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更抚养权合同书(汇总三篇)》
变更抚养权合同书(通用3篇)
变更抚养权合同书 篇1
甲方(男方):____________
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_
住址:____________
乙方(女方):____________
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_
住址:____________
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经过充分的协商,现就双方离婚后变更子女抚养权等相关事宜达成协议如下:
一、女儿_______________自_______________
年_______________月_______________日起由女方_______________抚养,直至年满18周岁,其间负责其日常生活、健康和教育等方面的监护。
二、被抚养人的抚养费及支付方式
1、男方_______________则每年支付抚养费_______________元,不承担具体抚养工作。
2、男方应于每年的_______________月_______________日前将儿子的抚养费汇至女方指定的银行帐号。
三、探视权
1、男方对孩子___________享有探望权。
2、探望时间及方式,没有抚养的一方每个月可以探望一次。
3、探望之前,必须先经与女方电话联系。
探望期间,要保证孩子的安全及身心健康、愉快。
四、如遇其它未尽事宜或应时事宜,按照一切有利于孩子的原则,互谅互让,协商解决。
五、本协议一式叁份,甲、乙双方各一份,一份交派出所办理孩子的户口迁移手续,户口迁移手续自本协议签订后三个月内办理完毕。
六、本协议自双方签字后生效。
甲方: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
年___________月_________日___________
年___________月_________日___________
声
变更抚养权合同书 篇2
甲方(男方):_________________男______年____月____日生汉族户籍地:_________________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____
乙方(女方):_________________女______年____月____日生汉族户籍地:_________________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____
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经过充分的协商,现就双方离婚后变更子女抚养权等相关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1、被抚养人_____,男,现年_____周岁,原由女方_____抚养。
现双方协商同意孩子自______年____月____日起随男方生活,男方负责其日常生活、健康和教育等方面的监护,其抚养权归男方_____。
2、乙方_____不负担孩子的任何抚养费用。
3、关于探视权的规定:_________________
(1)女方对孩子享有探望权;
(2)探望时间及次数:_________________女方每个星期至少可以探望孩子_____一次。
4、女方日后协助男方办理孩子户口迁移手续。
5、如遇其它未尽事宜或应时事宜,按照一切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原则,互谅互让,协商解决。
6、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7、本协议自双方签字后生效。
甲方: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
______年____月____日
变更抚养权合同书 篇3
甲方(男方)____身份证号:________
住址:________
乙方(女方)____身份证号:________
住址:________
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经过充分的协商,现就双方离婚后变
更子女抚养权等相关事宜达成协议如下:
一、女儿__自年月日起由女方__抚养,直至年满18周岁,其间
负责其日常生活、健康和教育等方面的监护。
二、被抚养人的抚养费及支付方式
1。男方__则每年支付抚养费__元,不承担具体抚养工作。
2。男方应于每年的12月1-5日前将儿子的抚养费汇至女方指定的银行帐号。
三、探视权
1。男方对孩子_____享有探望权。
2。探望时间及方式,没有抚养的一方每个月可以探望一次。
3。探望之前,必须先经与女方电话联系。探望期间,要保证孩子的安全及
身心健康、愉快。
四、如遇其它未尽事宜或应时事宜,按照一切有利于孩子的原则,互谅互让,
协商解决。
五、本协议一式叁份,甲、乙双方各一份,一份交派出所办理孩子的户口迁
移手续,户口迁移手续自本协议签订后三个月内办理完毕。
六、本协议自双方签字后生效。
甲方:____乙方:____
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_日
注意事项
1、子女的抚养费包括有: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子女的抚养费包括子女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等费用。
2、抚养费具体数额的确定:(最高院关于法院审理离婚案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意见)子女抚育费的数额,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