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相关 > 工作文档 > 工作计划 >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最新8篇】正文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最新8篇】》

时间: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最新8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运用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

2、创设情境,给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空间。

教学重点:

学会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公园里举行花卉展,同学们想不想去看?(电脑演示)这么多漂亮的花,都是工人叔叔在苗圃里辛辛苦苦培育出来的。让我们跟着工人叔叔到苗圃里去看一看。(电脑演示)

二、探究新知

从这幅图上你能看到什么?

学生汇报:苗圃里有了3种颜色的花,红花有10盆黄花有20盆,紫花有30盆等。(电脑出示10、20、30)

1.整十数加整十数

看着这些花,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教师板书

A。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

B。红花和紫花一共有多少盆

C。黄花和紫花一共有多少盆

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

要想知道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怎样计算?

板书(10+20)谁还有不同的算式?板书:20+10

10+20等于多少?你是怎样想出来的?请每组的几个同学讨论(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

A.数的方法:10、20、30

B.计算的方法:因为1+2=3所以10+20=30

C.数的组成:10和20组成功率30

D.想减算加:因为30-10=20,所以10+20=30

E.用十作单位:10里面有一个10,20里面有2个10,加起来一共是3个10,也就是30。

F.摆小棒:先摆一捆小棒,再摆两捆小棒,一共是3捆小棒,所经10+20=30

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方法,真了不起!那么我们算出的结果对吗?请同学们用摆小棒的方法来验证一下。(学生活动)

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摆的?(学生汇报)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第二个和第三个问题。

2.整数减整十数

课件演示:

工人叔叔说:布置花坛还需要紫花,我要搬走10盆,小朋友们,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还有多少盆紫花?

原来有30盆紫花,工人叔叔搬走了10盆。想一想,要算还有多少盆紫花,怎样列算式?

板书:30-10=20

你怎么知道30-20等于20给你们组的同学说一说(小组交流)

我们算出的结果对吗?请同学们再用摆小棒的方法来验证一下。(学生活动)

三、巩固练习

小猫花花要去钓鱼了,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去钓鱼?听说小猫和小朋友们一起去钓鱼,猫妈妈可不放心了在钓鱼的路上会遇到很多难题,你们能解决吗?能!好!我要出几道题考考你们

课件演示:

1.40+20= 60-20= 60-40=

2.30+20= 50-30= 50-20=

师说:这么多难题都没有难住你们,看来你们已经掌握了今天的知识,希望你们能钓到许许多多的鱼!不过你们要记住只有得数等于60的路,才是回家的路!花花拿着鱼竿和水桶来到了小河边钓鱼。

课件演示:(小猫图)指名说得数

70+20 20+40 70-30

0+80 80-50 100-20

不知不觉,太阳就快落山了,让我们和花花一起赶紧回家吧,哪条路才是回家的'路呢?花花正在犯愁的时候,突然想起了妈妈的话,得数是60的路就是回家的路,请同学们算一算,哪些式子得数是60的呢?(学生活动)

20+30 30+30 0+40

100-60 40+20 40-10

30-30 70-10 70-20

四、归纳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课件演示: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怎样计算?

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可以看着是几个十加减几个十;

2.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可以相加减。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较灵活。熟练地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计算。

2.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自己探索计算方法,培养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与同学积极合作的意识。

3.使学生体验数学以生活的密切联系,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同算法,并能用自己喜欢的算法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新课。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去春游吗?我们去春游的路上有一些障碍,谁能扫清路上的这些障碍?

口算35+324+945+3028+7

87-536-872-5093-6

二。创设情景,让学生提出问题。

(一)观察第91页情景图。

1.仔细观察,从这幅图上,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提出哪些与乘船有关的问题?

2.学生提问题。

(二)观察第92页情景图。

1.图中有哪些问题需要我们解决?

师根据生答板书:二(1)班、二(2)班能坐下吗?

二(3)班、二(4)班合乘能坐下吗?

2.谁能解决上面两个问题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23+3132+39

(三)揭示课题,板书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

三。小组合作探索,解决问题。

(一)探究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1.学生自主探索。

2.小组讨论交流计算方法。教师巡视。

3.各小组汇报交流情况。(学生汇报时,教师有选择地板书。)

(二)学生小组讨论喜欢的方法。

1.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

2.学生汇报。师:为什么喜欢这种方法?

3.这两个问题解决的结果如何?

四。巩固练习。

1.第93页做一做右边4题。(生做完后,师作反馈纠正。)

2.练习十九1、2.、3、4.(选加法做。)

五。小结: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六。布置作业。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逐步养成验算的习惯。

3.能结合具体情况提出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教具学具:投影片、小黑板,计数器。

教学过程:

课件导入。

课外小组的同学非常喜欢读书,他们经常在午饭后到小小图书馆里汲取新鲜的养分,看,它们正聚精会神地学知识呢!

对话平台

玩中学

1.看一看。

引导学生根据统计表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1)你们知道小小图书馆的藏书情况吗?(出示统计表。)谁能说说,从表中你知道了什么?

(2)根据表中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呢?

先独立思考,再与小伙伴们说一说。

过渡:今天我们共同研究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2.算一算。

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1)解决故事书比连环画多多少本。

①独立思考,列出算式。

②指名汇报,教师板书236-118=

③看算式,试着估算出得数的范围。

④指名说说估算的过程。

⑤进行计算。236-118怎样计算呢?

请同学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交流。

⑥以小组为单位在班内汇报、交流。

(2)提一提。

进一步引导学生提出求两种书的差 的问题。

①根据藏书情况表,你能提出哪些求差的数学问题吗?

②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③让学生尝试利用已有的知识解答出来。

④指名汇报的`数,并说出计算过程。

3.试一试。

探索减法验算的方法。

(1)出示前两幅图,说出图意。

(2)结合实际讨论:找回32元对不对?

(3)总结减法验算的两种方法。

(4)完成教材第57页的试一试,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验算。

4.议一议。

探索笔算减法中连续退位的算理。

(1)讨论300-97怎么算呢?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看看哪个小组的方法最多? 最简便。?

(2)各小组间交流、汇报。

要求学生汇报时说出计算过程。

(3)强调:笔算减法时,尤其是计算被减数末尾连续有几个0的退位减法,个位不够减,十位是0,要从不为0的数位上退位,0退1后看作9减。

(4)看黑板,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再来说一说。

5.想一想。

根据自己的学习过程总结笔算减法的法则。

(1)自己结合学过的百以内数的比算减法法则,试着总结出万以内数的笔算减法法则。

(2)在小组内交流,完善笔算减法的注意事项。

(3)班内汇报:在用竖式计算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4)在下面记一记。

(5)运用笔算法则和应注意的问题独立完成第58页的试一试中的题目,并互相交流计算方法。

6.议一议。

讨论加法算式验算方法。

(1)出示747+87=?独立计算出来。

(2)可以用什么方法验算呢?与同伴互相交流。

(3)汇报验算方法。

学中做

1.完成教材第59页的第1题。

2.完成教材第59页的第2题。

(1)通过动物卡片游戏,练习三位数的减法。

(2)还利用这四个动物卡片,练习列出三位数的加法。

做中得

完成教材第59页的第3题。

先让学生判断这三道题的对错,然后再指出错在哪里,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错误,并改正过来。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减)计算方法的过程,经历算法的发展过程,能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减)。

2、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独立地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在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中,享受独立思考后发表自己见解的快乐,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习的主动性,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减)。

三、教学资源:

计数器、例题插图等

四、教学过程:

一、迁移情境

876—502 396—182 64—36 75—28

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计算,教师让学生说出计算方法时应及时评价。

二、创设情境

(出示情境图)昨天在美丽的图书馆里还有一些问题没有解决呢!

出示已经解决的一些问题:民间故事书和童话书一共有多少本?民间故事书与儿童小说一共有多少本?童话书和儿童小说有多少本?儿童小说比童话书多多少本?

提问:你们知道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呢?

儿童小说比民间故事书多多少本?民间故事书比童话书少多少本?

那么我们一个一个问题来解决吧!

三、合作探索

1、要解决“儿童小说比民间故事书多多少本?”这个问题,你准备怎样列算式?

提问,接着让学生先试着计算这道题,同时指名两人板演。

引导学生思考:这道减法算式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减法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

335—185=

百 十 个

3 3 5

—1 8 5

根据学生的回答提问:十位上3减8不够减,怎么办呢?我们能不能用以前学过的知识帮忙解决这个问题呢?接着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跟同桌说一说。

然后全班交流并让学生试着把这道题做完,并结合板演让这两位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

2、提问:那么要求“民间故事书比童话书光多少本?”这个问题的算式又该怎样列,你知道吗?

请大家独立解答。

评析时请学生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3、小组交流,用减法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

(1)相同数位要对齐。

(2)从低位算起。

(3)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10后再减。

4、指导验算

提问:你会验算这两道题吗?请你选择其中的一道进行验算。

四、自主练习

1、谈话:今天啄木鸟诊所来了几个病号,请大家当一回医生,给这些病号检查它们为什么会生病?

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2、谈话:小朋友们做题非常仔细,不信大家给小博士亮亮相。

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3、谈话:在动物园里,一只长劲鹿在笑话一只不知自己身高是多少的大象,大象请大家帮忙来了。

出示图。长劲鹿说它的身高是610厘米,大象只知道自己比长劲鹿矮370厘米,你们能帮大象这个忙吗?

五、收获提炼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在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

六、深化提高

“想想练练”第2题。

教学板书:

退位减

335—185=150(本) 210—185=25(本)

335 210

— 185 —185

150 25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比较熟练地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的退位减法。

2、结合练习,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独立地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交流解决决问题的方法,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在练习中积累学习情感,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享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难点:

运用所学知识和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一百几十减几十的口算和开放题的解答。

教学资源:

口算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教师引导:这几天,小朋在的学习非常出色,数学乐园里的熊博士要邀请大家去数学乐园游玩呢!大家想不起去啊?

二、自主练习

1、谈话:大家一起做做热身运动。出示口算卡片。

17—8 13—7 18—9 15—8

口算后,出示熊博士情境图:起点处(想想练练第5题)

熊博士告诉大家:要想进入下一站就必须顺利过这一关哦!

根据熊博士的提示:说说第二行的几道题你是怎样做的?

让学生合作讨论:每组上下两道题之间有会长我别与联系?

你能很快知道这几组题的结果吗?

2、谈话:我们已经顺利到达第一站了(出示情境图)一起看动物们正在干什么?都要去哪儿呢?

学生分组讨论:谁跑得最快?你们是根据什么来判断的?

谁能知道它们都要跑多远的路才能从起点出发到达游泳池呢?

你们能否知道它们分别还要走多少米就到游泳池了呢?

然后请学生动手试一试。

3、谈话:来到了竞技站了,熊博士要求大家认真列出竖式计算后再计算结果填在书上。

完成“想想做做”第7题。

表扬做得既对又快的学生。

三、综合练习

1、提问:出示“想想做做”第8题情境图。

你们能不能算出二班学生收了废旧电池多少节吗?

除此之外,你还能求出什么问题?

教师谈话:确实有那么一些少先队员一直很注意保护环境,总是将废旧电池收集起来,老师相信我们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也会像他们那样都能坚持保护环境,对吗?

2、出示“想想做做”第9题情境图。

提问:根据这幅图,你们知道原来人类在太空生活的记录是多少天?

这位女宇航员她在太空中生活了多少天?

她把记录提高了多少天?

引导学生理解:解决这个问题就是求这位女宇航员在太空中生活的天数比169天多了多少天?

接着让学生试着解决这个问题。

四、思路拓宽

谈话:随着科学技术和人类文化的不断提高,一座座电视塔和高层建筑拔地而起。这不,我们来到数学乐园里的信息站了,大家一起看,出示情境图。

你们能根据图上给出的信息提出一些减法计算的问题,并且着解决这些问题吗?小组里互相交流后全班交流。

五、通过游玩,你获得了哪些本领呢?

教学板书:

退位减

713—329=384

713 384

— 329 验算 —329

384 713

练习四

教学目标:

1、能比较熟练地进行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计算。

2、通过三位数减三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的对比练习,使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这些算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进一步体验算法的发展过程。

3、通过一些活泼、新颖的练习,提高学生计算的兴趣。形成学习的主动性,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三位数减三位数的不退位减和退位减进行对比练习。

含有多余信息的实际问题的解决。

教学资源:

计数器、口算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教师引导:史努比非常喜欢和我们小朋友一起学习数学,可是今天它因为有事不能来到我们班了。不过,它告诉了我好几个秘密,你们想不想知道是什么秘密呢?

二、专项练习

1、练习四中第1题(口算)

用卡片出示

教师引导:史努比告诉我它用了3分钟就完成了这些口算题,你们行吗?

学生口算,口算后请学生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重点巩固理解一百几十减几十的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予恰当的评价。

2、练习四中第2题(笔算)

教师引导:史努比告诉我:它在计算时错了一道题,我们的小朋友可要小心啊,争取一道也不错。你们能行吗?老师相们你们一定能行。

(1)分组练习。让学生在本子上先练习第一组3小题,分别指名3位学生板演。再练习第二组3小题。

(2)讨论比较:通过刚才的练习,你发现这两组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比较一下它们在计算时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分组讨论一下。

(3)集体点评。评析笔算减法要注意些什么?

三、综合练习

1、练习四中第3题

我们已经知道在做计算题时要养成验算的好习惯。史努比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它告诉我这几道题一点儿也没有错,我相们我们小朋支一定不会输给它的。

(1)指名3人板演。

(2)让板演的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

(3)对出现的错误及时改正,并强调学生一定要养成验算的好习惯。

2、练习四中第5题

(1)出示情境放大图。引导学生看图说出图意:河西村有28户人家,116人,花园村再增加22人,就和河西村的人数一样多,要求花园村有多少人?

(2)引导有困难的学生理解:“花园村再增加22人,就和河西村人数同样多”的意思。

(3)学生独立完成。提醒学生先列出横式,再用竖式计算。

(4)集体校对。并请学生说说,你是怎样列式计算的?为什么这样算?

(5)告诉学生:这儿有一个信息我们没有派上用场,并让学生找出是哪个条件。提醒学生在解决这些些问题时应学会正确地选择信息。

四、收获提炼

通过一节课的学习,把取得的成绩和史努比比较一下,怎么样?

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吗?

五、拓展提高

练习四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做后集体评析,对错误较多的应注意指导。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记录,讨论一周上学时间的实践活动,感受时间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初步的记录时间的数学活动经验。

2.了解一些初步记录数据的活动方法,初步体验数据的随机性,并进一步理解与时间相关的内容。

3.结合上学时间的现实情境,发展发现,提出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记录,讨论一周上学时间。

教学难点:

体验数据的随机性。

教学过程:

一、议一议。

1、问题1是思考讨论,让学生提出实际记录一周上学所用时间的任务要求,并要求学生思考每天上学用的一样吗?。

2、问题2是针对如何记录时间进行讨论。

教科书提到两个关键点:

(1)首先要记录从家到学校除出发的时间几时几分,在记录到达学校门口时几时几分,要保证两个时间节点都要记录下来。

(2)如果不能用同一块手表记录时间,就注意要把家里的表和学校的表根据广播里的时间调成一致的。补评:

(3)注意排除一些影响准确记录的因素,数据记录也要及时,认真。

3、学生与同伴交流记录单,介绍自己喜欢的`吉祥物。

二、做一做。

在讨论的基础上,为了能让学生正确顺利的完成时间记录任务,安排完成了淘气的记录表的活动。帮助淘气填表的过程,将促进学生进一步明确和熟悉利用表格记录信息的方法。

三、想一想

主要目的是组织学生展示数据,引导学生对记录的数据进行思考,鼓励学生从中发现信息。

四、自我评价

引导学生结合整个活动过程评价自己的学习结果。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6

教学内容:教材第79页实践活动。

教学要求:

1、 使学生初步学会记录原始数据和打√整理原始数据的方法,能对简单数据的统计作初步的分析。

2、 使学生初步体会简单统计的过程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逐步培养实践能力。

教学准备:第68页16题完成的记录,每人准备自己家的四次电费发标,老师准备一些表格数据、三种学具各若干个。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 说明生活里很多事都可以通过记下来,理一理的方法,把它们整理清楚,并能根据整理出的结果进行分析,从中得到一些想知道的情况。

2、 举出一些统计好的简单表格,如各小组人数,某户收各种粮食的千克数等统计结果给学生观察,知道一些简单表格反映的数据,结合表内的数据进行一些简单比较,说明记录、整理这些数据的作用。

3、 指导打√方法记录

4、 出示一些学具(如□○⊿)等,说明要知道这些学具各有多少,可以用打√的方法记录。

让学生先分类列出名称(或用图表示),老师每取一个图形相应说出名称,学生在相应图形后打√记录。最后让学生说一说结果各有多少个。例: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说明这节课要根据前面的天气记录,认识天气情况。

二、组织活动

1、 让学生分小组理一理,填一填

学生分组活动,先核对记录情况,再按打√方法整理每种天气各多少天。

请你把整理结果填在统计表里。

2、 让学生调查自己家的电费情况。

先认识电费电费收据的各项内容,再按日期次序排列起来。

要求学生把千瓦时数填在课本上的表里。

学生根据自己家的情况,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想法。

三、自己调查:小组讨论还准备调查什么内容,组织调查活动。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7

目的要求

1.在具体的操作中,进一步加强方向感,提高认识路线图的能力。参与测定方向的实践活动,能在给定的场景中或在自己的校园里利用指南针辨认八个方向。

2.培养与同伴积极合作的精神,并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方向并读懂路线图。

难点:能在给定的场景中或在自己的校园里利用指南针辨认八个方向。

一、室内活动

1.看方向板指方向。(学生面向东方坐)

提问:大家现在面对的是什么方向?

让学生把方向板按实际的方向放在桌上。

提问:你能根据方向板指出其他的七个方向吗?

同座互相指、说。

2.说一说同学之间的位置关系。

谈话:请坐在教室中间的一位小朋友起立,再请坐在他北面、东面、南面、西面的小朋友听口令起立。

提问东北面的学生:你坐在他的哪一面?

再分别请坐在东南面的,西北面的,西南面的学生说出自己在他的哪个方向。

任意找一个学生,让他说说自己和好朋友的位置关系。

3.在教材呈现的场景里辨认方向。

谈话:同学们在教室里已经能正确地辨认方向,你们想不想到校园里去辨认一下方向?在去校园之前,我们先帮助书上的小朋友测定他们学校的方向。呈现教材中的场景图。

提问:在这幅图上,你们看到了什么?(指名回答)

这幅图上的正北方向和我们以往看到的平面图有什么不同?这幅图上的正北方向在哪里?你是怎么知道的?(小组交流后再指名回答)

讲述:以往我们看到的平面图,都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而这幅图上的正北方向指向图的左上方,这从指南针和小朋友的话中都能看出来。找到了正北方向,看看图中的指南针,你们说说图中学校的景物各在小朋友的哪一面?

小组交流,再指名回答。

二、室外活动

1.在校园里测定方向。

谈话:从刚才我们帮助小朋友解决的问题可以看出,用指南针测定学校的方向,不少学校的房屋不一定都是面向正南、正北或正东、正西的,我们学校的方向如何呢?我们现在走出教室一起去测定。请大家带上指南针、老师发给你们的表格和铅笔。为了不影响其他班学生上课,请大家尽量保持安静。

走到操场后,谈话:我们每四人一小组,商量一下,你们这组想在校园的什么地方测定方向?也就是选择测量地点,然后分工测量,把表填好。我们看哪一组测得又快又好。测好以后赶快到操场中间集中,老师还有新的任务。大家分头行动吧。学生活动。

汇报测定结果。

2.相互检查测定情况。

谈话:下面请第一小组带第二小组的小朋友到你们测定的地点,介绍一下你们测得的结果,第二小组看看他们测的对不对;然后两个组再交换。其他的小组也是两两合作,相互检查。检查以后再回到操场集合。

再次集合后,让各小组汇报被检查的小组测定方向的情况,如有不同意见,全班同学再去共同验证。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懂得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并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2.能力目标:注重引导学生利用数学思想和方法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初步感受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

3.思想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态度,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交流中养成倾听他人想法以及尊重他人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内容

第19~20页

教学、学具准备

教具:课件(小朋友游戏图),写有解决问题的课题题目。用来进行小组评价的三星(智慧星、创新星、合作星。)

学具:每组1块小黑板,1枝白板笔。用来进行学生自评和互评的小印章。

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1.教师:老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天我们班来了好多小客人,让我们一起请出他们吧!

(出示课件:学生活动图)

2.提问:你都看到了什么?在小组里说一说,然后指名回答。

学生可能说:我看到很多小朋友在草地上玩,有的在准备踢足球,有的在玩丢手绢的游戏,有的在玩捉迷藏的游戏。

3.教师:这些小朋友正在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呢!你能根据他们的活动提出数学问题吗?(学生会自信地说:能。)

这么有信心呀?那就发挥你们小组的力量,根据活动中已告诉的信息试着提出数学问题,我们比一比哪个小组提的问题最多最好?

4.小组合作提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既能提出关于加法的问题,又能提出关于减法的问题。)

5.小组汇报学习情况。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课件上拉近画面并出示问题。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生1:丢手绢的活动中,有8个女同学,有6≮≯个男同学。我们提出的数学问题是:一共有多少个同学?

生2:我们来看踢足球的'活动,要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提出的数学问题是:还要来几人?

生3:我们来看捉迷藏的活动,13个同学玩捉迷藏,这里有6人,我们提出的数学问题是:藏起来几人?

6.教师:同学们提出的这三个问题都很好,你们能不能用数学知识解决这些问题呢?(学生会很自信地说:能。)

教师:那我们就进行一个小小的比赛,看看哪个小组合作得最愉快、最成功。请每个小组任选一个问题来解答。

(分组解决问题,把算式写在小黑板上。)

教师:老师刚才到小组中去,看到同学们合作得非常好,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哪个小组愿意说给大家听。

7.小组汇报。(采用学生互相提问的形式,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可能出现以下情况:

a.学生:我们组解决的是捉迷藏的问题,列出的算式是;13-6=7

学生1:你为什么用减法?

学生2:因为要想知道藏起来几人,必须从参加捉迷藏的13人中去掉找人的6个人,剩下的就是藏起来的人数,所以用减法。

学生3:算式中的13、6和7分别代表什么?

学生4:13代表玩捉迷藏的总人数,6代表找人的6个人,7代表藏起来的人数。

b.学生:我们组解决的是踢足球的问题,列出的算式是:16-9=7。

学生1:你为什么用减法?

学生2:因为要想知道还要来几人,必须从要参加踢足球的16人中去掉已经来了的9人,剩下的就是还要来的人数,所以用减法。

学生3:算式中的16、9和7分别代表什么?

学生4:16代表要参加踢足球的总人数,9代表已经来了的9人,7代表还要来的人数。

c.学生:我们组解决的是丢手绢的问题,列出的算式是:8+6=14

学生1:你为什么用加法?

学生2:因为要想知道玩丢手绢的一共有多少个人,必须把8个女同学和6个男同学合起来,就是总人数,所以用加法。

学生3:算式中的8、6和14分别代表什么?

学生4:8代表要女同学的人数,6代表男同学的人数,14代表参加丢手绢游戏的总人数。

这个环节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对学习小组进行评价,能够说明白的小组可以得到合作星。

[利用教材主题图提供的信息资源,通过课件,创设动态情境,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自然地引入了新知。在学习新知部分,教师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思维空间,放手让学生去探索新知,引导学生通过组内合作学习、组间相互汇报、交流、提问、评价等形式,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利用已有知识经验来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

巩固反馈深化新知

1.看到同学们这么聪明,小动物们也想来我们班作客,都等急了,让我们再把小动物请出来,好吗?(课件出示:第20页的小动物图)

2.都有哪些小动物呀?(生:有小鸟、小鹿和小鱼。)

看着这幅画面,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小组讨论。)

3.小组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依次在黑板上板书问题。(这时,每当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课件中可以把学生提问的部分闪动几次,以此让学生进一步的明确所提问题。)

a.树上还有几只小鸟?

b.草地上还有几只小鹿?

c.还有几条小鱼?

d.飞走了几只小鸟?

e.跑了几只小鹿?

f.游走了几条小鱼?

4.你能又对又快地解决这些问题吗?请你拿出练习纸自己完成。

5.集体订正,同学互评。

知识应用体验成功

教师:同学们真是了不起,能用数学知识解决这么多问题,而且做得又对又快。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藏着许多数学问题,比如我们的教室里就藏着很多数学问题,你能发现吗?

和同桌说一说(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身边的事物提出数学问题。)

例如:

1.观察小旗。

2.观察其中两个组的人数。(可以按组来分,也可以按男女来分)

小结

1.教师提问: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们都有什么收获?

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说一说。

2.教师总结:今天这节课同学们上得非常好,大家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解决了这么多问题,都是用的什么知识?(数学知识),用数学来解决问题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出示课题:解决问题)数学知识可真重要呀,我们一定要学好它、用好它。

[评析:通过观察身边的事物发现数学问题,真正实现了本节课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目的,进一步让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中获得成功体验,对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有很大帮助。]

提出课后建议将课堂所学知识进行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