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最新8篇》
指缝很宽,时间太瘦,悄悄从指缝间溜走,你是否有一个清晰而精准的职业方向了呢?该好好规划一下自己接下来的职业发展道路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做职业规划头疼,这里是的小编为您带来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最新8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篇1
职业生涯规划也叫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个人和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经历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合时代特点,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有效安排。并对个人近期和远景目标进行规划和职业定位,帮助个人真正了解自己,筹划未来,进一步了解国内环境的优势和限制,在“衡外情,量己力”的情形下设计出各自合理且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
一、大赛宗旨:大赛以大学生励志、成才、创业、就业为主题,以提高职业素养,提升就业与创业能力为宗旨。
二、主办单位: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三、承办单位: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学生会
就业指导部
四、参赛对象: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11级、10级在校学生
五、活动意义:通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的活动形式,传播普及职业生涯规划理念,引导我院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就业观和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指导大学生学习掌握职业规划的一般方法,认识自我、了解就业环境,树立正确的职业目标,进一步推动我院就业工作的深入开展。
六、比赛方法:
比赛形式:大赛以征集
“职业规划设计参赛作品”形式进行。规划书征集初赛:征集参赛作品,通过初评和复评,最终筛选出优秀作品参加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作品采用A4打印稿,并自留电子稿以备后用)
七、宣传方式
1、此次大赛将于2012年3月12日早发放通知到各班级并由班长在各班召开第三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的动员大会。
2、组织就业指导部各成员到相关班级对第三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的目的及意义进行讲解,并对同学再次进行动员。
3、发放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材料。
八、评选规则:
1.作品评审将以合理性、真实性、逻辑性、创新性、可行性为主要评选标准,淡化文学性和艺术性。
2.本次大赛参赛作品的评选将以近期目标规划为评选重点,近期目标规划是指大学期间和毕业后五年内的职业生涯规划。可自行选择就业或创业。
九、活动流程:
1.活动前期资料和宣传准备:就业指导部负责将职业生涯规划相关参考资料以电子档形式存储,并创建活动公共邮箱分享公布。
2.规划书征集:由各班班长在3月28日晚上8:00及时把作品上交到学院会议室131。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其他年级由各班班长负责征集规划书,并于规定时间上交。
3.作品筛选:由就业指导部邀请专业评审团进行初评和复评,最终确定优秀作品。本着“自我评价、确立目标、环境评价、职业定位等”的职业生涯规划基本步骤,公平审核,量化细化,统一评选标准,做到客观公正。
十、奖项设置:
比赛将评选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若干名并颁发荣誉证书。并且择优上报一些作品参加曲靖师范学院举办的第三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决赛。
十一、比赛日程安排:
宣传及作品征集时间:2012年3月12日到3月28日
十二、注意事项:
1、参赛选手可以登录相关网站进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测评》,根据自己的人才素质测评报告,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社会需求,从专业、就业、职业等方面进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2、参赛选手可使用学校招生就业处网站提供的职业生涯规划自主系统提供的辅助功能撰写《职业生涯规划书》的主体内容后,下载word版本进行进一步润色加工,完成参赛作品的撰写。撰写作品期间,参赛选手可寻求老师辅导。
参赛选手也可以自主选择其他软件系统或手工撰写完成《职业生涯规划书》。
作品内容可自行选择就业或创业。
3、参赛作品须符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参赛作品规范》的要求。(见附录一)
4、参赛者必须是参赛作品的原创作者,如有盗用、抄袭等现象,取消其参赛资格。
5、参赛作品使用A4纸打印装订,黑白、彩色均可,不提倡对参赛作品进行豪华包装。
6、《职业生涯规划书》必须有扉页,扉页填写参赛者的真实姓名、性别、学院、班级、学号、联系电话、电子邮件地址。
十三、联系人:
解春爱
15287810580
魏莉
15288031006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学生会
就业指导部
2012年3月9日
附录一: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评选标准
一、
比赛内容与形式
大赛各阶段以“职业规划设计参赛作品”、“个人作品现场展示”和“用人单位面试”为评选标的。参赛选手提交的“职业规划设计参赛作品”须符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参赛作品规范》的要求。
二、
作品评分细则
评分要素
评分要点
具体描述
职业规划
设计书内容
自我认知
1.自我分析清晰、全面、深入、客观,能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优劣势
2.将人才测评量化分析与自我深入分析综合客观地评价自我,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价值观、个性特征分析全面、到位
3.从个人兴趣爱好、成长经历社会实践中分析自我
4.自我评估理论、模型应用正确、合理
职业认知
1.了解社会的整体就业趋势,并且了解大学生就业状况
2.对目标职业所处行业的现状及前景了解清晰,了解行业就业需求
3.熟悉目标职业的工作内容、工作环境、典型生活方式,了解目标职业的待遇、未来发展
4.对目标职位的进入途径、胜任标准了解清晰,深入了解目标职业对生活的影响
5.在探索过程中应用到文献检索、访谈、见习、实习等方法。
职业决策
1.职业目标确定和发展路径设计要符合外部环境和个人特质(兴趣、技能、特质、价值观),要符合实际、可执行、可实现
2.对照自我认知和职业认知的结果,分析自己优、劣势及面临的机会和挑战,职业目标的选择过程阐述详尽,合乎逻辑
3.备选目标也要充分根据个人与环境的评估进行分析确定,备选目标职业发展路径与首选目标发展路径要有一定相关联系性
4.能够正确运用评估理论和决策模型做出决策
计划与路径
1.行动计划对保持个人优势、加强个人不足、全面提升个人竞争力有针对性、可操作性
2.近期计划详尽清晰、可操作性强,中期计划清晰并具有灵活性,长期计划具有方向性
3.职业发展路径充分考虑进入途径、胜任标准等探索结果,符合逻辑和现实,具有可操作性和竞争力
自我监控
1.对行动计划和职业目标设定评估方案,如要达到什么标准,评估的要素是什么
2.能够对行动计划实施过程和风险做出评估,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调整方案
3.调整方案的制定充分根据个人与环境的评估进行分析确定,充分考虑首选目标与备选目标间的联系和差异,具有可操作性
参赛作品
设计思路
作品完整性
内容完整,对自我和外部环境进行全面分析,提出自己的职业目标、发展路径和行动计划。
作品思路
和逻辑
职业规划设计报告思路清晰、逻辑合理,能准确把握职业规划设计的核心与关键。
作品美观性
格式清晰,版面大方美观,创意新颖。
三、
现场展示评分细则
评分要素
评分要点
具体描述
主题陈述
陈述内容
1.对职业规划的自我探索、职业探索、决策应对等环节的要素及分析过程陈述完整全面
2.在陈述中能够正确理解、引用、应用职业规划基础理论及各项辅助工具
3.对各项探索分析过程及规划结果表述准确,与职业规划设计作品内容吻合
4.PPT设计精巧,重点突出,简明扼要,能够精确提炼职业规划设计作品要点
陈述过程
1.整体设计合理,环节紧凑,调理清晰,层次分明,结论明确
2.详略得当,重点突出,人职匹配、职业路径论述充分
3.思路清晰,逻辑性强
4.表达自然、流畅、无明显停顿,语句通顺,措辞恰当,语言组织畅达
5.讲普通话,声音洪亮,口齿清晰,语速语调适中
6.富于激情,善于引导现场观众,肢体语言恰当、丰富,能够感染他人
基本素养
1.衣着发型整洁、大方、朴素、得体
2.仪表端庄稳重,坐立行为大方、自然,表情丰富真诚,有良好的个人气质
3.言之有礼,情操高尚,谈吐文雅,富于思想内涵
4.精神饱满,有信心,有独立见解,能充分展现大学生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和职场新人的职业形象
即时效果
1.按时完成主题陈述
2.现场观众注意力集中,情绪高亢
个人特色
1.在职业规划和主题陈述中具有创造性
2.特长特点鲜明
回答问题
应答能力
1.能正确理解评委提问,作出有针对性的回答
2.在评委提出问题后马上作出反馈,及时作出回答
3.答题过程流畅、无明显停顿,语句通顺,措辞恰当,语言精炼
4.应变能力强,能够灵活的、创造性的应用职业规划知识作答
回答内容
1.回答内容切合题意
2.答题过程调理清晰,层次分明,结论明确
3.回答内容准确精炼,重点突出,能够有针对性的就提问要点归纳阐述
4.回答内容真实可信,运用事实论据,论述有说服力
四、
面试评分细则
评分要素
评分要点
具体描述
通用能力
责任
1.服从工作安排,按照要求完成任务,工作成果令人放心
2.勇于承担责任,遇到问题在权限范围内勇于决策,主动承担与自己职责相关的工作任务
3.维护整体,能够为组织需要主动放弃个人利益
4.有组织及社会责任感,在点滴行为中维护组织的社会形象,时刻以组织发展为己任
诚信
1.品行正直,言行一致,实事求是,不传播没有被确认的信息或流言,能够采取行动阻止流言的传播
2.能实事求是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表明态度,面临与诚信相矛盾的问题时,仍能够按正确的价值观行事
3.承诺必践,用明确的表述做出承诺,对于无法兑现的承诺,及时坦诚沟通、主动提出挽救补偿措施;
4.能够按照职业道德标准和组织原则办事,能够以个人魅力和实际行动树立和维护组织的诚信形象
追求卓越
1.工作认真,做事中规中矩,尽力完成任务
2.能够认识到自己与他人的差距,努力提升自己,能够为自己设定有挑战性的工作目标并采取行动去努力实现
3.精力充沛、乐观进取,充满激情和热情,做事情能全身心投入,在压力和挫折下坚忍不拔
4.精益求精,力求每一个细节的完美,不断的反思自己,持续突破并完善自我
沟通协调
1.能够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条理清楚,易于理解,能够主动与他人交流对问题的观点和看法
2.愿意倾听他人,清楚理解他人要表达的想法,具有换位思考的意识,让对方感到被理解
3.尊重沟通对象,以真诚赢得他人的信任和支持,运用沟通技巧,针对性地传递信息,施加影响,有策略地达成沟通目的
4.善于利用和挖掘资源,营造和谐,能够通过与他人的有效互动,促进协作、消弭分歧、整合资源以达成组织目标
系统推进
1.能够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工作,设定关键点监控自己及合作者的工作过程
2.遇到问题保持冷静,解决问题有方法、有技巧、有力度
3.关注规则实施的效果,能够完善或建立制度和流程,协调合作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4.引导每个合作者将工作任务与整体目标建立联系,有意识地建立团队共同的行为模式
专业技能
能力
1.具有全面的良好的知识储备
2.对于专业领域的知识有相当的了解
3.工作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实践
面试过程
应答能力
1.能正确理解考官提问,作出有针对性的回答
2.在考官提出问题后马上作出反馈,及时作出回答
3.答题过程流畅、无明显停顿,语句通顺,措辞恰当,语言精炼
4.应变能力强,能够灵活的、创造性的作答
回答内容
1.回答内容切合题意
2.答题过程调理清晰,层次分明,结论明确
3.回答内容准确精炼,重点突出,能够有针对性的就提问要点归纳阐述
4.回答内容真实可信,运用事实论据,论述有说服力
第三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比赛报名表
姓名
班级
学号
大学生就业规划范文 篇2
论文摘要:分析了目前大学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含义以及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同时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本科扩一招、经济危机影响下的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国家经济体制的转换以及相关政策、制度的制定与实施,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状况。不容忽视的另外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就是作为这个问题主体的大学生1身及其就业的思路。本文侧重于从大学生个人角度来探讨在全社会就业压力较大的形势下如何发挥大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面对并解决就业难的问题。
1从供需两方面看当前大学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从宏观角度来看,可分为两个层面:在数量上,一方面我国高校规模的连年扩招,使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年年攀新高,由2001年的114万人猛增至2007年的495万人;另一方面,由于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致使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许多企业面临停产、大幅裁员甚至破产,新增工作岗位数量减缓,造成新增毕业生人数与新增就业岗位在数量上的巨大差距,这就必然出现大学生就业难的局面。在就业结构上,我国就业结构总体呈不平衡状态:一是地理上的不平衡,绝大部分的高校毕业生流向大中城市及东部发展较快的地区,而在西部及一些偏远地区存在严重的人才短缺和人才流失问题;二是学科专业就业形势也存在不平衡,工科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专业就业形势较好,而一些文科专业就业出现困难。
(2)从微观角度来看,虽然在总数上新增就业人数远远大于新增岗位数量,但在现实中既存在大量毕业生不愿从事的工作岗位。也存在着相当数量的职业岗位是大学毕业生所无法胜任的。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来自高校和学生自身两方面。
首先,目前我国高校在建立就业指导机构方面普遍缺乏有效体制,已经建立的高校就业指导机构也存在缺乏专业管理经验,从业教师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欠缺,对社会人才需求的了解不及时、不准确等问题,有的指导中心只对大四学生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井不是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对学生的就业指导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其次,从学生自身角度看,在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过程中,招生和就业安置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个人有更多自由的同时也有更多的责任去选择自己的职业。但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学生普遍缺乏职业规划观念和能力,不能够全面剖析自己,不能很好地挖掘自身潜能。在校学习期间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缺乏职业能力训练和正确的择业观;在择业时义表现出择业能力水平不高,盲目就业的现象较为普遍。
2职业生涯规划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含义
(1)职业生涯规划的含义。职业生涯是指与工作相关的整个人生历程,它几乎贯穿于每个人的一生,并且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状态。职业生涯规划指个人结合自身情况、眼前的机遇和制约因素,为自己确立职业方向、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道路,确定教育计划、培训计划、发展计划,为实现职业生涯目标而确定行动时间和行动方案。职业生涯规划是个人对自己一生职业发展总体计划和总轮廓的勾画,具有粗略性、目标性、长期性和全局性的特点,它为一生的职业发展指明了路径和方向。
(2)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含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源自于职业生涯规划,所谓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大学生根据自我的全面剖析,结合职业要求和社会需求,按照党和国家的教育指导方针以及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规格,在教师的指导下,对白己的大学阶段以及未来的职业选择和发展目标及其实现途径进行具体设计和全面规划,并在大学学习生涯及未来工作中付诸实践。
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专业教师辅导、职业心理测评与职业指导以及相应课程的开设等内容,需要学校和社会的多方面努力。积极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旨在引导学生对大学学习生活进行全面、科学、系统的规划和实施,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科学、合理地选择未来职业方向与目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意义。
(1)通过大学生职业生湃规划教育,促使大学生客观、全面剖析自己,正确看待目前所学专业以及认识未来可能的职业发展方向,为就业做好基础信息储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通过自我评估阶段,对学生自身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能力构成、价值观等方面进行深人探析,使其能够正确、客观认识自身优势及潜能,为今后的职业选择做好铺垫工作。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需要对学生就读专业进行正确认识,并结合大学生自身特征与对职业信息的分析,使学生能够充分了解专业与特定职业之间的关系,探索未来可能从事的职业方向,为就业做好充分的信息储备。
(2)通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大学生确定未来职业发展的方向及目标,使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做到有的放矢,为就业奠定知识与能力基础。明确未来职业发展方向及目标,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口的以及在大学期间需要掌握的相关专业知识与各项技能,这必然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自我激励,全面提升个人的专业能力和整体素质,为就业奠定知识与能力基础。
(3)通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职业要求和社会需求三者之间的关系,建立正确的择业观,为解决人才供需矛盾发挥关键作用。通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择业观,从自身角度出发,结合社会需求,发挥自我专长,寻求发展潜力、个人提升空间大的职业岗位;着眼于长远利益,发现机会,抓住机会,并很好地把握机会。打破传统的择业观念,将社会需求与自我需求完美结合,为自己开创良好的就业前景。从整个社会而言,也有助于解决人才供需中的现实问题。
4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供大学生就业问题解决的路径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学校、社会和学生共同的努力。就学校而言,要加强就业指导中心的建立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的开展;就社会而言,要积极配合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为学校提供及时、准确的人才需求信息和学生实习工作岗位,使学生对职业要求有更加直观的认识;就学生而言,要主动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知识,树立职业生涯规划观念,尽早开始个人职业生涯的规划,积极面对就业问题。
(1)大力推进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建立,提高从业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广泛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课程,保障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的开展,从而促进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是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目前,我国高教主管部门及各级高校已经充分认识到高校毕业生合理就业的重要性,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情况是我国高校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同时,在《高等教育法》第59条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与服务”。在此基础上,应进一步深化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使大学生在人学初期就能够接受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建立职业生涯规划观念,积极面对就业问题,井为未来就业做好充分准备。
(2)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开展,使大学生尽早全面了解自己,确定目标,寻找最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实现从容就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包括自我剖析、目标设定、目标实现策略、反馈与修正等四方面的内容。通过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使大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客观认识自己的职业性格,正确判断自己的职业能力,合理确定自己的职业倾向,从而确定个人的职业发展方向和目标,并合理规划实现日标的策略。在之后的学习和未来的工作中,不断调整和修正目标及其实现策略以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的终极口标,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都能够各得其所、人尽其才,在这个过程中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最大化。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篇3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现状
国内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自2006年起,向各大高校进行宣传与普及。由于时间尚短,目前各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较强的就业指导痕迹,缺乏实效性。就目前,国内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来看,存在学生对社会职业、个人的兴趣爱好不了解;自身职业生涯目标不明确;家庭与社会缺乏积极、科学的引导;学校职业生涯教育内容缺乏素质能力培养;科学的职业生涯教育体系尚未建立等诸多问题。其中尤为突出的问题是大学生普遍缺少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顾名思义,是指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知程度与态度,是大学生进行和完成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在动力。大学生普遍缺少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则意味着,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知程度尚浅,并不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真正意义所在,及其对于个人就业与职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大学生缺少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说明其在职业生涯规划这一问题上存在理解与认知的矛盾,表明其对职业生涯规划没有明确而清楚的认识,缺少实际的实践和加深的了解。
目前,就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现状来看,存在大学生虽然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方法有一定认识,却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实际意义与价值没有清晰地了解;较男生相比,女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及规划意识较为薄弱;文科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较其他学科学生的规划意识较为薄弱;有过社会实践经验(兼职或工作)的大学生较没有相关经验大学生相比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较强;学生干部要比普通同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与规划能力较强的现象。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培养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仅局限于毕业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绝非科学与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需要建立一套全程、科学的教育体系。所有课程与活动的安排与设计,需充分考虑大学生自身每个阶段的生理与心理,包括其所学专业的学习特点,从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目的及意义出发,建立和形成科学、完备的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全程体系。
第一学年:引导和指导学生初步了解和认识职业生涯规划,并完成初期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传统意义上的教育体制,导致大部分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之前,从未涉及或没有真正思考过个人的职业与生涯发展问题。因此,对于大一新生而言,需通过交流、经验介绍与“大数据”展示等渠道,教育和启发其了解职业生涯规划,导入职业生涯规划概念,输入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第二学年:引导和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完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二年级的大学生,已经完成了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对所学专业与未来可能从事的业有了初步的了解。此时,需要结合所学专业与社会、市场的需求,引导和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有意义的社会实践,在完成自我认知的基础上,积极开始探索社会环境。需通过课程教育与相关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巩固学生的职业技能,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第三学年:指导学生将职业生涯规划付诸实践。大三的学生,经历了两年的大学生活,通过学习与实践,对于所学专业及知识结构有了初步明了的认知。面对即将到来的毕业,他们往往在考研、留学、求职等毕业去向的选择中徘徊不已,此时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该是帮助其完成正确、适时的选择与判断。
第四学年:指导学生顺利就业。面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此时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是做好其就业服务工作,帮助和指导学生掌握求职的方法和技巧,以正确、平和的心态面对就业。
大学生就业规划范文 篇4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的关键。就业不仅是劳动者谋生的手段,也是融入社会、给个人和家庭带来希望的重要途径。目前,大学生就业难,除了就业体制变革和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以外,企业注重人力资源的职业发展观对大学生竞聘提出新要求。大学生就业观念滞后、职业意识淡薄及就业竞争力欠缺是导致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对此,大学生应以职业生涯规划为指导,确定适合自己的职业,明确应聘的职业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做到有的放矢地利用校内锻炼和社会实践培养自己的竞争力,为将来顺利就业和胜任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 职业 规划
本文共有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介绍当前大学生职业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职业规划在促进大学生就业方面的重要作用;第三部分针对大学生规划方面存在的问题,做相关对策研究。
一、大学生职业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目前,我国处于经济转型期、高校不断扩招、地区发展不平衡、传统就业观念仍然存在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在职业规划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
(一) 主观方面
1、自我目标缺失
大多数学生在高考之前,学习的唯一目的就是上大学。进入大学后,他们在实现目标的同时迷失了方向,对自己的兴趣、个性、价值观了解不够,对自己的专业和职业世界不清楚。
按照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政治学院一年级360名新生进行随机抽样,抽出36名学生样本,对该36名学生不同时期有无确定的奋斗目标或者说人生规划的进行调查,如下表:
该表显示,36名学生在高中时期都有明确的奋斗目标,都为自己的人生做了短期的规划,那就是考大学,这一时期的规划率达到了100%;然而在考取大学之后,在实现高中时期制定的短期目标时,多数学生出现了迷茫的症状,迷失了自己,不知道该如何走向未来的生活,迷茫率高达86.1%,这种现状值得重视,也表明在学生中开展职业规划教育的迫切性。
2、职业发展期望值过高。
很多大学生在求职时,更多关注的是眼前的地域、薪金和福利待遇问题,没有把个人发展空间或者未来的发展前景放在首要位置。一些毕业生为了留在大城市甚至不惜牺牲摆在面前的大好发展机遇。
3、主体意识淡薄
许多大学生在学习和就业问题上,宁可照抄照搬别人的经验和做法,也很少主动探索和独立思考自己人生道路发展问题,更很少去积极接触职业生涯世界的各种信息。
(二) 客观方面
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缺乏理论指导
职业规划最早是在西方兴起的,我国对职业规划的引进已将近20年,大学生的职业规划一直是社会和学者关注的焦点,特别是近几年社会各界对在大学里开设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课程的呼声渐高,也有不少高校在各方面做出大胆尝试。然而,实践和理论相辅相成,没有理论的指导很难开展有层次、有成效和有深度的实践活动。①而根据国内的高等教育现状的发展而产生的理论创新还比较缺乏,职业指导在实践方面仍然处于比较低级的阶段。②
2、寻求职业指导的途径有限
长期以来,高校的各项工作主要围绕教学和科研进行,很少关注职业生涯辅导,也没有意识到职业生涯辅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在政策、资金、设施、人员等方面投入较少。许多高校,在学生就业指导部门的建制、辅导人员配备、职业课程的设置等方面不适应学生需求。学校尚未建立深层次的辅导结构,咨询、辅导人员只是进行简单的介绍和帮助指导,无法对学生的进一步需求做更有效的指导。
二、大学生职业规划的重要性
大学生活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而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就是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付诸于实践的过程,没有规划的职业生涯,这样的大学生的职业目标和需求永远处于模糊阶段,进入职场之后,适应社会的时间将会拉长,增加职业发展的实际成本。③
(一)职业规划有利于大学生准确定位自己
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是人生的重要课题之一,清晰地认识自己对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人只有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才能明确目标和需求,从而根据条件去实现目标。职业规划是在自我认识的前提下,对自我进行充分分析和准确定位。这是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需要做的第一位。目前,很多大学生对自己的定位存在明显的模糊性,以致,在求职过程中,不清楚自己适合做什么、能够做什么,在与用人单位交流时不能清晰表明自己的能力与职位要求的匹配性,从而使求职受阻。
(二)职业规划有利于大学生适应职业要求,顺利实现就业
面对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缺乏职业准备的大学生必然茫然不知所措。原因之一就是对用人单位缺乏了解。许多学生采用“广种薄收”的方式,大量向用人单位投递简历,而不了解用人单位需求哪方面的人才,降低了求职的效率,增加了求职的成本,同时,一旦顺利就业,就会出现职业兴趣、能力与职位要求之间的摩擦,造成的消极后果一是主动跳槽,一是被动失业。制定职业规划,围绕着自己的职业蓝图,制定求职方向和具体步骤,从学习阶段就为将来的就业打好基础、做好铺垫,一个阶段一个台阶向职业需求的能力看齐,这样,不仅为他们顺利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他们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做好工作做好了准备。④
三、如何做好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对策
我国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主要针对当年毕业生的择业需要而展开,具体实施就业指导的时间基本上限于大学生毕业阶段,大一新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一直是个盲区,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本身都没有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目前,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内容务虚多,务实少,知识介绍多,能力培养少,多数高校就业指导的内容多停留在就业形势的一般介绍、就业政策及规定的诠释和就业技巧的简单讲解,忽视了对学生日后职业生涯具有根本意义的择业观教育,对毕业生求职过程中由于个人期望值与社会可供选择的职位落差太大而产生的心理问题和择业问题关注也不够。
(一)要将职业生涯规划整合进大学生素质教育体系中
大学生素质教育本质上是一种“立人”教育,充分尊重个人的发展和个性的张扬。⑤通过实施素质教育,要求学生把外部的技能和知识内化于心,升华成稳定的品质和素养,进而学会生存、学会合作、明辨是非、承担责任。这些特质都与职业生涯教育有着极其恰当的契合点,为更好的开展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因此,将职业生涯规划与素质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其为大学生就业服务,也是现代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
(二)重视职业指导的重要作用
不同国家对职业指导的称谓不一,人们对职业指导概念的理解也不同。结合我国职业指导发展的具体情况。以及人们对职业指导工作的进一步理解和认识,这里我们主张将职业指导表述为:职业指导是为求职者就业、就业稳定、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合理用人提供咨询、指导及帮助的过程。
职业指导的工作目标可以概括三个方面:(1)帮助就业:有效地帮助求职者实现就业是职业指导人员首要工作目标.也是最基本的工作目标;(2)帮助就业稳定。职业指导帮助就业的目标。远远不能解决求职者、劳动者的客观需求,从更深层的角度讲,也不能认为是已经完成促进就业的使命;(3)帮助实现职业生涯的发展。如果说前两个工作目标是一种必要的过程的话.帮助个人实现职业生涯的发展.则是职业指导的最终目标。这个工作目标反映了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它意图说明职业指导是一个过程,不论是就业过程还是在就业后,它将伴随人的职业生涯,人们处处需要职业指导。另一方面则更加明确地说明职业指导的工作性质,以及它在就业服务过程中的重要作用。⑥
职业指导的功能和作用可以从多方面进行考察,这里着重从对个人和对工作两个方面的影响进行讨论。首先,对个人的影响是指职业指导对个人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有利于个人社会化、有利于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有利于做出明智的职业选择、有利于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其次,对工作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有助于建立科学开展就业服务工作的意识、有助于促进就业服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有助于就业服务工作的提升和改革、有助于就业服务队伍的建设。
(三)引导学生准确定位自己
现如今想要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就应当对未来趋势有个清楚的认识,对自己也更应当明确认识。对我院07级本科毕业生进行调查,20%的学生对未来充满信心,13%的学生学生表示很有自信,找到好工作没问题;同时也有26%的学生觉得本专业前景好,所以也不担心;61%的学生还是比较有信心的,觉得可以找到比较好的工作;而24%的学生不太有自信,对竞争有点害怕;还有15%的学生没仔细想过,走一步算一步。看来,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有足够信心的学生并不算多,有四分之一的学生对未来没有信息,不自信。过分的自信或不自信都是要不得的,对顺利实现就业都是无益的,引导学生准确的定位自己是找到合适工作的首要步骤。
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及时分析自身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制定其职业生涯设计,学生还可以与是专业领域中的讲师、教授,通过自身接触对自己所学专业加深了解,提高其业务知识水平,从而增强其社会竞争力。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准确定位自己是第一位的。
注释
①董研均。2007年中国大学生职业规划研究综述。经济师,2008年第9期。
②潘正勇,杨军。辅导员在大学生职业规划中的作用探析。中国教师,2007年第11期。
③李敏。大学生职业规划永远不嫌太早。时代经贸,2008年5月。
④张仁杰。职业规划是大学生职业发展的具体实践。就业调研,2008年第16期。
⑤李亚州。职业规划理念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研究。宿州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⑥新理念。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年5月第八次版,第68页。
[1]杜存臣。高职学院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需求状况问卷调查情况分析。荆门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7月。
[2]林咏君。论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体系。教育长廊,2009年6月。
[3]石磊石,杨云红。浅谈大学生职业规划与企业战略对接。商场现代化,2007年9月。
[4]钱嫦萍。深入推进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探索。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6月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篇5
关键词: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5-116-02
一、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
1.职业生涯规划总体现状。调查发现,独立学院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总体得分显著低于普通本科院校。由于发展历程较短、职业指导师资不足,一般独立学院都是在毕业班才考虑开设就业指导类的职业指导,普遍缺乏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指导。在此环境下,学生自身也就比较缺乏对职业生涯的系统规划。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整体水平不如普通本科院校。
2.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大学生正处于职业探索期。是否具有职业规划意识,能否正确认识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定位是否准确,对于大学生的职业选择、生涯发展至关重要。然而,目前很多独立学院大学生往往将职业生涯规划简单地等同于职业选择,缺乏对职业生涯的基本认识,生涯规划意识比较薄弱。
3.个人职业特质的认识。对个人职业特质的正确认识是职业生涯规划过程的起始环节。不少独立学院大学生对自己个人职业特质的认识,内容不够全面。并且很多学生不从自身兴趣、能力出发,不考虑自我竞争实力,对择业目标、就业形势等问题认识较模糊。
4.对职业特点的认识。调查发现,独立学院大学生对职业特点的认识显著低于普通院校大学生,对相关职业的工作环境、薪资待遇、职业素质等缺乏了解。在确立职业理想时,学生要充分了解与自己所学专业对应的职业,认识该职业的工作性质、薪资待遇、从业人员的发展前途。不同的职业岗位对求业者的自身素质和能力有不同的要求。在职业生涯规划时,除了了解所需要的非职业素质要求,还要了解所需要的职业素质要求;除了了解所需要的一般能力,还要了解所需要的特殊职业能力。
5.职业目标。职业目标是指人们对未来职业表现出来的一种强烈的追求和向往,是人们对未来职业生活的构想和规划。确定职业目标是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大学生要根据自身特点确定目标,并注意要使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相结合。调查发现,许多独立学院大学生从未考虑过自己未来工作方向,不清楚自己的职业目标。在这一阶段,个人将认真地探索各种可能的职业选择,对自己的天资和能力进行现实的评价,作出相应的职业决策,并最终实现初次就业。
6.职业心理准备和学校生活满意度。大学生要顺利地渡过毕业和就业关,必须有良好的职业心理准备,即良好的专业素质、健康的心理素质、高尚的职业品德。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很多是由于职业心理准备不够造成的。许多学生求职时,只会强调自己是哪个学校哪个专业毕业的,而不是强调自己的优势和为什么适合这份工作。此外,独立学院高收费的特点决定了,大部分学生来自富裕家庭。良好的家庭背景,优越的生活条件,使他们感到学校生活不如家里舒适,对学校生活满意度较低。
二、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策
1.培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在独立学院中并没有广泛开展起来。原因是,一方面,一些独立学院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工作机制尚不健全;另一方面,大多数学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许多学生认为,谈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件奢侈的事,在目前就业困难的情况下,工作只能随行人市。这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与大学生就业方向模糊、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有关。高校要从促进人才成长的角度,充分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并把它作为实实在在的工作来开展,而不流于形式。大学生要积极参与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活动,从开发自我潜能、实现自我价值的高度认识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增强主动规划自我的意识。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唤醒不应局限于授课的形式,职业咨询、工作坊、各行业相关专家专题讲座等途径也不可忽视。多种途径有助于学生了解目前的职业行情以及自身不足之处,从而唤醒职业规划的意识。
2.引导大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估与认识。自我评估与认知是生涯规划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骤。忽略了这一点,生涯规划将根基不牢,很可能中途夭折。合理的自我评估和认知就是客观、全面地分析自己的性格、能力、爱好、所处的职业环境的优势和劣势,并根据个性特点进行职业选择。既要正确认识自身条件,又要认识与之相关的环境。对自身条件及相关环境了解得越透彻,就越能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全面、合理地认知自我为职业生涯规划的开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如果不能合理地评估与认知自我,职业生涯规划就会出现偏差。对此,一方面,可以通过引进职业测评系统帮助学生客观地了解自我,借助职业兴趣、性格测验以及职业能力测试等,客观地反映学生的职业倾向、职业兴趣、性格、能力,这些对学生合理选择职业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家长、老师和同学的评价帮助学生估计自己的能力,明确自己的优势,认清自己的不足,科学、合理地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3.构建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体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遵循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及职业发展的特点,明确大学四年的培养目标及职业发展方向,根据不同年级确定各阶段重点,制订指导计划和实施方案。一年级阶段,让学生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明确职业目标,了解自己的人格特质、职业兴趣和能力发展方向,清楚自身所学专业及其发展前景,通过测量、咨询、分析等手段,引导学生正确进行自我评估和认识,初步确定职业目标;二年级,重点制订职业生涯规划计划,培养职业能力,引导学生制定阶段性的职业生涯规划,围绕职业目标有计划地积累专业知识,培养职业能力,拓展综合素质;三年级,重点加强职业体验,提升职业素养,参与相关社会实践,提升人际沟通能力等;四年级,主要通过各种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与指导,提高就业能力,重点是职业情感和工作态度等方面的引导和教育。此外,还要注意提醒学生适时调整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4.积极开展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独立学院学生比普通高校学生更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仅停留在概念了解阶段,缺乏实践锻炼。游红伟指出,有兼职经历的大学生,其职业生涯规划状况要显著好于无兼职经历的大学生。大学生将精力主要用于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对外面的职业世界认识不足,这不利于他们客观、全面地把握职业环境,因此,需要鼓励大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独立学院在引导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时,要增强职业针对性和目的性,在实践的过程了解职业岗位需求变化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调整职业生涯规划。在参加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大学生明确了自己今后的努力方向,增强了行业敏感度。独立学院要充分利用和挖掘办学合作单位和社会力量两种资源,使校企联合培养和订单式培养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
参考文献:
[1]姚新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3):84-85.
[2]关勇,简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J],中国成人教育,2005,(4):37.
[3]周炎根,独立学院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对策——基于积极心理学的思考[J],现代预防医学,2010,(17):3279-3283.
[4]王新文,大学生全程就业指导[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29.
大学生就业规划范文 篇6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
当前,大学生面临着空前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遭受着“就业难,难就业”的困扰。尤其是“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机制的引进,在某种程度上使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如何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逐步得到大家的重视。可以说,开展系统全面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研究,促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的实施迫在眉睫。因此,在就业形势颇为严峻的今天,让大学生认识、了解、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的现实意义
为了应对日趋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及早变被动就业为主动就业,职业生涯规划这种在西方国家职业指导中的常见方法,于近期被应用到我国高校的就业指导中,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1.大学生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有利于大学生建立科学的择业观。
从大学生角度看,有两种倾向都将导致就业成功率的下降。一种是缺乏自信,“饥不择食”;另一种是“好高骛远”,脱离社会需要。[1]不管承认与否,大学生的第一份职业从广义上讲就是择业的结果,但这种择业很大程度上可能只是父母的意愿,学校的推荐或者社会单方面需求的结果,与大学生自身的条件(职业兴趣、职业能力等)可能并不完全相符。而我们提倡的是科学择业,即求职者依照自己的职业期望和兴趣,凭借自身能力挑选职业,使自身能力素质与职业需求特征相符合的过程。面对日趋紧张的就业压力,不少大学生在入学时选择学校和专业的主要甚至唯一标准就是――毕业后好找工作,缺乏主动择业的观念。大学生毕业时又容易走向两个极端:一是盲目自信,脱离实际,对求职单位和职业有盲目的要求;另一种是纯粹的现实主义心态,“只要社会需要的就是我们要选择和考虑的”。[2]这与科学择业观显然是背道而驰的,科学的择业观倡导的是建立在知己知彼基础上的“人职匹配”,而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建立这种观念。
2.大学生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有利于缩短不断就业的时间。
经过系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的大学生一般都有明确的职业定向,对第一次择业往往都很慎重,在真正双选的基础上能够找到一个相对适合自己的职业,从而降低了因人职不匹配而导致的处于失业状态的可能。
3.加强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有利于大学生充分认识自己,从而积极发挥自身的优势。
一个有效的职业规划设计与就业指导必须是在充分且正确认识自身条件与相关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专业的职业测评,来确定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念、个性特点、天赋能力、缺陷、性格、气质、兴趣等影响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的重要内在因素。所以,大学生的第一步就是要充分了解自己,明确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因此,一定要慎重考虑所选的职业是否与自己的性格、兴趣相符合,是否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是否有利于今后的长远发展。
4.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对社会的发展也有巨大的功用。
有了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择业就业不再那么盲目,而是根据自己的理想职业,有计划、科学地进行适合的选择,给自己合理的定位,在社会中尽量发挥自己的才能,提升自己的价值,这就使得社会分工有了最大程度的资源优化配置,有效地提高了整个社会国家的就业情况。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和理解上的误区
1.众多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确切含义和重要意义尚不明晰。
笔者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对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没有任何概念。通过对所带班级学生的调查显示,学生中对自己将来如何一步步提高没有设计的占29.2%;有设计的占60.8%,而其中有明确设计的仅占9.9%。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缺乏职业规划。即使对职业规划有设计,也未免又过于理想化。有关专家认为,由于缺乏对行业、职位详细信息的了解,体验不到真实的职业环境,大学生的职业规划还停留在理想层面,目标远大,但缺乏可操作性。[3]
2.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认识比较薄弱。
有些人认为如今的社会发展太快,许多事情无法预料,正所谓“计划赶不上变化”。但正是因为社会发展飞快,我们才应该未雨绸缪,为即将可能发生的事情做好充分的准备,以有备而来应万变之势,因为机遇总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的。正确看待职业生涯规划,并坚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才能将期望值较大的职业发展目标从理想变为现实。
3.大学生普遍存在自我评价过高,不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同时对自己职业发展期望值过大。
主要表现为择业过程中就高不就低,只注重“钱”而忽略“前”,只看好东部而鄙弃西部,只想着城市而忘记乡镇,只期待进大企业而不考虑小厂家,这无疑给学生的就业带来了巨大的阻碍,同时给社会带来了无比的压力。[4]
4.对学历和能力的问题不能有效地区分,误将现在所学的专业等同于职业。
学历从某种角度讲就是表现为获取知识的一种途径和所接收的知识量,而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必须通过实践的考察才能见得分晓。而能力牵扯的方面就太多了,不单单只是学习能力,还有诸如社交、运动、协调、组织等多方面的能力。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问题的对策
高校就业指导作为一项实践性较强的工作,在实际操作中会不断地遇到新问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当今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面临的新课题,积极有效地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高校就业指导进一步科学化发展的标志。
首先,提高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生思想上的认识。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自主择业的就业形式表现得越来越丰富。而大学生的职业意识,高校的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和社会的发展趋势并不协调,导致许多大学生在择业和就业过程中困难重重。这就迫切需要高校改进就业指导的方式,运用科学的手段指导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建议将职业生涯规划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程,目的是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和学习,使大学生明白今后职业发展方向,确立大学期间的学习目标,制定出有序合理的学习计划,全方面地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将来的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5]
其次,各高校应引进职业测评的体系,兼顾专业讲师的授课,从而让学生能够准确地定位自己。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是做好职业测评。职业测评在不同场合也叫人才测评、素质测评、心理测评等。职业测评应用现代心理学、行为科学、管理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及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通过心理测试、面试、情景模拟等技术手段对人才的实际能力和潜在能力进行测量,从而对其素质状况、个性特点、职业倾向、发展潜力等心理特征作出科学的评价,同时根据工作岗位要求及企业组织特性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预测其未来的业绩表现,从而实现对人才的准确了解,将最合适的人放在最合适的岗位上。
通过职业预测,大学生可以认知自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求职择业中经常面临的“我是谁”的问题。让受测者了解自己个性特点以及适合的岗位特质,职业测评能针对大学生给出一定的指导意见,助其扬长避短,从而促进自我的发展。随着就业指导逐步向专业化、科学化方向发展,大学生也应不断提高对职业测评技术的认识,在坚持理解和实践原有的好的就业指导方法的同时也充分利用职业测评工具,使自己的择业和就业观念更科学、更理性。
再次,从高校层面来讲,高校要主动谋求与社会资源的对接,共同促进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如何有效地整合社会教育资源,是搞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的重要突破口。
一要与用人单位强强联手开展职业教育。除了为大学生争取专业实习和就业机会外,学校还可以与用人单位共同开发大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的训练课程,聘请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经理担任客座讲师和职业导师,为大学生提前了解企业和接触业内人士提供方便;二要加强与人才市场或第三方职业生涯教育单位合作,建立沟通平台,争取有利的政策环境和信息支持;三要盘活校友资源。校友是我们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很重要的资源,特别是其中的成功人士,他们的经历和经验对在校大学生非常有说服力,他们的建议对学校改进职业指导工作也有实际意义。此外,校友创办的或任职的企业也不失为可以利用的有效资源。总而言之,秉持一种开放的、合作的态度,充分利用和开发广泛的社会资源,不断探索新路子,是我们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的必要前提。[6]
职业生涯规划是实现个人目标的真正动力和加速器,有效的就业指导会让学生明晰职业生涯规划中应遵循的原则,分析当前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明确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和保障措施,以提升高职学生就业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龙立荣,李晔。职业辅导思想的历史嬗变。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11.
[2]孟宪军。关于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之理论探究。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3).
[3]刘晓君。试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人生发展。高教论坛,2005.6.
[4]周一届。实行完全学分制与学生的个性化培养。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4.3.
大学生就业规划范文 篇7
目前,我国各高校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面临许多问题,不仅仅影响到大学生就业率的问题,还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发展。第一,某些高校的就业指导部门只注重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问题,只抓毕业生的就业安排工作。如今某些高校为了提高学校的声誉,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只抓一次性就业率问题,而忽略了学生在大学期间前三年的就业指导工作,只是单纯在大四强调,相当于“瞒着锅台上炕”,必然产生不利影响。就业市场上呈现的是,用人单位实际招聘人数不多,毕业生成为“无业游民”的占大多数,许多毕业生不管这份工作适不适合自己,盲目就业,导致真正适合这项工作的毕业生只能另选,可以说这是“鸠占鹊巢”式的抢工作现象,这种现象所带来的后果就是高频违约、高频跳槽。前段时间新浪微博出了一个“又是一年跳槽季”的主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第二,大学生就业指导部门忽略学生在未来就业中竞争意识和主题意识的教育,导致其在未来就业过程中屡屡受挫。
这主要表现在,某些毕业生在毕业找工作的过程中,依赖心理较强,尤其对家长的依赖,想要通过家长的关系或者能力为其找工作,从而导致在准备就业的过程中缺乏主动性。现在大部分高校已经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但是多数学生缺乏自主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始终觉得没有必要,甚至认为这样完全是在浪费时间。因此,在毕业准备就业时,自主能力不足,表现性差,自主创业意识不够,即便有创业意识,也往往含有空想的成分,不从实际出发。第三,某些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不够专业化、科学化,这主要表现在教师的配备上,部分老师没有受过专业的就业指导工作的训练,往往是从别的专业或者部门调过来的“凑数人”,不是缺乏相对应的理论基础,就是缺乏对就业的实际情况的了解和分析;不是缺乏不同年龄段的个体指导意识,就是缺乏大学生职业生涯的整体指导意识。学生之所以上大学,抛开文化层面的因素,更多的是为了将来能有一份满意的工作,大学生就业指导部门的工作就是要通过各种努力将这份理想付诸实践。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是为了这一目标,各高校应该积极做好这项工作,切实有效帮助学生制定好职业生涯规划目标,然后通过这个目标,切实安排自己的学习和培养自己的相关专业技能,以此在未来就业中能够变被动为主动。这些对于教师的要求比较高,不管是在理论还是实际上,都能较好地指导大学生。上述问题,只是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问题的一部分,还有许多需要我们注意,限于笔者的能力,只能描述皮毛。
二、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作用
针对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也应该分时期进行:在学生大一期间,主要是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和就业观、择业观的指导,在大二和大三期间,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基本就业能力的指导,在大四期间,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就业实习的指导,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指导主题,这样能使就业指导工作有步骤、有计划地稳步实施。只是粗略地完成任务,至于真正取得的效果忽略,因为毕竟这个效果是无法计算的,而且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导致教师被动应付、就业指导部门被动应付,进而学校被动应付,整个就业指导部门形同虚设。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核心服务机构是学校,但这并不意味着学校应独揽此项重任,即便学校独揽也很难完成,需要社会和企业的帮助。这些社会化服务机构的任务不仅仅是为大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就业信息,还要为大学生举办一些具有实践性质的能够让其学到许多实际就业岗位知识的指导性讲座等,或者直接去企业参观或者实习,等等。各高校应该积极与企业联系,不能故步自封,陷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尴尬境地,那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个个都是书呆子,必然被社会抛弃。这样不仅可以积累丰富的经验,增长见识,还能为自己未来就业提供一个缓冲期,不至于以后没有准备地盲目投入到社会中,可以缩短大学生进入到社会的适应期。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够提高学校就业指导部门的师资力量。
近年来,教育部对各高校就业指导部门的关注程度提高,明确要求学校要从学生的学费中拿出一部门,用于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明确要求学校就业指导人员中必须有一定比例的专职人员,虽然这一目标在部分高校仍未实现,但已向着明朗的方向发展,这是毋庸置疑的。前文说学校要与社会保持紧密联系共同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服务,但是主要的还是靠学校自身,单靠外界帮助,学校不努力是不行的。现在许多学校的就业指导部门的工作繁忙,尤其在学生毕业期间,组织各种招聘会,协调用人单位与学生之间关系,以及去各用人单位联系等进行大学生就业服务工作,使得学校就业指导部门整天像赶大集一样热闹,所以这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的课程,而且随着近年来大学毕业生找工作比较难的问题,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的要求逐渐增高,这些都离不开高校就业指导部门的师资队伍。随着要求的增高,许多教师为了适应及满足这种要求,不断通过各种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能够根据就业市场的形势及作为教师所应该遵循的发展规律,积极地指导学生,根据形势和需要,完成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从而为未来就业做好铺垫。可能大家觉得没有必要,这种想法是不对的。但相比而言,若各学校能够像上面所述的那样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那学校中的学生,不再是一个智商高、能力低的“残疾人”,其就业能力会得到显著提高,而我国的就业难题不能说解决,也会得到缓解。
三、结语
大学生就业规划范文 篇8
一、大学生“先就业,后择业”观念产生的背景
1.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发生转变。我国高等学校自扩招以来,每年大学生以20%以上速度增加,2006年应届大学毕业生达413万,比上年增加22%,2007年将达到495万人,比2006年净增82万人,按平均就业率70%计算,将有148.5万应届大学生当期不能实现就业。据发改委资料显示,2006年我国新增就业岗位1100万个,而劳动力供给达到1400万人,今后几年内,中国城镇每年需要就业的人口。都将超过2400万人,而新增的就业岗位加上自然减员也只有1100万个,供大于求的缺口在1300万个。从学历层次上看,专科生就业难度更大,社会对学历要求日趋提高,专业普通和低知名度大学的毕业生就业难度增大,用人需求越来越向重点大学、研究生集中,使人才消费水平增高,人才资源没能得到有效配置。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已从供方市场转向需方市场,大学毕业生已经不再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了。
3.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发生转变。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分工和职业分化越来越细、越来越快,新的职业层出不穷,旧的职业不断消失,职业流动性加快,加上刚毕业的大学生对社会、对职业缺乏深入的了解,大学毕业生在职业选择中可变性更大了,在寻找职业锚的职业初期稳定性更差。每个大学毕业生很难在一个职业、一个岗位、一个地方坚守终生。因此大学毕业生不得不转变就业观念,改变过去那种从一而终的择业观念。
二、高校大学生对“先就业,后择业”的误读及产生的后果
1.高校大学生对“先就业,后择业”的认识误区。高校一味强调“先就业,后择业”,忽视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此教育背景下,大学毕业生选择职业时缺乏目的性,缺乏自我分析,缺乏对社会环境的分析,缺乏对职业及岗位的认识,忽视了对职业的适应问题。高校为了追求就业率,学生害怕不能就业,最后形成的是盲目的 “先就业,后择业”,饥不择食,随意就业,造成大学生人才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2.盲目的“先就业,后择业”的后果。刚毕业的大学生的高流动率,让用人单位感觉到招聘大学生是“为别人做嫁衣”,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缺乏长期、有效的沟通,缺乏相互信任。大学生高流动率使大学生与用人单位都采取短期行为,学生不愿意做出长期努力,只把初次就业当成跳板;用人单位不愿意对新来的大学生进行有效的培养,也不放手让新来的大学生工作,一心想招聘有工作经验的大学生,这样就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一方面大学生的初次就业难度更大,另一方面大学生的跳槽率更高。
三、基于职业生涯规划下的“先就业,后择业”
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对“先就业,后择业”的意义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进入大学校门的大学生通过了解、分析自我,即自己的个性倾向(兴趣、爱好、动机、理想、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性格、能力和专业素养等),对自己过去、现在、未来和社会环境、职业环境做一次认真、客观地分析评估,为自己描述一个科学合理的职业蓝图,并为此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为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而充实知识、训练技能、磨练自己的意志的过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就业、择业以及以后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减少择业的盲目性。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及早地帮助大学生树立职业奋斗目标,在选择职业时目的性强,避免到处投放简历、“病急乱投医”、盲目地撞“运气”、走弯路,从而做到“直奔主题”。
第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了解自我,准确定位。大学生在做职业规划时必须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兴趣、气质特征、职业价值观、能力、优势、劣势等等,从而有利于发现和挖掘自己的潜能,在职业中准确定位,避免在职业选择时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眼高手低、自满、自卑以致长时间不能找到合适的职业。
第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就业初期的职业适应与稳定,有利于职业发展。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完成了自我分析、环境分析和正确选择,在就业后对组织、职业的认可度较高,能较强地适应所选择的职业环境,这必将使大学生在较长时间内有稳定的职业,组织也愿意培养大学毕业生,这样使大学生与组织之间建立相对长期合作的关系,互为依存,从而有利于大学生的职业发展,避免因职业流动太快,错过发展机会,浪费人生宝贵的时间和精力。
第四、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提高大学生职业选择时的竞争能力。由于大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对所选职业应该具备的知识、能力,包括对目标组织、职业环境的了解,并进行了充分的准备,有针对性地学习和培训,参加各种相关的社会实践,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努力克服自己的弱点,这样就会使大学生在应聘时备受招聘单位的亲睐,在职业选择时增强了竞争力。
2.大学生如何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实现“先就业,后择业”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过程,它贯穿于整个大学生活,并且不同阶段都有它的特点和具体的内容。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一年级进行。首先是帮助大学生树立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参加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及活动,充分地了解自我、认识自我;其次是让大学生了解学校、了解专业、适应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再次是初步确立职业目标并制定相应的实施措施。具体地说就是,参加学校的社团组织,融入大学生生活,锻炼自己与人沟通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利用业余时间开展大量的课外阅读,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学好基础课程,体验亲情、友情、爱情,加强情商修炼,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学习、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做事。
第二阶段在二年级进行。首先是更深入地了解所学专业,通过专业基础的学习,了解这个专业到底以后会从事那些工作;其次了解所学专业与自己职业发展的关系,认清职业发展应该具备什么样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应该具备什么样的专业能力,以便为下一步学习做好准备;再次是根据大学二年以来的实践,更进一步地了解自我、了解环境,对职业规划进行修正,对实施措施进行调整。即继续拓展在职业规划方面的知识,认真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及相关的知识,优化知识结构,通过网络、报刊等现代学习工具对专业知识进行拓宽加深,学会研究问题。参加社会调查、认识社会、了解职业,参加三下乡、志愿服务等活动,使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更加成熟。到与专业有关的组织去参观学习、适度参与兼职工作,参加诸如创业、理财、人文方面的培训。
第三阶段在三年级进行。首先要考虑自己的职业选择,选择几个自己比较感兴趣的职业进行比较分析,最后进行细化,看自己最适应于那种职业;其次要深入了解所选职业和相应的岗位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知识和能力,如何为之做准备,利用假期到自己所想要选择的职业岗位或目标组织进行实习,亲身体验工作环境和组织文化,找出自己知识和能力方面的差距;再次就是注意培养自己的职业适应能力,通过实习和兼职了解社会、适应不同的职业环境,学会与不同的人打交道,提高自己沟通能力,为以后融入职业环境做好准备;最后就是要决定是考研或是参加工作,这必须在大三时做出决定。
第四阶段在四年级进行。首先进一步确认什么样的工作对自己来说是现实可行的,通过各种渠道了解职业信息,向职业规划师、就业指导老师和其他专家请教;其次是参加求职招聘培训,了解求职应聘技巧、相关的法律及当年的就业政策;再次是做好毕业论文,做好求职应聘书,到目标组织去实习;最后就是参加各种现场招聘和网络招聘,做好面试及签约的准备。
四、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