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个人课题研究工作总结(热门30篇)》
教师个人课题研究工作总结(精选30篇)
教师个人课题研究工作总结 篇1
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目标与课堂两层皮的现象屡见不鲜。所以,现今课堂教学的核心问题已转到了如何去制定和落实我们的目标这一操作性问题上。鉴于此种情况,我校提出进行“语文课堂目标达成策略”的求真务实的课题研究。我积极参加此课题研究,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提高理论研究水平
本课题是本学期新申报的一个语文课题,我们认真系统地学习了课题申报书以及语文课堂目标达成策略相关的理论。这是一个新的课题,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对于目标的制定和达成大家都是按部就班,但是未引起关注,现在必须静下心来认真地学习一些相关的专著和他人的经验性文章,在学习中提高认识,在学习中转变陈旧的观念。通过学习和交流,课题组老师认识到有效的教学必先具备有效的教学目标。而有效的教学目标的设计:首先,要求明确和准确。语文教学目标的准确应体现在摆脱“知识中心论”,定位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即不仅重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适度掌握,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不仅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而且注重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当然,目标众多,并非时时处处都要一应俱全,面面俱到。具体到一篇课文、一节课,可以适当增删,有所侧重。同样,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等方面的目标,也应作出明确的规定。毫无疑问,只有高度明确的教学目标才有现实的可操作性和可评价性。
二、积极开展研究工作
课题研究不是做“假、大、空”的资料,只有实实在在将课题落实到课堂之中,在实践中探索,寻求有效的教学策略,才有其真正的价值。
1.本课题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我努力在自己的课堂实践中切实进行课堂目标如何有效达成的研究,及时将做法以及经验得失做好记录,在课题组活动时相互交流。
2.开展课题研讨课,本学期课题组成员倪谷香﹑丁莲香分别执教了课题研讨课《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和《广玉兰》,从减负增效方面交流了课堂目标的达成度,我和课题组老师从具体的案例中分析了如何有效达成既定的课堂目标,在交流碰撞中引发思考。
3.认真参加教材培训及集体备课:积极参加举办的论文评比。加强自己的理论修养和科研水平;定期提交相关论文、总结、心得体会,写好教学反思。
三、取得的成绩
本人在课堂教学方面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课题研究在学校“减负增效”课堂教学比赛中,我执教的《蚁国英雄》获得了三等奖,受到了听课老师的的好评。
四、今后努力方向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认真收集整理实验课题研究的有关资料,如参加市级课改论文评选获奖、汇编的教改论文等,进一步完善课题研究方案,形成全面而详细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研究方案,并将其用于教师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从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到理论,如些反复,形成有一定价值的操作模式和策略,并对操作策略和所形成的学生能力进行评价。
教师个人课题研究工作总结 篇2
二年以来,我积极投入了学校的《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研究。回顾研究之路,我感觉既充实又有实效。“在研究中发现问题,在问题中研究,在研究中成长”这是我最大的体会。本着促进自身的专业化成长为目的,扎实有效地进行教学工作,现将二年来的课题研究工作做以下总结:
一、加强理论,深化课题理念。
课题研究要想深入有效的实施并推进,必须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做支撑,为了了解到最新最切合实际的“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知识,我经常研读相关的理论书籍,学习其中的精华理论,追踪先进的理念思想,努力提高自我的研究修养,积极吸收,体味研究的酸甜苦辣。二年来,我认真学习了解课题方案,深入学习有关“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相关材料,对“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深化课题理念。
二、积极参与,勇于实践,善于发现问题,及时交流探讨。
平时不管多忙多累,我总能认真及时完成课题组布置的各项研究任务。并针对其中的问题研究,我总是积极进行深入的学习与
思考,力求在实践摸索中找到答案。在研究中,我发现班级学生的倾听习惯很有问题,语文课堂上,学生虽然思维活跃,竞相发言,但背后隐藏着一个很大的问题:很多学生只想着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很少能静下心来听别人说,少部分学生容易走神或开小差,缺少倾听意识和能力,导致课堂学习效率低下。由此我便着重从学生倾听能力培养的角度入手,开展研究,搜集并阅读了大量相关理论文章和教师经验论文,在充分借鉴他人经验的基础上,对自己班级学生的倾听习惯现状作了分析,设计并采用了一些措施尝试着进行了实验:通过优化教学设计来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同时通过课堂学习制度的制约以及改进语文课堂的交流方式和评价方式促进学生被动倾听,着力培养班级学生的倾听能力。一阶段的实验让我明显感到学生的进步,孩子们学会了听他人之言,取其之长进行补充发言,课堂学习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从中,我也真切地感受到课题研究就必须是实实在在的研究,来不得半点虚假。
在课堂教学中善于发现问题,并将教学中的问题进行疏理,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及时记录,并在每周的教研活动时与语文组老师进行探讨,即围绕“提出问题——交流诊断”这一流程进行话题研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三、乐于尝试,重在实效
在研究过程中,学校为教师创设了展示自己能力的平台,让教师享受到成功的乐趣,调动了教师科研的积极性。二年来,我丝毫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总是积极参加研讨活动,利用一切机会和同事们交流,进行思维的碰撞。同时,我更认真备课,不断严格要求自己,试着用新的理念和方法上好随堂课。
教有所思、善于总结。边研究边学习,不断总结经验,并撰写教学论文、案例和反思。
四、课题研究收获:
1.课题研究促使我不断地学习,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总会遇到很多问题和困惑,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使课题能够顺利实施,就需要查阅大量资料,问题才能得到顺利解决。这样研究过程就成为了一种学习的过程,老师自身的.专业素质同时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2.课题研究转变了我的工作习惯。以前我教学更多的只是埋头工作,不注意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或者说有了教训也没有及时记录下来,进行反思。课题研究下来,我开始注重把经验教训及时地进行总结反思,发现问题能及时着手寻找解决的途径,让总结与反思成为工作的一种方式。
五、存在的不足:
1.研究水平还有待提高,还要认真学习理论知识,不断给自己充电,提高研究水平。
2.课题研究中跟踪调查与反馈程度还不够,有时候还没真正将研究成果运用于课堂教学中。
3.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我感觉自己在慢慢地成长着,进步着。同时,我也发现了自身所存在的不足,尤其是理论知识的匮乏,制约着我研究进一步的深入开展,影响着教育教学效果,同时也时刻提醒着我要不断学习,不断充电。在今后的研究中,我将更积极地开展研究,以期获得更大的进步。
教师个人课题研究工作总结 篇3
微型课题研究是校本教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教研形式,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催化剂和助推器。兴隆学校为认真落实科研兴教、科研兴校战略,实现“教师即研究者”的角色转变,使教科研真正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在全校教师中开展微型课题研究工作,即“一人一题”评比活动。通过教科室的认真组织,老师们积极申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了总结经验,更好地开展下一阶段“微型课题”的研究工作,现对我校20xx年“一人一题”评比活动总结如下:
一、宣传发动,认识到位
今年我校按照上级科研兴教中“五个一”活动的有关通知,积极组织教师进行认真学习,使老师们深刻认识了“微型课题”研究的重要意义。一致认为“微型课题”研究能够帮助老师本人反思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可以使教师在学习、工作、研究过程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也可以促进我校科研工作深一步发展,也可以推动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科学发展。
二、领导重视,管理到位
学校领导非常重视“微型课题”的研究工作。还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微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微型课题”研究在我校已成为一把手工程、由校长主抓,科研主任直接抓,各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为组成人员。
三、制度保证,落实到位
学校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以保证“微型课题”研究的有效开展。学校从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考核、优秀班主任的考评到教师年度工作考核,把“微型课题”研究加进考核的量化评比分数中,对“微型课题研究”都作了明确的要求。学校还出台了明确的奖励制度,对结题和优秀课题给予专项奖励,“微型课题”研究者外出参加研究活动,作为学校公务外出,学校除帮助安排好课程外,还按规定进行适当的经济补助。这些做法,极大地调动了老师对微型课题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老师们的好评。
四、塑造教师,组织到位
如果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对学习而言,那么对于教学研究则是“教而不研则退,研而不教则废”。只有培养出了研究型的教师,才能有质量地开展课题的研究工作。教师,是微型课题研究的生力军,为此,我们的首要工程是塑造教师。
1、树立教研意识
教师首先要树立实践科研的意识,清醒地意识到自身不是教育教学科研的旁观者,等别的专家和研究人员去制定一套适合自己的课题实施方案。而是要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开展微型课题研究工作。要通过自己的一个科学研究过程来发现、研究、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
2、加强理论学习
学习是研究的`基础,每个教师只有勤于学习,读专业书、理论书,注重在微型课题研究中不断获取新的教育理论,提高自身的研究修养,勤于积累,才能厚积薄发,才能有力量做好微型课题研究工作。我们多次组织教师集体学习,进行专题讲座,观看视频录像,有力地推动了微型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
3、外出增长见识为了促使我校的教育研究蓬勃成长,学校通过多渠道向兄弟学校学习取经。只要有相关的研究活动、听课活动,学校总是不惜投资尽可能多地让教师出外学习,今年我校有10余位教师到外地参观学习,倾听名家的讲座,并进行了听课、教研等教学活动,通过这样的外出学习活动,不仅使教师长了见识,还激发了他们的学习欲望,因为他们在比较中更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
五、立足课堂,教学到位
课堂是新课程改革的主阵地,微型课题研究应该联系教学实际,尤其是应该联系课堂教学实际,而且更应该注重校情、学情。我校是一个地处城乡结合地带的农村九年制学校,好多优质生源到县城学校就读,所剩生源或是一般甚至较差。表现在课堂上的状况是:教学秩序比较乱、学习氛围不够浓厚、教学效果不理想。理性反思:微型课题研究都要基于这样的学情,才能取得实效。微型课题研究,源于教学,联系教学,服务教学,促进教学,微型课题研究才有价值,才能取得一定的成果。
六、重视过程,安排到位
学校十分重视“微型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学校教科室为教师建立了电子档案,并给教师每人配备了一本科研日记和一个材料袋和专用计算机,要求教师们在研究过程中认真记录下相关内容,并注意不断积累研究资料,为结题作好准备。教科室还指导教师围绕微型课题研究方案制定好阶段性研究计划,写好阶段性总结和期末总结,这样减少了教师们在研究过程中的随意性、盲目性、提高了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总之,“微型课题”研究活动的开展,帮助我校教师找到了一条教育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道路,培养了教师们微型课题研究的能力,提高了教师们的教科研水平,有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在为教师们做好服务工作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做好课题的管理和指导工作。指导微型课题研究者认真做好资料的积累、整理和分析,要讲究研究的科学性和实效性相结合,把微型课题研究落实到教学中。并请专家来指导、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切实抓好微型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和提高微型课题研究的实效性,以微型课题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促进教师的整体素质提高,促进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科学向前发展。
教师个人课题研究工作总结 篇4
通过课题研究第一阶段的调研,我们了解到现在中学生对生物这门学科兴趣不高。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课题组教师集思广益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解决方案,在本阶段进行了深入地实施探究。本阶段我们主要采取了分组实验的形式,开展了多项活动,进行了多方面的教学尝试,经过努力,现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这次我们主要是对七年级的四个班进行了分组实验,其中七(1)班和七(2)班是实验班,七(3)班和七(4)班是非实验班,根据课题组研究的方案分别对七(1)班和七(2)班进行了实验教学,而七(3)班和七(4)班仍然保持原来的教学模式。为了验证课题研究成效,本阶段我们组织了多次测试,对实验班和非实验班学生测试结果又认真细致分析,进行了横向和纵向比较,了解情况,及时整改。第一次测验主要是摸底考试,摸清七年级这四个班学生的生物成绩,通过测验我们发现四个班的及格率普遍偏低,在10%到20%之间,四个班基本在同一起跑线上。第二次测验我们发现七(1)班和七(2)班的及格率分别达到了55%和50%,而七(3)班和七(4)班得及格率分别为22%和25%,为何会有这样的差别,其实是有原因的;在第一次测验结束后到本次测验开始前我们对四个班采取了不同的教学!我们采取了一些有效方法对七(1)班和七(2)班两个实验班进行教学:
1、组织学生参加课外兴趣小组:
我们主要开展了《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校园花卉植物调查》、《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等活动,通过把知识与生活实践相联系,让学生学到的东西能够用的到,来培养他们学习生物的兴趣!同时通过这些活动,我们还能够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善于动脑的好习惯,以及勇于创新的精神!
2、进行实验教学来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观察种子的结构》等案例都是与我们生活紧密联系的,通过实验教学,观看人与自然、动物世界等节目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
3、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同时还可以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具体化,学生更容易理解,他们就愿意更多的去接触生物这门学科!
在上《血液循环》人体循环系统的结构”时,应用计算机教学,就能直观地将人体的血液循环(体循环、肺循环)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足以引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上《植物开花和结果》时通过录像:呈现多种花展开的过程(再次创设情境),随后又让学生阅读课文,教师提出要思考的问题:(1)开花的概念,(2)花各部分的结构名称及功能。知道了花各部分的结构功能之后,学生就动手观察事先准备好的百合花的结构。很快地学生就《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掌握了花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如在上系统》时,利用了多媒体向学生们展示了多彩缤纷的生态系统,让他们如身临其境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再比如上《病毒》的时候利用多媒体可以把眼睛看不见的微小生物展现在学生们的面前,不至于上课不知所云!
4、课堂上,我们通过创造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研究问题;
上课时我们通过有效的提问创造一定的情境引起学生的注意,再渐渐的把学生带入本节课的知识海洋中,让学生陶醉其中,培养其学习生物的兴趣!
5、对实验班学生开展专题知识讲座,可以把知识系统的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对我们生物这门学科有更多的认识和了解,激发他们探知的欲望。
通过以上的方法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了进一步证实,我们组织了第三次测验!这次测验七(1)班和七(2)班的及格率分别为79.5%和81.4%;而七(3)班和七(4)班的及格率分别为26.1%和29.2%,可以看出实验班已经明显领先于非实验班!但是总体来看,每个班级的及格率都有所上升,但是只有两个实验班的上升是明显的,说明了我们方案的有效性!
对于三次测试,我们从横向比较来看:在没有进行差别教学时,四个年级的起点都较低,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差别教学后,实验班的成绩逐渐的超过非实验班,并且最终取得了明显的差异;从纵向比较来看,各个班级在三次测试中都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是实验班的提升非常明显,平均及格率由开始的11%达到最终的80.5%,而非实验班的提升就不怎么明显,平均及格率仅由12%提升到27.5%。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们课题组成员经过一年多辛勤工作,这一课题的研究收效显著。为了能让这一成果发挥它的作用,我们召开了课题成果推介座谈会,全校生物学科教师分享了我们的成果和喜悦。
在新的教育形式下,只要我们贯穿新课标的思想,坚持以人为本、求真务实、探索创新的原则,更新教育理念、变革生物教学方法、实施生物素质教育、充分挖掘本土教育资源、让学生融入自然,回归社会,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就能培养学生的生物学兴趣,改变现在的初中生物学的尴尬地位!
教师个人课题研究工作总结 篇5
我校针对学校实际情况提出研究课题《中小学机器人教育应用研究》,课题于20xx年6月申报,20xx年11月被批准为中央电化教育馆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专项课题。自申报以来,学校领导高度重视,课题组成员采取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做了大量务实的工作,使课题研究能够顺利地展开、推进。为了把课题研究工作更有成效地开展下去,现将这一阶段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反复论证,申报立项。
我们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深入了解分析实验对象的具体情况,拟定和完善实验方案,对所构建的机器人教育应用研究,进行反复论证和修正,使其完善和合理化,更具操作性。在各种条件具备和资源充足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的课题《中小学机器人教育应用研究》向市教研室申请并被立项。
二、宣传发动,成立中心课题组
在广大教师中着力宣传课题开展的必要性,其内涵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课题研究是我校发展的必经之路,是科研强校的重要策略之一,二是学会做课题是每个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是当代教育发展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之一,三是研究《中小学机器人教育应用研究》是针对现阶段农村中小学机器人教学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的,是每个教师都应站出来解决的。
在学校的组织下,经过学校推荐,成立了一支热爱学困生、在机器人教学、
计算机教学方面有一定经验的教师组成课题研究队伍。确定晏广生为课题组主持人,郑金栋、秦春花、刘军、冯浩、郭庆等为课题组成员。
三、强化培训,促进教师成长
我们知道,观念决定行为,只有树立与之相适应的`现代教育理念,并内化为行为外显出来,才能保证课题实验的顺利开展。我们一是通过培训抓教育观念更新。组织广大实验教师认真学习相关教育理论及文件,举办专题讲座等方式,使教师对农村中小学机器人教学有足够的认识,充分认识课题研究的价值,对课题研究充满信心并热情投入;二是通过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的能力,教给学生一些较好的收集信息的渠道,能够合理的对收集的信息进行鉴别。
四、建立健全相应的实验管理制度和信息流通渠道。
学校制定了“课题管理制度”、“学习培训制度”、“科研资料管理制度”“教育科研管理制度”、“校本教研制度”等,从制度上保证课题实验的顺利实施;我们还成立了实验顾问小组、实验领导小组和课题研究小组,全面负责整个实验策划、指导和督导管理;制定了“教育科研课题组组长工作职责”、“教育科研课题人员职责”、等等,使广大教师明确了自己在课题研究中的任务和工作方向,强化过程研究和原始资料的收集管理,坚持每个阶段完成“四个一”,即一份研究报告、一份教案、一堂研究课、一篇总结。
五、制定课题实施方案,研究计划,并进行需求分析、可行性分析、概要设计。
课题组经过讨论研究,确定了课题研究中的重心,预测了课题研究中可能遇到的困难,结合我校教师和学生实际制定了课题实施方案,为下阶段的顺利实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六、成立实验班,同级其它班为对照班。
课题组将三、四、五、六每一个班确定为实验班,其它班为对照班,同时,对全校学生在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方面进行了抽样调查,在调查分析报告中,对学生现有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进一步论证了研究此课题的必要性和迫切。
七、研究方法:
⑴文献研究法-从多学科角度开展对机器人教学研究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把握研究发展趋势。
⑵调查研究法--是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对比研究,使机器人教学更有效;⑶行动研究法--课题组协作人员不断实践,不断修正,不断完善机器人教学方法,以形成一整套的理论框架;
⑷个案研究法--主要是通过对一些学生的跟踪分析,摸清他们的学习方法为我们的研究提供最直接的材料。
八、存在的问题:
课题实验教师整体认识有差异,致使部分教师还没有明显的行动,还在初期的探索。九、努力方向:
1、继续加大培训、指导力度,不断优化实验教师队伍。
2、深入进行课题实验,鼓励课题组教师,大胆实验。要反复实践、反复研究、对比分析,总结课题研究的经验教训,在实践中勇于探索。
课题研究的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我们将全力以赴地投入到课题的实施阶段。在准备工作中,我们也存在着一些失误和不足,今后我们一定会不断地改正和解决,加倍努力,圆满地完成课题实验任务!
教师个人课题研究工作总结 篇6
一、会议概况
20xx年5月5日至8日,州中小学德育课题研究推进暨成果展示会在我校召开,为承办本次会议,州教科所、x县教育局、x县教学研究室、沿渡河镇党委政府、沿渡河镇中心学校的领导全力以赴,加强会议承办工作的指导,我校全体教职工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
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州中小学德育课题研究实验学校的课题主持人或学术秘书、部分“忠孝雅诚主题教育和”和“民族常识、民族文化”教育成效显著的学校代表近200人。x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崔久红、州教科所所长胡卫国、x县教育局局长郑远宏、x县沿渡河镇党委书记钱才东等领导出席会议并致辞。州教科所副所长陈泽奠、杨舜山分别主持会议。出席会议的领导还有州教科所副所长汤吉舜、x县教育局副局长陈发剑。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实践科学发展观,努力提高全州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会上,我校校长庹自保、建始县民族小学副校长谭琼、建始县七里坪中学教师向莉、x市桂花园小学德育主任向恒举、宣恩县宝塔河小学校长扬长艳等同志,分别就湖北省民族文化课题“州开掘运用本地德育资源,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州教育科研课题“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研究”、国家教师科研基金规划管理办公室课题“关注关爱留守生”等课题的研究情况进行了大会交流;州教科所所长胡卫国、副所长陈泽奠、汤吉舜、德育研究室主任袁玉荣等同志分别就“个人课题研究”、“州开掘运用本地德育资源,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和关注关爱留守生课题后期研究工作以及忠孝雅诚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安排”、“课题结题要求”、“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研究后期研究工作”作了专题报告。与会代表还观摩了我校10节课题研究及忠孝雅诚主题教育展示课,参观了沿渡河中学校园,考察了沿渡河镇学校德育活动实践基地。
二、承办工作的成功经验
经过全体教职工的努力,我们圆满完成了各项筹备任务:编印了一本相册,一本校本教材,一本会务指南,七八年级各班准备了一节班会课,办了一个展厅,筹备了一台晚会,成功组织了一次大团队赴神农架考察活动。
1、整个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受到了与会代表和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赢得了好口碑,改变了沿渡河中学教师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树立了沿渡河中学在x县乃至全州农村中学中的新形象,营造了良好的学校发展环境,推动了学校发展的进程。有人评价这次活动时说,这次活动将沿渡河中学的发展进程向前推进了三至五年。我们倒是更看重口碑,更看重学校发展的良好态势。俗话说:“别人说你好,不好也好,别人说你不好,好也不好”。
2、教职工的团结协作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增强。在整个活动筹备工作中,需要我们与方方面面的人打交道,需要协调,如:与酒店、镇直各单位、文工团、镇内兄弟学校等的配合达到了预想不到的效果。在短短的一个月内完成校园硬件建设投资近六万元。
3、成功展示了德育课题研究班会活动课。其参与面广,教育面大,通过编制方案和具体实施,创新了活动课的基本模式,特别是在充分挖掘和运用本地资源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通过教师的出谋划策和专家的指导,使我们进一步明白了一个道理:众人拾柴火焰高。
4、锻炼了我们的团队。通过编印会务资料、办展示厅、策划班会活动课、筹备晚会、接待与会人员、组织考察活动等,使我们的老师和学生都得到了锻炼,进一步发现了人才,充分展示了师生的才艺,初步展示了教师的敬业精神和创新能力,进一步激发了师生的工作和学习激情。为承办类似的活动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
5、各级领导的正确指导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是办好这次活动的保证。州教科所、x县教育局、x县教学研究室、沿渡河镇党委政府、沿渡河镇中心学校的领导多次深入学校指导承办工作,沿渡河镇党委政府拨专款三万元,x县教育局拨专款一万元,民营企业人士万红卫耗资万元为学校移置“校训石刻”石头,张剑锋无偿捐助迎宾用品和晚会舞台装饰用品,许国锋捐款一千元,镇内民营企业老板和镇直各单位主动做条幅和横幅28条。
实践再一次证明:
1、人心齐,泰山移;
2、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是可以做好的;
3、人的潜能是无限的;
4、小事决定大事,态度决定一切;
5、做任何一件事,专业的人员比非专业的人员都做得好。
教师个人课题研究工作总结 篇7
《高中作文教学中“少教多学”的方法与策略研究》已由教育部“十二五”规划课题《“少教多学”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研究》总课题组审定,正式批准立项为该课题的子课题,学校同时也被认定为实验学校。现将该课题起始年度的工作情况作一汇报性总结,为的是积累经验、反思教训,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
一、回顾与展望
本年度五月中旬,应地区指导中心主任、研究队伍核心研究员、县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员李彦良老师盛情相邀,决定倾力加盟,遂成立课题组,并自告奋勇担任组长。认真学习研究课题的意义和价值,上报研究申请,获准立项。七月份,学校选派科研教师,赶赴山东滨州参加课题研究开题培训会议。期间,聆听专家教授的精彩报告,感受课题研究的人文氛围,领悟特级教师的艺术魅力,观看教学高手的授课风采。同志们深深地感到,《“少教多学”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方法与策略研究》这一课题的开展,在当前课改形势下,不仅十分重要,而且也十分必要。
九月份,新学期伊始,课题组立即着手制定课题研究实施方案。经过多次商讨,决定把实施的核心确定为课堂教学与写作训练紧密结合,坚持能力培养为主,自主学习为先,小作文训练常抓不懈,展评环节落到实处,切切实实抓出实效。高度重视工整规范地书写汉字、努力保持卷面干净整洁这些属于形式方面的基本要求。凡此种种,不仅在实施方案中予以明确,还要在课堂教学和平时训练中贯彻落实。
十月份,组织学生积极准备辩论赛的相关工作。这次辩论赛的主体是高二年级学生。以班级为单位,经过初赛、复赛,产生参加“湟中县高中学生辩论赛”的最终人选。四名学生都来自高二年级,指导教师也全都是高二年级的语文教师,同是也是课题组的核心研究成员。
十一月中旬,带领学生去湟中一中参加决赛。经过紧张而又激烈的比赛,最终获得集体三等奖,这个成绩与前几年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一名学生获得最佳辩手称号,一名教师获得优秀指导奖。整个过程,从初赛到复赛,从上网搜寻资料,到组织各班学生积极演练,决赛阶段从抽题指导问题设计,到模拟环境情景相互达成默契,都由学生组织主持,教师只做适当的指引点拨。最终,付出得到了回报,勤奋收获了成果。整个活动,自始至终也是对“少教多学”教学理念的很好践行。
十二月份,积极响应总课题组开展的以“弘扬厚德精神,构建幸福中国”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学生参与面广,热情度高,为今后的研究工作开了一个好头。
二、探索与实践
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探索,我们感到,学生在写作方面切切实实发生了一些变化。过去有语文学习“三怕”之说,其中之一就是怕写作文。通过训练和实践探索,我们感到第一个方面的变化是,学生普遍地消除了对写作的那种“与生俱来”的恐惧感,逐渐适应了新课程改革所营造的写作环境。第二个方面的变化是,学生写作的主观能动性有所增强。他们能够主动购买书籍,查阅资料,勤于思考,积极写作。现在学生所需的资料相对比较丰富,学校设有青树教育基金图书室,各班都有北京慈弘基金建立的读书角,藏书甚多,便于学生查阅。另外,教师的办公室里也配备了多台电脑,随时可供上网查阅,方便快捷。第三个方面的变化是,可以借助网络平台自由交流。学生的习作被挂到网上,很能够激发起他们的写作欲望,如果把这种主观能动性转化成一种自觉的行为,那么可以说,我们所倡导的“少教多学”就不仅仅只是一种理念,也不再是努力探究的一种模式或路径,而是真正达到了“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的目的。
三、经验得与反思
“少教多学”之路是一条漫长的探索之路,需要我们教师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不只是教学和引导,教师也一定要努力学习,唯有如此,方能真正融进“少教多学”的氛围和境界中去。“少教多学”是一种理想化的教学思路,说它是一种教学模式,也未尝不可。我们认为,它首先属于认识论的范畴,同时也是属于方法论的范畴。这个概念,有先进的理念可寻,有前瞻的远见可循,但在实施过程中,也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方为现实。
四、意义和价值
我们觉得,“少教多学”在写作教学中的探究,首先是要“多教”,最终趋于“少教”。“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不学”,用在此项课题研究及当下的课改环境中,仍然是极其先进的教育思想。
课题研究起始之年,首要任务是充分认清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我们自己一定要身体力行,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地投身教学实践。只有如此,才能真正以课题研究促进课程改革,并最终能够结出丰硕的果实。
教师个人课题研究工作总结 篇8
一、课题实施的进展情况
(一)20xx年3月至9月为本课题研究的前期准备工作。5月县成立课题研究组织机构,召开课题研究的领导小组会议,制定总课题实施方案;召开全县“初中英语有效教学”课题工作会暨子课题征集会议。6月上旬县发布课题研究指导意见,公布子课题;各校贯彻落实《平和县“农村初中英语有效教学探究”课题实施方案》,成立课题研究组织机构,制定学校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学校组建子课题研究小组,确定子课题。6月中旬各校上报学校课题实施方案及课题研究申报汇总表。6月下旬至8月下旬各校组织课题组成员及相关教师学习讨论,收集课题研究的素材,做好读书笔记。9月子课题组填写“课题申报表”及开题报告。各校建立教师业务档案,审查、收齐“课题申报表”及开题报告。
在准备阶段,各校基本能按照要求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召开全校英语教师的动员会议,制定全校的课题研究方案和子课题研究方案。各课题组根据方案,选定实验班级,制定富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大部分学校都能按照要求及时上报材料,材料报送及时、翔实、规范。但是个别学校如后时中学、国强中学,县总课题组至今还没能收到课题实施方案等材料。个别学校对实施方案理解不透彻,没有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设定子课题组,题组,;个别学校设定的实施方案不够具体,个别学校在设定课题组时进行大胆的尝试,把全校高中组英语教师融入初中组,设立3个子课题,通过高初中教师的搭配打造更有利于开展课题研究的团队。
(二)10月开始为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
在实施阶段,全县公办初中英语教师都已进入课题研究活动,都能认真学习、思考,做好读书笔记,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风气。从平和二中的交流会议上了解到,全县大部分学校各课题组到10月中旬都能有序、有效的开展各项课题研究,如开展的具体工作有: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全面了解学情,发放第一份学生调查问卷,收集并整理分析原始数据;通过家访等方式,针对学生学习兴趣、资源、时间、效果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课题研究的第一阶段实验班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做到有目的、有计划、有创意。课题组成员教研工作走向常态化,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边研究边实验,不断地学习、总结经验,定期召开课题组成员讨论会。同伴互助,携手并进,人人都上公开课、研讨课,相互听课、评课。注重过程性资料的积累,认真写好教案、教学反思及撰写阶段性课题研究工作总结等。
二、下一阶段的工作要求
此课题研究的目的明确,就是为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破解我县初中英语教学难题,推进“双高普九”工作和中学阶段教育可持续发展。所以下一阶段的工作也必须坚持小步子、低台阶、求实效、活选择的研究原则。研究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有效解决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的困难与困惑,为师生减负增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各校子课题的开展应从小课题入手。研究的问题要“小”:切入点小,范围小,内容单一、具体,以此来逐一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要以科研的方式进行基于真实情境的问题研究,把一些相关、相近的重要问题“串连”起来,将问题转化为课题,在研究中讲究科学、探索规律、提升经验。在研究中,要紧密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研究管理、研究教学、研究学生,研究一切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特别是要突出课堂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坚持课题到课堂教学中去选,研究到课堂教学中去做,答案到课堂教学中去找,成果到课堂教学中去用。
下一阶段学校课题研究应做好规范,实施方案应形成学校的文件,过程性记录应保留,及时跟踪落实存在的问题。课题研究应更深入、更具体,不能只停留在较空泛的方案设计层面;子课题的研究目标应明确,研究的方法应得当,要有具体的实施方法来支撑课题研究的达成。教师应加强学习,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充分挖掘潜在资源,为课题研究做好充分的准备。
教师个人课题研究工作总结 篇9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逐渐普及,以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为核心,教具、学具、课件、投影、幻灯、录像各种教学材料和器具进入课堂,使课堂教学进入一个全新的时期。研究多种媒体在教学中的综合运用规律,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多种媒体优化组合的教学设计,对于突破课堂教学经验层次的传统教学方法,促进教育现代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校课题研究人员在上学期的基础上,开展了大量的教科研活动,使现代活动数学课题研究健康顺利发展。现将本学期多种媒体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课题实验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一、研究达到的目标
1、正确处理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确立以能力发展为本的教育质量观。
即不再视学生为知识的容器而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加强实践,增加学生亲身活动的机会,注意主体实践活动和直接经验的积累。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积极用眼、用口、用脑、用手,在活动中启动各种感官去获取直接经验,增加感性知识,通过看、说、思、做,使学生在亲身实践和实际体验中,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2、正确处理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主体观。
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自主性,确立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意识,尊重学生自主权,尊重学生独特的思维形式和活动方式,尊重和保证活动的独立性和差异性,使学生自主的独立的活动和发展,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和活动的主人。
3、正确处理了教师课堂讲授与学生自主活动的关系,确立了以组织学生自主活动为本的教学观。
真正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学生主动学习与教师指导相结合。教师从过去课堂讲授为主,转向组织学生自主活动,成为学生课堂自主学习的设计者、组织者、评判者和维护者。
4、改变了以传授和灌输为主要方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实现以学生主体学习活动为基础的课堂教学,鼓励全体学生参与学习活动。
二、研究措施:
1、在教学目标上,不仅传授知识,训练技能,还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康的个性,即体现认知、情感、技能、个性发展等目标的统一。
2、在教学关系上,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创设适宜于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新型教学环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把他们看成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然后才是受教育者,而不是简单地把他们当作接受知识的机器。因此,课堂教学为学生留有充分参与活动,充分想象和自主选择的空间,不断地创设思考探索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质疑、主动探索,以发挥其主体的积极性和能动作用。
3、在教学内容上,突出了教学内容的思维价值,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4、在教学对象上,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过程、状态及发展的可能性,搞好因材施教,个别辅导。
5、在教学方法上,体现教与学的交融,重视教法与学法的相互转化;重视启发式教学和小组合作教学,强化多向交流;重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加强学生动手操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实现教学方法的最优化。
6、在教学结构上,坚持教为主导,学为主体,体现合作学习、竞争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兼容并存,构建多边互动的活泼开放的课堂教学结构。
7、在教学评价上,建立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发展性评价体系,尽量采取鼓励性的及时评价及学生之间的自我评价,保护学生创造的火花。
总之,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多种媒体协调教学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
教师个人课题研究工作总结 篇10
面对春天里群芳争艳的花园,谁不欢欣鼓舞呢?我们的学校无疑也是一座大花园。怎样让这座大花园一年四季春色满园呢?其源头活水自然是教育科研。当然,教科研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创新工作,需要热情、兴趣和关注,更需要充足的时间和执着的毅力。一位文学大师曾有过这样的论述,人不管做什么事,坚持10年,定能集大成之。我不奢望自己能“集大成之”,但五年来,我对教科研却是情有独钟。
一、以教科研为载体,走办学特色之路。
教育科学是教育教学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教育科学研究是一所学校教育发展的助推器。教育事业要发展,教育科研要先行。因此,在学校管理中,我始终坚持:以教科研为载体,走学校特色办学之路,全力做好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
为谋求学校自身发展,探索学校特色办学之路,在学校发展规划中,我明确制订了教科研工作近远期目标——德育方面:通过“关于小学德育小、近、活特色的实践研究”的课题研究,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力争把我校学生培养成行为规范、品行端正、身心和谐的合格小学生。教学方面:以“多类型、多渠道、分层次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简称“双多教学法”)的课题研究为切入口,构建学校校本课程框架的同时辐射各学科课题的研究,围绕教育教学为核心,强化“以教科研为先导的”意识,深入展开课题研究,加强课题的过程管理。
“双多教学法”课题实施几年来,我校初步形成了以数学为龙头,以英语、计算机、写作等为基础的多类型、多渠道、分层次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办学特色,取得了丰硕成果,至使一大批“特长生”脱颖而出,学生的个性、素质得到了全面、充分的发展与提高,从而有力地推动了本校的课程改革。
仅一年,我校学生就有400多人次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小学生报》杯小学生探索与应用能力大赛一等奖;xx省中小学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二等奖;中国青少年读写大赛50杰;xx市中小学口琴、竖笛比赛一等奖;小学生英语口语大赛xx市二等奖……列举这些荣誉和数字,并不是沾沾自喜。我有的只是欣慰——因为教育科研,我校形成了“学校特色学科鲜明”“学生特色学科多彩”的办学特色。
二、以教科研为平台,让教师成为研究者。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支撑学校发展的基石。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治学严谨、精干高效、充满活力,能在未来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的教师队伍,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百年大计,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迫切需要。因此,我们必须走科研之路,做扎实文章,努力造就一支观念新、师德优、业务精、舆论正确的教师队伍,全力提升教师教育科研的水平。
良好的教育科研环境和条件能产生一种巨大的力量,激励教师开展各种教育研究。因此,我校为教师创设了各种条件、采取多种措施努力营造有利于研究的宽松氛围,引导教师走上科研兴教之路,为他们排忧解难,鼓励教师在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开展研究,去调查实验。为鼓励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我积极主动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如提供丰富的图书资料,科研设备,广开门路采集最新的科研信息提供给教师以拓宽研究的视野,提高研究水平。学校还组织全校教师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更新观念,进一步提高教师科研意识和水平。同时,还为教师搭建教育科研交流的平台,为教育科研成果的发表与推广创设条件,为教师提供展示个人才华的机会,充分促进了学术观点的碰撞、科研灵感的激发。
为进一步浓厚学校科研氛围,真正实施“科研兴校、科研兴师”的发展战略,我努力做到教育科研的制度化、全程化、全员化和教育科研全员参与、全方位引入、全过程管理,让科研之风大兴。我校实行“三进”政策,教育科学进教学、进教师教育、进学生学习,让科研渗透各个领域。认真做好“三个结合”,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题研究与日常教研相结合,教育科研与培养创新型教师,争做名优教师相结合,让科研成为提高教师水平、推动学校发展的内涵而永不衰竭。
让教育充满研究,让研究充满思想,让思想充满智慧。实践证明,教师同科研结合,研究同教学结合,教学同课题结合,可以改变教师的生活方式,提升教师的精神境界,优化教师的思维品质,实现平凡与精彩、烦恼与快乐、腐朽与神奇的快速转换,我们就会觉得上班有无穷乐趣,教学就会充满无限的生机,教育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为我们开展教育科研、提高自身素质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几年来,因为我校教师成为了“研究者”,所以有不少教师的论文在各级发表、获奖,每年总计不少于100篇次。
三、以教科研为乐事,让自己拥有“源头活水”。
著名教育家先生曾经说过:“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评论一所学校,首先要评论他的校长”。为了让自己当好这个“灵魂”,也为了让自己能适应当前多元化、信息化的国际趋势以及基础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多年来,我始终以教育科研为乐事,我努力让自己养成教育科研的习惯。
1、用研究的眼睛观察身边的教育现象。任何伟大的理论都源于实践,都基于对大量事实的研究。教科研也不例外,也得对教育教学实际,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研究。教育教学活动中并不缺少研究的对象,而是缺少发现它们的眼睛。在教育运作过程中,我们都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学校与社会、学校管理、教与学、新课程改革、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等等。这些都是教科研的对象,我们不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我时刻用研究的眼光去观察、发现、解决问题,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去思考、分析问题,这样就避免了想搞教科研而找不到切入点的尴尬。论文不再空洞,而更具说服力、针对性和实效性。
2、选定恰当范围,加强个案研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兴趣,我的特长和爱好是教育管理和小学数学教学。为此,我总是从教育理论和教学理念的高度着眼,在身边教育教学实际中着手,选定适当的研究范围或方向。比如根据自己曾经多年集训小学数学奥林匹克,针对某个课题,我进行有目的地材料收集,加强对典型个案的剖析,如就问题的种类、方法、模式、背景及发生、发展过程等进行详细全面的调研、比较、分析,以有利于对问题研究的深入,进而提高教科研成果的深度、广度和理论层次。我先后参与编写了《小学数学活动课读本》《小学奥林匹克教程》《小学数学开放题精选》等。
3、尝试对研究成果进行个性化和科学化的表达。科研成果主要通过论文形式来表达,这就需要教师勇于尝试系统地整理、收集相关素材和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同时主动大胆创作,相信发现就是进步,总结就是提高。为了形成高质量、个性化的成果,我经常阅读相关杂志刊物和教育理论书籍,了解所研究内容的前沿动态和已有的理论成果,同时还进一步改善自我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我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研讨活动,在与别人交流和讨论的过程中更新观念,撞击思维,将自己发现的新、奇、特,效果好的做法和想法科学地、准确地表达出来。
4、努力实践和推广教科研成果。教科研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指导教育教学工作,高质量地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完成从实践到理论,由理论指导实践的辩证循环,发挥出教科研对教育教学的最大效能。我总是千方百计通过相关会议、沙龙、论坛等途径进行推广与交流自己的教科研成果,充分体验教科研成果转化所带来的成功与快乐。
良好的教育科研习惯给我带来了诸多的惊喜:我曾被评为“中国教育学会数学教育研究发展中心优秀会员”“xx市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吴中区首批教科研新秀” ……五年来先后有《巧解对应分率题》《创建特色学科的尝试》《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探究”》等六十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在全国各级报刊杂志发表或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
回顾过去,我问心无愧;展望未来,我信心百倍。在当今全力推进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进程中,我看到了许多崭新的教育思想在闪烁,全新的教育理念在涌现,多元的教育模式在碰撞。在风起云涌的教育改革大潮中,“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教师的发展,为了学校的发展,为了社会的发展”,我作为一名小学校长,必须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在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伦理及自我专业意识等方面不断完善,用自己的热情、毅力和智慧全身心地投入教育科研,使自己这个教育者、领导者、管理者拥有与时代同步的“源头活水”,从而让我们的校园时时处处“春色满园”。不断积累丰富的素材。在注意或研究众多教育现象时,头绪会纷繁复杂,灵感会不断闪现,这些都可能是教科研的闪光点或独特之处。
教师个人课题研究工作总结 篇11
一、问题的提出
在英语教学中,人们逐渐认识到合理运用电教媒体进行辅助教学,不仅可充分发挥再现性的特点,而且能够增强英语教学的直观性,使知识信息通过各种视听手段,有声有色、有静有动地再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获得一种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艺术感受,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但在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同样不能忽视对教材的深入研究,不能改变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师生关系。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已逐渐被英语教师广泛地应用。勿庸置疑,这种教育技术的优势是传统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它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所没有的趣味性、直观性,可以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从而能更容易达到教学目的,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获得知识。实践证明,电脑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产生教与学的效果。
二、课题的界定与特点
1.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条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的老师。”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针对小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兴趣既易激发但又消失得快的特点,为保持其学习兴趣的持续性,在教学中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是十分必要的。例如:牛津小学英语4AUnit3《Apurse》,我运用课件设计了一段动画小故事,钱包可以说话,有三个小朋友帮助它找小主人,因为孩子的注意力不宜长时间集中,但却容易被形象生动的画面所吸引,使原本生硬的单词很生动的出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学起来倍感亲切,兴趣盎然。
2.运用多媒体,提高学生的听力和口语。
传统的英语教学中,只能通过教师自己朗读或通过磁带的录音来培养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这种教学方式较单一,不形象,而且受教师个人素质的影响。运用多媒体教学后,学生通过观看专门为课程设计的教学情景时,既可接受标准的读音训练,又能感知对话情境,通过反复看、听、读、说,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口语和听力能力。
3.运用多媒体使课堂教学容量相对增大。
英语对话注重情境,光靠老师设计、动手制作和布置是难以做到十全十美的。耗费大量的精力不说,要找到真材实料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是多媒体集文字、声音、图像和动画于一体,生动直观,能创设教材难以提供的情景,能提供多种形式的训练方法。世界各国的风情习俗资料只要上网就可以查阅到,学生在大开眼界的同时,于不知不觉中接受和掌握了信息。而字母、单词、句子的游戏设计层出不穷,花样百出,令学生目不暇接,玩的过程也就是学的过程。同时,老师作为指导者也倍觉轻松。
4.利用多媒体创设巩固课堂内容的情景。
在英语教学中,为兼顾语言基本知识的掌握和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我们总想补充一些相关的知识和作业,来巩固课堂教学的内容。在习题的处理上,多媒体为我们提供了条件。从题型设计花样上,想达到的目的上,都可以使用不同的效果显示,这种创造性的、大密度快节奏的课堂结构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教学生动有趣,重点突出,艺术性强,信息量大,同时课堂节奏加快,学生多感官学习,记忆深刻,学习效果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能将学习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如在课文教学中在让学生读完文中故事后,利用多媒体出示一篇小短文,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用适当的单词填空,以巩固学生的阅读能力。随后又利用多媒体显示几幅图片,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和扩展知识面。由此可见,在巩固学习这一阶段中,电教媒体有效地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大大减少写板书的时间,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得以巩固和扩展。这样做,有效地训练和培养了学生正确理解、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研究对象
六年级的学生接触多媒体的机会较多,运用的能力也很强,主要以六年级学生为主。
四、研究构想
现在有些教师过多过滥运用多媒体教学,违背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宗旨,使学生在课堂上走马观花,无意注意远远多过有意注意,而导致课堂教学流于形式,更谈不上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我就此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1.不能忽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课堂上的师生关系,还应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为学生的学习服务,而不能光为了“使用多媒体”而使用多媒体。为当屏幕上的内容一幕一幕一闪而过,学生想记笔记恐怕都来不及,那么学生对这堂课的重点、难点又该如何把握呢?更重要的是,对于课堂中产生的.突发性问题老师也不能进行启发诱导,错失了很好的机会。只能让学生跟着教师或者说多媒体上的思路走下去,这样就严重制约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再说,教师优美的书写对学生来说有着教强的感染力,精美的板书设计是教师教学风格和个性的体现。这些都向学生展示着教师的人格魅力和亲和力,它是师生间一种潜移默化的交流。
2.不可忽视常规教学媒体和手段,独尊计算机多媒体。
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所起的作用是许多传统的教学媒体不可替代的,但这并不是等于说,计算机多媒体可替代其它一切教学媒体。一些教师在尝到使用计算机多媒体的甜头后,便将其奉若神明。殊不知计算机多媒体固然有其它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但其它媒体和教学手段的许多特色功能是它无法完全取代的,如录音机、教学挂图、实物、简笔画、幻灯等在课堂教学中的功能不可忽视。所以,教师特别是英语教师不要一味赶时髦,应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媒体和手段,让多媒体与常规媒体和手段有机配合,发挥其应有的长处。
3.不能一味地追求课堂上多媒体课件的展示。
这是我们平时使用多媒体教学是时常犯的问题。实践证明,恰当合理地运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能给英语课堂教学带来质的飞跃。也就是说,在多媒体辅助教学过程中,教师仍应起主导作用,教师在英语课堂上的作用是计算机所不可取代的。比如:英语课堂上开头的导入或课堂中师生的口语交流,是训练学生听说的很好方式,而这一点计算机就无法做到。所以,我们不能为了一味地追求多媒体教学课件在课堂上的展示,把由教师讲述的课堂内容全部变为多媒体演示。同时,我们必须明确地认识到,英语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语言学科,必须通过课堂上大量的师生之间的英语语言交流,学生运用英语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才能得到培养;而多媒体只是辅助教师教学的一个工具,因为即使是最先进的现代化教学工具,也只能起到为教师的教学服务的作用,它不可能完全替代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活动。因此,是否使用计算机多媒体,应取决于英语课堂教学的需要。否则的话,教师一节课只是在点击电脑,如同一个机械的放映。
4.不能一课多用,应鼓励学生参与制作。
教师个人课题研究工作总结 篇12
本学期学校正在紧张进行新校搬迁的筹备工作,虽然紧张忙碌,但学校领导对课题研究工作从不松懈。我们紧紧围绕和谐德育子课题《学科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开展了各项工作,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健全课题研究的组织,建立一支优秀的德育工作队伍。
1、课题组经过认真地讨论和研究,进一步建立健全了研究课题的各级组织,对课题组成员进行了必要的充实与调整。课题组负责人卢世勇校长总体负责,课题秘书覃和秋主任具体负责,带领课题组通过专题讲座、参观学习、集中讨论等多种形式定期对课题组成员进行专题培训,努力提高全体课题组成员的理论水平、业务修养和德育水平。本学期组织莫永秀、江自霜、韦文丹老师到兴义市参加全省和谐德育研究年会,学到了一定的优秀经验,也对学校老师进行了二次培训。
2、发挥学校22位县级骨干教师的作用,根据老师申报的小专题,精心挑选,重点扶植,细心指导一批业务精、能力强、富有创新意识的骨干教师开展小专题研究。并让这些教师发挥辐射作用。提高小专题研究的整体水平。教师们的研究成果,在促进参研教师养成反思教学的习惯获得解决困惑的策略,转变教师的德育思维方式方面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二、创建德育工作研究体系,推动德育工作的全面开展。
1、德育工作主题明确。
学校根据年度德育工作的重点,制定学校月度德育工作主题,围绕这个大主题,再制定每周的德育工作小主题。学校领导班子和课题研究组成员对这套德育工作研究体系倾注了很大的心血,投入了很多的精力,做了许多的工作。才使这项工作在探索中逐步实施。实施的过程中,我们也在思索,反思,力求完善,使各方面的工作更具体,更深入,更有实效。
2、以校园文化承载课题研究
我们把校园丰富多彩的校园作为课题研究的主要平台。具有生命力的校园文化环境对人的发展的重要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学校大门过道左右两边建造两个造型别致的宣传栏和五心教育标语。学校荔泉书院陈列百年老校的历史,展示了我校的先烈邓恩铭的事迹和学校取得的教育教学成果。校园墙壁上展示校风、教风、班风、学风及《小学生良好习惯》及《师生图书推荐目录》等。教师办公室《教师职责》、《班主任职责》等,把校规、校训放在最显著的地方,真正努力实现“让学校的每块墙壁都会说话”。发挥了育人的作用。
3、德育活动形式多样。
(1)养成教育常抓不懈
我们创新红领巾监督岗检查,要求监督员同学在检查的同时,将各班存在的问题以反馈表的形式反映给各班班主任,以便班主任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常规教育,这样使得班主任的工作更有针对性。常规管理抓得实,抓得细。经过逐步的完善,学生德育管理制度、班级的量化管理已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学生的量化工作以《荔波一小雏鹰争星》、《我为班级争光彩》为准则,支持了班主任的管理工作。
(2)周德育课的开展:根据每周的德育工作小主题,各班利用每周的班会课进行本周的德育主题教育活动,这个活动中有老师的专题教育,更有学生的实践参与。例如:清明节来临之际,组织学生前往烈士陵园祭扫革命烈士墓。
(4)德育主题队会的观摩教育。
根据学校的德育工作重点和德育工作主题,组织开展主题队会活动评比观摩活动。本学期学校进行了一次主题班队会评比活动。为使各班的主题队会有成效,各班的学生团结协作,围绕一个明确的主题,搜集与活动相关的各种材料。准备的过程中学生的合作精神,班级的团队意识,求新求异求好的思想都得到高层次的提升。
三、课题实验阶段性成果
经过本学期的努力,我们课题组在做了大量实验研究工作时,也相应的作了一些经验总结,取得一定的阶段性成果。
1、课题组老师积极研究,认真探索,将自己在实践中的思考、体会形成文字,上升为理论,部分文章在各级各类获奖发表,如:12月24日,陈才玉老师的论文《伸出爱的手》在《中国当代教育科研理论与实践》上发表,玉春艺老师的论文《诚信是明亮的灯塔》在《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上发表;江自霜老师的论文《如何处理课堂突发事件》在《劳动时报》上发表;朱元玲老师的论文《给思想品德教育开个好头》在《黔南日报》上发表;欧红念老师的论文《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在《荔波教研》上发表,本学期在各级各类报刊上发表的论文共计19篇。张秋明老师的《我的家乡荔波欢迎你》等共计11篇论文、教学设计获省金茅杯和谐德育科研论文、教学设计评比一、二、三等奖;全国和谐德育课题研究优秀成果也在紧张地整理之中。
2、课题组老师的实验成果还表现在他们的工作和成绩得到学校及师生们的认同。胡国兰、徐荣慧执教的《我爱我家》和韦建仙、颜鑫执教的《让诚信永驻心间》获得省金茅杯和谐德育优秀活动课评比二等奖;姚志细、蒙转执教的《幸福就在我们身边》获得荔波县和谐德育优秀活动课评比一等奖;韦建仙、颜鑫执教的《最美少年梦》获得荔波县和谐德育优秀活动课评比三等奖等奖;何柯磊等4名同学荣获全县优秀学生,胡森然等4名同学荣获全县优秀学生干部。
四、今后课题实验的规划和方向
我校的《学科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德育实验研究课题实验已进行将近三年。在阶段性实验中亦取得了初步成绩和积累了一些经验,但还很不够,有许多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探索,使之逐步完善。下一段应着力研究与实践如下几个问题:
1、继续落实家访工作,办好家长学校。组织1—2次较大影响的家长会,每学期班任家访率要求达40%以上,力争全学年普访率达100%。
2、重点抓好个案研究,以点带面,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
3、加强对行为规范训练的落实,从细小处入手,有待不断完善。
总之,在师生的共同努力和配合下,在学生的行为习惯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们相信,在专家和领导的关怀下,在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课题研究一定会硕果累累,取得圆满成功,一定会为德育课题研究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教师个人课题研究工作总结 篇13
1,综合性学习的目标就是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让学生在主动学习,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2,课堂教学过程,是若干个体共同协作,相互提升和影响的过程。我们教师应充分发挥每一个体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彼此之间相互取长补短,使课堂教学形成一种巨大的磁力,吸引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发现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互补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交往能力与创新意识。例如,在课外阅读教学《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一文时,老师让学生合作交流共同探讨:假如你是比萨城的一位记者,听说伽俐略要在比萨斜塔上做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公开试验,你会有什么反映?你会对他提出什么问题呢?这样一问,激起学生对新知的渴求,产生了强烈的交流欲望,思维的火花频频燃起。他们围绕课文内容展开充分的交流探究,在深入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得到主动发展,都能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大胆交流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你为什么要在比萨斜塔上做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公开试验呢?”“你这样做是否有科学根据呢?”“你这样做是不是太固执、太胆大妄为了呢?”“亚里士多德是个有权威的大哲学家,你怎么敢否定他的说法呢?”“你这样做是否违背人类的真理呢?”……学生课堂表现异常活跃,始终处于自主探索的学习状态,有效地培养和开发了创新意识和潜能。
3,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还注意积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这个大课堂,通过关注生活现象来拓展学生的探究渠道,开放探究的时空,开发和利用丰富的语文教育资源,构建语文教学的大课堂,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
4,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高。通过开展课题实验活动,学生在学习兴趣、知识积累、语言表达等方面都有相应的提高,在参加各级各类的活动竞赛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各方面的素质得到了普遍提高。
教师个人课题研究工作总结 篇14
课题指导教师:
课题组组长:
课题组成员:
一、课题管理工作
1、根据幼儿园教研计划,积极与指导教师、课题组成员进行互动交流,拟订了 、等子课题的研究计划。
2、根据各课题组成员研究活动的实际,阶段性地组织进行课题小组的研讨会,制定阶段研究重点并根据实际研究情况提出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思考调整改进的措施和方法。
3、阶段性地收集、整理了各子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实践素材资料,并适时进行阶段性的研究成果的交流和分享。
二、课题具体实施情况
1、根据幼儿园课题组的调整,新组成的课题组成员交流互动,结合幼儿园总课题的目标方向,拟定了各年龄班研究切入点及相关课题研究的措施。
2、与指导教师互动,商讨课题组研究的思路,根据小中大三个不同年龄班拟定了相关的课题研究计划。
3、观察各年龄班在区域活动中的发展现状,通过观察记录了解小班幼儿自主操作能力的现有水平、掌握中班幼儿合作交往存在的问题以及大班幼儿探究能力的发展情况等,为研究工作的开展做好前期的准备。
4、各年龄班根据课题研究的.计划,逐步落实阶段研究的内容,交流商讨各子课题的研究进程和存在问题,以观摩互动的方式阶段性地进行课题的分享与研讨。
小班:
(1)拓展了大厅等相对独立的空间作为活动的区域,创设了能吸引幼儿主动参与的生活区域活动的环境, 提供了、等内容的操作材料,引导幼儿自主选择和操作。
(2)在角色游戏区“娃娃家”中设置和拓展给娃娃穿衣、收纳盒整理袜子、衣架挂衣服、夹子夹毛巾、切蔬果等生活操作内容与材料,引导幼儿在角色游戏情境中进行自主操作。
(3)将操作区活动与数学、科学有机整合,并创设游戏情境,调整材料提供的方式,师幼共同设置拟定活动规则,观察幼儿自主操作情况。
(4)加强家园协作,指导家长利用假期在家鼓励幼儿自主动手、自我服务,进一步巩固其操作技能和方法。
中班:
(1)密切领域和区域活动的联系 ,进一步丰富适宜幼儿进行合作的操作材料,尝试投放、等材料,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合作互动情况。
(2)创设墙面环境,提供了、等适宜的语言活动材料,鼓励幼儿与材料环境积极互动,促进幼儿间自由地讲述和交流。
(3)进一步完善小舞台的活动区,以多种形式鼓励孩子扮演反面角色,充分调动幼儿参与表演的积极性,增强角色间的有效互动。
(4)在日常活动及领域活动中培养幼儿先分工、后合作的合作意识。
(5)收集冰棒棍、彩色吸管、粗细毛根、毛线等各种废旧材料,增加压花器、订书机、银线等美工操作的工具。
(6)结合主题活动,开展制作大型纸箱汽车、纸箱飞机,小组主题绘画等活动内容,引导幼儿掌握两两合作的方法,提高幼儿自主合作的能力。
(7)根据幼儿原有的合作水平,通过表演游戏、体育游戏等活动中的合作形式,提高幼儿的合作意识和水平。
大班:
(1)调整走廊、后操场的户外科学区环境,创设能引发幼儿观察探究的户外科学区环境。
(2)尝试投放与平衡主题有关的适合大班幼儿观察操作、探究发现的活动材料,引导幼儿积极探究。
(3)根据上阶段幼儿活动的情况,继续调整走廊、后操场的户外科学区环境,,使环境更便于幼儿自主探究。
(4)调整改进已投放的部分与平衡主题有关的活动材料,继续引导幼儿与材料积极互动自主探究。
(5)根据上阶段幼儿活动的情况,使环境更便于幼儿自主探究。
(6)调整改进已投放的部分与平衡主题有关的活动材料,继续引导幼儿与材料积极互动自主探究。
5、根据阶段研究的情况,以照片、视频等方式面向全园教师进行课题研究点滴经验的交流与分享,并以梳理典型性案例,撰写经验文章等方式进行课题小结。
三、课题阶段性成果
1、各子课题教师以PPT图片、案例分享等形式进行全园的分享交流活动,并撰写了相关的上网讯息,发布在学校的网站上。
2、分别承担了小班、中班、大班区域活动的对外观摩活动,获得好评。
3、各子课题收集梳理了相关研究的幼儿区域活动照片、区域活动材料的调整前后照片、典型性案例等。
四、课题组还需加强的方面
1、课题组长要加强组织协调工作,了解各课题的进展情况,及时收集各课题组成员的研究困惑问题,主动请教指导教师,适时督促、协调各课题的实施过程,积极组织组员开展不同形式的课题组活动。
2、进一步学习领会《指南》的精神,将践行《指南》与开展课题研究有机融合,以研讨、开放活动为平台,不断推进课题研究进程。
3、继续加强课题相关研究理论方面知识的学习,针对所执教班级幼儿升班的实际情况,调整改进本课题研究的策略和方法。
4、及时收集、梳理有效的研究经验和成果,撰写相关的案例和论文,并在园内进行推广辐射。
教师个人课题研究工作总结 篇15
本学期,在推进课题常态化研究实践的同时,我校根据上级部门及学校的工作安排,组织广大教师(特别是课题组老师、青年教师)认真撰写教育教学研究论文、教学设计、教学案例等,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评比。共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科研评比活动共4项,共有7位教师的8篇论文在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杂志上发表,32位教师的45篇论文(教学设计)在各级各类评比中获奖,其中省级二等奖2篇、三等奖3篇;苏州市级二等奖2篇、三等奖5篇;昆山市级一等奖3篇、二等奖14篇、三等奖16篇。
四、深刻反思,正视课题研究不足
反思本学期的'课题研究过程,我们取得了颇丰的成果,同时也发现研究中还存在着许许多多不足的地方,主要表现在:
1、学校课题研究管理的相关制度不够健全,执行不够严格,在很大程度上制约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热情,阻碍了课题研究的纵深发展。
2、课题研究还只是停留在较为浅显的层次,还只是一些零散的经验,未能建立完整的体系。
3、教师理论支撑的力度不够,归纳总结的能力不强,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和反思过于单薄,研究的深度广度不够,对研究过程中的经验难以提升。
4、研究过程中关注教师的过多,对学习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参与性研究尚不够全面、深入。
五、下学期的设想
结合现阶段我校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以及当前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为下学期的课题研究工作提出如下努力方向:
1、为进一步推进课题研究向纵深发展,我们将逐步健全课题研究制度,严格要求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采取适当的鼓励措施,把压力变为动力,提高课题研究水平,使课题研究顺利进行。
2、悉心听取专家意见,积极吸取同行经验,对课题研究过程中积累的丰富资料,进行进一步分析研究,总结经验,反思不足,逐步建立完整的课题研究体系。
3、积极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参加各种培训,开阔眼界,积累经验,同时,多邀请专家来校讲座、指导,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提高教师的实践反思能力。
4、进一步突出课题研究的主体性,将学生的参与放到课题研究的重要位置,关注学生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发展与变化,进行有针对性的进一步研究。
本学期的课题研究工作已经结束,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自己也遇到很多问题和困惑,在今后的研究中也会遇到更多的困难、更多的艰辛,但我坚信,凭着坚忍不拔、永不放弃的执着精神,在以后的研究中我们定会取得更令人满意的成绩。
教师个人课题研究工作总结 篇16
我所在的学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大多数学生是进城打工子弟,家长忙于生计,疏于对孩子的管理、教育。孩子没有礼貌,学习状态差,学习积极性不高,习惯养成不好……实验小学的孩子难教育是困扰在老师心中的难题。鉴于这情况,我便把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研究作为研究课题。这几个月,在市区两级教研室专家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我以课题研究为切入点,搜集,查阅各类与课题有关的资料,认真实践,及时反思,取得了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成果,达到了预定目标。现将半年来课题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学习,查阅资料,设计实验步骤
对于我来说,课题研究虽在以前搞过,但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自己的理念,教学方法已落后于当前的青年教师,所以当研究课题申报后,确保课题研究工作有序开展,我和我校其他课题研究老师探讨,向专家请教,翻阅资料,借鉴已有的经验,设计课题研究方案。课题研究共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搜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1、分析我校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更好地进行。
2、分析课例,深入课堂,潜心钻研,总结出在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有效方法,学习名师在语文教学方面的一些先进的经验,针对性的进行课题研究。
3、总结经验,探索出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有效、可行性策略。
4、撰写研究论文,上传读书心得,教学案例分析,并对研究过程中存在的新问题作细致分析。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
对研究材料进行收集整理,总结课题经验,完成课题研究报告。
三、通过多种形式的德育教育,学生有了明显的变化,表现在
1、大多数学生知道关心父母并主动帮助大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他们懂得了家长的爱并不是理所当然的,遇到事情会和父母沟通,会听取父母的意见,不再强词夺理。
2、在学校里,学生比以前文明了。午餐时不管在教室还是餐厅,做到了静悄悄,吃完饭还能主动摆放好桌凳,帮助阿姨打扫卫生。见到老师能主动问好,犯了错误能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
3、以前升国旗时尽管老师强调,可就有同学说话,甚至有嬉戏打闹的,现在同学们都能正确对待这庄严而又隆重的升国旗仪式。校园里很少看见果皮纸屑,吵嘴打架更是没有了。
4、学生更加懂得资源的珍贵,没有浪费水的现象,以前教室里到下午时到处是纸屑,现在没有了。
四、课题研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课题研究在实施阶段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1、社会、家庭环境给学生的某些负效应应重视。
2、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更有利于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法纪素质的全面提高。
五、今后努力方向
虽然课题研究接近尾声,但德育教育还要继续在实践中总结、反思,在反思、总结中继续探索。
1、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结合正反面的典型事例,充分认识加强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断增强学生的德育意识和道德修养,激发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
2、明确目标,扎实推进。以活动为载体,加强宣传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分利用班会、黑板报、宣传栏、征文、演讲等形式,寓教与活动之中,增强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3、家校结合,齐抓共管。家庭教育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要坚持家校结合。
4、在其他学科中渗透德育教育。美术、音乐这些学生感兴趣的课堂,老师结合课型渗透德育教育。
教师个人课题研究工作总结 篇17
我校王校长及6名教师申报了7个延安市个人微型课题,研究科目有语文、数学、美术、体育、地理五门科目。课题研究已经近三个月了,期间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基本实现了第一阶段的目标。
一.第一阶段主要做法:
(一)、搞好课题研究的保障
1.制度保障
为了保证课题研究的正常运行,结合我校教情、学情,科学构建适合我校实际的“激情课堂”,努力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我们要求教师制订了自己的课题研究计划,将教科研与教学常规紧密联系起来,让教科研服务于教学,推动教学。
用制度约束、指导课题研究,探索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规范课堂教学行为,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提升课堂育人质量,构建适合当前教育教学协调发展的“激情课堂”模式。
2.组织管理保障
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课题研究”工作领导小组,由教学副校长为组长的实施小组,教务处、包科领导、教研组、备课组具体负责工作的落实,使学校的教学工作全面聚集课堂;领导小组认真学习“课题研究”有关理论和文件要求,统一思想,提升认识,具体落实操作过程,教导处全面负责,教研组长具体负责本组“课题研究”的相关工作;把实施“课题研究方案”作为提升学校办学层次的一个抓手,引导教师加深对“激情课堂”意义的'理解,围绕“小组合作学习”、“激情课堂”开展教学实践反思活动;领导小组深入课堂听课、评课,对需重点“改善”的教师跟踪听课,发现问题,寻找“亮点”,及时反馈、评析,帮助他们看清自己的长处与不足,不断调整改善策略,争取真正达到改善提升的目的。
(二)、教师个人所做工作
1.确定研究课题,形成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和开题报告。
2.在学生或老师之间进行调查、研究,获取课题研究需要的相关资料与数据。
3.通过文献研究,搜集和整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了解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现状,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本阶段的探索研究活动,我校教师的教学水平确实有所提升,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部分教师对研究课题的资料收集、整理不充分,不能满足研究需要。
2.教师在课题研究中缺乏主动,需要管理人员督促。
3.缺少个人学习,不明确每阶段需要做什么。
三.今后打算
鉴于以上存在的问题,学校组织教师再次认真学习有关课题研究的意见与精神,认真反思了各自在此阶段中存在的问题,决定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来改善,以如期完成各阶段工作。
1.教师在积极实践的同时注意向其他教师、名师学习,结合他们的具体做法,深入领会、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踏实研究。
2.继续加强集体备课与教学研讨活动,在活动中,在交流中,在反思中,充实自己,搞好研究。
教师个人课题研究工作总结 篇18
高度重视德育工作一直是我校的优良传统。20xx年我们申报了“创‘一体化’网络,强‘三结合’教育”研究课题,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研究实践,认真总结我校几十年的德育工作经验,重点研究如何有效形成“以学校为中心,以学生个体为纽带,辐射家庭社会”的一体化网络。经过这几年的实验、研究、总结,我们的工作效果非常明显。现总结如下:
一、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近几年来,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学校周边环境相对比较复杂,再加上社会因素对教育的影响与冲击,学校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面对家庭的、社会的一些压力与干扰,往往显得较为被动。例如:学校周边有很多法律意识、安全意识淡薄的小商贩,他们经营一些不合格商品,或者违规经营,影响学校管理甚至危及学生生命财产安全。还如:现在有很多单亲家庭或离异家庭,这些家庭的孩子有很多心理不健全,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也不太合理,这些孩子很多成为学校的`问题生。有时家长们对学校的教育也很不理解,更有甚者无理取闹。
学校作为教育的主体,是受社会委托、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进行教育活动的组织。当学校在社会活动中与社会、家庭发生冲突时,人们总是把责任推给学校,因为在人们的意念里学校应该是一个全功能的教育组织,再加上学校是一个培养人的组织,只准成功不准失败,所以只要学校与家庭、社会发生冲突,受“伤害”的总是学校。
我们学校在这方面遇到很多问题,有些问题经过各方努力解决得很好,有些问题还时常困扰着学校,尤其是社区、家庭与学校教育的关系处理,我们一直想寻找到一个有效地解决途径,幸运的是我们参加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的实验研究。三年来我们围绕“创‘一体化’网络,强‘三结合’教育”这个子课题开展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实践,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围绕“如何创?"“怎样强? ”开展研究。学校成立了以政教处为龙头的课题研究小组,组织各处室、各年级组的力量,带领全体教师参与。研究中我们有三个侧重点:
第一,在学校层面上研究新的历史时期学校在社区德育活动中的责任和使命,探讨学校应如何主动创设一个统一协调的社区德育环境;
第二,在家庭层面上研究现在一般家庭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期望,分析家庭对学校教育的一般认识,探讨学校家庭沟通的有效方式;
第三,在社区层面上研究学校与社区的关系,分析学校在社区发展中的功能和社区教育环境对学校德育的影响,研究在特定的社区环境中如何做到学校与家庭的沟通合作,从而提高整个社区德育水平。
研究中我们开展了一系列很有效的活动:
1、在教师中开展广泛深入的德育学习研究活动。我们每年都从武汉等地请来教育专家给老师们作报告,引导老师们主动探讨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树立“大德育”观念。定期组织班主任进行工作经验交流,畅谈自己在“创‘一体化’网络,强‘三结合’教育”研究实践中的体会、经验,互相启发,互相借鉴。
2、成立家长学校和家长委员会。每年秋季邀请部分在校学生家长代表成立家长学校和家长委员会,这些家长来自社会各个阶层,各种类型的家庭,每班一般有5—6名。家长学校每学期至少有两次交流学习,主要交流大家在子女教育方面的经验体会,分析存在的问题。每年请心理专家或教育专家为家长们讲课,分析家庭教育中的典型案例。这一活动的社会反响很好。
3、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合作。我们通过致家长信向家长通报学生学习状况,解释学校政策,征集家长意见;通过家访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强化家长与学校的教育协作;通过特困生、问题生联系网,固定专人负责,建立跟踪档案,及时解决问题。
4、将“没有桂冠的老师们”请进校园,在学校的德育活动中,将以家长为主体的、多层次多类型的,热心教育的社会人士请进校园,请这些“没有桂冠的老师们”为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指导,并各有侧重,如以英雄模范人物为代表的榜样示范型;以科技工作者为代表的激发求知兴趣型;以文体工作者为代表的活动辅导型;以部队官员为代表的行为习惯训练型;以教师、医生为代表的心理健康辅导型……
5、在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1)每年组织学生观看“感动中国”推选材料和颁奖晚会;
(2)举办各类主题班会,适时组织学生讨论各类现实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寻求解决办法,如中学生用手机问题,中学生上网问题,代沟问题,学会关爱、学会感恩等等;
(3)开展广泛深入地心理咨询活动,我们不仅有自己的心理学教师,还从高校请来了心理专家为学生做心理辅导报告,请来了有经验的心理医师定时坐诊。
6、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门,走向社会,例如:
(1)参观博物馆、教育基地;
(2)进行社会调查;
(3)组织学生进行服务实践、科技实践和劳动实践;
(4)带领学生到贫困山区开展“一帮一”活动。
教师个人课题研究工作总结 篇19
期间,我市共承担国家级课题子课题1项、省级课题4项、国家级课题省协作区的子课题1项、XX市级课题17项XX县级小课题193项,目前这些课题均已开题,且取得初步成效,有35项县级小课题通过结题鉴定。下面,将我市课题立项、开题和研究情况总结如下:
一、扎实做好课题立项工作。
我们积极发动广大学校、教师申报各级课题,并对申报的课题进行了初步的论证。我市的研究项目《新课程教师专业化培训策略研究》在20xx年6月10日由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项目办公室和中央教科所“新课程师资培训”课题组批准立项。20xx年8月29日,我市共4项课题XX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被批准立项为XX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20xx年12月12日,我市共有17项课题被XX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被批准立项为XX市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其中3项为重大课题。20xx年11月6日,我市共确定78项县级小课题;20xx年3月7日,又确定115项县级小课题。
二、扎实做好课题开题工作。
课题立项后,要及时开题,尽快进入实质性研究阶段。对国家级课题子课题,我们通过召开校长会议的形式了开题,通过《海阳教研》印发课题研究实验方案。后来根据研究形势,又在全市教育科研工作会议上,就课题研究的有关要求做了具体部署。对省、市级课题,我们专门下发了《关于公布XX省和XX市教育科学 规划课题的通知》,要求在接到通知后一个月内完成开题工作,并上报课题研究实验方案,对各学校的开题情况我们进行了抽查。今年4月12日,我们已将省级课题的开题报告、实验方案和市级课题的实验方案全部上报XX市教科院。对小课题研究,我们要求各学校在课题公布之后立即开题,结合实际进行研究。目前,所有县级小课题全部开题,都上报了课题研究实验方案。
三、扎实做好课题主持人培训工作。
课题主持人素质的高低决定着课题研究成效的大小。为此,我们非常重视对各级课题主持人的培训。20xx年10月7—9日,组织4名省级课题主持人到济南参加了XX省教育科学 规划立项课题主持人培训会,聆听了XX市教科院副院长顾泠元、北师大教科所所长裴娣娜、华师大博士生导师郑金洲的专题报告;20xx年6月18日,组织 17名XX市级课题主持人参加了XX市三级课题主持人培训会议,使省、市级课题主持人更新了观念、开阔了视野、提高了素质。20xx年3—6月,我们共举行三届小课题主持人培训会议,不仅就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做了专题讲座,而且请优秀的小课题主持人交流了研究经验和心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三次培训,我们共培训400余人,使他们初步掌握了课题研究的常识,清楚了小课题如何研究。
四、扎实做好课题研究工作。
对国家级课题子课题、省级重点课题“教师专业化培训策略研究”,我们深入各实验点校进行指导与督查,采用专题讲座与现场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巡回各学校进行课堂教学、课题研究的讲座,举办了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组织市直小学下乡送课,课题研究主要成员和一线教师共同研究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广大教师结合教学,选取现实问题作为小课题进行研究,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自身的研究水平。通过课题培训、学科培训、课例培训等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对学校承担的省、市级课题,要求各学校自主开展,教研室、教科所提供专业引领,目前这些课题都取得了初步的成效。由教研室教研员承担的课题都全面展开,有效推进,通过召开教研会、举行教学观摩会、课堂教学比赛等形式,引导广大实验教师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促进了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其中,初中物理反思教学和英语“六环节”课堂教学两个课题的研究成效显著,例如在20xx年全国中学生数理化奥林匹克竞赛中,我市物理学科有 52人获国家级等次奖,其中有5人获赛区特等奖和国家级一等奖,有1人位居全省第八名;在英语竞赛中,我市有7人获得国家一等奖。国家级课题省协作区的子课题《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与指导策略的研究》在全市所有小学全面推进,收到很好的成效,探索出了“四四小组合作”学习法。所有小课题研究都以教研组为单位,自主开展,由教研室提供指导。目前,全市已经有35项小课题完成预定的研究任务,我们通过组织专家团对这些课题予以结题鉴定。
当然,我们在研究过程中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选题切口大。题目贪大求全,内容涉及面广,研究任务重,在预定时间内完不成研究任务。二是研究目标大。研究目标不具体、不明确,动辄提高能力、构建模式、形成体系,没有考虑是否在研究后能够达成预期目标。三是研究力量散。单打独斗,自娱自乐,不能集思广益;缺少交流,不能碰撞思维,分享经验。四是少课题界定、少内容细化、少研究方法、少研究行动、少研究成果。
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采取以下措施:一是继续通过专题培训与现场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加强课题主持人和科研骨干培训,提高研究人员的理论素养和研究能力。二是举办小课题研究推介会,对部分课题进行结题鉴定,对已通过鉴定的优秀课题研究成果予以推广。三是与学科教研员联合进行课例培训,提高广大教师的课堂教学研究能力。
教师个人课题研究工作总结 篇20
20xx年5月我申报的个人课题“观察法贯穿于初中生物学习中有效策略的研究”成功通过武汉教育科学规划办的评审在9月份获市级个人课题立项。自申报起我就一直在为课题研究作准备,查找资料和收集材料,通过立项后我更是投身到课题研究中来,将平时课堂教学和课题研究内容结合起来。经过近半学期的研究,有收获也有还没做的工作,在此,对我就这段时间做的工作取得的成绩及下段的打算做个小结:
一、已做的工作及取得的成绩
1、20xx.620xx.8采用文献研究法,查阅有关观察在生物学中有哪些应用,收集相关资料,修改研究方案。
2.撰写课题研究方案
在平时教学中把观察法应用到初中生物探究实验教学中,如:主讲通过肉眼观察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肉眼观察鸟适于飞行的特点、探究光对蚯蚓生活的影响等实验课。在每节课后都形成对本节课的教学反思,发现亮点及要改进的`地方,最后写成心得小结,作为研究成果。将上课的教学反思写在读书笔记上,通过观察法贯穿到实验教学中研究,取得了较有实效的经验做法,如:我的“浅谈让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更有实效的几点经验”先后在区和在湖北省刊物上公开发表.案例“探究光对蚯蚓生活的影响”在湖北省初中生物实验探究上发表。
3、除肉眼观察在实验教学中外,还有肉眼观察在动植物的教学中的应用,如:我讲的视频课“尝试对植物进行分类”把学生引向理论加实践研究中来。学生懂得通过观察植物的六大器官来进行分类。
4、仪器观察的应用,我主要这样做:讲授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制作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学中应用等。形成了教学案例,通过实践对显微镜在观察中起到的作用了解。懂得了学习生物知识不仅肉眼方式观察,仪器如显微镜也可观察等,除此可能还有其他更多更好观察方式后续再作研究。
二、下阶段研究打算
1、继续将多种方式的观察形式在边教学边学习中加以贯穿,把上阶段的课例整理形成教案集和案例集,心德反思在读书笔记上记录。
2、撰写论文,完成课题研究报告。
3、对研究中不足的地方加以更改。
教师个人课题研究工作总结 篇21
《构建新型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研究》是一个市级重点课题,该课题从酝酿、申报、立项到研究方案的实施都得到了各级教研室领导和专家的指导、肯定。我校自申请这项课题以来,认真组织研究,现已按期完成了课题实验方案中所规定的第一阶段研究任务,形成了初期研究成果。下面就这项课题研究的工作作以下总结:
一、全面动员,提高教师对教科研工作的认识
为了实施"科研兴校,科研强校"办学策略,向科研要质量,要效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我校在课题研究的起始阶段进行了全面的动员。
20xx年暑假期间组织教师观看了新课改的通识培训录像,并组织讨论,分学科认真学习新课标,组织教师学习《教师教育》、《人民教育》等报刊杂志,切实更新教学理念,充分认识到:开展教育科研是推进课程改革,加快教育教学创新的客观要求;是学校创建教育特色,提高办学水平,提升学校品位的重要举措;是提高教师素质,发展自我,成就自我的重要途径。开展教育科研是"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内趋力,学校只有以教育科研为先导,才能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顺应改革的潮流,不断向前推进。教育科学研究要在科学研究工作中取得一定的成就,就必须适应科学知识与科学研究工作的特点与要求,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坚持科学的态度和科学道德。我们还积极倡导:以中学教学实际为依托,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和教育教学规律,实事求是、严肃认真、一丝不苟;要不唯上,不唯书,要求实,即尊重客观事实,要有韧劲、有恒心,不怕困难,积极探索、坚持下去直到取得成果;要协同作战,相互尊重,共同提高理论素养,转变教育教学思想,确立现代教育观念,确立"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教学观,相琶扛鲅?可以成功",只有学生的自主活动的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体现,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差生,需要的只是耐心与指导等现代教学观念。
二、全员培训,提高教师教科研工作的能力
教科研工作应当是在集体的交流、碰撞、分工协作中完成,没有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就没有教科研。我校把教师的培训工作作为教科研工作重中之重。通过看优质课录像、"课改沙龙"、上改革研究课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教科研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为了进一步厚实理论,提高品位,我校常邀请专家来校指导。为了学习外校教学改革的经验,我校每学期组织校长、教师到外校、外市、外省听课、参观、学习,不断引进先进经验,努力提高教科研水平。学校要求外出学习者回校后,研究录像、教案等资料,吸取精华,认真整理后,举行学习报告会,然后上汇报课、研讨课。我们将其称之为:学习、消化融合、升华。
三、建章立制,加强对教科研工作的有效管理
1.过程性管理制度。
为保证教科研工作顺利进行,高效地运转,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逐步形成了教科研工作的过程管理制度:每学期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制定教科研计划,明确每学期教科研工作的总目标,做到目标明确,责任到人。我校课题组对各课题组成员提出如下要求:
(1)初期制订好课题研究阶段性计划。
(2)每月最后一个星期四,参加一次教师沙龙活动,汇报自己的课题研究情况。
(3)教师每学期上交不少于2篇论文或教学叙事,学校集中向各级刊物投递。
(4)期末写好研究总结。
2.激励机制。
学校对课题组老师在时间、经费等方面给予倾斜。为了给教师(特别是实验教师)提供练笔的机会,学校编印校报《树人报》,每月出版,提供教师发表论文的园地。为了鼓励把实践上升为理论,尽快提高科研学术水平,学校设立了教科研成果考核奖:凡教师的教育教学论文、课件制作、案例评析,优秀课评比等,在区、市、省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或教育教学杂志、报刊上获奖、发表的,给予教师一定的量化加分奖励,每年年终的教师考核中,教科研情况是考核内容之一,考核结果作为评优、晋级依据之一。
四、精心研究,科研成果推进课改新进程
首先,我校注意抓好常规,使研究活动正常化。为使广大教师能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各课题组长能按计划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学习、研讨、听课、交流,各课题组每月一次例会,使课题研究活动正常化。
其次,把课改与教科研有机结合。教育科研,新课程改革,如何将这两者如何有机地进行整合?关键是要寻找适合它们自身共同发展的平台。课堂是实施课程改革,进行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的主阵地,因此,我们以课堂为平台,树立"科研走进课堂,科研融入课改"的理念,积极开展研究工作。尝试课、研讨课,成果展示课、外出学习汇报课、校际研讨课如火如荼。丰富多彩的教科研活动,推进了课程改革,提高了教学水平,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发展;丰富多彩的教科研活动,使一批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脱颖而出,他们热心教学改革,大胆尝试,不断超越自我,挑战明天!
五、及时总结,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教师要善于联系学生实际,文道有机结合,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叶圣陶先生说:“习惯是从实践中培养出来的,知道一点做一点,知道几点做几点。积累起来,各方面都养成习惯,而且都是好习惯,就差不多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联系实际,指导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有机渗透预习、复习习惯,听的习惯,读的习惯,独立作业的习惯,遵守纪律,尊老爱幼,热爱劳动等等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化,形成习惯。我们必须改变原有的教学习惯,努力创设和谐的教学气氛,积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这不仅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更重要的是日复一日,学生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将受益无穷。
2、教师科研潜能得以开发。一方面,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关键在于教师角色的转变,其核心是教师理念和工作方式的转变。因此,转变学习方式,不应仅仅包括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还应内含教师自身学习方式的不断转变。理论学习方面,引导教师做到个人学习和集体学习相结合,自我感悟和交流研讨相结合。学习形式有个案分析、案例评析、填写活动卡等,同时要求每位教师每月至少写四篇教学叙事,促进教师对理论知识的渴求、学习、消化吸收。在常规工作方面,认真开展好每星期一次集体备课活动。备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变教案为方案,变执行教案为试行方案,增强教学的灵活性。所有集体备课的内容都可以上研究课,提倡教师上课后反思,听课后写案例评析。另一方面,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充分认识到:培养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创新人才,离不开教师对当前先进教育理念和认识的提升,更离不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我校现有市省级骨干教师2名、市级骨干教师20名,分别担任课题管理、组织工作,加上学校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教科研氛围的初步形成,都为我校教科研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几年来,我们的教师正逐步由"教书匠"向"研究型"转变,不断地反思,总结。学校有近200篇课题相关论文及教学设计、教学案例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或发表,26人次在省市区优质课展评及基本功竞赛中获奖。
六、问题分析与思考:
经过一年的深入系统研究,我校课题组基本上完成了第一阶段的研究任务,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构建新型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研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需要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要求和训练,让习惯成为自然,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增强自学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因此,我们还要在大量的具体实验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教育理论、观念,提炼出一整套“新型语文课堂”的操作模式,以供同行参考借鉴,把研究成果推广出去。同时,希冀得到专家、领导的不吝赐教,使本课题研究得到提升,臻于完美,从而更好地为学校整体教育教学工作服务。此致
教师个人课题研究工作总结 篇22
一、研究工作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班开展了微型课题《幼儿音乐教育生活化的开发与研究》,在研究方面,我们加强了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使课程能有效的开展。
1、教师方面:在以前的音乐教育活动中,教师以教授结果为主要目的,往往忽视了音乐在生活中的教育。
2、幼儿方面:我们引导幼儿利用日常生活物品丰富音乐表现形式。丰富幼儿生活经验,提高音乐学习质量。通过环境优势,让幼儿渗透到一日生活中。感受地域文化生活中的音乐内容。
3、在我们的课题研究中,积累了音乐生活教育的资料,在进行教育实验课的同时,积极进行理论上的研讨,并及时总结。
二、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存在问题:
1、在过程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幼儿对音乐非常感兴趣,幼儿对于生活中的各种物品充满好奇,对什么东西都想去动一动,敲一敲,可生活中的物品实在太多了,幼儿都是无意识进行活动,对于生活中渗透的音乐无所知。
2、由于本课题设计到家长,知识面较广,有些资源需要家长配合完成,有些生活中的渗透教育也需要家长带动,部分家长对于音乐教育不是很了解,尤其是生活中的音乐教育,无从下手,且很少有时间和精力指导及带动孩子。
改进措施:
1、继续加强音乐教育生活化的理论学习,请有关领导和专家。
2、在开展课题活动中时,改掉以教师为中心的思想,应让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处于引导地位,而幼儿为学习的主体地位,发挥幼儿主体能动性。
3、认真做好家长工作,及时让家长了解我们的课题研究方向,请家长能在园外对幼儿进行这方面引导。
三、下阶段研究计划:
1、我们将继续加强自身的文化素质,利用更多的教学手段,让幼儿了解及喜欢更多的生活中的音乐活动。
2、结合课题,合理提供操作资料,创设幼儿喜爱“我行我秀”等活动区域。
3、我们还将音乐教育渗透到一日活动中去,通过游戏化的手段帮助幼儿更好的掌握了解生活中的音乐。
4、继续加强与家长合作,共同探讨适合中班阶段的音乐教育方法,争取让幼儿在音乐中寻找乐趣,做个喜欢音乐的快乐孩子。
(一)组织管理的到位为课题研究提供了保障
切实做好“小学数学教具学具课件化”的课题研究工作,定期检查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课题负责人为主研人员并负责具体的工作。课组题每位成员对课题研究任务认真加以贯彻实施。
课题组进行了相关的制度规范。由学校教科室对本课题制定了学习、研究、奖励的相关制度。
(二)硬件条件的创立为课题研究打下了基础
我校从20xx年以来,在县教育局、电教站的支持下,学校投入大量自有经费,建设了庞大的校园网络,为每个教师办公室配备了一台电脑,网络接口到每个教室。每个班级装备了“三机一幕”(含34英寸电视机、DVD机、光学投影机和幕布)。这为我校各学科开展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提供了良好的硬件基础和操作平台。
(三)教师培训的开展为课题研究增加了动力
我校积极开展对教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力提高的.培训,在日常工作中要求教师尽量采用电子文档方式上交材料,利用校园网传输文件,特别是每期上交5篇教学案例(电子文档)以及相关课件,对教师应用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极大地帮助。学校对本课题组的教师的培训、研究学习环节形成了制度化。对本课题的研究实施,不仅是新的教学资源和丰富的教学活动,更重要的是它带给我们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
(四)课题研究的开展实施
1.多媒体资源和网络资源的收集、制作、整理。
课题教师注意从平常的教学中去收集教学素材。根据每一节课的教学需求,从互联网上去收集相应的图片、课件和视频资料等。利用自己的数码相机和摄像机采集相关的物理现象和实验情况,对自己的数学教学设计尽量用电子到教具。同时,实现了资源与平台的有机结合。
2.集体备课、集体教研,个人深化加工。
课题组教师由于都是物理组教师,为了在教学中渗透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有意识地开展集体备课研究,教师就其中一教学内容进行讨论与研究,发挥集体的智慧,以期在思维碰撞中产生更多的火花,帮助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拓展教学思路。同时要求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提升和再创造的班本化处理,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教学个性,更好地适应自己学生的学情。
3.课题研究实施的重点面向学生
我们在教学中精心收集和制作的资源直接用于课堂教学。课题组的老师在本学年,都上了不少的多媒体课。如廖亦云老师在多媒体教室上了一节“认识方向”的公开研究课,并作了录像保存。周琴老师利用教室的大屏幕电视和DVD机,使多媒体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深入到日常的课堂中。这些教师面向学生的教学使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得以实施。
(五)本课题研究阶段成果
在本年度,我校切实开展“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的各种研究工作,取得的一些成效。课题组多名成员的课件在常州市课件评比中获得名次,多篇论文在省级刊物发表。
(六)课题研究的反思与努力方向
课题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们反思还存在一些主要问题:课组题成员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水平存在差异,个别教师对现代信息技术设备的利用率不高。有的教师存在“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反而加重教师工作负担”的思想。集体备课、教研的工作还需加强。
教师是课题研究的主要力量,所以课题研究成败的关键是教师。学校将充分利用优势条件,利用有课题研究经验的教师的带动,努力提高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素养和教学能力,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教师个人课题研究工作总结 篇23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一学期又接近尾声,其实,本学期的时间很短,也难怪不知不觉就要结束了,回顾本学期的工作,在课题研究方面,还是做出了不少的的成绩。下面就简单的小结本学期的课题工作。
一、制订计划,加强落实
开学初,根据学校课题组计划制定个人课题研究工作计划。并在工作中围绕本学期“各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研究”课题研究工作的'中心任务,积极落实。并取得很好的成绩,本学期是课题研究的中心阶段,课题研究成果,已经初见弥端。
二、提高认识,加强学习
本期来,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首先加强课题组教师的理论学习,本学期我校理论集中学习,通过理论学习使我们的课题研究有知识支柱,使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有明确的方向,认识到课题研究是学校工作的头等大事。
三、本学期课题研究成果
本学起初,我校进行了五个课题的研究,并在研究中有针对性的加以总结。我主要做了以下几个工作:
1、学习教育理论,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
2、每月按时参加学校的课题集中研究学习,并认真撰写学习笔记。
3、跟踪观察学生个案,并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在课堂和课后积极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心理品质。每月都在详细做好观察笔录。
4、每月及时把科研进展情况和个案分析进行总结在课余和休息时间,以便课题组老师们共同探讨,互相学习沟通。
四、做好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课题研究课,是教师走向成功的开始,我能积极参与上课、听课和评课活动。本学期,课题组进行了说课评课活动,在每次的活动中,我都能认真学习、记录,和课题组的老师座谈,交流,并把评课意见上传到个人博客上。在评课的过程中,我觉得自己收获很大,学到很多新的理念。本人虽只是课题组组员,但能够按时参加课题组活动,并按时完成为课题组任务,每月参加一次小组会议,积极发言,并在月末及时上交课题组各项资料。
本学期的工作已经结束,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遇到很多问题和困惑,在今后的研究中也会遇到的困难和艰辛,但我们坚信,凭着坚忍不拔、永不放弃的执着精神,团队的凝聚力,在以后的研究中一定会取得更令人满意的成绩。
教师个人课题研究工作总结 篇24
我们宜陵小学在和“十五”期间承担过多项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研究工作,几年来,我校得到了上级领导,各位专家的悉心指导,为我们把脉,使我校的课题研究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目前,我校正在研究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和谐德育体系的研究与实验》,我们紧紧围绕此项课题,开展了多项措施并重,各项课题和谐的教科研工作格局。
一、构建和谐网络
《整体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和谐德育体系的研究与实验》这项课题的研究需要家长和社会密切配合。于是我们十分重视学校和家庭在课题研究中的作用,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立体教育网络。
1、让课题研究走进家庭
我们将课题研究具体落实在与家长沟通与交流工作中。学校通过家长会、电话、家访、校访等形式向家长了解、汇报学情况。尤其是家长学校授课活动更是有声有色,毕业班老师们在家长会上抓住家长最关心的话题——如何让自己的孩子顺利地进入中学,设身处境地为家长解决他们心中普遍存在的困惑。家长们的参与热情普遍很高,部分家长意犹未尽,会后还向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请教有关问题,班主任和任课老师都耐心地向家长解释,直至他们满意而归。
2、让课题研究走进社区
学校与社会上的各种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学校必须充分利用各种德育阵地,加强与社区的交流与互动,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努力营造一种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氛围。在德育课题研究工作中,学校分别邀请了市教育关工委的“五老报告团”、宜陵派出所、宜陵交警中队来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让学生深入社区、农村、敬老院、工厂,进行实习、考察,调查研究。
二、加强科研培训
我校的德育课题研究成员一般为班主任老师,因此,我们在加强对研究队伍培训的时候,进行了培训范围的再扩大,将全体班主任老师以及其他有志于教育科研课题的老师作为研究骨干的培养对象。
聘请一些知名教育专家对全校教师进行了专业素质、理论素养等方面的再学习。4月份,我们集中德育课题组的成员以及宜陵镇全体小学班主任,聆听了市关工委黄主任所作的以“责任奉献”为主题的班主任工作专题报告。并写出相关的学习体会。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学习,就是将所有学习心得文章整理成集,组织全体老师再次学习,让老师们以专家为引领,以身边的优秀为榜样。
每年暑假,我们都派出教师参加由扬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的科研培训。最近,我们还参加了江都市教育局组织的课题负责人培训班。
“青蓝工程”是我校培养青年教师的一个亮点,我们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将“青蓝工程”进行了移植。在签署“青蓝工程”合同的时候,将课题研究能力的培养作为合同的重要内容。徐香老师拜扬州市教育局特级教师陈萍为师,陈萍老师作为《品德与社会》教材的编委,经常进行研究讨论。功夫不负有心人,徐香老师代表江都市参加扬州市《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比赛,获得了扬州市一等奖的好成绩,这为我校德育课题研究成果的获得又增加了一枚厚重的砝码。也激励了老师们以教立研,以研促教的信心。
三、强化过程管理
我校加强教科研的日常管理,杜绝了“假、大、空”现象,提高了课题管理的实效性,论文的写作已经成为很多教师的习惯和自觉行动,及时进行教育教学论文的推荐。值得高兴的是,20xx年来以,我校教师教育教学论文参赛的篇数和质量都有了更大的提高。
我们深感教育科研工作对教育教学工作乃至全校各项工作都有着深远的意义,因此,几年来,我校把教育科研工作抓紧、抓实、抓细,抓出成效。一把手校长亲自参加课题研究工作。从研究队伍的的建设,科研资金的投入以及研究的过程管理,给予了制度上的倾斜,并且将研究工作纳入年终考核以及职称评定工作。确保课题研究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成效地进行。教师们也积极参与课题的研究,将课题研究和正常工作有效地融为一体,积极学习新的理念,收集新的科研信息,掌握最新的科研动态,重视研究成果的回收与总结。
四、张显校本特色
1、以德育课题引领其他课题
《整体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和谐德育体系的研究与实验》课题是我校最大的课题,也是研究时间最长的课题,所以在德育课题引领下,重点抓好学校各项课题的研究落实工作,理顺大课题与子课题的关系,加强课题组成员的培训力度,提高指导教学实践、研究的实效性,确保我校的教育科研工作规范、有序。《小学生养成教育研究》、《备课组教研组年级组的功能定位与相互关系研究》、《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研究》三项立项课题在经过组织申报、成功立项后,成功进行了开题。并进入了实质性的研究阶段。尤其值得介绍的是,在德育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还将村小的教师吸收为课题组成员,以寻求协调研究,共同进步,均衡发展,有效提高了村小教师的科研水平。这在我校教科研工作中又是一个创新,也是学区所有学校捆绑的又一个重要标志。
2、以校园文化承载课题研究
我们把校园丰富多彩的校园作为课题研究的主要平台。具有生命力的校园文化环境对人的发展的重要影响是不可低估的。我校设计在校门口左右两边建造两个造型别致的宣传栏,配合极具个性化的学校大门,让人感觉到学校的文化气息浓厚,校园优美。学校两个宣传栏张贴着百年老校的历史与未来。树人楼过道两侧有祖国版图、世界地图、加上学校的规划图,意在让学生天天看到“三幅图”,使学生放眼世界,胸怀祖国,心中装有自己的学校。校园墙壁上的校风、教风、班风、学风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小学生守则》等规章制度。教师办公室《教师职责》、《班主任职责》等,把校规、校训放在最显著的地方,真正努力实现“让学校的每块墙壁都会说话”。发挥了育人的作用。
3、关注留守儿童
上学期,我校对留守儿童进行了排查了解。目前全校共有留守儿童643人。父母都外出打工的学生有145人,父亲外出打工的学生有451人。母亲外出打工的学生有47人。虽然所有学生都有了托管,但是效果不是很明显。被委托监护人年龄普遍偏大,文化偏低,托管责任不能落实;留守儿童长期缺乏亲情关爱,心理健康堪忧;家校沟通不够,影响了儿童的品德和学习;家庭和社会不能有效对接,影响留守儿童身心。这一系列的问题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我们觉得:德育课题研究工作不能忽视这样的现状,我们建立了这些学生的学习档案,并且进行跟踪记录,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并且通过正面引导,使学生理解父母外出打工的艰难,教育学生认真学习,遵守纪律,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的辛劳,明白父母打工挣钱来之不易,养成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好习惯。同时,加强对这些学生的挫折教育和磨砺教育,培养了留守儿童良好的心理素质,特别是自主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性。通过一学期的努力,留守儿童的思想品格和学习成绩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
四、重视活动开展
我校把课题研究工作融进了学校日常工作中,
1、养成教育常抓不懈
我们创新红领巾监督岗检查,要求监督员同学在检查的同时,将各班存在的问题以反馈表的形式反映给各班班主任,以便班主任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常规教育,这样使得班主任的工作更有针对性。同时,坚持每周一,在集体晨会上公布夺得常规流动红旗的班级,每当此时,总能听见出、操场上此起彼伏的欢呼声,欢呼声中,我们感受到了学生极强的集体荣誉感和热烈的爱班之心,爱校之情。
2、感恩教育循序渐进
今年暑假,我们编订了宜陵小学第二套校本教材《感恩的心》,对各班的晨会以及班对会的内容进行了指导,要求各班主任充分利用校本教材的资料进行品德教育工作,并且在工作中,不断挖掘教育的内容,研究教育的途径,提高教育的效率,巩固教育的效果。
3、主题活动异彩纷呈
“三八”妇女节、举行了“妈妈,我爱您!”主题演讲比赛。清明节来临之际,组织六年级学生前往江都烈士陵园祭扫革命烈士墓。六一儿童节,举行了表彰大会。积极参加上级的所有活动。参加了市局的《中国骄傲》读书征文活动。各班开展感恩教育宣传月活动,我们分年级统一备课,统一利用晨会、班会等阵地进行宣传教育,在此基础上,举行了“感恩教育”故事征集评比。系列感恩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懂得感恩,学会感恩。
4、阵地建设各具特色
升旗仪式除了雨天改为集体晨会之外,每周一次,正常进行,而且做到每次定主题,定主讲人。黑板报和手抄报正常出刊,并且评比及时,同时将赏心悦目的的手抄报在橱窗内展出,形成了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
“校园风铃”是本学年刚开辟的一块宣传阵地。辟有“跟好书做伴”、“与名人为友”、“从历史走来”以及“校园风铃特别版”四大版块。其中,“与名人为友”主要介绍名人名言。定期分类介绍古今中外的相关名言,使学生在阅读名言的同时,感受名人的精神,学习名人的品质。并做到与相关的主题相结合。比如:九月份以“尊敬老师”为主题,十月份以“热爱祖国”为主题。让学生在阅读名言中同名人对话,与名人为友。“从历史走来”以介绍历史上的今天为主,让学生了解历史。
五、实施基础保障
目前,我校正在研究的课题是《整体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和谐德育体系的研究与实验》。面对兄弟学校的研究工作,我们感到肩上压力重大。我们决心化压力为动力,以这一课题为研究的支点,全面开创我校的教科研工作的新局面,因此,我校从一把手做起,由校长担任主持人,人人关心这个课题,参与这个课题,支持这个课题的研究,认真做好这一课题研究的组织、管理工作。在人、财、物等各方面竭尽所能地为教科研提供方便,切实解决课题研究中遇到的实际困难,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教育科研经费的落实,大力支持教师的各项科研工作,努力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搭建形式多样的研究平台和学习平台,使学校成为一个研究型群体和学习型组织。
六、优化成果展示
现在的许多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上,最亲赖的是听课评课。对于教科研却不是很关心!我们在平时工作中,要求教师跳出课堂,对我们的工作进行高位思考,形成不要与课堂零距离。要知道对课堂上的德育渗透进行理性和深层的思考。并且注意总结。几年来,我校在德育课题研究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潘湘云校长被评为德育科研先进工作者。他的论文还被评为一等奖,另外,先后被评为一等奖的老师还有尤兴胜、姚克扣,几年来,先后获得等级奖的论文近20篇。
我们相信,在专家和领导的关怀下,在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课题研究一定会硕果累累,取得圆满成功,一定会为德育课题研究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教师个人课题研究工作总结 篇25
教科研工作是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的科学认识与发现,是对教育教学科学规律的探索与把握。我校把教科研工作的重点放在校本教研的基本框架内,充分发挥教育科研的内涵,做到在聚焦课堂、聚焦教研的活动中,达到引导、开发和提升的作用。
一、我校教科研整体思路
以校本教研为依托,以教科研为先导,以课题研究为引领,以落实课堂教学为抓手,以课堂效率的提高为突破,以师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提高科研质量,增强教科研工作的实效性。牢固树立问题意识、过程意识和成果意识,树立“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长即成果” 的教研意识,切实把自己实际教学真实问题转化成研究课题。以研究并解决目前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各领域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促进教职员工多角度反思,促进教育教学方式的转变,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学校学习型组织的建设,围绕落实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和校本教研工作方案,推动校本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抓好课题研究,促进教师能力提升。
教育科研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器,也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为此,我校积极鼓励和组织广大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勇于开拓,不断创新,超越自我。积极开展教科研活动细化课堂教学的环节,明确教学模式,针对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切实解决教学形式单一的问题,形成各学科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三大教学模式。
三、加强教研组建设,促进校本教研深入开展。
教研组是校本教研的基本单位,教研组即是校本教研的基地,也是青年教师成长的摇篮,因此加强教研组建设是实现校本教研的基本保障。开始我校进行集体教研培训,明确在校本教研活动中研什么、怎么研,通过培训使老师们明确了研究方向,掌握了研究方法,促进了
教研组、备课组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的改变,各组教师积极投身于校本教研中,钻研教材、吃透课标、探讨教法,各教研组坚持每周至少一次集体教研和听、评、说课,鼓励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树立研究意识,教研组长带头做研究课,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四、抓好教研和科研的有机结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兴校之本。针对学校开展教科研工作的实际情况, “请进来、走出去”也是我们学习教科研理论知识和操作方法的一个重要手段。聘请专家来校讲座,组织部分教师到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学习学习他们先进的理念和经验。回来后及时总结并再对教师进行二次培训,大部分教师的科研意识得到加强,老师们自觉地把教育科研看作是自己本职工作的一部分,
加强校本教研,学校还积极为教师创造条件,搭建舞台,引导教师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每学期学校都要举行各教研组的“教研沙龙”活动,通过此教研活动,老师的专业素质、教学水平均得到了锻炼提升,收获很大。我们欣喜地看到我们的教研效果不仅体现在公开课,汇报课中,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也随处可见。我校曾获得省级公开课一等奖的有三人,市级公开课一等奖的有六人,国家级论文一等奖的有五人,省市级一等奖的有二十九人。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教科研工作的有效开展,提高了教师整体素质,推动了课堂教学改革的进程,教师由“传授型”、“经验型”逐渐向“科研型”、“学者型”转变。我们深深体会到:只要坚持走教科研之路,才能促进教师队伍建设,才能推进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教育教学质量才能不断提高。
教师个人课题研究工作总结 篇26
本学期我校课题研究工作通过多种形式、多个层面的课题研究活动,帮助教师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优化学生学习策略,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学校课题研究工作在全体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成绩。
一、深入学习,提高课题研究意识
本学期,我校课题组努力提高各课题组成员的理论水平,培养课题组成员的敬业精神,有效实现课题组成员分工合作、互相学习、互相提高,形成研究凝聚力。
1、人员调整。学期初,召开了子课题组长会议,对子课题组长进行了一些调整,将课题研究意识好、课题研究能力强的青年教师放在子课题组长这一重要位置。同时,要求各组长详细制定子课题组学期工作计划,并严格执行。
2、理论学习。各子课题组定期组织教师学习相关课题研究理论知识,做好教师业务素养的提升工作。同时要求教师善于抓紧平时的空余时间进行学习,借助学校科研平台,参加学习研讨,并积极发表课题研究文章,提高教师的理论研究水平。
3、教师培养。本学期,教科室每月都派青年教师外出学习、听课、听各种讲座,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课题研究水平。同时组织青年教师上研究课、示范课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促进了青年教师素质的快速提高。
我校通过学习、培训、研究、交流等多种途径,提高教师课题研究意识,努力建立一支师德高、善创新的课题研究骨干教师队伍。
二、强化管理,提高课题研究实效
本学期,我校继续做好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主课题和各子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工作,认真完成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课题研究中期成果汇报工作,注重教师个人微型课题的申报和研究指导,坚持实践研究,以研究求质量,以研究促提高,以研究创特色,进一步加强课题研究的实效性。
1、中期成果鉴定。为了进一步推进学校“十二五”课题的研究工作,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性,加强交流和推广我校课题中期成果。我校于10月11日举行了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立项课题《促进边缘乡镇“基础型”小学生“有效学习”的实践研究》中期成果展示活动。
10月11日下午,昆山市教育局教科室张敏华主任和路南教科片的11位教科主任参加了我校“十二五”课题中期成果展示活动,本次活动共分三项议程:首先,由孙惠萍副校长和段杰老师分别围绕个人微型课题“小学英语练习的设计研究”和“小学数学课堂巡视的有效性研究”,以课堂教学的形式,向参加活动的各位领导和专家展示了各自的微型课题研究成果。随后,孙惠萍副校长就我校“十二五”课题研究工作的实施情况和现阶段取得的成果向与会专家做了介绍,同时就课题研究中遇到的困惑与专家们做了深入的交流。最后,各位领导与专家针对我校“十二五”课题研究现阶段开展的情况和取得的成果进行了广泛的研讨,同时针对课题研究中的一些困难提出了许多颇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本次活动的顺利举行,是我校现阶段研究工作的有效总结,专家们的意见和建议不仅坚定了我校“十二五”课题的研究目标,而且更加明确了下阶段我校课题研究的方向,对下阶段我校“十二五”课题研究工作的有效开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研究过程管理。本学期,我校的课题研究工作仍然由教科室牵头,以学校、子课题组、教师个人三级课题研究网络为平台开展研究工作。
教师个人在日常教学中,围绕自己的个人微型课题,通过各种途径,各种方法展开研究,积累好研究资料,记录好个人微型课题研究手册。
各子课题组,围绕“二级子课题”,利用“今天我开课”或小组教科研活动展开研究、讨论,解决实际问题,写好研究小结。
学校主课题组,每月组织一次教科研活动,包括课题研究实验课、说课、评课、研讨等一系列活动,以活动为载体,开展实践研究。
这样,教师个人、各子课题组、学校主课题组,研究内容与范围层层推进,百川归海,促进学校课题研究有序而有效地开展。
三、注重实践,推广课题研究成果
我校积极鼓励和组织广大教师参与课题研究,4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积极开展个人微型课题研究,在常态课教学中渗透微型课题研究,用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检验成果,不断深化课题研究的内容,提高课题研究的质量。
教师个人课题研究工作总结 篇27
教科研工作是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的科学认识与发现,是对教育教学科学规律的探索与把握。我校把教科研工作的重点放到校本教研的基本框架内,充分发挥教育科研的内涵,做到在聚焦课堂、聚焦教研的活动中,达到引导、开发和提升的作用。
一.我校教科研整体思路
以校本教研为依托,以教科研为先导,以课题研究为引领,以落实课堂教学为抓手,以课堂效率的提升为突破,以师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提升科研质量,加强教科研工作的实效性。牢固树立问题意识、过程意识和成果意识,树立“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长即成果” 的教研意识,切实把自己实际教学真实问题转化成研究课题。以研究并解决目前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各领域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推动教职员工多角度反思,推动教育教学方式的转变,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推动学校学习型组织的建设,围绕落实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和校本教研工作方案,推动校本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抓好课题研究,推动教师能力提升。
教育科研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器,也是提升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为此,我校积极鼓励和组织广大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勇于开拓,不断创新,超越自我。积极开展教科研活动细化课堂教学的'环节,明确教学模式,针对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切实解决教学形式单一的问题,形成各学科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三大教学模式。
三.加强教研组建设,推动校本教研深入开展。
教研组是校本教研的基本单位,教研组即是校本教研的基地,也是青年教师成长的摇篮,因此加强教研组建设是实现校本教研的基本保障。开始我校进行集体教研培训,明确在校本教研活动中研什么、怎么研,通过培训使老师们明确了研究方向,掌握了研究方法,推动了教研组、备课组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的改变,各组教师积极投身于校本教研中,钻研教材、吃透课标、探讨教法,各教研组坚持每周至少一次集体教研和听、评、说课,鼓励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树立研究意识,教研组长带头做研究课,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四.抓好教研和科研的有机结合,推动教师专业发展。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兴校之本。针对学校开展教科研工作的实际情况, “请进来、走出去”也是我们学习教科研理论知识和操作方法的一个重要手段。聘请专家来校讲座,组织部分教师到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学习学习他们先进的理念和经验。回来后及时总结并再对教师进行二次培训,大部分教师的科研意识得到加强,老师们自觉地把教育科研看作是自己本职工作的一部分,
加强校本教研,学校还积极为教师创造条件,搭建舞台,引导教师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每学期学校都要举行各教研组的“教研沙龙”活动,通过此教研活动,老师的专业素质、教学水平均得到了锻炼提升,收获较大。我们欣喜地看到我们的教研效果不但体现在公开课,汇报课中,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也随处可见。我校曾获得省级公开课一等奖的有三人,市级公开课一等奖的有六人,国家级论文一等奖的有五人,省市级一等奖的有二十九人。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教科研工作的有效开展,提升了教师整体素质,推动了课堂教学改革的进程,教师由“传授型”、“经验型”逐渐向“科研型”、“学者型”转变。我们深深体会到:只要坚持走教科研之路,才能推动教师队伍建设,才能推进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教育教学质量才能不断提升。
教师个人课题研究工作总结 篇28
一、课题简介
《农村学校以教师博客为平台开展跨校集体备课的研究》这一课题已于20xx年6月经州教育学会批准立项。20xx年9月通过专家论证,正式允许开题。我们开展本课题的研究,始终把“建设好教师博客”、“在农村学校教师如何利用博客高效地开展集体备课”定为目标。通过研究和应用,使教师博客为平台开展跨校网络集体备课更具组织性、实效性、理智性和系统性,从而达到备课的实用和高效的目的
二、课题的实施
我们经过课题组成员的多次讨论、论证,制定了课题实施方案。与此同时,学校采取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做了大量务实的工作,使课题研究能够顺利地推进,达到了预期效果。现总结如下:
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要想使课题研究工作能够顺利地实施,首先要提高课题研究教师的思想认识,使他们能够从心里赞成课题研究,愿意研究课题,这是做好研究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做好这项工作的最为关键的一环。为此,学校组织教师集中进行了三次理论学习和一次座谈,通过学习和座谈,使实验教师更加深刻地认识了课题研究的深远意义,同时也明确了自己肩上的重任,从内心接受了课题研究,认同了课题研究。这样,就为我们能够顺利地实施课题研究打下了比较坚实的思想基础。
2、认真学习教育理论,明确课题研究方向及重点在教师从内心接受课题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又布置了有关课题研究的理论学习任务。其中我们进行了三次集中学习,并布置了三次分散学习。经过近三个月的学习,我课题组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效。不但使课题组成员明确了课题的研究思路、把握课题的研究进展,而且还召开了课题理论研究阶段总结会议,组织了阶段汇报活动,对09年下学期布置的课题组成员分工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交流和总结,
3、初步开展了各种研究活动
(1)调查了兴隆学校、石牌小学、石牌中学、桶车小学等校现代信息技术设备的现状和教师对博客的认知情况及电脑使用操作的情况。得出了如下结论:
①、农村学校已能保证网络通畅,且教师用机配备基本达50%以上,具备利用网络博客进行跨校备课的硬件基础。
②、农村学校80%的教师计算机等级为高级,能较好地进行计算机操作,基本具备利用网络博客进行跨校备课的软件基础。
③、本地区农村学校利用网络博客进行跨校备课的备课方式正处于起步探索阶段。
④、农村学校利用网络博客进行跨校备课,有利于整合教育资源,提升备课质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成立了组织机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制定了农村学校以教师博客为平台开展跨校集体备课的工作制度和操作规程、评价办法,制定了翔实的课题方案和实施计划及准备课题开题报告。
(3)通过召开专题会、校园文化建设、墙报等形式加强了农村学校以教师博客为平台开展跨校集体备课的宣传。对城郊联合学区的各校教师参加博客的申请、建设和后期管理的技术进行了3次培训。
(4)整个城郊联合学区创了东区、南北区小学和中学6个集体备课群组博客,整合、协调、管理各成员个人博客。
在今后的实验研究过程中,希望全体实验教师团结协作,奋力拼搏,不断创新,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今后的实验中去,祝愿每位教师在课题实验过程中获得自身最大的发展,让更多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
教师个人课题研究工作总结 篇29
一直以来,我校着力于中学校本课题的研究与开发,并把它作为学校的首要任务来抓。多年来,在学校领导的帮助下,通过校本课程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按课题规划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思路清晰,目标明确,行动扎实,已取得一定的阶段成果,现将本课题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一、课题实施的进展情况
1、完成校本课程由“课”转为“课程”的思想转变。在“校本课程目标、校本课程教学内容及实施校本课程的检测与评估、校本课程对学生和教师发展的影响“等方面构建完善的校本课程体系。自从课题立项后,组织校本课程老师完善校本的课程目标,写出学期的教学内容及教学进度表和实用可测的学生评价体系,并按照单元整体的教学模式、分成技能、知识、阅读与欣赏和综合实践四个模块进行目标的设定。注重目标的整体性、层次性、连贯性和阶段性,细化到每个学期、每个月,适合不同程度的学生学科素养的养成。
2、以行动研究推进课题研究进程课题组成人员每学期上一次研讨课,每个月上交一次课程资料包和校本课程的教学设计,为课题研究提供依据。
3、明确了长久目标,稳定了生源老师们的目标制定越来越长远,面实施越来越切合学生实际。对学生的吸引力越来越大。
二、初步取得的成绩
1、前期的资料收集,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依据学期每年、每期、每月针对课题研究计划开展的活动资料都为学校课程的系统开发提供了依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解决了教学目标不明确的问题课题立项前,有些学科教学目标脱离学生实际,缺乏操作性;有的教学目标过于笼统空泛,不具体;有的教学目标面面俱到,没有侧重点,怎么样将课程目标转化为具体的、可操作的课堂教学目标,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和前期的培训,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初都制定期初目标和每节课的课堂目标。有了明确的.目标,使课堂变得更有方向,课堂效率也提升了。3.建立了适合终身发展的学生评价体系面对以前校本课程教学评价过于简单,不能全面考查学生的能力的问题。评价本着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原则,要求校本课程的开发的各项活动前都有活动的设计、过程及全面的课程评价规划。制定能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机制。
三、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说每年我们都为校本课题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在理论上进行了一些探索,但理论素养还有待提高,校本课题研究的内容的展现形式,学生学科素养发展体系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挖掘,研究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急需专家的现场指导和专业引领,对我们的研究做出适时评价,为我们研究指明方向。另外,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存在着以下几个更为突出问题:
1、课题研究的落实还不够深入实际。
2、有些过程性资料保留得不够完善、不够齐全。
3、课题研究进展缓慢。
4、课题研究体系还待于进一步完善。
四、今后的工作思路
1.积极发展教师的素养,推进课题研究的深度在原有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深入,对课题研究状况进行回顾和反思,对在过去的课题研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适当调整研究方向,使课题的研究目的逐步更加明朗,充分认识自己课题研究的意图,从而为课题研究的深入打下扎实的基础。
2.建立课题研究管理力度建立校本课程管理机制,按学科特点及教学情况分为特色课程、专业课程及兴趣课程,提高教师参与研究的积极性,使研究工作扎实开展下去。
总之,校本课题研究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长期的努力探索和探究。我们相信,只要大家不懈的努力下去,离成功也就不远了。
教师个人课题研究工作总结 篇30
二年以来,我积极投入了学校的《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研究。回顾研究之路,我感觉既充实又有实效。“在研究中发现问题,在问题中研究,在研究中成长”这是我最大的体会。本着促进自身的专业化成长为目的,扎实有效地进行教学工作,现将二年来的课题研究工作做以下总结:
一、加强理论,深化课题理念。
课题研究要想深入有效的实施并推进,必须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做支撑,为了了解到最新最切合实际的“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知识,我经常研读相关的理论书籍,学习其中的精华理论,追踪先进的理念思想,努力提高自我的研究修养,积极吸收,体味研究的酸甜苦辣。二年来,我认真学习了解课题方案,深入学习有关“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相关材料,对“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深化课题理念。
二、积极参与,勇于实践,善于发现问题,及时交流探讨。
平时不管多忙多累,我总能认真及时完成课题组布置的各项研究任务。并针对其中的问题研究,我总是积极进行深入的学习与
在课堂教学中善于发现问题,并将教学中的问题进行疏理,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及时记录,并在每周的教研活动时与语文组老师进行探讨,即围绕“提出问题,交流诊断”这一流程进行话题研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三、乐于尝试,重在实效
在研究过程中,学校为教师创设了展示自己能力的.平台,让教师享受到成功的乐趣,调动了教师科研的积极性。二年来,我丝毫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总是积极参加研讨活动,利用一切机会和同事们交流,进行思维的碰撞。同时,我更认真备课,不断严格要求自己,试着用新的理念和方法上好随堂课。
教有所思、善于总结。边研究边学习,不断总结经验,并撰写教学论文、案例和反思。
四、课题研究收获:
1.课题研究促使我不断地学习,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总会遇到很多问题和困惑,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使课题能够顺利实施,就需要查阅大量资料,问题才能得到顺利解决。这样研究过程就成为了一种学习的过程,老师自身的专业素质同时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2.课题研究转变了我的工作习惯。以前我教学更多的只是埋头工作,不注意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或者说有了教训也没有及时记录下来,进行反思。课题研究下来,我开始注重把经验教训及时地进行总结反思,发现问题能及时着手寻找解决的途径,让总结与反思成为工作的一种方式。
五、存在的不足:
1.研究水平还有待提高,还要认真学习理论知识,不断给自己充电,提高研究水平。
2.课题研究中跟踪调查与反馈程度还不够,有时候还没真正将研究成果运用于课堂教学中。
3.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我感觉自己在慢慢地成长着,进步着。同时,我也发现了自身所存在的不足,尤其是理论知识的匮乏,制约着我研究进一步的深入开展,影响着教育教学效果,同时也时刻提醒着我要不断学习,不断充电。在今后的研究中,我将更积极地开展研究,以期获得更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