的经过,以及对自然界与人世的看法,体会作者的感悟。
3.培养积累语言,体味语言的情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理解文中包含的哲理。
教学难点:理解“成熟的美,是真正的美”。
教具准备:有关枫叶的课件
教学过程: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引导学生谈秋天的感受。
1、师:同学们,秋天已经不知不觉地来到了我们中间。能谈谈你对秋天的感受吗?你认为世间万物,哪一样能代表秋天呢?
生交流课前收集到的描写秋天感受的文字。
2、板书课题:枫叶如丹
理解题目意思,如、丹是什么意思。
3、简介作者:
袁鹰,原名田钟洛,1924年生,江苏淮安县人。上世纪40年代中期开始文学创作,以散文影响最大。出版散文集有《第一个火花》《红河南北》《第十个春天》《风帆》《悲欢》等袁鹰散文题材广泛,感情激越,思想深邃,作品中描述的一人一事、一景一物,都反映了社会的人情风貌,跳动的时代脉搏,在艺术方面,他的散文深含着诗的因子,具有诗的联想、诗的意境、诗的语言,充溢着诗情画意。
4、激趣:这样一个题目让你想到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
1、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
将课文读得通顺、流畅。
划出自己感受深的句子。
标注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与同学讨论。
2、读后交流学生读书收获。
(1)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
(2)相机理解字词。
至理名言:最正确的道理,最有价值的言论。
翕动:一张一收或一开一合地动。
静憩:安静地休息
心旷神怡: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3)学生交流对文章初步的感受:
我能读好的一句话是……
我能读懂的一句话是……
我喜欢的一句话是……
我不理解的一句话是……
……
教师收集学生的收获、疑问、相机处理、解决。
三、学习第一部分
1、师配乐范读课文第一部分,学生边听音乐边思考:一年四季中,自己最喜欢哪个季节?并且谈谈原因。
2、自己读课文,思考:文章写春、夏、秋三个季节,到底想赞美大自然的什么?(赞美大自然的生命力)
3、指名读课文,思考:从哪儿可以看出“自然和人世,处处相通”?(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分组汇报,师小结)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四、总结课文
1、总结:这篇文章是袁鹰显示年近花甲时的感悟之作,文字隽永,寓意深刻。一个词、一句话或是文字背后的魅力图画都值得我们细细品读。
2、布置作业。
听写生字词语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段落试着品读。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创设情景:同学们,经过上节课的学习,不知道你对秋的认识有了哪些变化?我们来看看诗人眼中笔下的秋天是怎样的。
出示杜牧诗作《山行》,提问:这首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教师引导学生品味名句“霜叶红于二月花”,它不是因为颜色上的差别,而是霜叶经历了风霜的考验,因而它的生命力更加饱满而茁壮,所以才比二月花红。
2、导入新课:而作家袁鹰对红枫秋景也有自己的理解。今天就让我们来继续学习《枫叶如丹》这篇课文,看看他眼中的枫叶又是因为什么而绚丽多姿呢?
二、学习第二部分
1、快速默读课文,思考:这一部分叙述了一件什么事?(写照相的经过) 2、自读课文,讨论:作者对r先生家的枫树的印象,有几次变化,原因是什么?
课件出示:①红艳艳的枫叶,挂满一树,铺满一地。
② 再望望那株枫树,竟如一位凄苦的老人在晨风中垂头无语。)
学生读这两句话,从中体会到什么?(让学生谈体会)
师引导:作者刚刚看到枫树的时候,感觉非常好,红艳艳一片,分外耀眼,继而遗憾,觉得缺少了些什么?(指名说)作者为什么要用一位凄苦的老人来比喻枫树呢?(学生讨论交流)
师小结:老人的心态是孤独、凄凉的,这株枫树与老人的相似之处是一样的孤独寂寞。
师进一步引导:就在这一刹那间,我按动了快门,“这一刹那”指哪个时刻?作者为什么要在那一刹那按动快门呢?(让学生畅所欲言)
3、思考:这张照片为什么命名为“秋之生命”?如果给你这张照片,你会取怎样的名字呢?(生命之树,秋之枫叶等等)
4、自读13自然段,思考:朋友为照片起名后,作者到底恍然明白了什么?联系上下文分析。
有感情的朗读这一段。
5、齐读最后一段,体会什么是真正的成熟,真正的美。(让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意见)
师小结:自然界如此,人生亦然,只有经历了长大、挫折,人才能变得成熟,而成熟的美,才是真正的美。
三、总结拓展
1、总结:在写这篇文章时,作者已经是年近六旬的老人,然而在人生的秋天他却强烈地感受到了生命的欢乐和活力,表现了积极的人生观。而对于我们而言呢,我们应该怎样认识我们的生命,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呢?枫叶如丹,愿我们都拥有一个充满希望与活力的人生。
2、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熟读、背诵,体会语言的韵味。
课外查找一些对生活有启示的精美散文,推荐交流。
枫叶如丹 篇3
"追源溯流"作为一种教法,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探求如何使读、写更为密切结合所总结的一种课堂教学方法,是把读中学写、以读促写的读写关系和教学原则落到实处的具体途经之一。
如果我们把一篇成型的文章比作一棵树,那么,一般地说,它便经历一个由种子、萌芽、生长以至生成的过程。鲁迅先生在谈及自己的创作时曾说过:其作品" 所写的事实,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过的缘由,但决不全用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发表我的意思为止。"鲁迅先生谈论的虽是个人的创作过程,但很显然,它具有普遍性。借用鲁迅先生的话,我们把"见过或听过"的"事实"视为"源",而把基于"事实"之上的"改造"、"生发"以至组织成篇,这一先后有序的过程,视为"流"。因此,不难理解,所谓"追源溯流"法,就是探究作者原本创作过程即文章来龙去脉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平常习作中,我们常常看到,学生文章中所记叙的事情蕴含较为深刻的意义,所发表的意见包孕较为新颖的思想,却很遗憾地没能得到开掘、拓展、充实、升华,因而使文章流于表面、肤浅和单薄。而写作中的这一致命弱点,又集中表现为思路不畅。畅通思路,需要多管齐下,比如通过广泛阅读逐步扩大认知领域,增长见识,通过讲读教学培育思维能力,逐步提高思维品质,通过批改作文指导学生把文章内容向广度、深度推进,等等。"追源溯流"法可算作这"多管"中的一" 管",它通过对文章由"源"至"流"的剖析,让学生领悟其诞生的历程,从而直接对写作起到启发和示范作用。
下面,以袁鹰先生的散文《枫叶如丹》(见上海市高级中学课本h版第一册语文)为例,谈谈"追源溯流"方法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
该文写于1983年9月,时作家已近花甲,文章传达的便是他此时的心境及对人生的理解。
文章以空行为标志,一分为二。学生初读文章第一部分,很快就被充溢其中的哲理和洗练优美的语言所迷住,赞叹不已。对此,通常的讲读教学,往往止于品味、赏析。"追源溯流"法则要求进一步追问:作者的生花之笔、奇妙之思是怎么来的?
纵观全文,不难看出,最初诱发作者创作动机的,是那株"红艳艳的树叶,挂满一树,铺满一地"的枫树,它以其鲜艳的色彩,令作者怦然心动,于是回屋取相机。但几次调试镜头后,又感到美中不足,"总觉得缺少些什么"。小莉贝卡的出现,弥补了这一缺憾。"蹦"、"跑"、"检"、"跳跃"、"哼",一系列动词,活现出小姑娘的天真、朝气、活力,正是小莉贝卡,使枫树内在的"神"获得圆满的外在显现,使作者对这张照片"很满意"。显然,作者满意这张照片的,既不单纯是枫树,也不单纯是小姑娘,而是两者组合所构成的意境。因此,物与人,成为作者思考的两个因素,物与人的相映相融,成为作者关注的焦点。所以,接下来在文中便看到"恍然明白"的一段人与自然结合的议论。
但作者的思绪并未结束,它沿着既有轨迹前行:"红枫"是自然之物,即"自然";"女孩"是人类成员之一,即"人"。由此,作者实现了认识上的深化-- 由个别过渡到一般。一旦达成这样的认识,面前便豁然开朗起来。从时令上看,红枫出现于秋季,体现着"自然之秋",它历经春夏的"撒种,发芽,吐叶,开花" 而进入"结实"的季节。从年龄上看,作者正处于"人生之秋",他历经人生之春夏的"孕育,诞生,长大,挫折"而进至"成熟"的阶段。两相对照,一为自然的发展规律,一为人生的必然旅程,可见,"自然与人世,处处相通。"并且,从这一角度看待自然,就不会因为秋风萧瑟而伤感,相反,却有收获的喜悦;从这一角度看待人生,就不会因为年老而沮丧,相反,却有成熟的自豪。
至此,文章的前因后果,作者的运思过程,已大致分明。实际教学中,经过这一番探究,学生对全文脉络颇感茅塞顿开。在此基础上,继之以写作知识的讲解,便容易接受了(见下)。
上述分析,可以简单图解如下:
红枫→自然→自然之秋→结实 自然与人世,
红枫→缺少什么→ 处处相通。
女孩→人世→人生之秋→成熟
较之作家深厚的文化背景,精湛的艺术修养,以及创作时丰富复杂的心理情感活动,这里的解读未免显得过于粗陋,但用这种方法教学,对学生是有益的。
其一,它较清晰地揭示了文章的形成过程,有利于消除学生对文章的神秘感、恐慌感,有利于确立良好的写作心态。它让学生懂得,无论多么美妙的文章,多么玄妙的思想,其实都是有迹可寻的,都是自然而然的。
其二,它为学生写作明确了努力方向。"追源溯流"法昭示学生,要写好文章,需要以敏感的心灵潜入生活,以敏锐的目光观察生活,捕捉写作的"种子",为写作带来"源头活水";需要运用想象、联想,为文章插上高飞的双翼;需要深入思考,赋文章以智慧的灵光;需要筹划布局,优化结构;需要润色语言,追求完美。写作本是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追源溯流"能够引导学生的写作从自发走向自觉。
此外,"追源溯流"法对阅读与写作教学若即若离的现状,也有所补益。
依据创作论,"追源溯流"法可以适用于一切文章,但由于很多文章由"源"至"流"的过程不很明显,因而不可能篇篇采用,当然,也无必要。"追源溯流" 法旨在"于文章中发现法则,将法则应用在文章上"(沈仲九老师语),达到这一目的就成。当学生明白了写作之道,付诸随笔、日记等写作实践,锤炼写作能力,就可为日后写作水平稳步提高奠定较为扎实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